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劳动实践目的范文
时间:2024-03-28 16:38: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专业劳动实践目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实践教学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必须面对和切实解决的问题之一。全面了解和把握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育改革中的主要问题,开展切实有效的实践教育,使更多在校大学生在实践中认知社会、体验价值、践行责任、升华思想,是广大专业从教者的重要职责。
(一)教学理念含混
“理念”是指导人们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高校实践教学是受制于专业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深入实际、深入社会,从而使其素质和能力得以全面提高的一种教学活动。[1] 但是,纵观近年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过程,不难发现,其要么理念不清,将办学理念与专业教育理念相混淆,要么脱离人才培养目标,片面追求实践教学设施配备,造成实践教学或偏离于劳动力市场需求,或成为低层次的业务熟悉过程。
(二)教学体系同质
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确保实践教学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地方本科院校开设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因受限于不同教育资源与背景,并坐落于有着不同市场需求的城市,因此其实践教学体系的搭建本该立足需求、着眼能力、彰显特色。然而,事实却非如此。据调查,近年一些地方本科院校为了在相关经费配套下尽快完成该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纷纷奔赴名校展开调研,学习、参考其实践教学的方法、内容等,有的甚至全全搬回。这不仅使实践培养渐失优势,教学体系趋于同质,而且也造成了毕业生之间的恶性竞争。
(三)教学时间短欠
完善专业实践教学,必须从时间上得到保证。没有足够的教学时间,任何实践教学建设只能是一句空话。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当前在时间安排上存在两大突出问题:一是教学时间过于集中,减少了师生互动和学生自我反思的时间。据统计,绝大多数高校都是将专业实习集中放在第六学期的前半学期,且实习单位多由学生自由联系。二是教学时间严重不足,不能有效保证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目前,除国防教育、思政社会实践、学年论文等必修实践环节外,学生真正用于专业实践教学的时间只有6-9周时间。这一点从专业教学计划学时学分设置中也能清楚看到(专业总学分为170-174分。其中,集中实践环节为13-20分,仅占总学分的7%-12%)。
(四)教学管理滞后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是在学校实践教学管理机构的组织、协调和领导下,制定并组织专家审核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和实施计划;组织、协调专业实践教学实施,并对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和质量进行有效监控;对实践教学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协调,使有限的资源得以高效利用的活动过程。[2]近年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管理虽说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和进步,但在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在加快提升高校办学水平的新要求下,还存在以下严重问题:管理理念滞后。重命令,轻服务。管理制度残缺。多规章,少考评。管理机制僵化。喜控制,厌协调。管理方式传统。看结果,略过程。诸如此类问题,直接影响到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成为制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要因。
二、实施“LMP”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策略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施“LMP”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策略,就是要把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各自为政下的重复、断链式实践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起点,以交流反思为重要环节的“分层次Layered、多门类Many category、重特色Pay attention to characteristic(简称LMP)”的新型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
(一)分层次实践教学
与理论课程的设置相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单项技能到综合技能的提高发展过程。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必须是系统化分层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分层次实践教学,即建立一个由价值认同实践、基础能力实践、职业能力实践和研究能力实践四大环节构成的循序渐进的复合实践教学体系。
1. 价值认同实践。实践教学第一层次,应在第一学期进行。目的是使学生真切体验到所选专业为其带来的“责任”与“自豪”,培养其对专业学习的热爱、专注等积极情感。实践方式可采用“现场见学”和“聆听心声”等。在我国,长期以来未在初高中阶段开设任何与“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的初识教育课程①,因此对于那些主动或被动(调剂生)选择进入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习的大学新生来说,秉持公平正义的专业价值理念,在实践教育中树立正确的专业认同情感是极其重要和必须的。
2. 基本能力实践。实践教学第二层次,应在第一、第二年学期进行。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一些基本的专业工作方法和技能,学会“开始共处、开始生存、开始求知、开始探索”。实践方式可采用校内课堂训练与校外现场演练相结合。实践内容包括“人际交往与口语交流”、“应用写作”、“生涯规划”、“文献检索技术”、“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统计数据处理”等。
3. 职业能力实践。实践教学第三层次,应在第三到第六学期间进行。目的是让学生把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付诸于实践,思考、验证理论内容的同时,熟练掌握各专业职位的管理流程、管理方法和操作技巧。例如,在学习“社会保险概论”课程时,教师应根据面授进度及时安排学生亲身实践“社会保险登记职位”、“社会保险费征缴职位”、“社会保险个人账户管理职位”、“社会保险待遇给付职位”及“社会保险统计职位”的业务职责、业务要求、业务内容、业务流程等。实践方式可采用“实验室仿真职位模拟”、“案例讨论”和“用人单位参观学习”等。
4. 研究能力实践。实践教学第四层次,应在第七、第八学期进行。目的是培养学生巩固已学知识点和技能点,并在此基础上将其“连线成面”,得心应手地解决专业领域内的前沿性或疑难性等综合课题的能力。实践方式可采用“课题参与”和“校外机构实习②”两种。具体操作应分为五步:一是确定‘研究能力实践’的指导教师;二是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提出并公布研究课题名称;三是学生按照自己的职业志向选择课题及指导教师(课题提出教师即指导教师);四是指导教师通过面试再次确认学生所选内容实属其深思熟虑之结果;五是按照指导教师制定的研究计划开始该层次实践。
(二)多门类实践教学
多门类实践教学强调专业细化,其作为第三、第四层实践教学的延伸与支撑,要求学校能够按照不同职业志向,将学生分派至不同的实践机构进行专业实操。如,对今后欲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包括政策研究和政策制定)的学生,应将其分派到省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局或民政厅、局等综合性部门进行专门实践;对今后欲从事社会福利服务工作的学生,应将其分派到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等福利机构进行专门实践;对今后欲从事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学生,应将其分派到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等部门进行专门实践;对今后欲进入企业从事劳动保险业务管理的学生,应将其分派至不同性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专业实践,等等。显然,多门类实践教学能够把理论教学和虚拟教学与真实世界进行无缝衔接和有机融合。与此同时,多门类实践教学既可以解决校方因某一实习机构名额不足而致的派遣困惑,又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学而不专、学而不深等难题。
(三)重特色实践教学
重特色实践教学纵贯于多层次实践教学和多门类实践教学之中,以充分利用优势资源,解决同质化培养和规避毕业生间恶性竞争为己任。重特色实践教学中的“特色”,是指建立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基础上的“方向特色”,而非置于专业定位或专业建立初衷之上的其他“特色”。在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开设于拥有不同学科背景的高校,因此专业建设与发展应在立足社会保障学科和专业特色基础上发挥并体现各校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例如,法学院校开设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应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较强法学功底的社会保障专门人才。实践教学环节应能突出法学特色,注重法律职业与法律教育相结合,对那些在省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局或民政厅、局等综合性部门实践的学生,应注意培养其起草、解读有关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文书的能力;对那些在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等福利机构实践的学生,应注意培养其维护老年人合法权利,处理多元养老服务法律纠纷的能力;对那些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实践的学生,应注意培养其处理社会保险损失赔偿纠纷,参保纠纷,滞缴、少缴或迟缴社会保险费纠纷,以及社会保险金发放纠纷等各类劳动争议①的能力。
三、基于“LMP”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条件支撑与路径选择
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是改善办学条件,落实“LMP”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措施。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前普遍存在实践基地建设滞后、指导教师力量薄弱等问题,改革实践教学条件迫在眉睫。
