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涉及的学科范文
时间:2024-03-28 16:38: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天文学涉及的学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
【教学分析】
本次习作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作文要求:选一幅或画一幅秋天的图画,先跟同学说说图画的内容,再写一写你选的或者画的。注意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写好后读给同座听,根据他的意见认真改一改。再把习作和图画一起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这一次的作文练习,重点是激发学生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积累下来的写作方法、写作思路、写作修辞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实践和应用。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秋天、画秋天,进行一次以“秋天”为主题的习作训练,在运用中学习语言。
【教学重难点】
1.比较清楚有序地介绍秋天里的故事和有关秋天的画。
2.在习作中应用自己积累的语言。
【学前准备】
1.让学生到校园、大自然观察秋天。
2.搜集秋天的资料、拍秋天的图片。
3.学生画一张秋天的图画。
【学情预设】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的作文正值金秋时节,他们可以通过观察校园秋天的景色、野外秋游等方式感知秋天的美景。在体验中,积累关于描绘秋天的词汇。由于这个单元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写景,难度非常大。因此,教师在学习第三单元的过程中,由课文的学习迁移到写作上,并不断地鼓励学生画秋天的画,拍相片等活动。学生通过一周的积累,慢慢地感知秋天的特有的景物特点。
【教学设计的流程】
一、激发习作兴趣,集体展示作品
1.在习作前,同学们完成的小小任务:采集树叶、收集果子、拍照图片、积累词句、创作图画等。现在,就请你把成果拿出来,大家一起展示。(将图片、图画粘贴在教室后面的展板上。)
2.请你来给组员说说画上的内容或者采集过程的有趣环节来说一说。
3.小组派出代表上讲台讲关于体验秋天美景的小故事或收集资料的小故事。
【设计意图:写作是三年级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最棘手的学习任务。为了让学生有亲身的体验,教师带着学生去校园里采集秋天很特别的树叶。教师引导家长学生写作前秋游,去拍秋天的美景,去画秋天的图画。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慢慢地体验秋天的美,在细雨润无声中,慢慢地积累许许多多的写作素材,这个环节就是通过展示和讲故事等有趣的活动,去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回顾范文写法,有效学习迁移
1.每个自然段都是围绕第一句话来写的,再具体地分写秋天的雨的特点,是先总后分的结构。(总起句:每段的第一句话,有总起的作用。)
第一段: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第二段: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第三段: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第四段: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2.聚焦关键词。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总起句后面,选一些代表五彩缤纷的景物来写:叶子:银杏树的叶子,枫叶;水果:橘子、柿子、花卉:仙子。)用上好句(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句子)
3.修辞手法的巧妙应用。如比喻句: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如拟人句:美丽的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设计意图:有位作家说的写作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课本中的经典佳作的写作方法,是三年级学习写作的关键。特别是在这个单元,主题写秋天。重点是模仿《秋天的雨》一文,从文章的选材、结构和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模仿学习。在品读文章的同时,学生的脑海里已经构建了写秋天景色的思维。在作文教学之始,这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
三、欣赏秋天佳作,由对比促写作
1.以课文图画为例子,引导学生先说一说。
■
2.学生说说图画内容,教师出示对比的文章。
学生:
美丽的秋天
秋天来了,秋天来了!一排排大雁飞过蓝蓝的天空。
田野里一片丰收的景象。金黄的稻田,一望无际。地里的高梁红红的,都成熟了。
果园的果子也熟了。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还有个小朋友在摘水果呢!
秋天真美丽呀!
教师:
美丽的秋天
悄悄地,秋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人间。
秋天,秋高气爽。在高远的蓝天上,有一幅幅美丽的画面。看一排排大雁唱着欢快的歌曲飞过蓝蓝的天空,好像在告诉人们秋姑娘已经来了。
田野里一片丰收的景象。瞧!金黄的稻谷,就像一片金色的大海,随风翻起金色的波浪,一望无际,美丽极了。地里的高粱举起了火红的旗帜,就像熊熊燃烧的火把。
再看看瓜果飘香的果园,苹果露出红红的笑脸。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小朋友提着篮子迫不及待地去摘水果呢!
秋天里,蓝蓝的天空,金黄的稻田,丰收的果园构成了一幅秋天的图画,她是多么的美丽呀!
3.小组讨论哪篇文章好?好在哪里?选代表汇报。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对好的文章的写作方法做出总结:
(1)认真观察。
a.看景。看都有哪些景物,哪些是我们熟悉的,哪些值得我们写,哪些富有秋天的特征。
b.看物。图画中的事物可以突出秋天的气息。
(2)按空间顺序写。由远及近的顺序。
(3)适当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4)在好的文章中,小作者动用五官,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感受到的尽可能地做到具体和形象。
【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写作指导,关键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来指导。学生刚刚起步学习写作,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回到生活中,回到体验中去写作。这样的写作很直观,很真实。因此,这个环节只要引导孩子调动感官的作用,写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感受到的,写自己亲身体验的,直观,真实,有内容可以写。】
四、精准拟定题目,展现画龙点睛
1.引导学生自拟题目。
(1)以描写图画中主要事物为题。如《美丽的秋天》《秋天的图画》《丰收的秋天》等。
(2)以对秋天的情感拟题。如《美丽的秋天,我爱你》《秋天,我最喜欢的季节》。
2.开头:开门见山,开头点明题目。如课文:《秋天的雨》。
3.中间:抓住秋天里特有景物来写。如《秋天的雨》,课文重点写树林里的树叶,果园里的果树,花园里的花,都象征着秋天。
4.总结自己对秋景的切身感受。如《秋天的雨》,最后写出,它是一首欢乐的歌。
五、应用科学方法,写作秋天佳作
练习第三单元的习作。
板书设计
篇2
英文名称:Scientia Sinica Pysica;Mechanica & Astronomica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
出版周期:
出版地址:
语
种:
开
本:
国际刊号:1674-7275
国内刊号:11-5848/N
