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建设范文
时间:2024-03-28 11:43: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教育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农村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能够有效地提高农村的整体文化素质,提高农村人的整体文化水平。我国需要对农村成人教育进行改革,努力建设美丽乡村。
一、新农村建设对农村成人教育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农村的整体文化素质
在现在的农村中,很多农村人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很多人认为农村人素质低,这和农村人的文化程度有直接关系。我国目前的新农村发展,促进了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让整体农村人的文化素质逐渐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
(二)有利于農村文明建设发展
在现在的农村依旧存在很多封建迷信现象。比如,生了病不去医院而是求神拜佛。所以一定要通过教育来抵制这些迷信的风俗。而建设新农村、逐步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可以提高农村人的整体文化水平。
二、“美丽乡村”建设的现实困境
(一)空心现象严重,发展后劲不足
最近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开始走入城市,农村的老人和小孩越来越多,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而且这些群体因为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能力,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更加不愿意居住在农村。
(二)文明素质不高,居住环境太差
很多农村人将生活中的污水随地乱倒,随手乱扔垃圾。还有人在给农作物施肥打农药时,破坏附近的水源。还有很多人随意焚烧垃圾,过度污染自然环境。由于农村人不注重环保,导致农村居住环境越来越差,农村发展越来越慢。
(三)文化娱乐活动单一
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农村很多良好的传统文化被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所取代。比如,一些农民的日常活动如织毛衣、纳鞋底、赶集、拉家常等,逐渐被打麻将、打牌等替代。还有的人从赌博中获取利益,收取麻将场地和麻将桌的费用,纵容了一些不良风俗在农村的产生。这种不良的活动不仅不会增强文明现象,还会破坏优秀的传统风俗习惯。
三、当前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策略
(一)提高对农村成人教育的认识
农村居住的人大多是文化程度比较低的农民,他们对于教育的认识不够全面。为了让农村成人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需要提高农村人对成人教育的认识,让他们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小学生、中学生和青少年,教育是每个人都应接受的,而且成人教育是专门针对那些没有接受过国家义务教育的人。大家可以通过成人教育进行成人高考,考上自己理想的学府,为国家做出贡献,为自己的人生添彩,让自己的生活更有价值。在农村的建设中,可以开展一些培训班,让大家踊跃报名参加。还可以利用村委会来广播宣传成人教育的意义,让大家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现在有很多的农民对于教育的认识不清,他们认为教育需要交很昂贵的学费,所以这个时候,村委会就需要发挥作用来消除他们心中的疑虑,让他们不用花费昂贵的学费就能够学习到知识。
(二)加大对农村成人教育的投入
我国目前对于农村成人教育的投入力度是比较小的。农村成人教育的资金是不够用的,靠收费来开展教育也不太现实,因为农村人本身就是经济收入比较低、经济来源比较少的群体,如果向他们收取昂贵的学费,农民是不愿意接受的。所以就必须要通过政府社会共同努力扶持发展,让农村成人教育得到合理健康的发展。培训学习的经费一部分应该由政府和国家来担负,剩下的少部分可以让农民自己支付。这样农村人就愿意去接受教育了。
(三)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根据目前我国成人教育的现状,成人教育工作者还是比较少,师资力量薄弱。这样很不利于成人教育的发展。师资力量如果不强大,就无法让农民学到更加专业的知识。现在我国普遍的农村成人教育工作者的文化素质比较低。要改变这一现象,就要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工作者的文化素质。农村的一些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可以通过网络直播进行远程教学,与各个高校进行联合直播,让农村成人教育工作者也共同听课。这样一方面可以让接受教育的农民更深入地学习知识,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的问题。
(四)完善成人教育的教学模式,创新成人教育内容
由于接受成人教育的农民文化素质不同,其从事的行业也各不相同,他们的思想和道德水平也不一样,这样就很难形成比较统一的教学模式。农村成人教育的工作者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根据接受教育者的文化程度和思想,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比如在进行农村成人教育时,还可以传播一些新农村建设的内容。
(五)加强成人教育阵地的建设
现在我国农村实施成人教育的地方是很少的,所以就需要建设更多的农村成人教育学校。学校还应该配置相应的教育设施,将一些农作物生产的基地也融入学校教学设施中去,让农民可以在生产农作物时,也学到知识。这样就可以比较系统、全面地进行教学,让农民不仅受到了教育,还学到了一些比较专业的耕种知识。
篇2
建设新农村,人才是关键。在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离不开村民的素质与教育水平的提高。农民的素质不仅会影响到农民“进城”,也会影响到农民“入地”,甚至可能动摇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导致乡村凋敝。但对地域辽阔的中国农村而言,如何让他们接受再教育已成为一个现实问题。远程教育的实施,以传播速度快、信息资源丰富、便于及时反馈和灵活性强等特点展现出了它所具备的优越性。在长达30多年的远程教育实践中,遍布全国城乡的电大教育系统已经成为国内最完善、世界上最大的远程教育系统。重庆电大作为一个省级的广播电视大学,积极为新农村建设服务,2011年9月学校响应重庆市的号召,派出10名教师到重庆忠县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作为忠县花桥镇中学的支教人员,笔者在支教工作之余,对农村电大远程教育情况做了相关调研。调研活动集中在2011年9月至10月进行,主要以准备好访问提纲进行农户(种植业、养殖业)走访的方式进行,以花桥社区为中心辐射全镇重点行政村(大柏村、宝胜村、东岩村、显周村)。
忠县是农业大县,属于全国的贫困县之一。花桥镇位于忠县西部,东临拔山镇,南、西连新立镇,北壤马灌镇,距县城58公里,距重庆150公里,辖8个村1个居委会,交通闭塞。在新农村建设中,花桥与拔山镇、新立镇合并打造中国柑橘城,其他农副业为绿竹、淡水鱼种养殖业。2011年9月忠县农业部门为该地区农户印发《农户万元增收投资项目指南》小册子,新农村建设在花桥镇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虽然城乡差距不断减小,但是农村人口还是占据多数,对于这一群体而言,提升整体素质,除了普通的教育之外,还必须依靠远程教育作为有力的补充。
二、新农村建设中的电大远程教育现状
(一)农民业余生活单调,渴望接受继续教育。目前,农村很少活动,大部分时间农民都是呆在家里照看学生儿童和耕作农活。根据调查,农民业余活动的频度排序(多选)依次是:看电视(64%)、打牌(57%)和聊天(33%),主动利用空闲时间学习的人很少(13%)。在花桥镇场上的“宝圣村活动中心”,人们最热衷的活动是打麻将,离花桥镇场最近的“大柏村农家书屋”倒是门可罗雀,无人问津。尽管如此,当被问到“如果有远程教育提供时,你们愿否参加?”时,村民们表示仍然很愿意接新事物,渴望接受继续教育。他们称对《农户万元增收投资项目指南》小册子上列举的项目非常感兴趣,但对其中的知识所知甚少,很希望参加相关的培训学习,但担心自己文化水平低,怕别人耻笑而不会主动提出要求而随波逐流。
(二)宏观上,电大远程教育进入了与各类农村教育竞争的新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大从2004年秋季承担的“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开辟了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先河,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覆盖全国城乡的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成为中国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主力军。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网络传媒技术的普及,远程教育已不再是广播电视大学的专利。电大远程教育进入了与各类农村教育竞争的新阶段。当前,农村教育市场上,有多家进行竞争,如普通高校的远程教育学院、远程教育机构、农村学校(职教中心)。条件好的农村社区,会有科普中心、成校、老年大学等多种教育资源。以花桥镇为例,农户会经常接到一些教育培训机构的传单,他们子女中的新一代农民会参加本县的职教中心的培训。
(三)微观上,电大远程教育自身存在以下实施问题
1、电大农村远程教育活动设施不健全,教学资源使用有局限。目前,电大在农村开展远程教育的固定活动场所绝大部分终止于县级电大,乡镇继续教育活动场所欠缺。虽然电大远程教育可以借助电视、广播和网络来进行,不需要学员亲自到县城学习,但目前由于乡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有线电视信号效果不佳,广播形同虚设,较少发挥作用;同时,网络在农村扎根还有待时日,导致电大远程教育并没能在农村发挥它应有的强大优势。在调查者中,仅6%的居民家中有配置网络的电脑,大部分居民舍不得上网,偶尔上网也是用手机。
