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支教背景范文

时间:2024-03-28 10:36: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支教背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支教背景

篇1

论文摘要:“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在于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目前农村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具有广阔的前景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13亿人口.其中农业人口9亿多人,农业劳动力超过4.5亿人。“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三农”问题既是困扰我们多年、但又不得不面对的世纪性问题,其影响的严重性和全局性已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三农”问题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来想办法、出点子、拿措施。农村职业教育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培养新型农民为主要目标,以反映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科学、新技术、新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在服务“三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将为实现科技兴农、科技创新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探讨农村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使其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更为有效地推动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成为当前一个极为紧迫的课题。

1 “三农”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加快解决“三农”难题,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途径,又是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也应相应的得到提高,而我国的农村还很落后,农民重视教育的意识还很淡薄,加之广大农村地区科教事业落后,农民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因此,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迫在眉睫,需要有关政府部门和基层教育工作者勇挑重担。

1.1农村职业教育对农业人才培养的贡献

受长期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影响,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农民在某种意义上讲还是弱势群体。农民整体素质低于城市市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文盲率较高。因此,需要“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业新型劳动者,即新型农民。农村职业教育.以培养适合农村经济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为目标,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基础职业技术素质和掌握适当的专业实用技术为着眼点,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对初中级人才的要求与成长规律,培养新型农民和农村致富带头人.为当地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实践表明,职业教育不仅能塑造现代的新型劳动者,培养出大批技术型、工艺型、管理型人才,而且职业学校还是科技传播的重要阵地,是推广科技成果的重要纽带。它能通过教学和多种宣传途径,把新科技传播、普及、推广到全社会,利用自己的优势搞“实验田、示范田”,建立科技辐射联系点,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形成多层次、多功能,遍及整个社会的科技推广网络,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农村职业学校已成为农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基地。

1.2农村职业教育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农村职业教育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而举办的一种重要教育类型,一个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成度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低。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按照各层次人才需求的比例来培养各种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改变劳动力结构,促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与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协调发展。实践表明,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受教育程度高的劳动者占有很大优势.贫富的差距不仅仅因为勤劳和懒惰,而缘于知识的差距。古语说“天道酬勤”。现在还应加上“天道酬智”,因为劳动者的文化程度、知识结构、专业技能与经济效益有直接关系。因此,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发展第三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是振兴区域经济的必由之路。

1.3农村职业教育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作用

农村职业教育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围绕农村产业结构变化,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内容,面向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需要开设课程,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大力推广新型实用技术,提高农业科技转化效益,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已探索出一些较好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2)通过推广科技项目和实用技术,服务“三农”。农村职业学校一方面围绕当地支柱产业,实施科技开发和技术攻关,推广农业新技术;另一方面开展对口支援活动。进行实用技术和管理知识培训,送科技下乡。这极大地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了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实行产教研结合,农村职业学校已成为农村实用新技术的研究和示范基地。我国的农业科研。仅靠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所远不能够满足“三农”发展的需要,它们多半远离乡村,有着诸多的不便。而农村职业学校扎根于农村,能及时了解“三农”的需要。并依靠农村职业学校的人才和资源优势,实施产、教、研结合,针对“三农”的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加以解决.并通过基地示范迅速推广,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

1.4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民继续教育的作用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国农村人口多、文化素质低,满足广大农民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需求.是一项十分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农村职业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民对学习和培训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对知识和技术的渴求将是农民群众的重要需求.因此.在满足农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构建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扮演的角色将越来越重要。  1.2农村职业教育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农村职业教育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而举办的一种重要教育类型,一个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成度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低。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按照各层次人才需求的比例来培养各种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改变劳动力结构,促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与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协调发展。实践表明,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受教育程度高的劳动者占有很大优势.贫富的差距不仅仅因为勤劳和懒惰,而缘于知识的差距。古语说“天道酬勤”。现在还应加上“天道酬智”,因为劳动者的文化程度、知识结构、专业技能与经济效益有直接关系。因此,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发展第三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是振兴区域经济的必由之路。

1.3农村职业教育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作用

农村职业教育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围绕农村产业结构变化,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内容,面向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需要开设课程,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大力推广新型实用技术,提高农业科技转化效益,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已探索出一些较好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2)通过推广科技项目和实用技术,服务“三农”。农村职业学校一方面围绕当地支柱产业,实施科技开发和技术攻关,推广农业新技术;另一方面开展对口支援活动。进行实用技术和管理知识培训,送科技下乡。这极大地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了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实行产教研结合,农村职业学校已成为农村实用新技术的研究和示范基地。我国的农业科研。仅靠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所远不能够满足“三农”发展的需要,它们多半远离乡村,有着诸多的不便。而农村职业学校扎根于农村,能及时了解“三农”的需要。并依靠农村职业学校的人才和资源优势,实施产、教、研结合,针对“三农”的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加以解决.并通过基地示范迅速推广,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