邮发代号:2-807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3
期刊收录: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创刊时间:2003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3
关键词:天文教育;公选课;教学实践
引言
科学技术领先的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天文普及教育,发达国家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中学与高校也都普遍开设了天文学课程。美国国家天文学联盟副主席肯·威尔科克认为:“对于学生,天文学是检验他们一生对科学兴趣的最好方法”[1]。
我国的天文教育目前很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我国现有高校3152所,在校生超过2000万,其中高职高专1281所,开设天文选修课的高职院校不到20所[2]。近几年一些高校纷纷开设天文公选课,但目前高职院校中开设天文选修课的仍是凤毛麟角,多数学生天文地理知识贫乏。例如,许多学生不能辨认北斗星、不知道四季更替的原因,或热心于“占星学”,相信网上传播的带有迷信色彩的信息。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开设天文选修课,普及天文学知识,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势在必行。
我院在校学生有1200余人。自2003年开设“趣味天文”第二课堂,2009年起开设“星空探秘”公选课。至今已运行天文公选课4个学期,选课人数累计198人。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将天文公选课开成学生喜闻乐见的一门课程。本文分析了天文选修课的必要性,结合近年来我校教学经验体会,介绍我院天文公选课的实施。探讨天文教育的特征、模式、选修课所面临问题及其对策。
1.天文选修课的必要性
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有思维活动,人的思维活动涉及到其所处环境,包括宇宙环境。高职院校的天文教育,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天文领域的相关知识和新的发现,能激发学生的科学热情,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在高职学生中普及天文知识,对破除迷信、反对伪科学具有重要意义。天文是研究天上发生的现象的学问,而很多迷信也恰恰来源于“天上”。例如,很多学生迷恋“生肖、星座与命运”的所谓对应关系,社会上一度有许多出版物,对这一不科学的论调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相信所谓“生肖”的因果对应的思潮,对社会良性发展危害性很大。天文知识的普及,正是让学生知晓正确的天文知识、树立正确人生观和科学思考方法、破除迷信和伪科学的有力武器。
大量调查数据的分析,说明学生需要天文知识。公选课实施以来,针对天文公选课,我们进行了连续多个学期的问卷调查。累计发出问卷198份,收回182份。被试学生涵盖高职生和中职生,来自4个学院的9个专业,其中3个文科或艺术类专业。
结果表明,有89%的学生希望学习天文知识。对于学生获取天文学信息的途径,我们让学生在以下6种途径中进行多项选择:⑴多媒体网络⑵电视⑶报刊杂志⑷科普书⑸科普展览或天文馆⑹课外活动。统计显示,使用过小于或等于2种途径的学生占46%,使用过3种途径的占23%,4种途径的占15%,5种或以上的途径的仅占2%,其中绝大多数人是由网络或电视中了解天文信息的。上述结果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很希望了解天文知识,但是获得天文知识信息的途径还很少。问卷中还设计了少量天文基本常识题,从答卷结果看,学生的天文知识很肤浅而零散。
关于学生对天文知识的兴趣点,问卷结果显示了以下几个方面:星座与人生、外星人与UFO、流星及日月食、小行星撞地球、黑洞。
表1是学生回答的选课动机统计表(问卷为多项选择)。可以看出,多数学生的选课动机是积极的。学生希望拓展知识面和提高素质,但也有部分学生的选课目的是为修够学分,其部分原因是可供选择的选修课数量尚不多。
综上可见,高职学生的天文基本常识还很欠缺,他们对天文知识是渴求的,这种渴求正是探索宇宙和认识自然的原动力。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很有必要提供途径,使学生有机会了解和学习天文知识。
2.天文选修课的教学实践
2.1教学目标的研究与确定
学校应根据学生特点来设置教学目标,这个原则对于选修课更为重要[3]。我院天文选修的授课对象是全院学生,他们专业分散,大部分是二年级学生,五年制高职生约占60%的比例。学生数理基础很差,已有的天文知识很零散且肤浅,基本知识往往局限于一些科技史话或科幻故事等。
根据学生情况,参照其他院校的经验,我们将天文选修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了解一些天文常识和前人的研究历程,拓宽知识面,帮助学生形成较科学的理性思维习惯。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天文新成就和进展,激发他们对天文的兴趣。
2.2教学内容的取舍
鉴于选修课的特点和我们的现有条件,我们首先明确一个主导思想:打破纷繁复杂的天文知识体系,根据既定教学目标制订教学内容。经过多学期教学探索,筛选出一些重要的、有趣味性的、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内容,重构成为天文选修课的授课内容。制订教学内容时我们设计了两条主线,一是天文现象与天文观测,因为这是天文理论与实践的基础,而且从现象入手的教学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二是天文新成果,介绍一些天文研究最新成果,经常结合媒体报道的科技新闻,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引入相应天文知识或常识,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我们特别注意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4]。例如,第二课的题目是“从干支纪年谈起——天文简史”,最后一课“外星人存在吗——探索地外文明”,题目吸引了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中,我们一般选择有趣的事例或经典故事引入教学内容。还利用一些名人轶事、历史典故等,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5][6]。另外,教学中还介绍一些科技发展史,一些重要天文成果产生的背景,对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培养作用[7]。
天文公选课没有合适的教材,课题组开发编纂了讲义。内容源于相关图书资料、天文馆资料、图片、官方网站资料、有关科技新闻等。网络资源中有极多可以利用的素材,但也需要花很大精力去选取和浓缩。讲义涉及经典核心知识、历史、研究方法、趣味实验、天文新发现等。教学内容动态变化,紧跟科技发展形势,也是教学内容之一大特点。
2.3教学方法的研究
按照天文选修课的特点,本课特别适合采用活动教学、案例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我们在教学中大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容纳大量知识信息,另一方面还可以展示丰富的、多彩绚丽的天文图片和视频内容。除此之外,还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如主题讨论、室外观测、器材及星图使用、观测记录讲评等,多样的课堂形式和大量的信息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活动中既学习了知识,又提高的思维水平。
比如在第一次课上,教师引导做一个有趣的假想“旅行”[8]:多媒体课件演示,从教室出发,由近及远渐渐远离地面、地球、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直至“宇宙边缘”。这个假想的旅行,展示了宇宙之大而给学生以震撼,学生正确认识了我们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同时又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这个“开篇”为学生所喜闻乐见,也得到很多教师的好评。
