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乡村教育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4-03-28 11:43: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乡村教育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关键词:格龙维;成人教育思想;农村成人教育
一、格龙维成人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格龙维的成人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所倡导的民众高等学校中,民众高等学校的目的在于给予青年一种“生活的准则”。使他们能够在将来的家庭中以及社会上,有一种精神的、活动的生活。
(一)历史、国语和唱歌是民众高等学校的核心课程
在民众高等学校的课程选择上,格龙维认为历史、国语和唱歌三方面应该是核心。第一,历史。格龙维认为:“历史乃是大规模的人生经验;要正确地教导青年,它不仅是最好的工具,并且是唯一的工具。”他同时指出:“因为历史包容着人类最最值得注意的语文和事迹,同时人性在这里显露着,一切科学的进步都归属在这上面,所以一切人类的知识骨子里都是历史的;知道过去便是了解现在及善筹将来的唯一方法。”他甚至还把他的“生活学校”叫做“历史的高等学校”。第二,国语。格龙维说:“信仰与语言,乃是将人类的灵魂和一切神圣的以及亲切的事务联系起来的两条宝贵的链锁。因为有了信仰,然后灵感才和它的神圣的渊源相联结;有了国语,然后才得与同类的灵魂打成一片。”“在各个不同的国家里,其信仰与语言之形成并不是偶然的,都是从各种人民的特殊生活中发展来的。”他强调语言是每个人社会生活的必备条件,而国语更是团结国民最有力的“调和剂”。第三,唱歌。格龙维认为,唱歌能使人们超脱人世,达到永恒,可以使个人在其本身以及与他人相处之间得到最高的和谐。在他看来,如果民间歌曲能够利用起来,那将是最有效的教育工具。
除上述三种主要科目之外,他还增设了一些新课程,如“国家统计”,这是反映丹麦人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活教材。这些新课程还包括丹麦宪法和各种法律、国家行政与地方行政状况等。
(二)“活的语言”是民众高等学校教育的伟大工具
丹麦在经受英国和德国的侵略之后,格龙维认为应当设立成人学校,用丹麦语讲述丹麦祖先的故事,使民众从过去光荣的回忆中得到将来民族的自觉。这种工作,他觉得非充分使用现代丹麦语,不会成功。格龙维倡导“活的语言”,视口语为表达精神生活的交通工具,唯有用这工具才能将生命从一个灵魂传到另一个灵魂。他认为:“语言的地位高出于文字之上,犹之形体高出于阴影之上一样。”在他看来,一本好书将“活的语言”的反映或阴影传达给我,可以唤醒沉睡在我的灵魂深处的情感,但是不能够移植新的生命,只有活的语言才能做到这一点,因为文字乃是死了的东西。格龙维认为,书本的文字为死的语言,只有口说的话才算是真正的语言,才算是活的语言,没有说话,就没有生活。“没有获得语言,就没有生命”。
在丹麦农民解放50周年纪念日那天,格龙维用生动的讲演激发了听众的热忱,并且在他的大力倡导下成立了“丹麦语协会”,受到当地民众的喜爱。他们把丹麦的历史大事以及民族进步的希望,用普通的语言描述并且伴着音乐流传出来,这些民众集会和唱歌就成了唤醒民众精神生活的方法,而这也正是“活的语言”的教育功用所在。
(三)教育管理体制的自由是民众高等学校的必要条件
格龙维主张民众高等学校中应当自始至终贯穿“自由”的精神,这是民众高等学校事业不可或缺的条件,同时也奠定了其成功的基础。
民众高等学校的学生,其入学必须保证是自愿的。学校实行寄宿制,他们在学校住几个月,既不专门学什么,也不进行考试,修完学业之后也不颁发文凭。师生间的关系,必须贯穿自由的精神。格龙维认为:“只有在耳朵像嘴巴一样自由的地方,只有在教师真能尽他于师生关系上现有或能有的全副活力和教导本领供给学生的地方,才有活的教育。”
此外,他还认为,学校的最高统治权不管在什么人手里,校长应该尽可能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但在遇到重大的问题时,校长应当与“学校评议会”进行商讨,而评议会的成员要以学生为主。
(四)女子教育是民众高等学校的重要特色
在女子教育方面,格龙维与当时许多学者的意见有所不同。他认为“女子也是一丝不差的人类”,也应当和男子一样共享“生活教育”。
他在1808年就曾经说过:“女子可以成为文化的刺激者,而且是强有力的刺激者,她也不会因此而失去她的天然特性,但因这缘故,她的教育也必须和现今的仅为无谓装饰的教育截然不同。”这充分体现了他男女平等的教育思想,同时也对丹麦的成人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使丹麦成人教育一直有关注家庭妇女的传统。他的这些关于女子教育方面的观点,为日后丹麦民众高等学校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丹麦另一位教育家柯尔特(Kfisten Kold,1816-1870)在格龙维的影响下,身体力行地实施了他的女子教育主张。他在芬岛的达伦建立了一所民众高等学校,并且创办了高等学校夏季妇女班,开了民众高等学校妇女教育的先河。随后,很多民众高等学校都专为妇女开设了家政科,以培养女性的性格和文化修养为主。
二、对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启示
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相对比较多,一些问题还很严重,因而社会各界特别是党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成人教育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方面的作用,加大对农村成人教育的重视,切实改善农村成人教育的办学条件,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
(一)改革农村成人教育的内容,满足成人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的农村成人教育所传授的内容都是一些深奥的生产理论知识,既缺乏系统性,又缺乏时代性和实用性,这对农村成人生产能力和其他素养的提高作用不大。这对农民参加农村成人技术学校学习的态度和效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国家、地方政府、当地主管农村成人教育的部门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根据当地农民的实际需要和他们学习的实际能力、自身思想状况等方面进行教育目标设计,使农村成人教育更加有的放矢,在提升他们整体的生产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同时,确立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编纂教材,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等;另一方面,确立以“科研为本”的办学思路,负责成人教育的各个管理部门应当对当地的农村、农业、农民的需求方面等进行广泛的调查,以探索出适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教育内容、方法,从而使农村成人教育真正有效地影响农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扩大农村成人教育的办学及管理自主权
教育管理方面的“自由”是格龙维成人教育思想的重要特色之一,同时也是丹麦搞活成人教育的成功经验之一。
由于我国当前农村教育存在的许多问题都与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有关,并且目前正处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因而借鉴丹麦的成功经验,“转变职能、适度放权”,在政府与学校之间,逐步扩大学校面向市场的需要和依法办学的自主权,应当是我国今后农村成人教育的改革方向。
今后,我们应当借助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对我国农村成人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的力度,以适应农村成人教育灵活多变的特点,进而促进我国农村成人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
(三)转变观念,加强对农村女子成人教育的重视
篇2
近年来,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途径之一的学校体育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但由于地区差异,这种发展又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在广大农村,特别是某些偏远地区,体育教育面貌与现代教育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管理部门重视不够
许多乡村学校至今仍把守着应试教育这根"缠身令",以提高升学率为唯一追求,并以此衡量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成绩。加之乡村学生从小就受一种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脱离农村的"传统"教育。家里家外、校里校外,形成统一"思路"。尤其到了中学,只要是高考范围之外的课程,一律不去“浪费”时间。基于这一思想,体、音、美自然成为可有可无的"小三门",被视为正常教学的附属品。
此外,乡村小学大都实行包班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遇到一位思想活跃、又有一定体育爱好和体育素质的包班教师,还可能灵活地给孩子们安排几节体育课;反之,孩子对体育活动的渴望也就成了奢侈品,这对于无数渴望运动、爱好体育的儿童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2.体育师资缺乏并质量堪忧
师资为教育之根本,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校在某学科领域的教学水平。乡村体育师资严重"贫血",多数学校无专职体育教师,其专业基本功也十分薄弱。据对某县中小学校的调查显示,仅有73%的中学和45%的中心小学配备有专职体育教师,在全部体育教师中,毕业于相关专业的又仅占体育教师总数的33%,即使这一部分人,为考核工作实绩及晋职评优的需要,又有近半数改教了数学、语文等"主课",体育只是兼教,教师的专业能力又如何提高呢?
