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5 23:56: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等教育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作为中等教育类期刊编辑,我们首先要胸怀国家、胸怀教育。中学各科教育是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必须体现国家意志,具体到我国,就是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中等教育类期刊的受众主要是中学教师,中学教师个人的道德修养、专业能力是影响国家中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学老师自身的提高又有赖于他们自觉、不断地学习。就期刊特点而言,中等教育类期刊与专业书籍相比较,出版周期短,刊载论文数量大、内容新颖、发行与影响面广,能及时反映国内外中等教育教学方面的新成果、新水平、新动向;中等教育类期刊内容广泛、角度多样,可涵盖教育热点、教学实践研究、教研情况、中考高考研究、教师学生的生活智慧等等内容;中等教育类期刊还可刊登文献述评、会议情况、书评等,这些资讯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有很大的价值,便于他们及时了解课程改革的新动向、学科方面的新成果。中等教育类期刊具有连续出版的特性,不仅有利于信息的传递,而且它们所积累的大量文献,历史地、系统地记录了某一学科或某一研究对象的发展过程。期刊每期都有目录,卷末或年末编有各种索引,有的期刊还出版多卷或多年的累积索引,便于文献情报检索。许多一线教师多年坚持订阅、收藏相关学科的期刊,甚至自己装订成册。对于期刊的阅读、积累,大大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也建立了与期刊深厚的感情。中等教育类期刊的特点决定了期刊编辑必须能够站得高看得远,要了解国家关于教育的规划与政策,了解世界范围内教育方面的新理念、新观点,只有站得高,才能捕捉到最美的风光并与读者分享。
二、引导与选择
中等教育类期刊的作者与读者具有特定性,所以对于期刊内容的选择与引导也应有自身特点。在坚持出版物内容明确的思想政治方向、严肃的学术性原则的前提下,我们应从工作实践出发确定符合中等教育类期刊的一些行为规范,做到“以质取胜”“以诚待人”。中等教育类期刊的作者主要包括高校及一些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各省市教研员、一线教师等。其中,一线教师的比例最大。中学老师责任重大,工作繁忙,很难有时间静下心来整理自己的教研成果。同时,又非常需要通过阅读专业的期刊来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了解同行的优秀成果,以此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基于这样的情形,期刊编辑在期刊的内容选择、方向引领方面就必须花大力气。笔者认为,坚持导向性、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等原则,是做好内容选择与方向引领,使期刊能够“以质取胜”的重要前提。在选题策划方面,编辑应将教育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在体现国家意志的前提下,了解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吸收新观念、新成果,融入策划创意中,实现期刊的导向作用。有了好的选题,我们在选择稿件方面应坚持优选原则,践行在原则面前人人平等。在期刊出版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大量的作者。对待来自不同背景的作者,与之交流的方式也不同。但是,编辑本着“以诚待人”的这一原则是最基本的,应当持这一态度,努力地“发掘和寻找具有一流水准的作者,并和他们成为朋友”。中学老师工作压力大,用于教学研究的时间很少,写文章的动力多是为了评职称。在这种背景下,老师很难静下心来梳理自己积累的东西。许多老师急着要用文章参加评选的时候,才确定选题写文章,选题的时候往往是注目于一些当下流行的新理念、新方法,写的时候也很难抓住重点,往往会面面俱到地写一大堆空话,这样就很难写出自己真正的心得,很难写出编辑心目中期待的文章。因此,对待一线教师的投稿一定要有耐心,要用编辑的“火眼金睛”看到他们文章中出现的亮点并引导其进行取舍。笔者在工作中非常珍惜与一线老师进行交流的机会,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教研成果,帮助他们修改文章,通过与老师交流还可以了解到许多相关的信息并融入办刊实践中。
三、加工与润色
篇2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职业道德师资建设
一:对中等职业教育现状的分析
(一)对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1.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及现状
福州船政局1866年附设的船政学堂,1867年上海江南制造局附设的机械学堂,形成我国职业教育雏形。1917年5月,由黄炎培先生联合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48人,在上海创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创了我国职业教育新纪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也在相应调整其教学制度,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中等职业教育体制。进入21世纪,各国之间形成了无形的竞争,渐渐演变成为科技与教育的较量。作为社会与学校的“中间站”,中等职业教育具有其独特的作用与意义。
2.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有四类:
(1)中等专业学校(简称“中专”)。这类学校以招初中毕业生为主,学制三年或四年。传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中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小学教师。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培养目标已扩大到各类技能型人才。
(2)技工学校。这类学校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培养目标是中、初级技术工人。
(3)职业高级中学(简称“职业高中”)。这类学校是在改革教育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部分由普通中学改建而成,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也有二年和四年的。培养目标与中专和技工学校类似,以生产服务一线的操作人员为主。
(4)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简称“成人中专”)。这类学校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最早定位是把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成年人(在职人员为主)培养成中等技术人员。由于形势的变化,其招生对象已经以应届初中毕业生为主。学制二年或三年。
21世纪后,传统的这四类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逐步趋同,办学形式也日益接近,国家已决定通过改革、布局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等方式,逐步打破部门界限,推动它们走向融合。
(二)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现状和教学现状的分析
(1)学生现实状况
从近年来职业学校录取的学生中考分数较低的情况看,结合学生进校后的实际来考察,可以说,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其原因,初步分析有以下几点:
1)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对象以初中毕业生和部分高考成绩不太理想的高中毕业生为主,这部分学生中考、高考成绩分数较低,生源锐减,生源素质差。
1999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滑坡。据统计,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占整个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的比例由1996年64.7%下降到1999年的33.4%,尤其是1999年比1998年下降了5.8个百分点。2000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形势更为严峻,很多职业学校报名人数不及计划招生的一半。劳动力市场形势的严峻,中专毕业生自身素质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就业观念保守,毕业生就业困难,到今年为止,此种状况仍未有一个明显的改进。究其原因可归纳如下方面:
首先:独生子女的父母对子女受教育程度要求提高,家长望子成龙成凤,并带有一种“补偿心态”,希望子女读大学,读好书。
其次:由于“普高热”的日益升温,使中等学校的生源锐减。为了维持生存,各中等职业学校面临“饥不择食”的境地。只要有人报名,就被录取入校。生源素质参差不齐,造成了上课睡觉,打闹,逃课等不良现象。
(2)部分学校教学状况
职业学校,特别是职业入学校中相当一部分中专学校,教学方法、内容上,由于中专的“专”字等历史原因的影响,比较偏重理论教学,注重知识的记忆,倚重书本教学,联系实际不够。理论教学内容多,强化职业技能教学不足,实用性的实训教学少。在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忽视了职校学生的德育。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办学指导思想还不够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是否端正,这是影响和制约职业教育道德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实事求是地讲,目前有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指导思想还不是十分明确和端正,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缺乏对职业道德教育在过去、现在特别是将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以及职业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把举办职业教育视为一种“副业”。
其次,把举办职业教育视为权宜之计,把主要精力放在普通教育上,认为只要把普通教育的教学质量搞上去就行,而把职业道德教育看作是“次等教育”
同时,忽视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规律、性质、模式、特点以及专业设置、教材、教学目标等的深入研究,对教学的基本条件也不注重改善和提高。
