促进乡村教育范文
时间:2024-03-28 16:45: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促进乡村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近几年,新一届中央政府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出发,立足于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大多数学生在农村这一基本国情,把乡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出台一系列惠农助教政策,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扶持力度,从整体上推进我国义务教育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然而,我国当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基本上都是“东部、城市改革、实验、形成、颁布教育政策,西部、农村模仿、照搬”的历程。甚至个别地方也存在“调整布局结构是假,掩盖严重问题是真”的现象。对此,有学者呼吁国家在制定和执行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时候,要切实考虑中国的“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考虑各民族、各地方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理性,才能真正将扶持政策惠及到地方的乡村教育。
乡村教育是基础教育,它关注的是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过程,培养的也是有健康的体魄、充实的精神、基本的文化素质和必要的劳动技能的人。发展乡村教育,需要与解决“三农”问题一并考虑,乡村教育不能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不仅要体现社会对人的发展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且还要关注和反映学生所生存的区域对人的发展的具体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教育也应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结合。现阶段乡村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有专家指出是教育取向上的单一化,主要是由于教育的话语权、决策权集中在城市阶层,更潜在地使得国家教育政策与主流教育话语更多地带有“城市取向”。而乡村教育最令人担忧的便是明显的“城市取向”,其主要体现于即简单移植城市的教育经验,忽视农村自身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于重视学科的统一内容,过度强调学科体系的严整性和稳定性,缺乏选择性和弹性,使得具有农村和农业特点的知识和信息难以进入农村中小学教育体系。另外,主要体现是应试升学仍是教育的主要目的。这种教育导致的后果是一小部分学生能走进各级专本院校的大门,而大部分毕业生最终仍然要留在农村,延续父辈的生活轨迹。只要乡村教育还没有找到合宜的现代化道路,乡村教育的边缘化和没有方向就是必然的。基于此,新农村建设寻求农村特有发展道路的努力才为乡村教育的最终自主提供了大背景。
如果没有独立的乡村发展道路,乡村教育就没有皈依。既然中国农民不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完成向城市的迁徙,那么就有一个基于农业和农村的特有的生活方式。这个生活方式所需要的文化是需要传承的。如果乡村教育失却了传承这种文化的功能,乡村教育就成了没有乡村功能的教育,就只是为城市输送合格的劳动力。但是,由于城市不能吸纳,这样,乡村教育培养的人就在相当程度上成为游离于乡村的精神流浪者。有关专家认为,乡村教育走农村本位的乡村发展道路是可行的。这样的乡村发展,不是面向城市,将要城市化的;也不是向往城市,没有文化自信的。农村本位的乡村发展,是要将农村作为值得生活的地方加以建设和珍视的,是要把农村生活作为值得过的生活来建设其意义的。这样的乡村发展道路对于中国这么庞大的农村人口和广大的欠发达农村来说,是非常有必要寻找的一条道路。有了这样的道路,当然乡村教育就有了自己的方向。同时,乡村教育也是农村本位的乡村发展道路的必要组成部分。这样,乡村教育就有了为乡村培养人才的责任;乡村教育也就有了让孩子理解农村生活、热爱农村生活的责任;乡村教育也就有了培养孩子在农村生活的能力、建设农村的责任;乡村教育教给孩子的是作为一个农村居民的自信、自尊和自强之道,是为乡村发展培养建设者和文化守护者。
在实际探索乡村教育模式过程中,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基本着眼点就是教师。人才是解决乡村教育的根本,优秀的、富于责任感的教师直接影响到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进而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影响到农村未来的发展。正如陶行知老先生所说:“我们深信乡村学校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我们深信乡村教师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我们深信乡村教师必须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美术的观念去改造社会,我们深信乡村教师要用最少的经费办最好的教育。”在目前的情况下,乡村社会更需要的是学历并不一定高,但素质较高的教师,他们具有基本的乡村情感,他们能用心从事乡村教育,他们才真正是乡村教育值得信赖的薪火。
从中发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现代化的乡村教育,而现代化的前提是具备富于特色的合宜的乡村教育模式及相关政策倾斜。山东省博兴县便把村校共建远程教育站点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走出了一条“村校结合”的新路子。该县通过整合资源,实行村校共享,加强调控和做到齐抓共管有效途径,实现了学校与地方的双赢。山西省柳林县前元庄实验学校则实行“村校一体”的办学模式,构建了“三教一体”的教育结构,建立教、科、劳一体的教学体制,走出了一条乡村教育为农村发展服务的路子。前元庄的做法在山西省得到了推广。目前,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学生80%以上在县城及农村地区的实际出发,国家的教育政策必须重心向下,以广大农村中小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而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和改造城镇薄弱学校,则成为地方政府在进一步强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主要责任。
篇2
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远教工程”)是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国家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以及河南省政府的指示精神,遵照河南省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统一部署,驻马店市于2006年、2007年、2010年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远教工程,总投资近8 000万元(其中2006年投资2 088万元,2007年投资5 445万元,2010年为对遗漏学校的配备项目),工程覆盖了全市9县2区的3 055所农村小学教学点、小学和初中,覆盖率达到了100%。
驻马店市远教工程针对农村小学教学点、小学和初中的三种情况,采用了三种模式。模式一是教学光盘播放点:配备彩色电视机、DVD播放机和成套教学光盘。通过播放教学光盘对学生授课和辅导,配备对象主要是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确需保留的小学教学点,它的作用是把优质课程引入农村小学的课堂,利用光盘教学或辅助教学在农村小学中广泛应用,使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逐步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引导者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模式二是卫星教学收视点:配备卫星接收系统、计算机、电视机、DVD播放机和教学光盘。通过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快速大量接收优质教育资源,并同时具有教学光盘播放点的功能,配备对象为农村小学。它的作用是把课程资源、教学素材、“空中课堂”送到学生的面前,这一模式具备模式一的全部功能。模式三是计算机教室:配备卫星接收系统、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其特点是除具备模式二全部功能外,还能够为学生提供网络条件下的学习环境,配备对象为农村初中,为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创造条件,并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
按照远教工程“三种模式”的建设要求,全市共建成445个教学光盘播放点,2 349个卫星教学收视点,261个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投影教室。
驻马店市农村中小学远教工程顺利实施,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领导重视,措施得力
2006年、2007年的农村中小学远教工程在实施当年均被驻马店市市委、市政府列入为人民群众办的15件实事之一,市教育局领导也高度重视远教工程的实施,成立了驻马店市远教工程工作领导小组,每年都召开专题会议部署该项工作,理顺工作关系,划清责任界限,采取有力措施,保障远教工程资金匹配落实,大力抓好工程实施,保证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
统一协调,提高效率
在远教工程实施过程中,市教育局统一协调各县目县区、供应商和集成商之间的工作关系,保证信息渠道畅通,提高工作效率。各项目县区按照“三种模式”建设的要求,在设备(软件)到位前均提前准备好工程所需的教学光盘播放教室、卫星教学收视教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及时为各项目学校配套了相应的台、柜、计算机桌椅等设施,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为高效率顺利实施远教工程创造良好条件。
