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乡村教育现状范文
时间:2024-03-28 11:43: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当前乡村教育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山东省七所乡村学校进行调查,这七所乡村学校分属六个地级市。这六个城市地理位置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水平与教育发展水平不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层级性。在这七所学校中,有中学三所,小学四所。
访谈法是搜集资料的一个主要方法。本文在每一所学校随机选取一位教师作为访谈对象(其中六位负有教授国学课程的任务,一位没有该项任务),使用网络、电话等方式对这些教师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访谈问题主要包括国学课程的教材、授课方式以及考核评价等内容。
二、山东省乡村中小学国学教育的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这七所乡村学校都开展了国学教育。本文主要从国学教育的教材、内容、师资、开设方式以及课程评价等五个方面介绍国学教育在山东省乡村中小学的现状。
1.教材方面
通过访谈可知,在乡村小学,国学课程属于地方课程的一部分,其教材是由山东省教育厅统一编撰的。教材名称为《传统文化》,每个年级一册,总共六册。该教材由山东省教育厅统一免费发放,学生人手一册。在乡村中学,国学课程是校本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教材一般是由学校编撰的。在这些被调查的乡村中学中,学校所编撰的教材仅作为备案材料存放在教务处,并不发放给全体师生。
2.内容方面
调查发现,乡村小学的国学教材具有两个特征:经典性与全面性。从内容上看,国学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多为我国历史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我国的传统文化;从形式上看,这些教材包括艺术、建筑、诗歌等多方面的内容,既涉及传统文化的精神层面,又涉及传统文化的物质层面,较为全面。但在乡村中学,国学教育内容相对狭隘,主要是一些经典文献与诗词,如《论语》《道德经》以及李白、杜甫、苏轼等人的代表作。
3.师资方面
通过访谈资料可以发现,乡村中小学国学教育的教师一般由主科(语文、数学、英语)教师或班主任兼任。具体而言,乡村小学的国学课程教师一般为主科教师,其中主要是语文教师。乡村中学的国学课程教师一般是班主任。
4.开设方式与日常实施方面
通过调查发现,在国学课程的开设方面,乡村中小学采取上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一般而言,每个班级每周一节课,是学生的必修课,并在课程表上有明确的安排,只不过在课程名称方面稍有差异。在被调查的学校中,国学课程的名称主要有三种,分别是:传统文化、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在国学教育具体开展的过程中,乡村小学存在主科课程课时侵占国学课程课时的现象,但是总体而言,乡村小学能够按照课程表的安排正常开展国学教育。在乡村中学中,国学课程仅仅出现在课程表上,实际上,学校并不开设相关的课程,国学课程课时多被班主任的课程所占用。
5.课程评价方面
访谈资料显示,乡村小学会对国学课程进行评价,而乡村中学并没有相关的评价方式。在乡村小学中,学校主要是通过考核学生的知识识记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不同的学校,其考试分数所占比例不一。一般而言,国学课程的分数通常占考试总分的10%左右。任课教师普遍认为这个分数比例比较大。
三、山东省乡村中小学国学教育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通过现状分析可以发现,山东省乡村中小学的国学教育具有一定的可借鉴之处,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1.山东省乡村中小学国学教育的经验
(1)有专门的教材且知识体系较为完整
一般而言,在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教材以及教材的质量对教育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当前,在国学教育方面,山东省的乡村中小学都拥有专门的教材,这为国学教育的正常开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教材的质量上,乡村小学的教材质量较为突出。就某一个年级的教材而言,其内容不仅涉及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层面,而且也涉及了传统文化的物质层面,涵盖了经书、诗歌、建筑、艺术等诸多方面。就整个小学而言,小学教材共分六册,内容覆盖传统文化的多个方面,知识体系较为系统与完整,便于学生全面地了解传统文化。
(2)组织实施系统较为完善
在课程的开设上,这些乡村中小学对国学课程有明确的规定,具体规定了国学课程开设的时间、次数以及方式,这有助于保证国学课程正常开设。此外,在课程结束时,乡村小学还规定了考核的方式与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课程能够得到较为有效的评价。由此可见,无论是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课程的实施,还是最终的课程评价,山东省乡村中小学都有所考虑并伴有相应的措施。可以说,山东省乡村中小学国学教育的组织实施系统较为完善。
2.山东省乡村中小学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课程开展存在形式主义取向
在课程开展方面,乡村中小学虽然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两者都表现出形式主义取向。对乡村小学而言,由于课程评价时仅仅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识记情况,所以各任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的时候,一般仅仅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背诵情况,较少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感悟与思考。可以说,乡村小学国学课程的开展是面向考试的。在乡村中学,国学课程开展的形式化取向更为严重。如前所述,大多时候,国学课程仅仅出现在课程表中,学生手中少有国学教材。在很大程度上,乡村中学的国学课程是一种表面的存在,主要是应付上级检查。
(2)缺少专门教师且任课教师国学素养较低
在当前的国学教育中,学校中并没有国学课程方面的专门教师,国学任课教师均为兼职教师,而这些教师多为主科教师或者班主任。由于这些教师较为重视主科或者自己本来所任教的科目,无形中使国学课程处于边缘地带。而且,当前的任课教师在教授国学课程时,多注重学生的记诵,忽视学生个人的感悟与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教师自身对国学课程的掌握与理解有限,无法充分挖掘国学课程的精髓,并将其传递给学生。由此可以看出,当前任课教师国学素养比较低。
(3)课程开展方式单一
在教育教学中,课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开展,课程开展方式的多样化有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当前的国学教育开展过程中,课堂教学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途径。这一事实说明:国学教育的开展方式较为单一。这种单一化的开展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国学课程的兴趣与热情,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国学教育的质量。
四、山东省乡村中小学国学教育的改善策略
在国学教育的开展过程中,无论是个体、学校还是相关政府部门都会对国学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前山东省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基本上是这三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主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分析山东省乡村中小学国学教育的改善策略。
1.师资方面
为了有效地提升乡村中小学的国学教育质量,教师要转变个人意识,提高自我修养,具体内容如下:
(1)转变意识
国学教育既是显性的,又是隐性的。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显性的主要是国学课程,而隐性的则是国学课程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国学教育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将国学教育视为课堂知识的传授,还应该注重国学教育的隐性部分,充分发挥国学课程对学生的隐性作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引起教师的注意:国学教育并非一时一地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2)提高自我素养
一线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国学素养,让自己不断地透过国学表面体味到国学更深层次的涵义。因此,这需要一线教师不断地学习国学知识,并将其渗透到个人生活中。
2.学校方面
(1)实现课程开展形式与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在国学教育开展方面,学校应该在课堂教学之外,开发多种教育方式。例如,学校可以利用国学知识来营造校园文化,创造一个良好的国学教育环境,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到国学的熏陶。在课程评价方面,学校也不必局限于纸笔测验,可以进行国学知识比赛,利用比赛等更为灵活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动力。
(2)加强国学教育的指导与监督