作为天文类课程的重要环节,实地观测是必不可少的。借助逐步完善的观测条件,我们组织学生进行天文观测。利用不同的学期时段所发生的天象,布置和指导学生完成定期和不定期的观测与记录[9]。这些活动有:课程前4周的月相观察和记录;星图的使用练习;夜晚辨认识别星座和认星;二分二至午时太阳高度角的测量;赤道仪和折射镜的使用等。这些活动往往联系着诸多知识、历史神话、常识等,活动使学生拓展了知识、开阔了心胸、陶冶了情操、锻炼了能力。
2.4考核方法的探索
选修课的考核类型一般为考查。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了一套适应天文选修课的考核方法。
根据天文选修课程特点,本课不宜闭卷考试。我们采用观测天象记录、知识竞赛、讨论天文新发现、撰写小论文等方式,考核学生对天文选修课的掌握程度。例如在2010年,结合科技新闻“发现最年轻的黑洞”的讨论题,学生写出自己的看法或深度解读,经过查找资料和讨论,评出单元成绩,每个学生都不觉得是在考试,但是掌握了科技新知识。在结课考核的学生论文要求时,学生往往很关心如何要求论文的字数,我们对字数的要求很宽泛,字数不做特别要求,重在论文质量。规定学生可以针对其所感兴趣的内容(天文范畴),发表自己的看法,写出自己的认识或观点,不能抄袭或下载,引用文献要注明出处等。这样的要求下,学生能够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写出言之有物、观点明晰的小论文。培养了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治学精神。
3.若干思考
在高职院校中开设天文选修课,是普及天文知识的一种很有效的方式。天文学是对人类文明影响最大的学科之一,天文学与社会政治、宗教、文化、艺术等领域也有久远的关系。天文学的基本知识,对于当代大学生,无论将来从事何种职业,都是值得学习的。
通过对天文学基本知识的学习和观测活动,可以使高职院校学生获得关于天体和宇宙的各种知识,科学地认识宇宙,了解人类生存的宇宙环境和探索宇宙的科学方法,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科学素质和综合知识水平。
3.1授课内容与方式
天文选修课的授课内容可以包括:天文学简史、认识四季星空、天球坐标系、天体测量概述、太阳及行星系统、恒星和星系、现代宇宙学知识。实践部分包括:普通天文望远镜基本知识、星座辨认、大行星的观测、河外星系观测、彗星及其它天象观测、简易天文望远镜的制作知识等。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条件的配备,可以对以上内容进行一定的取舍。
针对该课程知识性强,与其它学科的交叉、综合性强,学生好奇性强的特点,理论部分采用课堂讲座方式为主、学生讨论为辅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实践部分可适时做基本观测实习,或针对当时特殊天文现象,组织观测活动,丰富和活跃学生学习内容。
3.2天文选修课的实施效果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要求学生评价课程对自己的“作用”和学习“收获”。表2显示了学生对天文选修课的基本评价。认为天文选修课“有用”和“有收获”的都占到90%以上。
3.3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在高职院校开设天文选修课是一项新的教改实验,尚有以下问题要解决:如何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组织、平衡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趣味性、课外作业内容问题、网络资源的利用、实践活动内容的设置、观测器材购置。
天文选修课的目的应该是:通过选修课学习,了解天文发展历史、天文发现方法和成果,拓宽知识面,帮助学生形成一种科学的、理性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课外作业的选取对学生学习效果影响颇大。作业形式可以是:对某一问题的思考、课外阅读后的课堂讨论、小论文、观察记录、观测数据计算推演。研究和布置的作业要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进一步引发其探索兴趣。
在教学中发现,文科生的感悟和追求与理科生有所不同。他们在知识的本体之外,更侧重天文奥秘中蕴含着的人类思想的美丽,更善于理解星语、品位内涵,悟出做人的道理,自我培养净化的心灵。我们不妨将他们的这一学习特点和感悟,引入到天文选修课目标中,使理科学生具有更高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樊军辉.对我国高校天文学选修课开设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5)
[2]李华南.普通高校天文公选课的构建[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10)
[3]赵娟.天文公共选修课教学的一点体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
[4]叶壬癸.天文知识选讲[M] .科学出版社.2002.4
[5]王玉民.星座世界[M]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8.7
[6]
[7]【美】卡尔·萨根著.李元等译.宇宙[M]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10
篇4
利玛窦以毕生的精力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全方位地将欧洲的地理学、天文学、数学、机械学等科学文化介绍到中国。
一、刊印世界地图, 宣传地圆说
1583 年利玛窦从澳门来到广东肇庆,为了扩大天主教的影响, 他在仙花寺里举办了一个西洋天文仪器展览, 其中一幅用洋文标注的世界地图最引人注目。中国历代绘制的华夷图或天下图都只是附带邻近夷狄的中国地图。在这一幅的世界地图上, 显示的中国只是其中一小块而已。利氏学过绘图技术, 在中国翻译的帮助下, 制成山海舆地全图。1602 年, 他应邀再次修订了旧图,扩充内容绘成6条合幅的坤舆万国全图。全图宽361 cm, 高171cm, 这是我国最早的世界地图。可以说, 中国人面向世界, 从这里开始了第一步。
二、制作天文仪器, 传播天文知识
利玛窦在刊印山海舆地全图之后, 便着手用金属材料制作天球仪和地球仪 , 向来访者讲解地球的位置和各星球的轨道。他还多次准确地预报日月蚀,比皇家的钦天监还高明。利玛窦在南京、北京等地讲授天文学时, 依据的教材是他的老师克拉维斯所著的萨克罗博斯科天球论注释一书。此书详细解说了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宇宙论和托勒密的行星运行轨道模型, 是当时天文学的百科全书。1601年利玛窦定居北京后与中国学者李之藻合作摘译了西方天文学著作《乾坤体义》三卷。书中介绍了西方天文知识, 如地球是圆形的; 太阳大于地球; 月球本身不发光, 只反射太阳光, 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以及亚里士多德的四元行论和一些天文仪器的构造等。
三、翻译《几何原本》数学著作
利玛窦决定把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翻译成中文介绍给中国。《几何原本》是公元前4 世纪到公元前3 世纪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德的几何教本, 书中所表现的那种严格的定义,完整的结构, 前后一贯的演绎法, 以及不依赖于数例的纯几何证明和作图可行性的要求等, 都是我国传统几何学中缺少的。1606 年秋, 由利玛窦口述, 徐光启记录, 合作翻译取得成功。由利玛窦带来的数学对我国明代的历法修订和几何体测量等方面确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中国数学形成于汉朝, 在宋元时期达到高峰, 明代的数学注重于商业化的应用, 理论研究缺失, 此时《几何原本》的传入, 它的证明和新奇使一批学者为之钦服, 以至出现了晚明、盛清的数学家言必称几何的情景。
四、传入记忆术, 编中西文字字典
应江西巡抚陆万垓之邀, 利氏撰写了《西国记法》16 卷, 1599 年刻印。讲述了表象设位, 立象设位等。用现在的话来说, 对于每一件我们希望铭记的东西, 都应该赋于一个形象, 并给它归纳分派一个场所, 这样我们可以借助记忆的方法来使它们重现。另外, 利玛窦还首创用拉丁字母注汉字语音, 1605 年撰《西字奇迹》一卷, 对我国音韵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五、传授西洋画法, 教习演奏西琴