3.教学设施严重不足
教学条件是学校的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促进。但许多乡村学校因对体育教育的漠视,不可能投资于体育教学设施的改善。有的学校连一块普通的垫子也没有,更谈不上横箱、踏跳板、体操棒、音像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还有的学校即使有一些体育教学设备,也大多不真正用于日常教学,而只在少有的公开课、比赛课时偶尔亮相一下,其余时间则束之高阁如同文物展览。
4.教学不规范
不少乡村教师,尤其体音美老师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和借鉴学习,也少有本地区同行之间定期的教研活动,对国内外最新教育动态及先进的教学方法知之甚少,教学模式仍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水平。多数教师无法胜任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诸如对韵律体操、民族体育等要求感到力不从心;不少人不会备课,缺少教学资源,更无从设计规范的教案,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体育课上教师教得很吃力,学生学得很乏味,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针对我国乡村学校反映出来的上述问题,迫切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1.改变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教育功能的认识
要改变当前乡村的体育教育状况,应首先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各级管理部门及广大乡村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大纲》要求实施体育教育;加强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充分认识体育教育在乡村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增强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正确处理和解决"正课"与体音美等"副课"的关系,让乡村体育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使其真正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主力军。
生活在广阔农村的乡村学生,时时处于大自然这一活动大空间内,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城市学生所不及的,一些乡村民间体育活动更是锻炼身心的独特"武器"。
2.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根据广大农村体育师资严重不足的现状,为基础教育输送人才的各级师范学校应结合社会需求,体现灵活而有针对性的办学原则,如利用暑假及业余时间函授办班;县区中学师范、进修学校利用本校条件开设短训班,并要求学生除搞好文化课学习之外,加强专业训练,做到多能并兼;此外,县乡也可利用假期时间聘请教师,有组织地挑选乡村学校有条件的体育教师,集中轮训。在此带动下,在岗体育教师更应钻研业务,研究教学方法,让校园内你呼我喊,你追我赶,处处出现体育氛围。
3.加强对教学设施投入,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活动
学校应首先配备体育教学的基本设施,如教学用具、场地器材、音响设备等。通过单位投资、社会赞助及勤工俭学等办法解决资金问题,还可以自力更生自做教具(如铁环、"山羊"、轮胎等)。
篇3
心理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教育兼有心理学和教育学特点。心理教育是从心理学发展起来的,心理学是心理教育实践的理论支柱,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心理教育内涵在于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人的心理发展,关注和构建人的心理生活,发展和提升人的心理素质[6],心理教育以培养与完善人格,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目的,是引导人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种实践活动,是对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的培养,对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的维护,对个人以及社会生活质量的关注和促进[7]。作为教育学范畴的心理教育分为教育、辅导、咨询、治疗四个层次,心理教育包括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8],同时心理教育具有社会属性,具有社会制约性,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6]。WTO认为健康的标准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处于理想状态,当前生物医学模式已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疾病的产生不能仅从生物个体本身找原因,也应从心理状态和所处社会环境去分析,心理因素与疾病密切相关。根据上述对心理教育内涵的阐述,笔者认为,具备心理教育素质的乡村医生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人民群众的心理发展,关注和构建人民群众的心理素质,维护人民群众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具备心理教育素质的乡村医生能够较好的服务患者,减轻或治愈患者因心理问题造成的紧张和抑郁等痛苦。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乡村医生实施心理教育培训是乡村医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
2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现状
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是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根据卫生部下发的《1991-200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和《2001-201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等有关乡村医生教育规划政策,我国各级别乡村医生教育培训政策相继出台,乡村医生培训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目前乡村医生培训以获得学历和考取行医资格为目的,忽视乡村医生的专业技能需求[9],心理教育素质作为一种专业技能,其培养没有得到重视,在治疗疾病时就头痛医头、脚疼医脚,医院中很多因心理障碍而产生的疾病,未能及时发现和诊断,且大部分治疗并不规范,导致患者病情贻误、影响预后,并造成过度医疗[10]。现代医学越来越重视疾病中的心理因素,临床研究发现: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易造成消极情绪状态,可使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调,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心身疾病,还可加速疾病恶化[11]。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行为方式、饮食理念和生活节奏等因素都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状态,积极开展心理干预和治疗,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人民群众的疾病,增强人民群众体质,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调研显示,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主动了解患者心理,对患者本人及家属具有同情心,热心讲解病情治疗过程,倾听患者感受,对患者治疗过程进行心理疏导,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有助于患者病情康复,控制疾病发展,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其功能恢复和心理健康,对乡村医生进行心理教育培训成为当前乡村医生教育工作重点。
3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策略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把医学服务的目的视为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而非单纯的治疗疾病[12]。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认真研究乡村医生执业特点,将心理教育贯穿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全过程,通过心理教育培训,增强乡村医生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的主动性,鼓励乡村医生和患者之间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维护患者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
