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4-03-28 11:43: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职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职教学反思

篇1

关键词:教学反思 高职教育 问题 实践

1 高职教育的特点

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突出专业技能的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职业岗位的具体需求来实施教学,基本的理论知识够用即可,将动手实践操作、实际应用作为重点。

2 教学反思的范围

教学反思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教学理念反思、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手段反思、教学环节反思、教学内容反思等。

2.1 教学理念反思 高职不是本科,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而部分教师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应用传统本科的教学理念,因此,对教学理念的反思显得十分重要。

2.2 教学效果反思 大部分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只考虑如何组织教学内容,没有考虑到教学效果。而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所以,在高职教育中,一定要在备课时先反思,反思上完课后是否会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样才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2.3 教学手段反思 一堂课的精彩与否取决于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要对教学手段进行反思,反思应用的教学手段是否合适,需在哪些方面进行修改。传统的教学手段是老师黑板板书、讲解PPT,不适合高职教育。同样的知识点,在高职教育中应该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4 教学环节反思 设计好的教学环节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反思教学环节的处理上是否准确合理,教学时间的分配是否恰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思路是否清晰明确,重点和难点知识点是否得到了体现,是否给予了学生宽松充足的时间进行自由讨论、发挥等。

2.5 教学内容反思 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后可以发现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否合理。然后再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反思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如何,反思课前设计的教学内容对于培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没有起到作用,反思讲课过程中涉及的某个问题能否再加以变化或延伸,有无更合理恰当的讲解方法等。

3 教学反思的方式

教学反思不是简单的对教学情况的回顾,而是建立在科学的、专业化的教学理论基础上,教师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反思经验教训,之后再总结再实践。具体在教学工作中,教学反思可采用及时做课后小结、与其他老师交流探讨、征求学生意见等方式来进行。

3.1 及时做课后小结 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后应该及时做好课后小结,因为此刻的教学感受是最深刻的,最能体会到这堂课的成功与失败,有助于后期的教学。

3.2 与其他老师交流探讨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教师应该把自己上课时遇到的困惑提出来,积极与其他教师交流探讨。通过探讨,可以得到有效的建议,一些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别人的启示下会出现新的方法和思路。

3.3 征求学生意见 教师在上完课后应该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征求学生的意见是了解教学情况最有效的方法,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教学效果反思的重要依据。

4 教学反思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把教学与就业紧密结合,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要合理分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数,尽量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实践性,让学生多参与动手操作。所以,教学反思在高职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反思应该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

4.1 教学设计的反思 教学设计的反思能使教师教学水平提升一个高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自身的教学经验,对课程教学进行反思,对教学背景进行分析研究,理清教学思路。完成教学后对教学设计上的亮点和不足之处进行梳理和总结。

4.2 教学经验的反思 俗话说,经验加反思等于成长。教师要在自己积累的教学经验中,提炼出有价值的教学理念,并且不断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经验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如果只满足于经验,不对经验进行反思,这样的经验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4.3 对失误和教训的反思 教学实施过程中难免出现失误,教师应该及时进行反思,反思出现失误的原因。如此,就可以发现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作为教师,也要客观的站在自己教学的对立面,并且积极面对失误和教训,反思教学过程,对败笔之处作深刻的剖析后,再设计出改进方案,避免以后再次出现失误。

4.4 教学创新的反思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创新,通过反思创新,可以积累自己的创新经验,使创新成为一种习惯。这样下去,教师就会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

孔圣人说过“学而不思则罔”,高职院校的教师也应该是“教而不思则罔”。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教师自我检验、自我超越的过程,在高职教育中有着重要意义。高职院校的教师要学会反思、坚持反思,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熊川武.试析反思性教学.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篇2

本文通过对高职药学专业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对象、教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教学反思,以便提高高等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反思 高等数学 高职药学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总结经验教训的思想过程,能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高等数学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基础课程和工具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部分[1-2]。但由于高职生源和数学课程本身的特性,它的改革中始终没有实现本质的突破。

1.教学反思内容

1.1 教学对象的反思。随着近几年高职院校扩招,药学专业学生有:文、理科学生、普通高中、三校生等,他们的基础理论知识都有个自不同的特点。面对多层次的学生情况,这给生物化学这门课的教学带来了棘手的问题。现如今药学专业是岗位针对性很强的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是在药品生产、调配处方、等业务工作。这就要求在生物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找到课程在专业设定上的作用及意义。

1.2 教材的反思。目前高职类药学专业用的高等数学教材是人民卫生出版社,顾作林主编第四版十一五规划教材,在这本教材中,有很多章节的知识点在药学专业学生的以后专业课的学习中用的会很少,甚至没有用,如线性代数部分。其中有的章节知识点编写的和本科数学专业的课本相差无几,对于高职类学生来说,数学基础都不是很好的情况下,看见这样的课本编排只会望而生畏。可能这是高职类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故而对教师在上这门课的过程中提出了很多难题,在一些基础的知识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了解生涩难懂的高等数学知识就更成为不可能的事情,故而,高等数学这门课的期末考试中,学生的过关率并不高。

1.3 教学目标的反思。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高等数学课程的定位,要注意为专业技能教育服务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高职教育不仅要满足企业和职业需求,数学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必要的数学基础即为专业服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和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学生继续学习及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基。

1.4 教学内容的反思。由于学生基础差别大,同一个教师讲课有的学生没学够,而有的学生没消化,这是在高职学生教学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工作量增大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教师整天忙于备课上课改作业这种局面不仅影响教学质量 和效果同时影响教师教学改革研究和学术研究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一的教学要求造成高等 数学教学内容一成不变这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1.5 教学方式方法的反思。作为高等院校的基础课程之一,高等数学本身是一门难度比较大的学科,如果不对数学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那学生学起来较吃力,教师教起来较费力。所以如何使非数学专业的学生能够学好学懂高等数学是摆在每个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题,在进行传统教学方法中适当地利用一些非常规方法来组织教学可能会起到一个很好的效果,例如:“问题研究型”教学 、“预习指导型”教学 、“启发设疑式”教学等。

2.高等数学教学反思的意义

为了培养具有开创性思维,具备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高职生,高等职业院校药学专业开设了高等数学课程,以使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医药学专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学生具有创造性解决专业问题和实际问题的技巧。教师加大对高等数学教学过程的反思将会提高高等数学在高职药学专业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篇3

师教学反思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从营造氛围、培养意识、提升能力以及方法得当这四个方面提出促进策略,最后提出制度、组织两大保障机制。

