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堂活动地点范文
时间:2024-03-28 16:38: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第二课堂活动地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关键词:第二课堂 创新能力 教学改革 电信类专业
论文摘要:针对电子电信类专业的特点,制定了各个教学阶段第二课堂活动的基本内容和实施方法,方便了指导教师从事第二课堂的指导活动;在各个教学阶段实施第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第二课堂实践,我校电子电信类专业的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不断增加,学生的创新显著提高。
第二课堂活动是指在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和实践环节之外,结合所学知识,在教师指导之下利用业余时问进行的科研和实践活动。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山东工商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从2002年开始实施第二课堂与创新学分学校文件规定,实行学分制的本科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取得第二课堂学分5分,否则不能毕业。
第二课堂与学生所学专业关系密切,学校文件只是给出了宏观的要求,不可能具体到每个学科、每个专业的实施细节就电信类专业来说,专业的理论性强,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第二课堂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为了做好电信类专业的第二课堂与创新活动,我们按照教学过程的几个不同阶段,规定了第二课堂与创新活动的内容及评价方法。
一、基础课学习阶段的第二课堂活动
按照规定,学生在学习基础学科和人文社会学科课程时可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课程内容专题讨论、学术报告,并写出书面总结,经任课教师考核,学生可以取得1到个第二课堂学分。
在基础课学习阶段,任课教师来自于兄弟院系,他们与学生所在院系没有直接隶属关系。学生所在院系无法直接给这些教师下达第二课堂活动的任务。为此,从2004年开始执行导师制度,即每个班级安排一名专业教师,负责指导该班级的第二课堂活动。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学生结合基本原理课程,完成了指导教师布置的用基本原理分析当前金融危机的题目。学生都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解释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通过图书、网络等手段了解了当前经济活动的热点问题。
二、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的第二课堂活动
在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学生可开展课外专题讨论、写读书报告、组织课外科技活动小组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由教师考核每项活动可得l到2个该类学分。电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包含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及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等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及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均包含1周的课程设计,且授课学时较多。因此,我们结合电路分析、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这两门课程,设置了课外讨论题目。如线性系统的时域解法综述(电路实例),通信系统频分复用方式的频域分析,系统的时域解法与变换域解法的比较等。要求写出书面报告,由指导教师评分。
学生在学习信号与系统时,还未开通信原理课。要完成通信系统的频域分析,要用到频域分析的基本原理(信号的调制与解调、信号滤波),以及通信系统的频分复用系统,后者指导教师可以做适当指导。通过这一题目,学生知道了频域分析的用途,并对后续课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激发其学习兴趣。另外,开展专题演讲活动也可作为这一阶段的第二课堂活动。由学生自己选择题目,并在课下准备材料,制作成幻灯片(限定时间为5分钟);由指导教师组织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演讲比赛,指导教师按照演讲情况进行评分。这项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材料能力、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及演讲能力,能够在工作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路及方案。
三、专业课学习阶段的第二课堂活动
在专业课学习阶段,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或由教师组织成立课外科技活动小组,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并撰写文献综述、生产现状调查、研究论文、实验设计等,由教师考核,每项活动可得l到2个该类学分。
在这一阶段,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科技工作能力,但还不完善,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工作。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某个项目的部分或全部工作,经历科研及开发工作的整个过程,积累科研开发工作经验。
电子设计大赛是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内容。我校自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成立至今,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两年一度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及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竞赛的时间在每年的9月,我们在暑假前组织学生自愿报名,学生组队参加,利用假期进行认真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准备,学习单片机的编程技术,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电路图的制版及元器件的焊接技术,以及各种传感器电路及其应用。学生拿到竞赛题目后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参加过电子设计竞赛的学生感慨地说,参赛过程学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好多都是教材中没有的新技术。除此之外,提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组合参加各种形式的电子竞赛,如“ZLG杯”ARM嵌入式系统电子设计竞赛,富士通微电子杯MB95200系列MCU竞赛等。至今,我校学生已多次获国家及山东省的奖项。
选拔有能力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这是第二课堂活动的另一项内容。学生到课题组后,教师为学生分配一定的任务并提供适当的条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工作。例如,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LCD显示驱动子系统的开发,无线数据传输子系统的开发,这样的小题目非常适合学生去完成。学生在课题组工作,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得到了在科研团队中的工作经验为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成立技术协会,也是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爱好电脑的学生参加电脑技术协会, "协会是学生人数较多的协会学生一起交流电脑装机技术,系统维护技术,网页制作技术等他们把所学到的知识,利用业余时间运用到为同学、教师的服务中。符合勤工俭学条件的,可以在相应部门的岗位上帮助教师做电脑维护工作,学校支付一定的报酬。另外,校外的小企业需要开发网页,大的软件公司不愿承担过小的项目,这种网页开发特别适合学生去做。通过这样的开发过程,学生的网页制作技术水平得到提高,并得到与企业打交道的经验,还得到一定的报酬。
鼓励学生学习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虽然专业培养计划中已开设单片机原理课程,但对电信类专业来说,只知道单片机是不够的,还要进一步学习嵌入式系统技术。嵌入式开发系统品种繁多,各种单片机开发板,ARM开发系统价格仅几百元,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自己购买开发学习板,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不少学生把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作为毕业设计的题目,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四.总结
篇2
高校开辟英语第二课堂,能够为大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英语听说环境,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和交际的机会。文章通过对新疆五所高校内英语专业大二、大三年级第二课堂的活动现状进行调查,探讨了影响大学英语专业第二课堂实践建设的因素,并对第二课堂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第二课堂;现状调查;思考
近些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正以不断创新的姿态进行着,尤其是在英语专业的课堂教学改革中。英语第二课堂教学在许多高校都逐渐开展起来了,并且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英语课程既要传授语言知识,也要培养语言技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实际应用,加强语言实际能力的培养。此次对新疆乌鲁木齐市五大高校进行了分析与调查(新疆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财经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参与此次问卷调查的是来自21个班级的520名大二、大三的英语专业的学生,同时参与教师访谈的共有19位综合英语教师。
英语第二课堂是相对于传统的课堂内教学活动而言的,它指的是学校在常规的授课教学活动以外为学生营造的接触英语、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的环境和活动。第二课堂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向学生提供比传统课堂教学丰富得多的学习手段和内容。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学生是活动的中心,英语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取向和兴趣爱好去选择参加不同的活动,而教师则可以因材施教,设计不同形式、不同难度的内容来满足不学生生的需要。开辟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为英语专业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英语环境,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和交际机会,已经成为了大学里英语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局限性及教学改革的缓滞性,对于新疆乌鲁木齐市五所高校英语专业第二课堂实践建设的现状调查结果如下:
1 英语第二课堂建设规模
1.1 英语第二课堂的形式
纵观这五所高校,英语第二课堂的活动形式建设呈现出大同小异之势。分别以英语社团类,英语讲座类及英语竞赛类的形式为主。英语社团类有:英语角,英语俱乐部,模拟联合国等。英语讲座类一般会请到本校及它校著名资深的客座教授以讲座的形式为英语专业学生进行授业解惑。英语竞赛类在英语第二课堂建设中也占很大的比例。参赛的对象分别是校内和校外英语类竞技比赛,如:校内的“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话剧表演大赛”和“英语单词大赛”;校外的“外研社英语演讲比赛”、“外研社英语辩论比赛”等等。