3.1制定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训相关政策法规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重视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工作,制定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训政策,鼓励乡村医生自觉提高心理教育素质。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服务行业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思想负担重,心理压力大,工作愉悦度低,有消极的工作情绪[13],培养乡村医生心理教育素质,应首先关注乡村医生心理状况,研究乡村医生心理需求,使乡村医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将心理教育培训纳入乡村医生考核体系是激励乡村医生提高心理教育素质的有效措施。
3.2建立乡村医生心理教育研究基地试点
医学教育机构应积极配合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工作,高等医学院校可以建立心理教育专项研究基地,充分发挥高等医学院校资源优势,提供医学心理学、病理心理学、护理学等心理教育培训课程和文献资源,在培训课程、师资保障等方面加强与乡村医生的互动,深入研究农村患者心理特点,有计划的为农村培养高素质的乡村医生。
3.3积极开展农村卫生心理教育宣传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日益提高,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质量需求也不断增加,心理教育依托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当前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人民群众医学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同时,乡村医生对心理教育的作用认识不足,对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识欠缺,造成农村卫生心理教育知识普及较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带头做好农村卫生心理教育宣传工作,使乡村医生认识到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帮助。通过心理教育宣传,乡村医生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人民群众心理发展,主动维护人民群众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满足农村人民群众就医需求,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
篇4
1.教育管理部门重视不够
许多乡村学校至今仍把守着应试教育这根“缠身令”,以提高升学率为唯一追求,并以此衡量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成绩。加之乡村学生从小就受一种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脱离农村的“传统”教育。家里家外、校里校外,形成统一“思路”。尤其到了中学,只要是高考范围之外的课程,一律不去“浪费”时间。基于这一思想,体、音、美自然成为可有可无的“小三门”,被视为正常教学的附属品。
此外,乡村小学大都实行包班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遇到一位思想活跃、又有一定体育爱好和体育素质的包班教师,还可能灵活地给孩子们安排几节体育课;反之,孩子对体育活动的渴望也就成了奢侈品,这对于无数渴望运动、爱好体育的儿童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2.体育师资缺乏并质量堪忧
师资为教育之根本,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校在某学科领域的教学水平。乡村体育师资严重“贫血”,多数学校无专职体育教师,其专业基本功也十分薄弱。据对某县中小学校的调查显示,仅有73%的中学和45%的中心小学配备有专职体育教师,在全部体育教师中,毕业于相关专业的又仅占体育教师总数的33%,即使这一部分人,为考核工作实绩及晋职评优的需要,又有近半数改教了数学、语文等“主课”,体育只是兼教,教师的专业能力又如何提高呢?
3.教学设施严重不足
教学条件是学校的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促进。但许多乡村学校因对体育教育的漠视,不可能投资于体育教学设施的改善。有的学校连一块普通的垫子也没有,更谈不上横箱、踏跳板、体操棒、音像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还有的学校即使有一些体育教学设备,也大多不真正用于日常教学,而只在少有的公开课、比赛课时偶尔亮相一下,其余时间则束之高阁如同文物展览。
4.教学不规范
不少乡村教师,尤其体音美老师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和借鉴学习,也少有本地区同行之间定期的教研活动,对国内外最新教育动态及先进的教学方法知之甚少,教学模式仍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水平。多数教师无法胜任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诸如对韵律体操、民族体育等要求感到力不从心;不少人不会备课,缺少教学资源,更无从设计规范的教案,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体育课上教师教得很吃力,学生学得很乏味,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针对我国乡村学校反映出来的上述问题,迫切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1.改变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教育功能的认识
要改变当前乡村的体育教育状况,应首先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各级管理部门及广大乡村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大纲》要求实施体育教育;加强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充分认识体育教育在乡村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增强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正确处理和解决“正课”与体音美等“副课”的关系,让乡村体育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使其真正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主力军。
生活在广阔农村的乡村学生,时时处于大自然这一活动大空间内,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城市学生所不及的,一些乡村民间体育活动更是锻炼身心的独特“武器”。
2.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根据广大农村体育师资严重不足的现状,为基础教育输送人才的各级师范学校应结合社会需求,体现灵活而有针对性的办学原则,如利用暑假及业余时间函授办班;县区中学师范、进修学校利用本校条件开设短训班,并要求学生除搞好文化课学习之外,加强专业训练,做到多能并兼;此外,县乡也可利用假期时间聘请教师,有组织地挑选乡村学校有条件的体育教师,集中轮训。在此带动下,在岗体育教师更应钻研业务,研究教学方法,让校园内你呼我喊,你追我赶,处处出现体育氛围。
3.加强对教学设施投入,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活动
学校应首先配备体育教学的基本设施,如教学用具、场地器材、音响设备等。通过单位投资、社会赞助及勤工俭学等办法解决资金问题,还可以自力更生自做教具(如铁环、“山羊”、轮胎等)。
此外,学校还应利用课余时间,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保证课时,不得随意侵占;应和其他学科平等地进行教学、考核,使得体育教育从学生到家长、从教师到领导,以至全社会都重视起来,为使学生进入自发、自由的体育锻炼境地而努力。
篇5
关键词 乡村教育 悬浮态势 突破途径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On Rural Education "Floating Posture" and Breakthrough
JING Ming
(Zhengzhou Erqi District Jingguang Road Subdistrict Office, Zhengzhou, He'nan 450015)
Abstract To develop the economy of a region, we must first strengthen the promotion of education; rur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hina's education, rural education is important to carry out a reasonable way to protect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ducation. But in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of rural education in China, where "suspended posture" is an obvious problem. "Suspension situation" refers to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rural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in urban civilization dominate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erformance of problems of rural education in national education planning, and proposes reasonable solutions.
