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乡村支教的看法范文
时间:2024-03-28 10:37: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乡村支教的看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国家吹响了教育均衡发展的号角,同一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众所周知,建设一支数量相对稳定、学科结构趋近合理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效益的关键。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纷纷出台措施积极应对,通行的做法是从县城学校中抽调一部分教师去农村学校支教,以期达到本县域内教育均衡发展之目的。客观地说,支教行动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广大农村学校的燃眉之急,短时间内提高了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了农村学校的发展。但是,“蜻蜓点水”式的支教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1.相关政策倾斜严重。个别县的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支教政策时有点急功近利,缺乏通盘考虑,没有照顾到农村学校教师的利益,只是想着如何调动县城教师的积极性,让人家愿意走。譬如,某省有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教师的基本工资还时有拖欠,绩效工资不能完全兑现,但是为了缓解本县偏远乡镇学校师资严重短缺的难题,决定从县城学校中抽调一部分教师到乡镇中小学校支教一年,为了吸引教师参与,配套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诸如,派出教师原单位的工作关系工资福利不变,同时享受支教学校教师的待遇,县里每人每月另补助差旅费300元、误餐费180元,支教期满后晋职、评先、进修均优先考虑等等。
2.支教者优越感明显。有两种情况,一是有些支教者“人在曹营心在汉”,虽说人在农村学校支教却住在县城,每天几十公里“不辞辛苦”地进行“跑教”,除了上几节课外一周难得在支教学校露几回面。被支教学校的教师找校长反映,学校的领导也没办法,只能以“人家是客人是专家是来传经送宝的,工作上照顾点理所当然”来搪塞。乡村教师只好无奈自叹:城乡教师就是不一样啊。二是部分支教者无力担负起引领支教学校的新课程改革走向纵深的重任,在教学上没有起到示范作用,在教研上不能给乡村教师具体的指导。甚至有个别支教教师瞧不起乡村教师,遇到问题动辄以“专家”自居,听不进不同意见,要么从不与乡村同行交流探讨,偶尔谈点专业问题,也是我说了算。
3.家长学生躁动不安。下乡支教的教师在乡村学校“苦熬”一年后一走了之,可害苦了被支教学校。县城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带来的冲击可想而知,学生和家长强烈地感受到了城乡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之间的巨大差距。支教教师一走,学校就难有宁日,有钱有门路的家长选择让自己的孩子转学,留下来的学生再也不愿接受原学校教师的教育了。学生浮躁不安、家长挑三拣四,打破了学校的平静,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例如,有位支教教师是市级骨干教师,因为工作十分敬业,教学成绩非常突出,深受所支教学校的学生和家长欢迎。他走后,他支教的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要求转学,全校教师没有哪个愿意接替他的工作,校长为了安排这个班的工作和平息家长与学生的躁动而伤透了脑筋,几日无眠。
4.农村教师心理失衡。毋庸讳言,现实是同一个县域内,县城教师超编工作量轻,乡村教师缺编工作任务重,而且城乡教师的实际收入差距不小,倘若再加上支教的各项补助收入,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更大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在晋职、评先、进修等方面的机会本来就要比县城同行少得多,一个在农村中小学扎根几十年的老教师难以评上的职称和荣誉,如今县城里年纪轻轻的教师支教一年就都“OK”了。同是本县教师,待遇却如此悬殊,农村教师哪怕再有奉献精神,也难免会去进行对比,一对比心理就难免失衡,不愿再安心扎根在农村学校任教了。
笔者认为,仅仅靠县城教师大义凛然来支教一年半载是不能解决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偏低难题的,也难以实现本县域教育均衡发展之愿景。支教行动只能是权宜之计,治标有效,治本确难。解决农村教育均衡问题不能看有多少名县城教师在支教,而是要多管齐下,标本兼治。实现教育均衡的措施有很多,重点是教师的均衡,特别是优秀教师的均衡。笔者不揣浅陋,拟从教师这个特定的角度对县域教育均衡问题提出几点看法,供教育决策者参考。
1.加大投入,改善农村教师生活条件。经历了“普九”验收后,广大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确非昔日可比。可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不少农村学校里“最好的房子”却还只能是教学楼、科教楼、学生公寓之类的设施,大多数农村学校教师的住宿条件并无太大改观。教师住的还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建的砖瓦房,不是透过瓦缝“数星星望月亮”,就是“屋外大雨屋内打伞”,农村学校的教师盼望能早日住上经济适用的工作房。安居才能乐业,各地政府要把农村教师的冷暖放在心上,利用国家的住房改革政策,为农村学校争取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周转房的建设项目,解决本县农村教师工作和生活的后顾之忧,让师者有其屋。
2.落实待遇,实现城乡教师同工同酬。在我国的现行教育体制下,教师的工资早已实行打卡发放,一个县内职称同级别教师的卡上工资是相同的,绩效工资数量也一样,但县城学校和农村学校教师的实际收入悬殊也是不争的事实。农村学校的教师工资只有基础加绩效两部分,基本上是“裸”工资,没有县城同行名目繁多的津补贴和创收方法。建议县政府早日落实国家“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完善津贴补贴标准。”的规定,对农村教师实行津补贴制度,提高农村教师实际收入水平,使其可以过上比较有保障的生活,让其以扎根农村为荣,安心在农村学校任教。
3.加强培训,提高农村教师综合素质。在新课改中不少农村教师难以适应,虽说改革已历时十多年,但不少农村学校教师只参加了县里组织的新课改培训。让农村教师十分尴尬的是:当初参加新课改培训只有两天时间,而且要学完两门学科。授课老师照本宣科说了一通后就让学员们讨论,学员的疑问授课者往往解释不清,只好坦言“我也是昨天参加了一天培训就来给大家上课了”。不少农村学校的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流于形式,形同虚设,领导不重视、教师不热心,无益于教师专业成长。课改攻坚阶段的面对面培训与研修对绝大多数农村教师来说更是可望而不可即,因为在农村学校“一个萝卜一个坑”,哪来的富余人员啊,都要参加培训,课谁上?农村教师渴盼能得到切实有效的指导和培训以便驾驭新课改。
4.增加指标,适当向着农村教师倾斜。在同一个县域内,县城教师因为教学教研的条件和生源要比农村教师好得多,家长对学生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普遍要比农村高,教师要出成果相对容易,所以现有的“优秀教师”“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之类的桂冠大多被县城教师戴上了,农村教师能戴上的则是寥若晨星,大多只能望“冠”兴叹。建议在评职、评先、进修等名额的分配上向广大农村教师倾斜的幅度能更大些,还可单设扎根农村教育之类的奖项,让广大农村教师看到希望,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获得职业幸福感,乐于长期在农村学校任教。
5.创造条件,实行城乡教师循环任教。现在,教育均衡的重点是师资力量的不均衡。按现行教师管理体制,教师是以县管为主的,所以说在同一个县内实行教师循环任教从理论上来说是可行的,但在实践中可能会有诸多矛盾纠结在一起,一时半会儿无法解开。从长远来说,这个结是非解开不可的,要按国家“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的规定,创造条件,变本县域内的教师为“县管教师”,制定规划,拿出细则,统一调配,在本县内实行城乡教师循环任教。
篇2
首先。第一感觉是眼界并非如我某省所想象的那样狭隘。当我乘飞机穿越辽阔的西部大地时,确有一种过分张扬的使命感,以为先进在手,某省定可以作为新思想的代言人发话,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从比较平面的交往而言,对当前最新的思想与改革潮流并不陌生。尤其是教育领域(由于我教育领域中工作,对这方面的感受更深信)一些领导的观念并非落后(应当说与内地相比并不落后)当然,这种观念上的东西能否对于现实的教育实践发生影响,自己尚不敢妄下断言。终究我这里呆的时间并不长,况且有许多问题,并不是单纯依靠教育改革就能解决。
这点实在令人感动,作为一名来某省的青年志愿者,不象其它地方,如某省、某省等地的青年志愿者那样,布置到比较贫困的地区支教,而是布置在全疆一枝独秀的。扶贫”自然就谈不上,承领导关心,每月据当地生活水平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住房上也是关心备至。所在职业中专,青年教师的住房条件不太好,就是这种情况下,党校领导把我安排住在条件较好的教园宾馆;节假日,当地及学校的负责人并没有忘记我这些远离家乡的志愿者,给我送来慰问品,问寒问暖,所有这一切都使我感受到人民的真情厚意,增添了做好志愿支工作的信心,
其次。也感受到对我关心与维护以及对我诚意的协助。由于我刚刚从大学毕业,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尤其是对学生工作,知之甚少,党校里学的一些理论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初来乍到办公室的同事热心地帮助我这些还很年轻的学生。这些协助,不只有教学上的还有为人处、思想上的生活上的协助。经常和我谈心,交流对事情的看法,共同探讨教育学生的方法,以及教学心得。使我很快在新的环境中适应过来,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有些老教师在自己思想上有疙瘩时(比如学生的不理解)提出很多建议;使我能够克制自己的情绪,合理地处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一些情绪性反应(如纪律等向题)生活上,很多老师热情地给我提出很多建议,比如告诉我的服装市场的地点及一般价格。早餐我有时太匆忙他就把自己的食品塞给我种种无微不至的关怀,使我工作与生活上如鱼得水,心情愉快。
同学生的交流得心应手,领导与同事的关心与帮助下。由于我同学生的年龄差不大的缘故,学生很乐意同我作无拘无束的交流,能够确准地掌握学生装的思想动态,从而为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由于市职业中专高中部的学生基础普遍较差,教学过程中,有时跟不上班,乃至整个班级都有迟滞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自己采取了几了方法,一是帮他补课,主要是初中的基础;另外便是讲课过程中,实行知识的层次扩展。比如一个语法点,先给他讲点基础的东西垫底,以满足基础较差那局部同学动学生要求,其后又增加一点课外的知识,比如课文提高一点,以满足水平教好的同学的学习的要求。此外,充分利用学校的既有设备进行教学,使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学习知识。比如投影仪,基本上每节课都展示一些投影,以节省课堂时间,同时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先进设备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在比较新颖的教学形式下,更容易激发学习欲望。
参与他集体活动,和学生积极交往的一个方面是与生同乐。比如班会和体育比赛,积极和学生探讨班级建设的方法,学期中拔河竞赛与篮球比赛,以及期末冬季短跑,都积极参与,为他鼓动加油。学生很喜欢老师用这种方式与他交流,认为我没有大学生的架子。原来他以为我某省来的大学生高高在上,高不可攀,说"原来你也没有那么大的架子,能和我象弟妹一样相处"假如说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有什么收获的话,除了教学处,就这点令我印象非常深刻。
就教学活动而言,当然。教学能发生多少实际的效果,目前为难断言;但就与学生融合这一点,想至少有一个比较良好的局面,这对于我明年的支教工作,将是一个比较好的因素。
首先引起他好奇的这儿的风土人情。一个从未到过某省的内地大学生,现在想谈谈自己到某省以后对这里的人和事的看法。对于一个刚从内地来某省的人而言。一提到某省,脑海中浮现的景象,无非是洁白的天山,荒凉的戈壁,无边的大漠,碧绿的绿洲,辽阔的天空…更有甚者,一提到某省还会联想到炮火与恐怖行为。
对于我这些在某省实地生活了半年的志愿者而言,尽管这些联想并非空中楼阁。这种印象是片面的尤其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当许多西方人来到后,为的变化而惊叹,从而完全改变他旧有的观的时候,对自己国家的这一局部却知之甚少,而仅凭书本的描述和古老的传说拼凑占国土六分一的某省印象。
庆幸自己以一个亲历者的身份来谈自己
以推测这个庞大省份的未来前景。这儿的人民所展现的精神面貌,对某省的感受。尤其庆幸能够来到代表某省新姿态的。给我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走在萨依巴格,如果不是偶尔的维吾尔族装饰的人们提醒,几乎感觉不出这和内地一个高速发展的乡村究竟有多大区别。最新款时装在不同的人们身上展示,人们谈论着同样的话题:上网、教育改革、wto大选、申奥…这是一片充满活力的土地,这片土地已经融入了整个汹涌着的革新的浪潮中!