在国学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聘任国学素养较高的社会人员,或者国学素养较高的教师,对普通教师的国学教学活动进行指导,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其国学素养与教育水平。此外,学校还应该对国学课程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例如,检查教师的上课情况与上课质量,对未正常开展国学教育的教师给予相应的惩罚,保证国学课程的正常开展。
3.相关政府部门方面
(1)进一步完善国学教材建设
当前,乡村小学的国学教材建设较为完善,但是中学教材建设尚不成熟。因此,加强中学国学教材的建设,保证中学国学教育内容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就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完善国学教材建设。
(2)加强乡村中小学的师资建设
篇2
一、身体社会学理论概述
身体以及身体经验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础。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词语就包含身体经验,如针眼、玉米须、茶壶嘴等;一些词语反映了身体经验的隐喻意义,如头头、心腹等。中西文化中从古至今都有关于身体的直接或间接的表述,只是对身体的看法不一致:或是排斥、否定;或是无视、忽略;或是发现、重视。如笛卡儿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就是肯定理性的思想、心灵的存在,而贬低感性的身体;马克思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对人身体的剥削、导致人的异化,希望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学理论体系中,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如福柯关注身体政治学、涂尔干关注生理性和社会化的身体、埃利亚斯关注作为文明进程载体的身体、布迪厄关注实践中的身体等,直到20世纪80年代,布赖恩•特纳的《身体与社会》出版,身体社会学才真正诞生。身体社会学至今虽然流派纷呈,共同点却是:限制理性、提升感性。[1]身体社会学产生的原因除了社会发展进程中哲学、社会学理论的发展,也有现代性、工具理性等影响下繁重的劳作、身心俱疲、价值迷失等现实状况的激发。因而它的核心是反对只重视科学和理性、身心二元论等割裂身体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的理念,强调关注日常生活世界中的人,重视和理解身体,关注人的感受和体验等现实境遇,追求人的全面自由。中国的研究者们也借鉴身体社会学来研究教育教学,如身体视域下的农村教育涉及被终止的身体、疲惫的身体、被拒绝的身体、宿命的身体、饥饿的身体、失足的身体[2];如“身体—教学”的关系包括:身体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身体是教学世界的母体、身体是教学行动的依据等[3]。这些研究因视角新颖,往往对研究主题有独特的见解。在此,拟从身体社会学的视角,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解读农村教师的“身”、“心”现状。
二、身体社会学意蕴中的农村教师“身”、“心”现状
笔者为了开展“苏北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改进策略”课题研究,设计了针对农村教师身心现状的调查问卷,包括四个部分:基本情况、工作压力、心理状况、生理状况。而且利用苏北农村教师集中培训和苏北农村学校教师集中开会的机会开展了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630份。现结合问卷中一些与农村教师“身”、“心”现状紧密相关的话题进行分析。
(一)农村教师之“身”农村教师之“身”表现为以下状态:1.处境尴尬的身体。在中国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农村教育始终是碰不得、难以言说的痛。师资力量、资源条件以及与发达地区课改的差距等,写在农村教育统计数据中,更反映在农村教师的心头,甚至由心及身。农村教师的身体处境尴尬,一方面主要表现在对农村教育的欲逃难逃、想离难离。在“是否有强烈愿望想走出所在学校”的调查中,选择“非常希望”的占31%,“有想过,但是觉得希望不大”的占42%,“觉得在哪里都一样”的占25%,“有机会就不再当老师”的占2%。由此可以看出农村教师对职业缺少热情,总体趋向是无可奈何地留守农村教育。另一方面表现为农村教师身体受职业病困扰,有病痛、咽炎等,自我感觉亚健康。而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和农村医疗条件也不如人意。2.丧失理想的身体。“构成乡村基本生活的内容是乡村自然、乡村情感、乡村劳作和乡村文化”[4],这一切在日趋城市化的倾向下已经支离破碎。处于这样大环境下的教师成了拿着绩效工资(在当地多数是收入不错的)“悬在半空的人”:没有农民的务实,也缺少教育工作者以教育改变人、改变世界的理想。因此关于“如何看待教师职业”的多项选择中:“教师工作比较稳定,比较适合我”所占比例达65%,“只是一种谋生手段”达22%。当教师的原因,选择最多的也是“工作稳定,收入不低”。可见,农村教师的职业意识以实用主义倾向为主。曾经有农村青年教师说:“反正我们农村教师也没人管,也没指望到城市去工作,就混呗!”丧失理想的身体也注定是心理不愉快的。3.身心分离的身体。孔子认为人师的两大基本品质是“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当前有些农村教师几乎两者尽失,对农村教育缺乏理想,对自身状况不满,对学生缺少期望。“是否会重新选择成为教师”,56%的人选择“不好说”。走访农村教师群体的工作状态时,明显有一种感觉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笔者去过一所学校办公室几张桌子上只有几叠作业和几页过期的报纸,老师们每天上完课就坐在“空旷”的办公室侃大山,或者早早地回宿舍煮饭或赶回城镇的家。很多农村教师由于环境限制和自我放逐已经完全游离在当前的课改潮流之外。精神上的不进取、失望与身体上的不愿、不能离弃,造成农村教师的身心分离。
(二)农村教师之“心”“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在广大农村教师口中,不是从教的豪情壮志、理想抱负,而是自嘲或嘲他的话语,更多的是留守农村教育的无奈与厌倦。1.倦怠感严重。农村教师在被羁绊的“身体”之下是严重的职业倦怠心理。“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1974年首次提‘职业倦怠’,即当个体在面临过大的工作压力时,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的衰竭状况。”[5]有研究表明:教师群体是职业倦怠五大高发人群之一,其他高发人群是心理咨询师、新闻工作者、警察和医护人员。问卷调查以及部分教师的访谈显示:当前农村教师职业倦怠感严重。51%的女教师和48%的男教师“觉得自己有职业倦怠”。6%的女教师和9%的男教师“经常”“感到郁闷和抑郁”。严重的职业倦怠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很强的身体不适感;情绪衰竭,缺少工作热情;成就感低,自我评价低等。2.心理调适能力差。农村教师缺少职业理想,对生存环境也不满意,往往心理调适能力差:有22%的女教师和35%的男教师表示“很难”“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突发事件”。而“在纪律很乱的班级上课后心情压抑多久”:女教师43%选择“半天”,15%选择“半天”;男教师则分别有26%和17%。35%女教师表示会有“对班级恐惧或无助的心理”。“过多担忧而睡眠不足”,在女教师中有20%“经常”出现,45%“有时”出现,而在男教师中比例分别为9%和52%。42%的女教师和37%的男教师表示“觉得自己越来越容易发火”。3.消极心理缺少疏导。关于教师心理压力现状的调查中,27%的教师“经常”、53%的教师“有时”、20%的教师“很少”会“感到压力很大”。但是在“学校是否重视教师压力问题”的调查中,52%的教师表示“不重视”;74%的教师认为应该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和疏导。另一方面,教师个人的心理调适途径也很有限:58%的教师会“自我调适”,27%的教师会“找家人、朋友倾诉”,只有5%的教师会“寻求专业心理辅导人员的帮助”,10%的教师“不理会”。农村教师因为学校条件、自身生存状态等因素,消极心理缺少有效疏导。教师心理健康包括六个指标:正确的角色认知;健康的教育心理环境;教育的独创性;抗教育焦虑程度高;良好的教育人际关系;能适应与改造教育环境。[6]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建设还要付出各方面的努力。
三、造成农村教师“身”、“心”现状的原因
农村教师的“身”、“心”现状是农村教育教学外在环境和教师自身因素综合导致的。1.课程理念与现实环境的落差。新课程改革以来,通过校本教研或被动培训的方式,农村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也是有所了解的。但是很多教师把新课程理念无法在自己的课堂实施,完全怪罪于农村的现实环境,如少图书、少电脑、学生知识狭窄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事实,如访谈中,有教师直言,让学生讨论和自主学习都很难开展,因为他们平时除了看电视接收信息,其他途径很少。作为学校和教师往往限于资源条件,也不能很大程度地改变这种状况。因此很多农村教师就以“我懂新课程理念,但是我教学中做不到,不是我的错”为由,抱着对农村教育、教学和学生等的“自暴自弃”的心态。这样的心态也直接导致农村教师的身体在工作场域的尴尬:缺少工作理想和热情,找不到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2.专业成长压力与内驱力不足的矛盾。国家对教师,包括农村教师专业成长培训工作很重视,如颁布一系列教师专业标准,规定教师培训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对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7]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都提出,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实践和发展中应当秉持“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个基本理念。[8]因此,教师有外在环境的专业成长压力,但是日常工作的压力,尤其是专业成长的内驱力不强,导致教师处于矛盾状态,甚至有时教师身心分离。如参加培训的教师报到后就悄悄游玩去了,或者身体在培训场中,却只是玩手机,并不是真的为提高自己的业务而抓住培训学习的机会。改变这种状态,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3.职业特征与自我调适的反差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职业具有时代赋予的新特征。教师的职业目标是教师和学生趋向完美的共同发展,具有迟效性和崇高性;职业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个体和群体,具有主体性和多样性;职业活动以教师和学生基于学习的互动为主,具有学术性和集成性;等等。总之,教师职业应该具有超越谋生的职业追求。这些职业特征在教师的工作场域中体现和实践得越充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成效越好。而基于上文分析的种种现状可见,农村教师很大程度上未能充分体现职业特征,所以多数只是停留在对职业的“身”、“心”体验,感受得更多是教育教学改革大环境对农村教师的冲击、压力以及与之不能适应的自我放逐。农村教师的自我调适能力差,除了不能积极适应改革的潮流,也不能积极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等。