(一)开展“联合教育基地”建设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在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交叉的、处于应用层次的学科。这就决定了要学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必须在系统掌握上述几门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尤其是校外基地实践,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联合教育基地”建设有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升华。该思路源于美国辛辛提纳大学的“合作教育计划(也称‘专业实践计划’Professional Practice Program)”,但又与其不完全相同:首先,“联合教育基地”建设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尽快实施结构性教育改革,将校内学习与相关生产领域的工作经验学习结合起来;其次,“联合教育基地”建设要求地方本科院校既能与本地省、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局等政府部门展开合作,又能与本地企事业单位、社区等非政府组织展开合作;再次,“联合教育基地”建设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能将“联合教育基地实践”列入必修环节,作为学生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最后,“联合教育基地”建设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能够按照学生的职业志向,定期②、公平地将其分派到不同联合教育基地进行专业实操。[3]
(二)打造“循证实践导师”队伍
“循证”起源于医疗卫生领域(循证医学),原指根据患者特性,医生能够严禁、清晰、明智地利用自己的临床技能,并遵循目前为止研究者提供的最佳研究证据进行医疗决策。20世纪末,这种在医疗领域已打下坚实基础的医学实践模式开始渗透到社会科学等在内的非医学领域,形成了一些新的分支实践取向。如循证管理学、循证法律学、循证社会工作等等。这些新兴领域尽管诞生时间不尽相同,但他们均已迈入实践领域的“科学化”发展阶段。
“循证实践”是提升实践教学科学性与专业性的重要策略。它主张基于最佳研究证据展开实务操作,要求实践者(学生)能从以往凭借直觉或习惯、单兵作战、缺乏实时监管并时常与科学理论脱节的实践方式,转向遵循研究证据,以“最佳证据”保证“最佳实践”的方式上来。[4] 而要做到这一点,实践者(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而且也应有较强的问题诊断能力、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能力以及查找、评价和应用证据的能力等等。显然,这对于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来讲一时间很难做到,其完成必须借助于专业教师的指导。因此,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循证实践导师”队伍已刻不容缓。
1.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循证实践”要求教师要在循证中教学,在教学中循证,即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以研究促教学。因此,地方院校除通过“挂职”学习使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外,还应进一步增强专业教师的科研实力。换句话说,教师应根据不同实践问题,及时检索文献,搜集最佳证据,并科学地评价和应用这些信息,从而正确地指导学生。[5]
2. 创新传统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方法是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保证。为了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既能掌握业务操作技能,又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与创造性,进行积极探索。指导教师应尽快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权威式实践教学”改为“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起点,以交流反思为重要环节的课题驱动式实践教学”。
(三)践行“全程跟踪管理”制度
“全程跟踪管理”,是指在跟踪测评专业实践教学各环节质量的基础上,进行反馈管理,达到促进实践教学水平提高的过程。
篇2
一、“专业课为技能训练课服务”是获得技术的捷径
人类劳动可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体力劳动是外向型的,是能力活动的低级形态,同时是人的活动的主体结构;而脑力劳动是能力活动的高级形态,人的脑力劳动具有鲜明的灵活性、目的性及调控性。它们之间互相联系,对立统一,二者构成人类劳动的统一体。职业技术学校的专业课是开发各种能力的基础,教师授课使学生产生一定的理性认识(片面的认识),再经过技能训练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进一步上升为较全面的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再指导实践的活动,从而获得劳动成果和技术技能。
二、树立专业课为技能训练课服务的意识,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人才
经济发达国家把职业技术教育视为经济发展的柱石和秘密武器,这些国家的高、中、初级工人比例是2∶1∶7,中级技术工人的比例最低,所以在企业的人才链中,工程技术人员与中级工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社会急需大批中级技术人才。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技术工人通过体力、脑力的结合来创造价值,那么专业课指导技能训练、为技能训练课服务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较系统的专业理论基础,指导掌握操作技能。”专业课只有紧密结合技能训练课的实际问题,经实践专业理论的正确指导,让学生“听懂、会干”,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开拓学生的创造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人才。
三、专业课为技能训练课服务,符合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
在合资企业中,各类学校的毕业生和一般员工一样,均无区别地被安排到生产第一线,而后根据实际才能表现择优晋升,他们不存在“干部”“工人”的身份界限。当前形势要求我们更新服务观念,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劳动技能的技术工人,让我们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在人才的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
篇3
【关键词】劳动法,课程,大学生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劳动法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劳动法的作用日益凸显。实践表明,了解和掌握劳动法的一般原理和基本知识,不仅对大学生就业有直接的帮助,而且对大学生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及进一步的择业直至创业都将发生重要的影响。而非法学专业学生往往对劳动法一无所知,因此在大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体系中应当将劳动法作为必选课,以提高大学生在兼职和就业中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其综合素质。
一、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或创业的谋生方式要求高校加强对《劳动法》的重视
大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得从事某类专业所需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实现自食其力,改变一直依靠父母或他人获得生活来源的问题。现在大学生毕业后找份工作不容易,所以很多学生只要有工作就会立即签约,不管劳动合同具体条款怎样,或尽管有些条款于其非常不利,也会毅然签下该合同;或者根本就不知道哪些条款从法律角度看是陷阱或是用人单位单方事先设定的圈套,一旦出现纠纷,大学生无法自救。
对于创业的学生来说,了解劳动法可以使其在创业之初就能完善公司的管理和规章制度,使企业正规化运作,为企业将来做强做大奠定良好的基础。一个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绝不是靠坑害员工发家致富的,而是靠员工群策群力,靠企业创新提升竞争力赢得市场。
二、实践中存在的大量劳动纠纷要求大学生能够运用《劳动法》保护自己
目前,我国各级劳动仲裁机构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年均增长率在30%左右,而其中工伤、职业病等以劳动者为受损害一方的劳动仲裁案件呈现急速上升趋势,同时案件的标的额也逐年攀高。面对工作中随时可能发生的劳动纠纷,高校必须让学生了解掌握《劳动法》的基本内容,知道自己在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义务,使学生明白如何保护自己在劳动关系中的合法权益。高等教育中《劳动法》的教学不仅可以使毕业后的大学生在就业时订立劳动合同的过程中明确劳动合同的条款,维护自己的权益,避免劳动争议的发生,更可以在劳动争议发生时,能迅速通过各种合法途径救济被损害的权利。高等教育是培养未来优秀劳动者的教育模式,劳动法的教学是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体系中的当然内容,对未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劳资关系的协调具有重要意义,能为大学生在未来的兼职和就业中提供劳动保护,为未来创业的大学生排除劳资关系的障碍。
三、劳动法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设置建议
(一)针对非法学专业的学生,突出劳动法课程的实用性
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学习劳动法目的是为了解决今后兼职或就业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劳动纠纷,事先能预防,事后能迅速救济受损的权利,实用性是首要的教学目的。当明确开设此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会应对今后可能发生的劳动争议后,课程设置就应当围绕这个目的,抓住劳动法的相关重点,对学生进行详略得当的讲授。例如在讲解《劳动法》时,对于立法背景、总则等概括性知识以及促进就业、对用人单位的行政监察等与学生今后工作联系不是很紧密的内容,可以简略讲解;对于劳动合同的订立、工作时间的起算、工资标准及其计算方式、加班费的计算、福利待遇的保障、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和解决程序等与学生以后工作联系较密切、今后可能会运用的条款应该进行详细讲解等等。这些知识将会让学生受益一辈子,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很好地保护自己。