某省存在着一些此地特有问题,当然。其中民族问题可能是影响内地人对某省观的重要因素。一个笼统的概括是这儿是一片平静而稳定的土地。月日国庆节我往南疆旅行,直抵喀什,那是维族人民聚居的一个城市,节日的焰火划破了天空,无数的人们拥挤在喀什市广场观着烟花燃放,一直呆到深夜才回到旅社。大街上是忙于做生意的人们不同民族的人们路灯的柔和灯光下散步,走进一家卖羊杂碎的维族餐馆,只是由于外貌的差异引起了人们一陈短暂的观望,尔后便各行其是这是一丰盛的夜宵!
篇3
我们的到来将使寒冷的冬季不再沉寂,平静的心情舞动起来。希望孩子们能够在短暂而又宝贵的寒假里,共同参与和分享我们带来的知识及乐趣;希望孩子们能够借助我们的眼睛,看到不同于自己家乡的另一片蓝天;希望孩子们能跟随我们汇集起来的“爱之光”,打开通向另一个世界的思维之门。而且寒假我们将在暑假支教模式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将试着尝试用社会工作三大手法之一小组工作手法跟孩子们一起探讨成长。
一、 项目概述
1. 活动地点:安徽阜阳市三合镇南塘村
2. 活动时间:xx-1-17——xx-1-23(时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更改,但活动时间要保证5天以上)
3. 活动宗旨
带着一颗真诚的心,把自己的知识给可爱的孩子们;带着一颗平等的心,和孩子们一起参与学习的过程,共同分享学习的乐趣。帮助孩子们发现自己的美丽,帮助孩子们挖掘自己的潜能,帮助孩子们认识自身和自己身边的成长环境。
4. 活动理念:共同参与,开拓思维;学活知识,分享快乐,收获成长。
5. 活动原则:快乐学习,共享快乐。
6. 服务对象:安徽省阜阳市三合镇南塘村的4-6年级的愿意加入“我们大家族”的孩子们。
二、 项目内容
1. 课程设置
一、 文化课
1、 语文
2、 数学
3、 英语
二、 能力建设课
1、 自然地理常识
2、 健康环保
3、 舞蹈
4、 思想品德
5、 体育
6、 音乐
7、 表演
三、 心理常识课
1、 青春心理启蒙
2、 智力测试引导
2. 活动日程安排表 xx-1-17 上午团队培训,分配任务;下午出发去南塘 xx-1-18 上午招生;下午开动员大会 xx-1-19 上午上课;下午活动;晚上分享 xx-1-20 上午上课;下午活动;晚上分享 xx-1-21 上午上课;下午活动;晚上分享 xx-1-22 上午上课;下午活动;晚上分享 xx-1-23 上午上课;下午联欢 3. 项目的可行性及可持续性论证
基于xx年暑假的探索性实践所取得的成效和总结的经验,也为了进一步实践我们心中的理念,期待继续可以跟那里的孩子们一起成长,我们继续策划了本次支教活动。我们的队员再次到南塘进行前期调查,和当地小学的老师进行沟通,走访当地的村民,尽可能的搜去充足的信息。经过充分的调查和论证以及南塘合作社的支持,我们决定组织本次支教活动。
4. 项目进程表
前期准备
(1) 课程设计(参加支教的志愿者)
(2) 志愿者招募(12人左右)
(3) 团队培训(至少两天时间,一月份初或者寒假之后)
中期开展
(1) 招生(志愿者前期调查、宣传)
(2) 正式上课及开展活动
后期总结
(1) 活动评估
(2) 回访家长
5. 项目的独创性
我们用先进的教育理论——灯塔计划的经验以及rcef的先进的理念和社工的专业手法武装我们的团队,通过充分的分享、沟通、培训,发挥每一个成员的力量来完善我们的课程设置和素质拓展游戏。同时,我们将把社会工作中的小组工作方法以及“参与式学习法”充实到我们的课堂中,让孩子们成为课堂的主体,让讲台成为他们表现自己的舞台。
所教授的内容结合乡村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实际需要,不以分数为宗旨,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和素质;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新颖活泼,且富于关怀与爱,能让学生体会个体的价值及其带来的快乐。
6. 活动的预期效果
(1) 通过大约6天的课堂互动,让同学们体会积极思考、快乐学习;收获知识、提高信心;感受爱、学会爱。
(2) 快乐度过每一天,让孩子们在脑海里可以留下美好的回味,生动有趣的游戏不但可以收获快乐,更能跟大家的分享过程中收获成长。
(3) 活动中可以邀请家长一起参与进来,达到社区的人们、孩子、家长三方面的互动,整体上收到好的效果,期待我们下一期的活动能够顺利展开。
三、 预期困难及解决办法
(一) 预期困难
1. 天气:干燥、寒冷或下大雪的天气,有可能影响活动的正常开展,尤其是户外活动;孩子们的安全亦需要慎重考虑;
2. 时节:春节将至,一些孩子可能无心参与;此外,一些外出打工的家长也陆续回家,孩子可能想和爸妈多一些时节在一起而不想参加;
3. 志愿者:由于志愿者来自不同的系别,他们之间的配合可能需要一些时间。
(二) 解决办法
1. 户外活动慎重开展,尽量都在室内进行;
2. 下村进行宣传,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让家长明白我们活动的意图;
3. 开展充分的团队培训,增强大家的凝聚力和协调力。
四、 活动评估
1. 事前评估
正式活动开展之前,可以通过非正式的渠道(限于时间的急迫性,我们会恰当通过正式渠道——报名时候征集和收集来自家长的信息收集家长和老师的意见和期望);另外,收集孩子们对加入活动的想法及想收获的东西。(参加支教的志愿者前期调查)
2. 事中反思
正式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通过晚上的分享、讨论,发现教学中存在问题并找出妥当的解决方式。另外,要求各个志愿者老师写日志总结一天的活动感想,并鼓励大家积极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
3. 事后评估
活动结束后,通过回访家长和老师,采集相关信息;并再次收集孩子们的看法。前后对照,加以比较,对整个活动加以反思和总结,评估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
五、 资金预算
上课道具 200元
游戏物资 300元
车费 100元
伙食以及住宿 600元
合计 1200元左右
篇4
老师既是教授者,也是学习者。这次利用暑期到__三下乡,可以说是我们这些准老师给那里的农村学生带去了外面的世界,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以下是整理的三下乡支教工作总结资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下乡支教工作总结一
孔子说“教学相长”,可以说,老师既是教授者,也是学习者。这次利用暑期到__三下乡,可以说是我们这些准老师给那里的农村学生带去了外面的世界,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一)备课与上课
几千年前有个哲人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代也有人说“成功倾向于有准备的大脑”,我想,这确实是不无道理的。以前作为一名学生听课,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课堂上,自己的总体感觉是许多老师上课重难点突出,条理清晰。但是没有想到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其实老师也是很认真地做好备课工作的。一趟三下乡之行,当自己作为一名准教师踏上讲台,我明显地感到了自己备课的不足,这不足来自于备课时间的不充分,也来自于本身知识储备的不充实。而且,选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应该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水平,这才利于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这点说起来似乎挺容易,但要真正做到,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和了解学生的心理。
我一直在想,怎么老师在上了一节课或几节课后基本上能够摸清学生的基本性格呢?三下乡以来,通过跟队友交流经验和去听他们上课,我发现,学生普遍反映上的好的课,老师的内容和问题的设计都很巧妙,而老师本人也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去思考。而老师则在课堂对学生的问答中对于他们的水平和性格有所了解。这又印证了教学设计和备课内容等方面课前准备工作是很重要的。了解学生,但怎么样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教学则又是一件很值得考究的事情了。
(二)学生与老师
有种看法认为,老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两者之间最理想的关系是朋友般的。三下乡跟同学们十天的相处,我觉得师生之间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确实能够建立友好的情谊。学生们可爱、好学,同时支教队友间也会彼此交流学生的情况,因此我们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心态,相应作出改变,比如增加第二课堂的课时(如音乐欣赏课、心理测试课等等),努力使上课的内容做到趣味性和知识性的结合。我们给学生们带去了外面世界的精彩,学生也对我们的热情给予了回报,积极配合我们的教学和课外活动,也愿意跟我们反映他们的要求和建议。他们的合作给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十天虽然短暂,但彼此都付出了真诚和热情。
老师与学生打成一片,沟通感情十分重要,这也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可是我发现由于老师的宽容和友好,有些同学会过于随便了,比如随便翻老师办公桌抽屉里的东西。其实他们未必认识到这是不对的,他们觉得反正跟老师们那么熟了翻翻桌子也没有关系。仗着跟个别老师聊得来,课上睡觉、课下找老师聊天的也有个别同学。我记得在大学上课时教师教育学老师说过,老师永远不可能跟学生平等,因为老师要有威严,不然镇不住学生。我想,老师所说的“镇”不一定就表示专制,可以温柔,但要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一种不可侵犯的威严,才能在思想行为上对学生起到必要的约束,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最后一点感想
记得聊天时有学生说他们都很喜欢我们,喜欢我们教唱歌、搞知识竞赛、趣味运动会等等课堂和活动,这些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他们平时学校正常上课都没有的。我想,很多老师听到学生这样的评介都会感到欣慰。
这趟三下乡之行,我们下乡的队友都认真热情付出了,尽可能把知识带来的乐趣和外面的精彩向他们呈现,激发他们的自信和对未来生活美好的展望;我们无法预知短短的十天能在那些孩子以后的人生道路带来多大的影响,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经历过了,意义就不一样了。
三下乡支教工作总结二
高校办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达到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因此,我们学校纷纷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以期望通过开展此项活动达到在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同时,服务社会的目的。在亲身经历了大一结束后暑期社会实践,我不由的要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发表下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三下乡已经结束了几天了,回顾那段难忘的日子,我感慨良多,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动,还有成长。对比以前,感觉自己成长了不少,变得更加成熟、勇敢、自信。生活对我如此慷慨,让我在付出一点点的时候却让我收获了很多,学会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而这些都是我人生不可缺少的财富。
