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4-03-28 11:15: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科学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和合管理;教学模式;创新
高等学校是社会组织单元组成部分,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直接向和谐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和谐社会对大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实际上高等教育管理的核心价值也在于和谐,因为教育管理的过程和目的就是通过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去协调资源和谐配置,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的有机统一。和谐社会的本质表现为社会秩序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经济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合管理理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髓,“和合”思想最初是作为一种哲学概念于先秦时期开始出现,和合管理把“以人为本”与“和合”作为叠生的价值准则。“和”,即和谐、和睦、和平、谐和、中和;“合”,即合作、联合、结合、融合、组合。“和”、“合”联系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充满哲理性的概念,表示了和睦共处、和气生财、合作聚力、协作致胜的管理理念。“和”是“合”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方法和前提,和睦共处才能和气生财;“合”是“和”的选择和结果,是手段和途径,合作联合才能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和气生财”的管理目标,以及“不战而屈人之兵”等管理策略的实现,都必须依赖于和合管理之实践。[1]目前,对管理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快速增加,社会对于高层次的管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要求提高,管理专业的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的学生群体,具有区别于其他学生群体的行为特征和能力特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高层次管理类专门人才是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围绕形成具有和合管理理念的交互式的教学观,使学校成为教与学双方价值提升的平台,这对于深化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传统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的特点
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理解为:课堂是人类专门的知识传授场所。因此,“知识型课堂”成为传统课堂的重要模式。它有如下特点:
1.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是知识的传授者。在传统的“知识型课堂”中,教师是课堂教学信息传递的主体,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将课程中的难点、重点作为教学的中心安排在全部教学活动中,教学的目标是围绕大纲将预先设计的内容进行细致的讲解,给予学生更多的是课本知识和间接知识,而忽略了学生对知识获取方法的基本训练,教师始终难以摆脱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本科段的保姆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更不用谈在管理实践能力上培养。
2.课堂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地位。传统管理课堂教学中,往往只注重结果而轻视过程,可以概括为“结构式课堂教学”,即重概念定义、轻管理实践,重理论体系、轻方法策略,重教师传授、轻学生参与,以至于课堂上学生只是对结论性和事实性的知识掌握较好,而在不同环境下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对环境进行分析研究的能力就明显不足。由于教学方式的单调,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塑造以及情感的培养缺乏有效的方法,这必然影响到优秀的管理者应具备的综合能力的形成。
二、“和合管理”的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和合管理”的基本原则,就是进行历史的扬弃“无为无不为”、“刚柔相济”、“中庸之道”等辩证思想。“和合管理”的精髓就是“和气生财,合作致胜”。基于和合管理的教学模式是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层次改革。表现在:一是在教学观念上倡导学习型的交互式教学观;二是在课堂教学方式上围绕研究型学习和合作型学习展开课堂教学活动;三是在教学手段上采用情景教学、角色扮演和案例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使教学双方思维同步、情感共鸣,使课堂成为管理人才成长的摇篮。
1.构建学习型的交互式课堂教学观。教学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是教学双方两个主体通过课程连接而成的一种特殊关系。两个主体都有自身的个性特征和人格价值,借助课堂这个载体,教师和学生会在沟通和合作中进行知识的交流、知识的共享,形成学习的共同体,体现建构主义学习思想,即任何学习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是积极主动地根据认知结构有选择性地知觉外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课堂教学不仅具备知识传递的基本功能,而且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教师通过主题教学活动的组织,使学生在特定的模拟环境下,完成对知识点的理解、原理的运用和分析能力的提升。
2.融入研究型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最主要的职责是引导学生掌握高层次管理人员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研究方法和过程以及价值观,使课堂由过去的“教”转向“学”的氛围,突出教学双方在知识的愉悦交流中的合作关系,展示创造性教学的魅力。研究型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在教师的启发下以主动探讨为特征的学习活动。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方式,围绕管理案例教学的基本原理,编撰案例教学手册,内容包括案例教学的一般方法、案例教学的基本环节、案例教学的引导控制、案例分析的基本步骤和案例分析的方法等五方面,从“教”与“学”互动的基础上,注重引导作用。在教学方法上,本着立足教材,精选案例、情景模拟;情景描述、介绍案例;提炼理论、分析案例;应用理论、审视案例;归纳总结、形成体系的原则,注重案例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现课堂教学的多元化和开放性。
