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问题范文
时间:2024-03-28 11:15: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农村信用体系 问题及建议
一、基本情况
版纳州勐海县是中国普洱茶故乡,是面向东南亚的重要门户之一,与缅甸掸邦第四特区接壤,集边疆、民族、贫困、山区为一体。县辖11个乡镇,总人口3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9万人。经济支柱产业主要是粮、蔗、茶,为辖区产粮大县。辖内有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2012年,勐海县实现生产总值52亿元,同比增长16.6%,人均生产总值1.75万元,同比增长21.69%。自2011年11月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农户信息采集为切入点,落实工作经费,探索采集模式,统一采集标准,创新科技手段,建立考核机制,举全县之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优化了农村地区的信用环境,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农民增收、金融机构增效、政府满意的多赢格局。
(一)主要做法
1.落实工作经费。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则,商定农村信用社承担50%、农业银行承担35%、邮政储蓄银行承担15%的比例分担农户信息采集费用。2012年落实工作经费46.79万元,其中:省财政拨付3万元,县政府拨付14.6万元;县涉农金融机构共拨付29.19万元。
2.探索采集模式。推出“人行指导、信用社采集录入、相关部门监督”农户信息采集模式,即由农村信用社承担信息采集主体任务,其他金融机构及政府相关部门配合开展信息采集工作,确保信息采集效率和质量。
3.统一采集标准。根据各乡镇经济发展程度、区位优势差异,出台了《勐海县农户家庭资产评价标准》,按照海拔、地域、年限等的不同,对农户资产进行评估计价,实行了“四个统一”,即统一全县农户信息采集流程,统一农户家庭资产采集指标,统一资产计价标准,统一信息采集组成人员及职责分工,开展农户信息采集、初评、数据录入等工作。
4.创新科技手段。针对性的开发了“农户信息录入程序”,通过指标自动校验、农户家庭资产自动换算、数据自动合并等功能,实现信息采集工作电子化,在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同时,通过新开发的“农户信用评级公示和信用证打印辅助程序模块”,实现了农户信用评级公示名单与信用证的直接、快速查询与打印。
5.建立考核机制。积极推动勐海县政府建立针对金融系统的考核奖励机制,将“金融业支持农村小额信用贷款额度”列为专项考核奖励项目,2012年勐海县政府对辖内金融机构开展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等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给予专项奖励20多万元,考核激励机制的形成,有效促进了金融机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创新能力。
(二)取得成效
勐海县依托《云南省农户信用信息系统》,统一全县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和评价平台,实现了数据采集、信息查询、信用评价、统计分析、异议处理等管理电子化。目前,勐海县人民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四家金融机构的系统进行了横向联网,基本实现农户信息资源共享。截至2013年8月,系统共建立农户信用档案5.62万户,占全县农户数的96.13%。全县共评出信用农户34,928户,信用村33个。
1.政府、银行、农户共赢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在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协同效应显现,政府、银行、农户共赢发展格局初步形成。2012年,勐海县实现国民生产总值52亿元,农业总产值连续两年均增长超过15%。社会治安事件逐年下降,乡镇民风有效好转;金融机构盈利能力持续增强。两年来,勐海县金融机构共发放农户贷款10.96亿元,较2010年提高27.03%,农户贷款面45.97%;共清收不良贷款22770万元,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由7.27%下降到5.24%,下降了2.03个百分点。以该县农村信用社为例,截至2013年7月末,20,020户农户取得银行贷款,占农户总数的59.03%,贷款余额82,557万元,较2010年增长58.7%。通过调整农户授信额度和利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上浮20%至40%,上浮幅度比原来降低20%,农户取得贷款的成本降低,农户收入得到了明显提高,推动辖区粮、糖、茶、橡胶等特色产业增产增收。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60元,同比增长18.5%;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546元,同比增长21.6%,居全州第二位。
2.信贷支持“三农”力度明显增强。金融机构先后推出了林权抵押贷款、贷免扶补、大学生村官创业等一批创新金融产品,涉及贷款余额6.74亿元,比2010年末增长20.16%。其中:林权抵押贷款余额2.34亿元,实现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全覆盖;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792笔、金额1.26亿元,带动就业人数5,329人;发放首批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5笔、金额25万元;支持农垦职工危房改造贷款余额312万元,受益职工家庭67户。同时,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加入农村信贷市场,2012年全县新开办小额贷款公司2家,覆盖全县97%的行政村,有效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
3.县域农村信用环境显著改善。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契机,广泛开展征信宣传和诚信教育,使多年的欠款农户主动归还贷款,要求参与信用等级评定。通过建立农户信用档案及农户信用评价机制,农户信用信息成果被纳入涉农金融机构贷款审批流程,涉农金融机构对已评级农户普遍给予“贷款优先、额度放宽、利率优惠”的激励措施,群众守信意识、创争意识明显增强,营造了诚实守信的良好环境氛围。
二、存在问题
三年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农户信用信息真实性有待提高
一是由于地域差异、经济状况、资源气候、对采集标准认识不一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信息采集人员对资产、负债、收支状况等相似的农户信用评价结果差异性大,无法全面真实地反映农户实际信用状况。二是在整个农户信用信息采集过程中,部分信息采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对农户家庭的经济状况、信用状况、还款来源等情况调查了解不深不细,片面追求速度和评定面,应付了事,降低了信用评价条件和标准,忽视了信用评价质量。三是农户信用评分普遍偏低。原因主要是农户对自己的信用记录不关心,部分农户在填报家庭资产、收入时故意隐瞒,造成收入、存款及资产质量不高,系统信用评分偏低。
(二)信用信息系统平台亟待完善
一是信用评级上评分指标权重设置不合理,以户主作为贷款评定对象,导致在评分上拉不开差距,评级结果难以反映被评对象将来的现金流量状况和真实的偿债能力,农户信用评级不被金融机构普遍认可,农户想要成为某行(社)信贷客户必须通过该行(社)的信用等级评定。二是系统部分查询打印功能缺失,不利于信息源的追溯和信息共享。三是系统“分析报表”模块不能植入系统,运行不了,形同虚设。四是系统运行速度过慢,甚至出现“假死机”现象。五是系统查询平台重复交叉。目前,各金融机构都有自己的“信贷管理系统”,且系统植有评级功能,审贷需查询“个人征信系统”,现在又上线“农户信用信息系统”,经办人员普遍觉得办理一笔农户贷款需查询多个系统,工作量大。
(三)信息采集导入及更新问题
一是涉农金融机构提供的部分有贷农户借款信息和担保信息无法导入系统,数据导入成功率低。二是非贷农户更新时限长,更新成本高,信用农户达不到一定量,会影响信用村、信用乡(镇)的评定工作。三是长效工作机制尚未建立。系统联网运行后,随着农户资产、收入、信贷等指标的变化,农户信用信息需要不断更新,而目前,农体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建立农户信用信息系统数据更新长效工作机制和专项资金保障机制,对农户信息数据实行更新维护,农户信用评价工作的持续开展缺少必要的人财物等方面的保障与支持。
(四)配套政策难以落实到位
各涉农金融机构对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制定相应的贷款优惠政策,但实际工作中相关政策的落实未完全到位。一是信用评级授信与获取贷款不对称,信用评级和《信用证》发放起步难。对农户评级授信,发放《贷款证》,就意味着农户到金融机构贷款,金融机构应“一路绿灯”给予贷款,但法人金融机构普遍反映由于受贷款规模的限制,满足不了评级授信农户的需求,因此,及时进行了评级也没有向农户发放《信用证》。二是缺乏支农贷款风险补偿保障机制。农户贷款具有小额、分散、贷款成本高、管理难、费用大等特点,作为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机构,就成为风险的主要承担者,而信用贷款的高风险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使各涉农金融机构信贷员产生了“慎贷”、“惧贷”的思想意识。
三、对策和建议
(一)升级完善农户信用信息系统平台
针对系统平台存在的问题,应成立《农户信用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工作小组,由征信、科技、货币信贷、调查统计等职能部门组成,抽调专人,提出《农户信用信息系统升级业务需求书》,实施系统升级改造,统一解决系统运行中存在各类问题,使系统平台的核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二)推动设立专业信用评级和担保评估中介机构
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深化农村改革方面提出的重大理论和政策突破,应鼓励成立由政府出资、个私独资或股份制等形式的县域融资担保、评估公司。按照“自愿参与、金融机构推荐”的原则,推荐融资性担保、评估公司参加试点。探索推进承包地、承包经营权、住房财产权等的抵押、担保、转让,促进银保共享评估结果,疏通农户与金融机构融资对接渠道,有效解决融资障碍。推进县域引进、设立信用评级机构和个人征信机构,征求银行对评级机构实力、评级指标体系、评级等级确定等方面的意见,统一评级标准、严格作业,确保评级和信用报告质量,实现评级结果在金融机构的共同认可。
