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描写的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09:08: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细节描写的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细节描写的作文

篇1

那么,怎样才能把作文写具体呢?我认为,作文的细节描写指导很重要。下面就谈谈我在细节描写指导中的一些做法。

一、以课文中的细节描写为蓝本,学习细节描写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细节描写,要引导学生学习,加以体会,从而弄清“细节”的含义。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中就有很多细节描写,父亲亲自送行,照顾的无微不至,不光顾及眼前,还为儿子一路着想,临别时还给儿子买了橘子。买橘子要过铁道,那时的月台很高,爬起来非常费劲,但是为了儿子,再难的事他也心甘情愿。这里用了特写镜头描写父亲爬月台,写了手的动作,脚的动作和整个形体的动作,刻画得十分精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个细节描写使“我”的心受到触动,顿悟父亲的爱心,于是“我”哭了,“我”发现了父爱,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再如《蜡烛》一文中写掩埋烈士,老妇人的每一步都非常吃力,假如笼统地说:“她非常吃力地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那就不够感人。作者是这样写的:“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是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这样描述,使情景历历在目,仿佛老妇人的喘息声都听得见,真是感人肺腑。

要放手让学生自己从课文中寻找各类细节描写。如人物外貌的细节描写,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语言对话的细节描写,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等等。通过诸多细节描写的学习体会,引导学生总结出所谓的“细节”,就是人和物特征中的细微之处。细节描写就是要抓住人和物特征中的细微之处进行细致的刻画、描写,这样写就能更好地揭示人物的心理,刻画人物的性格,突出文章的中心,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性。

二、以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为素材,运用细节描写

首先,引导学生学会对生活中的各种人物、景物和现象进行细致、敏锐的观察,并将观察到的情况以日记、小作文的形式写下来,并持之以恒。金圣叹说过:“一花、一瓣、一毛、一鳞、一焰,其间皆有极微。”有人为了画老虎,深入险地在树上搭棚,日夜观察;有人为了画牛,把自己打扮成牛,深入牛群,以便做到“以牛观牛”。只有多观察、多积累,才能把作文写得具体,使人感到合情合理,生动有趣,否则就会犯闭门造车的错误。

我在指导学生写《童年趣事》这篇作文时,一名学生写道:我小时候太贪吃桑枣,爬上桑树骑在树杈上吃,到晚上要回家了,就将桑枣装满了口袋,结果把一件好端端的白衬褂染成了花褂子,弄得妈妈哭笑不得。我让他仔细回忆当时的细节,把上面那段话写具体一点。通过指导,他在作文中对摘桑枣、吃桑枣以及自己的狼狈相和妈妈哭笑不得的神态进行了细致的描写。通过这些细节描写,一幅天真的童趣图跃然纸上。这篇作文被当作范文在全班宣读,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可见,有了观察积累的基础,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其次,要引导学生选择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来写。细节描写是为突出主题服务的,所以必须围绕作文的中心思想来进行细节描写。学生写《我的妈妈》这篇作文时,确定了“妈妈疼爱我、关心我”这个中心后,我启发学生回忆:你的妈妈疼爱你、关心你有哪些具体的事例?学生有的说我的妈妈每天冲蛋花给我喝,自己却舍不得吃一个鸡蛋;有的说我妈妈下雨天背我上学;有的说天热时妈妈给我扇扇子……我让学生选择两件典型的事例,把妈妈关心、疼爱自己的动作、神态、语言具体地写下来,特别要注意细节描写。一个学生写到由于天热又停电,晚上做作业时,妈妈守在他身边,给他扇风赶蚊子。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妈妈右手不停地给我扇着风,赶着蚊子,左手却不断地“啪啪”地打着自己身上的蚊子。那“啪啪”声就像打在我的心上,我的眼睛模糊了……“于细微处见真情”,这一系列的细节描写,就非常生动地表现了妈妈的慈爱之心。

篇2

关键词:教法研究 教师教育 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6.154

1 细节描写的内涵

在情节描写中,细节描写通常通过对特定生活中的一些细微的、有一定表现意义的情节加以仔细、细腻的表述和描写,使其内容它融入到特定的环境意义之中,表现特定的内含思想。在创作过程中,细节描写对于表现人物形象、性格,反映特定的环境情感、表现特定的中心思想,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艺术的表现离不开细节,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细节描写作为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可以使表现对象更加饱满、生动,表达的情感更加具有感染力。无论是写景、表情或者描写特定的情节,通过细节描写往往会使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似乎看到了这个人、或者亲自欣赏到了此情此景,让人感受到了第一人称的真实和亲切。

2 实战训练

第一,教师确定写作事件,如:母亲为父亲系鞋带。

第二,明确写作主题,烘托父母之间几十年的风雨同舟之情。

第三,教师引导写作方法,赋予人物、景物描写。

第四,学生互评,指出用得好的词语及可以修改的词语,并说明理由。以下是学生课堂习作及修改意见。

例一:“手受伤的父亲刚要系松了的鞋带,身材高大的母亲一个箭步蹲下去,伸出被冻得通红的手为父亲系了一个蝴蝶结。”评析:“手受伤”“身材高大”“被冻得通红的手”三处外貌描写过于突兀,不能突出主题,属于无益描写。同时系鞋带的过程简单化,让人感受不到母亲的形象特点,淡化了人物形象。

例二:“母亲微微皱了下眉,在父亲脚跟前弯下腰。夏风拂过,母亲的几缕发丝滑落颈间。母亲娴熟地系好鞋带后,微微仰起头,父亲轻轻点下了头,温柔地把母亲的发捋到颈后。夏日中,他俩仿佛两朵相视的桃花。”评析:“脚跟前”不符合实际情况,应改为“脚前”较好。“仰起头”后若增加“微笑着看着父亲”一句,会使句子之间的意思更为自然融洽。“桃花”属于春季,不能和前面的“夏日”相照应。

