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融资的主要渠道范文
时间:2024-03-28 16:38: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负债融资的主要渠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房地产开发企业系资金密集型企业,其负债融资具有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点。并且现阶段国家正在加大力度实施宏观调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进行控制房价。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本文研究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融资问题及如何合理地进行负债融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来提升公司的治理效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对房地产的需求也相应的急速增长,住房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国家顺应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展趋势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促使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逐渐成长起来。
房地产开发企业属于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企业,具有投资回收期较长、资金周转速度较慢、财务风险较大等特点。因此只能借助于有效的融资手段,房地产开发企业才能有效持续运转。房地产开发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财务杠杆比例较高,资产负债率仅低于金融企业,偿债能力弱。基于上述问题,房地产开发企业急需解决房地产融资中的负债融资问题。房地产企业需要深入地挖掘自身负债融资比例、负债融资效果、负债融资风险等现状,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立一个低成本的融资渠道和安全可靠的负债融资结构的良好的平台。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负债融资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银行贷款资金依赖过度
由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对资金的严重依赖,因此其资金来源的分析显得极为重要。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按来源可分为国内银行贷款、国外资金、自筹资金以及其他资金等。据统计,目前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主要由自筹资金、国内贷款和其他资金这三大块供给。利用外资所占比例很小。
由于国家对贷款审批资格的严格控制,房地产不良信贷不断出现,直接的国内贷款已经不是最主要的来源,尤其是国家为稳固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其自有资金比例要求提高到35%以后,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想尽办法套取银行贷款转化为自有资金部分。所以说,房地产开发企业大部分的自筹资金直接或间接的来源于银行贷款。这导致了房地产开发企业资产负债率的上升,同时使财务风险明显加大,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债务危机。
2.房地产开发企业债券融资发展不完善
房地产债券发行难度很大,包括发行平台不完善以及发行条件限制严格等。房地产债券是未来房地产业资金筹集的一条重要的,也是最理想的渠道,但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很少通过发行债券来募集资金。房地产债券按期固定地收回本金和利息,较一般债券收益很更高,而比股票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流动性。所以,在国外成熟房地产市场中,债券无疑是房地产开发企业负债融资的最优选择,但我国债券融资目前发展还相当不完善。
3.债权人治理机制作用发挥受到限制
负债融资对企业的治理机制较其他融资方式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在我国金融市场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在债权人监督企业会计信息公布时,公司法暂只是规定在发生重大变更事件时,企业才有义务在规定时间内通知债权人变更信息。这一规定太过模糊且效用不是很大,债权人很难发挥积极作用,处于非常被动的位置,。
目前破产法不够完善。破产法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破产清算时,清算由大股东的政府机构指导实施,而主导权不在债权人手中,债权人的约束力弱化,很难有效地发挥监督约束作用。当房地产开发企业出现不良信息而不愿意公开时,此时把控制权转移到债权人手中而实施约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但是,当前我国的破产法对这一块的约束并没有很强效力,致使无法及时有效的发挥债权人的积极作用。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负债融资优化政策
1.调整贷款负债结构
银行贷款无疑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目前最重要也是最应该合理安排负债融资的来源。这种融资方式的优势长时期都不会改变,那么我们应该合理安排在银行贷款中的主要各部分。
长期负债相对于短期负债来说较为稳定,将来较长时期内才用偿还,可以作为准资本来投资、经营,并且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企业价值。而且长期负债面临较小的流动性不足风险,短期内偿债压力不是特别大,对市场出现的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应对具有缓冲时间。因此,企业应继续加强长期负债融资的应用。
在企业负债结构上,万科与保利两大房地产上市公司龙头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保利的资产负债率偏高于万科,其中长期负债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万科则相反,短期负债占有较大比重。保利的负债结构相对来说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短期偿债压力,加快了资金流转,使得保利的资金回笼效果相对明显,因此这种负债结构值得房地产行业借鉴。
2.选择合理负债融资结构
在房地产金融政策不断出台的背景下,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融资渠道极其重要。房地产开发企业应根结合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改变传统负债融资方式和渠道,改变以银行为单一渠道的旧格局, 实施多元化的融资组合,形成以银行信贷、债券发行及房地产信托为主的多层次的负债融资体系,以分散单一融资带来的风险。房地产开发项目若不相同,则对融资的要求也不相同,每个独立地房地产开发企业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别的企业的模式。因此企业在选择采取哪种融资渠道或组合时,应对各种融资渠道的优缺点进行比较, 通过对各种方案进行深入分析设计出各种不同的融资组合方案,以选择最佳的最适合企业的负债融资模式。
3.强化债权约束监督机制
目前我国应加强银行和其他债权人债权的约束力在实现企业价值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监督和约束作用,促使房地产开发企业管理层合理运用债务资金。
篇2
关键词:货币政策传导;转轨经济;金融加速器;资产负债表渠道
一、 引言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不断完善的金融体系,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周小川,2014)。货币政策传导理论包括传统的“货币观点”和非传统的“信贷观点”,“货币观点”将利率以及利率影响的资产价格渠道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途径,“信贷观点”强调银行信贷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我国的金融体系以银行主导,“信贷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从信贷供给的角度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信贷渠道”进行研究,以加深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的认识。银行信贷供给受到自身经营以及借款方信用水平两方面的影响,前者在理论上表现为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贷款渠道(Bernanke & Gertler,1995),对后者的解释现有理论包括资产负债表渠道以及金融加速器理论。
Bernanke和Gertler(1995)首次提出货币政策传导的资产负债表渠道,他们认为货币政策变化会影响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状况,从而影响银行的信贷供给,并进一步传导至实体经济。Bernanke等(1996)提出“金融加速器”理论,他们认为由于信贷市场存在信息摩擦,借款人的资产净值可以降低外部融资溢价,但借款人资产负债表具有顺周期的内生性变动,这导致最初的货币冲击通过信贷市场放大,表现出金融加速器机制所导致“小冲击,大波动”现象。从货币政策信贷传导角度,资产负债表渠道理论和金融加速器理论具有相似性,两者都是从借款人的资产负债表角度观察货币政策冲击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现有的理论研究显示,我国作为转轨经济体,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在经济中并存。国有企业由于存在政府的隐形担保以及更好的银企关系,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而民营企业在获取信贷资源时处于弱势地位(白重恩,2005、Firth et al.,2009、洪怡恬,2014)。由于我国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在获取信贷资源时的不同地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资产负债表渠道可能表现出一定特征。本文从现有理论出发,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资产负债表渠道的有效性进行检验:一方面检验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资产负债表渠道的存在性;另一方面检验我国资产负债表渠道所表现出的特征。
二、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说
