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劳动实践劳动感悟范文

时间:2024-03-28 11:43: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劳动实践劳动感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劳动实践劳动感悟

篇1

关键词:小学品德;情感教学;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0-0020-01

品德教学需要情感的教育、情趣的引导以及文化的熏陶。小学教育属于启蒙教育,单纯的理性的说教与道理的灌输往往无法发挥有效的作用,更多的应该进行情感方面的教育以及思想方面的引导。教师要客观、准确地认识到目前小学生的思想认知特点、思维能力等等,从而带着一颗热心来积极引导学生,用情感教育鼓舞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一、实践引导,情感体验

情感教学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因为只有通过实践体验,才能真正收获情感认知,也才能使学生真正修炼成一种品格,所谓情感体验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就是良好品格塑造的过程。教师必须善于灵活运用教材知识,将课堂理论知识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体验、去感受,从而丰富自我,塑造出一个充实的人生成长经历。例如,小学低年级“拉拉手,交朋友”这一课,就是一个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联的课题,教师在讲授这一课时,可以将课堂打造成一个交友课堂,让孩子学会交朋友,学会同他人相处。首先,可以让同桌两人一组,先以同桌为例展开“拉拉手、交朋友”的实践,教师在一边用和蔼、亲切的话语鼓舞学生:伸出你的小手,伸出我的小手,我们手牵手,你向我微笑,我朝你点头,从此便是好朋友。让同桌之间一组,一边学习教师的口号,一边操作,通过几轮的反复,同桌之间增进了友谊,在此基础上,展开同其他同学的合作,让学生学会交友,这样整个班级就结成一个大集体,成为其乐融融的一个大家庭。

二、讲述故事,宣泄情感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种美德需要从小培养,从基础阶段去塑造,小学时代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孝顺美德是十分必要的。所谓孝顺、尊重等品德也需要情感的力量去塑造、教育和培养,因为品德教育并非通过说教就能做到的,而是要打动学生的内心,让学生在内心产生一种感动,出现一种共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品德教育的效果,也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例如,“父亲的疼爱”就为孝顺品德教学提供了有利素材,教师可以借助这一素材,用情感的力量来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在未正式学习这一课前,教师可以上网为学生寻找一些关于父爱的视频资料,让学生通过看这些资料获得一种主观体验,获得一种感悟,心灵受到触动。经过实际的播放可以看到,一些学生甚至流下了眼泪。学生的心灵与情感受到洗礼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组织起来,针对所看的故事发表自己的感想,或者讲述一些关于自己和父亲的故事,用自己的方式去诠释对父爱的理解,学生在感动之心的带动下开始思索,开始搜索记忆,一些学生讲出了生活中非常小的事,但是却表达出了对父爱的深刻理解。一名学生说道:“我爸爸每天早餐都为我剥鸡蛋,将煮熟的还烫手的鸡蛋用手颤颤地剥皮,再立刻放进我的碗里,说要趁热吃……”学生都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诠释对父爱的理解,一些学生说着说着还哭了,这就是对父爱的深刻理解。

三、亲身实践,表达感受

情感教学离不开实践的过程,因为只有经过实践、实际体验才能获得最真实的感受,才能收获一种思想认识。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实践,主动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通过实践来获得认知,获得一种感受,并将这种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情感教学,才能让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去生活。例如,在学习“我的劳动感受”这一课后,为了能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劳动的感受,可以组织学生投入社会实践,为学生布置一些劳动任务。如组织学生打扫教室、去户外锄草、捡垃圾等等。让小学生在擦擦、扫扫之间体会到劳动的滋味,通过弯弯腰拾垃圾来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当劳动完成后,当学生静下来,再让学生表达一下自己的劳动感受,有的学生说:“劳动的滋味是累的,因为伴随着肢体活动,全身很累。”有的学生说:“劳动是美的,因为经过劳动,我们的班级、我们的生活环境都焕然一新、一尘不染了,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感到很舒适,很美好,因此,劳动应该是美的。”不同学生表达了不同的观点,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传达对劳动的感受和认知,最后教师进行集中总结,让学生意识到劳动是苦中有乐,让学生热爱劳动。

四、结束语

品德课是教学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科目,是对学生进行思想的引导与品德的教育。品德教育需要情感的带动和支持,需要依靠情感的熏陶,教师必须利用情感教学来感动学生,让学生真正从内心领悟到品德的高尚、思想的纯洁,这样才能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与文化修养,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知春,石世平,王楠.我国高校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心理预警研究现状概论[J].中国成人教育,2010(22).

篇2

关键词: 中小学 音乐教育 民族音乐教学

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是整个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民族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它在整个基础教育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遣产,其中民族歌曲、民族器乐、曲艺戏剧及民族音乐理论都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和艺术风格。

目前,民族音乐内容在初中音乐教材中占了一定比例,但在整个中小学的民族音乐教育中,还是出现了忽视民族音乐教育,而偏重通俗音乐教育的现象。个别学校,删减了民族音乐的内容,加大了一些通俗音乐的内容,导致学生缺乏对民族音乐的基本知识的学习,缺乏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在音乐教学中大力弘扬民族音乐,学校责无旁贷地成了主要阵地。然而,音乐课堂上却面临着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中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不大。我曾对一个班做过一项调查,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不喜欢民歌,认为民歌土气、难听、没有时代感、没有新鲜感、不够刺激。他们甚至认为在学习和生活中民族音乐可有可无。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1.随着音乐商业化的发展,网络和各类传播媒体日益增多,多元的音乐环境正以空前的力度和速度感染、冲击着人们。而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逐渐发育成长,世界观和审美观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现代媒体让他们把注意力过多地投向了通俗音乐领域。面对良莠不齐的音乐市场,鉴别力和控制力并不强的他们容易被一些描写爱情、失恋等内容的歌曲所左右,对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

2.社会上大部分人群认为民族音乐不能带来直接物质利益。人们逐步远离民族音乐有一个重要原因,即他们认为学习民族音乐不能给人带来现实的利益。而不知民族音乐是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在音乐领域的积淀,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它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观,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有着深远意义。

3.民族音乐改革与创新落后于市场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长此以往,没有青少年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和发扬光大,民族音乐将会失去它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因此,在教学中发挥民族音乐教育的优势,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他们的民族意识,显得尤其重要。这也是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音乐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认识理解民族音乐呢?我认为可以进行以下几点尝试。