利玛窦入华传教, 携带了天主像和圣母像等油画圣像作为贡品进献给明朝庭。西洋绘画注重写实, 画面富有层次和立体感, 很受当时士大夫推崇。利玛窦自幼参加耶稣会, 深受宗教音乐的熏陶, 具有很高的音乐修养。1601 年利玛窦进京时曾代表教会献给明朝皇帝一架5 尺长、3 尺宽、3 尺高的钢琴。皇帝派了4名乐工跟利玛窦学习演奏, 利氏为了便于唱和, 编了8 首宗教歌曲,名为《西洋曲意八章》。
六、让欧洲了解中国
利玛窦在中国住了28 年, 著译了16 种书稿, 不仅把西方的科学文化传播到中国来, 还花了4 年时间把中国的儒学经典《四书》翻译成意大利文, 介绍给欧洲。他和天主教会通讯时赞誉中国的天文学、数学和机械工艺的发达。他还通过自己的实地测量并参考了中国的历史、地理资料, 绘制了第一幅标有经纬度的中国地图寄回欧洲。在他的著述中, 回忆录《中国札记》无疑是流传最广, 最具史料价值。此书记录了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 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以及民俗民风。利玛窦于1610 年5 月11日去世,享年58岁。万历皇帝下圣旨赐葬于北京平则门外栅栏寺, 他是第一位获得在北京长久居住权的外国人,也是第一位被允许安葬在北京的外国人。
利玛窦的贡献不仅仅是局限于他本人将欧洲的文化传到中国,将中国的情况介绍到欧洲。如果说这是他传送了文化产品的话,那么更重要的是他建造了一座沟通东西方两大文明的桥梁。鉴于众多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教的企图均告失败,耶稣会远东巡察使范礼安在澳门进行了“划时代的观察”,制定了被称作“适应政策”的全新的传教策略:不是要信徒葡萄牙化,而是要传教士中国化;要求来华传教士学习汉语和中国典籍,改穿儒服,起中国名字。
利玛窦则是 “文化适应政策”的实践者和发展者。他采取学术传教的方法,以新鲜的西方科学文化来吸引中国的文人学者;他对中国的传统宗教采取排佛补儒的策略;认为祭祖和祭孔是世俗礼仪,非宗教礼仪,可以被天主教接受;他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对天主教礼仪作适当的调整,如礼拜形式、安息日和对女教徒的特殊对待等等。
正是因为利玛窦实践和发展了“文化适应”策略,中西两大文明之间才架起了一座桥梁,才使在随后的200年间有数以百计的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持续地将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造就了被称为“西学东渐”的全方位的文化交流。
利玛窦所开创的“西学东渐”带来了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的空前繁荣。在当今中国的学术界,几乎包括所有的学科门类,只要追溯它的发展史,都无法回避“西学东渐”的影响。“西学东渐”对中国科学、艺术和人文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有些领域甚至是从无到有的开创性影响。
利玛窦到中国来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天主教,但为了这个目的,他无意间、有时甚至是有意地传播了西方的科学文化。由于他们在传播西方科学与文化的贡献,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进而影响了当时几乎每一个中国人。
因此可以说,作为“西学东渐”的第一人和开创者,利玛窦堪称在历史上对中华文明贡献最大的外国人。
同时,来华传教士又向欧洲全方位地介绍中华文明,从而是在西方引起“中国热”的先驱。正是利玛窦等传教士介绍到欧洲的中华文明,为欧洲的启蒙运动提供了营养。
篇5
【关键词】地理学习 历史学习 联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046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种知识综合的学科。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称它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多种学科相互联系,影响很大。在中学地理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多学科的知识,中学地理教材中蕴含的历史知识比较多,在地理课教学中紧扣教学内容,挖掘地理课中的历史知识,有意穿插一些生动的历史知识教学,能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促进地理知识的掌握。
在备课时,结合教材中所涉及的历史知识进行学习,研究,使其纳入地理知识的体系之中,建立地理、历史知识的有机联系。例如:讲述世界主要航线时,可联系新航路的开辟等历史知识。如:“四个人两条路线绕地球一圈”,以及“好望角”“西印度群岛”“麦哲伦海峡”“火地岛”名称的由来;伊朗(波斯)、阿拉伯(大食)、印度(天竺)、圣彼得堡(列宁格勒)、叶卡特琳堡(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伏尔加格勒(察里津、斯大林格勒)、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等古今地名的演变。
又如,我国六大古都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北京始于西周蓟城、春秋时代即成为燕国的国都,以后成为金、元、明、清各朝代的首都;西安(今长安)始于西周的镐京,以后成为秦、汉、隋、唐各朝首都。洛阳始建于西周初期,自东周以来,先后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炀帝)、唐(武后)以及五代的后梁、后唐、后周等九个朝代在这里建都。开封在战国时代是魏国的国都,以后又成为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等朝代的首都。南京始于战国金陵邑,以后成为六朝(三国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首都,此外,明朝初年、和中华民国也定都于此。杭州始于秦钱唐县,到五代成为吴越国的国都,以后又成为南宋的首都。六大古都至少都已经有了两千年以上的历史。古代水利工程讲述中的历史知识有: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岷江流域,修建综合性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秦朝史禄负责开凿了灵渠,勾通湘江和漓水,把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连接起来;隋朝大运河的开凿等。
篇6
一、在备课时,结合教材中所涉及的历史知识进行学习,研究,使其纳入地理知识的体系之中,建立地理 、历史知识的有机联系。例如:讲述世界主要航线时,可联系新航路的开辟等历史知识。如:“四个人两条路 线绕地球一圈”、以及“好望角”、“西印度群岛”、“麦哲伦海峡”、“火地岛”名称的由来;伊朗(波斯 )、阿拉伯(大食)、印度(天竺)、圣彼得堡(列宁格勒)、叶卡特琳堡(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伏尔加格 勒(察里津、斯大林格勒)、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等古今地名的演变。我国六大古都都具有悠久的历史 :北京始于西周蓟城、春秋时代即成为燕国的国都,以后成为金、元、明、清各朝代的首都;西安(今长安) 始于西周的镐京,以后成为秦、汉、隋、唐各朝首都。洛阳始建于西周初期,自东周以来,先后有东汉、曹魏 、西晋、北魏、隋(炀帝)、唐(武后)以及五代的后梁、后唐、后周等九个朝代在这里建都。开封在战国时 代是魏国的国都,以后又成为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等朝代的首都。南京始于战国金陵邑 ,以后成为六朝(三国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首都,此外,明朝初年、和中华民国也定 都于此。杭州始于秦钱唐县,到五代成为吴越国的国都,以后又成为南宋的首都。六大古都至少都已经有了二 千年以上的历史。古代水利工程讲述中的历史知识有: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岷江流域,修建综合性防洪 灌溉工程都江堰;秦朝史禄负责开凿了灵渠,勾通湘江和漓水,把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连接起来;隋朝大运河的开凿等。
