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育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4-03-28 16:38: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教育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载体;转变;教学;传统观念
1.教育与教学的主体,任何时候都少不了教师和学生两大载体
1.1教师改变“自我”
1.1.1教师由原来的管理者变为组织者:新课改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在学习中处于平等位置,教师需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创造思维潜能,让学生参与制度的制定,结果的评定,使学生具有自觉性和自信心;
1.1.2教师由原来的传授者变为参与者:新课改观念强调,教师不再在课堂上以多讲题、多问题、多考察为形式,而是打破格局形成民主,与学生共同探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答问题;
1.1.3教师由原来的主导者变为引导着:新课改要求一改过去那种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位置关系,而是要以思维为核心,训练为主线,精心设计,赖心引导,使学生质疑时探究、探究时思考、思考时学习、学习时解答,从而提高素质,促进发展;
1.1.4教师由原来的教学者变为研究者: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成为教育教学中的学习者和研究者,在上过每一堂课后,对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全部内容进行反思,研究而总结出经验、措施和策略;
1.1.5教师由原来的执行者变为决策者:新课改的理念是强调因材施教的重新研究、运用和发挥,让每一位学生都要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不是一味的执行教学任务、完成规定的教学计划,而是要多策略的灵活性的实施用好教册,在不同层次上层面上掌握学生,完成教学任务。
1.2教师学会如何“认识”学生
1.2.1学生需要发展中认识:每一个学生从小学,初中到高中都是在教师指导下成长起来的,所以教师应当正确掌握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掌握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密切的关注、有效的发展、规则的促进,使学生愉快的健康的成长;
1.2.2学生需要了解中认识:每一个学生是独立的个体,由于因材施教的实施用运,必得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性格、智力等等方面的不同特点,由于遗传来源、社会环境、家庭条件、生活阅历的绝对不同而差别很大,掌握这些宝贵财富的目的,为发挥特长优势和改变不足为目的,教师需要了解学生;
1.2.3学生需要教育中认识:新教改要求教师要时刻关心,关注每一位学生,深入了解、及时沟通、必须在教育教学中认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传统教学的陈旧观念造成很多弊端及其改变策略
2.1很多弊端
2.1.1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只能按照教学程序学习考试升学所必须的知识;
2.1.2轻视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只能听取名词解释、跟老师背诵习题答案和做大量的应试习题;
2.1.3教学效果不佳:教师备了很多教案、讲了很多内容,但是不知道学生学了多少知识;
2.1.4社会效果太差:学生在初级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要历时三年,所学习的内容包含法制纪律、理想情操、伦理道德、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等,应该说是“能够适应社会现状的需要”。
2.2改变策略
2.2.1教学要研究:似乎看起来“研究”二字不是一线教师的“职责范围”,但是细细思考“研究”就是“更加深入细致的学习”――
2.2.1――1提高自身素质: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是获得、懂得以及知道更多知识的基础,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先决条件;把教册读通找出重点精华、把资料找多寻出参考价值、把教案写好总结真实有用;
2.2.1――2关注时事政治:课本的思想政治内容似乎是固定不变,而时事政治则是一个地区、国家以及世界随时随地发生,具有生动性、联系性和影响性,地区的、国家的、国际的,既能够唤起学生学习和了解的兴趣,也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是促进学生学好思想政治课的“副食品”;
2.2.1――3综合运用实践:在教学实践中,把案例融于理论实践让学生思考、质疑和讨论,教师可以在学生“突破”思维的“闪光点”中获得方法、取得经验、得到研究教学的第一手资料。
2.2.2教学要探索:探索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理论、方法和实践过程进行总结,也是“沙里淘金”的方式方法;
2.2.3教学要创新:法国教育家卢梭指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的接受说教,或单纯从书本上进行学习。”
2.2.3――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论书本知识、教学参考或者网络资料,都属于理论范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详细掌握了就应该付诸于实践;
2.2.3――2时政与兴趣相结合:时事政治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学生了解这些就能提高学习思想政治的浓厚兴趣,但是必须具有正确的思想意识、政治态度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2.2.3――3写作与爱好相结合:真正热爱写作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如果把所学习的思想政治理论用来指导写作,那么他的写作一定很优秀;现在的思想政治课本编辑了很多阅读资料,就是引导学生提前阅读、自由思考、实践写作、提高兴趣爱好、实现学用结合。
3.《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起着中介作用,同时也是主要作用
3.1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来选择:教学目的和要求是教学要达到的目标,方法是为其服务的,因此,选用的方法必须与其相适应才能行之有效,当然这种方法不是唯一的,还要根据课堂实际,以“一法为主,多法相助”为原则进行选择;
3.2适应教材内容的需要:教学方法受教材内容的制约,因此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可能考虑到教材的特点,在掌握好教材的特点后,再选择;
3.3切合学生的实际,体现学生主人翁特征:《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学要具有针对性、注重全面性和思维合理性,这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生命力所在;
3.3.1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正常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将抽象的道理和道德概念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
3.3.2要针对学生的文化基础和理解能力,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是道德观点的讲解能够被学生接受;
篇2
关键词:电子书包;数字出版;传统教育;新方向
一、阐释数字出版的基本概念以及多种数字教育产品
所谓“数字出版”,就是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二进制的数字化手段编辑处理所要出版的内容,然后采纳数字化的存储、传播以及控制方式实现出版内容的优质流通,从而达到各出版环节数字化的目的。但应注意的是,数字出版不局限于直接在网上编辑出版内容,也不仅仅指把传统印刷版的东西数字化,又或者把传统的东西扫描到网上就叫做数字出版,真正的数字出版是依托传统的资源,用数字化这样一个工具进行立体化传播的方式。
现下由数字出版所引发的数字出版产品类型多种多样,比如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网络原创文学、网络教育出版物、网络地图、数据库出版物、手机出版物(手机报纸、手机期刊、手机小说)等,其中数字期刊、网络地图、网络教育出版物等皆可归属于数字教育产品,同时衍生出了电子书包、云课堂等辅助课堂教学的数字工具,直接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教学模式。“电子书包”作为数字出版的典型代表,其彰显了数字出版的独有优势,将文字、图片、音频以及视频进行了很好的融合。
二、探究数字出版给传统教育带来的影响
1.机遇
(1)转变了传统教育的观念与方式
传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认为教育是人生的一个特定阶段,将老师奉为“传道、授业、解惑”者,视老师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人物,反而使学生丧失了主动学习意识。与此同时,传统教学局限于书本、粉笔与黑板的僵硬教学设备,导致学生的知识面仅仅局限于课本之内。然而,数字出版为传统教育带来了机遇,数字出版教育产品很好地融合了文字、图片、音频以及视频,并给予了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可以通过视觉、听觉两个方面学习知识,在打破传统陈旧教育模式的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可谓是一举两得。
(2)使传统教育更趋于多元个性
正如上文所说,传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丧失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导致他们的学习过于被动,所以其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也不能得到充分满足。然而随着数字出版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发展,传统教育逐渐脱去了陈旧老套的外衣,更趋向于朝着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就拿“电子书包”此种数字出版教育产品来讲,其使得课程资源更加智能化、动态化,打破了传统纸质文本教材的弊端,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需求。再者,数字出版集聚了更多的知识内容,有益于延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推动传统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2.挑战
(1)导致知识教育出现不均衡问题
从数字出版的定义就可以看出,数字出版必须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方可完成整个教育过程,那也就是说如若一个地区缺乏必要的技术基础,那么数字出版所引领的教学就无法展现优势价值。目前我国的综合实力相较于发达国家还较为落后,互联网还未普及到全国各地的每一处,如若此时盲目用数字出版教育代替传统教育的话,那么定然会出现知识教育不平衡的问题,最终导致教育不平等的严峻问题。
(2)影响传统教育稳定、全面的态势
数字出版过于智能化、动态化的表现,影响了其稳定性,反而影响了传统教育全面稳定的状态。比如,数字出版的电子化教材形式,就最大限度地影响了学生阅读和学习,不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又如,数字出版物过于鲜活的内容,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无形中减少了学生与老师、同学交流的频次,长此以往的话影响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再者,数字出版教育产品的不稳定性,致使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时强时弱,反而影响了传统教育稳定、全面的态势。
三、传统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现如今,信息技术取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社会人才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基于此种情况,我认为传统教育会朝着信息化方向与创新方向发展。(1)信息化方向指的是传统教育受信息技术与数字出版热潮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会逐步朝着智能化、先进化、数字化、动态化的方向不断迈进,最终发展到更为成熟的层次。(2)创新方向中的“创新”主要指的是人才的创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素质教育目标略有相似之处,不过此处的创新方向是针对社会人才需求结构提出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从而达到创新教育、信息化教育的目标方向。
总的来说,数字出版给传统教育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巨大挑战,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机遇、应对好挑战,让数字出版更好地为传统教育服务,从而有效提升传统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将传统教育带入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鲍立衔.浅析我国数字出版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出版,2010(14).
