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传统教育范文
时间:2024-03-28 11:15: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红色传统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新媒体;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
引言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下,新媒体成为了关注焦点。而革命传统教育作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一部分,它可使青少年深刻认识党和人民奋斗的光荣历史,继承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因此,进一步认识新媒体在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中的应用,更有利于革命传统教育的开展。此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对象主要是当代的青少年,身份主体是学生,同时还有游客、社会工作人员等青少年。文中分析新媒体在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现状,对新媒体在革命传统教育的应用进行探索。
一、新媒体在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一)青少年新媒体使用情况
从整体和本质上来看,青少年对新媒体使用的总体态度较为积极,并认同新媒体的现实价值。在当今社会,微博、微信已成为国民通用的新媒体,方便快捷始终是人类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另一方面,绝大多数青少年对新媒体的使用频繁,几乎坚持每天都使用或者经常使用。这提示我们社会确实是向着快节奏的生活发展,微信微博等以小资讯信息传播的新媒体才会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二)新媒体在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中的应用
青少年关注的新媒体以新闻资讯,信息短而精辟,较适合现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的生活为主要内容,也存在着关注一些娱乐八卦等信息的人。同时,只有部分青少年表示会用微信、微博来关注文学艺术的内容,因为觉得这方面的内容可能是单靠微信、微博是不能完全展示其魅力的。但微信、微博不会只局限于此。所以有小部分人会同时关注游戏、生活信息领域的其他内容。而在新媒体关注革命历史信息情况这部分可以发现,当今社会国民不太关注革命历史,对革命历史不太了解。因此革命历史的教育仍需要加大力度,这也恰好有上一题的调查结果支撑,也回应了整个调查,微信、微博是现在最流行的新媒体。在关于青少年浏览、转发红色革命内容情况进一步表明人们对于红色革命教育内容在实际生活中还不是很关注。
(三)青少年对新媒体在革命传统教育中的看法
利用新媒体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看法中,接近一半的人表示赞同,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实施。相对的,有的人也表示中立,觉得这并不是很重要。而有小部分人表示,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可能较容易达到广泛的影响,却不深刻,并且觉得还是传统方式比较好。关于历史,只要有机会了解,一般就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只有仍然有人觉得微信、微博这样的革命教育方式,是很容易搞乱历史和颠倒是非的。因为总有人不懂得节制,随意加工,昧着良心,只为吸引。但多数人表示未来是乐观的,想法较积极。另一方面,针对青少年认为通过新媒体对了解红色革命历史是否有帮助的调研中,有绝大多数的人在这时候表示确实是有一点帮助了,特别是接近一些相关的日子时,更加会去主动的了解相关革命历史。这大大地增加了老百姓对红色革命历史的熟悉度,确实有助于我们了解红色革命。但他们还是觉得在了解革命历史的方式上通过纸质媒体传播革命教育思想更适合青少年。
三、新媒体在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中的现状分析
(一)“微信微博”是认知度最高的新媒体,但并非被完全接受
在微信、微博十分流行的现在,还是会有人保持自己的姿态,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不会去追随大流。甚至有超过一半的人会选择除QQ,微信、微博,贴吧,论坛,人人网的主流社交媒体网络以外的媒体。
(二)通过“微信微博”来传播革命历史信息的条件暂时没有达到
在现在快节奏的生活,微信、微博确实是非常适合社会与社交,但似乎未有能力接受传播革命历史信息,传递红色精神的条件。究其原因,就是微信、微博里出了这些内容,还大量掺杂着许多十分混乱的信息,让人看不过来。因为在这娱乐化越来越严重的影响下,历史这种较为庄严的且有巨大争议性的话题,比较不适合出现在这样的环境中。这可能就是被调查者们不是太过看好这种行为的原因。再者,我国的爱国传统教育亦需要加倍努力。
(三)人们迫切希望青少年受一定的革命传统教育
人们都迫切希望青少年能通过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来进行对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尽管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去做,但都希望可以进行一定的革命传统教育。相反,也有人表示反对,并且建议还是用原来的传统教育方式会比较好。但无论怎样,人们都希望青少年受一定的革命传统教育,认为革命传统教育是必要的。