1.2 英语第二课堂的组织者
调查显示,各大高校内英语专业第二课堂活动的建设与组织管理者主要是教师和学生两个团体。教师以英语专业教师为主,辅导员为辅。负责组织的学生主要由专业能力强、责任心重、创新能力强的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组成,这一部分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的建设中起主导作用。
1.3 英语第二课堂的参与者
此次调查的对象是五大高校的英语专业大二、大三的学生,这一学生团体是英语第二课堂的主要参与者。一般是由大三年级较有资历和经验的学生带动大二年级学生积极投入到英语第二课堂的活动中。另外,综合英语教师以及在校外籍教师也会参与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教师在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中主要起着引导与监管的作用。基于时间、地点以及个人事宜的影响,教师出席第二课堂活动的次数普遍较少,而主要由学生自行管理与参加。因此,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语言学习应遵循情境性原则。学生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独立探索,大胆实践,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或解决问题 。为了增强学生的自学动机和学习的积极性,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老师认真负责,传授英语学习经验和听说训练技巧,为学生答疑解难,帮助其克服英语学习中的困难和障碍。
2 英语第二课堂现状的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五大高校的英语专业第二课堂活动基本情况如下(排名没有先后):
新疆大学25.29%的英语专业学生认为本校经常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而24.70%的英语专业学生反馈学校不经常开展英语课外活动。这所高校英语专业第二课堂活动主要以英语角、莎士比亚戏剧表演以及课本剧表演为主。这所高校的学生比较喜欢英语社团类活动。而影响英语专业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因素有学生学习任务较重,自我支配时间较少,而且师资力量有限,缺少有系统有组织的培训。
新疆医科大学,有19.00%的英语专业学生认为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在本校的次数较多,而有26.00%的英语专业学生认为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次数太少。其开展的形式以PPT、辩论比赛、知识竞赛为主,学生尤为喜欢英语社团类活动。影响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学生积极性不高,开展形式单一。
新疆农业大学17.78%的英语专业学生认为本校经常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并且有24.44%的英语专业学生认为本校不经常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大多数学生认为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经常采取PPT、表演、知识竞赛为主的活动。影响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学院对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提供相应的经费;开展形式较单一;学生的课余时间太少,学习任务较重,没有时间参加这些活动;缺乏语言环境。学生较喜欢英语社团类活动,不是很喜欢英语竞赛类活动。
新疆师范大学有23.0%的英语专业学生认为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频率很高,有26.44%的英语专业学生认为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频率很低。这所高校英语专业经常开展演讲比赛、辩论比赛、英语电影赏析为主的活动。据教师反映,学生们尤其喜欢英语电影赏析。影响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因素主要有:这些活动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大;有些学生对自己没有信心,不敢自我展示;开展形式较为单一,有时会强迫学生参加。
新疆财经大学有5.63%的英语专业学生认为本校经常开展英语第二课堂的活动,还有40.85%的英语专业学生认为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频率一般。此外,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很多学生认为自己的口语和思维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还能培养自己的合作交流能力。几乎一半以上的学生都喜欢以表演为主的活动形式,比如短剧大赛。影响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因素主要是,学生缺乏老师的指导和有效组织,开展形式欠丰富。
3 根据对新疆这五所高校英语专业第二课堂建设的现状调查及分析,建议如下:
(1)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应新颖、多样,内容应有吸引力,应选取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最好是贴近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
(2)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应充分准备、端正态度,积极参与并配合组织者、大胆展示自我、自由发挥特长,提高自我能力、注重团队合作。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组织效率,不要强制参加,以积极主动为主。
(4)教师也应积极参与到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中,发挥引导、指导的作用。还应多邀请外教参与,使活动有计划、有条理、有目的地开展。
(5)英语二课堂活动不要占用太多的时间,也不要过于频繁,应选取适当或固定的时候开展。
4 结语
高校开设英语专业第二课堂活动是个性化学习原则的具体体现。在书本知识学习基础上,第二课堂活动可以丰富英语专业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其更加具有娱乐性和趣味性,完全符合寓教于乐的原则。课堂中学习的知识和时间有限,需要一个平台来拓展学生的知识,扩展学生的视野。其次,相对于以老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方法,第二课堂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自主性,同时能够使他们涉猎更多的英语活动。最后,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还可以在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素养的同时,弥补在课堂中对于语言文化以及交流方面的不足。所以,对英语专业第二课堂的完善是对第一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也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邓琪. 基于构建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实践. 安徽工业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 2005, (1).
[2]郭继东. 当前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教育科学. 2008, (1).
[3]黄立鹏.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创新模式之理论与构建[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1, (3).
[4]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篇3
【关键词】workshop 大学英语 第二课堂 构建 实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1C-0125-03
一、Workshop及其特征和优势
据维基百科关于workshop的解释:In education,a workshop is a brief intensivecourse,a seminar or a series of meetings emphasizing interaction and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among a usually small number ofparticipants,Workshop可称为“工作坊”,一般而言,工作坊是以一名在某个领域富有经验的主讲人为核心,一定数量的团体在该名主讲人的指导和引领之下,通过活动、讨论、演讲等多种方式,共同探讨某个话题。Workshop是国外教育领域里非常流行的一种提升自我的学习方式,活动开展的时间或长或短,视教学内容与活动开展的情况而定,一般在几小时以上,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认知,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个性,解决某个问题或完成某种训练。
据笔者在加拿大NAIT学院进修学习TESL课程期间参加的各种workshop活动和国内学院开展的workshop学习活动形式来看,不管是国外开展的workshop,如drumming,salsa dancing,singing,storytelling,Learning to Learn,StudySkill,Exam Prep,Time Management&Procrastination,还是国内举办的work-shop,如心理学工作坊、瑜伽工作坊、音乐工作坊、亲子工作坊等,其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情境体验与教育活动交互。例如在主题为“drumming”的workshop两个小时的活动中,三十多个学生围成一圈,在一位站在圈中教打鼓的专家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下,拿着各色各样的打击乐器按不同的节拍敲打节奏。尽管很多打击乐器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陌生,敲击的方式也是第一次接触,在老师的点拨指导下,不专业的大家还是自得其乐。最后,参加workshop的所有成员集中到大礼堂,上台展示自己两个小时的学习成果,释放自己,这的确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和学习途径。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也可以采用work-shop的形式。workshop主要的基本特征及优势如下:
第一,情境式的交往。Workshop活动是在具体的情境时空环境中进行的交往活动。如在教室、校园草坪、球场、礼堂等,其组织形式多样且富有感染力、吸引力和亲和力。一般地,Workshop中的情景式的交往是主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寻求共存,互惠互利发展的过程,这正是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育教学得以存在的基本方式。
第二,主题化教学模式。Workshop是以相关领域的最新话题作为教学活动开展和实施的出发点,是以相关的主题内涵为划分依据,把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主题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构建成一个新型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新的感受,传递知识。Workshop活动开展的主题化,能使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教学内容针对性更强,目的性更为突出,而且使其教学内容更为有序和有条理。以主题的形式来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认知、梳理和掌握英语知识,提升学习情趣,以及对知识的合理整合和系统化。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专题化教学和教育教学艺术的发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三,全方位整体性培养人才。Workshop的教学活动形式旨在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热情,引领所有人积极参与直接的、交互式的活动过程,能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整体成长和发展,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下,实现从形象的感性认知向抽象理性的顿悟、飞跃和突破,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学习逐步走向自主、自觉和自立。