例三:“阳光斜斜地洒在田野中,母亲蹲下系着父亲的鞋带,嘴角带着一抹笑意,夏风轻拂,为母亲擦拭着汗水,母亲系完后站起身来,对着父亲笑了一下。”评析:将背景设置在“田野中”显得过于浪漫,刻意为之的痕迹过于明显。母亲脸上的笑意应是系完鞋带之后的表情,在这之间应是一种责备的表情,缺少过渡,而且母亲此时低着头不可能看得到她的表情。“汗水”一词的使用让人感觉夸大了情节。

例四:“夏日的午后,太阳灼热了大地。母亲长满了茧的手正帮父亲系着鞋带。豆大的汗珠一颗颗,一串串从她沟壑的脸上滑落,她表情没有一丝不耐烦,从她脸上搜索不到一点不悦。她睫毛沾满了汗水,轻微地颤着,嘴唇抿着,眼神透露着柔情。”评析:对汗水的描写偏于夸大,但后面对睫毛、嘴唇、颜色的描写很生动,刻画出了母亲温柔贤淑的性格。

例五:……

例六:……

例七:……相关的训练和以无限延展,引导学生去咀嚼意蕴,为写作打底色。

3 总结经验

3.1 明确细节描写的基本要求

任何细节描写都是客观景物的再现,同时也是作者情感的表现,情景交融是细节描写的首要要求。其次,细节描写离不开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表现方式,其基本要求是出于作者的仔细观察;最后,细节描写总是美的语言与美的画面的有机结合,形象的画面必须借助于生动的语言。

3.2 细节描写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3.2.1 典型性

细节描写不是为了细节而细节,其主要目的是表现一定的主题思想,因此,在选用细节描写的取舍上,不能只为追求多多益善。为了表现一定的主题思想,细节描写必须是典型的、具有表现主题思想价值意义的、代表性的细节。它可以提炼主题、刻画生动,从而给读者留下深的印象。比如,著名作家朱自清在《背影》中对父亲买橘子的动作的描写:“……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是一段典型的细节描写,仔细、生动、典型而质朴,通过一系列的动词,跃然纸上一个父亲买橘子的艰难,使读者回味无穷、印象深刻。

3.2.2 要学会观察

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没有观察就没有细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观察、学会记录观察的细节,并且要养成慢慢积累的习惯,从那个时间积累的结果,就会导致厚积薄发,形成比较充裕的创作素材。无论情景描写或者是人物描写,事物的典型特征是需要认真仔细的观察且去全面领会与感受,这既是一个认识事物的过程,也是一个感受事物的过程。

3.2.3 要学会一叶知林

细节描写是写作中常见的以小见大的技巧手法。通过仔细入微的情景描写,反映客观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情感。比如鲁迅的《孔乙己》中写孔乙己买酒时他“排出九文大钱”,这一细节描写表现出孔乙己作为底层文人讲面子、好显摆、穷酸迂腐的个性,揭示了封建制度对人的无情的迫害。

3.2.4 要真实和精炼

在细节描写中,要学会精确而又惟妙惟肖地描写情景事物,反映描写对象的典型特征。要学会选择恰当的词语,实现以字传神的效果。

篇3

关键词 小麦;烯效唑;高温胁迫;缓解效应

烯效唑(S-3307)属三唑类化合物,是一种高效低毒的生长延缓剂,具有强烈的生长调节功能,其控长效应是多效唑的10倍。具有活性高、低毒、残留小的特点[1,2]。其主要生理效应是抑制顶端分生区细胞的伸长,使得植物节间缩短,植物矮化。烯效唑对多种植物表现多种生理、形态和产量的效应,在作物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植物在遇到高温胁迫时会导致活性氧的增加,从而使得植物受到伤害,细胞内溶物质外泄,细胞衰老,光合降低,生长抑制。在苗期不利于壮苗的产生,进而影响植物的产量和品质。关于高温胁迫对植物的伤害已有报道,但烯效唑对高温胁迫下的缓解作用尚未见报道。本试验以小麦幼苗为试材,在播种期进行浸种,幼苗期进行高温胁迫,研究了烯效唑对高温胁迫的效应,以明确烯效唑对高温胁迫的缓解作用,为S-3307在小麦抗性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用0mg/L(CK)、20mg/L、40mg/L、60mg/L的烯效唑浸种4h的小麦种子。

1.2幼苗培养及试验处理

浸种4h后的小麦种子,在蒸馏水中培养21d后,材料分为两组,一组于室温下直接采样,一组在恒温培养箱40℃下进行高温胁迫,2h后采样,分别测定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

1.3测定方法

相对电导率测定采用电导率仪[3];SOD活性测定采用氮蓝四唑法[3];POD测定采用愈创木酚比色法[4]。SOD、POD、相对电导率测定各重复3次。

2结果与分析

2.1高温胁迫下不同浓度S-3307对小麦幼苗叶片中SOD活性的影响

由图1可看出,正常条件下叶片中SOD活性高于高温胁迫条件下叶片中的SOD活性,当在正常情况下,叶片中SOD活性比高温胁迫条件下分别高出79.6%、 50.4%、39.4%、39.3%,说明高温条件下可降低SOD活性,造成对植物的高温胁迫。在正常条件下,3种不同浓度的S-3307均能增强叶片中SOD活性,比对照分别增加了9.0%、10.2%、12.6%。在高温胁迫条件下,SOD活性比对照SOD分别增加了30.1%、41.9%、45.2%,且在高温胁迫条件下SOD活性比正常条件下增加的幅度大。由此得出S-3307可诱导植物体内SOD活性的增加。由于SOD有清除植物体内O2-自由基的能力,所以S-3307能降低植物受自由基的伤害,有利于植物增强抗衰老能力,从而缓解高温胁迫对植物的伤害。

