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劳动实践感悟范文
时间:2024-03-28 11:43: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劳动实践感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 要】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一框题: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中,实行按劳分配的作用意义是本节的教学重难点,但学生是消费者不是劳动者,对教材抽象描述的按劳分配作用意义缺乏切身感受。如何贯彻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的教学理念,借助学生熟知的东西感悟体会“温故知新”,从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走出一条“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捷径,解决教材疑难点是困扰本节教学的一大心病。结合多年的高中政治教学实践、探究,我对本节上述疑难点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按劳分配;“温故知新”;情感交融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一框题: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中,实行按劳分配的作用意义是本节的教学重难点,但学生是消费者不是劳动者,对教材抽象描述的按劳分配作用意义缺乏切身感受。如何贯彻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的教学理念,借助学生熟知的东西感悟体会“温故知新”,从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走出一条“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捷径,解决教材疑难点是困扰本节教学的一大心病。
结合多年的高中政治教学实践、探究,我对本节上述疑难点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对策:针对学生对歌曲《社会主义好》非常熟悉且人人会唱的学生实际,结合教材抽象描述按劳分配的作用意义将歌词适时予以必要的变动:“按劳分配好,按劳分配好,按劳分配体现人民地位高,剥削派被打跑,不劳而获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来劳动,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曲调不变师生共唱感悟体会按劳分配的作用意义,画龙点睛、点明主旨:“①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师生迸感、以情交情、以感交感、情感交融,“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使生思想升华、灵魂触动,落实了政治的根本性质、根本任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润物细无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作者单位:山东省武城县二中)
篇2
关键词 劳技课 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
国家教委决定在普通高中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这是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战略措施。
从一定意义上说,高中生的素质决定了劳动者的素质和全民族的素质。我国高中生的基础知识是扎实的,但动手能力差,劳动观点淡薄,依赖性强,缺步艰 苦奋斗精神。加上现在教育领域中旧的教育观点和思维方式,使教育方针得不到 全面贯彻,以智育代替其它“四育”,将学生整天关在教室里,埋在“题海”中,国家教委颁布了七年之久的《全日制普通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试行稿)》,在学校里得不到认真贯彻。高中劳技课教学总时数还达不到。大纲要求的1/5高中生实际接受劳技教育和培训的只有10%,每年近3000万就业的高中生中绝大多数没有接受正规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这种轻视劳技教育,忽视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缺乏教育改革紧追感的倾向,将会严重制约我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
提高学生素质,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五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劳技教育必须给予重视。
一、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
不言而喻,劳技课是具有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一门学科。如电工、制图、电脑、摄影、缝纫裁剪、毛线编织、果树栽培、花卉盆景、工艺美术及科技制作等,这些课程中就含有学生所学过的物理、化学、生物、几何和美学知识。至于科技制作,当然要更多地涉及各方面的知识。学习这些知识虽然并非难事,但这些知识都 是高中其他学科教学中所不涉及的,因而,劳技课能够更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完善知识结构,而且由于接触实际,贴近生活,这些知识对于学生了解实际,认识生活,也是大有裨益的。
二、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观
劳动技术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在学生学到一定的劳动技能的同时,要在学生的心 目中树立“劳动者光荣、劳动创造美”的观念,对学生进行恰到好处的劳动教育,培养他们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技能,使他们尊重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劳技教育中的德育渗透,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要认真地钻研教材 ,根据大纲、并结合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劳技课教案,准备好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教具、学具,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劳技课的教学效益。在教学中把握时机,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思想教育,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树立以劳动为荣,以不劳动为耻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将来更好地为社会创造财富。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
劳动技术课属于技术性课程,根据劳技课的知识性、教育性、实践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生的劳动能力,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醒目的地方镶嵌一幅格言:“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足以说明“做过”的重要性,有位名人曾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身”,也说明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永不枯竭的动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1.提供实践场所,培养劳动技能和创新能力
创新不是凭空臆造的,它是建立在知识的传播、转化和应用基础之上的。劳动课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在课堂里教师讲授一些劳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布置学生课后或回家去实践。课堂教学俨然成了脱离实际的纸上谈兵,当然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了。作为教育者,我觉得首要问题是要努力给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在实践中培养劳动技能,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2.营造宽松氛围,激发创新意识