(三)对农户信用信息和信用等级评定实行动态管理
一是农户的家庭基本信息、资产负债信息、收支信息、贷款信息、担保信息等发生变动的,由各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应按照人民银行统一的指标要求,采集、完善农户信息,做到实时更新,确保系统中农户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二是在日常信息更新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乡(镇)、村的组织作用,农户的基本信息、房产信息、种养殖信息以及其他社会信息发生重大变化的,由各行政村干部适时采集审核后,送当地涉农金融机构进行信息更新。
(四)大力推进非银行信息采集工作
加强与财政、保险公司、卫生局、人社局、工商、税务、法院等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共同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将农户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出现的各类不良信息及时采集到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对出现严重违约的农户制定出相应的制裁措施。
(五)充分发挥政策的扶持效应
篇2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改革 问题 建议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发展战略不明确
全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按国家宏观政策组建联社、合作银行或商业银行。对于基层的信用社来讲,他们缺乏对自身及所处的经济环境的清醒的认识。牌子变了,内部体制如何及时转变,以后的发展方向如何,对于这些问题都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思考。
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具有金融空间结构效率方面的比较优势:(1)体制完善、经营灵活;(2)扎根于地方,网点多、人脉熟;(3)信贷资产质量优;(4)农村金融格局的调整为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通过以上对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优势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市场定位不在于和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争业务、抢客户,而在于要充分发挥其地方性银行的地域优势、网点优势和决策优势,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为支持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2.市场定位不准确
综观我国当前的金融市场,各家商业银行在目标客户的选择和业务拓展方向上存在趋同化现象:一是没有基于市场竞争的行业分工,业务范围与经营领域基本一致;二是金融产品的设计上不存在互补,相互的替代性和模仿性很强;三是在客户选择上大都将目光投向国家垄断性行业、大型企业集团、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企业、政府相关部门等,而对于与农相关的产业及中小客户群体兴趣不大。这是一种定位误区,虽然在某一层面上形成了充分竞争,但既不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造成了金融资源的重复投入和浪费,同时也导致了对弱势农业,农村经济中非国有企业、个体农户的金融约束。
由于发展方向不明,自身的定位也就模棱两可,市场定位不准,一是会偏离实现国家宏观金融政策下的信用社发展目标,二是会偏离自身发展的正常轨道。
3.经营管理体制落后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在信贷管理、财务管理、干部人事管理、固定资产购建、现金管理、统计管理、薪酬管理等各个方面缺乏有力的管理制度,缺乏保障制度落实的机制,缺乏监督制度执行的措施,特别是缺乏对高管人员的有效监督,使农村信用社产生内部道德风险,成为形成大量不良资产、亏损挂帐、历史包袱的重要原因。
二、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完善银行经营管理体制,积极开展联合与并购
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股份制的治理结构已经形成,但与之相对应的决策链、管理链、业务操作链还需进一步理顺。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激烈的同业竞争,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要本着审慎经营和稳健发展的观念逐步完善内控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监察审计制度,并建立与银行发展策略和价值理念相一致的薪酬机制、考核机制、晋升机制、岗位流动制度等一系列激励约束机制。
2.正确确定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
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一般都组建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所面临的农村经济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农村经济已不是单一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均衡发展,伴随着乡镇企业“改制”,私营经济和股份经济成分大幅增加,大多数农民己经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向城镇集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主体。
面对农村经济和地方产业结构的变化,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支农观念,调整信用社时期的市场定位,由原来的支持“三农”扩展到立足于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和个体民营经济,服务优质客户。
3.制定符合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发展要求的发展战略
建立健全规范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管理的科学化,是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向现代金融企业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与目标相适应的智力结构应包括:有效的董事会、监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督和制约;独立的风险控制、审计、薪酬委员会;独立、市场化和专业化的管理层。其中,独立、相互制衡是控制风险的关键。虽然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都建立了“三会”制度,但离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特别是在职权的划分、职能的发挥、职责的承担上仍需进一步规范。
4.优化农村金融机构的基本企业队伍建设
市场环境在改变,竞争对手在进步,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服务对象更是在不断成长与发展。面对客户的改变,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员工也必须发生相应的转变,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才不会在工作中面对客户的需求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是要转换思想观念,改变原信用社框架下一成不变和循规蹈矩的工作方式;二是要不断加强学习,确立不学习就要被淘汰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三是要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和业务技能,在工作中寻求创新和突破;四是切实加强人才引进,对人才的引进力度将直接关系到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前景。除提高员工的素质外,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还应大力引进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努力提升现有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也引进全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
5.进一步与市场经济接轨,发展农村客户群体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客户群体的成长,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原有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范围越来越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结算弱势更成为制约其业务发展的瓶颈。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经营领域受区域的局限,无法跨区域设置经营网点,结算渠道也不象全国性商业银行那样畅通无碍,而客户的需求是不受区域限制的,如果在某个环节上无法达到客户的要求,客户资源就有可能会流失。
因而,通过产品创新,凭借网络联结将经营的触角向区域外延伸,就成为在现有政策限制下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挽留客户资源的次优选择。
三、结束语
在中国,农信社改革是采用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模式还是选择合作制的形式,是由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农信社自身的特征所决定。两种模式并没有优劣之分,关键是要选择最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改革模式。只有确定了改革的方向,决定了改革的正确路径,整个农信社的改革才能有成功的前提。
中国农信社改革任重而道远,在改革的进程中,会遇到种种问题,在理论的指导下,只有不断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才能将中国的农信社改革不断向前推进,使其成为中国农村金融的一个支撑,扶持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农村;支付结算;现金