另外,1972年在东非肯尼亚发掘人头骨化石,测定为二百多万年以前的遗物,因此推断人类在二、三百万 年以前就已经在地球上出现了。与教材第四纪出现人类相吻合。
我国从夏朝开始制定了“夏历”;商朝人们认识许多星座,做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的记录;春秋时 代鲁国天文学家经观测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通过实测得出了子午线的 长度,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测得子午线长度。……备课面广,讲课内容就丰富,就会造成良好的地理课堂气氛, 引发学生对地理课的兴趣,促进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二、地理课教学过程中,要精选与地理课堂内容相关联的历史内容。巧妙地与地理新知识加以联系。这样 联系历史,反映现实的地理知识,突出了地理教学的特点。如讲述东欧政治地图的变化时,可简介俄国在17世 纪中期,兼并了第聂伯河以东的乌克兰;18世纪,俄国夺取了芬兰湾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地区, 然后向东扩张一直到我国的黑龙江流域;19世纪沙俄又从伊朗手中夺取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等, 把外高加索完全并吞了。以后,沙俄又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了我国东北和新疆大片领土,共侵 占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我国太平洋沿岸的海参崴,沙俄侵占后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从19世 纪20年代起到80年代,沙俄逐步侵占了包括哈萨克人,吉尔吉斯人,乌兹别克人,土库曼人,塔吉克人居住的 中亚、西亚广大地区。从1922年至1940年,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等15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先后加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成为一个统一国家,首都莫斯科。从1990年3月到1 991年12月,苏联政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原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除俄罗斯联邦继承了前苏联外,其余均先后 宣布脱离苏联而独立,从而改变了东欧的版图。1990年10月3日,战后分裂长达41年有德国统一,南斯拉夫199 2年“一分为五”,因领土、民族等原因,爆发了“波黑战争”,捷克斯洛伐克1993年末也恢复战前的两个国家 。在教学中较好地联系上述知识,能起到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课本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增添学科趣味性 等方面的作用。
三、地理教材的许多内容,从历史角度举例联系,更能确切地表述自然地理的规律和人文地理的现象。运用“洋流”知识,可进一步讲解国际人口迁移;从非洲劫掠黑人到美洲的“三角贸易”,欧洲的奴隶贩子利用 洋流运输贩卖黑人到美洲,归程利用加那利寒流到非洲,中程利用大西洋南赤道暖流、圭亚那暖流等到美洲, 归程利用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回欧洲。我国明朝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先后航海七次,最 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除当时具有的先进航海技术和帆船外,还借助于季风(东北季风、西南季风) 和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
地球的自转、公转运动内容,可结合讲解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发现地球的自转、公转运动并提出太阳系学说 ;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把哥白尼学说更推进一步,认为大自然是无限的;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发明了“三定律”;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先制造了天文望远镜等知识。
篇7
然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许多学生虽能够准确地说出物理规律的内容,在解决问题时也能正确写出相关的公式,但在具体展开的过程中却无从下手,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领会物理规律的内在含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往往是过于强调规律的形式,以期通过相关习题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的内涵,忽视了在规律教学中对应的场景和过程构建,没有挖掘其中各物理量的本真,只注重物理规律的“壳”,而忽视“壳”里的“精髓”。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通过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
一、加强概念教学是进行规律教学的前提
如果把物理知识看成是一座大厦,物理规律就是这座大厦的建筑结构,而物理概念则是构成这座大厦的建筑材料,没有建筑材料是不可能按一定结构盖起大厦的。物理规律与物理概念的关系,正如建筑结构与建筑材料的关系。
物理中的定律、定理等,都是用有关的物理概念总结出来的。例如: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就包含有“外力”“匀速直线运动”“静止”等概念,如果没有这些概念,就不可能得出这个定律。如果学生对这些概念没有正确地理解,就不可能真正掌握惯性定律。又如:对“牛顿第二定律”规律的应用,学生对于“F=ma”这个规律并不难掌握。但是,如果学生对公式中的力F缺乏正确理解或不会正确求合力,则在运用这个规律时就要发生错误。由此可见,学生对物理规律掌握不好的原因之一是对规律所涉及的有关物理概念缺乏正确的理解。使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是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则物理规律的教学就无从谈起。
二、重视实验的演示,是规律教学的关键
物理学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是由实验得出的。为使学生真正理解物理规律,要尽可能从观察实验出发,以实验为基础。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或进行分组实验,启发学生思考,从而总结出有关的物理规律。一个准确、完整、生动的演示实验,可创设一种良好的物理环境,提供给学生鲜明具体的感性认识,再经过对现象特征进行概括形成本身的规律,可加深学生的感受。同时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利用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帮助学生从理性上认识物理规律,增强高中物理规律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楞次定律”的教学中,对其规律的表述“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对其规律的应用,学生往往不得其解,虽然教学中教师也对规律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但依然不行,若在教学中通过实验的演示和操作,则可以让学生从实验操作过程中体验磁通量的变化与两磁场方向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规律中“阻碍”的涵义,再通过小组内同学间的相互讨论,使学生对规律的理解更加深刻。