2)师资队伍还不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
教育观念上存有错位和偏差。其主要表现是:只认识到职业教育与其它教育的共同之处,而对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及特殊性认识不够,因而习惯于过去的普通教育的思维定式,而不能适应职校教学;并且错误地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不正规”、“低层次”的教育,因而从自身降低了对教学质量的要求,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包括职业道德教育。
“双师型”教师亟缺。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分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即成为“双师型”教师。一般来说,中等职业学校大部分现任专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职校,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难以完全胜任职业教育对技能培训的要求。
二:如何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
职业教育是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之一,科学的完成这项任务,是保证职教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上述种种情况都说明,如今的中等职业教育,特别是德育,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下面,笔者从学生和师资两方面,谈谈如何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
(一)德育的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应该包括以下部分:
1.基本理论教育
2.党的基本路线和形势政策教育
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教育
4.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
5.纪律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6.国情、厂(场、店)情教育
7.专业思想教育
8.劳动生产教育
9.职业道德教育
10.身心健康教育
(二)德育工作思路
1.围绕一个工作目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德育工作品牌。
学校各部门要紧密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德育工作品牌”的工作目标,形成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的良好局面,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宽基础,高技能,复合型,高素质”的新型技能人才。要认真总结本校德育工作的成功经验,积极创新德育工作的方法,走出一条适合本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子,打造属于本校德育工作品牌。
2.建设两支骨干队伍:德育师资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
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班主任、辅导员和德育课教师”、“学生干部”两支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全体教职工要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担负起德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形成全员参与,言传身教的作用。
(1)建设一支以班主任、辅导员和德育课教师为主体的高素质德育师资队伍。
班主任是基层的德育工作者,是德育工作具体实施者。学生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教职工担任班主任。学生管理部门要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对班主任的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积极帮助班主任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运用多种方法,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想,规范他们的道德行为。班主任要更新教育观念,采取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要深入学生,深入班级,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班主任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教育引导工作,及时发现、纠正和解决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德育课教师要发挥德育课主渠道作用,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等理论知识的讲授;要探索德育课教学新方法、新途径,工作务实求新。其他课程教师应结合课程特点,充分发掘德育因素,有机地渗透德育内容。
3.抓好三个层次教育:养成教育、成才教育、创业教育。
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决定了德育工作要分层次教育。养成教育、成才教育、创业教育等三个层次很好地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
4.利用四种教育方式:灌输教育、模范激励、活动陶冶、情感凝聚。
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针对每个学校学生的特点,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和主题教育活动。要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通过灌输教育、模范激励、活动陶冶、情感凝聚等方式方法,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和卫生习惯,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灌输教育:通过开展“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三德”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五心”(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
教育、法制纪律教育、艰苦奋斗教育、行为规范教育、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一系列教育,塑造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模范激励:要运用各种方式向广大学生宣传介绍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道德楷模和先进典型,激励他们崇尚先进、学习先进,激励学生更好的开发自己的潜力。
活动陶冶: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和主题教育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的活动(技能大赛、田径运动会、球赛、文化艺术节以及通过各社团组织开展的日常活动)让学生增长才艺,陶冶情操。
情感凝聚:坚持以人为本,实施情感凝聚教育,着力培养广大学生尊重人、关心人、宽容人的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广大学生养成高尚的品格和健康的人格。
针对学生心理成长的需要,大力实施“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程”,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的个性品质得到健康发展、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提供坚强保证。
3.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全体教师的任务,因此,他们的职业德育的养成直接关系着职业德育工作的成败。
(1)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要求融入了以生为本的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使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落在实处。
(2)教师需终身学习,是学习性社会的基本要求,即使是相对稳定的职业道德规范,也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提出新要求,如电子商务,同样是讲求诚信的,同时也有了新要求—严格守时。自觉学习、掌握职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建立职业道德平台,要学习并且养成良好的师德,师德是教师职业的道德规范,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养成的。
职校教师要在终身学习的理念指导下,要把师德和相关职业的道德规范融合在一起,构建起教师的道德平台,以次作为起点,在教育学生中教育自己,自觉成为职校德育的对象。
综上所述,在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把德育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来抓。教师与学生都是职校教育的对象,是德育新理念的新认识。教师既教学生,也教自己;学生既接受教育,也要影响教师;在教学相长和自己教育自己的德育氛围中,师生共同完善着自己的职业道德规范,促使自己成为一个职业道德高尚的职业人。必须明确职业德育的特点,使职业德育的预期结果,成为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方向,以争取最优的教育效果。作为职业教育者,应摆正自己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思想认识,达到人教合一,为国家培养更多素质全面的全方位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学》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刘合群主编
2.《北京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北京教育出版社马学平耿学超刘志
篇3
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经过中考后的层层选拔而剩下的,基础知识薄弱。表现在概念模糊,基本公式、原理、性质不清,更谈不上理解,加上语文底子差,感知能力差,基本上没有掌握数学思维方法。