文章编号:1003-4625(2006)12-0057-02中图分类号:F832.35文献标识码:A
一、 农村支付结算工作现状
周口市是典型的农业大市。目前,周口市农村地区支付结算体系建设基本形成了以人民银行支付系统为主,商业银行电子汇兑系统为辅,同城票据交换系统并存的运行模式,接入人民银行支付系统的农村金融机构共计54家,农村信用社系统仅以县级联社以“间联方式”接入。支付结算工具除现金外仍然以传统的支付工具为主,包括汇兑、委托收款、支票、银行承兑汇票及邮政汇兑。
调查结果表明,周口市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工作仍然存在支付结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现代化支付系统资源利用率低、支付结算方式单一、支付结算服务手段落后、现金工具应用比重过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地区资金流动,不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周口市现代化支付体系的全面建设和发展。
二、制约农村支付结算的问题及原因
(一)人民银行支付结算系统资源利用率低,覆盖面狭窄,与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目的不相适应
周口市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开通和运行,为该市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群众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高效的资金清算平台,对该市城乡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基础建设和宣传引导不到位,周口市支付结算系统利用率较低,严重制约着该市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工作的健康发展。据调查,周口市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基层分支机构在2005年6月份接入了大额支付系统共54家,而农信社只有县联社以“间联方式”接入,基层乡镇信用社营业网点没有加入,全市大额系统日均处理跨行支付业务仅220笔,金额300万元;周口市小额支付系统业务量更少,日均处理跨行支付业务不足100笔,清算金额60多万元。据了解,县城及县城以下金融机构没有一家签订定期借记业务合同。
(二)农村结算服务组织体系萎缩,服务功能弱化,与农村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
统计部门数字显示,2005年周口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276元,比2004年增长11.1%。然而与蓬勃发展的农村经济相对应的是,国有商业银行对县域机构大幅度撤并,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弱化。据调查,目前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均退出了50%以上的县域;农业银行80%以上的乡镇撤销了其营业网点,全辖县域及乡镇仅有营业网点54个,多数乡镇成为农业银行服务的“真空”;农村信用社在改革过程中,基层营业机构也不断萎缩,由2004年619个减少到现在的481个。农村结算服务组织体系的萎缩使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大大减少,已不能满足农村地区广大客户的结算服务需求。
(三)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渠道不畅,资金在途时间长,与结算服务的时效性要求不相适应
目前,农信社是周口地方支农服务的金融主力军,但由于软、硬件以及资金清算网络建设等因素的制约,支付结算渠道不畅,存在跨省、跨行服务不到位,通汇难、结算难、速度过慢的问题。一是受管理体制、技术、资金、人才、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制约,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电算化、网络化程度低等问题。二是农村信用社没有全国统一的联行系统,仅以县级联社为单位参加省辖特约电子联行,通过省联社的结算中心与人民银行的大额支付系统连接后进行异地资金汇划。另外由于基层社未开通省辖电子汇兑业务,其结算凭证需通过人工传递至县联社营业部后,再由其汇往异地。这样,不仅增加了业务处理环节和层次,而且使资金汇划效率大大降低。据了解,目前农村信用社办理一笔异地汇款,一般需要2-3天时间才能到账。这与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要求和支付结算速度突飞猛进的现实相比,存在极大差距。
(四)支付结算手段落后,支付结算工具单一,与农村结算需求多元化的现状不相适应
一是乡镇企业和农村个体经济快速发展(如扶沟县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商水县的花木基地)对支付工具的跨区域流通提出更高要求。据调查,一些具有当地产业特色的企业集中乡镇,迫切需要新的金融结算产品和结算工具,而当地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使用范围有限的支票和汇票结算根本无法满足需求。二是农村流动人口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大量增加对支付结算工具的方便快捷、费用合理提出更高要求。调查情况表明,目前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只能提供信、电汇,储蓄业务省内异地存取(联社),以及邮政储蓄汇兑(小额汇兑收费偏高,大额汇兑异地取现困难)等结算工具,产品老化、效率不高。特别是针对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尚未开发出与之相匹配的汇兑服务和结算服务。据统计,周口辖区每年外出务工人员大约200万人,是劳务输出大市,所以设计出满足农民工这一庞大群体需求的支付结算工具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三是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基层金融机构的中间业务服务提出更高要求。目前,基层金融机构中间业务发展缓慢,与农民的需求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农村金融机构仅以财税款项的经收、教师工资的等为主,而对于通讯、水电费用的代收等县以下机构则均不能办理,难以很好地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和居民个人居家生活需要。
三、改善农村支付结算工作的措施及建议
(一)加快推进农村地区支付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扩展和延伸支付清算网络在农村地区的辐射范围
农村地区的支付服务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服务于农村的支付清算系统。目前要以推广大、小额等现代化支付系统为突破口,使广大农村金融机构尽快得到安全、高效、多层次、低成本的跨行现代化支付清算服务;农村信用社联社要切实协调解决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处理系统和网络建设问题,提高业务自动化处理水平。在基础设施上实行“阶梯形”推进。第一步,加大县辖支付清算系统网络化建设力度,逐步实现市、省级网络建设,为全国农信社的联网通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第二步,视周边环境而定,分批而有力度地将基层信用社纳入大、小额和同城票据交换系统,并跟踪其支付结算业务的开展情况,适时进行调整。例如对资金需求较大的工业建设区尽早开通人行大额支付系统,而农业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的地区就应该考虑先接通小额支付系统。
(二)健全基层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功能
一是要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农村支付结算服务中的主导作用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积极作用。农村信用社要发挥其点多面广的优势,改进结算方式,完善服务功能,不断提升服务手段和服务能力,成为农村支付结算服务的主力军。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农业发展银行、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机构等为农村地区提供支付结算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快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有序竞争的多元化农村支付结算服务组织体系。要鼓励各方面资金参与农村金融服务,通过竞争来提高支付结算效率,扩大结算服务供给,促进金融机构合理定价。二是加强政策引导,争取政府、财政、税务部门在支付结算体系建设的初级阶段辅以适当政策支持,增强农村金融机构为农村服务的动力,如对服务“三农”的中间业务收入减免营业税、所得税,增强农村信用社在基础服务设施方面的投入能力。
(三)加快构建现代化支付体系,确保金融结算汇路畅通
积极在辖区构建结构合理、竞争充分、运行高效的现代化农村支付结算体系。形成以人民银行和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体,支付清算组织等为补充的支付服务组织体系;建立以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为核心,各商业银行行内系统为基础,票据交换系统、卡基支付系统等并存的支付清算体系;完善以支票、汇票、本票和银行卡为主体,以电子支付工具为发展方向,适应多种农村经济活动和农民居家服务需要的支付工具体系,另外对新开发的支付结算工具或产品,要鼓励试点、摸索经验、完善制度、形成模式,逐步加以推广。
(四)要大力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减少农村地区现金使用量
针对农村地区支付工具使用不普及、现金结算量大的特点,结合辖区经济发展状况、信用发展水平和农民、乡镇企业的支付习惯,加强产品创新,降低结算费用;基层人民银行要有重点地引导和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开发和推广适合农村实际、农民喜欢的支付结算服务品种,真正方便农民的非现金支付。要认真做好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充分利用农村信用社营业网点多,业务覆盖面广的优势,在实现全国联网的基础上,发行银行卡,拓宽农民工汇款渠道,让农民工享受到方便、快捷、安全的资金清算服务。