关键词:教学反思 高职教师 人文选

修课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1.004

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归纳、解剖分析、修正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教学决策以及教学效果的过程。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对教学实践的一种批判性活动,还是一种经由提升教师自我觉察能力来促进教学水平提高的教学手段。教学反思具备以下特征:(1)实践性。教学反思必须与教学实践相关联,不能空想、幻想,要依托一定的教学实践有意识、有目的、有内容的“想”,做到“胸中有物”。这“物”就是从教学实践而来。(2)反省性。教学反思是一种自我觉察的过程,是教师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主动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自我解剖分析,正视自身不足进而修正、改善。(3)过程性。教学反思不是单纯的一个自我觉察动作,一个自我反省行为,而是持续这些动作、行为,经过总结归纳、解剖分析、修正完善等阶段,实现教学能力的提升。高职人文选修课教师多由专任教师或行政人员兼任,在教学中多存在应付式心态,对人文选修课重视度低,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把握度也不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强调高职人文选修课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其作用有二:一是有利于高职人文选修课教师工作责任感的增强。假如教师保持教学反思习惯并予以实施,就会及时挖掘出自身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反映出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负责任的态度。二是有利于高职人文选修课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促进教师修正、完善整个教学行为,归纳总结成功的教学经验并在下次教学行为中加以保持,最终实现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学效果的增强。本文将高职人文选修课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存在问题、促进策略以及保障机制四方面展开论述,以供借鉴。

一、高职人文选修课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已建立教师反思机制,主要分为教学前和教学后两个部分,教学前主要是做好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案的撰写、课件的制作等等,教学后主要是做好教学日志的填写、教学效果的反馈、教学行为的修正等等。就实践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对“教学前”阶段的工作非常重视,实施顺利,并且效果显著,但对“教学后”阶段的工作关注度不够,没有相应的制度措施加以规范,没有对教学过程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导致教学反思流于表面,大多只是对教学整个过程的简略记录,最多加上几句无关痛痒的教学评论,而有的教师教学反思深刻,却未在下一次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导致反思价值不高,反思效果不强。长此以往,教师教学反思积极性受挫,很容易出现被迫反思、讨厌反思的情绪。而针对高职人文选修课教师而言,由于人文选修课在高职院校中的边缘化状态,根本就没有要求他们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鉴于教师反思机制中的“教学前”这一部分的工作在高职院校中已成为一种教学常态,高职人文选修课教师会按照教学常态做好这部分的教学工作,但“教学后”这一部分的工作基本上是无人问津的,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高职人文选修课教师教学反思的“教学后”阶段的实施情况。

二、高职人文选修课教师教学反思的存在问题

高职人文选修课教师教学反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学反思氛围的缺乏,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注不够,对相关课程的开设也觉得可有可无,更谈不上为人文素质选修课教师创建一个和谐、融洽的教学反思环境。二是教师教学反思意识的缺失,鉴于人文选修课教师多为兼职,所开设的人文选修课程一般都会相对固定,数十年不变的教学内容、类似的教学场景很容易让教师思想僵化,产生思维惰性,认为教学反思可有可无。三是教师教学反思能力薄弱,缺乏直视问题的勇气,大多采取自我评价的方式来审视自身教学实践,对学生评价和同行评价不够重视,未把握反思契机以提升教学水平,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退缩或躲避或轻描淡写,未通过深入研究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导致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停步不前。四是教师教学反思方法单一,未发挥集体力量,多为自主决策,制度建设未与其配套,监督体系也尚未健全。

三、促进高职人文选修课教师教学反思的策略

(一)营造氛围:高度重视,积极引导

要做好人文选修课教师的教学反思工作,首先要强调学校层面上的相关工作部署,特别是整个教学反思氛围的营造。要知道,人文素质选修课在高职院校本就处于弱势,而人文选修课教师更是处于学校忽略的边缘群体,只有学校高度重视,积极引导,才有望构建一个积极向上的文化情境,激发人文选修课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主动交流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并采取各种教学反思手段,促进彼此教学水平的提升。人文选修课教师教学反思氛围的营造,可以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在教师培养中强调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教师培养的重要手段列入教师培养规划中,为人文选修课教师教学反思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在从学校、系部、教学团队这三个不同层面上加强教学反思工作的力度,如学校层面上要针对教学反思工作制定详尽的工作措施,规范教师教学反思行为;系部要根据学科专业的差异性组织具备学科专业特色的教研活动,以保障教学反思的有效性;教学团队则要依据教师个体特征来开展教学反思活动,甚至是以“一对一”的形式来进行交流沟通,以实现教学反思的针对性。三是多创设利于教师反思的实践情境,如举办公开课,邀请资深专家、教师评价指导,促进教师个体教学反思的思想性和深刻性。

(二)培养意识:认识清晰,习惯养成

人文选修课教师实施教学反思行为的内驱力来源于积极主动的教学反思意识的培养。人文选修课教师只有准确、清晰认识到人文选修课在培养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教学反思对提升人文选修课教学质量的作用,才有可能把教学反思付诸实践,并积极探讨其有效路径。因此,人文选修课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培养教学反思习惯,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升华,要正视自己教学实践的不足之处并及时改进,同时还要多看书、多学习,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提高自身的教学反思理念。在培养教学反思意识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教学反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实施过程中要把握好一个“度”,避免浪费时间、浪费精力但收效甚微的“过犹不及”局面的出现。二是要抓好教学反思的情感诉求,在培养教学反思习惯中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不要急于求成,避免教师产生厌恶情绪,或对教学反思产生逆反心理。三是对教学反思的认知要跟随时展不断更新,不能止步不前,必须与当下的教学改革保持一致性。

(三)提升能力:多方评价,教研结合

人文选修课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是做好教学反思工作的重要保障,其提升途径有二:一是通过自我评价、同行评价以及学生评价,来实现对自身教学实践的全方位认知,明确教学实际成效,并多方听取反馈建议,有利于教师教学措施的改进。二是实施教研结合,以省级立项、校级立项、自主研究等方式开展与人文选修课教学相关的科学研究,通过科学研究来促进教学反思的深入。在教学反思能力提升过程中,关键要确立人文选修课教师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多方评价还是教研结合,必须考虑到教师个体的实际情况,比如在听取多方评价过程中会获取各种反馈建议,这些反馈建议并非都对教师个体的教学反思行为有益,所以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能全盘无条件接纳;而在实施科研研究过程中,研究目标的制定一定要考虑到教师个体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不要过难过偏,也不要过于简单容易,尽量保持在“跳一跳就能够摘到桃子”的距离,以利于保持教师教研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四)方法得当:途径多样,形式灵活

人文选修课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实施教学反思行为:一是从自身教学实践中反思。影响教师教学的因素众多,涉及面广,教师可以在每次课后反思教学得失,就能够及时找出自身教学不足并加以克服,避免同类失误的再次出现,同时还可以积累教学成功经验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保持,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可采取撰写反思日志、 反思随笔、 教育叙事、教学论文等形式进行。二是从学生教学反馈中反思。教师可以在平时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听取学生对自身教学实践的反馈建议,并且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变化,积极反思,及时改进,以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可采取网上评教、学生座谈、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三是从与同行学习交流中反思。教师可以通过听取同行对自身教学实践的评价和建议,或者吸取同行优秀的教学经验,来提升自身的教学反思能力,可采取听课评课、教学研讨等形式进行。

