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教育现状范文

时间:2024-03-28 11:43: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教育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教育现状

篇1

关键词:中国城市学校;体育教育现状;思考

在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中,体育教育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很多学校由于课业繁重,学生缺少时间和精力参与体育课程,导致体育课程在学校教育的地位不高,这与素质教育理念不符。基于此,加强对中国城市学校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体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体育课程是学校教育中的必修课程,但是相对于文化课程来说,城市学校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甚至成为阻碍文化课发展的绊脚石。当然,也有很多学校重视体育课程,但毕竟为少数。在素质教育理念下,体育课程应该被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通过体育课程能够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为学生在学校学习提供基本保障。然而,在长期应试教育背景下,体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体系中仅仅作为一种休闲活动或游戏,在教育界的地位不高。很多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带来的效益,将体育排挤在核心课程之外。

2中国城市学校体育教育现状

现阶段,我国城市学校体育教育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了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体育课程目标脱离实际

学校设置体育课程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但很多城市学校中体育课程目标却并非如此。在社会经济条件不断加强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伙食变好,体重也呈现偏肥胖的趋势,导致很多体育课程不能按照计划实施。由于无法正常开展体育课程,导致学生缺乏正常的体育锻炼,让更多的学生发胖,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校体育课程目标与现实脱节,不能针对学生自身身体状况给予有效的指导,相当于剥夺了学生体育锻炼的机会,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2体育教育局限性较大

很多城市学校体育教育仅仅局限与体育课程中,在日常生活中的体育训练、锻炼活动相对较少。采用科学的体育课程方式,是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途径,但是在课程安排中,每周一到两节体育课很难维持学生体育锻炼,为了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必须重视日常体育锻炼。此外,城市早晨空气质量问题严重、学校场地限制等因素,导致很多城市学校无法安排学生进行日常体育锻炼,也造成了现在城市学校体育教育的局限性问题。

2.3城市学校体育设施与场地限制

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越来越多农村学生进入城市学习,增加了城市学校学生的人数,很多学校场地相对狭小,加上为了满足招生的要求,不得不在学校体育场地规划用地基础上建盖教学楼,导致城市学校体育场地面积严重不足,对学生进行体育活动造成制约。另外,很多学校将经费全部用于文化课教学方面,在体育课程建设、场地建设以及设施建设方面投入较少,导致学校体育设施严重不足,无法满足素质教育下学生进行日常体育锻炼的需求。

3针对目前中国城市学校体育教育问题的对策

3.1明确学校体育课程教育目标

目前,很多学校教育目的是提升升学率,对学生自身身体素质、品德等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学生身体素质跟不上,对升学率又造成负面的影响,过分最求升学率的结果必然事与愿违。为了有效的解决我国城市学校体育教育问题,应该针对我国学生身体素质情况、体质问题等,明确体育教育的目标,不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为其健康成长、提升成绩等提供基础保障。一方面,体育教育课程目标的设定应该及学生身体素质情况为基础,目标过低或过高都无法发挥应有的效果;另一方面,体育课程规划中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3.2加强学生日常体育锻炼

为了突破我国现阶段体育教育的局限性,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体育教育并非一日之功,应该将对学生的体育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第一,需要建立有效的学校早操制度,让学生利用早晨进行合理体育锻炼,为一天的学习奠定基础,保持饱满的学习状态;第二,规划学校现有的午操制度,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够通过体育运动舒缓省心,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第三,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形式,包括篮球、足球、街舞等等,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3.3加强学校体育场地及设施建设

一方面,应该充分利用场地资源,将小场地建设长体育用地。同时转变思路,不能认为篮球、足球没有足够场地就不能开展,努力发展小体育场地;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城市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支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等,完善学校体育设施,为学生体育锻炼提供保障。

4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体育课程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关键手段。针对现阶段我国城市学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明确体育课程目标,加强场地及设施建设,同时将体育教育融入到学生生活当中,不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为国家、社会培养更多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袁凤梅,章荣.中国中小学特殊体育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J].中华少年.2016,16(1):163-164.

[2]金慧丽.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集美大学.2015,28(4):236-237.

[3]王方媛.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对策研究[J].内江科技.2014,13(8):317-318.

篇2

[关键词]:城市中学 心理健康 健康教育

一.前言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徐州市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几年过去了,徐州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率较高,发展速度较快,但实效性不高,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此,笔者对徐州市城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调查,试图找出制约因素,并提出可行性对策。

二.徐州市城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问题

(一)研究方法及调查对象。本研究使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文献综述等研究方法,对徐州市10所中学(企事业单位、民办学校2所;附属中学1所)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调查,对100名中学教师(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德育负责人, 班主任,普通教师)和400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3名专职和2名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

(二)徐州市城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徐州市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目前,普及率较高,发展速度较快。徐州市教育局和许多中学教师已经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许多中学通过板报、橱窗、广播等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在笔者调查的10所中学中,徐州一中、三中、八中的宣传活动开展地非常好)。1998年,在徐州八中开设了徐州市中小学生心理热线咨询中心。1999年,徐州市教育局聘请部分专家为我市中小学心理热线咨询中心顾问。江苏省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设立徐州八中为江苏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并设其为中国教育学会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基地。

(三)徐州市城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程度不平衡。目前,徐州市城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程度不平衡,个别学校开展得较好,比如:徐州一中、三中都已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团体辅导室,资料档案室;此外,徐州三中还设有专门的心理网站“心灵之约”。其中,西苑中学,徐州三中,徐州三十六中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多的学校还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2.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定位不明确且缺乏评价标准。据笔者在徐州市的调查结果显示:有8所中学设立“心理咨询与辅导机构”,其中,有3所中学隶属教务处,有4所中学隶属德育处,只有1所中学独立设置。

3.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力量薄弱且教师性别比例不合理。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队伍严重不足也是目前徐州市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忽视的问题。在调查中发现,徐州市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队伍大都是兼职人员,专业教师甚少。笔者在调查中得知,徐州市仅有3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4.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具体实施上不合理。徐州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具体实施上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形式化严重,心理辅导工作德育化,心理辅导内容片面化,心理辅导对象孤立化,辅导方法缺乏专业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

三.徐州市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徐州市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局限,旧的教育体制的阻碍,落后的教育观念以及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缺乏,兼职教师素质的欠缺。历史的局限以及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缺乏是其重要原因,但最根本的还是教育观念的陈旧和教育体制的落后。具体分析如下:

(一)旧的教育体制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严重阻碍。虽然我国正在对现存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但是原有的教育体制依然是制约徐州市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原因。在现存的教育体制中,“升学率”是评价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唯一标准。

(二)落后的教育观念。由于教育观念的落后,致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迟迟得不到顺利的开展。虽然国家也曾多次指出要加强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是在具体实施中,许多学校仅仅是走过场,搞形式主义。

四.关于徐州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一)建立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机构。徐州市各中学要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任务、运行方式的落实及财力物力的提供,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章可循,不至于因领导的更换或学校的好恶而兴废,就须建立一个由市教委带头的心理健康工作指导机构,设置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提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所必需的宏观政策和配套措施,对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督导。

(二)建立与健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机制。有效的绩效评价制度是工作顺利开展的促进剂。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同时,徐州市教委、教育局应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绩效评价制度,以便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绩效进行阶段性检查和评估,以提高工作水平,保障工作质量。

(三)制定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选拔与聘用标准。目前,徐州市各中学大都是兼职心理教师,只有少数学校聘用专职心理教师,要想提高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定专兼职教师的选拔和聘用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需要学校各方齐心协力,但是仅靠学校是不够的,必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

(五)继续加强师资培训与管理。按照《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建议徐州市继续加强培训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定期举办学术研讨、经验交流,这有利于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五、结束语

虽然人人都认为心理健康很重要,但在今天的教育领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非主流的教育内容仍得不到一定的关注。在社会不断变化的今天,我们的儿童和青少年需要更多的心理援助,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获得更多人的关注和支持。

[参考文献]:

[1]康少楠.中学教育心理学[M].陕西人民出版社

篇3

关键词:素质教育;现状;小学体育

本文在对前人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对肥城市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个人建议。