2.2高温胁迫下不同浓度S-3307对小麦幼苗叶片中POD酶活性的影响

由图2可看出,正常条件下叶片中POD活性高于高温胁迫条件下叶片中的POD活性。在高温胁迫条件下,SOD活性比对照SOD分别增加为14.6%、19.5%、26.8%,且在高温胁迫条件下SOD活性比正常条件下增加的幅度大。由此可知,S-3307可诱导植物体内POD活性的增加。由于POD 和SOD有协同作用,有清除植物体内O2-自由基的能力,所以S-3307能降低植物受自由基的伤害,有利于植物体增强抗衰老能力,从而缓解高温胁迫对植物的伤害。

2.3高温胁迫下不同浓度对S-3307小麦幼苗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当植物受到逆境胁迫影响时,如干旱和盐胁迫下,细胞膜遭到破坏,膜透性增大,从而使细胞内的电解质外渗,使植物细胞浸提液的电导率增大。因此,质膜透性的变化是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的可靠指标。从图3可以看出,不同浓度S-3307溶液浸种后小麦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变化,表现出无论在室温下还是在高温胁迫下均比对照降低。当S-3307的浓度低于40mg/L时降幅有随浓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当S-3307浓度大于40mg/L时,降幅则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在高温胁迫下相对电导率比对照分别降低14.3%、25.7%、11.4%,表明S-3307对小麦幼苗叶片细胞膜的伤害有明显的缓解效应,并以40mg/L的效果最佳,意味着S-3307可降低电解质的渗透率。但当浓度上升到60mg/L时电解质渗出率则相对增加。

3讨论

本试验证明,S-3307能明显增加在高温胁迫下小麦叶片中POD、SOD活性,降低电解质渗出率。植物细胞膜对维持细胞的微环境和正常的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常情况下,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当植物受到逆境胁迫影响时,如干旱和高温胁迫下,细胞膜遭到破坏,膜透性增大,从而使细胞内的电解质外渗,使植物细胞浸提液的电导率增大[5]。因此,质膜透性的变化是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的可靠指标。相对电导率是衡量膜系统选择性透性的主要指标,可以反映植物受伤害程度的高低。SOD和POD等酶协同作用,防御活性氧或其他过氧化自由基对细胞系统的伤害。一般在正常情况下植物体内的SOD、POD活性足以清除体内O2-,使得O2-保持在正常生理水平;但在逆境条件下,O2-水平的提高可刺激SOD、POD活性的增加[6]。本试验结果表明,S-3307处理的叶片中,SOD、POD活性上升有可能是S-3307,在植物体内发生了许多生理生化反应,促进SOD,POD基因的表达[7]。SOD、POD活性的增加使植物体内清除O2-的能力增加,使植物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增加。本试验表明,在所试S-3307浓度范围内,POD、SOD活性均比对照有所增加;但当浓度大于40mg/L时增加缓慢,当S-3307浓度为40mg/L时电导率的降幅最大。

4参考文献

[1] FLETCHER R perative fungitox and plant regulation of triazole derivatives[J].Plant Cell P hysiol ,1986,27(2):367-371.

[2] HIROSHI NOGUCH I.New growth regulators and S-3307[J]. Japan Pesticide Information,1987(51):15-22.

[3] 高俊凤.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0.

[4] 张,陈凤玉,王荣富.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5] 王荣华,石雷,汤庚国,等.渗透胁迫对蒙古冰草幼苗保护酶系统的影响[J].植物学通报,2003,20(3):330-335.

[6] 原永兵,刘成连,鞠志国,等.SA对苹果叶片中过氧化氢水平的调节及其机制[J].园艺学报,1997,24(3):220-224.

篇4

一、留心观察,积累素材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曾经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不歇”。通过此句名言可以知道作文素材的来源问题。作为作文写作的源泉,生活中的人物、事物都可以是学生的写作素材。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注重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以此为学生作文中的细节描写奠定基础,使文章更加真实,富有情感。生活阅历越丰富的学生,所见识的事物也会更加宽广,视野也会更加开阔,感受也会更加深刻,由此便会文思泉涌,不会再将作文写作当做一种负担。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在学校中,可以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说文体活动、课堂学习、同学之间的交流嬉戏;在家庭中,学生可以参与到家务活动中、亲人的交流互动中;在社会中,可以观看到家乡的发展和变化,体会到社会的气象万千,上述种种内容均可以成为学生作文细节描写的材料。所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对于学生作文中细节描写至关重要。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能够认真仔细的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及时的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不仅仅是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在于促进学生分析事物能力和观察能力的提升。观察是作文写作的基础,也是思维活动的基础,如果缺乏有效的观察,学生无法写出完整具体的文章。所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展开作文教学,要求学生注意留心身边的人物、事物、和景色,感受实际生活的脉络,在客观世界中汲取营养,丰富自身知识储备体系,陶冶情操,提升自己,以此使作文细节描述更加真实和饱满。