二、大学英语第二课堂workshop教学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是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而言的,是指学校在常规的授课教学活动以外,为学生营造接触英语、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的环境和活动。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行,各高等学校都努力加强英语课堂建设,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营造一个学习英语的良好语言环境,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在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中workshop教学模式的开展和构建必须坚持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坚持育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个性成长为本。Workshop教学模式既不主张“教师中心论”,也不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在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开展workshop的教学模式应该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说,在教师或者专家的引领和指导下,让学生全身心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充分实践中体验到乐趣和幸福。这种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只有“教”没有“学”、只知记忆背读知识的方式方法,更能体现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自由和互动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因此,在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workshop教学模式下,应坚持把育人放在首位,着力培育学生的智能,全面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有针对性、区别差异性地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第二,坚持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中,Work-shop的教学活动形式的开展和实施应该讲求实践性能力的培养。这样的主题教学在教授学生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等重要品质,实现主题教学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化情感”三者有机统一的目的。在workshop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注意学生英语的习得,也要注意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在workshop这一教学活动理念之下,要使学生可以更深刻地去体会英语学习的魅力和乐趣。在快乐的学习氛围和浓厚的情境教学环境之下,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采用“workshop”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和创新性的品质,既可突破“纸上谈兵”的局限,也可改进只按照程序、步骤操作式的教学,使教学产生实质性的变化。
第三,坚持有生命力课堂的创建。我们需要用workshop冲破传统课堂一统天下的局面,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
式,改变学生学习的习惯和思维方式,改进现有课堂教学方式的单一化趋势,提供多元化的教学选择取向,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让教学的课堂焕发出生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个性化成长。
Workshop的教学活动形式新颖,比较多元化,富有趣味性,可以吸引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各种活动。传统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没有考虑各英语水平层次学生的需求,覆盖面较小,参加的人数有限。目前传统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活动多采取英语角、英语晚会、各类英语竞赛等形式,参与者多是英语成绩较好,特别是听说能力较强或性格外向、胆子较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只是被动地担当观众的角色。这样的活动一般只是流于形式,效果不是很明显,缺乏系统性和实用性,很难有很大突破。
另外,传统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很难完全考虑学生的诸多个体差异,也无法顾及英语学习阶段性、系统性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时,活动内容和形式多是“一刀切”,各年级、各学期开展活动的内容和模式相同,忽视了活动的实际效果。有的学生因知识和能力尚未达到而无法有效开展;有的活动又因低于学生的英语水平而达不到锻炼和提高的效果,最终使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难以得到发展。这样的课堂既没有生命力的,也没有意义。
三、大学英语第二课堂workshop活动构建内容分析
为了实现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有效实施和开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workshop活动的内容:
第一,利用workshop使第一课堂面授和第二课堂学习有机结合。比如,我们可以设计翻译工作坊(translation work-shop)让爱好翻译的同学真实地体验到翻译的乐趣与魅力,更多地了解翻译常识;设计写作工作坊(Writing Workshop),逐步引导学生学习用英语系统准确地表达思想,组织文章,在学生写作作业的基础上由教师主持,通过点评与反复修改,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设计阅读工作坊(Reading Workshop),分享阅读的快乐,学习英文阅读理解策略;还可以设计演讲工作坊、英文歌曲欣赏工作坊、英语学习策略工作坊等。这样既可以补充第一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足,又可以丰富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普遍关心的话题以及学生的难点、重点等问题选择主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从而真正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地学习、快乐地学习的教学宗旨。
第二,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Work-shop活动形式的开展首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Workshop主题活动是使学生的学习意识得以实现的重要形式,workshop形式的参与性非常强,可以营造体验式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际上,英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The teacher can help,advice and teach;but only the learner earl learn。”每个人的知识和经验都有价值,在一个可以互动的场域里,大家围绕一个专题来宣讲、演示和交流,就能更新观念,获得提高,获得专业的指导和最优秀同龄人的启发。同时,学生自主自觉的学习倾向,良好的学习动机,高昂的学习兴趣在本质上是促成workshop有效开展的思想基础和内在的动力因素。
第三,workshop教学组织形式的构建。Workshop相比较于英语第一课堂面授,其重要的优势是根据不同的主题活动可以满足程度参差不齐的学生,实现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和创新型的教育教学。比如根据需要各种主题都可以设置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Workshop可以提供明确的、菜单式的培训模块和活动内容,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这样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活动取得切实的效果。
四、Workshop活动对教师各方面素质的要求
在workshop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明显,学习方式日益多元而且具有异样性,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效开展work-shop的关键还在于教师。要实现对work-shop的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要求:
第一,教学观念方面。一直以来,很多高校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缺乏必要的专业的指导,缺乏专门教师对活动进行组织与管理。有的教师只看重第一课堂教学,不愿意参与第二课堂。众所周知,对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是时代的需求,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是教师的责任,而这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为学生创造足够的用英语交流的机会和场所,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校园英语学习资源。教师应转变传统观念,加强对学生指导,充分了解学生需求,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设计不同难度的内容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以达到更好的因材施教。因此,英语教师应参与到第二课堂活动中。有了教师的参与,workshop的开展才有价值。
篇4
四月的春风吹来了又一个逐梦的花季,风华正茂的我们在烂漫的人生路上持续寻觅,寻觅我们生命的亮点。四月的春风是温暖的,四月的阳光是和煦的。开学后短暂而又繁忙的两个月过去了。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可见一个好的起头对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重要。这次是以我们金融Q1131班为单位组织一次春游活动。现在是暖春的起头,在学习之余,我们有必要组织这样一次活动,丰富我们当代大学生的第二课堂,让我们的生活更加阳光灿烂。
二:活动目标:
1.我们特地在这个充溢幻想的春天,盛邀大家一起参加春游活动。这次春游,我们不仅仅是让想大家感受到春天的气味,更首要的是,盼望每个人都能自己动手,玩得开心,玩得尽兴,在活动中展现自我;
2.为了丰厚大学生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生活,加强班级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友谊;
3.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培植班级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使班级成员能够充沛认识到团结互助的意义,特举办本次春游活动。
三:活动主题:领略自然风光,凝聚班级力量
四:活动时间:2012年4月8日(星期日)
五:活动地点:武汉东湖落雁岛
六:策划主办方:金融Q1131班全体班委。(此次活动由舒伊充当导游!)
