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工作年度计划范文

时间:2024-03-28 11:15: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普工作年度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普工作年度计划

篇1

一、加强科普教育管理,使科普教育规范化

1.健全机构,强化领导

我校继续坚持由校长亲自分管教务处负责协调的科普工作制度,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对科普教育的领导工作。组织信息技术、美术科组、物理科组等学科组老师参与到科普教育工作,充实科技辅导员队伍,提高科技辅导的水平,对科技辅导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进行集体攻关。

2.加强组织和辅导,提高竞技水平。

学校制订详实的科普活动方案和科技教育计划,班主任老师兼任班级科普辅导员,认真组织日常的科普活动,同时依托学科,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在课堂上增加科技含量,强化科普实践能力,尤其是计算机、综合实践活动等科目中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层层落实,定期检查、评比与奖励,在全校形成浓厚的科普氛围。

本年度我校将在积极开展科普教育的基础上切实抓好科技竞赛,积极鼓励支持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活动,使学校科普竞赛水平再创新高。

3.鼓励学习,支持研训

去年,我校争取名额,派出两名教师参加市科技教师培训。今年,我校将一如继往鼓励教师参加各类科普教研活动和培训。

二、创设环境,建立共识,浓厚科普教育氛围。

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为此学校要把校园环境建设、创设科普教育氛围作为一种重要的科普教育手段摆上重要位置。

1.加强校园建设,提高科学素养 校园绿树成荫、花草植被、文化景观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且有利于学生认识自然中的各种花卉草木及其科目属性,增长自然知识意识。

2.重视校园科普文化建设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定期举办科普知识讲座,聘请校内外有经验的老师,讲授创造思维和方法,用科学知识分析身边的自然现象;充分利用科普教育网、学校阅览室、宣传板报等提供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信息资料,通过多种途径加大科普宣传力度。

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综合实践课等课程,对学生进行科普知识的渗透,加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使科普知识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

4.充分发挥学校的实验室、图书室的作用,增添系列图书,为学生科普活动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

5.抓好一年一度的科技活动艺术月,为学生提供广阔舞台,引导同学锐意创新,展示自我。

三、工作重点

1、在市住建局地震办的支持下,结合我校新校区建设重点跟进新校区地震观测台和地震科普中心建设。

2、继续开展一年一度的“防震演练”和科技活动月活动。

3、组织开展信息技术比赛和小发明、小创造比赛,为科技大赛做好准备。

篇2

一、推荐或申报范围

镇科协、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村其他经济组织所办的基地或园区、种植或养殖业大户联办的农场等。

二、确定程序

1、镇科协提名推荐,镇党委或政府同意后向区科协申报。申报的主要内容:基地情况和申请理由;开展培训和承担科普工作的能力;基地工作的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等。

2、经区科协审定后命名。

三、考核标准

1、按照农业结构调整,结合基地特点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每年有周密的培训工作计划和明确的培训内容,至少举办10期科技培训班,培训农民500人次以上。

2、培训组织机构健全,配备6—10名专(兼)职科技人员承担对农民技术指导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培训设施较完善,有与基地特色农业相适应的培训能力。

3、保障培训经费。区科协每年资助经费:区级3万元,市级4万元,其他依靠镇财政补贴和市场化运作等办法解决。区科协下拨的经费必须专款专用,不能挪作它用。

4、必须承担面向全区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种植和养殖大户及科技示范户的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基地每年科技结对10户以上(其中贫困农户不少于3户),要带动他们依靠科技勤劳致富。在解决农村富裕劳动力中发挥积极作用,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在基地劳动,成为农村劳动力技能实训基地。

5、主动与对口科研院所和专家保持经常性联系。每年组织专家来基地开展技术咨询、现场指导或举办讲座等活动不少于2次。有条件的基地要与科研部门科技结对,成为科研院所引进新品种试验繁育的基地,具有承担区级以上的科技示范或引进和推广先进技术等项目科研能力。

6、发挥基地的科技示范作用,推进周边农户开展农村群众性科学实验和实用技术培训成果推广应用。有一定的生产规模,种植或养殖面积达到300亩以上,并能结合生产实践,积极引进和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新材料,经济效益较好。

7、对本镇的农村科普活动中心承担科普讲座和科普活动的工作职责,成为本地农民群众性科学实验田间课堂和农村科普教育重要阵地、科技示范作用和现代化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在全区同类基地中走在前列。

篇3

2011年,XX县科技局地震办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地震局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防震减灾有关工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开拓进取、干事创业,对防震减灾实行预防为主、防御和救援相结合的方针,积极建立健全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使我县的防震减灾综合防御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监测工作

1、宏观观测员发挥作用好

(1)加强学习,搞好日常观测和知识宣传。一是认真学习宏观观测的动物异常基础知识,熟记动物异常预报谚语和地震“三字经”,熟练掌握动物异常的观测要领。二是积极参加县地震办组织的宏观观测员培训学习,明确观测职责和任务。三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天坚持定时、定点、定量地认真记录与分析,发现异常慎重处理,及时上报。四是积极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地震知识及防震减灾自救知识,在全社会构筑一道群测群防的坚固体系。

(2)保证信息沟通,做好地震信息员。一是要收集地震宏观前兆信息,做好前兆跟踪观测和宏观前兆异常鉴别。二是采取走访调查的形式收集宏观前兆信息,并及时汇报。三是保证通讯畅通,除固定电话畅通外,还自配了手机,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地上报。

2、各观测点观测资料连续、完整、可靠

各观测点人员能够按要求认真记录观测点的情况,科技局工作人员不定期会通过走访、电话跟踪等方式掌握观测数据和记录情况。能够保证发现情况及时反馈迅速落实并排查情况。

3、为观测人员工作开展提供优质服务

(1)利用以会代训的形式,每季度开展一次地震会商,每季度开展一次地震科普培训;

(2)改善地震观测基础设备条件,建立上下联动的县级地震信息网络。

4、配合省、市地震部门落实调查异常情况

积极配合省、市地震部门落实调查异常情况,定期开展地震观测点的检查工作,确保宏观观测工作经常化、制度化。2011年11月11日上午,市地震局反馈***城关镇陈庄村村民陈彦君向市局报告该地区出现房屋震动情况,疑似地震发生。地震办工作人员实地调查后发现,确有携带地震勘探标志的工程车在该村附近野外作业,经核实,该工程隶属于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规划的《河南省通许隆起开封凹陷区地震概查工程》项目。由于在其作业过程中需在地表下15米左右装置炸药,通过提取人为制造的地震波参数进行后续研究分析,因此在作业区附近的村镇居民会有震感。及时落实了一起地震误传误报事件。