四、促进高职人文选修课教师教学反思的保障机制

(一)制度保障

教学反思制度的制定要做到科学严谨,要求措施明确,具备操作性,评价指标精确,具备代表性。学校在出台教师反思相关制度时要明确专业课、公共课、必修课、选修课等不同课程的教学反思目标、形式等,以实现有制度可依;系部要制定相关细则予以配合,并着重抓好管理监督等工作;教学团队则要针对人文选修课教师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教学反思工作,在执行学校、系部规章制度的同时在形式上要有所创新,强调其针对性。

(二)组织保障

要全面落实高职人文选修课教师的教学反思工作,就必须有相应的组织机构予以配合。教学反思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事情,还要充分发挥宣传部门、教务部门、科研部门、系部以及教学团队的作用。比如教学反思氛围的营造,就必须全校动员,通力合作,在整个校园内形成巨大的影响力;教师教学反思意识的培养,需要系部、教学团队的积极引导,等等。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人文选修课教师的教学反思工作才刚刚起步,无论是氛围的营造还是意识的培养,均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而教学反思内涵也尚未健全,反思方法也未得到有效应用,还需要我们去多多努力。我们应争取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促使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实现教学能力的完美升华。

参考文献:

[1]王寰宇.影响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因素研究[J].教育探索,2013(4):98-99.

[2]闫学军,王雷震,汪晋宽.高校教师教学反思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2):73-76.

[3]赵玉珍,花月.基于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反思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5):82-84.

[4]陈伟伟.反思性教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新途径[J].继续教育研究,2005(3):13-16.

[5]苏菲,窦文良.教学反思:问题和对策[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2):43-45.

基金项目: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改项目2011JG09成果。

作者简介:

陆菊(1979- ),女,壮族,广西象州人,现任职于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人文教育研究。

篇4

关键词: 反思性教学 高职英语教学 应用 方法

一、反思性教学的内涵

“反思性教学”也称“反思性实践”,这一概念来自于美国教育学家Dewey,他在1933年出版的专著How We Think一书中提到“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照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导出的结论,进行主动的、持续的和周密的思考”。[1]1983年,美国思想家Schon在其著作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中提出:“反思性实践是思想和行动之间的对话”,提出了实践中的反思和对实践的反思。[2]Zeichner教授在其专著Reflective Teaching(1996)一书中说:“反思性教学是对个人信念、经验、态度、知识和价值,以及环境的再认、检验和沉思。”[3]

我国学者熊川武教授将反思性教学定义为: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learning to teach)”与“学会学习(learning to learn)”统一起来,努力增强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4]这个定义揭示了反思性教学的主要特征。

1.立足教学实际,探索和解决教学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照搬课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重复同样的工作,而应该在熟知课程标准、教学目的的基础上,发现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检讨的、开放的态度来真诚面对自己实践中的问题和教学效果,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会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学更高效。

2.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

反思性教学的使命是对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无止境的追求,反思型教师不能仅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而应不断追求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越能反思的教师,越是好教师,越能将教学实践质量提升到新高度。[4]

3.结合“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促师生共同发展。

反思性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学会教学,而且要求教会学生学习,因此,反思性教学不仅关心学生的发展,而且关心教师的全面发展。当教师全面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时,会促使自己的发展,只有会反思教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会学习的学生。

4.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主动的学习历程。

反思性教学在本质上是教师主动的思维过程,教师改善行动的强烈愿望,作为终身学习者的内在动机是促进教师反思的主要力量。

二、反思性教学对高职英语教学的意义

1.反思性教学有利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高职教育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2000年,教育部高教司颁布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出“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5]部分教师开始了对英语课程改革的尝试,课程改革能否培养出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教师只有不断开展反思性教学,反思教学效果,调整课程设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推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反思性教学有利于推动英语教学改革。

2.教学反思有利于高职英语教师的发展。

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及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对于教师而言,他们处于纷繁复杂的各种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学反思能使教师意识到自己究竟进行了哪些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的后果是什么,以及引导这些活动的信念是什么。也就是说,通过教学反思,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各个要素能从教师忙忙碌碌的工作中分离出来,进入教师的思维世界,作为分析的对象。通过教学反思来寻找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在解释与分析这些要素及其关系的过程中来“认识”自己的实践,识别改善实践的其他途径。

总之,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是一种再学习活动。教学反思可能在不同时间进行,如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难度、改变教学方法等,称之为教学中的反思,教学中的反思需要教师对实践情境不断诠释,在此基础上进行决策。反思也可能在教学后进行,如教学后反思教学效果,根据过去的经验计划未来的教学活动等。因此,反思也是“行动——观察——分析评价——计划——行动”的过程。一名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必定有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性,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知困”,从而促使自己坚持学习,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三、反思性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学生认生词、读句子、学课文、讲语法等基本语言知识的传授,还是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教师应该把反思性教学法应用到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方法反思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从而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

1.反思性教学的内容。

(1)反思教学目标。

教师在课前应该对教学活动要达到的目标进行思考,只有目标明确,才能提高教学效率。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口语表达能力尤其弱,而高职高专英语的培养目标就是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因此,高职英语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教学大纲,根据实际工作岗位对英语能力的要求来设定教学目标。

(2)反思教学内容。

高职英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本英语知识,还要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及将踏上的工作岗位开展相应的英语教学活动,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导向设计教学内容,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愿望和学习热情。

(3)反思教学方法。

俗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高职学生有的学习习惯不好,没有学习英语的兴趣;有的想学好英语,可是基础太差,缺乏学习动力。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学习,培养他们的兴趣,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比如通过英文电影、歌曲、网站等途径提高学习兴趣;向学生传授一些阅读技巧,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等。

2.反思性教学的方法。

(1)教学日志。

教师在每天的教学完成后,可以坚持记下自己的教学体会,分析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理论、教学效果、学生问题等,总结课堂教学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并对其进行归纳、评价和再理解。撰写教学日志是促进反思性教学的有效手段,通过撰写教学日志,可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可为进一步探讨、改进教学工作积累素材。

(2)课堂观察。

教师之间可通过互相协作、听课来互相学习、完善教学方法及课堂管理。英语教师也可以通过听专业教师的课来提高职业技能、完善行业英语能力,这样使自己的教学适应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增强教学效果。反思活动不仅仅是个体行为,特别是处在急剧频繁变革中的教师,不可能关起门来教学,它需要群体的支持,需要教师们的对话交流,反思型教师不仅应该观摩其他教师的教学,还应该积极邀请其他教师来听自己的课,通过他人的评估及课后的交流,反思教学细节,改进教学方法。

(3)学生反馈。

学生反馈策略指教师从学生那里获得反馈信息,并从中反思自己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访谈的方式获得学生的反馈,也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掌握学生的学习心态、动机、爱好、观点等,从而有助于教师调整教学策略。

(4)课堂录像。

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比如借助教学录像来进行教学反思。教师可以为自己制作教学录像,通过浏览自己的或其他教师的教学录像带,在播放过程中找出自己认为特别的画面,暂停静止画面,思考当时授课的目的,反思授课方式是否恰当,以及今后如何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师还可以在观看全部的教学流程的过程中,分析课堂结构,反思如果重新设计这一课的教学如何优化课程设计等问题,最好有几位教师共同探讨、交流,共同分析思考教学现象和问题。通过对比反思,教师可以更准确、更全面地掌握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5)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对自己在课堂上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行动研究是一种螺旋式循环的研究过程,其目的是改善实践,它是一种行动与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要求边实践边研究,从实践中提炼观点,然后用这些观点来指导实践。

四、结语

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回顾过去、检视现在、规划未来的活动过程,是有力促进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同时,反思性教学也是教师培育职业感情、构建专业思想、改善教学技能的过程,只有经过反思的教学,才有意义,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找到自我。

参考文献:

[1]Dewey,J.How we think:a restatement of the relation of reflective thinking to the educative process [M]. Boston:Health,1933.