二、注重阅读领读,从阅读中摄取营养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的引据经典,组织学生在学习优秀文学著作的过程中,细细品味其中的细节描述,增加自身的感悟,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真正为自己所用,逐渐由仿写到熟练运用,独立写作,真正实现提升作文细节描写的目标。第一、感悟文本。在小学生刚刚接触作文的时期,普遍对作文写作比较盲目,不知如何开始创作。一般来说,小学生作文写作开始于模仿。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中,教材是学生接触最多的学习资料,同时在如今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了非常多的细节描写片段,所以还需要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精彩的细节描述内容进行品味,深刻的揣摩、反思和解读,以此加强对文章内容的感悟和掌握。同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准备自学的空间,在突出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帮助学生加深了知识印象。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动作描述的相关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表演,以此深刻的体会到作者的想法和写法,以此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用词表达习惯。其次,品味经典,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课外阅读同样有利于学生作文细节描写能力的提升。课外阅读是对课堂教育的一种延续,更加能够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非常多的课外书籍中,均详细的进行了细节描述。比如说:在“儒林外史”中吴敬梓对于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个指头 ”的描写;在“变色龙”中契科夫对于奥楚蔑洛夫几次穿大衣、脱大衣的刻画等,都非常的经典,富有神韵。此种精彩的人物形象细节描述不胜枚举,还希望语文教师能够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认知能力,精挑细选课外读物,切实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作文细节描述。

三、及时交流,学会修改

“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不同的学生在观察时,都是根据自己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进行,由此受到片面、粗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整体效果不够良好。所以,教师有必要注重学生之间交流和修改。对于小学生作文细节的描述,并非是短时间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还希望教师能够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修改,组织学生交流。一方面,选择学生中比较优秀的文章,在课堂上进行朗读和传阅,以起到榜样作用;另一方面,修改和指导学生作文中细节描述不成功的部分。教师可以将不理想的作文打印出来,分发给学生,首先给与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和讨论,使学生能够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然后结合自己的想法以及文章上下文,对相关情节内容进行拓展,最终综合比较,了解细节内容修改前后的差异性。通过对比,学生均会发现经过修改,作文细节内容更加生动和饱满。通过长时间的此种练习,必将能够使学生掌握良好的细节描述方法和技巧,从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篇5

作文来自生活,但应该高于生活,应该有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和领悟。事实上,好多学生作文中的材料的的确确是来自生活,而且是自己亲身经历,但读起来会觉得芜杂,没有生活气息,没有真情实感,读起来自然就索然无味了。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曲解作文真实,把作文的真实等同于生活的真实。“真实”的确有“真正的,实实在在的”的意思,但是并不等于说作文就一定要写自己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事,要写实实在在的东西。而很多学生把生活中的事情叙述得很完整,枝枝节节一点都不落下,但没有进行心灵上的交流,也没有对生活进行再创造,更没有对生活做思考和感悟。没有融入真情,注定作文是乏味的,给人的感觉未必就“真实”。

二是缺失细节描写。生活中的细节最能撩拨人心了。细节描写的真实,才是文章真实的核心,点点滴滴闪真情。在生活细节上进行合理推断、虚构、想象是不会影响文章的真实性,反而会增加作文的真实感。细节描写的缺失会使文章显得空、假,失去个性化的色彩,导致作者的真实情感流于平淡。如果朱自清的《背影》缺少父亲攀爬月台的细节描写,那父爱就不会显得那样浓烈,背影也不会印在读者的心中,情感自然流于空泛了。

三是缺乏自我感悟。好多学生的作文喜欢隐藏自己,很“害羞”,在开头结尾站出来现身一下,事件就交由他人来处理,方便省事。学生自身没有融入作文中,没有倾诉真实感受的热情与冲动,如此的作文何以打动人心,以何感染熏陶读者呢?自我的缺失易使文章没有个性,文中的“我”可以换成任何一个“他”,谁会相信文章就是写自己呢。

四是忽视典型环境。写出典型环境中的人和事,真实感就会出现。就如莫怀戚的《散步》,在一次野外散步,展示美丽的自然这个情境中流露出的亲人间的温暖,尊老爱幼的美德无不使每个人泛起爱的情感的涟漪。而大多数的学生写的作文都是为文而文,很少去反思、捕捉特定情境下的心灵体验。而有些学生只把情境当作是展示自我语言功底的一种装饰, 脱离了人物和事件,文章虽会很美,但无法感动读者。

我认为“作文的真实”有两种含义:“真实的作文”,就是在写作文时尽量去展现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的作文”,有这么一句话“有真情的作文,假的也是真的,无真情的作文,真的也是假的”,只要通过必要的加工、改造,如运用虚构,会给作文烙上“真实”的痕迹。那会使学生的作文既“真实”又有“真情”,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立足亲身经历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源泉,文摘犹如泉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指出了作文离不开丰富多彩的生活。写作时要尽量从自己经历的生活中筛选素材。亲身经历过、体验过的生活,写在文章中往往就越真实,情真意切。经过适当的加工和提升,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不会是件难事。

(2)写具体事件

要使文章有真情实感,就必须把事件写具体,但并不是说和主题没关系都写,而是要有侧重点。但一般来说,具体的叙述更易让人信以为真。如《为自己喝彩》是泉州市的中考优秀作文,第一段是这样写的:

我坐在座位上,手捧着《简?爱》,心无旁骛。忽然不知谁传来消息:“明天要体检了!”体检?我一愣,小心翼翼地探听:“测些什么?”同桌不以为然地说:“身高、体重,这些都免不了呗。”啊,我心里发虚,低头看看自己的“虎背熊腰”,想想矮矮的个儿,听着后排那两个瘦如麻杆、身材苗条的女生半真半假对自己的身段作着自我批评,真是欲哭无泪。

这个开头,把什么人、干了什么、发生了什么、问些什么等通过对话介绍出来。因而,给人真实的感觉。

(3)重视细节描写

细节的多少和真实与否,反映出一个人对生活的体验程度的深浅,也直接关系到文章是否具有真情实感。如果是些笼统的、概括的叙述,即使是亲身经历过的,也给人不真实的感觉,而使别人认为是虚假的。如“我轻蔑的笑”、“我双手托住,交给了监考老师,大步迈出考场”中的“托住”和“大步迈出”等细节就把人物骄傲自满的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4)彰显人物个性