5、重视群测群防,每年组织一次评比

重视群测群防工作,宏观观测员兼任各乡镇群测群防工作宣传员,县地震部门年底开展评比,对于工作突出或作出成绩的给予适当奖励,工作不力或落后的经过上级同意给予撤换。

6、宏观观测点补助措施和发放情况

制定《***地震宏观观测员管理办法》,明确地震观测员的岗位目标、工作职责、奖惩办法等。充分调动观测员的主观能动性,为更好地发挥地震宏观观测员的作用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经县政府主管领导同意,为每位宏观观测员每年发放600元电话和交通补助。

7、三网一员建设情况

***科技局高度重视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继续加强防震减灾助理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助理员作用,通过全县24名防震减灾助理员形成了贯穿全县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地震宏观异常观测网、地震灾情速报网、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网,使“三网一员”建设继续推进。

一是在全县建立地震宏观观测点12个,每个观测点落实一名观测员,负责当地的地震观测、速报和宣传工作,形成全县地震宏观观测和灾情速报网络。

二是全县12个乡镇各设一名防震减灾助理员,具体负责乡镇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活动。

三是根据近年来“三网一员”建设情况和工作实际,抽调业务骨干,分别深入各乡镇对全县防震减灾助理员轮流进行了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了全县防震减灾助理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城关镇还充分发挥防震减灾助理员作用,在村镇建筑民宅时通过助理员向建房村民宣传抗震防灾知识,使村民正确认识房屋抗震防灾的重要性,对在建房屋从选择施工队伍、地基处理、抗震性能等引起了高度重视,并且通过建房村民扩大影响,对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程的顺利开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县科技局与各乡镇的“三网一员”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及时了解当地异常情况和群众反映,及时平息谣传、稳定民心。其他乡镇也积极推进“三网一员”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地震灾害预防

1、防震减灾工作机构健全,队伍稳定

县科技局设立防震减灾股,指定专人负责管理,重新调整了***防震减灾指挥部部分成员。

2、地震安全评价工作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前置条件,已经入窗口办公

通过积极向县主要领导汇报,并专门召开了相关部门会议,出台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办法》,我县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工作已经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

3、地震农居工程开展情况

通过示范推广,我县已经推行地震安全农居工程。通过兰考—封丘地区的地震和汶川大地震的启示,加上我们不断进行宣传,农民建房非常重视抗震要求,新建农居全部按照防震要求和标准建造,达到抗6级以上地震标准。今年我局配合新农村建设项目,将朱砂镇徐屯新村定为安全农居示范工程项目。

三、法制工作

1、防震减灾工作年度有计划,纳入政府目标考核。财政本年度加大投入增拨专项经费,有文件依据

年初,制定了防震减灾工作计划,县政府将我县的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科技局对工作进行进一步细化,并形成文件下发到各乡镇。县财政加大了对防震减灾的经费投入,拨入专项经费开展地震宣传,科普学校创建及地震宏观观测和应急设备的配备。

2、执法人员到位、机构健全

明确执法人员三名,在县地震办设立地震执法办公室,专门负责全县地震执法工作。

3、及时调整了防震减灾指挥部,召开了指挥部会议,每年召开一次防震减灾成员单位联席会议

2011年4月20日,在县政府西会议室召开防震减灾指挥部和防震减灾主要成员单位联席会议,通报了我县所处地震带的形势,要求各单位根据实际负责工作建好各自的队伍,做好自己所承担的工作。

4、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年度计划

防震减灾工作作为县科技部门的主要职能之一,被纳入科技局年度工作计划,与其他工作同研究同部署,纳入年底综合目标评比。

5、抗震设防要求执法工作较好,已完成安评工作,有通知,有处罚

2011年,我县加大了安评工作的开展力度,截止12月下旬,***中医院、***移动公司、县委党校等项目已经完成地震安评和地震动参数复核烈度报告。***一中新校区安评项目合同已签,并对***豫通职业技术培训学校、金达商贸城、第二水厂下发安评通知书。这些项目的实施,为以后地震安评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宣传工作

1、重视宣传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方案,编有防震减灾宣传资料和专题讲座

局领导非常重视地震科普宣传工作,年初制定宣传计划和宣传方案,为做好地震科普宣传工作,我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按照“主动、慎重、科学、有效”的原则,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主要开展了“地震知识进企业”、“地震知识进校园”和“地震知识进乡村”活动,并对农居工程进行了专题培训。编有地震科普宣传小册子,不断创新宣传方式,使防震减灾宣传知识性与娱乐性相结合,增强地震科普的趣味性。

2、建立科普教育基地

我们以县实验中学为重点,在地震科普示范学校成立地震科普教育基地,主动与各中小学联系,加强地震科普教育建设,督促其把防震减灾知识教育作为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学生中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3、开展了科普示范学校创建活动,有两所学校已顺利通过市局检查验收

加强地震科普示范学校建设,督促其把防震减灾知识教育作为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学生中普及防震减灾知识,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的。2011年,创建市级地震科普示范学校两所(县实验中学、通许一高),将《防震减灾法》、地震科普知识已初步列入教学计划,每学期开展2期以上地震科普示范课,结合安全教育,开展两次地震应急演练。今年县一高和县实验中学分别通过市地震部门验收,成功创建市地震科普示范学校。

4、重大节日有宣传活动,资料完整

采取不同形式宣传造势,结合科普活动周、防震减灾日、法制宣传日、科技“三下乡”等机会,深入持久开展宣传。同时加强对基层领导干部的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工作。组织专家深入到基层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讲座,以加深广大基层领导干部对地震科学知识的了解,提高他们应对突发地震灾害的能力,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中坚作用。