2、专业体系和课程设置并不完全契合农村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需要。新型农业、农业信息化、农村产业化等相关专业和科技知识在农村很受欢迎。调查显示,在花桥镇,村民们最想接受的教育内容依次是柑橘(81%)、竹子(72%)、大棚果蔬(69%)、淡水鱼(54%)、良种肉兔(35%)等种养殖方面的课程。但目前电大还是侧重于学历市场,忽略了非学历市场,疏于发展职业教育。远程教育的内容更新缓慢,有些教育内容脱离农民生活、脱离农村经济状况,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达不到帮助农民快速致富的目的。
3、电大工作人员技术水平有待加强,远程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电大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意识是广大农村学员能否坚持学完课程的关键。在农村开展远程教育难度相对来说较大,在镇一级的农村,很多人连电脑都没见过。92%的花桥农民从来就没有用过电脑,大多数电大学员能够看VCD、听录音机,但很少能够利用电脑。但由于多数农民电脑基础较差,对不符合当地用语习惯的词汇理解起来比较费劲,电大工作人员往往忽视他们的这一特点,技术水平不能在乡土教材上体现,远程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不高。
三、电大远程教育发展策略
(一)电大远程教育重心可逐步向农村转移,开展农村社区教育。正如前述,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就中国的国情而言,从重庆电大招生现状来看,之前招收学员中真正农村的生源很少,留有很大生源空间有待挖掘,加上城市中电大招生因普通高校的扩招、高校网络学院招生而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电大应积极做好农村远程教育的宣传工作,远程教育重心可逐步向农村转移,开展农村社区教育,让农村成为远程教育的主战场,在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重要作用。社区教育是实施终身教育,迈向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和形式。电大参与社区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实力、拓展了办学空间,而且还可以打破电大过去相对封闭的局面,扩大社会影响。笔者认为,市级电大可以尝试建立社区大学,在县级电大(工作站)下开设乡镇电大工作点,建立社区学校协同开展社区教育,提高农村社会成员的素质和能力。
(二)完善与其他教育类型、企业、商业间的伙伴合作关系,对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电大远程教育服务新农村的建设并不能单打独斗,需要加强同其他教育机构的合作,综合各方面的力量。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可以和普通高校的远程教育学院、远程教育机构和农村学校、企业和商业伙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错位发展;也可以争取企业、商业、社区等在资金、教学实践场地等方面的支持,明确各自的职责,从不同的方向努力,在广大农村地区建立起层次和种类完善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当然,这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三)对电大自身而言,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加大投入,搞好硬件、软件建设,为农村远程教育建设好的学习环境。电视、广播和网络环境是进行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条件和基础设施。因此,要加大投入,建设好电脑网络机房、多媒体阅览室等基础设施;要建立教学资源库,方便学员下载学习,保证“电大在线”学习平台的畅通,为远程教育办学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也为广大农村学员搭建一个与外界沟通的桥梁;要将课程在VCD中展现,让农村学员能够更容易、更方便地接受知识,扩大视野。
2、要因地制宜地开设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相关专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电大系统在农村发展远程教育,不能固守学历教育,要办农民最需要的职业教育。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农民学员,教育内容应该以推广农业科技为主,要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和农民的特点,开设适合新农村建设和农民需要的专业,如养殖业、加工工业、农业科技服务等,以达到培训农民、推广技术、发展产业、振兴经济的效果,真正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3、加强基层电大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意识,提高教学质量。农民的文化基础薄弱,要确保各位学员能够顺利地进行自主学习,电大基层需要有一批服务意识强的技术骨干在乡土教材制作上多费功力;同时,尽量采取现场演练、集中辅导、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对电脑操作管理员重点进行模拟操作、远程教育设备安装和使用、远程教育日常管理和维护的培训,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耐心教授当地农民如何操作电脑;注重教学知识的实用性,提高学员的动手能力,让广大农村学员都能学以致用。
篇3
关键词: 小学教师 合作共同体 培养培训
2004年底教育部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一系列关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相继展开。不管是什么培训,采用什么方式,培训的目的都是:培养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的能力,促进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本文通过对江苏邳州市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现状的调研,发现培训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与地方大学合作,由江苏师范大学、江苏教育学院运河分院的多年从事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教师、信息技术学学专业的学生与农村小学教师共同构建学习共同体环境的设想。在现有培训的基础之上,在实践共同体内开展培训,真正提升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促进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现状
农村小学由于地理位置、教师的工作压力等原因,不便于集中学习,较多地选择自学为主的分散学习形式。由于是远程培训,系统仅能统计学员的在线时间,而无法跟踪学习的效果;培训中学员与指导教师间的交流是非面对面的,不及时;在线提交作业的方式,使指导教师无法确认其原创性。因此,小学教师培训后依然难以将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培训效果自然不能被肯定。邳州市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每个乡镇设一个中心学校,中心学校下辖10个以上村小学,分布较广,大部分村小学坐落于各乡村之间,教师之间沟通不便;学校硬件资源欠缺,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较低,多数教师不能简单操作,更谈不上利用信息技术、网络资源教学和学习;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数较少(每周1节),通过课堂观察发现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效果不佳;教师参加省市县各级部门组织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活动,但由于培训缺乏后续的效果跟踪,培训结束后一切随之结束,培训效果不佳。由此可见,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实践活动,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丰富和发展教师的教学理念。通过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使成员自发组成一个团体,进行共同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成员间通过“深度会谈”了解差异,互相帮助,共享资源,实现共同成长。
二、学习共同体的含义及特点
学习共同体指的是一个由学习者、专家和同伴构成的群体,他们有共同的兴趣和目标,并在一定的环境下针对同一个问题主动地展开讨论和协作对话的学习组织。共同体成员间有着共同的事业,所有成员都认可并追求共同的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担当不同的责任,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最终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成果的共享,即共同体中既相互合作又有成员互动还有同伴之间的相互切磋,以及新手在旁边静静地观看。在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他们迫切需要的就是通过持续的实践方式强化信息技术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我们建构的实践共同体除了具备一般特性以外,还具备连续性和实践性两个特性。连续性:强调培训的连续。以往的阶段性培训能达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教学信息化的过程是一个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革新,教学理念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革新的过程。实践教学不可能随着培训结束而结束,教师需要在实践教学中持续不断地更新知识、理念和能力。实践性:强调实践活动。从实践中学的思想是受美国学者杜威的“从做中学”的启发。在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从实践中学是关键,让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真正理解学会所培训的内容,明白什么是信息化的教学,如何使用技术达到教学的信息化。