严格把关,确保质量
各项目县区按照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的要求,在远教工程实施过程中严把质量关。各项目学校做好设备接收、保管工作,细致检查验收设备情况,认真签注货物交付凭证;在安装集成过程中,各项目学校充分配合厂商安装集成,安装集成完成后,及时做好校级验收工作,发现问题,立即与供应商、集成商协商解决,确保工程质量,并认真填写了相关验收表格。
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市教育局组织教育技术装备管理部门统一制定了远教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各项目县区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各项目学校制定了配套制度,规范了管理。各项目学校在日常使用中坚持做好防火、防盗、防潮、防尘、防雷等工作,建立了设备台账、设备使用登记簿、教学光盘借用登记簿,以及工作日志或周志,详细记录本单位设备器材的名称、型号、数量、使用、保养、故障、维修等情况。在日常工作中要求各县区加强远教工程资源应用、教学应用、成果评价等方面的管理,加强设备维护和各类技术服务工作,保证项目工作的持续发展,取得更好的效益;建立了设备运行维护机制,保证设备最大效益的为教学提供服务。
篇3
1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内涵
心理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教育兼有心理学和教育学特点。心理教育是从心理学发展起来的,心理学是心理教育实践的理论支柱,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心理教育内涵在于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人的心理发展,关注和构建人的心理生活,发展和提升人的心理素质[6],心理教育以培养与完善人格,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目的,是引导人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种实践活动,是对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的培养,对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的维护,对个人以及社会生活质量的关注和促进[7]。作为教育学范畴的心理教育分为教育、辅导、咨询、治疗四个层次,心理教育包括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8],同时心理教育具有社会属性,具有社会制约性,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6]。WTO认为健康的标准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处于理想状态,当前生物医学模式已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疾病的产生不能仅从生物个体本身找原因,也应从心理状态和所处社会环境去分析,心理因素与疾病密切相关。根据上述对心理教育内涵的阐述,笔者认为,具备心理教育素质的乡村医生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人民群众的心理发展,关注和构建人民群众的心理素质,维护人民群众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具备心理教育素质的乡村医生能够较好的服务患者,减轻或治愈患者因心理问题造成的紧张和抑郁等痛苦。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乡村医生实施心理教育培训是乡村医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
2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现状
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是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根据卫生部下发的《1991-200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和《2001-201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等有关乡村医生教育规划政策,我国各级别乡村医生教育培训政策相继出台,乡村医生培训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目前乡村医生培训以获得学历和考取行医资格为目的,忽视乡村医生的专业技能需求[9],心理教育素质作为一种专业技能,其培养没有得到重视,在治疗疾病时就头痛医头、脚疼医脚,医院中很多因心理障碍而产生的疾病,未能及时发现和诊断,且大部分治疗并不规范,导致患者病情贻误、影响预后,并造成过度医疗[10]。现代医学越来越重视疾病中的心理因素,临床研究发现: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易造成消极情绪状态,可使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调,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心身疾病,还可加速疾病恶化[11]。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行为方式、饮食理念和生活节奏等因素都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状态,积极开展心理干预和治疗,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人民群众的疾病,增强人民群众体质,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调研显示,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主动了解患者心理,对患者本人及家属具有同情心,热心讲解病情治疗过程,倾听患者感受,对患者治疗过程进行心理疏导,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有助于患者病情康复,控制疾病发展,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其功能恢复和心理健康,对乡村医生进行心理教育培训成为当前乡村医生教育工作重点。
3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策略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把医学服务的目的视为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而非单纯的治疗疾病[12]。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认真研究乡村医生执业特点,将心理教育贯穿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全过程,通过心理教育培训,增强乡村医生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的主动性,鼓励乡村医生和患者之间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维护患者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
3.1制定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训相关政策法规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重视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工作,制定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训政策,鼓励乡村医生自觉提高心理教育素质。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服务行业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思想负担重,心理压力大,工作愉悦度低,有消极的工作情绪[13],培养乡村医生心理教育素质,应首先关注乡村医生心理状况,研究乡村医生心理需求,使乡村医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将心理教育培训纳入乡村医生考核体系是激励乡村医生提高心理教育素质的有效措施。
3.2建立乡村医生心理教育研究基地试点
医学教育机构应积极配合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工作,高等医学院校可以建立心理教育专项研究基地,充分发挥高等医学院校资源优势,提供医学心理学、病理心理学、护理学等心理教育培训课程和文献资源,在培训课程、师资保障等方面加强与乡村医生的互动,深入研究农村患者心理特点,有计划的为农村培养高素质的乡村医生。
3.3积极开展农村卫生心理教育宣传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日益提高,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质量需求也不断增加,心理教育依托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当前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人民群众医学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同时,乡村医生对心理教育的作用认识不足,对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识欠缺,造成农村卫生心理教育知识普及较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带头做好农村卫生心理教育宣传工作,使乡村医生认识到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帮助。通过心理教育宣传,乡村医生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人民群众心理发展,主动维护人民群众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满足农村人民群众就医需求,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