2学生学习观念上的误区
大部分职校学生主观地认为到职校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一技之长,这才是将来赖以生存的基础。由此,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侧重于技能训练,而把数学等文化课的学习放在无足轻重的地位,再加上职校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对学习数学来说属于“弱势群体”,数学的抽象性和连续性让他们觉得要学好数学简直是“天方夜谭”。错误的认识和学习的困难导致他们“理所当然”的“厌弃”数学。
3数学课堂教学的弊端
3.1课堂教学受“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学习方式影响
学生还是习惯于被动接受学习,填鸭式教学,缺乏主动的求知欲望,以书本和教师的结论为信条,思维僵化,提不出问题。并在学习过程中重结论,轻过程;重理论,轻应用,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3.2教学过程重教、轻学;教学方法上只顾自己灌输,不顾学生接受;
3.3教学方式落后
教学过程比较封闭,学生普遍缺乏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不敢大胆设想,即使心有疑惑也不愿意提出问题。学生参与不够深入,能力得不到培养;
3.4教学目的上只考虑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从而造成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到数学的重要性,更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以至认为学习数学是做“无用功”。虽然,我们平时也常常强调数学是“多么”重要,但并没能“唤醒“”昏睡”的学生。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数学的实用性,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才能促进其主动学习,获得全面发展。对此,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1)设计现实问题,创设意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最活跃的情感因素,是他们的认识兴趣。从身边的现象中提炼出数学问题、从报刊和其它媒体中获取生产生活的信息来提炼出数学问题、从其它学科中寻找与数学知识相关的问题。这样的实际数学情景,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数学思想,体现了数学的本质,反映了数学的特点,而且因为学生们熟悉,容易产生好奇心,就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加深学生的理解。
(2)开放课堂,让学生探索中发现问题,讨论中解决问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自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引导学生用实验、观察、分析、类比、猜想等方法去探索、去发现,尝试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在尝试中发现问题,在讨论中解决问题。着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及数学思维能力。
(3)注重与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数学需要应用,应用需要数学。数学教学必须培养学生具有用数学的意识,良好的信息感、数据感。能把相关学科、生产和日常生活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它们。例如在讲椭圆的第一节时结合神州六号的成功发射及其返航。在讲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时课尾我引入两个生产实际的例子:a.双曲线齿轮。b.发电厂的冷却塔,这两个生产实例典型、接近专业课、接近生活,并且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使数学知识真正的应用到实际中去。
(4)加强学法指导,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不少学生不会学习,主要是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比较科学的学习方法。在适当的条件下,95%的学生能够高水平的掌握所学的内容。许多学生所以未取得最优良的成绩,问题不在于学生的智力方面,而在于他们没有得到适合各自特点所需的教学帮助和学习时间。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寻求使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手段,给学生以帮助,使其树立信心,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增强学习兴趣,从而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5)运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及教者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动作,引导学生自由地展开想象,这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使学习活动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同学们,为什么自行车的车轮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你能想象一下骑这样的车会是怎样的情景吗?“”如果自行车的车轮是椭圆呢?”学生立即展开想象,一边想一边说,那会颠簸的很厉害,有的学生甚至做起动作表演来了。学生回答后,我又投影出示制作的课件动画:一个骑着车轮是椭圆的自行车的人,在马路上被颠簸得狼狈不堪的滑稽情景。通过这一活动加深了同学们对圆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借助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想象力变得更加丰富。
4总结
篇4
1、学生学习动机不强学习兴趣缺乏
很多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有“习得性无助感”,表现为对学习丧失信心和兴趣,甚至在英语学习方面有畏惧感,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有别于普通高中,职业学校不仅要学习基础知识,更加注重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英语学习。在这种前提下,很多学生认为专业课比英语重要,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专业课的学习中,英语课的重要性逐渐在下降。殊不知,时代在变化,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相应有所变化。英语学习不仅仅是在学习知识,英语学习的能力是用人单位衡量学习学习能力的一项指标,将英语学习能力看做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方面。
2、教材与教学内容缺少创新
国家倡导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是发展的侧重点都在专业建设上面,忽视了基础学科的建设。职业教育中英语教学应该是与专业紧密相关的,但是教材的出版和更新很难与专业的发展同一步调,也很少看到职业相关的专业英语教材,就出现了英语与专业互不相关的知识脱节现象。专业英语对教师的要求很高,英语教师应该对职业或专业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学生需要哪些与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师英语水准很高,但是对于所教的学生的专业或职业缺乏实践了解,所以出现了英语教学与学生的专业脱钩现象。
3、英语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很多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仍旧沿袭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注重知识的讲解而缺乏对语言应用的指导和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导致学生被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教师没有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基础差的学生最后甚至放弃英语学习。
二、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育的改革措施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不是不是某种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经过很多年的发展积累起来的,因此要针对不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
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英语是一门工具,如果学生的学习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应试知识,就丧失了英语的工具。但中等职业英语教育又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学生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忽视英语。很多学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如果在思想上认为英语不重要了,最终可能导致学生放弃英语的学习,所以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非常重要。竞争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学校可以依托社团开展各种英语竞赛:英语歌曲比赛、英语知识竞赛、口语竞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比赛等。同时可以在学校开展英语沙龙、英语合作学习小组等,为英语程度较好的同学提供展示的平台,为愿意学习英语的同学提供学习机会。
2、开发校本教材