一、肥城市小学教育现状浅析

1.肥城市小学教材内容单一

当前的小学体育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显得单一,和新时期的要求不适应,健身的方法仍未占据主要地位,仍以运动技术传授为主,一味追求运动技术的传授和身体外在动作的掌握和分解。在这种教材内容的编排下,教师将各个动作逐一分解,对动作的要点难点分别讲解,在学生填鸭式学习中完成教学任务。很明显,这种方法只是将学习重点放在动作学习上,追求的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显然和当代体育对小学体育教学的要求不相适应。

2.考核成绩的评价方法缺乏科学性

分析我市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可以发现,学生的成绩、身体状况、体育素养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相比,由于考核办法不同,差距也显而易见。表现在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教师工作量大,缺少系统性和整体规划,同时也缺少学生体育素养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这都制约着我市小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二、几点建议

1.创新观念,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条条框框

目前,由于受传统教学思维和模式的束缚,部分小学体育教师教学缺乏创新,学生学习动力明显不足,对体育的热爱显得平淡。近些年来,“音乐舞蹈进课堂”“情境式教学”“能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为我们体育教学开拓了新的天地。随着新思想的不断涌现,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新生事物所代替。

2.积极推动我市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

教师对内容的讲解要做到讲解详细,深入浅出,对重点和难点做到细致分析。突破单一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少讲多操作,让学生在运动中享受快乐、在学习中喜欢体育。要充分贯彻“师生主导、生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为学生做到量体裁衣,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让学生能感受到体育的乐趣。

以上是对肥城市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和建议,希望对促进肥城市小学教育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郑贺.小学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体育科技,2012(7).

篇4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是其必然趋势。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既是我国城市化的必然趋势,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而在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农民市民化的问题,这也是中国城市化战略的应有之义。

农民市民化是指农民的生活方式由农村向城市发展、转变的过程。有学者把这一转变分成两个阶段:农民向农民工的转变;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变。农民工的市民化是农民市民化进程的一个特殊的阶段。农民工的市民化不仅是地域、职业的转换,也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转换。考察当代中国农民工群体,可以发现他们仅仅是实现了地域和职业的转换,但在身份认同、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转换上处于严重滞后的状态,“农民工”这个称呼形象地展示了这一群体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中的尴尬现实。要实现农民工向市民的成功转化,除了制度安排、外部基础等因素外,农民工自身素质提高也是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因素。在“农民”与“市民”两个群体的属性差异上,科学文化素质的差异表现最为强烈,也是农民工市民化首先面临的挑战,只有当农民工的综合素质提高以后,才会逐步带来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改变,并不断适应市民化的内在要求。

所谓市民化能力是指农民工在城市生存和生活的能力,一般来说,农民工受教育的程度和在城市的收入水平直接决定了农民工的市民化能力。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为6.5年,只相当于小学水平,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仅占0.13%,接受过短期培训的为20%,其中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有9.1%。另外,还有大量的文盲存在,整体素质不容乐观。这样的劳动力必然在职业选择时存在极大的限制,大多数农民工只能在低端次级劳动力市场就业,很难依靠学历和知识获得高收益。因此,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关键在于教育,农民工教育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课题立足于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女性青年农民进入成都市务工的生存发展状况研究,因此,分析影响女性农民工融入城市、提高市民化能力及实现城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的教育问题是研究的前提。

根据前述理论及目前对女青年农民工研究状况的现状出发,本文力图从女性教育角度出发,以对成都市服务行业女青年农民工的试卷调查和个人访谈所获取的资料作为基础,一方面,分析影响女性农民工受教育的因素;另一方面,力图从教育角度找到促使她们融入城市的途径。

在方法上,我们采用了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成都市从事服务行业青年女性农民工抽取1500人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主要涉及到成都市服务行业中的宾馆、餐饮、美容美发、家政等行业;我们还对其中的100人进行了深度访谈。结合问卷和访谈,还查阅了成都市的有关统计资料,并就其中的教育部分进行了纵横的研究,力图反映她们的教育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成都市服务行业青年女性农民工的调查,我们发现她们在教育状况上从教育背景和教育需求两方面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受教育程度低

在接受调查的女性青年农民工中,反映出她们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我们发现,进城务工女性农民工中,95.82%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56.59%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而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女性仅仅占了13.18%。同时,由于她们进城务工前的起点学历较低,因此尽管她们对未来有憧憬,但缺少明晰的规划。她们希望尽快融人城市,但由于长久积淀下来的小农意识和相对贫乏的教育基础,使得女性农民工这一群体在自我发展上缺少长远规划,她们一般比较注重短期利益。因此,在接受教育的问题上,也必然的出现了教育思想的滞后。

2.接受职前培训少,职业技能起点低

虽然各地政府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农民工职前培训,但我们的调查却表明,只有50.52%的女性青年农民工在进城务工之前接受过教育培训,49.48%的人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培训。这些没有接受过,或者简单接受过低端的职业培训的女性青年农民工在进入务工单位工作后,也只有52.01%的人在问卷中表示,在工作单位接受过相关的职业培训。通过调查不难看出,只有一半的女性青年农民工接受过职前或者入职后培训。但是,即使接受过培训,这种职前培训通常也非常简单,其培训内容仍然与技能提高尤其是外出务工所需技能的相关性小。

3.对教育培训有需求,但机会相对较少

女性农民工由于其教育背景、身份背景的具体情况,导致她们所选择的工作普遍是工资较低、工作条件较差的服务性工作,有时甚至还会面临失去工作的危机。所以,要在城市呆下去,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许多女性农民工都认识到要通过教育培训提高自己在求职方面的能力。因此,对教育培训也基本表现出需要的渴望。她们带有朴素的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多数愿意学习,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融入城市。我们的调查显示,93.53%的女性农民工都有培训的需求,许多人都希望能通过教育培训来提高个人素质,改变工作条件,从而获得相对较好的福利待遇。但实际上,她们能接受教育培训的机会并不多,其渴求不断接受技能学习的愿望在现实生活中大多不能实现。

4.劳动时间长,无暇接受培训

本次调查表明,参与调查的女性农民工工作时间较长,工作8~10小时的占到57.13%,工作10~12小时的占到23.52%,超过12小时的有4.06%,只有15.30%的人能按时上下班。

她们的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可支配的自由时间很少。对她们来说,虽然主观意愿上愿意接受教育培训,但是实际上,她们用于“休息”的时间都很奢侈,就更谈不上用闲暇时间接受教育培训,提高自身素质了。

5.对教育培训内容的需要以职业准备性需求为主,带用一定的功利性和盲目性

在访谈中,当问及她们最需要哪方面的培训知识时,她们大多表示想接受和目前所从事工作关联性较高的职业准备性的教育培训内容。如从事美容美发的,希望学习美容美发技能;从事餐饮服务的,希望学习一些大堂管理的知识。她们中的大部分人认为接受教育培训主要是为了提高工资待遇或者是使自己在城市生活中拥有更有利的竞争条件,这种现实的学习目的就使得她们的学习需求带有相当的功利性。同时,由于她们自身思想文化的局限性,她们的培训选择又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是属于跟风式的。看到社会上电脑人才、英语人才收入很高,自己也想去学电脑、英语等。但是,由于教育基础较差,比较高端的,专业性更强的学习培训对于她们而言,又变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参考文献:

篇5

摘 要 本文对大同市城区幼儿园体育教学现状中的基本概况、场地设施、师资水平、教学开展情况这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并针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为今后幼儿教育开展体育教学提供有力参考。

关键词 大同市城区 幼儿园 体育教学现状

新生代幼儿身体素质的健康状况直接反映着国家、民族的繁荣昌盛,如果每一个孩子都能从幼儿时期就开始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问题,并且一如既往的向前发展,他们必将会成为21世纪国家发展的主力军。幼儿阶段是人类的最佳学习阶段,是孩子获取各种能力的关键期(或敏感期),儿童的身体健康变得尤为重要。但是近年来,很多小朋友的身体质量状况呈现下降趋势、心理问题凸显,肥胖儿童人数逐年上升,儿童的视力情况也大不乐观,因此,广泛而正确的开展幼儿体育教学工作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大同市城区幼儿园体育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大同大学的图书馆查阅现有书籍与资料,通过期刊网查阅与幼儿体育教学相关的文章、期刊,得到自己选题所需的研究素材。

2.逻辑分析法。在分析文献、数据资料以及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综合运用比较和类比,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的逻辑方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大同市城区幼儿园体育教学基本情况