1. 文献回顾。Bernanke等(1988)提出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观点”,他们通过放宽传统理论关于债券和银行贷款完全替代的假设引入货币政策传导信贷渠道,为这一研究领域奠定理论基础。Bernanke和Gertler(1995)首次将信贷渠道划分为银行贷款渠道(Bank Lending Channel)和资产负债表渠道(Balance Sheet Channel)。银行贷款渠道从银行自身经营限制以及监管约束角度研究货币政策变化对商业银行贷款供给的影响,现有文献认为商业银行自身的规模、流动性、资本充足率、融资能力、外部的监管以及行业竞争水平等都会导致银行贷款供给的横截面差异(Olivero et al.,2011)。相对于银行贷款渠道,资产负债表渠道从信贷需求方角度研究货币政策变化对银行贷款供给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信息经济学的兴起成为将各种金融市场摩擦融入经济周期波动分析框架的理论媒介和有力工具。在信贷市场中,信贷需求与供给方的信息不对称增加了信贷融资成本,导致融资方的外部融资溢价。Bernanke和Gertler(1995)认为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的净值以及其他财务指标可以降低企业的违约风险,减少信息不对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外部融资溢价。由于企业的净值等财务指标与货币政策状态相关,比如对于重资产行业,货币政策紧缩期,利率上升会大幅降低企业资产净值,从而减少企业净值用于降低外部融资溢价的作用,导致企业的外部融资成本上升。因此货币政策变化会通过影响企业资产负债表状况影响银行对企业的信贷供给,从而传导至企业的资本支出。这一机制表现为货币政策传导的资产负债表渠道。Bernanke等人(1996)提出的金融加速器(Financial Accelerator)理论与货币政策传导资产负债表渠道具有一定的相似性。Bernanke(1996)通过金融加速器理论揭示出信贷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所表现出的“小冲击,大波动”现象。金融加速器理论着眼于宏观经济波动的传导机制,阐述了信贷市场不完美性导致货币政策变化通过信贷市场状态的改变被加剧和传递的机理。王立勇等(2012)通过对国内外文献梳理,认为现有“金融加速器”理论研究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以新凯恩斯理论为基础,从传统BGG模型出发对金融加速器理论与宏观经济波动相关性进行研究;第二类以新古典经济理论为基础,从RBC模型出发对金融加速器效应进行检验;第三类主要采用不同计量方法研究金融加速器的具体效应。
在货币政策传导资产负债表渠道方面,许多学者利用企业的微观层面数据进行实证检验。Bougheas等,(2006)采用英国企业的横截面数据对货币政策传导的资产负债表渠道进行检验,他们的研究发现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特征会影响不同货币政策环境下企业银行融资相对于其他外部融资以及总融资的占比。朱新蓉和李虹含(2013)采用我国2007年~2013年上市公司的横截面数据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与企业层面的资产负债状况的相关性进行检验,研究认为我国企业层面的现金流状况与企业的投资相关性受到货币政策变化的影响。
许多学者的研究显示,我国作为转轨经济体,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在经济中并存。国有企业由于存在政府的隐形担保以及更好的银企关系,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而民营企业在获取银行贷款时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白重恩,2005;Firth et al.,2009)。洪怡恬(2014)采用我国上市公司样本研究发现我国上市企业表现出明显的融资约束问题。银企关系可以降低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但不能显著降低非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
2. 假说提出。现有理论认为企业作为信贷需求方拥有个人信息,与商业银行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这导致企业的外部融资溢价。货币政策传导资产负债表渠道认为企业的资产净值可以作为抵押资产,降低企业的违约风险,减少外部融资溢价。
由于不同企业的资产结构不同,可抵押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占比有差异,对于可抵押资产占比较高的企业,货币政策变动带来的资产净值变化可能大于可抵押资产占比较低的企业,这会导致货币政策调整对企业银行信贷影响的程度随企业的资产结构而变化。为了对这一货币政策传导过程进行验证,我们提出假说1。
假说1:企业银行贷款增速与货币政策指标的负相关关系随着可抵押资产占比的提高而增强。
同时,在我国的转轨经济背景下,国有企业由于政府的隐形担保存在融资软约束,资产净值对国有企业信贷融资约束的缓解可能并不显著,因此上述货币政策传导的资产负债表效应对于国有企业并不明显;民企企业存在融资硬约束,资产净值变化对民营企业的信贷融资影响较大,上述过程对于民企企业可能更为显著,因此我们提出假说2。
假说2:由于国有企业的融资软约束,假说1中所表现的相关性对于民营企业的表现更加明显,而国有企业并不显著。
三、 数据描述与模型构建
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本文以中国沪深两市A股2004年~2014年度间上市公司季度数据为研究样本,按所有权性质的不同,将样本企业划分为国有企业组和民营企业组,以企业的最终控制权作为企业所有权性质的划分标准。
企业微观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在样本中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剔除ST公司,删除相关变量数据缺失以及存在异常值的观察样本。货币政策指标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
2. 模型构建和变量定义。为了实证检验假说1和假说2,本文参考国内外相关货币政策资产负债表渠道检验模型,并考虑到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构建如下GMM模型对理论假说进行检验:
模型:Loanit=β0+β1Loanit-1+β2MPt-1+β3MPt-1*Ratioit-1+β4Liqit-1+β5Lnsizeit-1+β6LnInvestt+ui+εit
模型中被解释变量Loan为样本企业的银行借款增长率,采用t年度的银行借款期末增加额比t-1年度银行借款期末余额。解释变量包括可抵押资产占比(Ratio)与货币政策立场(MP),Ratio为企业可抵押资产与总资产之比,可抵押资产包括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存货科目;货币政策立场指标参考国内相关文献,选择银行间7日同业拆借利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以及存款准备金率(徐明东和陈学彬2011);MPt-1*Ratioit-1为货币政策立场与可抵押资产占比的交叉项,用于检验货币政策立场与企业的贷款增速负相关关系是否与企业的可抵押资产比例相关。控制变量包括流动比率(Liq),企业规模(Lnsize),以及衡量宏观经济投资水平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量(Lninvest)。
我们主要关注系数β2和β3,β2为负则表示货币政策立场与企业的贷款增速负相关,货币政策紧缩会导致企业的贷款增速降低;β3则用于检验货币政策立场与企业的贷款增速负相关关系是否与企业的可抵押资产比例相关。为了检验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的货币政策传导信贷渠道差异,我们将总体样本划分成国有企业组和民营企业组分别检验。
四、 实证结果与分析
我们首先通过过度识别检验和干扰项序列相关检验对模型的有效性和稳健性进行检验,干扰项序列相关检验用于检验原始模型干扰项是否存在序列相关,过度识别检验用于检验工具变量的选取是否合理。
从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货币政策立场指标MP的相关系数为负,说明企业的银行借款增速和货币政策立场负相关,在货币紧缩时企业的银行借款增速降低,宽松时银行借款增速提高。分组来看,民企组的相关系数相对较高且不同的货币政策指标下显著性水平都达到1%,而国企组的整体显著性水平并不高,这反映国企的银行借款增速受货币政策影响相对民企较低。
货币政策立场指标与可抵押资产占比交叉项系数为负,表明可抵押资产占比较高的企业银行贷款增速与货币政策政策立场的负相关性相对较强,企业银行贷款增速与货币政策政策立场的负相关性随着可抵押资产的占比提高而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假说1。进一步,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国有企业组交叉项的相关系数并不显著,而民企组的相关系数在不同货币政策指标下都表现出了较好的显著性,在指标为贷款基准利率时在1%水平上显著。这一检验结果对假说2给予了较好的支持,国有企业组由于我国的转轨经济背景,信贷约束并不显著,银行的信贷供给受企业的资产净值变化影响较小,货币政策传导的资产负债表效应较弱,而对于民营企业,由于企业本身存在融资约束,企业资产净值为缓解企业信贷融资提供了较好帮助,而货币政策变化对企业净值的影响会传导至银行对民营企业的信贷供给,表现出明显的资产负债表效应。
在控制变量中,企业的流动性和规模都对企业的信贷增长有明显的相关性,流动性较好的企业在下一期的信贷增速相对较高,而规模较小的企业信贷增速也相对较高。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的信贷融资也有一定影响,国有企业组的表现相对显著,而民营企业组的显著性较弱。
五、 结论
货币政策传导资产负债表渠道理论和金融加速器理论都认为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会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产生影响,货币政策变化会传导至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从而影响银行的信贷供给。
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民营企业存在明显的货币政策传导资产负债表效应,民营企业由于存在较为显著的融资约束,企业净值的变化会显著影响银行的信贷供给。国有企业由于其有较好的银企关系以及政府背景,银行的信贷供给受企业资产负债状况变化的影响较小,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资产负债表效应。
在政策建议上,我们认为由于我国民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效应较为明显,货币政策的变化会对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造成更大的不确定性,降低民营企业的投资和经营效率,尤其在货币政策紧缩期,经营效率相对较低的国有企业会进一步压缩民营企业的信贷资源,降低整体经济的产出效率。因此我们建议,一方面应该适度降低货币政策的波动,减少企业融资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需要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同时减少国有企业存在的隐性信贷优势,尤其在货币政策紧缩期间,这可以有效缓解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也可以提高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白重恩,路江涌,陶志刚.中国私营企业银行贷款的经验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5,(3).