作文中人物形象的刻画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采用多种刻画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肖像描写、正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等,如鲁迅对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进行了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还运用了对比,从变化中看到了闰土受尽生活的折磨,精神的摧残,揭示当时人的生活现状。当然,我们不能苛求学生成为名家,但至少能从他们的文章中学到一点有用的东西,希望学生作文中的人物也能够活起来,富有个性。

(5)优化虚构想象

篇6

关键词:人物描写 作文教学 技巧与方法 创新研究

写人的作文,就是以人物描写为主的文章,人物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群体。写人文章不同于一般的记事文章,记事文侧重于写一件具体的事,落脚于事情发生的详细过程,人物不是主要的描写内容;写人的文章则着眼于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动态等,人物是主要描写的对象,事是为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品质服务的。要写好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步骤与方法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深入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是展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事出有因。任何心理活动的引起是有原因的,把心理活动的起因写清楚,对于展示人物形象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心理描写来展示人物形象,一定要把心理活动的过程展现出来。不然,人物的形象无论如何都会显得苍白无力。心理活动的展现和其它事物的发展一样,都是有层次的。我们把人物心理活动的层次逐渐写出来,人物形象的展示也会越来越具体。写心理活动时,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用第一人称写人时,可以写“我”的心理活动,但不能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因为别人心里是怎样想的,“我”是无法知道的呀!在现实生活中,不同人物之间的性格特征,或同一人物在不同环境下内在性格的变化,常常处在不协调的矛盾状态之中。为了显示人物性格的差异,写作文就必须通过对比加以表现,将他们面对相同的事物作出不同的反应抖落出来,从而突出人物的形象。外貌描写:描写人物的外貌就是指对人物的容貌、身材、衣着和表情的描写,叫做外貌描写。我们有的同学一写到以记人为主的作文时,往往是作这样的描写:高高的个子,大大的眼睛,目光炯炯有神……好像天下的人都是一个模样。

人物的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现。因此成功的语言描写能恰当地表现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品质、作风和个性特点。描写人物语言时,要注意符合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相互间的关系。描写人物的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人物“做什么”,还要写出“怎么做”。心理活动是无声的语言,是直接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思想活动的手段。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注意把心理活动产生的原因叙述清楚,还要注意与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结合起来。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写好了,人物的形象就突出、鲜明了。

二、生动传神的动作细节描写,写人千姿百态、仪态万千

什么是动作细节描写呢?动作细节描写是指对能够展现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的动作,包括一些不经意的细微动作。正是这些看似多余的小举动,却能一针见血得使人物跃然纸上、栩栩如生,给人留下过目不忘的深刻印象。作家刘真就曾这样说:“作品中的细节就像活人身上的细胞,是艺术作品当中的灵魂。所谓作品的高度深度是由它的细节部分决定的。”一个出色的作家之所以能让笔下的人物彰显个性本色并能给读者留下持久的印象,是他们用自己的如椽大笔来描摹人物,用精妙的雕刀塑造多姿的形象。这样的例子在古今中外文学创作大师的著作里真是俯拾皆是。著名的明清小说家吴敬梓在他的小说《儒林外史》中用一个“攥”字和一个“缩”字不仅成功刻画出胡屠户嗜钱如命,唯利是图的性格,也能让我们揣测出这一形象当时的复杂心情。就这样胡屠户这一形象深深地镌刻在我们的记忆深处。

三、动作细节描写,既要真实贴切,又要言简意赅

动作细节描写要真实可信,以现实生活为依托并高于现实生活。动作细节描写完全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主题思想的,因此要精挑选那些最能体现主旨和人物特有品质的动作,特别是属于所写人物独有的细小动作加以描写。作文就要从真实生活细节中取材,书写现实。因此学生在对人物进行动作细节描写时一定要能够精确、逼真地反映现实中的人事特征。但真实地表现生活中的“真实”并非真的发生过,但必须符合生活实际,决不能凭空想象。用动作细节描写人时,要能把握人物特有的个性特征,并非不加选择的全部描绘,洋洋洒洒不着边际。人物个性不同表现出来的动作也不尽相同。鉴于动作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凸显主题特殊的作用,我们在用词句对人物进行刻画时务必反复推敲以传其神韵。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细小的动作镌刻于纸,铭刻于心。

四、动作细节描写的提高要训练得法

使学生扎实掌握动作细节描写的方法并在写作中熟练运用,只是靠观察生活和品读有关写人的经典篇章是远远不够的。教师更应该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让他们灵活巧妙地正确运用动作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我们想写好细节描写少不了平时的深厚积累,多读勤思是主要的途径。教师要教会学生捕捉生活中的的细节,让自己独特的观察和体悟成为细节描写的泉源。抓住那些有意义的细小情节浓墨重彩,于细微处见精神。梅里尔的教学理论指出:只有向学习者提供辅导并且遵循从扶到放、逐渐独立的原则,尝试应用才能收到实效。教师通过专题训练授之以技法,给学生提供细节描写训练的平台,通过有梯度的训练,为学生的独立写作做好铺垫。进行有关精当动词地填(选)词训练,反复推敲用哪一个动词更贴切、更巧妙。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初中作文;细节描写;人物描写;层递性展现;情感融入

现在很多学生的作文平淡如水,枯燥无味,究其原因之一就是缺少细节描写。那么如何进行细节描写为你的作文增添神韵呢?怎样才能运用好细节描写这把利剑呢?我认为,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训练学生。

一、要在自己的教学中贯彻细节意识,教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会生活中的细节

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然而,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溺爱中成长,他们无从感悟深藏于背后的一点一滴的生活小细节。而且,现在的学生从小就要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他们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抬眼看看明净蔚蓝的天空或是睁眼观察他们生活的社会大舞台。于是,社会生活中所包含的无穷奥妙与感动也与中学生无缘一见。

2010年青海玉树大地震,我让学生收集与地震有关的故事,然后让学生说出最让自己感动的故事,最打动自己的一幕,以及让自己流泪的一句话。而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我更会提醒学生时时刻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通过一点一滴的灌输,潜移默化的影响,慢慢地,学生就会有意识地去观察生活,体会生活,感悟生活。而这些,对于他们作文的铺垫是十分重要的。

二、素材只是作文的前提,只是解决了作文“写什么”的问题

“胸中有千言,下笔却无物”也是中学生在写作文时惯有的毛病。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第二步应该做的是让学生学会模仿?