四、农村教师“身”、“心”和谐的路径
篇3
我们注意到,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一些国外优秀教育题材电影在世界重大电影节上不断大放异彩,如《死亡诗社》《蒙娜丽莎的微笑》《黑板》《放牛班的春天》《心灵捕手》等,国内观众艳羡之余不免要回过头来观照国内同题材电影的生长状况。然而,当试图翻拣和盘点出几部中国近年来优秀教育题材影片时,我们不禁遭遇“乏善可陈” 的尴尬:虽然近年来国内上映不少刻画教育先进人物的主旋律影片,如《孟二冬》《破冰》《水凤凰》等,也出产了一些似乎清新可爱的描写学生为主角的影片,如《草房子》《寻找成龙》《男生贾里新传》《淘气包马小跳》等,但从这些新产影片中,我们既无法看到对严峻教育现实的深切关注和认真反思,也很难从中看到中国教育电影对教育题材的开拓和承前启后的发展轨迹。
事实上,我们的教育题材电影并非先天缺少对教育现状或问题的反思意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导演就开始关注国内乡村的教育事件和教师形象。陈凯歌1987年在阿城同名小说的基础上推出了影片《孩子王》,犀利而朴实地指出了时期基础教育的荒废;何群导演1994年在刘醒龙同名小说基础上推出的《凤凰琴》,直接而深刻地展现了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和民办教师的艰难处境;张艺谋1999年推出的《一个都不能少》和杨亚洲2002年推出的《美丽的大脚》都以充满温情的电影语言指向了乡村教育的落后现状。应该说,乡村教育的落后状况已经成为中国教育题材电影中一个固定的描绘对象和思考传统。在这些影片面世的年代,它们对于反映当时的教育问题、鼓动大众去关注农村教育、启发政府去解决教育资源的差距问题等方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但是,这种具有强烈现实关怀的教育题材电影传统为何没有在近年来的影片中得到承继和发扬呢?我们当前的教育电影究竟面临着何种现实、遭遇到何种困境?与国外的优秀教育题材电影相比,中国同题材电影的发展该呼唤何种叙事诉求?在这里,笔者针对当前国产教育题材电影现实性质缺失的现状,着重将一组能够代表中国教育反思精神、反映一定教育现实的教育影片《孩子王》《凤凰琴》《美丽的大脚》与西方的一组优秀影片《死亡诗社》《蒙娜丽莎的微笑》《放牛班的春天》进行比较,试图寻找出中国未来的教育电影叙事中急需补上的内容。
无独有偶,在众多中外教育题材影片中,优秀教师最终的离开成为一个颇为耐人寻味的共同剧情。《孩子王》中,老杆儿最终留下自己的字典,被领导赶回了生产队;《凤凰琴》中,张老师一次次想离开并最终民转公而离开学校;《美丽的大脚》中,张美丽最后的死去成了另一种离开的表达。而在国外的教育影片中,《死亡诗社》中的基廷教师和《放牛班的春天》中的马修老师都是被校方解雇而离开,《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则是以凯瑟琳的主动离去作为影片的结尾。
这种共同的结局不免让人有些惊诧。影片中某个角色的缺席必然意味着电影内部结构中某种力量争夺的失衡。从电影情节结构来看,导演们不约而同地安排这种离开式的结局,有一种解释可以说明,那就是冲突是电影情节的推动力,而冲突后的结局将会带来巨大的艺术震撼效果。实际上确实如此,这些影片都是以结尾取胜,观影者正也是在这些教育者离开的时刻才强烈领悟到影片“卒彰显其志”的用心,从而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当然,同样是“离开”,中外影片中所呈现的电影场景和艺术力度是不同的。在《死亡诗社》中,当基廷老师被威尔顿学院院长驱逐离开时,音乐响起,学生们不顾院长的权威,一个个站上课桌对院长代表的传统教育表示抗议,对基廷老师表示尊敬和留恋,一种壮烈的悲剧氛围让影片极富张力。我们看到,行将离开的基廷老师脸上写满欣慰,如同一位胜利归航的船长。
应该说,这个离去的场景传达出了丰富的意义。教育者离开的时刻,昭示了受教育者觉醒的开始。这一貌似断裂式的电影场景使基廷之前所有的教育行为开花结果,让真正的教育意义在充满对抗性的瞬间完整生成。是的,就在这个瞬间,真正有价值的教育思想颠覆了貌似强大的教育传统,一场无声的教育思想革命似乎就此拉开帷幕。我们不仅不以教育者的离开为遗憾,反而对此情景充满了感激,甚至因此对受教育者的未来充满了更美好的想象。
同样,在《放牛班的春天》中,当马修老师被校长解聘而垂头丧气地走出校门,就在他回首一瞥时,他看到一条条从高墙窗户中伸出的学生的手臂向他表示无声的敬意和告别。马修宽慰地笑了,他看到了自己的价值,看到孩子们对于自己教育理念的认同和接受。甚至在他坐上汽车准备离开的时候,一个年龄最小的学生竟然乞求马修把自己带走。马修在犹豫之后,最终带走了这个孩子。这同样是个富有象征意味的结尾。尽管马修自认为一个失败的音乐家,一个失败的学监,但他的教育却大获成功,被带走的孩子也成了新的教育种子和教育春天的象征。
《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凯瑟琳的离开同样被学生们恋恋不舍地追逐。在离去的汽车里,凯瑟琳的脸上洋溢着富于成就感的微笑。是的,她和基廷、马修一样,都是失败的教育英雄,成功的盗火者。
相比之下,国产的几部电影中教师的离开却显得落寞甚至凄凉得多。甚至让人觉得,他们的离开,失败有余,英雄不足。在《孩子王》中,老杆儿的离开虽然也缘于他的教书方法与校方领导发生分歧,虽然也给人们带来了对时期教育荒废的反思,但是他的离去终究让人感觉灰溜溜的,更多的是一种无所收获的迷茫。影片的最后,老杆儿站在山上茫然失措的表情恐怕是反映当时教育最好的脸谱。同样在《凤凰琴》中,我们看到张老师的离开只是给人一种过于乐观的展望,却没有从教育对象那里看到任何觉醒的迹象。至于像《美丽的大脚》这类以温情女性路线关注乡村教育落后现状的影片中,我们看到张美丽的去世虽然预示了夏雨的到来会带新的教育面貌,但总归只是试图通过一位教师的苦难生活来表征乡村教育的苦难现实,而缺少对教育问题的真正思考,同时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关联意义也无从体现。
总的来说,在中外教育题材的影片中,我们都看到了“离开”这一共同剧情,但是这一共同剧情背后却蕴含着不同的主题结构和行为价值。在国外的几部优秀影片中,教育者的离开反而启动了新的教育理念,体现了现代与传统教育之间对抗的冲突价值;而在国产的几部优秀影片中,我们看到的是无奈而凄凉的离开,是缺少反思价值的离开。这种离开虽然被导演不自觉地安排了一个个聊以的“光明尾巴”。如《孩子王》中烧坝场景象征的春风吹又生的希望,《凤凰琴》中张老师下山时说的“瑞雪兆丰年”一语中的期待,《美丽的大脚》中夏雨跳下山坡象征着希望。但是这些终究让人无法信服地确认新的开始,甚至让人感觉预示着悲观的轮回,正如在《孩子王》中反复出现的“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讲故事”式的回环修辞所暗示的那样。
中西教育题材电影中的同一结局之所以有着不同的含义,首先恐怕是因为影片各自的问题意识和对象不同。对于中国的教育题材影片来说,影片中所要反映的问题,是乡村教育资源的贫乏和教育方式的落后。无论在1980年代的《孩子王》还是在1990年代的《凤凰琴》中,作为“孩子王”的教育者眼里看到的是缺少课本、缺少老师等由贫困带来的教育资源短缺问题。甚至在21世纪初拍摄的影片《美丽的大脚》中,我们看到的仍然还是这些问题。我们说,《孩子王》中的缺课本,《凤凰琴》中的缺老师,《美丽的大脚》中的缺电脑这些情节归根到底就是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主要表现就是教育硬件资源配置上的失衡。因此,在这些影片中,“孩子王”的角色更多地扮演着父母的角色,试图用自己的情感去弥补学生这些方面的不足,甚至为此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如《美丽的大脚》中的张美丽。
但是在国外几部影片中,我们却看到了另一个问题对象,那就是“何为好的教育”。这一问题的展开在《死亡诗社》(1989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影片中,出自传统而反叛传统的基廷老师的出现是“何为好的教育”这一问题的肇始。当基廷启发学生“抓住时光”“及时作为”时,学生们的心灵似乎领受到了春雨般的滋润。在后来的教学中,基廷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发展自己的个性,寻找生命的意义。正如基廷常说的:“两条路在森林里分叉,我选择走人少的那条。”学生在基廷的教育下,一个个变得富于灵性,充满激情,而且不少学生开始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发现自己的个性所在。但是,基廷勇于改革的教育理念在世俗和功利主义的传统教育势力面前显得势单力薄,最终以基廷被校长开除而结束。但是在基廷离开时,学生用站上课桌告别的形式为基廷反抗传统的教育行为叙写了一个总结式的寓言:思想的高度取决于对抗的姿态。
如果说国产的几部教育影片反映了中国落后的乡村教育现状,体现了对教育资源匮乏的探索,侧重的是物质方面的教育思考和关注,那么,《死亡诗社》《蒙娜丽莎的微笑》《放牛班的春天》等影片则是展现了是教育者对教育传统的思考,对教育思想的探索,更准确地说,是人本教育观与实利主义教育观的对抗。
中西教育电影在探索的主题上竟然存在如此泾渭分明的差异,不禁让人讶然。要知道,进行对比的这几部影片生产和上映的年代都是相差不多的,基本可以说是同时期的电影作品。(实际上,这几部影片已经算是较具反思特质的国产教育电影了,其他的诸如近年来一些主旋律人物影片和儿童商业影片则思想性更弱。)也许有人会认为,造成这种鲜明的差别,是因为中西方之间国家政治、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水平存在巨大差异。确实如此,不同的教育发展水平面对的问题自会不同。但是我们对此不禁要自问,难道对教育的思考和探索真的就必须只能遵循“仓廪实而后知礼节”的逻辑么?难道就因为这些借口,我们的教育电影就可以只思考教育资源的匮乏而拒绝探索教育思想的革新么?难道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不是同时发生、同时作用在教育流程之中么?