学生对英语缺乏兴趣的原因之一就是教材与专业相脱离。[3]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习上更加有功利,会将主要精力放在对自己将来就业更有用的科目上,所以应该让英语变成“有用”的课程,也就是靠近自己专业知识的课程。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建设编制本校的英语校本教材共教学使用:如计算机英语、导游英语、会计英语、酒店管理英语课等。有了专门的英语教材,为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3、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分层次教学
篇5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口语教育重要性
语文是什么,这应该是我们所有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正确理解的第一要义。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在1964年2月的《誉滕万林》信中说得十分清楚:“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简而言之,语文就是口头语言加书面语言。我们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育的目的有四个,即听、说、读、写,这四者是一个并行的整体,没有主次之分。但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当中似乎更重视学生读、写能力的发展,而往往忽视了他们听、说能力的提高。吕叔湘先生早就对语言训练的问题提出过严厉的批评:“表面上看,儿童七岁入学,口语早已学会了,不用老师操心,只要教他识字、读书、作文就是了。现在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从这种认识出发的,也就是说,只注意文字的学习,不注意甚至不理会语言的学习。尽管我们天天讲‘语文’教学,实际上我们教的和学的都仅仅是‘文’,并不包括‘语’,我们的语文教学仿佛有点半身不遂似的。”
口语表达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作为现代人三大法宝之首的口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口语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个人的交际能力和交际效果。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越来越频繁,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职业者整体素质的外在表现之一,是现代职业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最基本的手段。所以,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运用多种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来自农村,阅读量少、词汇欠缺、基础知识薄弱等客观因素制约了他们口语能力的发展,加之有超过七成的学生头脑中都存在“是人就会说话”的错误、落后观念,致使他们对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兴致不高。有一部分学生乡音重,好面子,羞于表达,不善言谈。另外,我们发现课堂与学生的心理因素也影响着学生的口语发展。现在我们的大多语文课都是以老师为主导的讲授方式,学生发言的机会并不多,而课上能积极讨论问题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学生们往往更重视是否能将掌握的知识正确地写在卷子上,至于能不能将其中的道理说明白无关紧要。我们校园中能够锻炼其口语的也就是为数不多的朗诵比赛和辩论赛了,可参加的人数又是屈指可数。心理因素也是影响学生口语能力的一个问题。这个年纪的学生自尊心和自我意识较强,好面子,个性开始变得沉稳,遇事不愿意随随便便张口。但对于事物的认识,开始有自己独到的看法,由于缺乏相应的知识和社会经验,他们不敢放开心态,张开嘴,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如何扭转口语交际教学止步不前,尤其是口语表达难登大雅之堂的局面,为学生的将来发展奠定基础,以求中职生的口语水平有真正的突破,职业能力有极大地丰富呢?我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一、调整语文课教学思路,加强口语教学
我们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首先必须调整好我们自己的教学思路。我们需要培养的是什么样的学生,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什么样的技能才能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要充分体现出其工具性。我们可以在课程安排上进行调整,如可以开设普通话口语教程、演讲与口才等相关课程。这样我们才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专门的口语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二、提高语文教师的口语素质
语文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特别是口语水平。首先,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应该使用标准、良好的口语教授知识,这样才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并能够激发学生提高口语能力的积极性。其次,提高一个人的口语水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需要学生要建立很强的自信心,教师要帮学生建立自信,鼓励、支持学生敢说、多说、多练,并给予耐心的指导。创建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学生都能够投入其中,自由地表达。另外,要让学生意识到口语水平的提高对于自己日后的工作、生活、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入校之初,就应该为自己制定一个职业生涯规划。一个合格的职业人所必备的口语交际能力更应成为其培养的一个重点内容,这一点必须引起学生们的注意。
三、扩展口语训练的途径
篇6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教学改革;
一、问题提出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的教学模式受普教的影响很大,在传统教育思想和考试制度的影响下,许多教师讲读课文时仍喜欢面面俱到,课内外知识深入拓展过多,教师讲、读课文仍然以参考书和考试的形式为基准。从职业教育的特点来看,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适应岗位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而传统的语文教学一直都是为了“教”而教,很少考虑语文课对学生的职业发展的影响。职业中学的语文课教学中的职业特色不明显,语文课的教学效果达不到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
二、问题分析
(一)教师的教学习惯是语文课教学改革的最大障碍
教学习惯也称为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理念下,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形成的稳定的、符合个性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技巧的独特结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形成是教师业务水平成熟的标志之一,但同时也是影响教学改革的最大障碍。由于语文课内容多年来变化不大,教师在对教材的反复使用过程找到了固有的教学规律,进行一成不变的教学设计,只是为了适应考试要求。现在提倡教学中以学生为主进行教学改革,但由于教师受到教学习惯和程序化教学思想的影响,使得语文课教学改革在起初稍有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革力度衰退,教学也就逐渐趋于固化。保守的教学思维方式和教学习惯使得改革效果不明显,学生素质提高的不明显,远远低于岗位要求。
(二)教学方法固化影响了教学效果
现在提倡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新式的教学方式,提倡采用导学的教学方式,编制导学案。在编制的语文导学案中,所列出的内容大都是基础知识,缺少开放性的话题。导学过程和教学过程仍脱离不了课本的束缚,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广度,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审视教学过程,没有赋予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学方法看,问答式的教学过程仍然是教学的主要形式,提问也局限于课本或参考书,学生的发言局限于标准答案,学生的讨论也围绕着课文内容进行。采用导学法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现象,但是其形式过于单一,导学案逐渐变得程序化,甚至成了教师检查学生预习作业的工具,过度提倡使用导学案影响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
三、语文课堂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语文课教学目标不仅要注重知识积累,更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目标是使学生适应岗位需求和个性的形成。语文是其他学习的工具,教学过程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是基础知识积累,二是能力培养。需要教师从多角度审视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要在形成初步的知识积累基础上加以应用,培养学生分析和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不同专业在制定语文课的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按照专业特色进行科学设计,不要按照同一个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活动,要体现出职业特色,培养学生的特长。
(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课本