三、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践共同体的构建设想
设想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践共同体的人员由农村小学教师、江苏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运河高等师范的高年级学生(助手)及多年从事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教师组成。实践共同体成员间有着共同的目标和任务:以国家远程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资源,邳州市教育资源库为基础,农村小学教师通过对资源的学习,接受学生和专家面对面的指导和交流,在实践教学中全面应用所学信息技术,实践培训内容,检验培训效果。根据人员组成的不同和依赖的资源不同,我们建立如下几种实践共同体。
1.基于网络资源的实践共同体。基于网络资源的实践共同体重点强调资源在实践共同体中发挥的作用。在共同体中,网络为教师的共同学习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教师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能保证享受一流的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缩小地域差异,实现资源共享;教师之间、教师与专家和学生之间通过培训网的互动栏目、或是通过邮件、QQ、MSN等交流工具相互合作与交流,促进农村小学教师个体进行持续的学习反馈和反思。这对推动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促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等有重要的作用。
2.以专家指导为主的实践共同体。以专家为主的实践共同体是由多年从事培训工作的专家和农村小学教师共同构成的团体。在这个团体中,专家根据教师在培训中及其专业发展的需要,在教师的观念和行动上给予专业支持,同时从小学教育实践中获取理论研究的素材和案例;教师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展学习和教学实践活动,从而形成教师与专家之间相互沟通协作、相互影响的关系。
3.基于项目合作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基于项目合作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是,鼓励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积极开展有利于农村小学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项目申报和研究,并把项目带到实践学校,和农村小学教师组成基于项目合作的实践共同体,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项目研究的过程就是师生之间交流合作的过程。
总之,基于实践共同体的农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并不同于以往的阶段性培训。通过辅导者持续的辅导、交流和帮助使农村小学教师学会信息技术,并准确地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陈晓新,雷丹.基于建构主义的成人学习环境探析.中国成人教育,2009(5).
篇4
关键词:休闲农业;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经济效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伟大的目标,国家要求加大对农村建设的力度,农村围绕着城市发展,逐步形成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休闲农业逐渐被人们接受和看中,这种新型的农业形式对新农村的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加快新农村的建设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休闲农业逐步发展的今天,城市的文明发展和农村文明的发展相互结合,使农村居民的素质得到了提高,休闲农业对于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于农村内部结构的发展起到了调整的作用,休闲农业的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
1 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情况
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相对来说比较晚,20世纪90年代才初步发展起来。台湾发展较早,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也给我国大陆发展休闲农业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虽然我国大陆休闲农业的起步较晚,但是发展比较迅速。中国公民的法定假日越来越多,使城市居民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进行休闲娱乐,放松心态,因此休闲农业得到了城市居民的支持;对于农民来讲,休闲农业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不用再去城市务工,必然得到农民的大力支持。目前休闲农业也被叫做旅游农业,因为休闲农业把农业和旅游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使农业和旅游业都得到了发展。
2 城郊休闲农业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2.1 城郊休闲农业改善了经济状况
休闲农业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农业形式,可以供人们旅游、度假、娱乐、聚会、体验、放松等等。由于城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这种形式的农业被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接受和认可,使得农业除了本身的农作物产生的经济效益,还产生了额外的提供场所和服务的经济效益。那么为提供这种休闲农业的农村就带来了经济效益,对农村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2 城市和农村相互融合
原本村民一直生活在传统的农村环境中,城市居民也奔波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休闲农业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城市里没有的环境、空气、放松的心情,所以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来到农村体验这种愉快的休闲方式,也使农民和城市居民有更多的机会加以了解和沟通,促进了彼此的人际关系,更加大了城乡之间的文化交流,使文化相互传播,让农村与城市得到了充分的融合。
2.3解决了部分农村劳动力
现在每年到城市务工的农民工数量在不断的增加,就业的压力大,让农民为了家庭的生活而四处奔波,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很多,很大的原因是农村并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过剩的劳动力使农村发展的速度较慢,不能很好地利用劳动力,浪费了人力资源,然而休闲农业的发展给农村增加了产业,使农民有了更多的经济来源,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大缓解了劳动力剩余的问题。
2.4 改善城郊的生态环境
目前我国的城市用地比较紧张,使得大量的工业产业移居到城郊和农村。工业产业的污染相对较大,近年来城郊和农村的环境越来越差,面对这样的问题,休闲农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起到了改善的作用,休闲农业的特性就是具有良好的环境,需要保留原有的农作物、农产品和山水等等,因此就必须改善城郊农村的生态环境,也使人们大大提高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使自然生态得到平衡发展。
2.5 充分利用资源
休闲农业是一项多功能的农业,农村的环境以及农业作物在农民的眼中并不是特别的东西,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其实这都是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宝贝,因为在城市居民的眼中这些都是难以买到的绿色无污染产品,更是一种生活的放松,休闲农业就能够使农作物和农产品得到充分的利用,大大提高了它们的经济价值。既满足了城市居民放松娱乐的需要,也满足了农民增加经济收入、改善生活环境的需要。
2.6 乡村设施的改善
为了发展城郊休闲农业,对城郊乡村的生活设施必须加以改善,这不仅是休闲农业发展的需要,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这样会减少城乡之间的差别,缩短城乡之间的距离,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铺垫的作用。
3城郊休闲农业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城郊农业对新农村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发展城郊休闲农业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任何产业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如果不能合理地开发,利用,就会给农村建设带来负面的影响。城郊休闲农业的发展对新农村建设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城郊休闲农业发展不能因地制宜