(二)结合具体案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法学课程本身不枯燥,但对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没有相关的理论背景,法律对他们来说,还是比较枯燥的。但如果结合案例教学,将大为改观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将案例与法律条款相结合来讲解劳动法,既可以丰富讲课内容,使课堂生动有趣,又可以加深学生对劳动法的理解。但是教师在结合案例时,应当注意切不可将报刊、网络上搜集来的案例原封不动、不做任何修改地作为分析材料。应对案情进行一定的简化,例如省略案件发生地、将当事人名字简化等,同时抽丝剥茧,针对某一具体条款,将实际案例中的相关法律关系提炼出来,使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案情,并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对其加以分析,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良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三)解释为主,重点讲授
我国1995年起开始实施的《劳动法》及相关解释,是我国劳动法体系的大纲。但是劳动关系同时还受《工伤保险条例》和《劳动合同法》以及民法中的其他法律规范的调整。例如,工伤问题,《劳动法》第二十九条、五十六条和九十三条对其进行了一般性的规定,而《工伤保险条例》作为特别法更为细化地对其进行了具体的规制。再如,劳动者在工作实践中很有可能因为经验的积累和个人的创造性,而对某项产品进行改造,或者对某项技术进行改良,由此而产生的专利权归属(属于劳动者个人还是用人单位)问题,就涉及到了《专利法》对劳动关系的调整。因此,教师在课程设置时,应当在以《劳动法》为主讲解的同时,适当扩展,将其他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融合进劳动法的内容当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篇4
旅游业是一个开放性大、关联性强、发展速度快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旅游人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国家旅游业发展的轨迹。旅游人才的培养是否能适应于旅游业的发展成为各国政府及旅游专业教育普遍重视的问题。当前,旅游专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努力创造条件,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定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毕业时同时获得旅游专业学历证书和旅游职业资格证书,为旅游业发展和经济建设输送合格人才。
一、旅游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定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一)旅游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定培训的特点
1、旅游学历教育是受教育者在教育机构学习旅游方面的基础专业知识,它以学科划分,重点放在受教育者思考能力的培养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重视理论研究及学术水平提高,在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围绕培养学术型、理论型、研究型人才开展。
2、旅游职业资格认定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专项培训某种特定的劳动技能,采用实践模拟等培训手段,如模拟餐厅服务、客户服务,模拟导游等,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并主要以用获取的旅游行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及其等级来进行教育成果评价。
(二)旅游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定培训目标一致,互为补充。学历教育产生于教育体系,强调对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评价。职业资格认定产生于生产体系,强调对劳动者从事技能的评价,二者的范畴、出发点、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有所不同。旅游职业技能教育通过重复、规范、渐进、模拟、熟练等一系列教学环节直接培训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专项实际工作技能,其核心放在了劳动者的实践领域上;学历教育重点是夯实旅游人才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培养,使受教育者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指导实践,为社会经济和生产活动服务,学历教育实际上最终目标也落在了实践领域上。旅游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都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的人才必然走向社会并应用于旅游相关行业中,二者的教育目的一致性决定了二者相互融合、转换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二、我国旅游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整合是当务之急
当今旅游人才不仅需符合教育标准――获得学历证书,还需符合行业标准――获得相关行业的资格证书。然而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认定教育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机构,职业技能资格证不能代替通过学历教育获得的毕业证而使培训者进入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学历证书也不能代替职业资格证使受教育者直接进入旅游行业工作。在校学生因为旅游行业标准不得不忙于到校外学习技能,获得行业准入的资格证书,而职业资格鉴定机构往往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盲目追求通过率,忽视了培训质量,致使学生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而接受重复培训,造成经费、人力等资源的浪费。因此,目前我国的当务之急是改变旅游人才培养中的混乱现象,使专业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相互融合。
三、旅游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定兼容的实现途径
高等教育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的沟通与融合,全面开展“双证书”制度教育,有利于促使旅游人才的输出,推动我国旅游专业教育改革和就业劳动制度改革,促进旅游业与经济建设的发展。
(一)更新观念,提高对二者融合重要性的认识。长期以来,学历教育以培养理论研究和科技开发人才为目的,实行的是单一的毕业证书制度,形成了重学术、重理论、轻实践、轻技能的传统教育观念。现代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等,还应提高劳动情感、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等劳动素质。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应充分意识到劳动素质是人类综合素质的一个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将职业技能鉴定融入到学历教育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划分旅游专业人才培养领域,注重立体化人才培养。从旅游人才的应用领域来划分旅游专业的教育与研究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类:旅游服务管理类应用型人才领域和旅游开发管理类研究型人才领域。我们通常说的旅游职业技能资格认定教育主要从旅游服务管理特别是旅游服务操作这个方向出发的。在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中无论是本科层次还是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并未按照旅游人才应用的领域分别在教育目的,教育模式等方面进行明确的划分。这种相对模糊的专业设置和学习方向,不利于旅游资格认定教育与旅游学历教育的融合,应完善建立包括研究生、本科、专科和中等职业教育层次,使旅游人才培养立体化。
(三)重构二者兼容的培训目标。从世界范围来看,旅游专业教育诞生起步阶段,主要是由旅游企业和旅游机构自发组织的旅游培训教育,旅游教育强调实用性,后来政府、教育机构开始介入旅游专业教育,随着世界旅游业的高速发展,逐渐形成了多层次、多学科视角的教育体系。我国旅游专业教育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而快速成长起来的,但从旅游专业教育的诞生,可以得出旅游专业教育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培养旅游从业者的实践操作技能,是有别于最初目的是培养诗人或哲学家的人文类型的教育专业的。旅游学历等应用型学科的教育目标应该区别于人文型学科与研究型学科的教育目标,不应将所有学科的培养目标一概而论,必须从旅游学科的初衷重新研究其教学目标。
(四)借鉴国外经验,进一步完善认证制度。上世纪初叶,世界各国为提高就业劳动者的素质,主要是通过学历教育制度来引导和规范国民的就业行为,进入50年代以后在学历制度的基础上,采取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如澳大利亚的职业资格认证框架体系、德国的“双元制”职业培训制度、英国的NVQ证书和GNVQ证书制度、日本的国家技能鉴定制度、以及韩国国家技术资格鉴定体系等。在英国,政府确立了职业资格等级与普通教育学位的相关地位,规定接受职业教育的学员在达到三级后可直升大学;在美国,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更加融合,不再独立成一种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特殊教育方式,而是将其与普通教育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从国外的成功经验看,高职教育的良性发展需要有两大支柱,即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我国也强调要执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政策,如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推行学历文凭、技术等级证书、岗位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虽然我国建立了国家职业资格制度,但其强制性与监督检查力度不够,与此相关的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衔接的认证体系尚未建立。因此需进一步完善认证制度,构建相关认证体系,有助于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保证金量与权威性,为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定教育的转换与融通提供保障。
(五)严格监督和规范职业资格证书的管理。学历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制订,而职业资格鉴定的内容则由职业资格鉴定指导中心负责制订,两部门间缺乏相互的沟通,直接影响到二者转换与融通的效率。相关部门之间应加强协作,开发针对大学生特点的职业技能鉴定系统。由政府、高校、行业成立多方代表组成的鉴定管理机构,建立较为统一、规范和完善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保证职业资格证书的质量监控、结果评价、证书发放、资格审查等环节的规范性和统一性。
