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研究范文

时间:2024-03-28 16:45: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教育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教育研究

篇1

一、农村教育问题研究角度的划分

(一)国家:教育公平面临问题过大,教育经费投资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刻阐明了我们党的改革价值观、改革宗旨观,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刘自成在《把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2014)中指出,在我国面临的众多公平问题中,教育公平具有极为特殊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教育公平更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具有起点公平的意义。教育公平是一个理想目标,更是一个系统和长期的工程。推进教育公平,首先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应该准确把握公共服务提供者、公平环境营造者、办学行为监管者的角色,履行好三大职责即经费投入、制度供给、评价评估,切实促进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

于浩在《不让幸福跌倒在起跑线上》(2014)中指出,“我国教育经费保障缺口待补足。一些农村的孩子‘幸福’还未起步,就已跌倒在起跑线上”。社会教育经费捉襟见肘在我国各地普遍存在。尤其是全国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导致资金缺口很大。在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时,一些地方政府以借贷方式筹集资金,在完成“普九”化债任务后又出现新的负债。

关于教育资源问题,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将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列为一项重要工作,在第13条中明确指出应“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这对农村中小学的布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2005年初,教育部的《2004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2004年全年我国撤减小学3.17万所,初中973所,共计减少4万多所中小学校。部分地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失当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及其消极影响已日益凸现。孙魏在《城乡教育资源统筹公正性探究》(2014)中指出,实现教育公正,使每个学生“得其应得”,获得适合其能力、取得最大限度的发展,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是首要条件。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受教育者应在义务教育中受到公正、平等的待遇,即通过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同一校的不同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实现每个受教育者发展权利、机会、资源的平等。

(二)学校:学科结构设置不合理,教师建设存在问题,稳定性差

范先佐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教育难点问题的破解》(2013)中指出,从现实和政策评估的角度看,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还远远不能满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其现状堪忧。其一是优秀教师大量流失和减少;其二是教师年龄老化现象严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严重老化是一种普遍现象,并且学段越低,学校越偏远,老化的程度越严重;其三是英、音、体、美等学科教师严重不足,英音体美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一些农村中小学由于教师资源匮乏,远不能满足学校教学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华中师范大学成轶在《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分析与建议》(2008)中认为,当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够合理;二是农村教师编制标准不够科学;三是农村教师培训机制不尽完善;四是农村地区教师地位还不高,尊师重教氛围还不浓。

(三)家庭:家长收入来源不稳定,上学成本加大等问题

龚继红,钟涨宝在《农村家庭收入对农村教育投资行为的影响》(2005)中,通过农村家庭经济收入对家庭教育投资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得出,农村家庭智力投资虽然是一种经济活动并与经济密切相关,但在教育投资过程中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对直接投入产生明显影响,只有当家庭经济状况达到相当水平的家庭才会增加教育投资。

斯琴,郭帅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家庭教育成本的影响》(2013)中指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实施,导致大量原来就近设置的农村中小学被撤并,不少学生不得不到本村以外的学校就读。此过程中,除了学校周边村落的学生依然能够享受就近上学的便利外,大多数学生都必须到相对较远的地方走读上学或寄宿上学,因而就有了“上学远、上学难”等问题。也造成了农村中小学寄宿人数的大大增加。上学距离的增加和上学方式的改变导致许多农村学生家庭的个人直接教育成本相应增加。

二、农村教育问题研究的研究特征及展望

(一)各位研究者大都是从城乡教育发展差距入手,通过同城镇教育对比来发现农村教育的不足。以城镇教育为基础提出对农村教育的改进办法

比如从经费投入,教育公共资源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来说明问题。主要强调教育公平,资源优化配置等问题。由此而来的问题是,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不够全面,只是通过城乡对比来发现和解决问题,而忽视了从农村本身找问题,农村教育应因地制宜的找出解决办法。

(二)研究方法以抽样调查研究为主

抽取个别偏远农村为重点研究案例。地方区域研究较多,全国整体范围研究较少。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教育问题是农村发展的重要环节。只有深入了解我国广大农村的教育现状才能真正了解农村教育的发展状况。

篇2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通过影响人的思想意识,提高人的知识技能,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以教育为纽带,个人与社会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受到良好教育的个人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社会的全面发展也有助于提高个人的受教育水平。因此,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对教育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1教育影响农村经济的增长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受到教育水平的限制,发展一直不尽如人意。由于思想教育不到位,农村人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尤其重男轻女,很多人不生出男孩不罢休,导致农村整体人口出生率居高不下,从而阻碍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此外,农村教育资源有限,教育投入不足,再加上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又或者忙于外出打工挣钱,既没有精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也没有时间顾及子女的教育状况,使得农村劳动力素质无法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要求。经济的发展依托于人,只有不断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才能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人才的培养又建立在教育的基础上,落后的教育水平严重滞后了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提,如果农村想要发展经济,首先应该加强对教育的投资和建设。

2目前我国农村教育面临的主要难题

21农村教育结构与农村经济发展不适应

目前,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农村经济也以较快步伐发展。但是,农村教育却没有及时跟上,与经济发展出现断层现象,这从农村教育师资队伍上就能看得出来。首先,师资人数不够。在农村的好多学校中,班级上仅有语、数、外老师,而没有体、音、美老师,这些非主课老师或者临时外聘,或由其他主课老师替代,难以对教学质量起到保障作用。同时,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不高,加剧了其人才外流。其次,师资素质不高。很多农村教师都是中专或大专学历,本科学历为数不多,研究生学历更是几乎没有。农村教师很难有外出交流和进修的机会,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缺乏系统性,无法达到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

22对教育的不重视和教育经费的缺乏

在我国,至少有两个孩子的农村家庭约占到?r村家庭总数量的一半,对这些农村家庭来说,每个子女的教育投资费用都是一笔不菲的经济开支。从学前教育开始,每个子女每年的教育投资费用最少都要2000元,随着义务教育阶段的完成,高中时期的教育费用会有所增加,到大学阶段时,子女的教育投资费用每年差不多都要突破万元。因此,很多有两孩或以上的农村家庭无力承担这些教育费用,从而选择让子女提前离开学校,踏入社会,特别是重男轻女的农村家庭,其女孩的退学率会更高。

在农村,教育得不到重视,除了教育费用高昂之外,还因为农村家庭的教育观念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今不少农村家庭的经济状态得到改善,对子女的教育投资费用完全负担得起,但是由于其教育意识淡薄,所以不想承担子女继续受教育的费用,造成子女丧失进一步提升受教育水平的机会。另外,当前大学生遭遇就业困难,而部分学历不高的人挣得盆满钵满,使得“读书无用论”“毕业即失业”“书读得越少钱挣得越多”之类的观点在某些农村地区盛行,原本就十分淡薄的农村教育观念受到更严重的冲击。农村教育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都将对农村经济的长期稳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3加强农村教育改革,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31重新构建农村教育制度

良好的经济制度,是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前提,这对教育发展来说同样如此,优秀的教育制度奠定了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农民和农业是农村的主体,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民、农业紧紧相连,因此,农村教育也应该结合农民和农业的实际需求,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重新构建符合农村发展的教育制度。

一是在监管方面,政府机构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监管力度。虽然农村教育一直是我国政府关注的重点,但是与经济发展相比,其关注程度仍有不足,这也导致农村教育出现严重滞后的现象,所以地方政府要重视农村的教育问题,要对农村包括偏远地区的中小学,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二是在学校教育方面,各农村中小学要不断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为实现不断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的目标,农村中小学必须考虑农村的现实情况,建立起与之匹配的教学绩效考核体系,同时要发挥劳动分工的思想,制定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各种奖励制度以及动力制度。三是在校外教育方面,家长要努力发挥自己在子女教育中的作用,尤其是约束作用,家长和学校两相结合,共同保证农村中小学教育的质量。四是在幼儿教育方面,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政策扶持、税收优惠等鼓励更多个人或企业从事这方面的教育,以弥补农村幼儿教育的缺口,但同时也要注意约束机制的设置,防止腐败违法问题的发生。五是在教育资源方面,政府要积极匹配与农村中小学相适应的教育资源,不能有所偏颇,尽可能确保所有适龄孩子正常入学,并就近享有教育资源。

32加强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提高师资力量

我国不少农村家庭教育意识不强,对子女的教育投资甚少,针对这一状况,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促进农村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另外,一些农村家庭担负不起子女的教育支出,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必须发挥其调配和扶持作用,从宏观层面不断加大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总量,以满足适龄孩子对教育的需求。为实现这一目标,各级地方政府就必须予以配合,真正落实教育保障工作,尤其是将九年义务教育落在实处,让广大农民受益;对于部分经济条件特别差的农村家庭,则应该建立学杂费免收制度,在学生的生活费方面也应予以一定补助。

同时,为防止教育经费被少数人挪用或贪污,应该在各级地方政府的配合与扶持下,建立起教育经费管理机制,特别是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在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的补助方面,必须对专项资金予以封闭管理,对其申请程序严格把关,确保资金用到实处,而不是骗保骗补。同时,要缩减资金下发的中间环节,打造畅通的资金发放渠道,尽可能做到直接将资金下发到对应的农村教育学校或教学机构。