一、激发兴趣,感悟民族音乐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选材方面来看,我国民间音乐非常丰富,仅“民歌”部分就含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大部分,各个部分中又含有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格各异的作品。应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中选择主题鲜明、风格性强、旋律优美的作品介绍给学生。如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的含蓄、委婉之美;陕西民歌《三十里铺》的纯朴、真挚之美;山西民歌《看秧歌》的热烈、酣畅之美;东北民歌《瞧情郎》的风趣、幽默之美。精心的选材结合老师生动细致的讲解,能引起学生心中强烈的共鸣,感受民歌之“美”,激发起他们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另外,也可以通过学习一些带有典型民歌风味的通俗音乐,加强民族主义精神的教育。如在讲授民族音乐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明白通俗音乐离不开民歌,民歌是一切音乐创作的源泉的道理,使学生从热爱民族音乐,增强对民族音乐的感情。

我们在教学时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有说服力、民族风格鲜明、地域特色突出、学生熟悉并喜爱的通俗歌曲,介绍给学生,引领学生自觉探源。例如张千一创作、李娜演唱的《青藏高原》,其音调素材、旋律韵味,特别是“呀啦索”的衬腔,均具有鲜明的藏族民歌风格。胡松华演唱的《赞歌》,是歌唱家根据蒙族民歌《金叶玛》改编的,其衬腔“啊哈嗬咿”,具有辽阔的草原气息。深受广大学生喜欢的腾格尔的《蒙古人》、《天堂》也注入了鲜明的蒙古族民间音乐的元素。说到新疆风味的民歌,让我不禁想到时下风靡全国大街小巷的“刀郎”演唱的新疆风味特浓又结合流行音乐元素的歌曲,他演绎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驼铃》等歌曲别具韵味,特别是采用流行音乐元素来演绎后,歌曲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学生在对这些乐曲创作根源的追溯中会对民族音乐产生由衷的热爱之情。

二、更新教学观念,寓教于乐

“乐(音乐)即乐(快乐)”。音乐教师要勇于从传统的角色中跳出来,变“教书匠”为“活动设计师”“合作伙伴”,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宽松、融洽的人际环境。音乐教学应该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让每个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感觉音乐,欣赏音乐。把主动权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开放式、自主式、探究式的教学环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探索中产生浓厚兴趣。例如某学校的老师在给学生讲授戏曲的课堂上,先指导学生制作脸谱,以墙上挂着的大、小、三花脸及鬼怪脸谱,营造出独特的课堂氛围,然后带领学生在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伴奏手法,与曲艺音乐、戏曲音乐融合的《说唱脸谱》的MTV中,跑圆场进入教室。学生们看着MTV中动感十足、千变万幻的戏剧造型,时不时交头接耳议论,发出欢快的笑声。在这样欢乐的气氛中,老师不失时机地以音画结合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介绍京剧艺术表演大师梅兰芳的同时,还渗透戏曲知识:“他男串女角,擅长青衣及刀马旦”,“他在京剧中的手势动作有100余种,曾使广大中外观众倾倒”,他的代表曲目有《穆桂英挂帅》、《霸王别姬》、《洛神》……这堂课使学生们在欢乐有情趣的音乐活动中,初步体验到京剧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魅力。抛砖引玉,使其成为引导学生热爱京剧、关注戏曲艺术的“起跑线”。我在给学生讲民歌中的“劳动号子”时,并没有按常规先给学生灌输什么是劳动号子,而是先让每组选几名学生到钢琴旁,当十几名学生齐力抬起钢琴时,我让其他学生为他们呐喊助威。在热闹有趣的氛围中,学生明白了劳动号子与人民的日常劳动生活密不可分,它是直接伴随体力劳动,并和劳动节奏密切配合的民歌。这样让学生们在欢快的氛围下学习民族音乐,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认真选材,结合视唱教学,扩大民族音乐教学内容

初中音乐教材中选编了大量的民族音乐歌曲,如《茉莉花》、《四季歌》、《嘎达梅林》等。在选教这些歌曲时,首先要向学生介绍歌曲所包含的内涵,使学生充分理解词和曲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学唱过程中自始至终接受民族音乐的情感教育和知识技能训练。在视唱教学中,选一些民族音乐歌曲的乐句、乐段,利用齐唱、对唱、合唱等各种形式,进行视唱教学。同时,在视唱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乐句内容,体会乐曲所表达的音乐风格和主题,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民族音乐教育。

四、老师的教学示范不可忽视

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经说过,“固然一个蹩脚的指挥会令人失望,但一个糟糕的音乐教师会整整30年将30批学生对音乐的热爱统统扼杀掉”。一个有较强综合教学能力的音乐老师,不仅会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而且能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增强学生音乐学习的动力。若教师能“有腔有调”地唱上几首民歌,拉上一段《二泉映月》,弹上一曲《高山流水》,既能给学生提供更为直接的示范演奏,又能直接把学生引领到民族音乐中去。音乐老师声情并茂、富于美感的范唱、范奏可以为课堂教学增加无穷的魅力,会使学生感觉更亲切、更直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容易被调动起来。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效。民族音乐传统不是凝固不变的,它需要在不断发展的文化环境中获得新生,成为不断发展、不断强大的民族精神力量。“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颗音乐的种子”。教师的任务是使它开花结果。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刻苦钻研,勇于实践,为弘扬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肖常纬.中国民族音乐概述.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7,(1).

[2]伍国栋.中国民间音乐.浙江教育出版社,1984,(1).

[3]叶奕韩,祝蓓礼.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3

[关键词]文学理论 实践教学模式 高校

[作者简介]巩巧梅(1970- ),女,甘肃武山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汉语系主任,教授,主要从事文学理论教学研究。(甘肃 合作 747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165-02

一、文学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状

所谓实践教学,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活动。它通常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建构一种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总体素质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①实践教学在现在的大学教育中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基础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基于面向社会服务的职业需求。在理工科院校、高职院校和师范类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具体实践操作学习并掌握某项技能,所以,实践教学不是一个新鲜的词语,而是职业准备前的必要的教学手段。《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教高司[1998]33号)文件中明确提出:“教学大纲的内容应包括本课程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时分配及必要的说明等部分。”特别是《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本科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公布以来,各高校在教学计划修订与课程建设中,都加强了实践教学,并在实践教学法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改革。

在师范类本科院校中,宏观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毕业论文要求、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微观的改革(指各门课程)主要体现在学生自主思维的培养、启发式教学、作业布置等方面,基本上大同小异。除了以实践性为主的课程及含实践性的课程外,一些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也开始了各种实践教学的探索,目标便是“因材施教”“学以贯通”。“文学理论”是全国所有高校中文系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因其理论的抽象和庞杂往往造成学生理解的困惑,古今中外观点的碰撞、概念繁多、流派纷呈、风格不一而足,从理论到理论的讲述使师生沉陷于理论的泥潭无力自拔,而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讲授中,常常忽略了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导致学生不会使用所学理论分析各类文艺现象。为了加强学生对各类文艺现象的感性把握,加深对理论问题的理解,各高校教师把解决的重点都放在了教学方法的探索上,分别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加强“实践”环节。