(六)形成统一的旅游学科理论体系。学科发展成熟的标志是学科体系的出现,旅游管理教育则根据旅游研究所得到的成熟学科体系来设置旅游专业与课程,进而培养、训练旅游专业人才,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如制定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资格考试同步的基本运行机制,加大实践教学硬件建设和实训师培养力度,修订教育培养方案等,使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实现真正融合。
四、结语
篇5
应当说,高等职业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层次,更重要的是与普通高等教育互为补充的一种教育类型。现在人们常把高职教育的特点归结为“服务地方”、“按照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以培养岗位能力为中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相结合”,或者“不是以学科为导向”等等,但其说服力是有限的,因为你很难证明普通高等教育不为地方服务,或不按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很多按学科设置的专业也对应于职业岗位群)、不以培养岗位能力为中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不相结合,或者只破了学科导向,而没有树立新的“导向”,等等。因此在理论上澄清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教学和研究内容以及知识体系等方面的区别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当是“职业技术”
尽管在许多情况下,高等职教与普通高校的专业设置在名称上是相同或近似的,如电子技术等,但事实上,它们却有着不同的含义:在普通高校,专业名称常表示高校的研究领域和与之相对应的学科;而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名称则更多地表示一个“职业领域和与之相对应的专业劳动”。
在普通高等教育(以工程教育为例,但可迁移到农学等其他学科)中,专业教学内容取材于对应的工程学科,是一种“纯粹的”、与人的职业活动联系不太紧密的技术和专业知识,专业教学以科学技术知识为导向,具有较浓厚的技术决定论(autonomoustech-nology)色彩。专业课内容是工程师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反映了工程师和工程科学家的职业实践。
而高职教育专业学习和研究的内容则是“以职业形式存在的、从事实践活动的技术人员的专业劳动”,是产生于职业劳动实践的技术人员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是以技术人员的专业劳动为导向的。因此,高职的专业教学应当更加注意劳动和职业的关系,更加考虑劳动组织方式及其变化对技术人员能力的要求,更加注意克服工程学科教育的局限性(如理论上的电气技术并不代表实际应用中的电气技术)。
在教学和研究内容上,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区别之一,是“职业技术”和工程技术的区别。笔者曾就“职业(性)技术”的定义,它与“非职业(性)技术”,即工程技术的区别及其对职业教育的意义等发表过一系列看法①。简单来说,职业技术与工程技术的研究对象都是专业技术,但技术的内涵是不同的,典型的例子如汽车技术,就包括与职业行为联系较少的发动机技术、传动技术等设计制造技术以及与从业人员职业活动和职业能力关系较大的故障诊断技术等。
工程技术是自然规律和技术工具等客观事物的反映,而职业技术还包括主观能动性较强的经验性知识、经济社会利益的体现方式以及由于工业文化导致的实现手段等②,它与人的行为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总体上讲,技术是人类借以改造和控制自然的操作体系,它与它所存在的职业劳动形式以及与此相关的从业人员素质和教育培训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技术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执行着意识形态的功能。技术的发展是技术的可能性与社会的现实性(如从业人员素质、经济社会基础、文化认同、政策法规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典型证据就是80年代以来由精益生产(leanproduction)和CIMS技术等引发的产业革命,就是信息技术、以小组作业为基本特征的后福特劳动组织方式和一专多能型技术工人综合作用的结晶。
因此,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学校的教学内容是否具有高职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是否遵循技术决定论的原则,即:是技术人员的职业劳动,还是自然科学技术决定教学内容?当然,由于职业劳动是一种由自然规律控制的社会现象,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但它直接反映的却是技术和劳动之间更为复杂的关系。
二、“职业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劳动过程系统化
现代职业教育学和工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职业技术的最大特点是遵循劳动过程系统性原则,而不是学科系统性原则。这里首先是一个行为社会学的理论问题,即完整的行为方式,人类的实践行为(包括职业行为和日常生活行为)过程总是按照所谓“完整的实践”模式进行的,它可划分为获取资料信息、制定工作计划、做出行动决策、实施工作计划、控制保证质量和评价工作成就等六个步骤,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买菜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理论教学所传授的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即“职业技术”,应当是完整的职业行为所要求的全部内容,因此在强调打破学科系统性原则的基础上,必须强调建立与劳动过程的直接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劳动过程的系统化,即按照实际劳动过程的基本程序,如确定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作出决定—完成工作任务—检验工作结果并改正错误—评价工作过程与工作成果—记录—反馈等进行编排。职业技术是关于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劳动方法、劳动组织形式和工作要求等方面的具体知识。这些知识自始至终都与具体的职业实践相对应,技术和专业理论不再抽象,而是企业、社会和技术工人个人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
三、“职业技术”与工程技术的区别
作为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院校教学和科研内容的“职业技术”与工程技术,可从研究对象、研究目标、表现形式和认识方法等方面加以区别。
(一)研究对象
“职业技术”的研究对象是由人类建立的技术体系,如建立健全技术标准、操作规范等;工程技术的研究对象是纯粹的自然体系,即利用自然科学的观点和研究成果来使用自然资源、生产制造人工材料以及利用自然力来满足人类的需求。
(二)研究目标
研究和学习“职业技术”的目的,是获得有关设计、操作和评价技术系统(如机器设备、工艺流程等)的知识,因此,它的主要功能是方法功能;而研究和学习工程技术的目的是获得有关物质和自然界规律的知识体系,因此,工程技术的主要功能是解释功能。
(三)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职业技术”的研究成果常常是由科学规律推导出的工艺和操作方法,是规范性的职业行为,多以操作标准和工作计划的形式出现;工程技术的研究成果则表现为描述和解释自然界现象、物质和规律的概念、定律和理论等。
(四)认识方法
工程技术的研究和认识方法是独立的。按照科学学的原则,一门工程技术科学之所以成为独立的学科,就必须有其独立的认识方法和方法论基础。工程技术的研究方法是以“反映”为导向的,即选择研究方法的基础是为了反映客观的事实和规律。因此,工程技术反映的是一种“原因—结果”的关系。
作为职业技术学研究对象的职业劳动过程,不但是一个技术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社会过程。因此,单独的社会学、教育学和工程科学的研究方法都不可能满足这一要求。与职业技术的综合性质一样,职业技术的研究方法也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值得指出的是,70年代中期美国兴起的“劳动分析(studiesofwork)”研究,将准确描述劳动过程、确定劳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以及确定标准劳动过程模式与实际劳动过程的差异作为研究对象,为职业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重要方法。
由于劳动分析未能将劳动经验和“劳动过程知识”界入其研究范围,而过分强调被动的适应,带有过强的技术决定论色彩,因此对职业技术研究方法的贡献也只是基础性的。
“职业技术”的研究方法是以“应用”为导向的,即发展职业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应用科学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职业技术”反映的是一种“目标—手段”的关系。
从技术哲学的角度明确普通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和科研内容上的区别,是举办各种层次高等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同济大学职教学院的多位博士生已经在他们各自的技术领域(如机械、电气和土建等)中对职业技术的研究中找到了突破点。
注释:
篇6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研究;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3-0054-04
在中小学,“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渐入人心,成为研究型教师是不少从教者的追求。针对目前教师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教师研究要坚持“教(学)研(究)相长”的价值取向,走“在教学中研究”之路。
一、被割裂的教学与研究
目前的中小学,既有教学部门,也有科研部门,既有教学人员,也有科研人员;教师既有教学任务,也有科研任务。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日常教学的“去研究化”和教师研究的“去教学化”,教学与研究割裂,理论与实践脱节。
日常教学的“去研究化”,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缺乏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缺少研究行为,为教书而教书。不少教师视教学和研究为两码事,未把自己的教学行为纳入研究视域;认为教师的工作就是教学。研究是专业人员的事情。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把教学理解为“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的过程”,认为只要掌握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就够了,其“研究”视野仅囿于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和教辅书。这时,教师的教学只是一个知识的传输过程。这种“教书匠”型的教师,不仅知识结构不健全(只关注学科知识,缺乏足够的条件性知识即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广义的文化知识),而且其教育理念也难以更新。