篇3

关键词:农村 辍学 原因 对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从当前看,农村教育总的形势是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给农村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农村教育从整体上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辍学率居高不下,会严重阻碍农村社会、经济及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探究农村教育中学生的辍学问题也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农村教育中辍学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社会上新的“读书无望论”打击了许多中小学生家长让其子女上学的热情。以前,上大学包分配,子女只要上了大学就等于端上了金饭碗,因此广大农民抱着上学为跳出农门的传统观念,希望子女摆脱农民的身份而积极鼓励子女上学,这无疑会缓解辍学现象的产生。但近年来,随着上大学费用的昂贵,就业压力的剧增,有些大学生毕业后甚至还要回炉于技校,继续深造。社会上人才供给矛盾日益突出,广大农民越发认为读书不仅没用,而且对于改变贫困的现状是没有多大希望,因此他们宁愿选择让其子女辍学,以追求更大的效益。复杂的社会环境是导致学生辍学的外界因素。中小学时期,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都不健全,十分容易受到外界所谓的新事物的诱惑,农村的一些黑网吧、游戏厅的个体经营者,为达到其盈利的目的,对未成年人进入网吧视若无睹,并借用各种手段对其进行诱导,使得不少学生沉迷于其中而荒废学业。再加上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一切向钱看”等错误价值观念的影响,使很多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与信心,走上了外出打工的道路,从而结束了自己的校园生活。政府对部分贫困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不足,使农村教育的硬件无法满足学生需求也会产生辍学现象。

(二)学校原因

学校教育不当是导致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材的编写,都以城市为中心,而忽略了农村与城市之间在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上的巨大差异,极度脱离了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教材编写脱离农村实际,内容陌生而难懂,从而挫伤了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习产生恐惧感,学生自己感到升学无望导致辍学。农村师资队伍综合素质不高,是导致学生辍学的关键。农村地区由于经济不发达,教育资源有限,教学环境相比城市来说比较恶劣,很难吸引优秀教师在此任教,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并且,农村相对来说信息比较闭塞,教师也很少会有进修学习的机会。同时,由于城市学校环境优越,教学资源充足,一些农村优秀教师也会被挖走,这对原本就不发达的农村学校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优秀教师的大量流失,导致部分农村学校面临师资不足的现状。由于教师缺乏深造,教师的教学技能尤为单一,多数教师只能掌握本学科的授课技能,而对于其他学科的技能很少或不掌握,教师在此条件下会更多的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这种方法极易引起学生的厌学,进而导致学生辍学。

(三)家庭原因

家庭经济困难是造成学生辍学的物质因素。有的研究者对辍学进行了较精确的经济成本收益分析:“林潼将受教育者的直接成本(各种学杂费等)、机会成本(辍学后工作可能 得到的报酬)、受教育的期望收益(读完书后工作所能得到的报酬 ) 进行权衡分析,得出辍学是农村青少年及其家庭在理性上选择的结果。”[1]农村父母由于受教育程度偏低,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和学业指导、学校教育的参与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农村家长花在子女教育上的时间精力和金钱都远远少于城镇儿童。张士菊认为:“农村家长普遍受一种错误教育价值观的影响,家长由于文化程度比较低,他们不能够正确的认识到教育对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家庭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子女一生幸福的重要意义,有的家长对子女抱有的教育期望较低,认为只需要学会基本的认字与计的算能力即可,这些家长往往目光比较短浅,只看到近期利益,而不能看到孩子辍学外出打工,虽然能够缓解当下的家庭 经济困难,但是对一个家庭的长远发展是起不到积极的作用,甚至会产生消极的影响。”[2]因此在这种不正确的家庭教育价值观的影响下,子女被迫辍学,有的甚至是主动辍学。

当前,农村学生的辍学是在大的社会背景下,学校,家庭共同起作用的结果。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对学生任意辍学的无视和默许态度是导致学生辍学率不断上升的助推器。在这些内、外力量的共同推动下,农村学生辍学率不断呈上升趋势,学生对于知识追求表现出更为强烈的淡漠化倾向,因而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需要用新的思维和新的眼光去研究和解决这种高辍学率的产生。

二、农村教育中辍学现象产生的预防对策

(一)改变教育的“城市中心”取向

首先,正如我们所知,农村教育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课程设置都存在着城市化倾向。而这种倾向却远远脱离农村实际,虽然我国目前的城市化进程步伐有所加快,但城市化也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城乡二元格局改变“城市取向”的陈旧教育模式,从而加强农村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由于城乡之间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差别,因此,应允许农村学校因校制宜,充分根据本地与本校实际情况,大力发展与发掘适合地方学校及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特色课程,在课程结构与内容上达到自主创新的效果,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农村的实际生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让农民看到科技对农业所产生的丰硕成果,使农民真正感受到科技与教育在日常生产于生活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这样,农民也会积极把子女送入学校求学。

(二)落实政府责任,强化政府行为

首先,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学校的资金投入与师资配备,从而确保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使学校具备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条件。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教学资源相对短缺,这对素质教育的推进无疑会增强难度,因此政府应充分发挥其监管主体的作用,对缺乏资金的学校应加强资金的投入,同时也应加强学校信息工程的建设,为学校建立图书馆以及电脑设备的配置,从而在硬件上缩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别。其次,辍学学生的返校工作,主要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乔凤义认为:“当学校劝学无效时则应积极主动、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报告,政府接到报告后,必须及时采取动员或强制措施要求辍学学生家长或监护人,送辍学学生返校学习,对外出打工或经商的学生,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令其返校,对这些辍学学生各级人民政府应责成劳动、工商等部门负责清退,并督促其返校就读。”[3]

(三)加强学校管理,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的教育行为与个人素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爱好,因此,这与控辍保学工作息息相关。李冬梅认为:“学生的辍学有时候与教师的教学行为或多或少有些关系,因此结合控辍保学工作,学校领导应重点抓师风师德建设,旨在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重塑教师的良好形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4]通过政治业务学习等活动,加强对领导、教师的培训教育,不断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确立以学生为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尊重、关爱学生, 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使学校领导和教师都深刻认识到,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的道理。针对学生自卑、厌学的成因,学校和教师要注重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切实抓好前途理想教育, 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培养学生发奋学习的意志和动力。”[4]

(四)落实家庭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责任,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家庭是保障农村儿童受教育权利至关重要的一环,具有学校及其它教育不能取代的独特功能,它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延伸,因此,家长必须明确

教育子女的责任意识,树立正确教子观念,明确学习知识对孩子一生的重要影响,明白愚昧无知与贫困的紧密联系,与学校积极配合,共同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在农村,眼前的实惠和利益使农民对教育采取一种功利化的价值取向,他们用眼前的实惠和利益来评判和裁决一切。可以说,农村贫困文化对农村学生的辍学现象 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必须在加强农村自身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探索农村教育深层次改革的内涵,诸如价值取向、内容结构等,发挥学校教育的文化功能,从而促进农村文化与农村教育发展的良性互动。

总之,只要社会、政府、学校和家庭通力合作,就一定能把农村学生辍学过多的现象控制到最低限度。教育无论对于学生家庭,学生个人,还是国家都是十分重要的,农村教育尤其要引起人们的关注,使农村孩子们也能共享知识的海洋,而不要过早的踏入社会,失去上学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林潼.西部农村初中高辍学率的经济分析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3,(1)

[2]张士菊.农村青少年辍学的非经济因素[J].青年研究,2003,(1)

篇4

关键词:农村教育理想缺失原因

一、农村教育理想缺失的表现

(一)从教育的社会功能看,农村教育并未满足农村社会需要,造成教育理想的缺失;表现为教育目标单一,没有形成适应农村需要的教育质量观。

农村教育发展缓慢,没有培养出与农村需要相适应的人才,这与农村教育的目标错位有关。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在于其目标的单一应试性、唯城市性和离农性。农村教育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村教育,把应试升学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和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不是面对全体学生,而是面对少数尖子学生;不是面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是偏重于智育;在智育方面,不是力图促成学生智力均衡、全面的发展,而是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在知识的传授方面,不是立足于农村实际,而是偏重于传授与高(中)考相关的知识。农村教育把目标定得如此狭窄,其结果是,一方面,本地教育的空疏无用日渐显明,人们对教育失去了应有的热情;另一方面,则与升学与否以及升学的质量作为评价农村学校的主要指标,把升学率的高低当作改变农村面貌的同义语。这样,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难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农村教育不应用精英型教育的质量标准衡量大众化教育的质量。

实施素质教育历来是农村教育的薄弱环节,素质教育的三个要义,即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但不少农村地区教育仍以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好坏,他们认为主科专业知识教育就是素质教育,并且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学校教育教学中仍偏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仍偏重对高才生的培养,忽视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仍偏重升学的题海战术训练,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我国一直强调缩小城乡差别,农村的教育要为农村的建设服务,但现实是农村贫困地区耗费了有限教育资源,为发达地区作了无偿贡献,难以达到为农村的建设服务目的。二十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初期,我国农村教育的功能是“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兼顾升学”。90年代中后期起,中国农村社会全面转型,“已经造成农村教育不一定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事实。重点应是‘为农村社会转型服务”’。ya]农村教育面对这样的要求,应不断进行调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从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看,农村教育中忽略了“以人为本”、“发展个性”的教育理想。

在进行农村教育时,我们应该确认教育的三个面向原则,即面向个人、面向市场、面向未来。面向市场、面向未来中十分重要的就要为农村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保证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即是确认面向人、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的是教育不仅要传授给人谋生的技能,同样是人自我完善、成长发展的途径和过程。

在农村教育中,且不说地方经济困难造成教育硬件严重不足,又不说地方教师学科结构是否合理,我们只说在实施过程中的偏差。“学以致用”当然不错,但绝对化恐怕亦有弊病,爱因斯坦也说:“‘教育是什么?’当一个人走出校门,忘了所有的具体知识,剩下的就是教育的结果。”这段话发人深思,我们必须改变那种实用功利的教育思想,在教育的过程中对人予以充分的重视,否则与科举何异?