北师大主要采取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相结合,包括课堂讲授、组织讨论、作业方式等,课堂讲授注重知识传授和原理讲解,主要包括课堂讲授、讲解、名家讲座;组织讨论侧重加强学生理解和拓展研究,主要包括讨论、答疑、课后读书报告;作业方式关注学生知识扩展和思想创新,主要包括随堂论文、文艺现象讨论、专题小报告和综合考试。湖南师范大学的改革为传授知识与传授掌握知识的方法并重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采用启发式、问题教学法、理论和事例结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课堂、名家讲座、增开选修课等方式。扬州大学有阅读经典名著、写读书笔记、观摩经典影视、讨论、辩论、演讲、写小论文、文学创作、自办文学刊物等实践环节,同时,本课程体系的相关课程也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例如,“文艺社会学”课有社会调查、数字统计、量化分析等实践环节;“文艺心理学”有心理调查、作品心理分析、心理测试等实践内容。广西师大在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更多地向现代教学方法发展,除采用讨论式、座谈式、对话式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外,还观摩教学录像和经典影视片;除采用作业、课程论文方式检查和促进学生的学习之外,还注重多媒体教学资料和影视教学资料库的建设。厦门大学的教学以讲授为主,兼以课堂讨论及文学评论写作的训练,以此逐步增进学生的学术训练与学术兴趣。

理论回归实践是一种必然。虽然每个高校采取了多种教学手段把理论引向现实,在现实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是,回归后的理论究竟起了多少作用?实际的情形是,用理论阐释理论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用西方先进的理论阐释中国的文学现象的做法仍旧是研究文学理论及文学现象的主要途径。而最突出的问题是师范院校在文学理论的培养上完全忽略了人才培养目标,理论研究的方法不能让学生站在中学的讲台上用理论的知识去解读不同文体、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

二、文学理论课“一套两线”的实践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不能把“实践教学”简单理解为“就是除理论教学之外的所有教学环节,包括教学计划之内的课上实践教学、技能训练、综合实训、见习和实习等,也包括学生的第二课堂、毕业设计、学生军训、公益性劳动课、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也不能在方法上单一地认为是“由原来以教师为主体转变成了以学生为主体,在途径上,改变了理论教学灌输式教学,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感悟”②。事实上,在本科教学中,为数不多的几次讲座和研讨并不能解决文学理论的困惑,对学生欣赏、分析和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不会有大幅提升;而如教材上作品的分析印证理论的做法,教条又牵强附会;试讲或实习等也不能解决某一门课程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所以,笔者认为就某一门课程而言开展的实践教学,一定要紧贴课程的内容和性质进行设计,同理论建构的体系一样,实践教学也应该有一套体系。

为此,作者针对文学概论教学,探索了“一套两线”的连贯的、既紧贴理论教学又能逐步提升学生鉴赏水平的实践教学模式体系,既有益于培养学生一定的欣赏、分析和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捕捉美感的能力,以及独立分析文艺问题的能力,更有益于学生将来从事语文教学对文章的把握和解析。“一套两线”是指一套体系,两线并进。一条线突出教学改革实践,一条线是为改革搭建形式多样的实践平台。

1.教学改革方面。改变纯粹的理论式教学,分“理论讲解”和“理论指导实践”两步走,使学生在掌握文学的一般原理和相关的知识后,让学生更具体、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样式、类型、形态、结构、层次、叙事和抒情的技巧和风格特征等,除了采用写小论文、读书指导、学生助讲、专题讲座等较为普遍的实践探索模式之外,依据文学理论包括的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四部分不同内容及教学目标、学生实际,建立了一套相关的实践教学设计:(1)在“文学本质论”部分,采取撰写读书报告、理论学习心得、读书心得等实践形式,让学生在思考、了解、体会、感悟中认识和把握理论,目的是打好理论基础,主要采用讲解、示范和引导的方法。(2)在“文学创造论”中,采用“模拟创作并附创作体会”的实践模式,从而把握“文学创造是以真、善、美为内涵的审美价值追求”,主要采用参与式的教学方法。(3)在“作品构成论”中,由于内容多,类别多,层次多,前后内容看似分离,面对作品分析又要做到整合,所以设计“课外分组分题研讨”的模式,以期全面掌握理论,拓展思维,主要采用例举法。(4)在“文学接受论”中,学生是读者,是鉴赏的主体,为突出鉴赏的个性和多样性,采取“鉴赏交流”模式,分层次、分阶段,以循序渐进为原则,逐步提升学生分析、评论作品的能力和水平,主要采用“人生体验”学习法。特别是在“文学接受论”中,不仅仅要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反复阅读、欣赏、分析和评论,使学生捕捉自我的“接受心境”,感受共鸣、净化、领悟、延留等接受中的审美,以便了解对象并选点切入、确定要旨、合理布局、力求创见地开展文学批评实践,更重要的是,这一部分是检验学生对文学的基本原理综合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所以在鉴赏交流中,设计交流话题非常关键。

2.实践平台方面。(1)以审美教育为“纲”,各相关课程教学为“目”,有关文学审美的相关理论,在学科联系中得到综合和提升,它主要的作用在于消除文学理论的“孤立性”,在综合学习和理论的应用中让学生充分体会课程与课程、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理论类课程的审美理论应用到文学类课程,文学类课程的审美理论应用和审美素养的培养拓展到实际生活之中,生活中审美素养的践行又可以提升文学审美和审美理论,这样各个学科便因着一个共同培养目标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体。(2)在写作和经典阅读中感悟有关文学的特点、特性,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创作与阅读作品的选择,在个人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思考文学现象,加深对文学现象层面的理解。

三、“一套两线”的实践教学模式实施需注意的问题

如何加强和其他课程、学科的联系?怎么安排写作计划、阅读计划?怎么把这些问题统筹起来形成一套可以操作又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而为文学理论主体教学服务,为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鉴赏、分析服务,是文学理论实践教学必须思考的问题。所有问题围绕课堂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即沿着“阅读引导―参与写作―问题讨论―鉴赏交流”的线索设计。

