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劳动实践感悟范文
时间:2024-03-28 10:37: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耕劳动实践感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农耕文化;农村小学;大德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德育,构建了整个教育的基础与框架,是教育之船的龙头。通过有效的途径,通过加强道德方面的教育从而提升学校的内涵,进而为学生打造一个健康成才的平台,便是我们学校需要立足的地方。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良田第三小学(以下简称“我校”)主要就自身的特色,并且着重于以创新为改革的动力,积极打造专属于学校自身的特色,打造开放团结并且活泼的校园文化环境,着力发展推进具有自身特色的农耕文化,并且根据农耕文化的特点重构学习教育的工作模式,构建有自身特点的教育品牌,打造具有我校的办学和教育的特色。
一、农耕文化渗透到农村小学德育的思考
1.教育接地气,收获田园心
我国古诗推崇田园的生活,田园般的心境能够使得我们忘记尘世的烦恼,忽略个人的得失。在当前的德育观念之中,农耕文化教育能使学生拥有恬淡的田园心。学生们观赏农耕活动,能够积极投入农耕文化氛围之中。
2.发奋图强,收获一颗勤奋心
当前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之中,学生容易受到一些功利心的影响。在当前丰盈的物质财富环境之中,在优越的条件之中,学生有了越来越多的惰性,失去了勤奋学习的动力。例如,在某一次课程实践之中,我讲述了古时候读书人往往还要进行农耕,在艰苦的条件下必须几经辗转才能够得到书本学习。学生们都能够经由感悟农耕文化从而收获一颗勤奋心。
3.返璞归真,收获一颗朴素心
返璞归真使得学生能够拥有一颗朴素心,回归于平静之中。心灵平静才能使得学生在优越的生活之中有着简单的人生哲理的体悟,给予学生一份嘈杂之中的宁静。农耕教育本身便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强化学生的品德教育,增强学生的活力,能够快速利用农耕文化巩固学生品质教育并且激起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兴趣,加强农耕文化的应用空间,拓宽农耕文化的学习特色。整个农耕文化的精髓便是教育的重点,为了使学生感受到祖辈劳动的艰辛,并且充分提升学生的智慧,教师应该利用农耕文化设计课程内容。在农耕文化的教育熏陶中,让学生学会感恩、发奋学习,回报父母、回报老、回报社会。
4.情感升华,收获一颗感恩心
社会发展过程之中,班级的学生大多来自独生子家庭。大部分独生子女享受着被许多长辈喜爱和照顾,真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农耕教育创新了课堂教学形式,融合农耕文化于教学之中。在农耕教学之中,小学生能够亲自体验幼苗的成长,形成感恩体验,拥有感恩的心态,从而懂得关爱他人。
二、提升农村小学大德育发展的策略
1.重视德育工作,抓好德育管理
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为了能够提升广大农村的德育工作,必须改善广大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改革相关的教学模式和德育工作体制。根据小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制订符合自身学校的德育目标,并且广泛实践德育工作的内容,开辟一条有效、广泛并且能够实践自身的教学方法的德育工作模式。此种德育工作模式之重点在于完善其管理体系,进而培养适应时代的精英人才,为广泛的农村基础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2.维护好教师、父母以及学生子之间的关系
教师是沟通父母和学生的桥梁,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教师除了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更需要加强自身的责任心,关注学生的家庭教育。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之中,需要做到以人为本,并且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划分德育工作开展的工作模式。基于身为一个民族之人之中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应该加强努力进行德育工作的发展和建构。
3.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小学大德育工作之中的重点部分便是德育工作的队伍建设。需要加强小学德育工作的队伍构建,并且加强队伍的领导的建构。应将整个队伍工作设计成为倒三角的形状,并且保证队伍能够顺利开展与实施。教师要充分加强德育工作的思想认识水平并且提升整个队伍的工作效率。提升领导队伍的工作能力,需要总体上使得教育队伍树立良好的教育观、基础教育的质量观念,不唯分数论高下,不以教学成绩定成败,并引导全校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把自己定位于做高尚的人、无私奉献的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人。
参考文献:
[1]夏自军.西方国家学校德育工作联动机制的发展及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5(1):130-133.
[2]代丽君.探析小学德育教育与教学的关系[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9):33.
[3]谭 键.试分析朱熹的小学德育主张对现代小学德育的影响[J].广西教育(义务教育版),2016(9):20-21.
篇2
一、招募团员,打造稳定团队
开展小记者活动,组建团队是基础。团员招募,主要采取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媒体通过招聘广告自主招募。为此,荆门晚报成立了小记者工作部,专门负责小记者团的招募、组织和正规化、长期化、系统化的管理工作。二是媒体通过学校间接招募。荆门晚报每年召开小记者发展恳谈会,邀请教育主管部门和各校负责人参加,共话素质教育和媒体创新,借力学校发展小记者,并依托各校少先队和文学社成立小记者站,配备辅导老师,开展小记者招募和日常管理工作。
不管是媒体自主招募小记者,还是通过学校间接招募小记者,都必须使小记者团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都必须兼顾学生、学校和家长的利益诉求,其核心愿景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荆门晚报承诺,为小记者发放小记者证、采访本和小记者帽,赠阅全年荆门晚报,优秀作品在荆门晚报和荆门小记者网上发表,全年在节假日组织开展新闻知识培训和社会实践活动不低于50次,小记者可优惠参加媒体组织的夏令营和冬令营活动,年底评选年度“十佳小记者”、“优秀小记者”、“优秀辅导老师”和“优秀小记者站”等,全面调动学生参加小记者团和学校帮助招募小记者的积极性。
对媒体而言,为保障小记者活动的正常开展和团队的相对稳定,在小记者招募上坚持“三有”原则,即有意愿,学生自愿参加;有特长,学生在某方面有一定基础;有时间,学生课外能够坚持参加活动。为此,荆门晚报对小记者团的发展对象提出初步要求:在能力上,要求学生有一定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综合能力,善于观察,在写作、摄影、书画、主持等方面有一定特长,这样可以保证活动的效果;在年龄上,要求在8-15岁之间,即小学三年级以上(含三年级)的中小学生(不包括高中生)。学生年龄太小,参加活动有一定困难;学生年龄太大,学业任务重,不能正常参加活动,不利于团队的稳定性。
二、开展活动,提升学生素质
提升学生素质,开展活动是平台。秉承“生活即教育”理念,荆门晚报以创新为抓手,以策划为手段,以活动为平台,以服务为宗旨,整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策划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成功把小记者团打造成荆门市青少年素质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全市中小学课外活动的特色品牌。
针对小记者、家长和学校的主观愿望和客观要求,荆门晚报精心策划,创新开展了六个方面的小记者活动。
1.新闻培训活动,提升学生理论水平。新闻培训活动主要提升小记者三个方面的能力:针对小记者身份,开展新闻知识培训,如每年举行的采访技巧、新闻写作、摄影和新媒体知识培训等;针对学生身份,开展学习能力培训,如自学能力培养、国学辅导、英语演说训练、阅读知识讲座等;针对孩子身份,开展和家长沟通能力的培训,如亲子大讲堂、心理辅导等。
2.新闻采访活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小记者采访活动主要有三类:(1)采访单位和群体,带领小记者走进企业、走进开发区、走进新农村、走进城市社区、走进革命老区以及走进创业人群,书写时代风采;(2)采访节会和赛事,带领小记者走进会场和赛场,采访在荆门举行的全国航模比赛、湖北省十三运会、春秋车展、荆门油菜花旅游节等等;(3)采访名人和大师,零距离、面对面地感受偶像魅力,如采访体操王子李宁、“最强大脑”团队等等。各类采访活动不仅增强了小记者的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更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3.社会体验活动,感悟劳动的艰辛。作为独生子女的中小学生大多对劳动认识不够,对劳动成果尊重不够,荆门晚报因此开展了各类劳动体验活动,如卖报、农耕文化园采摘、客串环卫工和交警等活动,让小记者们既体验了劳动的乐趣,又感悟到劳动的艰辛,还增强了社会实践能力,得到学生家长普遍赞誉。
4.参观探访活动,增长学生见识。如探访档案馆、标本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增长科普知识,对课堂学习是一个有益补充。
5.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爱心。如到社会福利院和老人们欢度重阳节,参加爱心义卖活动等。
6.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如“我爱科学、我爱科技”小制作活动、远足拉练、放风筝、赏菊、踏青、射击等。
三、展示品牌,拓展经营渠道
拓展经营渠道,品牌展示是媒介。为打响小记者品牌,就必须让社会认识、了解和认同小记者。为此,荆门晚报千方百计展示小记者品牌:
(1)通过开展各类活动,让家庭、学校和社会知晓小记者;(2)出版“文教周刊”,开设小记者专版专栏,全面报道小记者活动,并刊登小记者习作,让社会认同小记者;(3)开通荆门小记者网站、小记者官方微博微信,克服纸媒传播滞后、容量有限的弊端,在网上大力宣传小记者活动,让每个小记者的习作都能在网上发表,年底择优出版文集。一次次活动,一次次展示,荆门晚报小记者品牌逐步家喻户晓。
篇3
【关键词】欣赏 剪纸艺术 快乐 兴趣
剪纸艺术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一朵灿烂的山花,它洋溢着劳动人民的审美气质,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之神韵。千百年来主要依靠以家族或村落相习的母传女、长传子的民间剪纸技艺传承模式,现已基本无法再延续下去了。如何让学生快乐地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在欣赏过程中,经过反复观赏品味,由表及里地感受剪纸作品的丰富内涵,作品不仅能使观赏者得到视觉上的,而且能使学生情感上产生共鸣,并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加深了对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能力,唤起创造美的意念。对于小学生来说,欣赏一些优秀剪纸作品,了解一些丰富多彩的艺术瑰宝,以及由它们所体现的精神是很有必要的。欣赏不仅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根据在开展剪纸教学的一些实践活动,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校园环境欣赏
剪纸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种类之一,它具有源渊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但对于现代的孩子来说了解的很少。因此,教师首先就要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剪纸环境,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剪纸作品,感受浓郁的民族气息与艺术魅力。可是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尤其是生长在城里的孩子,他们对剪纸有所了解,也很喜欢,但对民间剪纸接触甚少,民间剪纸这种很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的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技能还是有点陌生。
为了让孩子们能了解原汁原味的传统民间剪纸艺术,我到处搜集资料,精心地删选,布置了一个民间剪纸作品展览。孩子们站在复印的作品前,充满好奇,他们会对着(图1)忍不住问:“这位老奶奶怎么肚子里还有一个小朋友呀?”看到(图2)会很自信地说:“老师,这条鱼是不是要变成一个小娃娃呀!”当我介绍(图3)宁夏的剪纸《双鱼盖碗》时,有孩子将信将疑地嘀咕:“我怎么看着就像灯笼呢!”当我对着图(4)讲完带有神秘色彩的“剪花娘子”的故事后,孩子们由衷地赞叹着。孩子们在书店里看惯了放在儿童手工区域的《教你学剪纸》之类的依样画葫芦的所谓儿童剪纸书籍,不得不叹服民间剪纸艺术的博大精深。展览很成功,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他们打开了浩瀚的民间剪纸文化宝库的一扇小小的窗口。
或者是在学校宣传橱窗布置的“民间剪纸”专题,学校艺术长廊的玻璃镜框里镶嵌着一幅幅经典的剪纸作品,教室的玻璃窗上装饰着各种各样的窗花,教学楼的大厅里挂着各种形式的剪纸作品。使学生们能够徜徉在剪纸艺术的海洋里,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亲近剪纸艺术,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随堂欣赏
随堂欣赏剪纸作品,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美感,积累丰富的审美经验,提高辨别美丑的能力,逐步形成审美观念,还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确立科学的人生观。
例如,在执教《剪纸中的古老记忆》一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好抓髻娃娃的艺术特征与民族文化内涵的关系,寻求对自然、生命等方面的拓展和提升,我在介绍抓髻娃娃前,播放了一段有关黄土高坡地理环境的录像,配上“信天游”的歌声,我向孩子们娓娓道来:“在我国的大西北,那里有一望无垠的黄土高坡,那里听不到城市汽车的鸣笛声,也看不到城市街道的喧闹和繁华……”接着是镜头展向大西北的婆姨们坐在自家暖暖的炕头上,一边唱歌,一边剪花花,抒发自己情感的场景。不显山不露水地让居住在南方城市的学生明白,在大西北的环境里有那样的一群劳动妇女把剪纸当作一生一世的情感寄托(见图5)。通过讲三幅抓髻娃娃剪纸作品背后的故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大西北的人们对抓髻娃娃这样着迷,是因为她们向往平安、幸福的生活,她们通过剪纸来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接着欣赏同龄人的抓髻娃娃,再猜猜他们的心愿。简要地讲述抓髻娃娃变为小红人的过程,让学生感悟吕胜中教授通过剪抓髻娃娃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让中国的剪纸艺术走向了世界,让全世界了解中国剪纸!学生在课堂上水到渠成地完成了由外到内的转化过程。(见图6)
三、校外欣赏
剪纸教学不是为了培养剪纸大师家,而是为了让孩子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能有一定的艺术鉴别力,能学会去欣赏艺术,在欣赏的过程中吸收美好的东西。经常带学生去美术馆、博物馆等剪纸展厅去欣赏不同风格的剪纸作品,并且启发和倾听孩子们对作品的意见和评论。在活动中,教师充当作品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对作品自由地进行审视评论,充分发挥想象力,挖掘自身创造潜能,展现自己的真实情感。
例如:带领学生参加浙江图书馆举办的“敲锣打鼓――王伯敏‘剪纸书房’文物展”。这次展览展出的是王伯敏教授“剪纸书房”的部分藏品,包括剪纸作品和实物,是中国民间剪纸史的缩影。从这些展品中透露出,我国民间剪纸,在农耕文化的影响下,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创造力量。参观剪纸展结束后,让孩子们再创作,鼓励学生在刚才的观察以后,能发现新的方法,作品中要能表现自我感悟,加深孩子对艺术作品的理解。
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能做个有心人,一定能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里,感受中国剪纸艺术的魅力,创作出充满童真稚趣的剪纸作品!