参加暑期“三下乡”,我真的感到很荣幸。短短的十几天,支教、法律宣传、感恩活动、爱国教育、文娱汇演这过程的点点滴滴,我仍然历历在目,却无法用笔一一记录。每次,当我想起大伙在例会上讨论的情景,我满腔热情;当我想起在每次活动中大伙忙碌的身影时,我满怀感动;当我想起学生淳朴的笑容时,我满盈开心成长看似是一瞬间的事情,但我知道,我是在经历中体会成长。这种成长,何其珍贵!
此次“三下乡”一路走来,我收获了很多:
第一、珍惜。是什么样的缘分,让我们能一起参加三下乡,认识这么多可爱的小朋友,为了共同的目标,付出自己的真心。机缘难得,唯有珍惜。珍惜今天,珍惜生活,珍惜让我富有!
第二、团队意识。来自不同个体的三十几个人,在一起工作,一起生活,良好的团队意识是一切活动成功的前提。我们是一个团体,一个集体,一切都应该服从,不论是做什么工作,一切都应该为大家着想,为团队着想。
第三、沟通交流。每个人不断地都会有些新的想法与体会,也许是喜悦,也许是忧伤,经常与队员们谈心,听听大家的心声,了解大家的感想,可以促进理解,也可以集思广益,或是彼此分享喜悦的心情。
当然,在我们这次活动取得丰收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我们的工作也仍存在着诸多不足或做得不够的地方,如对下乡的总体认识还不够深刻,由于缺乏经验,一些准备工作跟实际的工作有一定差距,一些工作细节也还考虑或做得不到位等。但我们依然相信,有收获,有经验,有挫折,有教训的活动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完整的实践活动。作为当代大学生,这也是一份社会责任感,用我们所学的去回馈给予我们更多的社会。一步一脚印,希望我们的足迹可以遍布乡村每个角落,让希望在乡村中蔓延。
三下乡支教工作总结三
窗外依然炙热如烤,但窗内汗津津的我已慢慢心静如水。回首刚刚过去的七日“三下乡”社会活动实践日,一切细节仍然是那么清晰、宛如昨日。
我们的社会在成长,我们也在成长;对于正在成长的社会,我们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在脚踏实地履行这些义务的同时,也不断生出新的愿景。虽然大学离社会已经很近了,但当我们处理相关事情时仍然感觉自己是那么的幼稚,我们大学生似乎还只是一群在象牙塔里死读书,不理窗外事的样子。通过大学学习后,我们要想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己的目标,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一定准备.
这次暑期“三下乡”活动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我们“__”小分队应运而生,十个热血青年结伴欲在社会中小试牛刀。长途奔波的疲劳实在已不值一提,精心准备过后我们便开始的我们的北山口镇之行。
仍记得那一张张因久经风吹日晒而显得干瘪的脸,因听了我们的来意而笑逐颜开、欢迎不止,那是农村的老伯和阿姨们,家里的孩子都在放暑假,但十之却不听管教、不愿老老实实呆在家里看书写作业,眼看着这大半个暑假就完了,心里干着急;仍记得那一双双充满渴望神情的眼睛,因听了我们的活动而欢呼雀跃、不停鼓掌,那是农村的小弟弟、小妹妹们,自己本来也想在暑假里面好好补习一下功课,可是父母老是逼的太紧,以至于自己兴趣全失,只感枯燥无味,但看着这暑假如往年一样即将虚度过去,心里也确实有些遗憾。并不是说我们的到来就可以让他们完全对自己的暑假放心,但我们的尽力确实可以让他们分别拥有一个与往年不同的假日。
为了扩大我们活动的影响力,我们首先把重点放在了宣传上。我们单独抽出一天时间在镇里面做宣传,每一个过往的路人都在我们的解释下频频点头称是,有不少家长甚至承诺一定要将孩子带来参加活动。我们的口干舌燥换来了村民的信任,换来的孩子们热切的欢迎。然后我们开始走访,一来是为了进行问卷调查,二来是进一步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让村民更放心的和我们交往,有利于我们活动的进一步开展。由于前两天的活动进行的比较顺利,我们以后的活动开展起来也很得心应手,虽然中间时有意见上的摩擦,我们都用团结二字将它们一一化解。
经过这次三下乡活动,我重新认识了农村,重新认识了自己。自以为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自以为对农村很了解,这一切都被现实给打翻了。农村还是很贫困,很多基础设施不完善甚至缺乏。农村里还是有很多贫困的人,这涉及到未来农民谋生的问题:他们将怎样谋生?如何才能使他们的生活水平真正提高上去?虽然说国家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可是我们知道,这里真正的素质教育还很远,教育不应该只是限制在课堂上。素质稍高的家长就应该在假期时鼓励孩子多参加活动,尽量在各种活动中找到自己的特长所在,兴趣所在,这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是特别有利而且因该是必须的。我们在成长,农村也在成长,甚至农村成长的比我们还快,至少在思想方面。作为农村人,农村里出来的大学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不可避免的落在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身上,我们必将身体力行,实现农民朋友们的愿景。
这次活动把我从理想社会拉回了现实,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各种不足,包括知识储备,涉世经验等等,同时给我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促使我不断发展这些方面,以利于我以后走向社会。当然这次活动也有很多不足,比如主题和实际情况的切合程度,还有和学校的联系等等,这无疑给我们下次“三下乡”活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三下乡支教工作总结四
今年我没有像往年一样早早回家,而是参加了我们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也就是所谓的“三下乡”。我们在学院领导的关怀下,在院团委的支持下,我们“追寻红色足迹”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的活动已经圆满结束。
回顾三下乡那段难忘的日子,我们一起唱红歌,一起冲凉水澡,一起吃那么“可口”的饭菜,一起教导孩子们,一起的日子真的很难忘啊,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动,还有成长,经历这一段日子,我感觉自己长大了,变得成熟、勇敢、自信。虽然我们在瓦埠镇吃了不少苦,但是我们应该感到高兴,因为我们付出的远远小于我们所得到的。这将是我们人生中一笔无比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用一生来珍藏。
能够参加这次暑期三下乡,我感到那么的荣幸,短短的几天,我们33个人,开展了那么多活动,支教、宣讲、电影、调研、舞蹈、歌曲,我们用心为大家服务着,这个过程的点点滴滴,仍然历历在目。在三下乡中,我们在例会上激烈的讨论,我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忙碌,我们面对孩子的笑容......那一个个完美的瞬间,都是成长的镜头,在三下乡的经历中,我们不断成长,而这种成长是如此的珍贵。
这次三下乡活动,不仅仅是一个好的学习的平台,更是我们锻炼自己,接触社会的一个很好的机会,每个人通过这次三下乡都能收获很多学校所不能接触的,我在三下乡中收获了很多:
此次三下乡是由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和学生社团联合会的骨干组成的,来自学院两大学生组织。起始,我们大家好像分开的,不过到了后来,我们在一起工作,休息,吃饭,逐渐的变为一个大集体,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团队,33个人来自两个组织,但是最后变为一个团队,良好的团队意思是一切活动成功的前提。我们是一个团队,一个集体。一切都应该服从,不论做什么工作,一切都应该为大家着想,为团队着想。
以前在学校里开展活动大家在一起,结束后就走了。从来没有说要一起很多天,在这次三下乡中,我们的一个伙伴安平华,临走的前一晚是他的生日,我们为他过了一个不一样的生日。他后来告诉我非常的感动,我懂得关心他人原来也是交朋友的一种方式啊。
我们加上指导老师共33人,有着海量的工作,如何高效的利用这些人力,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那就要合理的分配工作,落实到人,这样才能有序,正常的开展工作,我们三下乡能够在短短的一周取得如此的成功,多亏了主席他们的合理安排人员,与仔细策划工作,才保证了大家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吧工作完善到位。
刚开始,大家都不怎么熟悉对方,甚至连名字都叫不出来,这就要求我们沟通与交流。每个人不断的都有新的想法和体会,也许是喜悦,也许是悲伤,经常和伙伴谈心,听听大家的心声,了解大家的思想,可以促进理解,同样也可以集思广益,或者分享彼此的喜悦。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会做错事情。我们要学会理解与宽容,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同,我们不可以要求其他人像自己一样做事情,更不能把自己的意愿、想法强加给别人。学会理解,包容别人,那样我们自己也会很快乐。
三下乡是我们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在这里我交到了知心的朋友,认识那么多可爱的小朋友,为了我们共同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即使面对巨大的困难都用欢声笑语来带过。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依然在耳边回响,大家一起放声歌唱红歌是那么的难以忘怀,早晨的面条虽然并不好吃但是大家并没有少吃,每天早上五点起来为我们烧水做饭的伙伴,被各种虫子惊吓的老师,与群蚊作伴我们依然谈笑风生,生日派对我们疯狂的追逐,满脸的疲惫也会放声高歌。因为我们觉得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它是我们的财富,需要用我们用一生来珍藏。
短短一周的三下乡就这样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心中有些不舍,又有所期待。这次三下乡也许有不足,但是正因为这样,我们更有前进的动力,这样我们的实践活动才是真正的是实践活动。
篇5
一、导入的方式
1.直观导入法。这种导入是直接借助课件图片、简笔画、实物、录像等引入新课。老师以这些教具为出发点和学生进行交谈。这种导入方式比较快速。
八年级上《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中,我在第一张幻灯片上设计了一个小女孩在许愿,她希望长大以后能成为一个医生。学生看后引起了他们的共鸣,激起了学生们强烈的表达欲望,因为他们也有过同样的经历和愿望。我以此引入了课堂的主题,这一导入既直接明了,效果又大。
在九年级的阅读课文《Do you know when basketball was invented?》,我刚上课时给学生放了一小段篮球比赛的录像,学生们都兴致勃勃。趁着他们兴致未减,我引导他们思考篮球是如何发展而来等一系列的问题,大多学生顺着这个思路开始进入课文,教与学也就成功地开始展开。