前两个阶段结合文学本质论和创作论的学习,同时,配合“中国现代文学”和“基础写作”两门课程,在阅读引导方面,先安排中国现代经典作品的阅读,再安排古典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在课堂内容的讲解和文学现象的分析中,除涉及的必要的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外,更多侧重于中国现代经典作品以及现代文学发展史上有关的文学思潮、文学观念等;在参与写作环节,仍然重点结合“文学的审美意识双重属性”和“文学的创作过程”,引导学生写一些描写自己真实的情感和境遇的诗文。后两个阶段结合文学构成论和接受论的学习,但仍然需要“阅读引导”,不同的是在第一阶段经典作品阅读的基础上,挑重点安排“分类阅读”,“类”不必多,两种就行,一种是按照体裁划分分类阅读,一种是按照“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等三种类型形态分类阅读,在学习相应的文学理论的同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所读的作品归纳总结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的审美特征,在理论的基础上,再进行阅读欣赏、展开批评。这个阶段的“写作”主要在于检验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内容以分析问题和客观评价文学现象为主。这套文学理论实践教学体系的施行不仅培养了学生一定的欣赏、分析和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捕捉美感的能力,以及独立分析文艺问题的能力,而且对前面的理论学习起到了复习、再把握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加强了理论的应用性。各个院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培养特点等自主选择设计实践内容,但肯定不能偏离文学理论的四项基本任务。

四、结语

就文学理论课程教学而言,实践教学的难度和所花费的心血远远超出理论教学,但是,在文学创作千变万化的背景下,在中西理论混杂中依然在探索发展的中国文论必将走向回归现实的道路。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杨守森教授指出:“当前文艺学的研究与教学目的有些模糊,大学生对学习文论课普遍缺乏兴趣,当代作家创作与文学理论完全脱节,当代艺术限于所谓‘大众传媒’的假象而情感泛滥,缺乏理性精神。因此,文学批评与理论界应回到当下现实语境,更多发出清醒的声音。”③高校尤其是师范类高校是为中小学培养师资,课程的教学要为将来的教学服务,“教”与“学”最终都应体现在“用”上,因此,各高校探索必要的实践教学势在必行。

[注释]

①何法宣.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理论,2010(31):327.

篇4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美育;云南地方高校

一、民族民间舞蹈与美育的关系

1.一种审美体现。民族民间舞蹈是人们生活习惯、行为以及思想感情变化的直观体现。民族民间舞蹈反映了一个民族生产、劳动、爱情、生活等方面具体的形态和特征,同时民族民间舞蹈也是一个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和民俗风情等文化层面的主要体现。民族民间舞蹈本身就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它通过优美的舞蹈动作来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引发人们的思考,反映出了人们共同的生活目标和精神向往。2.美育使民族民间舞蹈的美无处不在。在民族民间舞蹈的理论教学中,学生会通过教师的舞蹈动作和音乐节奏来了解一种民族民间舞蹈所囊括的民族风情和人文历史,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通过理论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无限的想象,发自内心地感受民族民间舞蹈的魅力。另外,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可以亲自随着民族民间舞蹈动作去感受舞蹈中所蕴含的生活哲理和劳动者的智慧,深刻地认识到民族民间舞蹈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还是一种人性与精神的延伸。3.文明建设需要民族民间舞蹈美育功能最大化。随着教学目标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也越来越被各大高校所重视。各种各样的文艺类项目被高校积极地引进校园,其中民族民间舞蹈作为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优美艺术形式广受高校师生的青睐。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不仅丰富了高校学生的业余生活,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艺术气息,还为学校建设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不同民族的文化历史、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以及政治取向等的认知,进而充分发挥出美育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的巨大能量。

二、云南地方高校民族民间舞蹈美育教学的重要性

1.情感和人格的塑造。首先云南地方高校进行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让他们在内涵丰富、优美高雅的舞蹈氛围中充分认识到生活到处充满了纯真和美好。其次,富有云南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其优美的舞蹈动作、动感十足的民族乐曲还可以使学生的感情得到彻底的宣泄,让他们达到身心的彻底放松,进而以最积极、健康的状态投入到生活和学习中去。另外,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还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而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2.形体和气质的塑造。为了使民族民间舞蹈以最美的形式展现在舞台上,广大民族民间舞蹈教师在保留民族民间舞蹈传统风格特征的基础上,又对民族民间舞蹈进行了改编和美化,因此学习民族民间舞蹈的过程中可以达到手、眼、脚身体各个部位的全方位锻炼,从而形成优美的身体曲线和良好的形态气质。例如云南的民族民间舞蹈孔雀舞,通过昂首、挺胸、立腰等舞蹈动作可以培养出女性婀娜优美的体态曲线。因此,云南地方高校的教师在进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都是以各种“美”的标准来训练和培养同学的身体形态和形象气质的,长期练习即可达到形体、气质的全方位塑造。

三、优化云南地方高校民族民间舞蹈美育教学的策略

1.建设艺术气息浓厚的民族民间舞蹈美育教学场地。要想有效提升云南地方高校民族民间舞蹈美育教学的质量,首先就要进行民族民间舞蹈美育场地的建设。民族民间舞蹈美育场地可以在学校原有的舞蹈训练场上进行艺术装修和改造,然后打造成一个具有多种艺术风格和艺术形态的民族民间舞蹈训练场地。例如,可将一些具有浓郁的云南地方特色的油画、手工艺品以及一些与民族舞蹈有关的原生态物品装饰到民族民间舞蹈美育场地内,使学生一进入美育场地首先就被浓郁的地方文化气息所吸引,进而自觉地融入民族民间舞蹈美育教学中去,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师在进行民族民间舞蹈美育教学的同时,还可以促进不同区域内文化和经济的传播与发展。2.开展以审美实践为主的民族民间舞蹈美育教学。云南地方高校在进行民族民间舞蹈美育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情景化教学和原景化教学法。即通过设计一些参与式和社会实践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学习民族民间舞蹈,进而激发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审美情趣。社会实践式教学法是指,学生在进行民族民间舞蹈学习之前先和教师一起去参观和学习当地的一些民族民间舞蹈,以此增强学习民族民间舞蹈的兴趣,这样才有可能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中去。除了定期学习专业教师的舞蹈课程外,教师还可以邀请一些当地的民族民间舞蹈艺人到学校为学生们进行传授和讲解,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入和全面地了解自己所学习的民族民间舞蹈的深刻内涵,也让学生们领略到最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间舞蹈的魅力。比如在进行“棕扇舞”的教学时,教师先带领学生观看最正宗的棕扇舞,然后寻找到当地棕扇舞的民间艺人、传承人,听他们讲解棕扇舞的文化和历史发展进程,这样学生们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就会更加深刻地感悟到棕扇舞的精神文化内涵。3.采取多样化的民族民间舞蹈美育教学形式。云南地方高校在进行民族民间舞蹈美育教学的过程中应采用情景教学、原景教学、讲授法、实践法、参与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形式。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地,民间的民族文化和艺术形式多种多样,民间的艺人和传承人也非常之多,再加上云南秀丽、瑰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都为民族民间舞蹈的美育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深入民间挖掘云南本土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然后根据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设计出独具特色的具有浓郁本土文化气息的民族民间舞蹈课程。这样既可以将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民族民间舞蹈的美育教学内容中去,又可以将校外的社会美育资源、自然美育资源以及传统美育资源进行联合开发与传承,进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的进程。4.加强高校审美文化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基础保障。同时还可以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培养专业技能过硬,思想品德高尚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云南地方高校在进行民族民间舞蹈美育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就要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例如学校可以利用网络教学,让学生们观看和学习一些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以及民族民间舞蹈艺人的学习事迹,从而提高学生们对民族民间舞蹈的认知深度。另外,学校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些关于校园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进而将美育教学目标贯穿始终。