今年来,我局共召开科普宣传贯彻实施座谈会4次,发放各种资料26000余份,组织街头宣传6场次,拉宣传横幅12副,挂图26副,接受群众咨询420余人次。 

5、及时上报工作信息

针对县区开展的各项地震宣传活动和科普演练活动,上报工作信息,截止到11月份,共上报地震信息14条,被采用11条,圆满完成了市局的地震信息上报任务。

五、地震应急

1、及时修订地震应急预案,有关部门应急预案备案完整

为确保临震不乱,进一步健全地震应急反应机制,我局协助县政府完成了对地震应急预案的修改,重新更新了县防震减灾指挥部成员,修订了《***地震应急预案实施细则》。并立足我县的特点,组建了由武警中队和地震、建设、通信、卫生等相关部门组成,“军地联合,一专多用”的专业紧急救援队,较大地提高了我县应急反应和紧急救援能力。县直各单位、各乡镇都结合自己的特点,制定了自己的应急预案,组建了自己的地震应急队伍。

2、开展了地震应急演练,资料完整

举办地震应急演练是我县加强地震应急宣传,提高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的重要内容。我县各级部门高度重视,把普及地震科学知识和应急避震、自救互救的常识结合起来,积极组织开展地震应急宣传、地震应急演练进校园、进社区,并把宣传和演练写进《***地震应急预案》中,作为地震工作的一项常规工作来抓。自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以来,我县地震主管部门结合汶川地震的经验和教训,联合教育体育局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全县各中、小学校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活动,县地震办和县教育体育局领导亲自到现场指导学校做好地震应急演练工作,县一中、实验中学、下洼学校、育英小学、实验小学、丽星中学等生源多的学校都开展了地震应急演练,通过演练,提升了全县师生防震减灾意识。

3、对地震谣传能及时查清和平息,并及时上报市局,维护社会稳定

对于今年11月11日城关镇陈庄村报告该地区出现房屋震动情况,在当地一度出现地震谣传和恐慌,县地震部门及时到现场了解情况,经核实,原来是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规划的《河南省通许隆起开封凹陷区地震概查工程》项目。由于在其作业过程中需在地表下15米左右装置炸药,通过提取人为制造的地震波参数进行后续研究分析,因此在作业区附近的村镇居民会有震感。科技局通过现身说法,及时开展宣传活动,向广大人民群众讲解有关地震知识,及时平息了地震谣传,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4、按照市局要求对应急物品进行了充实,储备较好

为改进观测手段,改善办公条件,提高工作效率,我局多方争取资金,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配备了GPS、摄像机、传真一体机、应急灯、应急包、电脑、发电机、帐篷等设备。这些设备的增添,使我局的监测及办公设备逐步实现了数字化、现代化,基本满足了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的需要。各单位和乡镇都根据预案上的职责进行了相应的物质储备,保证了应急期间的物质储备。

5、应急避难场所创建情况,有管理,有规章,已挂牌,设有明显标志

经过考察,确定***人民广场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制订管理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并树立明显地理标志。

6、成立应急救援队伍,有组织,有内容,有制度

组建了由武警中队和地震、建设、通信、卫生等相关部门组成,“军地联合,一专多用”的专业紧急救援队,较大地提高了我县应急反应和紧急救援能力。县直各单位、各乡镇都结合自己的特点,制定了自己的应急预案,组建了自己的地震应急队伍。定期开展演练,并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

7、按要求积极开展地震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有组织,有人员

根据市地震局、团市委、市红十字会联合印发的《关于转发<河南省地震救援志愿者行动实施意见>的通知》(汴震[2010]32号)文件的要求,县科技局、团县委、县红十字会成立了***地震救援志愿服务队。依托县科技局、团县委、红十字会共招募64名志愿者,按每单位为一队,编成地震救援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队设队长一名,副队长一名,共组建四支县级地震救援志愿服务队,归属县地震救援志愿服务总队管理。依托各乡镇招募的144名志愿者按每个乡镇独立为一队,编成地震救援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队设队长一名,副队长一名,共组建12支乡镇级地震救援志愿服务队,归属县地震救援志愿服务总队管理。

篇4

第一条为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根据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的科学技术普及(以下简称科普),是指采用公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向其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

第三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以及公民的科普活动。

第四条科普活动应当坚持经常性和群众性的原则,结合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群众工作、生活的实际,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手段,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多个层次开展。

第五条科普工作应当坚持科学态度。在科普活动中不得将违背科学原则和科学精神或者尚无科学定论的主张或者意见,作为科学知识传播和推广。禁止以科学为名从事封建迷信、反科学、伪科学的活动。禁止以科学为名传播不健康、不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有损社会公共利益的内容。

第六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事业,促进科普工作国内、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第七条各单位应当组织或者支持本单位人员接受科普教育。

第八条本市公民有依法接受科普教育,参加科普活动的权利。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有责任使未成年人接受科普教育。

第二章管理与组织

第九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科普工作的领导,将科普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建立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科普工作的指导和协调。

第十条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辖区内的科普活动。

街道办事处应当支持和协调辖区内的社区科普活动。

第十一条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全市科普工作,其职责是制定科普工作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并进行政策引导、组织管理和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做好本市科普工作规划和计划的实施工作。

第十三条科学技术协会是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市科学技术协会应当组织所属学会、协会、研究会开展日常性、群众性科普活动,协助制定科普工作的规划、计划,对各部门、各单位的科普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第十四条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应当结合职工、青少年、妇女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

第三章社会责任

第十五条各单位应当建立领导干部学习现代科学知识、接受科普教育的制度,并把学习情况纳入对其考核的范围。

第十六条中小学校应当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把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技术素质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市和区、县青少年科技馆、少年宫等校外教育机构,应当组织开展青少年专题科普活动和日常校外科普教育,并做好中小学科技辅导教师的培训工作。

第十七条农村地区应当根据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围绕科学生产、文明生活,面向农民开展科普工作。

各类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农业技术学校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应当结合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向农民普及科学知识。

乡、镇和村文化站、广播站等应当向农民宣传科学、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第十八条综合类和自然科学类报纸、刊物应当开设专栏,刊登科普文章;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单位应当制作、发行、放映科普电影;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开办固定科普宣传栏目,增加科普节目的播出时间。

第十九条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社会公益场所应当结合自身业务,增加科普宣传的内容。

动物园、植物园、自然保护区等场所应当结合各自特点,开展有关环境、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科普活动。

第二十条本市大型医院、公园、旅游景点、影剧院、体育场馆、商场、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应当根据各自特点,开展面向公众的科普宣传。

第二十一条适宜向公众开展科普宣传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的实验室或者产车间等应当有组织地向社会开放。