【参考文献】
1、丁宁 《美术鉴赏》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7年5月版
2、王光敏 《剪纸文化》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9年3月版
3、冯骥才 《民间剪纸》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4月版
4、陈竟 《中国民间剪纸研究》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年8月版
5、杜威 《艺术即经验》 商务图书馆 2005年6月版
6、王立娜 《剪纸文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6年3月版
篇4
一、德育工作:由“仰望星空”到“脚踏实地”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五育并重,德育居首。在以往的德育中,我们主要是“仰望星空”,更多的是重视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注重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等,却或多或少地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品质和法纪安全教育,忽视了德育在学生发展和成人过程中的基础功能;在方式方法上更多采用说教式、灌输式,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实践感悟。自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注重把德育工作做实做活,努力让德育从殿堂中走下来,走进学生和教师的日常生活中去,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受到教育,在体验感悟中实现成长。第一,重视德育课程的开发,关注学生的成长教育。中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意志、心理、品质、道德形成的重要时期,良好的德育课程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较好地解决学生的道德认知问题。樊城区前进路小学在《1—6年级学生发展任务体系》的指导下,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成长的特点,从适应能力、自我意识、情绪情感、意志品质、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等六个方面,提出了近期发展任务,并根据任务确定成长教育课程的内容及主题,最终形成了完善的课程体系。班主任和教师们按照课程体系的要求,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制了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发展任务,帮助学生获得成长所必需的发展能力,以期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第二,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灵活多样的德育活动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可避免说教式德育的无效率,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道德情感、锻炼意志力、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老河口市张集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多年来,学校一直推行“小卡片大德育”的做法,即学生每做一件对学校、对社会、对他人有益的事情,学校就发一张黄卡作为奖励,并在每个卡片背后注明得卡片的原由及时间。累计十张黄卡可以换一张绿卡,累计十张绿卡可以换一张红卡……每学期结束后,学校根据学生得卡情况评选学校的“德育之星”。这种德育活动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不断挣卡换卡的过程中,反复提醒自己,激励自己,品尝了德育的快乐,升华了内心情感。第三,加强安全法制教育,让学生健康成长。安全教育是学生成长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为上好安全教育课,谷城县教育局积极做到“四个落实”:一是安全课程落实。在全县各中小学全面开设安全教育课和法制辅导课,并聘请专、兼职教师和公安民警定时授课。二是安全教育实践落实。每年开展“安全教育周”“安全教育日”“安全生产月”“禁毒宣传月”“119消防日”等活动,进行防火、防踩踏、防溺水等安全演练,全面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三是安全教育管理落实。相关教育部门每年举办“中小学校长安全管理培训”,下发《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校园安全手册》等,以提高教师的管理水平和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四是安全教育督察落实。每年县教育局利用信息化平台对各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授课和演练情况进行抽查,并进行实地检查考核,奖优惩劣,确保安全教育工作落在实处。
二、课堂教学:由重视知识的传承到重视学习力的提升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也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形式。然而,长期以来,一大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并不能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往往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能力得不到发挥与提高。为了扭转这种状况,我们主要进行了如下三个方面的工作:其一,树立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在推进新课改的进程中,襄阳市各中小学校都不约而同地确立了“以生为本,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改革理念;还课堂于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成了大家的共识。市教育局以“五园工程”为抓手,指导全市中小学分类创建快乐校园、科技校园、艺术校园、书香校园、平安校园,努力打造素质教育的百花园。各县(市、区)教育局注重顶层设计,结合本地教育实际,确定模块化的教学策略,以点带面展开实验。这些举措都极大地推进了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其二,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早在2011年,樊城区便提出要打造“中国基础教育第一学城”的目标,并积极开展以“个体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启发引导探究”为核心思想,以“导学、自学、互学、评学”为基本流程的“三究四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教育探索。目前,这种办学实践得到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教师报》等教育科研单位和媒体的高度重视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保康县在课改之前,区域教育发展不太平衡,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仍然存在。为改变这一现状,该县教育局确立了“生本教育”的办学思想,大力推行“三学小组”课堂模式,即预学、互学、评学,课堂教学由原来的“教”中心转移到了“学”中心,由“师”中心转移到了“生”中心。其三,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我们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例如,谷城县盛康镇小学从“听、说、读、思”等几个方面,制定了“让学生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发表自己的看法”等18条细则,要求教师在每节课中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课程开发:由“缩手缩脚”到彰显特色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手段和媒介载体,其本质内涵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旨在使学生获得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体系”[1]。按课程管理的主体层次权限不同,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实践证明,校本课程以其更加贴近教育生活实际、体现学校特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越来越受到中小学校的青睐。课程既是教育内容,也是教育理念的体现。襄阳市许多中小学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并紧密结合自身的实际,开发出一系列具有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促进了学校办学特色的彰显。第一,以襄阳市第二十五中学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教育”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实现了一批薄弱学校向特色学校发展的嬗变。该校过去是一所典型的薄弱学校,办学效益不高,社会认可度不强,甚至一度面临生存的危机。在新课改中,学校把开发“科技创新教育”课程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年下来,学校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嬗变,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并先后获得“全国百佳创新型学校”、“全国特色学校”、“国家科技体育传统学校”和“湖北省科普示范学校”等30多项荣誉称号。第二,以襄阳七中为代表的“成长系列社团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使一批优质学校出类拔萃,更加优秀。近年来,襄阳七中积极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并进行了以“成长系列社团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开发。学校先后成立了音乐、英语、舞蹈、跆拳道、篮球、羽毛球、绘画、主持人等30多个社团组织,分为设计艺术类、体育技能类、美术类、文学类、学科类、综合类等众多类别。学校对社团活动从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指导思想:坚持自主性、开放性、适应性、科学性的原则。学生社团由学生自己创建,活动由学生自己来安排,学生在活动中遇到问题自行解决。活动内容不局限于某一门学科中,可以跨学科甚至超出学科范围。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学校为学生社团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以确保活动开展的有序性、合理性和高效性。第三,以一所农村学校———新集中学为代表的“农耕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校本课程建设,使一大批农村学校走上了特色发展之路。目前,学校收集了从古到今人们的生产、生活用具1000余件,并新建了一个小型农耕展览馆,分古代农业、近现代农业、未来农业等多个展区。展览馆通过文字表述、实物收集、图片展示、种植体验、科技制作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农耕工具使用情况。学校建设了三个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获得宝贵的农业知识。在茶场,学校分批组织师生参与采茶、制茶的生产过程,让学生从中获得茶文化知识,并学会采茶、制茶的技能。在菜场,师生共同种植蔬菜,收获蔬菜,在食堂的餐桌上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在养猪场,学生学习养猪技术,掌握养猪本领,并将劳动成果搬上餐桌。此外,学校还先后编写了《禾,出土地》、《河,在家乡》与《家,在农村》等校本教材,并纳入了学校课程体系。2013年,新集中学被中国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评为“全国美丽乡村学校”。
四、教师教育:由通识性培训到专业化培养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主力军,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新课改的成败。为此襄阳市始终把教师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以“名师工作室”为依托,不断加大优秀教师的培养力度。让“名师工作室”成为优秀教师的孵化园,这是襄阳市教师教育工程中的一个新举措。为此,襄阳市每年有选择性地支持一批有水平、有影响、有经验的湖北名师、隆中名师(襄阳名师)和湖北省特级教师,设立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室(简称“名师工作室”),并划拨5000元科研经费,用于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每个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在任期内带教5~10名学员,主要通过带教和培训等方式,提高学员的专业水平,帮助他们实现专业化成长,力图通过3至5年左右的时间,让每个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成长为教学专家,让一大批学员成长为“隆中名师”。迄今为止,襄阳市教育局已经在全市各中小学建立了学科门类齐全的近二十个“名师工作室”,数百名优秀教师组成多个强大的教育科研共同体,以点带面,引领着数万名教师在专业化的道路上不断成长。其二,广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教育科研“能提升教师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中小学教师的有效途径”[2]。为提高研究的普及性,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襄阳市大力倡导全市教师开展“草根型研究”(“微课题研究”)。这种研究兴起于襄州区程河中学,该校要求教师每年从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选择自己遇到的最关心的小问题,立项成学校课题,并进行研究。学校明确课题研究时限和进度,定期检查公布,并做好成果展示,进行全校成果交流。这样既让教育科研走近了教师,贴近了教育教学实际,也让教师从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研究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积累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工作绩效。全校教师每年产生百余项成果,所有的成果均由大家共享,每位教师在获得自身素质提升的同时,也从同伴的研究成果中获得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其三,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在教师教育工作中,襄阳市紧密结合当前教育工作形势,结合学校及教师的需要,本着需要什么培训什么、差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由教师、学科组或者年级组“点菜单”,然后根据菜单内容,对教师进行重点培训,及时弥补他们专业知识和技能上的不足。近几年来,市教育局先后建立了襄阳教师提高性培训基地,定期组织校长和优秀老师到基地开展系统性培训,并组织了数万名教师分别参加了国家、省、市级培训。每次培训之前,市教育局都要征询受训学员的意见,根据大多数学员的培训需求,与相关培训单位商定培训内容。同时,市教育局还在全市中小学教师中积极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子工程”和教师“讲三课练五功”“基本功大比武”等活动,让教师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在实践中历练教育教学技能,在理论知识不断丰厚的同时,教学技能、教学基本功也实现了同步递增。基层学校之间也自发地组建了“教育科研共同体”,教育理念相近的学校相互开展“联片教研”、“送教下乡”和“同课异构”等活动,让广大青年教师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收获经验,收获成长。
五、教育评价:由单一分数制到多元智能评价
篇5
当时课堂进程是这样的:当笔者讲授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涉及耕作技术演进到铁犁牛耕之曲辕犁阶段时,首先在课件上展示了《曲辕犁构造图》,然后提出问题:“曲辕犁的使用被认为是铁犁牛耕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为什么?它的优点何在?”然后接连提问了两个学生,他们都不能回答。之后,考虑到教学时间紧,笔者结合图示剖析了曲辕犁的优势:其一是出现了犁评,通过它可以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其二是犁壁竖于犁铧之上,两者不成连续曲面,既便于碎土,又便于形成窜垄,操作起来比直辕犁灵巧,能适应各种土地和耕种不同田块的需要,以及提高耕作效率和耕作质量。
课后,笔者感到不放心,为了了解曲辕犁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效果便布置了一道作业:“你是否理解‘为什么曲辕犁的应用是古代农业耕作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并要求学生当天上交。下面摘录部分学生的答案。
答1:不理解,不知道曲辕犁的工作原理。
答2:我不太懂,只知道它提高了农业耕作的效率。
答3:因为曲辕犁与直辕犁相比更利于耕作,生产工具的改进能极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说它是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