休闲农业的发展兴起于大中型城市,虽然发展休闲农业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来源,并且能够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但是有些乡村并不适合发展休闲农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的乡村还要保持自己原本的特色,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不要和城市生活过分融合,太接近于城市化建设,如果大肆发展休闲农业就会造成相应的负担,对新农村建设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3.2市场竞争恶性循环
对于政府而言,如果不能给予正确的指导和严格的控制,就会导致盲目发展休闲农业,使休闲农业的数量增多,超过了城市居民的需求,出现休闲农业旅游景点过剩,景点大致相同,没有新鲜感和创新性等问题,一旦这些问题出现,休闲农业的经营者就会互相攀比,采用降价的模式进行经营,造成市场竞争的恶性循环。还有在开发休闲农业的过程中,政府如没有起到监督的作用,就会出现急于投入使用经营,而忽视质量和环境的问题,这些都会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
3.3 过度建设,浪费资源
发展休闲农业必定要对基础设施加以改造,但是如果改造过度,太过于城市化,缺少了乡村的本来具有的特色,使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使资源过度浪费,就会改变休闲农业本身具有的价值和意义。对此需要经营者和当地政府部门对于休闲农业的本质有一个充分的了解,能够真正理解发展休闲农业的意义,不仅要发展,还要可持续发展,达到一个长远发展的目标。
4 总结
社会主义一直是我国长远而伟大的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其中重要的一项任务,建设新农村就要改善农村环境与基础设施,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城市和农村的文化交流,改善人们的生活状态,使农业得到可持续发展。城郊休闲农业的兴起有效地解决了这样的问题,休闲农业的发展不仅使农业成为我们生活的基本需要,而且还使农业产生了更大的经济价值,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但是在发展休闲农业的同时也要注意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要因地制宜,建立管理和开发部门,科学地开展休闲农业,不要盲目开发,过度浪费,造成市场竞争和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使城郊休闲农业得到快速、稳定、持久的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加志.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 中国农学
通报,2007(1)
2牛明明,岳耀智.休闲农业对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基于共生
理论的分析[J].大众商务,2009(24)
3潘国亮.休闲农业在福建省沿海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科技和产业,
2009(12)
4 马海潮.城郊休闲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湖南师范大学,
篇5
【摘要】 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改善餐后2h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健康教育 社区 糖尿病 2型 生存质量 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
目前糖尿病患病率急剧上升,2008年最新统计我国糖尿病患病率9.7%,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自2008年1月至12月笔者对太原市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按照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选取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小店区社区医疗中心的2型糖尿病患者,排除患有其他严重脏器疾病者,共获得有效病例165例。依居住自然片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83例(不参加健康教育),男性47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61.03±11.47)岁,文化程度:初中52例, 高中及中专26例,大学5例;干预组82例(实施健康教育干预),男性43例,女性39例,平均年龄(63.13±10.55)岁,文化程度:初中49例,高中及中专25例,大学8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构成上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干预措施 两组用药物方案均由山西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提供。在原用药物方案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3月~10月对干预组(参加病友学习班),予以每月1次的健康教育干预,共计8次,每次2h左右。采用集体授课讲解、观看多媒体幻灯、社区内部互动、患者之间交流等形式。其内容主要包括: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讲座、药物治疗、饮食方案、运动治疗、自我检测与防护等。每次免费血糖检测,并监督指导干预组患者实施;对照组(不参加病友学习班)仅单次接受健康指导,领取糖尿病知识手册。2008年1月~2月,对两组患者进行干预前问卷调查;2008年11月~12月,对两组患者进行干预后问卷调查。干预组82人,全程(8次)参加者67人(占81.7%),7次参加者75人(占91.5%),6次参加者82人。
1.2.2 研究对象血糖检测 采用罗式血糖仪检测空腹及餐后末梢血糖。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专人指导下填写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变化
两组患者入选时的FPG、2hPG水平,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健康教育干预后,实验组的FPG、2hPG值显著下降;干预后组间比较,FPG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hPG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干预前后生存质量的评价
实验组经健康教育干预后,心理维度、社会维度分值降低,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理维度、治疗维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各维度之间无显著变化。
2.3 干预前后患者遵医依从性变化
实验组经健康教育患者膳食合理性、运动科学性得以改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检测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规律服药依从性也有提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其主要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升高为特征,当人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恐惧等应激状态时,可能引起胰岛β细胞的功能障碍,进而导致糖尿病或加重糖尿病的病情。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进行健康教育, 可以缓解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应激水平、增强治疗依从性和自身防护的自觉性,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 提高其生存质量;实验组2hPG值干预后显著下降。提示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他们能充分认识到多种因素制约血糖控制。对患者实施综合管理,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以社区为基础举办病友学校。专家为主导定期讲座、辅导答疑,学员交流心得体会。调动患者自我管理,社会及家庭共同参与的综合措施,应是今后我国糖尿病管理的主流方向。
参 考 文 献
篇6
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决定了教育必然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并体现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职能。为适应乡村教育运动的需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一批农村教育或建设学院,有些综合性大学还设置了为农村培养人才的涉农学科。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成立的乡村教育学院有河南村治学院、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四川乡村建设学院、安徽农村合作研究训练院、河北定县中华平民教育总会专科学校、上海农村服务专修科等多所,[1]这些学校都带有农业教育或农村教育的内容,聘请农科大学的教师前去任教。一批学校增设了涉农专业或农业学院增设了服务农村的学科。1933年后,教育部曾指定中央大学、金陵大学、武汉大学分别办理农艺、园艺、机械等职业师资科,如1939年金陵大学农学院奉命令举办园艺职业师资科;1934年燕京大学正式成立农村建设科,1930年成立的江苏教育学院附设了农事教育专修科。一些大学还设置了农业教育系。如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教育系、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农业教育系、福建协和大学农业教育系、国立青岛大学教育学院乡村教育系、湖北教育学院农业教育系等,根据教育部1939年的规定,一些大学设立的与农业培训有关的农业专修科、乡村教育科等统一改为农业教育系。农业教育系中开设了乡村社会学、农业合作、农村教育概论、农业推广学等贴近农村实际的课程。在乡村教育运动的影响下,加之教育行政力量的推动,许多教育家关注农村教育和建设问题,创办了一批农村教育学院,综合大学增设了农业教育学科,使得近代农业教育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涉农学校、涉农学科快速增加,而且创造了许多更快、更有效地为农村服务的教育培训形式,培养了一大批农业教育、乡村教育人才。