四、对策与建议
(一)充分挖掘利用本地红色资源
对革命史中的重要时间节点进行回顾,对英雄人物事迹生动呈现,以此来唤醒青少年对红色革命教育的关注。同时,应深度挖掘本地红色资源作为新媒体平台传播革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如推送本地革命传统故事、革命人物介绍,采访先烈后辈传承革命精神的影像资料,革命遗址走访、新旧照片对比等图文信息。
(二)注重大众对信息类型的需求及呈现形式
革命传统教育的新媒体运用需以受众需求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将革命传统教育在内容上做到与时俱进,在形式上做到丰富多样。如可借鉴网络语言,结合近期热点事件、话题进行革命传统文化传播,也可通过漫画的形式还原革命历史故事,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相结合。
随着新媒体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使用,新媒体正深刻改变着青少年的信息传播环境,拓宽校园信息获取和知识传播的网络平台,使青年学生思想价值观念更加多元化,并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发挥网络媒介的载体优势,丰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对青少年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调研时间关系,本文仅提出两点建议,关于如何使用新媒体才能更好的传播革命教育还有待深入的了解与讨论。新媒体本就属于新鲜事物,将新媒体传播优势与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结合还需要漫长的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篇2
该景区追求大自然的生态和野趣,营造水乡“森林公同”,构成了一个协调、和谐的大自然生态景观:春是桃红柳绿,夏是荷藕飘香,秋是杏林尽染,冬是雪融芦花,四季如诗如画。
革命传统教育区
该区是以革命史迹介绍和《沙家浜》创作过程为主线的人文景观区。突出芦苇荡风景区以革命传统教育为内涵的性质。革命传统教育区主要有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瞻仰广场、浮雕墙、沙家浜亭、东进桥、鱼水亭和碑廊、象征18个伤病员的18块形态各异的自然石等景点,以雕塑为主要表现手段。其中位于瞻仰广场中央的主雕塑高达8米,重60吨,由创作纪念堂内坐像的著名雕塑家、四川美院原院长叶毓山创作。
红石民俗文化村
由教育区向东穿过牌坊,便是与其紧紧相连的红石民俗文化村。该村集江南水乡特色建筑之大成,再现时期江南水乡的小村风貌。建筑依水而建,前是宽阔水面,橹声咿呀。苇叶青青,一派水乡恬静;后是新篁、荷塘、小溪,一片农家景象,展现了沙家浜独特的民俗风情。红石民俗文化村设有文昌阁、土地庙、根雕馆、婚俗馆、古船馆、春来茶馆、古戏台等景点。
水生植物观赏区
与红石民俗文化村毗邻的是水生植物观赏区。这里的水榭、栈桥会把游客引向水生植物丛中,并使他们流连忘返。碧波之上,方绿丛中,垂钓俱乐部“双莲轩”和300米的垂钓岸线静卧其间,远是芦苇,近是粉莲,怡然品茗,悠然垂钓,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芦苇活动区
芦苇活动区是整个景区的核心。分成水上和陆上芦苇迷宫两大区域,纵横交错的河港和茂密的芦苇,构成辽阔、狭长、幽深、曲折等多种形态的水面或陆上芦苇空间,形成一个个迷宫,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追寻野趣和体验当年新四战芦苇荡情景的场所。农家园是芦苇活动区的一个亮点,水车、牛车、风车、高竖桅杆的农船和船坊尽现农家生活的乐趣。第一代“春来茶馆”再现出当时遍布沙家浜村落的小茶馆原形。踩水车、竹林嬉戏,尽享农家生活乐趣,与芦苇迷宫相得益彰。
篇3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金色教育;红色旅游;;体制改革 会宁县位于甘肃中部,白银市南端,东依静宁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南与渭县毗邻,西靠安定区,北靠端远县,总面积6439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58.33万。会宁作为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的革命老区,这里民风淳朴,人勤劳善良;作为教育名县,享有“全国高考状元县”之称。近几年来,会宁县继而打出了红色旅游、金色教育以及绿色农业三张牌,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这片古老土地的经济发展已慢慢变得力不从心了,因此,怎么改善经济困境,创一条自我发展之路,已成了摆在会宁人民眼前的重要问题。
一、 会宁地区的发展现状