(五)制定符合辖区实际的农村支付结算政策,促进农村经济金融和谐发展
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应根据农村地区支付结算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促进农村地区支付结算业务开展的相关政策,鼓励金融创新,开拓新的支付结算渠道,提供安全的支付结算手段,促进农村经济金融和谐发展。比如鼓励农村信用社改变目前接入支付系统的方式。由目前县级联社作为间接参与者接入改为各乡镇信用社作为间接参与者加入支付系统,便于其开展新业务,提升结算速度。
篇4
一、乌蒙昭通片区基本情况
(一)扶贫开发规划及贫困人口概况
昭通位于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结合部,是典型的高原山地构造地形,这里山大沟深,交通闭塞,生态脆弱,洪涝、泥石流等灾害时常发生。辖内纳入乌蒙山片区扶贫开发规划的10县区为:昭阳区、鲁甸、巧家、盐津、大关、永善、绥江、镇雄、彝良、威信县(占片区38个县的26.32%),国土总面积22585平方公里,是乌蒙山片区的腹心地带。2011年末,总人口515.54万人,按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的扶贫统计标准,辖内还有贫困人口174.94万人,贫困发生率38.57%,比全国高33个百分点;依据2011年新10年《纲要》2300元的新标准,贫困人口有309.99万人。10县区还有5.2万户贫困群众居住茅草房,近30余万人生活在丧失基本生存条件的地方,有工程移民需异地搬迁人口近20万人,剩余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革命老区、高寒边远的深山区石山区等。片区内公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条件性贫困十分突出,是扶贫攻坚的硬骨头,解决此类问题困难大、成本高。
(二)经济金融发展简况
2010年,10县区生产总值完成350.09亿元,财政总收入为71.26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6.88亿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了2.76倍、4.75倍和4.2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2093元和2745元,比2001年分别增长0.97倍和1.93倍,城镇化率由11.5%增长到20.7%。10县(区)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44家,小贷公司20家,金融机构网点110个,从业人员2890人,金融空白乡镇3个,2010年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为520.35亿元和286.34亿元,比2001年分别增长5.6倍和3.1倍。几年来,昭通片区经济金融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贫困人口多,底子薄,欠发达地区的现状突出,片区内经济金融发展仍然缓慢,困难重重,农业、工业等仍停留在传统的自然半自然状态,产业化程度低,城镇化水平不高,自我发展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增收步伐缓慢,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二、乌蒙昭通片区的金融扶贫工作现状
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家把包括昭通在内的乌蒙山片区列入新一轮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加之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规划为昭通提供了改革创新的新机遇,乌蒙昭通片区的金融扶贫工作也得到积极推进。一是成功推出农村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公司+农户”的组合贷款模式,积极开办了适合贫困区需求的巾帼创业贷款、返乡农民工贷款、小额农户构建房贷款、农业科技贷款、农业产业化农头企业贷款,从资金供给层面上满足扶贫开发的需要。二是推广金融扶贫服务新方式。如:建立惠农支付服务点,缓解贫困片区群众的金融服务需求及金融机构的发展瓶颈。农行、农信社在抵押足值的情况下,让有信誉能力的贷款人办理生产经营贷款,最高可突破100万元,贷款人可在核定的授信额度内循环使用。举办了小微企业融资超市“无缝”对接活动,促进辖内9家金融机构与28家小微企业现场签约,融资额达2.04亿元。推出“补1奖2贷3”政策(即根据贫困户发展需求,先由地方政府补助资金,发展情况较好的政府再以奖代补给予支持,如还存在资金缺口就由银行提供贷款支持,地方财政给予贴息),成功将“农户、金融、财政”三方资金聚集,调动了各方参与扶贫建设的积极性。三是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目前已为贫困地区80多万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向50多万农户颁发了信用证,评定信用农户近32万户,建立了454个信用组和60个信用村镇,进一步提高了农村贫困人口贷款的可获性。四是推出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辖内永善县务基乡组建扶贫互助社,在互助资金发放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户担保,一户贷”担保模式,即以2户联保的方式进行放贷,一户农户提出贷款,提供财产抵押证明,另一户农户为其担保,从而降低金融机构面对千家万户的市场交易成本,架起大银行与小农户的信用桥梁。
但金融扶贫工作中也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金融支持扶贫工作缺乏与《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配套的长远规划。目前,各金融机构的扶贫措施还比较分散、步调不一、进度不同,未统一制定长远的扶贫规划。从调查了解看目前的金融扶贫工作只是改善贫困群体最起码的生活生存问题,而解决贫困群体的发展及小康建设问题仍需要更多有关金融领域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二是金融机构扶贫开发存在局限。一方面贫困地区金融机构在体制改革中,纷纷从贫困县市撤并,目前昭通辖内纳入扶贫开发规划的10县区中就有7个县没有工行,5个县没有建行和农发行,9个县没有中行,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受上级行信贷规模的控制,有限的承贷能力难以满足众多贫困农村中小企业和贫困户的资金需求。再者扶贫贴息贷款金额小、时间短、涉及面广、贷款农户居住分散,金融机构在办理过程中需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缺少相应的担保机制,扶贫贴息贷款缺乏可持续扶贫的活力,且目前辖内只有农信社一家机构开展扶贫贴息贷款业务,缺乏竞争和激励约束机制。2011年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355.6亿元,扶贫贴息贷款3.83亿元,仅占贷款比重的1.08%,扶贫贷款总量也远不能满足昭通数百万计贫困人口发展生产和项目建设的需求。三是金融生态环境和农村信用环境脆弱。贫困片区群众信用意识淡薄,加之金融知识、法律、法规普及力度不够,金融债权维护难,逃废银行债务情况时有发生,加之信用中介体系建设不完善,信用担保机制不健全,资本金不足,没有有效发挥担保作用。四是贫困地区金融网络建设滞后,支付结算工具单一,服务效率不高。贫困片区仍以支票、电子汇兑和个人账户转账结算为主,商业票据、网上银行结算等未开通使用。自动存取款机、POS刷卡机等产品农村推广使用较难,银行卡业务发展较慢。有关投资理财、政策法规咨询、市场经济信息提供等服务少,此类相关业务在片区开展明显滞后。
三、深化金融扶贫工作的思考
(一)探索建立可持续的金融扶贫机制,科学编制金融帮扶长远规划
金融机构应制定符合《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金融支持扶贫工作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和实施细则。同时加强与“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政策衔接,探索出一套适合片区长远发展的扶贫开发新模式,抓紧制定片区优惠信贷政策,构建多元化金融扶贫供给体系,要把支持扶贫开发与加快金融自身发展结合起来,通过扶贫开发和金融区域发展互促共进、相得益彰,最大限度地提高金融支持扶贫开发的效果。
(二)不断深化片区金融服务发展的能力,夯实农村金融服务基础
片区金融机构应转变观念,练好内功,提升资本资产质量,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要完善片区金融机构网点布局,尽快实现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的金融服务全覆盖;要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来片区设立机构,大力发展村镇银行,积极推动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完善片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要加强支付结算环境建设,加大对农村地区POS机、ATM机具的布放力度,扩大银行卡在农村的使用范围,积极推广网上银行、手机支付等新型电子支付方式在片区的应用,提高资金汇划速度和资金周转效率;要加快片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各金融机构应根据农村经济特点,进一步扩大贷款担保抵押的财产范围,探索发展林权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大型农用设备等担保方式,切实解决贫困片区融资抵押难的瓶颈;要重视和鼓励片区保险机构设立基层服务网点,发展特色农业保险和小额扶贫保险,增加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范围,建立小额保险保费补贴扶贫机制。同时,要发挥惠农支付服务点贴近农户的优势,将惠农支付服务点作为非现金支付结算知识宣传、反假知识宣传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阵地,不断拓展助农惠农功能。
(三)建立金融扶贫的正向激励机制
应鼓励和支持片区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可贷资金留在当地使用,督促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定向费用补贴、增量奖励等政策的落实。鼓励片区金融机构增加投放当地的信贷比例,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贫困片区。要降低门槛,提高贴息贷款额度和使用范围,真正让贫困农户都能享受到国家扶贫政策的优惠。同时金融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片区金融机构支持和落实扶贫政策的情况监督,做好综合评价,并纳入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两管理、两综合”考评。