课堂教学内容虽然是以课本为载体,但不一定要按照课本内容和顺序进行教学活动,允许教师适当的对课文进行改编。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建立课堂情景,组织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学会了语言就等于掌握了交际和文化承载的工具,领悟语言就是文化的渲染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中学的不同点就在于没有应试压力,可以对课堂内容进行适当的泛化,让学生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下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提高自己的表现欲,拓宽自己的思维空间。教师不要试图对学生的见解进行否定或者肯定,肯定学生之间的认识冲突,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意见进行辩证。从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看,知识的积累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唯一要求,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才是教学尤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课堂形式要灵活多样
导学法并不是现代教学形式的唯一选择,学生的讨论探究也不是现代课堂的唯一形式。在国外,孩子常常说“我认为”、“我的研究结果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等等,表现出学生对问题的不同见解,而教师也乐意这种现象发生,对学生的回答不发表任何意见,或者干脆就不知道该怎么办。自由的课堂是国内大部分学校所不能接受的,却对国内许多中学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的教学形式应该学习一下国外,给予自由、多元的教学空间,鼓励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塑造活跃的思维形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通过不同途径对知识进行积累和交流,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流畅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学生对语文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篇7
【摘要题】比较教育研究
【关键词】教育公平/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
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社会公平面临的严峻挑战
知识经济的兴起,信息社会的到来,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使得低成本但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成为各国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是当今任何发展中国家想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提升本国竞争力,取得主动的必要条件。由于各国教育经费的绝大部分都必须首先保证基础教育的普及,仅靠国家投资不可能实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政策,结果,摆在发展中国家决策者面前的经常是一个两难选择:要么维持高等教育只培养少数人的精英性质;要么放开政策,鼓励国家不花或少花投资的私立高等学校的建立,同时发展开放式的远程教育,藉此两翼,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起飞。众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正是沿着这条路子过来的。他们的成功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原来并不想实行这一政策的国家仿效。但面临的挑战是,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现有的精英高等教育,全部或主要由国家拨款运营,不收或少收学费,实际上更多的是为富裕家庭子女提供了几近免费的高等教育,号称“公平”,已经存在严重的社会公平问题;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全部依靠收取学费维持办学经费并保证适当赢余,则必将造成贫富之间接受高等教育机遇的差别进一步加大。
任何市场经济都必然导致贫富差距甚至两极分化。实行和应时调整社会公平政策,是其最终能否持续下去的条件。如果人们要探讨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并没有如一些先哲们预言的那样在上个世纪崩溃,多种原因之一便是都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公平的政策。自上个世纪50年代后一直沿用下来的教育民主化的口号,便是这一政策的体现,它包括保证人人享有免费义务教育,实行近乎免费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保证一切智力合格并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都能接受多种形式的高等教育。资本主义的稳定与发展得益于其不断增长的所谓中产阶级,而中产阶级的一个普遍特征是受过高等教育。事实证明,教育机会的公平,使每个人的潜能,尤其是来自各种不利阶层、群体的人的潜能都有机会开发出来,从而最终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一片人群的社会地位。进入中产阶级行列,是最根本的社会公平。它较自失业补助、救济、基本医疗保险等“急救”措施,更能从源头上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分化和公平问题,更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任何忽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社会公平问题的政策,都是短视的政策。
来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
应当说,发达资本主义各国政府自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实行教育公平政策是认真的。除了义务教育延长、免费并加牛奶、午餐外,更多的是体现在高等教育方面。它包括扩建老学校,大量兴建和扩展社区学院式的高等学校,放宽入学条件,普遍提供助学金、低息贷款,为少数民族、妇女、残疾人入学创造便利条件等。当然,这样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当时席卷西欧北美的民权、学生运动的巨大压力,又有社会主义的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所造成的震撼,使西方世界对自己的教育制度与质量产生了相当的危机感等。五十年后的今天,教育民主化,教育机会公平、均等,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无人可以撼动的政策基石,任何在教育政策上的所谓公平应让位于效率的议论或提议都是不可能被接受的。
西方人的初衷是,教育机会的平等将导致来自不同阶层的人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平等,最终铲除社会不公(盖·尼夫,1986)。这一信条至今仍然是西方各国制定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当然,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将是漫长的。请看德国实行了这一政策20年后的变化:
联邦德国几个年份学生的家庭背景:
年份学生雇主文官职员体力劳动其他
1972小学生14.25.214.759.56.4
(10-15岁)
1970大学生26.525.234.012.02.3
1979大学生22.121.738.914.82.5
1979高专生21.315.034.125.34.3
(资料来源: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网络化和法人化,王一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从上表可以看出,体力劳动者家庭出身的小学生占小学生总数的59.5%,所占大学生比例则从1970年的12%上升到1979年的14.8%,高专生1979年为25.3%。1979年体力劳动者家庭出身的大专生加起来占大学生总数的40.1%。如果小学生的比例反映了不同阶层人口比例的话,体力劳动者占人口约60%,其子女已占大学生人数的14.8%、高专生人数的25.3%,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进步。从这张表同时还可以看出,文官占人口约5.2%,但其子女却占大学生数21.7%、高专生15%。
再看社会执政时间最长,推行教育民主化最力的瑞典的例子:瑞典1971年各种家庭背景的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后的去向百分比:
父母大学高级中级熟练非熟练
背景管理管理工人工人
性别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
接受基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
础教育
进大学7166333821261121611
上好专业3012112723111
(资料来源: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网络化和法人化,王一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从上表可以看出,熟练工人和非熟练工人子女上好专业的比例,远远落后于高级管理人员和中级管理人员的子女。
德国、瑞典的例子说明,实现教育公平与机会均等,是一项防止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富差距扩大、造成社会两极分化的根本政策,是实现社会安定和长治久安的社会改造系统工程的一个极其重要并长期起作用的组成部分。它的实现必然是一个漫长的社会发展与改造的过程,它要求决策者的高瞻远瞩,要求决策者不仅要从人的发展、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角度,而且,还要从社会安定和长治久安、社会系统改造、政治文明建设等高度看待教育和实施教育公平政策的作用和潜力,一以贯之,持之以恒,五十年、一百年后,必见其功效。
应当承认,西方人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早期已经注意到了推行20年教育民主化改革以后仍然存在着上述的实际的不平等,即高等教育免费,实际上是富有人家子女得到了更多实惠,接受更多、更好的高等教育,并普遍享受着全体纳税人提供的补贴。这一反思后的共识是,普遍按成本的一定比例收取学费,同时,对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实行补贴,保证无息或低息贷款发放,可能实际上更加公平。但是,当西方各国要将这一意图变成政策时,总是遭到学生抵制,过程很不顺利。澳大利亚实行所谓“贡献高等教育计划”,让学生缴纳低于成本25%的学费,学生可以在毕业以后找到一份高于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工作以后再开始偿还所欠学费,算是比较成功实现了从高等教育免费到收费转换的西方国家。西欧多数国家明知不合理,碍于社会安定和选票考虑,仍然维持原有高教免费政策。
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推行教育公平原则的几个试金石
1.能否逐步改变穷国却提供免费精英高等教育的状况?