法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曾经说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现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有创造力的才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个生动活泼,宽松的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通过劳动实践对所学技术进行体验,感悟和运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意志品质,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在于学生是否创造了什么。关键使他们学会怎样创造,引导学生养成探究式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创造意识,发展创造思维,为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
五、劳技课各项习惯的培养和落实,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
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高精尖科技产品,尤其是日常用品的不断涌现,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学习追求。劳技课上及时、通俗易懂和低起点地介绍最新科技知识,可以让学生产生学习的自信,明确的学习目标更能令学生为可能达到而兴奋。恰当地引出并利用这些学习的动力和兴奋点,能有效地训练常规习惯,提高学生素质。
教师不能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停留在单纯的兴趣阶段,此阶段只能作为教学的进攻点、突破口,提出并落实一系列的学习要求将更重要。劳技课的要求可以从进教室到出教室落实在学生的每一个行动中。例如 :进教室就立即在指定座位
就座,进入学习状态(从事各种学习活动);不允许将与学习无关的用品带入教室,尤其是食品;上课用品必须带齐;上课禁止随便讲话和做小动作;注意听讲、积极思维、认真笔记;严格按要求完成操作;课后所有物品检查、整理和还原等一些课堂常规,并有配套的落实措施。学生会对这些合理的要求表示理解和接受,在以后的一节节课中落实到行动,为劳技课和今后的全面学习打下良好的习惯基础。
六、结束语
今天的劳技教育就是明天的生产力,劳技课应发挥它的“偶联”作用,充当科学技术、基础知识与生产力的“活化剂”,把基础知识的概念形态转化为物化形态,使无形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有形的物质产品。所以,劳技课是全面贯衡党 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乡村语文教学;审美教育;实践;感悟
一、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教育过程的本质是育人的过程。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五年寒窗固然能培养出工程师,但学会做人,则需要一辈子;要培养自己具有美的心灵,美是自我教育的的重要手段。”审美教育不仅使受教育者获得知识,锻炼意志,而且能够培养人的情感心灵,塑造全面发展的个性。语文教育最关键的是树人,它的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阵地。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悟力,审美能力。所感源于生活,体验之深,感悟之透彻,如醍醐灌顶,便可以体会生活之美,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感悟来源于生活经历,作为青少年不能快速增加人生的长度,却可以从生活或自然的怀抱中,索取精神的慰藉,心灵的洗涤,来增加生命的厚度。语文学习中,学生们需要去感悟,并将实践与他们的审美兴趣、情感相结合。因此,作为乡村语文教师应该利用本地乡土资源把审美教育渗透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 在乡村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重要性
在教育的每个阶段,我们都需要渗透美育。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更加需要有丰富的审美体验。在乡村学校,大部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浓厚的兴趣,认为学习与否都没有明显的成效或者没有多大用途。究其原因,我认为这与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无法得到审美体验有很大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乡村生活节奏也不断加快。北京乡村教育资源不断充实,教师配备齐全,但人文资源严重短缺。乡村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随着物质条件提升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性格活泼,思想开放,情感也比较丰富。学生接触来自各个方面丰富的信息,尤其是通过网络、电视,但较少参加社会实践和家务劳动,接受的是“快餐式”体验,缺乏直接的生活经历。正因为如此,他们容易接受各种不同的文化,却不会分辨其中美丑,对于社会上一些无私奉献的事迹嗤之以鼻,而对一些不良习气热烈追捧。甚至有些学生对现实生活采取一种冷漠、麻木的态度,没有竞争意识,沉溺于安逸的生活状态。与此同时,现在农民经济收入逐渐提高,但一般学生父母文化程度不高,文化素质差,给予孩子过分的物质溺爱放纵,或管教粗暴,而缺少精神抚慰,致使孩子性格扭曲,产生大量的问题行为,如厌学、网瘾、早恋、不服管教等。这些导致的结果就是乡村学生文化知识薄弱,人文素养低下。所以,通过语文审美实践教学对乡村孩子进行审美教育势在必行。
三、 在乡村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因地制宜”地实行审美教育。
优化教育环境,整合教育资源。把语文教学实践与校园特色文化相结合,充分利用乡土特色资源;联系相关学科,在科学立体的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能力、欣赏能力,开辟高中生审美实践的新途径。从而提高学生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思想。
我们经常会听到“最美”这个词,这个词诠释了我们身边拥有美丽心灵的人。而学生身边的美就存在于学校之中。每一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房山区长沟中学作为一所北京市郊区学校,坐落在素有“城市之外,水岸花田”京南水乡,环境幽静清新。这一带有世界级文化遗产周口店猿人遗址博物馆,“北方桂林”十渡风景区,葵花田等。悠久的文化历史和和谐的生态环境利于长中校园环境的营造。把长色的校园环境及周边自然资源与语文审美教学实践活动相结合,不但有利于学生舒心的学习,更能够增强学生的自豪感、自信心,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依托这样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以下探索与实践。
(一)在音乐与文字间感受美的律动
众所周知在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古代文化知识的传播总会经历一些难题。我认为让各学科之间产生联系,相互作用,不仅可以使语文教学丰富多彩,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审美的角度来看,诗歌幻化出意境和音乐演绎出的旋律都能让人产生某种共鸣,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如果说能让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语言的人沟通融洽,我相信音乐就是最好的语言。追溯到古代文学中,《诗经》中很多诗歌是民间说唱本,我们常说的宋词最早是配着音乐来吟唱的。中国风特色的音乐涌动着一股浓得化不开的中华文化浪潮,其蕴含的文化多源于中国古代诗歌,受到青少年学生的青睐。我们把音乐与语文联系在一起,通过培养学生对音乐与文学的赏析能力,提升学生审美品位。
(二)原创家园
篇4
一、 通过课堂教学和教材使用,传承祖国传统文化
乡土情结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个广泛的概念。结合学生特点,利用教材,搞好乡土材料的教授,可以增强家乡成就的认同感,培养健康积极的思想情操,让学生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笔者在进行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语文必修一“月是故乡明”这个主题教学时,努力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合作者,把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和柯灵的《乡土情结》结合在一起,通过设置一些讨论题来讲述故乡的意义:两篇文章的情感有何异同?乡土给人们打下了什么样的“童年的烙印”?“谁会证实以往的生活――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这句话呼应前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会增加学生解读文章的困难,所以笔者在学生自主探讨学习之前,做透教师的理解、分析,储备足相关的知识,然后把教学塑造成通过探究性活动主动建构的学习过程,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从自己身处的故乡资源着手,创设教学情境,呈现教师思考的讨论题。结合两篇文章,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联系他们的现实生活环境,去发觉可以证明他们十几年生活阅历的“证据”和“情结”。陶行知先生说过:“接知如接枝。”有效的教学都来源于学生已有经验的挖掘和利用。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感悟到:“爱家乡,眷恋故土,是千百年来世世代代的人们共同具有的一种心理特征。对乡土,总是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所以要对自己家乡古往今来的文学历史和文学作品格外偏爱,做一个永远深情地爱着自己家乡的人。”