篇4
我省共有50.9万乡村教师――他们既是托起农村孩子走出大山梦想的脊梁,也是经年累月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群体。9月22日,2015年“寻找广东最美乡村教师” 新闻报道活动在广州启动,“广东省乡村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的序幕由此拉开。这项表彰活动,旨在进一步激励乡村教师安教乐教,以保证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为农村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活动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广东省教育厅、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和广东教育学会联合主办。今年11月,全省将评选表彰300名乡村优秀教师、20名乡村优秀教育工作者,每位乡村优秀教师(乡村优秀教育工作者)将获得1万元人民币的奖励,并将参加在广东省优秀学校的跟岗培训。
广东省有着重视和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优良传统,2012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首届广东省乡村优秀教师评选表彰活动,时任省委书记同志亲自接见全体乡村优秀教师,并作重要讲话。受表彰奖励的303名“广东省山村优秀教师”分别到广州、深圳、东莞、中山市的优秀学校,结合各自专业发展的实际,以提高教学能力为目标,进行了对口跟岗培训学习。评选表彰活动使我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山村教师和全省教育系统广大教师受到了极大的激励和鼓舞。今年4月1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制定这一计划时,因我省乡村优秀教师评选表彰活动卓有成效而专门征求我省的意见。
据悉,今年广东省乡村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的评选表彰范围,是全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任教的在职、在岗乡村教师,需从事教学工作满10年。活动主办单位之一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会长叶选平特别提出,对农村教师要有三条保证:一是要有令人尊重的社会地位。二是要保证享有实惠的物质生活,既不能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也不能老是要求他们“要守得住清贫”。三是要有系统的荣誉体系,评选活动应该是持久、普及而又催人奋进的。为此,2015年“广东省乡村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除由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给予每人万元奖金外,还有5000元跟岗培训费。
篇5
梁漱溟的新儒学思想是基于他对中西方文化的系统分析,是一场中西文化融合的尝试,一定程度而言,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产物。基于新儒学思想的邹平教育模式对当时的乡村学校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促进知识分子由城市向乡村流动
由于社会结构的改变,当时乡村逐渐破败,乡村学校教育发展步履维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乡村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影响了教学效果,使得乡村教育难以发展。严复也曾讨论过乡村缺少教师的问题:“此中小学堂之通病也,至于高学堂,则往往具有形式而无其实力,理化算学诸科,往往用数月连成之教习,势必虚与委蛇,竭日玩岁。”[5]没有足够的教师,乡村学校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然而,一方面乡村缺乏有文化的教师,另一方面,受新思想的影响,大批知识分子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离开乡村,流向城市。乡村学校文化的发展日益艰辛。梁漱溟深刻认识到要发展乡村教育,必须要有教育者对农民进行文化教育,而知识分子正是最适合的教育者。知识分子应该到农村去,和农民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把知识、技术和技能传授给农民,这样农民的文化技术水平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因此,他号召知识分子深入乡村,与农民结合。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许多有责任感的青年,为了自己的理想与信念,放弃了城市相对安逸的工作与生活,自愿到乡村,为乡村发展奉献自己。梁漱溟曾回顾这一段时光:“静心反省,自己不图安逸,不图享受,粗衣素食,并无家产,教书著说所得几乎全用于兴办教育或接济同志。甚至自愿深入敌后,跟着游击队昼夜行宿于荒山野岭,究竟是一股什么力量支配着自己呢?扪心自问,则源于能立志要改造中国,为国家民族做事。
(二)抑制了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近代中国文化一直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历程一路伴随着对西方文化态度的改变。中国文化最早对西方文化是全面的抵制,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是“奇技巧”,对此不屑一顾。随着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中国文化开始认同和接受西方文化,有识之士从旧式教育中挣脱出来,宣传西方文明,掀起新文化思潮。到“”之后,这种对西方文化的推崇达到了,“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猛烈抨击传统文化,确立了近代中国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反传统主义运动的基本趋向。对西方文化的极度推崇偏离了原有的中国文化发展的道路,出现了全面西化的趋势。全面西化的代表陈序经曾说“我这样的想,我愈感觉到我在美国时及在岭南时所主张的全盘西化的理论是解决中国文化的出路,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法。我愈这样的想,我愈觉得我们非这样的作……”[7]由此,可见当时文化西化的盛行,中国文化几乎沦为西方文化的附庸。梁漱溟从坚持民族文化本体的角度出发,融合西方现代文明成果,以期达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建和复兴。在邹平教育实践中,梁漱溟以儒家伦理为基础,借鉴西方民主观念与制度,实现了中国文化的重建。梁漱溟在他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对中西文化进行了深刻比较,强调文化的民族性和继承性,对中国文化进行了中体西用式的选择,对全盘西化的思潮作了深刻批判。梁漱溟在一片热烈的全面西化的潮流下,保持了冷静的头脑,有效地抑制了当时社会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三)缔造了以道德精神为基础的新的乡村
文明中国传统社会依靠伦理和道德来维持秩序,乡村作为中国文化发展的根基,乡村文明就是以礼仪和道德教化来维持乡村有序发展的一种内在精神力量。但是,随着当时中国社会形态发生变化,这种传统的乡村文明遭受冲击。一方面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意图通过外在的强制约束维持秩序;另一方面,我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优良思想中也掺杂了一些不良习俗,迫切需要取精华去糟粕。在梁漱溟看来,中国过去靠道德礼义维持,现在和将来仍要如此,但原样照搬也是不可取的。因此,新的乡村文明应既要吸收民主自由思想,也要去除我国传统文化的糟粕。缔造以道德精神为基础的新的乡村文明成为梁漱溟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村学和乡学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最好阵地,梁漱溟主张通过村学、乡学宣传以伦理情谊为核心的优秀传统道德规范,倡导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梁漱溟对受教育者的道德培养非常重视,甚至将其放在知识学问之上。为唤起民族精神觉醒,梁漱溟在邹平进行的乡村建设中开设了精神熏陶课,在村学、乡学开设有“精神讲话”课。这些活动取缔了当时许多不良的旧风俗,提高了乡村农民的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的乡村社会风气,对当时的乡村文明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邹平教育模式对我国当前乡村学校发展的文化意蕴
(一)应突出知识分子在乡村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引导功能
邹平教育模式意图通过文化教育的方式改造乡村乃至改造社会,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知识分子流向乡村。知识分子由城市走向乡村,在对农民进行学校教育的同时,向农民传授新理念和新知识,促进农村文化进步。梁漱溟提出的知识分子走向乡村的倡议对我们现在,尤其是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乡村学校文化面临转型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今天,重塑乡村文化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文化素质需要知识分子的引导。乡村应加快建设一支适应乡村生活和学习实际需要的知识分子队伍,加强对乡村教师的培训,健全培训制度,充分利用师范院校等教育机构,促进农村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和知识体系的更新,切实改善乡村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差距,吸引城市知识分子由城市流向乡村。除此之外,政府应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知识分子下乡,促进部分知识分子改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改善农村教育文化。近几年来,大批来自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困难,而农村又迫切需要各种人才,应找到一条能将两者结合起来的途径,让知识分子到乡村去,给乡村学校注入新的活力。当前国家推行或试行的大学生支援西部项目、三下乡活动、送教下乡、大学生村官活动都充分说明了国家对知识分子参与乡村和乡村学校发展建设的重视。