答4:理解,因为曲辕犁使当时农耕效率大大增加,很好地将人力、畜力相结合。
答5:因为曲辕犁可以运用于不同地方的耕作,耕地的深浅度也可调整,直到今日,铁犁的结构与曲辕犁在本质上也是相同的。
答6:因为曲辕犁提高了生产效率,是农业技术上的一次改革,为后来农耕技术的改进奠定了基础。
答7:因为曲辕犁融合了许多力学理论,提高了耕作效率,使耕作轻松,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为以后更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答8:因为曲辕犁能适应不同耕地的需求,提高耕田效率,提高劳动效率。
答9:曲辕犁相对于老式的单牛挽犁更加注重细节的设计,更贴合劳作实际,体现了劳动人民从“能耕田”到“耕好田”的生产思想的突破和对更高层次生产力的追求,同时也能体现出在生产力中以劳动者为主,以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为辅的人本思想。
通过对以上学生的作业情况分析可以看出,这堂课教学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大多数学生对曲辕犁的优点要么一无所知,要么一知半解,抑或只能复述教师的表述,能有一定深度的理解的学生相对较少。这种情况使笔者陷入思索。
思考一: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历史知识点的教学?荀子《劝学篇》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可见整体由局部组成,整体的成功离不开局部的贡献。这对课堂教学的启示是一堂课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个知识点的成功处理。任何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都由一系列的知识点和丰富多彩的细节构成,从某种意义上讲,历史课堂就是师生共同参与学习、感悟这一系列的知识点和诸多细节的过程。讲清历史事物的关键知识点,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在于透过情节、故事和细节来说明社会风貌、时代变迁和历史潮流。
而这一课对于曲辕犁的教学又如何呢?从前面的学生作业中可以看出,尽管有一小部分学生借助于教材表述、教师讲解和合理想象对这个问题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但更多学生对曲辕犁的工作原理并不了解,对曲辕犁如何提高了耕作技术一知半解,可见笔者对这一历史知识点的教学是不够成功的。“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演进,认识工具革新在生产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是课前设定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而曲辕犁则是关乎古代农业的耕作技术和生产工具演进的重要环节,本来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然而由于笔者对这一知识点的课堂定位不清晰,从而导致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进程中未认真贯彻教学目标。笔者在教学进程中就这一问题组织课堂互动时,由于准备不充分,考虑不周到,措施不得力,导致在教学交流中师生沟通不畅,其严重后果是“揭了盖子又捅了娄子”。也就是说教师提出了问题,然而却没有解决问题。课堂中既然选择了启发性提问,那么就应该认真对待,采取合适的教学举措,突破难点,而绝不应该草草了事,浅尝辄止。而当时笔者就是用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一套说辞进行讲解,其结果是以启发性问题开场,最后以灌输知识收场。
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仅在思想上重视是不够的,还要做好各种准备,设计各种预案,以便应对课堂里各种突发事件的挑战。以这一课为例,笔者课后就设想了多种替代方案:其一,采用中央电教馆出版的详细讲解曲辕犁的构造和功能的辅助教学材料;其二,将曲辕犁和直辕犁进行对比分析讲解;其三,制作耕犁的历史演变资料和图片,从历史纵向演进视角帮助学生理解;其四,由学生搜集资料,做出曲辕犁的模型并在班级演示。当然,这一切对于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而言,已经于事无补,但却有利于未来的课堂教学。
思考二:如何在教学设计中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历史认识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发展,即收获历史知识,增长历史智慧,提升人文素养才是历史教学的归宿。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的基础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出发点,这个因素在教师教学设计时要充分重视。然而笔者在备课时更多地考虑教学进程推进的流畅和时间的安排,因而没有认真思考学生在这一知识点上的基础。事实上,从课后笔者的抽样分析来看,学生在电视或电影中见过铁犁牛耕的仅占总数的72.4%,亲眼见过铁犁牛耕的只有25%,而从来没有见过的占8.3%。无论来自城乡,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亲眼见过铁犁牛耕现象,他们既缺乏犁田耕作方式的感性知识,更不了解中国古代千百年来牛耕技术的演进情况,因此学生在匆忙之间难以理解曲辕犁所带来的所谓“农业耕作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自在情理之中。由于笔者没有顾及这些学情,课堂提问前缺乏必要的知识铺垫和准备,提问也缺乏针对性,结果遭遇“冷场”就在意料之中了。可见,合理的教学设计显然不能忽略学生的知识基础。只有以学生的基础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学生的学习难点作为教学的侧重点,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达成教学目标。
思考三:如何因“材”制宜地选择教学策略?在这堂公开课中,之所以出现教学进程中教师自演自叹,学生作壁上观的情况,其原因之一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曲辕犁这一知识点的特点认识不清、分析不够,因而造成教学策略选择也不恰当。曲辕犁这一知识在教材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呢?这节课的课标内容为“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古代中国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经历了耜耕阶段,至春秋战国时期逐渐演进到铁犁牛耕阶段。从此,铁犁牛耕作为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最主要耕作方式,贯穿古代历史两千多年,而曲辕犁的使用是铁犁牛耕这一耕作方式日臻成熟和完善的标志。也就是说,曲辕犁既是犁耕技术走向成熟的至关重要的突破,又属于农业生产工具的重要革新。搞清了这一历史演进的规律,教学时依照铁犁牛耕技术的历史演进逻辑来选择教学策略,效果也许就会大不相同。
另外,曲辕犁之所以得名,是相对于直辕犁来说的,这一特点也被笔者忽视了。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假若选择比较分析的策略,学生的理解肯定会容易许多。事实上,耕犁到汉代已经普及了,而使用的是直辕犁。假如教学中把直辕犁和曲辕犁的构造图进行对比,那就不难发现曲辕犁的优点在于:一是结构合理,使用轻便,克服了汉魏以来长直辕犁耕至田角边时“回转相妨”的情况,回转灵活,便于推广;二是通过犁评的操作调节犁头的倾斜角度,从而能够控制耕土的深浅,耕作平稳;三是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既提高耕作效率,又提高耕地质量。总而言之,对于教材知识来说,依据知识本身的特点创设教学情境,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这是课堂教学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思考四:如何看待课堂教学的完整性?这堂课中出现对曲辕犁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草草了事的局面,主要是由于笔者因担心时间不够而破坏课堂教学的完整性造成的。
篇6
【关 键 词】 乡土文化;语文教学;素质教育
中国当代社会学、民俗学大师先生,尽其全部精力创作了中国近现代民俗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乡土中国》。该书从民俗学的角度,声情并茂地为世人展现了民国以来华夏大地上富于风土人情的社会风貌。从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乡土民俗”现象,乡土文化也就逐渐被人们所熟知。
乡土文化从那里开始,被赋予了具有浓重中国特色的文化范畴,它泛指普通大众所创造、使用和沿袭的文化内容。乡土文化是经历着千百年的沧桑和沉浮,是历史厚重的积淀,流传于民间,是民间颇受欢迎的文化符号。一般来说,乡土文化有其特定的载体,其中乡土民情、民风民情是其最重要的载体。溯源追古,华夏大地孕育着色彩斑斓的文化,作为华夏文明的摇篮,乡土民间是我国璀璨文明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瑰宝。随着初中语文大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必须正视乡土文化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巧妙地将乡土文化与语文课文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无缝对接和有效融合,初中语文作为学生文化功底和文学素养养成的重要阶段,学习乡土文化为学生开阔视野、积淀内涵提供了重要帮手,这样能有效推动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本研究以乡土文化进课堂为论述中心,重点阐述乡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意义和实施策略。
一、乡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华夏文明孕育了厚重的乡土文化。具有浓重农耕色彩的文化积淀,在不断变迁的社会转型中与现代文明渐行渐远。语文教学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对于启发学生积极向上,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结。乡土文化具有厚重的社会积淀,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礼仪和道德,可用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结。如对的艰苦敌后抗争史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油然而生一股浓烈的爱国主义情结,学习革命先烈为国家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壮志。
第二,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传承的民俗必然反映出人民生活中的主体风貌,加强民俗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先人的审美观,进而增强其审美意识。如《过故人庄》中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的愉悦;《土地的誓言》中乡民离乡背井时炽热的乡恋;《西洲曲》中江南女子采莲时快乐的动人场景,无不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的生活情况、美好理想和简单友善的人际关系,这些风习,历经千年成为一种美的风范、一种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
第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乡土文化包含了我国很多文化符号和文化底蕴,涉及社会、经济、人文等多个方面。因此,对乡土文化学习的过程也是习得社会知识,尤其是科学技术知识的过程。中学语文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应当助推学生对全方位、多学科知识的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如在对我国先秦时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习得先秦时代年轻人的婚恋观和追求浪漫、自由的心境;在对类似于陶渊明、杜甫、李白诗歌的学习中,学生们可以领略诗人或悠然自得或忧国忧民或豪情万丈的情怀。
二、提高乡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效率
作为我国基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文化具有非常多元化的人文关怀。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所学内容的语言风格、文化背景和教学目标等情况,综合把握乡土文化与语文教学活动的融合。
第一,利用乡土元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不可否认,乡土文化具有很强的草根性,因此它也非常接地气。通常来讲,接地气的事物都是人们所喜闻乐见的,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教师教学的帮手,也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剂。在当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缺乏热情和乐趣,他们很难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影响学习效率。
从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乡土文化非常贴近学生生活,他们对其更有亲切感,因此也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注意。由于很多初中课程涉及到先秦或者中国古代社会,这些文化和描述与现当代学生们生活的环境具有很大的反差,这就阻碍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动力和兴趣。但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适当引入乡土文化,那么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在学习屈原《离骚》节选片段时,学生对于楚辞和离骚体非常头疼。诗歌中不仅存在很多生僻字,而且整首诗歌还晦涩难懂,特别难翻译和理解。这时,教师应当把楚国文化融入课堂,让学生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这样,从他们身边熟悉的乡土文化入手,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爱国情怀,这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语文教学实际也是传递社会文化和道德规范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要积极开拓视野,利用乡土文化开拓学生的视野。如在传统农耕社会,家天下制和父权制构成了封建社会权利结构的核心,人们的各种活动都是对自然和未知世界的敬畏。以山水园林建筑为例,从选址、施工、配饰等多方面都在诠释着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状态。
第二,巧借各种习俗,丰富课堂氛围。乡土文化在民间具有肥沃的土壤,可以源源不断地汲取各种营养,造就多姿多彩、生生不息、具有很强中国风的文化氛围和璀璨文明。学生作为初中语文课堂中的主题,同时也是乡土文化生活的影响者,对于它具有浓厚的感情和深刻的理解。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妙地借助学生们的这些先天学习优势,不断丰富课堂氛围。
如以乡间老百姓都离不开的“红白喜事”来说,里面无处不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如有人结婚时,民间都采用比较固定的拜堂仪式。在这仪式里,司仪(主持婚礼的人)虽然总会用固定的语言来主持,但其流利的“四言八句”和熟记于心的流畅台词,必然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进行诗词句赋的教学时,若能把这些东西收集起来,让学生领悟,必然会让学生兴趣浓厚。若要求学生去模仿或改造这些台词,学生或能倾其所学,从而实现老版文化的创新。民间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也承载着五彩缤纷的民俗文化:春节写对联、贴对联,元宵节耍灯(组织灯会),清明节化袱(给去世的人烧冥币)祭祖等文化习俗,无一不在召唤着学生们去感悟和体验,无一不在潜移默化中促进着学生语文应用水平的提升。
在学习鲁迅先生的名篇《社戏》时,可以借助他对儿时社戏前后场景的刻画,展开联想,挖掘更加丰富多样的乡土文化。如借助篇文章中“社戏”桥段,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一步挖掘南戏的历史进程,从南戏的历史看南戏在乡土文化中的地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结。
第三,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参与乡土文化建设。虽然初中语文课程不需要像物理、化学那样通过多种实验,让学生们观察实验现象,从而了解事物的本质。但作为乡土文化来说,它源于普普通通老百姓的生活,必须让学生们走出课堂,积极参加一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在参与中融化民俗文化,建设乡土文化。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孕育了许多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作为中学基础教育,语文教学应当充分传承优秀的乡土文化,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建设乡土文化之中。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注重文化筛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民歌;陕北民歌;民俗;民间文化遗产。