篇3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融合
2015年3月,总理提出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是竞争高地,制订“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从此,“互联网+”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目前“互联网+”计划还仅仅体现在对传统的商业、金融、旅游、房产、影视、通信、交通、医疗等行业的冲击,但是随着“互联网+”计划的不断推进,它的影响势必逐渐扩散到传统的教育行业中,最终实现与教育行业的融合。
一 、“互联网+教育”的概述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这不是简单地把互联网和传统行业强加在一起,而是运用互联网平台和信息技术,使得互联网和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在教育行业中,目前传统教育模式仍占据主导地位,互联网技术虽然对教育产生了一些影响,但是相比于其他被互联网改造的行业,仅仅是前进了一小步而已。究其原因还是在融合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难点。然而,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变迁,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如果我们用昨天的方式培养今天的新人,就可能让他们失去明天。所以,我们应该尽力应用互联网技术帮助解决一些传统教育模式下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做一些传统教育模式下做不到的对学习者有益的事情。比如,城里的父母可能会给自家孩子请不同科目的多个家教,然而贫困山区的孩子目前很难拥有这样的教育资源,但相信未来的互联网可以向他们提供这些教育资源,帮助他们学习知识,用智慧改变生活,同时还能缓解广大支教人员的压力。
二、互联网+教育”存在的问题
1.如何组织学习
学与不学的差距不言而喻。自律性强的学生往往能够自发主动地组织学习活动,但是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的,那么自律性不强的学生又如何让他们学习呢?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在学校是教师,在家里是家长,他们充当了监督人的角色,以确保学生学习的开展。但是当教育学习活动在互联网上由学生自主进行时,缺失了监督人的监督职能,自律性不强的学生可能会偏离学习的方向,转而在互联网上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导致学习无效。
2.如何选择学习内容
在传统模式中,学习内容一般由教师、学校、教育主管部门选择指定,由各知名专家编写教材,各大有资质的出版社审核出版后提供给学生用于学习。如果通过互联网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普通学生自己很难把握学习内容的适用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3.如何获得社会认可
传统教育模式中,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再到大学是一个固定的模式,当学生大学毕业取得本科文凭后在学习和工作能力方面基本上就能够获得社会的认可,能够进入相应的单位工作。但是,设想某个学生未经过任何传统教育模式的学习,仅是通过互联网自主学习成功掌握了某个专业甚至多个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他该如何获得社会的认可,让用人单位相信他的能力并愿意聘用他呢?
4.如何缓冲对传统教育的冲击
如果“互联网+教育”能产生颠覆性的教育产品,提高了教育效率,降低了教育成本,那对于传统教育体系中的组织机构以及从业人员将会带来不小的冲击。如果由少量人员组成的互联网教育企业取代传统教育模式,就会使大量教育从业人员失业,对社会稳定造成极大影响。
三、“互联网+教育”解决办法
1.加强监管监督
对“互联网+教育”加入监管监督的职能。比如,设置网络监督人,通过网络摄像头监督学生学习的情况,并及时与家长沟通,汇报学生的学习情况,以确保学习活动的正常组织和开展。
2.丰富学习内容
“互联网+教育”需要不断新增、丰富高质量的学习内容。可以聘请权威教育机构和人士对学生学习内容提出建议,指导学生学习。或者采用认证方式以确保学习内容的质量。
3.增强开放性
开放选拔人才的模式,需要各社会组织和机构树立开放的意识,接受有能力但没有文凭的学生参加工作,给通过“互联网+教育”学习的学生一个发挥才干的机会和平台。
4.提前预防冲击
对冲击提前预测、提前准备。教育行业中的各组织机构和从业人员需要提前预测“互联网+教育”可能带来的冲击力度,提前准备好计划和方案,拓宽业务范围应对冲击。
篇4
关键词:创业 创业教育 江苏特色 革新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中首次提出了“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的概念,并在1995年的《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全面阐述,指出创业教育包括求职和创造新岗位这两方面的内容。随后,我国在1999年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这吹响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号角。随后,全国各地的高校积极响应这一号召,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创业教育活动。但是,到目前为止,创业教育在我国还开展得不都深入,诸多问题不断显现。江苏省作为全国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排头兵之一,在创业教育发展应该怎么做呢?应该怎样体现出江苏特色呢?本文试着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
一、相关概念界定
“创业”这一概念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创业”一词与“守成”相对应。《辞海》对创业的定义为“创立基业”,指开拓、创立个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各项事业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席升阳认为,创业是“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领域内的行为创新,是创业主体为开辟或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并为他人提供机遇的探索”(席升阳: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观念、理念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第19页)。对“创业”概念的理解千差万别,其涵义也随着时展不断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创业”概念的内涵是“创新”,外延延伸到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领域。
在对“创业”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对“创业教育”的概念进行分析定义。简单地说,“创业教育”就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的教育。
创业教育的内容涵盖创业精神学、创业知识论和创业实践论三大板块。创业精神学包括“感性的创业冲动、知性的创业认知、理性的创业理念的逻辑演进与多维建构;创业哲理、创业伦理、创业心理的释说与体系,三者之间的关联性与互补性”(席升阳: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观念、理念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第54页)。创业知识论包括“创业经济学、创业管理学、创业环境学、创业人才学、创业法学的学术性、伦理性、实用性与协调性”(席升阳: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观念、理念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第54页)。创业实践论包括“创业主体的行为规律与创业实务”(席升阳: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观念、理念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第54页)。
二、构建有江苏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必要性和现实性
根据前面对创业教育内容的理解,可以说,任何阶段以任何形式进行的教育活动实际上都渗透着创业教育。在我国升学指挥棒的影响下,真正系统的、专门化的创业教育都是从大学开始的,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对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立和创业人才的培养具有决定性的重要作用。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掌握创业的方法和途径,培养自我创业和发展的能力,变被动的就业观念为主动的创业思维,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迎接市场的挑战。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已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这迫切要求我们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必须尽快迎头赶上。
江苏省自古便是富饶之地、鱼米之乡。江苏历史悠久、文化多元,兼具南北色彩。而今,江苏省又走在改革开放的前列,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一直处于前列。江苏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其发达的教育资源。在江苏省逐渐由资源型发展模向创新型发展模式转变的时候,创业型教育也必须跟上。只有构建有江苏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出大批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素质的人才,才能真正实现江苏省创新型的跨越式发展。
(一)构建有江苏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是江苏省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需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挖掘新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作为经济强省和文化教育大省,江苏省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是江苏省的发展依然面临着诸多瓶颈问题。苏南地区的发展在全国都算是可圈可点,但是依然对外资企业有着强烈的依赖,自我创新能力还不强;苏中苏北地区与苏南地区的发展差距很大,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还很欠缺。江苏本地人比较忠实于回归故土,还有不少人存在强烈的依赖和守业心态,对在外靠自我创业打拼有排斥感。这些因素都影响着江苏省科技强省战略和创新兴省战略的实现。