[2] 洪怡恬.银企和政企关系、企业所有权性质与融资约束[J].宏观经济研究,2014,(9).
[3] 王立勇,张良贵,刘.不同粘性条件下金融加速器效应的经验研究[J].经济研究,2012,(10).
[4] 徐明东,陈学彬.中国微观银行特征与银行贷款渠道检验[J].管理世界,2011,(5):24-38.
[5] 朱新蓉,李虹含.货币政策传导的企业资产负债表渠道有效吗――基于2007~2013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J].金融研究,2013,(10).
[6] 周小川.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货币政策框架的演变.清华大学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的演讲,2014.
[7] Bernanke,B.S.and A.S.Blinder.Credit,Money and Aggregate Demand[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8,78(2):435-439.
[8] Bernanke,B.S.and M.Gertler.Inside the Bla- ck Box: The Credit Channel of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5,9(4):27-48.
[9] Bernanke B.S,Gertler M.and Girlchrist S.The financial accelerator and the Flight to Quality[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6,78(1):1-1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号:14YJC790129);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项目号:SK2016A0039)。
篇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及时而充足的融资支持,对企业集团而言就更是如此。科学有效地融资管理对集团的发展极为重要。集团公司需要发挥集团整合优势,不断拓展融资渠道,并有效控制财务风险,为下属子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强有力的融资支持,为集团公司发展战略服务。本文首先阐述融资对企业集团发展的重要性,然后分析目前我国企业集团融资所面临的问题,最后据此提出一些加强企业集团融资管理的策略。
一、融资对企业集团发展十分重要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及时充足的融资支持,对大型集团公司而言就更是如此。融资驾驭控制得当,可以给集团的发展壮大增加动力,集团通过融资获得快速发展。例如某集团从10年前成立初以承接工程建设施工项目及总承包为主的施工企业集团,施工利润有限,但通过科学有效的融资支持和管理,成为以基础设施投资及房地产开发带动设计施工总承包,集团利润得到充分保障和提高,集团成功转型为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的企业集团。2007年集团被市国资委第一批确认主业的企业集团之一,集团核心主业是城市基础设施设计施工总承包及运营管理、基础设施投资经营和房地产开发经营。集团年综合营业额、净资产、资产总额均翻5倍以上。反之融资失控,必然影响集团信誉和健康稳定发展,会给集团、债权人、国有资产造成损失。可见融资对于企业集团的发展极为重要,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我国企业集团融资的因素很多,集团公司如何发挥集团整合优势不断拓展或创造更多的融资渠道,并有效控制财务风险,为实现集团公司发展战略服务?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二、我国企业集团融资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
我国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会出台一些财政金融政策,影响企业融资方式、融资规模及融资成本。如2007年国家宏观调控加强,相关政策频出,全年五次加息,一年期贷款利率从年初的6.39%增长到7.29%;十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从年初的9%提高到14.5%,冻结银行信贷资金过万亿元。特别是10月份后,银监会用窗口对话的行政命令的手段,要求各银行的信贷规模不能超过年初的水平,上述这些政策给处于投资期的企业集团带来很大的资金压力。而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家从年初从紧货币政策,紧缩市场货币流通到年末积极财政政策及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且从9月16日至年底央行连续5次降息,一年期贷款利率又从7.47%降至5.31%。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改变了融资环境,使集团资金筹集及融资成本的控制增加了难度。
2、融资渠道相对单一
我国企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限制了企业集团选择多种融资渠道,优化资本结构,防范融资风险的空间。融资渠道相对单一,首先,体现在严重依赖银行贷款这一间接融资方式,对一些资金密集型的行业如房地产行业尤其明显。其次,在直接融资,即资本市场上,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发展失衡,企业往往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募集所需资金,而较少利用债券方式。虽然政府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市场体系、监管体系和调控体系”,我国的资本市场也已经呈现出逐步完善的趋势,债券市场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目前债券市场管理体制还有待理顺,市场规模相对较小,流动性也不强,限制了企业发债融资。
3、对融资风险认识还存在不足
企业集团的融资活动涉及的问题很多,贯穿于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而且,伴随着近年来集团资产规模日益扩大和发展速度的提高,融资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集团作为一个财务主体,资本结构有负债存在,必然面临融资风险。具体可分为现金性风险和收益性风险,无论是哪种风险发生都会给企业集团带来严重不良影响。但目前有许多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不能从根本上把握风险的本质,认为只要能够找到资金,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融资风险,对未来环境变动预期,考察资本结构是否合理及制变能力缺乏研究,而且这种观点在一些企业集团高层管理人员中也很普遍,一味扩大投资规模,对投资风险与融资风险彼此是否协调对称研究甚少。这种由于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观念狭隘,缺乏正确的市场风险意识,也是融资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完善集团融资管理策略
根据企业集团发展战略,为确保投资政策的实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科学融资规划。集团可以通过预算,对集团及子公司等的融资规模、融资方式以及时间进度事先统筹规划,使集团融资策略与未来投资的资金需求协调匹配,进行科学的融资规划,制订合理的融资方案,确定融资渠道,明确融资主体。有效的融资管理既要强化内部管理,控制财务风险,也要不断创新融资方式,确保融资需求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和风险。
1、积极进行资本运营,盘活企业集团存量资产
一般而言,资本运营模式可以分为扩张型和收缩型。资本扩张是指在现有的资本结构下,通过内部积累、追加投资、吸纳外部资源,即兼并和收购等方式,使企业实现资本规模的扩大。在进行资本运营过程中应当发挥其专业化优势和规模优势,采用纵向资本扩张模式。如某施工企业集团通过BT(建设—移交)、BOT(建设—运营—移交)基础设施投资一种比较新的契约型直接投资方式,成功建造了沪嘉高速、沪青平高速、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大连路隧道等,也带动了集团内施工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而与BT、BOT投资配套的融资策略是集团自有资金投入三分之一,银行项目贷款三分之二,贷款人除依赖项目收益作为偿债来源,并可在项目资产上设定担保物权外,还要求与项目完工有利害关系的第三方当事人提供各种担保。收缩型资本运营模式是指企业把自己拥有的一部分资产、子公司、内部某一部门或分支机构转移到公司之外。它是对公司总规模或主营业务范围进行的重组,其根本目的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以及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另外,企业集团可以利用其规模优势,加强资本运营的力度,通过大规模并购或出售集团内部分企业资产将其盘活等方式,获得更多的资金来源。如企业集团房产开发资金紧张,通过已有的房产经营性物业固定租金收入抵押贷款,还有集团通过应收工程款保理业务及银行票据贴现业务盘活存量资产获取资金,补缺暂时资金缺口。
2、加强负债融资管理
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经营手段之一,运用得当会给企业带来更大收益,成为发展企业规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力杠杆。但是,负债筹资如果运用不当,则会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会将企业推到破产的境地。这一点在企业集团中更为突出。因此,企业对负债经营的风险应有充分的认识,必须采取防范负债经营风险的措施。
(1)加强负债经营风险意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经营者,企业必须独立承担风险。企业在从事经营活动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实际结果与预期效果相偏离的情况是难以避免的。如果在风险来临时,企业毫无准备,一筹莫展,必然会遭致大败。因此,必须树立负债经营风险意识,即正确承认风险,科学估测风险,预防风险发生,有效应付风险。
(2)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企业必须立足市场,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防机制和财务信息网络,及时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通过合理的筹资结构来分散风险。如通过控制经营风险来减少筹资风险,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原理来控制投资风险,使企业按市场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避免由于决策失误造成财务危机,把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3)确定适度的负债数额,保持合理的负债比率。负债经营能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同时企业还要承担由负债带来的筹资风险损失。为了在获取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避免筹资风险,企业一定要做到适度负债经营。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选择最优化的资金结构,是一项复杂和困难的工作。对一些基础设施、房产项目投资回报率较高、资金回收期快的项目增加投资,负债比率可以适当高些;若经过评估有投资收益率更好的投资项目,就考虑将原先的BT项目作买断性保理业务,收回投资,降低负债,否则就会使企业在原来商业风险的基础上,又增加筹资风险。