二、 通过教师体味和文本感悟,选择合适的作文素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多渠道的学习环境,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有利的条件。”这一要求让笔者意识到,只要让学生不单单关注校园、家庭生活,还要放眼广阔的社会生活,把故乡的一石一树、一花一草化为作文的素材,作文就会出现亮点。
笔者在教授校本课程《文学苏州》,特别是余秋雨先生的《白发苏州》时,展示了自己读后的感悟:“苏州的小桥流水,太湖渔家的歌唱之声,幽深小巷的琅琅读书声,茶室里悠扬的昆曲声,在这特有的意境中,处处透露了让人安宁下来的味道,配合着沁人心脾的清香与软糯可人的吴侬软语,朱自清《荷塘月色》中‘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得到了最好的诠释。静静地聆听,轻轻地呼吸,这就是一种幸福啊!”教师通过自己积极的分享,引导学生学会发现、欣赏,在展示自己文字的同时,指引学生运用所学内容和所知体悟,朝更深的方向去寻求合适的作文素材:学会拥抱大自然,留心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让这些成为鲜活的源头活水;研究传统风俗习惯,传承古老文化的底蕴,让这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成为作文的亮点;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通过体验式劳动,提升学生的快乐感和幸福感,让学生在作文中展示新的生命力;细心把握身边人的人格魅力,在弘扬中华美德的同时,让真情实感贯穿作文的字里行间。相信把乡土素材运用好,会提升作文的水准。
三、 强化学生回味和文字记录,把握学习课程的深化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把课文当成范文,把课本的阅读和作文的训练结合起来,再充分开发好课本以外的资源,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在此基础上,还要提高学生搜集、整理和运用材料,巧用、化用素材,做好积累、借鉴和创新的能力。
积累的过程是“温故而知新”的环节,语言文字中的优美的词句、段落,都是很好的写作源泉。老舍的《想北平》、韩少功的《我心归去》等文章,都有很多的灵感元素。借鉴的状态是写作的重要手段,乡土作文时可以从教材中的资料联想到自己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相类似材料,进行合理适当的加工;还可以借鉴写作思路,乡土作文的着眼点还是比较有规律的,可以用范文指导我们的写作。创新更是语文课程具有的学科特点,而读写是迸发学生思维火花的好契机,就有学生运用古文写了《江南》。
篇5
一、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为此,在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上,教师要设计一些富有探究性质的情境和问题,以激起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例如,我在讲解“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时,设置了以下情境:
情境一: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一名妇女手拿数万元纸币买了一块面包。创设这样的情境,引发学生思考:花数万元买一块面包,为什么面包那么贵?津巴布韦怎么了?这些问题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经过思考学生明白了津巴布韦出现了通货膨胀这种经济现象,紧接着,教师又问:为什么会发生通货膨胀,它有什么危害?该怎样解决?请同学们结合津巴布韦的情境合作探究,分析原因,发表见解,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情境二: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防止世界经济继续下滑,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欧洲银行、英国英格兰银行以及加拿大、瑞典、瑞士等国的央行将基准利率降低0.5个百分点,请同学们合作探究,全球主要中央银行联手降息的原因。
通过对上述两种相反情境的对比分析探究,学生弄明白了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两种不同的经济现象,它们产生的原因不同,表现不同,解决的措施也不同。这样做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做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了教学目标,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开发生活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指出,政治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生活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可见,生活是思想政治教学的源头活水,生活中教学资源无处不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植根于现实生活,才具有与时俱进的生命活力,教师要主动把各种有益的素材性课程资源引进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时代的气息,体验学习的快乐,进而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例如,在学习《国家的宏观调控》时,针对生活中大蒜、绿豆等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现象,国家发改委在2010年5月14日表示,将继续加强价格异常波动相关商品的监测预警,抑制个别品种价格不合理上涨,严厉打击借干旱、低温、暴雨等异常天气因素炒作、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的行为等。学生们对生活中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也深有感触,于是,我趁势提出:发改委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是运用了什么样的调控手段?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并发言。这样结合时政热点分析教材,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引导了学生关注生活现象。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教学的实效性不在于教师教给学生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感悟思想政治课所蕴涵的道理,这样学生不是被动地听而是主动地学习和感悟,可以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篇6
[关键词] 道德感悟 社会实践 自我管理
郭思乐说:“道德教育需要依靠人的感悟。我们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在读书中去感悟人间的美丽,成为他们的德行的基础和内核。”“这样产生的感悟,会滋养他们的心田,成为他们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的坚实基础。”可以说,学校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学生自身的感悟帮助他们实现道德内化。
一、在社会实践中感悟