Key words rural education; floating posture; breakthrough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倡以现代化的理念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乡村教育相对于城市教育来说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可能与乡村的教育设施、教学条件、教学实力等方面有着直接的关系。这种局面造成乡村教育如同一座孤岛悬浮在我国整个教育事业中,乡村教育如何从孤岛中突围已经成为解决乡村教育问题的重要课题。
1 乡村教育“悬浮态势”的主要特征
1.1 国家教育规划对乡村教育的忽略
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主要表现在城市教育上,长期以来,在城市取向的教育价值观和政策下,国家教育规划很少有体现乡村教育的,比如在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只提出了对具备条件地区的教师学历的提升,而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乡村地区的教育则不在规划之列。这样就使乡村教育迷失了自身发展的方向,国家教育忽略了乡村教育的规划,乡村教育始终走在城市教育之后。近几年,国家逐渐重视乡村教育的发展,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乡村教育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必须看到在实际发展中,规划中所提到的乡村教育并没有落到实处。可操作性不高,致使乡村教育仍然远远滞后于城市教育。
1.2 乡村文化在乡村教育中逐渐淡化
乡村教育是在乡村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乡村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使乡村教育也呈现出独特的乡村风格与特色。一般情况下,乡村动植物繁多、自然景物比较多,这些都是乡村所独有的资源与文化素材,这些素材也为教育事业提供了大量的资源,这些都是城市教育所不能做到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些优势在迅速发展的现代化技术的冲击下淹没于城市文明中,致使乡村教育脱离于乡村传统文化。乡村孩子也和城市孩子一样被繁重的课业所束缚,物质利益成为孩子学习的动力,乡村文化被扭曲。风土人情等乡村特色逐渐消失在乡村教育中。
1.3 乡村学生在教育中的迷失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乡村孩子在教育中很难确立自身的身份认同感,他们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感到困惑。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乡村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以城市生活为目标,他们在应试教育下激烈的竞争,为自己融入城市开辟道路。有些乡村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走进城市,但是他们本身的乡村身份在今天阶层日益固化的社会中较难改变,而且他们很难适应城市的生活与发展,继而产生无归属感,甚至对自己的身份认同陷于边缘化状态,产生身份认同的迷失感。
1.4 乡村教师的城市化情结严重
在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乡村教师日益市民化,他们在教学以及生活的过程中城市情结比较严重,他们对城市有着强烈的眷恋。乡村教师的生活逐渐从乡村社区的大交流圈转向只有学校教学及城市业余生活的小天地,生活比较单一,他们的生活缺乏乡土文化的参与,他们对乡土文化的参与意识不高。乡村教师远离乡村的日常生活气氛,他们乐于追求城市的生活氛围,对乡土文化与知识比较陌生,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也很难把乡土文化风情与知识传输给学生。另外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比较倾向以城市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在课堂上流露出以城市教育为主,忽略了乡村自身教育特色,致使学生对乡村文化的认识变得模糊,甚至使学生在潜意识里认为乡村是落后的代名词,加快了乡村的边缘化发展,扭曲了乡村文化的内涵。
2 乡村教育“悬浮态势”形成的原因
2.1 教育体制不合理
我国的教育体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从城乡发展方面来看,表现为城乡发展的不协调,这种不协调性主要表现在城乡教育存在很大的差距,城市的教育资源比较丰富,教学条件、教育设施、师资力量雄厚等相较于乡村教育都有着很大的优势。另外,这种体制对乡村教育的发展也有很多压制性措施,比如城乡户籍制度就把城乡居民隔离开来,使乡村人不能与城市人一样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这阻碍了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的进程。经济发展的差异也是城乡教育资源分配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教育条件比较好,而乡村由于缺乏资金,现代化教育进程比较缓慢。
2.2 乡村本土文化的淡漠对乡村教育的限制
文化与教育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文化是教育的乐土,教育是文化的传承。乡村文化自然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在乡村教育中代代相传,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但是目前乡土教育所面临的文化态势是:乡土文化在乡村教育中逐渐被淡化,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人们大力追求城市化发展,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个人利益被过度强调,致使乡村人的目光也逐渐转向城市。城市化的乡村教育忽略了乡村本土文化的发展与情感内涵,对乡土文明的关怀不够。通过应试教育使乡村学生有机会融入城市生活,为城市的发展积蓄人才,留在乡村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使乡土人力以及文化资源更加贫瘠,不利于乡土文化的发展与继承,最终使得乡土文化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被淡忘。
2.3 乡村学生精神生活相对匮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乡村学生的物质生活得到了保障,但是其精神文明生活仍然比较匮乏。另外,乡村家长一般认为读书的作用不大,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提高。乡村孩子毕业后面临升学难、就业难、致富难等局面,致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感受不到学习带给他们的希望与乐趣。
3 如何突破乡村教育的“悬浮态势”
3.1 重视乡村教育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要使乡村教育突破悬浮态势,首先必须加大对乡村教育的资金投入与政策倾斜,解决乡村教育现实问题。一方面可以从解决学生学杂费问题出发,学生学杂费问题自我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以来已经基本解决,但是又延伸出一个新的问题,国家按每个学生划拨的教育经费,常常使学校开支入不敷出,同时也打击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改善乡村教育条件,缩小城乡差距。教育条件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比如现代化教育设备、优秀师资等。利用现代化的教育设备使乡村教育从落后、封闭的传统教育中解救出来,使乡村教育向城市教育看齐。
3.2 重视乡土文化在乡村教育中的发展
良好的教育需要文化的充实,这种文化包含校园文化、本土文化以及个人隐性文化等。乡村教育中的文化发展是学校文化在乡村空间所隐含的隐形文化的延伸。乡村文化的构成要素包括:乡村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村民们的生存方式与行为、乡村生活中继承下来的传统文化、通过学校教育实现的创新文化。乡村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乡村文化教育应该以本土文化为主导,结合外来文化与民俗传统,学校正规教育要与自然野味相结合,与乡村情感相结合。乡村教育必须立足于本文化,在充分解读、吸收本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挖掘丰富的乡村文化。
3.3 建立平等的城乡教育交流机制
突破乡村教育的悬浮态势必须把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放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乡村教育不应该被看作是城市教育帮扶的弱者,而是支撑中国教育的坚强支柱。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打破以城市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态势,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双向交流与资源共享平台,加上相互沟通与交流的机制,建立一个双向沟通、良性互动、平等交流的平台。首先建立特定的信息交流渠道,将城市教育先进的成果转移到乡村教育中;另外建立制度化城乡教师平等对话与交流的机制,改变传统观念下城市教师对乡村教师帮扶的不平等理念,建立城乡教育合作模式,消除城乡教师之间的隔阂,为乡村教育营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
4 结语
总之,乡村教育要走出悬浮式孤岛必须在坚持自身发展特色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改革,国家政府应该大力扶持乡村教育,重视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消除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之间的差距,为乡村教育的发展打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 闫守轩.乡村教育“悬浮态势”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科学2013,29(2):37-38.
[2] 刘铁芳.重新确立乡村教育的根本目标[J].探索与争鸣2008(5):59-60.
[3] 赵霞,杨筱柏.当代中国乡村教育的文化阐释与价值选择[J].河北学刊2012,32(3):211-212.
[4] 杜尚荣,李森.当代中国乡村教育的主要问题及思考[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1(10):23-24.