江苏省教育资源丰富,高等教育水平也很高,每年都会培养出一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科研成果。但是,这些高校毕业生每每都面临着严峻的就业择业压力,普遍缺乏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单纯的科研成果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21世纪将是知识创新驱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世纪,在知识经济时代,用知识创业将成为必然的趋势。因此,优秀的大学生完全应该凭借自己的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产生强大的社会生产力,以促进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大学生作为教育的受体,学会创业是时展的需要,高校也就有必要顺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江苏省依然应该走在全国前列。
(二)构建有江苏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是改变传统教育弊端和社会择业偏见的现实需要
目前,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现状令人堪忧。在为数不多的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中,失败率高达85%。大学毕业生很少有人能将自主创业作为自己的理想职业,实际创业比例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大学毕业生普遍创业意识缺乏,创业能力偏低,创业动力不足。
以上这些情况的出现,背后其实都与我国高等教育的传统和由此带来的弊端息息相关。我国高校基本上实行的是就业教育,创业教育仍处于边缘甚至空缺状态。高校在严格专业设置的前提下过于强调专业课程设置的界限,不注重专业教育的互通互动,不注重专业教育与社会结合的应用性和感受性,不注重通识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教学的有效性。在课程考核和综合素质衡量时,考核方式和标准过于单一或者宽松,考核结果的信度和效度严重缺失,考核体系欠缺对社会综合适应能力和长期的发展创造能力的度量。在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中,缺失对学生心理品格的塑造,缺失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性的社会认知培训,缺失对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和创业品格的塑造……这些传统教育的弊端,带来的是大学生专业水平不高、综合素质欠缺、社会适应能力差、就业创业认知不足、创新创业动力不够等令人堪忧的结果。
传统大学教育的弊端带来了学生创业方面的不足。社会的认知偏见也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选择有着明显的影响。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每年的大学招生和就业工作中就可以看出来。在招生工作中,我们明显地感受到,学生和家长在学校选择、专业选择方面存在着极强的就业心理导向和追求名声的虚荣心理,很少考虑到学校和专业本身的发展性、很少从创新创业角度进行思考,而一味地求“好不好找工作”“容不容易赚钱”这些短视性功利性的标准。在毕业去向选择中,学生和家长也习惯于追求工作岗位带来的现实利益和荣誉,惧怕吃苦,排斥挑战,只顾眼前而罔顾职业选择的发展性和长远性……这些社会认知偏见背后是强烈的传统思想基础,也跟当前社会对劳动分类的歧视性眼光有关,跟有关部门和人士对追求高就业率和对就业本身的认识不足有关――但这也恰恰是社会的认知偏见。
传统教育弊端造成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不足和创新创业思维引导缺失,社会的就业认知偏见造成大学生创新创业动力不足和对创业的认识偏差。这是全国的现状,也是江苏省的现状。要真正有效地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要求我们构建有江苏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对学生进行真实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同时逐步引导社会舆论和社会认知,使创新创业成为高等教育的一项必须而重要的任务,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普遍的理想和追求,成为被社会普遍认可和赞许的思想境界和自我展示。
(三)构建有江苏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具有较好的现实基础和实现可能性
在我国,创业教育理念的提出始于1999年1月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其中提到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实际上,自从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以后,创业教育的外部条件也在逐渐形成中,目前我国高校已经越来越重视创业教育,对创业教育的研究方兴未艾,比如《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观念、理念与实践》(席升阳著,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储克森主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2版)……很多大学每年都会举办各式各样的创业大赛,并采取相应措施开展创业教育,支持创业活动。比如,清华大学将写字楼半价出租给学生创办公司;复旦大学专门拨出100万元资金支持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行动计划,并与科技园合作,专门为学生设立1000万元的创业基金;华东师范大学在学校开设了“创业教育课”;东华大学开设了“创业与风险投资”的选修课程……这些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实际做法,为我们构建有江苏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创业教育最早发端于国外,创业教育在国际上的兴起,给我们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更大的动力。在当前,纯粹的就业已成为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难题,中小企业的创新实践引发了经济领域的新变革,更是带来了企业和个人从事创新创业活动的热潮。创业的核心要素就是创新,因此创新增强了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创业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已经渗透到欧美发达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另外,欧美国家的青年人中差不多一半的人想拥有自己的企业或成为企业家,创业欲望非常强烈。这些经济领域的创业活动要求教育肩负起培养创业人才的使命。目前,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都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创业教育与创业支持体系,比如美国到目前为止已有1000多所大学、学院和社区学院开始了创业教育课程,很多高校建立了创业研究中心。创业教育帮助美国培养了一大批创新性人才,为美国经济创造了新的竞争优势。这些国外的理念和做法是我们够将有江苏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良好借鉴。
三、构建有江苏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新思考
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已有不少理论成果。比如,李家华、卢旭东的“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12期,第9-11页);施永川、黄兆信、李远熙的“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第21期,第71-75页;张宏军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困境及对策”(《教育探索》2010年第4期,第68页)……这些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对如何更好地开展创业教育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但是,这些探索还不够系统和深入,还是无法摆脱传统思维的影响。对于如何构建有江苏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我们应该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结合江苏省的实际情况,从可行性和有效性的角度进行认真思考,提出一些有意义的思路。
(一)厘清“江苏特色”的概念,并与其紧密结合
就像“中国特色”的概念一样,“江苏特色”在不加限制的条件下是一个宏大而不易界定的概念。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构建创业教育体系,因此,这里的“江苏特色”概念应该结合者创业教育本身来进行界定。“创业”是一种个人性质或企业性质的经济活动,“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创业教育”应该是与经济活动相结合的一种文化活动。很自然地,这里的“江苏特色”指的是江苏省有别于其他省市的经济文化特质。
江苏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目前,江苏经济正呈现出发展转型、结构调轻、能耗降低、民生改善、前景更优等良好态势。江苏经济呈现以下特点:在苏南模式引导下,县域经济发达,乡镇企业繁荣;现代服务业带动第三产业迅猛发展;高耗能工业增长趋缓,以高新技术业为主的新兴工业产业快速发展;民间资金充裕,对外开放程度高……江苏人民深受吴文化的影响,勤劳务实,奋发图强,敢想敢干。江苏省教育事业发达,教育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大学众多,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为江苏省培养了众多的人才。江苏省经济上呈现出“总体发达”的特色,文化教育上呈现出“领先全国”的特色,构建江苏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自然应该与江苏省的经济和文化教育特色相结合,比如培养学生创办高技术企业,鼓励学生创新服务业和第三产业,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民间资金,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和敢想敢干的实践精神等。
(二)消除歧见,重视创业,将大学生创业教育提高到战略发展的高度
前面讲过,从招生就业工作中就可以看出,高校和社会都对创业存在认识偏差,学生和家长对创业缺少心理认同,相关部门对学生就业的单一考核逼迫高校和学生追求片面的纯粹就业,高校的传统教育模式很难催生学生的创业动力和造就学生的就业能力。这些认识上的偏差,是高校和社会共同造成的,我们在责怪高校的同时,应该好好反思我们的社会政策和社会心理。社会心理很难一下子扭转,我们能够做的立竿见影的就是反思社会政策,让对高校和学生的培养质量考核和就业择业考核回归到人性化和多样化的道路上。比如,在学生培养质量的考核方面,不要只以纯粹的考试成绩为标准,而要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纳入常规的考核中;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作为高校的考核标准;在就业择业时,要对学生创新创业等就业择业的新形式给予支持并作为高质量就业择业的典范,而不是以传统意义上带有政治意味的纯粹就业率来衡量一切……“指挥棒”一旦方向正确,就会引导社会舆论和社会心理逐渐重视创新创业,就会引导高校逐渐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就会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比例和水平。一旦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了一种全民舆论和全民向心力,国家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就会形成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战略,就会形成重要的教育战略。