[2]Schon,D.A.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M].New York:Basic Books,1983.

[3]Zeichener,K.M.,& Liston,D.P.Reflective teaching: an introduction.New Jersey:Lawrener Erlbaum Associates,Publications.

篇5

关键词:高职;微生物学检验;操作技能;考核;反思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3-0257-02

《微生物学检验》是高职医学检验技术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的核心部分是实验操作技能,为此我院设置此课程的实验课时占总课时约64%,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操作技能考核。“平板分区划线接种”是操作技能考核的重中之重。为了解学生在微生物学检验操作技能考核“平板分区划线接种”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对我院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微生物学检验操作技能考核“平板分区划线接种”进行教学反思,旨在改进《微生物学检验》的教学,以期提高学生的微生物学检验的操作技能,达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育要求。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3级和2014级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4个班共227名学生,其中男生48人,女生179人。

2.方法: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和第4版的操作标准制定《微生物学检验》操作技能考核评分标准[1,2],“平板分区划线接种”考核评分标准分为实验用品准备(5分)、实验操作(75分)、实验结果(10分)和综合评价(10分)等4方面,总分100分。其中实验操作分为实验准备(6分)、取菌(25分)、接种(25分)、灭菌接种环(4分)、培养(10分)、整理(5分)。在实验操作结束后教师按照评分标准对每个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操作考核。

3.数据分析方法数据统计用Excel软件,采用百分率进行统计描述。

二、结果

我们发现学生在操作考核过程中失分人数百分比超过50%的依次是:平板打开的无菌操作(81.1%),操作后洗手(77.1%),接种环挑取菌量适当(74.4%),接种环的整理(73.6%),操作认真、准确、规范(71.8%),线条整齐、分区划线区域明显(63%),接种时线条均匀整齐(60.8%),检查培养箱温度是否合适(60.8%),接种环灭菌后、取菌前保证无菌(55.1%),取菌后胶塞塞回试管前试管口的烧灼灭菌(50.7%)。

三、讨论

1.存在问题。(1)无菌意识不强。这是学生失分的最主要原因,表现为:平皿开口过大,开口朝上,甚至把平皿盖放在桌面,操作远离酒精灯;操作结束后未洗手,缺乏自我防护意识;胶塞的拿法不对,甚至把胶塞放在桌面;接种环灭菌后未保持在无菌范围;试管口未烧灼灭菌等。(2)操作规范性欠缺,不注意操作细节。表现为:操作前未整理接种环,操作后未收拾整理工作台、物品未放回指定位置,平板放进培养箱时未检查培养箱温度是否合适等。(3)心理素质较差。表现为:部分学生进入考场比较紧张,讲话语无伦次,操作条理性欠缺,操作考核时手发抖以致取菌液取不到一环,划线线条不整齐,分区不明显甚至没有分区,划破培养基,甚至摔破平板或试管等。(4)应变能力欠缺。表现为少数学生在发生意外(如摔破平板或试管等)时不懂该如何处理等。

2.改进措施。基于学生在操作考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对《微生物学检验》教学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1)加强无菌操作意识。良好的无菌观念和无菌操作技术是合格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3]。在理论课堂教学中讲透、讲细“消毒灭菌”一节。充分利用已进入课堂的现代信息技术[4],播放微生物检验操作过程中的无菌操作录像、微课等影像资料。增加违反无菌操作给检验结果和临床带来不良影响的资料等。细节决定成败,无菌操作也一样,每个细节操作不当就很容易污染物品[5],因此,在实验课堂上教师示教要强调无菌操作要点和易错的细节,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并及时纠正无菌操作错误之处,使学生养成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的习惯。(2)加强操作的规范性和完整性。加强教师示教的规范性,在示教时教师向学生一步步展示,教师在学生练习时严格把关,规范学生操作动作技巧,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按照规范、有序的操作进行。同时制作微课等操作视频并在课堂或实验课上播放。(3)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检验学生工作后进行采血等操作时需要面对不同的患者,如果心理素质差会影响工作质量甚至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因此要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在课堂上增加互动环节,对于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多给予提问和操作机会;多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有机会多练习和相互之间学习,树立自信心从而增强学生应考的心理素质。(4)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应变能力是素质高低的重要表现之一,是胜任工作、出色完成工作的重要条件。高职院校检验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检验技术工作时会遇到各种同事关系和医患关系,因此要想生存、发展,必须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做到能及时发现变化、适应变化,而且还要寻求变化、应对变化[6]。另外,在微生物检验工作会遇到各种突发的生物安全事件,这些都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总会有学生不小心打碎物品,这时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偶发事件进行教学。遇到这类事件,教师要立即组织全班学生学习如何快速处理事故。

通过对《微生物学检验》操作技能考核“平板分区划线接种”的反思,我们不断地有针对性地对教学进行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加强了学生的核心操作技能,为学生实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3]苏琳,张杰.五步课堂三步课后教学在无菌技术操作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6):635-638.

[4]汤小军,梁杏梅,陈芳梅,等.高职护理专业“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实施探讨[J].广西教育:高等教育,2016,3(11):191-192.

[5]刘伟玲.在无菌技术操作考核中中职护生常见问题的教学反思[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3):90-91.

[6]徐晓琴,江玲.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的应变能力及培养策略[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57-58.