(二)重视传统文化对当前乡村学校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邹平教育模式非常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梁漱溟认为,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要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他的新儒学思想结合了中国儒家传统的伦理思想与西方的生命积极向上的精神,但儒家传统文化是其思想的根本。在邹平教育实践中,梁漱溟一直强调以中国固有的传统精神为主来吸取西方文化之长处,这些体现在邹平教育的教材中,反映传统儒家思想与精神的内容占有重要地位。当时乡农学校主要的教材有六种,其中关于传统思想道德文化的内容占了大半,[8]这体现了梁漱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我国当前乡村学校文化建设必须重视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因为城乡教育一体化是保持自身优势与特色的一体化,其差异性原则要求乡村学校突出乡土文化特性,保持自身的特点与优势,继承和发扬乡村本土优秀文化传统;[9]同时,还要培养乡村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因为当前城市化的发展让人重视学校的升学价值而忽视了其育人价值,过分侧重学生知识的培养和所谓的国际化视野,使学生缺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很多乡村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流向了大城市甚至国外,造成乡村知识分子的断流。所以,要重视传统文化在乡村学校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意义。开发校本文化和编写乡土教材就是行之有效的活动。校本文化是对乡土价值的高度凝练,它充分体现了乡村学校的历史沿革、精神风貌、价值取向与发展走向。乡土教材在编排上应尽可能选择乡村地区的文化题材,突出乡土性、地方性和时代性。这样,传统文化在乡村学校教育中得到应有的重视,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自己家乡和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向心凝聚力和社会责任感。
(三)强化道德精神对当前乡村学校文化发展的辐射与熏陶作用
篇6
[关键词]广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7-0001-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4JGZ12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谢明明(1987―),男,江西新余人,硕士,广西师范学院教务处;梁梅(1963―),女,广西贵港人,硕士,广西师范学院教授。
广西“普九”任务的实现,大范围地解决了适龄少年上学的问题,但是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为了保障区(自治区)内每个学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要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广西义务教育发展失衡的现状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的指导思想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合理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1]
(一)师资配置失衡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灵魂,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在对2013年广西教育年鉴义务教育阶段相关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广西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师资配置失衡,集中表现为初中教师年龄构成、中小学教师学历结构和初中教师职称这三个方面。其一,乡村初中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在26~40岁这一年龄区间内,城乡教师占各区域教师总数的比例为57.38%和68.54%,可见,城区初中中坚教师的比例要低于乡村。在36~50岁这一年龄段,城区初中要高于乡村,其比例分别为50.41%和43.21%。而35岁以下的教师,乡村初中的年轻教师要明显多于城区初中,其比例分别为41.07%和50.29%。其二,乡村初中高学历教师比例较低。我区小学专任教师的学历主要集中在专科层次和本科层次。其中研究生层次的教师人数都比较低,城区为140人,乡村为36人。而乡村地区,当前还有35198人学历还是高中层次。城区初中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是乡村初中的3倍多。学历为大学本科的教师,城市要比乡村地区高10个百分点左右(城市为72.87%,乡村为62.68%)。学历为专科的教师,乡村初中要明显高于城区初中,其比例分别为35.16%和24.36%。其三,乡村初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低。城区初中高级职称的教师人数要远远高于乡村初中,大约是乡村初中的3.16倍,城区初中为3572人,乡村初中为1129人。城区初中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为16.72%,农村初中为4.1%,城区是乡村的4.1倍。由此可见,乡村初中和镇区初中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要远远低于城区初中教师。
(二)办学条件失衡
校舍是办学的根本。当前广西义务教育阶段校舍的类型分为框架结构、砖混结构、砖木结构、土木结构四种类型。从相关统计数据来看,城市的教学与辅助用房以砖混结构的为主,不存在土木结构的校舍;而在农村地区,土木结构的校舍还有477723m2,其中,普通教室152899m2,图书馆4292m2。同样,在行政办公用房(包括教师办公室),城市同样是以砖混结构为主;而农村地区土木结构的行政办公用房还有18802m2,其中大部分是教师的办公室。
在计算机、数字资源、专业实验设备、专业实习设备方面,城市与农村在人均保有量上同样存在较大差异,具体数据见下表。当年广西城市与农村的在校生数分别是406095人和2770504人。从表中可以发现,城市小学的办学条件全面优于农村小学。
由此可见,由于教育事业投入长期不足,广西在教育上是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成就了少数重点学校的同时,制造了大片的薄弱学校。由于经费投入的不均衡,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办学硬件设施差距较大,进而导致各区域、各校之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尤其是教师资源。这就造成了广西义务教育中的“马太效应”,重点学校越来越强,薄弱学校越来越弱。最终,导致城乡、区域和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不均衡。
二、追寻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深意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人的发展具有完整性的潜能,这是全面发展的前提。[2]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仅凭课堂上的知识,不足以支撑起学生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人应该通过全面的实践活动获得全面发展。”因此,还需要各种实践活动作补充,包括校内的课外活动和社区活动。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具有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智能,这就要求学校不仅要拥有齐备的师资,同时要有宽敞的实践空间与种类齐全的设备为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为每个学生提供获得学业成功机会均等的受教育条件,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7
[关键词]乡村;英语教师;培训
职业培训是教师职后专业提升及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之一。为了完善教师培训,提高乡村教师的专题素质,2010年,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共同下发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的通知,启动了“国培计划”的实施工作。“国培计划”的实施对于提高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推动乡村教育教学改革,更好服务于乡村教育教学活动,促进乡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有重要意义。自“国培计划实施以来,乡村教师的培训现状及需求如何?如何使培训与乡村教学实际相结合?本文结合桂林师专“国培计划”英语学科项目实施的情况,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听课、查看学员总结等方式,分析乡村英语教师培训的现状及培训需求,并对乡村英语教师职业培训提出相应对策。
一、乡村英语教师培训现状
2015年,桂林师专参与“国培计划”实施的英语学科项目包括: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和送教下乡项目,共六项,以小学英语教师培训为主;学员构成为:桂林市和百色市的乡村小学英语教师,共计428人。笔者通过参与该项目的管理、问卷调查、听课、访谈、查阅学员总结等形式,对乡村英语教师现状及培训情况有了一定了解。