多数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仍处于精英阶段,即按18-22岁年龄段的入学率低于15%并实行免费或基本免费政策,维持表面上的“社会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实际上是更多地有利于富裕家庭子女,造成更大的社会不公。不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就不能寻求更加公平的教育政策。但是,改革起来同样举步维艰,政治家们要触及这一问题需要足够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斯里兰卡一所大学医学院院长曾主张改革这种大学免费制度,对学生实行收费,结果却被学生打死。南亚其他国家情况皆大同小异。
2.助学金、学生贷款的数量和条件是否足以保证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要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后按教育成本收取一定比例的学费,一般国家皆出台助学金加学生贷款的配套政策。问题在于,奖、助学金是否具备一定数量,无息或低息贷款,借款条件,返还要求、方式是否保证需要的学生能借得到、还得起,同时,又不至于对学生学习期间构成巨大压力。澳大利亚规定借贷学生毕业后取得本行业全国平均水平以上工资十年内还贷,并可宽限至30年还清。有些国家还规定30年内还不清的,债务可被免除。同时,各国实行学生贷款过程中,总是发生一定比例贷款无法追回,损失一般由国家承担。学生贷款无息或低息,要使商业银行承担此项政策性贷款任务,国家亦必须对银行进行一定补贴。以上各点,都是奖、助学金和实施学生贷款制度能否取得成功,并真正以此体现教育公平的关键。
3.私立高等学校能否在诸多方面享有同等权利?
如前所述,私立高等学校的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不可短缺的重要一翼。问题在于,私立高等教育是否意味着其一切成本均由学生学费负担,不能享受国家的任何财政资助或补贴,国家只补助公立或国立高等学校?否。从理论上讲,私立学校学生皆为本国公民和纳税人的子女,他们应当有同公立高等学校的学生一样,享受国家对高等教育补助的平等权利,包括国家贴息学生贷款和公立高等学校学生享受的其他权利。私立学校为本国公民和纳税人子女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应当有权享有国家为公立高等学校提供的相当部分的优惠政策,如土地使用,银行借贷,国家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些专项补助,国家鼓励学生的奖助学金、贴息贷款等。在实施中,美国和日本的私立高等学校经费中,10%-15%是来自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的补助。荷兰、比利时的私立高等学校甚至与公立高等学校一样享受政府财政拨款,所谓私立仅仅是其宗教背景和管理模式不同。至于学生基本权利,如取得国家补助和低息贷款等方面,与公立高等学校学生享有同样权利。国外高等教育改革的总趋势是,公立高等学校逐步实行收费制度;私立高等学校通过不同途径和形式,享受的国家补助在增加,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公立学校实行一校两制,有公有私,一些私立学校尤其是一些有教会背景的私立学校同样具有明确的非盈利的公益性质,以至于不少学者认为,高等教育中公立与私立的界限在逐步模糊。
4.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是否照顾地区差别和某些特殊、弱势群体,如少数民族、妇女入学,残疾人等的利益?
高等学校分布地区的不平衡,有的再加上招生政策上的地区限制,使不同地区的合格接受高等教育的公民不能享受同等机遇。众多弱势群体,由于分布在边远地区,文化起点低,经济上相对贫困,或因为身体残缺等原因,同样不能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机会。因此,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规划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时,都十分注意考虑后进地区,合理分布新建学校,有时还会规定特定地区和特殊群体的招生名额比例。当然,消灭这一差距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要随着不同地区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平衡发展逐步实现。重要的是,要采取各种可能措施,向这一方向努力,并贯彻始终,使这种差距逐步缩小而不是继续扩大。
篇8
素质教育是培养人素质的教育。人的素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通常是指一个人的精神品质,而广义的素质是指一个人全部的生理和心理的特质系统,即一个人的身心系统。人的素质有些是先天的禀赋,在后天的各种活动中形成的。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有了创新,才有了技术革命,有了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创新能力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育领域迎接新世纪挑战中面临的刻不容缓的课题。职业学校主要是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因此创新精神、应变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推进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关键。
一、职业学校创新教育的目前状况
1、由于生源质量较差,职业学校的领导、教师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意识淡薄。认为学生的知识基础及非智力因素较差,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
2、由于教材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专业化,严重脱离学生知识基础差的现实,导致教学效果差,所以,将创新教育的思想及内容融入教材、进入课堂教学几乎是空谈。
3、由于职业学校的技能实训等实践活动形式较单一、机械性的操作多,而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开发他们潜能的实训活动少,加上科技、文艺、社会等方面的活动严重不足,使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受到了限制。
4、由于传统的强制性管理、不民主的师生关系、社会对职业教育熟悉上的偏差,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淡薄,阻碍了学生创造个性的发展。
二、职校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职业学校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其创造力和其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密切相关。创造性思维是核心,好奇心、想象力、冒险性、挑战性、自信心、独立性等心里品质是非智力因素。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实施。重视和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最紧迫的任务,素质教育是以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复合型教育,而创造能力是个体综合素质中最具生命力的素质,是推动个体适应环境发挥潜力、走向成功的内在动力。所以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创新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
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下的职业教育,只有依靠和服务于经济建设,扩大毕业生的就业门路,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才能求得新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各行各业对职业综合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就业者的流动性和工作的频繁更换已成为社会工作的特征。所以,只有通过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实验实训等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使职业教育获得新一轮发展的动力。
三、创新教育的开展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老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权威。在教学中,老师是主动者、支配者、;学生是被动者、服从者。在这样的关系下,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得到提高,甚至健全的人格也难以发展。
新型的师生关系强调人格的平等。首先,老师和学生在法律上具有同等地位。其次,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再次,学生应该得到足够的表现自己、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探究创新的心理愿望,形成一种以创新意识汲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态度。教师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前提下,还有促进学生发展的责任,非凡是促进学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有所创新地发展。
(二)加强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