篇6
关键词 乡村少年宫 未成年人教育 作用
近年来随着乡村少年宫的建设和发展,这不仅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与拓展,也是素质教育的有效外延,建设乡村少年宫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积极向上的人格素养,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如何劳动、如何审美、如何自律,意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面是本文对乡村少年宫在未成年人教育中作用和地位的几点认识。
一、丰富了义务教育内容,拓展了素质教育外延
乡村少年宫与城市少年宫的定位有所不同,城市少年宫不但收取费用,而且注重培养孩子的某项专长;而乡村少年宫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和基础性,在依托于学校管理的基础上,发展教学特色,明确规定少年宫不能开展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应免费为农村未成年人提供活动器材和教育课程。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村儿童在少年宫应获得的权利,绝对不会因为经济原因而被排除在乡村少年宫之外,有效丰富了义务教育内容与内涵,拓展了素质教育的外延。
二、严格遵循素质教育理念,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乡村少年宫践行了素质教育理念,少年宫内开展的各项活动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灵活性、趣味性、教育性,强烈吸引了大部分未成年人的眼球,也满足了他们的发展需求。一方面,乡村少年宫通过开展各种主题实践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了远大的人生理想,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乡村少年宫可以将剪纸、民间奏乐、手工编织、武术、太极、陶艺制作、茶文化等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进来,切实丰富少年宫活动内容,为农村儿童提供更为广阔的展示舞台,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很多孩子经过“乡村少年宫”的培训,掌握了基本的体育、文艺、科普类知识,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并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树立了良好的自信心和正确的人生观,全面提高了农村儿童的综合素质。通过乡村少年宫的培训,农村儿童可以逐渐摆脱“读书只为考大学”的落后理念,不要急于求成,而是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内在潜能,张扬他们的个性,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为留守儿童提供了活动场所,为改正儿童的不良习惯提供条件
当代中国约有1.2亿在外打工人员,且大部分都来自偏远的农村地区,因此也就产生了接近两千万的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驻守外地,很多留守儿童的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当他们遇到心理问题时也不能得到健康和正确的疏导,极大的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很多农村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也没有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意识,甚至会因为心理失衡而导致人格扭曲,产生犯罪倾向。乡村少年宫的建设为解决以上隐患问题创造了条件,它可以为广大留守儿童提供充足的课外活动场所,有效填补了课外教育和管理的空白。学生在家门口接受教育、参与活动,不但便于拓展学生视野,而且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生活,为解决留守儿童缺乏学习自觉性、缺乏正确的道德规范意识、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等不良现象提供了保证。
总之,随着乡村少年宫的进一步改进完善和发展,其在未成年人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也会越来越重要,相信乡村少年宫一定会为农村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成长撑起一片蓝天,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元清.对“乡村少年宫”建设的几点思考[J].甘肃教育,2011,(19)
篇7
【关键词】广西乡村旅游 高技能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C-0116-03
广西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于广西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和建设广西旅游强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调查表明,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人才问题已影响广西乡村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为此,本文在对广西27个农业旅游示范点从业人员学历和接受培训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就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专门的探讨,旨在为培养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出谋划策。
一、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及其对广西乡村旅游发展的意义
(一)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含义和特征。《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2010年)》中指出,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根据这一解释,结合乡村旅游行业的特点,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应该是:既有一定的旅游业基础理论知识,又有较高的服务技能和较强的分析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关键问题和疑难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乡村旅游一线岗位服务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两个关键词是“乡村”和“高技能”。“乡村”突出了此类人才的职业领域;“高技能”突出了此类人才的职业能力。因此,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不同于一般的高技能人才,也不同于普通的旅游高技能人才。因为它“乡村”的职业领域,使得它具有较强的旅游专业性、乡村地域性和业务复杂性特征;因为它“高技能”的职业能力,使得它有别于普通旅游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和中等旅游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总的来说,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具有实践能力较强、理论知识较好、乡村地域突出、专业特色较强等特点,在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层次构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乡村旅游人才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对广西乡村旅游发展的意义。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对于广西乡村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近年来,广西乡村旅游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全区已创建农业旅游示范点209家,其中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34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示范点4个;建立休闲农业园288个,涉及种养面积36.8万亩;乡村旅游点达1000多个,农家乐3000多家,分布在全区14个市、90多个县(市、区)。据调查,目前广西从事乡村旅游工作的人员已达数十万之众,仅桂林阳朔县就达5万人。在这个庞大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中,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服务技能较差的现状已经逐渐暴露出来,并已成为广西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一个瓶颈。