2.游戏导入法。这种教学方法是通过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游戏能变枯燥的知识输入为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能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玩乐中既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又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它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导入方式。
我在教学七年级下《What does he look like?》section B时设计了一个游戏导入的方式。我让第一排的同学准备一张白纸,画一张脸,这张脸不要画任何的器官,前面的同学画完之后必须要告诉后面的同学他们所希望的形象(只限一种器官),后面的同学要完成指定的形象,这样整排合作完之后,我们一起描述了这些画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锻炼了上节课的重点语句,又从中体会到了合作带来的乐趣。
3.谈话导入法。这种是我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指在上新课之前,老师和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话题,使用英语“自由”交谈。这些话题往往是天气、日期、上节课的课文要点甚至是一个小故事等等。谈话式导入的优点是通过师生之间的自然流畅而真实的交流,既提高了学生原有的听说技能,又为新知识技能发展做好了铺垫。
比如说我在教学九年级《I’ll help clean up the city parks.》时,给学生讲了一个志愿者在乡村小学支教的故事。在学生听完后我推出事先设计好的一些问题,让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有些生单词也可以这个过程中可以自然而然的引出来。
4.音乐导入法。音乐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是寓美育于英语教学之中的主要形式,它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愉快的心境。七年级上学期的课本中也设计了一些歌曲,目的也是让学生在学中感受音乐带来的享受。这样与课文结合紧密的歌曲很多,比如说《I love my family》、《ABC》、《January》等等。
5.亲身体验法。这种教学方式是让学生参与到课文所设计的动手活动中来,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多体会、多感觉。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在教学八年级上《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self check中,我带了一些有关北京烤鸭的一些材料,很多学生一看,马上知道教他们怎样包制烤鸭,兴致马上就来了。很多同学举手要尝试,我选了部分同学分批过来包制,在制作过程中我引出了一些新的单词。通过这种亲身体验,同学们能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个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简单枯燥的记忆。
二、英语课堂导入的误区
1.时间过长,喧宾夺主。英语课堂导入花费时间过多,使导入显得冗长,从而影响整节课的进程。毕竟,各种课堂导入方式的目的只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兴趣,同时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愿意学”、“乐于学”。如果过分地渲染导入部分,只会浪费后面教学主要部分的时间。教学过程的结构也是一个系统。导入、呈现、理解、巩固和结尾五者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时间安排也有重有轻,如果只重视课堂导入,而忽视其它环节,那么,再精彩的课堂导入也不能达到预想的结果。反而有点头重脚轻的味道。
2.偏离重点,中心不明。有些英语课堂没有针对性,只是为了“导入”而“导入新课”。这样就使得这节课一开始就中心不明,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反而误导学生。
篇6
关键词:藏族 教育质量 办学条件
1.概述
1.1同仁县基本情况
同仁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东邻甘肃省夏河县,西连贵德县南接泽库县北与循化、尖扎县接壤。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隆务河纵贯全境南北,形成东西部山区和中部河谷地区。境内山峦起伏,河谷相间,地貌复杂多样。县辖1镇、12乡、75个村(委)会,其中:农业乡4个,半农半牧乡6个,纯牧业乡3个。同仁县是“热贡艺术”的发祥地,这里拥有充满神秘色彩的藏乡民间“六月会”和唐卡、堆绣、雕塑,这里是著名的藏族画家之乡,是青海唯一的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1.2同仁县藏族教育基本情况
同仁县适龄儿童入学情况表现为,小学学生总数7724人,藏族学生人数为7241人,其中藏族女生3815人,而初中适龄少年总数为4522,其中女生为2301人,入学人数共4533(含借读生),其中女生为2296。同仁县中小学专业女教师缺乏,例如扎毛乡专任教师总数为28,而女教师仅为7人;兰采乡专任教师总数为17人,而无女教师;黄乃亥乡专任教师总数为33,而女教师仅为4人。同仁县教育设施相对不完善,以其政府所在地隆务寺的第一完小为例,全校师生都在一座教学楼中,没有一个能够供学生活动的操场,低年级的学生两三个人共用一台电脑,偶尔那台老式电脑还会出现些故障,影响学生使用。
2.问卷调查数据
目前,青海省正处于开发建设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大量人才,然而青海牧区的教育现状却令人担忧,青海牧区农民的整体素质普遍较低,难以适应青海省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将成为阻碍我省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这样,如何提高青海省牧区人民的整体素质,适应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成为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为更好的了解这些情况,我们来到了青海省同仁县进行走访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形式得到了很多一手资料,现将本次调查的结果汇报如下。(实际发放三种问卷各200份,各回收180份,农村、县城各90份)
2.1学生问卷的调查情况
学生们普遍反映图书馆、文艺器材等教学设备不齐全,学校宿舍环境较差其主要原因是宿舍人数过多、宿舍管理不规范。特色课程多在初中开设,其主要作用是了解藏族文化当地历史文化。经问卷调查县城及附近地区选择配备有专业教师的有84人,专业教师配备率达93.3%,而乡村选择专业教师配备的有42人,专业教师率为46.6%。学生普遍认为学校管理严格,多数学校将分数作为学校教学的主要目的,而提供给学生的考试、升学和社会知识较少。对于任课老师的评价认为课堂氛围一般的有81人,占学生问卷的45%,能完成教学目标;认为课堂氛围良好的有31人,占学生问卷的17.2%;认为讲课生动活泼的有14人,占学生问卷的7.7%,教学效果好;认为教师教学很差的有54人,占学生问卷的30%,课堂乏味。
2.2家长问卷调查情况
根据不断地走访调查表明,乡村家长支持孩子上学的有68人,占调查的乡村家长的75.6%,州县家长支持孩子上学的有85人,占调查的州县家长的94.4%,而有4位乡村家长不支持孩子上学,占调查的乡村家长的4.4%,有18位乡村家长和5位州县家长觉得无所谓,分别占家长问卷的20%和5.5%。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其中包括:寺院教育、 上学无用论、毕业之后找工作难、以及自幼学习唐卡。而目前,广大的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仍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与能力,与此同时也很注重学校的教学环境和质量,由于宣传不到位、学校与家庭接触少、家长较少关注国家相关政策导致很少有家长了解现行的教育体制以及体制的改革措施与方案。对于学校教师的教学质量,大多数家长认为其教学质量欠佳,主要原因包括:教学设施不完善、师资力量不够、专业教师缺乏、学生的基础水平有限。针对教育学生方面,家长多认为应当实行体罚与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同时也指出了教师队伍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中包括:教师责任心不强、不专心工作得过且过、学校管理松散、师资力量薄弱。
2.3教师问卷调查情况
通过对教师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老师不经常外出进修学习,其中,有59位牧区乡村教师和43位州县教师认为是由于学校师资力量不够造成的,分别占调查人数的65.56%和47.78%,28位牧区乡村教师和37位州县教师认为是由于学校资金不足缺乏进修机会造成的,分别占调查人数的31.1%和41.1%,3位牧区乡村教师和8位州县教师是出于个人原因不进行外出学习,分别占调查人数的3.3%和9%。牧区乡村小学辍学率为2.5%,而初中辍学率为13%,而在州县,小学初中辍学率分别为2.5%和7%。从总体上看,学校教师数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根据教师反映多数教学场所缺乏应有的教学设备,如电脑、多媒体教室、活动室、实验室等。16.1%教师认为影响教学质量与办学条件的最主要因素是师资力量,14.4%的教师认为是教学器材,14.4%的教师认为是学习风气,17.2%的教师认为是国家政策,11.67%的教师认为是教师的学历层次,26.1%的教师认为是经费投入。
3.存在的问题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分析,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法,我们发现了同仁县教育质量与办学条件存在不少问题和隐患,其中主要问题是:
3.1师资力量存在问题
第一,专业老师缺乏,代课老师比重大,教师学历普遍不高。师资队伍总量不足,而学生相对过多,教师与学生比例失调。牧区环境较差,生活质量低,交通不便。大量师范类毕业生不愿到牧区支教,也形成了牧区教师数量短缺、需求大和师范类毕业生数量多、就业难、供给大的矛盾,同时代课教师没有受过正规的培训,致使教育教学水平整体不高。
第二,缺乏女教师。由于局部乡村女教师的紧缺,对当地妇女和女童教育观念起了消极作用,同时也制约了牧区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天赋的发挥,在“普通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已经落后于城市,并影响了当地人口素质的提高。