大同市城区的大多数幼儿园都没有开设正式的体育课程,或者上课形式只是以简单的体育游戏和玩耍来代替,这说明大同市城区幼儿园对开设体育课的关注度还不够,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幼儿园领导对幼儿体育教学的不重视。

(二)大同市城区幼儿园体育教学场地及器材、设施情况

大同市城区幼儿园的体育户外活动场地的配备不完善。幼儿园的塑胶场地少,多数的幼儿园都有草坪,泥土地面占到一半,水泥地在幼儿园中也有较大比例,其造价低且容易维修受到各大幼儿园的青睐,但对幼儿的生长发育确实会造成不良影响,应适当改进。体育活动器材略显单一,大多数的幼儿园有大量将塑料作为原材料的体育器材,塑料方便携带耐用,受到幼儿园的大量认同;滑梯、秋千等运动方式深受幼儿喜爱;水泥和木质的器材还仍在使用,因其成本低所以使用率一直从未减退。

(三)大同市城区幼儿园体育教学师资情况

大同市城区幼儿园的教师学历主要是幼的幼教专业和部分师范本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真正涉及到幼儿体育的专业知识却是很少,这就意味着在幼儿园担任体育学科的教师基本都是转型性教师,缺乏专业性。

幼儿园教师性别分配比例严重不协调,性别比例失调本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相对于没有男性教师的幼儿园,应加大招聘岗位,解决这一幼儿教育上的漏洞。幼儿园教师的年龄分布主要在21-35岁之间,教师年龄普遍偏小,教育经验不足,教师年龄分配结构不合理。

(四)大同市城区幼儿园体育教学组织与教学内容

大同市城区幼儿园体育教学开展的内容有游戏、技能、舞蹈和球类这四个方面。其中,游戏是幼儿园作为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基本技能为幼儿的走、跑、跳、投打下坚实基础;体操舞蹈能促进幼儿的协调、柔韧等方面的素质培养;近几年,球类逐渐成为各学校新型的开设课程,但大同市城区真正涉及的幼儿园还不是很多,日后还需加强完善。在体育教学内容和组织安排上,缺乏专业性的师资队伍,多以游戏为主,在幼儿的价值观中没有形成“体育”这一概念的正确认识,严重阻碍了幼儿体育的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大同市城区的幼儿园对开设体育课的关注度不够,随意性较大,影响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大部分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条件差,活动场地面积小,体育活动器材配备不齐全,不利于幼儿骨骼的正常发育,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幼儿体育师资缺乏大量的专业性人才,要为幼儿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提供有利的前提条件。幼儿园的体育教学模式不太完善,课程安排不合理,上课内容单一多以游戏和操化动作为主,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二)建议

幼儿园应提高自身硬件设施水平,国家、政府等相关教育部门应出台一些文件和规章制度,加强对幼儿园教学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大量引进幼儿体育专业人才,进行大规模的师资队伍培训,科学的引导体育教学工作大规模开展。幼儿园要积极组织体育教师的培训课程,加强教师对教学大纲深层次了解和掌握,同时联系幼儿本身的特殊性做到理论联系实践,保证幼儿体育教学工作更好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顾荣芳.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28):34-38.

[2] 曾晓东.转型期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中的教师问题[J].幼儿教育.2005.

[3] 周生灵.对徐州市市区幼儿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 孙亚青.河南省城市幼儿园幼儿体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 黄咏松.浅谈幼儿体育教育[J].贺州学院学报.2007(31):25-28.

[6] 崔艳艳,闫庆宗.我国幼儿体育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其对策[J].考试周刊.2007(46):134-135.

[7] 徐彩英.幼儿健康成长的首要条件[J].考试周刊.2008(10):231.

[8] 邱赞,孙强.四川省城镇幼儿园体育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0(42):28-33.

篇6

关键词:城市交通拥堵 公交优先 严管严治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 A

一、我市城市道路交通现状

(一)节点性拥堵。

城市在中心区域聚集大量公共服务设施,而穿梭在城市中心区的主要干道往往是超负荷运作的,特别在主干道的交叉口,极易产生拥堵现象。我市较易造成交通拥堵的交叉路口有:三衢路―衢化路通行能力4523/h,高峰期车流量5706/h,通行饱和度达1.26;府东街-新桥街通行能力3761/h,高峰期车流量4080/h,通行饱和度达1.08;劳动路―上街通行能力5048/h,高峰期车流量5513/h,通行饱和度达1.09。

除了道路上的拥堵外,我市往往存在“局部性”拥堵。例如市人民医院、市实验学校等,因其功能的特殊性,导致人流量密集,往往不能满足高密度车辆通行与停放需求。

(二)“潮汐性”拥堵。

我市中心大量公共资源聚集,导致市民在早晚通勤时段往返于市中心单位、学校和市民居住区之间,在市区主要干线和连接环路的反射线上,形成了上下班高峰时期交通流的“潮汐性”拥堵。市区一些主要交通节点车流量高峰期一般发生在07:45-08:45和17:15-18:15,其它时段通行顺畅,形成了明显的“潮汐性”拥堵。

(三)过江性拥堵。

随着我市行政、高教、金融等城市功能西迁,西区已成为城市新的中心。老城区与西区隔江而建,主要通道为衢江大桥和西安门大桥。迎宾大道及衢北方向到西区须经浮石二桥、西安门大桥,增加了书院路和西安门大桥交通压力。目前,西安门大桥、衢江大桥的24小时流量达到21461和18116,平均饱和度达0.7以上,高峰时间饱和度达1.2-1.48,已经严重影响通行效率。

(四)“人为性”拥堵。

市民在交通出行中,规则意识、秩序意识等文明意识淡薄。车辆行人闯红灯、酒后驾驶、违法停车、违法使用公交专用车道、路口违法穿插排队车辆、行人过路口不走人行横道、车辆乱停乱放等行为严重影响道路行驶秩序,造成不必要的“人为”拥堵。

(五)施工性拥堵。

2013年起,实施了城市建设与管理“十大专项”工作,同时,还开展了“四大森林”建设。这些项目的全面开工,历时较长,造成道路交通拥堵。

二、原因分析

(一)路网结构有待优化,缺少环线连接。

各城市组成区块之间缺少环线连接,导致大量的货车、大客车穿城而过,导致浙西大道等城市道路交通拥堵。老城区五横三纵主干道车道偏少,影响了通行效率;老城区支路不能循环,85%支路闲置,15%支路拥堵。三桥街、马站底、东河沿、长竿街、百岁坊待支路饷度超过0.7,其它大部分不足0.3。

(二)老城区功能集中,成为主要拥堵地段。

老城区由于历史等各方面原因,道路网密集、用地集中、规划不合理、内部集中了大量的商业、居住、办公和公共设施,每天吸引和发生大量交通量,特别是劳动路和西安路之间片区,支路网密集,土地高强度开发,是整个城市规划区域最为拥堵的地段。

(三)过江、跨铁路通道不足,高峰时间车辆延时较长。

老城区与与区、东区缺少跨江通道,与西区目前只有两条跨江通道,分别为西安门大桥和衢江大桥,导致早晚高峰车流大量集中于这两个路段,车辆排除延误时间长,车流通行不顺畅。与南区只有衢化路一条跨铁路通道,目前衢化路高峰小时车流平均饱和度接近1,车流通行不顺畅。

(四)小汽车快速增长,道路和停车都十分紧缺。

目前市区城市道路里程每年增长不足3%,并且主要在城市新功能区,而小汽车保有量增长25%。由于历史和规划的原因,老城区内停车设施严重不足,公共停车场缺乏,区域内道路内停车已过度开发,但停车缺口巨大,乱停违停严重,停车难问题已经成为衢州交通主要问题之一。

(五)城市公交发展滞后,公交出行分担率较低。

我市建市时间短,城市发展比较滞后,特别是政府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历史欠帐多,公交线路的覆盖、运行速度、服务质量等都不尽人意,目前市区公交改出行的分担率不足全国主要城市公交分担率(20%)。提高公交分担率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更可将节能减排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体力行上。

(六)城市交通管理措施与力度有待加强。

城市交通管理是系统性工程,涉及公安、规划、住建、综合执法等多个政府部门。在我市城市交通管理中,由于警力不足,执法管理中有空白地带,尤其对行人和非机动车违法处罚不力,纵容了交通违法的存在。特别是没有发挥好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人民群众的文明交通素质是解决城市交通秩序管理的根本。要解决好城市交通秩序管理,必须通过长期的坚持不懈处罚和宣传教育管理,改变人们的出行习惯,让文明成为习惯,让习惯成为文明。