目前广西乡村旅游总体上还处于资源依托型和政策依赖型的初始发展阶段,其发展主要体现在量的增长而非质的提升。许多乡村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点由于缺乏高效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都比较薄弱,经济效益较为低下,有些甚至由于巨大的经济压力而处于停止经营状态。随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产品规模的逐步增加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乡村旅游市场的竞争也将日渐激烈。今后,广西乡村旅游的发展重心必然由量的扩张转移到质的飞跃上来。为此,乡村旅游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将成为广西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水平和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使得他们在较大规模的乡村旅游企业中成为管理者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而在较小规模的乡村旅游景区景点中又可以独当一面。在整个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他们是众多乡村旅游一线服务人员学习的榜样,承担着对广大一线乡村旅游服务人员“传、帮、带”的重任。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在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乡村旅游产品的生产与营销、乡村旅游接待的培养与服务等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必须加强对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二、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渠道主要有高校全日制旅游教育培养和乡村旅游岗位再教育培训。在高校全日制旅游教育培养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水平。据广西旅游局和广西教育厅提供的信息,广西目前有42所高等院校开设旅游专业,旅游类在校生规模(含中职教育学生)约3万人,其中旅游高职高专学生约1万人。统计显示,广西旅游高职高专教育涉及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景区管理、旅游策划、导游服务与管理、旅行社管理、涉外旅游管理、旅游工艺品设计、旅游外语等专业。在广西旅游高职高专教育师资队伍中,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教师比重不断提高。此外,广西的旅游教育与行业联系日益紧密,旅游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2012年,我们对广西桂林、南宁、柳州、北海、钦州、防城港、河池等7个市27个农业乡村旅游示范点4903名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本科文凭的从业人员129人,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2.63%;有高职高专文凭的从业人员358人,占7.30%。
在乡村旅游岗位再教育培训方面,各种类型的培训工作已经逐步展开,培训工作总体效果良好。在我们随机抽样调查的27个乡村旅游示范点中,有18个乡村旅游示范点的从业人员接受过一次以上的岗位工作培训,占调查总景点数的66.67%;接受过相关岗位工作培训的为3079人次,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62.80%。其中,到各类院校进修过相关课程培训的共131人次,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2.67%;参加过3天以上(含3天)乡村旅游培训班的共642人次,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3.09%。调查结果表明,各类培训工作使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行业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他们学习到了掌更多的旅游行业文化知识,服务技能有所增进,服务意识有所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加强,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特色旅游开发理念逐步养成,乡村旅游项目开发不断翻新,乡村旅游环境卫生状况不断改善,景点接待能力逐步提高,游客接待量稳步增长。
(二)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未引起足够重视。如前所述,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在广西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调查结果表明,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并未得到相关管理部门和乡村旅游企业(点)的足够重视。首先,对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相关问题认识不清。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作为乡村旅游人才结构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应该具备哪些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可以胜任哪些具体岗位工作?是否需要进行高技能资格认证?相关管理部门对于这些问题并未认真思考和研究。多数管理者认为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与其他乡村旅游服务人员之间只是能力的差异,而没有类型上的差别。其次,没有建立起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相关教育培养机制。如前所述,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高校全日制旅游教育培养和乡村旅游岗位再教育培训。但调查发现,广西高校全日制旅游教育对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极为有限。在广西目前开设旅游专业的42所高等院校中,没有一所院校开设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方面的专业,甚至没有开设相关课程。在岗位再教育培训方面,广西至今依然没有制订专门而统一的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岗位培训方案或机制。
2.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未能满足乡村旅游发展需求。首先,高校全日制旅游教育还不能满足广西乡村旅游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虽然广西目前每年毕业的旅游高职高专学生多达近万名,但是,由于各旅游高校教育在培养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招生对象等方面几乎没有专门针对乡村旅游而开展,加上由于绝大多数乡村旅游点远离城市,从业人员在经济条件、社会条件和生活条件等方面较为艰苦,因此大多数旅游高校毕业生并不愿意到乡村旅游点工作。调查显示,效益较好的乡村旅游示范点中,仅有9.93%的从业人员具有高职高专以上文凭(包括高职高专文凭),且其中有多达53.2%的文凭并非旅游相关专业。其次,广西乡村旅游岗位再教育培训力度小,覆盖面窄。广西旅游局与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曾于2010~2011年组织开展“全区全面开展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大培训”工作,但截至2012年7月,随意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仅有约66.67%的乡村旅游示范点曾接受到一次以上的各类旅游岗位培训。这其中如果除去培训工作做得比较好的桂林世外桃源农业旅游示范点,其他17个乡村旅游示范点每年(旅游经营年数)平均培训不到1次(仅为0.83次);17个示范点仅有52人到院校进修过旅游相关内容,只有620人参加过3天或3天以上乡村旅游培训班,有1731人参加过3天以下的培训,分别占总人数(4481人)的1.16%、13.84%和38.63%。不少乡村旅游示范点认为,各类乡村旅游培训活动过少且内容不够全面系统,希望能有机会接受更多更系统全面的培训活动。绝大多数乡村旅游示范点反映,他们急需文化水平高、业务素养好的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强烈需要引进或培训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才、旅游规划策划人才、宣传促销人才、种养和手工技术等专业技能人才、餐厅和导游服务等接待服务人才以及乡村旅游演艺人才。
三、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策略
(一)积极发挥政府部门的组织引导职能作用。鉴于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特点,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成为一项任务繁重的教育工程,必须发挥旅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农业等政府职能部门的组织协调功能,引导开展人才培养和培训工作。一是组织做好全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调查和全区乡村旅游从业人才需求现状调查;二是根据全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结合乡村旅游管理规范,制定相关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政策,确定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相应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培养机制;三是协调相关院校与乡村旅游企业(点)及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关系,明确各方职责,落实各项教育和培训工作任务。