应该说,这种中西教育题材电影中人物结局趋同而影片主题迥异的现象是一个极好的思考节点。在笔者看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中国的电影人对教育题材电影的特质和范围缺少更深入更开阔的探索,教育题材电影还远远没有成为一种特种类型片得到专业性探讨和拓展。目前,在我们可以见到的国产教育题材影片中,我们看到大多数具有反思气质的影片所挖掘的题材基本上涉及的是教育实践的外部现象,而且主要集中在乡村教育题材的范围。总的来说,中国教育题材的电影所呈现的要么是农村教育的资源短缺,要么是劳模式的优秀教师,要么是回忆童年反映学生成长的儿童故事,就是没有对教育的核心――教学行为进行深入的题材挖掘。即使是在乡村教育题材的电影中对课堂教学行为有所反映,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浅尝辄止,如《孩子王》中虽然对语文教学中僵化的苏式教学方法有所反映,也有让学生联系真实生活来写作文的情节,但这些都因为教师本身缺乏专业性而呈现出一种“无意识”的教学方法,更多的只是佐证时期教育荒废的现实,根本谈不上对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的自觉探索。至于《美丽的大脚》中张美丽指出学生的造句出现错误时说:“你犯了一个错误,驴是不会高兴的。”“夏老师念啥,我们就念啥”等等都反映出教学的专业性相当滞后。我们知道,课堂的教学行为是课程、教育理念等重要教育内容完成的载体。如果一部教育题材电影缺少对这一载体的深入思考和探索,我们很难说这部电影走进了教育的内部,也很难在影片中显示某种教育理念。而对这方面的探索,单单依靠聚焦教育资源不平衡,着眼于乡村教育这一题材,是难以完成这个艺术和教育的双重探索任务的。
当国外教育题材电影中的“孩子王”借用诗歌(如《死亡诗社》)、音乐(如《放牛班的春天》、绘画(如《蒙娜丽莎的微笑》等方式来探讨学校课程和教学方式,并以此发起对传统教育思想的对抗和革新时,中国国产教育题材电影却似乎在这方面无动于衷或无计可施。类似诗歌、音乐、绘画等所代表的“艺术”,其实只是一种适合在电影中最直接展现教育理念的教育手段而已,当然也可能是容易引起教育争鸣的一种方式,它之于教育改革和探索的“炸弹”效果,恐怕也是国外教育题材电影不约而同地选择这一方式的原因。倘若国产教育题材影片立意于直指人心的教育关怀和对教育思想的实验性探索,就有必要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寻求新的叙事手段。
实际上,从当前的国家教育发展状况和政策规划来看,我国农村教育资源的匮乏问题正在得以逐步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等问题也开始纳入政府的工作部署。新的教育背景和问题是,在中央政府“以人为本”的教育大理念下,缺少富有教育思想的教育者来落实这一教育理念并改革当前的教育实践。
篇4
关键词:卫生院 继续教育 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a)-0203-01
目前,我市乡村医生的技术水平与服务观念远远不能适应农村居民对医疗和保健的需求,如果这些乡村医生不能及时、主动地接受系统的培训,就很难得到农村居民的信任,本可以通过农村卫生人才队伍来解决广大居民的基本健康问题,由于老百姓不信任,而选择高级的医疗机构,造成县级(以上)医院人满为患,乡镇卫生院和医生大量闲置的现象。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必须对现有的乡村医生进行系统的培训,以更好地为当地百姓服务。
1 继续教育情况调查
1.1 培训情况的调查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以下情况:在我市乡镇卫生院中,工作人中几乎都接受过各种各样的培训,60个受调查者中参加过培训的为52人,占86.67%,未参加培训者为8人,占13.33%。但培训时间的长短不一样,最长的培训时间为48周,最短的培训时间仅有5天,同时,培训的种类也不一样,有乡镇卫生院院长培训、急诊急救培训、公共卫生人员培训等等。
1.2 效果的评价
对授课教师、授课方法、课程设置、培训场所、培训管理等方面来调查培训效果,发现,绝大多数乡村医生对培训的安排都表示非常满意,大部分人认为他们培训期间课程安排合理、教师队伍精良、授课方法实用、培训管理严格,培训场所较理想,培训效果显著,他们感到非常满意。
1.3 需求及培养途径的调查
大部分乡村医生表示希望能参加更多的、更全面的培训,旨在提高自己的全科医疗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不是某个单一种类的培训。
乡村医生参加培训的形式有专项培训班、进修班、会议、讲座、网络视频等等,大多数乡村医生希望参加科学的、系统的培训。
通过调查发现,针对我市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现状,齐齐哈尔市卫生局、各区卫生局、各县卫生局均开展过不同形式的岗位培训和转岗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培训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
2 问题及建议
2.1 人员的培训积极性不高
乡村医生的职称普遍偏低,没有晋职称者或初级职称人数所占的比例较大,职称偏低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医生医疗工作的积极性,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农村医疗工作中。学历偏低,接受新知识比较困难,加上医学新知识和新技术不断更新、医学领域的拓宽和边缘知识(如社会学、伦理学、法学等)的应用,对乡村医生的压力不断加大,新知识接受的难度增大,严重制约其培训的积极性。培训与学员本人的职称晋升、执业医师注册无关,对于学员没有制约措施,致使学员缺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学员对接受培训的目的、要求、教学内容等认识不充分,学习缺乏自觉性,认为参加培训班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身诊治疾病的能力和水平,因此,这部分学员在培训中更加注重诊治疑难重症疾病的课程,而对于全科医学的有关基本理论不感兴趣或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效果、学习效果缺少评价体系,培训没有针对性,应有的培训目标难以达到。
2.2 培训的人员比例偏低
培训的普及率低。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的诊疗技术,新的治疗药物层出不穷,而且随着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重大变化,农村居民的疾病和对卫生服务的要求也不断变化,要求乡村医生适应形势需要,多学知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培训是知识更新和提高的重要途径,而当前乡村医生培训的覆盖面不高,以山东省为例,参加过正规培训的乡村医生还不足40%。缺少正规医学学历教育的先天不足与在岗培训不充分的后天不足成为部分乡村医生水平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接受全科医生岗位培训的人数很少,每家卫生院只有为数不多的个别工作人员参加过全科医生岗位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医生全科诊疗能力的提高,也影响了服务质量。
2.3 时间无法保证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各种类型的培训在学时上存在不达标的情况,培训时间长短不一样,而且由于乡村医生兼职工作多,工作任务繁忙,导致培训时间无法保证。从人力资源现状来看,大部分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较少,而乡村医生培训往往需要一定的脱产学习时间。从调查中我们发现,乡村医生对工学矛盾的问题反映比较突出。由此可见,在实际培训过程中,由于基层医疗服务机构人员紧张,单位的各方面对抽调人员参加培训的意见较大。此问题是影响培训参与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致使培训计划难以全面贯彻落实,影响了培训的进程和质量。
3 结语
乡镇卫生人员继续教育培养任重道远,我们只有从实践中不断深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对我国基层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鹏.从制约乡村医生在岗培训因素谈乡村医生培训[J].医院管理,2010,15(48):77-78.
篇5
一难在家长无暇陪伴孩子。远至我小学时,每晚妈妈都会帮着我检查作业,复习字词课文;近至现在刚念小学的亲戚家孩子,还未等到老师上课讲,父母都已都提前教过孩子,生怕孩子上课跟不上。我一直认为,现在最不缺失的就是家庭教育。农村学校中的孩子,父母都在为了生计而打拼着,很多都是早出晚归,根本无心无力兼顾孩子的学习。农村学校中老师每日最烦心的可能就是孩子们的回家作业一直都收不齐。刚开始面对这样的情况,我都会打电话通知家长,请家长多抽时间督促孩子的学习。本以为这会立竿见影,谁知这一举动却效果甚微。面对永远收不齐的作业,刚开始我心中确实存在不满,自家的孩子怎么就这么不上心呢?后来慢慢在与学生的相处、谈心中,在与家长的联系、沟通中才知道,孩子有时连饭都得自己做,父母根本无暇陪伴孩子。有时让学生回家背完课文之后让父母签个名,第二天总会有近三分之一的孩子没有签名。“我爸爸妈妈十一点才能回家”、“我爸爸妈妈平时不在家”、“我是和爷爷奶奶一起住,他们不会写字”,这些是大多数人的解释。每每听到这些话,我都会震撼并感动着,学生是在没有任何人监督的情况下,独自完成作业的。但学生毕竟还小,难免自觉性不够,笔头作业还好,背书默写类的作业往往就不那么尽如人意了。针对现状,我们就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个学生对学习有兴趣,他就会积极主动地要求学、喜欢学和坚持学。学习兴趣表现为对学习过程本身的喜爱,是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许多调查材料表明,对学习有浓厚兴趣自觉性强的学生,大部分都能专心听讲,注意力集中,认真做笔记,肯动脑筋爱提问题,能认真按时完成作业,主动阅读有关的课外书籍,并且有克服困难的顽强的毅力。
二难在家长无力支持教育。这“无力”既有家长自己的知识水平无法辅导孩子的无力,又有经济上的无力。农村学校的孩子知识面相对狭窄,“行万里路”的机会甚少,知识的来源渠道相对单一。对此,农村学校可以试着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开展一些别开生面的新课程。无论是农村学校还是城市学校,都应该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农村学校只有立足在未来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上,不断强化自己的特质与优势,才能充满活力。传统的农村学校,更多关注的是学习任务的完成和分数,而今天的农村学校,更应该关注如何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健康地发展。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挖掘特有的农村自然资源,开设多样化的“动手做”课程,同样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开阔他们的视野。