(三)高校自身要勇于革新,注重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
不论国家和社会对创业本身和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如何,高校作为承担起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任务的公共部门,都应该从自身做起,勇于革新,承担起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使命。如果高校本身没有重视,就算社会支持和政策支持到位,也没有创业教育良好的实施条件。
现有的高校传统教育模式已经将高校分为研究型、教学型甚至职业培训型不同层次,在高校内部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严格划分了专业界限并设置了相应的专业课程。现有的教学模式也基本上是对学生进行课程知识的讲解,并通过作业训练、实验实践训练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的能力。传统教育模式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表现出来的弊端是:理论讲解偏多,实际动手训练偏少并不注重实效;对学生的课程考核偏重于基础知识和死记硬背,缺乏创新思维的鼓励和训练考核;在专业知识传授中注重单一的知识讲解,而缺少与行业产业现状、技术发展实际相结合的教育,导致学生学懂了专业知识也不知道怎么用,在哪里用,连本专业就业择业的大致方向也不了解;专业互通的知识传授相对较少,与创业择业、社会适应能力相关的通识性的知识很少涉及,导致学生犹如井中之蛙,跳不出来也无法逾越专业的鸿沟,懂得专业也不知道如何进行创新创业运作。诸如此类的问题,既然是传统教育的弊端所在,自然应该在高校的教育革新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江苏省的高校很多,高层次的研究型大学在创业教育中开展理论研究,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理论研究优势,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在平日的创业教育中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引入强大的社会资源支持;教学型大学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真正学懂专业,并会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加强书本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训练,让学生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创业实践活动;职业训练型的大学学院在理论研究相对弱势的条件下,可以发挥自身与地方产业甚至具体的公司企业结合较为紧密的优势,发挥自身实习实践训练优势,让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具体的操作环节,并在动手中多动脑筋,将自己锻炼成为基层的能工巧匠的同时,成为懂得实务、善于钻研的创新性应用人才。总支,江苏高校要在创业教育中勇于革新,注重实效,而不是流于形式。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高校、学生和社会的各个方面,相互间既有传统思维定势的牵绊,也有各种利益的纠葛。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大学生创业教育符合各方的长远利益,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我们面对眼前的困难时不应该畏缩不前,而应该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江苏省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作为全国高等教育的优势地区,自然不能自甘落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构建有江苏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中,解放思想,坚定地走在全国的前列,为全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树立自己的标杆。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09SJB880048、09SJB880047)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席升阳.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观念、理念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2][英]劳伦斯・霍尔特,[美]戴尔・伊尼尔著,杨盛林译,爱新觉罗・宝・最终审译.你也能创业.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8(2).
[3]施永川,黄兆信,李远熙.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0,(2).
篇5
关键词:务实课堂;传统教育;素质教育
课堂是师生交流的场所,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教材的编排存在着“淡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的特点,导致初中课堂教学严重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在学生还不具备应有的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下,盲目“挖掘学生潜在能力”,使课堂教学明显地具有“追求短、频、快,忽视长、精、准”的特点。所谓“短”,就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目光短浅,没有把某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放在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的整个学生学习活动中去思考、去处理,没有让今天的课堂教学产生“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作用。“频”,就是让高频率、大数量的“练习作业”成为课堂教学的重头戏(教师大量地讲例题习题,学生反复地做习题)。“快”,就是师生追求快速地实现“能够做得来题”的目的。课堂教学的“短、频、快”,严重违背了素质教育“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注重学生获得知识过程体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宗旨,从而让教师成为“照本宣科”的工具,让学生成为“解题做题”的机器。
关于“传统教育”,人们往往把她说成应试教育。这是对传统教育的全盘否定,本身就违背了“教育的传承性”。传统教育,强调“双基”,巩固“双基”;素质教育,是在认可学生具备“双基”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挖掘学生潜在能力”。然而,我们今天的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不具备“双基”的。试想,一个学生没有字、词、句、段的积累,怎么可能有“文学素养”的提升?一个学生没有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法则,怎么可能会有“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因此,我们今天的课堂教学,如果让“揠苗助长”式的伪素质教育泛滥,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必将是舍本逐末之举,定将走入“注入式”教学的死胡同。
实施“务实课堂”,就是宏扬传统教育“注重‘双基’”的优秀成果,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让“双基”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
要打造务实课堂的教师,在教学准备过程中就要做到:(1)认真解读教材,明确教材的编排意图,运用教材要达到的目的。(2)思考学生,知道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基础知识,具备了怎样的认知水平,学生对教材的解读与自己对教材解读有哪些不同。(3)查询相关的辅导资料,将资料揭示的东西与自己解读出的东西进行比较对照,确定教学该内容时,哪些是必须实现的目标,在实现必须实现的目标中,哪些目标的实现学生有困难,找到解决克服这些困难的途径和方法。(4)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篇6
“心本教育思想”的提出,引起了教育界同仁的关注与讨论。本刊特开辟“心本教育论坛”专栏(本期刊登两篇文章,今后将陆续选登这方面的文章),探索心本思想的内涵和意义,旨在引起学校重视“心本教育”。
〔摘要〕自教育部颁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来,各地中小学轰轰烈烈地掀起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取得了一些成绩和效果,但都停留在普及和推动的阶段层面,很少从教育理论的深度予以探究。我们认为,要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和地位作用,必须倡导“心本教育”思想。
〔关键词〕心本教育;人本教育;传统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6-0007-04
一、何谓“心本教育”
(一)心本教育思想的内涵
何谓心本教育?心指“心品”,心本指以“心品为本”。何谓心品?它是指人的心理品质,包括人格、心态、认知、情感、意志等各个方面。
心本教育有两层含义,第一层面是指对学生进行心品教育;第二层面是指教育以心为本,以心为先,从“心”开始的教育思想。第一层面的含义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推进而越来越被人熟悉和接受,而第二层面的含义还是一种新颖的主张,也将是本文阐述的重点。
第一层面是心理学意义上的概念――即对个体进行心品教育。所谓心品教育是指对个体学生进行“健全人格、和谐心态、良好素能”的教育。所谓人格,是指个体在一定的遗传素质基础上、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行为或内在的行为倾向性,它包括需要、动机、自我意识、能力、气质、性格等多个方面。所谓心态是指人受外界事物的刺激之后所反映出来的心境状况。由于个体接受心理教育程度和自我心理修养程度的不同,对外界事物所反映出来的心态就不同,因而人的心态可表现为和谐心态,也可表现为不和谐心态,或有时和谐,有时不和谐。所谓素能是指人的心理素能,即个体的心理素质和由心理素质所引起的能力状况(包括创造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个体的心品有差异,每个人的心品素质不同,甚至有个别人的心品还存在严重缺陷。任何人或多或少都有心理问题,只是程度的轻重不同,出现的时机和频率不同。可以这样理解,目前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对全体学生开展心品教育,全面提升学生个体的心品素质。