二、乡村教育运动带动了知识分子走向农村
乡村教育运动的发起者和参与者以大批洋博士、洋硕士和高校的教授学者为主体,他们以其拳拳报国之心,走出高楼深院的象牙之塔,离开繁华的大都市,走向农村,到乡村施展自己的抱负,与农民为伍,为农民服务,成为乡村教育运动中的靓丽景观。1926年底,陶行知先生联合赵叔愚教授在南京近郊筹办乡村实验师范学校,1927年3月15日该校正式开学,标志着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下乡的开始。1929年后,以晏阳初为代表的定县实验,更是延揽了相当数量的一流知识分子。在各乡村教育流派和各建设试验区中,都有一批高层次的知识分子参与其中。如在农业和乡村教育方面,有美国康乃尔大学农业经济学博士冯锐,衣阿华大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农业工程专家刘拓,康乃尔大学乡村教育博士傅葆琛;在卫生教育方面,有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毕业的陆志潜;在乡村文化教育方面,有曾留学日本的原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校长郑锦,留法归来的原北京大学教授、北京《晨报》副主编孙伏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曾担任政法大学教授兼教务长的矍菊农等等。中国农村社会学的开拓者之一、留美博士杨开道教授,康乃尔大学教育硕士、金陵大学农学院院长章之汶教授,金陵大学农学院主任章元玮教授等等均参加了乡村建设实验;还有一批农业专家被乡村建设学院聘请讲课。这些参与乡村教育运动的博士人数,已很难统计准确,它以定县、南京晓庄和山东的邹平为中心,形成了波及全国的博士下乡运动。他们积极参与乡村教育改造,“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乡村教育与建设尽心尽力。以洋博士为代表的近代知识分子对广大农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怀着振兴农村与改造社会的美好愿望,从城市走向农村,以埋头苦干的精神,把做学问与做社会服务结合起来,走知识分子与民众相结合的道路,并在不同程度上做了大量有益于“三农”的工作,尤其在改良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农业科学知识,改造乡村卫生条件,推进扫盲运动,普及文化科学知识,提高农民的道德水平和改善农民精神面貌上,取得的明显的成绩。乡村教育运动对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高度关注以及他们那种敢于走出城市,走出书斋,走到乡村与农民结合的精神,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就是在今天也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乡村教育运动实践,探索出了高等院校和知识分子如何与农村发展相结合、如何为农民大众服务的途径。他们走向乡村献身乡村教育的精神值得进一步倡导,他们的行动为今日知识分子走向农村、建设农村做出了榜样。
三、乡村教育运动促进了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建设相结合
“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的无形的手”,[2]正因为如此,乡村教育家们认为“改造中国必先改造乡村,改造乡村的关键是重视乡村教育”。正是基于这一共识,乡村教育派才全身心地投入到乡村教育运动。在乡村教育和乡村建设试验中,尽管各派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方式不尽相同,但综合不同乡村教育流派的观点和实践,“培养乡村教育人才、改进农业、改良乡村生活”是三条途径是共同的,因此,农民教育、农业教育和农事推广工作,成为乡村教育与建设运动中的重要内容。正如黄炎培所说:“我们要以新农业推行到普及到农村,而农村经济农村自治也都是相连不可分的。于是我们的职业教育中农业教育就变成到农村去作一种整个农村改进运动了。”[3]乡村教育运动的特点决定了高等农业院校和农业专家在这场运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乡村教育和建设运动中,高等农业院校、综合大学农学院和一大批留学归国的洋博士、农业科学家纷纷走向农村,加入到乡村建设的洪流中,他们不但参与了各种教育团体建立的乡村试验区,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而且许多农科高校、大学农学院利用农业学科和技术优势,以农业教育、农业推广为基础,创建了各具特色的乡村建设试验区,开展综合性的乡村建设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建设的紧密结合。以晏阳初为代表的定县实验区,由南京东南大学农科教授冯锐担任其农业教育部主任,傅葆琛教授担任乡村教育部主任,农业工程专家刘拓也参加了农业和乡村教育工作。[4]中华职业教育社与中华教育改进社、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东南大学农科和教育科等单位,在1926年共同开辟了江苏昆山徐公桥实验区,由职业教育家黄炎培负责,成立乡村改进会,建立农艺实验场,推广金陵大学农科的改良品种,进行农业新品种的实验、农业技术和农机具的推广、组织合作社等。1931年,梁漱溟在邹平县创办的乡村建设研究学院也汇集了一些农业教育专家,并与山东大学在济南合办实验场以改良农业生产。农业大学或综合性大学农学院在乡村教育中的活动也各具特色。如北京大学农学院在京郊罗道庄建立“农村建设实验区”,其组织办法大纲中规定:农业推广教育业务既包括教育事业,也包括社会事业。教育事业包括农村成人补习学校、妇女补习学校、儿童简易学校,社会事业包括农业科学之推广、农民知识之提高、农民自治之提倡、农民生活之改良、农民健康之促进。可见,乡村建设实验不仅仅局限于农业技术的推广、生产生活的改善,也注意到了农村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是全方位的农村建设试验。而金陵大学农学院在农村建设中成绩斐然,赢得了国内外关注。自金大农科创办以来,就采用美国农科大学的教学、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制度,十分重视社会服务。先后建立了江宁农业推广示范县和乌江试验推广区,其中乌江试验推广区是1930年与中央农业推广委员会合作创办,其宗旨是:(1)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村教育、农村卫生、农村组织及地方自治等方面,推进试验区的乡村建设。(2)作为金大农学院农业推广工作试验地,将大学研究成果推广到该区农民。(3)作为金大农学院学生及其他机关研究乡村问题的实习地。试验区成立以后,成绩卓著,名声在外,许多机关团体相继前去参观和考察,认为乌江“讲求实际干的很好”,所进行的事业,使农民获得了利益,无论是农业技术的推广、经济生产上的合作事业,还是提高农民文化水平与素质的各种教育、改良农民生活状况的社会活动,都对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产生积极的作用。而且,试验区成为了金大农学院的实验实习场所,帮助了农学院的科学研究和学生培养,形成了双方良性互动。
四、启示
1.高等农业教育的目的需进一步明确。虽然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其教育目的仍需要进一步明确。尽管传统的观念认为,大学从事知识的普及与推广,是“令人难以置信的荒唐事,是不必要降低自己的身份,使自己庸俗化和机械化”。[5]但自从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在1904年发端于威斯康星大学后,不仅为当时美国其他州立大学所接受,而且逐渐影响到美国乃至世界各国大学成为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从此为社会服务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可逆转的潮流。近代农业教育家过探先认为,农业教育的目的“是要造就一般有知识的人,为现在的农业谋发展、为现在的农业谋福利罢了”。[6]他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农业教育思想,“农业教育的宗旨,在辅助农民,改良农业,发展农村”。[7]高等农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改良农业、改变农民、发展农业服务。只有高等农业教育通向农村,才能使农业人才、知识、技术通往农村,使其在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实现其教育的最终目的。
篇7
关键词 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内涵;建设理路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19-0046-05
农民职业教育对城镇化进程与新农村政策的落实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其通过对人口素质的整体提升,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有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式发展[1],同时有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政策的落实。然而,由于农民居住分散、需求多样以及文化程度差异较大等原因,针对农民开展普及性的职业教育成本高、难度较大,还可能造成资源浪费。“云”技术的发展给农民职业教育的全面实施提供了可能,依托农村网络及其终端设备开发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有助于农民职业教育的普及与效率的提升。