3、加强日常融资管理,控制融资风险
(1)每月定期制定资金收支计划。关注收集宏观经济政策和信息,提前做好预测,收集审核各分、子公司的资金收支计划,及时准确的编制好集团资金计划。报集团领导审批后,按照计划安排资金,既减少闲置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又保证集团投资项目正常运作,发挥了集团资金的整合优势。
(2)积极开展银企谈判。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扩大集团的综合授信。比如某集团利用其投资公司不纳入集团合并报表的优势,充分发挥投资公司融资平台的作用,尽量扩大投资公司的授信,在宏观调控的情况下,既保证了集团生产、经营、投资的资金需求,也避免了对集团合并报表结构的影响。
(3)定时做好集团融资匹配分析。根据宏观调控和集团资金紧张的实际情况,及时做好贷款资金的使用情况和集团融资能力分析,为集团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4)充分利用表外融资业务。为集团及下属单位承接工程项目,开具投标保函、预付款保函和履约保函,为集团工程项目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5)定期进行贷款担保和银行保函的清理工作。按照集团担保管理办法的要求,在办理子公司担保过程中,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办理;并要求子公司定期对各类银行保函进行汇总、分析、清理,严格控制集团对外担保的风险。
篇4
关键词:铁路企业;债务融资;融资风险体系
近年来,铁路企业迎来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大繁荣时期,这对铁路企业而言是十分难得的机遇。当前,我国的铁路建设依旧是国家管制的基础设施产业,我国铁路建设资金除了国家投入之外,主要依赖于债务融资。为了构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和居民出行需要的现代铁路交通系统,铁路企业依旧面临巨大的资金需求。而当前铁路企业的市场化融资之路十分艰难,为了实现铁路企业的大发展,必须探索铁路企业的融资之路。本文通过对当前铁路企业的债务融资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铁路企业如何应对债务融资所存在的风险,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财务风险防范控制系统,探索多元化的铁路融资渠道,促进铁路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发展壮大。
一、铁路企业融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融资渠道单一
近年来,铁路企业的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是银行贷款和债市发债,另外通过与地方政府合资的方式,获得资金支持。地方政府出资主要是依靠征地拆迁折价入股的方式,另外就是通过地方债务平台获得贷款。但是,近年来,随着政府货币政策的收紧,对铁路企业债务融资的监管力度加大,造成传统的债务融资渠道变得十分艰难。过多的依赖于银行贷款借贷融资,导致铁路企业的市场化融资程度低,铁路企业对资本市场的利用程度不够,难以满足铁路企业融资能力的提升和建设规模的扩大的需求。
2.融资结构不合理
融资结构是反映企业的债务和股权之间的比例关系,融资结构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和再融资能力具有很大的决定作用。通常而言,企业的负债率不应该高于50%,企业的长期负债与短期负债也应该达到一个合理可控的比例。但是,目前铁路企业的负债率已经高达60%以上,严重超过合理线,另外,企业的长期负债造成企业的财务成本不断增加。财务成本的不断增加严重制约了铁路企业的发展能力提升。融资结构的不合理,给铁路企业造成巨大的财务风险。
3.铁路投资回报率较低
铁路建设属于公共事业,其更多的承担的是社会公益责任,国家对铁路的运营价格实施严格的管控,这导致铁路事业缺乏吸引力。另外,由于铁路的经营管理的效率低下,铁路行业的盈利能力较差,造成铁路企业的经济效益难以实现,铁路经营大多处于亏损或者低回报状态,投资回报率缺乏吸引力,造成社会资本难以进入该领域,造成铁路企业难以吸引民间资本的进入。
4.铁路市场化的运行规则很不完善
铁路运输的价格一直是受到国家管制的,实行的是全国统一的定价制度和微利保本的价格政策。这种管制性价格难以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关系,造成市场价格的扭曲,民间资本对铁路产品和服务缺乏定价权利,使得市场机制在铁路行业资源配置过程中功能的缺失,严重阻碍铁路企业的良性发展和运营。
二、铁路资金需求与债务融资必要性分析
1.铁路企业融资的必要性分析
铁路企业是独立的、特殊的物质生产部门,其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铁路企业近年来迎来了行业的大发展,截止2012年三月底,铁道部的总负债达到了24298亿元,其负债率已经超过60%。“十二五”期间,我国铁路的投资规模将会缩减至25000亿元,但是到2020年,我国在铁路建设方面预计还将建设4万公里铁路,总投资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面对如此巨大数额的筹资规模,以及铁道部每年所面对的高达1000多亿元的债务利息,铁路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融资压力。目前,我国铁路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包括中央财政拨款、建设基金、铁路债券、以及大量的商业贷款,铁路企业新一轮的投资主要的融资渠道还是依赖于银行贷款,铁路企业面对巨大的历史债务需要偿还本息,加强未来每年数以千亿的投资规模,铁路企业的资金状况将十分苦难。因此,铁路企业在面对未来企业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如何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规避企业融资风险,提高企业融资能力。
2.债务融资在我国铁路融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铁路企业铁路建设的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包括铁路建设资金、重要财政资金以及银行贷款和铁路建设债券以及企业债务性融资渠道。铁路企业的债务融资是铁路建设的重要融资手段。利用债务融资能够有效的降低铁路企业的成本,债务融资不同于股票等一些证券,其不需要支付其他费用,只需偿还一定的本金和利息,因此,这给企业的成本资金带来一定的收益。另外,债务融资手段的债务利息是固定的,铁路企业可以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当企业的息税前利润率高于负债率的时候,对企业的股权收益利润率就会提高,这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三、铁路企业债务融资风险规避的思考
1.强化铁路企业债务融资的风险意识
铁路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债务融资的不断增加,给铁路企业带来巨大的融资风险。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的,因此,铁路企业的发展必须应对内外部环境的复杂变化,保证铁路建设成果与预期目标的相一致。当前铁路建设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铁路建设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技术风险以及安全隐患。因此,铁路企业在债务融资的过程中必须提高风险意识,对企业融资的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估,正确的看待债务融资风险,理性的预防风险的发生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融资风险,从而有效的提高债务融资的正效应,降低债务融资的负效应。
2.科学合理的安排融资结构
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无论其资金多雄厚,其资金终究是有限的。因此,企业必须进行科学的财务管理,积极的采取负债经营的方式,利用好财务杠杆,扩大企业的投资规模,但是企业在进行负债经营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财务风险。铁路建设投资具有投资期限长、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报率等特点。铁路企业的融资多属于长期债务,因此,企业必须对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进行充分的衡量,保证企业的财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利用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指标,科学的衡量自身的偿债能力以及再借债能力。当前,铁路企业的负债占资产的比例高达60%,企业的负债比例过高,对企业的经营和投资具有巨大风险隐患。企业在利用建设基金的同时,利用部分基金用于偿还企业贷款的本息。其次,企业可以利用债务重组的方式进行资产的偿还债务,当前,我国铁路企业的总资产规模十分巨大,铁路资产市场没有建立,铁路经营存在公益性和经营性目标并存,造成铁路资产的盈利能力不足。铁路企业可以在保证自身偿还能力前提下,通过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合理的调整企业的融资结构,促进企业的融资风险的降低。
3.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实施多元化融资方案
为了降低铁路企业的债务融资的风险,铁路企业应该科学部署推进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实施多元化的企业融资方案,有效的吸纳多方资金,实施铁路企业融资的方式多元化,采用多种融资工具的有效组合,从而有效的改革铁路企业的资本结构,提高企业的融资效率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近年来,我国在铁路企业的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先后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铁路建设经营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积极倡导以政府投资为主题的多元化投资形式,推动铁路企业的投融资的市场化操作,积极的吸引地方政府资金以及民间资本进入铁路投资领域,拓宽铁路建设的筹资渠道,积极的吸引战略投资者加大对铁路运输行业的投资,积极吸引包括境外资本在内的各类社会资本,实现我国铁路企业的融资的多元化。在铁路建设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应该结合项目具体情况,混合搭配多种融资方案,通过改革铁路企业的投融资环境,积极培育适合铁路企业进行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的市场化融资主体,进而推动铁路企业融资效率的提升,有效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实施多元化融资方案,能够有效规避企业融资风险。