三、注重物理学史的讲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得出都是前人经过多次实践,整理、加工而形成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是很精炼的。在规律教学中,如果学生不清楚为什么要学习这个规律,不了解前人为得出这个规律所经历的曲折道路和付出的艰苦劳动,不知道这个规律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不知道这个规律对进一步学习物理的必要性,那么学生在学习这个规律时就必然带有盲目性,学习就是被动的。因此,在规律教学中,要使学生了解建立这个规律的简要的历史过程,知道这个规律所起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清楚这个规律的来龙去脉,是规律教学中不应缺少的环节。在关于上述内容的教学中所涉及的物理学研究的曲折历程和物理学家的不畏困难的进取精神、科学态度,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例如:万有引力定律,若只是简单地通过相关公式的推导得到规律,而忽视这一规律得出的历史过程,这对这一规律教学是不够严谨的,事实上,从16世纪哥白尼经过对天体的大量观测提出日心说,在此基础上经历了几代科学家近二百年的研究探索才由牛顿总结出来的。其间,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对天文观测的精确资料,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经过大量复杂计算得出的关于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法国天文学家布里阿尔德奥通过研究提出的“行星受到的力和离太阳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假设,伽利略的单摆周期公式,惠更斯得出的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公式等,都为牛顿的研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基础理论。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深入研究,证明了椭圆轨道运动的引力平方反比定律,并定义了质量的概念,进一步又研究了引力与质量的关系,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对物理学的发展、天文研究、宇航事业以及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篇8
第一,它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到课本知识以外的东西。历史学科是一门拓展性极强的学问。除了教材内的知识外,仍有取之不尽的课外知识素材可以进入学生视野,信息量越多,整个学科的知识体系构建就越完善。在学生能接受的前提下,丰富其知识的接触量,这是使历史学科的知识传承趋于理想化的客观要求。
第二,它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重要切入点。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课堂探究,这是历史新课程的核心要求之一。把学术观点作为问题素材引入学生探究学习中,这是简便易行的操作方法。人教版初中教材中,有诸如“动脑筋”之类的探究活动,其实很多问题都是学术观点;高中教材中不少问题情境的设置也是来自于学术观点。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高中各版本教材对于结论性学术观点的引入已经持慎重态度,很多历史事件在陈述完毕之后并没有下历史结论和评价,这就为高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术观点组织问题探究提供了空间和条件。
第三,它满足了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生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满足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事实上,很多学生对历史感兴趣并不是基于我们教师所想象的那么高的境界和目的,而是基于真实而质朴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进入了历史学习的殿堂。历史学术观点的争议性、奇特性、多样性以及建立在历史事实基础上的想象力,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学术观点的吸引下,学生情不自禁地去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史识,从而推动了历史学习。
第四,对于历史学科的发展而言,这有可能培养出极个别对历史特别有感悟的学生,并使这些学生发展成为专业的历史研究人才。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历史学习在于了解和掌握历史的基本线索、特征和主要的事件及人物,使学生具有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的基本的人文素养。但是,也应该注意发现和培养那些对历史学科有特殊兴趣和才能的学生,尽管这类学生的数量是极少数,但是其意义却是十分重大的。学术观点的引入,是发现这类学生的极佳手段。很多历史学家就是因为在中学时期受到了某种历史观点的启发而对历史结下不解之缘,从而投身于这项事业的。
第五,学术观点的引入对于高三学生的高考复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的历史高考试题学术化倾向十分明显,很多较为前沿的历史学术观点开始逐渐渗入高考试题。部分学术观点性质的试题往往成为学生获得高分的障碍。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史观、法国布罗代尔的年鉴学派史观、英国汤因比的文明史观在高考中的渗透就特别突出。因此,向学生适当地介绍这些历史观点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科素养,也十分有利于学生的高考应试。应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学术观点的引入已经成为确保高考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同时,这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历史学术观点的引入,对于教师是一个十分严苛的考验。因为学术观点浩如烟海,如果不加取舍地将各种千奇百怪的学术观点随意引入课堂,那么教师将无法驾驭和控制课堂局面,无法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学术观点的引入必须符合课程标准精神,必须遵循学生发展的规律。盲目引入,极有可能导致混乱。
笔者认为学术观点的引入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其一是适当性原则。即学术观点必须同所讲授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引入的量要适当,不能随意联系,无故攀扯。否则,历史课堂教学将如脱缰野马,无中心和边际可寻。例如在学习前苏联解体时,教材中已经将其解体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阐述,这些观点对于中学生掌握前苏联解体原因已经足够。而教师在这里又引用当代西方学者关于前苏联解体原因的大量新观点,进而又谈到战后美国及西欧经济发展原因的各种观点乃至美国冷战获胜原因的观点,就显然偏离主题,过于冗杂了。无论怎样的学术观点引入,都只是对课文主干教学内容的适当补充,不可喧宾夺主,用学术观点来代替教材内容。历史教学在中学阶段有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特定的历史教学内容,大量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的主体内容。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认知能力所提供的承载学术观点的能力也是极为有限的。过多地充斥学术观点会导致学生学习的混乱,学生因无法应对和理解各种前沿的历史观点而使学习陷于无所适从之中。缺乏主体精神统领的历史信息和观点,容易导致学生对历史产生虚无缥缈和支离破碎的印象,无法形成积极完整的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有益认识。