第二十二条本市于每年五月举办“北京科技周”活动,社会各界应当根据“北京科技周”确定的主题开展科普活动。

第四章科普场所

第二十三条天文馆、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科技馆、青少年科技馆(活动中心)等专业科普场所,应当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功能,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活动,对中小学生给予优先和优惠。

第二十四条国家投资兴建的科普场所、设施,禁止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改作他用。如有特殊情况需要临时改作他用的,须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但不得改变其科普场所的基本性质,妨碍开展科普活动。

第五章科普工作者

第二十五条本条例所称的科普工作者,包括专业和非专业科普工作者。在科普场所中从事科普工作的人员和中小学科技辅导教师为专业科普工作者,其他从事科普工作的人员为非专业科普工作者。

第二十六条科普工作者享有下列权利:

(一)依法创办或者参加科普组织,自主开展科普活动;

(二)从事科普研究、创作,参加科普学术交流;

(三)申请科普项目经费,获得科普创作、出版资金资助;

(四)评定专业技术职称并享受相应待遇;

(五)接受专业技术培训;

(六)对科普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二十七条科普工作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坚持科学精神,遵守职业道德;

(二)按照本条例的规定,面向公众开展科普工作,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

(三)抵制反科学、伪科学,同封建迷信、愚昧落后现象作斗争;

(四)加强现代科学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第二十八条科普工作者依法抵制反科学、伪科学,同封建迷信、愚昧落后现象作斗争受法律保护。

第二十九条申请进行市级科技成果鉴定或者申报科技进步奖的科技人员在提交科技成果的同时,应当提供介绍该成果或与该成果相关的科普文章,在鉴定通过或者获奖以后,以多种形式向公众进行宣传。

第三十条科普工作者在参加相应系列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时,其所完成的科普方面的作品和直接参与指导的科普竞赛成绩以及获得的科普奖励,应当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称的依据之一。

第六章保障措施

第三十一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保证科普经费的投入,科普经费应当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专款专用。市科普活动经费应当在科学事业费中列项,逐年增长,其增长幅度应当不低于科学事业费的增长幅度。

区、县科普活动经费应当按照本辖区常住人口每人每年0.5元的标准由区、县财政予以保证,并逐年增长。

第三十二条本市以发展科学、教育为宗旨的基金会可以设立科普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资助科普读物的创作、出版、科普影视制作、科普理论研究以及贫困地区的科普活动。

第三十三条出版科技类图书、期刊,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第三十四条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和基本建设计划,加快对科技馆、青少年科技馆、科普画廊等科普场所、设施的建设、改造、充实和利用。

第三十五条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境内外组织和个人捐助或者投资建设科普设施,开展科普活动。

第三十六条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逐步提高科普工作者的待遇,改善科普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第七章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七条本市有关行政部门和社会团体对在科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三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第五条第二款规定,以科学为名从事封建迷信活动,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利益或者骗取财物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条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挪用、克扣、截留科普经费的,由上级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违反本条例规定,侵害科普工作者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篇5

一、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制度,探索推进规划管理改革。

结合自治区实际,积极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改试点,促进规划实施与管理改革。2012年要在14盟市政府所在地的旗(市、区)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改试点工作,并按照国家试点实施的相关要求,编制试点实施方案,探索规划改革,创新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制度。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开展旗县、市区规划评估修改工作。通过科学安排规划布局,保障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完成全区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基础上,结合国土资源部以第二次土地调查为基数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衔接的精神,研究以二调为基数进行规划评估调整的要求,通过开展规划修改途径、修改方式、修改方向等方面的研究,制定功能分区和国家、自治区立项的重点项目依法修改规划的相关文件,满足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对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的有效需求。

二、加大计划指标争取力度,强化计划科学管理。

近期重点要加大同国土资源部的沟通力度,力争2012年国家土地利用计划指标下达数在2011年计划数的基础上有所增加,未利用地计划切实有所倾斜。通过提前预下达年度计划、通过政府明确符合国家立项条件项目在国家层面立项使用国家计划和配合相关处室做好废弃建设用地置换、临时用地管理等工作,提高供地率,多渠道、多途径解决用地需求,缓解用地供需矛盾。

按照国土资源部的要求,开展增减挂钩试点信息化建设,实现增减挂钩全程监管。鼓励具备增减挂钩条件的地区,按照“总量控制、封闭运行、定期考核、到期归还”的原则,在保障农牧民权益和利益的情况下,申请开展增减挂钩试点工作,促进耕地保护和集约节约用地,缓解计划指标压力。争取增减挂钩指标下达数要在前三年下达总数基础上翻翻,达到2000公顷以上。

三、加强境外勘查基础工作,落实中央境外地勘基金。

积极支持地勘单位开展与蒙古国、俄罗斯等周边国家的矿产资源勘查合作,协调国土资源部尽快建立内蒙古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专项资金。积极组织我区矿业企业、地勘队伍开展境外风险勘查项目的申报工作,在去年已申请到勘查项目13个,中央境外地勘基金补贴5600万元的基础上,拟2012年申请新增25个项目,中央境外地勘基金补贴在2011年的基础上有所增加。同时,做好境外勘查培训交流、咨询服务搜集与服务等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相关基础工作。

四、积极推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工作的开展。

根据《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与财政部门共同做好每年的申报国家、自治区“资金奖励项目”和“示范工程”的遴选、上报和审批工作,重点支持运用新技术、采用新工艺开展煤炭、稀土、铁矿等资源的节约与综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加强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促进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的发展。

五、加快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铁及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

根据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关于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白云鄂博稀土、铁及铌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做好示范基地建设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工作成果的评估。总结经验,推广应用,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的遴选、推荐工作。

六、建立科技应用示范单位。

推动全区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建设。将我区世界级、国家级地质公园列为国土资源部科普教育基地,开展国土资源科技重大需求和创新技术情况的调查工作。利用区域优势,为内蒙古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实施“走出去”,提供服务。积极配合地勘单位向部争取境外勘查项目经费。

篇6

其中之一是《保障核电按基荷运行,落实低碳绿色发展战略》,这是贺禹多年来的呼吁,他再次建议明确“保障核电按基荷运行”,实现核电多发满发,保障核电消纳。

另外一份提案关注的是公众对核电发展存在的担忧和恐惧。在他看来,尽管企业开展了大量科普宣传及公众沟通工作,但公众对核电的误解仍很多,破解核电邻避效应已成为我国核电发展必须应对的重大课题。