4.建立长期财务风险分析预警机制
铁路企业在加强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多元化融资方案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加强对资本市场、法律和政策环境以及风险环境的充分认识,积极适应内外部的环境的变化,因为这些会给铁路企业经营带来巨大的市场风险。因此,铁路企业在进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同时,应该注重企业财务风险分析预警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从而对防范和控制铁路企业的融资风险发挥关键作用。首先,企业应该建立和完善融资风险控制流程。加强对铁路企业投资、借贷、担保等重大财务事项的审批程序,建立铁路财务事项的定期报告制度,加强对融资风险的识别、评价以及监督,建立有效的融资风险处理机制,对企业的融资风险进行专项审计。其次,构建铁路企业融资风险预警的指标体系,对铁路企业的资产和融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提高风险的预警和控制,从而消除企业融资风险。再次,企业应该实施全局性的融资风险控制体系,加强对企业的融资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分析预警,建立融资信息和项目业务信息的一体化,保证企业筹资管理的规范化和高效化,促进企业资金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性,加强对铁路企业资金的全面管理和监督,提高融资效率。
为了解决铁路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和债务问题,铁路企业应该完善自身的融资风险管理,加强对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创造良好的铁路投融资环境,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提高对资本市场的利用效率,选择合适的融资组合。铁路企业在进行融资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市场规律,积极主动的转变经营方式和投资方式,提高铁路企业融资效率,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规避企业融资风险,促进铁路企业持续经营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彦群.对铁路企业融资策略的思考[J].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6(07)
[2] 张.铁路行业多元化融资思路的探索[J]. 财政监督. 2009(16)
篇5
【关键词】资产负债结构 财务风险 建议
一、我国民营企业资本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
(1)资产负债率偏低。在我国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资产负债率偏低。MM 理论认为在考虑所得税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利用负债通过财务杠杆作用,降低资本成本,扩大企业价值,负债越多,企业价值越大。然而我国民营企业资产负债率偏低,且在负债结构中偏好使用短期负债进行经营活动,这主要是资金筹措渠道不畅造成的,它们的主要资金来自于自有资金,外源资金很少,这种不合理的资本结构使企业不能获得财务杠杆效应,企业本身决策的最优资本结构无法实现,无法使企业加权平均成本最小,企业价值最大。
(2)负债结构不合理。负债结构是公司资本结构的重要方面。一般而言,流动负债占负债总额的50%左右较为合理,偏高的流动负债水平将增加上市公司的资金周转风险,是公司经营的潜在隐患。我国民营企业在负债结构中偏好于使用短期负债来进行自己正常的经营活动,对长期负债使用很少。
(3)上市民营企业重股轻债。改变目前我国企业负债过重的状况,利用股票融资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目前我国许多民营企业过分依赖股票融资方式。不愿意发行债券。融资优序理论则认为企业如果需要外部融资则先考虑债务融资,然后是混合型筹资,最后是权益资本融资。保证企业控制权的稳定。而我国不少上市的民营企业把发行股票视为公司融资的最佳途径,认为发行股票,企业不但可以永久地占有这部分资本。不必像银行信贷和发行债券那样需要到期还本,而且可以减少利息支出,增加利润,提高工时的经营效率。因此,认为权益资本越多越好。这同国际上债权融资兴起、股权融资衰落的局面正好形成强烈的对照。
(4)过于依赖外部筹资。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内部融资平均比例不到5%,民营企业亦是如此,过于依赖外部融资。而在外部融资中,上市公司过度偏好股权融资,通过配股方式的融资占相当比例。从每年的配股情况来看,基本上只要符合规定,达到配股资格的上市公司都会申请配股。根据新优序融资理论,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顺序是先内部融资,也是利用留存收益筹资,其次选择债务融资,最后才是外部股权融资。可是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与新优序融资理论的结论是相反的,实践上,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这些发国家上市公司的平均内部融资多年来一直保持在50%~60%,外源融资比例一直在50%以下,并且来自金融市场的股权融资占融资总额的比例一直在10%左右徘徊,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严重依赖外部融资的现状是不符合证券市场发展规律。
二、民营企业负债经营的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使用债务资本而产生的在来收益不确定情况下由资本承担的附加风险。如果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使得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息率,则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如果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使得企业投资收益率小于负债利息率,则获得财务杠杆损失,甚至导致企业破产,这种不确定性就是企业运用负债所承担的财务风险。
(1)无力偿付债务风险。民营企业本身的资金短板,财务上对负债无力偿还的风险更大。对于负债性筹资,企业负有到期偿还本金的法定责任。如果企业用负债进行的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率;或者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恶化;或者企业短期资金运作不当等,这些因素都会使负债经营不仅造成上述的权益资本收益率大幅度下降,而且还会使企业面临无力偿债的风险。其结果不仅导致企业资金紧张。影响企业信誉,严重的还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2)民营企业负债经营会降低自有资金利用率。假设民营企业的负债经营税前资金利用率低于借入资金利息率,那么借入的资金就会获得相应的利润,而且如果这个民营企业不足够支付利息的话,就需要用它的自有资金的一部分利润来支付这个利息,从而使自有资金利润率降低。我们知道民营企业的负债经营在现今社会的财务状态下是可以降低自身的资金利用的问题,达到利用率降低,从而实现民营企业的经营达到更大的利润。
(3)民营企业再筹资风险。由于负债经营使企业资产负债率增大,对债权人保证程度降低,企业投资者也因企业风险增大而要求更高报酬率,作为可能产生风险的一种补偿,会使民营企业借款筹资成本大大提高,难度加大。企业过度负债导致财务债务负担过大。企业债务到期,若不能按期足额还本付息,就会影响到企业的信誉。若是信誉好的企业,可以很容易地举新债还旧债;但是信誉不好的企业,金融机构或其他企业就不愿再给此企业提供资金,再筹资能力也就降低了。
三、优化我国民营企业资本结构的建议
企业负债经营是现代化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企业负债经营又利弊并存,由于民营企业经营的特殊性,因此民营经营者在决定举债经营时必须权衡利弊,尽力去寻求最佳资本结构,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那么如何兴除利弊,强化负债管理,合理有效地负债就成为企业负债经营的核心问题。
(1)完善资本市场,拓展多元化的融资工具发展民营经济,首先要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加强金融体系的监管,完善资本市场。在国家宏观层面加强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监督作用,可以防范金融风险,保持金融稳定格局,实现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国家适当放宽政策以拓宽企业债务融资渠道发展民营经济。各级政府要在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以拓宽民营企业的债务融资渠道。要梳理分析现有的经济政策,对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一视同仁,让二者都参与市场竞争。我国民营企业应充分根据国内外先进企业的融资经验,结合我国各地的实际,考虑上述资金筹措的方式,解决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合理运用创新金融工具。民营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创新金融工具,如金融期货,股指期货等等,要对金融市场变革进行深层次总结,合理运用的同时要在节奏、对象、力度、防控能力等方面进行阶段性总结,不但要考虑当前,更要立足长远,保持民营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
(2)确定企业负债经营的负债规模和负债结构。企业的负债规模取决于所有者与债权人的认同程度。负债规模通常是用资产负债率指标来表示的,资产负债率的大小与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直接相关。同时,预计负债比率的高低还应考虑以下一些情况:销售收入的情况,销售收入增长幅度较高的企业,其负债比例可以高些;经济周期波动情况;行业竞争情况;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情况。除了要考虑企业负债规模外还要仔细分析企业负债结构。一是考虑借入资金的期限结构。二是资产结构,长期资产比重较大的企业应少利用短期负债,多利用长期负债或者发行股票筹资。三是要考虑借入资金的来源结构,企业可根据借款的多少、使用时间的长短、可承担利率的大小,分别选择向银行借款、或发行债券、或向资金市场拆借,还可以引进外资。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完全依靠企业自身积累去发展,速度太慢,极有可能被竞争对手打败。民营企业要想壮大,在残酷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自身积累和资本运营并进。国际上有实力的大企业,都是在完成自身积累之后,走资本运营之路。现在民营企业已完成自身积累,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应适当提高资产负债率,充分运用资本经营。获取财务杠杆利益,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因此,在这个债务限度内,应在资金数量上及时满足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同时又力求不造成资金过剩,以免减少权益收益。