Higher Vocational"Microbiology Test" Operation Skills Examination of Teaching Reflection

TANG Xiao-jun1,HUANG Jian-chun2,XIONG Hao1,NONG Sheng-zhou3,CHEN Fang-mei1,ZHU Hua1

(1.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Medicine,Guangxi Medical College,Nanning,Guangxi 530021,China;

2.Pharmaceutical College,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Nanning,Guangxi 530021,China;

3.The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Nanning,Nanning,Guangxi 530021,China)

篇6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生存能力的提升,如此在普通高中开设利于学生技能提升的专业课,成为当前普职融通的一项新举措。宁波市鄞州区教育局于2012年9月启动了职高专业教师走进普通高中的教学实践活动,各职高纷纷列出可供普高学生选择的专业“菜单”,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此项工作取得了预定的成效,也带给我们不少的思考与经验。

1 职高专业教师进普高教学活动的意义

职高专业课程进普高的教学活动,打破了原有教学、格局互相独立的现状,在互通有无、师生成长等诸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拓展了普高学生的技能知识

普高课程关注学生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追求知识与技能的基础性、全面性、系统性、完整性,发展奠定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基础。但由于这些课程的数量与内容相对固定,它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受到一定的限制,专业选修课则为学生提供了知识与技能的多样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不同的课程,帮助学生拓展知识的领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提供了参考,也为以后的发展提供了助力。如在普高开设《财务常识》就给学生提供了理财、货币使用、资金往来等常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金钱观和理财观念。从而扩展了普通中学课程的种类与范围,使学校课程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强化了学校课程与知识世界的动态联系。

1.2 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二次开发

实施此项活动,即通过一定的方式、政策和机制,整合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学校的资源,以实现普职学校的携手合作、资源共享和人才共育。可以有效解决普高师资力量不够,教育经费相对紧张、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等问题,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需要,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

通过普职学校携手合作,资源共享,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培养更多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益尝试。目前不少中职学校都进行了实训基地的建设,专业教师进普高教学,一定程度促使了教学资源再开发,再利用。

1.3 促进了专业教师的业务成长

职高专业教师进普高教学,一定程度上来讲对这些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工作品质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更多的机遇。针对不同的教学主体,不同的教学课时,不同的学科性持,要求教师更新课程意识、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手段,掌教师必须掌握课程开发、整合所必备的知识、技术和能力,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专业自主性和创造潜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获得专业的自主成长和持续发展。

2 职高专业教师进普高教学活动的实践

目前我区采用的选修科目由职高提供菜单,普高根据学生的需求,选择邀请相应科目的专业进来开展教学,由于这项活动在教学资源、教学课时、学生的知识基础与职高学生有较大的区别,所以教师必须先选择、提炼专业知识,再开展教学。以中职的《财务常识》课程为例,一般在开展教学前要经历课程确定、内容提炼、教学实践和效果评估等步骤。

2.1 课程确定

考虑到宁波处于全国经济发展的前列,商业发展迅速,个体经商数量较多,人们需要掌握与了解的财务知识越来越多。财务知识不仅可以让你生活、工作得更容易,而且还可以帮助你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生活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活得多姿多彩。如此学校把《财务常识》作为一门主推课程,介绍给普高学生。所谓的财务常识就是有关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财产方面事务的知识。它贯穿我们每天工作、生活的全过程,当今社会财务常识与人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密切。

2.2 内容确定

《财务常识》涉及的内容广,我们不可能照搬职高的专业教材,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我们考虑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让学生能够了解理财工具,合理安排开支,正确看待投资,处理好理财与学习生活的关系。同时培养学生节制、自信、感恩的品格,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所以其内容的选取遵循了以下三大原则:

(1)实用性――内容要有价值

高中生的财务常识教材开发就要以实用为基础,通俗地讲此教材内容要与他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教材内容绝大部分他们会在生活、工作中接触或已经接触。

(2)够用性――内容满足需要

我们通过调查、统计出绝大数人群生活、工作中接触比例高的知识作为我们教材的选编内容,把这些知识集在一册,就成了非财会人员财务常识的一本通,基本满足需要。

(3)适宜性――知识要学得会

课程内容进行“过滤”、“还原”,既使得教材的图文并茂,引人入胜,也使得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完成教材的学习,深入浅出地把知识进行分解和剖析。使学生在一定的学习主动性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目标能够达成。

2.3 课程实施

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实施方式宜采用体验式教学。确定以兴趣(即提倡“玩中学”、“玩中教”)、实践(场景模拟、实境体验、实战演习)、自主(学生自主合作完成任务)、竞争(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四大教学方式来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必须运用多种教学媒体、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织教学。

本课的教学媒体有文字教材、录像教材、教学实践。

(1)文字教材

文字教材是学习本课程的基本依据,文字主教材采用合一型,即除了全面、系统地介绍本课程的内容以外,还在各章的相应部分进行教学提示和重难点问题解析,并提出思考题。

(2)多媒体教材

多媒体教材主要是对文字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进行讲解,以及对学习思路和方法进行提示与指导。特别是发挥视频的特长,对某些比较抽象的问题运用动画等手段进行演示,案例分析,名人谈经济等内容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的安排主要分两步,首先是教学场所内安排实践活动,根据教学现状我们在教学中选择了易于携带,其专业性不是很强的实训设备,如点钞实训,真假币识别、小键输入等,我们在课堂内组织,让学生直接的理实结合;另一类的实训项目我们要求假日期间,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独立或合作完成,如网上银行使用、资金存取业务、理财产品的对比等,学生开展业务后,向教师提供交易凭据、图像材料或调查报告。

2.4 课程评价

由于本课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因此学生必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练习、模拟实验、实践应用三个环节。本课的成绩考核分为平时作业、实验(实践)考核考核以及期末考试三部分,其中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实验(实践)考核考核50%、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

3 职高专业教师进普高教学活动的反思

3.1 在教学场所的选择上要更具科学性

为方便教学组织,目前在普高开设的专业课教学大多由职高教师走进普高这一简单模式。如此操作虽然有其优越性,即人员流动小,但不能很好的发挥职高的专业特色和资源利用最大化,有些专业课程是必须要多进行实践操作,且实践项目对设备依附性大,面对此类教学内容,在普高就很难让学生学到相应的技能和知识。所以在普高开展专业教学活动,首先考虑对口学校交通便利,距离近。其次在教学场地的安排上,可根据项目要求不同,把学生安排在职高、普高、公司企业等不同的学习环境。这样不仅让学生享受职高实训基地建设和校企合作的成果,更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学习,倍感新鲜,提高学习兴趣。

3.2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更具针对性

目前由职高提供专业课学习菜单,让普高学生进行选择,给予了普高师生一定的自主性,但其也局限性。为更好地让学生学习真正感兴趣的专业技能,建议今后在课程的选择上,由职高双方共同商讨选择,先由普高提供自己的需求,然后双方根据现有资源进行协商,开展订单式的培训。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职高也可拓展、开发新的培训项目,实现专业、个体的持续发展。

3.3 在高考升学机会选择上开辟新的途径

如今很多学生和家长都将升入普高作为自己的惟一愿望,结果一些学生由于自身能力素质较低、学习跟不上等原因而未能成功升学,但这些学生和职高学生相比,其文化课还是占有一定的优势,所以在普高开设专业课程的同时,也可让普高学生更多的了解高职考情况,职高可以提供相应教学资源,在普高学生完成二年教学后,收纳他们参加高职考学生。为提高升学率,引导转学学生参加专业要求相对不高的学科学习。

篇7

 

新课改对政治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有了新的要求,其中教学过程反思就是一个重要环节。这是提高政治教师教学水平、提升专业技能的关键,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一环。教师通过反思进行积极有效的教学探究,纠正自己的教学行为,使教学实践日趋合理,符合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从而提高高三复习的质量。

 

一、当前政治课堂教学反思的现状

 