3.在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活动中推进合作型学习方式。管理类课程教学案例库由管理基本原理和案例组成。运用案例教学让学生们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并且可以从有限的教学空间中获得无限的理论与实践知识,这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延展性较强,让老师和学生在一种轻松高效的状态下授课与学习。知识点突出也是案例教学的另一大特点,知识点在案例教学中不是像课本上那样以条条框框来给出,而是结合着真实的事件,生动地提出,让学生们更容易接受。注重管理案例教学与管理类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有机结合。总之,由于管理类课程涉及企业的生产、财务、公关等职能部门,案例的信息量大,涉及的行业广泛,为了避免教学的分散性,尽可能将理论教案与案例实施配套,在方法上注重案例的分类研究。在教学中,运用教学的个性化原则,第一,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个性教育。教师首先在观念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其次,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背景,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及特长。在规范要求下引导学生发展具有创造性的人格特性,鼓励并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思考管理的热点问题。鼓励学生创新,从多角度提出案例分析思路和解决方案,以宽容的态度、满腔的热情、激励的方式对待学生的每一次创新;第二,引导和培养学生发展合作性人格品质。人格品质决定着一个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下,通过教学活动的有效组织,针对性地使用案例,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强化学生在模拟、仿真管理环境中的沟通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判断能力以及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深化管理理论教学的效果。
4.注重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管理。将教学过程分为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在教学准备中,教师依据课堂教学的知识点,通过案例准备和程序安排以及授课环境布置等发挥作用,确定案例教学的重、难点,制定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抓住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的性质不变,明确教师始终负有组织教学的任务。教师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引导之中及教学后,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最终目标的案例教学理念,运用案例教学的特点,利用多媒体课件丰富的管理实际背景,将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游戏等方法,结合理论教学将案例引入课堂,教师充分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让学生加强思维的快速切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师课堂角色的转变,使教师从单纯传授知识向学生怎样获取知识,从讲解为主向启发引导为主转变。
三、结语
篇2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目标管理;会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126-02
一、引言
地方院校会计专业《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以下简称MIS)课程列为学科核心基础课程之一,是由教育特色发展、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等共同确定的。社会互联网信息化需求决定会计专业能够更快更好地获得和处理信息的学生供给。从教学效果来看,教师和学生都感到了教与学的吃力,产生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的双向障碍。企事业单位对学生的反映来看,会计毕业生没能有效掌握利用MIS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方法,不能适应单位管理信息化的需求。
文献分析导致学生学习MIS课程的自主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程度不高的重要原因分别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知识储备不足、教学内容体系结构设计不合理和教师知识结构难以适应教学,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1,2],然而却只描绘了经济管理类的MIS教学现象,有的放矢的对会计专业的MIS课程改革研究仍处于空白。
那么如何有效实现大纲规定的既培养信息技能又培养综合素质的教学改革目标呢?强调“目标是管理的中心”的目标管理模式是制订、实现和检测目标的全过程管理方式,会计专业MIS教学改革工作是一个教学目标实现的过程。本文在目标管理思想的引导下,剖析了教学改革目标工作的目标确定、展开、实施及评价等方面的问题,给地方院校会计专业MIS的课程发展提供了借鉴。
二、相关理论回顾
1.目标管理理论。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根据目标设置理论提出了目标激励方案,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中心的管理,管理活动始于确定目标、执行过程以目标为导向、结果的考核以目标完成情况为准绳,逐步实现“自我控制”,目标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主动式管理。
2.目标管理理论与教学改革研究的整合。文献提出科学规划教学内容,加强课程实践教学和构建教学案例,改进教学手段[3,4]。与此同时,高校课堂教学模式也在发生着变革,经历了单向“灌输式”教学过渡到单向启发式教学,发展到双向互动式教学。
文献和教学实践都承认教学方法改革是解决地方院校会计MIS课程教学改革问题的不可改变的特征,集中在讨论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教与学的不积极性表现出来的是教学目标的不可衡量性、不具体或失效的结果,因此,要建立起有效的教学改革实施机制,需要全面梳理教学改革目标与教学改革实施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设计
根据目标管理思想的三步骤“目标设立―目标实施―目标考评”,教学改革分为以下三个内容。
1.KSF方法展开地方院校MIS的教学改革目标体系。地方院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地方性专业应用型人才,而如何对总目标进行分解,即会计专业MIS的教学改革目标多级分解和维度分析,是教学改革工作目标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多级”指的是对总目标进行纵向分解,构建起院系层面的教学改革管理目标和大学生个体层面的自我控制目标,为的是使学院和大学生双方的目标能很好地契合。“多维”则指的是在此基础上对目标进行横向分解,而多维分解总目标需确定不同的关键成功因素,运用KSF法是由“目标”切入,探究成“因”――聚焦教学改革总目标,从传统“全面评价”到“重点考察”的转变,最终实现教学改革总目标。KSF(Key success factors)分析法是通过分析找出使得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来确定项目需求并进行规划,数据源来自于文献检索和案例研究。教学改革项目主要的利益相关方是学生、教师、学校和用人单位;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是教学培养过程与管理和学生学习。基于KSF法对教学改革总目标的分解等级和维度,将教学改革目标体系定义为“一总目标,二级目标,五维子目标”,具体分解为表1。
2.地方院校会计专业的MIS教学目标实施途径。
(1)教学课程改革。在培养专业特色鲜明的实践人才的教学改革总目标的指导下,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展开要体现“管理是核心,技术是工具,应用是目的”。因此,会计专业MIS课程内容一般划分为如下五个知识模块:MIS概念和与管理的关系;企业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和ERP等常用管理软件的基本操作;信息系统规划开发方法与开发过程;企业系统选型基本知识和信息系统实施运行的新趋势,如电子商务;教学实务,如ERP―U8软件操作。
(2)教学方法改革。在教学改革目标体系的指导下,教学方法可分为三类:灌输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教学改革方法的实施设计如表2。
(3)考核方式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强调期末分数,不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成绩好的学生大多是把时间放在刻板理解书本教学知识、完成学校规定的课时、顺利取得学分上。传统的考核方式是期末卷面考试占70%,考勤占10%,平时课堂表现占20%,而在培养专业特色鲜明的实践人才时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加大课堂表现的平时分,占总分的50%,考勤占10%,期末卷面分占40%。