篇2

关键词:口语教学;口语交际;情境;互动;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219-01

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质量观在不断发生变化,随之教育观也在不断变化,新课程改革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新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教师以人为本,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更新教学观念,转变角色,适应新课程的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新教材的实施者和使用者,我就英语教师在实施英语新课标教材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某某学生作业、考试都不错,就是上课不举手,不喜欢发言;也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笔试成绩好,口语却很糟。我总结了一下,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1、缺少适当的语言环境 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借以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同时,语言又是具有民族性的,所以,每一种语言都有它存在和使用的环境。在中国,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必然缺少活鲜的语言环境。

2、忽视口语训练 很多学生认为口语练习不重要,最多是朗读一下课文,然后背诵,甚至一些教师也这样认为。平时上课时,新教材中的会话练习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只在上公开课或有领导听课时,教师才加上该项训练。

3、学生“讲话”的信心不足 因为缺少足量的口语练习,学生不敢张口,害怕出错;加上有时教师纠错不当,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另外有些同学参与活动不积极,或有顾虑,担心别的同学会说自己出风头等等。

4、课堂内外口语活动单一 有的教师不能有效地创造性地利用新教材,除了教材中设计的口语活动之外,他们不主动设计其他活动,学习形式单一,无法引起学生英语学习。

以上这些情况,在农村中学非常普遍,很为严重,那么怎样才能解决学生口语表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口语水平呢?为解决学生口语表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口语水平,我进行了如下努力和尝试。

一、创设情境,营造宽松和谐的交际氛围

英语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的交流活动,交际双方为了选定的目的,通过不断地发出信息、接受信息进行思想感情交流,它的本质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动态语言实践活动。例如,教师可以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规律,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敢于说话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多种活动,用Good、Very good、Good job、Well done等激励性的词语,语言温和委婉,诚恳亲切。

二、兴趣的培养和口语内容的选择相结合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而兴趣的培养与口语内容的选择是密不可分的。在紧扣课本的前提下,我经常选择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中学生多喜欢追求时尚,因此,选择一些与“明星、体育”等年轻人喜欢的题材,让他们练习。

三、课堂教学中的口语训练方法

课堂训练的方法灵活多样,我尝试了很多的新颖方法,例如:模仿法,角色扮演法,人物采访法,举办小演讲法及辩论比赛法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英语知识是学生在交际中习得的,学生在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时肯定要使用到词法、句法,在使用中他们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巩固已有的知识,这就加速了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因此学生口语能力的增强有利于听、读、写技能的协调发展。

四、开辟课外天地,布置有声作业

俗话说得好“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口语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40分钟是不够的,我们应充分利用好学生的课余时间。

篇3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职业教育;县域职业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

职业教育具有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增长、个性发展的功能,是教育与经济最直接的一种结合形式,也是促使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是调整县域经济结构、壮大经济实力的迫切要求,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生产率的必由之路,是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实现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的重要渠道。大力发展县域职业教育,是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的切入点,是振兴农村经济的当务之急,也是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必由之路。但目前县域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并不乐观,在很大程度上滞后于现实的需求。

“正像生物学家只需解剖一只青蛙而不是所有的青蛙,就能了解这类生物”一样,本文随机选取江西省赣州市所辖宁都、石城、兴国三县为研究案例,希冀通过三县的调查找到县域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契合点,以及拓展县域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与发展路径。

一、宁都、石城、兴国三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宁都、石城、兴国三县均位于赣州市东北部,与福建省接壤,三县地貌相似,人谓“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是典型的东南丘陵低山地区。三县的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各异。但在建设新农村的背景下面临着相同的发展经济富民强县的任务。三县均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地区性的贫穷和落后普遍存在。从表1可以看出,三县的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见表1)

表1

三县经济发展状况

资料来源:2005年该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城乡人口结构的不同意味着劳动力结构的不同。从表2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三县的城镇化水平较低,分别只有16.8%、15.1%和15.6%,农业人口比重都在80%以上。但是,80%以上的农业人口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却不到50%,生产率低,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消费品市场无从盘活。大量农业人口的存在,已经成为制约三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整个江西省的情况而言,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江西省65%的人日在农村,1000余万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安置,全省每年外出务工的农民在500万以上,这些农民的文化程度都不高,大多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而且素质偏低。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其职业技能,如何拓宽就业渠道,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表2