第三,牧区教师的汉语交流能力较弱。由于部分牧区教师汉语交流能力弱,从而影响了藏族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再加上牧区使用藏语教学是一个普遍问题,尤其是在小学所有科目都使用藏语进行教学,在初中时情况有所缓解,但部分科目仍然用藏语进行教学,忽视了汉语的学习,影响了学生与外界的沟通,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2办学条件存在问题
第一,牧区学校基础设施较差,缺乏基本的教学设施,给教师的正常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部分牧区学校受当地条件的制约,无法配备多媒体设备和教学器材,使教师的授课方式单一枯燥,没有创新性,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因此学生接受到的课外知识极其有限,无法开拓学生视野。并且,理论和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学生很难接受课堂知识。
第二,由于交通不便,上学路途太远,很多学生需要寄宿,而学校宿舍严重不足。并且因为条件有限、宿舍管理不规范,导致宿舍过于拥挤,环境较差,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
第三,学校资金短缺。目前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的出台虽然为更多的贫困学生的上学提供的必要的保障,但是青海牧区经济落后、财政紧缺无法为学校提供充足资金,造成了学校资金紧缺,从而影响到了整个学校的正常运行。
第四,由于地理原因带来的交通不便,影响了学校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导致信息闭塞,无法获得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制约了当地教育的长足发展。
3.3入学难,巩固难
第一,上学无用论。家长教育观念落后,认识不到教育对于孩子的重要性所以不支持孩子上学。更有部分家长只能看到孩子不上学从事劳动或服务于家庭所带来的暂时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孩子的长远发展,也使得入学率较低。
第二,自幼学习唐卡。随着唐卡艺术价值的不断提升,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随之提高。一些从小生长在唐卡制作地的孩子,自幼受到熏陶,在上小学时不少孩子便辍学在家,学习制作唐卡,并成为唐卡制作者。
第三,宗教原因。由于,在大多数藏族家庭中,家长更倾向于将家中次子送入寺院接受寺院教育。
第四,学生厌学情况严重。很多孩子不愿意上学,甚至还有抵触情绪。使得一些孩子中途辍学,无法坚持完成学校教育,给巩固带来了相当的难度。
3.4教师和家长存在沟通问题
多数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应该由教师全权负责 ,因此,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
学习情况不是特别了解,没有很好的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还与一些家长本身文化水
平有限,不能给孩子很好的学习指导,只能寄希望于教师教学,但是,教师在与家
长的沟通方面做的不够。家长与教师之间对于孩子的教学问题互相推卸责任,是学校
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问题。
4.解决对策
4.1解决师资问题
积极争取国家公费培养的师范生资源,改善牧区代课教师的工资待遇,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缩小代课教师与正式教师的待遇差距。重视牧区教师的生活状况,提高教师的生活、工作环境,尽量平衡州县与乡村教师的分配。对教师进行年度考核,激励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知识水平。合理配备教师的男女性别比例。加强牧区双语教学的实施力度,提高教师汉语交流能力和牧区学生汉语的使用能力。
4.2解决办学条件问题
学校应积极争取政府的资金投入,广泛争取来自社会各界的资金来源,改善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同时政府方面也应该加大对牧区教育的扶植力度,加大资金投入,使学校能够更好的发展运行。学校还应该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完善宿舍管理制度。加强与外界的沟通联系,牧区的学校应积极与州县的学校进行交流互动,学习好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以促进自身的发展。
4.3解决入学问题
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教育的宣传力度,让广大牧区的学生和家长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普及国家关于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如“两免一补”,“九年义务教育政策”等。通过使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学习,乐于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热情。
篇7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E级,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带有较强的综合性,且往往与其他考点结合起
来进行考查。
本考点涉及语言表达的六个方面。其中,“简明、连贯、得体”是基础,“准确、鲜明”是过渡,
“生动”是升华。
“简明”就是要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
信息,并收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连贯”多考查书面表达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衔接与组合。
“得体”主要指语言的运用
符合外部语境的各种要求,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
与口头语的转换等。
“准确”要求用词能完全表达概念的内涵,切合语境与对象,涉及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的要求。
“鲜明”就是要明确合理地
表情达意。
“生动”指语言表达要有感染
力,要求用语具体形象,注意炼字炼词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句式的灵活运用等。
【原题回放】
(2011年高考语文浙江卷)请看以下图文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由于人类不必要的装饰需要,全球象牙贸易恣意蔓延,100多万只大象因此失去了生命。
[注]画面上有这样一段对话:“妈妈,我长牙了!”/“……”/“妈妈,我长牙了耶!”/“……”/“妈妈!我长牙了!”/“……”/“妈妈,……?”/“妈妈,你不为我高兴吗?”
(1)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设计一句放在画面上方的广告宣传语,形成一则完整的公益广告。要求:鲜明地表达广告主旨,有号召力;不超过15字。
(2)从这则公益广告的图文特点出发,简要评价它的创意。
解析:这道题将读、写、评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对应的考点是“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侧重点在语言表达的形式。答题时,考生首先要读懂图意――
什么事物?表达什么意思?有什么特点?然后设计广告宣传语,最后再评价它的创意。
参考答案:(1)示例:购买就等于杀戮,对象牙制品说“不”!(2)①人格化的表现方式使整个公益广告打动人心,小象的话以孩子的口吻说出,不仅能引起人们的同情,还能促使人类反思自己的行为。②构图简洁,图片与文字搭配巧妙,能激发人们的联想――它们的未来将通向何方?
【解题技巧】
要做到简明,就要做到“三个避免”:避免唆,不说废话;避免歧义,防止误解;避免晦涩,便于理解。根据这三点,考生可以先判断句子是否简明――推敲语
句,看有无冗余信息和多余词语,看有无歧义,是否费解。在语言运用上,考生同样可以根据以上三点,使语言
表达简明――找主干,理枝叶,消除歧义;分析句间关系,删除重复的语句;把握文段主旨,剔除游离中心或话题之外的语句;恰当运用省略和代称;对某些内容进行概括和合并。
保持语言连贯,需要注意三个方面:话题、语序和表达形式。要做到保持话题及陈述角度的一致性,合
理安排句子的顺序,上下文的句式要协调一致。在一个语段中,一个长句或一个句群必须围绕一个中心意思,不任意转换话题,不随意变换陈述对象。句子的顺序要合理安排,保持条理清晰。另外还要注意选择与上下文相协调的句式,最典型的是运用排比或对偶等修辞手法的句式。整齐的句式和统一的结构可以增强语势,保持语言的连贯性。
在回答得体类题目时,考生要考虑语境中人物的身份、地位、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因素,并且根据不同场合、不同目的,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
有的放矢,恰到好处。把握语境与语体要求,对不同的情境做到不混淆、不忽视、不滥用词句。考生可在平时积累相关的表达常识,如谦敬词语的适用场合、成语的含义、特殊文体的要求等。
准确用语要注意“三个符合”,即符合情境,符合语法与逻辑,符合对象。在答题时,考生要仔细分析材料内容,结合材料情境进行辨别,迅速找到答题的突破口。另外,平时要注意对生活语言的积累,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
在回答鲜明类题目时,考生要根据要求选用恰当的词语、句式以及修辞手法。在选用词语时,考生不要使用“可能”“大概”“也许”等表示不确定的词来表达态度与观点,而要使用“坚决反对”“完全错误”“决不能这样”等词语来表明自己所持的鲜明态度。选用句式时,最好避免疑问句,选用表达效果较强的肯定句或双重否定的反问句来加强语气,使自己的观点更加鲜明。相对于散句,整句形式整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恰当的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增强语言表达的鲜明性,使语言独具特色。
要做到语言生动,考生就要注意下面几点:使用描绘性的词语和形象具体的写法,多用修辞手法,倾注自己的主观情感。口语在被提纯后不仅不会使表达显得随意,而且能以其丰富多彩的表达形式使语言更加生动,并体现出一定的时代感。不过注意在使用口语时要综合考虑内容、语境、文体及接受对象等,切不可滥用,否则会弄巧成拙。
【答题误区】
1.简明――只求简短,不顾材料。考生不要只顾简短而不顾材料,要考虑材料内容和语法表达的合理
与否。
2.连贯――关注局部,整体缺失。考生一定要整体把握材料,理清语句之间的联系,不要只看局部,陷入主观判断的误区。
3.得体――混淆情境,忽视要求。考生要弄清语段的出现场合、说话者的身份等,根据这些限定范围揣摩语句用词是否恰当。如果忽视题干所限定的范围,就会混淆情境,从而不能准确判断用语是否得体。
4.准确――顾此失彼,前后不一。考生要想准确表述,就一定要考虑周全。
5.鲜明生动――修辞过多,影响表达。修辞固然可以使所描摹事物的形象更加生动,但是如果滥用修辞,就会影响事物形象的鲜明生动,让读者接受与原材料不一样或者模糊的信息,从而产生错误的理解。
【同步突击】
1.指出下面这些话中哪些词语应当修改?请修改,并简述理由。
(1)一位年轻的女子说:“我从初中就开始早练。”
(2)会议接待组的一位女士在电话中说:“会务组安排我们今晚去接客。”
(3)有一个电视广告:“某某牌领带,使您的仪容更潇洒!”