(3)选择适合的举债方式。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举债的方式由过去的单一向银行借款,发展到可多渠道筹集资金。筹资方式主要有:向银行借款,这仍然是企业举债的主要渠道,也是企业的首选;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当今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筹集融资方式,成本低,使用灵活,在交易活动中,可以背书转让,在资金紧张急需现款时,可以在银行贴现取款;发行企业债券,向企业内部发行债券,可以把职工紧紧团结起来,但筹集到的资金十分有限;向资金市场拆借,通过金融机构组织,对某些企业的闲散资金通过资金市场集中起来,然后再借给那些短期内急需资金的企业;引进外资,即从国外引进资金,但需要考虑汇率风险。
(4)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融入资金后,下一步就是怎样管理好资金。这就要求在做投资决策时,应尽量选择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项目,以保证资金的快速周转。在资金的筹措上,也应以需求为依据,举债过多或过早都会使资金闲置,增加利息负担,造成资金浪费;举债不足或延迟又会影响企业经营,使企业丧失良好的投资机会。企业管理还应在产品结构、质量、经营、工作效率等方面切实统筹规划,实现企业管理最佳状态,提高资金利用率。
参考文献:
篇6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一些建议
1、合理引导民间融资。对于民间融资问题,首先便是承认其存在与作用,国家已经开始进行着相关的努力。2012年3月,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了常务会议,决定建立温州市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来批准实施浙江省的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的总体方案。在会议中就明确了温州试点改革的十二项主要任务,其中包括制定规范的民间金融管理办法、连理民间融资备案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民间融资的监测体系并且鼓励和支持民间参与地方金融经济改革,依法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的金融组织。
2、建立合理的融资渠道与资本结构。中小企业在进行资金融资安排时,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要追求合理的融资渠道,合理的资本构成。首先要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的积累能力,中小企业应积极提高自身的经营能力,加强企业的运作与管理,增加内源融资,减少对间接融资的依赖性;其次,健全立法,推动法律咨询服务以及司法诉讼服务等;再次,加快债券市场的建设和完善步伐,为中小企业融资进一步拓宽渠道,也有利于我国中小企业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最后,加强教育培训的力度,树立正确的资本结构的认识与科学管理知识,进行负债融资时应把握企业的资本结构,适当负债。
3、加强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建立规范的企业产权制度。我国中小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亲属和血缘关系的问题普遍存在,企业管理的人治化明显,不利于我国中小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和更好的发展壮大。因此在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应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建立规范的企业产权制度。加强日常的管理工作。制定资金周转计划,促进企业预算管理,提高企业的资金清偿能力,保证企业的现金流量;建立日常规范的财务分析制度,加强中小企业的定期财务分析,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建立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建立并实施融资风险预警管理机制。
结论
篇7
关键词: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经营绩效
中图分类号:F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7)04-0004-02
零售业是从古至今一直沿用下来的行业,它是连接生产者、供应商和消费者的纽带,与此同时也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是否协调,社会与经济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在社会化发展进程中零售业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之一,它对经济的发展进程以及运行质量和效果有着一定程度上反馈和影响。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发展得到空前的发展,人民的消费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我国零售业由此飞速发展。
一、文献综述
国外研究学者Masulis(1983)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与其资产负债率呈显著的正相关,负债区间介于0.23与0.45能够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产生一定影响。Frankl和Goyal(2003)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绩效与财务杠杆比例之间有正相关关系,与市场价值财务杠杆比率之间有负相关关系。国内研究者,于东智(2003)用资产负债率来衡量公司负债的利率;用总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利润率作为衡量指标来衡量公司的绩效,运用截面数据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控制变量设为股票种类、工地行业、年度等变量;冉光圭(2013)公司绩效作为被解释变量,把负债率当做解释变量进行线性回归方程的构建,结论是公司负债比例与经济绩效的关系呈现负相关。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1.股权结构与公司经营绩效
(1)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经营绩效。第一大股东所持股份占比过大时,该大股东具有强大的能力和控制力对该行业的其他企业进行监督与管理,基于此,此文提出假设一。
H1:股权集中度在一定范围内(>30%),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成正比例关系。
(2)股权属性与公司经营绩效。国家股有其自己的特殊性,在国家补贴扶持资源优先以及政策利好方面为企业带来优势,基于此,提出假设二和三。
H2:国家股比例与公司经营绩效成反比例关系
H3:法人股比例与公司经营绩效成正比例关系
2负债结构与公司经营绩效
(1)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经营绩效。从我国零售行业实际情况来看,负债率的增加,企业资金规模的扩大一方面对企业的管理者是起到激励的作用。基于此,提出假设四:
H4: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的经营业绩成正比例关系
(2)银行借款对经营者都有一定的约束。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交易通常涉及金额较大且基本都具有重复I生质的,基于此,提出假设五。
H5:银行借款比例与公司经营绩效成负相关
(二)样本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08年-2014年期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零售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具体的采样标准,剔除掉sT和PT的公司,剔除数据中数据不全的上市公司,最终选定85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本文相关的财务数据来源于东方财富网,其他数据来自CSMAR数据库。
(三)研究变量说明
第一,被解释变量。国际上经常采用的是杜邦财务分析模型所使用的是净资产收益率,反应的是企业的投入和企业的回报之间的关系。
第二,解释变量。本文的解释变量:股权结构、负债结构。其中,股权结构主要通过股权性质和股权集中度这两个方面来体现,股权结构指标包括国有股持有比例、法人股持有比例,股权集中度指标包括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反映资本结构指标最常见的是选择总资产负债率,其表示上市公司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比值大小。
第三,负债结构包括资产负债比例、银行借款比例。
第四,相关控制变量。控制变量选择公司规模;公司成长能力。其中,公司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表示公司的规模,用公司营业收入的增长率表示营业收入。相关变量的定义等如表1所示。
(四)计量模型设定
本文是从零售行业特征出发,研究零售行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对公司经营绩效影响关系,还有从其余各因素影响关系进行分析。其模型主要关注的是一个因变量与其余多个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根据上述的自变量与因变量选取,建立下面的回归分析模型: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变量的描述性
对研究的样本进行统计性描述,可得出如下结论。零售类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差距非常大;零售类企业股权集中度较高。国家股与法人股在股权结构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零售行业的资产负债率比较高。公司间银行借款比例参差不齐。
(二)回归分析
用Stata对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可得:
从表3的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模型一从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影响的角度进行回归分析,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回归分析中,P值为0.045,f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5%的置信区间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显著正相关,假设一成立。国家股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回归分析中,P值为0.078,在10%水平上显著,假设二成立。法人股持股比例系数为正为0.005,P值0.069,在10%水平上显著,由此假设三成立,法人股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成正相关。模型二通过负债结构对经营绩效影响进行回归,资产负债率系数为0.13,P值为0.056,在5%水平上显著为正,净资产收益率每增加一个单位,资产负债率增加0.13个百分点,假设四成立。银行借款比例系数为0.0153,P值0.078,0.078大于0.05小于0.1,在10%水平上显著,表明银行借款比例与净资产收益率正相关,假设五成立。
篇8
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防范融资风险,进行融资模式创新,是现代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因为这有利于降低资金成本和融资风险,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长远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当前市场的融资机遇,剖析了现代企业的融资风险,并为现代企业的融资模式创新指明路径,使企业能正确面对经济新常态和当前复杂的竞争格局。
关键词:
企业;融资风险;融资模式
前言
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获取生产、经营、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一直以来,融资难、融资贵是困扰我国企业的突出难题。根据《2014年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35.6%的企业受困于自身企业资金紧张,经营发展受阻,可见,加强融资模式和风险控制的研究,帮助企业拓展融资渠道,已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当前市场的融资机遇
当前,金融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其中互联网金融更是发展迅猛,这为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多渠道和更便利的方式。民间借贷规范化之后,企业有了新的融资选择。而且,我国金融市场日益多元化发展,金融产品不断创新,国债融资市场日益健全,债券发行规模逐步扩大,产权交易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形成了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科创板等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截至2016年5月27日,我国已有7394家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就在这一天,全国股转公司公布了《分层管理办法》,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迈出重要一步,新三板及其分层方案给企业带来了新的融资途径,企业赢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现代企业的融资风险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支持,不过,企业融资往往面临多重风险:
(1)过度依赖银行贷款。一直以来,银行贷款是我国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不过,银行贷款容易受到国家政策、宏观调控、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如果银行降低授信额度或者压缩贷款规模,企业就很容易陷入困境。
(2)融资与经营不匹配。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快速扩张的有效手段,不过很多企业财务杠杆系数过大,没有认识到负债经营对企业的风险,缺乏对自身情况的评估,也缺乏对应的防范和应对措施,一旦操作不当,企业很可能陷入破产境地。
(3)对于融资风险的认识不到位。部分企业风险意识淡薄,盲目扩张融资项目,“短贷长用”,甚至违反法律规定,把流动资金借贷投向固定资产或股权,以为只要融得资金后加强管理,就可以规避风险。
(4)遭遇融资陷阱。部分企业融资困难而又融资心切,不法分子抓住企业的弱点,要求企业到指定机构做融资评估,然后才能投资,实际上是骗取接待费、考察费、故意低估资产等,还有的以企业土地出资为条件,合作开发,赚取超额收益,造成企业资产流失,而且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如果因为种种原因项目烂尾,风险就更加放大。
三、现代企业的融资模式创新
1.不同规模企业的融资模式选择不同规模的企业,融资模式有所不同。目前,中小企业数量占到我国企业总数的99.7%左右,中小企业普遍生产规模较小,资金借贷量少,融得的资金常用于短期投入,应当首选流动性较强的短期借贷,例如银行借款、融资租赁等,尽量避免门槛高、标准高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同时随时关注一些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新金融产品,如财税补贴、政策优惠、众筹融资、大数据融资、供应链融资、P2P平台融资、电商平台融资等,以尽可能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而那些具备一定规模、生产能力较强的大型企业,往往在当地甚至国内举足轻重,需要的资金量很大,资金需求期限较长,可适当选择基金、股票、债券等长期融资方式,同时应当有效利用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和信誉度,借助银行保理、信用借贷等来筹集资金。
2.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模式选择负债率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相关研究表明,企业的合理负债率是20%-70%,而且投资收益率大于利息率,财务杠杆才能发挥作用,所以企业应对负债总额制定预算,把负债总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企业可以选择权益性融资或债务性融资,前者筹集的资金归属于资本,后者筹集的资金归属于负债,两种资金的比重就是企业的资本结构。对于发展不稳定的企业,即处于“生命周期”中的初创期或上升期的企业,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就是还款压力巨大,所以通常应该选择权益性融资,即引进资金雄厚的战略投资者、内部融资或者发行股票等,以分红和未来发展远景实现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借以缓解负债带来的资金偿还压力。企业逐渐发展成熟之后,融资风险线性递减,就可以采取借款、发行债券等方式,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实行负债化经营,以构筑核心竞争力,这样既保障了债权人利益,又实现了企业的稳定发展。
3.不同风险偏好的融资模式选择不同企业具有不同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首先,保守型企业适宜选择保守型融资策略,也就是说,企业筹集的长期资金既要满足长期发展需要,也要满足企业运营的部分短期资金需求,这有利于降低融资风险,而且避免了筹集短期资金所带来的巨大还款压力。其次,稳定型企业可以选择长短期融资方式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筹集临时性的、应急性的短期借款,用于短期资金需要,另一方面选择市场上较为成熟的融资渠道,用于企业长期发展需要,这样既避免资金长期闲置,又可以满足短期资金渴求,从而最大化发挥资金的效益。另外,激进型企业所选择的融资组合一般较为激进而大胆,该类企业所筹集的短期资金既用于长期发展需要,又用于短期资金需要,这种模式固然能够契合企业的超常规发展,但是融资风险很大,需要企业具备很高的资金运作能力。
四、结语
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结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给企业选择融资模式带来了更多选择,企业应当加强经营管理,完善财务制度,提高信用程度,构建新型银企关系,同时,要从战略上认识融资的风险性和融资决策的科学性,根据自身发展战略与经营实力,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模式,实现企业的超常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明雄,唐颖,刘勇.互联网金融[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
篇9
关键词:优化 资本结构
在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中,资本结构反映的是上市公司的资金来源问题,是公司经营状况的有效信息,合理的资本结构是上市公司资金链顺畅的重要保证,也是公司正常经营运转的重要保证。顺畅的资金链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的风险抵抗力,稳定股票价格,并且向投资者传达着关于公司经营状况的有效信息。
电力企业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企业,属于资本、技术、知识、设备、管理密集型的连续生产流程性企业,投资规模巨大,资本回收期限长。如何优化电力企业资本结构,对于提高投资者信心、提升企业盈利能力都具有重要影响力。
一、 电力企业资本结构现状
1、 负债率高
根据相关数据,2010年五大发电集团平均负债率超过78%。当然,这么高负债率也有电煤成本高增长和企业高速扩张的原因,即使不计入这两大因素,负债率也有70%。负债经营既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也会带来风险。适度举债是企业发展的必要途径,但必须以自有资金为基础,如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过大,必然恶性循环。
2、 股权结构不合理
由于电力行业对于国民经济的特殊性,它不可能象
其它商品一样完全由市场机制决定。电力行业的初始投资成本高,存在很强的规模经济,电力行业的控制权集中在国家手中,国有股“一股独大”。股权适度集中有利于提高公司治理,进而会对公司业绩产生正面影响;但也会由于“所有者缺位”导致公司治理低效率,且在融资上倾向于外源融资,即负债融资。
3、 融资渠道单一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资金来源一是中央投资者的融资主渠道,主要是国家开发银行,也通过政府贷款、世行、亚行贷款等;二是地方投资者的融资渠道,一部分采用电建基金,另一部分通过地方商业银行,还有一部分通过政府贷款、世行、亚行贷款等;三是外资,其中大多采用海外银团联合贷款。融资渠道单一,资金缺口大。
二、 优化资本结构的措施
1、合理安排资本结构
优化负债结构,主要是负债的到期结构,根据经营过程和自身情况,保持适当的长短期变现和偿债能力,动态监控资产负债率等反映企业长短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确定最佳负债结构,节约资金成本。
2、股权结构多元化