3月10日,贺禹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专访,就保障核电消纳、破解核电“邻避效应”难题、核电“走出去”等问题做出回应。

中国弃核率达19%

相当于1/5核电机组全年停运

贺禹介绍,目前中国有35台在运核电机组,共计3360万千瓦,在全国各类电力装机中的占比仅约2%。“即便如此,核电也与其他发电机组一样,频繁参与深度调峰,甚至长期停机备用,导致核电发电能力不能得到应有发挥,并网消纳状况持续恶化。”

美国、俄罗斯、英国、韩国等主要国家的核电装机比重都超过9%,最高的达到24%。这些国家均把核电作为基荷电源,多年来的核电平均利用小时数均在7000小时以上,有的甚至超过8000小时。贺禹介绍,他们通过制定与其技术经济特点相适应的配套机制,保证核电稳定多发满发,很少参与调峰,更不会长期停备。

据统计,2016年,我国核电机组按发电能力可生产2428亿度电,但由于各种因素限制,实际完成的计划电量1829亿度,参与市场交易消纳137亿度,总计损失电量462亿度,弃核率达19%,相当于近7台核电机组全年停运。

在贺禹看来,与其他工业项目相比,核电具有安全质量标准高、单体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和资金密集的特点。国家花费巨大代价建成一座核电站,就应当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不应使核电发电能力和资产出现闲置。

“需要保障包括核电在内的清洁发电设施多发满发,更好发挥作用。”贺禹介绍,对于核电消纳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很重视,最近专门研究出台了《保障核电安全消纳暂行办法》,为相关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接下来的关键,是政策的执行。

贺禹对此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明_核电按基本负荷运行,把核电列为一类优先发电电源,按实际发电能力核定年度计划电量。二是借鉴国际经验,在电力市场改革进程中,研究实施相关配套机制,实现核电满发。三是加强政府的统筹协调,强化督导检查,确保“暂行办法”落实到位,同时加强跨省区电网通道建设和利用,推动核电集中跨区送电,保障核电消纳。

核电企业主导核电科普效果有限

近年来,核电“邻避效应”日益凸显,特别是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发生,极大地刺激了公众的恐核心理,不少人“谈核色变”,对核电发展存在担忧和恐惧。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由贺禹发起,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寿君、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王炳华等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向全国政协提交了《服务国家战略,防范核电项目邻避冲突》的提案,建议建立政府主导、政企合力、上下贯通、统筹推进的核电科普和公众沟通模式,加强核电科普和宣传,为核电项目落地奠定公众基础。

在贺禹看来,尽管企业开展了大量科普宣传及公众沟通工作,但公众对核电的误解仍很多,破解核电邻避效应已成为我国核电发展必须应对的重大课题。

“核电要发展,公众沟通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贺禹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目前公众对核电的态度大致分三类:一是支持核电建设;二是不反对建设核电,但反对在自己家乡建核电;三是坚决反对核电。

在他看来,核电邻避效应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其中有两大因素尤为突出。一方面,公众对核电不了解,存在恐惧心理。核电专业性强,涉及知识结构复杂,造成目前国内针对公众的核电科普开展困难、普及困难,公众沟通难度大,公众容易对核电产生误解,也容易信谣、传谣。另一方面,公众对企业主导的核电科普和公众沟通存在较大不信任。

“目前核电科普宣传和公众沟通的主角和主力是核电企业,企业是直接利益相关方,民众对企业天然存在不信任感,难以有效化解公众的怀疑心理,导致效果有限。”贺禹说,他建议建立政府主导、政企合力的核电科普和公众沟通模式。

此外,贺禹还建议要依法惩处恶意造谣、传谣者。“针对拿核电话题恶意造谣、传谣者,重在有效防控、坚决打击,建议政府部门重拳出击,依法进行处置。”

中广核布局

“一带一路”沿线力度非常大

2016年,中广核与法国电力集团、英国政府签署英国新建核电项目一揽子合作协议。今年1月,英国政府监管机构正式开始对“华龙一号”开展通用设计审查。

“英国议会正式受理‘华龙一号’的通用设计审查,这是关键的一步。”贺禹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通过这个流程,一步步走下去,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就会落地英国。这是“一带一路”非常重要的终点。

篇7

社区地处中心城区,社区人口密集,共有楼宇58栋,其中,居民宿舍楼38栋,单位宿舍楼14栋,商务综合楼宇6栋。社区大部分为老城区的纯居民区,社区基础设施较差,辖区老年人多、弱势群体多、在校学生多。近年来,社区结合辖区特点,把应急管理综合减灾作为构建和谐社区、平安社区的重要工作内容,统一规划、全面部署,建立应急工作网络,强化应急宣传,落实应急措施,社区应急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具体做法如下: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应急组织管理机制

社区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一是加强“一个组织”,专门成立了由社区居委会主任任组长的社区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应急管理工作计划和制度,明确了应急目标,将“应急管理示范社区”建设工作纳入社区年度计划。二是健全“两支队伍”,组建80名人员的“蓝马甲巡逻队”为楼栋灾害信息员队伍,收集、、传递、反馈社区灾害信息;组建以党员骨干、单位干部、热心青年、“五老人员”等为主体的6支志愿者队伍,长期开展社区应急管理志愿服务活动。三是建立“三级应急工作网络”。根据地理位置划分成仁爱街、纬四路、三个责任区,每个区都设立应急管理责任人和目标责任管理,每座楼宇都设立楼长及时上报和告知灾害信息,形成社区组织、单位支持、居民自治的社区应急管理工作联动格局。

二、制定预案,提升社区灾害应急救助水平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以及地方政府制定的应急预案,结合社区所在区域环境和社区居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社区灾害应急救助预案,明确应急工作程序、管理职责和协调联动机制,尤其在应急反应、减灾物资储备、群众转移安置、基本生活保障等方面要求做到职责明确、落实到位。同时针对儿童、老年人、病患者、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制定了明确的保护工作对策,建立了社区应急工作档案。