一、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的内涵
课程是农民职业教育的核心要素,决定着教育实施的成效。在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以及“云”技术得以广泛运用的背景下,“云”技术以其便捷、高效与大容量等特征为农民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提供了新的生发土壤,因此,开发与建设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对农民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第一,农民是一种身份界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其内涵基于社会分工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农民的身份具有时代特征。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指以农业种植为主要工作的人群,如《管子》中“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即为此意。建国后,国家对农民身份做出了新的界定,包括农林牧渔等基础性行业的人员。此时期农民身份既是一种户籍认证,也是对农民居住地域的界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人口的流动,传统基于行业、地域与户籍的农民身份与实然意义上的农民身份渐趋模糊,从而出现了三种与农民身份相关的群体。一是已迁入城市,不再以农业生产为其主要生活来源的具有农民户籍身份的农民群体。二是继续长居乡村,且具有农民户籍身份的群体。三是介于二者之间,具有农民户籍身份的游走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农民工群体。由于第一种与第三种群体在工作性质上都已完全脱离或基本脱离农业生产,其居住地具有相对便利的教育资源,因此本文主要讨论第二种类型,即居于乡村且具有农民户籍身份的农民群体。
第二,“云”计算是信息技术高度发达所诞生的基于互联网的超级计算技术或模式,其可通过网络让需求者在自身的终端设备上获取需要的任何资源。“云”技术的研发与运用正逐步成为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与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如美国历届联邦政府都把“云”计算技术的创新与使用作为推动经济与产业发展的手段,并于2011年出台了《联邦云计算战略》,欧盟委员会于2012年启动了释放欧洲云计算潜力的战略计划,韩国政府2011年颁布《云计算全面振兴计划》,我国也于2012年首个部级云计算专项规划《中国云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云”课程正是基于“云”计算技术全球化的背景而提出的,其指“建立在云技术(云计算)、智能移动等新技术基础上的新课程形态”[2]。由“端、管、云、台”四要素构成,“端”指手机、电脑、MID等移动接入终端设备,“管”指网络(宽带),“云”指课程资源库,‘台’指专门开发的课程运行平台。“云”课程的核心在于“云”技术强大的处理能力,“用户所处理的数据保存在互联网的数据中心里,用户不需要担心自己的存储能力不够,也不需要关心存储发生在哪朵‘云’上。”[3]端、管、台只是“云”课程运行的辅助措施。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2011)》规定职业教育是“为学习者掌握在某一特定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从业所需特有的知识、技艺和能力而设计的教育课程”。以此为基础,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指为使农民获取从事农业生产和加工活动所需的知识、技艺和能力,以“云”技术为基础所开发的课程形式。其运行的内在机理主要表现为:在乡村范围内,分散居住的农民可以在任何互联网覆盖的地方借助网络终端设备(如电脑、手机)通过互联网获取职业教育课程“云”中的任何信息,还可以通过“云”课程虚拟的与现实的学习环境讨论交流课程“云”已包含或未覆盖的信息。总体而言,乡村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建设有助于解决农民因生产与生活、交通不便而难以集中学习的问题,“云”课程大容量能满足农民职业学习的个性化需求,虚拟学习平台的搭建有助于解决部分农民因学习能力较差而学习效果不好和“云”课程未涵盖而现实生产中却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建设的现实基础
(一)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的政策基础
教育本身是一项需要资源支撑的社会活动,在某种教育形式尚未形成自觉化的时期,其全面发展往往需要政策的支撑与推动。就我国现实而言,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建设已具有政策基础。
第一,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建设有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支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充分整合现有资源,采用云计算技术,形成资源配置与服务的集约化发展途径,构建稳定可靠、低成本的国家教育云服务模式”。教育云服务模式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全面普及,提升教育效率的有效途径。居于乡村的农民居住分散、对职业类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多样,致使对其集中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存在困难。诚如贵州省F县W村的成人学校校长所言,“我们2016年2月开展为期一天的养牛基础常识培训,结果全村只有5户养牛散户来参加,但是我们有1名工作人员负责管理,2名教师负责上课,课酬花掉了1000元,这确实有点浪费”。针对这样的情况,如果建成农民职业教育数据库,并把养牛的相关技术分成微小主题融入课程云中,农民能通过网络进入学习系统随时查询并学习相应的知识与技能。
第二,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建设有城镇化政策的推动。城镇化并非仅指地域、人口的城镇化,其目的是城乡一体化,即消除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最终促进社会公平,根本在于人口素质的提升。农民是城镇化的主体,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民观念、知识与技术等内涵上的城镇化。从生产生活的视角而言,城镇化首先解决的是城镇化后农民的就业问题,这要求基于地方实际针对农民开展各种类型的职业培训。然而,鉴于农民基本都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情况,农民职业培训持续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会影响农民自身的生产生活,因此,在集中培训的情况下,依托城镇化的政策,建设职业教育云课程体系,把职业教育融入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既有利于农民职业教育效率的提升,也有助于城镇化政策的落实。
(二)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的设施保障
技术的运用要以相应的载体为依托,“云”技术的运用也需要依托相应的载体,即物质载体与虚拟载体。物质载体指“端”与“管”,虚拟载体即“云”与“台”。物质载体是前提与基础,虚拟载体建立于其上。进入21世纪以来,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逐步蔓延并走进乡村,成为乡村生产生活的必需品,例如智能手机与无线网络在农村已基本普及,甚至部分条件好的乡村已有了有线网络、电脑、网络电视以及WiFi等,这为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建设提供了资源保障。
第一,智能手机、电脑、网络电视等电子终端设备是“云”课程建设最基础的物质资源保障。“云”课程的载体是“云”技术所依托的电子设备,否则“云”课程只能停留在理念层面。我国乡村目前已经具备或具有具备“云”课程运行所需的终端电子设备条件。已经具备指我国乡村已存在大量智能手机,这为“云”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可能。具有具备指乡村农民具备购买智能手机的能力,甚至具有购买电脑与网络电视的能力。这类显在或潜在的电子设备为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硬件支撑。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智能手机、电脑、网络电视等电子终端设备在农村将会更加普及,为“云”课程的实施提供物质保障。
第二,乡村的网络、QQ、微信与各类网络播放器是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虚拟的保障条件。“云”课程的建设不仅需要“端”与“管”在硬件上的支撑,也需要“云”与“台”的软件支持。在新农村建设、城镇化等相关政策的推动下,部分乡村已覆盖有线网络,而在能使用手机的地方基本也能使用无线网络,这使得“管”已具备乡村基础。“云”是课程的核心资源库,是“云”课程称谓来源的依据所在。目前农民职业教育课程“云”尚未形成,这是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建设的重点与难点。尽管如此,目前农民仍能通过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查获相关资料,这为“云”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观念与技术上的参照。QQ、微信与多种播放器能在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使用,为“云”课程提供了“台”要素的保障。