(4)校企合作改革。关注会计MIS理论教学的同时,也关注企业发展阶段的管理实践和应用趋势。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获得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企业信息系统的案例,结合企业实际识别企业业务流程,实验室模拟仿真运行,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供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的基地,为企业提供专业性强、符合企业用工需求的人才。
(5)大学生学业目标改革和职业生涯规划改革。MIS课程大多安排在大二,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MIS的课程时,最重要的是要有学业目标,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初步的设计和规划。考研的学生在强调成绩的同时要考虑是否可以跨会计专业考管理科学的研究生,毕业后就业的学生考取与将来就业有关的证书以期从事信息化职业,如ERP工程师等。
3.教学改革目标的评估。教学改革目标的评估是把教学改革的路径实施情况与“一个总目标、二级子目标和五维子目标”联系起来,是目标的调节和实现。
参考文献:
[1]孙晓娟,霍敏.经管类“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33):59-61.
[2]方兴林.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1,(8):110-112.
篇3
一、明确了新的教学观,突出“参与”“互动”和“发展”三个基本要素
首先,修订稿提出,数学教学是师生双方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个提法,明确了一种新的教学观。有效的数学教学应该包括三个要素。第一,师生双方的参与,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第二,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往过程。第三,通过数学教学,要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过程与方法三个方面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修订稿强调数学教学要突出数学本质,进一步明确了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这将引领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关注数学本质,关注学生在数学意识和思想方法方面的发展。它还进一步明确了“数感”“符号意识”等七个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关键词,并给出解释,特别是强调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培养目标。总之,与实验稿相比,修订稿在数学教学方面突出了数学本质,关注数学本身的特点与特殊的教育价值,关注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方面的发展。这对今后的数学教学改革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提出“四基”思想,拓宽了数学教学的目标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从四个方面体现目标: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体现数学教育固有的特点和基本要求。从课程目标上看,可以分成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等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基本要求。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要以知识技能为载体,让学生在学习数学基本知识和发展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数学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经历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与实验稿相比,这次修订在教学目标上得到进一步拓宽。长期以来,如何落实基础和创新是数学教学实践中的难点,有人甚至认为两者在实践中很难统一起来。修订稿在原来“双基”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基”,在继承的基础上促进发展,很好地处理了基础和创新的关系,实现了“双基”与创新两方面目标的和谐统一。“四基”的基本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经验和基本思想。“双基”是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传统和基础。我国学生“双基”比较扎实,但在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方面比较薄弱。本次修订强调“四基”,强调对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的培养,这为在原来“双基”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找到了一条基本路径,对于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通过“四基”目标的达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在教学实践中,以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基本活动经验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过程。
三、着力培养“四种能力”和“两种意识”,使之成为数学教学的基本载体
本次修订在课程实施和载体方面形成重要特点。这就是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把这四种能力的培养看做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基本载体,作为培养数学思维的基本载体,也是作为实施数学课程的重要载体。
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的灵魂。什么是应用意识?修订稿指出,应用意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有意识地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什么是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内涵,要贯穿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始终。
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呢?首先,修订稿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充分考虑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其次,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论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基本路径。
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课程实施的中心环节,也为教师研究数学课堂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要围绕数学主题,不仅要关注创设情境、体现过程、注重操作与思考策略多样化,还要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关注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和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关注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与学生数学学习的探究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四、正确处理四对基本关系,为构建和谐、有效的数学课堂奠定基础
修订稿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对数学教学的基本定位。
篇4
谨防课堂单向注入式改换成多向放任式