七:经费预算:门票:30元每人(36人和辅导员)
车费(租校车):500元
食物+饮水:1000元
合计:2920元
八:当天活动安排:
1)、 4月8日上午7:40全体人员在北大门集合,班委清点人数,人员到齐后统一乘坐校车前往落雁岛,注意确保各人员安全;
2)、在前往景点的途中,宣传委员让同学们在车上交流分享曾经出游的经历活跃气氛。同时再次提醒同学们游玩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3)、抵达景区后在导游的带领下游览景区,同时参与景区的高空自行车、迷宫、射击、荡秋千、高空激流等活动项目;
4)、中午11:00准备午餐,以组为单位进行自助烧烤;
5)、下午1:30由团支书、宣传委员、组织委员来组织同学进行集体游戏活动;
6)、下午3:00统一在景区门口集合,由生活委员清点人数,人员到齐后统一乘校车返校。
九:注意事项:
1)不在公共场地乱丢果皮纸屑,不攀折花木。租借的用品盼望大家警惕珍爱,毁坏由个人赔偿,在游玩过程中,注意看护好自己所携带的物品,避免丢失或者损坏;
2)班委提醒同学们不要私自离队,一切行动听指挥。如有事情必须先向组长报告,手机保持开机,便于找人;
3)自助烧烤时注意安全、卫生。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
4)全班成员分为6组,每组选出组长。游玩时,以组为单位活动,组长必须切实负责,如有紧急情况,必须及时向负责人报告;
篇5
随着时间的缓缓流逝,团委的生活越来越紧张了。就像刚入团委时候每个人心中想象的那样,我们都选择了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选择了奋斗的不标,然后坦然地一步踏进,坚定地一步步前行。
二、活动主题
激情飞扬,凝聚团队
三、活动目的
为增进各干事友谊,团队更好的合作,以后方便一起工作
四、主办单位
共青团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五、活动时间
2021年3月20日18点至22点(视天气变化而定)
六、活动地点
操场
七、活动对象
共青团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全体学生
八、承办方
办公室团支部组织部 礼仪部第二课堂宣传部 监察部
九、活动流程
1、大冒险
参与者每人抽取一张扑克牌,注意不要让其他人看到你的牌。由庄家指定拿到哪一张牌的人,来表演一个节目。节目一定要有趣,譬如要选中者到隔壁酒桌上要一杯酒,或者到舞台上向全场女士说"我爱你们!",总之指定的节目越荒唐越刺激越好。下一轮,由表演节目的人来做庄家,继续抽牌。
2、真心话
规则和大冒险几乎相同,不同的是庄家指定的不是节目,而是要被选中的人回答一个问题。顾名思义,答案必须是真实的。当然,问题越刁钻越隐秘越有趣,但是要注意莫要侵犯人家隐私哟。
3、大瞎话
由一人蒙上眼睛扮"瞎子",坐在"瞎子"左侧的人开始不断的指在座的每一个人。当他指向其中的人和一个人,就问"瞎子","这个行不行?"。"瞎子"果说不行,就继续指下一个人。知道"瞎子"同意的时候,被指的那个人就是被游戏选中的人。"瞎子"摘下眼罩,根据每个人的表情来猜测谁被选中了,而参与的人不能告诉瞎子。当然,被选中的也可能是"瞎子"自己。瞎子要出一个题目或者说指定一个节目,要被选定的人去完成。和大冒险一样,节目越荒唐越刺激越好。
4、猜数字
游戏规则:猜数字,范围可以在100或200以内,具体根据游戏人数来定,先由一个人来写一个数字(必须在提前规定的范围内),让大家轮流猜,并告诉大家正确数字比当前猜的数字大或者小,每猜一次范围就会缩小,最后猜中的人倒霉挨罚。受罚的人需要进行抽签赢得惩罚”大奖“,下一轮由受罚者再写数字,依此循环。先将惩罚写在三张纸条上,具体可以如下:满汉全席,就是每个人都为其夹一份食物,必须吃完,这叫撑死他。替罪羊,这个可真是中头彩,你再次进行抽签,那是有每个人名字的签,抽到谁,那么你报复的机会就到了。在房间内你可以让他做一件事情。比如:背你饶一圈等。这叫整死你。打死我也不说,聚会中其实大家都很想互相了解,可是又因为一些原因而无法深入。所以,给你一个机会,抽到此,那么在座每个人都可以问他一个问题。尽量问吧,必须说实话啊。这可是个好机会啊。
5、数7游戏
回顾一下老数七的游戏规则:首先,从任意一人开始数数,1、2、3……那样数下去,逢数到7的倍数(7、14、21……)和含有7的数字(17、27……)必须以敲桌子代替。如果有谁逢7却数出来了,就输,有谁没逢7就敲桌子的,也输。再看一下数七新花样:开头一样,但是,数到逢7的数字后,要倒回去数!比如,原来是顺时针数的,轮到甲是7,他敲一下桌子,照理坐在他左边的乙应该接下来数8,不是!现在要变成逆时针,由坐在他右边的丙数8!这样转来转去,我向你保证,转不了三次方向大伙儿就迷糊啦!还有一点要说明:只有第一回是从1开始数的,接下来谁输了喝酒之后,由他开始数,可以不必从1开始,而是以小于10的任意数字开始,试试看从6开始数……
十、经费预算(附页一)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团委
2021年3月16日
附件一
活动名称
2021共青团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团建活动方案
活动组织
校团委
活动承办
办公室 团支部 组织部礼仪部 第二课堂 宣传部监察部
活动时间
2021年3月20号
活动地点
操场
开支序号
经费开支内容
单价/元
个数
金额(元)
经费开支明细
1
扑克牌
5
1
5
2
其他
1
1
100
用于其他一切不可预算费用
3
4
5
合计
篇6
【关键词】激励理论 大学 班级活动 参与率
一、研究背景
进入大学前,班级是大家共同学习、生活的地方,每个班有固定的教室、固定的同学,每个人有固定的桌椅、固定的座位。因此,在大学之前,组织同学们参加班级活动是一件较为容易的事情。
而进入大学后,固定的教室没了、固定的同桌没了,同班同学的交集似乎只有年级大会和寝室楼道里不经意的遇见。而同学们除了上课,也都有了自己的小世界:学生会、社团、兼职、比赛……组织班级活动成为了班级管理的一大难题。如何提高同学们在班级活动中的参与率成为了大学班级管理中最令班委们头疼的问题。
在学习过“管理的激励思维”后,我不禁想到,是否可以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理论结合自己的班委经验,总结出既有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特色又具可操作性的大学班级管理经验,将激励理论应用到大学班级管理当中。
二、激励理论对提高大学班级活动参与率的启示
(一)需求理论的启示
不管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还是麦克利兰的成就需求理论,都强调需求对一个人行为的影响。在大学的班级管理中,要想提高班级活动的参与率,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同学们的需求是什么。
从需求层次理论来看,大学生的需求主要是社交的需求和尊重的需求,尤其是社交的需求。大家都是希望能够被集体所接纳的,都希望与身边的同学和谐共处、产生友谊,因此,在班级活动的选择上,必须选择集体参与性强、能够让大家相互了解、需要团队合作的项目,比如素质拓展等等。
再从双因素理论来看。在班级活动的组织中,保健因素往往是活动地点的选择、活动的时长等,一般来说,活动的时间过长或者与大家上课的时间冲突会引起同学们的不满;而激励因素则是对参与活动的同学们物质上的奖励。需注意的是,内容是否符合爱好这在企业管理中是激励因素,因为对员工而言,即便工作不符合爱好那也是职责所在;但参与班级活动并不是同学们的义务,而是自愿选择,不参加班级活动并不会影响到成绩或能否毕业。因此,活动符合同学们的爱好,这在班级管理中更像是保健因素而不是激励因素。
然后从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论来分析。在班级活动中,成就需要和权利需要的影响不大,而归属需要是可以发挥重大作用的。我们一般采用班委逐个寝室宣传的方式来确定活动参与人数,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正当理由(比如时间冲突),同学们是很少拒绝的。这是因为没有正当理由的拒绝会造成其他人对你不好的印象,而我们都是希望与其他人和谐相处、回避冲突的。
(二)期望理论的启示
期望理论认为人们从事某个事情的激励程度取决于所获得成果的价值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在参与班级活动上面,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这一因素基本上得不到体现,因为参加班级活动并不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而影响比较显著的是参与班级活动后从中获取的价值,分为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这里的物质层面的价值不同于员工在企业中获得的工资、奖金,而是变成了第二课堂学分、评奖评优加分等。这对于班委有比较高的要求:必须把每次参与活动同学的名单及时记录并公示,且切实应用在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和评奖评优中。当然,参加班级活动获得的价值还有精神层面的价值,即活动的满意度、同学间友谊的增进程度等等。
(三)公平理论的启示
在企业管理中将公平进行了横向(自己与他人)比较和纵向(过去与现在)比较,在班级管理中公平则可分为班内公平和班际公平。班内公平即班内同学之间的公平。就如之前所提要让参与班级活动的同学得到一定的奖励和积极的反馈。班际公平即不同活动参与率的班级之间的公平,这其实是要求学院或学校在评定优秀班集体、优秀团支部等各类奖项的时候充分考虑到班级凝聚力和活动参与率,只有这样,班委们才会更有动力去组织活动,同学们也更能积极的参与。
三、对如何提高大学班级活动参与率的建议
1.选择合适的活动时间并控制时长:大学中同学们的上课时间存在差异,举办活动前必须了解每个人的空闲时间,选择大部分同学都空闲的时间,而且活动时间不宜太长,不能耽误大家做其他的事情。
2.选取好的活动创意,激发大家参与的兴趣:比起枯燥的参观、死板的班会,素质拓展、团体游戏的方式更能吸引同学们的参与,而就算是参观、班会等比较无聊的活动也要试图添加一些有趣的因素,比如参观路上即兴的合唱、会前播放搞笑视频等等。而要选好活动内容,除了班委们头脑风暴想点子外,在同学间开展需求调查也是有效的方式。
3.班委逐个寝室宣传,提前确定参与人数:面对面的宣传方式要比仅仅通过网络或者短信的方式好的多,不仅可以让大家更加全面了解到活动的内容,更能借助人们的归属需求减少被拒的频率,从而提高活动参与率。
4.对参与班级活动的情况做出积极有效的反馈:比如将参加活动的情况反映在第二课堂学分中,或在评奖评优时,把参与活动的次数加在竞选的选票中。总之,要将参与班级活动和没参与的同学区别开来。
5.在日常的班级建设中增强班级凝聚力:长期来看,这是提高班级活动参与率最有效的方式。班级聚餐、给班内同学庆生、圣诞节用班费给大家送礼物……这些方式都有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而获得班级荣誉也非常有利于增强班级荣誉感和凝聚力,比如获“先进班集体”“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在团日活动中拿奖等。这一是要求学校在评判时做到公平公正,二是要求每一次班级活动都尽力做好。因此,必须要建立良性的循环,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建设一个和谐的班集体。
参考文献:
篇7
一、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发展听说能力