教师研究的“去教学化”,指教师忽略研究对教学实践的观照与服务,忽视对自我的发现,为研究而研究。相当多的教师认为,教学是“下里巴人”,研究则是“阳春白雪”,研究要高于教学。以论文写作为例,“选题宏大,热衷于‘去情境式’的研究”“文章中不见‘人’,个人情感和生活体验被排除在外”。这种研究眼光向上,没有看到脚下的财富。教师每天身处无限丰富的、多样性的教育教学情境,这些都值得教师去敏感地感悟、理性地思索和精心地提炼――这个过程,本身即具研究之雏形。离开教学实践,教师研究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没有研究的教学和脱离教学的研究都是盲目的、不科学的。目前,无论学校和教师都日益认识到教育科研的重要性,教师研究作为学校科研中最重要的内容与最主要的形式,日益得到推崇。于是,被割裂的教学与研究开始走向融合。但这种融合并非浑然天成的“生长”,而是人为的“手术缝合”,留下了难看的“疤痕”,即教师研究的行政化、功利化和边缘化。不少学校采用任务式、管理式思维开展教师研究,如规定每学期教师要开多少节公开研讨课、要写多少字的教学反思、要读几本书乃至写多少字的博客,等等。这种行政化色彩极浓的研究缺少主动性和发展性,因加大工作负担而遭人反感。再者,许多教师功利心太强, “论文情结”难解,以论文获奖或者发表为最终目的,为研究而研究。教师研究也是教师的价值追求之一,视研究为一种功利本无可厚非,没有任何价值的事情没有人愿意做,但为研究而研究的功利化和功利主义取向则不可取。
二、“教研相长”:教师研究的价值取向
教学和研究作为教师劳动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的,既各有特点,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教学离不开教育科研的指导,研究也离不开教学实践,只有两者的辩证运动才能推动教师研究乃至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以教促研”“以研促教”,让教学和研究相互促进,即“教研相长”是教师研究应然的价值取向。
教学之于研究,不仅提供了研究的对象、课题和资源,还提供了研究的动力、思路、途径,甚至教学本身也可成为研究。教师研究不像学者的理论研究,他们从事研究是为了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他们的研究不是在实验室和书房里进行,而是密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自己的日常教学生活和教育世界中进行。教师研究的最大特点是其研究紧贴教学实践,不仅其研究的课题和素材来自教学实践,其研究目的也是为了教学实践,甚至一些研究的方法和途径也出自教学实践。这既说明了研究对教学的依赖,也充分说明教学对研究的促进作用。在此意义上讲、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是合二为一的,教师研究是一种“行动研究”。我国学者普遍认同:行动研究是一种以教育实践工作者为主体进行的研究,它以研究自己实践中的问题,改进教育实践工作为其本质。所以,教师从事研究,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教学对研究的促进作用,否则就会走弯路、做无用功。
我们应强调的是,以教学促进研究,是强调教学实践在教师研究中的独特作用,并不是仅仅把教学作为研究的手段。教学不是不可以成为研究的手段,但我们要反对那种单纯把教学视为研究的手段,且有必要重新审视那种为了展示教学技巧的“借班上课”和“重复课”等现象。这些所谓的“研究课”看似具有“研究价值”,但对于上课的教师尤其是学生来说,上课不是其生命的展示和发展,而是研究的工具和手段。因此,用生命教育的理念来看,这样的课是一种“表演课”,是对生命意义的遮蔽,没有教育价值。既然如此,教学之于研究,到底是手段还是目的?从价值哲学角度来看,这一问题实乃教师研究中的价值冲突:教学的手段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之间的冲突。对于教师来说,教学具有天然的研究价值;既然要研究,就离不开对教学的研究利用,教学不可避免的会成为研究的工具和手段。这一冲突该怎么调适?“在同一价值序列中……目的性价值相对于更高层次的目的来说则构成手段性价值,而手段性价值相对于较低层次的手段来说,则构成目的性价值。”可见,手段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是相对的。对于教学来说,研究是手段,研究是为了服务于教学;而对于学生的生命成长,教学则又可以是手段。所以,在教师研究中,教学可以是但不仅仅是研究的手段,这时的教学应着眼于教师专业发展和师生生命意义的挖掘,而不能进行单纯的“为了研究的教学”。
研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形而下”的,即对教学的诊断、矫正和促进;二是“形而上”的,即通过对教学的研究提升教学生活的意义,实现教师的幸福。其“形而下”的作用,是许多教师进行研究的最初的、基本的动机和目的。这反映了教师研究的功利性,若没有这种对教学的矫正和促进,教师研究就失去了最基本的价值。从哲学角度看,这种功利性价值是基本的、必要的;同时仍是低层次的,教师研究不可在此层面上裹足不前,还要超越之并追求更高层面的价值。一个不能胜任教学的教师无疑是没有幸福感可言
的,教师“只有当个体在合规律性的活动之中实现了自己的目的时,才会有幸福状态和幸福感”。那种从事“去研究化”教学的教师只是在黑暗中摸索,即便其经验丰富,也只是感性的积累而没有理性的升华,只是实践的叠加而缺少理论思维的冶炼。教师只有通过研究,在教育科学的指导下,才有可能使自己的教学逐渐趋向、达到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才有幸福可言。教学的进步、能力的提高以及一些研究成果的取得,使得教师从研究中体会到一种职业的成就感与幸福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此时,研究之于教师就具有了“形而上”的价值:实现教师的幸福。因此,教师从事研究,不失为医治现实中弥漫的教师职业倦怠症的良方。教师从事研究,对教学生活具有“拨冗”“沉淀”以及“冶炼”的意味,能够让教师从再普通不过的日常教学生活中,发现和提炼职业的价值与生命的幸福,使“祛魅”的生活“返魅”。
三、“教中研”:教师研究的实现路径
价值取向是价值追求和价值实现的统一。遵循“教研相长”的价值取向,我们就要从研究对象、研究视角与方法等多维度对教师研究进行再认识,走“在教学中研究”之路。
(一)开采教育实践的天然“富矿”
在教学中研究,教师就要对自己拥有的教学实践这一天然“富矿”进行勘探、开采和冶炼。同大学教授等专业研究人员相比,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从事琐碎的日常工作,既缺乏足够的时间、文献、设备等客观条件,主观上也存在研究方法等理论功底方面的不足。这是教师研究的弱点。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教师才能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的研究才能和教学实践紧紧联系在一起,避免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尤其教学实践中凝练而成的实践知识和实践智慧,是一线教师的独特财富,为专业理论研究人员所难以企及。苏霍姆林斯基在35年的教育生涯中,跟踪观察和研究了3700多名学生,积累教学资料2000多本,这是成就他一系列教育名著的基础。因此,教师越要从事研究,就要愈发重视教学实践。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实践知识和实践智慧越丰富,其研究则愈发接近教育教学的规律与本质,愈发使教学与研究做到合目的与合规律的统一,逐步走向自由自觉。具有研究意识的教师,他的教学意识不是淡了,其教学的主体身份没有退隐,恰相反。他更加重视教学,且是以研究的姿态去从事教学。
(二)“返乡的陌生人”的视角与审视
在教学中研究,需要教师具备“返乡的陌生人”那样的崭新视角和深入审视。熟悉的教学生活虽是教师的先天优势,但正是由于其熟悉,教师反而容易对此熟视无睹。日复一日的繁冗的教学工作,机械、单调、重复的生活方式会使教师沉陷其中,难识庐山真面目。不少一线教师常常哀叹没有东西可研究,找不到研究的旨趣。实际上,即使教师开始研究自己的教学生活和教育世界,也常苦于少有发现和创新。虽然此问题比较复杂,但教师研究视角的转换,也许有助于唤醒教师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发现意识。这时,教师“要成为一个陌生人――让自己成为返乡的陌生人。对日常生活采取陌生人的观点,意味着教师以探索、怀疑的眼光,来审视一个人所生活的教育世界……返乡者对于他的故乡会注意到前所未见的细节与形态”。当教师以陌生化的眼光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生活,用批判、怀疑和探究的视角深入审视,就会发现自己身处一个需要自己重新认识、重新改变的世界。例如,即便自己教过无数遍的教科书也有值得质疑、商榷和改进的地方,就像“返乡的陌生人”难以完全自动地适应故乡的风俗习惯一样,教师重新研究教科书,对这一课程资源进行重组和整合,就会有新的发现。实际上, “返乡的陌生人”意识就是教师的发现意识,是教师从事研究不可或缺的专业意识和专业能力。没有“返乡的陌生人”所具备的批判、怀疑和探究眼光所带来的专业觉醒,教师就无法在机械、重复乃至平庸的教学生活中捡拾到意义的珍珠,那座实践的“富矿”就会沦为一座普通而又荒废的煤渣山。
(三)寻找合适的草根研究的方法
在教学中研究,研究方法必然与教学有某种“天然”的联系。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专业、系统的研究方法既难以掌握又不适用。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教师逐渐掌握了一些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多可归于质的研究方法之列。以最常见的教师研究即公开课研讨和论文写作为例,前者常用的方法多是观察、访谈和讨论。教师为研究而进行的教育随笔、教育叙事和教育反思的写作,也多以观察、访谈、情境分析、案例分析为主,均可归入质的研究方法之列。为什么教师研究大多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呢?表面看来是由于方法本身的适用性,实际上是教师在长期的研究中创造了这些符合教学实践、符合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例如,评课议课是教师教学生涯中最常见的研究,它的研究方法还是以质的研究方法为主比较好,许多时候不适宜用量的研究方法加以分析。这是由教育的特点决定的,尤其是由教学情境的无限丰富性和多样性决定的。那种统计课堂提问的次数、师生互动的次数等量的研究方法的实际意义有多大,值得拷问。过分的追求量化,会使得教育的人文性受到伤害。又如教育随笔、教育叙事的研究方法,一度被专业研究人员排除在“学术论文”之外,不被看作是一种研究方法、学术成果。但由于它与日常教学实践联系紧密,且易于运用,因而具有极强的生长力。最终得到教师及学术界的认可,是教师“在教学中研究”的得力的研究方法。
篇7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农学专业 模块化教学
农学专业是农业高职院校的传统专业,随着新专业、热门专业的不断出现,农学专业在农业高职院校中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使传统农学专业持续发展是目前农业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实践,人们对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取得了共识,即以增强应用能力为主旨,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标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1.“大农学专业”的思考
1.1“大农学专业”的概念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发展,不仅对传统农业领域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也需要大量与之相适应的科技人才。为了适应现代农学专业科技人员的岗位需求,高职院校培养的农业人才既能带领组织广大农民做农村致富领头人和农村小城镇现代化的建设者,又能自身创业,直接成为专业大户,做私营企业的示范者。因此要求农学专业的学生不但要懂得大田作物的栽培技术,而且还要懂得园艺植物(果树、蔬菜、花卉)栽培、畜禽养殖、植物保护、农产品加工与保鲜及农业企业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多技能的培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动手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2“大农学专业”的内容