新型的地理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的过程,它还涉及诸如单向型互动、多向型互动、成员型互动等多种互动过程,是多种互动过程的有机统一,同时也是一种复合型的教学活动。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通过合作教学可把许多原由教师完成的工作转向由学生小组合作和师生合作来完成,在这种合作教学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但在实际合作教学中,由于对合作教学的曲解,在具体操作中,教学方式出现了一个极端即由传统的单向注入式变为课堂放任式,教师应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协助者”、“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地理课堂应该成为对话的场所、交流的场所、辩论的场所,以至新型探究的场所。主体权是学生的,指导权是教师的。但要谨防“有形式而无实质、有探讨而无内涵、有思考而无引导、有讨论而无总结、有交流而无反馈”的讲形式、走过场现象。开放不等于放任,辩论不等于反驳。如归类出“比例尺和海拔高度的大小、时间和区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有关比例尺、坡度、气温和温差、风力、水平气压梯度力以及锋面移动速度和时间的计算”等。教师要加以点评和矫正,寻找正确方法与途径作出准确的判断与总结,强化训练与正误反馈,最终归类、整合学生探究后的实际问题和有效措施。在此,严防单项注入式改换成多项放任式。
谨防教师灌输式转换为学生提问式
篇5
关键词:英语教学;师生关系;新课改
事实上,初中阶段是极其重要的,很多学生已经进入了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开始发生变化。有部分学生呈现一种盲目自信的状态,做事学习凭兴趣,凭心情,逆反心理强,甚至专门和家长、教师作对,以此显示自我个性。对家长来说初中是焦虑的三年,对教师来说是着急的三年。每个学生个性不同,习惯不同,生活环境也有所不同,但笔者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闪光的地方。所以在新课改的指引下,作为教师必须更新传统教学观念。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积极向上的人生准则来维系,师生关系主要决定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以及个人素质、修养。教师要受到学生的尊敬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树立好自己的形象。
一、教师要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学生
从古自今,教师被誉为“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想而知教育事业是何其任重而道远。所以教师应该像园丁一样热爱自己的事业,无论刮风下雨都要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所有的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努力为祖国培育出栋梁之才。但教师的第一责任是要保持学生的天性如阳光一般,而不是强加教师的意志在学生身上。对每一个学生要亲切关怀、耐心帮助、平等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倾注全部的爱。
二、教师要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加强个人修养
时代在改变,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作为21世纪的教师,更应该注重自身业务水平和课堂驾驭能力的提高,个人能力才能达到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在生活中也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人师表不是一句空话,要想让学生和家长以及社会给予尊重,首先自己要做到洁身自好、自尊自爱才行。平时多看看教学杂志,上网查查学习资料,看看优秀课堂视频,用别人的经验去改善自己的教学和育人理念,加强个人修养,从而做一名真正优秀的教师。
三、教师对待学生要做到平等、公正和理解
平等、公平应是教师对待学生的基本原则,只有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才能树立起在学生心中的威信,从而实现“亲其师,信其道”,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特别是对待学困生,教师更应该拿出百倍的信心和耐心加以鼓励和引导,给他们以信心和希望,让他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所在。这样的细节虽不起眼,但是往往关系着学生对一名教师的评价,关系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还必须主动地接近学生,去倾听、理解学生,这样才能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而因材施教,促进他们的发展。另外,真诚是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也是热爱学生的具体体现。如果学生犯了错误,教师要及时批评教育;教师自己有了错也应该及时改正,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教师的语言要生动风趣,能够吸引学生
语言是教师传递知识、影响学生的主要媒介。教师的语言只有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并有逻辑性,才能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在语言表达中既要注意准确性,又要使其富于艺术性和感召力,尤其是英语教师,应讲究语音、语调及节奏的抑扬顿挫,要有一定的动作和表情来帮助对语言进行渲染,使其能更加有感染力。有些演员在表演时,什么道具都没有,却能把观众的心紧紧抓住,这就是语言的魅力。由于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初中教师更要做到语言形象、生动和直观,而且运用的描述或比喻要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实践,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关系
篇6
关键词: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专业术语 教学演示 课堂纪律 教学评价
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师不再是主体、权威,但也绝不会是课堂教学的旁观者。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的信息技术教师,努力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笔者经过近三年的新课程教学实践和摸索,总结出以下几点,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专业术语上要求严格准确
专业术语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对信息技术课中所涉及的专业术语要进行详细的推敲,不宜信口开河,想当然。如,在讲解《信息技术基础》有关图片素材时,教师经常会遇到“图形”“图像”这两个名词,也经常使用这两个词,然而很多人没有正确认识到图形、图像之间的区别,以至于经常将两者混为一谈,甚至有人误认为矢量图一定是图形,位图则一定是图像。如果信息技术教师自己都没有搞清课本中有关计算机方面的专业术语,教给学生肯定只会是一些错误的知识和概念。
二、教学演示主体与时机的合理选择
1.合理选择教学演示主体
信息技术课由于特殊性,演示几乎成为必备的教学环节。课堂教学的演示主体,除教师外,还应包括部分学生,以丰富演示的主体。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技术环境,让电脑也成为演示的主体。切勿整节课从头至尾演示主体全是教师本人,也不要一味地利用“先演示,后练习”的模式,适当时候也可采用先学生练习后教师演示的模式。根据学生基础层次不同的特点,对一些问题教师可利用动态截屏软件或课件制作软件做成相应的帮助文件,使之在网络上共享。学生需要帮助时,可通过计算机演示获得。这样既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又能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2.合理选择演示时机
教学演示勿盲目和随机性,应进行必要的演示设计。如:教师在讲解《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动画素材”一节有关Flash软件的常用工具功能时,事先未作充分的备课准备,上课时随意点击工具,随意绘制,未能有效地最大限度地展示Flash软件的真正功能,学生兴趣全无。如果该教师能对工具的使用进行精心的设计,笔者认为结果定会截然相反。笔者在讲解Flash的椭圆工具和线条工具时,在两个班级分别采用图一、图二进行演示教学,取得了截然不同的效果,其中采用图二进行演示的班级学生关注度高,比采用图一演示的班级学生反应更强烈,对Flash有更高的求知欲。可见,教师在演示的选择上不可马虎。