自有教育以来,人们就在追求促进人的发展,亦即发展人的个性。农村教育对提升人的地位、人的价值、生命质量的作用如何?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反过来说,如果教育不能提升人的社会地位,只是把人培养成某种思想的奴隶、某种知识的工具,而不是以人为本,不能促进人的幸福,那就不是文明的教育。所谓人的地位的提升反映在四个方面,即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力量,发展人的个性。这四个方面反映了教育的基本功能,也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基本性质。

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将生活在农村,关注农村学生的生命过程,就需要“学校的育人目标应该越来越‘渺小’,从过去培养一个完美的人,到通才,再到现在培养一个充实的人’,。〔’]具体地说,关注学生的生命过程的现代教育质量管理目标不是考试成绩,而是健康的体魄、基本的文化修养、必备的劳动技能和充实的精神等。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在教育活动中最充分地表现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教育。教育活动的主体性要求就是要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主动探索,让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并最终取得教育成果。教育活动的创造性要求就是要为学生提供发现新知识的途径和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不要以对待物的方式对待学生,否则,人会被异化为一架机器,失去主体性和创造性。总之,要使教育的主要目的回归到“帮助个人计划他们自己的生活,使个人更充实、更有价值和更幸福。”在教育中重视了人的发展,才能保证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村教育理想的缺失原因探析

农村教育在一些方面并不像社会所要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缺失,在我们理性地看待这些缺失时,发现是有其现实性的。

首先,从整个社会结构来看,农村教育的不平等会造成农村教育理想的缺失。

中国教育制度的最大缺陷在于它的二元分割性。它是一种双重的二元教育制度。其表现形式是,在城市和农村之间进行整体分割,形成“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天壤之别,其实质内容是,政府有限的教育经费向着城市学校和各级学校中的“重点”倾斜。其直接结果是,分属于两种制度下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权利的实现程度截然不同,不同的社会成员及其子女必须宿命地面对着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从分教育层级来看,高等教育所获得的公共资源远远多于基础教育,为了创办一流高等学府,上亿的财政拨款往往投给几所办学条件已经相当不错的大学,而农村中小学校危险教室改造的经费,则要通过农民集资或希望工程的方式解决,落后地区尤其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由县级财政筹集,连起码的教师工资都不能保证,教学设备、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这些都直接导致农民的受教育和培训机会减少。“这样一种不公平教育资源配置制度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陆学艺说,“其结果就是使广大农民和贫困阶层陷人结构性、制度性的机会不公状态,在参与市场竞争方面缺少足够的能力,因而也就缺少适当的向上流动机会。

在农村义务教育列为教育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后的2004年,根据《中国教育报》夏天对174个地市和县教育局长的问卷调查结果,超过50%的农村中小学“基本运行经费难以保证”(这意味着国务院规定的“三个确保”在一半以上的农村地区没有实现),有58%的农村学校危房改造经费无法落实,超过40%的小学仍然使用危房,超过30%的农村小学“粉笔论支有限发放”,接近40%的农村小学“交不起电费、有电不敢开电灯”,而缺少课桌凳的小学也接近40%。另外,“大学毕业生当教师需交费录用、工资拖后发放”的农村中小学则接近10%ova〕总之,在诸如师资的配备、教学条件的改善、课程的开设等方面,农村教育都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保证,以致于影响理想农村教育的实施,这是在进行农村教育改革时应清醒认识到的现实。

其次,从农民受教育的心态来看,也会造成农村教育理想的缺失。

从受教育的动机来看,自古广大农民把教育看作是改变自己命运和地位的根本途径,因此,送学者或求学者的动机非常现实而单一,这就是学而做仕、学而经商、学而从军、学而务工,总之,学而跳农门。受教育的最根本的目的是以求改变门风、光宗耀祖,以图老来有养、病来有靠。一句话,农民受教育的动机和出发点并非直接为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科教兴农,而是为了谋求一个稳定的职业,一份稳定的收人。

农民是最讲实惠的,而当今的新的“读书无用论”,也是因此而产生的。农村贫困地区大部分农民子弟因家庭困难很勉强才读完初中,而少数农民子弟几乎花完全家的积蓄或借钱才读完了高中、中专、大学,本指望跳出“农门”找份好工作,但近年来的现实是让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无奈回家务农,现在所干的农活还得跟长辈从头学起,读书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于是部分农民觉得倒不如让子女早点回家务农,还可以节约开支,增加收入。这使得农民对教育的理想不过是停留在一个较低水平层次上,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进步的基础在于认识到不足,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发现问题,农村教育理想中对更广目标及对人本身关注的缺失与其生存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应充分认识农村教育理想缺失的合理性,只有当我们更清醒的认识到农村教育的现实性,我们的理想才能不沉于弥幻之中。

篇5

〔关键词〕农村教育;代际收入流动性;教育回报率

中图分类号:F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96(2014)05-0056-0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场经济的开放程度逐步加大,一部分人首先实现了财富积累,不同群体之间的贫富差距随之扩大,远离城市的农村显然没能跟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步伐。在中国独特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大背景下,城乡收入差距日益显著。不仅如此,上代的贫困使得子代受教育程度受到影响,人力资本积累匮乏;在劳动力市场方面,富裕家庭往往利用自身的人脉关系与社会资本影响子代的就业,使得劳动力市场配置效率降低,贫困家庭子代教育回报率下降。以上两点都有可能导致贫困的延续,而农村居民则首当其冲。近年来,受到高校扩招与就业难的影响,“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在农村得以盛行。这种思想能否造成“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现象,这使得研究农村教育与代际收入流动性问题显得十分重要。

一、文献综述

代际收入流动性起源于代际流动理论。早期的代际流动是社会学研究领域之一,它以家庭为观测单位,以父代社会地位(职业地位)为基点,考察子代在同一年龄时的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变动情况。经历了20世纪三代社会流动性的研究自“二战”以来,流动研究先后经历了20世纪 50 年代和60 年代上半期对职业流动表中的流动率进行分析的第一代流动研究、以 1960 年代中期布劳、邓肯将路径分析技术引入地位获得分析为标志的第二代流动研究以及 1970 年代中期以后以对数线性模型的广泛应用、从绝对流动率转向相对流动率分析为标志的第三代流动研究等三个典型的研究阶段。,代际流动的研究方向转向代际收入流动性。而教育与代际收入流动性的研究以国外为主,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教育与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关系体现在子代的教育获得。教育投资决策主要分为家庭教育投资决策和公共教育投资决策。其中,家庭教育投入表现为家庭提供给子女的教育支出。Becker和Tomes[1-2]最先将人力资本理论运用到以家庭为单位的微观经济模型中,并给出人力资本在代际传递过程中的理论模型。Solon[3]在Becker和Tomes的模型基础之上加入政府公共支出变量,研究发现代际收入弹性与人力资本回报率成正相关关系,与公共支出成负相关关系。家庭教育投资使得代际收入流动性下降,政府公共支出促进代际收入流动性。Mayer和Lopoo[4]假定贫困家庭面对子代人力资本投资时存在信贷约束,而非贫困家庭则不存在,研究发现人均财政支出高的组代际收入流动性低于人均财政支出低的组17.40%。在无约束条件下,理性的父代对子代进行最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是子代先天能力的函数,其均衡条件为教育投资等于物质资本投资的边际收益。欧洲大多数研究结果显示,信贷约束影响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作用不大,因为欧洲大多数国家属于高收入高福利国家,子代受教育程度不会因为家庭收入多寡而受影响。Lochner[5]认为低收入家庭完全可以在不影响自身消费的前提下通过借贷等形式为子代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其次,教育收益影响代际收入流动性。随着教育因素在收入分配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劳动者能够获得更高的工资。个体通过家庭资本投入获取教育积累,最终进入劳动力市场完成收入的代际传递过程。Goldthorpe[6] 按照供给和需求的特征将教育回报分为两部分,即劳动力需求特征与教育收益以及劳动力供给特征与教育收益。Zhong[7]也指出中国、印度、墨西哥及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出现了过度教育现象,过度教育使得教育的市场价值下降。人力资本投资与回报率成正相关关系。但是,当教育扩张时,人力资本回报率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贫困家庭会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最终导致代际收入固化。

最后,教育与代际收入关系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断代分析法、倍差分析法(DID方法)以及中间变量法。其中,断代分析法需要满足隔代的数据样本,受到数据的限制该方法使用较少。Mayer和Lopoo[8]利用DID方法结合美国收入动态面板数据,研究了政府教育支出与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关系,发现政府教育支出对代际收入流动性提高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实现的。中间变量法在当前研究教育与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关系中使用最为广泛,在双对数代际收入弹性模型中加入教育变量(受教育年限或最高学历)是最直接的方法[9]。由于针对不同的人群,教育中间作用机制与效果可能不尽相同,此时便会出现教育与代际收入流动性的非线性作用[10]。郭丛斌和闵维方[11]将家庭收入按高、中、低进行分组,通过在模型中加入子女受教育年限与时间虚拟变量的交互项发现教育有助于低收入组的子女进入高收入组。与郭丛斌和闵维方[14]的研究结果不同,;而Bjrklund等[12]研究瑞士数据却发现教育对高收入家庭的代际传导效果更明显。除此之外,代际收入弹性系数分解法和数据拟合法也经常用于分析教育与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关系。

纵观以上文献,我们发现:第一,各个研究结果均显示出教育对代际收入流动性产生作用。第二,教育与代际收入流动性的相关性存在时间、地区、性别、职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三,父代收入对子代收入影响的主要来源是教育资本投资和教育回报率。

二、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1.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 ,CHNS)数据。CHNS数据库是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人口中心与中国预防科学医学院联合进行的大规模社会健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健康学、营养学、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和公共政策等多个学科。CHNS覆盖了辽宁、黑龙江、山东、江苏、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和贵州9个省份,迄今为止已经开展了9次调查(1989年、1991年、1993年、1997年、2000年、2004年、2006年、2009年和2011年),每次调查访问的城乡社区为200个,每个社区访问20个家庭,共涉及4 000个家庭。CHNS数据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社区调查、家庭户调查、个人调查、健康调查、营养和体质测验、食品市场调查及健康和计划生育调查。CHNS在调查中以家庭为抽样单位,采取了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考虑到该调查数据时间跨度大、区域跨度广、追踪效率高,适合作为本文的应用数据。