三县人口及其生活状况

资料来源:2005年该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二、县域职业教育的困境与发展契机

(一)县域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

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三县的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离国家要求的高中阶段职普比大体相当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从表3可以看出,2005年三县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比分别为。11:89、3:97和17:83,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结构严重失衡,经济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要求以及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职业教育的需求无从满足。无论是从三县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招生职普比例,还是从学校数量来看,职业高中都处于一个弱势的地位,职业教育仍然是薄弱的环节。

表3

三县高中发展状况

资料来源:2005年江西省职业教育工作状态主要数据。

相比普通教育,县域职业教育的发展遇到了诸多的难题,职业学校招生困难,普通高中教育与职业高中教育结构如何更好地反映市场的需要,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解决教育结构严重失衡问题,是以案例县为代表的众多欠发达地区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从表3可以看出,相对于普通高中的快速膨胀,县域职业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比例失衡,县域职业教育应有的作用荡然无存,而其面临的障碍则显而易见。造成职业教育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社会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重普教、重升学,同时高中扩招规模扩大,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增加,造成职业高中招生下滑。二是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差,教学手段落后,教育质量偏低,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要求,社会上普遍认为上职高没有前途,加之近年来高校不断加大扩招力度,学生均乐意上普通高中,然后考大学。三是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劳动力市场对人才需求量有限,就业渠道窄,劳动就业措施落实不到位。四是农村传统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特别是一些贫困家庭对子女接受高中阶段教育要求不高。但是,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社会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潜在需求没有充分转变为现实的社会需求,社会需求没有充分转变为有效的受教育者个人需求。

(二)县域职业教育适应时代需求的发展契机

一方面,从我国农村地区劳动力素质和对人才的需求来看,农村人口素质总体水平不高,受教育的文化程度低,尤其缺乏必要的技能培训,实用型、技能型初中级人才十分匮乏。目前,我国一半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水平,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0.05%。据统计,我国现有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共88万人,平均万亩土地仅有0.8个技术员,万名劳动力仅有0.16个技术员,接受过中职教育的仅占0.13%,接受过初职教育的占3.4%,接受过短期培训的也只占20%,而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的竟高达76.4%,乡镇企业平均6家不到1名专业技术人员。市场对于职业人才的需求异常强烈。

另一方面,如本文的案例三县,农村人口都占到全县人口的80%以上,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分流,这些劳动力需要得到有效的培训和转移,同时,新农村建设也需要县域职业教育的支持。这些都给县域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把巨大的人口压力变成优质的人力资源,给与新农村建设更多的人才方面的支持,也正是县域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所在。

同时,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国家对县域职业教育给与了政策的支持。《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人才,尤其要加大教育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的力度。《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职业教育与培训创新工程”,“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大量的有关中等职业教育方面的政策的出台,都体现了国家对县域职业教育的重视。大力发展县域职业教育对促进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职业教育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发展县域经济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管是在理论层面,还是现实层面,抑或是在政策层面,既有现实需求,又有发展需要,县域职业教育都迎来了发展的最佳契机。

三、县域职业教育的使命与功能的缺失和回归

(一)新农村建设是县域职业教育的时代使命

1.县域职业教育的时代使命

新农村建设是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相联系,也是与农村非农产业的不断发展相联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它是当代中国农村发生重大变革的表征,县域职业教育与其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与传统意蕴不同的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新农村建设需要进一步妥善解决的问题。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甚多,其中农村劳动者缺乏一定的职业技能和文化科技素质偏低是制约转移的重要障碍。转贴于

在城乡劳动力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既定条件下,我国现在进行的结构性调整导致的主要不是周期性或磨擦性失业,而是结构性失业,即现有城乡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不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于庞大的仅能从事简单劳动的农村剩余劳动后备军来说,大中城市为从事简单劳动的农村劳动力提供的就业机会仍是极为有限的。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还需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它不能仅依托向现有城市的转移,同时更需要通过进一步发展农村非农产业经济和进一步推进农村城镇化而实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持续合理转移将愈来愈需要深度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以适应非农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需要,这反映出新农村建设需要县域职业教育的支持,也是县域职业教育义不容辞的时代使命,县域职业教育功能应该得到有效的释放。

2.三县劳务输出的经验性举措

县域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村劳动者文化科技素质的主要手段,是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村职业技术学校为各地培养了一大批实用型中、初级技术人才,为我国的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开发利用好劳动力资源,宁都县通过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这一载体,大力组织劳动力转移培训,使劳动力输出人员素质实现从无技能、干粗活型向技术和管理型转变。2006年,全县通过县、乡、村有组织输出的劳动力达到2.2万人,占全县劳务输出总人数的16%。