有些范文文章感情真挚,描写细腻,角度独特.比如说,朱自清散文《背影》中对父亲背影的细致描写,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对济南城山与水的动情描绘……对于这些美文精段,我会先让学生动情地朗读,体会其中的爱与感动,然后再尽力背诵,把它们印在自己的脑海中,最后力求使学生和作品融为一体,让作品流淌在他们的血液里。只有这样,他们在写作文的时候,才会信手拈来,左右逢源。

三、捕捉人物细小的举止行为

“细节”顾各思义,就是细微末节,它是使人物血肉丰满的重要艺术手段。细节描写归根到底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一两个好的细节,就能使人物栩栩如生,它能起到以一当十的效果,于细微出处见精神。

捕捉的方法:努力让所写的细节尽可能地表达所想传达的主题。课文中写细小举止行为的,如《故乡》中为了表现水生的怕见生人,用了一个“贴”的细节。《范进中举》中胡屠户治疯打范进嘴巴的细节,以及“攥”银子、“舒”“缩”拳头的细节,入目三分地刻画了胡屠户前倨后恭、嗜钱如命的典型性格。再如孙犁《荷花淀》中水生嫂在听说水生要到大部队的消息后,手指的颤动,把手指放在嘴里“吮”一下的细节,传达出无限的情思,使读者感受到水生嫂内心的震动与镇静的心理变化。

四、捕捉生活中细微的事件

正确运用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借一斑以窥全豹”,事件虽小,但作用不小。作文中,可以通过一个细微的事件而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写细微的事件常用于文章局部,如《我的叔叔于勒》的结尾为了进一步展示菲利普夫妇的嫌贫爱富,捕捉了“改乘圣玛洛船”细节事件。

五、写作训练要注重全文的整体构思上,层递性展现,于细微出处见真情

例如写《我的爸爸》,有名同学把爱助人的爸爸,平铺直叙地概述了一遍,结果干瘪平淡,缺乏真情。其实这名同学若能抓住爸爸的主要性格特点,加进细节描写,这样人物形象就会鲜明起来。第一,从刻画中层第形象。要充分而恰当地运用各种人物描写方法,有梯度、层第性地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在文章开头加入能表现父亲作为“父亲”这一身份的外貌、语言等的描写;在众人及自己焦急时,可对比刻画出父亲的沉稳成熟;在调解矛盾时,刻画父亲的以理服人,有很强的调节能力以及不闲看热闹,而是主动站出,促进和谐的形象。

第二,从描写中传递情感,写人记事的文章是靠形象来传递信息的,读者是通过文本中的“意象”或“形象”来感知作品内人物的关系以及作者的情感的。所以我们要学会通过对文中人物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的描摹来体现人物的所思所想所感,如拍电影,我只给你画面、情节,人物留给观众自己品味想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文章最好能加入一些恰当的描写,把父女之间的情感融入其中。

六、简笔勾勒,工笔描绘

在文章中,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就应该学会对细节进行简笔勾勒,工笔描绘。对人物形象由粗到细,到微,毫发毕现地加以摹写,这样能给人以真切的感受。如鲁迅写孔乙己“皱纹间常夹些伤痕”,真如放大镜下观看一般细致。为把孔乙己真实的再现在读者面前,作者写道:“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着豆,自己摇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这一段细节,寥寥几笔,把一个穷困落魄却又迂腐虚荣的科举制的牺牲品刻画的淋漓尽致。这种细腻的描绘方法,虽惜墨如金,却生动传神。

此外,进行细节描写还应注意细致地观察生活捕捉人物的语言、服饰、心理活动等细小环节,选取典型的细节来突出文章中心。做到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能给人以真切的感受。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实,作文又何尝不是这个道理?对于作文来说,细致地观察、阅读、修改,就是我们成就美文的源头活水。“为有细节美文来”啊!

篇8

一、准确捕捉事物的细微特征

《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只有细致用心地观察生活,准确捕捉事物细微特征,才能获得对事物清晰的认识,细节描写才会真实可信。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准确捕捉事物细微特征的。

(1)采用对比的方法比较不同事物的特征,突出其各自的特点。学生每次写下雨,总是“电闪雷鸣““倾盆大雨”,显然是没有经过细致观察,随便套用夏季特有的气候特征。于是我便提出问题:四季的雨都一样吗?它们有没有各自的特点呢?学生听了,在思考的同时,也就能留意观察比较四季的雨,进而抓住了其不同的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学生的作文中慢慢出现了这样的句子:“冬天一过,细细密密的春雨,又悄悄的来到人间。”“豆大的雨点从半空中砸下来,地上便蒸起一股股热浪,空气中充满了泥土的腥味。”“一阵秋风夹着雨点,立刻扑进来,打在脸上,冰凉冰凉的。”这些对四季雨的细节描写各具特色且非常真实贴切。