陕北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地处中国东、西部的结合带,是草原、沙漠和黄土高原的融合区,也是历史上汉族与少数民族频繁往来的交汇地。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东西部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融,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陕北文化。陕北曾以丰富的民间音乐闻名全国,陕北民歌的数量之多、流传之广是其他地区的民歌无法比拟的。陕北民歌形象而概括地描述了当地复杂多元的民俗活动和风貌,向世人展示出陕北民俗独特的文化魅力。
民俗借助语言来储存、传承、发展和规范人们的行为,而语言又通过对民俗的储存、传承得到自身的丰富和发展,他们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特定的民俗催生了特定的民歌,民歌又成为研究民俗的重要资料。学习、研究、欣赏民歌,只有把民歌与民俗结合起来,把握二者的内在联系,才能获得对民歌的深层理解和感悟。陕北民歌的精要之处既在于描述陕北人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特征,更在于它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民间音乐中得以一脉相承并且保持长期不变的品种,总是和一定的礼俗活动结合在一起的。礼俗通常是人类生活中长期保持不变的社会活动,依附于礼俗活动音乐也就因此得以保存和传承;与礼俗活动关系较远的音乐品种,其生存和发展往往取决于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人类生活中易变的活动,所以与之关系紧密的音乐也就经常处于变化之中。陕北民歌是和生成它们的陕北劳动方式、交通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及风俗习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所有这些发生剧烈变动时,它们的传承过程和传承方式也随之变化,陕北民歌的功能性也有了新的变化与发展。
一、生存环境的变化导致某些功能的弱化与整体形式的日渐衰微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生活背景,陕北民歌亦然。它是陕北农耕社会生活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陕北地区地理环境恶劣,土地贫瘠。陕北人虽然终年辛勤劳作,仍然无法果腹,有时不得不撂下一家老小,到宁夏、内蒙一带去谋生,俗称“走西口”。尽管“西口”距离陕北并不遥远,但由于过去陕北地形复杂,交通十分落后,又生逢乱世,往往一别不知音讯,故人们望着要“走西口”的亲人或情人,伤心是难免的。于是出现了大量的反映生离死别、盼望亲人早日归来的山曲与小调。
不同时期的陕北民歌,其社会的功能有很大的差别,陕北民歌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功能性的差异也直接影响着陕北民歌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方向。由于生产劳动的现代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传统民歌所固有的那种劳动性、排忧性和诉苦性自然会随着而丧失。至于革命民歌所表现出来的宣传性、歌颂性和记事性,也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特殊功能,这种特殊的功能也必然会因时代的变迁而不再发挥作用。由此看来,陕北民歌的社会功能随着社会的不断演变和发展,其日常功能也在不断演变,现在已逐渐萎缩为比较单一的娱乐性功能了。而且仅此一种功能也受到了电影、电视和流行歌曲等众多现代娱乐形式的强大冲击,而显得愈来愈不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独特的审美形式特征。
就劳动发生说来看,一些产生陕北民歌的劳动方式现在或已消失或已退化(如赶脚、渡船、打夯、推磨、打场等)。就仪式发生说来看,出行、跳火、请神等仪式在当今社会已基本不复存在;保锁、过关、上梁、婚礼、丧礼等仪式虽还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的地区存在着,但其仪式形式也已逐渐趋于现代化和简单化,因而很少有人在这样的仪式上唱民歌了。随着交通的便利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世界变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旷野之歌也就自然而然原有的生存土壤。在现代社会,伴随着社会风俗的不便再随意吼起来了。至于那些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真实故事和真实事件也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成一种历史的陈迹。
如今,陕北民歌作为陕北人生活中的特有的娱乐方式和通用语的功能已经受到了很大的消解。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工业生产对农业生产的逐渐替代,整个社会环境的更迭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加之外来文化的入侵,古老的陕北民歌在现代社会面临着失传的危机。人们可以看电视,听广播,唱流行歌曲,这就使许多人不再那么醉心于他们曾经借以排忧解难的陕北民歌。美国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而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关联。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在考察一种文学现象时,就不能独立地关注这一文学活动的某一方面,而应该对文学活动的这四个相互关联的环节进行整体的观照。陕北民歌作为一种艺术现象和艺术活动,它的兴盛与衰落也是以上四个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任何艺术作品都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并打上了那个时代的历史、社会与人文的烙印。陕北民歌是陕北农耕经济社会的民间文化产品,是农业生活的产物,农业文明与民歌是一种依附的关系。物质的发展与快节奏的生活使民歌失去了改变、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个体创作的彰显以及媒体的炒作,陕北民歌的乡土性、集体性和口头性已大大削弱。现在演唱的陕北民歌基本上都是过去的民歌,内容离时代越来越远。传统民歌中所表现的主要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与当今时代格格不入。因而,以此为表现内容的陕北民歌在新的时代新的环境下已经越来越失去其发展的生命活力了。
陕北民歌功能的弱化大大削弱其继续发展的动力,人因功能弱化而衰老,因功能弱化而枯萎,一种艺术形式也会因功能弱化而衰落。这是自然现象,也是客观规律。精致化是艺术发展的趋势,但艺术的生命力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消失。陕北民歌的日渐衰微,更引起我们对之加以发展与珍惜的及时性与迫切性。无怪乎冯骥才先生大声疾呼:“每一分钟,我们的田野里、山坳里、深邃的民间里,都有一些民间文化和遗产死去。它们失却得无声无息,好似烟消云散。能够让自己的文化损失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吗?能够叫后人完全不知道这些伟大的文明创造吗?”因此,及时全面地抢救、利用、保护陕北民歌就历史地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
二、陕北民歌的功能性显示出顽强生命力和丰富的灵活性
虽然,民间音乐在传承过程中受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制约,但是,其传承方式又有着极强的稳固性和灵活性。前面讲过,特定的民俗催生了特定的民歌,陕北民歌是陕北人民生活史与心灵史的生动记录,与陕北人民生活相关的事物几乎都可以从民歌中找到。
有着古老传统和深厚积淀的陕北民歌是不会这么容易彻底消亡的,面对现代化的剧烈冲击,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应变方式,可能开始有些措手不及,但很快就会找到应变之策,以另外一种变体的模式继续传承下去。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酒文化是当代民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陕北民歌与酒文化又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酒与陕北民歌的密切关系自古有之,但绝无现在如此突出。当前,中国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思想观念的转变更为迅捷,陕北乡民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脱贫致富的人群正在迅速扩大,经济的发展也为酒文化及陕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生存背景。
第二,陕北地区形成的以民歌手为主要成员的流动团体,成为当代陕北民歌新兴的表演者、传播者和创作者。不少年轻的农民将这当成了谋生手段。不少歌手纷纷走向北京、西安、深圳等大城市的歌舞厅,还有不少走进了艺术院校。
第三,陕北民歌在当代民俗的演变过程中会放弃一些有形的东西,但陕北民歌的特色、风格未变,精髓未失。确实,随着陕北乡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现代化程度的不断加剧,陕北以前所特有的生存环境、地理风貌和风土人情都有了根本的改变,反映在陕北民歌中那种孤愤激昂的悲情美。“‘出走’与‘逃离’为精神主题以及表层热烈、深层苍凉的异质性结构”都在逐渐消失。这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但是,陕北民歌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未变,集体创作的创作形式未变,即兴创作、演唱的创作方式未变,陕北黄土地的传承环境未变,在陕北这片黄土地上产生的歌、词、声、腔,反映的是当代乡民真实的生活状况,也是人们真实情感的流露。
三、对陕北民歌发展方向的思考
以上陕北民歌功能性在当代民俗中所表现出的截然不同的两个方面,看似矛盾,实际上是符合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历史规律的,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音乐的发展离不开现实社会,陕北民歌的发展也离不开当代社会的民俗状况。它不以一种单一的形式进行传承,而是以多线条、多思维、多层面的形式,尽力适应和激发民众
审美感受,使主观和客观、审美对象和审美情感趋于统一,从而引起社会的认可并得以传承。我们也应看到在当前现代化进程加快以及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人的主观能动性会对陕北民歌的发展产生相当大的影响。音乐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是深入民间,了解民情,挖掘整理,加强理论研究,改造与创新,开发利用,进一步繁荣我国音乐文化事业,使中国音乐走向世界。
1 搜集与整理,加强理论研究陕北民歌就像黄土地遍地生长的野草一样散落在陕北大地的沟沟洼洼、村村寨寨。要对陕北民歌进行全方位的一无遗漏的搜集对着名歌唱家及其传人要逐一搜集其作品,建立民歌档案,同时要采用摄影、摄像、录音、录制光盘等现代化的手段将那些流传在民间的原始民歌原汁原味保存下来。首先,我们应该致力于搜集整理出版这样两部陕北民歌集。一部是《陕北民歌集成》,另一部是《陕北民歌精选》。运用现代化的电子载体永久保存,“集成”要在数量上求多求全,要注重其资料价值和保存价值;其次,“精选”要在质量上求新求精,重点要选编那些广泛流传的,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并具有深远艺术生命力的优秀民歌,要注重其审美价值和普及价值。
在艺术发展的进程中,理论与创作永远是一驾马车上两只并行不悖的轮子,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二者只能同步同向而行,而不是反之。创作是实践、是基础,理论是指导、是升华。理论研究并不是创作的附属物,理论研究是对创作的开掘、开拓与提升,开掘其潜在的精神内蕴和艺术文化价值;开拓其创作的方法与思路;提升其艺术的品位与艺术品格。
2 结合民俗风情,改造与创新陕北民歌产生于远古时代,发展于近现代,繁荣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陕北民歌发展的历史雄辩地告诉我们:陕北民歌是完全可以在改造与创新中求生存与发展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全国新民歌运动的掀起,陕北民歌也曾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振兴期。进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根据陕北民歌创作的信天游《我低头向山沟》和《黄土高坡》以及中国西部摇滚歌曲的兴起与兴盛等,都曾一度唱红全国。这一系列的革新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陕北民歌的繁荣与发展。
没有继承就没有革新,对传统陕北民歌不能搞民族虚无主义。结合时代要求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要求,革新传统陕北民歌,首先要研究传统陕北民歌的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把握它招人喜爱、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从中汲取艺术营养,其次要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了解并掌握新时期的社情民意及群众的思想观念,从中精选创作素材。在继承传统陕北民歌真实质朴、率直明快、感情浓烈、语言形象的艺术基础上,剔除其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糟粕,使之具有先进的思想内容、时代精神和艺术感染力,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形式,体现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3 开发与利用,繁荣我国音乐事业艺术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对陕北民歌的保护与抢救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让陕北民歌这一民间艺术的瑰宝和民间文化资源在新的时期为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发挥其积极的作用。这就很有必要在对民歌的抢救与保护的基础上对其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知道陕北民歌、了解陕北民歌、喜欢陕北民歌,他们才会自觉地利用陕北民歌这一艺术形式。因此在开发、传播陕北民歌这一民间艺术资源时,首先要广泛地开展多种多样的民歌演唱活动,每年定期举办陕北民歌大赛,组织陕北民歌业余演唱队,使陕北民歌进课堂、进厂矿、进田间、进千家万户。建立民歌博物馆打造民歌文化村等等。
其次,着手陕北民歌在外界影响的扩大化过程。在陕北本土对陕北民歌普及的基础上,进行展演式保存、媒体保存。组织一批作家创作一系列反映陕北民歌的文艺作品,将陕北民歌融入到歌剧、小品、舞蹈、小说、电影、电视等多种文学艺术形式中,从而多角度、多渠道地将陕北民歌推向全国。艺术是独立的,同时也是融合的。在独立中求生存,在融合中求发展。陕北民歌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只有融合到现代艺术的大舞台大天地中,才能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再次,推进陕北民歌的文化产业化过程。远古时代,人类劳动所得仅用于维持物质生活,因而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文化消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文化消费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就会日益增长,文化行业也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文化产业。当今世界,文化不仅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文化本身也直接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文化产审美感受,使主观和客观、审美对象和审美情感趋于统一,从而引起社会的认可并得以传承。我们也应看到在当前现代化进程加快以及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人的主观能动性会对陕北民歌的发展产生相当大的影响。音乐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是深入民间,了解民情,挖掘整理,加强理论研究,改造与创新,开发利用,进一步繁荣我国音乐文化事业,使中国音乐走向世界。
1 搜集与整理,加强理论研究陕北民歌就像黄土地遍地生长的野草一样散落在陕北大地的沟沟洼洼、村村寨寨。要对陕北民歌进行全方位的一无遗漏的搜集对着名歌唱家及其传人要逐一搜集其作品,建立民歌档案,同时要采用摄影、摄像、录音、录制光盘等现代化的手段将那些流传在民间的原始民歌原汁原味保存下来。首先,我们应该致力于搜集整理出版这样两部陕北民歌集。一部是《陕北民歌集成》,另一部是《陕北民歌精选》。运用现代化的电子载体永久保存,“集成”要在数量上求多求全,要注重其资料价值和保存价值;其次,“精选”要在质量上求新求精,重点要选编那些广泛流传的,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并具有深远艺术生命力的优秀民歌,要注重其审美价值和普及价值。
在艺术发展的进程中,理论与创作永远是一驾马车上两只并行不悖的轮子,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二者只能同步同向而行,而不是反之。创作是实践、是基础,理论是指导、是升华。理论研究并不是创作的附属物,理论研究是对创作的开掘、开拓与提升,开掘其潜在的精神内蕴和艺术文化价值;开拓其创作的方法与思路;提升其艺术的品位与艺术品格。