2.样本及描述性统计

文中变量主要涉及到农村父子两代的收入变量、子代教育变量和父亲职业变量,其中,父亲为农村户口。在收入变量中,将父亲收入作为父代收入,子女收入为子代收入。在教育变量中,将受教育年限数据进行重新编译,将对应的受教育年限代码换算为受教育年限。在家庭背景变量中选取父亲单位类型为代表,参照Erikson和Goldthorpe[13]的职业等级分类表将父亲单位类型分为四类:第一类包括政府机关、国有事业单位和研究所;第二类包括国有企业、乡镇所属小集体和省市所属的大集体;第三类包括私营企业、个体和三资企业;第四类包括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农业。此外,在性别变量中用0表示女性,1表示男性。具体数据结果如表1所示, 由于篇幅限制,未加入1989―2011年各年的描述性统计,其中,各样样本量分别为310、478、418、366、427、149、127、171、175.样本总量为2 621,性别均值为0.670,说明样本中男性比例高出女性比例34.0%,34%=[0.670-(1-0.670)]×100%。从人口学角度看,该样本存在性别偏差,因此后文可针对不同性别分别回归。子代受教育年限均值为8.727年,该值未达到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水平,说明农村子代受教育年限仍然很低,大多数农村子代没有进行素质教育。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以及家庭予以保证的九年义务教育。由于高中、大学及以上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家庭需要其子代进行更多的教育投资。在面对信贷约束时,贫困家庭会选择放弃对其子代的人力资本投资,富裕家庭则不然。

对父亲收入与子代受教育年限做散点图发现:当子代受教育年限小于9时,整个图形呈现

为一个倒立的等腰梯形,子代受教育年限以父亲收入4 105元为分界点均匀分布;当子代受教育年限大于9时,子代受教育年限随着父亲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由此说明,国家强制性的义务教育有效促进了教育公平,此时,父亲收入对子代受教育年限影响较小。而在非义务教育的范畴,父亲收入水平提高时,子代受教育年限增加。父亲收入水平直接影响了子代受教育年限,最终形成了由于收入差距导致的教育不平等。

三、教育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分析

教育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主要来源于教育获得和教育回报率的不平等。选用双对数代际收入弹性模型,通过控制子代受教育年限和家庭背景计算二者对代际收入弹性的贡献率。进一步采用多层线性模型(HLM),并将子代受教育年限和家庭背景同时纳入模型中以探究教育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

1.完全竞争市场的代际收入弹性估计

由Solon相关研究[3]可知,子代收入与父亲收入之间的相关系数与实际的代际收入弹性存在偏差 由Solon(1992)可知b=rlnyi,tlnyi,t-1=b*(Slnyi,t-1Slnyi,t),其中,b是真实的代际收入弹性,b是双对数模型的估计值,而真实地代际收入弹性系数是双对数模型中代际收入弹性的估计值乘以父子两代收入的标准差之比。。通过对各年份子代收入与父亲收入的描述统计得到各自对应的标准差。当标准差比值大于1时,实际的代际收入弹性大于回归系数的估计值;当标准差的比值小于1时,实际的代际收入弹性小于回归系数的估计值;当标准差的比值为1时,二者相等。由表2可知,1989―2011年各年的标准差比值围绕1波动,只有2006年的代际收入弹性小于估计值,其他年份均大于回归系数的估计值。

使用双对数代际收入弹性模型,分别对各年份的子代收入与父亲收入进行回归,得到二者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回归系数,将其与子代收入、父亲收入的标准差比值相乘得到实际的代际收入弹性,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各年代际收入弹性在0.261―0.639之间波动,各年代际收入弹性变化较大,均值为0.446。使用所有样本的混合数据进行回归,得到代际收入弹性为0.689,即代际收入流动性为0.311。这与Solon[14]使用单独年份的数据可能低估代际收入弹性结论一致。与发达国家的代际收入流动性相比,中国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较低。

2.控制教育、家庭背景下的代际收入弹性估计

经济学中的所有完全竞争市场假说都是理想化的,实际应用时往往不成立。受教育是农村子女改变自身命运的途径之一,对子代本身的收入产生巨大影响。由前文分析结果可知,农村较为富裕家庭的子代受教育年限往往较高,家庭通过对子代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使得子代人力资本逐渐积累,并在劳动力市场得以回报。

加入子代受教育年限的双对数模型如下:

加入子代受教育年限后,发现教育对代际收入弹性的贡献率呈现倒“U”型。教育对代际收入弹性的贡献率最小值为1.860%(如表4所示,下同);最大值为23.389%。平均贡献率为8.220%,小于使用全年数据的11.111%。可见,教育变量的加入提高了代际收入流动性。

由于政府公共教育支出可能较多地影响贫困家庭对其子代人力资本投资并降低代际收入弹性。而父亲收入差距的扩大导致家庭教育投资不均等会扩大子女收入差距,最终会提高代际收入弹性。由此可能无法得到代际收入弹性变化的真正原因。加入子代受教育年限与父亲收入的交互项可以解决以上问题,此时,双对数模型如下:

Yi,t=c+βYi,s+γYi,sedu+ξ(3)

加入子代受教育年限与父亲收入的交互项之后,得到交互项对代际收入弹性的贡献率。二者的交互项对代际收入弹性的贡献率均值为19.529%,该值小于使用全年数据得到的23.709%。最大值出现在2004年为45.673%,约占代际收入弹性的一半。

这一结论说明,农村父亲收入可能通过对子代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这一途径使子代收入产生显著差异,父亲收入与子代受教育年限的交互项对代际收入弹性的贡献率统计上显著,而且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一作用逐渐增强。表4中各自贡献率差值能够反映出交互项的作用比单纯教育对代际弹性的贡献率更加明显,交互项对代际弹性的贡献率大致为后者的2倍。也就是说,近二十年以来,农村由于收入分配不均等导致收入差距逐渐增大,富裕家庭子女与贫困家庭子女由于受教育年限不同而导致了日后收入的不均等,并实现了财富的代际传递,降低了代际收入流动性。

以上分析可以说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家庭对其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成为促进代际收入弹性高居不下的重要因素。另外,父亲职业作为家庭背景的重要指标,可以影响子代教育在劳动力市场的回报率的差异将再次导致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变动。

本文加入子代教育与父亲职业的交互项进行回归,再次得到新的交互项对代际收入弹性的贡献率。由表4第三列可见,以父亲职业为代表的家庭背景对代际收入弹性的贡献率在4.963%―24.864%之间,贡献率均值为11.306%,该值小于由全体样本得出的14.264%。

表4中三组不同的贡献率可以展示出三种代际流动关系。第一列是单纯的教育对代际收入弹性的贡献率;第二列是父代对子代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使得子代教育获得产生分层,进而使得子代收入产生差异;第三列是父亲职业影响子代教育在劳动力市场的回报率,从而促进子代收入差距。很显然,第二列的效果强于第三列,第三列的效果强于第一列。

3.代际收入流动性与个体差异

除了父亲收入和父亲职业导致子代收入不平等外,从考察代内收入不平等“明瑟方程”的思想可知,受教育年限、工龄及性别等个体特征也是影响收入的重要因素。因此,除了以父亲收入和父亲职业为代表的家庭背景外,本文加入年龄等个体特征因素作为控制变量来全面分析教育对代际收入弹性的影响,样本为1989―2011年的混合数据,混合数据主要是将不同截面的数据进行混合,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大样本量,增加估计的精度。建立模型Ⅰ―模型Ⅳ。

通过对公式(4)、(5)、(6)逐个回归得到表5中的模型Ⅰ、Ⅱ、Ⅲ,加入个体特征的影响后,模型解释力度逐渐提高,拟合优度从模型Ⅰ的0.336上升到模型Ⅲ的0.372。模型Ⅰ中加入教育因素的估计方程结果,此时代际收入弹性系数为0.536。在模型Ⅱ中加入子代工龄的变量后,代际收入弹性系数为0.522,代际弹性系数变化不大。从子代受教育年限的系数可以看出,学历与个体收入呈正相关关系,加入子代工龄后,子代教育回报率明显增加,说明子代教育回报率依靠自身在劳动力市场的工龄。由于子代工龄二次项系数为负,一次项系数为正,子代工龄与代际收入弹性系数呈现倒“U”型特征,通过计算得到子代工龄在32―33岁之间达到收入的最大值。在模型Ⅲ和模型Ⅳ中加入性别变量后,性别变量前的系数不显著,因此不能判断不同性别的代际收入弹性的高低。由表5中的三个模型可知,加入个体特征变量后,其代际收入弹性系数机会不发生变化,说明与父亲收入及父亲职业等家庭背景因素相比,个体特征因素不影响代际收入的相关性。

由于模型Ⅲ中的性别变量系数不显著,因此考虑对不同性别的农村子代样本进行回归,分别测量他们的代际收入弹性及教育回报率。回归结果如表6中的模型Ⅳ―模型Ⅶ。其中,模型Ⅳ和模型Ⅵ为男性样本对应的结果,模型Ⅴ和模型Ⅶ为女性样本对应的结果。结果显示:第一,儿子和女儿各自对应的代际收入弹性结果变化不大,分别加入特征变量后弹性系数稍有降低。第二,模型Ⅳ和模型Ⅴ中儿子代际收入弹性系数比女儿高出41.743%,说明在农村父亲收入与儿子收入的相关程度比父亲收入与女儿收入的相关程度高出41.743%。由子代受教育年限的系数可知,女儿教育回报率高于儿子,说明农村家庭对女儿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回报更高。第三,工龄平方项均为负值,说明工龄与收入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男性达到收入最大值的年份早于女性4年左右。第四,加入工龄及其平方项可以提高子代教育回报率。其中,儿子教育回报率由6.930%(exp^0.067-1)提高到13.088%(exp^0.123-1),提高幅度为6.158%;女儿教育回报率由8.112%提高到14.912%,提高幅度为6.800%。说明男性教育回报率略低于女性,而男性通过工龄增加教育回报率的作用强于女性。