总体来说,作为西北一个贫困大县,会宁地区的发展不容乐观,挑战重重。面临着各方面难题,第一,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会宁地处黄土高原,区内黄土深厚,植被稀疏,地标支离破碎,水土流失53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第二,传统农业生产力低下,会宁是一个典型的靠天吃饭的地方,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农业都是传统的旱作农业;第三,基础设施差,交通运输线路不完备,由于历史、地理、经济条件的限制,会宁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较差。第四,城乡二元化明显,城乡人民收入日益拉大;第五,可利用水资源少,并且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平衡,会宁县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地方,年均降水不足300毫米,而年蒸发量却高达1700毫米,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不均匀。
二、会宁地区自我发展
自我发展,经济学认为是指商品生产者利用市场经济的一切条件,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合法措施,从技术、管理等方面发展,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实力。会宁地区的自我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还需要呼吁民众,改变环境意识,改善生态,从根本上减轻水土流失,荒漠化等问题,改变靠天吃饭的传统,掌握先进的灌溉技术,实现会宁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走出一条自我发展的道路。
(一)发展特色经济,发展绿色商品农业
特色经济,是一种按市场经济的要求,依据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的现实基础、资源条和生产力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确保可持续发展的的具有西部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继续加大红色旅游的开发,以红色旅游带动一批绿色产业的发展
会宁作为红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的革命老区,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旅游价值,近年来会宁人民重视发展红色旅游,逐渐形成一条以红色会宁为路线的旅游带。发挥红色文化优势,抓住会师圣地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20个红色旅游城市的机遇,打造红色圣地、绿色家园、金色希望(教育)的红色旅游品牌,通过新闻机构、影视传媒、出版展览、文艺演出等渠道和方式,广泛宣传红色旅游的独特优势,扩大会师圣地知名度。
(三)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建立适合现代化教育的教学体系
会宁人在教育上的“苦抓,苦教、苦学”和“乐供,乐学”的三苦两乐精神是状元县形成的根本原因,会宁县政府极其崇尚教育,他们在教育上的投资是惊人的,几乎把全县收入的一半投入到教育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会宁人最根深蒂固的思想。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提高师资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四)加强政府职能的转变是民心所向
所谓政府职能转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职责、作用、功能的转换与发展变化。包括管理职权、职责的改变、管理角色的转换,管理手段、方法及其模式的转变等。十六大报告指出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机构需按这个总要求转变职能。
(五)渐进的生态危机敲响环保警钟
生态危机是指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使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威胁的现象。是生态失调的恶性发展结果。会宁县自古就有广田薄收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于是越穷越垦,越垦越穷,就这样恶性循环。这些年一直在建退耕还林也成果不是很显著,主要原因是当地人们对生态危机的认识不够,对于生态林的保护意识不够强,再加上气候干旱,树苗林木的成活率低,这俨然都是政府面临的一些难题,因此,笔者认为,适当的退耕还林,退牧还林,加大气候自己的调控能力,逐步改善这种恶劣的气候状况,如果要行之有效,关键是做好农民的细想认识工作,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可以组织农民进行知识的讲座,普及环境知识,提高危机意识,树立自觉保护的意识,这样才能让这份工作行之有效。
(六)现代教育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冲击日益彰显
会宁地区传统的教育一般比较重视升学率,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考入大学,而在这个大谈全面素质教育的今天,会宁传统教育也不得不停下来思考一下。会宁人有典型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思想,如果说教育的发展能带动经济的发展,那么为什么今天的会宁在拥有历史教育的辉煌时,却依然贫困?很显然,今天的会宁教育,因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以及自身的局限性,不同程度的显示出弊端。
四、结语