(二)充分发挥广西旅游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广西旅游教育资源相对丰富,旅游职业院校既具备旅游基础理论知识教育条件,又具备旅游实践技能培训条件,是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但是,当前广西乡村旅游产业高速发展与旅游学科自身建设不足存在着矛盾。自治区旅游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农业厅与教育厅等相关机关部门应通力协作,积极引导旅游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办学模式,充分发挥广西旅游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培养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例如,在桂林旅游高等学校等院校开设乡村旅游管理专业,对就读者给予考分优惠和学费补贴;还可采取“高校+地方政府+乡村旅游企业(点)”等人才合作培养模式,根据各地乡村旅游企业(点)的具体人才培养要求,“订单式”培养和培训人才。同时,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实用型旅游人才就业竞争力。
(三)完善乡村旅游种养、手工技能等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乡村旅游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具有专业特色性强、知识面广的特点。除旅游学科相关文化知识外,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还应掌握生态农业种植、特种动物生态养殖、传统手工制作等专业知识和技艺。而这些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艺的培养,可通过相关政府部门的组织协调,由各相关职业技术院校组织实施,也可直接由各乡村旅游企业(点)根据具体需要,联系相关培训部门或行业机构进行培训。
(四)做到基础理论知识教育和实践技能教学的紧密结合。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做到旅游相关基础理论知识教育和旅游实践操作技能教学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基础理论知识是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素质基础,实践操作技能是其能力的体现,两者缺一不可。具体做法:一是根据当今和未来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和能力需求进行认真调查分析;二是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科学系统地制定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理论和技能并重的人才培养体系;三是采用“订单式”办学等方式调动乡村旅游企业(点)参与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灵活采用知识讲授、理论分析、案例教学、观摩学习、个案讲解、现场示范、集体讨论等多种教育和教学方法。
广西乡村旅游经营管理型人才严重缺乏,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更是严重不足,人才已成为影响广西乡村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要解决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问题,首先必须从认识入手,政府管理部门和乡村旅游企业都要充分认识到高技能人才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要采用院校培养和部门培训两条脚走路的方式,以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再次,根据乡村旅游牵涉专业面广的特点,要调动社会相关行业参与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培训;最后,要建立起乡村旅游发展调查分析机制,并根据调查结果和未来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培养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许燕裕.广西乡村旅游发展显成效 [EB/OL].(2012-04-24)[2012-10-08].http:///gjw_zt/jtly/gxclyfz/kan/
201204/t20120424_423076.htm
[2]梁昆.广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3]郭满女.广西旅游院校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2011(7)
[4]陈幼君.试论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2)
[5]周志宏.乡村旅游职业教育发展困境和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
[6]于春雨.关于我国旅游专业人才状况的分析[J].旅游纵览,2011(2)
[7]孙飒.高职院校旅游类人才培养和就业问题的相关调查研究[J].价值工程,2011(18)
篇8
会讲伊始,北京市海淀区教科所所长、敬德书院执行副院长吴颖惠女士首先发言,为本次会讲破题。她指出,敬德书院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儒学的传播。中国儒家文化的根来自于乡村,“只有乡村文化的复兴,才有中华民族的复兴”。在城市化建设中,我们还要寻找和建设乡村文化。我们农村的教育还有农村的教师,在整个乡村文化的保护中间,处于什么作用?我们在思考,能不能把两个话题放在一起,一个是乡村文明,一个是乡村教师。这次会讲,专门请大家来讨论一下教育系统是怎么认识乡村教育与乡村教师的。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敬德书院荣誉院长楼宇烈先生谈到了教师职业的神圣性问题。他说,教师的职业是关系到千秋万代,子子孙孙的,其神圣性就体现在这个地方。教师想要受到社会的尊重,首先要教师自己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神圣的地位,或者这样的职位。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许涛司长从目前乡村教育概况、重点实施项目、研究方向、解决策略方案等几大块内容围绕论题进行深入剖析阐述。北京师范大学徐勇教授、江西弋阳教体局方华局长和首届“启功教师奖”获得者、重庆市奉节县永安中学张祖安老师,分别就自身对“乡村教师与乡土文明”这一主题的理解发表了看法。徐勇教授特别提到了古代乡村教育中的私塾体系。他指出:在古代的乡村社会,塾师的地位主要是那些没有文化和文化不高的社会大众所奠定的,塾师受到这些人的尊重并且享受非常高的社会地位。塾师作为古代乡村的知识分子,作为当地的知识精英,以研习儒家学说为己任。他们是乡村社会道德礼仪的看护者,他们谨言慎行,劝导乡民向善行善。而塾师的消失,也就意味着乡村文明的逐渐消逝。
篇9
关键词: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一、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问题
首先,许多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的认识不够,没有参与培训的自觉性。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一些乡村教师功利心过强,将培训当作工作任务,认为信息技术能力与自己的学科教学关系不大,导致培训的最终效果不好。其次,有些培训并不符合教师的学习需求,只是根据现有的资源安排培训工作,没有关注乡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再次,很多培训机构的培训方式单一,主要是理论知识教学、专家讲座和实践操作。教师在培训中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表达自己意愿和想法的机会[2]。培训机构除了是教师培训的组织者和资源研发者之外,还要承担管理和服务的责任。但培训机构对教师的日常管理不够,无法有效提高培训效果。最后,乡村地区的信息设备不完全,设施应用率也不高。有的学校根本没有配备电子教室、电子备课室、多媒体等设施。教师无法在实际教学中积累应用经验,教学观念也得不到更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受到了阻碍。
二、互联网+背景下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培训策略
(一)完善教学设施,改善教学环境
完善的信息技术设施是提高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前提,也是提高乡村学校办学条件的物质保障。加大对学校信息技术设施的资源投入有利于建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提供提升能力和展示自我的机会,能够营造出自主学习的氛围,增强教师培训的效果。同时,完善信息技术设备能锻炼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扩展教师的教学手段,有利于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转变教师思想,提高反思意识
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推动了教育领域的改革。加强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有重要的意义。培训必须让乡村教师产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主动参与到实践操作中,才能锻炼教师的技术能力,增加知识积累,促进教师培训理念的转变。反思意识能帮助教师回顾培训内容,思考培训内容对自己的意义和价值。在反思中,教师能够调节自己的学习态度,有助于培训目标的实现。教师可以通过写培训日志的方式进行培训反思,与其他教师交流自己的经验,找出自己在信息技术应用上的不足,从而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选择恰当内容,增强培训效果
调查发现,有些培训内容与乡村教师的实际教学情况不符,会出现培训节奏过快、培训内容繁多等情况,导致很多教师无法理解培训内容,达不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因此,教师培训的内容要短小精悍、具备很强的针对性。在培训前,培训机构可对教师开展需求调查,了解乡村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需求,听取他们的想法,适当调整培训内容,从而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另外,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需要关注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教师的教学综合能力。有些乡村教师的年龄较大,学习能力和操作能力都比较差。针对这些教师,培训机构可以重点培养他们利用互联网搜索资源、制作教学设计和分析典型案例的能力,还可以在培训中加入主学科的教学案例,增强培训内容的真实性,帮助教师理解信息技术知识,以此加强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的认识,避免出现资源浪费和教学资源与教学实际不符的情况,有效提高教师培训的效果。