第二层面是教育学意义上的概念――即它是一种教育思想方法。认为教育以人的生存、发展为本,而人的心理品质是人的生存、发展的前提和重要条件,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才有人的良好的生存、发展可言,因而教育要以心为本,从“心”开始。
心本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包含如下的概念:
1.心育乃教育之母。教育以心为先,从“心”开始,实际上就是强调育人先育心、心育乃教育之母的理念。一个人的心本状况,直接影响到教育效能,即一个人的心理品质直接影响教育效果。例如学习心理品质、品德心理品质差,则学习成绩差、行为表现差,智育和德育难有效果。一个人的心本状况,也直接影响到其人际关系和命运。因为一个人的心理品质是由自我认知、个性、自信、情感、意志等因素所构成和反映的,这些因素的优劣,直接影响人的心品素质,影响人的学习、工作、行为和人际关系,从而影响到一个人的命运。因此,心品教育是根本,教育要以心品教育为先,心育乃教育之母。
2.“两元结构”与关系平等性。首先,心本教育思想认为,无论是教育关系、管理关系或是工作关系、人际关系,都是“两元结构”体系,即教育与被教育关系、管理与被管理关系、下级与上级关系、亲子教育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夫妻之间关系,都存在“两元结构”。其次,心本教育思想强调两元之间的关系平等性,即强调两元关系之间是平等的,没有以谁为主、以谁为中心之说,也即师生之间、上下级之间、父子(母子)之间、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没有心际之间的高低和等级。
3.“共同愿景”与认知统一性。企业管理学将心本管理思想作为管理学的第三次理论革命――企业管理从“物本”“人本”走向“心本”的管理。20世纪50年代以前,企业管理学提倡“以物为主体”的管理思想;到20世纪60至70年代,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出现,企业管理学提倡“以人为主体”的管理思想;进入21世纪初期,企业管理学提倡“以心为主体”的管理思想,主张管理“以管心为本”。因此,心本管理思想有一个概念:企业管理围绕着全体职工一致认同的企业发展目标来开展。这样,企业管理过程就形成一个全体职工一致认同的“共同愿景”,也叫“共同心境”。这是心本管理思想的重要理念之一。
心本教育思想认为,“共同愿景”或“共同心境”实际上是人的心理认知统一性。没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两元之间的“共同愿景”和心理认知统一性,教育是难于施展和难有效果的,故心本教育思想主张,教育要从“师本”“人本”走向“心本”。为此,心本教育思想强调教育的“共同愿景”与心理认知统一性。
4.“以心为轴”与教育向心性。传统教育思想主张教育以教师为主体、为中心,教育教学过程学生跟着教师转,结果造成师道尊严,制约学生人性自由和约束学生个性发展,造成学校教育管理有时出现对学生的人格伤害、自尊诋毁和人身体罚。人本主义思想强调学校的教育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认为教育教学要从学生的生存、发展需要出发,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学过程要围绕学生而展开,结果造成教师难于施教,班主任不敢严格管理,造成班级管理出现“小霸王”“小捣乱”。心本教育思想认为,教与学是一个整体,不可人为地分割,教育教学不是以教师为主体、为中心,也不是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教与学之间就像两个星球相互绕着运转,谁都不能偏离运转的中心,否则教学无法运转,而这个运转中心就是“以心为轴”。教与学之间围绕心轴运转,不被离心力所抛开,靠的是师生的教育向心性,即共同目标,而共同目标联结师生之间教学的心际,才能保证教学相长。教育只有以心为轴,以心为中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教学关系才能正常运转、和谐运行,教育教学才有最佳效果。
5.“从心开始”与教育基础性。首先,心是人的心理现象的载体。人的自信靠心,情感变化靠心,意志力靠心;人的感知靠心、认知靠心、思维靠心、思想靠心、信仰靠心、道德靠心、信念靠心;人格实际上是指人的心品,个性是指人的心性。由此可以说,心是人的心理现象的载体,心理机制是人的心理现象出现、变化的支撑。其次,心是人的认知的宝库。人的认知靠心,认知实际上是心的认知;一个人对外界事物的看法、认识或态度的改变,实际上是心对事物的认同。这是心理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心理咨询中常常采用的认知疗法,就是依据这一基本原理来进行咨询和治疗的。再次,心是人的行为的驱力。人的认知决定人的行为,而人的认知靠心,因而心是人的一切行为的驱动力。例如,教育靠心、学习靠心、工作靠心、人际关系靠心、生活态度靠心。最后,心品决定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质量。人的心品素质直接影响人的心理,故有心态、心象、心际、心机、心容的优劣之分;也直接影响和决定了人的行为的质量,故有行为好坏的后果。因此心本教育主张教育要“从心开始”,充分注重心品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6.“双重需要”与教育目的观。一直以来,人们一直因教育究竟为“人的发展需要”服务还是为“社会发展需要”服务而争论不休。争论的实质是教育的目的价值取向问题。心本教育认为,教育既为“人的发展需要”服务,又为“社会发展需要”服务,即教育的目的是为人和社会发展“双重需要”服务。
然而,教育究竟能否做到为人和社会发展“双重需要”服务呢?心本教育认为,第一,“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可分割。既然不可分割,就有教育发挥作用的可能,关键是教育目的不能偏倚人的发展或偏倚社会发展。第二,教育为“人的发展需要”服务还是为“社会发展需要”服务的问题,实际上是人对教育的认识问题,也是人为地将它分割来认识的问题。既然可以将它分割来认识,就可以将它作为整体来认识。第三,教育通过对每个个体心品的培养,从而促进人的心品素质的优化,每个个体的心品素质优化了,就能调适“自己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就能协调自己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和谐、相合拍。这好比“大合唱现象”,每个合唱队员的音乐素养、合唱技巧提高了,就有可能演绎并合唱出一支和谐的优美歌曲,而一个没有经过任何音乐素养、合唱技巧培训的人,他无论如何都无法调适自己的音色去跟整个合唱队伍相和谐。因此心本教育认为,教育通过优化人的心品素质(从而也提升文化素质),就能够协调和实现人与社会的“双重需要”。
(二)心本教育思想的实质
第一,心本教育是心品教育。这是狭义的心本教育,是指学校以培养学生良好心品为目标,以积极心理学等理论为指导,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为主体,以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方法为途径的以培养“健全人格、良好个性、和谐心态”的心品教育。狭义的心本教育也可以理解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心本教育是实践活动。心本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教育实践探索。近十多年来,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一种广泛的实践活动。其广泛性见诸三个层面:一是教育心理学层面。主要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二是管理心理学层面。企业将心本管理作为管理学的第三次革命,企业管理从“物本管理、人本管理”走向“心本管理”的实践活动。三是社会心理学层面。社区建设以开展“和谐心理、和谐环境与和谐社区”的实践活动。
第三,心本教育是教育理念。广义的心本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其理念的本质是心品本位观,强调教育以心为本,从“心”开始,强调教育要“入心见效”。心本教育理念认为,育人先育心,只有人的“心品”好,才能最有效地接受教育,才有人的知识、文化、能力等的素质,也才有“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可能。因此心本教育是教育理念,是人本教育思想的核心。
二、为何要倡导“心本教育”
(一)心本教育是对人本教育的深化
1.对人本教育思想的认识和反思。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核心是“以人性为本位”,强调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本,发展个性,充分考虑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将“人”的需要放在教育的第一位。强调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尊重人的存在,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立人格和权利,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维护学生的自我实现,发展学生的个性。客观地说,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出现,是对科学主义教育思潮、传统教育思想的一次大挑战和大冲击。对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且促进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但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由于人本主义在中国化过程中理解上和执行上的异化,导致人本教育思想在教育实践中出现了许多误区:(1)忽视“人的心品”的作用。人本教育思想在充分强调人的发展、个性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同时,忽视了人的心品培养的重要性,忽视了人的生存、发展的内心世界的构建。(2)过分宣扬“自我实现”的价值观。人本教育思想过分宣扬“自我实现”,过分宣扬个体价值,使个体在意识上造成“以我为中心”和“自我膨胀”的心态,缺乏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在行为上有过分的“自傲、自负、自私”表现,凌驾于团体法则之上,凌驾于社会规则之上,严重影响群体、集体的内部和谐,这与现代社会提倡的团队协作精神背道而驰。(3)片面强调“发展个性”的优先权。人本教育思想在以“人的什么”为本上,片面强调人性而忽略心性,过分强调“发展个性”,使个体在情绪上过于浮躁、激动、消沉,容易造成内心的不和谐、不宽容、不平和,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质量。在个性上过于极端、孤僻、高傲,容易形成与他人沟通、交往的障碍,从而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协调和自身发展,严重的“发展个性”会造成人格障碍。
2.心本教育与人本教育的价值观、目的观。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与科学主义教育思想争议的焦点:教育“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之争,是教育为个体发展服务还是为社会进步服务的价值取向之争,也是培养“个体本位”需要的人或是培养“社会本位”需要的人的教育目的之争。人本教育思想提倡“自我实现”价值观,将教育价值全部集结在个体身上,认为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教育必须从人本需要出发;认为“发展个性”才有个性自由,才有人的发展需要。人本教育思想的教育目的观:强调教育目的是为个体的生存、发展服务,大力提倡培养“自我表现”“发展个性”的人。这显然与社会本位价值观发生冲突,也与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团队精神、所需要的人才标准不相协调。