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经济日益发达的时代,会宁人民面对的挑战是严峻的。地处祖国西北干旱地带。自然环境恶劣,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近年来生态平衡又遭破坏,在这个敏感的过渡带上,想搞经济建设,会宁人民得付出更多的辛勤劳动。一方面,会宁人民要克服限制自身发展所面临的困难,提高自身发展水平,实现脱贫制富,另一方面,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接受时代的挑战。在这片贫脊的土地上,家乡人民正向和贫困、封建、落后发起挑战,一场新的社会变革和生存理念正洗礼着家乡人民的心声。希望家乡人民早日脱贫制富。(作者单位:三峡学院民族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文晖.不发达地区经济振兴之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周良霄,顾菊英.元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篇4
了解英雄,听红色经典故事
在清明节,对孩子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继承革命先烈们的精神,为他们提供更多有益的精神食粮,是我们老师的重要责任。
“要给孩子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考虑到我们手上的资料有限,单靠教师和幼儿园的力量可能不够满足教学活动的需要,于是我们充分发挥了家长教育资源库的作用,发放了《告家长书》向家长详细介绍了活动的阶段进程,请家长配合,与孩子一同查找资料。正是由于家长的积极支持与配合,我们的红色文化活动如火如荼顺利开展了起来。爸爸妈妈们上网查找资料,带着孩子一起到图书馆去寻找历史遗留下来的经典故事内容,打印了孩子最喜欢的革命烈士的图片,孩子心目中的英雄形象渐渐树立起了身影。老一辈的爷爷、奶奶们也毫不吝啬地敞开了他们丰富的资源库。在孩子们的爷爷、奶奶的脑袋里,由于曾经历过那样一个特殊年代,红色精神已经深深地在他们的心里扎了根,他们回忆起曾生活过的环境、经历过的战争年代,向孩子们娓娓讲述了他们记忆中的革命先烈故事。正是由于家长和祖辈们的参与,大大提高了幼儿对革命传统的兴趣,孩子们将听到的故事带到幼儿园与同伴一起分享,班级“革命故事分享会”中孩子们个个都积极踊跃参加,大胆地讲述着自己心目中的英雄,绘声绘色的语气、语调,大义凛然的刘胡兰、机智勇敢的王二小、勇炸碉堡的、身堵枪眼的……一个个英雄的形象仿佛就在我们眼前,红色文化开始走进幼儿的心间。
歌颂英雄,设红色教育活动
不管是多么枯燥、多么深W的课程,只要有了“兴趣”这一前提,孩子们自然能将学习欲望和学习成果发挥到极致。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走进红色故事,感受它独特的革命传统文化,让其深入到每一个孩子心中,笔者从幼儿的实际出发,结合儿童革命故事本身进行挖掘精髓,以培养幼儿爱国、好学、诚实、友善等品质为核心,将红色文化进行有机渗透、创造性地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用故事来陶冶幼儿的情操,如在综合活动《心中的英雄我来做》中,笔者重点给孩子观看了革命烈士的故事视频,孩子们从中学习了英雄们勇敢、善良、正义、团结、爱动脑的优秀品质,引导和鼓励孩子大胆讲述心目中的英雄以及他们的事迹,并画出他们的形象。在生成活动《鸡毛信》中,笔者通过引导孩子观看视频、听故事,让幼儿感受革命小战士海娃机智勇敢、爱憎分明、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了解和懂得了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是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初步激发了孩子树立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
演绎英雄,说红色经典剧本
《鸡毛信》这部儿童战斗故事结构单纯,情节曲折惊险,富有童趣,很适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故事中勇敢机智的海娃、奸诈凶狠的日本鬼子、醉醺醺又野蛮的特务等角色之间的冲突,制造了一个接一个的悬念,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红色。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非常适合改编成儿童剧本,让孩子们进行表演体验。那么,怎样让大班的幼儿去把握角色,表现出角色的特征,表演好剧情,更好地领悟其中的精髓呢?在实施过程中,笔者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谈:过去那事。根据幼儿想了解旧社会里故事的心理,笔者开展了谈话活动“讲那过去的事情”,让孩子们通过忆苦思甜,感知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知道要学好本领,今后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二看:红。引导孩子观看儿童战斗故事片《鸡毛信》,看看影片中的演员是如何成功地表演、塑造这些角色的。然后通过集体活动的形式,引导幼儿学习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声音、表情、动作去表现不同的角色,并进行角色PK。
三亮:独特风采。在孩子们掌握了整个表演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孩子们进行分组表演,做到幼儿人人参与,笔者进行进一步的个别指导,使幼儿的表演更加逼真到位。每一次表演结束时,笔者都会引导孩子们交流评议表演情况,并结合大家的投票评价请表演好的幼儿上台再现表演片段,以供大家学习提升。