篇5

关键词:技校生;做中学;职业意识教育;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5-0080-03

职业意识与职业意识教育

所谓职业意识,指个体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映,有什么样的职业意识就有什么样的职业行为。职业意识是支配与调控全部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随着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和重视,对技能型人才职业意识的培养与教育也受到社会、企业、学校的广泛关注。

职业意识教育就是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与职业社会,传播与职业相关的知识,传递职业发展动态,使学生加深对职业的认识和理解,制定职业规划,明确职业目标,树立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培养学生作为一名职业人需要具备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如团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学习与创新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规范意识等等。

根据素质的冰山模型,职业意识犹如潜隐在海平面下的庞大冰山体,相对于海平面上的小小尖角(知识、技能),体现为个人深层次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着个人择业、职业道德和工作状态。因此,职业意识的培养是事关职业教育和社会全局的基础工程。由于职业意识具有“潜隐”的性质,如何引导学生树立职业情感、态度,并将内在职业意识体现到外显职业行动中,使职业意识教育落到实处,就成为职业意识教育的一大难题。

技校生职业意识教育现状

技工院校的职业意识教育大致通过以下三种途径:一是专业系领导或企业界人士做专题讲座,二是专业授课教师在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教育,三是开设职业指导课程,由专业教师担任教学工作。相比较前两种教育形式,职业指导课程所传递的知识体系更加系统、完整,因此成为技校生职业意识教育的主要途径。

然而,由于职业意识具有内隐性,职业指导课程面临巨大挑战。职业指导教师在通过教学将虚化的职业意识落实到实际的专业学习中,促使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并转化为职业行为方面,面临着教法、学法乃至教育观念转变的问题。

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显然不适合于“90后”学生群体。“90后”学生思想活跃,崇尚自由,追求个性,普遍不喜欢理论知识学习,也不擅长理论形式的学习,而倾向于视觉学习和动手操作,且动手能力较强。怎样的理念和教学方法是有效的呢?作为一名职业指导教师,笔者开始苦苦探索与实践。

“做中学”教育理念的启迪

“做中学”教育理念由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所倡导,作为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其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百年来对中外教育影响深远。其主要观点是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倡导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

“在做中学”具体而言就是“从活动中学习”,“在经验中学习”。“从活动中学习”就是在实践操作中学习,让学生融入对知识的发现和探究的过程中,在“做”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在经验中学习”就是从经验中积累和发现知识。杜威举例说:“我们可以压迫一个孩子的颈部肌肉,使他每遇到一个人就鞠躬,到了后来,鞠躬成为一种自动的行动。但是,在他的鞠躬具有一定目的和一定意义以前,他的鞠躬并不是一种认识或敬重的行动。除非他明白他所做的事情,并为这件事的意义去行动,否则就不能说培养或教育过他”。因此,杜威提倡要让学生获得事物的观念,就必须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在亲自接触具体事物的过程中,运用自己的手、脑、耳、口等感觉器官,获得丰富的感觉经验,然后通过思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亲自解决问题。

联系到技校生职业意识培养的实践,要让学生认识到树立职业意识对用人单位、个人的重要意义,并具备职业化的态度和言行,唯有通过“做中学”,促进学生本人的体验、实践,获得感性认识,在情感、态度层面重视职业意识,并知道怎么做,学会去做,才能产生教育效果。

结合技校学生不喜欢理论学习而喜欢动手等学习心理特点,笔者开始在职业指导课程中尝试将“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具体化、形象化,通过活动、游戏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树立职业意识。

“做中学”理念下的职业意识教育实践

为契合技校学生身心特点,基于“做中学”教育理念,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一)室内活动教学

教师结合学习主题,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相应的活动任务。例如,在学习“质量意识”时,我们开展了“建纸塔”和“多米诺骨牌”的活动。

第一步,引入活动——“做什么”。教师讲解活动规则,提供相应的教学器材,明确各小组工作任务。

第二步,活动开展——“如何做”。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任务。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做好观察和记录,负责答疑和后备支持,必要时给予指导和提醒。

第三步,小组评比——“谁有资格获得质量金奖”。根据评定原则,评价各组作品的质量是否过关。如在建塔活动中,要检验纸塔能否“屹立不倒”;在多米诺骨牌活动中,要检验各组设计的骨牌图案能否无间断地一次性推倒。

第四步,活动分享,讨论小组成败经验,并联系学习工作实践,讨论“工作中如何做”才能保证工作质量或产品质量。不要小看这不起眼的活动。一个个纸塔渗透着学生的智慧和团队合作;一块块骨牌的摆放不但能考验学生的体力、耐力和意志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活动中,学生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小组作品,并在成败得失间领悟质量意识的重要性。很多学生一开始会追求塔的高度和美观,而忽略了塔的根基,最后在失败中明白“想要把塔建得更快、更高、更美,应以质量为重,质量是塔生存的根基”。更有学生引用古语“万丈高楼平地起”,表达自己对质量的理解。在骨牌活动中,因操作不慎,任意一块骨牌的意外倒下,都可能前功尽弃,经历失败后,学生在操作中变得小心谨慎。在活动分享环节,有学生谈到“搭建骨牌使自己深刻明白了做事情需要耐心、细心和用心”;有学生谈到“通过搭建骨牌学会了遇到挫折不气馁、不退缩,重要的是树立信心,鼓起勇气,重新再来”。还有学生谈到,“工作要脚踏实地”。对于质量的认识,学生在活动分享中逐步提高。

第五步,教师总结。结合质量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结合学生分享,教师引入质量的相关知识点,例如,从纸塔活动的评比规则理解“对产品质量而言,不是100分就是0分”,树立“高标准、零缺陷”的产品质量意识。通过搭建骨牌活动说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引导大家明白“1︰10︰100”的全过程质量管理。最后,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总结,鼓励学生脚踏实地,重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第六步,布置课后作业,要求每位学生联系学习、工作实践,在课后撰写活动感言,并挑选优秀作品全班分享。