(四)建立评价机制,提升教师能力
除了关注教师培训思想和培训内容外,学校还要加强对教师培训的监管,建立完善的培训评价机制。首先,可将培训工作与最终的绩效挂钩。如果教师不能按时完成培训任务,绩效工资就要扣除相应的绩点,以此来引导教师主动投入到培训工作中。其次,开展后续追踪工作,观察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情况,评价教师最终的培训效果。最后,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学校要及时为教师提供帮助,组织教师不定期地深造和指导,才能有效提高乡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篇10
关键词 网络媒体
城乡知沟 乡村教育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当今信息社会,网络媒体的作用与影响力日益增强。一种思维是互联网在城市的普及与在农村的缺位,必然造成城乡“知沟”差距进一步拉大。另一种思维则是互联网在知识与信息上的海量性及几乎不受时空限制的传输特性正是缩小城乡“知沟”差距的利器。这两种思维都缺乏对人的因素的考虑,犯了工具决定论的错误。网络媒体只是一个工具,人的因素才是问题的主因。因而,本文认为网络媒体要起到缩小城乡“知沟”差距并阻止这一差距在新媒体的冲击下进一步扩大的话,则必须加强农民对网络媒体的使用能力提高农民的媒介素养,而做到这一点,先行条件则是要对农民做好相关方面的教育培训,即相关的“乡村教育”要推行起来,因为有效使用网络媒体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及相关技能这一必要前提条件。
一、网络媒体在农村稀缺的现状与原因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5年12月31日调查表明,我国城市网民大约有9168.6万人,城市网民普及率为16.9%;而同期乡村网民1931.4万人,网民普及率仅为2.6%。乡村网民数量是城市网民数量的1/5,普及率是城市网民普及率的1/6。CNNIC在截至2006年底的数据是:农村家庭拥有的电脑数量为每百户2.7台,远低于城镇电脑拥有量每百户47.2台。CNNIC提供的《2007年中国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6月,农村网民规模为3741万人,其中农村中小学生网民1575万,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网民达2000万人。从这个报告中可以得知,留在农村的真正意义上的农民,上网者仅有166万。
CNNIC第20次调查报告显示,2007年6月为止我国网民达到1.62亿,其中城镇网民占到近8成(76.9%),而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还只是5.1%。CNNIC2008年的调查显示:53。3%的不上网的农村居民是因为不懂电脑或者网络而不上网。截至2009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人,农村网民规模达到9565万人。
从上述数据来看,农民上网还不是普遍现象,虽然近年来农村网民数量逐渐有较大的增长,但农村网民主要是农村中学生以及农村青年打工者,他们已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农村网民。这从电脑在农村的占有率就很明显地反映了这一特征,虽农村网民逐年有较大的增长,但农村居民电脑拥有量增长缓慢,这就说明网络媒体在农村仍缺乏市场。据农业部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农民上网的平均比例只有O.2%,且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农民的上网率几乎为0。这一反差带来的结果是城镇居民在信息的获取上与农村居民的差距逐步扩大,加上城镇居民的知识占有优势带来的对网络媒体的有效主动利用,必然递进式地增加其信息与知识而进一步扩大城乡“知沟”差距。
网络媒体在农村普及率低的原因:一是实用性不大导致的需求心理不足。我国小农经济的特性决定了大部分地区的农民并不需要利用互联网来建立起农产品的“产、供、销”渠道;二是青少年上网成瘾导致不少只对电脑有粗浅感性认识的农村居民认为电脑是坏东西,这也影响了农民的购买欲望;三是二次付费偏贵带来的“买得起,用不起”的购买顾虑同样影响购买欲望;四是使用网络媒体对知识与技能上的要求,又对农民购买电脑设置了一道心理障碍。
可见,解决电脑在农村难以普及的关键则是发展教育与经济,因而,要想网络媒体在农村普及并利用其缩小城乡“知沟”差距,发展相关方面的“乡村教育”则是必须要做好的前提工作。
二、网络媒体在缩小城乡“知沟”差距上的优势
利用大众媒体缩小“知沟”差距的做法早已有之,我国近代报业开启民智的传统其实就是一种努力缩小中西“知沟”差距的做法。相对而言,网络媒体在缩小城乡“知沟”差距方面的功能更为强大更为便利。对于互联网而言,其在这方面的明显优势就是其信息的海量性与互动性,具体而言:一是百度等搜索引擎的强大搜索功能。对于不知晓的知识,输入关键词基本都可以从中得到通俗易懂的回答;二是各类网站的健全性。通过互联网,各行业的基本知识都可以清晰全面地呈现给使用者。而针对不同层次与年龄人的网站,更能让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爱好的使用者能做到各取所需;三是各类博客、时评、论坛、社区等栏目的丰富性,完全可以起到过去政论报刊的作用而开启民智,这对农民如何开拓思维与更新观念具有很好的启迪作用。同时,就知识容量及信息容量而言,纸媒体在容量上具有限定性,而电脑则几乎不受限制,是一个无所不包的电子图书馆。
网络媒体除上述优势以外,其互动性则又是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其互动性帮助了使用者在寻求这些知识时的便利与能动性。网络既是一个娱乐的平台,同时也是学习的平台。对于农民,只要有学习欲求,通过电脑基本可以弥补乡村信息隔绝的不足,也可以弥补农村书籍资料匮乏和缺乏教师这一问题。正如美国现代化的理论家英格尔斯对于大众媒介对现代化的积极作用的描述:“大众媒介给人们带来有关现代生活诸多方面的信息;给人们打开了注入新观念的大门……所有这一切在能够接受外来影响的人那里。将会导致更多的现代性。”网络媒体的出现在信息上使整个世界呈现“地球村”状态,因而利用互联网在帮助农民开启民智以及“睁眼看世界”这些方面具有传统媒体无法做到的技术优势,对改变农民对农村向现代化变迁,皆是一种有力的推动工具。“大众传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补偿自然形成的乡村隔绝状态……大众传播开阔了农民的视野,传播了信息,说服农民接受变迁。”
我们多谈论近代报人利用报纸作为缩小中西“知沟”差距并开启民智的工具,网络媒体综合三大传统媒体的优势以及在知识与信息上的“超市”特征和互动性,应是发挥这一功能的更好媒体。但是,如何利用互联网缩小城乡“知沟”差距,使农民会正确使用互联网会对互联网的信息进行批判接收与理解则是关键,而问题是在我国农村,农民缺乏的就是知识并进而由于知识缺乏导致的无法对互联网的正确使用和利用。因此,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式农民,对农民开启民智缩小城乡“知沟”差距,互联网是一个有效的工具,但对农民进行针对性的乡村教育则是关键前提。
三、对“乡村教育”这一网络媒体在农村普及的关键前提条件分析
网络媒体在缩小城乡“知沟”差距上与其他大众媒体相比具有绝对优势,但其在使用上的复杂性与对知识的高要求则是其在乡村普及的重要障碍,农民要想在互联网上能动地寻找自己想要的资料以及准确理解相关资料,而不导入仅仅寻求娱乐与刺激的偏向,则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与媒介素养。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平台特性,网民需要的信息不是直
接地呈现在网民面前,需要网民自己从这个平台上去搜索并选择,而这个搜索选择就对网民的知识水平、个人修养与爱好提出了_一定的要求。这也是文化水平高者多把互联网当成获取信息与知识的工具而文化水平低者则把其仅当成娱乐的工具的体现,因此,要想互联网在农村普及并达到缩小城乡“知沟”差距的功能,对农民进行相关教育尤为必要,否则,“网络下乡”等良好愿望的措施都可能治标不治里。
解放前,梁漱溟、晏阳初、黄炎培皆认识到改变农村则必须对农民进行文化教育,三人都认识到对农民进行教育才是改变农村的治本之方。如梁漱溟认为,通过乡农学校对农民进行教育,才能做到乡民自治。晏阳初认为,对农村要搞平民教育,包括文化教育和艺术教育。如今,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要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式农民,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则是根本,农民知识的增长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两个最基础的基石。梁漱溟指出:“总言之,救济乡村便是乡村建设的第一层意义,至于创造新文化,那便是乡村建设的真意义所在。”。梁漱溟还认为在社会改造时期,则应注重社会教育、成人教育、民众教育。这些观点用在今天同样正确,因为新式农村的建设,没有新式农民则是不可能成功的,而没有文化知识做基础则根本不可能成为新式农民。而能发挥这一教育功能从而缩小城乡“知沟”差距的网络技术则是开展这一教育的有力工具。
但如何使“农民科学化”和“科学简单化”,以期把简单化了的科学技术转化为农民自己的实际操作,一直是平民教育工作者从事乡村改造事业的第一要素。可见,成熟的技术转化为农民的现实技能,是一个教育难题也是首要问题。对于农民关于网络媒体方面的教育主要包括:一是要使农民具备相关使用技能,包括如何上网如何查找下载资料如何打字以及系统如何安装等基本技能。对于硬件毛病,一个村至少应该有一个能解决基本问题的技术员。二是要对农民进行基础知识的再教育,对网络的正确利用所依附的本体还是知识。但采取何种方式为佳?梁漱溟在他那个时代给出的药方是:要靠外来的力量。主要靠有知识的外来人来充当教育先锋。这些外来人指“有知识、有眼光、有新方法、新的技术的人”。而晏阳初希望让受过平民教育的青年成为乡村建设的主要力量。这些方法在如今也具有可借鉴性。
相关文章
精品范文
10对乡村振兴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