篇5
一、
指导思想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学员为中心,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引领,发掘中草药文化资源,深化启蒙精神内涵研究,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教育普及,讲好朱家楼子故事,推动传统旅游与民俗旅游、生态旅游、研学旅游等相结合,不断创新旅游发展模式,丰富研学旅游产品体系,提高研学旅游服务质量,实现研学旅游特色化、差异化、品牌化发展。
二、
精心组织实施
各部门按照《管理方案》责任分工与组织实施相关要求,结合朱家楼子情况,制定中医药文化研学旅游工作实施办法,开发中医药研学线路、产品,开展研学主题活动,培育中医药研学活动相关的旅游大项目,定期做好汇总,建立长效机制。
三、
基本原则
(一)突出中医药药理知识文化,强化教育功能。坚持把研学旅游与传统教育等相结合,充分展现朱家楼子特色文化内涵,把朱家楼子研学旅游打造成为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
(二)突出统筹规划,推进融合发展。强化“旅游+”理念,推动传统旅游与生态旅游、研学旅行、传统文化旅游等相融合,提升朱家楼子研学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
(三)突出改革创新,统筹区域联动。充分整合全市研学旅游资源,建立研学旅游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产品互补、市场互动、客源互送的多赢发展格局。
(四)突出以学员中心,强化政策惠民。不断创新中医药文化研学旅游产品体系,丰富产品业态,制定惠民政策措施,突出中医药研学旅游的公益性,让人民群众在中医药研学旅游中享有更多的获得感。
四、主要内容
(一)打造新时代山水朱家楼子赛华佗中医药文化旅游目的地。深挖启蒙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内涵,充分整合宜昌市乃至湖北省研学旅游文化和资源,打造具有宜昌特色的红色文化研学目的地体系。
(二)完善中医药文化研学旅游产品体系。坚持市场导向,针对不同客源群体,整合旅游资源,突出产品特色,打造中医药文化研学旅游产品。进一步细分中医药教育客源市场,针对中小学生、社会青年、企业员工、民兵预备役等社会公民群体,重点推出能满足中小学生自然体验教育、青少年传统教育实践、社会青年企业员工拓展教育的研学旅游产品体系。推出具有朱家楼子特色的系列研学游中医药旅游精品线路。
(三)构建中医药活动体系。结合重要节假日,借助研学旅游合作交流系列活动,组织开展中医药研学系列活动。策划举办中医药教育进景区、研学夏(冬)令营、启蒙精神中医药研学主题展览、启蒙精神主题药学征文等研学旅游系列活动。
五、主要措施
(一)
加强营销推广。配合全省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围绕打造“赛华佗”中医药旅游线路,策划提升中医药文化研学旅游产品体系,丰富产品内容。制定中医药文化研学旅游团队奖励政策,协调对接旅行社、中医药旅游景区和在线网络销售商,把中医药旅游景区与其他旅游资源有机结合,做好中医药旅游线路产品的设计与落地工作。充分利用中央、省、市等多级宣传平台,形成系列中医药文化研学旅游精品栏目。
(二)建立体制机制。健全中医药旅游发展体制机制,支持涉旅部门强化中医药旅游融合发展职能。促进中医药旅游与乡村旅游、温泉旅游、森林旅游、冰雪旅游、垂钓等新业态融合发展,丰富中医药研学旅游内容,增强中医药研学旅游吸引力。完善各市联合推进机制,探索推动中医药研学工作发展的有效思路和方法,加强部门会商,推动区域协作,形成常态化资源整合机制,推动中医药研学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三)加强政策联合。积极探索其他研学基地合作机制,出台具体政策措施,共同开发中医药研学品牌,打造中医药红色研学产品体系,实现资源共享、产品互补、市场互动、客源互流的多赢发展格局。
(四)完善品牌体系。以中医药旅游为统领,以“赛华佗”中医药旅游产品体系为支撑,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中医药研学品牌体系,编制中医药研学导游词。结合自身特点,进一步丰富提升旅游景区产品内涵,开发中医药研学线路,打造出符合“赛华佗”品牌的红色研学产品体系。深入研究启蒙精神,培育启蒙性教育品牌。依托基地,打造享誉省内外、彰显中医药文化永恒魅力的研学旅游圣地、教育培训基地和文化创意高地。
(五)推动融合发展。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紧紧抓住全域旅游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契机,以中医药旅游景区和党性教育基地为依托,充分发挥中医药景区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中医药研学游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中国传统文化游、历史古迹游、爱国主义教育游等有机结合,争取将更多的旅游景区发展成能开展中医药研学活动的教学点,推动中医药研学实现跨界融合发展。
(六)发挥市场作用。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开发中医药研学旅游,积极开发中医药研学的产品和体系,充分发挥旅游企业和旅游酒店的优势,为中医药研学的开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坚实保障。
六、组织实施
(一)
准备阶段