三、强化设施,积极开展应急宣传教育活动

为了加强应急管理示范社区的硬件建设,街道和社区多方筹资,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实施。一是先后投资20余万元对纯居民区的10栋楼进行楼道清理,增置了消防设备。并在辖区设置了实验初中操场、经七纬二路西北口广场等四处应急避难场所,共计13000平方米,可容纳八千余人紧急避难使用。二是在辖区楼宇、居民楼栋分别设置了规范清晰醒目的避难标识,配备了消防灭火器;在辖区单位、写字楼、商场超市、酒店等人流集中的地方都配备了消防安全和应对灾害的器材,包括消防栓、灭火器,救生绳、火灾自动报警器、感烟器、温感器、手讯按钮等,并定期对沿街各门店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三是设有社区图书室、社区学校等应急宣传教育场所,以全国“防灾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为契机,发放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知识手册、应急科普读物和挂图,利用橱窗、板报、宣传栏、小区文体活动、市民论坛、大型节日等形式和阵地宣传应急减灾知识,不断提高居民群众应急意识,增强社区全民应急减灾的舆论氛围和社会基础。

四、突出实效,积极开展应急减灾系列活动

1.抓好三支队伍,开展应急宣传活动。一是充分发挥社区“和谐之春”艺术团的号召作用,举办社区应急减灾文化活动、文艺会演,开展消防应急宣传,将应急教育引入家庭。二是充分发挥“”科普队的教育作用,每年举办社区科普周系列活动,开展以应急救助、地震救援、消防安全、医疗急救等内容为主题的“应急管理科普教育社区巡回展”活动,并举办多种形式的应急知识竞赛、答卷活动,邀请专家对部分社区人员和志愿者进行应急培训、讲座等。三是充分发挥“蓝马甲”巡逻队的监督作用,为巡逻队统一配备蓝色巡防服装标志,每天定时巡逻,宣传应急管理知识,排点部位,消除安全隐患,为社区居民看家护院。

篇8

一、进一步加强业务建设

(一)质量与安全管理方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成立了医院定期考核委员会,制定《医院医师定期考核管理方法》、《院医师定期考核细则》、《院医师业务综合考核、技能考核内容》、《医师工作成绩考核、职业道德评定标准》,制定并完善了《质量与安全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了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工作质量标准、管理方案、使医疗护理活动有章可依,有规可循;在常态督查医疗质量、运行病历和归档病历的基础上,重点落实危重病人的管理、侵袭性操作和输血病历的管理以及三级查房和处方管理办法的落实情况,确保医疗安全。

完善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开展事故预防、自救技能演练,参加市安全消防培训,开展院内防火安全等知识培训,结合日常工作确保安全管理落在实处。

(二)人才培养、科教研工作方面。

上半年与北京佑安医院合作全面完成护士长免费进修轮训项目,选派3名医生外出进修,参加省、市继教培训及外出考察学习31人次,举办全院业务学习12次;报批了安徽省省级Ⅰ类继续教育项目”肝病治疗进展”及市级Ⅱ类继教项目:“结核及呼吸疾病诊疗新进展”及“传染病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班”(市传染病法律法规培训班及市级II类呼吸系统继教培训班已成功举办),举办了医院“现代护理管理中的护理文化建设”讲座;《探讨γ&T对肺结核患者免疫问答的影响》被市批准科研立项。一至五月发表CN刊号论文十二篇。

(三)推进学科建设,搭建医院新的经济增长点

按照医院年度计划,上半年血液净化透析中心正式成立,开设了肝病专家门诊及中西医结合肝病门诊、肝硬化专病门诊、脂肪肝专病门诊,扩大了门诊规模;积极推进了规范化结核病门诊建设以及与市疾控中心结核病门诊的合作建设;康复中心在2007年底试运行的基础上,08年上半年进一步完善了管理,进入正常化、规范化运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成功开展了肾透析、液体氧疗等治疗项目,推广肝脏组织学检查及超声介入治疗,上半年共完成血管内介入治疗31人次;超声引导下肝穿34次,成功实施超声引导下无水酒精的固化介入治疗(肝癌无水酒精固化治疗27人次、肝肾囊肿无水酒精的固化治疗5人次);积极拓展体检中心业务范围,向省卫生厅申请了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认证,现已通过验收。

同时为满足临床需求添置了西门子B超、呼吸机、监护仪、人工肝机、血液净化仪、血氧治疗仪等医疗设备,价值106万元。

二、全面启动医院文化建设,扎实开展“形象建设年”活动

一是结合卫生局“形象建设年”活动,充分调研,认真论证制定了《蚌埠市第五人民医院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从2008年开始实施,用三年时间分三个阶段逐步深化医院文化建设:2008年为医院文化建设启动年,重点突出医院形象文化建设;2009年为医院文化建设推进阶段,重点突出行为制度文化建设,规范行为,完善制度;2010年为医院文化建设深化阶段,重点突出精神层文化建设,提炼医院核心价值观。二是从提高职工对医院文化建设认识入手,组织中层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先后前往济南传染病医院、山西运城二院、开封传染病医院等医院学习调研文化建设,感受文化氛围;同时对全院职工加强培训,召开研讨会,努力在全院形成文化建设的氛围。三是医院对全院标识统一制作,在院内安装更新了科室标志牌、院区指示牌、主体建筑标志牌、门诊楼层分布指示图等,为患者来院就诊提供良好的指引功能;对院区绿化重新规划调整,扩大了绿化面积,为病员提供良好的视觉和休息环境。四是深入开展“亲情护理服务”护理文化活动,倡导“一新、二温馨、三勤、四个主动、五个到位、六个一、七字理念、八声服务”,所有护士重新配装,凸显色彩文化,讲究服务礼仪,规范举止行为;同时,狠抓落实“亲情护理服务”实施方案和考评细则,每周考评,每月总评,病人满意度均在98%以上。五是围绕医院文化建设开展读书活动、演讲比赛等,激发职工的创造潜能,增强忠诚度,形成医院的凝聚力,促进个人与医院的共同发展。

三、积极做好手足口病防治和抗震救灾工作

(一)按照上级要求和部署,及时建立并迅速启动了应急机制,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一是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二是完善制度,落实人员,第一时间开设了30张专用床位,及时做好医疗救治准备工作。三是开展专题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预防、发现、诊断、防治和处置能力。四是加强科普宣传,提高群众卫生防病意识。五是建立高效的后勤保障系统,确保物品供应及时充足。我院共收治11例住院病人,经过规范治疗、特殊护理,11例病人均临床治愈出院。