三、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对策思考

(一)加强规划研究,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

1、优化城市功能布局,调整城市发展重心。我市城市核心区商业、文化、医疗、教育、居住等功能集中,借助西区的发展,严格控制城市核心区新建住宅项目和大型公建项目,严格限制医疗、行政办公、商业等大型服务设施的新建和扩建,稳步推进居住、教育和医疗等功能向外转移,解决中心城交通拥堵、资源过度集中等问题。

2、开展城市重大建设工程交通影响评估工作,防止项目建成就造成道路拥堵的情况发生。对城市新建设的重大工程如大型城市综合体、医院、电影院、大型居住小区等,实行重大建设工程交通影响评估,作为前置条件在项目土地挂拍前完成,重大建设工程交通影响评估费用,列入土地出让前期成本。

3、加快城市路网、节点优化规划研究,完成循环交通组织和节点改造方案,坚持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原则,加快实施城市循环交通组织和节点优化改造方案的实施。利用地下通道和高架桥等合理引导交通流量,减少流量交叉所导致的冲突。加快城市组团间、市县间快速交通规划编制,逐步形成便捷、安全、畅通的城市循环交通网络和城际交通路网。

(二)加快推进城市项目建设,完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

1、加大城市路网建设的力度。结合实施城市建设与管理“十大专项”工作、“四大森林”建设、“三改一拆”工作,优化城市交通路网,改造拥堵点,打通断头路。衢江区、绿色产业集聚区、西区等新建道路,必须按城市道路高标准设计和建设,并与城市核心区道路相衔接,一次性建成,一步到位。

2、加大专用停车场建设力度。一是加快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新开发的地下空间,必须一半以上用于停车位建设。新的公建项目、居住小区、实体市场、城市综合体等,须按规定比例配建停车位。二是加快公共停车场建设。公共停车场建设要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持续投入,常抓不懈每年新增公共停车位1000个以上。三是加快旧住宅小区停车位配建改造。旧住宅小区改造时,要充分发掘资源,把停车位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切实解决旧住宅小区停车难问题。

3、加大智能交通建设力度。一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要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的研究和探索,利用云计算、物联网、TD-LTE、高端软件、下一代计算机网络、车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品位。二是深化智能交通建设。继续推进智能化“天网工程”建设,完善交通监控、信号控制、应急指挥、信息作战平台建设及应用,进而完善智能交通控制操作系统,向科技要效益,以技促管,以技代警,降低人力投入,弥补警力不足,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三是建设停车诱导系统。以公共停车场为重点,特别是新建的公共停车场必须建设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实时停车位信息,合理引导和分流车辆停放。四是整合力量。智慧城市建设、智能交通管理,都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共建共享,避免重复投资建设,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4、着手城市导引标识系统研究。随着旧城改选的推进和城市建设框架的拉开,我市城市建成区范围不断扩大,而城市的导向标识工作一直滞后,“老衢州”找地方难,外来人员来衢找地方更难。因此,有必要建设城市导引标识系统。我们要抓住治堵这一契机,以创建“全国标准化城市”为载体,着手开展城市导引标识系统的研究和实施。目前,我国的北京、上海、杭州等地都开始建设城市导向标识系统,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5、加快城市绿道建设。我们要在抓好城市慢行绿道建设规划实施的同时,加大建设力度,加快城市组团区块的绿道建设,形成连接建成区范围的城市绿道网络,并向县(市)延伸,让骑行衢州,休闲旅游早日变为现实。

(三)优先发展城市公交,提升城市公交的服务水平。

1、落实政策保障。《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已经下发,但是相关的政策实施细则需要出台,使城市公交的站场建设等方面用地保障、资金补助、路权优先、税收减免等方面落到实处。

2、提高公交覆盖。一是增加公交车投放量。有计划地每年增加公交车投放数量,方便市民公交出行。二是优化公交线路。公交车线路、密度尚需要进一步增加和优化。三是加快首末站、枢纽中心等建设,不断完善公交基础设施。

3、提升服务品质。一是提升公交车的舒适度。加快公交车空调加装改造,实现全空调车运行。加快淘汰黄标车,引进新能源、清洁能源公交车。二是加快出台公交换乘优惠政策,降低市民公交出行成本。三是实行公交“一卡通”,实现公交与公共自行车“一卡通”,市、县(市、区)“一卡通”,长三角加盟城市公交“一卡通”。四是提高运行速度,在抓改善车况的同时,落实好公交路权优先,提高公交运行的效率。五是推进智能公交建设,让市民可以通过手机、电脑以及站台的数字显示屏来获取公交车的位置及到站的时间等。

4、发展快速公交。借鉴常州、南通等城市发展快速公交的经验,要加强主城区与西区、东港、衢江新区、巨化等之间的连接,相比建设地铁、轻轨,衢州重点发展BRT快速公交更切合实际。今后,在道路新建、改建时,主干路至少达到双向6车道。

5、大力发展公共自行车。在2013年投放2110辆公共自行车的基础上,分年度再投入一批公共自行车,增加公共自行车租借服务点,市区公共自行车总量达到6000辆左右,网点遍布建成区范围,让更多的市民选择公共自行车出行。积极倡导“135”绿色出行方式,即“1公里步行、3公里骑行、5公里公交,远距离绿色出行”。

(四)加大交通管理执法力度,构建和谐的城市交通秩序。

一是严管严治。坚持“治堵先治乱、治乱先治违、治违先严管”,加强重点路段,重要节点的交通管理,增加警力投放。公安部门要淡化警种意识,增加责任意识,坚持高峰岗全警上路,严查八类严重违反交通法规行为。二是加强车辆停放管理。要有计划取消省定严管道路停车位,确保重点道路通行效率。三是加大对道路违章停车查处力度,采取贴单、拖车等手段,确保停车秩序。四是加强对道路的视频监管。进一步优化“天网工程”,完善视频探头的布点,对城市道路实行24小时的监控管理,通过严查严管,教育广大车辆驾驶员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五)不断深化文明出行宣传教育,培养全民文明交通的素养。

一是宣传教育要扩面。要总结前期文明出行宣传实践活动的经验,由点到面,不断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二是宣传教育手段要创新。要善于以身边的人和事,来启发、教育群众。报纸、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要形成合力,及时挖掘正面典型进行引导,也要坚持曝光反而的典型,这是更直接更有效的警戒式教育。

(六)适度使用行政调控手段,增加车辆使用成本。

一是推行道路停车收费,加快出台城市道路停车收费政策,以经济与价格杠杆,调整车辆停放秩序,防止城市道路公共资源被长期无偿占用。二是适当时机对老城区实行限行措施不力。三是采取一定的限购措施。四是适当时机推出对进入老城区车辆实行收费制度。

作者简介:

篇7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学前教育;现状;成都市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07/08-0039-04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城乡、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我国流动人口呈逐年增多趋势。由流动人口大幅度增长所引发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也逐渐受到关注。

近年来,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有关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然而,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阶段,对流动人口子女学前教育阶段的研究明显较少。事实上,流动人口子女中很大一部分正处于学前期,因此,开展对流动人口子女学前教育问题的专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长远意义。

成都作为一个大型现代化城市,是中西部地区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入地。资料显示,2007年上半年全市共登记暂住人口1121275人(次),其中26-35岁的比重最大,而这个年龄段的流动人口大多有学前子女。因此,对成都市流动人口子女学前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不仅有利于发现和解决成都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作为整个中国流动人口子女学前教育现状的缩影,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二、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学术界对“流动人口”的界定并不一致,类似的概念还有“外来流动人口”“暂住人口”“农民工”等。本研究所指的“流动人口”是指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分离的人口,即户籍不在成都市(本研究只包括五城区,下同),但由于工作等原因而居住在成都市的人口。理论上,这个群体由外地农业户和非农业户两部分组成。因此,虽然农民工是这个群体的主体,但并不是全部。流动人口子女不仅包括跟随父母一起生活在流入地的流动儿童,还包括留在原居住地的留守儿童。