其二是拓展性原则。即所引入的学术观点应该对所讲授的主要内容起到突出强化和拓展的作用,以加深和扩展学生对此问题的理解。例如在讨论明朝中后期张居正“一条鞭法”改革以白银征收赋税的原因时,学生一般可以从教材中得知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白银普遍流通,进而使国家以白银征收赋税。这是史学界公认的观点。但教师还可以告诉学生,此时世界范围内新航路开辟,美洲白银大量流往欧洲,中国与欧洲贸易又使这些白银的一部分流入中国而导致中国白银总量增加,从而为中国国家税收征收白银提供了保障。将这一学术观点介绍给学生,不仅丰富了学生对普遍使用白银原因的了解,而且能引导学生把中国历史上的事件放在世界史环境中来考虑。又如在讲授战国封建制度的确立时,可以将西周封建说、秦汉封建说等其他关于我国封建制度确立时间的观点介绍给学生。这些观点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丰富学生的课外历史知识。
其三是启发性原则。学术观点犹如一颗投入学生平静脑海中的石子,使学生通过对学术观点的了解,产生对历史事物的探究欲望,激发其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明朝中后期的历史时,可以向学生介绍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告诉学生该书以明代极为普通的一个年份万历十五年即公历1587年为切片,通过对这一年里明朝几个重要历史人物的描写和分析,揭示了明朝后期的历史特征和历史走向。其所阐明的学术观点就是:中国古代社会的衰落开始明代万历年间。这就启发了学生对中国古代社会何时走向衰落的思考,学生也很有可能自觉地在课外阅读《万历十五年》。
历史学术观点的引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理论学术界已经得到公认的观点;另一类是属于有争议的学术观点或较新较特殊的科研成果,而这些观点或科研成果不同于一般传统的观点,它对于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具有很好的开拓作用,有助于暗示学生从全新的角度来构建知识,并确立广泛学习各类知识的观念。
如黄仁宇在其“大历史观”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即中国传统社会的弊端在于不能对国家财富进行有效的数目字管理,这就使整个国家的财富处于分散或隐匿状态,这是中国迟迟不能进入近代社会的原因。他还列举了北宋王安石变法的事例,认为该变法是在农业社会背景下试图对国家财富进行数目字管理的最早尝试。但是,它严重超越了时代,故而决定了它的必然失败。这个观点在高中生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的时候,是完全可以向学生介绍的。
又如,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学术成果和观点也可以择机引入课堂。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历史学家和天文学家联手研究,把先秦史籍中有关日食的记载用现代天文学测算技术加以推演,从而一举突破了长期困扰史学家的夏商周历史断代问题。天文学家和历史学家通过《竹书记年》一书中“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的日食描述记录,结合现代天文学,推算出“懿王元年”为公元前899年4月21日,而由这一年的确定,几乎推断出所有的夏商周确切的公历纪年。该研究成为断代工程最精彩的一幕。该工程研究的一些主要成果:夏朝约开始于前2070年,商朝建立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盘庚迁都约在公元前1300年,武王伐纣为前1046年等等,这些观点已经被中学历史教材所引用。这些学术成果和观点的引入,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启发性。这一科研项目,涉及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科技测年等多个学科,直接参与的专家学者达200人。这是一个需要综合性知识才能完成的科技攻关项目,单凭一个人或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是不可能完成的。这种转换历史视角的全新的研究方法可以从一般历史学家所忽略的细节中发现历史事物之间的重要联系。学生感受到,方法和视角的转变可能引起历史研究的巨大进步,多学科综合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篇9
案例1:将物理知识“比热”概念迁移引入到地理教学中,深入理解季风的成因。
比热的物理学定义为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或升高1℃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是物质的物理属性。这一概念学生在初中时就已学习过,由这一概念可知,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幅度都小。因此当教师讲到东亚及南亚季风的成因时,如果能把比热的概念引入,将会极大地降低该知识点的难度,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并掌握季风的成因。下面,以东亚季风为例来分析。
季风中以东亚季风之所最典型,是因为东亚地区背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悬殊导致的。
具体而言,因为海水的比热要比陆地大,所以夏半年,亚洲大陆温度上升快,形成热低压――印度低压,而北太平洋温度上升慢,形成冷高压――夏威夷高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从海洋吹向陆地的东南季风。同样的道理,冬半年,亚洲大陆上降温快,形成冷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而北太平洋上降温慢,形成热低压――阿留申低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从陆地吹向海洋的西北季风。这就是东亚冬夏季风的成因,具体请参考课上的本图东亚、南亚夏季风形成示意图
需要指出的是,南亚季风的成因中除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外,还包括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南亚的夏季风主要是由于东南信风向北移动到达北半球向右偏转形成的。
案例2:将物理中的“左右手定则”加以演变以破解地理难点。
在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时,气旋与反气旋气流的水平流动方向与气流的垂直流动方向的关系特点,学生掌握起来难度较大,可将物理学习方法“左右手定则”迁移至此处,帮助学生破解难点(图1)。
前提:北半球右手,南半球左手。
右手判定法则的应用:伸出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垂直,然后其余四指握向水平气流的运转方向,大拇指的指向即为气流的垂直运动方向。
左手判定法则的应用跟右手定则相同,只不过要换成左手。
案例3:风的形成。
风的形成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的一个重点内容,更是难点,如果不借助其它学科的支撑辅助进行讲解,将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才能突破这一难点呢?答案就是借助于物理上的力的合成与力的平衡原理。具体可以分三步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掌握风向的两种情况。
第一步:若仅受大气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风向如何?
第二步: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风向如何?
第三步:受地面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风向如何?