(一)乡村教师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在以上六项“国培项目”实施前,我们对项目县的乡村英语教师现状进行调查得知,乡村小学英语教师师资力量较薄弱,相当部分是转岗或兼职英语教师,有的是语文、数学老师转岗教英语,有的是音乐老师转岗教英语。他们参加的培训以转岗培训为主。存在英语专业基础亟待提高的问题。
(二)乡村教师参加培训机会参差不齐。项目县边远乡村的教师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后,很少有机会参加培训。原因是学校边远,师资缺乏。教师如果去参加培训,就会造成无人代课的情况。近县城的乡村小学的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较多。原因是学校近县城,资源共享的机会多。也有学员谈到,由于县教育局在培训人员安排上统筹不够,有的学员参加了好几次培训,有的一次机会也没有。
(三)乡村教师对培训效果的认识莫衷一是。绝大多数乡村英语教师对参与培训活动,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具有一定的愿望。有的学员谈到,他们很愿意参加培训,出来接受新观念,开阔视野。但也有学员认为参加培训用处不大,因为乡村教学条件的限制,在培训中获得的新观念,新方法回到乡村学校用不上,反而带来很大的反差和失落感。
(四)培训内容不符合乡村英语教育教学实际。以往的培训存在教学手段过于前沿或现代化的问题,乡村英语老师通过培训后,难以将这些内容用于教学实践。此外,部分学员反映,以往参加过的一些培训,培训方式比较单一,通常采用讲座形式,培训理论课时多,拓展活动少。
二、乡村英语教师培训需求
在对桂林师专2015年“国培计划”英语学科项目的学员进行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乡村教师的培训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设置需求。随着“国培计划”的深入开展,参加培训的乡村英语教师数量在不断增多。调查和访谈显示,国培计划项目中“送教下乡”和“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是乡村教师普遍欢迎的。送教下乡项目,集中在项目县城某学校进行培训,对大多数学员而言,学习生活都相对方便。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集中在桂林市几所名校进行跟岗培训,这个项目形式受刚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普遍欢迎,这类乡村教师年轻,思想活跃,勇于改革,加上没有家庭方面的负担,他们迫切希望接受新的信息和新的观念。
(二)培训内容需求。乡村英语教师对培训内容的要求包括:1.根据乡村与城市教学条件差异,适合乡村教师教学的培训内容2.结合乡村英语教学实际,涉及乡村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的培训内容。3.少理论,多实践和互动环节的培内容。4.同课异构,促进教学的培训内容。5.课件、微课制作的培训内容。
(三)培训方式需求。调查显示,在国培计划,访名校、顶岗置换、送教下乡和网络研修项目中,超过60%的学员希望参加名校的跟岗或送教下乡。在培训形式上,85%的学员希望同课异构及课堂教学展示,70%的学员希望专题研讨与交流互动,55%的教师希望专家授课。
(四)培训团队需求。构建完善的培训团队,提高培训团队的综合素质,这是落实“国培计划”,提高乡村教师培训效果的重要条件。调查发现,乡村教师最需要的培训者是优秀的一线教师和教学名师,90%的教师希望一线优秀教师担任培训教师,65%的教师希望教学名师担任培训教师,也有25%的教师希望高校教师担任培训教师,另外有不到10%教师希望学校领导、教育行政主管领导担任培训教师。
(五)保障条件需求。“国培计划”的实施和乡村教师培训效果提升,促进教师队伍职业发展,离不开相应的保障条件,主要包括培训时间、管理方法、培训经费等。调查表明,80%的学员希望在学期工作时间内参加培训,以摆脱繁琐的教学任务和家庭琐事,进行7――10天的脱产培训;30%学员表示短期培训可在寒假或暑假进行。80%以上的学员倾向于每次培训时间不超过10天。在培训管理方式上,85%的学员认同学分制管理,同时还希望根据学院的具体情况实行人性化管理。
三、乡村教师职业培训的有效对策
为促进教师培训发展,结合培训工作需要和“国培计划”的要求,我们根据乡村教师培训现状及需求分析,从以下方面人手,采取对策。
(一)重视调查研究,科学实施培训项目。乡村英语教师培训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工作,为促进“国培计划”有效实施,我们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了解学员的基本情况和培训需求,明确培训的目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在教师培训队伍、培训场地、资金、设施等方面做好准备工作,为乡村教师培训提供条件,有利于乡村教师职业培训和培训效果提升。
1.重视培训前的调查研究,了解培训需求。我们在培训前对学员开展问卷调查,并与项目县教育局进行座谈对接,了解他们对培训的愿望和建议,并对这些意见和建议整理归类,制定有效的培训方案,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提升乡村英语教师培训效果。
2.明确培训目标,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目标非常关键的内容,首先要明确“为什么培训”,并深入学习“国培计划”文件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培训目标和要求,了解培训需求和参与教师的基本情况。有针对的制定培训计划。重视培训成果转化,推动乡村英语教师职业发展。探索出具有针对性、时效性的乡村教师培训方案,并创新培训内容、形式和途径,推动乡村英语教师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3.注重教师培训队伍质量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为了让学员在培训期间能了解到国内前沿的教学理念,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我们聘请区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桂林市教科所小学英语教研员、区教育局小学英语教研员、桂林市一线小学高级教师组成培训团队。她们将自身多年实际教学与教研员的经验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带领学员对新课标进行了全面的解读,并将许多实用的技巧现场演示给学员。她们丰富的知识面、扎实的基本功、风趣幽默的授课风格,带动学员思考,引领学员前进。
(二)精选培训内容,合理设置培训方案。在明确培训目标的前提下,精选设计培训内容和形式,加强培训过程的管理,有效组织乡村教师培训的各项活动。
1.紧跟目标制定培训计划,科学合理安排培训内容。课程设置以学员需求为主线,以“两部分,三维度”的形式展开,分别是专题讲座、课堂教学观摩和同课异构实践两部分,着眼于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三维度。培训内容模块包括专业理念、课程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等模块及相关专题。
2.围绕计划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形式和方法,注重学以致用。在培训形式和方法上,根据学员的具体特点,精心设计培训形式,采用“参与式专题v座+名师课堂观摩+同课异构展示+学员实践汇报+后续跟进”的“多样交融”的培训模式,增加互动和体验活动,突出乡村英语教师主体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形成互动的培训场景,并通过相互交流和反思,加深对培训活动的感悟,总结经验,让乡村英语教师相互学习和进步,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创建“学员讨论QQ群”,为学员们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既可以交流学习期间的总结、心得、体会,也可以探讨、交流学习过程中的疑问,还可以分享学习期间的各种音像、课件资料。邀请授课专家人群,解答和指导学员的困惑及问题,巩固训后的效果。
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形式和方法,帮助学员转变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同时强化他们的英语语言素养,提高他们对教材的驾驭能力和教学活动设计的创新能力,提升他们的教学科研能力。
(三)采取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由授课专家、一线教师及管理团队组共同组成考评小组根据学员的表现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价。考核成绩由学员的出勤情况20%,课堂参与40%,展示及任务20%,总结性成果20%构成。
篇8
关键词 乡村教育 悬浮态势 突破途径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On Rural Education "Floating Posture" and Breakthrough
JING Ming
(Zhengzhou Erqi District Jingguang Road Subdistrict Office, Zhengzhou, He'nan 450015)
Abstract To develop the economy of a region, we must first strengthen the promotion of education; rur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hina's education, rural education is important to carry out a reasonable way to protect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ducation. But in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of rural education in China, where "suspended posture" is an obvious problem. "Suspension situation" refers to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rural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in urban civilization dominate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erformance of problems of rural education in national education planning, and proposes reasonable solutions.