2018年5月—6月,印发《中医药文化研学旅游实施方案》,各部门制定具体中医药研学线路、产品,编制研学课程,全面启动中医药研学旅游试点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
2018年7月—11月,基地选择1-2所学校开展试点工作。组织开展红色研学主题活动,做好中医药研学旅游的资料汇总和经验总结,为进一步全面推广中医药研学旅游工作做科学指导。
篇6
成都棠湖科学技术学校
“四化”教育,即家、孝、农耕、准军事化。我们棠科校长期坚持四化教育,培养出有特色的合格的中职毕业生,输送个社会,获得好评。
一、“家”、“孝”文化。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中国是一个讲究家庭和睦的社会,家和孝的观念深入人心。“家和万事兴”,学校的发展,更取决于“家和”。校园中的爱“家”教育爱家教育形式多元化,如,绘画、朗诵、表演、书法和日常生活和关爱,在家文化的感召之下,更爱家,爱班级,爱社会,爱祖国。校园特色文化教育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百善孝为先,以孝行天下”,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鉴于此,学校把孝德文化贯穿于学校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各方面,从师生的课堂教学、日常行为、校内外活动、养成教育等方面,以“读”“说”唱培“演”等形式,培育学生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行善德做善事,让孝德教育发扬光大,让学校教育更具特色。特别是教育督促学生利用假期在家中行所能行孝行、孝心,体谅父母的家庭实践活动,让家长大为感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父母养育恩情的伟大。
二、“农耕”文化教育
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生产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丰厚、多样的衣食产品,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色彩缤纷的精神财富,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文化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学生轻视农民、漠视农业,不参加农业生产,农耕文化更是一无所知。为此,学校结合实际,在校园里实施“农耕文化”特色教育旨在以“农耕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现代农业意识,培养学生“田园文化”素养,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打好人文基础。
把“家”、“孝”、“农耕”传统文化教育继续向纵深推进,把感恩励志教育、敬老孝亲教育、挫折教育、劳动教育、红色革命传统教育纳入到学生成长的全过程中,让学生赓续红色基因,爱国、爱党、爱家。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德育教育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领德育工作全过程。
三、准军事化管理 准军事化管理,是棠湖科技技术学校的传统之一。
学校坚持文化、专业教学的同时,注重对人的培养,而准军事化管理是是学校有效的管理措施之一。具体体现:
1、各班以“中队”命名,并授旗。让学生有一种军人的自豪感,自我约束力,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2、坚持每天早晚集合点名。
3、坚持寝室军事化管理。
本学期要求学生按德育处要求做到以下四个统一: ①、内务的整齐统一(物品摆放、卫生标准一致); ②、衣服的整齐统一(统一的床上用品、统一的作训服和专业服); ③、上课、就寝、就餐、参加集会等的统一要求; ④、学生奖惩制度的统一执行。
篇7
源流》是由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主管主办,广东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广州地区老游战士联谊会协办,是全国创刊最早也是广东省唯一的具有国家正式刊号的革命老区宣传综合类月刊。刊名由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叶选平题写。
20多年来,《源流》以弘扬革命老区精神,传承革命老区传统,为老区人民服务,为老区建设服务为宗旨,立足广东,面向全国,贴近老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宣传红色革命历史、现代老区风采、脱贫奔康、文化建设等,为老区人民鼓与呼,在全省全国的老区宣传、进行爱国教育等方面形成了品牌优势。《源流》已成为各级党政领导、各地老区建设工作者、关心老区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友好人士,研究、了解老区的重要窗口和主流平台;成为宣传社会核心价值观,对广大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工具和重点读物。期刊采用60克双胶纸、平版胶印,色彩鲜艳饱和,印刷网点清晰。
《源流》十分注重形式与内容相统一。两者相得益彰。在整体装帧设计上,《源流》注重版面设计风格化,以独到新颖的创意理念,使整体艺术效果趋向于清新简约;注重“悦读”文化内涵,突出中华民族特色,既体现了老区刊物的严肃性,又不失大众化和高雅品位。
篇8