综合以上分析,排除个体因素差异,可以得到两条可能的代际传导路径:一是由于父亲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导致贫困家庭子代受教育年限获取与富裕家庭子代受教育年限获取不平等;二是尽管贫困家庭子代与富裕家庭子代有相同水平的受教育年限,二者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中的回报也不平等。沿着这两条路径,本文进行代际收入流动的内在机制探索。

四、代际收入流动的传导机制探索

前文对所有回归方程从线性代际收入流动性角度进行测算,得到父亲收入通过影响子代受教育年限对代际收入弹性产生影响。由于平面回归模型体现变量间的直接作用,各个变量的间接交互作用却无法得到,因此无法得到代际收入流动的传导路径和内在机制。为此,本文引进多层线性模型(HLM),并加入父亲收入、父亲职业、子代受教育年限以及子代收入,来探究收入如何在两代之间传导。

父亲收入对子代收入的代际传导作用不仅表现在直接物质赠予或其他物质条件上,更体现在教育和就业机会等的差别。首先,与贫困家庭的子代相比较,富裕家庭的子代教育不受信贷机制的限制。即使贫困家庭的子代与富裕家庭的子代拥有同样的教育,由于父亲单位性质与收入差别,子代教育回报率也不尽相同。因此,教育回报率同样受到家庭环境差异的影响,即存在教育回报率的代际效应。为了研究以上问题,加入父亲收入和父亲职业变量建立多层线性模型。

第一层模型为子代模型:

基于公式(7)和公式(8),采用HLM7.01软件对已建好的sav SPSS数据文件。格式的双层数据集进行建模。给出每层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由于篇幅的原因,两层线性模型的描述性分析未列入文中。,第一层子代样本数为2 621个,第二层父代(家庭)样本数为1 343个。子代受教育程度超过了义务教育阶段;父代样本中有21%就职于政府部门或国企,21%就职于其他企业部门,58%为农民。

利用多层线性模型的描述统计数据,表7给出五个模型,模型Ⅷ为单层模型,即只含有子代信息的模型;模型Ⅸ加入父亲收入变量,观察父亲收入的作用;模型Ⅹ、模型Ⅺ和模型Ⅻ分别将父亲职业作为虚拟变量加入到第二层,观察父亲职业对子代教育在劳动力市场回报率的影响。

模型Ⅷ为单层回归分析,其结果与单纯的OLS结果相等,子代收入与受教育年限成正比且儿子收入高于女儿收入。模型Ⅸ中,将父亲收入加入到性别变量的系数中,很显然估计结果更加显著。此外,加入父亲收入后,性别变量的系数由正转负,且变化很大。说明在农村高收入的父亲会增加女儿的人力资本投资,使女儿收入增幅更加明显,这种变化程度显然超过对儿子投资的回报率。

在模型Ⅹ、模型Ⅺ及模型Ⅻ中,分别在子代受教育年限变量的系数中加入父亲职业。其中,模型Ⅹ的父亲职业为政府职员或国有企业员工;模型Ⅺ的父亲职业为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及私有企业员工;模型Ⅻ的父亲职业是农民。对同等学历的子代,父亲为政府职员或国有企业职员的子代,其教育回报率低于其他子代教育回报率约12.613%(-0.014/0.111)。父亲就职于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及私有企业的子代,其教育回报率高于其他子代教育回报率约62.222%(0.056/0.090)。父亲为农民或小企业的子代,其教育回报率低于其他子代教育回报率约24.324%(-0.027/0.111)。由此可见,农民子女教育回报率最低;政府员工或国有企业员工子女教育回报率其次;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及私有企业工作人员子女教育回报率最高。可以看出:即使农村户口的子代具有相同的年龄和学历,他们的收入差距也非常大,流动性很低,农村子女教育低回报率会挫伤农村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投资,这与近几年农村出现的“读书无用论”现象相契合;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推进,就职于外资、合资企业或私营企业(包括企业法人)父代的收入不断提高,通过子女较高的教育回报率将财富传导到子代中去;持有农村户口的政府职员及国有企业员工子女教育回报率介于二者之间,其原因是持有农村户口的政府职员或国有企业职工一般职位较低、收入较少,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国有企业高管或公务员。

通过多层线性模型发现:就个人因素来看,同样持有农村户口,不同职业的居民子女教育回报率差别巨大,以农业为主的农民、女性居民在收入竞争中处于劣势;就家庭背景因素来看,父代工作性质对子代教育回报率影响显著。多层线性模型同时将父代对子代的人力资本投资与家庭背景作用于子代收入,结果再次证明:不同收入阶层的父代对子代的教育投资不平等,使得子代受教育年限产生不平等;不同职业类型的父代对子代的就业产生影响,使得子代教育回报率产生不平等。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基于CHNS数据,采用代际收入弹性的双对数模型测算农村教育对代际收入弹性的贡献率,并应用多层线性模型探索教育影响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内在传导机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在完全竞争市场下,不同年份代际收入弹性值差异较大,但总体代际收入流动性仍然较低。这说明近二十年中国农村经济结构变化巨大,代际收入流动性在整体上呈现交替变化状态。各年份代际弹性系数均小于使用全部样本得到的代际收入弹性系数值0.689。基于发达国家的实证经验发现,中国农村代际收入流动性不稳定,流动状态较为固化。第二,父代通过对子代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使得子代受教育程度产生差异,这种代际传导方式为代际传导的第一阶段。研究发现,单纯的教育因素对代际收入弹性的贡献率较小,而农村子代教育与父亲收入的交互项对代际收入弹性的贡献率为前者的两倍左右。父代收入差距促进子代人力资本投资不平等,通过不同受教育程度产生的回报率实现代际收入的传导。第三,以父亲职业为代表的家庭背景促进劳动力市场的不公平,通过教育回报率的差异,最终实现代际收入传导的第二阶段。通过对比发现,子代教育与父亲职业的交互项产生的弹性贡献率大于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弹性贡献率。这说明家庭背景对子代进入劳动力市场产生影响,同等教育程度的子代由于家庭背景不同而收入不相同。第四,研究子代个体特征差异后发现,子代工龄与收入呈现倒“U”型。工龄促进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效果非常有限。在农村,父亲与儿子的代际相关程度大于父亲与女儿,二者相差41.743%。女儿教育回报率高于儿子,在农村倡导男女教育平等有助于提升整体的教育回报率。第五,由多层线性模型从非线性回归的角度,将以上两个阶段的代际传导关系整合在一起。父亲收入通过教育投资增加子代收入,尤其对女儿收入影响显著。父亲职业影响子代在劳动力市场的教育回报率,农民子女教育回报率最低。两个阶段的不平等同时在多层线性模型中得到体现。

由以上结论得到以下政策启示:第一,促进子代受教育平等。与市场规律中的利益最大化不同,教育不存在效率问题而只有公平问题。在机会均等的前提下,增加对农村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共教育支出,减小由于父亲收入差距而产生的子代受教育差距。由义务教育阶段的经验可知,增加公共教育支出提高子代教育的公平性,更有效地促进贫困家庭子代人力资本积累,保证教育成为其往上流动的有效途径。第二,进一步深化劳动力市场的开放程度,消除户籍差异影响,实现就业公平。教育回报率只有在各个部门实现边际值相等时,教育资源才能达到最有效的配置。很显然,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可以促进就业公平,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并最终提高代际收入流动性。第三,在实现两个公平的基础上,消除农村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歧视。推进代际收入流动的关键是促进机会平等,增加农村女性的教育投资有效提高总体的教育回报率。同时,促进机会平等有利于推动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增加代际收入流动性,实现收入分配的进一步平等。

参考文献:

[1]Becker,G. S., Tomes, N. An Equilibrium Theory of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and 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9,87(6):1153-1189.

[2]Becker,G.S., Tomes ,N. Human Capital and the Rise and Fall of Families[J].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1986, 4(3): 1-39.

[3]Solon, G. A Model of 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 Variation over Time and Place[Z].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38-47.

[4]Mayer, S. E., Lopoo ,L . M. Government Spending and 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08, 92(1): 139-158.

[5]Lochner, L . Education, Work, and Crime: A Human Capital Approach[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2004, 45(3): 811-843.

[6]Goldthorpe, J. H. Understanding-and Misunderstanding-Social Mobility in Britain: The Entry of the Economists, the Confusion of Politicians and the Limits of Educational Policy[J]. Journal of Social Policy, 2013, 42(3): 431-450.

[7]Zhong, H. Does Education Expansion Increase 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J]. Economica, 2013, 80(10): 760-773.

[8]Mayer,S. E., Lopoo, L . M. Has 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Economic Status Changed?[J].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2005, 40(1): 169-185.

[9]Valero-Gil, J. N., Tijerina-Guajardo, J. A. Effects of Education on 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Labor Income in Mexico[J]. Eastern Economic Journal, 2002: 381-392.

[10]Machin, S. Education Systems and 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Z].CESifo PEPG Conference, Munich, 2004.

[9]Blanden, J., Machin, S. Educational Inequality and the Expansion of United Kingdom Higher Education[J]. Scot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13, 60(5): 597-598.

[12]Van de Werfhorst, H. G. A Detailed Examination of the Role of Education in Intergenerational Social-Class Mobility[J].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2002, 41(3): 407-438.

[10]周波, 苏佳. 财政教育支出与代际收入流动性[J].世界经济,2012,(21):41-61.

[11]郭丛斌, 闵维方. 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的关系研究[J]. 教育研究, 2007, (5): 3-14.

[12]Bjrklund, A., Roine, J., Waldenstrm, D. Intergenerational Top Income Mobility in Sweden: Capitalist Dynasties in the Land of Equal Opportunity?[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12, 96(5): 474-484.

[13]Erikson, R., Goldthorpe, J. H. Intergenerational Inequality: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02,16(3): 31-44.