2 结合民俗风情,改造与创新陕北民歌产生于远古时代,发展于近现代,繁荣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陕北民歌发展的历史雄辩地告诉我们:陕北民歌是完全可以在改造与创新中求生存与发展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全国新民歌运动的掀起,陕北民歌也曾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振兴期。进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根据陕北民歌创作的信天游《我低头向山沟》和《黄土高坡》以及中国西部摇滚歌曲的兴起与兴盛等,都曾一度唱红全国。这一系列的革新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陕北民歌的繁荣与发展。
没有继承就没有革新,对传统陕北民歌不能搞民族虚无主义。结合时代要求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要求,革新传统陕北民歌,首先要研究传统陕北民歌的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把握它招人喜爱、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从中汲取艺术营养,其次要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了解并掌握新时期的社情民意及群众的思想观念,从中精选创作素材。在继承传统陕北民歌真实质朴、率直明快、感情浓烈、语言形象的艺术基础上,剔除其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糟粕,使之具有先进的思想内容、时代精神和艺术感染力,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形式,体现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3 开发与利用,繁荣我国音乐事业艺术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对陕北民歌的保护与抢救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让陕北民歌这一民间艺术的瑰宝和民间文化资源在新的时期为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发挥其积极的作用。这就很有必要在对民歌的抢救与保护的基础上对其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知道陕北民歌、了解陕北民歌、喜欢陕北民歌,他们才会自觉地利用陕北民歌这一艺术形式。因此在开发、传播陕北民歌这一民间艺术资源时,首先要广泛地开展多种多样的民歌演唱活动,每年定期举办陕北民歌大赛,组织陕北民歌业余演唱队,使陕北民歌进课堂、进厂矿、进田间、进千家万户。建立民歌博物馆打造民歌文化村等等。
其次,着手陕北民歌在外界影响的扩大化过程。在陕北本土对陕北民歌普及的基础上,进行展演式保存、媒体保存。组织一批作家创作一系列反映陕北民歌的文艺作品,将陕北民歌融入到歌剧、小品、舞蹈、小说、电影、电视等多种文学艺术形式中,从而多角度、多渠道地将陕北民歌推向全国。艺术是独立的,同时也是融合的。在独立中求生存,在融合中求发展。陕北民歌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只有融合到现代艺术的大舞台大天地中,才能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再次,推进陕北民歌的文化产业化过程。远古时代,人类劳动所得仅用于维持物质生活,因而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文化消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文化消费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就会日益增长,文化行业也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文化产业。当今世界,文化不仅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文化本身也直接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文化产审美感受,使主观和客观、审美对象和审美情感趋于统一,从而引起社会的认可并得以传承。我们也应看到在当前现代化进程加快以及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人的主观能动性会对陕北民歌的发展产生相当大的影响。音乐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是深入民间,了解民情,挖掘整理,加强理论研究,改造与创新,开发利用,进一步繁荣我国音乐文化事业,使中国音乐走向世界。
1 搜集与整理,加强理论研究陕北民歌就像黄土地遍地生长的野草一样散落在陕北大地的沟沟洼洼、村村寨寨。要对陕北民歌进行全方位的一无遗漏的搜集对着名歌唱家及其传人要逐一搜集其作品,建立民歌档案,同时要采用摄影、摄像、录音、录制光盘等现代化的手段将那些流传在民间的原始民歌原汁原味保存下来。首先,我们应该致力于搜集整理出版这样两部陕北民歌集。一部是《陕北民歌集成》,另一部是《陕北民歌精选》。运用现代化的电子载体永久保存,“集成”要在数量上求多求全,要注重其资料价值和保存价值;其次,“精选”要在质量上求新求精,重点要选编那些广泛流传的,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并具有深远艺术生命力的优秀民歌,要注重其审美价值和普及价值。 在艺术发展的进程中,理论与创作永远是一驾马车上两只并行不悖的轮子,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二者只能同步同向而行,而不是反之。创作是实践、是基础,理论是指导、是升华。理论研究并不是创作的附属物,理论研究是对创作的开掘、开拓与提升,开掘其潜在的精神内蕴和艺术文化价值;开拓其创作的方法与思路;提升其艺术的品位与艺术品格。
2 结合民俗风情,改造与创新陕北民歌产生于远古时代,发展于近现代,繁荣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陕北民歌发展的历史雄辩地告诉我们:陕北民歌是完全可以在改造与创新中求生存与发展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全国新民歌运动的掀起,陕北民歌也曾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振兴期。进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根据陕北民歌创作的信天游《我低头向山沟》和《黄土高坡》以及中国西部摇滚歌曲的兴起与兴盛等,都曾一度唱红全国。这一系列的革新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陕北民歌的繁荣与发展。
没有继承就没有革新,对传统陕北民歌不能搞民族虚无主义。结合时代要求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要求,革新传统陕北民歌,首先要研究传统陕北民歌的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把握它招人喜爱、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从中汲取艺术营养,其次要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了解并掌握新时期的社情民意及群众的思想观念,从中精选创作素材。在继承传统陕北民歌真实质朴、率直明快、感情浓烈、语言形象的艺术基础上,剔除其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糟粕,使之具有先进的思想内容、时代精神和艺术感染力,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形式,体现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3 开发与利用,繁荣我国音乐事业艺术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对陕北民歌的保护与抢救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让陕北民歌这一民间艺术的瑰宝和民间文化资源在新的时期为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发挥其积极的作用。这就很有必要在对民歌的抢救与保护的基础上对其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知道陕北民歌、了解陕北民歌、喜欢陕北民歌,他们才会自觉地利用陕北民歌这一艺术形式。因此在开发、传播陕北民歌这一民间艺术资源时,首先要广泛地开展多种多样的民歌演唱活动,每年定期举办陕北民歌大赛,组织陕北民歌业余演唱队,使陕北民歌进课堂、进厂矿、进田间、进千家万户。建立民歌博物馆打造民歌文化村等等。
其次,着手陕北民歌在外界影响的扩大化过程。在陕北本土对陕北民歌普及的基础上,进行展演式保存、媒体保存。组织一批作家创作一系列反映陕北民歌的文艺作品,将陕北民歌融入到歌剧、小品、舞蹈、小说、电影、电视等多种文学艺术形式中,从而多角度、多渠道地将陕北民歌推向全国。艺术是独立的,同时也是融合的。在独立中求生存,在融合中求发展。陕北民歌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只有融合到现代艺术的大舞台大天地中,才能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篇8
关键词: 民俗艺术; 人文精神; 教学感悟
中图分类号: J120.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3-0186-02
在江苏教育学院美术系新近制定的课程设置中,单列有一门《民俗艺术》课程。民俗艺术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泛指我国民间的民事活动和物品中所体现出的具有艺术审美价值的形式。“民俗艺术”也是对“民间美术”的广义称呼。因为民俗艺术的表现形式往往是综合的,它的视觉审美也不单指一般人理解的“画”,它将民众的生存理念,通过独有的审美方式并结合制作技艺,寄寓在民众的生活用品(器物、饰品、玩具、住宅等)和行为活动(祈祝、庆典、娱乐等)中,它的艺术表现不仅有平面式的,还有立体形式甚至以时空(表演或仪式活动)形式展现的。这就牵涉到在解读民俗艺术的主题内涵(人文精神)、理解视觉审美特点的同时,还要弄清其使用目的、表现方式、制作技术、形制等的综合关系,这样才能够做到全方位的了解民俗艺术,从而达到该课程教学的目的。如民间剪刻纸艺术,既要解读其中的主题精神和寓意、使用目的(类型)、场合,也要解析造型手法、构成方式,同时还涉及到纸张、折法、剪刀以及基本剪法等操作技法,甚至包括在设计活动中的审美借鉴和创意。而要想顺利地开展《民俗艺术》课程的教学活动,坚持做到充分地理解、把握民俗艺术中的人文精神,并且将其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显得尤为重要。
民俗艺术最直接的证据往往是在美术表现方面(综合的),“在我国自汉代以后,美术向着社会的不同阶层有了四个发展方向:一是以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城市市民为服务对象的民间美术(主要是农民美术);二是演变为统治阶层的宫廷美术;三是士大夫文人画;四是宗教方面的释道美术。其中唯有中国民俗艺术(或称民间美术)承继远古精神,这正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生命(生存)精神的物化表现”。“民俗艺术所涉及的审美原理、表现手法以及创作的理念,长久以来,一直为其它美术提供着营养”。因此,也被论者视为“母型文化”、“民族文化之根”(张道一《中国民间美术词典》)。
在目前高校美术教学的现状中,“写实”的教学模式一直处于较初级阶段,机械而被动的情形一直没有得到改观,学生往往至毕业也找不到“艺术”的真谛;外来的“现代派、后现代派”的艺术缺乏社会与生活的根基,难有受众。对此,许多有识之士在探寻艺术的本源精神究竟是什么,艺术教学究竟还应该教些什么的过程中,最终还是将目光聚焦在了本民族的、长久流传并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的――民俗艺术之方面。
从远古艺术到民间艺术(美术)中,各种形象所展现的精神内涵,各种文化历史的符号,可以清晰地看出其中的“集体的契约”的主导性,致力研究民俗艺术的专家吕品田先生将“集体的契约”归结为民俗艺术中的“一级符号”。这种具有凝聚力的“集体的契约”,正是民俗艺术中最为重要的、之所以能够长久的、延续不断传递的人文精神――生命(生存)的精神。也正是这种生生不息的精神,引领着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着延绵不断的生命光彩。
关于生命(生存)精神的三大主题:
一、丰衣足食、风调雨顺的企盼――生命存在的第一要务是能够吃饱、穿暖、住好,希望庄稼丰收,六畜兴旺,人有住所。“大自然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制约着人类的生存活动,为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天道原理,以农耕经济为生存方式的中华民族早在夏代之前就掌握了物候历法”(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逐渐的、必然的要了解并熟悉各种有关的事物,如对天象气候和时令节气转换规律的探究;对动物、植物生命现象和构造规律的熟悉等等。人们还在工具的发明制造、住房的建造、各种用品的制作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如生态的、环保的、力学的等)。因此,人们面对大自然的神秘现象(如风、雨、雷、电,四季变换,自然灾害等)以及生命现象中的未知因数,进行了积极的、永不知疲倦的探索。对丰衣足食、风调雨顺的期盼自然也就成为民俗艺术所要表现的精神之一,而且总是乐观、向善和向上的。
二、繁衍生殖、延年益寿的祝愿――生殖崇拜是生命欲望的合乎逻辑的发展,也是生命群体得以延续的自觉愿望。如在中国民俗艺术中,原始的生殖崇拜逐渐转化成以鱼、莲作为隐喻内容的表现,“莲”谐“连”之音,“鱼”谐“余”之音,即“连年有余”“连生贵子”之意。在“鱼戏莲”等题材中,“鱼”隐喻男性,表示象鱼一样充满活力;“莲”隐喻女性,表示育子。蛙“娃”谐音,陕北新娘结婚时要展示红肚兜上绣的蛙图,谐音表示能生育好多“娃”。盼望新的生命到来,借用多子的动物(鱼、蛙多子)、果实(葫芦喻孕育多子、石榴多子等)来比喻人们对实现生育和种族繁衍的愿望。把繁衍的厚望寄托在“喜结良缘”的新人身上,赞美女性、赞美母亲、赞美爱情、赞美儿童;更赞美青壮年的汉子“象老虎一样,丑亲丑亲的”,虽经日晒、风吹、劳作,皮肤粗黑而“丑”;却因有力,可以为一家人收获食物和守护安全,让人感觉着“亲”。年长者拥有的资历、生存的经验,受到晚辈们的尊崇,人们用仙鹤、松柏、万年青、桃子等作比,表示对长辈们的长寿祝愿。
三、禳灾辟邪、公平生存的祈求――人们希望生活得到安全保障,趋利避害(天灾、病灾、人祸),人们希望在社会生产、生活中融洽相处;人们祈求在交易、交流往来以及竞争中体现公平性。威猛、勇敢、正直、守信、智慧等英雄品质和形象成为民众心目中的“神”,如关羽(曾被封为“关圣帝君”,又尊为财神,香蜡业、厨行、银钱业、典当业、军人、武师等奉为祖师),如流传在民间的对“行业神”(如“火德真君”为陶瓷、冶铸、糕点、书坊、烟业等行业之祖师;药王是医药业祖师;财神则是无人不敬奉的)的祭拜,就是希望在同行业中做到诚信、公平相待的一种规约暗示;如民间百姓在腊月二十三的祭灶活动中要往灶王爷嘴上抹糖稀,希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以及灶王爷拥有监管人间善恶行为的“善罐”“恶罐”的传说,即显示出民众在日常生活行为中,扬善惩恶和对道德规范要求的自律性精神。
此外,在中国的民俗艺术中,还大量地使用借物寓意运用象征、寓意、谐音(中国文字中的指事、会意功能和同音多字、多意的发声特点)的形式,将对生命精神的吉祥祝福融进身边的各种事物之中,如:瓶插牡丹寓意富贵(牡丹的代称)平(瓶的谐音)安(插放之意)。如“福”字文化,“福”:左边表示预卜的“示”,右边是装满食物的陶罐,人们通过与天的沟通来盼望好的收成。粮食装满仓,或是罐子被供在上方,象征祈祝、献礼之意。风调雨顺,粮食满仓,有了吃喝,生命就有保障。“福”字期盼美好生活之意至今仍被人们使用并得到扩展。利用汉字谐音的吉利“口采”方式,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祈祝,如将福字倒写,用“福倒了”谐音“福到了”;用蝙蝠的形象与“蝠”来象征和谐音“福”,等等。汉字的各种特点,在民俗艺术的人文精神的物化表现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生产方式的变化,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多元文化的碰撞,正改变着人们的审美眼光和艺术表现形式。尽管以自我为中心、急功近利的艺术心态也时有所见。但只要留意观察,就会发现人们依然在领略与享受着民俗艺术带来的勃勃生机和精神激励。如春节(祭灶活动、除旧迎新、贴春联、挂“福”字、团圆饭、放鞭炮、守夜、拜年、压岁钱、闹新年、赏灯彩等一系列的“年”文化活动,每年仅是在正月十五晚间,南京夫子庙的游人就可达数十万之众即是最好的证明,“正月十五不看灯,等于没有过完年”成为当地百姓的口头禅,这个“灯”就是指民俗艺术中的灯彩,象征着对过去一年辛劳、收获的总结、交流和犒赏,也是对来年吉祥、幸福的预祝)、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节气中的祭祀、祈祝、娱乐等依然不断,甚至由政府主导,增添了清明、端午、中秋的法定假日;婚嫁迎娶中的寓意活动,也是新意不断;生日、祝寿以及对实现美好愿望的祝福活动,更是充满现实的关于生命生存精神的创意;再如校园里的迎新晚会、集体生日、艺术节、运动会、歌手大赛,祝福短信、QQ网等,也都以新的内容、形式,从正面给予人们积极的鼓舞。等等。总之,有关“福、禄、寿、喜、”的吉祥祝愿话题和一些吉祥的图形、形象,仍然流传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并且源源不断地生发着与时俱进的新的形式和内容。
贯穿于民俗艺术中的娱天、娱地、娱人、娱神的“民本思想”,总带给我们欢乐、向善、吉利、祥瑞精神启示。“只有一种充实的胜利的生存向我们说话。没有任何自卑。没有悲天悯人的困惑。”(刘勉怡《艺用古文字图案》)。民俗艺术中独有的人文精神――为着百姓自身幸福而欢歌的生命(生存)的精神,无疑将给予我们今天略显苍白的“学校艺术教学”注入清新的审美气息。
发扬和光大民俗艺术中所展现的,始终为着劳动者自身幸福而鼓、而歌的人文精神,将极大地有助于消除目前学校美术专业教学中所存在的――“执著于对客观实在的被动、机械的模拟”“热衷于绝对个人情感的自由宣泄”“借助审美形式变本加厉地助长现实的压抑性,损害了艺术消解现实压抑的超越品质或补偿力量”(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的弊端。也必将有助于学生们――未来的艺术家或艺术工作者,从中获取强大的艺术营养和创作动力,实为智慧之举。
鉴于此,在《民俗艺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做好对民俗艺术中蕴涵的人文精神的解读和贯彻,使其成为师生们的自觉意识。民俗艺术中那闪烁着人性光辉的生命(生存)精神必将成为《民俗艺术》课程教学的灵魂。
参考文献:
[1] 张道一.中国民间美术词典[Z].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2] 陈竟.巧剪礼品花.[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1.