(二)调查方法

本研究选择成都市流动人口密集的金牛区、成华区、锦江区、武侯区、青羊区作为调查区域,调查对象主要为流入当地务工(就业)人员。本研究采取有意抽样的方式在各调查区流动人口集中的居住区、工地等寻找调查对象,通过发放自编问卷和现场访谈等方法收集资料。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27份,访谈22人。

(三)调查内容

以教育理论中关于教育活动要素的分析为基础,本研究将流动人口子女学前教育现状分解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物质条件等几个指标,并在逻辑上包含了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两大板块,问卷和访谈的问题都围绕这些指标和板块展开。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基本情况

被调查者均已为人父母,其中男性101人,占45.5%;女性121人,占54.5%。这些被调查者主要来自成都市调查区以外的县、市以及省内其他地市及农村,也有部分来自省外。他们平均年龄30岁,主要在成都市从事个体户、临时工等不稳定的工作。受访者的学历以初中为主(30.8%),其次是高中(含中专,21.1%)和大学(含大专,21.6%)。

被调查者的孩子平均年龄4岁,其中男孩108人,占48%,女孩117人,占52%;随父母来到成都的109人,占63.4%,留守在原籍的63人,占36.6%。适龄幼儿入园率88.3%。只有约一半(54.8%)的流动人口子女平时跟随父母生活,其他的或是由祖父母、外祖父母(40.6%)照顾,或是寄养在其他亲属(2.3%)或非亲属(2.3%)家里。

(二)教育观念及物质条件

1、对学前教育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普遍重视学前教育的价值。绝大多数受访者(93.4%)肯定了孩子上幼儿园的必要性,同时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56.8%)认为“社会竞争激烈,只有从小对孩子进行严格培养才能有好的前途”。另有10.6%的受访者表示“孩子是大人的脸面,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落在别人后面”,此外,还有少数(约28%)受访者对孩子的教育持顺其自然的态度,认为“儿孙自有儿孙福,太操心不好”,或者“吃饱穿暖就好了,其他等孩子大了再说”。

2、教育目的

本次调查发现,多数受访者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目的较为明确,且具有较强的功利性。

调查问卷以“职业期待”作为教育目的的一个衡量指标。该指标选项分为三类:没有具体职业期待(30.8%)、随孩子的意愿(19.8%)、有具体的职业期待(49.3%)。受访者关于子女的职业期待五花八门,但其中最多的是“教师”“医生”。流动人口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之所以表现出明显的功利性,这与流动人口自身的工作压力和生存环境有密切关系。访谈中,很多家长表示,希望孩子能通过读书过上富足、稳定的生活。

3、教育方法和手段

(1)研究者以家长对待子女犯错的态度为指标进行调查发现,受访者对子女犯错的态度较为理性,以说服教育(至少在观念上)为主(55.5%),但也有少数家长认同体罚(7.9%),还有少数家长对孩子犯错持放任态度(11.5%)。

(2)调查发现,在处理孩子的问题时,受访者的行为以民主型为主(44.7%),其次为专制型(24.2%)和迁就型(23.7%),放任型较少(4.2%)。

(3)亲子交流方面,50.2%的受访者表示经常与孩子交流,42.5%的受访者表示偶尔有交流,只有不到7%的受访者表示“除了吩咐孩子做事情,其他没有什么交流”。在交流类型方面,父母主导型(父母话多孩子话少)占22.8%,孩子主导型(孩子话多父母话少)占35.8%,高交互型(父母和孩子话都多)占34%,低交互型(父母和孩子话都少)占7.4%。

4、教育物质条件

问卷以受访者收入水平作为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物质条件的一个指标进行调查发现,近一半的受访者月收入主要集中在500-1000元(见表1)。问卷以孩子拥有的玩具及学习用品数量作为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物质条件的另一指标进行调查,其统计结果见表2。

综合表1、表2数据进行分析,再加上对部分各种收入水平的家长访谈,研究者得知,经济问题并非流动人口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最大制约因素,但经济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所受教育的质量。

88.3%的适龄幼儿入园率比课题组成员调查前预估的要高出很多。只有29%的受访者将幼儿

没有入园的原因归于经济能力。在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时,只有27.9%的受访者首先考虑“费用”,其他主要考虑距离和办园水平。关于入园困难问题,只有15.1%的受访者表示曾遇到“择校费”之类的困难。这些都表明流动人口的经济条件还是基本能够满足孩子的学前教育需求,经济条件不是其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最大限制因素。

但是,从受访者对幼儿园的满意度来看,他们对幼儿园教学水平和教师素质的满意度与幼儿园收费标准均呈显著正相关,并且幼儿园收费标准与家长收入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可以推断,经济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园选择,进而影响了其所受的幼儿园教育质量。

此外,调查还发现,流动人口子女的学前教育并不存在性别差异,女孩与男孩处于平等地位。本次调查以幼儿园收费标准以及幼儿所拥有的玩具、书籍、光碟、笔的数量作为判断家长对子女学前教育重视程度的指标。通过对不同性别幼儿以上诸方面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发现,男女幼儿在所就读幼儿园的收费以及所拥有的玩具、书籍、光碟、笔的数量均没有显著差异。可见流动人口在学前教育问题上并不存在男女不平等现象。

5、幼儿自身发展情况

调查中,一些家长提到部分幼儿存在脾气暴躁、不诚实、不爱说话等问题。研究者认为,这不属于流动人口子女的特有问题,其他家庭的孩子也可能存在这些问题。一些孩子脾气暴躁、不诚实、不爱说话等可能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家长的教育观念与现实中的教育行为不一致;二是家长的教育行为和亲子互动并没有传达具有实质意义的教育内容:三是幼儿所生活的环境对幼儿身心造成了负面影响。究竟流动人口子女在学前教育阶段有哪些特殊的发展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

(三)幼儿园教育

1、幼儿园办园水平

本研究主要调查了家长对子女所在幼儿园的环境、设施、师资、伙食、保教等方面的评价,以此间接反映其子女所在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在对各个指标按照“很好、好、一般、差、很差”五个等级进行评价时,受访者选择最多的是“一般”(各个指标平均约为50.44%),其次是“好”(各个指标平均约为37.54%)。虽然没有人选择“很差”,选择“差”的也极少(各个指标平均约为3.76%),但选择“很好”的也很少(各个指标平均约为8.26%)。这表明受访者对自己孩子所在幼儿园的教育基本满意,但是对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仍充满期待。

2、家园联系

在家园联系方面,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经常(45.8%)或偶尔(53.0%)过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并且和幼儿园教师进行交流(83.3%),只有少数家长表示从不过问(1.2%)孩子在园情况,也不与教师交流(16.7%)。可见,大部分被调查的流动人口比较关注孩子的教育,能主动与幼儿园联系,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这一方面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另一方面是由于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有较高期望。

四、思考

篇8

关键词: 人文 通识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

一、贵州理工院校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调查问卷

加强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对理工院校意义重大。贵州理工学院成立于2013年,由于学科设置的局限,同时由于认识上的误区,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现况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这类课程往往被忽略或者置于不太重要的位置。那么,理工科学生是如何认识这类课程的呢?我们承担的贵州理工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般课题《理工院校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研究――以为例》,专门制作了问卷调查,对学生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的看法做了了解。

本问卷印发了80份,收回有效问卷75份。为了防止调查对象对问卷调查流于应付,本问卷的调查对象主要是选修过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同学,因为他们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基础。本问卷共设计了5道题,分别是:(1)你认为理工院校需不需要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并说明理由;(2)你如何看待当下的国学课?(3)你想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学到什么?(4)你如何看待《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它存在什么问题?或者你建议如何学习?(5)谈谈这学期你学习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收获。本问卷第1题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的意愿,第2题是调查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发展状况的了解程度及态度,第3题的目的是为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设置合理的理工科学生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第4题主要是因为目前贵州理工学院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偏少,在已经开设的课程中,《大学语文》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的作用。总结其中的不足,有利于为今后《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的开设提供一些良好的借鉴。第5题是了解学生学习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效果,为改进今后教学设计积累经验。