(二)5.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医院第一时间组织全院职工进行捐款,积极组织党员缴纳“特殊党费”(其中**同志缴纳2000元“特殊党费”),合计捐款近3万元;此外,医院走访慰问抗震救灾救援队员家属,组织人员参与卫生系统组织的分诊病人搬运工作;广大团员青年积极主动报名市抗震救灾青年医疗卫生支援者服务预备队,并递交了请战书、决心书80余份。

此外,08年上半年医院进一步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新农合和医保管理纳入综合目标考核,推行核算单元多元化机制,年初大力表彰了07年度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和突出贡献人员,最高奖励个人1万元,充分调动了职工积极性;上半年与卫生监督所合作加强了传染病依法收治管理的宣传推进工作;加强医疗收费管理,获08年“蚌埠市物价诚信单位”荣誉称号;进一步深化节支管理,节能减排增效,调整中央空调的使用,添置格力分体空调近100台。

篇9

一、全面推进健康城市建设

(一)全力护航肺炎疫情防控

进一步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力护航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一是组织开展“周末卫生大扫除”活动;二是针对生产、办公、生活、购物、交通及居家等各类环境与重点场所,做实做细做好环境卫生整治、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三是围绕疫情防控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和健康知识科普宣传活动。

(二)积极开展“健康细胞”工程建设

立足市疾控中心研究制订的“健康细胞”建设标准和工作规范,各级各部门要大力开展健康社区、健康学校、健康单位和健康家庭等“健康细胞”建设,为健康城市建设打下基础。

二、持续深入开展卫生城市创建和巩固工作

(一)明确卫生创建任务

1.深入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按照市委、市政府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总体安排,深入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严格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和要求,多措并举,尽快推动问题整改和成果巩固,确保今年顺利通过各级爱卫办的检查验收和考核。

2.根据年度目标,积极推进卫生细胞创建。按照“重点培养、辐射带动、严格标准、着眼长效”的原则,开展卫生社区、卫生先进单位、无吸烟单位的创建活动;按照全市卫生细胞建设“在巩固中发展、在创新中提高”工作思路,各社区、单位要一手抓创建,一手抓巩固,推动创卫工作再上新台阶。各社区、相关单位部门要制订本单位年度计划,积极争创市级、、省级卫生社区、单位、无吸烟单位,促进社区和各单位爱国卫生组织和制度不断发展完善。

(二)切实巩固创建成果

一是相关社区、单位要抓好、省级卫生单位巩固复审工作;二是街道爱卫办会同市爱卫办将不定期对创建受检社区、单位开展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努力提高卫生创建质量。

三、持续深入开展社会卫生综合治理

(一)广泛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

广泛动员各部门、驻辖区单位、广大人民群众及广大志愿者深入持久参与爱国卫生运动,把环境卫生整治抓细抓实。一是充分抓住爱国卫生月契机集中开展好各类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二是常态整治小区、院落“十乱”现象;三是彻底解决“三无小区”、“三无楼幢”、院落、城中村的卫生死角问题;四是集中整治治乡结合部、市场及学校周边、背街小巷“脏、乱、差”现象;五是及时清除居民楼道内的“牛皮癣”小广告。

(二)统筹推进“厕所革命”

通过卫生城市创建、健康城市健康社区建设等工作,稳步推进社区阵地办公场地厕所达标建设管理。配合市行业责任单位,督促物业公司管理的公厕开展保洁、整治行动,全面达到干净、卫生和整洁标准。

四、科学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一是组织各社区、相关单位参加市疾控中心举行的病媒生物防制培训;二是各社区、相关单位要定期组织开展环境消毒工作;三是各社区主动配合市上购买的专业服务公司开展好春秋两季和常年小区消杀活动。在投放药物期间,各社区要组织力量加强巡查,及时消除祼露的已死亡病媒生物体,减少环境污染。

五、全力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一是广泛宣传《省爱国卫生管理办法》、新时期爱国卫生实施意见等法规政策,强化干部群众“寓健康于万策”理念。二是加强爱国卫生文化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月”、“世界厕所日”、“无烟日”活动,广泛宣传卫生健康知识,形成良好社会氛围。三是发动广大志愿者、广大居民投入爱国卫生运动中,形成人人动手、人人参与携手共治的良好局面。

篇10

1、继续组织好党的十和全国“两会”精神系列学习活动,扎实开展“‘三敢’行动百日攻坚战”,进一步坚定系统干群全力打赢城市建设“三大攻坚战”的必胜信心。

2、严格按照区事改企工作部署,完善系统6家事业单位改制的后续工作。

3、完善区政府事权下放和由我局监管的政府性投资市政基础设施行政审批制度建设,及时做好与街镇、园区的工作对接。

4、严格按照住建系统工程项目监管办法要求,进一步强化建设工程招投标、合同、变更、结算等监督审查管理工作。

5、牵头做好全区2013年城建交通类重大工程(含我局13项)推进帮办服务工作。

6、按时做好住建系统2013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幸福都市建设等责任指标完成情况的监测统计考核工作。

7、认真开展市政园林工程、房屋拆除施工和燃气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

8、切实加强系统建设工程扬尘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

9、按照《住建局城市综合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做好督促、检查和总结考评工作。

10、做好系统城建工程项目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统计报送工作。

11、完成大道(广场至龙池立交)城市化改造、方州广场改造施工图设计、主城南部城市快速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路北延工程方案设计。

12、编制完成《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区加快城市建设、提升功能品质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

13、启动《区城市排水防涝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14、积极开展系统政策法规研究,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及督查工作。

15、按时间要求完成区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并做好办理意见的跟踪落实。

16、对照区12345年度考核办法,不断提高系统工单办理满意率,杜绝不满意工单。争取在市级媒体宣传报道上有新突破。

17、贯彻落实测绘、勘察、设计行业监督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区内行业管理工作。

18、认真做好勘察设计合同备案工作,保证备案工作满意率100%。

19、积极跟踪并推进我区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市级示范项目;协调相关建设单位做好建筑节能施工及现场备查工作。