【关键词】 红色旅游景区;企业文化;现状;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营造自己的文化氛围成为具有战略眼光旅游企业家的着眼点,因而要用自己的独特文化底蕴去塑造企业、感染员工,把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整体发展的动力。红色旅游把参观游览与传承无产阶级的光辉革命精神相统一,把旅游度假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融为一体,是旅游观光、政治教育、文化传播等功能集合体。对于以文化底蕴为基础产品的红色旅游景区,要在新的竞争中独树一帜,必须建设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一、红色旅游景区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1、地区发展不平衡,缺乏整体性
当前我国红色旅游景区企业文化,从状态上来看,具有明显的不平衡特征。主要表现为:改革开放特区和沿海东部地区,先于、快于、优于一般地区和内陆中西部地区;政府重视的景区,对待红色旅游企业文化建设严肃认真的程度远远高于其他不被重视或重视程度不够的景区。因而,从整体上说,缺乏系统的整合目标。
2、同质化和表面化现象严重,缺乏战略性
不少红色旅游景区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只会盲目效法其他企业文化内容,而不会总结继承自己独特的红色内涵,并结合时代需求,进行文化创新、突出个性。这些刻意的模仿不仅使红色旅游景区失去自身本应具有的有深度、有内涵的企业文化,反而导致了同质化和表面化,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进而导致了企业文化的失真。
3、混淆红色文化和企业文化,缺乏“红色文化”
据笔者实地考察调研了解到,当前大约75%以上红色景区在文化建设时忽略了老一辈革命家留下的具有革命精神和深刻内涵的优秀传统文化,丧失了红色旅游景区内部文化本质,只注重发展红色旅游的经济价值。这将误导企业走向一条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的非可持续发展发展道路。部分企业还误把红色文化等于企业文化的差别,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
二、红色旅游景区企业文化建设的“四个结合”
1、把握整体与发展个性相结合
景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从企业整体系统出发,把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和管理结合起来,以实现企业行为控制的软硬结合。但是,红色旅游景区在接受大众普遍先进企业文化的同时,学会经过吸收、消化,融合为自己的文化个性,才能具有先进性。优秀的企业文化,要做到把握整体和发展个性相结合,坚持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个性,保持和发扬企业特色风格。
2、文化建设与企业创新相结合
红色旅游景区企业文化建设既要有传承性,又要与时俱进,在传承企业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加大创新力度,注重特色文化建设,着力提升景区的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实力。例如,井冈山精神是井冈山风景区将企业文化与景区党建相结合的典范。此外,红色景区应将企业文化创新与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相结合,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员工的行为规范中去。
3、行为文化与制度文化相结合
红色景区行为文化建设是景区企业文化建设的支撑,制度文化建设是保障。景区行为文化建设事关景区的整体风貌和文明程度,是软文化,管理制度是实现景区目标的有力措施和手段,是硬文化,两者软硬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红色旅游景区要建设影响深远、内涵丰厚的企业文化,把行为文化与制度文化建设相结合无疑是一种便捷、有效的手段。
4、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相结合
红色旅游景区企业文化建设,从外部上需要一个健康、稳定、有序的环境,从企业内部上需要实现思想观念的更新。这既需要政府进行体制改革、完善制度、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等条件为支持,又要求景区创新管理、强调红色、构建和谐文化为基础。外部环境是企业文化建设必要条件,内部环境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只有将两者相互结合,才能建设出具有红色旅游景区特色的企业文化,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企业文化在红色旅游景区建设中的意义
1、政治教育
红色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一种创新,它将革命历史资源与旅游巧妙结合,集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旅游休闲等价值功能于一体。发展红色旅游是一项政治工程,它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红色旅游景区企业文化有利于加强广大企业员工和从业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2、文化传播