中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好玩的特征,如果要求学生反复听录音,不断机械的模仿,结果只能使他们患上“恐惧症”。中学生虽然好动,注意力分散,但为什么对于自己喜欢的游戏、电视节目却能一动不动地看上好几个小时?这便是兴趣在起作用。只有当学生有了听和说的愿望时,才能做到专心致志。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使学生感兴趣,他们的注意、记忆、理解等能力将会加强,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也会成为自觉的活动,从而有效地达到高质量的教学目的。因而,必须将学习英语的兴趣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中。
而听力兴趣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听力材料的选择、方式方法的运用:第一,听力材料中出现的语法和单词大部分应该为学生所熟悉;第二,注意语速适中。目前,使用于中学生的听力材料少之又少,这就对广大英语教师提出了挑战,我认为不妨把学过的教材、看过的阅读理解或有趣的故事通过翻译、整理、加工,使之成为较为理想的听力材料。另外,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锻炼听力,让学生听故事听歌曲,然后完成听力填空、句子听写等题目。
心理学上分析,人在心情愉悦时特别喜欢讲话,发表见解。因而在故事听完,歌曲唱完,听力训练的同时,要来点模仿,发表对故事中的人物或歌曲中词句的见解,主题的理解,他们会跃跃欲试,往往有超常的发挥。假以时日,学生在听说方面会有长足的进步。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英语教师“授之以渔”的做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只给学生带来资料、磁带、电影等,还应教会他们一些技巧,如怎样听,如何汲取一些重要信息。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听力训练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听力理解的方法有两种:自下而上(bottom up approach)。自下而上的方法就是在词汇、句法、寓意层的表面对听力材料进行精加工。是一个sounds—words—sentences的过程。而“自上而下”的方法是听者运用与话题相关的知识,对听力材料进行客观处理,通过预测、推测、验证和修改等手段来理解材料。如a traffic accident,学生获取这一信息,大脑中便会出现诸如此类的问题,time(时间), place(地点), cause(原因),death and injuries(伤亡人数)。即时常听讲的 what, when, why, where, who. 指导和训练学生熟练运用两种方法是非常必要的。适时抓住听力材料进行启发,引导学生发表感想,对口语进行渗透。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学生常常听了后面忘了前面,提起细节来更是记忆模糊,其原因是没有养成边听边记录的良好习惯。因而指导学生先看问题,训练他们做笔记的能力。当然有的听力问题是在材料之后读出的,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听前不知道侧重点是人、是物、还是地点。
因而采取速记应该是最佳的方法,要求学生自创符号,这样无论提出什么问题,都会从记录和脑海中找出答案了。这固然对中学生具有难度,但从小培养,持之以恒,将会对英语学习受益无穷。
二、兼顾课外自我训练,以听力促进口语发展
目前农村教育现状是:班级大,学生多,听力口语课少,依靠有限的课堂时间,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这便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在课外为学生拓出一片天地,要他们自我发展,训练听说。
1、老师利用自己拥有的书籍、磁带为学生编订、录制丰富的听力资料,或故事,或小对话。编制故事时可设置悬念,留给学生充分的联想空间。小对话可让学生根据所听内容,画幅图画,或连续的漫画,实现由枯燥的传统听力模式“学生听录音——做题目——教师核对答案”向新型的“结合动手、想象、动脑能力”的转变。老师交给学生听力训练的题目及需要练习的口语项目,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且自我核对答案。而对口语练习,自我录音,然后交予教师评定。教师为学生建立听说档案袋,将学生每次听说记录在册。通常分四级评定:A优;B良;C及格;D欠缺。因势诱导,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2、互联网络,多媒体的发展为英语听说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影视原文配音法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青少年的特点是对新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渴望尝试。利用这一特点,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英语教学工作者对原版电影和卡通都身有体会,它们大多情节感人,语言风趣幽默,语音纯正,图文并茂,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对英语国家的人文、地理、风俗背景有了更多的了解。教师有目标地选取一部分,留给学生去实现他们作配音演员的梦想,锻炼他们的听说能力。
3、创设情景,亲身实践,提高听说能力。美国某大学有句这样的名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可见学生对于亲身体验而形成的知识经验理解最深刻,掌握最牢固。所以,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为外国朋友导游、购物、介绍朋友、谈论自己的爱好等等。这样,学生通过自身参与到老师精心设计的情景中,既能很好地提高他们说的能力,同时,听力水平也在活动的参与中不知不觉地得到了提高。
4、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中学生有极强的模仿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不仅给他们提供了展示英语才能的平台,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在活动中进行英语口语交际,培养他们的听说能力,在比赛中取得了荣誉和尊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我校开展的英语短剧表演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8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实践教学 教学目标 实现方式
教学过程就是教与学的辩证统一,是师与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一致的,是教学活动的两个方面。“教”与“学”的关系就如同是“导演”与“演员”的关系,各有其角色与作用,实践教学尤其如是。高校思想政治课,因其政治性、理论性的特点,实践性较难体现,更决定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的重要性。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实践教学的目标,必须充分做到“导”“演”互动。
一、“导”指导“演”,共同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
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泰勒把课程目标放在首要位置,如果没有明确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环节都失去了方向。同样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明确该模式要达到的目标,这些目标是理念的具体化。学生由于其专业背景各异,知识结构不同,心理认知水平亦有差异。他们对实践教学的目标未必十分明了。需要思政课老师指导和帮助,教师是导演,是推动者,其角色定位于引导实践教学全过程,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共同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保证实践教学的方向。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预期要达到的结果,它在内容上是对实践教学效果的超前反映。所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目标,是指在课内外、校内外的环境下,在各项实践条件可控的前提下,在预测的基础上,人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所期望达到的结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是以构建大学生的学习参与机制,形成“实践体验”,达到“知行致”和“学以致用”的目标。也就是说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学生在参与中亲身体验、主动探究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验证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基本原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实际情境”中分辨是非,坚持理想信念,自觉砥砺品性,不断完善自我。教师应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特点、学生状况和学校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实践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即是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还要使学生知道应在实践活动中获取哪些方面和什么样的感性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熟悉各种实践形式的操作流程,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社会交往知识,社会活动知识等。