每次活动,学生都快乐地沉浸其中。看到学生手舞足蹈的欢快场景,作为教师,笔者深刻感受到在活动中学生身心的解放,感叹学习本应如此快乐。然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学生厌学?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正如杜威“做中学”理论所主张的,要让学生融入对知识的发现和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社会活动获得个人经验。教师所要做的事,是使每一个学生有机会在有意义的活动中运用自己的才智,通过“做”,让学生自己领悟工作的道理。

(二)户外拓展训练

在课程中,我们还引入心理拓展训练,把教学场地搬到足球场,为训练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开展“二人三足”、“珠行万里”等团队活动。

通过“二人三足”的活动,学生感悟到:“在一个团队里,大家必须心齐”,“一个团队必须要有一个卓越的领导者统一协调指挥”……

通过“珠行万里”活动展开小组竞赛,有学生在分享中谈到“团队成员要学会相互配合”、“团队作战,当队友失误时不应该抱怨,因为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而且埋怨也无济于事,还伤感情,关键的是大家要相互鼓励和协作”。当有小组为夺冠而激动不已、欢呼雀跃时,也有的小组为没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而陷入深刻的反思和总结之中,正因为如此,他们往往在接下来的活动分享中表现出色。

每个心灵都有丰富的内涵,只是有时候我们没找到方法去激发它。每个人身上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只是很多人都不懂得去发现和运用它。通过拓展活动,可引导学生自己体验、感悟,通过“做”启迪思考,激发潜能。每当学生富有逻辑的分析总结如珠串般冒出来时,作为教师,笔者内心涌起无限的幸福,深刻感受到“乐中教,乐中学”的美好。

为训练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笔者将心理拓展训练“信任背摔”引入课程教学。

开展活动时,每位学生依次从约1.5米高的背摔台上双手抱胸,直身向后倒下,由6~8名同学在背摔台下平伸双臂进行保护。每位学生背摔前,都向保护的同学发问:“你们准备好了吗?”保护的同学齐声回答:“我们准备好了,请相信我们!”然后集体倒数三、二、一。“信任摔背”极富趣味性,每次上课训练,都能吸引周围的学生驻足观看,同时极具挑战性,别看背摔台不高,但真正走上去向后倒下,却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而且对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同学间的信任非常有效。

有学生在分享环节谈到刚开始站上去很紧张,有点想打退堂鼓了,但听到保护的同学坚定有力的回答,让她充满了信心,于是勇敢地倒下去。也有学生掩饰不住紧张和恐惧,但又特别想尝试,于是在大家鼓励下勇敢地走上背摔台,当安然无恙地被保护同学接住后,发现“其实没有那么恐怖,恐惧源自我们的内心”,同时特别感激保护自己的同学。也有学生因为紧张和恐惧,在摔下那一刻不自主地张开双臂或者坐下去,尝试不甚完美的一次后,要求重新再来,直至“超越自己”。

“信任背摔”增进了师生间、学生间的信任感,也让我与学生共同成长。

(三)经典案例分享

职业意识教育以基本职业知识为基础,以对职业价值的理性认识为核心,同时展开对职业目标、职业道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信念、职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为联系工作实践,笔者引入大量经典案例分析,以提升学生的理性认识。如树立质量意识,除了通过建纸塔等活动让学生感知“质量”的重要性之外,更需要联系企业实践,让学生认识“质量”与企业发展的关系。我们选取了海尔集团创立初期“砸冰箱”的事迹,通过讨论海尔的成功与砸冰箱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明白了树立质量意识对企业的重要意义。联系到三鹿奶粉、毒馒头、地沟油、豆腐渣工程等一系列质量问题,学生侃侃而谈,联想到质量与责任、与规范的关系。

在讲到责任意识时,笔者与学生一起学习了为捍卫乘客财产安全挺身而出的公交车“最美售票员”和“最敬业的公车司机”,2010年感动中国人物“信义兄弟孙东林、孙水林”的事迹……在一个个优秀的典型人物背后,学生感受到了责任的内涵。很多学生在观看“2010感动中国”活动为信义兄弟颁奖的视频时,眼里闪烁着泪光,联系到新闻报道中“包工头拒付农民工工资玩失踪”、“农民工讨薪无门天桥过夜”等社会现象,学生群情激愤。

谈到教育,就离不开活生生的人。通过案例分析,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以从认知、情感、道德等多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在这样的讨论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尤为重要,要求教师是一个讨论引导者,做到界定明确的问题,引起讨论;通过提问,避免使讨论跑题;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讲清观点;使学生在讨论中思考和发展;同时,保持对全体学生的关注。

(四)对接专业系部开展实训

职业指导课程作为职业意识教育的主要途径,因其完整、系统而不可替代,但要发挥对学生的影响力,还必须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结合起来,职业意识教育也应呈现出专业教育特色。例如,学习规范意识时,讲到“5S”规范管理,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职业化过程,我们将课程安排到系部实训场地开展“5S”实训。活动结束后,各小组在活动汇报会上激情洋溢,通过实训前和实训后照片的对比,学生体会到劳动的成果,特别有成就感。通过这一举措,学生体会到了“5S”管理的意义,也学会了如何在专业实践中践行“5S”。

这样的活动密切配合系部教育,大受系部欢迎。在课程教学中,笔者深刻感受到职业指导教师必须加强与专业系部的沟通和合作,大家应携起手来,在学生教育的方方面面渗透职业意识教育。

(五)亲密接触企业实践

职业意识的形成是一个由幻想到现实、由模糊到清晰、由摇摆到稳定、由远至近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为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职业社会,在课上我们组织学生到专业对口企业参观。如汽车专业学生到汽车4S店参观,印刷专业的学生到印刷厂的工作车间学习。通过视觉和听觉信息的输入,增进学生对企业的感性认识。通过与企业的亲密接触,有的学生明确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和需要努力的方向,而有的学生却怅然若失,原本对未来工作世界有着无限的憧憬,在了解实际的职业社会后,遭遇到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这时候指导教师要伺机引导,帮助学生理清认识,调整不切实际的职业目标,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做出正确选择。

为了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我们还把毕业生请回课堂,通过师兄、师姐的现身说法和释疑解惑,让学生有榜样可循。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很多迷惘的学生一下子感到豁然开朗。

对待未来的职业需要理想和激情,但更需要脚踏实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职业意识教育就是这样,既要鼓励学生勇于展翅,又要提醒学生适时飞翔。职业指导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创造一切条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帮助学生拓展、挖掘自身潜能。

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下,职业意识训练课程引入大量活动和游戏,深受学生欢迎,很多学生在评教中谈到“非常喜欢这种多样的教学形式”,“生动、有趣,劳逸结合”。还有学生评论“这是一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带来不一样的教育意义和理念”。

但在采用这样的教学形式时也要非常注意对课堂和学生的监控,稍不注意,很可能会流于形式,导致课堂看起来很热闹,却没有收到实效。因此,在不断的教学反思与总结中,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要加强课后作业的布置和讲评。通过作业延伸课堂,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对感性认识进行提炼、总结。

第二,要注意教师角色和地位的转变。在“做”的过程中,教师是一个监督者、记录者,有时甚至要“跑龙套”。在引导学生分享的时候,教师是一个引导者、促进者,是一个倾听和鼓掌的人。

第三,分享、讨论的学习形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知识储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四,关于结果评定,即“做得如何”,评价标准体系是关键,需要进一步细化和量化,以增强课程的可操作化和规范化。

第五,职业指导教师应进一步加强与专业系的联系,融入专业教育中,成为某个或某几个专业的职业指导专家,据此提升课程的实践性。

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技校学生职业意识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必将会为社会用人单位培养出更多具有高职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桂宁.基于就业质量的职业意识教育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5).