第1题74人认为有必要在理工院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主要理由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必须了解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但也有1人认为不需要,理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没有多大关系。第2题70人认为国学热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需要学习一点国学。第3题69人认为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可以学会如何做人,了解一些古代经典著作的思想。第4题50人认为有必要继续开《大学语文》这门课,因为这门课可以提升人生修养,陶冶情操。同时有15名同学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内容设置过分单一,老师讲课形式过分单一,手段不丰富,应鼓励学生参与互动,尤其让学生到讲台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以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第5题有71名学生认为通过学习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了解了许多儒家经典,提升了自己的文学修养,学习了一些为人处世的方法。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简单统计,我们发现大部分理工科学生认识到开设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今天,由于网络资讯的发达,智能手机影响着每一个大学生的学习。无论他们的学科背景是人文学科,还是理工科,网络文化带来的价值多元化冲击着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以往埋头学好单一学科的专才教育显然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在多元文化的价值冲击下,每个人迫切需要一种稳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便更好地在现代社会立足。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以往大学曾经充满富有活力的精神氛围,现在则已退化为单纯的学院。严格指定的课程免去了个人自己摸索道路的风险。可是,没有自由的风险,就不会有独立思想的可能性。最后的结果只能获得技术专家的技能,或许还有广博的知识,即成为一个博学之士,但不是一个探险者――这成了普遍的人才类型。今天的人们已不在博学者与探索者之间做出区分,这个事实是科学衰落的一个征兆。”雅斯贝尔斯指出了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大学学科的过分细化,导致了科学的衰落。

通过总结,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不喜欢以灌输方式为主的传统教学,这也是导致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过程中提不起兴趣的原因。一些学生建议可以通过播放视频、主题演讲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往《大学语文》教学确实存在老师唱独角戏、课程结构过分单一,不能结合学生当下情况的问题。我们认为对理工科学生不能以文科生的标准教学,需要从理工科学生的实用主义角度思考问题。在理工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学生文科基础薄弱,而专业课程繁重,作业任务多,他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要是为了扩充知识,提升人文修养,怡养性情,甚至很多学生是以放松心情的目的学习这类课程的。他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和文科专业研究型学习存在很大不同,不正视这一点,在课程设计上必然会存在偏差。如何让课程变得富有魅力和吸引力,如何让人文类课程能够寓教于乐,是理工院校从事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的老师必须思考的。教和学作为矛盾的两面,必须统一在培养优秀人才的教学目的上。以往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适应老师,这样的方法对专业学习固然可行,但对于通识教育类公共课程来讲,在实际操作中就很难行得通。另外,不少学生对严格的试卷考试体系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

二、贵州省内几个院校关于通识教育的管理

贵州商学院以原有的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为班底成立于2015年。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学校,该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贵州本土经济为目的。学校专门设立基础部,下设外语、语文、数学三个教研室。其中语文教研室承担全校人文素质类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应用写作》已经成为校级精品课程。

贵阳中医学院以培养高等中医药人才为目的,成立于1965年。该校医学人文学院成立于2001年,该院除了法学、应用心理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三个本科专业外,还承担着人文、社科及素质教育选修课的工作任务。

贵州医科大学前身是贵阳医学院,2015年正式升格为大学。该校的社会科学部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中心,以人文社科研究为支撑,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部门,有6个教研室,主要承担着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同时承担着《文学鉴赏》、《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医学美学》、《书法》等医学人文课程。该校还非常注重对医科学生的人文伦理教育,把《医学伦理学》作为全校医学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护理专业为《护士伦理学》)。贵州医科大学加强医学专业学生的人文伦理素养,基于医生这个职业,除专业医学知识外,还涉及人类生命的生死问题,必要的伦理学知识让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面对伦理困境能够体现应有的人文关怀。

贵州大学作为贵州省内唯一一所211综合大学,创始于1902年,2004年在原贵州大学、贵州工业大学的基础上组建了新的贵州大学。2014年贵州大学阳明学院成立,该院是为了适应贵州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本科教育,创新本科通识教育组织和管理模式、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的需要而创立的。该学院主要向全校大一新生开展通识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内设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工学和农学7个教学部。该学院的目标是培养每一个学生成为有良好素养的现代文明人。

综观贵州几所高校,我们发现各校都非常重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其中贵州大学由于校长郑强来自浙江大学,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改变了学校过去单独注重理、工、农几个学科发展,促进人文社科力量提升,同时推动贵州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阳明学院作为国内第四家实施本科通识教育的学院,对贵州省乃至全国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贵州医科大学定位医科,把医学伦理学作为必修课,很有启发意义。

三、小结

综上所述,理工院校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课程设置上可以参考多数院校的办法,选取一到两门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为此,笔者建议把《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为一门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知识面广,难度相对较低,能够很好地满足理工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这门课程设置为必修课,有利于课程建设。一门课程必须有稳定的学生才能保证正常开设,有利于从事这门课程教学的老师积累经验,开拓创新。在选修课体制下,人文科社老师在与理工科老师争取理工科学生选课方面存在学科基础方面的劣势,课程时开时不开非常不利调动任课老师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学和科研上的成长。一门课程成为必修课后,围绕着这门课程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团队,从而有利于理工科院校人文科社力量队伍发展与壮大。

第二,学校管理层面应该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有着本质的不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养教育的平台,是教育部规定的硬性任务,它有单独的评价体系,思政课程对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提升个人道德素质和政治觉悟起着重要作用。人文类通识教育则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开拓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方向。两类课程任务的不同决定了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并不能被思政类课程简单代替。

第三,成立专门的部门改变通识教育选修课多头管理的现状。根据《贵州理工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管理办法(试行)》(2015年11月),学校把通识类选修课分为类,分别为:(1)人文经典与文化传承;(2)哲学与批判性思维;(3)创新能力与创新教育;(4)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5)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6)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7)经济、管理与世界视野;(8)语言与基本技能。第1和2类课程归属于马列部管理,第3类课程归属于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管理,第4和8类归属于各学院(部)管理,第5类课程归属于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和心理健康中心,第6类课程归属于体育教学部和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第7类归属于经济管理学院。可以发现,教学师资力量的流动性和课程建设的不稳定性,通识课归属多个部门,多头管理显然不利于通识教育课程发展,不利于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目标。

从学校建设“西部一流大学”的长远目标来讲,发展人文社科,改变单一的理工科学科布局,需要长远眼光。可以参照一下贵州省兄弟本科院校关于此类课程设置管理的做法,成立人文社科部(或者设立人文学院),集结学校师资力量,切实推动学校人文社科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德]卡尔・雅斯贝尔斯.王德峰,译.时代的精神状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60.

[2]贵州大学阳明学院网站[EB/OL].http:///.

篇9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 专业发展 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C-

0135-02

当前教育界已经把教师专业发展看做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基本途径之一。作为人民教师,教师专业发展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应当得到重视。然而,在远离大陆的海南岛由于建省比较晚,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相对于大陆的发达地区和城市来说还比较落后,城市和农村在基础教育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本研究从调查海南小学在职英语教师入手,试图了解目前海南城市和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对他们的发展现状作一个对比,找出他们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使学校、教师、教育行政机构能更多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参考。

一、调查设计和结果分析

此次调查涵盖海南省海口市、三亚市、万宁市、琼海市、文昌市、儋州市、东方市、五指山市、定安县、乐东县、澄迈县、屯昌县、临高县、白沙黎族自治县、保亭黎苗族自治县、陵水黎族自治县、琼中黎苗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等18县市,调研共发问卷130份,收回110份,去除无效问卷9份,实际进行统计的有效问卷为101份,涉及教师101人,其中农村教师59人,城市教师42人。为了便于调查,所有受调查者均采用匿名作答的形式来进行,以便得到更加真实的回答和保护他们的隐私,因此本次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由于海南有的地方实施了小学并校,在一些县市的农村学校由于生源少、交通不便或者教学设施落后等原因被撤销或合并到了乡镇的学校,但是从生源来看乡镇上的小学大部分的学生都是镇上和周围农村的孩子,故统计时把乡镇的学校也纳入农村小学的范围。

通过调查和访谈部分教师后发现海南农村和城市的小学英语教师存在一定的差异。农村教师教学中遇到的主要困难的多项选择前三位是:缺乏指导(67.8%)、缺少课程资源(61%)、时间紧任务重(57.6%),而相对应的城市英语教师对同样问题的前三位选择是:时间紧任务重76.2%、缺乏指导59.5%、缺少课程资源52.4%。这说明在城市英语教师比农村英语教师教学任务要重,同时压力要大得多,农村的英语教师比城里的更加缺乏指导。