三、维护课堂纪律的合理途径
课堂纪律是影响课堂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能否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一个小小的纪律问题往往会让课堂的气氛、场面发生剧烈变化,甚至造成课堂教学的失控乃至失败。影响课堂的偶然因素既可能是学生偷偷地玩游戏,又可能是学生利用不良信息进行恶作剧,甚至是学生不服从教师的管理,等等。如果教师采取不当的措施,像罚站、扣分、驱逐、通知班主任等,容易激化师生关系,对课堂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不利;相反,教师如果一味迎合学生,或者任由学生我行我素等,走向另一个极端也是无助于课堂教学的。
如何构建一个和谐、活泼、有序、动静结合的课堂,信息技术教师大有可为。笔者的做法是:1.尽可能更多地记住学生的姓名,这有利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由于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特殊性,一般的教师往往要任教5个班级以上,要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确是一件不易的事,笔者用数码相机拍下学生的照片并注上姓名,存放在教师机上,用到时从电脑数据库中调出来即可。2.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信、互敬关系,既要留给学生较大的自主空间,又要严格控制学生的学习进度。3.小组长负责制。4―6人为一个小组,推选一名能力较强且有责任心的学生为小组长,建立一支有力的学生管理小分队,这既可减轻教师的管理负担,又能体现学生的自主管理,一举两得。4.学生学习时间和网上冲浪时间安排要合理。学生喜欢信息技术课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互联网,如何保证学生上网学习两不误,信息技术教师大有可为。笔者根据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对内容的喜爱度,控制课堂教学时间,尽量避免满堂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评价的合理操作
1.学生的个人学习过程评价
新课程非常注重教学评价,尤其提倡远程评价与作品评价相结合。信息技术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更应该关心学习活动的环境与氛围如何,关心学习活动的交流、指导是否有效。教师要防止评价的形式化,要针对具体的课堂问题、具体的学生,尤其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即时评价,引导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校正,并要注意反馈指导,提高评价的实用性,避免评价之后便无下文的“为评价而评价”。评价的实施并不一定非常正式和完备,只要能帮助师生反思,能调整教与学的方法与过程,就对课堂的效率提高有益。
2.学生的合作学习评价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教师在如何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又如何进行评价上大有可为。根据多年的尝试和观察,笔者发现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合作学习小组成为某些学生的“避风港”。某些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无所事事,或者做些与小组活动不相关的事情,但教师在很多情况下,对该小组的评价往往是统一的,所以,即使没有参与小组活动的学生往往也能得到与参与的学生一样的成绩,顺利过关。其次,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学习不平衡性。合作小组经常会演变成“学优生讲和做,学困生听或看,甚者根本就不听或不看”,学优生在小组中包揽一切,这样一来学困生在小组中仍然是被动的,没有表现的机会,从而导致了小组内学生学习的不平衡性。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上面存在的问题,说明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评价上是大有可为的,关键是如何进行评价。笔者采用了以下的评价方式:首先,采用组内评价。评价的侧重点是小组成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各方面的行为表现。评价采用无记名方式,更能让每位学生对自己及组内其他成员的行为进行客观评价。笔者以浙教版《信息技术基础》中的网站制作为例,评价表见图三:
注:评价采用5分制。5:突出贡献;4:较大贡献;3:一定贡献;2:较少贡献;1:很少贡献;0:没有贡献;-1:小组的负担、累赘。
其次,教师参与组间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教师更应注重对合作小组集体作出合理的评价,客观地反映出小组集体的素质情况。小组间的评价由教师和各小组组长共同完成,具体评价表见图四:
注:评价采用5分制。
3.学生的赏识评价
赏识评价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展个性、挖掘潜能的重要方法,然而,许多教师习惯于用“不错”、“好”、“很好”、“太棒了”来评价学生的回答,学生听多了也就没了感觉,还有些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无从评价,即使评价了也含糊其辞,不知所云。杜威说过:“希望得到尊重是人的天性中最深刻的冲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尊严是人类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教师对学生的赏识不能等同与学生父母对孩子的关爱,这是理性和感性的区别,教师的赏识源于对于学生的进步激励,源于对学生人生发展的尊重。对学生的尊重、赞赏、帮助和引导更能体现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道德人格和个人魅力,也是教育工作者赢得社会认可和尊重的重要条件。
总之,要提高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我们必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杨明全等.新课程下的课堂观[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祝智庭.聚焦信息技术进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
[3]吴涛.“输入秀”软件显身手――演示更直观教师更轻松[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
篇7
关键词 职业核心能力 课程教学模式 管理学实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产业正在转型升级,各行各业都在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一些新兴行业、新兴职业随之兴起并日益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学生个人职业成长,要求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不仅要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较高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学生除了具有专业能力以外,还应具备职业迁移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的其他基本职业能力即职业核心能力。
1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
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知识与技能之外取得职业生涯成功所必需的,是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一种综合职业素质,具备职业迁移的一种基本能力。全国职业核心能力认证项目(CVCC项目)将职业核心能力概括为三模块能力:基础核心能力,包括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自我管理等;拓展核心能力,包括解决问题、创新创业、信息处理等; 延伸核心能力,包括礼仪训练、演讲与口才、营销能力、领导力、执行力。