三难在家长的不理解。如果将学校教育比做海里行舟,家长的无暇、无力是航行中的逆风,那么家长的不理解就是一座座冰山,既是阻碍,又是冷风。对于家长的不理解,我觉得很正常,作为一名教师,随时会接受社会各界的“考验”,家长是其中最主要的,他们考验的是教师的方方面面,老师难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并不是所有家长都是非常理解和体谅老师的,无论老师做什么、说什么,家长都觉得吓到孩子或者别的原因,等等,这些原因都造成了家长的诸多不理解。其实这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由于家长自身的素质和受教育水平较低。“以乡村学校为改造乡村生活之中心,乡村教员为改造乡村生活之灵魂”。学校是传播文明、创造文明的场所,但这并不是她的所有功能。陶行知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就是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均依赖于教育的作用。当前,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许多陋习仍然存在,如果把校园文明最大限度地向社会辐射,就能有效地改变这一现状。而在这辐射与改变的过程中,教师占了重要地位,这就要求乡村老师不仅要参与这些活动,还要努力向陶先生所提的目标不断努力:“他足迹所到的地方,一年能使学校气象生动,二年能使社会信仰教育,三年能使科学农业著效,五年能使活的教育普及,十年能使荒山变成良田”。他的教育思想对于改革当前农村小学教育,推进农村小学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陶行知曾说过,因为爱人类,所以爱人类中最多数的不幸之中华民族;因为爱中华民族,所以爱中华民族中最多数最不幸的农人。陶行知就是怀揣这样的理想,实践农村教育,寻求中国现代化之路的。完整的教育由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面组成,完小校往往社会和家庭都会不足,这时候只能老师弥补,而唯一的途径就是爱和耐心。在我抱怨家庭教育的缺失的时候,一位有经验的老师对我说:“这些孩子只能靠我们了,如果我们都不管,那就真的没有人管他们了。”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每每心中郁闷的时候都会拿出来反复咀嚼。
篇6
[关键词]中国;乡村教育;村落中的国家
[中图分类号\]G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6-0047-05\[作者简介\]刘苹(1985―),女,山东德州人,本科,德州市乐陵花园小学教师,小学二级;马静淑,女,专科,潍坊临朐县五井镇五井小学教师,小学二级。
一、当前中国乡村教育的困境
(一)乡村教育资源贫乏
教育资源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要素。当前,我国乡村教育在发展的道路上步履维艰,进步缓慢,这与乡村教育资源的匮乏不无关系。而现今的乡村学校无论是硬件资源还是软件资源都处于匮乏的境地。首先,教育经费不足是制约乡村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乡村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和地方财政的支持。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实行分税制的财政体制改革,地方财政收入压力增大,加之教材和教师工资上涨,许多乡镇都出现了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教师教学积极性严重受挫。同时,教育经费不足还直接制约着教学设施的完善,狭小的校园,破烂的桌凳,稀有的学生活动场地,更不用说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网络设施和其他教育活动设施,许多贫苦乡村的孩子不得不在年久失修的危房里学习。其次,师资匮乏是钳制乡村教育发展的又一要素。尽管近年来国家为鼓励大学生支持乡村教育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免费师范生,研究生支教团等),但这依然未能从根本上扭转乡村教师短缺的局面。
(二)乡村教育质量降低
乡村教育资源的贫乏不仅限制了乡村教育的发展速度,更是制约着乡村学生的教育水平。乡村学校的地理环境、生活条件、福利待遇相对较差,使之缺乏吸引力。外边教师不愿意来,在编教师向外走,教师严重缺编。例如,在李书磊所著的《村落中的国家》一书中提到,丰宁希望小学共有11名公办教师,这11名公办教师中一类是从民办教师转正过来的,好多老师都要带好几个班的科目。还有些挂名教师,不教书,但领工资。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乡差距逐步扩大,加之大学毕业生增多,就业难度加大,“知识改变命运”的黄金法则不断受到质疑,许多乡村青少年在完成义务教育后选择去城市打工,乡村教育出现了生源断层。学生数量的减少也挫伤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进而演变成“学生不想学,老师不愿教”的恶性循环,严重削弱了乡村教育的发展潜力。
(三)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的割裂
乡村社会是乡村教育的大背景,而当前中国的乡村教育却从城市“空投”而来,脱离乡土的气息,乡村学生正在接受着远离乡村社会背景的教育。中国的乡村教育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大纲和标准的制定、教材内容的编选,到考试内容的设定,都是以城市教育为依据的。乡村教育的城市化取向,使乡村本土知识和乡土文化逐渐萎缩,失去了生存空间,也淡出了乡村学生们的视野。乡村学生正遭遇着城市取向的教育设计,他们学习的都是与自身生活和亲身经历极度割裂的陌生的体验,他们每天面对着如雾里看花般的教材内容,听着虚幻缥缈的城市生活,不少时候还不得不面对教学材料里有意无意流露出的对农村的鄙夷。这导致农村孩子精神生活贫乏,精神之根缺失,对乡村的认同感明显下降,村庄共同体逐渐解体的现象。乡村教育在解构乡村价值体系和行为逻辑上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对乡村教育困境的原因探究
中国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制约着我国由人口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推进的进程。然而,当今中国的乡村教育存在着一系列困境,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中心的课程价值取向未能培养起农村学生对乡村的认同感
早在1926年,陶行知先生就尖锐地抨击当时中国的乡村教育走错了路,“它教人离开乡下往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住房子不造林,它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它教人分利不生利,它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它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它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今日的乡村教育,这种情形依然存在。
我国的教育政策一贯奉行城市中心的课程价值取向。“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大纲和标准的制定,教材内容的编选,考试内容的设定,都是以城市学生为依据,长期忽视农村的教育环境、教育资源和学生的承受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堂几乎不给学生传授他们能够在农村中有效发挥作用所需知识、技能和思想。”有学者更是进一步指出,当前学校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对工业、城市与现代生活的向往与羡慕,这种内容面对乡村小学及其学生时愈发显得突出。城市在这里成了工业、现代化和幸福生活的象征。这种内容也许是课本与课程的编订者下意识设定的,但它们在乡村学校中则会被接受为一种明确的意识。那些显现与渲染高楼大厦、立交桥、大街、公园、超市与机场画面及文字恰足以形成城市生活的强烈诱惑。语文课与社会课本中无意间出现的事物与形象,如动物、公共汽车、电话亭,在乡村学生的眼中也都成为城市生活隐约但诱人的闪现”。余秀兰还以教科书和高考试卷为对象,对教育内容和评价标准的文化倾向进行了比较分析。她认为,目前的教科书总体上不利于乡村学生的学习,而高考试卷中所存在的一定程度的文化偏向也不利于农村考生。考试内容较多地反映城市生活,所反映的热门话题或时代话题多是城市背景下的,有些内容,农村孩子非常陌生,甚至是从未听说过的。
这样一来,乡村学校的课程实质上成为了一种“他者的课程”,无视乡村文化,漠视乡村生活,使城乡学生在竞争中处于极不平等的地位。乡村学生想要得到主流的认可,不得不付出比城市学生多得多的努力,而且就算他们有朝一日步入大学的殿堂,在将来就业时,还得面临乡村身份给他带来的诸多尴尬。更糟糕的是,乡村学生在这种城市中心价值取向的教育之下还要“承受着心灵上的巨大负荷,他们被迫放弃许多从小就接受的价值准则,乡村的‘自然野趣之习染’不断地受到侵蚀,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内心的煎熬,而这种煎熬伴随着自身文化水平的提高日益明显”。
乡村学生在城市人的教材面前,找不到半点乡村文化自豪感和亲切感,找不到“根的感觉”,厌学、辍学成为他们反感、抵制城市中心主义课程的自然选择。然而,这种反感与抵制却并不是缘于他们的乡村情结,并且在结果上也没有增进他们的乡村情结,他们的整个学生生活都“与乡村无涉”,无法从根本上形成对乡村价值的认同,这就在乡村学生内心深处埋下了“厌农”“离农”的种子。其结果就是,他们或外出务工或逗留乡村本地,成为游手好闲的人,并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流民群体。外出务工者又分为两类,一类人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努力地赚钱,然后回家“修房造屋、生儿育女”,或者干脆就在城市买房,成为一个“乡里人”羡慕的“城里人”,从而弥补丢失在学校里的“成龙、成凤”之梦;另一类人则成为了城市的一种不稳定因素。一项调查表明,城市外来务工人员中的犯罪率呈逐年递增态势,而且犯罪者受教育程度较低,并有呈低龄化趋势,而这些犯罪青年正是城市中心主导下的乡村教育的产物。
至于逗留乡村的游手好闲者,既对乡村和土地没有好感,又不愿外出打工,“怕失身份”,这类人最令乡村担忧。他们不断地消蚀乡村,“败坏着乡村的风气”。可以想象,乡村社会的主力除了“386199部队”外,便是这些根本就不认同乡村社会的“局外人”。作为局内人的“386199部队”心有余而力不足,而这些本土的“局外人”却有力不往乡村使,从而导致整个乡村社会的灰心丧气,形成一种集体性的社会气馁。面对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的矛盾,无数充满困惑与苦楚的乡村儿童――未来乡村建设的真正力量,正在将乡村由一个文化概念变成一个纯粹的地域概念,文化正从乡村淡出。
(二)精英教育体系倚重于“向上看、往上流”的民众意识,直接塑造了精英们对乡村的离弃心理
传统中国是一个城乡双向自由流动的社会,科举制度和选拔制度为每一个人向上流动提供了机会和保障。在这种制度框架下,集中国文化之大成的乡村可以说是充满活力富有生气的。一方面,乡村的精英可以通过科举进入城市,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另一方面,进入城市的精英,也可以自由地回流至乡村。这些精英群体回到乡村后,“把主流社会的人文话语道德动向带回并适用于乡村,从而塑造了同城市同等乡村人文道德”。所以,他们总能在历代乱世之后的乡村废墟上,重建社会秩序,使乡村生活再度文明。然而,近世以来,正所谓“水往低处流,人向高处走”,走出乡村成为“村里的人的人生理想”,再回乡村意味着“丢人”和“没脸面”。尤其是高考制度吸收了乡村精英,发达的工业文明和高薪也进一步吸引着精英们向城市集中,城乡差距日益扩大,乡村的吸引力几乎丧失殆尽。
置身在这种制度框架和社会结构中的乡村自然而然地把“要脱农皮”“不再捏泥巴”作为“一辈子的大事”,“考上了穿皮鞋,考不上穿草鞋”成为他们的警示语。所以,以高考制度为核心的精英教育正好满足了这一民众心理,不管我们对精英教育、对高考制度作什么样的评价,都不会影响它在乡村社会的地位。
高考成为农村学子跳出农门、改变命运的主要通道,这本身是一件好事。可问题在于:一方面,高考制度所提供的通道完全是单向的,农民学生升学之后,其户籍既被本村注销,即使有心,也无从返回乡村。从情感和意识上说,正如上文所言,无根的乡村教育已经使从乡村出来的大学生与乡村丧失了情感与道德上的任何联系,缺乏一种关心社会文明秩序的基本情怀,因此,这些学生即便再回乡村,也只是看看而已,或是作无谓的喟叹,几无反哺乡村的意识和行为。另一方面,精英教育让学习努力的农村孩子有机会“跳出农门”走向上层社会,这给城市建设增添了人才,对农村建设来说却是釜底抽薪。精英外流已成为乡村文明式微的主要原因。
(3)乡土课程的不得力与乡村德育的无效,使乡村学生进一步丧失文化根基,成为“精神游民”
我们曾长期实行大一统的课程政策,并且课程设置大部分以城市生活为导向,是为培养城市人做准备的。“尽管城市生活在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确实具有许多乡村无法比拟的便利性,但也不能忽视城市之外广阔的乡村,不能忽视已存在于乡村文化中的大量丰富的优秀的教育资源。乡村中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地域、民俗文化传统,以及乡村生活现实中原本就存在着许多合理的文化因素,有着对于乡村生活以及乡村生活秩序建构弥足珍贵的价值成分”,而它们却难以进入正规的课程体系。