篇6

[论文摘要]城乡教育差距的长期存在导致农村内部教育的分化,使教育机会的不均等进一步加剧,教育资源的配置进一步失调,增加了农民的教育成本,严重影响到农村的稳定与未来发展。只有采取各种措施扭转城乡教育的失衡,才能保证城乡教育机会的相对公平,促使教育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为中国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稳定的发展环境。

一、农村内部教育机会不均等加剧

长期以来,城乡二元体制下教育资源不合理配置导致的城乡教育机会不均等一直受到人们的诟病,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行,城乡教育机会不均等的局面有了一定的改善,然而,在城乡教育机会不均等相对缩小的同时,农村内部的教育机会不均等却在不断扩大。农村内部教育机会不均等不仅表现在不同地区农村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条件的差距上,更主要地表现在同一地区大批农民子女接受不同方式的基础教育上。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农民子女接受基础教育主要有四种方式,第一种是农村精英的子女,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有能力支付大额择校费及其他费用,他们大多被送到当地的区域中心城市就读,有的是寄宿,有的干脆就在市里租房照顾孩子读书,一年所费不菲。第二种是农村殷实人家的孩子,虽然没有经济实力到区域中心城市择校,但也会尽全力送孩子到教育水平较高的镇中心学校就读。第三种是农民工子女的孩子,随着父母进城,受户籍制度和高额择校费的限制,一般到城里教学条件比较差一些的民工子弟学校就读。最后一种是农村经济条件一般或较差的家庭的子女,没有能力择校,只能到当地教育条件较差、教学质量很差的村办小学就读。

大量农民子女到城市择校就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促进了城市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特别是在城市学龄儿童进一步减少的情况下,这种有利作用更为明显。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少量农民子女进城就读在促进城乡教育差距缩小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城市教育资源的过度利用和资源过载,使一些农民家庭教育负担加重,更扩大了农村内部教育机会的不均等,使大部分普通农民子女处于一种十分不利的发展地位。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及时治理,阶层固化问题就会形成,必将影响到农村未来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农村内部教育分化的原因

一般来说,凡存在的事物就一定有它存在的合理性,许多农民宁愿花费一笔不小的择校费和其他各种额外费用,忍受长期的奔波甚至是与子女长期分隔的痛苦,顶住读书无用论的压力,尽力把子女送人城市学校就读,自然也有他们的考虑。这是因为:

1.城乡教育质量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是农民子女进城择校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城市中心论的结果是教育资源向城市的长期倾斜,导致城乡教育质量差距的不断扩大,具体表现在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的差距上。从基础设施来看,农村中小学校的建设资金主要由农民集资,城市学校主要由政府拨款,农民聚集资金的能力有限,加上乡镇政府的吃饭财政,有限的资金经常被挪用,因此,农村中小学一般基础设施匮乏,甚至基本的教学设施和体育设施也没有,学生上课的教室都有很多是危房,更不用谈什么图书馆、实验室了。虽然,“普九”运动使基础设施得到一定改善,但随着农业税的减免,学校的发展更陷入资金困境。而城市学校基础本来就好,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加资金投入,其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从师资来看,当前支撑农村教育的依然主要是那些民办教师,年轻教师缺乏,且缺乏竞争意识,学历普遍偏低。虽然民办教师绝大部分已经转正,但学历并没有提高,学习机会也不多,且年龄普遍偏大,责任心也在不断消退,普遍有一种混到退休的打算;年轻教师则人心不定,主要精力用在如何进城上,教学质量自然会不断下降。并且,农村学校普遍以应试教育为主,美术、音乐、体育、自然、历史等课程基本没有。而城市教师的平均学历却在不断提高,建立了终生学习机制,岗位竞争激烈,学校普遍树立了素质教育理念,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乡之间教育质量差距的马太效应不断显现,客观上促成了农民子女的进城择校潮。

2.农村教育布局的不合理,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客观上推动了农民子女进城择校。其实,经过“普九”运动,农村中小学校的教学基础设施已得到了很大改善,但由于缺乏超前意识,不能认识到即将到来的学龄儿童的减少,农民家长对教育质量要求的提高,使教育资源未能得到合理配置,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由于采取撒胡椒面式的“普九”模式,大量教育资源被分散在一个个村落,随着学龄儿童的减少,大量教学资源被闲置。中小学的合并虽然能使学生在一个中心区聚集,但由于农民居住比较分散,交通不便,使学生就学十分不便,并留下大量安全隐患,这在客观上要求寄宿制,但由于农业税的减免,乡村小学难以筹措这笔相当大的资金,闲置资源也不能够变现,使寄宿制缺乏资金支持,难以适应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

3.优秀师资的缺乏导致农村教育缺乏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加剧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农村教育由于先天不足,处于弱势,教师缺乏发展机会,生活娱乐设施匮乏,因此,要留住人才不容易。原来的教育投入机制不仅没有弥补这些差距,反而扩大了差距,由于城市教师工资由财政统一负担,地方教师30%的工资由地方财政负担,在分税制后,中国大部分乡镇是吃饭财政,农业税的废除使财政状况更糟,因此,这30%的工资变为名存实亡,更不要奢谈什么福利。虽然,当前的县级、省级财政统筹教师工资使城乡基本工资基本一致,但津贴、福利相差还是很大,城乡生活质量也相差越来越大,这就导致农村教育人才的大量流失,教育质量的不断下降,难以满足农民对教育不断提高的质量要求。

4.严峻的就业形势,激烈的生存竞争。使农民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促使农民愿意不惜一切代价进城择校。努力为自己的孩子创造较好的发展条件。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他们有能力承受高额的择校费。并且由于人口控制的有效性,城市学龄人口的减少,导致一些教育资源的过剩或闲置,也为农民子女进城提供了就学机会。另外大量私人资本自由地涌入城市教育领域,也增加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

因此,当前一些农民子女进城择校读书是城乡长期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必然结果,也是对农村教育现状不满的主动反抗,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进城择校在满足了部分农民对优质教育需求的同时,却带来了更多的负面影响!

三、农村内部教育分化带来的危害

一部分农民子女进城择校读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缓解了一些城市中小学学区生源减少之苦,避免了这些学校教学资源的闲置。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农民子女进城读书是对城乡教育差距扩大无奈的选择,在增加家长经济负担的同时,更带来一系列不利的后果。

1.导致教育机会的进一步不均等。特别是那些无力承担子女进城的学生家长,将使他们的子女处于非常不利的受教育地位,导致贫富分化代际遗传。当今时代,知识是第一生产力,教育不仅具有经济功能,而且具有促进社会平等的功能。只有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才能避免阶层的固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如果像当前这样让教育机会与经济地位紧密相关的话,社会不平等就会被教育复制并被教育所固化,使社会进一步分化。

2.导致教育资源的配置失调。由于受到高额的择校费的刺激,一些城市中小学过量招收择校生,以期增加学校收入,很多学校不顾本身实际情况,搞超大班教学,不仅教学设备被超负荷使用,而且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农村学校则面临着生员的大量流失和计划生育导致的生员减少的双重夹击,导致教学设备严重过剩和闲置,教师的劳动效率降低。

3.导致农村孩子辍学率的反弹。由于学生持续减少,农村学校缺乏学习气氛,教师上课积极性下降,学生的厌学情绪上升。学生过少,还必然导致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教师和学生的流失率上升,形成恶性循环。那些人城择校的农民子女,由于习惯和身份问题,有可能受到歧视,影响他们未来的成长;进人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则更有可能受到城里孩子的歧视,难以交到朋友,形成自卑、自闭型人格,并且这些民工子弟学校鱼龙混杂,教学质量良莠不齐,学校周边环境普遍不好,管理比较松散,也促使学生辍学率上升。因此,消极地逃避城乡教育差距对农村孩子未来的发展十分不利。 转贴于

4.不利于农村未来的发展。中国的城乡差距一直存在,并在进一步扩大,农民想离开农村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中国的现代化又离不开农村的现代化,农村的现代化又必须依靠农民自己。一部分农民的子弟从小就在城市长大,对农村缺乏感情,而大部分留在农村的,则由于受教育程度差,辍学率高,又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这样,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就可能会后继乏人,导致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不仅影响到未来农村的经济发展、国家未来的粮食安全,而且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及现代化的实现。

5.增加了进城择校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催化了教育腐败。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当前的中国,城乡差距依然很大,农民的收入依然比较低,在城乡二元体制的阻隔下,优质的教育资源依然稀缺,教育的部分市场化是建立在教育的垄断化之上的,要想突破二元体制,获得较好的教育,学生家长需要付出很大代价。由于农村经济的相对落后,这些额外的经济支出成为家长们的沉重负担,而大量资金从农村的非生产性流出,也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因此,在看到农村教育分化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市化发展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农村教育分化对教育机会均等、对农村未来发展和资源配置的不利影响!