学生生活现实是最好的教材。其中最新鲜的事例有丰富多彩的德育元素。因此,只有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使教学内容为学生所熟悉,进而感到亲切,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寻找具有道德教育价值的内容。这样的道德教育才能对学生产生触动。由于课堂上评说的、讨论的就是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有利于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影响。这是“导行”的最好方法。但这个观点并不排斥对古今中外人物事例的吸收和补充,这是道德教育资源之一。适时适度地加以介绍,会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基本形式的体验性德育方法,让道德认识实践化、具体化,是实施主体性德育,提高中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方法。我校充分利用江阴优越的人文地理、悠久的文化历史资源作为学生的实践基地、德育基地。学校本着一切从学生发展的需求出发,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在社会实践中体验锻炼道德意志,激发道德情感,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比如到社区去做义务劳动,让他们体会为人民服务的,进而对他们的劳动进行夸奖,使他们产生自觉地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二、在自我管理中感悟
任何教育和管理,只有把制度和要求化为学生的需要,才能激发学生自觉的行为。在班级管理中,实行以自我管理为基本形式的自治性方法,学校也倡导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因为教育只有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才能产生巨大的作用,脱离自我教育的教育必定是无生命力的形式主义教育。在班级集体中,采用轮换、轮值的方法,让每个班级成员都能参与班集体不同层次的管理,形成“人人参与”的民主管理模式,学生就可以常常参照群体与他人的意见,跟自我评价之间的差异,不断校正自我教育的态度、标准和方法,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育过程第一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成功。当学生体验较多的是成功的时候,他们的自我概念、自我约束就比较强,自信力也比较强,并由此化为一种积极、健康的人格,他们的各种潜力就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培养健全的素质,促进主体道德思维能力的自我培养。学校推行学生自主管理、自主组织活动,学生就能在活动中获得道德体验,在活动中创设成功的自省氛围,从而静心自悟,产生道德认识内化。另外通过以四个学生委员会为核心的学生自主管理,学生自办的宣传阵地,通过读书反思、抄录名言、自我反省等方式,实现情感积累,产生自我感悟,丰富和发展学生内心世界的道德感悟力,从而能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实现道德发展的自我规划与监督。在大型活动中,学生自办的文娱节目受到了与会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学校的文学社团组织都由学生组办,促使学生在自我管理中获得道德思维能力的自我培养。
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自古及今,中国人历来重视榜样教育。榜样就是在某一方面做得好的表率和模范,它把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具体化、人格化了,形象而生动,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动力。榜样教育主要在于父母。孩子年幼,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他们善于模仿父母的行为。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教师,应当为他们树立楷模,做好榜样。“为人父母,不可过于优柔,亦不可过于酷燥。有贤父,然后有肖子;有慈父然后有孝子汝即惜子,当即父母。汝若孝亲,子亦孝汝;汝不孝亲,子亦违忤。”可见,父母的言行、举止、作风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表现,都对子女起着示范作用,产生深远的影响。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用榜样的感染力来鼓励学生见贤思齐,努力进取。从尚德、守纪、勤学、爱卫等方面在学生中挖掘先进个人和集体作为典型,开展系列化的先进评比和表扬活动。例如,平时对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等行为予以张榜通告表扬;开展“文明寝室”、“文明班级”评比竞赛;进行“学习积极分子”、“文明学生评比”、“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评比,并在宣传窗中介绍他们的事迹,以其形象的可见性引导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言行。评选优秀,树立榜样,既可以让进步的学生体验成功,激励他们再上一层楼,又为其他学生树立了学习的典范。通过这些活动的持续开展,赋予了学生强大的、持久的、内在的自我发展动力与能力,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达到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预防、自我矫治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7
作为一所以科技教育为办学特色的省一级重点中学,台州市第一中学积极探索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新路径。自2010年以来,学校依托仅一墙之隔的椒江职业中专的教育资源开设“职业技能实践课程”,“试水”普通高中职业技能教育,开创了普职优势资源整合实施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崭新模式。
一、普职资源整合的动因
普职资源整合,即通过一定的方式、政策和机制,整合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学校的资源,以实现普职学校的携手合作、资源共享和人才共育。在实施此项活动过程中,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建立结对关系。其中,职业学校负责向结对的普通学校无偿提供特色专业实验、实训场地、图书馆,为普通学校学生开展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物质条件,为普通学校师生开展职业教育政策解读、职业意识培养、特色专业介绍活动,为普通高中的通用技术课程提供兼职专业教师和必要的教学设施。此种普职资源整合源于台州一中开展的“学一门生活中的技术”活动,是台州一中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暑期由校团委、学生会组织实施的实践活动,目前已成功举办两届。活动以即将升入高二年级的高一学生为对象,安排4天时间在职业中专集中进行职业技能实践课程学习。活动过程如图1所示。
经过两年多的磨合与发展,该活动已逐步向规范化的选修课程体系发展,派生出多个项目设计类和学科拓展类课程,在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师资配备及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操作范式。
从新课程以及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角度分析,台州一中尝试普职资源整合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为了增加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综合素质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实际本领和能力。它包括人应具有的一般能力——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或职业技能、创造能力。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其实质就是解决“高分低能”“重知轻能”的问题,故必须确立“能力为本”的观念。由于高考的压力和认识上的误区,长期以来,普通高中在科技教育中偏重于科学教育,而对于技术教育则相对忽视,即使开设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技术教育课程,也往往理论讲得多,动手做得少,“应试”痕迹非常明显。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践操作机会和实际技术体验,学生难以将技术课程真正学好,并且导致了动手能力的弱化。物理实验会考时发现,有些高二学生竟弄不清螺旋灯泡(或卡口灯泡)的两个接线端在哪里,能自己连接或修理家庭照明电路的学生不到5%。这与新课程的要求不相符合。职业高中虽然在办学体制、培养模式、教育目标、生源基础等方面都与普通高中存在着巨大差异,但是它注重实践操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成熟的技术教育模式。借鉴职业高中的技术教育经验,无疑是增加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比重、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捷径。
(二)为了在普通高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认知