心本教育思想与人本教育思想在教育目的观上不同:对于教育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心本教育目的观强调:第一,心品是个体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和为社会服务的外在表现的魅力,人的“心品本位”决定人的生存、发展。第二,认为人本教育目的观所培养的“自我表现”“发展个性”的人难与“社会本位”需要共融,甚至难与他人相处,难以达到“自我实现”。 第三,心本教育目的观主张培养的“健全人格、和谐心态、良好素能”的人――能以良好心品与“社会本位”需要共融,调适心态与他人和谐相处,最终达到“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一致。
3. 心本教育是对人本教育的深化。心本教育强调“心品本位”的教育价值取向和目的观,认为人的整体品质以心品为基础,“心品本位”决定着人的一切后续的生存、教育和发展的成败。心本教育思想对被教育者的贡献是:给予学生今后的本位发展、适应社会本位发展所需要的法宝――心品。心本教育理念对教育的贡献是:填补了人本教育思想忽视“人的心品”构建的空白,弥补了人本教育思想的某些局限,从而架起人与社会关系之间的桥梁,使人与社会相统一,缓解人与人的矛盾。因此,心本教育是对人本教育的反思、批判和发展、深化。
(二)心本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修正
1.对传统德育的认识与思考。传统教育观从“社会本位”需要的价值取向出发,主张教育以教师为主体,主张教学以“传道”为中心,传统德育是传统教育的组成部分,它是“人的社会化”的工具,其目标是改造人性,培养满足“社会本位”需要的“社本人性”的人。然而,必须承认这一客观事实,人性是相对稳定的,是难于改造的;因而“改造人”的过程是艰难的,“被改造”的过程也是难受的;“被改造”的难受必然使个体在主观意识上产生对立和抵制心理,从而消弱道德教育效能。另外,个体的道德水准越高,对自身要求越严,则越容易出现情感上的问题。例如,在赡养父母上,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一旦无法满足父母要求,道德责任心强的人比道德责任心差的人更感到心里难受。这是传统道德教育所带来的必然后果。必须承认又一客观现象,道德教育的“社本人性”与人本教育的“人本人性”是一对矛盾,时常使人的内心、意识出现情感冲突。从理论上说,“德性”与“人性”之间,道德教育与人本教育之间存在相悖问题。而人本思想提倡“自我实现”“发展个性”,则助长了学生与社会德性、道德规范之间的心理矛盾,加剧了学生内心的情感冲突,有时还导致了学生的行为偏差。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时常出现道德思想教育强调“社会公德”“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而到了人本思想教育,又强调“以生为本”“人的需要”“个性发展”,造成教师无可适从,学生一头雾水。说到底,这是道德“社会本位”教育与人本“个体本位”教育之间撞车的结果,是道德教育碰到的尴尬局面。
篇7
关键词:网络教育;传统教育;优势互补
中图分类号:G434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一种新型的依托于网络技术的教育方式――网络教育日渐流行,所谓网络教育指的是在网络环境下,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优势,向受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一种网络教和学的环境。由于其教学形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深受广大学习者的喜爱,但由于网络教育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自身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而传统教育历经千年的洗礼,虽然有一定的缺陷,但本身也有着网络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如何将二者有效结合,实现教育的最优化,是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1 网络教育的优势概述
网络教育的出现给传统教育带来不小的冲击,因为其不论是在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时间、教学管理上,还是在对教育资源的要求、受教育范围的程度上都有着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作为一种先进的现代信息处理和远程通讯工具手段,它具有以下优势:
1.1 教学资源共享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世界俨然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地球村”,网络上的任何信息、资源都可以供人们学习、使用,而不受地域的限制,这也使得网络教育共享性的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尤其是在我国经济不发达的偏远地区,通过网络就可以接触到最优秀的资源,学到更多的知识。
1.2教学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由于网络教育形式的特殊性,学习者只要能上网,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而不必像传统教育那样要在固定的时间去固定的教室来进行学习,学习者可以在自己认为方便或者是学习状态好的时候进行自主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1.3 教学形式多样化
网络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的“一书一本一粉笔”的教学形式,将教学内容通过文字、声音、图形、动画等多种形式来进行展现,将复杂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积累,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1.4 教学方法灵活性
网络教学提供了灵活的教学方法,实现了学生与信息、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学生可以通过E―mail、QQ、微博、论坛等多种形式向教师进行提问,与同学之间进行课程的探讨与学习的心得,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提问及意见修改自己的教学计划,这些都体现了网络教育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2 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研究
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各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具体表现如表1所示。
如果将二者进行优化整合,发挥各自优势,必将得到更优的教学效果。
2.1 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实现教育公平
我国目前仍处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传统教育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教育公平的一大难题,虽然现在许多城市进行教育改革,尽量达到教学及师资在一个地区内的均衡,但在不同地区间仍然存在着不平衡现象,而网络教育
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2]。网络教育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的资源共享性,通过它就可以解决教育公平性问题。此外,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改变了信息单向的、被动的传播的局限,实现了学习者对信息的主动获取和控制,从而使学习
交往模式由单向式向交互式转变[3]。学生可以通过多样的网络形式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实现师生间相互平等、相互影响的交往模式,教师从原来高高在上的长者变成了学生的朋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并逐渐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转变。
2.2 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提高学习效率
在传统教育中,规范化的课堂教学,严谨的教学节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由于课堂紧张的气氛,及过于教条的教学方法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可以将网络教育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带入传统的教学课堂,将复杂化、抽象化的问题通过动画、声音、视频的形式穿插在教学内容中展示给学习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接受知识,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得学习的印象深刻,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2.3 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优化教学方式
网络教育在教学形式上虽然不受时间、空间地限制,但对于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要求极高,没有了课堂的学习氛围,没有了老师的督促,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就要发挥传统教学对于课堂有效控制的优势,教师在开学初为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期中可以进行测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进行分析和总结,另外在网络教育中可以安排一些课堂教学的课程,定期安排学生与教师的见面会,增加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2.4 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使得人们在学校接受的教育很难满足社会的竞争、工作的需要及自身对知识的渴求,网络教育弥补了这一缺陷,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工作的需要进行相关的网络课程的学习,以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能力,延续传统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终身教育的要求,符合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总之,无论是网络教育还是传统教育都有着自身独特的优点和不容忽视的缺点,通过上面的研究发现,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相结合是可行的、有效的,结合的方式也是多样的,但对于二者的完全融合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如何使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更加系统化是未来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夏仁康.正确认识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23):80-81.