篇5
关键词:中国特色 征信体系 运行模式 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11)08-059-05
征信体系是指与征信活动有关的法律规章、组织机构、市场管理、文化建设、宣传教育等共同构成的一个体系。征信体系的主要功能是为信贷市场服务,但同时具有较强的外延性,还向商品交易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提供服务。在实践中,征信体系的主要参与者有征信机构、金融机构、企业、个人以及政府。
一、国外征信体系模式
(一)欧洲征信体系模式
1.欧洲征信体系基本概况
欧洲征信体系为政府主导模式,这种模式是以中央银行建立的公共征信系统为主体,兼有私营征信机构的征信体系。公共征信系统是指由各国中央银行管理的“一个旨在向商业银行、中央银行以及其他银行监管当局提供有关公司及个人在整个银行体系负债情况的信息系统”(欧洲银行行长委员会定义)。公共征信系统起源于欧洲,德国于1934年建立了第一家公共征信公司。迄今为止,15个欧盟国家中有7个欧洲国家设立了公共征信机构,分别是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欧洲的公共征信系统有几个共同特点:包括强制参与、服务监管、保密、隐私保护、报告贷款信息的最低贷款规模要求以及计算机密集型技术。
2.欧洲征信体系运行情况
(1)征信立法:欧洲国家的征信法律法规必须由议会进行规范或由得到议会授权的专门机构来制定,中央银行负责具体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欧洲对于征信的立法最初是源于对数据、个人隐私的保护,因此与美国相比,欧洲具有较严格的个人数据保护法律。
(2)市场监管:在采用政府主导模式的欧盟国家,公共征信系统通常由各国中央银行直接管理,该系统本身就是中央银行的组成部分,因此,中央银行既是征信市场的监督者又是运营者。
(3)系统建设:由国家财政出资建设的公共征信系统,主要采集一定金额以上的银行信贷信息,目的是为中央银行监管和商业银行开展信贷业务服务;由市场化的征信机构组成,一般从事个人征信业务。
(4)市场服务:公共征信系统主要为中央银行进行金融监管和执行货币政策以及商业银行控制信贷风险服务,只有被授权的中央银行职员,以及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被授权的职员才可以使用,其他人不能够通过公共征信系统直接查询个人信用状况。
3.欧洲征信体系的特点
(1)公共征信机构为主,政府主导,以中央银行建立的公共征信机构为主体,兼有私营征信机构的征信体系。
(2)非盈利性,系统信息主要供商业银行内部使用,服务于金融机构防范贷款风险和中央银行进行金融监管及执行货币政策。
(3)强制金融机构都必须参加公共征信系统,并依法报送信用信息。
(4)中央银行承担主要的征信业监管职能。
(二)美国征信体系模式
1.美国征信体系基本概况
美国的征信业始于1841年,是典型的市场主导型模式,以商业性征信公司为主体,由民间资本投资建立和经营,是独立于政府和金融之外的第三方征信机构,按照市场经济的法则和运作机制,以赢利为目的,向社会提供有偿的商业征信服务。如今,美国征信业已发展为一个年销售28亿美元、提供2.2万人就业、日均查询200万次、每年提供10亿份信用报告、每月更新信用信息20亿条、覆盖1.9亿人口的行业。
2.美国征信体系运行情况
(1)征信立法:美国对征信的立法是由于上世纪70年代征信业的快速发展所导致的系列问题而开始,先发展,后立法,走的是一条在发展中规范的立法过程。美国第一部直接针对个人征信的法律是1970年颁布的《公平信用报告法》,此外涉及征信业务的法律包括《信息自由法》、《平等信用机会法》、《公平债务催收作业法》等。
(2)市场监管:在美国,征信业是市场化服务业,征信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组织,政府是市场秩序的监管者,不直接参与征信活动,政府的作用是制定信用管理法律和监督相关法律的执行。
(3)系统建设:美国征信机构实行的是自由的市场运作模式,这些机构都是由私人部门设立的,整个美国有1,000多家当地或地区的征信局为消费者服务,但这些征信局中的绝大多数或者附属于Equifax、Experian和Trans Union三家最为主要的征信局,或者与这三家公司保持业务上的联系,而这三家征信局都建有覆盖全美国的数据库,包含有超过1.7亿消费者的信用记录,从而在事实上形成了三家征信局三足鼎立的局面。
(4)市场服务:美国普遍使用以商业征信公司为基础的社会信用管理方式,遍布美国的个人征信公司,追账公司等都是以盈利为目的,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包括资信调查,资信评级,资信咨询,商账追收等,完全实行市场化运作。
3.美国征信体系的特点
(1)私营征信机构为主,完全市场竞争。“美国模式”是典型的市场主导型,征信业以商业性征信公司为主体,由民间资本投资建立和经营。美国的征信服务机构都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私营征信机构,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方式建立,并依据市场化原则运作的征信服务主体。
(2)商业性,盈利性。美国的征信机构是独立于政府和金融机构之外的第三方征信机构,按照市场经济的法则和运作机制,以赢利为目的,向社会提供有偿的商业征信服务。
(3)收集信用信息方式多样。美国征信机构的信息来源广泛,除来自金融机构外,还来自信贷协会和其它各类协会、财务公司或租赁公司、信用卡发行公司和商业零售机构等,而信息内容也较为全面,不仅征集负面信用信息,也征集正面信息。
(4)政府制定法律并进行监管。美国不仅具备了较为完善的信用法律体系和政府监管体系,而且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伴随,形成了独立、客观、公正的法律环境,政府主要负责立法、司法和执法,建立起一种协调的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同时其本身也成为商业性征信公司的评级对象,这样就保证了征信公司能确保其独立性、中立性和公正性。
二、我国征信体系基本情况
(一)征信法制建设
我国征信立法进程不断推进,地方政府及国家有关部门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人民银行、商务部等政府部门先后了一些部门信用信息数据库管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上海、深圳、浙江、安徽等省市陆续制定了地方性信用信息相关管理办法,这些法规保护了个人和企业合法权益和信用信息安全,为更高层次的征信立法提供了实践基础。2008年初,国务院法制办牵头,人民银行配合起草《信贷征信管理条例》,并成立调研小组进行征信立法调研工作。2009年10月12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二)征信市场监管
一直以来,我国征信业没有统一的监管部门,征信市场发展较混乱。在信用评级机构资质和评级质量的有效监管上,人民银行、证监会、国家发改委都曾颁布过关于信用评级业务的监管规章。在监管上,施行谁出资、谁监管的方式,当前信用担保机构出资方式多种多样,许多部门重审批、轻管理或不管理。2003年国务院在“三定”方案中将“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作为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责之一,2008年7月,国务院将人民银行“三定”方案调整为“管理征信业,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扩大并强化了人民银行的征信管理职能。
(三)征信系统建设
1.人民银行推动建设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
人民银行组织商业银行建立的全国集中统一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即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是我国征信体系的基础设施。该系统从金融机构采集企业和个人基本信息、开立结算账户信息、信贷信息,从各有关部门采集非银行信息等,主要为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提供查询服务;并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为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1)企业征信系统建设。上世纪90年代,人民银行在深圳进行贷款证试点,为商业银行提供纸质贷款信息共享平台。从1997年开始筹建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在全国范围内将纸质贷款证实行电子化管理,该系统于2002年实现地市、省市、全国三级数据库联网运行,2004年底开始系统升级工作,并将其改造为企业征信系统。2006年7月底全国集中统一的企业征信系统正式运行。截至2010年底,企业征信系统接入机构718家,收录的企业及其他组织近1691万户,其中超过790万户有信贷记录;全年累计查询次数5200多万次,同比增长33.7%。
(2)个人征信系统建设。自2004年初开始,人民银行组织商业银行启动了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工作。2004年底实现15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和8家城市商业银行在全国7个城市的成功联网试运行。2005年8月底完成与全国所有商业银行和部分有条件的农村信用社的联网运行,2006年1月个人征信系统正式运行。截至2010年底,个人征信系统接入机构574家,收录自然人数7.7亿多人,其中有信贷记录的自然人数2.2亿多人;全年累计查询次数近2.9亿次,同比增长26%。
2.地方政府推动建设的联合征信系统
(1)上海市联合征信系统建设。2000年7月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建成开通,面向社会提供信用报告。2001年11月上海市企业联合征信系统建设启动,2002年3月企业联合征信系统开通运行。截止2009年底,上海资信有限公司所承建的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已拥有超过1109万人的信用信息。企业征信系统已采集了上海147万家企业的信用信息。
(2)深圳市联合征信系统建设。2002年8月深圳市建成并试运行个人信用征信系统,2003年10月正式对社会提供信用查询服务。2002年11月深圳市建成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并开通深圳信用网试运行,2003年12月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正式开通运行。经过8年多时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深圳市个人信用征信系统已征集到国家和地方多个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的信用信息,年提供信用报告2000多万份。
(四)征信市场情况