四、促进城乡教育机会均等的对策

作为国家公共政策的基础教育,不仅是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更是作为一种发展手段,以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促进社会发展机会的公平。然而,当前的农村教育分化既没有促进社会机会的均等,也没有促进资源的高效配置。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农村教育的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农村教育的机会均等,维护社会公平。

1.要平衡分配教育资源,促进城乡社会教育机会的均等。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经费一般是中央政府出2%~4%左右,地方政府出20%~30%左右,其余的由基层乡镇筹措,由于中国城乡经济差距很大,农村经济薄弱,资金筹措困难,导致城乡教育资源投入的差距不断扩大,分税制进一步弱化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功能,农业税的减免虽然有利于农民,但却将很多地方的财政逼上赤字,必须靠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才能运转,很多基层政府负债累累,根本就没有能力来发展当地教育。虽然现在教育经费统一以县为单位统筹,但中国除沿海外县域经济不很发达,小牛拉大车难以胜任。另外,中央政府有限的教育支出过于偏向高等教育,造成中国教育投资的失衡、投资效率的低下。因此,要平衡城乡教育的发展,我们必须扭转当前不合理的教育投资体制,让中央政府承担主要的基础教育经费,起码承担80%以上,教育经费应该重点偏向于农村教育,并尽可能地向农村基础教育倾斜。

2.必须对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合理地布局教学点。经过“普九”运动,农村基础教育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然而,随着学龄儿童的减少,大量教学资源被闲置,学校合并成为一个趋势。但由于农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距离过于遥远,不仅耽误时间,而且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寄宿制学校应该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考虑到小学1~3年级的孩子比较小,寄宿制不太妥当,可以考虑将几个农村教学点合并在一个中心点,教师每天分别护送孩子回家;并且,现在村村通公路已很普遍,机动车也很普遍,交通与安全问题应该比较好办。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考虑将乡镇中学延伸,开办4—6年级的寄宿制班,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

3.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留住人才,提高教育质量。在合理布局教育点、增加教育投入的基础上。要提高教育质量,还必须有优秀的教师。当前,由于农村生活艰苦,待遇低,发展机会少,因此,教师的主体依然是“收编”的民办教师、代课教师,他们普遍学历低,情绪低落,年龄偏大,责任感不强,导致教育质量上不去。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我们就必须改变这种状况。首先,打破教师岗位终身制,优胜劣汰,严格考核;其次,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考虑到农村条件艰苦,应该让农村教师待遇高于城市教师待遇;再次,像日本一样实行城乡教师轮岗制,几年一轮换,打破教育职位的垄断;最后,为农村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学习机会,让他们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4.改革农村的教育体制,大力推进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从世界发达国家来看,一般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左右后才会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中国人均GDP在刚过1000多美元时就跃进到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导致学生就业难,造成资源大量浪费。而且,中国依然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社会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职业教育的缺乏已经严重制约中国的工业化。农村地区长期以来执行城市偏向的国民教育,导致学无所用,学生产生厌学症,浪费大量资源,不利于农村发展。因此,必须对农村教育分流,在初中阶段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初中后更要把职业教育作为主体,以促进农民的城市化和农业的现代化。

5.对农民的城市化需求作出回应。改善、补贴、收编民工子弟学校,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取消户籍制度,以学生人数决定学校的政府教育补贴量,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实行教育券制度,以减轻农民进城择校的负担,解决一些学校教育资源严重拥挤问题。

篇7

从总体上说,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与农村教育发展的整体要求是不相符合的,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方面,农村税费改革有效减轻农民负担,但同时也切断了“农业教育附加费、乡村教育统筹和集资”为渠道的教育经费来源。经费严重短缺的结果不仅导致学校运转陷入种种困境,也使得教师工资无法保障,这将不可避免的导致农村教师大量流向城市,使农村教师队伍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另一方面,在农村和城市的教师分配问题上,国家政策倾斜城市的做法也是造成农村师资力量薄弱的重要原因。教师分配问题上的不公平与教育主管部门在这方面的宏观控制能力不强有很大关系。

当前农村教师队伍主要由公办教师、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三种类型组成。其中部分贫困地区农村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占整个教师队伍的三分之一以上。由于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未受过严格的师范训练,相当部分的农村教师专业知识低,难以承担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差。公办教师中也有相当部分不合格,教师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欠缺,加之农村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总体上偏低,专业化程度不高,部分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淡漠,知识结构、教学方法、教育观念、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都不能适应农村教育的需求,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专业展,降低了农村教育水平。

其一,学科结构不合理。农村学校部分学科教师短缺现象非常严重。语文、政治等学科教师偏多,而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及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相对紧缺。虽然有的学科教师如此缺乏,但相关部门却没有大量招聘相关学科教师,其原因在于教师招聘受到人事编制和县可用财力的限制。其二,年龄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年龄老化现象日益严重,这个问题在小学阶段尤为突出。

二、解决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存在问题的对策

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推进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抓手,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保证。

1.突出重点,切实提高新教师队伍质量。在新教师招录上,对师范毕业生实行公开招考;在新教师配置上,在采用提供教师岗位与考生填报志愿相结合的方式的基础上,制定向农村学校倾斜的相关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师范生到农村基层工作。而对于有志于教育事业的非师范类优秀毕业生和硕士学历以上的研究生,要采取灵活处理的方式,本着引进人才的目的,特定情况下也可以破格录用。

2.政策支持,进行学历补偿教育。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农村现实条件的限制,农村教育教师队伍中存在着大量学历不合格教师,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给予经济上和政策上的支持,学校也要给予鼓励和帮助,优先安排学历不合格教师进行学历教育,确保教师队伍的整体合格。

1.齐全各学科教师。解决农村中小学学科教师不齐全的问题,可采取以下两种方法:第一,引进教师。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引进所缺学科教师;第二,“一师多能”。鼓励现有教师学习第二专业,培养多种技能,以适应多学科教学。

2.改善教师年龄结构,通过加强农村教师编制管理,解决农村教师队伍老化问题。目前教师编制大多按师生比为准,一个地区内城市、乡镇、农村学校相同。但是城乡学校差异大的矛盾要求我们在核定编制时,不能以一个标准衡量,应充分考虑农村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多等特点,通过选派大量师范毕业生到学校,保证这些地区教师编制的基本需求,另外,还要通过采取限期与脱离学校的办法,坚决清理在编不在岗的人员和年龄较大的不合格教师。一是严格按照《教师资格条例》的规定,公开面向全社会进行教师资格考试,严把教师入口关和质量关。

在录用新教师时,必须把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作为选聘教师的先决条件,并对应聘者进行学科专业知识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能力的全面考核,择优录用,以确保具有较高素质和较强能力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教师资格定期考核考试制度。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度,改一次性资格考核为每5年考核一次,探索教师资格分级认证制度。

二是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教师聘任以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工作实绩为主要考核依据。

篇8

【关键词】农村 初中英语 素质教育

引言

社会的发展以及对教育的逐步重视,使得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农村初中英语还存在着重视学生成绩,忽略学生能力的情况。注重英语教学结果,轻视教学过程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被动地灌输学生英语知识,没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教学中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导致素质教育无法全面的开展。为改变此种现状,农村初中英语教育应作出以下改变。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与提高,综合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使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难以完全地掌握素质教育精髓,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由于各种原因的制约,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更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没有新的教学观念支持,使素质教育很难发展。教师过于注重学生英语成绩,缺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发展的教育方法。所以在农村注重英语教学中若想落实素质教育教学,首先应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授课模式,营造符合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学环境,进而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实力。

二、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形式

农初中英语素质教育的更好落实,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还应使教师正确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使教学内容最优化,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更多的教师是根据考试大纲进行教学,考什么学什么,忽略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学习目标也较为模糊,给学生造成的观念即为教师教什么就学什么,缺乏自己的主观意识。而若想更好地落实学生的英语教学的素质教育,就应根据新课程标注按要求,明确教学目标,将英语知识与教学技能,情感的深化相融合,克服传统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进一步实现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素质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加教学丰富性

素质教育中学生的成绩已经不是学校、家长以及社会首要关注的方面,学生的能力培养以及全面的发展才是家长及社会关注的重点。所以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应跟上时代的步伐,应时代的要求,全面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针对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积极学习现代的教学方式,采用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运用。采用讨论式的小组教学,增加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出来。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应新课改要求落实素质教育。

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农村初中英语素质教育的落实,仅从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理念等方面落实素质教育还是会出现很多问题。因为虽然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是初中学生很难拥有正确的学习观念,树立准确的学习目标,更多的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等作用,为学生学习指引正确的方向,所以若想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就应全面提高其教师的教学专业素质。第一、应培养教师先进的政治思想,明确自身责任,做到爱岗敬业对学生负责。第二、教师应培养自身的探索精神以及创新意识,只有教师自身具备创新意识才能在课堂上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并且教师要做到对自身英语专业知识不断的更新与深造,深入了解英语教学目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丰富自身知识,为学生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的英语学习氛围。并且教师应该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意识,积极进修,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思想,为实现农村初中英语素质化教学做充分的准备。

五、总结

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越来越多地将目投入现代教育中,教育逐步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农村教育更是影响我国教育整齐情况的关键。针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只有从根本上加大农村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改变其应试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探究精神以及自主学习精神的产生,才能更好地落实农村初中英语的素质教育,更好地推进其素质教育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瑾.改善农村初中英语教育现状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03:101-103.

[2]周燕萍.也谈农村初中英语素质教育[J].学周刊,2016,32:84-85.

篇9

论文摘要:均衡发展已成为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农村基础教育“撤点并校”应运而生,这一措施对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实施中也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借鉴美国合并学校运动,给我国“撤点并校”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教育布局调整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第13条要求,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适当合并。全国各地自此开始了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等为目标的大规模的学校合并工作。 

一、“撤点并校”取得的成效 

1.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当规模小的学校和一些教学点被撤并以后,各地就将有限的教育资源集中使用,从而避免了过去分散办学时普遍存在的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接受调查的县乡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认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而在所有接受调查的县教育局局长中,这一比例高达100%。尽管在调查中学校校长、中层管理人员、教师及其他人员(教辅和工勤人员),对这一问题的认同比例呈递减趋势,但在各项选择中都居首位。由此可见,尽管教育工作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不完全一致,但大多数人都认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2.提高了农村学校的规模效益。调查发现,在受访人员中,有相当大比例的人员认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提高了学校的规模效益。而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前与布局调整后的学校规模比较中,能够明显看到各级学校的校均在校学生人数都有显著增长,高中的规模增长极为明显,这是由于高校扩招后对普通高中产生了极为显著的拉动作用。 

3.促进了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在实地调查中我们看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以后,一些基础设施较好、教学质量较高的农村中心校,由于投入加大、资源集中,其办学条件在当地农村达到一流水平,其基础设施、师资、教学仪器设备、管理水平等也朝着与城镇水平差距缩小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学龄儿童可就近接受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从长远来看,对缩小区域内、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推进区域内、城乡间的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国“撤点并校”可以说是整合教育资源的一个创举,但在执行的过程中由于我国国情、地域、经济发展状况、人口结构等多方面的问题的复杂性也产生了很多问题。 