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择业观、职业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但是,不少学校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机械重复训练和应对考试上,几乎没有开展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认知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对什么是职业、对各种具体职业的认识基本上是模糊的,甚至是空白的,这会导致学生将来选择职业时迷茫、不安,更谈不上选择一个符合自己兴趣、爱好和特长的职业了。普通高中学生渗透职业技术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城市的普通中学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在开设职业技能课程方面,职业高中拥有如专业师资、场地、设施设备等普通高中所不具备的实践教育资源优势。普职资源整合是向普通高中学生渗透职业教育、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认知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为了探索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的路子,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才能显露、人生发展选择的关键时期,学生的个体发展已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势;同时,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转型速度的不断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和全方位的特点。但一直以来,普通高中“一切为了高考”的倾向十分严重,“千校一面”,缺少办学特色,形成了高度同质化的格局。普通高中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教育模式与学生、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普职资源整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技术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不仅包括良好的技术知识结构,娴熟的技巧技能,更重要的是强烈的探究精神、丰富的想象力、富于建设性的批判和创造力,其核心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技术设计等活动,技术课程应能成为激发学生探究、批判和创造欲望的良好载体,使学生的创造潜能、批判思维得到有效开发,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这是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加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学校间的合作,将职高的一部分专业技术课程引入普通高中,是探索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益尝试。
二、普职资源整合项目与课程的开发
普职技术教育资源各有优势,可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这是普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作为普通高中,台州一中拥有大量的理论教育资源,但是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和资源设备却相对较少。椒江职业中专则拥有大量的实践教育资源,从专业设置来看,有数控、化 工、电工与电子、机械加工、汽车维修、计算机等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专业;从专业实训设施来看,有数控机床、电工电子实验室、机电一体化设备、计算机软硬件设施等。这些实践教育资源与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相关学科构成了普职资源整合项目,比如:通用技术、物理课程可与电子、电工、机械等专业整合;信息技术课程可与计算机相关专业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除了以上各专业外,还可与装潢设计、平面设计等专业整合。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在分析上述项目的基础上,普职两校合作开发了面向普通高中的职业技术选修课程,如电工技能、钳工制作、电子商务、企业网站设计和制作、多媒体技术与动画制作、计算机安装与维修、汽车实用技术、快乐数控、局域网络搭建、艺术手工、创意广告设计等。这些课程突出了技术教育的生活性、趣味性、实践性,授课教师以高级技师、高级工、技术能手等具有专业技能强项的职高师资为主,能够较好地满足教学的需求,弥补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不足。与此相应,两校建立了菜单式与自主式相结合的选课机制,为学生提供每周4课时、一学期40课时的职业技术选修课程菜单,组织学生通过网络报名自主选课,以走校的形式加以实施。
两校还成立了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研发小组、实施与评价小组、审议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完善选课、学分认定、档案管理、教师考核、课程评价等管理制度,以确保普职资源整合的顺利开展。
三、 普职资源整合与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相关问题探究
普职资源整合为普通高中更好地开展技术教育搭建了多元化的操作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作进一步探讨。比如,我们要认识什么是技术教育,在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技术教育具有哪些特征,它与职业技术教育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在普职资源整合的框架下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目标定位是什么,等等。这是保证普职资源整合顺利实施的前提。因此,在普职资源整合中必须理清以下几组关系。
(一)“技术教育”与“劳动技术教育”的关系
“劳动技术教育”一直是我国普通高中进行技术教育的主导性概念,直到今天其概念影响依然十分强大。所谓“劳动技术教育”,人们通常将其理解为“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不可否认,所有的技术都是各种形式的劳动的技术,因此,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常常附着一定程度的技术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教育与劳动教育有着重合相通之处。但是,历史上人们对“劳动技术教育”的认识更多地倾向于对学生进行劳动态度、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劳动体验的教育,基本上属于德育范畴,即使涉及到其中的“技术”因素,也大多侧重于简单技能的培养。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普通高中的技术教育已不能也不可能停留于一般生产劳动教育的阶段,其范畴应包括技术本质、技术与社会、技术与环境等技术发展理念。我国高中新课程方案中不再设“劳动技术”科目,而设立“技术”领域,就是这种理念的体现。“技术教育”提倡的是一种思想,要求学生理解:技术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只有技术的发展,才可能推动社会前进;而技术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技术的创新。这种认识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去关注社会生活、学习、生产等一切社会实践活动,从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的症结,去思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新课程背景下普职资源整合最大的意义并不仅仅是为普高学生敲敲打打练技术提供场地和资源设备,也不仅仅是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使学生树立起劳动的观念,而是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技术体验,更好地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技术探究能力、反思能力与创造能力,从而促进其对技术的理解,激发其创造的欲望,深刻理解技术对社会、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如果离开了这个立足点,普职资源整合就将失去其存在的基本依据。