2.有一位来自名牌大学的女大学生到西北乡村一个小学支教。有一次,上级领导要到该校检查参观,学校需要派一个讲解员。然而该校从校长到教师,普通话都“土得掉渣”。于是大家把目光都投向
了那位支教的老师,让她在检查组来之前先读一
首小诗。请从听她朗读的众教师的角度,写两句他们听完后的感受。要求准确,生动,形象。每句不超过25字。
(1)她的声音甜润而响亮,___________________
(2)办公室里的人无不觉得她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某地震灾区正在抢修的公路旁竖立
的标牌标语内容。如果发现其中有不当之处,请予以修改。
(1)非救援、抢险车辆不得入内
(2)注意行车安全,减少生命之虞
(3)众志成城,英勇奋战,谱写抗震救灾的美丽乐章!
4.请仿照文中语句,写几句话,使中心意象“心”更加鲜明生动。
心是门,为你打开一道前往求知世界的入口;心是路,______;心是风筝,_______。
如果心是门,那么钥匙在你手中,明天的世界由你选择;如果心是路,________;如果心是风筝,________。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货币超发的概念原本是计划经济的概念,指货币超经济发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叫超发。这个概念与市场经济是矛盾的,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和价格都不固定。
①实物经济生产多少东西是固定的②所以货币的发行和生产会保持一定的规模③货币超过了这一规模④价格也是固定的⑤在传统计划经济里
A.①②③④⑤ B.⑤①④②③
C.②③①⑤④ D.③②④①⑤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李娜此次为亚洲填补空白,让网球运动彻底国际化。
①在此之前除亚洲外其他大洲均有选手晋级大满贯单打决赛②对于中国甚至亚洲而言毫无疑问都是历史新篇章③李娜晋级澳网女单决赛④中国一姐的突破更是134年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⑤但实际上对于四大满贯赛事本身来说
A.①②③④⑤ B.⑤①④②③
C.②③①⑤④ D.③②⑤④①
7.假如你是平安旅行社的导游骆驼,现正带着你的团队去某地游览。请设计一段真切自然、简洁得体的欢迎词。
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据《华商报》报道,从2010年9月18日开始,陕西省咸阳市政府为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倡导全民文明新风,鼓励市民去街头捡烟头。其中,“全民捡烟头兑换5分钱”活动,调动了数千市民参与。目前,咸阳市政府已回收200多万个烟头,兑付10万多元。
(1)根据上述材料,写一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字。
(2)请你就“捡烟头”发表看法。要求观点鲜明,表述得体,语言简洁连贯。
9.近年来,“出位”一词频频见诸各种媒体,但其在不同语境下有着不同的意思。根据它在下列各句中的意思,分别用一个词语置换(每处字数不超过4字)。
(1)最近几年在文坛、娱乐圈和网络上成就了一批出位的女人,她们的知名度都是以极其迅猛的速度覆盖全中国的。
(2)人气单品,毛线围巾今冬出位。
(3)对于一些新兴行业和企业,由于内部等级尚未形成,大多数人处于同一起跑线,就有机会出位,展现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4)出位CEO:拯救网络公司从足球下手。
参考答案见本期
高歌猛进 突飞猛进
篇8
一、师范生“第二课堂”设计原则
“第二课堂”的设计应围绕着师范生专业素质的培养从三方面进行。首先,基础学科教学培养,即通过课外活动加强师范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提升其对基础学科的兴趣,从而加强其对基础学科教学的实际操作能力;其次,教育方法的培养,即培养师范生具备较为先进的教学和教育理念,使其具备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精神;最后是专业兴趣和特长培养。
“第二课堂”的设计应围绕师范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从三方面展开。第一,师范性和综合性并重,专业知识培养与职业技能培养并举,针对“第二课堂”区别于“第一课堂”的特性展开研究;第二,紧紧围绕将师范生培养成为合格的教育家这一目标展开,通过事前情况摸底、中期实验研究、最后对比论证等考查“第二课堂”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第三,着眼于师范生现在学习和未来发展的全局,既考虑师范生自身的情况,也考虑师范生周边的环境,既在专业知识培养上有所侧重,又在职业素质技能上有所涉猎。
二、师范生“第二课堂”成效研究
笔者在北京师范大学范围内对师范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得出《北京师范大学师范生“第二课堂”成效性调查分析报告》。报告中,可以反映出“第二课堂”在口语表达与言语交际、教师心理素质、先进教育理念的提高方面有了很好的成效,在板书设计与练习、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提升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1.“第二课堂”对师范生教师应用技能养成的影响
调查主要涉及口语表达与言语交际、多媒体技术应用、板书水平三方面内容。
关于口语表达与言语交际的“第二课堂”,其着眼点在于“教师口语”方面,这体现着“第二课堂”的师范生特色。从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有86.73%的人持满意态度,48.11%的人满意度较高。这说明“第二课堂”在“口语表达与言语交际”方面具有较好的“成效性”。通过对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及访谈资料的分析,我们发现,影响口语表达与言语交际“成效性”的因素有:参与度、模拟情境和竞争压力。
关于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第二课堂”,充足的多媒体设备和吸引人的活动形式,57.76%的参与者持满意态度,76.72%的参与者满意度较高。借鉴这一成功经验,“第二课堂”的“多媒体技术应用”这一板块可采取“小组—任务”模式来开展。院系为师范生班提供一定的设备支持,师范生班根据自身特点,将班级成员分组,在一定时间段内完成一项任务,如制作动画、影像片段,并集中检查或评比。
关于板书水平的“第二课堂”中,没有一门课程是专门讲授板书技巧的,只有在课程教学论的课程中,涉及板书的内容。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在C类(参加活动频率为“经常”)受调查者中,有25.64%的人满意度较高,66.67%的人持满意态度。在D类(参加活动频率为“每次都参加”)受调查者中,有22.22%的人满意度较高,44.44%的人持满意态度。对比发现,在“教师应用技能”的板块中“板书技能”满意度是最低的,说明这一能力在“第二课堂”的活动中占的比重较小,或频率过低,知识成效性较差。被访谈者认为板书技能基本没有提升,而认为板书技能有提高的被访谈者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即板书技能的提高是自己练习的结果,而不是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得来的。
2.“第二课堂”对教师心理素质养成的影响
调查显示,在提升心理素质方面,有89%的受访者认为“第二课堂”活动提升了他作为一名教师应有的心理素质。访谈中,不同院系、不同年级的师范生,对于师范生“第二课堂”活动中的“教师素质大赛”情有独钟。他们认为对心理素质提升影响最大的就是教师素质大赛。
3.“第二课堂”对教师教育理念养成的影响
调查显示,“第二课堂”中涉及的专家讲座(教育专家或者一线优秀教师的讲座)、实地参观(参观北京的教育研究所、有先进办学理念和特色的学校,观摩一线教师教学,与一线教师交流)等活动,赢得了88%的学生认可,他们认为活动给自己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在D类(每次活动都参加)受调查者中,认为师范生“第二课堂”给自己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比例是100%。因此,师范生“第二课堂”活动在带给师范生先进教育理念方面有着较好的成效性。
4.“第二课堂”对教师职业认同感养成的影响
调查显示,比较赞同“师范生第二课堂活动增强了我对于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同感,使我更愿意从事教师这个职业”这一观点的学生,仅占被调查者的51%。由此可以看出,师范生“第二课堂”活动在培养师范生职业认同感方面的成效性较差。而影响这一成效性的主要因素是:对职业魅力和职业价值认识的缺失。访谈显示,师范生认同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亲身去了解教师这一职业,从而感知这一职业的魅力;倾向于和著名教育家、名师或者同龄前辈沟通,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规划。
5.“第二课堂”对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影响
学生认同学校开展的三方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第一,从事暑期和周末支教实践,利用节假日开展教育实习,从中发现问题,探索弥补方法;第二,进行暑期社会调查,针对地区教育的差异、当地实际的教育情况等展开调研;第三,开展当地文化的专项调研,师范生不仅承担着教师角色,还承担着建设新农村、乡村文化传播者的角色,针对当地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进行专项调研有助于提升师范生的地方归属感和文化传承意识①。
结合调研成果,本文试图从经验总结出发,提出师范生培养的“第二课堂”年级主要任务。大一,主要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师范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人生职业规划,引导其建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鼓励师范生认识教育工作的崇高意义,坚定其终生奉献教育的信念。大二,主要进行教师职业基础知识的传输和学习,结合学校的课程,帮助他们了解并掌握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师职业的基础常识,并向师范生介绍一些全新的教育理念,帮助他们扩充知识、改善理念。大三,着重进行教师技能和专项技能的培养。大四,配合学校的统一安排,组织师范生进行教学实习,并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三、师范生“第二课堂”设计方案的建议
1.“第二课堂”设计方案的目标
师范生培养的“第二课堂”设计方案的目标具体呈现在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层面。
首先,知识目标包括:了解口语表达与交际(如朗诵、演讲)的基本技巧和关键点;掌握板书的书写规范和设计要求;了解多媒体技术的课堂实践环节的要点,掌握多媒体制作技术,掌握说课、教学基本环节及有效策略。其次,能力目标包括:能够合理设计教案,综合运用普通话、板书、多媒体等技术,完成教学过程;能够清楚、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能够通过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并对当下教育理念、教育现状形成自己的理解。最后,情感目标是指,培养学生对教育理论和现状的关注,通过参与实践,提升其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和理解。
2.“第二课堂”设计方案的实施原则
(1)注重延伸性和拓展性
“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有益补充,注重与“第一课堂”中“教师教育”板块的衔接,以实践活动为引导,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口语表达与交际、板书、多媒体技术、说课等技能培训,帮助师范生掌握基本教学技能,明确教学流程。同时,拓宽教育途径,整合优秀教育资源,通过讲座、网络、书籍、实践等多种途径,开阔学生视野,传播一线优秀教学理念。
(2)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课堂”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提供更多的实践和参与的机会,弥补课堂教学的缺憾。从“第一课堂”理论出发,通过“第二课堂”比赛、调研、制作、案例等多种实践形式,提供全员参与和实践的机会;通过小组互评、教师反馈等有效形式,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3)注重固定化和长效性
“第二课堂”设计方案贯彻于整个大学期间。每学期以一个板块为主题,逐步由分散到综合,突出整个流程的长效性;针对每个板块,遵循“理论—实践—反馈—理论—再实践”的设计思路,保证活动的效果。方案要求培养对象组织的相对稳定性,尤其在教师技能培训方面,建议以班级或年级为组成单位。