在课程教学设计时,引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地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不能只停留在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上,而要在每一门课程中融入职业核心能力的内容,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适应力、迁移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管理学实务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更应该以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开发为导向,把教学重点放在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上来,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
2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管理学实务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2.1以“模拟公司运营”为导向进行课程项目整体设计
管理学实务这一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应该立足于培养学生一种职业基础能力,即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要充分考虑职场情境,因此,管理学实务课程可以以模拟公司运营为主线,围绕全国职业核心能力认证项目里面的职业核心能力进行课程项目整体设计。该课程项目开发共包括十个大的项目,这十大项目整合了管理学实务课程的知识体系,详见表1。
表1:管理学实务课程项目体系
2.2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导向设计课程具体项目
在管理学课程教学设计时,首先,应该根据该课程程序性知识点确定要培养的“职业核心能力”;然后,根据确定的“职业核心能力”来设计具体的教学项目任务、项目实施方式以及项目评价依据。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主要是通过实践活动和行为训练来培养的,因此,在课程项目内容设计时,应该设计职业化的工作任务来加强学生的行动意愿和行为训练。在项目实施方面,应该将教师理论知识传授与学生任务落实相结合,教师要把握好任务完成时间,适时引导任务开展。在项目评价方面,应该重点以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情况为依据进行量化的等级评定。
2.3以“虚拟组织”的形式开展课堂项目化教学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入一种全真的企业环境,以财务资金为纽带激励学生尽最大努力去完成项目任务。管理学实务课程在课堂组织形式设计上,可以结合各专业特点,比如旅游管理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就可以引入旅行社和星级饭店等虚拟组织,将一个班分成4到5个虚拟组织,给定每个组织相同的虚拟财务资金,按照每个组织从成立到衰退等生命周期来开展课堂任务教学,强调公平的业务竞争,以此提升学生学习的真实感和紧迫感,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知识技能在工作中的时间应用,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成就感。
2.4以“多元化”教学方法灵活开展课堂教学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要求课程教学过程中每个项目任务要以行动导向为主,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综合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比如职业核心能力中的职业沟通、团队合作等适合采用角色扮演法提升学生的现场表现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比如解决问题、创新创业、信息处理等适合采取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的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比如演讲与口才可以通过专题辩论赛,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比如营销能力、领导力、执行力等适合采用项目化教学法,通过过程学习提升学生的能力;比如礼仪训练可以通过示范法,学生通过多次模拟训练来提高。
2.5以“教学目标”为导向采用多元化学习质量评价方法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要求课程教学改变传统的以考试分数为依据的评价方法,采取以动手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核心能力评价模式。该模式以职业核心能力内容为评价体系,对多种教学形式,如项目分析、辩论赛、技能操作、专题讨论、成果展示等,以自评、互评、教师评等多元评价主体来考核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历史;动与静
历史教学中“动”的教学状态表现为一种活跃的状态。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地发言、提问、展示等;教师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有效的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等,都是历史课堂中“动”的体现。而所谓的“静”就是外在表现形式上的静,是一种相对安静的状态。比如,学生安静地做题、看书、思考等。在安静的背后是学生思维的流转,对知识的思考与感悟,是在“动”的基础上升华的一种状态。
一、初中历史教学在新课改下的“动”态
1.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敢于说,勇于说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大胆发表个人观点,陈述历史事实,敢于针对历史事例提出质疑、相互讨论并进行评价。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多表达自身的观点,展示自身的想法与思维,从而能使教师更多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助于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并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思路与策略。其次,教师可以采用朗读的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以及总结性、评价性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采取学生集体朗读的形式进行教学。例如,教学八年级上册《的烽烟》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英《》的内容及影响时,可以采用集体朗读的方式进行教学。集体朗读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集体洪亮的声音使学生对朗读内容产生强大的震撼效果,从而加深学生对条约内容及影响的认识与理解。
2.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动手实践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对于学生参与历史知识的资料收集、整理与归纳、总结有了更高要求,强调学生处理历史信息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在这一要求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教学前对历史信息进行搜集,并制作成表格、线索链、简报等,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理与处理能力。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做课堂笔记,对于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勾画。这样能使学生重点记忆重要的知识,并且通过做笔记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在以后的复习中也能使学生一目了然,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初中历史教学中“动”的最高表现是动脑