(二)“技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
由于在日常语言中人们常常将科学和技术混淆起来,这就容易导致误解,似乎科学与技术是同样的事物,技术教育存在于科学教育之中。实际上,科学和技术在本质上并不属于同一个概念。“科学教育是关注科学技术时代的现代人所必需的科学素养的一种养成教育,是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作为整体的体系,使其内化成为受教育者的信念和行为的教育过程,从而使科学态度与每个公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现代文明中交融贯通。”[2]科学的作用在于理解,技术的作用在于做、制造和实施。但是,科学和技术又像一对连体双胞胎,既相互依赖,又相互促进。一方面,科学构成了当今多数技术产品的基础;另一方面,技术又为科学提供了探索世界所需的工具,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因此,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既有合作,又有各自的独特品性。一般来讲,前者具有认识功能,后者具有应用功能。就普通高中技术教育而言,它是一个既要动脑构思、设计,又要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是一个将高中的科学知识转化为技术应用的试验场;是一个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运用技术原理和工具手段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技术教育活动使学生对于技术过程、方法和常见的技术设计、结构等具有基本的技术意识和眼光,形成技术思维。普通高中长期以来注重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则严重滞后,这为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引入职业技能课程留出了空间。如果不能认清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独特品性,就不能准确、全面地把握普职资源整合对于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意义。
(三)“普通高中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职业教育,顾名思义即传授某一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它的突出特点在于它不是以传递原理性知识为主,而是以传授技能、技巧、技术性知识为主。由于技术与职业的紧密联系,技术教育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成为职业教育的特色与标志,因此职业教育也常被称作职业技术教育,但它的目的是应对职业的需要。虽然普通高中的技术教育也具有职业入门教育的意义,但在普通高中开设职业技能类选 修课并不等同于职业教育的职业定向,即它不是为了让学生学到系统的专业知识,也不是为了掌握专业技能或通过技能等级考试,更不是为了学生就业,而是要通过普职资源整合这个平台来转换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学习模式。“技术课程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课程,它着力发展的是以技术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它力图使青少年的知识、技能和对科学的理解结合在一起,注重的是学生对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领悟和运用,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和理解,其核心是‘提高技术素养’。这一课程目标的确立,突破了传统的以‘单纯劳动’或‘技能培训’为主要取向的目标模式,以全新的内容体系实现了我国技术教育课程目标的根本转型。”[1]一方面,要通过“做中学”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成就感,提升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找到生发学科兴趣的研究点。因此,普职资源整合不能单纯地将普通高中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机械地叠加在一起。
综上所述,在普职资源整合中,普通高中技术教育一方面要加强与职业技术教育的互动,打通使用职业技术教育资源的渠道,另一方面也应当保持自身的独特品性。作为普通教育的组成部分,普通高中技术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独特知识领域,其主要目的不是要培养专门技术人才,而是要发展学生以问题解决能力为核心的技术素养,以便为将来进入技术的社会做好准备。虽然在普职资源整合中也渗透了劳动意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等因素,而这些因素也可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但是其最终的目标在于通过这个多元化的技术教育平台,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技术经历和技术体验,并以此为台阶促进他们技术思维的发展和技术素养的提高,而这正是普职资源整合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中专教师;德育;示范效应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3-0255-02
中等专业学校(简称“中专”)作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部分,是中等职业教育实施必不可少的载体。其招生的对象主要是初中毕业生和具有初中同等学力者,中等专业学校在对这些学生进行必要的高中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更对这些学生进行职业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将他们培养成高质量的劳动者。所以,中专作为宝贵的教育资源,担负着培养高素质、高质量劳动者的任务,其重要性不可忽视,更不可替代。
一、相关背景概念解析
中专是建立是普通教育基础上的、把学生培养成某种专业素质人才的一种专门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高中教育阶段所进行的职业教育。所以,对于中专教育来说,虽然属于高中阶段,但是又不同于普通高中,所以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教育目标的职业性,中专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所以中专学校的毕业生既要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又要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具有专业技术能力,这样才能胜任第一线岗位的工作;注重专业技能。由于中专教育的目标不同于普通高中,所以在中专教育的过程中就需要在传授普通知识的基础上,特别重视对于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培养,多多组织实践练习机会,让学生通过实践锻炼和提升自己动手操作的技能。
中专德育工作是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心理健康的教育。德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学校各项工作的完成发挥着基础和保障作用。尤其是基于中专教育目标的特殊性,德育工作必须居于各项教育工作的首位。具体来说,中专的德育工作首先要重视德育目标的职业性,也就是说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教育,即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职业纪律、职业习惯,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诚信意识、效率意识和创业意识。其次,德育内容更注重学生的职业发展。如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岗位的预期、对未来所从事行业的了解、如何在岗位中实现竞争与合作、职业理想教育等,这些都是中专德育要关注的内容。再次,社会实践性。中专的学生拥有大量社会实践的机会,因此在中专德育中就可以借助于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职业纪律等。这是中专德育独特的优势,即在实践中感悟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中专教师德育示范的必要性