征信机构在20世纪初就开始在我国萌芽,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征信业开始进一步发展。经过近20年的努力探索,我国征信业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并具备了一定的行业规模。据调查,截至2006年末,国内注册的法人征信机构共有3983家,总注册资本1262亿元,从业人员有36758人。
三、我国征信体系的特点
(一)公共征信机构为主,私营征信机构为辅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公共征信机构与私营征信机构并存互补的征信体系格局,在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建立了行业和地方公共征信机构,同时各种形式的私营征信机构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据调查统计,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已有12个省、直辖市组建了公共征信机构共24家;明确从事信用登记、信用评级、信用咨询、信用调查、信用评分业务的私营征信机构190余家。
(二)盈利和非盈利征信机构共存
我国公共征信机构由中央或地方政府部门主导,经费来源主要为财政拨款,一般不收费或以保本原则收费,具有非盈利性特点。私营征信机构由民间资本投资建立和经营,完全实行市场化运作,资金来源主要为提供信用信息服务收费,具有盈利性特点。
(三)信息收集内容及形式多样化
我国征信机构既收集正面信息也收集负面信息。公共征信机构通过行政力量收集信息,主要采用强制报送的形式,收集的信息主要供商业银行等授信机构、政府相关部门使用。私营征信机构通过新闻媒体等公开渠道、实地调查及有关政府部门获取,主要采用协议方式收集信息,收集的信息主要提供给付费者使用。
(四)中央银行对征信市场进行监管
虽然法制层面尚未对征信市场监管进行明确规定,但2008年7月,国务院通过调整人民银行的“三定”方案,赋予人民银行管理征信业的职能,明确了我国征信市场监管由中央银行负责。
四、我国征信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依据问题
与国外比较健全的征信法律法规体系相比,我国还没有一部相对完整、系统的法律或法规为征信活动提供直接的依据,致使征信机构在信息采集、信息披露、监督管理等关键环节上无法可依,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征信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有关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出台的征信规章制度法律效力层次偏低、规范的范围较窄,无法在全国范围内解决征信市场准入、个人隐私及商业秘密保护、征信业监管等问题。2007年3月国务院了《关于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但也只是一个指导性文件。2009年10月12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但到目前为止,仍未能正式出台。
(二)市场监管问题
目前,我国征信体系的主体包括资信评估公司、信用担保公司、信用咨询公司等社会信用中介机构,对这些机构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明确其“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谁来管、怎么管”,造成各类信用中介机构性质不清、归属不明,进而导致多头监管与无人监管的状况并存。目前征信市场监管存在“五难”问题,严重影响了征信业发展的步伐。其一,征信法律法规建设滞后,难以做到刚性的市场监管;其二,征信监管主体各自为政,难以形成统一的市场监管;其三,征信监管客体界定不清,难以实施全面的市场监管;其四,征信业垄断现象严重,难以进行公正的市场监管;其五,征信业缺乏自律机制,难以达到规范的市场监管。
(三)系统建设问题
1、标准化的问题
伴随着征信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征信标准化滞后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由于缺乏统一的数据元定义、信息分类及数据接口等基础技术标准,导致征信系统与相关信息平台间互联互通困难,对数据加载整合造成了很大障碍。对相同事物的不同描述使得系统对数据整合效率不高或无法整合,降低了征信系统的数据质量,影响了信用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使信用报告无法全面和客观反映被征信主体的信用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保护被征信主体权益,制约了征信体系的快速发展。
2、重复建设问题
人民银行组织商业银行建立的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在帮助商业银行防范信用风险、扩大信贷规模、加强行政执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在信用体系建设上,政府部门意见存在着分歧,全国部分省市重复建设,纷纷投资建立地方信用信息数据库。据统计,目前已有12个省市建立了地方信用信息数据库。由于地方建设的数据库数据分散,不集中,信息收集量总体偏少,使用效果有限,造成了很大的投资浪费。
(四)信息共享问题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信息共享没有明确的支持,没有明确政府部门是否可以向征信机构等第三方公开、提供或披露个体信息的条款。其次,我国征信法律制度体系尚未建立,仅有一些国家政策性文件以及部门规章等,没有上位法做支撑,许多部门以没有法律依据、存在法律风险为由,拒绝或故意拖延信用信息的共享合作。再有,我国各行业部门和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差异较大,信息化程度较低,许多部门信用信息还处在纸质保管阶段,而且信息存储的标准不统一,实现信息共享的技术难度比较大。最后,即使有少数信息化较好、信息共享意愿较强的部门,通过协商达成了一致意见,实现了一次或多次的信息共享,但由于双方合作缺乏利益基础和长效机制,往往导致信息共享难以持久,信息更新速度慢,异议信息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处理。
(五)信息安全问题
征信业不同于一般的服务业,维护信息安全已成为当前我国征信市场开放中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首先,征信机构在业务开展过程中要收集大量的企业和个人信息,大量的个体信息集合成数据库,能够反映一国特定行业或整体经济的特征。其次,征信机构主要是为信用交易,特别是各种金融活动提供信用信息服务,这类信息具有高度敏感性,涉及企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再有,在我国尚未建立征信法规制度、尚未有效监管、尚未采取信息保护情况下,外资征信机构已开展了信用调查及信息分析涉及敏感信息的业务,而且纷纷通过设立代表处、技术合作、合资、独资等形式大举进入我国征信市场。因此,我国国家信息及经济金融安全正面临着严重威胁。
五、对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征信法律法规
加快推动《征信管理条例》等征信法规的出台,以立法形式明确各方在征信体系建设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加强征信监管制度建设,明确征信机构及业务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促进征信市场健康发展;尽快启动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起草工作,依法保护企业和个人合法权益。
(二)发挥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主干作用
人民银行主导建立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立足金融,服务社会,不仅支持银行信贷决策和管理,同时为法律法规所允许的司法、纪检监察、行政机关及信用报告当事人提供查询服务。随着征信法规的逐步完善,系统还将向其他合法用户提供服务。因此我国的征信体系建设应充分发挥人民银行主导建立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主干作用,加大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信用信息管理方面的应用力度,建立健全司法机关、行政管理等部门在依法履职中形成的企业和个人行业信用记录,支持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在更大范围采集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
(三)加大行业部门信息系统建设力度
各行业部门在依法履行职能的过程中掌握了大量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但普遍存在着信息电子化、集中度不高的问题。通过建立、完善本部门的执法信息系统,整合行业信用信息资源,收集行业信用信息记录,逐步实现行业部门信用信息的交换与应用,依法开展信用信息的社会服务,有利于实施信用分类监管,建立有效的失信惩戒机制。
(四)建立行业、地方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一些行业缺乏集中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分散,没有形成行业内的信息共享机制,对行业内的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也缺乏有效的信息支持,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绝,严重影响了行业信用建设。跨行业的信用共享和信息交换更是缺乏,行业间难以形成齐抓共管的信用体系建设机制,在某一行业有违法违规记录的企业和个人在另一行业享受优惠待遇甚至被“评优”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也有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以本部门、本地区掌握的信用信息为基础,自建地方的信用信息系统,形成地区间的信息孤岛,不利于数据集中统一和信息共享,也造成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六、中国特色征信体系建设及发展思路
(一)坚持走吸收外国征信体系建设经验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道路
中国的征信体系建设,要始终坚持从中国国情的实际出发,吸收外国征信体系建设经验为我所用。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积极发挥示范、规范、推动、监管的作用,促进征信体系建设紧张而有序地进行。这种运作模式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是积极稳妥而又切实可行的,这是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运作模式。