所谓情感目标,即学生喜欢什么,接受什么,厌恶什么,也就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能在情感上有所触动,并把科学理论内化成自己的思想,形成科学的态度与精神。在实践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运用辩证的方法分析各种问题,从而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促进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增强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自觉性,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学以致用,能力目标乃是实践教学的核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帮助学生完成从书本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尤其要注重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学生积累一定实际操作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技术和技巧,培养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社交能力等,还要充分激发其创新精神。
理论应用是学习主体整合利用各种教育力量和教学资源,根据自身的需要及现实可能性,结合教学理论自身的特性,将所学理论知识贯彻落实于各种实践活动中,创造性地加以应用,完善并建构课程理论的知识体系,培养实践能力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将的理论,原则和方法传递给了学生,但知识要掌握必须使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加以应用,只有这样才能使道德内化为自己的德行,真正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学习主体在课堂学习中,不可能理解教师传授的所有理论知识,他们要掌握知识必须回归生活、回归实践,需要在课外时间通过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的知识研究、探讨、分析、解决问题,加深对课堂知识的领悟和理解。
二、“导”“演”互动的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方式
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实现形式和有效载体,让大学生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亲历亲为,进行自我教育,对于加速良好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的培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师生是实践教学的主体,实践活动亦离不开一定的中介与平台,为实现实践教学的目标,必须构筑一定的教学平台并在师生“导”与“演”互动中实现。
首先是利用好课堂。课堂是高等学校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最系统、最经常、最正规的形式之一,亦是模拟实践教学最佳平台。重视课堂教育的功能,寓政治思想教育于课堂是搞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和学生学习的地方,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构成了课堂的基本要素。“在形态上,课堂既表现为一定的时空状态,如教室与具体课程授课时间;又表现为一定的活动状态,即课堂教学活动;还表现为一定的组合状态,如构成课堂的物质要素的组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组合等;另外,它还表现为一定的制度状态,即受学校相关纪律、规则所控制和维系;表现为一定的心理状态,如课堂气氛,等等。”[1]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模拟教学主要是利用课堂时间,在教室或学校特定场所里组织实施,在课堂上完成的。课堂是一个具有生态性的相互依存、平等共生的“学习共同体”,不同质的学生可以在同一个课堂里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实现思维和智慧上观点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有利于学生自尊自重情感的产生,使他们互勉、互助、互爱;“学生通过共同完成小组学习任务的过程,深切感受到群体的力量和合作的成效,形成较强的归属感和群体凝聚力,也更能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力量,树立起较强的自信心,产生出强烈的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欲望。”[2]因而,以课堂作为模拟教学的实施平台更能够取得好的效果。
其次,重视课外校内的实践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课外校内”主要指大学生在本学校内部,根据现有条件开展的为了加深理论知识而进行应用活动。“课外校内”既突出时间概念,即指正常课堂教学时间以外的实践活动;又突出空间概念,即在校园以内进行的实践活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每周所占的时间非常有限,要想用课堂时间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难度比较大,这就需要在正规课堂教学之外开辟第二课堂,利用第二课堂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如在课外时间,组织理论学习研究小组,一方面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分析问题之中,另一方面在应用过程中反思理论的价值。第二课堂与学校日常管理相结合的养成教育活动,可以培养“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大学生自我认同感。
再次,校园的硬件资源相对充足,有标准规范的操场、优良的体育设备、现代化的图书馆,多功能的教室等,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准备了有利的外部物质条件。校园还拥有优秀的教育人力资源,不仅有各科教师,而且有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阶层的学生群体,它们是学生体验生活、应用理论的重要社会资源,既是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力量,又是学生实践活动的必需条件。另外,学生对校园环境比较熟悉,他们既是学校管理的对象,又是学校管理的主人,他们对学校生活最具有发言权,把书本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学校管理、生活实践中的时间最短,效果最明显。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及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校园的有利条件和课外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的校园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最后,亦是最核心的是要强化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社会实践基地主要着眼于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教育资源,通过书本理论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为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解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能力提供平台,是开展社会实践教学的硬件条件。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以社会实践教学基地为依托,才能保证社会实践教学的持久性和规范性。这种形式可以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优势,使学生亲自投身于社会活动中,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社会实践基地活动有利于运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丰富生动的实例,回答并解决学生普遍关注的重要理论和实际问题,从而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3]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思想互动的平台;可以使课堂教学得到延伸,还为广大师生提供宽广的思维空间乃至理论创新的场所,弥补课堂灌输教学的不足。同时,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可以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接触实践的机会,促成课堂理论被“消化”、“吸收”。社会实践基地一般包括道德与法制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历史与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育基地等。这些基地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特点。“所谓典型性是指既具有历史意义,又具有现实意义的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或历史人物的活动地;所谓代表性是指具有时代先进意义并被人民群众认可的企业、事业等单位。”[4]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先进意义的地点、单位既体现了理论的实践作用,又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或趋势;既具有理论价值,又具有实践价值;既容易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又容易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升华,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收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苏立云.构建和谐课堂师生共同成长[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刘泓蔚.构建新课程标准下的“和谐课堂”[J].潍坊学院学报,2006,(4).
[3]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2).
[4]夏建文.高校“两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3).
[5]骆郁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320).