教师在做研究时,碰到的主要困难,农村英语教师选择的前4位是:缺乏科研素质和能力(62.7%)、缺乏资金和可参考的资料(54.2%)、缺乏理论指导(45.8%)、教学任务重(42.4%)、学校不够重视(33.9%);而相对应的城市英语教师对同一问题的前四位选择是:教学任务重(59.5%)、缺乏资金和可参考的资料(52.4%)、缺乏理论指导(38.1%)、缺乏科研素质和能力(31%)、学校不够重视(9.5%)。这又一次印证了城市里的教师比农村的教师教学任务重,农村的英语教师在科研方面比城里的教师更加需要提高他们自身的科研素质和理论方面的指导。

在考查教师发展所面临的最大困难时,农村和城市英语教师第一选择都是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大,其次才是行政部门无相关政策支持和学校氛围不好,最后是自身基础薄弱。学校的校长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上的态度上,农村的学校校长基本支持,但不太重视的占62.7%;大力支持,提供机会和资金占33.9%;完全不支持占3.4%。而城市学校的校长则反过来,大力支持,提供机会和资金占66.7%;学校基本支持,但不太重视的占33.3%;完全不支持的为0。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城里的学校对教师的发展支持要比农村里的学校多出近33个百分点。

教师获得培训的机会的选择中,农村和城市的英语教师的选择大致相同,前三位的排序是:一般、比较少、很多;对新课改中培训的效果,农村教师的选择排序是:基本满意(66.1%),不太满意(18.6%),很满意(13.6%),而城市的教师的选择排序是:基本满意(66.7%),很满意(16.7%),不太满意(14.3%)。从这个方面可以看出,农村和城里的教师对培训还是持肯定态度的,但是还存在改进的空间,因为农村和城市的教师当中还有18.6%和14.3%的教师觉得不太满意。

在考察教师是否有观察记录自身教学行为的习惯时,城市和农村英语教师的选择排序是同样的,大部分都选择“是”作为第一选择,“否”为第二选择,但是农村教师比起城市教师选择“是”的少6个百分点,说明农村教师比城市小学英语教师更不喜欢观察记录自己的教学行为。在考察教师写教学日记时,农村教师和城市教师的选择也存在一些差别,第一选择都是“偶尔”,但是第二选择农村教师经常写和从来不写教学日记的比率相同均为10.2%,然而城市教师经常写教学日记的(23.8%)比从来不写教学日记的多出16个百分点,城里经常写教学日记的英语教师要比农村经常写教学日记的英语教师多出13.6%,这说明城市的英语教师比农村的英语教师对个人的发展意识要比农村的强,愿望也更强,自觉性相对也更高。

在考察教师如果重新选择职业,他们今后是否还会当教师选择时,农村和城市的教师都很相近,半数以上的教师选择会继续当教师,农村和城市分别占59.3%和52.4%,选择“说不定”的分别占32.2%和33.3%,选择“不当教师”的分别占8.5%和14.3%。从些这些选择可以看出,如果再有其他职业的选择,那么将有47.6%的城市英语教师可能不会再当教师,农村学校也有41.8%的人可能不会再当英语教师了。也就是说47.6%的城市英语教师和41.8%的农村英语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信念不够坚定,如果有其他的职业可供选择,他们可能就会选择离开教师岗位,这方面情况城市比农村更加突出。

从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教学知识、教学技能、科研能力几个方面来看,海南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与城市小学的英语教师也存在一些差距,从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看,城市的英语教师比农村的英语教师在英语语音、语法、词汇、听力、写作等方面要高出25%~40%,教育学科知识方面,城市的英语教师也比农村的英语教师强一些,在现代教育理论、儿童心理学、英语教育研究方法等各项高出26%~50%;教育教学基本能力方面,城市的英语教师也比农村的英语教师强一些,在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处理偶发事件的能力等方面高出20%~50%;教育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方面,城市小学英语教师也比农村教师强一些。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农村的小学校长应多为在校英语教师提供支持。农村小学的校长,一般是学校里的权威,他们应该在教师的发展方面提高认识,以积极的方式支持和促进教师的发展。如果校长不支持,在这样的环境下,英语教师就会因为受到校长权威的影响而形成从众心理。从众心理一旦形成就会使教师缺乏主见,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意见。长此以往,英语教师发展的积极性和教学的创造性就会受到影响。农村学校因为在地理位置以及周边的基础设施等方面上没有城里的学校优越,所以他们更应该重视在校英语教师的发展,应该多给他们一些教学和科研方面的指导,年轻教师尤其如此。应该尽可能多地提供外出培训和进修的机会以促进他们的发展。

第二,农村教师应加强教学科研意识和自主发展意识。在课堂观察记录和教学日记反思方面,农村英语教师落后于城市的教师,说明他们当中的很多人还没有形成反思的习惯。然而反思是很重要的,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为此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发展意识和教学科研意识还稍微落后于城市的英语教师。如果自主发展意识落后,那么他们的实际的发展必然落后。正如王少非所说的那样,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还是要取决于教师本身。所以当下统一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发展的思想,提高他们教师发展的自我意识非常有必要。

第三,教师应坚定职业理想。从教师选择“如果再有其他这样的选择是否愿意再当教师?”的调查来看,有40%多的英语教师的职业理想不够坚定,如果提供他们其他职业选择的机会,他们有可能放弃教师的职业而做其他的职业。职业理想不够坚定的教师在教学中很难高度地关爱学生,很难心甘情愿地、孜孜不倦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当中,城市里的英语教师更应该加强他们的职业理想,提升他们的专业情意。当然,国家也可以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和改善学校环境和相关设施从而增加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和认同感。学校和社会也可以从思想舆论上宣传教师职业的重要性、基础教育的艰巨性以提升教师的职业操守,以模范教师的典型事迹更好地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

第四,农村教师在不脱离工作的情况下,可以对一些英语专业知识、教育学科知识、教育教学基本能力进行研修和实践,多抽时间对一些掌握得不好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更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具体可以在自己的工作中做一些实验和规划,有计划地完善英语专业知识、教育学科知识、教育教学基本能力,缩短与城市教师的差距,从教师发展来说,这样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体验和提高过程。

【参考文献】

[1]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基金项目】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QJH12550)

篇10

关键词:远程教育;教师发展;教师成长机制;职业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7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6―074―05

追求人的发展是的精华,也是当代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关注入的发展是当代世界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理念,由GDP增长至上的“物本”主义转变到注重人的发展的“人本”主义,已成为社会发展基本趋势。

教师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教育生涯中,通过终身学习与训练,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能,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发展的内在目的是完善教师的个体人格,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外在的目的是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国远程教育是主要面向在职成人开展的继续教育,远程教育有许多不同于传统教育的规律与特点。在现行教育体制中,成人高等教育被“边缘化”。从事成人继续教育的远程教育教师,从其地位、作用、特点到其成长机制,许多基本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在相当程度上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大批的远程教育教师肩负着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构建的重要任务。因此,关注远程教育教师发展,探索具有远程教育特点的教师队伍成长机制是当务之急。为此,对远程教育教师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以加强远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主要运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和excel数据处理工具,对江苏省远程教育教师发展现状进行实证分析。本研究设计的问卷共有36个题目,回答方式以封闭式为主,开放式为辅。其中1-8题为收集基本资料的封闭性试题,9-34题为调查教师发展现状的封闭性试题,35、36两题为开放性试题,主要收集促进远程教育教师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江苏省远程教育教师发展的压力与动力情况、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途径和自我提升的方式以及对于教师评价方法和参加培训的状况等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问题。本研究所得出的分析结果,将为远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样本

广播电视大学是远程教育的主力军,本研究选取了江苏省电大系统的远程教育教师,包含省级电大、二级学院和市县校电大的远程教育教师。样本容量为200,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样本总体男女教师比例合理,以最后学历为本科和研究生的中高级职称教师为主,样本总体的任教年限分布符合问卷要求,能够通过对样本的调查,了解不同性别、不同学历职称及不同任教年限的远程教育教师的发展情况,并由此推断江苏省远程教育教师总体的发展现状。样本的具体参数如表1所示。