[2]赵淑琴.浅谈中职生职业意识的培养[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22).

[3]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4]赖红梅.浅论杜威“从做中学”的理论内涵及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08(8).

[5]刘金虎.《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实施“问题——研究”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5(2).

[6]刘洣林.基于职场视角的大学生职业意识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3).

[7]刘振华.探讨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4).

[8]赵敏.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的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5).

[9]张铃艳.浅议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J].职业,2012(14).

篇6

关键词:民族文化传承幼儿教育中小学学生

陆坪镇是福泉市和黔南州境内苗族聚居的主要乡镇之一。它地处福泉市东部,东邻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市、黄平县,南接本市凤山镇,西界黎山乡,北交地松镇,全镇幅员面积174平方公里,总人口19000余人。这里自然环境优美,民风纯朴。水量充沛而清澈的浪波河穿越全境,森林覆盖率高达56%。境内世居的苗、水、布依、彝等少数民族占全镇总人口的45%以上,其中苗族又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5%左右,大多操苗语黔东方言,是黔南和黔东南两个自治州多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交汇点。长期以来,陆坪地区的各族人民像当地优美和谐的青山绿水一样,水融,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相互学习,自然形成了以苗族为主的浓郁民族文化带。每年的春节期间、特别是农历“六月二十四”传统民族节日期间,镇内和周边乡镇的各族群众都会自动汇集到陆坪街上唱歌跳舞,尽情联欢。苗族和其他民族的芦笙舞、板凳舞、竹竿舞、飞歌、山歌、酒歌、情歌、莲花落、踩高跷、刺绣表演、银饰制作、传统技艺和农业科技展演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展演精彩纷呈,连日不断,吸引着凯里、黄平、麻江、瓮安、都匀乃至贵阳的民族文化爱好者们前来观光,参加联欢。各地客商也纷纷抢抓商机,进行商品展销和洽谈生意。近年来,镇内一些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表演队伍和优秀歌手在福泉市和黔南州的文艺演出赛事中多次获得好名次。浓郁的民族民间文化,不断促进着当地和周边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但是,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城镇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农民外出打工势头的日益旺盛,现代传输信息的飞速发展,物质文化生活的逐渐丰富,特别是各种外来文化的不断渗透,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正面临逐步削弱甚至失传的危机。在镇内各少数民族青少年中,会说本民族语言的人越来越少了,穿戴本民族服饰的人不多了,会唱民族歌、跳民族舞的人更难找了,熟悉本民族历史和习俗的老人也逐渐凋谢了。在学习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如何保护、传承和弘扬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或言乡土文化?既是各民族群众的共同愿望,也是摆在基层党委、政府和文化教育部门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近几年来,在陆坪镇党委、政府和黔南州、福泉市民族宗教、文化教育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陆坪中学从当地实际出发积极开展的“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在传承民族文化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些初步的经验,也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陆坪中学是一所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农村初级中学。她的生源主要是当地各族群众的子女,学生毕业后一部分升入高中和中专(中技),大部分回家务农或外出打工。针对当地农村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而民族民间文化正面临逐渐消亡危机的实际,陆坪中学从2006年3月起,开始实施“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积极承担起传承乡土民族传统文化的任务。通过三年多的努力,学校开展的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刺绣和民间绘画(烙画)等课余教育活动深受学生喜爱,也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和社会的赞誉。这项活动既传承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又激发了各民族学生传习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热情,加深了各民族同学间的交流和友谊。特别是一些在民间逐渐被遗忘的民族歌舞和技艺,不但在校园中找到了传授的平台和众多继承人,而且通过青少年学生的对外表演和参加各种展演比赛活动,扩大了民族民间文化的社会影响,深受各族群众的欢迎。陆坪中学的实践说明,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大有作为;传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幼儿教育和中小学学生抓起。

一、在幼儿和少年时期传习民族民间文化,自来是各族民间的传统习俗

父母是人生的第一老师,家庭是子女走向社会的第一课堂。不仅少数民族,汉族家庭也同样重视对幼儿和少年的人生启蒙教育,包括自觉或不自觉的进行民族传统文化的灌输。所谓民族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讲,包括民族的语言、文字、服饰、历史、信仰、习俗、礼仪、民族精神、文学创作、艺术形式、民族歌舞和传统技艺,等等;从狭义上讲,至少应当包括民族语言、民族文字、民族文艺、民族歌舞和民族传统技艺这些内容。以苗族为例,孩子们从丫丫学语开始,父母就会教他们说苗语,唱苗歌(儿歌),讲祖宗历史,学苗家礼仪等;稍长,则带领他们模仿大人劳动,男孩学放牧耕作,女孩学挑花刺绣,养成勤劳朴实美德;进而再学习苗家歌舞,钻研传统技艺,参与社会交往等。无数苗族文化的传人和民间技艺高手,就是在父母、哥姐和周围大人们的口传心授、潜移默化中成长起来的。这种从娃娃抓起的传统教育,至今仍然保持而且应当继续保持下去。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和发展进步,特别是各种外来文化的影响,少数民族子女和汉族娃娃一样,很小就接触广播、电视、书画、报纸等各种媒体传播的文化;年青的父母因为外出打工或忙于务农经商,或父母本身已远离了本民族文化,他们不再像祖辈那样重视对子女的民族文化灌输;孩子们一到学龄,就进入学校忙于读书,成天接触的是书本、课堂和社会传播的文化知识,没有更多时间接受父母或祖父母的民族文化熏陶。这样,他们就不像长辈那样对本民族文化有较多的学习和熟悉机会了。这种在传习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时间和空间的缺失,只能寻求新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来弥补。“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就是弥补这种缺失的重要形式和有效手段之一。