[2]倪政林.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研究[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4):5-8.
[3]王悦.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2):134-136.
篇8
关键字:新教育实验主体;转向;交往实践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比较新的名词,目前就这方面的研究不是特别深入,各省各地的研究者都是在猜想中进行的,目前,国内各地各校各研究区的人员正在将这个梦想付诸实践,将这个“新教育之梦”运用到现实中,把它与实践结合并且进行规整系统,新教育的梦想正在走向一个教育流派。以往很多人对新教育的内涵进行过概括和表述,比如有人提出“新教育应该从实践做起”“新教育是‘心灵教育’的开始”等,这些不过是各个研究者从自己的认识出发进行的阐述,还有不少的媒体甚至说新教育是我们祖国教育的希望。这些认识都是很有道理和依据的。权威人士指出,新教育实验的目的在于教师和学生,是教师和学生能够真正的热爱教育生活是新教育的最终目的,新教育主要有六大途径,把新教育作为教师职业发展的新起点,通过这六大途径最终达到其目的。
一、“新教育”的发展
每一个新事物都是伴随着质疑的,新教育也不例外。新教育是在人们对它的怀疑声中进行产生并发展的,很多人甚至认为新教育作为一个教育现象没有理由能够走得更远;有人怀疑新教育有没有体现“新”字。对于这些怀疑是可以理解的,只有在这些怀疑声中才能真正的接触到实质。当然这并不能组织其作为一个合理现象的存在和发展,我们对新教育进行的实验从草根到正堂,然后又经过讨论回到草根,看着它从开始的“十大理想”发展到“五大观点”,从研究的“四个转变”到“六大行动”、“三个项目”,并且我们欣喜的看到新教育正在逐渐的进入我们的教育生活,不可否认的它正在改变着教师、学生和我们的学校,新教育实质上在改变着我们的教育体制,它正在谱写一首首教育的赞歌,新教育给它的研究者带来新的能量。对人的尊重和关爱是新教育根本上能够做到的,新教育关注人的主体精神。笔者认为新教育从根本上对教育进行了变革。新教育的“新”就体现在它的主观的变革上面,新教育是适应时代的关注人的本体的教育。
二、教育主体的论述
那既然新教育是对主体的变革,我们就要对主体进行简述。主体的概念是有意识的并且能够自主行动的人,它的存在是有相对的概念的,主体的相对概念就是客体。主体观主要的就是呈现出人在主体这一概念上的立场、理念和原则。它主要是指人们关于主体的基本的认识和观点。在教育上我们成为教育主体,教育主体就是参与教育的人,也就是教育生活中的学生和教师的个体。根据上述的观点教育主体观就是人对于教育的主体即学生和老师的基本的观点,根据上述的论述就是指人们对于教育的立场、观点和原则。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主要是通过知识的传授和接受建立的,主要是通过教学的途径进行交往的,这种关系是比较稳定的交往关系,可以用“教师--教学活动--学生”来表示,对这种的教育关系,人们会从不同角度上进行探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认识会造成极其不同的教育主体观。
教育的主体争论由来已久,可以说从教育产生的那天起它就是教育的发展的一条主线。在整个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教师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争论,在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这包括近代德国的教育学家赫尔巴特的教师主体观和美国教育学家杜威的儿童中心观,这是西方教育发展史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在我国的历史上一直强调的观点是“天地君亲师”也就是教师有着至高无上的光环。我国的教育传统就是教师中心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传授道理解答疑难的,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解放以后,我国长期以苏联作为模仿对象,教育体制方面受到苏联的思想的影响很大,在这种影响之下,教师的地位和权威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被动的接受“塑造”。是受教育的对象。七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各种思想传入我国,教育的研究也就理所当然的影响了我们。杜威等的“民主教育”的思想被接受,并深刻的影响了我国的教育,对传统的教育提出挑战。于是学生中心论就逐渐的占了上峰。很长时间内学生的主体地位被不断的强化。其实在西方教育发展史上,主要有两次比较大的教育反思。首先人们探讨的是到底教育主体存在不存在;这次主要的成果是确立了自我的主体地位。其次是对于主体的定位的反思;学生主体论的观点促使人们渐渐的强化了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认识。学生确立了自己的教育主体的地位。这些讨论和取得的成果主要得益于时代的进步和人们主观意识的觉醒,主要是人类对真理的探索的结果。人们以前对教育的探讨完全的围绕着教育主体的对象进行的,而这次讨论和发展主要是回答到底什么是教育的主体,在明确这一概念后,才真正的有了可以评价的标准。人们对于教育主体的认识更多的是对主体间的、主题和人的等概念的混淆,而误以为主体本身就是没有什么概念的不言自明的内容。主体实际上是需要进行科学的全面的论述的。
三、新教育试验主体观转向中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在教育发展中教育主体观的转变。在教育的发展史中有过各种不同的论述,像经验主义、实证主义等等,它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证。
其次我们应该明确目前我们关于教育主体观的问题的所在。自教育产生以来对教育主体观有过各种不同的论述,基本上都是二元论,在传统教育的认识中没有明确关于教师与学生的交往的中介即教学的作用。
再次我们讨论的新教育主体观到底新在哪里?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新教育主体观到底有哪些对传统的突破,新教育主体观内涵中包含着对深刻的交往哲学的认识,包含着实践主体论的思想。人的主体性是一切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关系来源于交往。那新教育实验得出的观点是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主要是以教学为纽带进行的交往的。
结语:
综上所述,新教育主体观对传统教育的主体问题进行了解答。新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传统教育的主体观。它借助传统教育的关于主体观的种种说法,对教育主体观进行积极的研究,并且在不久的将来会以自己的初生的生命力推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恒兵, 理解“历史规律”——一项从因果观演变视角的考察 [学位论文], 2009 (02)
[2]. 徐广宇, 论现代大学的文化使命 [学位论文], 2009 (10)
[3]. 石德金, 发展型国家及其超越—— 兼论当代中国的国家转型 [学位论文] 2009 (10)
[4]. 刘猛, 匿影缠绕:意识形态与中国教育学——一个集丛式问题的提出及初步分析 [学位论文], 2010 (01)
宋东民,男 , 内蒙古托克托县 :汉 :1967.10.27 :大专 ,职称:助理实验师 ,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单位地址: 包头师范学院
手机:15332933307
篇9
关键词:传统教育 数学教学 数学思想 启发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当然,课程改革也不例外。传统一向都是被革命的代名词,改革就是对传统的批判。在课改的过程中,当问及什么是传统教育时,我们未必能说得清楚,关键还是在于我们没有搞清楚优良传统教育的内涵,没有对真正的传统进行很好的归纳、审视和总结。
张奠宙教授认为中国数学教育的特色就是在良好的数学基础上谋求学生的数学发展。也就是在三大数学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的课堂教学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作支撑,具有许多与世界主流研究不同的特色。中国的教育有几千年的实践经验,相对于一些大肆追捧的国外的一些光怪陆离却不多实践效果的理论,我们未免有点太妄自菲薄,自己瞧不起自己了。
以下针对一些我国传统的优秀的数学教育的特征进行简要概述,并和国外的相关提法进行对比,借以显示我国优良的传统数学教学的特色所在。
1、重视导入环节
一个好的课堂导入通常会成为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中国古代的教育中孔子认为温故而知新。涂荣豹教授指出中国的数学教学长于由旧知“导出新知”。而国外则强调联系学生日常生活的情景设置,即数学课堂要能够设置与学生的日常行为相联系的情景。
数学不同于人文学科。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主要是研究数与式的运算规则。这种教授数与式的运算规则的课程,像幂指数运算和因式分解等。恐怕很难创设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的情景。但是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由旧知识导出新知识。我们可以用连加为乘导出连乘为幂,用整数的质因分解导出因式分解,这些都是可行的。
从学生的日常生活情景出发进行情景教学也是可行的,像角度的测量,三角形的内角和等都可以用情景教学法。但是,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也不能事事都以直接经验为标准。情景教学应当作为导入阶段的一个加强和补充,不能取消或代替导入教学环节的设置。
2、重视启发、诱导、讲解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国的数学课堂注重启发、诱导、讲解。而西方的则更注重启发、探究、创造。现在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是人类几千年来反复思考,经过实践检验的知识。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创造人类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知识,恐怕很难做到。