(三)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的主体基础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总数的63.91%,其中,农民占农村人口的绝大部分,在农村地区建设符合农民学习需求及特点的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体系具有宽泛的人口基础。农民是成人,具有与儿童不同的学习需求与特点,“云”课程自身的特点与农民学习特点具有内在逻辑关系,从而使得农民教育“云”课程具有深厚、稳定的乡村基础。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的主体基础主要表现为“云”课程自身的特点能满足广大农民职业学习的基本需求。一是“云”课程能从数量上满足广大农民学习的需求。农民居于乡村,由于其散居与需求多样,难以集中开展教育活动,“云”课程灵活、便利的特点能在不把农民集中起来的情况下开展教育活动,能扩大农民的受教育面,让所有乡村农民获得学习的机会。二是“云”课程的特点符合农民学习的真实特点。农民以散居为主,加上生产与工作性质、学习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农民教育需关注农民学习的个性化特点与需求。成人教育家梅里安认为,“成人不仅是自愿学习者,他们所学的课程或技术也主要是由自己选择的”[4]。“要根据成人学习者各自的要求与爱好来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实践。”[5]农民也属于成人,因此农民职业教育要满足成人的个性化需求。“云”课程系统随身、随时与内容全面的特点能满足农民碎片化学习的需求,而且不会干扰其日常生产与生活。
三、农民教育“云”课程建设的内在理路
“云”课程作为农民教育的新理念,在农民职业教育领域的落实仍面临巨大挑战,需从课程环境、课程文本、课程“人”观念[6]与课程管理模式四个维度开展建设。课程环境的重建即如何突破传统的实体学习环境而重建虚拟学习环境。课程文本建设即建设符合农民学习需求与特点的职业教育课程“云”。课程“人”观念的转变要求转变课程开发者、学习指导者、管理者与农民的观念,其中农民学习观念的转变是核心。课程管理模式的重建即重建一种既能管理又不会影响农民正常生活的管理模式。
(一)基于农民的现实条件重建虚拟课程环境
篇8
近几年,新一届中央政府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出发,立足于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大多数学生在农村这一基本国情,把乡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出台一系列惠农助教政策,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扶持力度,从整体上推进我国义务教育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然而,我国当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基本上都是“东部、城市改革、实验、形成、颁布教育政策,西部、农村模仿、照搬”的历程。甚至个别地方也存在“调整布局结构是假,掩盖严重问题是真”的现象。对此,有学者呼吁国家在制定和执行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时候,要切实考虑中国的“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考虑各民族、各地方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理性,才能真正将扶持政策惠及到地方的乡村教育。
乡村教育是基础教育,它关注的是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过程,培养的也是有健康的体魄、充实的精神、基本的文化素质和必要的劳动技能的人。发展乡村教育,需要与解决“三农”问题一并考虑,乡村教育不能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不仅要体现社会对人的发展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且还要关注和反映学生所生存的区域对人的发展的具体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教育也应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结合。现阶段乡村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有专家指出是教育取向上的单一化,主要是由于教育的话语权、决策权集中在城市阶层,更潜在地使得国家教育政策与主流教育话语更多地带有“城市取向”。而乡村教育最令人担忧的便是明显的“城市取向”,其主要体现于即简单移植城市的教育经验,忽视农村自身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于重视学科的统一内容,过度强调学科体系的严整性和稳定性,缺乏选择性和弹性,使得具有农村和农业特点的知识和信息难以进入农村中小学教育体系。另外,主要体现是应试升学仍是教育的主要目的。这种教育导致的后果是一小部分学生能走进各级专本院校的大门,而大部分毕业生最终仍然要留在农村,延续父辈的生活轨迹。只要乡村教育还没有找到合宜的现代化道路,乡村教育的边缘化和没有方向就是必然的。基于此,新农村建设寻求农村特有发展道路的努力才为乡村教育的最终自主提供了大背景。
如果没有独立的乡村发展道路,乡村教育就没有皈依。既然中国农民不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完成向城市的迁徙,那么就有一个基于农业和农村的特有的生活方式。这个生活方式所需要的文化是需要传承的。如果乡村教育失却了传承这种文化的功能,乡村教育就成了没有乡村功能的教育,就只是为城市输送合格的劳动力。但是,由于城市不能吸纳,这样,乡村教育培养的人就在相当程度上成为游离于乡村的精神流浪者。有关专家认为,乡村教育走农村本位的乡村发展道路是可行的。这样的乡村发展,不是面向城市,将要城市化的;也不是向往城市,没有文化自信的。农村本位的乡村发展,是要将农村作为值得生活的地方加以建设和珍视的,是要把农村生活作为值得过的生活来建设其意义的。这样的乡村发展道路对于中国这么庞大的农村人口和广大的欠发达农村来说,是非常有必要寻找的一条道路。有了这样的道路,当然乡村教育就有了自己的方向。同时,乡村教育也是农村本位的乡村发展道路的必要组成部分。这样,乡村教育就有了为乡村培养人才的责任;乡村教育也就有了让孩子理解农村生活、热爱农村生活的责任;乡村教育也就有了培养孩子在农村生活的能力、建设农村的责任;乡村教育教给孩子的是作为一个农村居民的自信、自尊和自强之道,是为乡村发展培养建设者和文化守护者。
在实际探索乡村教育模式过程中,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基本着眼点就是教师。人才是解决乡村教育的根本,优秀的、富于责任感的教师直接影响到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进而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影响到农村未来的发展。正如陶行知老先生所说:“我们深信乡村学校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我们深信乡村教师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我们深信乡村教师必须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美术的观念去改造社会,我们深信乡村教师要用最少的经费办最好的教育。”在目前的情况下,乡村社会更需要的是学历并不一定高,但素质较高的教师,他们具有基本的乡村情感,他们能用心从事乡村教育,他们才真正是乡村教育值得信赖的薪火。
从中发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现代化的乡村教育,而现代化的前提是具备富于特色的合宜的乡村教育模式及相关政策倾斜。山东省博兴县便把村校共建远程教育站点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走出了一条“村校结合”的新路子。该县通过整合资源,实行村校共享,加强调控和做到齐抓共管有效途径,实现了学校与地方的双赢。山西省柳林县前元庄实验学校则实行“村校一体”的办学模式,构建了“三教一体”的教育结构,建立教、科、劳一体的教学体制,走出了一条乡村教育为农村发展服务的路子。前元庄的做法在山西省得到了推广。目前,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学生80%以上在县城及农村地区的实际出发,国家的教育政策必须重心向下,以广大农村中小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而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和改造城镇薄弱学校,则成为地方政府在进一步强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主要责任。
篇9
根据《方案》,“支持计划”针对的对象为全区乡中心区、村、教学点学校的在职在编在岗教师,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特殊教育、中职教育、高中教育的教师。
多方面提高乡村教师待遇
乡村教师的工资水平偏低,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为此,《方案》提出,统筹平衡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收入,确保乡村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水平。继续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计划,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学校及其他地区教学点教师,自治区按每人每月不低于200元的标准予以奖补,鼓励市、县(市、区)投入资金增加补贴。
近年来,随着教师招聘制度的改革,乡村教师招聘不再受户籍限制,越来越多乡村教师属于外地招录,这些教师通常只能住校,如果学校不能为其提供安全实用的住房,必然会使一部分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不能安心工作。