三、远程教育教师发展现状

(一)远程教育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

在自我工作状态定位方面,总体来看,有52%的教师处于动机阶段或者动机增强阶段,也即是说,处在积极进取的发展阶段;而另外的48%的教师则处于观念困惑或是缺乏动力的阶段。在近两年的发展目标方面,有52%的教师有计划并正在实施自己的发展计划,而另外48%的人则是要么没有具体的发展计划,要么不知道怎么确定或者没有想过发展计划,处于比较不积极发展的状态。这与上文自我工作状态定位的数据基本吻合。

(二)远程教育教师目前面临最大的困惑或发展需求

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多数教师已经把“最大限度提升职业幸福感”列为目前面临的最大困惑或者是目前最迫切的需求,这说明江苏省远程教育教师非常重视职业幸福感,并且在努力寻求突破。教师们其次关心的是“提高教育科研的能力与水平”和“最大限度提升教学技能”,显示江苏省远程教育教师仍然很关注科研水平的提升和教学技能的提高。而选项“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没有必要再提高”的结果是0,显示没有老师认为自己不需要再提高。联系表2中关于教师自我职业状态的描述,可以推断,处于“停滞一缺乏动力阶段”的老师,并非不想要发展,而是没有适时的、恰当的推动力,所以仍处于停滞阶段。

(三)远程教育教师职业发展的主要动因

发展动因是一个教师关注于自己发展的重要起点。超过70%的教师把自己发展的动因定位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其次是要获得职业成就感以及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形势。而“教学评比”与“环境压力”等已经不再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动因,也即已经不再是教师发展的推动力。

在“希望学校提供哪些发展机会或条件”的调查中,70%的教师都希望学校“鼓励教师学历提高、业务进修、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其次是希望学校“定期开展专业培训、业务培训”与“组织专题报告、教学成果评比、教学观摩、赴企业参观访问等活动”,而“与学校签订发展合同”应该是教师最不希望的方式。

(四)影响教师发展的因素

1 外部因素

在影响远程教育教师发展的外部因素中,“组织保障、制度建设”被列为第一重要因素,其次是“专业发展资源”与“资金投入”。由此数据来看,资金投入并不是限制教师发展的最大瓶颈。与增加资金投入相比,良好的组织制度保障应该更能调动教师发展的积极性。

2 学校因素

在影响远程教育教师发展的学校因素方面,“学校领导的管理理念”被列为第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激励机制”和“评价因素”与“教学资源”,而学校的“人际关系”并不是影响教师发展的重要因素。

3 个人因素

在影响远程教育教师发展的个人因素方面,“学习能力”被列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知识基础”与“时间和精力”。而“家庭负担”与“情意因素”则是最不影响个人发展的因素。随着信息社会中知识更新的加快,教师所储备的知识已经不再能满足长久的教学需要,而不断的学习能力才是立足岗位的最重要因素。所以,更多的教师不再以自己曾经拥有更多的知识而自我满足,而是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进步,永远走在别人的前面。

(五)远程教育教师培训

在远程教育教师培训方面,90%以上的调查对象都认为,所参加的教师培训或进修对远程教育教师的发展有帮助,且“作用较大”。调查显示,广大教师认为目前的教师培训进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培训内容僵化,缺乏针对性,实用性不强”,其次是

“培训机会有限,并且限制性条件多”,多数教师没有机会参加培训。尽管如此,在调查教师“五年内接受过哪些培训时”,60%以上的教师还是选择五年内参加的培训主要是学校组织的业务培训与教育技术培训,而教师五年内接受的长期培训非常少。这说明,教师除了参加学校组织的短期培训,没有其他进修发展的机会。

至于参加培训的主要原因,近90%的教师都认为是为了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这与“教师发展的主要动因”一题的调查结果是一致的。而其他的几个选项,如“评定职称的需要”、“知识面窄”和“缺乏科研意识”,都远远落后于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只有在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和爱的需要等得到满足之后,才能有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这表明远程教育教师的基本需要已经得到满足,他们更多关注于自我实现与自我发展的需要。

关于“当前最需要得到培训提高的项目”方面的调查,数据显示“扩展专业知识”远高于其他选项,是最需要得到培训提高的项目。

(六)远程教育教师发展过程中的幸福感

“幸福感是一种长久的、内在的、坚定的心理状态,并非短暂的情绪体验。”教师发展中的幸福感对教师队伍的稳定以及教师良好的职业状态很重要。调查显示,远程教育教师在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有“愉快”感,“很愉快”、“较愉快”和“一般愉快”的比例分别为26%、40%和32%。教师读书、学习及成长中的愉快体验,表明远程教育教师乐于发展,并且在发展中体验到了成长的快乐;而对于发展过程中愉快体验的原因,主要的回答集中于“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和水平”、“通过读书学习找到了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这两个方面,表明教师发展中的愉快体验主要来自自身以及职业的提升,而非外在的评价或奖励。对于教师不愿意自觉学习的原因,更多的人认为是由于“激励机制不完善”、“已有的惰性”和“学校没有形成浓厚的读书学习氛围”。

四、促进远程教育教师发展的建议

远程教育教师是远程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电大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如何促进远程教育教师的发展,是所有从事远程教育事业的人都关心的问题。根据调查问卷所显示的目前江苏省远程教育教师发展的现状以及其中发现的问题。本文提出四点促进远程教育教师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引导,构建有效的教师成长机制

从上文对远程教育教师自我工作状态定位以及近两年的发展目标规划来看,有近一半的教师没有积极的发展态度、没有明确的发展规划,这显然会影响整个远程教育教师群体的发展和进步。这样的状况也从另一方面表明,推动和引导远程教育教师制定发展规划,帮助教师制订合适自己发展的可行性计划,已经是十分必要的事情。高等教育是对人的培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培养,为社会输送人才;二是对教师的培养,只有拥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显然,对教师的培养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管理者要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及时了解远程教育教师发展的需求,制定促进教师发展的制度,从政策层面保障教师的职业发展

学校领导的管理理念已经被广大远程教育教师认为是最影响教师发展的学校因素,而这种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对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方面。远程教育的特殊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实中不少学校管理者只重视教师的物质需求,却忽视了教师的精神需求;注重对学生的培养,却忽视了对教师成长的规划和培养。因此,管理者要及时更新管理理念,了解教师的发展需要,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制定有利于教师发展的政策,在组织层面保障教师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顺利前进。如针对远程教育教师希望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科研奖励制度,调动教师科研积极性,推动教师科研实力的提高。

(三)增加教师培训的机会,尤其是长期培训的机会,提高教师的学习能力,扩展教师的专业知识

调查显示,尽管教师培训中存在“培训内容僵化、缺乏针对性,实用性不强”等不足,广大教师参加最多的培训项目还是学校组织的各种业务培训、教育技术培训与假期短期培训,并普遍认为“培训机会有限,且限制性条件多”,没有更多的机会外出与同行交流和学习。因此,学校应提供更多的教师培训的机会,尤其是长期的业务培训。给教师提供更多外出考察、交流与学习的机会,拓展教师的专业知识,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同时,使培训制度规范化,培训形式常规化,培训时间确定化。如支持教师的学历培训,并尽量减轻教师在学习期间的教学任务;组织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深入企业实习、观摩,提供充裕的进修实践机会;适当提供教师出国访学的机会,多给教师提供与同行专家交流的机会,在拓宽教师视野的同时,提升教师参与外界竞争、提高业务能力的进取心。

(四)完善激励机制,促进教师自我发展,提升职业幸福感

良好的激励机制是教师发展的助推器,不仅让教师感受到成长的愉悦性,而且能够让教师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主动学习。而目前的调查数据显示,教师不愿意自觉学习的主要原因是激励机制不够完善,无法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随着教师地位和经济状况的改善,教师们更关心的是工作的成就感,更关心自我发展需要,学校管理者应顺应教师对事业、对成功的渴求,把教师发展纳入学校的规划之中。通过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教师拓宽视野、提高素质。因此,学校应建立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及个体需求差异的激励机制,使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断增强远程教育教师的开放教育理念,鼓励教师进行教育创新,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形势,给教师创造更多的自我提升的条件和机会,让教师在满足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获得更多的职业成就感,增加幸福指数。

参考文献:

[1]调查显示中国人幸福感仍在下降没有10午前快乐[EB/OL],http://www,china,corn,cn/info/2010―10/21/con,tent 21171034,htm,2010―10―21,

[2]林 慧,林 沛,基层电大实现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1t,2007,(6):22―24,

[3]于 玲,开放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层面的几点思考[门,中国外资,2009,(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