篇9
[关键词]传统儿童游戏;旅游价值;旅游开发策略;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游戏,一般指游乐、玩耍等娱乐活动。游戏的英文有play、game或recreation等不同译法,由此可见人们对游戏的理解各有不同。根据《辞海》的定义,游戏是以直接获得为主要目的,且必须有主体参与互动的活动。在动物世界里,游戏是各种动物熟悉生存环境、彼此相互了解、习练竞争技能、进而获得生存权利的一种增长本领的活动。在人类社会中,游戏一方面保留上述特质,另一方面也被人类赋予了多种形式和功能。传统游戏对儿童身体机能的发展和心理健康(认知能力、道德品质、社会性发展、人格完善)具有重要的养成作用。但是新浪网2009年进行的一项面向家长的在线调查显示10.4%的孩子每周游戏时间少于5小时,他们游戏方式排名前三位的是:看动漫23.6%,和家长去亲子乐园玩17.1%,玩拼图15.8%。可见我国儿童游戏正呈现室内化、亲子化、桌面化特征,尽管游戏手段越来越“高科技”,但儿童活动时间越来越少、活动空间越来越小,游戏方式却越来越孤独,离大自然越来越远,从中获得的集体性、互体验和快乐感越来越少。与此同时,一些传统儿童游戏正在渐渐失传、消亡。
近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热的同时,对其中传统民间游戏的研究则相对冷淡。文献检索发现,近年围绕游戏对于儿童成长意义研究在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和体育教育等领域探讨较多,“玩耍是孩子的天性。适当的玩耍不仅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大脑发育,还有利于有效地开展学习生活”,“传统游戏对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影响巨大”已成为共识。但关于传统民间游戏及其保护性开发的研究却较少,从旅游开发的视角探讨传统民间游戏传承的研究则几乎为空白。
笔者认为,传统儿童游戏形成于一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某个地区经济发展特点、生产生活方式、民间信仰、教育观念、审美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文化特征的体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记忆着历史进程和民族文化的珍贵遗产,不能任其衰落下去。
二、传统民间游戏与旅游
游戏与旅游均有一个“游”字。游的本意为优游、逍遥、无拘无束。游戏中的“游”强调游乐、嬉戏,旅游中的“游”则强调在异地旅行、游览,但二者“游”的方式和目的却是殊途同归,即均是在闲暇时进行的,为了获得快乐的休闲活动。可见游戏与旅游具有天然的联系。
与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比,传统民间游戏不仅具有原真性、本土性、活态性、可视性和地域性等共性,而且具有更好的观赏性、参与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同时还具有文化内涵的丰富性。这说明传统儿童游戏具备了旅游吸引物的基本特性。
国际上存在四大经典游戏理论:一是以德国诗人、哲学家席勒为代表的“剩余精力说”。认为游戏是“剩余生命的刺激”,并由此区分了不同的游戏形式:体质上的过剩主要导致体力上的游戏;审美上的过剩导致艺术的、戏剧的或象征性的游戏。二是拉扎勒斯的游戏“松弛说”。认为游戏源于能量不足而不是能量过剩。三是哲学家帕特里克的“娱乐理论”。认为游戏源于娱乐的需要。四是格罗斯的生活预备说,又称“本能练习说”,是早期最全面、最庞大的游戏理论。认为儿童期的存在就是为了有机体能够游戏,而游戏的存在是为了实践成人的活动。他还指出,儿童的游戏随发展而变化。首先是实验性游戏,它包括感觉训练游戏和运动训练游戏。其次是社会性游戏,它包括玩打仗和追逐(打闹性的游戏),以及模仿的、社会的和家庭的游戏(戏剧性的游戏)。实验性游戏的目的是帮助发展自我控制,社会性游戏为发展人际关系的目的服务。我国有史记载的游戏史可追溯至先秦时期,传统的游戏理论侧重于探求游戏的起源,主要有:生产劳动说、军事战争说、社会风俗说、文化交流说等。它与国外的游戏理论相互补充,帮助我们认识了游戏的社会历史的、生物学的和心理学的根源。上述理论的剩余生命刺激、松弛、娱乐、本能练习等游戏动机其实都反映在当代旅游动机中,并分别与旅游心理学中的补偿动机、逃避动机、审美动机与求知动机大致对应。生产劳动、军事战争、社会风俗、文化交流等起源又与乡村旅游、怀旧旅游、民风民俗和文化体验游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传统民间游戏的传承以往多通过口耳相传、风俗习惯、节庆活动以及教育的形式进行,传统旅游活动则多以观光游览为主,二者以往的结合并不紧密。随着时代的进步,旅游日益成为一种跨越时空的综合性的审美活动,旅游中的异域空间环境、集体活动情境有利于深化人们对传统游戏中所蕴涵的文化背景的认知,游戏中的参与性、体验性更是迎合了旅游者深度体验、注重参与和交流的需求。
因此,在上述旅游动机与传统民间游戏所蕴含着的旅游吸引力之间建立桥梁,将传统民间游戏中的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当是旅游保护性开发的主要任务。
三、传统儿童游戏的基本类型
传统儿童游戏有许多种类,具体名称、内容、方式因游戏者的民族、年龄以及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时代不同有所差异。较常见的有乌丙安先生的四分法:室内生活游戏、庭院活动游戏、助兴游戏、各类博戏;钟敬文先生的三分法:智能游戏、体能游戏及智能与体能结合的游戏。笔者认为,按照游戏的旅游功能,传统儿童游戏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是观赏性游戏。主要指那些体能活动较多、动作幅度较大、具有一定竞技性、便于观看欣赏的游戏。如放风筝、抖空竹、打陀螺、滚铁环,跳竹竿、跳长绳、斗鸡,等等。这类游戏适合在旅游景区、旅游节庆活动中作为表演项目展示。
二是体验性游戏。主要指那些游戏过程娱乐性、趣味性或挑战性较强,能够吸引游客参与、体验的游戏,比如体验社会角色的过家家、堆积木、拍洋片,体验生产劳动或军事活动的如斗百草、斗蟋蟀、骑马马、打弹弓、丢沙包、抓子儿、捉迷藏、跳房子、石头剪刀布,以及诸如翻绳、折纸、七巧板、九连环、拼图、下棋、打牌等益智游戏。这类游戏可以排解旅途的疲劳和单调,具有活跃气氛、增强团队凝聚力、丰富旅游体验的作用,适合在旅途中开展。
三是综合性游戏。兼具上述两种功能的游戏,如找朋友、老鹰抓小鸡、拔河等。
显然,那些适宜户外开展的、参与性与观赏 性较强的游戏,其旅游价值相对较高。
趣味性、快乐性、互动性、参与性是游戏的基本特性,竞技性、集体性、娱乐的大众性则是其附属特性。上述特性与旅游的求新、求异、求奇、求美、求乐等动机追求相吻合,赋予了传统儿童游戏良好的旅游开发前景。
四、传统儿童游戏的旅游开发策略
(一)重视价值,建立校旅合作机制
真正的、纯粹的游戏是文明的主要基础之一。在我国,游戏一直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参与着人类生活机制的调节,并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审美趣味乃至思维方式,是一种具有丰富内容的文化形态。传统游戏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是任何高档玩具、电子游戏都取代不了的。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创造条件让更多的传统游戏回归,让孩子们在这些游戏中体验快乐,感受成长的乐趣。
必须加强对传统儿童游戏的文化、教育、旅游价值的重视,着手调查、搜集、整理,并在保护中发展创新。地方政府要像保护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那样,将传统民间游戏的保护与传承纳入工作范畴。旅游管理部门要善于借助政府的力量统筹规划,获得文化、体育、财政、城乡建设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建立旅游景区与中小学校、行走学校、青少年培训机构、儿童医院、心理咨询与诊疗中心、夏令营等组织机构之间的合作机制,针对青少年成长中的问题或旅游需求,协作开发。
(二)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开发适宜的旅游产品
1、因势利导
传统儿童游戏一般并不是核心旅游吸引物,主要起着增加旅游产品的附加价值的作用。需要注意寻找与核心吸引物、主体吸引物之间的关系,适当借力,适时运用,使二者相得益彰。如结合民间节庆活动,适时开展元宵节赏花灯、清明节踏青放风筝、端午节小布虎、小葫芦驱邪、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放莲花灯普渡众生等游戏。此外,还要结合不同景区的特色开发不同类型的儿童游戏,如迪斯尼乐园、博物馆、科技馆、环球影城、野生动物园、海底世界、蝴蝶馆、美食场所、溜冰场等都是孩子们比较喜爱的景区,可结合它们各自侧重童话世界、科普知识、动物天地、美食、运动等不同的景区特色分别开漫趣味型、求索益智型、体能运动型、感官享受型、共享合作型等不同类型的游戏。
2、因地制宜
游戏起源于生产劳动、军事活动、社会风俗、文化交流,它们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如盛产竹子的南方多使用竹制的玩具或器具进行游戏,抖空竹、跳竹竿、竹水车等,而黄土高原地区则以泥、陶玩具较多。同样是抓子,农耕发达地区的“子”多以棉布缝制成小袋子,并内盛黄豆、绿豆等种子而制成;临河地区的袋子里则多装小石子;而牧区的“子”则多直接用兽骨来取代了。因此,旅游开发中需要注意因地制宜,从游戏内容、道具、场地等方面,体现地域特色。
3、与时俱进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我国凡是经济繁荣时期,“娱乐”游戏观就会占上风,民间游戏也相应趋向通俗化、商业化以及教化的世俗化。上述规律一方面要求我们,在游戏的旅游开发中不能墨守成规,要及时更新理念,融入时代元素,增强时效性。为了增强传统游戏的趣味性和旅游吸引力,应该允许从旅游心理需求出发,在开发中进行适当的改编和创新。主要方式有:(1)用现代生活场景创设游戏情境和游戏空间(比如用在火锅中捞菜代替传统的渔网捞鱼游戏,用游客选择客房类型代替抢地盘游戏)。(2)根据游客类型和承受能力确定游戏的挑战性、竞争性和变化性。(3)将现代游戏与传统游戏结合起来,如将斗百草与野外生存训练、将捉迷藏、丢手绢与定向运动相结合。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注意青少年心理的稚嫩性、敏感性和脆弱性,把握分寸,汲取精华,剔除糟粕,避免低俗化。
(三)细分市场,体现差异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传统儿童游戏在青少年教育中具有多种功效,因此,修学旅游中的儿童游戏开发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形:
1、面向广大青少年的户外活动游戏
结合学校素质教育、第二课堂等活动的开展,将传统儿童游戏与春游、秋游、野营等集体户外活动整合开发,侧重突出知识性、趣味性、团体性。通过真实世界的户外游戏活动,使孩子们体验在阳光下、在运动中亲近大自然的快乐,帮助他们摆脱长期独自活动,沉浸于电脑、电视、网络虚幻世界的影响,引导他们在游戏中体验独生子女难得的兄弟姐妹般的亲情,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增强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克服自私、冷漠、缺乏关爱与合作意识等问题。
2、针对部分疾患儿童的治疗性游戏
目前我国青少年的肥胖症和心理疾病发病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因缺乏体能运动、缺乏游戏而导致过度紧张、焦虑,或因不当游戏而沉溺于网络世界是主要原因之一。而通过适当的传统游戏、体能运动游戏、健康游戏来治疗肥胖症、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社交困难、网络成瘾等问题,也是目前发展态势良好的新型治疗途径。因此,那些自然环境保护良好、风景优美、具备疗养条件的旅游景区可与医疗机构积极配合,通过开发适宜的游戏旅游产品,建立游戏旅游诊疗基地,帮助上述患儿进行诊疗与康复训练,并使他们在游戏中获得认同感和自信心,在游戏的愉快体验中促进身心健康。
3、面向部分特殊爱好和需求的特色游戏
针对青少年中那些具备一定爱好和特长,对生物学、气象学、野外观测、户外拓展、山地自行车、极限运动等具有特殊喜好的青少年,可将传统儿童游戏与现代运动休闲方式结合起来,开发具有强智能、多体能、高挑战性的特色游戏。帮助他们在这类游戏中增长知识,拓展视野,实现一定目标,获得成就感,并在体验游戏规则与个体自由的辩证关系中,感悟人生哲理。
(四)优化专业设置,加强人才培养
当前我国对游戏开发的研究多见于网络游戏,传统游戏则少人问津。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中,传统民间游戏多赋存于民俗学,同时其它专业也有涉及,如体育专业中关于游戏方式的探讨,汉语言文学中对游戏故事及其象征意义的讨论,艺术专业中对游戏形象设计的研究等,但尚没有形成独立的体系。这种现状势必影响我国传统民间游戏的保护与传承。应从优化高校专业设置着手,加强传统民间游戏研发专门人才的培养。现阶段可以在民俗学、旅游学、休闲学、体育学等专业中划分出专门方向,开设传统民间游戏开发设计有关课程。
五、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传统儿童游戏旅游开发的具体途径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包括位于湖北西部的襄阳、荆州、宜昌、十堰、荆门、随州、恩施、神农架等8个市州(林区),拥有神农架、长江三峡、恩施大峡谷、三峡大坝和丹江口水库等驰名中外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水利工程奇观,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拥有2个世界文化遗产、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5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民俗独特,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该地区传统民间游戏十分丰富,融汇了荆楚文化、巴土
文化、三国文化和佛道巫宗教文化的特色。1990年代中期曾经有两首儿歌《雀尕飞》和《推磨歌》从宜昌诞生,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就是在当地十分流行的幼儿游戏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
因此,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传统儿童游戏的旅游开发必须在保持其本真性的同时,借助传统游戏良好的文化内涵及其拓展性和延伸性,注意发掘地方特色元素来进行。主要途径有:
(一)景观化途径
将某些传统民间游戏活动的角色、场景转化为雕塑、园林构景小品等旅游景观或建设主题街区。如拍洋画、斗百草、堆沙雕、下五子棋等造型,“鬼捉人’、滚铁环等群像雕塑,跳房子游戏中虚拟的“房子”,等等。
(二)体验化途径
从民间游戏的起源或内涵出发,开发出深度体验的产品。如将打弹弓、转城门、叫阵游戏(“我们要求一个人’)与投掷、射箭、攻城、攻阵等古代军事活动结合起来开发系列军事旅游产品。
(三)线路化途径
以游戏在文化交流中传播的路径为线索,将分散在各个地区的儿童游戏按照一定主题、类型进行串联,设计旅游线路。
(四)商品化途径
将民间游戏中所使用的道具、器材,开发为旅游商品。如具有鄂西地域特色的蝴蝶风筝、关羽的刀、张飞的黑面具、橘皮弹弓、“兔儿泥”棋子、三峡石七巧板、杏仁做的哨子、不同形状的陀螺、以及草、藤、木、竹、石、陶、泥、布、纸、种子、毛皮、兽骨、贝壳等就地取材制作的乡土玩具。此外,也可发掘传统儿童游戏中的益智性、健身性、趣味性、象征性因素,开发设计新的旅游商品。
我国正步入休闲旅游时代,修学旅游、家庭旅游、亲子旅游、体育健身旅游正在蓬勃发展,随着旅游者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在旅游中追求文化目标的动机也将不断增强,传统民间游戏的旅游价值还将得到进一步彰显。如果说旅游开发是一种利用性保护,那么从长远看,还应加强、传统民间游戏的研究性保护。如何将游戏活动设计得内涵深刻、形式活跃、规则合理、程序巧妙,将游戏空间创设得自然、古朴、奇幻、神圣、充满情趣,并便于组织操作,与旅游活动有机衔接,使游客在游戏中有所领悟、体验丰富,是传统民间游戏理论研究与实践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付海燕,刍议传统游戏的消逝与儿童身心发展fJ],科技信息,2009,(17).