中国数学课堂上的启发、诱导、讲解更多的是在师生之间的问答过程中体现出来。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都是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精心设计的,能根据学生的理解薄弱点进行设问。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让其他学生补充,最后教师会进行点评。经过师生双方的问答,教师在讲解某一知识点时会有所侧重,引导学生的思路。通过教师的讲解也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通过师生双方的互动把握数学知识的真谛。
3、师班互动
曹一鸣教授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师班互动是课堂师生互动的主要环节。受中国具体国情的影响,我国的班级课堂人数基本上在40-60之间,有些学校可能更多。国外不同,他们的班级课堂人数一般在20-30之间,这也是国外盛行分组讨论、汇报、组间讨论,教师总结的形式的原因。他们的课堂人数少,有利于教师的管理指导,他们更倾向于师组讨论。就中国课堂而言,这种师组讨论的形式显然是十分困难的。
鉴于中国课堂人数多的问题,我们的教师也自有他们自己的一套办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以下环节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提问、学生间相互纠正、教师引导评价、形成严谨表达。提问是需要全体同学思考的,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间的相互纠正能过活跃课堂气氛。这种既有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又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的教学方式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
4、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传授
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国的课堂教学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的传授。张奠宙教授认为我国的数学教学重视概念的理解、证明的过程、解题的思路,提倡数学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都是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理念。
当有一个典型例题的时候,中国的教师通常会提到这个题可以用某某方法解,这样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会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当下次见到类似的题目时,学生运算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一些常用的数学的思想方法像分析综合、归纳演绎、联想类比等到现在我还是记忆犹新,还经常把这些运用于实践中去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中国的数学教师普遍具有这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意识,这样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解题,而且还得到了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和训练。这对以后的生活和学习都会有莫大的帮助。
篇10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课堂教学 环节
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部从2001年起,用5―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上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就是如何使学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革课堂教育模式,改革教学过程,改革育
人模式,推动教育现代化。如何高效率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呢?现代教育技术中的网络技术是改革课堂教学设计的切入点。
一、传统的课堂教学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有一幕很典型的教学情景:一个教师在讲完课后说:“有疑问的同学请举手。”但这时候全班没人举手,实际上学生是否确实没有任何疑惑呢?其实,或许有学生没有想到要提的问题,或许内向的学生不敢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明对本节课有不理解的地方,或许有学生想回去看一下书才去补充有关的疑问,或许大家确实一点疑问也没有,却可能在做作业的过程中遇到。常规的教学方式造就了一代代学生勤学苦练地认真听课并记笔记的学习模式,但却导致他们不善于也不能及时地在学习中有疑惑时便向教师表达,而教师通过个别提问的方式也只能使其了解到个别的情况且不能代表全体,因而教师只能通过作业、测验或考试、复习课等常规的方式反馈学生的学习水平。信息时代下互联网络及其相应教与学支撑平台的出现则为我们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其互动式的网络教学则对常规的教学模式带来了一系列全新的变革。
二、在网络环境下开展课堂教学应注意的几个环节
集文字、影像、声音、动画、图形等为一体,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具备方便、快捷交互功能的网络教育技术,在辅助教学过程中,能根据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把抽象的概念和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真正实现让学生看得清楚,听得真切,感受深刻,从而激起学生的情绪反应,触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获得较为鲜明的感性认识和深刻的理性概念。
1.准备环节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情况准备好合适的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应用于课程最关键的就是找到学科知识点的切入点。例如在物理学科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可切入的知识点很多,教师应充分利用可切入的知识点,围绕知识点的揭示、阐述、展开、归纳、总结等环节,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有效的课程整合。如能利用计算机制作出模拟接近于物理真实情景的模拟型课件来演示物理变化过程,将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学环节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特点,结合学生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1)以群体学习为主的讲授型模式。依据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及其发展趋势,这种以学校―班级为主渠道的教育形式,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跨度内仍将占主导地位。由于这种形式的教育以集中教学为特征,它的优势在于可利用校园网络达到不受传统课堂的人数、时间、地点的限制,大规模地进行适应讲授型学习内容的教学,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具有能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里进行信息、情感等方面直接交流的方便条件。因此在此基础上,充分、科学、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对多种媒体信息进行集成性、可控性、开放性和智能性等多元化处理优势,将有助于创建一个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信息环境下的讲授型课堂教学模式,为实现现代教育的目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以自主学习为主的网络化课堂教学模式。这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采取以网络教学系统为中心,以积件思想为主线的方式,在实施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同时全方位监控、指导学生个别学习,从而既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又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运用网络技术中的在线交流、论坛、留言等功能设计能诱导学生参与讨论的初始问题,在讨论区中分层次建立相应的问题讨论组,然后学生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参与到适合自己的一个讨论组中进行讨论或发言,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逐步引出后续问题,始终主导着讨论的进程,激励和引导组内的学生获得进一步参与学习讨论的兴趣,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3.答疑辅导环节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强化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中,由于受学生不同的学习动机、自律水平、网络操作技术、认知风格、认知基础等影响,学生的析疑、解疑通常建立在与学习伙伴的交流或教师的指导基础上才能完成。例如,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可以通过应用网络教学系统的电子举手功能、联机讨论功能、语音交流功能等进行协作学习,进而借助于学习伙伴或教师交流,在共享集体智慧的基础上,逐步析疑,并由表及里地去探寻事物的本质,达到对所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思考。
4.反馈评价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