对教师而言,教学反思并不陌生。众多中外学者对教学反思进行了大量的探讨,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Posner,1989)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他指出,“一个教师如果仅仅满足于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他可能永远只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曾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由此可见,教学反思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称道的是,国内学者在十余年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理论探讨不断更新,实践操作也与时俱进。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个现实的问题。在实际的教学中,因为时间紧,高三年级教师大多为了反思而反思,存在形式化、模式化或思而不改的现象。

 

二、高三政治教学反思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本市部分中学政治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教师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形式化现象比较严重

 

为了应付学校检查而反思,大多只是在课后随便总结几句话而已,没有真正对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反思。

 

2.对高三教学反思的认识存在偏差

 

很多教师认为,高三时间紧,任务重,没时间也没必要进行反思,把学校对教师的教学反思要求看成是学校的硬性任务,导致对反思缺乏激情,或反思时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缺少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的反思。大多数教师仅仅反思教学的成功之处和不足的地方,而没有深入寻找获得成功的因素和导致不足的原因。

 

3.在反思的过程中,个体反思现象比较普遍,缺少集体的反思

 

高三复习文综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渗透是非常紧密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政治、历史、地理三个学科之间如果缺少互动交流,没有集体反思,学科之间的反思就无异于打游击战,各自为政,其教学效果肯定大打折扣。

 

4.未形成反思的环境,反思的氛围不浓

 

学校在教师教学反思方面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考核机制,没有为教师的教学反思提供充足的设备。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大多是根据教师的教学成绩,忽视了教师教学的过程和质量,这就使多数教师为了出成绩而忽略了对不足的反思,或者反思流于模式化、形式化,想思不思的现象时有出现。

 

5.缺少能让教师通过教学反思走向“更高教学水平”的渠道

 

教研组、年级备课组之间,教师的反思缺少交流,各自为政,无法形成有效的合力。教师的反思与学生的学情反馈无法有效统一,使得实际的教学成效降低。而导致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政治教师在教学反思过程中没有一个有效的反思渠道。

 

三、解决政治教学反思出现问题的对策

 

针对当前高三政治教学反思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人认为可以从对应的五个方面去探讨解决的对策。

 

1.形成常规化、制度化的教学反思

 

缺乏制度管理,使教学反思无法常规化,容易使教学反思流于形式。制度化的教学反思应该是学校、年级、教研组、备课组、个人等多方面系统化的过程。从学校的层面来说,应该统筹好各个方面的工作,使各方面工作协调有序地进行。更关键的是要把教学反思纳入教师年终考核评价中,要在教师的考核评价中体现教学反思的价值和意义。年级主要起到监督和记录的作用。而具体的组织工作由教研组负责。备课组则要落实具体的教学反思,组织好组员对教学内容、学生课堂学习的反应进行有效的反思。同时,备课组还必须加强同历史、地理等学科的交流,通过学科交流反思来提高高三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高三政治学科而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果,这就需要对课前、课中、课后进行系统的反思,总结经验,找出不足。要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有效的反思,找到二者的最佳结合点,这样才能提高高三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

 

2.加强集体反思和学科之间的反思

 

在反思的过程中,个体反思的现象比较普遍,但是缺少集体反思。高三年级的复习,文综学科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文综成绩的好坏对学生高考成绩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提高文综成绩就成为文科教师的重要使命。而要提高学生的文综成绩,重要的是做好文综教学的反思。只有改变目前文综各学科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现象,加强备课组成员之间,政、史、地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才能有效提高文综教学的效果。

 

3.构建教学反思的环境和氛围

 

要形成教学反思的环境和氛围就要使教学反思常态化、制度化。学校可以制定一个具体的教学反思时间表,使个体反思和集体反思更好地结合,真正达到反思的目的。年级组应组织好本年级各个学科的教学反思,根据时间表使年级的教学反思常态化,逐渐形成教学反思的环境和氛围。

 

4.挖掘能让教师通过教学反思走向“更高教学水平”的渠道

 

高三年级的教学对于提高年轻教师的业务水平有很大的帮助。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校要提供一个良好的反思平台,高三年级政治教师应利用好学校提供的反思平台,备课组成员应定期进行集体备课和课后反思,在集体备课后的反思中应与历史、地理等学科进行有效的交流,解决共同存在的问题。同时,在进行课后反思时,应该邀请部分学生监督反思的过程,这样才能从学生的角度更好地看到问题所在。

 

总之,加强高中政治教学反思,特别是高三政治教学反思,对于提高政治课堂的时效性和提高学生的政治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改变教师对教学反思的错误认识。要让教学反思成为常态,让教学反思真正发挥其魅力与价值。

篇8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反思;方法

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与否,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的教学业务水平,而教师自身教学业务水平提升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不断加强教学反思、做开放型教师是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教学内容或是所面临的各种突发问题进行有系统的反思,是促进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因素。而时刻对教学进行系统反思,就无疑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理论素质,自觉总结反思实践经验,谨慎改进教学,超越自我,才能在自我发展中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成长,才能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为提高高职英语课堂的有效性,现就教学反思的内涵、意义、内容和方法进行如下思考。

一、教学反思的内涵及意义

反思,是思想界、知识界关于元科学研究的一种理念与方法,亦称“元理论”。它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研究科学的性质、特征、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元科学”概念,最先由逻辑实证主义学派提出。认为科学哲学不把自身当做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体系,而把它作为研究科学的本质及科学研究方法的“元科学”,指出科学概念与元科学概念有严格的区别,后来移植于教育教学,于是教学反思就产生了。教师把自己的教学活动作为思考目标,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统称为教学反思。一方面是对教学活动中的某些现象或事件进行思考,使这一现象在教学整体中得到重新认识与解释,赋予新的教学意蕴;另一方面是把教学活动中的某些现象或事件与教师这一意识主体创建关系,使得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活动中的某些现象或事件对自己的思想境地、心灵过程、情绪世界、理论体系、操作方法等进行透视和检查,进一步形成相关的综合性事实与价值的认识、检讨和决断。

教育家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这意味着教学反思有助于完善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狭隘的经验是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主要表现在意识性不够,系统性不强,它可能只形成肤浅的领会,并容易使教师的心态关闭,不但无助于教师进步,相反可能遏制教师的专业发展。只要经过深刻地反思,把原始的经验置于被关注、被改进、被强化、被否认的思维加工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这样才能形成新课程理念所要求的先进的教学观念,才能不断地超越自我,走出封闭,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有效,从而有效地发挥反思的作用,使教师的专业技能不断提高。

二、教学反思的内容

教学反思需要教师做到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搜集反馈消息,迅速灵活地做出调理和反应。教师可运用录音和录像设备,与观察手段一起为教学反思提供消息。教学反思围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进行。

(1)教学目标方面。教学目标是能够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教师要依照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及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况,了解学生通过每节课的学习,是否预期达到教学目标。因此,反思教学目标,要做到:①反思教学目标是否以总体课程目标为指引,以顺应社会前进和学生成长的需要为目的,全面综合设计教学目标;②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③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以学生为本,因人施教,适时调整教学目标;④反思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新教材的特性;⑤反思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真实状况。