学习传承本民族文化是一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学校应当利用幼儿和青少年模仿能力、接受能力强的特点,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地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家长、老师、学校都要积极营造学习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氛围,政府和相关部门也要积极搭建展示学习民族民间文化成果的平台,使受教育者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领悟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内涵。陆坪中学在“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中,教授学生学唱的苗族民歌和学跳的苗族舞蹈,是苗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整理、创作和发展起来的民间歌舞形式。它既具有苗族歌舞悠扬婉转、古朴刚劲的特点,又具有幽默潇洒、灵巧秀丽的风韵。例如在当地流行的苗族“板凳舞”,其各种舞姿最能体现苗族人民的神采风貌。“板凳舞”所具有的那种或憨厚、洒脱,或坚韧、大方,又稍带泼辣、舒展的姿态、动作、动感特征,充分体现了苗族人民吃苦耐劳、质朴善良,胸襟开阔的优秀品质。这些优秀品质只有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体验,逐步磨合,融会贯通,才能用舞蹈的形式娴熟地表演出来。没有从小养成的生活体验和长期训练,临时拼骤起的“舞蹈”必定笨手笨脚,缺乏它应有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因此,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从幼儿和少年时期抓起是最佳选择。

二、在中小学渗透民族文化教育,最能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素质教育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学习不能仅仅死啃书本。要让青少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必须重视素质教育,包括传习民族民间文化。陆坪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古老的民间传说,纯朴的民族风情,古朴热闹的“二郎歌会”、悠扬婉转的“马郎情歌”,热情奔放的苗族芦笙舞、板凳舞和铜鼓舞,绚丽多彩的苗族织锦、挑花和刺绣,精美的民族蜡染、民间绘画和烙画艺术,等等,都是绝好的教材。这些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和艺术作品,都显示出各民族同胞的勤劳和智慧,体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发展素质教育,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

幼儿和少年时期,是实施启蒙教育、开发智力的打基础阶段。青少年时期学到的知识往往是终生受用的。如果青少年时期学习的知识过于单薄,那就好比瘦弱的“豆芽菜”,难于长成粗壮的大树。青少年时期的知识基础打扎实了,对未来的成长进步和发展大有益处。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中小学中渗透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用本民族的语言、风俗、信仰、传说、民歌、舞蹈、工艺等教育感染学生,培养他们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并将其内化,感悟心灵,不仅能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把爱家乡、爱祖国的理念寓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教育之中,必然终生受用。陆坪中学在“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中,开设民族歌舞、民族刺绣、民族书画等课程,学生既掌握了统一的教材基本知识又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学校排练的民族歌舞多次在本地“六.二四”等民族传统文化活动、福泉市“梨花节”开幕式和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文艺演出中表演,受到社会的好评;学生的刺绣、烙画等作品也吸引了商家的青睐,一些人还准备投资开发。这对培养民族民间文化传人、弘扬乡土文化是一个不小的贡献。

三、在中小学生中培养乡土艺术人才,对巩固“两基”成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两基”教育要求“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读完初中和让文化低的青壮年认识多少汉字,更重要的是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和后备人才。陆坪中学在实施“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中,本着发挥乡土文化资源优势,扩大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范围,增加传承民族文化与生活的联系,减轻学校和家庭的负担,培养农村艺术人才的理念,让更多的农村少数民族学生(含汉族学生)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同时,学到一、两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技艺,一批优秀学生从中脱颖而出。他们学以致用,毕业后把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脱贫致富,增收创优和活跃农村生活的实践中,同时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学生参与到此项学习活动中来。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满足了广大青少年求知的欲望。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取得的成效明显。2009年5月,陆坪中学经过上级检验,被黔南州教育局、黔南州民族宗教局正式授予“黔南州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示范学校”称号。这既扩大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克服厌学、控制辍学起到了预想不到的作用。学校舞蹈队的王蕾同学,因家庭贫困,本人又有厌学心理,曾几度辍学。自从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后,她不仅在学习民族舞蹈方面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成为文娱骨干,而且课堂学习的求知欲明显增强,再也没有辍学的打算。

四、在多民族杂居地区开展民族文化教育,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

由于历史的原因,陆坪镇的人口分布以南北流向的浪波河为界,明显存在“东苗西汉”的现象。即苗族主要聚居在比较偏远贫穷的浪波河东岸片区,汉族主要聚居在自然条件较好的浪波河西岸片区,东西两个片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也存在一定差异。长期以来,各民族之间虽然没有发生过大的矛盾和纠纷,但历史造成的民族隔阂和民族歧视仍然在某些地方包括青少年学生中时隐时现残存着。通过学校有组织地开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各民族同学更直接地了解和体验了少数民族特别是苗族悠久苦难的历史和的优秀的民族文化,认识到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关怀和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自觉克服了过去对兄弟民族的一些模糊认识。大家互相学习,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增进交流和友谊,树立起各民族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新理念。在开展校园内外的学习训练和演出活动中,各民族师生同台展示技艺,共同为学校和各族人民争光,自然增进了民族团结,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些风华正茂的青少年将来走出校门之后,必然也是亲如一家的兄弟姐妹。

五、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要着力解决和处理好几个实际问题

实践证明,传承、保护和弘扬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从幼儿和青少年抓起,从中小学学生抓起,意义重大,非常必要,是一条正确的路径选择。但是,由于这项活动还在试验和探索之中,自然也还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还有一些不太完善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摸索,逐步完善和发展。从陆坪中学的实践看,至少有四几个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一是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师资问题。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农村中小学,一般都有一些当地土生土长、既具有一定的教学业务专长又熟悉本民族文化的师资。这是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最可宝贵的资源和最有利的人才条件。但可惜这方面的“高手”不多,尤其是真正熟练掌握民族民间文化技艺的中青年教师太少。陆坪中学的做法,是采取校内挖掘和校外聘请相结合的办法解决。一般性的组织、辅导、训练和管理,主要由本校教师承担;特殊节目、传统技艺的传授和辅导,则从社会上聘请民间歌师、舞者和掌握某项特殊技艺的艺人来教授。现在,高水平的民间歌手、舞者和艺人越来越少了,有些传统技艺已经失传或正在面临失传的危险,应当抓紧抢救发掘,通过培养新一代的兴趣爱好,使之后继有人,绝处逢生。

二是活动经费的投入不足问题。“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不属于义务教育设置的课程,自然也未列入学校的经费预算。但开展这项活动,少不了要有一定的经费投入。例如聘请校外师资授课需要开支一定的课时费,购置必要的道具、乐器和民族服装等需要花钱,学生外出宣传演出的车费、生活补贴也需要用现金开支,等等。陆坪中学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从学校经费中临时挤出少量资金支持了“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但未满足开展这项活动的基本需要。他们希望这方面活动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能通过学校挤一点、政府或上级文化教育、民族工作部门拨一点、社会赞助一点的办法加以解决。这不失为一条可行的思路,但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使之制度化,常态化,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