首先,体现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彩的设计与提问。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的烽烟》时,教师通过在课程开始时设置疑问:“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呢?”以此充当整篇教材的导火索,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思考。这样的提问巧妙调动了学生的思考,并且梳理了学生的思路,有助于学生有条理地了解整个历史事件的脉络。其次,“动脑”还体现在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讨论与发言,教师巧妙的设问能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积极投身到思考与讨论的环境中,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后,“动脑”表现在师生间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以及教学设计外的思想展现。
二、初中历史教学在新课改下的“静”态
1.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静”是一种相对的状态,是安静环境下思维的流转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沉浸在历史知识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巧妙设置疑问,能使学生瞬间沉浸在思考的海洋中,M行历史知识的分析与思考,这种“静”态之下是学生思维的跳动,是对历史知识的总结与分析,能有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要善于设置疑问,使问题具有层次性,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之外进行有效探索,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投入到对知识的思考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2.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的学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因此,学生的自主阅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得到体现。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教师要善于教导学生阅读的方法与技巧,使学生学会阅读,能在历史的阅读中感悟历史,把握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并能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进行深入阅读,从而加强阅读的有效性。
3.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练习
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的重要环节,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习题的练习。新课改下习题的练习,不是教师实施“题海战术”,而是有针对性地进行主题练习、单元练习等,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查漏补缺,提升学习能力。历史习题的练习需要安静的环境,需要学生对历史材料的静心分析与思考,做到细心、静心和专心,从而提高做题的有效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动静结合”的教学方式能使课堂教学在积极互动的过程中加入宁静的沉思,使课堂教学有序进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需要教师合理结合“动”与“静”,不要流于形式上的模仿,而要切实实现“动”与“静”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愉悦地学习历史知识,提升学习有效性。
篇9
一、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特点
1、超媒体浏览方式。传统的阅读,不论是书本报刊还是影音录像,都是以线性方式的顺序组织内容,而人的思维常常是跳跃的,计算机可以为我们提供超媒体的链接方式,使得我们完全可以从主观、从兴趣出发进行跳跃式的浏览,按照我们的思维习惯组织信息。
2、表现力强。信息除了有文字、声音、视频影像外,还可以创造出MIDI音乐、图像、动画这些新型的信息载体。采用这种多媒体进行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部动机,对学生知能发展的各个环节,感知、理解、记忆、应用等都能起到有益的影响。行为心理学认为,学习起因于对刺激的反应。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把信息通过各种感觉传递给大脑,充分调动学生眼、耳和脑的功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还可使学生进一步接近学习内容。
3、交互性。多媒体计算机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多种人机互手段,使得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需要、兴趣和爱好,利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对当前的学习内容做出主动的、适应自身情况的积极选择,使得教学模式由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师生对话向人机对话转变,大大的改进了传统的教学风格。
4、可以进行网络教学。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正在进入新的阶段。随着信息基础工程的大力建设,网络教学必将进一步发展,成为未来教育的重要形式,传统模式的教学体制受到严峻挑战并渐渐淘汰,新机制下的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已大势所趋,并已渐成规模。
二、多媒体技术教学的优点
1、清晰表示演绎过程和模型。多媒体教学法可以将繁杂的数学推导和模型转化变为直观生动的多媒体演示,既节约了教师的板书时间,又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众所周知,经济学是一种以数理逻辑为基础的经济理论,也就是说,它的每一个原理都可以用特定的数学模型表述和演绎。数学推导和模型的描述也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如一般均衡理论、福利函数、帕累托最优原理等。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法,教师不仅将大量的宝贵时间花费在书写公式、画图、表和抄写案例上,而且很难反映同一图表中画曲线的变化的过程,效果也不好。
因此,要提高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必须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因为这样可以在预先制作的、各种形式的课件中把大量的数学公式的推导和图表及其变化的情况清清楚楚地表现在屏幕上,既可以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又可以通过直观的多媒体演示提高教学效果。
2、模拟使内容直观。多媒体教学法可以多感官刺激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经济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内容较难,因此考虑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使内容简单化,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常思索的问题。多媒体教学法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难题。例如,关于市场理论,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模拟制作出每一个市场结果的动画片,使学生有一个感官的认识,就可以很好地理解、记忆这一部分内容。