总之,师范生“第二课堂”教育可以增强师范生的职业归属感,提高教师职业素质,从而增强他们服务教育事业的能力,为未来教育家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课堂”的设计和开展要始终围绕对师范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展开,在目标统一的前提下,将师范生培养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形成合力,使“第二课堂”成为“第一课堂”的有力补充。
篇9
公益活动记录学生组织或参加公益活动等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要求学生在参与公益活动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洞察社会能力;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公益活动的心得体会最新范文2020,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社会公益活动的心得体会最新范文1时间真的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大学学习就过了一年了,随之而来的就是暑假了,应学校和社会对我们大学生的要求,我参加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个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我学到了许多,也感悟到了许多。以下是我个人对这次暑期社会实践得出的心得与体会。都说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步入大学就等于步入半个社会。我
们不要做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我们需要自立、自强;当今社会对我们的要求也不再是古代对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要求那样,对我们的要求是理论要结合实践,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是谋臣,还要是将才。我们要了解社会经济和形势的发展趋势,要不断地锻炼自我、改善自我,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让我们立足于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而处于大学时代的我们,社会实践就是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锻炼自我的方向标,只有投身于社会实践才能让我们真正的认识社会,积累社会经验;用我们的所学去服务于社会,并在实践中检验自我,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去弥补自身的不足,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使我们自己在实践中成长,为以后迈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进入大学之初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我加入了爱心站,开始了我的大学爱心公益之旅。由于热心公益事业,乐于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于是作为一个爱心站人,一年来在学校及雅安周边地区做过志愿者工作,下过社区,也去过敬老院。但是在今年五月我们公益之路却走出了雅安去到了一个偏僻的彝族村落凉山州甘洛县阿尔乡眉山村,去到那里带给我们的是心灵上无比的震撼。故事是这样开始的,____年的新年,我们爱心站的站长在省科协心理委年会上认识了一位何叔叔,并且和他交谈了许多,从他那里了解到凉山甘洛县有一个偏僻的村子,只要有旧的衣物、文具、书本捐给他们都可以,他们就会很满足很高兴了。
于是在新学期前几个月我们爱心站就开始了在全校范围内的募捐活动,终于在五一假期的时候我们的成员带着激动与好奇的心情及全校师生的爱心踏上了去眉山村的路,去了之后他们对整个村子的情况惊呆了,眉山村距甘洛县城有两个小时的车程,多为山路。村子共有300多户人,每个家庭有3个以上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彝族人,全靠落后的农业为经济来源,人均收入十分低下,有些村民需要同村的人救济。今年正好国家新村建设,不少原住山上的农民能搬到山腰来聚集居住,但国家资助的钱不足建房,有些农民要借钱修房,还有不少农民一家人挤在很小的房子中。教育方面,阿尔乡眉山村有且仅有一个村小,只有一二年级共70多个学生,没有学前教育,没有老师的补习,村子里入学率仅有65%,每天约10:00上课,下午3:00下课。小学毕业人数很少,初中毕业仅有几个,全村的孩子都要在村小进行一二年级教育后到阿尔乡中心校学习,村子到中心校只有步行,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村子现在最高学历是村小现在唯一代课老师格尔列加,也仅仅只是高中毕业,并不是专业老师。村小另一个代课老师因不能承受生活压力而外出打工。整个村子的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于是,他们做出了一定还会回去的承诺,带着一种沉重的心情离开了眉山村,心得体会《爱心站公益活动感悟(六)回来以后,他们把那边的情况告诉了我们爱心站的所有成员,听完之后我们都对那个彝族村寨的情况表示震撼。因此20_年暑期我们准备再次起航,我们深知大山里需要太阳,当一个村子都认为知识不那么重要,当一个村子的初中毕业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我们想他们的未来是迷茫的,所以总希望能帮助他们些什么,纵然我们知道出现这样的情况根源很深,但是我们觉得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至少问心无愧,我们希望能联合更多的力量升起大山里的第一个太阳,只要能有个开始未来会是光明的。于是我们又开始了进一步的计划,下来讨论了许多,也征求了许多同学的意见,我们决定暑期社会实践再去眉山村,我们爱心站人要用一种单纯的方式去眉山村实施塑梦计划,去塑造那边的小朋友们的梦想,同时也塑造我们自己的梦想这次我们不仅要带去衣物、文具、书本等资源外,我们还要把外面的世界带给那里的小朋友,同时也要把他们的详细信息反馈给外面的社会,争取得到社会上更多人的关注,获得更多人的帮助。这次我们的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学校及雅安市区内作宣传,号召更多的学校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以个人或小班的名义捐款捐物,同时争取获得更多的资源;
二、在我们的队伍中安排成员专门收集外面的世界的相关资料,比如外面的小朋友们的童年生活照,下载了许多动漫作品,下载了一些国内外著名的励志电影,下载了许多关于奥运会、世博等的图片,以及照了许多我们川农大的照片带了过去,带给那边的小朋友看;
三、在队伍内成立信息管理小组,到眉山村后把小朋友及其家庭的详细信息采集回来统一管理,建立眉山村小朋友信息库,以便反馈给关心他们的社会各界人士;
四、在队伍内安排几位有家教或支教经历的成员备课,去村里给孩子们上课,包括文化课和艺体课。
这次暑期社会实践队员共十二人,经过一个多月的前期准备,终于在七月十九日举行了我们的出征仪式,于七月二十日凌晨五点半正是出发了,此次实践时间从七月二十日至二十九日,历时共十天。在那边我们的安排也很紧凑,早晨六点过起床由队员轮流做饭,吃晚饭早上八点半左右去学校,从九点正式上课,然后下午三点才下课,由于条件的局限性,那边的小朋友不会很多东西,因此在上课期间我们常常在烈日底下教小朋友们打篮球、打乒乓、打羽毛球、踢足球以及跳绳等,虽然我们的汗似小溪一样在流,衣服像淋了雨一样的湿,皮肤也在一天天变黑,但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容我们心里也感到无比舒畅,他们死那么天真、活泼,他们是眉山村的希望。
而在下课后我们同样是顶着烈日回老师家,吃完那顿来的很迟的午饭,休息一会儿,按照我们成立的三个走访小分队,大概从四点过又要开始分别在全村有适龄孩子的家庭进行走访,主要是去跟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一下他们的家庭情况,还有他们对教育与什么看法,对孩子读书持什么态度等,一般在每户人家都会呆上几十分钟,每天都是天黑后才不舍的离开村民家,然后再回到老师家。回家以后吃完饭,每个队员还要写当天的心得体会,然后上交给我们的资料整理员,每天基本上睡觉时间都是在十二点以后,虽然每天都是那么地累,但我们都觉得很充实,我们的感触也很多。
在实践当中我们队员要扮演多个角色,在私底下我们清楚我们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我们是川农人,我们要注意个人形象,不能坏了学校的形象,损坏了学校的名誉;在与村民的交流过程中,我们是他们的朋友但更是有素质的知识分子,我们要给他们讲他们不懂得东西,给他们讲生活和生产中对他们有用的,说话要有根据,要让他们信服;在学校里和小朋友们相处时我们是扮演老师的角色,我们要教他们知识,教他们学习方法,也要注重对他们思想意识的教育,还要教他们做人的准则。我们这次实践的结果如下:
一、在全校范围内邀请到十六个塑梦小班,一个塑梦个人参与我们的活动,共捐出各类崭新的文体用品和玩具若干(共三编织袋),旧的衣物若干(由于人手原因,带过去的只有有九个装满的编织袋和一个皮箱);
二、教会了小朋友们各类体育活动、画画,以及分年级给他们补习了语文和数学等文化课程;
三、走访了村里的大多数家庭,了解到大多数家长对教育的看法以及对待孩子读书的态度;
四、确切的采集到了四、五十个小朋友的个人及家庭的详细信息,建立了信息库,为下一步我们向社会反馈孩子们的详细情况作了充分的准备。到此我们的计划同样还没有结束,我们会长期在凉山彝族自治州阿尔乡眉山村开展我们的助学计划,无论我们能争取到多少资源,我们都会怀着一颗单纯的心去帮助那些没有享受到受教育权利的孩子,让他们心中有太阳,最终才能升起山里的太阳。实践归来后我总结了许多,我觉得通过社会实践加深了我对社会各阶层人的了解,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
社会公益活动的心得体会最新范文2自从接受真维斯公司捐助,加入真维斯希望工程爱心社以来,通过参加历次公益活动,使我明白了回报与奉献的真正涵义,也收获了人世间对真情最美的馈赠。因为付出,所以快乐。因为参与,所以幸福。一切的一切,都是源于真维斯公司“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公益宗旨,都源于真维斯公司的无私与真情。
20_年9月14日,是我们青岛大学新生入学报到的开始,忙碌的校园因新生的大量涌入而略显拥挤,操着各种口音的家长与新生因对校园的不熟悉而面有难色。此时,我们真维斯希望工程爱心社组织包括我在内的部分成员在图书馆前方设立服务点,为全校的迎新工作顺利开展一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当我们在耐心细致地解答家长学生们的询问之后,在一次次帮助新生完成报到、领取到军训用品之后,我们收获的是一种奉献的快乐,一种帮助别人之后由衷的欣喜。
因为,我们也曾是新生,也曾在陌生而偌大的校园面前手足无措,也曾渴望一双热情援助之手向我们伸出。在经历一上午的迎新服务工作之后,下午有课的我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此时,目睹口干舌燥犹然热情不减的同伴有条不紊地服务工作着,我不禁心潮澎湃,因为我从他们眼中读出一种奉献的精神。而我,则被我们本身参与的活动所教育,所感动。生命,因为有了爱与奉献才如此多彩,生活,因为有了真情与帮助才如此美丽。
而11月份一个周六的儿童福利院之行则给我了另外一种体验。当我们携带着自己准备的小礼物踏进福利院大门的瞬间,说实话,我完全不知道自己如何和这群不幸而天真的儿童完成交流。因为,我怕自己的鲁莽与不慎在无意间会对这些孤儿造成伤害。但很快发现我错了,因为在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眼睛面前,我丝毫嗅不到一丝不幸的气息。很快,我与那群孩子们打成一片,玩得开心而不乏意义。我们将自己的一些心得教给孩子们,鼓励他们坚强乐观地对待人生、社会、成长,好好学习,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们同他们开心地玩耍嬉戏,在天真的笑脸面前忘掉了所有烦恼忧愁。当我们离开之时,面对孩子们恋恋不舍的目光,我开始明白这次活动的价值与意义。只有让这个世界的每一个人都真切地感受到关爱,让爱的阳光洒满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寸土地,这个世界才会充溢着美好,我们每个人才会收获到真正的幸福。爱与奉献,不图回报的奉献,才能换回如同金子般珍贵的真情,才会换来这世界最美好的未来。
当然,我们组织本学期组织的活动还有很多,但限于种种原因我仅参加了这两次的活动,尽管活动的时间短暂,但我的收获却颇多,回味却绵长。每次活动对我来说都有着不同的体验。我们付出的是汗水与真情,而我们的获得,却远远比我们的付出要多得多。因为,活动的意义与学会的东西无价,因为我们懂得的道理无价。这些活动必将构成我最美好的回忆,其中的精神财富,足够让我享用一生,也受益一生。
社会公益活动的心得体会最新范文3一年一度的春节又快到了,大家都兴高采烈地忙着准备年货。大家有没有想过,那些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是多么需要我们的关爱和帮助啊!