1.2.1淡化专业界限,增大选修课时量。
由于高职院校培养的农业人才是面向农村基层,这就决定了他们必须是“多面手”人才。也就是说,他们不仅要懂得农作物的种植、培育等传统知识,而且还必须懂得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业环境保护、农业信息技术、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管理等相关学科的知识[1][2]。因此,在专业设置时就应淡化专业课的界限,将农学类(如农学、园艺、种子等)专业的基础课打通,设置基本相同的基础课,这样既能满足学生对基础知识学习的需要,又能服务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将有关专业课内容相同的部分整合为综合化课程,如将作物栽培总论部分与园艺植物栽培总论部分整合为植物生产技术原理课程;将某一专业方向的专业课作为其他专业方向选修课,如蔬菜栽培课程是园艺专业的主干课,而农学专业则作为专业限选课。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培养的需要,又有利于增加学生就业途径,从而保证学生素质教育的完整性、知识技能多面性,进而达到一专多能的可持续性。
1.2.2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增开技能培训课程。
为了满足农业生产一线、农村基层的需要,高职院校不仅要培养学历型农业技术人才,而且要大力培养非学历型技术应用性和实用性人才。在设置专业课及实训课时应邀请农场私营业主、乡镇农技站、农产品流通行业、市农业局、农业科研部门、高等农业院校等相关行业专家,以及生产一线的劳动模范等,对所开设的课程进行论证,提出修改意见。并根据这些意见对农学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增设生产上必需的、实用的课程,并在课程中补充新技术、新成果。如增设WTO与中国农业、农业经济管理、市场营销、农产品加工与贮藏、无公害食品生产、食用菌栽培、畜牧概论等课程,从而使所开设的课程既符合生产的需要,又能够提高学生面对市场的竞争能力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发展能力。
2.模块化教学的思考
2.1模块化教学的概念
在整个三年的教学活动中把基础理论、专业理论、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生产实践及社会服务等实践教学环节纳入教学计划,建成秩序渐进、层次分明而又相对独立,同时又有明确教学目标的三大教学模块。旨在实现三年教学“实践不间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手并重”的目标[3]。其主要形式表现为:第一模块,为一年级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劳动技能培养阶段,以课堂理论教学和社会调查为主要方式;第二模块,为二年级专业技能培养阶段,通过“学校+公司”联合进行生产实习,注重专业技能和实践并进,在实践中掌握专业理论;第三模块,为三年级综合素质训练提高及农业创业毕业设计阶段,通过“学校+公司”,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复合性人才。
2.2模块化教学的内容及培养目标
2.2.1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劳动技能培养模块。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一年级新生所进行的培养。主要进行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和基本劳动技能的培养,让学生重点掌握基本劳动技能,并结合实践课教学和专题讲座,向学生介绍所学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并通过社会调查和组织参观,使学生了解农村现状和农业生产的主要生产环节、存在问题及现代农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巨大促进作用。
2.2.2专业技能培养模块。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二年级学生所进行的培养。以“学校+公司”联合进行专业课学习和生产实习,进一步强化劳动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增加实践性、技能性强的专业内容,分专业进行实训,重点掌握农作物、蔬菜、林果、花卉及农产品加工与保鲜等田间管理的各种方法和技术要点,使学生提前接触专业实践锻炼。
2.2.3综合素质训练提高及农业创业设计模块。
此模块是在学生学完全部专业理论知识之后,通过运用所学全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获得独立从事科技和组织管理工作能力的一种综合训练,是学生步入社会的准备阶段,是对学生掌握知识水平的总检验,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的实战演习,更是学生今后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农业创业的训练阶段。强化“学校+公司”顶岗实习;教学与推广相结合顶岗实习;模拟承包实习。实习中要求学生掌握主要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特点和不同生育阶段的栽培技术要点;初步具备试验设计、田间安排、调查测定,初步具备指导农业生产和进行农业技术承包的能力;组织学生搞好农业创业设计用来替代毕业论文。
3.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3.1.1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实训方式有待改善。
社会的发展对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新的、更高的要求,而高职高专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教学工作中仍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办学特色不甚鲜明、教学基本建设薄弱、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亟待改革[4];对其服务区域性的特点考虑得不充分,专业课的强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及实训实践在教学时间上分配不太合理,理论课在教学计划中占有比重过大;双师型(即是教师,又是农艺师、畜牧师等)教师队伍建设有待提高。
3.1.2实践教学环节计划、制度不完善。
许多农职院校从教师到领导对实践教学的性质以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认识不清,导致对实践教学应达到的目标及其教学方式方法不一致。主要表现为:一是,实践教学计划不完善,缺乏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教材。现代农科的教学仍然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计划往往是按照课程体系进行安排,而农学类学科的实践教学往往和农业生产紧密联系,受生产的季节影响很大。另外,近年来理论教学的教材更换很快,而实践教学的教材相对滞后,使得实践教学的内容落后于生产,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实践教学考核指标体系不健全,可操作性差。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对实践教学应达到的目标及其考核体系不健全,使教师在指导实践教学时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统一的要求,实践教学考核没有标准,随心所欲,甚至凭印象评分。三是,实践教学基地不足,条件差,影响师生实践教学的积极性。随着高校扩招,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猛增,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严重滞后,投入严重不足,仪器设备陈旧,实践教学的科技含量低等,严重影响了师生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3.2对策
3.2.1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农业类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和培养目标,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要注重灵活多样性,可聘请一些在生产第一线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且有一定理论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专家来针对性地教学;讲授内容不应只局限于教材,可以讲授能及时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和技术;教学场所不应限于教室,也可到田间地头、施工现场、公司车间等。在教学方式上,要注重师生之间交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目的。
3.2.2造就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要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实行专兼结合;改善学校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的要求;淡化专业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界限,逐步实现教师一专多能。
3.2.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要改变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应认真组织编写各专业各阶段实践教学大纲,将实践教学独立开课,把教学实验、教学实习、专业劳动、生产劳动、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等组成一个与理论教学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单独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大纲,明确各项实践教学的目标、任务、内容,并对各项实践教学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标准等制定出具体量化指标,根据实践教学计划、大纲,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特点,编写一套实用性、针对性、指导性强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实践教学教材。建立一定数量的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使之不仅成为学生实验、实习的必要场所,而且也是学校与社会联系的重要渠道。
另外,还应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农业类高职院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着特别的意义,不仅是一种专业实践教学过程,而且对学生深入了解农业、农村和农民,正确理解中央对农业的方针政策,稳定其专业思想,确立全心全意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决心,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官春云.建立“大农学专业”的实践.高等农业教育,2002,(10):3.
[2]张立峰.对农学学科、课程之结构-功能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4,(10):64-65.