(2)教学内容方面。通过相应教学内容的学习,就能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往往是教学反思的重要因素。反思教学内容,要注意做到:①反思教学内容是否与教学目的相吻合;②反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思维性和风趣性,以及是否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吻合;③反思能否按照学生的自身差别设计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④反思能否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进度以及突发事情,及时调节教学内容。

(3)教学决策方面。反思教学决策的选用经过,也是反思理论如何联系实际的经过。例如在英语教学中,就可以反思是否采用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决策,积累知识、培养语感的教学决策,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决策以及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质量的决策等。对教学决策的反思,要注意:①反思能否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引,选择合适的教学决策;②反思能否根据教学决策的外部形态和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优化教学决策;③反思教与学的方法能否保持一致,是否增进学生的自主成长。

(4)反思媒体的配置与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媒体的功能与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对教学媒体配置与使用的反思,要注意两点:①反思教学媒体是否合理选择与配置,②反思教学媒体是否合理使用。

(5)反思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在教学改革中是一大难点,如何搞好教学评价、建构一个科学的评价系统,这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亟待解决的难点。反思教学评价应该做到:①反思包括教与学在内的评价办法是否适应现代教育思想,是否适应现代教学观、人才观;②反思自己的教学评价办法是否具备差异性、多样性、开放性、发展性和创新性等特征,注重学问与本领、历程与措施、情感立场与价值观的多种评价。

三、教学反思的方法

篇9

关键词: 高职高专 韩语翻译教学 现状 思考

随着中国与韩国的交流日益频繁,韩国语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使用价值日益提高,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都广泛地需求韩国语专业翻译人才。培养具备较高素质的韩语翻译人才,成为高职高专韩语专业的一项重要任务。高职高专韩语翻译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一定数量的翻译实践来掌握翻译技巧,以提高翻译水平。但高职院校韩语翻译教学普遍存在内涵不清晰、特色不突出的问题。

一、韩语翻译教学现状

1.缺乏适合高职的韩语翻译教材。

韩语翻译教材屈指可数,现有的教材又大多以文学作品为实践素材,没有真正适合高职高专的教材。目前多数学校使用的韩语翻译教材是北京大学出版的《韩中翻译教程》、《中韩翻译教程》和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韩汉互译教程》。这些翻译教材要么注重理论,要么文章难度偏深,要么就是教学内容文学化,缺少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因为没有真正能适合高职高专层次的翻译教材,许多高职高专院校不得不通过多种渠道搜集资料,择其所需,编写内部讲义。

2.教师水平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的韩语翻译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韩语理解和使用能力,而且要掌握与其所教专业相关的知识。韩语专业商务方向的韩语翻译教师要具备足够的商务知识,掌握大量询盘、报价、索赔等商务谈判方面的韩语词汇;韩语专业旅游方向韩语翻译教师自然要掌握旅游相关的知识,同时随着旅游行业的飞速发展,还要不断更新旅游韩语词汇;韩语专业文秘方向的韩语翻译教师不仅要对文秘业务有所把握,而且要掌握有关文秘专业韩语词汇。韩语翻译教师不仅要搜集掌握这些内容,而且要有运用这些知识的社会实践经历,否则就不能真正满足教学需要。但是,绝大多数的翻译教师都没有充分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更没有企业实践经历。

3.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高职高专学生学习韩语是从零开始的,再加上高职学生没有很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和集中度也不是太好,所以到二年级教授韩语翻译课程时,学生的韩语水平普遍不高,语法知识也不全面,且多数学生的基础词汇量未达到翻译教学大纲要求。不仅如此,学生的母语水平也有相当大的差异。学生的韩语汉语水平参差不齐,使得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相当有限,学生之间也缺乏必要的合作与交流,从而无法保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也无处了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4.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乏针对性。目前几乎所有的韩语专业都没有针对学生的专业倾向进行专题练习。既然韩语专业已经设置专业倾向,就应该在教学内容上有所体现,以满足学生和社会需要。

(2)缺乏理论性和实用性。授课中缺乏统一的理论知识和技巧讲解及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练习。任何一门课程都是由理论知识来支撑的,翻译课更需要大量的前期基础技能练习,而这又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课后自行练习。因为缺乏一定的连贯性,所以教学内容和练习会出现重复和跳跃。

(3)口译是外语专业学生必需的一项技能,它能反映出译者对两种语言的基础熟练情况、现场应变能力等,在现实工作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但目前各院校在韩翻译课上过度强调笔译,讲授重点仍然是词语、短语及句子等语言知识和翻译方法,而忽视口译,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担任随行翻译或现场翻译。

(4)评价方法有待探讨。目前大部分评价方法采用80%以上的笔译加20%以下的口译的方式,再加上过于考虑到学生成绩问题,所以出题有很大的局限性。这就不能客观地评价出教学成果和学生的翻译能力,也不能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教学模式太过陈旧。韩语翻译教学大多沿用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选用一套公开出版的教材,任课教师自己再组织准备辅助材料进行教学。在教法上,教师主要根据教材的体例,介绍某一翻译理论或技巧,通过译例,阐明该理论、技巧的运用,然后是当堂的翻译练习,再布置课外练习。这样的教学模式缺乏新意,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高职高专韩语翻译教学之思考

1.明确课程定位。

高职高专韩语翻译教学应着眼于实用性,为学生毕业工作打下基础。因此首先将课程定位为口译+笔译课程,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从笔译理论和口译基本技能训练开始,然后进行专项分类实践练习。从高职院校韩语毕业生反馈信息显示,学生半数以上需要的是实用性课程。因此,韩语翻译教师在教学前要认真搜集分析毕业生对本课程的反馈建议,明确本课程对学生翻译能力的要求、学生需要学习的翻译技巧及翻译测试的范围,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2.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在目前开展韩语翻译课程的高职院校中,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多以日常交流或文学作品为主。但近年来,韩国各行业的企业大量涌入中国国内寻求合作与发展,其中以汽车业、信息业、电子业、贸易业居多。这些公司在业务谈判或与中国员工进行内部会议时,经常会借助翻译人员的帮助进行沟通。因此在韩语翻译教学中,作为翻译方法的教授者,教师应通过各种手段不断传授与专业倾向相关的行业知识,帮助学生应付各种挑战,也要注意自己在韩语知识和中文知识方面的丰富、提高和拓展。

3.明确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模式。

(1)根据专业倾向确定教学内容,加强针对性和实践性。翻译课程要根据专业倾向设置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要,针对学生专业倾向和就业形势设置专题演练。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笔译技巧和口译技能训练,重视理论知识和技巧的讲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掌握理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自行练习。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建立模拟翻译工作室,把公司场景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探究知识,构建适合他们自己的知识模式和策略。此外,实施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教学手段进行改革与探索。除教材内容之外,收集整理公司文书等,通过多媒体的手段供学生练习,并在因特网上再现授课内容,方便学生课后练习。