[6]谭宏,杨启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原则、方法和保障[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篇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对于文化素质课的教学来说尤其重要。学生既然自主选择了某一课程,就意味着她/他至少对相关问题有基本的兴趣与求知欲。而教师在课堂上要做的就是通过各种方法不断地保持与加强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使学生自觉地、充满乐趣地去学习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应讲究授课艺术,制造“兴趣点”,充分调动课堂气氛。教师的讲课忌刻板平淡,应该富于感染力。教师在讲授中应有意识地尽量从学生熟悉的某一点入手,生发开来,引导学生接受课程内容。如笔者教授《中国话剧经典赏析》,选取了何冀平编剧、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话剧《天下第一楼》,该剧对于普通学生而言基本属于知识盲点,如何引导学生进入对该剧的赏析呢?在讲课伊始突出了两个信息:(1)剧作者何冀平曾与徐克等知名导演合作,创作了《新龙门客栈》、《新白娘子传奇》等家喻户晓的影视作品,其实是先创作话剧成名。(2)该剧以民国初期北京一家老字号烤鸭店“福聚德”的兴衰为主线。通过学生熟悉的影视作品的剧作者和全国知名的烤鸭店过渡到剧作者和主要剧情,活跃了课堂气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其次,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多角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今时代是一个视听信息丰富多元的时代,身处其中的大学生在接受知识方面也深受其影响。文化素质课程很多都会涉及图片、影像及声音,因此多媒体在文化素质课程中的应用往往必不可少。例如一般艺术欣赏类的课程《中国话剧经典赏析》、《影视理论与鉴赏》、《动画艺术赏析》等,往往以直观的视听感受让学生来了解经典作品,因此教师应当在课堂中播放相应的作品或片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让学生对赏析的内容有直观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再来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就更为清晰明了了。其他可以展示相关视频内容的课程,比如《演讲与口才》能展示演讲实况,《高等语文》讲授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余光中《乡愁》等诗歌可以展示配乐诗朗诵或由诗歌改编的歌曲或画作等,《国学典籍》讲《论语》、《老子》等可以播放蔡志忠的相关动画片段,这些丰富的多媒体课程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促进他们接受作品并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同时,制作生动精美的课件也是提高学生兴趣的有益环节。课件不应简单地粘贴讲稿要目,而应结合课程内容适当增加图片资料。无论是对于历史、文化、艺术欣赏类课程还是自然科学知识类课程,课件中简洁的理论概括配以生动形象的图片,与教师的讲授相融互补,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的课程还可鼓励学生进行朗诵、表演,增强学生对作品的直观体验。
2运用启发、互动型模式,深化课堂教学
前文已经谈到,素质课选修学生的专业、人数众多,在客观上给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一味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利于促进学生发展。因此文化素质课必须实施开放与互动式教学,同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教师要注重启发,有选择地进行学生研讨并对之进行调控。作为素质课教师,一定要明确互动型教学模式开展的程度及研讨的内容要与学生的基本水平相适应,并进行调控。例如在鉴赏类课程中,学生欣赏具体作品前教师应提出要求,启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作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是件好事,但如果不能适当地加以引导,尤其是在欣赏影视作品时,学生可能会仅仅关注演员、服饰等因素而忽视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和深层意义。因此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教师既要及时对学生的研讨进行反馈调控,捕捉其中的亮点、要点进行渲染强调,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鼓励独立思考。例如,在赏析易卜生的名剧《玩偶之家》时,笔者要求每位同学提前阅读剧本,并设计了两个学习任务:(1)写剧情梗概,摘抄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台词;(2)结合前面讲授过的基础知识对它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在认真批阅了学生的作业后,课堂上首先为同学们简要介绍了易卜生的生平及创作,并重点介绍了社会问题剧的特点及意义,然后选出了观点具有代表性的三位同学在课堂上发言,分别探讨了该剧的剧情设置、人物形象及戏剧的主题。针对其中一位同学提到的“娜拉出走后的结局”问题,现场又展开了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思想相互碰撞,气氛热烈。最后进行点评总结,并为学生播放了由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世界文坛大师”中有关易卜生《玩偶之家》的部分,让学生在视听直观感受中深化了对《玩偶之家》的理解,并了解了该剧在20世纪初对中国剧坛的影响,同时也指引学生可以去阅读等人的剧作来进一步了解易卜生对中国剧坛的影响。某些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实践的课程,例如《演讲与口才》,往往会采取情境教学,模拟某个具体的语言环境,要求学生进行课堂实践,教师尤其要注意及时提出意见,促进学生的提高。2)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除了围绕该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外,还应特别关注对学生情感心智的培养,尤其是人文艺术类课程。“高校人文素质课,一直以多样化的人文内涵促进着大学生的自我成长,起到了陶冶自我情感、引领自我价值、追求自我意义、实现自我统一的目的。高校人文素质课在传授的过程中,理应强化对于促进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目的的认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达成。”[2]因为文学及艺术作品总是具体可感的,无论是绘画、雕塑、戏剧、小说、诗歌,虽然它们所依赖的媒介不同,但总是充满了创作者对世间事物的强烈的情感体验。因此,学生在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回应与共鸣。正因为如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充分地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用心体会每个作品带给自己的感受,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笔者在讲授梅特林克的名剧《青鸟》时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请学生在课堂上朗诵第四幕第九场“幸福之园”,谈自己的感受。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有的同学谈到自己就像蒂蒂儿一样认识不到现实生活中自己所拥有的幸福,甚至对母亲说话很不耐烦,感到非常惭愧。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对作品的探讨引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思考,所迸发出来的感动胜过任何说教,它从深层次上触发了学生的价值判断与思考,在作品丰富的人文意蕴中感受人生哲理,自觉地进行着人生体验与感悟,真正起到了培养学生美好道德情操的作用。总之,文化素质课更讲求寓教于乐,通过适宜的启发、互动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让学生充满兴趣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3实施开放式教学,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
教育部在教高[2005]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针对素质教育提出:“高校教师要重视通过课内教学和课外辅导等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素质,要加强对学生课外活动的引导。”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3.1合理构建网上课堂与资料库,积极与学生进行网络互动
网络资源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教师的信息能及时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共享,无须集中进行。素质课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的这一优点与学生互动。清华大学较早地意识到由于人文素质课一般都是上百人的大课堂不便于讨论,于是在网上设置人文素质课的教学讨论区,“任课教师将自己的课件挂在网上供学生下载,经常参加网上学生的讨论、回答提问,并在网上各种最新的教学参考材料学生有很强的讨论热情,网上教学讨论区激发了他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讨论结果的记录还有助于推广‘无标准答案’的作业与考试方式”[3]。这一做法早已为全国不少高校使用。现在很多高校都建立的教学资源平台,就是一个较好的与学生互动的体系。还有研究者提出了基于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素质课教学改革研究的具体构想与实践:“将高校素质教育教学研究与新互联网技术(如云计算、移动计算、社交网络等)相结合,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多维教学新模式,即‘精练的课堂讲授+有效的课件演播+新一代的互联应用+广泛的师生研讨+丰富的知识联想’的教学模式。”[4]这的确是信息化时代教学不断提升的进步实践。但也应看到,这种多维教学新模式的落地实践需要高校具备良好的信息教学环境,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具备良好的网络多媒体信息综合处理应用能力。而在短时间内,能够充分利用基于互联网的云计算、云存储进行教学资源管理和应用,或通过移动智能手机终端接入互联网,利用WLAN、WIFI或3G网络进行教学资源分享等,并不是所有高校都能达到的。因此,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设立由学生自行登陆的公共电子邮箱也是很好的方式。其资料构建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层面:(1)与课堂讲授内容相关的基本资料(如相关书目、图片)、网址链接等;(2)课堂教学的拓展性内容,如笔者在讲授《茶馆》时,就将对茶馆主题进行探讨的新观点论文放在网络上供学生查阅;(3)讲授作品之外的其他代表性资料等。同时还可以运用电子邮件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回答学生的问题。这些都能弥补文化素质课堂学生专业不同、数量众多所带来的教学上的客观不足,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也取得了与课堂教学相融互补的良好效果。
3.2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