Key words rural education; floating posture; breakthrough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倡以现代化的理念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乡村教育相对于城市教育来说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可能与乡村的教育设施、教学条件、教学实力等方面有着直接的关系。这种局面造成乡村教育如同一座孤岛悬浮在我国整个教育事业中,乡村教育如何从孤岛中突围已经成为解决乡村教育问题的重要课题。
1 乡村教育“悬浮态势”的主要特征
1.1 国家教育规划对乡村教育的忽略
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主要表现在城市教育上,长期以来,在城市取向的教育价值观和政策下,国家教育规划很少有体现乡村教育的,比如在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只提出了对具备条件地区的教师学历的提升,而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乡村地区的教育则不在规划之列。这样就使乡村教育迷失了自身发展的方向,国家教育忽略了乡村教育的规划,乡村教育始终走在城市教育之后。近几年,国家逐渐重视乡村教育的发展,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乡村教育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必须看到在实际发展中,规划中所提到的乡村教育并没有落到实处。可操作性不高,致使乡村教育仍然远远滞后于城市教育。
1.2 乡村文化在乡村教育中逐渐淡化
乡村教育是在乡村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乡村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使乡村教育也呈现出独特的乡村风格与特色。一般情况下,乡村动植物繁多、自然景物比较多,这些都是乡村所独有的资源与文化素材,这些素材也为教育事业提供了大量的资源,这些都是城市教育所不能做到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些优势在迅速发展的现代化技术的冲击下淹没于城市文明中,致使乡村教育脱离于乡村传统文化。乡村孩子也和城市孩子一样被繁重的课业所束缚,物质利益成为孩子学习的动力,乡村文化被扭曲。风土人情等乡村特色逐渐消失在乡村教育中。
1.3 乡村学生在教育中的迷失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乡村孩子在教育中很难确立自身的身份认同感,他们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感到困惑。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乡村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以城市生活为目标,他们在应试教育下激烈的竞争,为自己融入城市开辟道路。有些乡村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走进城市,但是他们本身的乡村身份在今天阶层日益固化的社会中较难改变,而且他们很难适应城市的生活与发展,继而产生无归属感,甚至对自己的身份认同陷于边缘化状态,产生身份认同的迷失感。
1.4 乡村教师的城市化情结严重
在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乡村教师日益市民化,他们在教学以及生活的过程中城市情结比较严重,他们对城市有着强烈的眷恋。乡村教师的生活逐渐从乡村社区的大交流圈转向只有学校教学及城市业余生活的小天地,生活比较单一,他们的生活缺乏乡土文化的参与,他们对乡土文化的参与意识不高。乡村教师远离乡村的日常生活气氛,他们乐于追求城市的生活氛围,对乡土文化与知识比较陌生,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也很难把乡土文化风情与知识传输给学生。另外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比较倾向以城市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在课堂上流露出以城市教育为主,忽略了乡村自身教育特色,致使学生对乡村文化的认识变得模糊,甚至使学生在潜意识里认为乡村是落后的代名词,加快了乡村的边缘化发展,扭曲了乡村文化的内涵。
2 乡村教育“悬浮态势”形成的原因
2.1 教育体制不合理
我国的教育体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从城乡发展方面来看,表现为城乡发展的不协调,这种不协调性主要表现在城乡教育存在很大的差距,城市的教育资源比较丰富,教学条件、教育设施、师资力量雄厚等相较于乡村教育都有着很大的优势。另外,这种体制对乡村教育的发展也有很多压制性措施,比如城乡户籍制度就把城乡居民隔离开来,使乡村人不能与城市人一样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这阻碍了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的进程。经济发展的差异也是城乡教育资源分配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教育条件比较好,而乡村由于缺乏资金,现代化教育进程比较缓慢。
2.2 乡村本土文化的淡漠对乡村教育的限制
文化与教育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文化是教育的乐土,教育是文化的传承。乡村文化自然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在乡村教育中代代相传,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但是目前乡土教育所面临的文化态势是:乡土文化在乡村教育中逐渐被淡化,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人们大力追求城市化发展,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个人利益被过度强调,致使乡村人的目光也逐渐转向城市。城市化的乡村教育忽略了乡村本土文化的发展与情感内涵,对乡土文明的关怀不够。通过应试教育使乡村学生有机会融入城市生活,为城市的发展积蓄人才,留在乡村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使乡土人力以及文化资源更加贫瘠,不利于乡土文化的发展与继承,最终使得乡土文化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被淡忘。
2.3 乡村学生精神生活相对匮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乡村学生的物质生活得到了保障,但是其精神文明生活仍然比较匮乏。另外,乡村家长一般认为读书的作用不大,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提高。乡村孩子毕业后面临升学难、就业难、致富难等局面,致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感受不到学习带给他们的希望与乐趣。
3 如何突破乡村教育的“悬浮态势”
3.1 重视乡村教育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要使乡村教育突破悬浮态势,首先必须加大对乡村教育的资金投入与政策倾斜,解决乡村教育现实问题。一方面可以从解决学生学杂费问题出发,学生学杂费问题自我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以来已经基本解决,但是又延伸出一个新的问题,国家按每个学生划拨的教育经费,常常使学校开支入不敷出,同时也打击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改善乡村教育条件,缩小城乡差距。教育条件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比如现代化教育设备、优秀师资等。利用现代化的教育设备使乡村教育从落后、封闭的传统教育中解救出来,使乡村教育向城市教育看齐。
3.2 重视乡土文化在乡村教育中的发展
良好的教育需要文化的充实,这种文化包含校园文化、本土文化以及个人隐性文化等。乡村教育中的文化发展是学校文化在乡村空间所隐含的隐形文化的延伸。乡村文化的构成要素包括:乡村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村民们的生存方式与行为、乡村生活中继承下来的传统文化、通过学校教育实现的创新文化。乡村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乡村文化教育应该以本土文化为主导,结合外来文化与民俗传统,学校正规教育要与自然野味相结合,与乡村情感相结合。乡村教育必须立足于本文化,在充分解读、吸收本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挖掘丰富的乡村文化。
3.3 建立平等的城乡教育交流机制
突破乡村教育的悬浮态势必须把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放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乡村教育不应该被看作是城市教育帮扶的弱者,而是支撑中国教育的坚强支柱。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打破以城市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态势,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双向交流与资源共享平台,加上相互沟通与交流的机制,建立一个双向沟通、良性互动、平等交流的平台。首先建立特定的信息交流渠道,将城市教育先进的成果转移到乡村教育中;另外建立制度化城乡教师平等对话与交流的机制,改变传统观念下城市教师对乡村教师帮扶的不平等理念,建立城乡教育合作模式,消除城乡教师之间的隔阂,为乡村教育营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
4 结语
总之,乡村教育要走出悬浮式孤岛必须在坚持自身发展特色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改革,国家政府应该大力扶持乡村教育,重视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消除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之间的差距,为乡村教育的发展打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 闫守轩.乡村教育“悬浮态势”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科学2013,29(2):37-38.