一是经过股权分置改革工作,股东利益与公司股票价格紧密相关,有利于建立起包括控股股东在内的投资者利益与公司利益的有效连接,有利于引进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可以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二是现有股权应从量上有选择地将国家股转化为法人股,适当降低国有股份比重,形成以法人股为主导的股权结构。
3、 合理选择融资来源,融资方式多元化
首先,电力企业必须积极拓展融资渠道,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合理的融资模式,从而降低资本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我国电力行业股权融资比例小,债券融资、融资租赁等形式只是在个别公司融资中被有限采用。扩大融资形式,多采用债券融资、融资租赁,可以降低银行利息的支出,也可以降低资本运营的成本。在新项目的融资上,应以项目融资或股票发行等方式,合理确定融资比例,实现融资方式的多元化。二是积极采取金融创新形式,培养机构投资者,避免因资金不足影响项目的建设。
4、规划资本动态运营
电力企业的资本运营有一定的周期性和季节性,在夏冬季用电高峰期资金充裕期应以短期融资为主,避免增加不必要的财务成本;在项目建设期应以项目融资为主要融资方式,提高资金使用率,可以降低利息支出。无论是长期的项目融资,还是短期的拆借,目的只有一个:通过各种方式的融资,动态管理资本结构,让最优的资本结构为公司运营服务。
5、树立优化资本结构的意识
作为国有电力行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其融资倾向于负债融资,在融资风险较大的情况下,仍然不断大额举债,对银行贷款的依赖胜于对资本运营的投入力度。电力企业要追求企业价值、利益最大化,就必须具备资本结构优化的意识,在不断的资本运营过程中,积累运营经验,为电力产业向精细化发展奠定运营基础,为大型电力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奠定财力基础,在更大的平台上,不仅依靠国力,更要依靠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6、合理控制规模扩张,发挥规模效应
篇10
【关键词】煤炭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率;融资
一、煤炭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及融资方式分析
(一)煤炭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总体现状
1.资产负债率稳中有升,仍有上升空间
2.负债结构不合理,流动负债水平偏高
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1)流动负债对长期负债的替代。企业获得长期贷款的条件要比短期贷款的条件苛刻,所以企业在接长期贷款有困难时会不断的借短期贷款来应一时之需。另外,短期负债成本低,且风险易于衡量和控制。①(2)我国债券市场主要是国债和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市场并没有形成,公司业务发展所需的长期资金必然以股权融资为主。
(二)煤炭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现状
年度 2008 2009 2010
国有股比例(%) 10.5% 43.4% 46.1%
法人股比例(%) 8.7% 8.2% 5.2%
非流通股合计(%) 43.2% 52.5% 52.3%
流通股比例(%) 56.8% 47.5% 47.7%
1.股权结构复杂
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其中非流通股主要有国有股、法人股、内部职工股和转配股等,只能通过协议转让,不能在市场上流通。流通股包括 A 股,B 股和 H 股等社会公众股,这三种股票流通的市场是彼分割的,且呈现出同股不同价,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的状况。
2.股权流动性不强,非流通股比重较大
2009和2010年煤炭上市公司非流通股占总股本的比例分别为 52.5%,52.3%,处于控股地位,但相对非流通股还是处于弱势地位,这使得煤炭上市公司股权流动性有限,非流通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占大部分的格局。
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近些年煤炭企业发展步伐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流通股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但并没有改变非流通股占控制地位的局面。②
3.股权集中度高
煤炭上市公司多是原来的国有企业改制而来,上市之初的制度设计,使我国煤炭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比例较高,且不能在二级市场上流通。
笔者认为原因为:煤炭属于基础产业,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不可避免的国家要占控股地位,另外,煤炭企业主要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上市时股权集中度高,同时国有股和法人股的不可流通限制了股权的流通和变化,导致股权集中度较高。
(三)煤炭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及利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炭上市公司融资方式总的来说有两种: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
1.内源融资
它是煤炭上市公司首选的融资方式,主要有:留存收益。
留存收益作为煤炭企业新项目的建设或扩大再生产,几乎不受任何限制,筹资成本最低,财务风险最小,且它所筹措的资本属于权益资本,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信用地位,增加企业的偿债能力,提高企业价值。这并不表明使用留存收益就没有任何代价。使用内部融资的留存收益存在融资的机会成本问题,并且利用留存收益筹资的范围小,筹资金额有限,并且税后利润进行再投资存在双重征税的问题,税收负担最重。
2.外源融资
(1)发行股票。发行股票所筹集的资金无须还本付息,可以长期留存企业使用,对维持企业的产期发展极为有利,且股利支付与否及支付多少,可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战略而定,企业财务负担小。但发行股票会增加新的股东,势必分散对企业的控制权,且股票发行费用较高,股息在税后利润支付,起不到节税的目的,融资成本相对较高。
(2)债券融资。长期以来国债长期扮演债券市场的主角,企业债券无论在上市数量、发行额度、还是交易金额上都远远在其之下。且向社会公开发行企业债券往往只有信用级别高、经营业绩好,经营风险较低且能保证未来投资收益的企业,才有资格申请发行债券筹资,因此煤炭企业利用债券融资的比例不高。③
(3)银行借款。属于一种传统的融资行为,筹资速度快,借款弹性好,资金成本较低,目前又兴起了一个新的融资渠道―短期融资券。这种以银行为主的融资方式,可以使企业充分利用借入资金的财务杠杆的作用,进行适度的负债经营,满足企业短期资金的需求。但银行借款额度受国家银根松紧的影响,且借款限制条款多,长期借款还需要资产作为抵押,并且需要定期还本付息,企业在经营不利的情况下,会产生不能偿付的风险,甚至破产。因此,银行借款属于资金成本低而财务风险较大的筹资方式。
二、优化煤炭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建议
1.适度提高企业负债水平
适度提高负债水平是对于资产负债率相对较低的煤炭上市公司而言的,有利于企业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使资本结构更加完善,但是不能为了绩效而无限度的去增加负债,这不现实。同样,净利理论所认为的负债率100%企业价值最大,也是不现实的。而长期负债比例低,流动负债比例过高使企业面临的短期偿债和资金周转压力过大,一旦宏观金融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企业将很容易陷入财务困境。因此保持一定比例的长期负债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加强煤炭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
大部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高而公司经营绩效较低,说明这些企业虽然利用了财务杠杆,但是在财务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较好的利用借入资本实现生产经营效益最大化。煤炭上市公司要在满足会计信息计量与报告的基础上,健全财务机构,充实高级财务管理人员队伍,为上市公司的资金筹集与运用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3.强化资本运作能力,增强综合竞争力
企业经营绩效良好,能够获得较多的留存收益的话,那么也许少量的负债就可以支撑这个企业的生产经营顺利进行,但这却不利于企业在资本市场中的运作能力。企业只有加强自身的资本运作能力,在资本市场中拥有一定的主动权,才能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4.拓宽融资渠道,发展企业债券筹资
企业应积极通过发行企业债券或可转债来融资,拓宽融资渠道,增强企业资本结构的弹性。同时,煤炭上市公司应在股权融资和银行信贷融资的途径之外,积极拓展新的融资渠道,如信托、基金、融资租赁等,促进融资渠道的多元化。
5.加快发展企业债券市场
政府部门应当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国内的债券市场,放松对发行债券的严格限制,拓宽债务融资的渠道,鼓励债务融资的多样化,为上市公司融资提供一个新的平台,使上市公司更好更快发展,同时使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协调发展。此外,建立一套有效的企业偿债保障机制,特别是相关法律的构建,抑制企业过高的负债率和道德风险问题的发生,并确保债务本息的正常支付。
三、结束语
本文从分析我国煤炭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基本现状和变化趋势入手,进而分析了其资本结构表现特征的形成和变化原因,并最终落脚在了如何帮助煤炭类上市公司进行具有可行性的资本结构调整。
注释:
①李义超,蒋振声.寻求最优资本结构[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②朱红林,张亚杰.煤炭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优化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21).
③Meghan Purvis, Julia Bauler. Irresponsible Care: The Failureof the Chemical Industry to Protect the Public from ChemicalAccidents[R/OL]. U.S. Public Interest Research Group Ed-ucation Fund, (2004―04). uspirg. org/reports/Irre-sponsibleCare2004.
参考文献:
[1]闫玉玲,石军锁.煤炭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J].商场现代化,2008年中刊.
- 上一篇:手术室护理新技术申报
- 下一篇:小学科学重点知识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