针对以上问题,《方案》提出了多项举措:一是为乡村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费,并为乡村教师的家庭安置、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组建家庭创造条件;二是适当降低乡村教师在乡或在县城申请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危旧住房改造的门槛,推进以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和集资建房等多种形式建设中小学教师安居房;三是加大乡镇中小学教师公共租赁住房中央和自治区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补助力度,鼓励各地利用学校自有土地、闲置用地在校园建设公共租赁住房,或利用闲置的办公、教育用房改建为公共租赁住房;四是鼓励有条件的乡镇通过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或长期租赁的形式解决教师住房困难。
为了进一步提高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方案》坚决落实国家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对在乡村学校连续从教30年以上、获得国家颁发荣誉证书的乡村教师,由自治区根据有关规定给予一定奖励;对在乡村学校连续从教20年以上的乡村教师,由自治区颁发荣誉证书并择优奖励;对在乡村学校连续从教10年以上的乡村教师,由市、县(市、区)给予奖励。同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建立专项基金,对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优秀教师给予物质奖励。
多渠道扩充乡村教师队伍
在乡村教师编制核定及管理方面,《方案》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根据相关标准重新核定中小学教师编制,实行总量控制,总量超过现有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的,核定聘用教师控制数。通过调剂编制、采用核定聘用教师控制数逐年解决编制不足的问题。二是严禁在有合格教师来源的情况下“有编不补”、长期聘用代课教师。三是严禁挤占、挪用、截留教师编制或教职工在编不在岗、随意抽调、借调教师等行为。
如何扩大乡村教师的补充渠道?《方案》提出,注重乡村教师“本土化”,各地可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形式补充乡村教师,同时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农村全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地方免费师范生培养项目等补充乡村教师。
为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乡村学校任教,《方案》简化了乡村教师招聘程序,对已经获得教师资格证书自愿到乡村学校任教的人员,可采取直接面试的方式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在县级以下学校任教的,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补偿。
在用人方面,自治区进一步简政放权,给予县(市、区)更多的人事管理权。《方案》提出,积极构建城乡教师合理流动新机制,实行“区考县管校聘”管理机制,各县(市、区)建立教师管理中心,统筹管理乡村学校校长和教师。通过实施“三区支教”、交流轮岗、支教走教等政策,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建立新增城镇中小学教师要先在乡村任教2年的制度。
此外,《方案》还要求完善乡村教师职称倾斜政策,要求在职(职务)评定、岗位聘用、特级教师评选等方面适当降低条件,做到向乡村教师倾斜。
多层次提高乡村教师素质
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是我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点要求。《方案》提出,提高乡村教师素质,要不断强化师德教育,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法治教育、责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全过程,引导和教育广大乡村教师践行师德规范。建立乡村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培训制度,形成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惩、校本六位一体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党建工作。
相比城区教师,乡村教师获得的培训机会相对较少,所享受的培训资源也相对匮乏,一定程度上存在培训学时较少、培训针对性不强、培训手段落后、培训机制不灵活、培训经费不足等诸多问题。为此,《方案》从以下几方面强化乡村教师队伍培训。
一是制定乡村教师培养目标,大规模开展教师培训,到2020年对全体乡村教师校长进行360学时的培训。
二是构建自治区、市、县、学校四级培训体系,市、县(市、区)建有教师培训中心。从2015年起“国培计划”“区培计划”集中支持乡村教师及校长培训。
三是改进培训方式,采取送培下乡、项目置换、专家指导、校本研修、网络研修等多种方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是构建乡村教师信息化培训体系,提高乡村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保障乡村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五是加强网络培训课程开发,搭建教师网络研修服务云平台,引导和组织乡村教师创建和适应“互联网+乡村教育”,充分利用远程教学、在线课程等形式,优化课堂教学和进行自主学习。
篇10
但从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问题: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师资队伍不健全、一些地方“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比较明显。尤其受制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经济相对欠发达的乡村学前教育还非常薄弱,亟需扶持。当前不少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政策来扶持学前教育。甘肃省出台了《甘肃省精准扶贫学前教育专项支持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把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对幼儿园的建设放到了“显微镜”之下,立足于“精准”的基础上,着眼于整个学前教育的发展。该《计划》有着明确的目标任务,即:到2017年,保证贫困地区农村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将达到70%,同时还要按标准配齐配足幼儿教师,配备玩教具、保教和生活设施设备;同时,要优先实现革命老区、藏区有需求的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在此基础上,到2020年,实现全省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有实际需求的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保障贫困地区适龄幼儿均能接受学前教育。
为了保证《计划》中目标的实现,相关部门也规定了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比如,着力扩大贫困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切实加强幼儿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改善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重点支持革命老区和藏区农村学前教育加快发展;规范扶持民办学前教育发展;健全完善学前教育资助体系;建立城乡幼儿园结对帮扶机制;提高规范管理和科学保教水平,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各个地区有各个地区的实际,各个幼儿园也有各个幼儿园的实际,不存在建设的“万能模式”,这也要求建设者在扶持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真正将“精准扶持”落实到实处。
如果将乡村幼儿园建设比作“一台戏”的话,笔者以为要“唱好这台戏”必须依托于三方面的力量:搭一个“好台子”、组一个“好班子”、选一个“好本子”。
所谓搭一个“好台子”,指的是要进行相应的硬件投入。我们常说“环境具有育人的作用”。的确,园所环境与儿童的发展息息相关。当前,不少乡村幼儿园的校舍与时代格格不入,缺少现代化的电子设备、缺少必要的体育训练器材、学生活动场地严重受限,这些现状导致区角活动在农村幼儿园难以得到开展,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儿童在园内的学习生活得不到科学地安排。鉴于此,我们应当加大财政对乡村幼儿园的投入,比如在财政预算内安排专项经费,以加强对乡村幼儿园的重点建设,从而保证乡村幼儿教育“有处可为”。
所谓组一个“好班子”,指的是乡村幼儿园建设要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乡村幼儿园的良性发展,光有“好台子”是远远不够的,重点还在于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也与学生的发展紧密相连。困扰乡村幼儿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缺人”。据了解,我国幼儿园的师生比平均为1∶30.2,在幼儿园,甚至达到了1∶36.1,远超出国家规定的标准,有的地方甚至超出国家规定标准的两三倍。即使搭出一个精美的舞台,没有了“演员”终究是一场空。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教育主观部门有针对性地培养幼教人才,注重学前教育的师资补充;另一方面,还可以借助“国培”、“省培”、“校本培训”等项目,加大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培训的力度。通过内外结合的方式,将乡村幼儿园的师资队伍质量提升一个层次。
- 上一篇:当前乡村教育现状
- 下一篇:社区安全宣传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