(二)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化相结合的征信体系建设及发展模式
我国征信业20多年发展的实践经验证明,征信市场的发育过程不能单纯依靠市场自发形成,市场力量的作用相对较慢,并且在国外征信机构的压力下,国内征信业很难发展壮大。同时,人民银行推动建设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已经具备了政府主导、非营利性质的特点,并在防范金融风险、服务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征信增值服务领域,我国也要大力发展信用评级、信用调查等社会征信机构。对这些机构,我们鼓励在政府引导下,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市场化手段培育和发展。
(三)坚持公共征信机构与私营征信机构并存互补的征信体系格局
公共征信机构和私营征信机构是征信市场的两个主体,为商业机构和非营利组织提供全方位的征信服务,两者互为补充,共同肩负着推动信息共享、促进就经济和金融发展的重任。在我国,在全国范围的征信机构成立之前,已经有许多私营征信机构。我们还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形成相互补充、相互合作、相互促进、有序竞争的良性发展局面,我们要从政策、监管等多方面支持社会征信机构进一步发展,真正使我国征信体系建设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信用环境改善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坚持维护国家信息安全与对外开放相结合的征信业发展道路
我国征信体系建设要符合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则,在严格监管、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循序渐进,逐步开放征信市场。从国际上看,征信业由于其特殊性,在世界各国都是高度敏感的行业。从国内来看,我国征信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更需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和经济安全问题。目前,外资机构正逐步进入国内征信市场,对此要坚持以我为主,循序渐进的原则,把好征信市场准入关,处理好对外开放和信息安全的关系,根据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和实际监管能力,逐步开放市场。
参考文献:
1.马格里特・米勒.征信体系和国际经济[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征信专题研究[R].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3.杨晖.我国征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0(1):22-27
4.戴根有.具有中国特色的征信体系发展道路与未来展望[J].中国征信,2010(6):12-16
作者简介:
篇6
关键词:公共产品 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
秦皇岛市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过程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使公共产品的供给向“三农”倾斜,有力地改善了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但是,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基层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在运行中仍存在着的一定的缺陷和问题。解决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各种问题,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最有效的方式。
1 秦皇岛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
秦皇岛市下辖三区四县,共计75个乡镇。市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按照现行市以下分级分税财政管理体制,市级不集中县级财力,各级政府相应承担本级供给支出责任,这种财政管理体制在运行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本文从生产性公共产品、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医疗和公共卫生和农村社会保障四个方面来具体说明。
1.1 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秦皇岛市大部分农村地区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供给结构不合理,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具体表现:一是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秦皇岛市2010年农村项目建设投资84.23亿元,主要用于农村公路、桥梁和水利投资,但是农村公路建设、桥梁改造、水利投资等项目虽然属于农村生产性投资,但大多数都是全社会受益的工程,存在农业投入的“非农化”现象,造成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二是财政支农资金大都用于新项目的建设,对已有的生产性公共产品缺乏必要的投入和维护。2010年秦皇岛市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96.07亿元,其中仅11.84亿元用于对已经存在的公共产品维护,造成现有设备老化、破损严重;三是秦皇岛市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过低。而且,由于农业科研机构和管理部门层次多,投资经费的使用价值又因分散管理和中间环节流失而大大削弱,也会造成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1.2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 秦皇岛市农村义务教育一直遵循“谁办学谁掏钱”的原则,形成了教育投入“以县乡为主”的格局。在农村教育经费的来源中,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是农村义务教育主要经费渠道,县乡财政和农民群众共同承担了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这就造成了秦皇岛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普遍紧张,使得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与城市学校办学条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近年来,市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加大了投资,农村义务教育投资支出总量增幅较快,但是与城市相比,农村小学、初中教育投资总量支出没有固定的标准,增幅不稳定。在各个年份,农村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占生均预算事业费比例均低于城市该项同期比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充裕程度也远远弱于城市义务教育经费充裕程度。因此,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投资结构配置差异较大、失衡特点较为明显。
1.3 农村医疗保障供给不足 从全市农村医疗卫生现状看,秦皇岛市农村卫生基础设施滞后,医务人员短缺,且整体素质不高,长期得不到培训,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的医疗需求。农村医疗卫生面临着投入不足、效率低下、保障缺乏、公共卫生薄弱等主要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解决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现实中农民从农村合作医疗中获得的实际收益确与预想的差距甚远。首先,秦皇岛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虽然把一些大病纳入了报销的范围,但是报销的仅是一定比例的医药费,对于疾病的检查费、手术费等报销比例很小或者不报销,而这部分费用却占据了治疗费用的大部分。2010年,秦皇岛市农民人均结余2144元用于应付非生活性支出,如果农村一些贫穷的家庭患了某种大病依然会看不起病。其次,农村合作医疗对于看病治病规定了定点医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能跨市或者跨县发挥作用,外出的农民工不能享受到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惠。再次,在农村就医的过程中,由于医患信息不对称,出现了部分医院对病人开大药方,多开药,开贵药的现象,大大减弱了新型合作医疗的作用。
1.4 农村社会保障供给不足 目前秦皇岛市构筑了以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五保供养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救助体系建设,但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作为农村社会保障最主要的项目在青龙县、抚宁县刚刚试点。医疗救助和五保供养覆盖面非常小,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够获益。又因为各个县乡社会保障资金有限,所以秦皇岛市农民仍以家庭养老为主。如果各个县乡完全把社会保障资金全部纳入财政,会成为县乡财政一项新的负担,使得原本就非常困难的县乡农村公共财政难以安排。例如,2008年上半年,青龙县农村低保对象8700户,共17860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3.5%,县财政发放保障金321.6万元,再加上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五保户供养三项支出,全县财政将增支超过500多万元,势必挤占了其他供给资金。另外,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很大的成本,恰恰这部分支出在目前财政收支项目中属于一个非常重要的“缺位”领域。