[2]新浪亲子中心[EB].http://baby.sina.com.cn/diaocha/chuantongyouxi/.
[3]酉杰峰,传统游戏的开发策略及思路[J]。学术论坛,2009,(11).
[4]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373.
[5]王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不解之缘[J],旅游学刊,2010,25(4).
[6]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66.
[7]张园园,传统游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实空间的保护和利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6-7.
[8]齐爽,民俗学视野下的民间玩具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D],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6-7.
[9](荷)胡伊青加著,成穷译,人:游戏者,对文化中游戏因素的研究[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7.
[10]传统游戏:让快乐如此简单[N],石家庄日报,2009,3,23.
[11]李屏,教育视野中的传统游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篇10
关键词:高考地理;全国卷;地理试题;赏析
2017年全国高考文综地理卷的命题紧紧围绕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以“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为考查要求,在延续近年注重“能力立意、素养导向”的基础上,稳中求进,涌F出一批有特色、有质量的好题。
一、好题赏析
巧设情境,引领“立德树人”,体现高考导向作用
【真题】(2017年高考新课标Ⅰ卷)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统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图1左),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图1右)。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
(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差异 D.行政管辖不同
(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答案】(1)B (2)D (3)A
【赏析】
1.独特情境,引领核心价值
本题组巧设“城市绿化带景观建设”情境,通过对街道两侧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设问,引导学生关注城市建设需要公民“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于无声处对考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进行熏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充分体现高考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
2.精选图式,测试关键能力
本题组选择景观图作为文字材料的补充,增加试题的鲜活性。景观图直观简洁的特点,也有利于加快学生对文字材料的理解速度,提高解题效率。但本题仍然对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有较高要求。以第(1)小题为例,图文材料中“杂树丛生”的“丛生”说明杂树应属当地的天然优势树种,“我国东部地区”体现当地的自然植被应属阔叶林,“3月25日”与“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则暗示杂树属冬季落叶树种。学生只有在充分提取材料中的显性和隐性信息之后,才能有把握地选择正确答案。此外,第(2)小题的正确选择还考查学生的概念辨析能力和材料分析提取能力,“用地类型是否有差异”属于概念辨析,“景观规划”和“居民爱好”则需要根据材料中“按统一标准栽种”、“修剪齐整”等关键词加以排除。
3.立足基础,考查必备知识
本题组考查的学科基础知识主要有“自然带的类型与分布”、“影响自然带的因素”、“城市用地类型”等,均属考纲要求的主干知识,命题关注“基础性”,能引导学生重视基础,内化所学知识和方法。此外,本题组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知识进行有机融合,既关注考查面的广度,要求学生具有较全面的知识结构,又体现学科综合性的特点,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聚焦热点,多层设问由果溯因,提升学科素养
【真题】(2017年高考新课标Ⅰ卷)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如图2)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该农场一期种植1 000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 000人,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 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
(1)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8分)
(2)据图指出与其它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4分)
(3)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4分)
(4)简述当地从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中获得的利益。(6分)
【答案】(1)剑麻纤维生产: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用于种植剑麻的土地较少,产量低;我国热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季节差异大,种植的剑麻质量较差。剑麻纤维需求:我国船舶、汽车制造等规模大,对剑麻纤维需求量大。
(2)离沿海(首都、港口)较近,临铁路(便于剑麻纤维运输),临河流。
(3)在热带气候条件下,收割的剑麻极易腐烂、变质,影响纤维质量。
(4)增加就业,增加税收,促进基础(民生)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赏析】
1.聚焦热点,增强民族自信
本题以“剑麻王国”――非洲坦桑尼亚为素材,从地理学科角度聚焦热点区域,关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当中,非洲正在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本题第(4)小题考查剑麻农场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从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阐述农场的兴建为坦桑尼亚的基洛萨带来的诸多益处,正符合主席提出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也体现构筑中非合作、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本题能够启发学生理解中国与世界的休戚与共,中国对世界的积极奉献,培养强烈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2.多层设问,凸显能力立意
本题的问题设置以剑麻的生产加工为主线,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为支持,从区域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角度设置四方面的问题,通过增加设问中的限定词,给学生限定清晰的应答域,对答题的精准度要求大大提高;在设问的角度上,也不同于以往的优势角度,而是从劣势角度设问,对答题思路的全面性要求也有所提高。这样的问题设计,对提升学生学科素养有益,对中学教学具有积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3.由果溯因,突出推理演绎
本题在考查农业发展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一个需要逆向推理的问题――“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学生可结合原料导向型工业接近原料地布局的原因之一是“原料保质期短,易变质”这一基础知识,推理得出剑麻若不及时加工,可能腐烂变质的结果。接着据此逆向推导剑麻的腐烂变质可能与“气候等自然要素”和“作物习性”有关,最后整理组织答案。本题对学生综合思维的品质要求较高。
记住乡愁,培养家国情怀,引导正确人地观念
【真题】(2017年高考新课标Ⅰ卷)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近年来,我国许多传统古村落被开发成旅游观光地,一些古村落的村民仍留在村内,如“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村落”之一的桂林江头洲村,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格局(如图3),依然有百余户村民生活在村中,坚守着那份宁静与质朴。
分析村民生活在村中对促进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答案】保留村落的原生活状态,可满足外来旅游者的体验需求;尊重原有的传统,传承和保护富有浓郁文化传统的遗产,保持古村落的生命力;激发村民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自豪感和保护古村落的热情,在开发与保护、生活与旅游之间维持良好的平衡。
【赏析】
1.记住乡愁,培养家国情怀
本题关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传统古村落的开发”这个热点话题。当下中,城镇化脚步轰隆作响,这是历史的必然。随着城市版图不断扩张,乡村的景象却日渐凋敝,尤其是大批移民离开故土融入新生活,一些传统文化、传统古村落正在逐渐凋零、被人们遗忘。题目选材于“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村落”之一的桂林江头洲村,从生活在村中的村民着眼,关注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传统古村落的保护开发,可以联系“美丽乡村”建设等现实问题,紧紧把握时代脉搏,贴合时政,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思考价值。
2.贴近生活,引导人地观念
本题从传统古村落切入,引导学生认识自然和人文活动之间的关系,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发展变化趋势,贴近生活实际。“古村落”、“村民”、“旅游价值”、“ 宁静与质朴”这些关键词,深刻体现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命题立意。古村落是文化的载体,反映农耕文明时代的乡村社会生活,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髓和记忆空间。本题要求学生思考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对传统古民居和村落的保护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在开发与保护、生活与旅游之间维持良好平衡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也是最重要的学科素养之一。
3.视角新颖,设问推陈出新
本题组设问角度新颖,表面看考查内容冷僻,导致许多考生有无从下手之感,甚至在看到参考答案后,也有不少教师觉得无章可循,认为考查的是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对本题设问的仔细分析后,可以这样推理:“旅游业能发展”即说明“旅游资源有价值”,那么“当地村民留在村中”可以影响的有“旅游资源评价”这一考点中的“资源价值表现”、“基础设施”和“交通”等几方面因素;其次,“发展”应是“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村民留在村中”,应能通过保护村落获得经济收益,从而激发其保护热情,形成良性循环。由此可看出,本题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要求较高,考查的是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
立足区域认知,传递学科研究方法,体现教学导向
【真题】(2017年高考新课标Ⅱ卷)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如图4)。据此完成(1)~(3)题。
(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3) 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B.技术 C.资金 D.交通
【答案】(1)C (2)D (3)D
【赏析】
1.创新考查,立足区域认知
本题组考查的知识主线为“区域划分方法”,该考点并非考纲要求的主干知识, 但解题也要求学生必需具备对本区域的整体特征及地域分异认识的基础知识,如淮河不具备自身的天然入海河道,秦淮一线的一月0 ℃等温线和年降水量800 mm的基础指标意义等。可以说,本题组命题切入角度巧妙,有意料之外之感,但考查的仍然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认识,细究之后,不免让人产生情理之中的感觉。
2.追本溯源,传递研究方法
区域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之一,区域划分则立足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两大基本特征,力求保证区域内部某些特征的一致性与区域外部的差异性。但在划分方法上,从古至今,得益于生产技术的发展,大致呈现从主观定性到客观定量的逐步转化。本题组涉及的“长江”和“秦淮一线”两类分界线即为两种分类法的代表。学生通过材料分析,调动自身基础知识,在解题过程中能够再次对学科研究方法的形成与发展有进一步理解与认识。
3.思维考查,体现教学导向
本题组选择的区域背景是我国的重要区域之一 ―― “江淮地区”,学生一般有较深厚的基础知识积累。但该题组仍然给出了充分的图文信息,学生完全可以从材料中获取“淮河入海河道不定”、“长江为天然交通阻隔”等信息用于解题。因此,本题组实则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并加以运用的能力。同时,题组中设问的“地图上的地理界线与实际地面状况的对应情况”,也考查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转换能力,充分体现高考命题“能力立意”的导向,对一线教学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降低难度,加强应用,注重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真题】(2017年高考新课标Ⅱ卷)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洛(如图5)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据此完成(4)~(5)题。
(4)推测该地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面是:
A. 冰雪路面 B. 湿滑路面
C. 松软路面 D.干燥路面
(5)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
A. 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 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
C. 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
D. 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
【答案】(4)A (5)B
【赏析】
1.情境新颖,紧扣人地协调
本题组选择“汽车轮胎测试”这一贴近生活,但视角新颖的情境素材,解题过程必须立足于对区域时空特征的判读与认识。由该区域“北极圈以内”的纬度位置及“每年11月至4月的最佳测试期”,可推知测试过程中冰天雪地的环境。该情境问题在探究人地关系的基础上,很好地渗透了人地协调的地理观。
2.加强应用,解决现实问题
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情境设计到选项设置,都具备鲜活的生活性。冰雪路面可能导致轮胎硬化、湿滑路面不易制动、松软路面易陷入等情境,虽不作为考查点,但对考生来说有很强的“亲和力”,产生“生活之中处处有地理”的共鸣感。其中,因为雪化之时也可能导致路面湿滑,使这一选项也有一定迷惑性,还需考生结合生活体验和区域的时空特征加以判别。
3.降低难度,关注思维品质
“地球运动”作为高考地理的“难度值担当”,其考法一直颇受关注。本题组将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考查巧妙融入区域背景,但选项中考查的“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日出日落方位”、“时间的计算”等内容,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多角度地观察思考、缜密思维、严格推理的能力,体现了地理高考命题中单纯考查理论知识的现象弱化,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趋势强化,也反映了国家选拔应用型人才的选材导向。
由地及人,突出能力考查,体现学科素养导向
【真题】(2017年高考新课标Ⅱ卷)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图6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9)~(11)题。