20、继续配合区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燃煤锅炉“煤改气”工作。

21、按照时间节点及工作要求,全力推进水务资源整合进程。

22、扎实做好城建集团新投融资平台建设工作。

二、保障性住房与房建房管工作

1、继续推进丽岛新苑一期和二期室外供电合同签订和外排水施工,完成附属工程地下部分施工;完成丽岛新苑一、二期预验收工作;基本完成丽岛新苑三期主体及装饰工程施工,做好附属配套施工准备。

2、家园完成地库施工,主体施工至正负零。

3、二期完成竣工验收,交付安置。

4、做好六期多层交付及安置工作;高层四幢进行内外粉刷及相关设备安装,六幢楼力争完成主体施工。

5、四坝安置房项目力争A区主体施工至10层,B区主楼主体施工至7层,C区主楼基础施工至5-6层。

6、完成油厂复建房项目附属工程施工及竣工验收,做好交付安置工作。

7、完成南苑项目主体施工,进行内外墙粉刷。

8、按季度向区财政申请租赁补贴发放资金,并做好三季度租赁补贴发放工作。

9、做好三、四期和万福峨嵋苑一期经济适用住房上市资格及住房保障申请户资格审查和资料审核工作。

10、跟踪今年保障性住房项目计划和开竣工进展情况,做好省市保障性住房项目月度、季度报表上报工作。

11、督促、审核保障房工程建设单位把今年新开工项目录入“E路保障”系统,并保持数据更新。

12、认真按照《物业管理条例》等规范性文件要求,进一步规范物管企业行为。完成区内42个托管项目的专项检查工作,并有效开展整改工作“回头看”。

13、进一步规范物业维修基金票据的管理和使用,督促部分开发公司及时将代收的维修基金存入指定帐户。完成物业维修资金系统数据录入工作。

14、完成隆泰花园等4个老旧小区环境出新和银杏家园等13个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工作。

15、完成试点小区垃圾分类的推广工作;完成城市标准化建设试点小区推广工作;力争完成“盛棠苑”省优、“紫晶广场一期”市优的申报创建工作。

16、加大白蚁防治、房屋安全宣传力度,积极做好白蚁预防、灭治和房屋安全等工作。

17、进一步规范房屋中介、租赁市场,完善房产中介资金监管工作。

三、危旧房改造与征收拆迁安置工作

1、按照“动迁拆违治乱整破”专项行动安排,强力推进人民商场、广益小学周边、深井泵厂等地块拆迁扫尾工作。

2、积极推进护城河环境整治工程征收项目,启动金水湾二期房屋征收工作,抓紧进行化肥厂、煤机厂地块征收前期准备工作。

3、严格拆迁现场安全管理,加强在拆工地安全检查,确保拆除工作安全。

4、对双客厂、人民商场及一片区危旧房改造等涉拆地块符合挂牌条件的,衔接好土地挂牌。对一片区已摘牌的广益小学以东地块,跟踪安置房建设进度;做好北大街5、6号地上市土地出让金交纳衔接工作;积极协调美钻公司拆迁及异地重建工作。

5、对接省、市住建部门,做好2013年省危旧房年度目标计划申报工作,跟踪年度区危旧房改造中央补助资金下拨工作。

6、进一步完善文庙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方案,加快推进启动工作。

四、市政园林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

1、做好长江路西延、龙华路四期等工程开工前期手续办理工作。

2、完成道路建设工程。

3、开工建设双客路、中心路等道路工程。

4、开工并完成桥两侧辅道工程。

5、完成四坝泵站竣工验收工作。

6、继续推进西北片区二期(建设西路一期、教育西路、学兴路)工程进度。

7、完成龙华路二期周边环境整治工程。

8、完成旭光路、商城路夜景照明施工。

9、建设完成路、园林西路西延、雄州西路、东门立交、大道等绿化提升工程,加快推进雄州东路绿化工程,完成机场东路绿化项目开工前期手续办理工作。

10、加强龙袍—程桥段绕越高速(约35公里)两侧100米绿化带养护管理工作。

11、完成大道城市化改造工程方案评审和施工图设计工作。

12、完成公园玻璃温房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做好科普教育基地开放准备。

13、完成城区易淹易涝地块改造和12座城防排涝泵站汛前设备检修,加强排水管网疏通,确保安全度汛。

14、完成富民街南北段、通玄街等背街小巷改造工程。

15、推进污水处理厂扩建项目主体建设施工,完成提标工程桩基并进行主体施工,污泥处置进行主体施工并着手设备的采购及安装;完成运营整改工作。加快推进雄州组团主城区污水管网、到户支管及“十必接”等建设工程。

16、进行停车场、自行车租赁试点规划设计和前期手续办理工作。

17、对接市园林局做好主城区绿荫道申报工作。

18、做好城区绿地和行道树缺失苗木补植、病虫害防治及日常养护工作。

19、全力配合做好卫生城市、文明城市迎查工作;研究建立破坏城市市政设施、绿地综合执法机制。

五、环境整治工程

1、完成三期西段建设工程及沿河景观带夜景照明工程。

2、完成八期、九期、十期堤防工程竣工验收。

3、完成六期、十二期堤防及南西泵站扩建工程的招标工作。

4、完成十期体育科技楼项目土建扫尾、装修及配套工程建设;完成十期景观扫尾及网球场工程建设工作。

5、开工建设护城河、招兵河环境整治工程,完成明城墙修复招标工作。

6、完成泵站招标工作;完成八百河上游右岸景观及水利施工图设计,督促龙海公司完成八百河左岸(仕金桥—冶浦桥)环境整治工程施工招标。

7、完成新篁河方案征集前期准备工作。

8、协助拆指办推进相关地块房屋征收及安置工作;确定深井泵厂地块回购房方案,督促开发商尽快开工建设;完成原化肥厂及煤机厂地块征收前期手续办理。

9、推进桥下停车场建设;完成同春新址绿地广场景观施工图设计。

10、理顺已建工程管养关系,推进竣工项目验收、资料归档及移交工作。

六、村镇建设与管理工作

1、完成全区106个省“二星级康居乡村”环境整治工作。

2、督促指导各街镇加快推进“环境整洁村”环境整治工作。

3、督促指导各街镇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4、督促指导金牛湖街道、竹镇镇开展“美丽乡村示范区”相关土地整理工作。

5、督促指导龙池街道、雄州街道、马鞍街道、金牛湖街道开展“青奥通道”两侧的村庄环境整治工作。

6、会同远古水业做好“村村通”农村改水工程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