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实施后,打破了全国上下一本教材的局面,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但是,受高考、中考制度的影响,地方课程实际上成为了国家课程的一种翻版,是一种缩小了的国家课程。
另一方面,最能体现乡村生活实际的校本课程由于缺乏必要的人力、物力保障,也根本无法普遍实施,它还仅仅是一种点缀,并且还只存在于个别“挣钱有门道”的学校,如省、市示范校。普通的乡村学校或缺乏课程开发的正确理念和能力,或缺乏必要的条件,当然大多数情况下是两者都缺乏,从而使校本课程成为空谈,丰厚的乡村文化再次与课程无缘,与教育无缘。
总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不得力使乡村学校再一次失去了表达自我的机会。一方面,以省为单位的地方课程不仅没能成为地方教育价值追求的代言人,而且从实际上看也无法顾及到各种各样的乡村实情。所以,对乡村学校而言,地方课程与过去的国家课程并无多少差别,反正“照章执行就是了”。另一方面,最有可能表达乡村自我的校本课程由于缺乏必要的支撑体系,在绝大部分乡村学校成为泡影。他们的校本课程只是课程表上的一个符号而已,“不是让给语文数学就是学生自习”,仍然关照不了乡村生活。
三、乡村教育走出困境的思考
我国的乡村教育确实面临诸多问题与困境,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加大乡村教育投入
乡村学生教育举步维艰,教育投入不足是瓶颈。教育资源是乡村教育发展的基础,是学生赖以学习的前提。使乡村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唯有加大教育投入,以保障教育资源。当前乡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纳入公共财政的保障范围,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公用经费和教师工资都基本得到保障,但乡村自然条件艰苦,基础设施薄弱,资源匮乏的现状在乡村学校,尤其是偏远的乡村学校,依然很普遍。因此,加大财政投入份额和统筹力度,是当前改变偏远乡村学校教育资源匮乏的首要之举。第一,要在每年财政预算中对乡村教育经费投入进行单列,确保经费来源;同时扩大投资渠道,吸收多方面资金投入。第二,建立规范的责任分明的乡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并将乡村与城市的教育投入进行分开统计,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分开统计的目的是保证乡村学校教育投入的数额和流向,针对特别贫困和偏远的乡村学校要设立专项经费,专款专用,保证学校正常运行,使乡村学生的教育不受影响。第三,对于贫困和偏远的乡村教师实行高于其他地区的特殊津贴制度并由中央或省级财政直接负担,以吸引和留住教师。教师质量决定教学质量,教师水平决定教育水平。吸引教师和稳定教师队伍是保证贫困和偏远乡村学生正常接受教育的前提。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今天,鼓励大学生或教师到乡村教书育人,不能仅靠思想教育和舆论宣传,而应出台实实在在的激励政策和保障机制,否则“到乡村去”仅是一句口号。从经济待遇上来提高乡村教师岗位吸引力,来保障乡村教育的师资力量。另外,免费师范生可适当扩大到省级师范院校,为乡村教育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优秀师资。因为乡村教师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就直接地影响甚至决定乡村孩子发展的品质。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富于爱心的师资,是发展乡村教育、提升乡村文化,甚至实现整个乡村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构建乡村学生所需的教育模式
“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一个重要的标志是人类有自己的文化,而人之所以成为人,也正是因为他是生活在一定文化系统中,是有文化的人。”乡村孩子生长在乡村文化中,对他们的教育不能脱离乡村特有的文化,要和乡村社会联系起来。办乡村孩子所需要的教育,构建乡村学生所需的教育模式。这并不意味着使乡村孩子局限于乡村,而是站在乡村世界里,用平视的姿态,把乡村孩子的教育纳入我们的教育“视界”和“我们的世界”,来关注、倾听、理解乡村孩子的教育处境和教育需求,意在面向乡村生活现实,真实表达乡村孩子的教育期望和理想。教育应给予乡村孩子更广阔的生活世界,在他们的生活境遇中生活方式的改善和幸福的实现,使他们可享有进入高一级教育的机会,使那些没有此机会的孩子在他们的人生中享受一段对他们而言良好的教育。教育应能使乡村学生澄明前景,能使他们具备改造和建设乡村的能力,能使他们饱受乡土的滋养。而当前乡村社会真空的教育模式没有给他们带来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却增加了他们对乡村的冷漠、疏远,使他们总想从“他们的世界中走出来”,既不能很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又无法从事繁重的农活,使他们处于尴尬的境地。因此,应在现代社会的大背景下,立足乡村社会,在为乡村孩子提供现代性价值中必不可少的发展机会的同时,给他们提供乡村社会的精神滋养,促进其对乡村文明与乡土价值的内在理解,增进他们对乡土认同,厚实他们的乡土精神底气,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使他们获得一种与现代化接轨过程中又不失乡土精神资源的乡村生活方式重新建构的可能性。为此,第一,要根据乡村现实和学生需求构建乡村教育,营构乡村教育的文化想象空间,保障乡村孩子发展和多种选择。第二,要培育扎根乡村,并愿为乡村教育服务,能够肩负起乡村教育特殊使命的优秀师资,即能够理解乡村学生的境遇,又有远见、能开启乡村学生的知识视界,能够吸收乡村社会的教育资源,引导乡村学生理解周遭的乡村世界,引领他们的乡村情感并进行全面孕育,使之不仅生活在对未来走出农门的想象之中,而且尽可能生活在当下,并亲近当下的生活世界。第三,
要在现行的教育内容中适当添加体现乡村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新内容。
(三)加强乡情教育,培育乡村自信
由于城市中心的课程价值取向及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不得建立,导致了乡村文化在课程内容中的缺席,以及教育目标对乡村的背离。加上精英教育体系倚重于“向上看、往上流”的民众意识,直接塑造了精英们对乡村的主动逃离和整个乡村的社会气馁,进而导致了乡村文明的式微。在现代工业文明的侵蚀下,消费主义无限制地扩张,也正在使越来越多的没能产生乡村价值认同的学生、村民乃至整个村庄成为一个纯粹的物质躯壳。然而,教育的功能是双向的,既可以生产社会排斥,也可以增进社会团结,关键看我们施以怎样的教育。对此,美国社会学家华德在他的《动态社会学》一书中就曾指出“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切近方法”。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也认为教育改革可以促成社会改革。功能主义学派也主张社会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发展,主要是因为成员之间有着共同的信念、态度和统一的价值观。因此,因教育而起的社会排斥,也可以教育化解之,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教育改革,促使社会成员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在思想、态度方面能够保持和谐一致,以达到促使乡村社会团结的目的――乡村社会的团结不仅来自乡村自身,而且来自乡村对外流精英的感情。
篇7
【关键词】农村 学校 体育教育
在广大农村,特别是某些偏远地区,体育教育面貌与现代教育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管理部门重视不够
许多乡村学校至今仍把守着应试教育这根"缠身令",以提高升学率为唯一追求,并以此衡量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成绩。加之乡村学生从小就受一种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脱离农村的"传统"教育。家里家外、校里校外,形成统一"思路"。尤其到了中学,只要是高考范围之外的课程,一律不去“浪费”时间。基于这一思想,体、音、美自然成为可有可无的"小三门",被视为正常教学的附属品。
此外,乡村小学大都实行包班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遇到一位思想活跃、又有一定体育爱好和体育素质的包班教师,还可能灵活地给孩子们安排几节体育课;反之,孩子对体育活动的渴望也就成了奢侈品,这对于无数渴望运动、爱好体育的儿童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2.体育师资缺乏并质量堪忧
师资为教育之根本,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校在某学科领域的教学水平。乡村体育师资严重"贫血",多数学校无专职体育教师,其专业基本功也十分薄弱。据对我省某县中小学校的调查显示,仅有73%的中学和45%的中心小学配备有专职体育教师,在全部体育教师中,毕业于相关专业的又仅占体育教师总数的33%,即使这一部分人,为考核工作实绩及晋职评优的需要,又有近半数改教了数学、语文等"主课",体育只是兼教,教师的专业能力又如何提高呢?
3.教学设施严重不足
教学条件是学校的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促进。但许多乡村学校因对体育教育的漠视,不可能投资于体育教学设施的改善。有的学校连一块普通的垫子也没有,更谈不上横箱、踏跳板、体操棒、音像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还有的学校即使有一些体育教学设备,也大多不真正用于日常教学,而只在少有的公开课、比赛课时偶尔亮相一下,其余时间则束之高阁如同文物展览。
4.教学不规范
不少乡村教师,尤其体音美老师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和借鉴学习,也少有本地区同行之间定期的教研活动,对国内外最新教育动态及先进的教学方法知之甚少,教学模式仍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水平。多数教师无法胜任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诸如对韵律体操、民族体育等要求感到力不从心;不少人不会备课,缺少教学资源,更无从设计规范的教案,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体育课上教师教得很吃力,学生学得很乏味,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针对我国乡村学校反映出来的上述问题,迫切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1.改变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教育功能的认识
要改变当前乡村的体育教育状况,应首先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各级管理部门及广大乡村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大纲》要求实施体育教育;加强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充分认识体育教育在乡村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增强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正确处理和解决"正课"与体音美等"副课"的关系,让乡村体育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使其真正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主力军。?