目前中专德育工作面临着怎样的困境,使得我们不得不提教师的德育示范作用呢?首先,社会大环境的价值多元化。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个体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以网络为载体的大众文化传播,价值观念不再是单一的、固定的,而是多元的。在多元的价值观念中,主体应该选择何种价值观念呢?选择的困难使得我们感受到了道德的模糊性,例如,“勇敢”重要,还是“生命”重要?“利益”重要还是“诚信”重要?“自我”重要还是“集体”重要?当多元的价值观念使得道德的标准模糊、不明确,与此同时,学校曾经使用的道德灌输――一元价值观念的灌输也毫无效果时,学校的德育工作到底应该怎样做?如何面临价值多元化的挑战呢?其次,学生自身的素质。从整体上看,中专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生源质量上是有一定差距的。当然这些差距更多地表现在知识层面上。但是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问题,即这些学生虽然知识上欠缺一些,但是他们大多了解社会的信息更多,价值多元化更明显,当中不乏存在道德滑坡、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职业理想的现象。面对这些挑战,中专的德育工作显得无力应对。再次,德育内容的无力。虽然说中专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社会实践,但是有些德育内容与社会实践无法挂钩,缺乏时代性和说服力,而社会实践所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多元选择则更具有真实性,他们自然就会倾向于选择对于自己来说更真实的价值观念。这些困境使得中专德育工作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那到底该如何摆脱困境,实施有效地德育工作呢?目前有很多方法,例如,提升德育内容的时效性、改变德育方法,从单纯的灌输到学生自己的感悟体验、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等等。这些方法都可以提升德育工作的效果。但是这些方法都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或者校本资源――教师。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就像普照大地的阳光,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最有用的阳关。中国千百年的教育实践更是总结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些都是对于教师人格力量的肯定,更向我们传递着一种思想――教师人格作为一种教育力量,具有强大的示范作用。这种示范作用之所以强大,主要表现在:第一,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因为教师的人格力量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当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不断被学生主动的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思维方式之后,就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深刻地作用于学生的心灵。第二,直观性。教师人格的示范性力量突出特点之一就是真实性和直观性,是在学生身边切实发生的。中专学生正处于选择、确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阶段,教师是他们在学校接触最多的人,往往会成为模仿对象。因此教师的言行往往在不知不觉之间被学生观察、思考和模仿,如果教师展现出来的都是真实的、积极的言行,可以想象这种直观的示范会发生多么强大的影响,就如同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一棵积极向上的种子,待到各项条件适合之后,自然会长成参天大树;第三,全方位性。教师作为一个真实的个体,其示范作用是一个整体,包括行为方式、仪表风度、学识修养、思想观念、职业道德、职业理想等,这些作为一个整体系统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三、发挥教师示范作用的途径
既然中专德育工作面临困境,而教师的示范作用(更具体地说是教师人格的影响力)又是如此的重要和强大,那么该如何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呢?
第一,亲师信师。《学记》中提到:“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意识是说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平等才能让学生信服教师所说、所行,即使以后。离开了师长,也不会背信弃义。《颜氏家训》中也提到:“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令而行,行其所服。”意思是说,关系亲密的人所说的话,人们容易相信;所钦佩的人发出指令,人们更愿意接受。这些在告诉我们想让学生接受教师所说的、信服教师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由于中专学生年龄的特点,他们更重视自身是否受到尊重,自己与老师之间是否真正的平等,只有平等、受到尊重他们才有可能与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当然,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体现在课堂和课下两个方面。课堂上,是师生关系,教师要用自身过硬的专业素质让学生信服,用平等的姿态聆听学生的见解。在课下是朋友关系,与朋友之间可以谈论很多话题。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师徒关系,亲身示范引导学生掌握技能,更让学生感受到指导教师对于自己的认真与负责任。学生自然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第二,提升自身素养。这里所提到的素养有很多方面,比如对待人生的态度、对待工作的态度、专业素养。中专教师至少要掌握一门技能,才能完成自己在中专学校的教学重任。如果不具备这样过硬的专业素养,则无法在实践指导中信服学生。在中专学生中,不难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有一些学生会因为对专业教师专业技能的佩服从而激发他们提升自己专业技能的渴望和信心。同时,教师也应该对于自己的职业出自内心的热爱。对于中专教师来说,教书育人是自己人生的职业发展规划,是自己人生价值实现的地方。只有热爱职业,才有可能从内在驱动自己去实现上面我们提到的专业技能的精通、教育理论知识的精通、教学方法的创新。可以想象,当一个老师热爱自己的职业并以自己的职业为荣时,会体现在教学生活的各个细节之中。例如,备课、上课、指导学生、管理学生就会成为快乐的事,课堂中与学生的交流就是幸福的事情,课堂之外与学生交往就是乐事,老师每天都带着幸福、快乐的情绪与学生交往,学生自然会感受到这种积极的情绪。同时,对于职业的热爱,更实在最真实的例子,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职业,思考自己的职业发展和规划。苏联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只有人格才能够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和规定,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正如另外,教师应该关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专学生本身有自己年龄的特点,有些学生更是行为习惯没有养成、纪律规则意识薄弱。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教师的身教远远胜于言教,教师就是身边最真实的一面旗帜。所以教师要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言行一致、遵守规章制度、严于律己,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中专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学生品质的形成,实现中专学校的教育目标――道德品质良好、有敬业奉献精神的有中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四、结语
教师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学生。中专学校的教师自身的行为对中职生品德的影响意义是长期的、深远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品德形成与发展、对于自己职业的规划。中职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水平和专业素养,以身作则,才能构建新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产生示范效应,实现教师对中专生成长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申姚.中职生德育教育的新探索[J].德育在线,2011(8):236.
[2]肖品.对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园地,2011(10).
[3]张东.改进中职德育的方法和途径[J].河南教育,2011(10).