篇8
【关键词】高职护理;实习阶段;劳动教育;人才培养
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在此背景下教育也随之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行,我国的教育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在广大高校中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却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我国很多高校虽然劳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大多数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有待提升。社会实践是高职院校根据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所制定的一项教学环节,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性地带领在校生进入社会,深入工作岗位,依靠社会的力量完成人才培养的最后一个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在社会实践中开展劳动教育也可以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为进入社会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近几年来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的实习劳动教育也出现了新的形势,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新经验、新问题不断涌现出来。
一、实习劳动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作用
实习劳动对于高职护理学教育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是理论与实践相互对接的平台。护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学生要有足够的能力对病患的日常生活护理、突发事件的处理等做出反应,为病人的康复提供必要的服务,为医生的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在临床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加大力度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劳动能力进行重点培养,以满足社会对于护理人员的实际需要,确保学生的实践能力、劳动能力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一)实习劳动是理论知识教育与工作岗位结合的重要环节。教育理论所提出的中心问题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这一问题的提出也深刻地反映出高职教育的本质规律。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目的是为了向社会输送一批有知识、有技能、有思想、有担当的技能型人才,尤其对于高职护理学教育而言,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病人的康复质量,对于社会医学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高职教育是向新一代人才传授理论知识和经验能力的过程,若仅有理论依据而轻视实践,则培养出的人才的知识结构是不完整的,学生虽然有着满腹理论知识,但却不能将其与工作实际进行结合,无法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因此,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劳动是实现学生理论与知识结合的一项重要手段,也是从学校迈进社会的重要环节。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积累大量的临床护理经验,同时有针对性地对自身在护理过程中所犯下的错误或认识的误区进行改进,不断提升自己,发展自己,成为一名独当一面的合格护理工作人员。(二)实习劳动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虽然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一直以来都以实践为主,但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此外,由于大多数学生都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在家庭中受到丰厚的待遇,往往养成了怕苦怕累的习惯,劳动观念不强,而护理行业又是劳动强度相当大的一个行业,对于高职毕业生而言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因此,强化劳动教育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帮助学生面对社会的挑战。(三)实习劳动可以进一步培养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开始逐渐提高了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热爱劳动、积极奉献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成为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项重点要求,而通过实习劳动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社会劳动中感受到奉献社会所带来的成就感,增强社会责任心,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立志成为一名对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新时代青年。(四)实习劳动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医院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往往对学生的实际工作经历和临床护理经验有着一定的要求,而对于高职毕业生而言,积累工作经验的主要机会和来源也就在实习劳动这一环节。因此,在劳动实际中积累经验,可以帮助学生适应社会,更加快速的适应护理工作的岗位,提高就业率。
二、现阶段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学生的劳动观念不强,劳动价值弱化。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现阶段,大学生大多数出于独生子女家庭,家庭对孩子优厚的待遇和功利主义心理的不良影响严重影响了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许多大学生的劳动观念不强,不愿意吃苦,从主观上不愿意参与到劳动过程中,对自己的专业认同感不强。(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开展模式单一。大多数职业学院将专业技能的教育列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对劳动本身的教育,缺乏利用劳动对学生人格进行培养和刻画的意识,忽略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劳动教育过程中仅仅采用传统的说教教育,不能带领学生参与到实际的劳动过程中,无法锻炼学生的实际劳动能力。更有甚者采用粗暴强制的手段让学生参与到劳动中,引起学生的叛逆心理,对劳动产生厌恶的情绪,不能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设计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方式。
三、在实习劳动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具体方法
(一)创新实习劳动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要想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劳动和就业素质,就需要在实际劳动过程中不断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养成学生不怕吃苦,谨守初心的作风,并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奉献给临床护理行业。通过实习劳动教育的开展,学生可以在护理实践过程中感受到护理工作对于病患康复的重要性,加强对本专业的理解,从思想上做到热爱自己的专业,提高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珍惜学习的时光,为正式迈向工作岗位,服务社会,为医疗事业的发展做贡献打下坚实的基础。现阶段,许多学校已经将社会实践劳动教育纳入对学生的综合测评体系,但对学生毕业所需要的实践学分要求并不是很高,许多学生在第一个学年就可以轻松完成毕业所需要的社会实践劳动学分,无法满足新课标背景对学生实践劳动时间的要求。学校应积极向社会各界寻找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劳动的平台,组织学生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劳动,并利用好志愿汇等网络APP对学生的实践劳动进行管理和登记。例如,在当地的图书馆做志愿图书管理员、为当地敬老院老人表演节目、给当地福利机构捐献物品等等。在实习劳动过程中,要精选适合的单位开展合作,进行统一的管理。及时获取最新的学生实践情况和数据,了解学生的劳动情况,并设计科学合理的奖罚机制,对积极参与社会劳动的学生给予表扬,并督促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劳动中去。(二)开展职业道德专题培训课程,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岗位的竞争力度逐渐加大,对毕业生的劳动能力、职业道德、诚信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大重点就放到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方面,以此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学校要加大力度开展劳动道德专题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和锻炼学生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对于护理工作而言,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身体素质是必不可少的,医护工作的劳动强度很大,并且承担有一定的风险。护士在工作过程中必须保持高度的集中,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护理过程中一旦出现疏漏,极易引起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上述几点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团队合作、自我表达等能力,提高其专业技术,以确保学生毕业后可以胜任其所从事的岗位。学校可以组织实习生定期下基层、进社区开展劳动或者义务活动,也可以邀请医院中优秀护士实行劳动交流并进行职业素养的培训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以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三)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社会劳动期间,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劳动工作,能为内心带来极强的震撼,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劳动和贡献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作用,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晚上可以在学生总结工作经验之余,组织学生开展集体活动帮助学生舒缓紧张的情绪,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工作与娱乐之间的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其在正式进入企业后可以尽快融入集体中,建立感情,更好的在工作中相互配合,为病患提供更加细致的护理服务。
四、结语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实习劳动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学校要提高对学生实习劳动环节的重视,在实践中完善实习劳动制度,最大程度发挥出实习劳动的育人作用,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能力,为社会培养一批有能力、有思想、有担当的医疗护理工作人员。
【参考文献】
[1]徐嘉玲.文化育人视域下高职护理学生实习阶段劳动教育的途径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0,19:62~63
[2]刘素芹.江苏省卫生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D].东南大学,2014
[3]储珍珍.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期心理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7,9:287~288
[4]张娜.民办高职“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以民办四川天一学院为例[J].科教文汇,2019,23:121~122
[5]高洪贵,张永杰.服务型乡镇政府行政自由裁量权的伦理规范研究[J].三晋基层治理,2020,7
[6]梁佩佩,沈宝国.基于PBL教学模式的高职高等数学分层教学分析和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12
[7]胡莹瑾,吕丽,胡月阳,狄娜,李艳,李辉.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J].农家参谋,2020,1
[8]张丽肖,李丽娟.云课堂在基础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2
篇9
【关键词】实训 项目教学 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248-01
一、职业能力分析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第九条有“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的要求。因此,强调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已成为中职教育的核心思想。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未来劳动者具备良好的现代职业能力以适应市场的需要。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的观点,职业能力由三大部分组成,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专业能力是劳动者在专业领域内从事职业活动的基本生存能力,是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综合;方法能力是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学习和工作方法,如获得与利用信息、分析判断决策能力等;社会能力是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以及生活在社会中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如合作沟通、适应环境的能力等。