二、农村小学撤点并校引发的问题 

农村的“撤点并校”这一政策推行9年以来,使得教育资源得到了有效地整合,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高,促进了办学的规范化、科学化,许多家长和老师为此叫好。然而,“撤点并校”带来欣喜的同时,也带来不少烦恼。教育界人士分析认为,农村小学在教育资源整合过程中,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都产生了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1.学校撤并之后,家长负担增加。撤并学校带来了上学成本的压力,终将落到家长的身上。并校之后许多原来就近上学的学生因寄宿产生了住宿费、伙食费、生活费、交通费等合计每年数千元的开销;学生年龄太小,异地就学家长不放心,不少家长选择了陪读,这样又增加了租房费等开支。许多贫困地区的孩子,由于家里负担不起学费而导致新的辍学率反弹的现象。 

2.安全隐患增多。由于乡村地势比较宽阔,部分村屯相隔较远,一旦并校,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学生上学、放学的交通问题。现在许多学校都采用校车固定接送的方法,但并不意味着这样就可以彻底解决孩子的上学、放学问题。遇到雨雪天气,道路泥泞湿滑,或车辆超载,学生安全存在潜在隐患。此外社会上的不法分子也可能对学生造成危害,这些隐性的危害应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 

3.学校发展受限。学校撤并后,许多“新学校”并没有相应地扩建,导致许多地方出现“巨班”现象;而扩建校舍的学校所消耗的教育投资要远远超过并校前的投资费用,闲置的校产如不扩建将无异于废墟,便造成了新的资源浪费,与教育资源的集约使用和优化配置的目的南辕北辙。况且新学校的师资大都来自撤并的学校,教学质量也并没有相应提高,限制了“新学校”的发展。 

4.大批师资力量闲置。我国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存在着区域数量过盛、学科结构失衡、年龄分布不均和学历层次偏低等诸多结构性问题。并校数量多,导致“新学校”将面临着极大的管理问题。资源整合后,由于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严重制约着师资力量的调整,有部分教师被调至新学校工作,同时也造成大批师资力量闲置。因此,剩余教师的下岗安顿问题成为该政策能否得到社会各方支持的关键。 

5.学生在并校后的磨合期容易出现因不适应而产生违纪行为。撤点并校带来的不仅仅是安全隐患和资源浪费等显性后果,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期,受学校、家庭环境影响较大。由于孩子们过早离开父母过集体生活,难以适应新学校的生活,身心受到了不良影响,这是更严重的隐性危机。有些孩子因不适应食堂饭菜而食欲不振,造成营养不良;有些孩子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适当的疏导,造成性格上的偏执,可能出现逃课、打仗、违反课堂秩序等问题,学习受到严重影响。 

撤点并校并不是中国首创,很多国家的教育发展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其中最有代表性和借鉴意义的便是美国的做法。 

三、美国农村学校合并运动的启示 

美国的农村学校合并运动其实是以城市标准化的教育模式为参照系的,它试图解决因城市化而导致的逐渐衰退的“美国农村教育问题”,追求教育效益与平等,以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美国一百多年来的学校合并历程及围绕合并而展开的争论、研究和探索,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思考空间。 

1.理性看待农村学校合并所涉及的利益调整。我国农村学校合并中的利益调整涉及地方政府、教师、村民及其子女。就政府而言,学校合并提高了教育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减轻了地方财政负担,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和管理。对村民而言,其获得的益处可能是教育质量的提高,但在当前我国学校布局调整补偿机制远未完善之前,由此带来的损失包括家庭经济负担增加、对孩子上学不便的担心以及失去学校这一农村文化标志物的情感失落。对学生而言,学校合并可使他们在更好的环境接受更多元化的教育,但由此也产生了生活、交通的不便及安全隐患等。因而,在农村学校的合并中,示范式或强制与示范相结合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模式更为理想,可减少利益主体的冲突。此外,公平应优先于效益,对处境不利者的补偿应该是公平教育的应有之义。建立与完善对在农村中小学合并过程中利益受损者的补偿机制,对实现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提高教育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农村学校合并应遵循渐进与逐步完善的原则。一个多世纪来,伴随着美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及教育水平的发展,美国农村教育目标经历了由实现农村教育城市化、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到实现教育公平和农村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发展历程。同样,我国的城市化、工业化与经济及教育发展水平决定了我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也必将是一个长期的、逐步完善的过程,且需要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进行制度创新。为此,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这一行为,坚持协调、公平、均衡、可持续的农村学校布局与发展模式,为未来的教育发展预留空间。 

3.应关注农村学校的文化重地作用。农村学校布局是城乡教育中非常关键的问题,从现象看是学校布局问题,从实质看是财政支持体制、管理体制问题以及文化的问题。目前,在学校合并的状况下,撤销小规模学校对传统文化可能产生的影响应得到适当的关注。无论农村目前有多落后、贫困与守旧,农村都不应该成为城市的“跟班”。农村需要有自身的价值取向,农村教育也应该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农村学校合并应在充分考虑这种价值取向之下而为之。 

4.农村学校后勤保障体系的完善。学校后勤体系是否完善,关系到农村学校发展的全局。一是农村学校食堂建设问题。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有效保障学生的餐饮健康。二是学生的住宿与安全问题。农村学校合并后,边远地区的中小学生大部分住进了学校,学生的住宿条件、安全问题与管理问题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需要做到细致周到。三是学生的交通问题。农村学校的合并,打破了以往在儿童步行距离区域内设点的基本原则,意味着儿童将要步行更远的距离去就读。因此,为农村合并学校建立一个高效、安全与免费的交通服务体系,应成为农村“学校合并”的基本条件之一。 

总之,对农村学校而言,规模大并不能绝对保证办学的成功,不同规模的学校都有成功的例证。在不具备学校合并条件的地区,盲目进行一刀切的校点撤并,可能会导致辍学率、失学率上升以及教育质量的下降。稳妥地推进农村集中资源办学,循序渐进地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是发展农村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 李鹤,王舒怀.教育天平上的寄宿制学校[n].人民日报,2009-04-l4. 

[2] 杨东平.2009中国教育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 杨孔炽,徐宜安.美国公立中学发展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 

[4] 廖英丽.20世纪以来美国农村学校合并历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基础教育参考,2009,(3). 

[5] 王强.2o世纪美国农村“学校合并”运动述评[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8). 

篇10

要彻底解决农村教育问题,改革是关键,无论是教育体制上还是教学内容上,都要深化改革,尤其是在深化农村教师任用改革上。政府要加大投入,建立完善的农村教师人事任用制度。从根本上重视教师人才的引进,用优厚的待遇来吸引拥有先进思想的教师到农村教学,将“新”“老”教学思想有机融合;城市的优秀学校应和农村学校联合办学,根据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形成“一帮一”或“一帮多”的联合形式,加大力度提高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的交流频率,将城市的先进思想和教学体制及时地传递给与之联合的农村学校,进一步缩小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及质量的差距。

二、转变教学方法是当务之急

农村学校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尤其是传统的“黑板式”的教学方法,要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相结合,生动形象地向农村学生进行知识讲解。农村学校要加大力度来应用和推广情景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方式,使传统教学和现代化教学相结合来综合提高农村的教学质量。同时农村学校要促进实验课、实习课等课程的开展,使农村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农村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度。农村学校要加强对外交流,拓宽教学范围,从而开阔农村学生和教师的视野,从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来增强知识的传播效果。出台相应的奖励措施来鼓励农村“新”“老”教师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打破以往陈旧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形成教学模式多元化、多样化。

三、农村教育普及是有效途径

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对教育的认识和观念,让农民接受教育的实际情况由被动变为主动,如给予教学补助,发放奖学金,对困难家庭的学生给予帮助、免除费用等措施来鼓励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重点宣传科学技术改变生产力的先进典范,让农民充分体会到科学技术的独有魅力,从思想意识的高度上来明确知识是改变命运的一种有效途径,让农民真真正正地从内心深处来自发地接受教育,从根本上认识到教育所带来的众多好处,而不是对接受教育抱着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建议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出台相应的政策对完成义务教育的农村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的奖励,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农村学生做出物质处罚,从法律层面上来强制农村学生接受教育,也让当地百姓从更高层次上认识到接受教育是必须的、是重要的。

四、提高师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农村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是保证农村教育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其可加强的途径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通过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使原有的农村教师的积极性和对农村教育事业的热情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加大对高学历的教师的引进力度,用相对优厚的条件来吸引有意投身到农村教育事业中的人才到农村来从事教学,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学历水平,尤其是要加大对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师的引进力度,借助这些高学历人才把先进的知识和教学思想引进到农村的教育事业中来;另一方面加大力度对“老”教师进行再培训,将前沿知识及时地传递给这些有经验的教师,尤其是要鼓励“老”教师在教材改革和更换之后对新教材的学习,给这些“老”教师对教材的从新把握创造良好的条件。要积极激励“老”教师将前沿的知识和他们的多年教学经验有机结合来全方位地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

五、完善农村学校配套设施是前提条件

政府还要加大投入力度建设现代化农村教学设施,给农村学校每位教师配备一台电脑并且连接网络,方便教师及时查阅教学的相关材料以及远程接受前沿知识。给每一个教室配备电脑和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教室的电脑设置只有任课教师才可以登录的密码,并且连接网络,方便教师在授课时使用。同时在农村的小学设立自然课实验室,在农村的中学里设立化学、生物和物理实验室,并且给以政策支持使这些学校有能力来购买足量的实验用品,保证每一位学生在上实验课时有足量的实验用品来进行实验,监督农村学校实验室的使用率,防止相关实验只是教师在课上演示而不让农村学生动手操作而造成实验室成为摆设的现象发生,提高实验室使用率。

六、寄宿学校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