(2)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感受观察对象的状态。如观察班级讲台上的水仙花,我引导学生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去观察花的质地、气味、色彩、纹路、花蕾开放的整个过程。也可以提醒学生观察不同时间、空间和角度所见的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现等等。经过不断的引导和实践,学生慢慢学会了抓住事物细微的特征,写出真实的细节描写,文章内容也越来越贴近生活实际。

二、对细节描写进行训练指导

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通过对学生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方法的指导,提高细节描写能力,让细节描写“生动”起来。以语言、动作细节描写的指导为例:

(1)用恰当贴切的语言突出人物的特征。学生写人时通常运用语言描写,可是千人一面,不能让读者马上将“此人”和“他人”区分开来,不会运用恰当的语言展现人物个性。例如我班小胖特别贪吃,尤其喜欢吃“扬州炒饭”。我让学生描写“小胖食堂用餐”片断,学生的描写如下:

生A:刚走进食堂,耳边便传来小胖惊奇的叫声:“今天吃扬州炒饭啊!”

生B:只见小胖急切地催促道:“前面排队的同学快点走啊!”

生C:小胖挤到窗口,嘴里大声嚷道:“阿姨,麻烦你给我多盛点炒饭。”

学生的描写表虽现出了小胖的贪吃,但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是我指导学生从说话的内容、语气、语调、标点符号等细节方面加以修改,并巧妙地连句成段:

当我们刚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食堂,突然耳边传来小胖惊奇的叫声:“扬州炒饭?”只见他一面加快了脚步,一面不停地催促着前面的同学,嚷道:“扬州炒饭,快点快点――”好不容易轮到他了,他恨不得把一颗脑袋全伸进窗口,嘴里大声重复着:“多盛点,多盛点……” 指导后的语言变得非常简洁,辅之不同的标点符号,生动地表现了小胖的惊奇、急不可耐和垂涎欲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会了运用恰当贴切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细节描写方法,使人物形象生动,充满生活气息。

(2)通过细化动作,将过程延长。许多学生的动作描写看似细致实则笼统,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仍以“小胖食堂用餐为例”,学生写道:终于吃到“扬州炒饭”了,只见小胖一手拿着筷子,一手拿着餐盘,使劲把餐盘中的米饭往嘴巴里塞,米粒撒得到处都是。由于吃得太急,小胖噎住了,便使劲拍着胸口。有几位女生给他盛了一碗汤,可他根本没时间腾出手,便用嘴巴直接去喝汤…… 我告诉学生若能运用电影中的特写镜头将动作拉长、放大,可以将笼统的动作细化,使人物更加立体,也能增强内容的生动性。通过引导,学生添加了细微的动作:

只见小胖一手拿着筷子,一手拿着餐盘,接连不断地把炒饭往嘴巴里扒拉,突然,他身子一挺,眼珠一翻――噎住了。不得已腾出一只手,重重地捶着胸口,嘴里发出一阵阵的声,有几位女生早已给他盛来了一碗汤,可他根本没时间腾出手,便像老鹅般伸长了脖子,嘴巴撅成“O”形,“呼噜呼噜”,一碗汤已被吸走了大半……显然,这里的“扒拉”“挺”“翻”“捶”“腾”“伸”“撅”“吸”等具体动作一一展开,仿佛让人看到了小胖吃饭的生动场面。

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的强化训练,实实在在的提升学生细节描写的能力,细节描写也变的更加生动形象,看到自己作文内容因为细节描写变得更加充实,人物也逐渐变得有血有肉,学生们在写作中体验到的快乐是不言而喻的。

三、围绕文章主旨精心打磨细节

细节描写不仅要真实、生动,而且还要典型。典型的细节描写通过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句,能够以小见大地反映人的思想性格、社会风貌。例如学生有这样一段描写:

经过一个拐角,一个卖红薯的老婆婆出现在我的眼前,她佝偻着腰,头发花白,皮肤暗黄,经过烈日的煎熬与风霜的洗礼,她的额头、嘴角都烙着深深的皱纹。一阵香气飘过,我不由地咽了咽口水,跑上前去:“给我来一个!”老婆婆麻利地称好红薯,用餐巾纸包好,微笑着伸手递给我。然后,她又顺手把剩下的红薯小心的放好。

学生的描写虽有了精细的观察,而且较成功地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了老婆婆的苍老,以及生活奔波的艰辛和不易。但人物形象还不够典型,主旨稍显肤浅。怎样引导学生写出比较典型的细节描写,从而深化主旨呢?

我让学生思考“老婆婆卖红薯”的立意能否更深刻些,经过引导,有学生这样修改:

篇9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描写的范围很广,但主要表现在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上。传神的细节就像身体里的一个个细胞,没有它们,人就失去了生命;反之,文章有了生动的细节,人物与众不同的个性才能凸显出来,人物形象才会有血有肉有灵魂。作家李准说:“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有着同样的作用。”正所谓“于细微处见精神”。

文学大师们都非常重视对细节的描绘。鲁迅刻画孔乙己时写孔乙己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还说:“多乎哉?不多也。”这一细节只寥寥几笔就把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思想和盘托出。一个穷困落魄却又虚荣心十足的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的形象跃然纸上。这种方法,就是鲁迅所说的“有真意,去粉碎,少做作,勿卖弄”的集中体现。在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死前,当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让他亲吻基督的圣像时,“他却作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只这一个细节就活画出了这个守财奴贪婪成性、至死不变的丑恶形象。