[2] 刘铁芳.重新确立乡村教育的根本目标[J].探索与争鸣2008(5):59-60.
[3] 赵霞,杨筱柏.当代中国乡村教育的文化阐释与价值选择[J].河北学刊2012,32(3):211-212.
[4] 杜尚荣,李森.当代中国乡村教育的主要问题及思考[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1(10):23-24.
篇9
[关键词] 陶行知;乡村教育;新农村建设
[作者简介]韩 婷(1986—),女,东华理工大学行知分院教育学助理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和心理学。(江西南昌 330006)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的教育事业却出现了不协调的声音:农村教育质量不断下降,生源也不断减少,教育工作者纷纷离开农村。研究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对当前农村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帮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蓬勃掀起的波澜壮阔的乡村教育运动中,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陶行知都是其中影响最大、建树最多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注重当时中国农村、农民和农村教育的实际状况,通过办理适合农民、符合农村实际需要的教育事业,“来唤醒老农民,培养新农民”;利用教育的力量,改造农村社会,进而期冀改造中国社会。他创办的晓庄师范以实际生活为“指南针”,勇于破除各种陈规陋习,大胆进行试验探索,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开创了中国教育史上一条乡村教育的新路。由此形成的著名生活教育理论和思想至今对我们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一、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探析
(一)乡村教育的弊端
教育应该结合实际,这是陶行知一贯主张的方针。他针对当时乡村教育中的存在的教育弊端,大胆针砭“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提出要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所谓的“活”的乡村教育就是要教育学生利用各种环境,去发展学生参加实践的本领。“中国乡村教育之所以没有实效,是因为教育与农业都是各干各的,不相闻问。教育没有农业,便成为空洞的教育、分利的教育、消耗的教育,农业没有教育,就失去了促进的媒介。”主张通过乡村教育,为中国当时乡村创造一个新生命,合起来造成中华民族伟大的新生命。
(二)乡村教育的内容
根据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陶行知认为,乡村教育就是要对农民进行基本的训练、生产训练、政治训练。陶先生采用小先生制、私塾、即知即传等方式,解决农民特别是农村妇女的识字问题,且在读书识字的基础上,还要教一些实用的技术,如种树、养鸡、家耕等。根据当时医生短缺、农民看不起病的状况,他主张用卫生教育与环境卫生代替医生,教人预防疾病、减少疾病,达到身体的健康。陶先生在《宝山县试办乡村儿童自动工学团组织大纲草案》中明确本工学团的工作包括:调查本村实况以创造自治的村庄;培养本村体力以创造健康的村庄;开展本村交通以创造四通八达的村庄;增进本村生产以创造丰衣足食的村庄;启发本村知识以创造科学的村庄;改良本村风俗嗜好以创造进步村庄;提倡本村艺术以创造美的村庄;锻炼本村武艺以创造自卫卫人的村庄;共济本村急难以创造互助的村庄;报告现代大事以创造与大的世界沟通的村庄。由此看出:陶行知乡村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而全面,涉及生产教育、科技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思想教育等方面,但是重点是以实践为基础。
(三)乡村教育的方法
如何才能做到实践与教育相互促进?陶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的主张。“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方法,活的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教学做是合一的。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做。比如,种田这件事是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关于种稻的讲解,不是为讲解而讲解,乃是为种稻而讲解;关于种稻的教书,不是为教书而教,乃是为种稻而教书,不能说种稻是做,教书是学,讲解是教。为种稻而讲解,讲解也是做,为种稻而教书,教书也是做。这是种稻的教学做合一。一切生活的教学做,都要如此。
(四)师范教育是乡村教育的根本
做好教育事业,根本从师范教育开始。“师范教育可兴邦,也可以促国之亡”,陶行知认为学生出自教师,教师来源于师范。师范教育才是全国教育的重头戏。“师范学校担负培养改造国民的大责任,国家前途的盛衰,都在他手掌中。”他要求打破传统的“创造书呆子”式的师范教育。否则,“这些大书呆子分布到小学里去。又以几何的加速率制造小书呆子。倘使再刮一阵义务教育的大风,可以把书呆子的种子布满全国,叫全国的国民都变成书呆子!中华民国简直可以变成中华书呆国”。因此陶行知认为“要想小学办得好,先要造好教师;要想造就好教师,先要办师范学校,造就教师的教师。”乡村基础教育的重任必须要有优质的教师来承担。所以陶行知立志不仅以前为师范教育努力,而且“现在正是为师范教育努力,以后仍是继续为师范教育努力。”
二、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对当代农村教育的借鉴意义
农村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直接关系到中国教育改革的成败。农民教育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部分,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后继人才问题。由此,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对我们当代新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
(一)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师范教育可兴邦,也可以促国之亡”,教师队伍素质是决定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加强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搞好农村基础教育的关键,也是全面推进农村教育的重要保证。可以通过师范院校的教育,传播陶行知教育思想,鼓励学生立志从事农村教育事业。同时,要创新师范院校的教师培养机制,以及创新农村教师的成长机制,为进入农村的新教师提供支持,帮助他们在农村教育的实践中得到发展。
(二)广泛开展“教学合一”的教学思想,改善师范教育的培养模式
在新的历史时期践行和创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本着“知行合一”、“社会即学校”的原则,改革师范教育的培养方式。例如,师范院校学生可通过顶岗实习等方式参与乡村教育实践。中陶会正在开展研究项目,通过地方师范院校、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和农村学校的合作,建立“一校一县(乡)”的试点,在农村学校建立生活教育的实践基地,在帮助新教师成长的过程中,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改革农村教育,促进新农村建设。
(三) 探索农村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
在农村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通过教育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不能照搬城市的做法,必须因地制宜,探索符合农村实际需要、行之有效的新途径、新方法。陶行知认为,“看学校的标准,不是校舍如何,设备如何,乃是学生生活力丰富不丰富。村中荒地开垦了吗?荒山都造林了吗?村道已四通八达了吗?村中人人都能自食其力了吗?村政已经成了村民自有、自治、自享的活动吗?”改善农村教育应当从当地的实际需要和问题出发,改变单一的升学教育模式,使农村学生能够各得其所,自我实现。
(四)加强师范生的师德教育
由于扎根于农村教育,目前的乡村生活状况比较艰苦,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好“能吃苦、耐寂寞”的准备。陶教授为了推行他的教育目标,毅然辞去大学教授的职务,脱掉西装革履,从城市到乡村,致力于乡村教育的改革和探索。作为人民教师的典范,陶行知的伟大人格永远是广大教师和知识分子学习的楷模。倡导全国教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师德为先,热爱教育事业、尊重学生的权利。应当在全国师范院校广泛开展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课程,使年青一代认识和了解陶行知,学习和实践陶行知,培养陶行知式的人民教师。培养一大批有理想、有热情为乡村教育服务的师范院校学生,培养陶行知式的乡村教师和教育家。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都为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判断乡村教育改革的成功制定了标准。当前的农民教育改革应该不断加以探究和开发其价值。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金林祥. 深入开展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研究与实践[J].爱满天下,2004,(3).
[3]涂雪峰.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改造思想和实践述评[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6,(2).
篇10
关键词:乡村教育;教育改革;乡土文化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9-0004-02