篇10
物理学理论的研究是源于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总结和解释,这也成为一种非常通用而有效的科学研究方法。物理教育教学要实现新课程目标就必须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这一科学研究方法,能够用准确简要、逻辑清晰的物理语言来描述物理现象、阐述物理概念、陈述物理规律等。然而,在高考阅卷中发现,很多学生的物理信息处理能力和物理表达能力不高;在教学中也发现不少学生很难读懂科技文章或者对此类文章和新闻毫无兴趣,无法有效提取新闻报纸阅读材料中包含的物理学信息,也不能够将科技文章和平时所学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
物理中的科技写作是指对某一物理现象或物理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文献、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和逻辑推理,对所研究的物理现象或问题进行解释,最后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写成报告或小论文[2]。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以及写作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精神;同时对一部分有志于物理学研究的学生来说,还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开始撰写一些有创新性和学术性的科技论文。此处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科技论文写作的重要性。
第一,重视科技写作可以加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应该成为教材学习中的一部分。在这里先以美国流行的《物理:原理与问题》教材为例,该教材分为30章,在每一章节的课后测评都设有“科技写作”栏目,至少一道题,多则三道题,从题目的分类情况来看,主要是以下这么几个方面[3]:
1、物理学史:
1)实验发展类:例如研究并描述人类测量太阳和地球之间距离的发展史。
2)物理学家的生平和影响:如研究并阐述伽利略对物理学的贡献
这类型的科技写作需要学生对物理学史的参考资料做调查研究并进行分析总结,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充分了解物理理论建立的过程,从中体会物理学家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同时也可以在研究中发现物理知识的突破和社会生产力以及经济发展的联系。
2、生活中的物理学:这类型的题目很多,例如要求用物理学原理解释过山车竖直的环形滑道大多数并不具有圆环形状的这种设计思想,还有研究体重计的工作原理、安全气囊的作用等等。
学生通过对这些题目的研究,能够真实体会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对物理规律的理解也会更会深刻,增加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3、物理学与其他学科:
1)物理学与生物学:研究一个人能够无眩晕地忍受的最大加速度。
2)物理学与艺术:研究某些乐器,如小提琴或者小号的构造。
3)物理学与天文学:研究多普勒效应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4)物理学与医学:研究和解释衍射在医学和天文学中的作用。对每一种领域,至少描述两种应用。
这类型的题目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意识到物理学科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而是跟很多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物理是万物之理并不是一句大话,特别是现在诞生了很多的交叉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学、天体物理等等。学生越能够了解物理和其他学课的关系,就越能体会自然科学和谐统一的美感,同时也能发现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对其他学科的重大影响,从而对物理学科的学习也会更为重视。
4、物理学前沿:例如研究迄今所见的最大质量的粒子的干涉效应,描述实验过程,并说明干涉是怎样产生的。
了解物理学发展前沿,对学生的物理学学习十分重要,通过对前沿的了解,学生不仅可以知道物理学在高新科技上已经取得的成就,还能加深对这些成就中用到的物理学理论的了解。有时候,前沿科学中涉及到的物理学并不复杂,以中学的物理知识完全可以理解。而当学生了解这一点以后不但能建立起学习物理的信心,减少对物理学科的畏难情绪,同时也会对当前物理学的应用产生兴趣,增加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第二,目前的高考试题越来越重视物理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现在高考题目的改革使得题目都会有一定的生活或科技发展背景。以近年各地高考试题为例,就能发现大量以实际生活为背景或者与科技前沿相联系的题目。
如2015年北京卷的18题,以“蹦极”运动为背景,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以及功能关系。20题又以常用的一卡通(IC 卡)为研究对象考察电感和电容以及电磁波的相关知识。
又如2015年全国课标卷II 中的第18题,是以指南针为载体考察磁学基础知识;而在第25体总,以常见的地质灾害滑坡和泥石流为背景,考察摩擦力、压力等受力分析以及物体的运动等知识,可以说综合应用性很强。
尤其是2012年浙江卷的25题,是设计一种提高自行车夜间行驶安全性的“闪烁”装置,在第四问中还要求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评价,这就直接考查了学生的学术表达能力和科技写作能力。
其余各省的考题中这样的题目屡见不鲜,如2015年四川省的物理部分第9题联系到了目前人们关心的严重雾霾天气,并从“铁腕治污”出发讨论地铁的运动,并且计算燃油公交的气体污染物,这就极大增加了物理学习的实际应用价值。可以看出,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日常生活中蕴含的物理应用,就能让学生在高考考场上遇到这样的题目心里有底,从容应对。特别是在回答非选择题时,能够对题目给出的材料细致分析,从而给出清晰的回答和明确的解释。
第三,科技论文写作有利于加强多学科联系,对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能力有益。
关注物理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在物理学科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是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的。而且,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科联系,不仅可以实现情感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对各门学科的学习效果。
科技论文的写作可以培养学生简洁明朗的写作风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论证观点的严密性。而在完成论文写作中,学生不可避免的需要查询资料并分析整理,这样也会积累很多有用的科技素材,这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阅读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同时也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对在语文课上的议论文写作是很有帮助的。
学生在论述物理学史上的一些物理发现的地位、物理人物的成就时,会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形势进行分析,并对科学家所处年代的政治经济情况有所了解,特别是物理学的发展常常会受到哲学宗教以及国家政局的影响,因此训练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过程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对政治历史的理解。
如果让学生分析猎豹适合奔跑、鱼鹰能够捕鱼的物理原理,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物理理论的理解,学生还能对生物的生活习性和体态特征有更深的感受,对生物学的学习也会更感兴趣。
物理和化学之间的联系就更为紧密了,为何收集氢气试管开口朝下、为何收集氯气试管开口朝上,为何我们可以通过火焰的颜色或者液体的色彩来初步判断化学实验的产物,这里面都蕴含了大量的物理道理。
物理和体育就更有关系了,在投铅球时为什么老师强调出手速度要快、角度要成45度左右,为何跑步时手臂要前后摆而不是左右摆,这些都是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释的。所以学好了物理,对提高体育成绩也有好处。
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布置一些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科技论文写作任务,鼓励学生多关注最近的物理进展、科技发明,引导学生自动发掘生活中的物理学应用,从而真正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通过物理课程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而科技论文写作可以在教学中实现这一课程目标。
5、总结
通过如上三点论述,可知在物理教学中重视物理科技论文写作,不仅可以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提高物理知识理解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让学生能够发现学科间的联系和影响,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编辑点评:科技论文写作是改变这种现状、实现这些新课程目标的一个有效途径。这些目标的达成并非易事,需要从物理学本身的学科特点出发,深入研究中学物理教学方法才有望实现。撰写者可参考以上相关内容进行写作。
- 上一篇:幼儿园口腔健康教育
- 下一篇:新媒体公司的营销策略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天文科普知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