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单纯的课堂教学只是传授给学生相关知识,使他们掌握基本文化知识,而进行课外实践活动,更有利于将课堂内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加以消化、运用和吸收,从而真正实现个人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校及社会资源开展课堂以外的文化素质教育。例如,要求学生去听学校举办的人文讲座和自然科学讲座,结合自身实际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如《中国话剧经典赏析》课程就可让学生观摩戏剧演出,《美术欣赏》可让学生去参观名作画展等),不定期地举办课外欣赏活动等,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国家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每年联合举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就是贯彻落实国务院提出的“进一步推进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艺术修养”要求的重要举措。这项活动从2005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受到了大学生的热烈欢迎,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同时,我国部分省份还增加了艺术赏析、现场辅导和专题讲座,进一步让广大师生在欣赏高雅艺术的同时,增强了艺术鉴赏能力,提高了人生修养。类似的活动,任课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并且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时,教师还要进行点评并适当引导,从而真正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起到切实的作用。
4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精品课程 网络资源 地理教学论 开发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新教学技术带来的学法与教法改革,需要计算机网络的技术支持。计算机网络最大的功能是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播,它是影响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技术进步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技术基础。精品课程要展示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并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必须借助先进的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手段。特别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精品课程只有上网才能实现课程资源跨时空不间断的交流,没有计算机网络平台,没有可资利用的课程网络资源。就没有真正的精品课程。因此,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势在必行。
一、开发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必要性
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是指在网络环境中为学生提供某门学科优质的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活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在精品课程的建设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 体现精品课程示范性
精品课程是体现现代性、科学性、先进性,有鲜明特色,并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的优秀课程,是能体现高校当前倡导的新教育理念的示范性载体,能对全校教学乃至全国的相关学科起到示范、引导作用的课程。可以说,精品课程是―个“平台”和教学资源。因此应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性作用,使课程内容和相关信息及时、快捷地展现在网站上并随时进行内容更新维护。共享教育资源。精品课程如果不进行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其示范和辐射作用是很难充分发挥出来的,网络化手段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精品课程成败的关键。
2 加强师生之间互动性
互动性是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最大优势,可以使广大师生突破时空界限,方便灵活地获取信息,共享网络上的优质资源。因此,应为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和使用其中的内容,有利于打破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随时回答学生的问题,打破因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而造成的教学互动障碍,并通过在线测试了解和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实现课程教学的跨时空性和资源共享性,发挥优质课程资源的最大效益。
3 实现学生学习个性化
在网络课程资源中。学习者的学习可以不再受课时和教学进度的限制,他们可以根据目前的学习状况及进度进行自主学习,采用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学习者能与教师共享各种信息资源,可以在网络上就某一教学内容向教师请教,展开讨论,得到个别指导,实现个性化学习;也可以进行阶段性的自我测试阅读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补充内容,深化理解、扩展知识,满足学生探究式学习、研究型学习、协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的需要,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辨别信息、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和创造性。
4 展现教学环境多元化
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建设,可以使师生的教学空间不仅仅局限于教室,网络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多样化的教学环境。学生和老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课程资源提供的BBs论坛、专题讨论区和QQ群等进行实时交流,也可以通过公共邮箱、博客等留言。任何人都可以将他的想法和建议及时展示出来,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
二、《地理教学论》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开发内容
教育部要求精品课程必须通过网络向所有使用者免费开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这就要求精品课程建设者要大力加强网络课程和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并根据不同性质的课程教学要求积极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技术、虚拟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疾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精品课程还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建立教学辅导网站,将课程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实习指导、参考文献资料等上传到网上,以供学生自主学习。因此,重庆师范大学在建市级精品课程《地理教学论》构建了如下网络课程资源。
《地理教学论》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结构图
1 网络课堂
在网络上开设的课堂。网络课堂是精品课程资源体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促进精品课程建设和课程资源库的完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网络课堂包括教学大纲、授课教案、参考文献、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授课录相等,由它们所构成的“网络课堂”延伸了课堂教学的形式与内涵,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可以弥补学生课堂听课的不足。
2 辅助资源
辅助师生“教”与“学”的资源。为了更好地辅助学习者进行学习,《地理教学论》精品课程构建了理论视窗、实践探索、第二课堂、教研平台、高考聚焦等几个模块,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考,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理论视窗包括的是与地理教学理论相关的新知识、新观念、新研究;实践探索包括的是师生的实践、实验及其体会;第二课堂展示了课堂外的相关知识,为学生开辟了广阔的视野;教研平台主要是中学一线地理教师教学和研究的体会、感悟;高考聚焦则精选了高考模拟试题、高考试题解析、高考趋势预测等内容。辅助资源中的资料都是与学习者的学习内容紧密相连的,具有一定针对性。
3 互动系统
即师生的相互交流体系,如辅导答疑、在线讨论、网上考试、作业评阅、交流讨论等。《地理教学论》精品课程根据师生及教学实际情况构建了在线学习、师生园地(教学观摩、实习风采、课堂研讨)几个模块。互动系统的构建使那些只能借助师生面对面单一形式才能实现的环节以一种更加便捷及有效的方式来实现。网络课程资源注重发挥网络的互动性,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回答学生的问题,打破因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而造成的教学互动障碍。
4 评价反馈系统
即学生对课堂学习效果的在线练习、测试、评价体系。《地理教学论》精品课程根据师生及教学实际情况构建了实践指导、作业习题、自测评价、问卷调查等几个模块,利于学生课后的练习、自评。教师可以通过在线测试及问卷调查了解并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及对课程的建议和希望,及时对其教学进行调整,实现课程教学的跨时空性和资源共享,真正发挥优质课程资源的最大效益。
三、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加大资源共享力度
网络信息传播量大、速度快等特点,使精品课程资源得到广泛共享。精品课程的网络资源共享,不仅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率,更是通过网络,让更多的教师了解该课程的建设思路和成就,发挥其对相关学科课程的引领、指导和辐射作用。另外,
通过开放式的网络共享平台,可以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相关信息,如课程概况、师资队伍、课程简介、授课教案、参作业习题、考核方式、教学实践等,并通过相关网站观看教师课堂教学录像、下载电子教案和实验指导书、进行课后自测、与讨论答疑,使课程学习更加丰富多彩。因此,应加大资源共享的力度,让校内外师生都能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随时随地点击,尤其使大量教学科研实力相对较弱的学校通过网络享受到最优的教学资源,使更多的师生受益。
2 增强课程资源实用性
很多教师平时不注重教学方法、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等的积累,不考虑具体课程的特性,忽视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能力的培养,胡乱堆砌资源,误以为精品课程评审就是比拼资源数量,很多资源内容的选择并没有经过仔细的斟酌、精心地考虑,大量类似甚至重复的资源给学生带来巨大压力而对教学效果毫无益处。其实,网络课程资源重在利用,不是摆设,更不是为“评”而建,因此,只有选择对师生教学有用的、可利用的资源,才可能为精品课程的建设添砖加瓦,才可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3 丰富精品课程资源内容
教学实践中的课程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需要根据师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调整,精品课程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更应走在时代前列。而课程的内容不能随时更改,这就需要精品课程资源的大力支持,只有及时更新课程资源,增加与时代相符合的内容,才能让学生适应社会要求,更好地进行学习。因此,应做好精品课程资源的动态更新,形成良好的动态资源建设机制,不断丰富和完善课程资源内容,确保精品课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4 促进学生参与建设和应用力度
- 上一篇:口腔健康教育科普演讲
- 下一篇:专业劳动实践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