项目教学法将职业项目引入教学,是以发展学生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相关职业岗位及职业任务为导向的先进的教育方式,是职业教育中被普遍认可和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是将知识点融入实际工程项目中,以项目为教学对象,教师指导学生围绕项目收集资料、探讨问题、协同作业,最后完成指定项目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项目教学法的突出优点在于将职业工作中的实践项目引入教学中,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有利于培养其综合素质,形成职业核心能力。
二、确定、计划项目,培养学生策划等方法能力
项目的选择要注意专业与社会生活密切相连,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实训项目设置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并且要尽可能自然、有机地结合多项知识点并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项目的难易程度。在项目教学的问题创设过程中,要清楚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设计的项目必须切实可行,同时要让学生拿到项目后能分析问题并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兴趣和挑战性,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如:《WORD文字处理》实训课程的项目是项目小组通过调查与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的,包括会议通知、公司简介、商品促销海报、人事资料表、考试试卷、工资管理表等均是来自学校、企业的实用小型项目,这些项目是现实的需要,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实用性,从中学到今后从业所需的职业技能。如考试试卷项目的构建设想:考试试卷与每个学生都有联系,学生对比生活经验,易形成感性认识,这有助于使学生根据内在的需要去探究和学习,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其策划等方法能力。
项目教学法的关键在于项目的设计。项目确定后,教师应充分开拓学生的能力,让学生独立制订项目计划,自己讨论、分析项目,提出完成项目需要做哪些事情,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并把项目层次化。这样学生的策划能力可在制订计划中得到锻炼。面对学生计划中的不完善之处,教师可适当地加以点拨,然后师生合作,共同完善它。
三、利用过程性项目实施,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
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人人参与,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去发现、探索和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让学生学到了作品设计、实施、应用等方面的知识,还提高了其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如:对于WORD中图文混排相关的操作技能学生已基本掌握,但对于灵活运用于实际,设计出与工作岗位需要的特色作品,学生还缺少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于是我和学生设计了一个有关商品促销海报的项目任务。学生按照事先分组,分别从学校的图书、网络、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等寻找资源,通过去超市、商场的调查、访问、分析等多样化的形式开展学习,从海报的色调、版式布局到内容的选择学生自己都做了详细的规划。有了计划决策学生就可以实施项目。在计划实施过程中,除了达到正常的技能训练目的,还引导学生发挥创造能力,有针对性地把已经学过的技能和知识运用到新的或已变化了的工作中。此时的学生实现了知识与技能的正式迁移。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成功地完成项目任务,着重提升了职业能力中的专业能力。这样的实施过程让学生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订方案,独立地决策,独立地实施方案,通过一而再, 再而三的训练,每当碰到新的任务时,就不再会束手无策了,大大提高了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为其今后上岗与社会“接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利用过程项目评价,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等社会能力
项目教学的评价在于过程而不在于结果,在项目教学中要对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作实时评价。在项目教学评价内容上,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这样的评价能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体会到了动手实践和学习的快乐。通过小组成员的协作,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从而为学生将来适应职业需求奠定良好的基础。在项目教学中,主要是根据每个学生在该项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所起的作用、合作能力、成果及创新点等进行评价,同时结合作品标准、时间标准、操作标准进行全面、公正、客观的衡量。既要注重学生的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要特别注意引导、表扬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合作意识。
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精心设计各种“项目”,努力创设互动合作、探究创新的愉快学习情境,就一定能提高中职计算机实训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强综合运用能力,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陆愈华.计算机学科项目教学实施研究[J].职教通讯,2011(14)
[2]卞华珍.基于项目教学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改探索.科技资讯,2010
篇10
一、实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雇员制度的必要性
1.实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雇员制度是落实《意见》的重要举措
《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仲裁队伍建设,指出仲裁队伍是直接面对当事人、具体处理争议的工作人员,只有不断加强仲裁队伍建设、提高仲裁员专业化水平,才能不断提高争议处理的质量、效率和效能。因此各级仲裁机构特别是基层仲裁机构按照《意见》要求,在合理配置仲裁工作人员的同时,为及时缓解专职人员编制以及经费一时难以落实到位等诸多矛盾,积极拓展兼职仲裁员渠道,以及加强仲裁员队伍建设力量、提高仲裁处理效能是十分必要的。
2.实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雇员制度是解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仲裁工作“案多人少”矛盾的有效办法
仲裁员数量不足是仲裁队伍建设面临的首要难题,也是影响仲裁案件处理效率的主要羁绊。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出的50个案件配备1个仲裁工作人员的原则,在现阶段和新的形势下,绝大多数仲裁机构都难以实现,有的人均处理案件往往超过该原则的数倍乃至十几倍,进而影响了案件处理的效率和质量。在目前编制紧缩的情况下,单纯依靠增加行政事业在编人员来壮大仲裁队伍在某些地区有一定困难。而南通实行仲裁雇员制度采取的是较为成熟的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财政出资聘请非行政事业性质、具有法律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仲裁雇员,充实到仲裁队伍中,以免受制于编制的限制。其招录时间较短,录用条件也可因地制宜,体现了该制度的灵活性。把政治可靠、专业对口、业务素质精通、综合能力强的同志招聘进来,能够“短、平、快”地解决案件数量多与仲裁员数量少的矛盾。
3.实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雇员制度是节约成本、切实提升案件处理质量的有效途径
仲裁机构中原有的行政事业人员,多为通过公开考试录取的通用型人才,特别是新录用人员,缺乏仲裁案件处理的法律专业知识,也缺乏实践经验。而仲裁雇员制度在聘用条件上,只要坚持高标准,严格准入条件,比如,要求雇员具有较高程度的法律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确保所招录的雇员具有能在短期内胜任独任处理案件的能力,能在短时间内弥补仲裁队伍中专门人才的缺失,这也从专业层面上为案件处理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保证。同时,仲裁雇员并非终身制,而是能进能出。因此,适当聘用仲裁雇员,不会人为增加编制和财政负担,反而会在加强仲裁队伍建设的前提下节约行政成本、减轻政府压力。
二、实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雇员制度的可行性
笔者所在的南通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自2009年以来,一直在探索和寻找加强仲裁队伍建设的有效方法和路径。通过近三年的尝试和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008年,原南通市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共受理1353件,但仅有行政编制的专职仲裁员3人,平均每人处理案件达451件。2009年成立南通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重新核定编制,人数有所增加,人均办案量虽有所下降,但是“案多人少”的问题还仍然突出。据统计,专职仲裁员平均每人每个工作日仍要处理1.2件,疲于应付,办案的效率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难免会受到影响。为了有效地解决好这个问题,南通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于2009年6月实行了仲裁雇员制度,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向社会公开招聘非事业性质的仲裁雇员,在经过严格考核和审查合格后,再经强化培训,录用了3名律师执业满3年的同志从事专职仲裁员工作,另录用了1名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同志担任书记员。实施仲裁雇员制度后,仲裁员人均处理的案件数量明显下降,效率和质量明显提升,绝大多数案件能在30日至45日内结案,案件的调撤率也上升了近10%。从雇员的办案情况看,2009年下半年以来,仲裁雇员处理的争议案件数占该仲裁院同期受理案件的30%以上,雇员每年所办案件的调撤率在85%左右。而且,相比行政和事业编制人员,雇员不占人员编制,费用相对不高,但对于解决案多人少的问题成效明显,也能实实在在地为政府在解决仲裁工作人员紧缺与编制经费受限的问题上分忧解难。
仲裁雇员如今已成为南通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的一支新生力量。在当前劳动人事争议多发、和谐劳动关系任务严峻的形势下,仲裁雇员制度对加大案件的调处力度、提高案件的处理效率、提升案件的处理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实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雇员制度对于加强仲裁队伍建设,既顺应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社会发展理念,也符合当前劳动人事争议发展的态势,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可再进一步开拓思维,摸索办法,寻找更多的途径,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
三、施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雇员制度需要注意和把握的几个问题
南通市实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雇员制度后,成效显而易见。但笔者认为,雇员制度毕竟是一种尝试和探索,没有成熟的模式和经验可借鉴,要使雇员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还应注意和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1.必须坚持高标准原则,严格把住用人关口
仲裁雇员制度的根本目的是解决仲裁队伍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因此,必须从严把住雇员招录关口,坚持任人唯贤、量才用人的标准。坚持招录具有政治大局观、品德优良并又具备法律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实用人才,坚决杜绝将品德不良或不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招录进入仲裁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仲裁雇员制度的优势作用,才能确保在壮大仲裁队伍的同时不断提升仲裁队伍的业务水平。
2.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关心支持雇员工作
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要以培育和树立服务性政府理念为前提,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支持和推广仲裁雇员制度的创新和实践,着力支持和促进各仲裁机构解决仲裁雇员制度实行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仲裁雇员制度,进而发挥其在仲裁队伍建设中的优势作用。
3.必须建立完善制度,规范雇员的管理运作
仲裁雇员制度作为仲裁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不能仅依靠领导意志来推动,而应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上下功夫。目前,仲裁雇员制度在部分地区的实行,没有统一标准和模式,效果和影响不尽相同,有关雇员的各项制度也都欠完善,甚至是空白。而任何用人模式的运行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就会出现偏差。我们必须在总结各地仲裁雇员制度施行利和弊的基础上,尽快推动仲裁雇员的制度化建设工作,以制度的形式对实行仲裁雇员的全过程进行明确和规范,才能使仲裁雇员制度良性发展而成为常态,确保该制度施行目的不偏失,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仲裁雇员制度的优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