1、搞好课程设置。以“厚基础、宽专业、多方向”为原则指导专业课程的设置。深入探究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文化课和专业课之间的联系,理论课和实训之间的结合等等,既要考虑专业的实际需要,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程度,对课程进行创造性的删、增组合,同时积极开发教材中培养创造力的课程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要专门开设创造思维或创造技法课程,向学生传授创新思维方法,点拨他们的创造灵感,激励他们的创造精神。要进行改革实验,要为他们开设“创造思维和方法”系列讲座,这种讲座题材应当多样化,融文化和科学为一体,寓教于乐,以获得学生的欢迎。
2、改革教学模式。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封闭式教学为以培养能力为主的开放式教学。在课堂的基本结构中,重学生学习过程,重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重培养能力的过程;开展情境教学,营造生动、活泼、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逐步培养学生大胆质疑、提出新问题、多向思索、科学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探索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发现信息、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发展其创造力,同时教给学生发现的方法,包括观察发现、模型发现、相似发现等。这样,学生就能更有目的、更自觉地进行发现活动并取得发现成果。
3、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运用和计算机互联网络同步发展的多媒体技术,运用以电子信息为先导的远程教育、视听结合的声像教学,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视听感受,了解人类创造活动的成果,激发其创新精神,树立创新意识。
(三)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和多样的竞争性活动
学校除常规教学活动外,还应开设科技、体育、工艺、劳动、文艺等课程,为学生提供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锻炼才干及展示才能的机会。通过组织课外喜好小组、科技小组、智力竞赛、专题讲座,通过在生产第一线及流通环节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动手能力和交往能力,塑造他们自信和个性品质;开展多样的竞赛性活动,让学生参加各种竞赛,目的不仅仅是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或能力水平做出评价,真正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并促使人的创造性向更高层次发展。
(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1、流畅性及其培养
流畅性主要依靠记忆中贮存的信息量。为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老师在教育工作中要有计划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要从各学科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学生只有把握了大量的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思索新问题才能从多方面发散,才有发散性思维的基础。要培养学生在接受新信息的同时,自动地重复已有的知识内容的能力,增加边缘交叉学科的知识的数量,教师应当告诉学生如何对待交叉学科的知识,鼓励学生过渡学习,使学生不受材料的束缚,灵活地利用材料,将其变成新的东西,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个人经验的积累和行为的逐渐复杂化是靠记忆实现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发奋学习的同时,还应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记忆方法,使学生能对知识存贮、再熟悉,从而引导学生联系记忆,多渠道协调记忆。
2、变通性及其培养
人脑进行思索活动时总是存在思维定式,思路的定向性,能使人顺利的思索并解决一般的新问题,但却会妨碍创造性的解决新问题。教育中必须做到摘要:重视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和提高,培养学生善于从多角度观察新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破除定式的干扰。思维定式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预备状态,它影响着解决新问题的倾向性。教学中,教师应直接打破定式的不良影响,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新的方向、更多的方向发散,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
3、独特性及其培养
发散性思维以流畅性为基础,以变通性为关键,以独特性为核心。因为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对事物表现出超乎平常的独立见解,提出和众不同的新观念。因此,独特性有更重要意义,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首先,教师要鼓励多样性和首创性,使学生能够得出非凡、独创、新奇的见解;教师为个人学习提供最大限度的机会,答应每一个学习者按照自己的速度进行,并为之提供灵活的帮助,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其次,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再次,鼓励质疑问难,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所谓“质疑问难”,就是要勇于提出疑问,敢于攻关。求异思维即学生不被成见、陈规所束缚,不人云亦云,善于从各个侧面观察新问题,从而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设疑,并善于引导学生逐步解疑,使学生在探索新知识中有所发现和创新。
[参考文献]
[1]燕国材.素质教育概论[M].广州摘要: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篇9
教师是物理及自然科学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一言一语都会受到学生的关注。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采取风趣的讲课方式,才能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减少学生上课的紧张感,同时也可以提高教材讲解的效率。如在正式开始上课前,教师可以问学生:“同学们,从古至今有三个有名的苹果,你们知道是哪三个吗?”大多数学生都摇头,纷纷说不知道。教师趁机解释:“第一个苹果,被夏娃和亚当吃了;第二个苹果,砸在牛顿头上了;第三个苹果,就是苹果手机啊!我们现在没有苹果,但是可以看看牛顿被苹果砸了之后,为物理及自然科学做了什么贡献。”教师的讲话会让学生觉得很有趣,同时对物理及自然科学课堂也有了更多的期待。这时,教师就可以讲解教材内容了。教师风趣的讲课不仅可以创设轻松的教学氛围,而且可以增加学生对物理及自然科学的喜爱之情,这都有利于物理及自然科学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实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
好奇心能够驱使人们积极思考,通过努力获得答案,从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因此,在中等师范物理及自然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实验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努力思考和认真听课。如教师可以问学生:“同学们,不同物体下降时的速度一样吗?它们会同时落到地上吗?”学生一时难以肯定地回答教师的问题,于是教师就可以做一个实验,选取几种不同的物体在同一时间从相同的高度抛下,然后与学生一起观察实验结果。当实验结果与学生的认知发生冲突时,学生一定很想弄清楚原因,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入教材内容,解决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教材内容。
三、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加强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物理及自然科学教学之所以让学生觉得很难,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实践,难以验证和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动手实践有利于学生巩固课本知识,也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在中等师范的物理及自然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自己动手。如在讲关于摩擦力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动手,采用不同的物体做实验,通过自己的实践发现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然后再根据教材内容的讲解验证自己的实验结果和猜想。亲自动手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当中,不仅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且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在中等师范物理及自然科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动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强化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四、总结