(9)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A.坡度和缓 B.岩石
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
(10) 与其它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①降水较少 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③河流较长 ④风化物粒径较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1)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 B.土层浅薄
C.光照不足 D.水源缺乏
【答案】(9)C (10)B (11)B
【赏析】
1.由地及人,倡导因地制宜
本题组围绕“贺兰山东麓洪积扇”这一微小尺度区域进行逐级考查,给出“洪积扇连片分布”、“堆积物粒径大小不同”、“洪积扇与耕地开发之间的关系”三方面原因分析的设问,问题设置层层深入,由地及人,既体现了环境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又传递了农业发展“因地制宜”的人地协调观。
2.选项巧妙,重视成因辨析
本题组以原因分析为主要考查点,给出的选项有似是而非的表述,对考生有很强的干扰性,对其基本原理、规律掌握的扎实程度有很大的考验。如第10题“风化物粒径较小”这一选项,表面上看叙述合理,是很多考生的首选。但从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角度分析,甲地与其它洪积扇分布区同属贺兰山东麓,光照、温差和植被等自然要素应有很大的相似性,风化物粒径不同的可能性不成立,该选项应予排除。
3.创新设计,体现素养导向
本题组给出的图文材料给人“出乎意料”之感,洪积扇的成因与教材中冲积扇的成因基本相同,属学生必备知识,但题干中仍然将其以文字形式给出。区域判读中常见的等高线图也被更为直观的示意简图取代,考生读图的效率和效度明显提高。这使本题组考查的核心知识和能力更加集中,突出了地理思维与分析方法的考查。
w验情境,培养家国情怀,考查地理实践力
【真题】(2017年高考新课标Ⅱ卷)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
茶马古道是以茶、马为主要商品,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古代商道。该商道分布在滇、川、藏等地区,沿途穿越高山、峡谷、密林。暑期一群旅游爱好者计划沿茶马古道,靠站徒步古道游,体验马帮文化。
从文化体验角度,指出他们应做的前期准备。
【答案】43.需收集茶马古道相关资料,了解马帮文化的历史,了解古道所经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确定茶马古道体验游的地点,设计体验游路线;准备与设计路线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装备、生活用品;聘请向导等。
【赏析】
1.独辟蹊径,培养家国情怀
茶马古道是我国一条自然风光壮美、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精品线路,该线路沿线多样化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有很强的地理特色,因而以本区域为命题点的试题屡见不鲜,学生对该区域并不陌生。但本题的问题设置却独辟蹊径,给出“从文化体验角度”的限定词,充分体现国家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的决心。
2.体验情境,考查实践能力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它是学生人地协调观与综合思维能力在地理实践活动中的综合体现,因而是地理学科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本题选择生活中常见的旅游情境,给出“行前准备”的问题设置,要求学生运用地理思维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与措施,实践性强,能力要求高。题目设计很好地体现了“能力立意,素养导向”的命题思路,有利于推动中学素质教育的开展。
3.知识外延,鼓励发散思维
本题从材料到设问都十分简洁,而参考答案也十分生活化,难免给人命题设计地理性不强的感觉,但在对照教材与大纲要求之后可以发现,本题考查的是“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这一部分中“收集旅游信息,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的旅游线路”这一考点。而学生要较好地完成题目要求,除具备相应的基础知识外,还需从有限的文字材料中寻找提示信息,认真审题,答题切合“文化体验”这一设定,并结合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及自身生活体验,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实则检验的是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
长效热点,注重探究过程,加强思维考查
【真题】(2017年高考新课标Ⅱ卷)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因受人为干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侵蚀严重,出现“红色荒漠”(图7)。为治理这一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当地采用人工种植松树和自然恢复等方式造林育林,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观。
分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
【答案】植被结构更复杂,截留降水效果更好;地表植被更丰富;延缓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地表水下渗作用更强,涵养水源效果更好;地下根系更发达,固土能力更强;植被多样性更好,水土保持更稳定。
【赏析】
1.长效热点,关注国计民生
“水土流失问题”是高考地理考查的长效热点,这是因为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面广量大。本题中给出的“红色荒漠”景观图与文字材料互为补充,点出南方红壤区的水土流失严重的现状。这样的选材,有利于引导中学地理教学关注社会发展、关注现实生活,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树立和加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2.口小进深,关注思维深度
“水土流失”知识点,往往涉及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防治对策等常考点。本题巧妙地找仕土流失防治对策“造林育林”中的“林”这个小切口,要求学生深入分析“林”对“水土流失”中的“水”和“土”分别起什么作用,既考查相关知识的系统性,又要求学生具备清晰明确的思维链。
3.命题精巧,突出综合思维
本题虽然情境常见,图文简单,但在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上有突出表现。如从“自然恢复”和“人工林”两种表述中得出树种的复杂程度不同――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结合“水土流失的表现”分析森林的防治效果――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对比分析”的设问要求答题语言中“更”、“较”等比较性词语的运用――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两种人类行为产生的影响对比分析――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地理事物”的能力。紧扣考纲,一题多考,有“四两拨千斤”之妙。
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传递人地和谐美
【真题】(2017年高考新课标Ⅲ卷)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8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1)~(3)题。
(1)图8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A.川剧 B.豫剧 C.粤剧 D.越剧
【答案】(1)D (2)B (3)D
【赏析】
1.弘扬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中国民间剪纸是数千年来劳动人民创造积累而成的智慧结晶和宝贵遗产,中国戏曲也具有悠久的历史,种类繁多,本题组以剪纸和地方剧种为载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思考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传承,增强中国特色的文化自信。
2.天人合一,传递和谐之美
本题组用“一帧剪纸”展现“拱桥水乡、民居临河而建且多窗,门开向水,摇舟出行”等独特的区域特征,既体现江南水乡景观之美,又反映居民生产生活对水的依赖性。这种自然环境和生活需要的一致性,塑造极富韵味的江南水乡民居的风貌与特色,也体现地理学科核心的人地协调观,可引导学生感悟和谐共生的人地关系之美。
3.精设选项,辨析典型特征
本题组主要考查“区域位置特征”的判读,命题者针对学生的易错易混点,设置具有一定迷惑性选项。如“摇舟出行”指示当地“地势低平,河网纵横”的特征,可快速排除华北平原和四川盆地,而珠三角地区也有“地势低平”的特征,只能通过两地水系特征不同加以判别。此外,当地“水多”的景观特征是否指示其“地形封闭,排水不畅”,还需要学生结合民居能依河而建,不惧洪灾来判断当地水流通畅的特点。可见,本题组成功实现通过人文景观去考查其蕴含的地理规律、特征和过程的目标。
综合导向,多角度考查运用学科知识发现和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真题】(2017年高考新课标Ⅲ卷)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适宜在16℃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如图9)。
额尔齐斯河是我们惟一属于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1)根据支流的分布特征,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8分)
(2)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8分)
(3)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6分)
【答案】(1) 分布特点:该流域降水北多南少。成因:地处大陆内部,气候干旱,但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能拦截水汽。
(2)支流发源于高山地区,水质好,维度高,加之受高山融雪影响,水温低;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
(3)生长繁殖的环境要求特殊,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
【赏析】
1.思维综合,基于考核目标
本题组选用的图文材料非常简洁,但却蕴含巨大的信息量,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以第(2)问中“分析该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为例,学生需首先据材料明确白斑狗鱼生长习性――“16℃以下的水温、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等,再调用自身原有关于“生物生长繁殖条件的思路模板――食物来源、繁殖地与栖息地的环境、天敌的种类和数量、人类的影响”等的基础知识,最后从图文材料中寻找解题对应信息。本题给出的显性信息是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和等高线体现的高山冰雪融水为主要补给水源――水温低,隐性信息则有高山冰雪融水(受人类活动影响小)――水质清澈;干流流经地区起伏不大(水流缓)――适合水草生长;额尔齐斯河是我国惟一属于北冰洋水系的河流――下游水温更低(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还可能天敌少)等。整个小题的探究过程要求学生将生物的生长习性、区域主要特征与自身建立的解题思路有机综合,再通过精炼的语言加以表述,既体现地理学科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又强化对学生四项基本学科能力的考查。
此外,第(2)、(3)两小题,针对同一区域,一问“适合繁殖”,一问“产量低”,看似问法矛盾,实则考查学生能否自觉运用创新性思维方法,辨证地思考问题。
2. 尺度综合,基于思维训练
尺度是观察研究地理事象的窗口。本题选择研究“我国额尔齐斯河流域”属于较小空间尺度的区域,这是高考一直以来命题区域选择题的特点。但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却需要学生具备在大尺度区域背景下研究小尺度现象的能力。如第(1)问中分析该区域的降水分布特点,首先,将该区域放在地处中纬和身居我国内陆的较大区域尺度背景下思考,才能想到该区域受西风带影响,才能解释该河为何一侧无支流。其次,从山地坡向这一较小尺度的角度,考虑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3.要素综合,基于整体特征
本题组以额尔齐斯河流域为背景,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为基本考点,重点考查环境中各自然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第(1)小题问位置、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第(2)、(3)小题则问气候、地形、水文条件对生物的影响,问题设置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体现学科基础研究方向,引导教学深入探索。
二、商榷试题
对题目素材和参考答案的疑惑
【真题】(2017年高考新n标Ⅰ卷)3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 000~2 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图10)。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6分)
(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
(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6分)
(4)说明从2 300~2 600米,阴、阳破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6分)
【答案】(1)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阳坡,苔原带的下部(中下部,2 000~2 300米)。干扰强度分布特征: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越低,干扰越强烈)。
(2)(未遭受干扰时)阴坡较阳坡植物多样性高。依据:(按单峰变化规律)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2 300米左右),低于阴坡最高值。
(3)特点:阳坡地表温度高、湿度低(水分条件差)。原因:阳坡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高,蒸发强度大;阳坡融雪早,蒸发历时长。
(4)随着海拔升高,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阴、阳坡相互影响(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增强。
【评析】本题以“苔原带内部分异规律在某山峰阴阳坡体现不同”这一特殊地理现象为载体,来考查学生在准确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基础上的综合思维能力。试题角度新颖,能力要求高。但由于创新较强的缘故,部分内容值得商榷。
1.对题目素材的困惑
解答该题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并结合图进行分析。但在答题中会产生以下困惑:未受干扰时阴、阳两坡单峰变化规律的曲线是否一致;未受干扰时阴、阳两坡单峰变化规律的峰值是否相同。
假设阳坡的单峰曲线可以如图11中A和B所示,那么在回答第(1)小题受干扰部位的问题时就无法得出干扰部分在苔原带2 300米以下的结论,当然也可以是2 400米或其它高度以下。同样在第(2)小题判断阴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高的依据时,也无法说明参考答案中的结论。而上述两个困惑在试题信息中均无呈现,从提供的参考答案看,命题者默认阴、阳坡的单峰变化规律是一致的现象。笔者认为,这种默认有悖常理,容易造成学生答题失误。
2.对参考答案的疑惑
本题第(3)小题要求解释“阳坡地表温度高、穸鹊汀钡脑因,答案是“阳坡融雪早,蒸发历时长”,让很多教师感到疑惑,“阳坡融雪早不是有更多的融水下渗到地下,使地表湿度增大”?怎么能解释阳坡湿度小?笔者认为,应表述为“阳坡融雪消融早结束,蒸发历时长”。第(4)小题问“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命题者提供的答案主要都与坡面面积的缩小有关,这在中学教学中很少涉及到,但从自然地理原理可以推出,植物多样性主要受气候条件(水热条件)的影响,在高海拔地区,水热条件均已无法满足多数植物生长也可造成阴、阳多样性差异缩小。所以,笔者认为答案中应增加“随着海拔升高,阴、阳坡水热条件趋于相似”内容,才与中学教学相吻合。
题与愿违,降低效度
【真题】(2017年高考新课标I卷第11题)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图12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11)该地可能位于:
A. 吉林省 B. 河北省
C. 山西省 D.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上一篇:学校卫生环境管理制度
- 下一篇:公益劳动实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