今天的天气有些寒冷,我们都知道临近过年,大家都是很忙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那些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
安新县爱心公益志愿者协会组织了慰问孤寡、贫困老人的活动,我也借此机会去看望那些无依无靠的老人。我的心中就是这样想“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我和几名志愿者从早上8点出发,一直到下午5点半返回。这一天走访了十来个村,二十多户人家(第二天慰问的活动我没有参加)。看到那些老人是孤苦伶仃,我的内心顿时感到十分伤心。这些孤寡老人在恶劣的环境中生活。他们的脸上布满了皱纹,腰也弯了,腿脚也不灵活了,有的老人甚至卧床再也起不来了。这些老人见到充满爱心的志愿者,会想到他们再也不是无依无靠的人了,有志愿者时时刻刻关心他们,老人就不会觉得孤单了。这些孤寡老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我们应该坚持不懈地关爱他们,以报答他们曾经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同时也在尽我们的微薄之力将我们的中华传统美德代代传承下去。
社会公益活动的心得体会最新范文4上了大学有很多机会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而公益活动是最有意义的。我就跟学校的手语协会去参加过一次公益活动。我们是去石基镇的一家培智学校探望那里的小朋友。
我们去到那家学校的时候,小朋友都正在上课,我们从窗口外看到他们都很认真地在上课,没有一个人是在睡觉的。当时我就觉得有点惭愧,因为自己上课都有时在睡觉。我们的活动是在他们的食堂里举行的,我们要先去那里布置好场景等小朋友来。当我们刚布置完他们就很有秩序的一个跟一个的走进礼堂,而且很有礼貌的跟我们打招呼。活动刚开始他们就显得很热情,积极的参加我们设计的活动。他们对我们完全没有陌生的感觉,有很多师兄师姐还抱着他们一齐参加活动。记得有一个环节是跳舞的,很多小朋友都举手要一齐跳,他们以前都没有跳过这次是第一次,虽然他们跳得不怎么样,但我们看到了都觉得很开心。
当我们要走的时候,有几个小朋友还跟着我们,嘴里不断的喊着姐姐,那样子是很舍不得我们离开的,虽然相处的时间很短暂,但他们对我们都建立一种纯洁的友谊,一种很多人都无法理解的友谊。
我从来都没有想到原来他们跟我们都是一样的,我以前从来都没有接触过他们,一直都以为他们跟我们是两个世界的人。当我接触到他们才发觉其实我这种想法是错了。社会有很多人都带着有色眼镜看他们,其实真正有问题的是他们。这次活动使我获益匪浅,它使我对
那些小朋友有了另一种的认识,认我的人生更精彩。其实这次活动对我的道德修养水平都有很大提高。
作为一名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努力提高道德素质,完善人格,是一种责任,“修身齐家知国平天下”,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建设,人生的成功,需要的何止是文化技术?经济在发展,一个受高等教育者,要支撑和继承的东西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去做,去行动。况且,加强道德修养,也是个人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尊敬他人等做人的基本准则是每个大学生都懂得的。但道德意识和严于律己精神的缺乏,已严重的破坏了大学生的社会形象。这等待我们去改变。作为一个大学生,对自身的道德修养多一点意识,多一点责任吧!就好像有很多人都歧视智障儿童,很多时候都用言语和动作来伤害他们弱小的心灵,如果我们多点爱心,我相信他们在这个世上会毁的更开心,这就需要我们提高我们的道德休养水平了,如果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很低,那么他绝对不会是一个真正有爱心的人。
社会公益活动的心得体会最新范文5公益活动类型众多:为敬老院、孤儿院做义务的劳动,宣传一些良好的道德品质,清扫垃圾,制止不文明现象,协助维持公共秩序,在公交车上提倡大家给老弱病残孕和带小孩的乘客让位等。
有人说:“人生中总是不能避免沧桑,但爱心总能给荒芜的沙漠播下新的希望;生活中总是不能一帆风顺,但爱心总能给人以坚强的力量。”又说:“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是啊!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我们祖国有十三亿人口,每一个人都献出一块钱的爱心,那么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十三亿’,这样就能帮助许许多多的人。目前,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极大,有许多同胞还在偏远的山区,他们很穷,没有饱饭吃,没有钱,没有学上,没有书看,这需要人人在平时多节约资源,少倒一粒饭,多捐一本书,不求回报地帮助他们,这是我们该做的。
朋友,还记得儿时撕毁过的书吗?你是否会想起某些农村偏远山区里失学的孩童?他们更需要,他们连书都读不起。还记得聚会时大吃大喝,浪费的那些饭菜吗?你是否会想起大街路边的那些可怜的乞丐?当你从洗手间出来,水龙头没拧紧时,你是否会想起正在干旱的地区?我们要怀着一颗真善美的心,为构建美好的社会而节约资源,献出力量,让我们多多参与公益活动,深深体会,就等我们去实践。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公益活动就像一缕阳光,它能带来温暖与希望。朋友,你是否又还记得,最近几年我国的几次地震?在地震后的几小时,有多自愿者冒着生命危险,挤进抗震的前列,争分夺秒地在震中抢救人员,震后又有许多人献出自己的爱心,帮助受害人员,一缕缕阳光在他们的身旁四射,处处充满温暖。
社会公益活动人人都可以参加,也有必要参加,因为它能体现了一个人的组织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同时,促进了本身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积极参加活动从而增进对社会组织的好感,加强自身的道德素质和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也有助于净化进步的灵魂,可以让自己深刻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可以帮助有需要的人群,增加他们的快乐和幸福感,让社会更加和谐。
我记得以前参加过的一次公益活动,是打扫社区卫生。当时的情景让我感概万千:山路旁的山,在几周之后突然没了,难道它们会变魔术吗?不,不是这样的。后来才知道它肚里空空,什么也没有,只剩下一坡残土。当我抬头的瞬间,远处一股浓浓的黑烟冲天而上,仿佛是要告诉我它们的冤屈,它们把云姑娘白色的彩裙给污染了,它要干嘛?原来在修炼它想要的‘武器’。
这次参加的公益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不仅仅是扫地那么简单,让我明白了对环境的保护,对自然的欣赏。我懂得了重视绿色环保,重视地球的使命,我们只有一个地球,那一座座的山被挖空,用煤来炼出自己满意的财富,而不知那浓烟滚滚的危害,有些还修建高楼大厦,占用田地,破坏河流,这些是我们做的吗?所以说人人都应该参加公益活动,不仅可以陶冶自己的心灵,也可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可以服务社区,服务乡村,甚至可以为社会做出一点贡献。这对于我们参加公益活动者来说是的荣幸。如今,我也在读大学,作为大学生有必要参加几次公益活动,这样才能散发出大学生的朝气,才能彰显出他的爱心和社会责任心,同时这些公益活动也提高了自身对外沟通的协调能力和增加社会经验。这些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
我觉得:人人都应该依照自己的能力参与公益活动,怀着一颗真善美的心,为构建美好的社会尽自己的一分力,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也是我们应该要做到的,我们一定要做到!让我们行动吧!
相关文章
精品范文
10对乡村振兴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