篇10
Keywords:Higher education;Culture choice;Kuimao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1-0000-02
一、引言
中国的近代教育制度是在清末“西学东渐”和废科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02年至1903年间,清政府先后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正式确立了中国的近代学制,但前者颁布不久就为后者替代,对中国近代教育有实质作用的则是“癸卯学制”。
“癸卯学制”吸纳了张之洞以日本为蓝本的西方近代教育精神,几乎原封不动地移植了日本的近代学校制度。该学制初步构建了从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到通儒院的不同梯级和以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为主干的教育体系,使中国传统教育“读书做官”的目标导向发生巨变。[1]在高等教育学制部分,其高等教育思想观念、学校制度、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管理体制、教育途径等方面也发生了相对应的调整。
探析癸卯学制的文化内核,首先要厘清文化和文化选择的概念。文章采用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对文化的概括:“文化指借助符号获得并流传的各种明确的和模糊的行为模式,它构成了人类群体的各项成果,包括物化的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是传统(即经过历史的演变和选择而保留下来的)观念,尤其是附属于观念的价值;文化系统一方面是行为产品,另一方面又是构成远期行为的必要条件。”[2]文化不仅仅是精神层面的,也包含物化的结果,而癸卯学制就是文化的物化体现之一。而文化选择是指在文化变迁过程中,文化本身发挥其选择和整合功能,对外部多元的文化进行选择、吸收和淘汰,其发挥功能的依据是正确的文化理念的指导。[3]癸卯学制对外部文化的吸收和对本土文化的选择淘汰,一直存在一定争议,因此,从文化选择的视角出发,探析癸卯学制的文化内核,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
二、高等教育与文化的互动关系
一般而言,高等教育与文化的互动关系是建立在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之上。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具有双重性特点,将社会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则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都是该系统中的子关系,那么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两个社会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即外部关系;单从教育系统考察,知识文化、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组成教育系统的内部关系,而文化又是以知识为主要形态的,因此又是教育系统内部关系的关键环节。(当然,从文化系统看,也可以说教育是以传承文化的功能作为文化的内部因素。[4])
基于教育与文化的双重关系,其相互作用也呈现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教育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并促进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文化又在教育与经济、政治等的关系处于中介地位――经济、政治对教育的制约和教育对经济、政治的作用都要通过文化折射。教育与文化的双重关系与双重作用,特别突出地体现于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上,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既有为一切教育共有的文化功能,又有其特殊的文化功能。[5]
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包括文化传承、文化选择和文化创造。文化传承是教育最基本的文化功能,社会通过教育将前人所积累的经验、人文知识等有计划、有目标地传递实现文化的承接。然而,个人的精力往往有限,所能传承的文化往往只是沧海一粟,而文化本身也有优劣之分,因此,教育对文化的传递必须有所选择,将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精华加以选择的继承和传播,这就是文化选择,虽然文化选择也是教育的基本文化功能之一,但高等教育在文化选择中往往起到决定性影响。而文化创造功能,仅就教育领域来看,主要是由高等教育来承担的,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文化功能的主要方面。
在文化选择上,该功能虽非高等教育所独有,但高等教育的文化选择所起的作用更为深远,与其他教育的文化选择具有显著的差别。从涉及面来说,高等教育涵盖学科门类众多,遍及文化的方方面面,能够进行最广泛的选择,影响力更为深远。从层次上说,高等教育是高层次的教育,它选择的文化代表了社会文化的较高层次,而高层次的文化对整个社会文化起着导向的作用,具有权威性和决定性,一定意义上来说,其他层级教育的文化选择,实质是在高等教育文化选择基础上的再选择。从性质上说,高等教育主要是一种专业教育,不像普通教育那样属于基础教育。尽管通才教育的呼声很高,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仍不会改变。这就决定了高等教育对文化选择具有高层次、权威性、多样性、专门化的特点。[6]
三、“癸卯学制”的文化选择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方面受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推动,以西方教育模式为导向,不断更新教育内容,变革教育制度;另一方面,在国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下,教育演变呈现本土化趋向,在教育指导思想、课程设置、机构变革、教学评价与教育管理等环节,形成一定的民族特性。[7]前者主要涉及近代中国对国外教育和文化吸收,即通常而言的外来性,在近代高等教育中居于主导地位,学界多有关注,后者则是高等教育对传统文化的主动选择。
教育变革是一个渐进积累、由量变转向质变的历史过程,而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其产生和演化过程中,受西方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和文化课程的影响,形成了一些新的特征,因此,对近代高等教育中的外来成分进行探究,对于系统的把握近代高等教育具有显著的意义,而鉴于近代高等教育本身发展的局限,笔者仅以“癸卯学制”中的高等教育学制部分为切入,略作分析。
承上所言,结合时代的特殊性和文化选择的一般特点,笔者为便于分析,将近代高等教育的文化选择具体细分为教育观念的选择、教育制度的选择、课程设置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考核管理的选择等。
从教育观念来看,“癸卯学制”体现着当时普遍的教育观念,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9世纪后半期的西学东渐使得传统的知识价值观和人才观念逐渐动摇,儒学教育指导思想开始出现危机,一部分有识之士意识到科学技术的价值,倡导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率先进行教育改革实践,逐渐形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改革指导思想,该理念虽依附于传统文化之上,却开始体现出中西兼容的时代特点。
以教育制度而言,“癸卯学制”深受日本影响,其中的高等教育学制,以西方高等教育制度和新式学堂取代书院、国子监等中国传统高等教育制度,建立起新的、完整的高等教育教育体系:按照学制规定,清末高等教育分为高等学堂、分科大学、通儒院三级,高等学堂为预科,毕业者可入大学,通儒院为最高学府,相当于现在的研究生院,而与高等学堂平行的,还有优级师范学堂、实业教员讲习所、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进士馆、译学馆等,注重培养各类专门人才,“以各学皆有专长为成效”,已经具有西方专业教育的基本性质。
就课程设置来看,“癸卯学制”基本放弃了以科举为参照的课程体系,如四书五经、八股文,规定大学堂“以谨遵谕旨,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宗旨”,“以各项学术艺能之人才足供任用为成效”,实行西方模式的分科和综合教学相结合,每个学门的功课分主课、补助课、随意课3类,以经学科大学之周易门为例,其主课是周易学研究法,补助课是尔雅学、说文学、钦定四库全书提要经部易类、御批历代通鉴辑览、中国古今历代法制考、中外教育史、外国科学史、中外地理学、世界史、外国语文等。随意科目各分科大学相同,从第一年到第三年,每年皆设中国文学、心理学等4门以上。
从教学内容进行考察,不难发现,虽然学制还保留了一定的儒家经典课程(高等学堂和优级师范学堂都设有经学大义和群经源流等课程,在大学堂还专设经学科),但课程内容已经转变和偏重于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文化知识(即使是经学类的学科也需要学习外国科学、世界史),这与传统学校教育存在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