生活在广阔农村的乡村学生,时时处于大自然这一活动大空间内,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城市学生所不及的,一些乡村民间体育活动更是锻炼身心的独特"武器"。
2.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根据广大农村体育师资严重不足的现状,为基础教育输送人才的各级师范学校应结合社会需求,体现灵活而有针对性的办学原则,如利用暑假及业余时间函授办班;县区中学师范、进修学校利用本校条件开设短训班,并要求学生除搞好文化课学习之外,加强专业训练,做到多能并兼;此外,县乡也可利用假期时间聘请教师,有组织地挑选乡村学校有条件的体育教师,集中轮训。在此带动下,在岗体育教师更应钻研业务,研究教学方法,让校园内你呼我喊,你追我赶,处处出现体育氛围。
3.加强对教学设施投入,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活动
学校应首先配备体育教学的基本设施,如教学用具、场地器材、音响设备等。通过单位投资、社会赞助及勤工俭学等办法解决资金问题,还可以自力更生自做教具(如铁环、"山羊"、轮胎等)。
篇8
【关键词】天峨县 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调研报告 建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A-0012-03
为深入了解与掌握天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关情况,广泛听取有关部门及群众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掌握各乡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积极稳妥推进天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科学决策参考,笔者随天峨县政协调研组赴天峨县八腊、纳直、更新三个乡,就当地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历时一个多月。
一、调研工作概况
2015年3月28日至4月15日,调研组在天峨县政协张艳琴副主席带队下,赴河池市天峨县八腊、纳直、更新三个乡15个村和学校开展了为期5天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题调研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实地查看等方式,对三个乡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情况进行调研,共召开座谈会15次,实地查看学校15所,收回调查问卷167份。
二、三个乡义务教育发展的现状
(一)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情况
八腊乡有中学1所、中心校1所、村完小8所、教学点2所,中学生654人,小学生1 731人,小学教学班63个,中学教学班13个,最大班容量为69人;纳直乡有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村完小4所、教学点2所,中学在校生173人,小学生555人,中学教学班3个,小学教学班数32个,最大班容量为69人;更新乡有中学1所、中心校1所、村完小8所、村级小学3所、教学点5所,小学生1 859人,中学生724人,小学教学班75个,中学教学班12个,最大班容量为65人。三个乡学校布局基本合理,村完小以上学校基本是寄宿制学校。
(二)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情况
八腊乡学校占地面积45 944m2,尚缺校舍建筑面积34 583m2、运动场地38 411m2、计算机58台、图书41 907册,全乡校园文化建设改造需要投入40万元;纳直乡学校占地面积16 323m2,尚缺校舍建筑面积2 528.4m2、运动场地20 652m2、计算机49台、图书12 506册,全乡校园文化建设改造需要投入41.7万元;更新乡学校占地面积40 284m2,尚缺校舍建筑72 171m2、运动场地72 171m2、计算机117台、图书41 830册,全乡校园文化建设改造计划投入186万元。三个乡教学用房需要基本满足,教师用房、学校功能室、围墙、文化长廊、公厕等尚未完善,需要扩充建设。
(三)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八腊乡现有教职工107人,小学师生比1:16,中学师生比1:16,尚缺教师21人、生活管理员14人、炊事员13人、安全协管员11人、卫生员1人;纳直乡现有教职工51人,小学师生比1∶15,中学师生比1∶12,尚缺教师18人、生活管理员7人、炊事员8人、安全协管员6人;更新乡现有教职工117人,小学师生比1∶22,中学师生比1∶24,尚缺教师30人、生活管理员18人、炊事员18人、安全协管员15人、卫生员1人。三个乡中学和中心校有专职英语教师和图音体教师,村级以下学校都未配备专职英语教师和专业图音体教师。三个乡内宿生管理员和安全协管员基本上是值周教师兼任,炊事员是临时聘请,无医务人员。
(三)调查问卷统计情况
此次调研,三个乡镇共发放调查问卷167份,调查问卷统计情况如下:1.对于“适龄儿童是否能够就近入学”问题,赞成能够就近入学68人,赞成“基本就近入学”89人、赞成“普遍没能就近入学”10人。2.对于“我县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差距如何”问题,赞成“基本无差距”18人、赞成“差距较小”56人,赞成“差距较大”93人。3.对于“我县城乡学校教师配置是否合理”问题,赞成“合理”12人,赞成“基本合理”73人,赞成“不合理”82人。4.对于“所在的乡镇学校布局是否合理”问题,赞成“合理”36人,赞成“基本合理”103人,赞成“不合理”38人。5.对于“对所在的区域的学校建设及办学条件是否满意”问题,赞成“满意”55人,赞成“基本满意”92人,赞成“不满意”20人。6.对于“所在学校教师队伍是否稳定”问题,赞成“稳定”27人,赞成“基本稳定”81人,赞成“不稳定”59人。7.对于“认为哪种模式比较适合本地实际”问题,赞成“初中集中县城、小学集中乡镇”11人,赞成“划片区办学”43人,赞成“保留当前学校布局现状”113人。8.对于“当城乡学校达到校园环境一样美,教学设施一样全,教师素质一样好,管理水平一样高,是否选择就近入学”问题,选择“就近入学”157人,选择“到城区学校入学”5人,选择“不确定”5人。9.对于“对所在地的学校教师整体素质是否满意”问题,选择“满意”65人,选择“基本满意”85人,选择“不满意”17人。
三、存在的问题
(一)办学条件仍有较大差距
甘洞村完小有11名教职工,教师住在七间简易的砖混结构平房里;麻洞村完小无功能室;纳直乡仅有纳直九年一贯制学校和那里村完小两所学校厕所验收合格;当里、下景、百河三所村完小厕所小,蹲位不够;更新乡中心校教职工宿舍紧缺,师生公厕建设年代已久;安亭村完小学校管理难度大,通往学校的小桥仅有简易护栏,桥面狭窄,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新林村完小无学生饭堂;加里村完小学校活动场所不够,校门紧靠公路,学生出入很不安全;文里和当里村完小厕所建在校外,晚上学生进出不安全;边里村级小学活动场地没有硬化、无校门;等等。三个乡办学条件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相差甚远,需要不断完善。
(二)教师配备不足
我们在调研时,发现三个乡的教师配备不足,尤其是专业教师严重缺乏,教师配备无法满足日常教学的需要。八腊乡自请代课教师8人,纳直乡自请代课教师2人,更新乡自请代课教师18人。各乡除了中学和中心校配有一定数量的专职英语、体育和艺术教师,各村完小普遍没有开设英语课,无图音体美专业教师,一些村完小因为教师紧缺,基本没有开设体育和艺术课。学校无法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严重影响了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三)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
调研发现,教师老龄化现象较为突出。我们所调研的纳碍、五福、老鹏、甘洞、洞里、龙峨、当里、上景、加里等九所村完小,共有69名教职工,平均年龄50岁。他们年龄大且多疾病,大部分是由民办教师转变为公办教师。由于历史的原因,这部分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其中不少教师长期生活在偏远农村,信息闭塞,走出去参加培训机会少,又不能自觉地提高文化素养,墨守成规,固步自封,他们目前的工作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天峨县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四)后勤人员缺乏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各中学、中心校和村完小基本上没有安全协管员、生活管理员、卫生员和后勤人员。各校为了确保工作运转,使用学校公用经费自请后勤服务人员共47人。其中八腊乡自请炊事员17人;纳直乡自请炊事员7人、安全协管员1人;更新乡自请炊事员19人、生活管理员2人、安全协管员1人,每年用于自请后勤服务人员的公用经费约为65万元。学校用公用经费自请后勤服务人员,违反了相关文件规定。
四、几点建议
经调研,多年来,河池市天峨县县委、县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原则,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全县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大幅改善,校容校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教育事业欣欣向荣,教育前景美好。但是由于天峨县地处偏远,发展滞后,对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的标准,该县仍有较大的差距。现综合调研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纳碍村完小校内有一幢当年有中学时建设的教师集资房,前几年中学已停办,大部分教师已调走,现在房子一直空置,建议政府就地购置,作教师周转房用,以解决目前学校教师住房紧张问题。纳直乡中心校行政办公室在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楼内,挤占了学校资源,建议在该校运动场边空地(学校用地)上再建一幢楼作为办公楼。建设一批教师周转房,解决甘洞村完小、更新乡中心校、新林村完小、文里村完小、加里村完小等五所学校教师住宿紧缺问题。
(二)提高乡村教师待遇
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乡镇教师流动很大,教师队伍不稳定。要留住教师,就要设法为教师提供优越条件,提高教师待遇。国务院2015年6月初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提出把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财政部门要依法依规落实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当前天峨县给予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乡镇工作补贴,在一定程度上稳住了教师队伍。目前,只有教学点和偏远村完小享受生活补助,我们认为实施生活补助要实现乡镇中小学教师全覆盖,并且加大补贴金额,越往基层、越是艰苦,补助力度越大。把教师纳入年终绩效考评管理,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按岗位全额发放。继续实施教师周转房项目建设,满足乡镇中小学教师在校住房要求。对家庭经济困难的乡村教师,人事部门应尽量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各级工会要关心基层教师的冷暖,为他们解决生活困难。教师职称及时聘任,增加乡村教师岗位,对乡村教师实行岗位聘用倾斜,可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到岗即聘。在评先评优时,多考虑乡村教师。
(三)抓好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的名片。在此次调研中,我们发现校园文化建设仍需加强。一些学校校园绿化、美化、亮化差,部分学校围墙不完整、厕所小、校舍门窗框破损、墙壁陈旧、活动场地凹凸不平,无校门、洗澡房、文化长廊等,很不美观。学校没有专项经费,建议教育部门及各学校领导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精心设计,创建文化气息浓郁的优美校园。
(四)多渠道充实乡村教师队伍
根据《自治区编办 教育厅 财政厅 人社厅 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有关工作的通知》(桂编办发〔2015〕85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办法(修订)》(桂编发〔2012〕5号)文件精神,配齐配足教师,确保乡村学校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和地方免费师范生项目计划。继续推进自治区统一组织教师招聘考试和乡村教师专场双选会,对已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并且自愿到乡村学校任教的人员,可采用直接面试的方式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在县级以下学校任教的,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桂政发〔2015〕29号)及有关规定,给予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补偿,全面激励各类人员服务乡村教学。今后招聘和定向培养教师,应该多考虑少数民族和边远山区的学生,予以定向分配,吸引更多优秀毕业生到乡村任教。