2 秦皇岛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乡镇政府职能定位不准确 乡镇政府职能定位不准确是秦皇岛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和实施,要求乡镇基层政府必须转变职能,积极引导农村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但是一些乡镇政府没有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主要表现就是乡镇政府职能定位不准,存在越位、缺位、错位现象,究其原因:一是乡镇政府热衷于投资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导致农村公共项目投入不足。乡镇政府以追求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势必会直接将有限的资金大量投入到乡镇企业、道路、基础设施等看的见,摸得着的并能短期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项目上去,而对于不能马上带来经济效益的农村公共项目则缺乏热情,大大减缓了农村公共服务化的进程;二是责权不一致导致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2006年以来,秦皇岛市各县乡全部取消农业税,部分乡镇财政失去主要的经济来源,但上级财政却没有加大对县乡财政的转移支付,导致了基层有限的财力不能满足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上级财政却不断地向基层转嫁事权,导致了乡镇政府事权不断膨胀,致使乡镇政府职能失效;三是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扩张致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能反映农民的需求。当前一些乡镇政府过分介入农村经济的微观运作层次,干得过多,管得过细。许多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由政府决定,最有话语权的农民却几乎被排斥在决策体系之外,农民无法表达其对公共产品的偏好。
2.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来源不足 秦皇岛市现有乡镇75个,行政村2265个,要想实现公共财政的全面覆盖,需要庞大的财政支出。税收收入是弥补此项支出的一个重要的资金来源。近年来,秦皇岛市经济不断发展,秦皇岛市税收收入的绝对量也在不断增长,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情况却是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却在下降,这就说明秦皇岛市县乡的税收收入对财政收入的促进作用在不断减弱,客观上就说明了农村财政资金的来源不足。2010年秦皇岛市税收收入近50亿元,用于县乡的税收返还为4.59亿元,这些资金扣除掉行政事业开支,所余资金根本不能满足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另外,秦皇岛市农村公共产品资金筹资渠道狭窄,金融资金和民间资金介入不够,如农村信用社资金支持重点放在生产资金方面,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参与不够。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秦皇岛分行09年累计发放11.5亿元的农村基础设施贷款,对于其他农民公共需求则放贷过少。但仅农村基础设施方面也由于投入渠道多,资金过于分散,在数量和质量上也不能满足农民的公共需求。
2.3 农村公共产品缺乏有效地需求表达机制 长期以来农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的缺乏,是导致农村公共产品结构失调、供给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农民缺乏对自身利益的表达意识,受几千年小农经济下封建文化的影响,农民缺乏参与意识、自主意识和利益表达意识。另外,由于农民的利益表达与利益诉求不受重视,各部门也会出现相互推委、拖延、不予理睬的现象,致使农民的表达与诉求得不到反馈。另一方面,农民缺乏正当的利益需求表达渠
道。目前,农民缺少一个能够充分代表农民利益的组织,村民委员会虽然是农村管理本村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基层民主组织,但在实践中,却属于乡镇政府的执行机构,在进行农民利益需求表达,平衡协调各方利益的关系中扮演政府的执行者,这就会使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意愿难以充分表达。
3 完善秦皇岛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几点建议
3.1 加快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政府的职能更多转移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上来,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也要求乡镇政府加快转变政府职能,重点发挥乡镇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要加快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全面履行乡镇政府的职能,切实扭转重经济发展,轻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现状。乡镇政府应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政府也必须承担起向农民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主要责任,上级政府必须向乡镇提供财力支持,必须加大对农村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设置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农业科研、农村基础设施、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公共产品的供给。二是要科学规范乡镇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保证财权与事权统一,必须减少事权、财权组合的不确定性,各级政府要按照一级事权一级财权的原则,根据事权来匹配相应的财权。在事权与财权的划分方面,划分事权要重点考虑支出的划分范围,划分财权要重点考虑收入的划分范围,尽量使得事权与财权相一致。三是加强乡镇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乡镇政府应该把加强社会公共管理置于与发展经济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充分发挥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体现政府的社会性和公共性。
3.2 建立各级政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共同承担机制 农村公共产品的基础性、外溢性特征和当前供给现状决定了政府必须承担起农村公共产品主要供给责任。但是,从全市来看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规模较大,仅靠政府的财政投入难以满足对公共产品的需求。这就要求各级政府把单一的供给主体机制转化为多元化机制,充分发挥各个供给主体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作用,有效摆脱秦皇岛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现状。比如,对于地方性农村公共产品由地方政府承担,对于一些跨地区的公共项目和工程可主要由市级及以上政府承担,各县乡政府进行辅助。一些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产品或服务可由农村社区负责提供。另外,可以考虑构建政府、企业和个人相互合作的公共服务体系,以引进市场机制和私人投资者提供部分的公共产品。也可考虑把一些非营利农村社会服务机构和组织作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必要补充,使其为农民提供必要的技术服务和生产信息,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弥补政府和市场在这些方面的供给缺陷。
3.3 建立以农民需求为中心的需求表达机制 在农村公共产品供求关系中,地方政府是公共产品的主要供给者,农民是公共产品的需求者。因此,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政府的供给决策必须满足农民对公共产品的实际需求。要建立和完善农民的需求表达机制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政府必须构建有效的渠道,定期公布公共产品供给情况,保证农村公共产品及特定公共产品供给条件等相关信息必须被农民充分了解,以满足形成选择需求表达的有效性基础;二是要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对农民需求表达的敏感反应机制,使农民主动显示自己真实偏好,保证农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渠道表达的自己对公共产品的意见能够及时反馈,使得农民需求表达能够成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关键环节。
3.4 创新农村公共产品决策机制 农民需求表达畅通后,上级部门做出的供给决策不一定正确。做出正确的决策的基础是要把利益表达机制和供给决策机制进行有机的结合。一方面,由于小农思想的局限性和落后性,还有部分农民存在对公共产品“搭便车”的心理,如果完全按照“自下而上”决策模式,供给决策必定与农民需求有所偏差,所以必须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作出决策。另一方面,政府是农村公共产品的最终决策者,需考虑农村公共产品的特点而采取不同的决策方式。如对于农村地方性公共产品,如卫生防疫、基础教育、环境保护等,适合采取“自上而下”方式进行决策;而对于地方性公共产品中有特定要求的供给,如小型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农业技术研究与指导及供求信息等公共产品应采用“自下而上”的决策方式。另外,各县乡农村也应积极探索公共决策机制的建设,由此寻求农民参与公共产品决策的多种途径,以期策更科学、更民主。
参考文献:
[1]刘俊.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公共产品供给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3).
[2]聂火云,黄大希.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探讨[J].江西社会科学,2008,(5).
[3]孙甜甜.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的原因及对策[J].宜春学院学报,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