3、充分展示案例。多媒体教学法能很好地体现案例教学的特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经济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学科,如果离开了实践的支撑,其理论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经济学原理的讲解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大量的实际案例,案例教学法就成为教学的有效途径。媒体教学法是展现案例教学的最好方法,媒体教学法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将实践中遴选出来的特色案例直观地通过动态化和形象化画面表现出来。用多媒体的智能化模拟仿真功能,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和领会教学上的难点,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创造能力。
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教学课件内容的设计。在教学课件的设计中,首先,内容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不能把多媒体课件变成面面俱到的电子图书,这样不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其次,结构要逻辑清晰,思路应完整顺畅,采取分级设计,体现教学内容的树状立体结构,并建立相互的链接,使各模块之间、各章节之间能够进行相互跳转;最后,课件中画面的色彩要搭配合理,既增强视觉刺激,又要避免长时间刺激所导致的学生视觉神经的疲劳。
2、多媒体教学系统功能的综合应用。多媒体课件的简单或复杂程度,应重在准确、简捷和恰到好处的教学实用性,要尽量以少而精的计算机资源,发挥各种功能的优势,做到媒体优势与效益的有机结合,制作出简而优的多媒体教材。
篇1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树立和落实这一科学发展观,对于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妥善应对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和挑战,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对于做好新时期财政工作至关重大。 一、科学发展观是做好新时期财政工作的根本指针
1、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理财观的思想基础,为财政工作指明了方向。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念,是制定发展战略、发展方针、发展规取向,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的和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同样,对财政工作而言,有什么样的理财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财政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和政策取向,就会对整个财政实践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科学发展观决定着科学理财观,能否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统揽财政工作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并把它切实贯彻到财政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体现到财政活动的每一项内容,落实到财政法规和政策之中,不仅直接决定着这个时期财政工作的理念和政策取向,而且必然决定着这个时期财政发展的路径和财政改革的成效。为此,财政工作只有自觉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更新理财观念,转变理财方式,提高理财水平,才能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和稳固、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
2、科学发展观是确保财政部门正确履行职责,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的重要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具有筹集和调节收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等功能,既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能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财政税收政策的调控作用,以及财政资金投入方向和投入力度变化所产生的导向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地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且还能够协调城市和农村、地区与地区、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发展,支持扩大对外开放,从而更好地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财政部门作为财政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自身建设,才能正确而有效地履行制定和执行财政政策、组织财政收支、实施宏观调控、开展财政监督、协调利益分配关系等职责,为振兴国家财政服务,为推动“五个统筹”,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3、科学发展观为破解当前财政工作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财政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财政工作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同时应当看到,处于转轨时期的财政,由于种种原因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够配套,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未完全落实到位,尤其是省以下政府间分配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和规范,部分基层财政比较困难;二是我国市场发育程度不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尚未理顺到位,公共服务的边界不够清晰,政府尤其是财政越位与缺位现象并存,财政收支矛盾尖锐,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的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增长偏快,加重了财政风险压力;三是财政职能作用在某些领域尚未得到应有发挥,财政工作的理念和方式、方法也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要求,财政理论建设相对滞后于财政实践;四是经济领域中违法违纪现象仍较普遍,财经纪律松弛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好转。上述矛盾和问题是多年累积下来的,既有认识和理论上的根源,也有体制和机制上的原因,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深化财政改革,加快制度创新,强化财政管理,严肃财经法纪,循序渐进加以解决。
4、科学发展观是检验财政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公共财政作为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一种财政运行模式,旨在解决公共问题,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要,服务公众利益。但在实际工作中,公共财政的上述目标可否达到?亦即政府解决公共问题的能力怎么样?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好不好?服务能否满足公众需要?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其中最重要的是看其是否有利于促进“五个统筹”,是否有利于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而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和本质要求。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既是做好财政工作的思想源泉,也是检验和评判财政工作质量和工作成果的重要标志。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管理者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