我们所处的并不是最完美的时代,但确是自华夏民族有史以来的最好的时代。
从“文字下乡”到“文字上移”,乡村教育一次又一次被投入熔炉重铸。在“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号召下,中国广袤的乡村社会便拉开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中小学的“撤点并校”运动。然而,撤并教育规模的同时伴随的也有乡村教育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革。乡村教育在进入现代化的同时也在被抛离自己的核心层走向边缘化。本文透过对乡村教育内容和教学形式来窥探乡村教育的悲喜忧愁、乡村学生的无奈与无助、乡村文化传承的衰落危机。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来自于乡村,然而当返乡的那一刻却找不到了心心念念的乡土风貌。我国当下正追求城镇化水平的快速发展,但不可忽视的事实就是:乡村可以越来越现代化,却不会在我国社会中消失。但在缩小城乡教育差异的进程中,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乡村教育都以城市教育为蓝本。我们的乡土文化正在这样的改革中悄悄流失。教育给予乡村孩子太多的城市思维,城市认同感,与此同时,教育也在潜移默化的磨灭了乡村孩子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对自身乡土社会成员身份的认同。当不能融入城市的乡村孩子再次回到自以为很熟悉的乡村时,便会面临着身份归位的难题、心灵寄托不存的危机。
二、研究成果综述
乡村教育改革利弊共存,毁誉参半。对其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整理可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对乡村教育改革成果的肯定。乡村教育改革有利于教育资源的整合、降低生均教育成本,提高办学效益[1]。集中优势力量办学校,可以使一些地区农村学校教学设施和环境有所改善,有利于学校稳定、吸引高质量生源,也有利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教育和教师合作,遏制高质量教师和生源外流。与此同时增强了农村文化气息和文明程度,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两免一补政策的扶持下,远距离乡村孩子可以在校免费住宿,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2]乡村教育内容的更改和教学形式的现代化,使乡村儿童的视野有所开阔,使其对现代化的发展了有了更加深入的切实体会。
第二,对乡村教育改革弊端剖析。农村教育改革所预期的美好效果并没有完全如预期所至。大规模的改革后,乡村学生普遍面临着上学远、上学难、亲情割裂、乡土认同迷茫、辍学率反弹导致文盲现象的反弹、家庭负担加重使“教育脱贫”走向了“教育返贫”、乡村魅力缺失等问题。在解决上学远与难问题,不少地区都有了校车和校舍,进而产生了校车事故、学生营养不良、学生心理问题增多[3]等“次生灾害”。孩子的离开又使乡村缺少了文化气息和童真青春的朝气,被撤掉学校的农村失去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致使优秀乡村文化的断裂、乡土风情难觅、乡村文明的失落,使原本经济比较衰落的乡村文化更加贫瘠。改革后的现代学校更像一间间工厂,成为现代化大生产的有声音、带表情、兼互动的摹本。
三、立足于乡村教育本身应有的特点来谈乡村教育
二律背反应用于教育便会产生这样的结论:教育差异往往都是我们制造出来的。当我们界定事物的时候,这界定本身就是在造就着一种范围,而范围之内与范围之外之间便着实构成了一种差异。当我们提出“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之时,该提出本身就已经指出了二者必然是有差异的。然而我们却一直在追求着“城乡教育一致性”,企图使二者同质化,该变身实现的手段便是使城市教育向乡村扩张。乡村学校与乡村文化进行了长时间的反复磨合,终于在国家政权的推动下走向了统一化、现代化。这种不是靠自然成熟而一步步走到秋收的“乡村学校”果实,其多少也会带有先天不足的弱项。乡村与城市不仅有着地域概念和商业活动上的差别,更有着生活方式、生存理念、社会习俗、经验积累等各方面的不同。在众多不同存在的前提下,我们的城乡教育却是越来越走向同质化,就必然会导致乡村教育主体的弱化。
四、乡村教育改革对乡土文化的破坏
1.乡土文化在教育中缺位。学校越来越远离乡村,靠近城市,乡村丢失的是学校,国家丢失的是乡村和乡土文化。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载体,是“中国农村广阔地域上和历史渐变中的一种实际存在的最稳定的时空坐落”[4],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课程设置同质化,使乡村文化成为教育中的“下脚料”。学校是乡村的文化核心,改革后的学校,无论是其外形还是其教育内容都是一种超越地方性的“国家意志”在乡村中的渗入。它传授着城市化的知识,讲解着大城市的发达与繁荣,贯穿着高端科技工作者及伟人的光荣事迹,与乡土气息浓厚、勤恳务实的土地文化有着刻意的背离。正如张济洲先生所说,“乡土知识是由‘土头土脑’的乡下人创造和传承的‘土里土气’的知识,它虽不去阐释普适性的规律,也不必然具有全球、世界的意义,但却维系和延续着乡土社会。”[5]此时我们不得不提出乡村教育的两种模式:移植模式与催生模式。我们乡村的孩子当然也是需要普适性的教育内容的,乡村同样需要现代化,更需要现代化知识与人才,但乡村教育在移植城市教育时需要有个约束,在直接过继他人已经成年的孩子的同时,我们是否应该考虑一下自己也需要生个孩子来好好培养呢?完全彻底的催生乡村教育模式是不切实际的,矫枉过正在任何一次改革中都是常见的现象,乡村教育改革亦是如此。我们要避免的就是这种:新的乡村教育在农村一定人口中创造了一定程度的“公民意识”和“国家责任感”的同时,却以超地方社区的文化性格,将乡土知识排斥在课程体系设置之外,乡村教育国家化,地方性知识资源传承和维系在国家教育框架下失去了合法性空间,被迫退居为私领域之内的乡村教育模式。[6]
2.乡土文化在乡村流失。乡土知识与文化传统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乡村教育改革必须尊重“乡村本色”。乡村离不开教育,乡村教育离不开乡土知识与文化传统。中国当下的教育整体是被政治、经济边缘化的了[7],乡村课程亦不可脱离这个藩篱。乡村教育向城市教育看齐,其课程内容城市化倾向严重,乡村文化鲜有出现,根据不同乡村的特色渗透的文化内容更是难以寻觅。正如石中英所说:“地方性知识必须在地方人民的文化框架内才能得到理解。将其与它的文化背景相分离就忽视它在社区生存和团结中所发挥的作用。所以,地方性知识不能通过将其包括在图书馆或记录在纸上或以电子产品的形式而得到充分的保存。就像保存生活的多样性一样,地方性知识只有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才能得到保存,充满生气”[8]。对于乡村孩子来说,其最初的道德规范、为人处世方式、情感表达、人生理想、精神根基、审美趣味都是孕育于乡村土壤之中、扎根于乡村文化之中。现代文化的强势“嵌入”,使得乡土文化成为福柯所说的“受压迫”的知识,在某种程度上说,地方性知识被剥夺了其存在与传承的合法性,使其失去了传承与创新的载体。我们把大自然关进了屏幕里,乡村孩子如城市孩子一样,坐在漂亮的教学楼里,透过大屏幕来闻闻花香、听听鸟叫、看看冰河解冻后的大地复苏。他们本身就应该置身于乡村所特有的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之中,完全可以通过真实的感受来获取一切自然的美好,而我们却用高科技将其束缚了。
3.乡土道德精华失传。乡土本身的天然优势便是蕴含浓厚的勤劳、淳朴、诚信、和睦的道德风尚。在乡村生活的孩子有天然的“思想品德”课程,有众多的道德传授者,他们无需记忆背诵道德准则,不必拘泥于专栏节目的高尚人物宣传,这些美好的道德情怀隐藏在乡村人们的一言一行中,隐藏在孩子的每时每刻的视野里,隐藏在每一个民间故事中,隐藏在乡村家长的劳作里,隐藏在不需要借条的邻里间的借贷救济里,隐藏在一家有事全村帮忙的互助里;每一位老者都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每一次邻里纷争与和解都是孩子最真实的学习案例。日复一日的熏陶,年复一年的感染,孩子们自然而然的便懂得了何谓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每个人的心中都会为良知留出一片净土。在乡村社会中,当人们的行为有失偏颇的时候,道德的制裁是往往比法律的约束更有震撼力的,正如先生指出的“社会结构的格局的差别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是社会里生活的人自觉应当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信念……道德是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制裁力。”[9]乡村社会“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便有其自身的特点。乡村历史传承中的礼俗便是乡民们的道德守恒的戒律,“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乡村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规范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10]
印在书本里的道德知识,不管装帧多么精美,排版多么合理,插图多么漂亮,都是“死的道德”。仅仅依靠课堂的说教是难以使孩子获得扣入心扉的道德感。道德培养靠的是传授者的身体力行,靠的是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靠的是最真实的生活里的最真切的感受,靠的是灵魂深处的每一次触动。当孩子们只能奔波于城市化的学校与家庭之间,而无暇感受乡土文化的时候,他们便离这片乡土越来越远,那些最真实的道德情怀的传递也便终止了。
参考文献:
[1]张燕.农村小学撤点并校之理性纠错[J].教育评论,2012,(2):30-32.
[2]郝文武.论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学校布局问题[J].教育研究,2011,(3):31-35.
[3]程天君,王焕.从“文字下乡”到“文字上移”:乡村小学的兴衰起伏[J].教育学术月刊,2014,(8):3-12.
[4]刘铁梁.村落――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C]//钟敬文.民俗文化讲演集.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
[5][6]张济洲.文化视野中村落――学校与国家[D].2007.
[7]葛新斌.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弃儿及其前景,教育理论与实践[J].2003,(12):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