(3)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对教材进行改革。在对现行教材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设置针对性练习,编写出有专业倾向的主教材。

(4)改革评价方法,减少笔试所占比重,增加口试所占比重,同时提高平时课堂练习提问所占比重。

(5)韩语翻译教学课时有限,所以在讲解翻译例句时应重点讲解个别难点,如使动句、被动句、授受关系句、间接引用句、敬语及一些固定场合的固定表述句,由学生翻译,之后学生讲评,老师再讲评、修改。经过几个回合的练习,学生对翻译中的难点及易错的语法问题都会有较深刻的印象。

4.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口译技能训练。

(1)源语复述练习。教师根据训练目的的需要选择材料,学生听后用同一种语言进行复述。短文的长度应视学生水平而定。由于学生的韩语水平有限,因此应以听韩语复述的练习为主。

(2)跟读练习。教师或某一学生讲一段话,学生一边听一边跟着说。训练时可以从中文开始,然后转为韩语。此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一心多用的能力。

(3)做笔记的训练。人脑的记忆是十分模糊且有限的,特别是在口译过程中,即使一字不落地完全听取发言的内容,也无法顺利地进行接下来的翻译工作。高职院校毕业生所担负的翻译任务相对本科生来说比较简单,但在进行现场翻译时还是会面临一些无法完整而准确地记忆信息的问题,所以也要训练这一项技能。记笔记不是把讲话者的原话一字不落地全部记下来,它只是记忆的辅助手段,为的是在学生进行翻译时起到提醒的作用。在做此训练时,特别要培养学生记录数字、专有名词和专业术语的习惯。

三、结语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对外交流的不断拓展,社会对各种翻译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翻译人才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合格的高水平的韩语翻译人才是韩语翻译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高职高专韩语翻译教师应该重新思考韩语翻译教学之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思考翻译教学的新道路,抓紧编写出适合高职高专的韩语翻译教材,加快翻译教学研究和改革,抓好基础阶段和应用阶段的翻译教学,培养高水平的韩语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桂珍.高级汉英英汉口译教程[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铁军.通向翻译的自由王国[C].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篇10

关键词教学反思;改进教学;方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0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决策及其结果进行反省、分析,探究教学中取得的经验,寻求解决教学中存在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具有研究性、探索性的一种研究范式,体现了教师通过教学研究教学,改进教学的特性。它的动力来源于教师对优质教学的追求和自我成长的需要。是实施教师终身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自我进步与发展、做学者型教师的一个阶梯。

一、反思评价,意义重大

美国教育学者波斯顿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他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叶澜教授曾指出: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1.自我评价,探究方向

教师利用先进的教学理念、高效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不仅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对学生成长做出了贡献,同时还能促进教师自身发展,实现自已的生命价值。教师要善于对课堂教学进行自我评价性的反思,找出教学中的亮点、成功的原因及启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同行评价,改进教学

同行评价是教师之间的相互评价与指导,评价者与评价对象都是同一专业领域内工作的教师,具有平等的人格意义。教师要积极借助同行对自己教学的评价进行反思,根据听课教师的意见,写出教学后记,改进教学,使自己的下一节课更优质高效。

3.学生评价,提高情趣。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是促进教师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举措。学生评价旨在发展教师的自我监控与反思能力。教师从学生在课堂中参与的广度和深度的调查了解中,从学生参与课堂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中,获得反思信息,促进自己不断改进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度及趣味性,提升学生参与的情趣。

4、同类环比,完善教学

教师要通过听同科教师的课,或找一些同课题优秀教师的录相资料来观看剖析,并与自己的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比较,不断地切磋琢磨。从他们的同题异构中,找出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优化自己的教学,递进反思,形成教师独特的教学个性,提升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悟通创新的教学能力。

二、写好教学反思,提高教育机智。

教学反思,是以老师的体会、感想、启示等形式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持续不断的批判性思索,再根据自己的体会写出的论文。它是在记录教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的思考和评判。

1.归类不同,形式多样

教育反思范围广泛,形式多样,归类各不相同,较为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形式主要有:

(1)专题反思,整体反思

专题反思是指教师围绕某一教学问题所做的小切口、小专题的深入研究。如在"三查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中,目标导学的反思、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的反思、讨论交流的反思、点评总结的反思、训练建构的反思、达标拓展的反思等。整体反思是指教师把一堂课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所作的研究性反思。这种反思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分析也较深入,对教学资源的创造性使用,意义重大,有利于改进优化以后的教学行为。

(2)即时反思,延迟反思

即时反思是教师在教学活动完成后立即对教学活动中的现象、问题或活动的成效等进行的反思。反思的过程与教学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过程一致,能优化教学结构、强化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延迟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以后,结合其他教学事件,对其进行的综合性、批判性分析。通过深入细致分析,对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索,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解决问题的热情和责任感,有重要作用。

(3)课前反思,课后反思

课前反思,是为加强教学的预见性,在课前围绕教学精心预设的一系列课堂行为,主要包括教学计划制定、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环境与社会因素等,教师备课时要对过去的教学进行反思课前反思能使教学更具前瞻性,避免经验主义。课中反思,侧重捕捉课堂中的亮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和积累自己教学中的"灵光突现",培养在教学"意外"情况下的应变能力,机智抓住课堂"生成",使课堂变得更精彩。课后反思,是一节课上完后,教师对该堂课中"成功之举""败笔之处""教学机智""学生新解""再教设计"等方面的感悟与体验,从"得"中提升经验,从"失"中分析原因。

2.以写促思,以思促教

老师要执着追求,一有所得,及时写下,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不断完善自己,优化教学,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学者型、专家型教师。

(1)写教学成功之处

教学中成功的案例很多,达到预设目标,引发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中随机应变的措施;层次清晰,条理分明的板书;先进教学方法,优质高效教学模式渗透应用的过程;教育心理学中基本原理运用的感触;高效教学方法的创新等。反思所得,累积成功,善于总结自己过人之处,教学才能相得益彰。

(2)写遗憾不足之处

成功的高效教学,也总会有疏漏失误,对它们进行回顾,深刻反思,探究剖析,吸取经验教训,就能使自己增长教学智慧。如提出的某一个问题为什么未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呈现的问题是否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空,学习活动的组织环节是否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效度如何等。善思不足,吸取教训,不断改进策略,优化教学过程,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写教学机智之处

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思维发展及情感的融洽交流,往往会产生瞬间灵感,学生精彩的问答等,及时反思捕捉这些"智慧的火花",深入探讨研究自己某节课或某个教学环节中随机应变得当的措施,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等,对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新教学理念的建构,十分有益。

(4)写再教创新之处

教师教完一节课后,静心沉思,定能总结提炼一些教学规律,创新一些教学方法,知识点上有一些新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一些新招,解题的一些误区有新突破,启迪有一些新的措施,训练有一些新设计。及时记下这些新收获,并进行必要的归类整理,考虑再教这一部分内容时如何教,构建"再教新设计"。

(5)写学生创新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