(五)招聘后勤服务人员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办法(修订)》(桂编发〔2012〕5号)等文件精神,配齐配足学校后勤服务人员。
(六)稳妥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
当前天峨县城乡之间存在教育不公平现象,要打破这种现象,在财政支出方面要向农村倾斜,坚决解决农村水电路问题,彻底改变乡村落后状况,加大对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师资配备、教师培训、后勤服务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消除教育不公平因素。对学校布局调整要谨慎进行,因为县内人群居住分散,村屯到乡镇较远,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众经济困难承受不了,不能一刀切,亦可集中片进行,如果不同乡镇村级学校相邻可集中办学。教育主管部门牵头,有计划、有目的地促成农村相对薄弱中小学与县直中小学、示范性学校友谊结对,通过互派教师听课、评课、交流信息等形式,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建立和完善校长和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继续开展支教和走教活动,使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得以及时交流,促进乡村学校标准化办学。
(七)加强对乡村教师培训
篇9
学校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与实践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由于历史的、传统的和主观的原因,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程度不一,对学校体育的本质观、目的观、价值观和质量观的认识,仍处在较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层次上,特别是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实施,由于条件的限制,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
1.忽视学校体育的功能。广大城镇和农村,因城乡的差别,“望子成龙”心切,以考取高一级学校取得铁饭碗为目标,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重视。这些陈旧的观念影响到学校体育工作新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影响到体育教学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智育第一”、“分数第一”、“升学第一”。据调查了解,社会上很多家长,一方面崇拜象李宁这样的体育明星,另一方面却不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认为搞体育“出息不大”或“没出息”。受这种观念的制约,学校体育的决策、管理和发展不顺,因此很难发挥学校体育的各种功能和作用。不少人,包括相当一部分领导者,认为体育就是跳跳蹦蹦、玩玩乐乐,没有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可见观念的滞后,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2.学校体育观念的落后。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理解不到位,体育教学思想不明确,体育教学计划制订和教案的撰写情况较差,体育课程评价主要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评价形式单一,体育教学内容、课堂组织形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很多学校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学理念相对比较落后,将体育教学的重点放在相关基础理论的传授及动作的掌握上。在教学活动中对于方法的趣味性及系统性都没有太多的重视,这就造成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学课程结构十分不合理,不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工作对学生创造性的启发,导致体育教学目标难以完成。
3.教学不规范。农村教师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对国内外最新教育动态及先进的教学方法知之甚少,教学模式单一、不先进。多数教师无法教学新课程标规定的教学内容,诸如对韵律体操、民族体育等要求感到力不从心;不会备课,缺少教学资源,更无从设计规范的教案,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
二、解决现实问题的对策
1.要改变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教育功能的认识。要改变当前乡村的体育教学状况,首先必须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各级管理部门及广大乡村体育教师要转变观念,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大纲》要求实施体育教育;加强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充分认识体育教育在乡村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正确处理和解决“正课”与体音美等“副课”的关系,让乡村体育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使其真正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主力军。将体育工作作为学校全面工作的评估条件,克服单纯以升学评价学校的不良倾向,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规章制度建设,使农村学校体育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不断发现和培养乡、村、联中体育工作的先进典型,树立榜样,使得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
2.要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广大农村体育师资严重不足的现状,学校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如利用暑假及业余时间举办培训班;有组织地挑选乡村学校条件好的体育教师,集中轮训。提倡教师钻研业务,研究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氛围。加强专职兼职体育教师们的培训、函授、进修和观摩学习等,掌握体育专业理论,如美学、音乐、语言掌握熟练的技术、技能,使教学和业余训练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加强对学生体育具有社会功能和价值意义的教育,培养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心理定势,几十年之后,他们将分布在社会的各条战线和做家长,这对增强整个社会体育意识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意义是深远的,是一项迫切的教育任务和长远之计。
篇10
美国乡村医学教育计划应运而生,后者包括有以下几项任务;即医师短缺地区计划、乡村医师协助计划和乡村医学教育计划,这一揽子卫生立法主要为杰斐逊大学、明尼苏达大学、伊利若斯大学医学院在本州政府的支持下,为解决本地区农村或小城镇医师短缺与居民卫生需求之间的矛盾而分别于1971年、1974年和1993年出台,其主要运作方式就是从考取其医学院的学生中挑选出来自乡村或具有乡村背景,且愿意到本州乡村地区或偏远地区承担医疗卫生工作的人员作为培养对象,一般于大学第三年到乡村或社区进行完善的家庭医学及全科医学的临床实践,了解初期保健工作的运行模式,在学习期间均享有一定的助学补贴,毕业后进入住院医师培训项目,完成全科医师的毕业后教育,然后再到乡村从事医疗工作,在美国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通过这些乡村医学教育计划,在乡村地区工作的毕业生稳定率为87%左右。
美国乡村医学教育计划之所以成功运行数十年,其主要经验为:政府支持并制定合理的支持计划与政策是基础;医学院校培养高质量医学生,全力加强乡村地区合格医师建设是关键;只有医学院校培养出高质量的医学生,且愿意扎根农村,服务居民是保障。只有政府财力支持,医学院校专业协助,有一批有理想,不畏艰苦的青年医务工作者积极响应,城乡卫生人力资源的不平衡状况才会得以根本改变。
2对我国全科医师培养的启示
近30多年前,我国医学教育领域也曾尝试过与上述计划相似的乡村医师培养方案如早年实行的“三来三去”的毕业生分配政策(从农村来,到农村去;从少数民族地区来,到少数民族地区去;从边疆来,到边疆去)以及后来定向分配政策(即从老、少、边、穷地区来的学生,毕业后重新分配回到这些地方去),但这些政策不仅没有解决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面临的各种困难,甚至成为毕业分配的一项歧视性政策,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地区医疗人才的紧缺。当前,我国的医疗市场现状是,不仅农村地区缺医少药,而且城市医疗资源也存在极大不平均性,目前解决城乡看病贵、看病难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加速乡村或城镇全科医师培养的步伐,以尽快解决13亿人口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2.1以医学院校为依托,加强全科医师的临床培养和继续教育
依照美国乡村医师培养计划,一个成熟的乡村医师或全科医师的培养需要10-12年时间。而我国的国情是急需一大批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全科医师承担日益繁重的医疗卫生工作,故当务之急是加快对正在临床一线工作的乡镇卫生院医师(即过去的“赤脚医师”)、社区卫生院的全科医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更好地服务当地患者。具体做法是:相关卫生行政部门安排乡村或社区全科医师带薪参加一定时间的规范化培训,包括新理论、新进展的授课形式培训和临床技能培训两部分内容。同时,根据我国国情,高等医学院校可开设:①以学历培训为主的学历班。②以临床、公共卫生知识和技术为主的提高进修班,主要涉及卫生防疫、急救、慢性病治疗和保健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食物中毒、环境事故等方面的应对和处理。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使医学院校教学医院的教师亲临农村和社区医疗机构,做好全科医师“传、帮、带”,同时也请全科医师来到教学医院和“三甲”医院,学习使用先进的医疗仪器和设备,观摩手术、参加教学查房,与时俱进地接受新的治疗理念和手段。通过对全科医师进行临床技能、疾病指南、先进技术与理论以及人文素养的培训,以保障农村卫生服务质量水平和从业人员的业务素养。美国的卫生人力资源也存在城乡发展的不平衡,虽然偏远地区缺乏医师,但是美国的医学教育并没有因此而降低对边远地区医师选拔的标准,这也保证了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居民都能享受较为规范的医疗卫生服务。因此,对全科医师的培训标准不能因其服务对象不同而放松质量要求。
2.2建立适合全科医师相匹配的职称晋升体系和奖励保障机制
美国的乡村医学教育计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了教育、政策、财政等领域,是一项当地政府主导的“惠民”政策,也是由政府“全盘买单”的民心工程,这种作法值得我国借鉴。如何既能招收成绩好且又愿意到农村或社会服务的考生,又如何能够留住现有在岗的一线全科医师,是一个值得全民、尤其是政府部门应当深思的问题,其中,建立合理的职称晋升、奖励及保障机制或许是解决这一困难的关键所在。正如党的“十”报告中指出的那样,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存在一定缺陷,行业间或行业内分配不均现象已经非常严重,大医院与社区医疗机构之间的收入水平有着较大的差距,这一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已经影响到全科医师的培养和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