红色旅游是建立在红色资源基础之上的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其景区企业文化内涵丰富、真实直观,具有独特的精神价值。发展红色旅游、彰显红色文化,对旅游者和景区企业员工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有利于传播忠诚敬业的情怀、不畏艰难的坚强信念、自主进取的创新精神等。
3、导向激励
红色旅游景区企业文化能有效地把旅游景区和员工的价值取向引导到景区所确定的目标上来,它能引导着广大员工为共同目标而不懈努力,并且愿意为集体利益做出奉献和牺牲,这正是革命历史留传下来的不畏牺牲、用于奉献的精神所在。在一个和谐凝聚的文化氛围中,往往会形成一种强烈的激励作用,激励员工产生斗志高昂、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状态,从而为实现自我价值和景区发展目标而奋斗。
4、凝聚约束
企业文化是旅游景区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一种群体意识,能把全体员工团结凝聚起来。在一个充满具有爱国主结奋战精神的红色旅游景区里,企业文化的基本价值被职工认同并共同追求,职工会团结合作,自觉地把旅游景区目标作为个体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桂华.浅谈井冈山旅游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与建议[J].企业文化,2009.
[2]王超逸,李庆善.企业文化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83—185.
篇9
1 活动之一
张贴标语,召开座谈会 .各“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通过张贴悬挂宣传标语,召开一次主题教育谈感想座谈会,努力做到人尽皆知,营造革命传统教育氛围,缅怀在中国人民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人们,铭记中国人民在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激发各族党员干部群众的爱国主义精神.
2 活动之二
邀请老党员、老讲先进事迹 .各“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积极开展邀请老党员、老讲故事等活动,通过听老党员、老讲述革命事迹,进一步亲身体会中国军民奋力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胜利和革命烈士可歌可泣英勇战斗事迹,增强工作队员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自觉性.
3 活动之三
观看红色教育片 .“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利用“农牧民夜校”培训间隙,为村支部成员、驻村干部、农牧民播放红色教育片《》,深深震撼着每一位工作队员、每一位百姓的内心.大家纷纷表示:今天的国富民强,人民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倍加珍惜,继续弘扬、传承不怕吃苦的精神.
篇10
学校的发展要依靠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学校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把“发展教师”作为重要的办学理念之一。学校引导教师唱好“成才三部曲”:“磨一阵”,奠定成才基础;“扶一把”,引青年教师上路;“逼一程”,让教师超越自我。在学校的倡导下,新教师与老教师结对子,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学校还积极开展创新备课、新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等活动,使老教师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年轻教师展示了才能,得到了锻炼。
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处处渗透德育,创出了自己的特色。
首先,在环境文化中育心。学校以“绿色校园、人文校园、书香校园”为目标。因地制宜,着力营造催人奋进、生机勃勃的校园育人环境。校园设有成长舞台区、快乐ABC区、书香画廊区、健体你我他区,校园绿化清新宜人、艺术雕塑错落有致、宣传橱窗主题鲜明、名言寄语激发斗志,校园内随处可见师生自己创作的书画作品。真正是一砖一瓦皆说话,一景一物均传情。
其次,在活动文化中育行。学校注重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独具创意地编写了《高兴中心小学校园新三字经》,坚持开展“抓养成教育,创平安和谐校园”活动。每周在升旗仪式上表扬好人好事,树立典型,形成良好校风。
最后,在“红色文化”中育魂。兴国县是著名的将军县、烈士县、苏区模范县。学校组织教师深挖“红色文化”资源,搜集兴国故事、兴国山歌、革命史等,先后编写了校本教材《将星璀璨》、《魅力兴国》。学校积极开展读书征文活动,举行了“故事大赛”、“知识竞赛”,邀请老来校讲故事,举办“校园红歌会”。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感悟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受到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和责任教育。
- 上一篇:竞技体育的内核
- 下一篇:简易工程竣工验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