篇9
关键词: 班主任 德育工作 实效性 提高途径
中职学生具有爱好广泛、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强,但文化基础差、心理脆弱、我行我素、不求上进等特点。中职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职班主任如何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采取有效途径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显得非常重要。
一、上好主题班会课,有效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主题班会是中职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是班主任管理班级和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主题班会一般由班主任主持召开,是针对性很强的主题教育,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更具实效性。换句话说,具有较强针对性、经过精心设计及妥善组织实施的主题班会是提高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1.全方位、多角度地结合实际,选好主题。一是结合学生实际选择主题。“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处处蕴藏教育契机,学生的一言一行都是其内心思想的反映,因此可从学生实际生活中选取主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二是从社会大背景中提炼主题。学生首先是一个社会人,身处于现实社会之中,受到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加之现在的学生民主意识增强、社会接触面不断扩大、信息获取渠道日益增多。这就要求班主任在进行主题提炼时应紧扣时代脉搏,把握教育发展趋势,善于从国际国内最新热点话题或大事件中挖掘主题;三是从传统教育中拓展主题。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是教育永恒的主旋律,主题班会应顺应形势发展,拓展诸如心理健康教育、挫折教育、国际形势教育等新的教育主题,以满足新时代对学生素质的新要求。
2.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上好主题课。结合中职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特别好奇,兴趣广泛,有强烈求知欲,喜欢参加新颖活动等特点,采取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一是各种知识性竞赛活动。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等,既可将严肃的主题教育融于生动活泼的活动之中,又可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还可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二是各种文体性的表演活动形式,如演唱、相声、舞蹈、小品、朗诵等。通过富有感染力的各种文体活动,赞美某人某事,或鞭挞某一不良思想行为,达到教育目的,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班级凝聚力;三是主题漫谈、讨论和展示形式。其特点是便于学生广泛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切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针对本班个别学生乱说乱动、不遵守课堂纪律的情况,开展关于“乱说乱动不等于思维活跃”的主题班会。总之,以上这些形式都是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效果十分好。
二、开展好实践体验活动,有效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自我发展”是体验教育的核心思想,即在学生参与体验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校是学生体验教育的重要实践基地,我们应积极利用学校教学资源,抓住一切有利时机,精心设计各种体验活动,鼓励学生在体验中主动成长。
1.从角色体验中感悟道理。角色体验,感悟道理,就是针对班上学生的不同德育情况,有针对性地让学生扮演相对的角色,让他们体验角色不易,感悟做人的基本道理。如针对学生讥笑残疾人的行为,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聋哑人、盲人、肢体有残疾的人等,做各种正常人所做的极平常的动作或事情。在学生亲身体验、产生共鸣的基础上,让他们判断那些讥笑行为是否正确。实践证明,只有体验,才能加深对道德观念的认知,才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德育没有体验不行。
2.从实践活动中感悟道理。德育要想取得成效,实践活动必须开展得具有现实意义,否则,一切皆空谈。如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中实训,让他们感受企业的氛围,从意志上渗透作为将来职业人的理念,使学生时刻想到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从而按照职业人的标准规范自己,让他们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挣钱的不易;再如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环保活动,从身边的清洁卫生做起,然后到公共场合清理垃圾,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切实体会环保的重要性,提出环保建议。总之,遵循学生的身心和教育发展规律,组织开展好实践活动就能迸发出德育的火花。
三、切实利用好家庭教育,有效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家庭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新的增长点,这是毋庸置疑的。德育工作只停留在学校这个层面是不完整的,只有加强家庭德育教育才能使德育工作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因此必须加强家庭德育工作,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
1.多渠道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可以利用网上家长学校这个平台,广泛发动宣传,让科学的教育理念传递到每个家长心中,让家长学会育人,能够育人,能够育好人。同时,还可以通过家长会、通讯设备、家访、班级会诊会等方式,把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效果及时传递给家长,让家长及时反馈信息,实现家校携手、共育新人的目标。
篇10
一、在操作活动中熏陶
美国的杜威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活动课程的相关图式: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数学教学就在于使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逐步理解数学概念、定理等等,使得学生能够将新知识同化、建构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进而形成新的知识结构。这四节课中,殷老师的课更加突出了动手操作的作用,殷老师讲的是正弦函数的图像(第一课时),他采用的是“五步”目标教学法(创设情境,预设目标;自主探究,尝试目标;意义建构,生成目标;应用感悟,深化目标;归纳总结,内化目标),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都是采用让学生操作、探讨、感悟、纠错这些活动,理解正弦函数图像的几何作法,进而提炼出“五点作图法”。每一个步骤又都是在问题的引领下带领学生动手操作,学生渐渐在这些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新知识、新方法。瞿高海老师在《瞬时变化率导数》这节课中作出曲线的切线,陈江辉老师在《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课中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手、动脑、感受、体验。
二、在数学文化中熏陶
数学课程,应当是引导学生重复人类数学发现的过程:实现数学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的课程。谈老师正是依据这一教育理念开始《数系的扩充》这一课的,谈老师从数学自身和社会实践需要两个方面带领学生经历了数系的一步一步的扩充过程,让学生体会数系扩充的每一步都充满着艰辛。学生从《九章算术》中领略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从这个无理数的发现到被接受,感悟到坚持真理的献身精神;从卡尔丹问题的合理猜想到牛顿的虚数单位符号的确立,体会到人类勇于探索不断前进的创新精神;在“你想要进一步了解复数的什么知识?”的问题中,将学生带进了无限的未来。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学到了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更重要的是,学生受到了数学文化的熏陶,学生的精神得到了升华。瞿高海老师在《瞬时变化率导数》这节课中介绍了切线的发展历史,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是在新观念、新方法中得到发展的。
三、在探究开放中熏陶
- 上一篇:农村教育的现状
- 下一篇:大学生劳动实践劳动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