那么,该如何在细节描写上下工夫呢?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动态表现

运用动词,对描写对象作动态造型,是细节描写中十分常见的方法。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写老师是“从来不打骂学生的”,“仅仅有一次”“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这一细节描写足见老师只是假装发怒,并非当真,蔡老师温柔、慈爱的性格也就不言而喻了。吴敬梓在《范进中举》中写胡屠户给范进送银子时“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胡屠户一见那么多银子乐不可支,从“攥”的力度之大就可见其爱财心切,这些细节一看便知他明明见财心喜却又假意推让的心理。有学生在作文中描写一个爱贪便宜的菜场管理员时这样写道:“这菜什么价钱啊?”“您要,还用给钱吗?给您。”“这怎么行?不要钱我可不要啊。”管理员嘴里说着,手却伸了过去。一看这处细节描写便知管理员假意推让、想占便宜的心理。

二、简笔勾勒

阿累在《一面》里写鲁迅的手:“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 ”“我……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啊!”几处细节白描都刻画出鲁迅身体瘦弱的特征。而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描绘清朝留学生的丑态时这样写道:“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这些细节都活画出清朝留学生不学无术、浑浑噩噩、醉生梦死的丑态。

三、前呼后应

《百合花》前后3次描写了小通讯员衣服被挂破的细节:第一次,借被时接过被子,慌忙就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第二次,去前沿阵地时,“我”还见他肩膀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第三次,在包扎所里,“我看见一张十分稚气的圆脸”,“军装的肩头上,落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3次描写一气贯穿,首尾圆合,对小通讯员的印象一次比一次加深。这样的细节安排,自然而巧妙,初看时,不一定感到它的分量,可到后来,它就慢慢嵌在我们的脑子里,成为人物形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四、反复对比

还记得契诃夫《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身上穿的那件大衣吧!小说前后4次描写那件大衣,这是作者为表现人物内心世界而精心设计的“道具”。耀武扬威的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要教训狗主人时,听人说那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的狗,马上来了个大转变:“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替我把大衣脱下来。”后来,他再次表示要惩处狗主人时,忽又听得狗是“将军家的”,他又变了:“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好像起风了……”这里大衣一“脱”一“穿”,活画出奥楚蔑洛夫掩饰心虚胆怯的尴尬情状和媚上欺下、凌弱畏强的丑态。最后一次写大衣是在小说的结尾处,当奥楚蔑洛夫确认了这是将军家的狗并对首饰匠训斥一通之后,他“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广场,径自走了”。这条变色龙又恢复了他那耀武扬威的常态。如此反复地描写,把这条沙皇鹰犬的性格和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

五、无声胜有声

老舍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母亲为了儿子能有出息而不辞劳苦。当老舍师范毕业后做了校长时,母子二人一夜不曾合眼。老舍对母亲说:“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母亲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母亲的欣慰、母爱的深沉与伟大就在这无声的眼泪中表现出来了。史铁生《秋天的回忆》一文写母亲对瘫痪的儿子说:“还记得我带你去看北海吗?你偏说那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文章接着写道:“母亲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就是这个母亲停下来不说的细节,让我们的心也敏感起来,我们在不经意中通过这个无声的细节发现了母爱的圣洁和无私。

好的细节描写能让笔下的人物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对表现文章的主题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如果细节描写运用不当,却会画蛇添足,给文章平添负累。所以,在运用细节描写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篇10

尤芳:我也认为要成功刻画一个人物形象,很不容易。

郭老师:有同学写家庭猜谜赛,写四个家庭成员猜谜时的不同表情。你们听听:爸爸低头沉思;妈妈按着额头冥思苦想;外公不时用手指在手心上划来划去,嘴里还不停地嘀咕着什么;外婆抬头仰望墙壁,好像要从那上面找出答案似的。这里,同样是“思考”,姿态各异,这样的刻画,把人物的个性特征表达得细致,刻画得到位。

小楠:世上的人复杂多样,这是要求我们要注意找不同于旁人的基本特点来写。

尤芳:对,我赞成。这是抓住人物独特的特征来写:每个人出身、职业、教养、社会地位、生活经历等各不同,必须抓住人物独特的特征,并在其中表达我们对人物的评价和感情。

郭老师:美术家塑造人物,靠的是碟子中的七彩颜料;音乐家塑造人物,靠的是键盘上的七个音符。我们作文塑造人物,靠什么?靠语言刻画细节。你们看――看着父亲乱蓬蓬的头发,我惊呆了。父亲的头发原本有些弯曲,现在看起来更像一蓬乱草。

小楠:刻画细节,就是用细节丰富人物形象,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郭老师:是的。细节描写,就是抓住某些细微的表情、动作等,做细致、生动、具体的描绘,以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选择好有代表性的事例、有代表性的言行后,再通过细节描画体现人物的内在品质。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背影》是通过儿子看父亲的背影,揭示父子之情的,作者十分细腻地描写上了年纪又是胖子的父亲,如何艰难地穿过铁路,爬上那边月台去买橘子时的一系列动作。同时又写了儿子看到背影时内心感受的感情细节,使父子之情真切感人。我们的描写要因人而异,抓住人物与众不同的地方来写。

尤芳:我认为,细节描写中比如描写人物外貌时,就不能像画家那样,五官俱全,我们不能千人一面,应选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特征的一两个部位重点写。

小楠:假如写老奶奶,我们可以写她的手,筋脉突兀,来表现她的苍老。写勤劳的妈妈,写她的手,可描写她手掌上的老茧。如写馋嘴的小孩子,就写他的嘴总在动,好像总想吃什么,或者一看到好吃的嘴就张开了,甚至流着口水。

尤芳:是啊!这样抓住一些细节进行刻画,大胆舍弃那些对表达中心没多大作用的方面,人物的个性特征自然就显现出来了。

郭老师:说得对!细节描写就是以小见大,于细微处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细节描写的要求是:

1、仔细观察。写好细节,认真观察是基础。

2、以小见大。细节的分量虽轻,容量却大,在选择细节的时候,要从细微处着手,从大处着眼,小中见大,让小的细节反映人的思想状况、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