石城县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建立就业培训网络,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农民夜校、短训班、电视教学等,开展短期职业技术培训,使农民掌握必要的基本职业技能,以适应就业的需要,使农村劳动力结构由体力型向智力型、专业型、技能型转变。各级政府要给予必要的物质支持,并增加资金投入,为外出务工人员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得到更高收入。

兴国县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并提出了打造“劳务品牌”的理念,加快实施农民工“培训工程”。自2004年起,兴国县尝试对农民进行“订单”式技能培训,建起专门培训农民的“技术培训基地”,并投入500余万元的资金,补贴农民培训。目前,全县已有近2万“技术型”农民找到了有保障的工作。据有关部门统计,兴国县每年有11万余人到全国各地务工,其中技术型工种就拥有170多种,人数达5万多人。

根据三县统计部门的数据,通过各种渠道和努力,对农村富余人口的职业培训,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民收入。新农村建设的征途上需要有县域职业教育的支持与回应。

(二)县域职业教育功能的缺失与回归

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有规模看,转向非农产业的劳动力数量与农业劳动力的实际剩余状况仍有一定差距,仍有相当数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业上,不能实现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劳动者素质偏低,在某种程度上说,县域职业教育在人才开发上的不力导致了潜在劳动力的巨大浪费。

目前,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虽然高于农村劳动力的总体水平,但由于包含转移劳动力在内的农村劳动力总体受教育水平不高,这导致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向城镇转移往往局限于对劳动者文化、技能素质要求不高的行业或领域,它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就业的质量,同时也无法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劳动者就业竞争。县域职业教育的功能无法彰显,凸显了县域职业教育功能的缺失。应然与实然之间的现实差异,时代命题提出的需求,本身所应肩负的历史使命,都在呼唤县域职业教育功能的回归。

四、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解决受教育者的就业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进行,更多的适龄青年需要走出去谋求职业,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努力营造良好的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环境

考虑到三县都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和财政困难将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长期因素,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环境,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宣传中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让社会各界都来重视职业教育,改变职业教育是“二流教育”的观念。职业高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要做到协调发展,三县当前特别要加快职业高中的建设,实施政府统筹、科学发展,形成政府主导,行业、企业、社会力量和个人共同参与兴办职业教育的多元办学格局,并将办好中等职业学校纳入县市政府的工作目标。政府要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积极改善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三县政府还要制定政策,积极鼓励民办职业学校的发展,以解决优质职业教育办学资源不足的矛盾。

(二)适应市场需求,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

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方向要瞄准市场,教学的内容、方法要立足市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职业学校在教给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应注重对学生的就业意识、创业意识和风险意识、市场意识各方面的培养。职业学校应该成为当地技术培养中心、创业指导中心、市场信息中心和科技推广中心。改革管理体制,增强职校活力。实行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和结构工资制的“三制”改革,进一步提高三县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效益。

当前,特别要加强职业学校和企业的联系,县域职业教育要谋求发展,应走出校门,实行校企合作和“订单式”培养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这样一来,不仅可通畅毕业生就业的渠道,而且可以为县域职业学校的发展提供支持,达成校企双赢。

(三)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专业设置

要转变办学观念,拓宽就业门路,及时开设市场急需的专业,使学校进入快速发展、良性循环的轨道。根据新农村建设“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的要求,改造和优化第一产业类专业,使之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要面向沿海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力办学,积极兴办沿海发达地区和当地急需的二、三产业类专业,如计算机、机电一体化、工模、外事导游、酒店管理和烹饪等专业,并对这些专业进行重点建设,配备专业教学设备和实习基地,配齐专业师资,保证教育质量。以推动县域经济与沿海生产要素的流通,把三县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优势。

建设新农村既是县域职业教育的时代使命,也是其身处困境中的发展契机,社会的需求及自身发展的需要将二者紧密相连。县域职业教育应当密切关注、解答时代所提出的种种问题,这也是县域职业教育的时代生命力之所在。

注释:

[1]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739.

[2]课题组。中部崛起:战略与对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18.

[3]杨银付。促进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J].河南教育,2005,(7).

篇4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292-01

农村小学普遍存在资金不足、师资力量较差的问题,而农村儿童的性格特点,都为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加了难度。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新课改核心思想,并且将农村教学环境与学校师资力量相结合,积极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使高效课堂建设得以实现,为国家发展进步提供更加丰富的人才资源。

一、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现状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农村学生普遍存在底子薄、基础差等问题,而学校的各项教学设备也并不能完全满足教学要求,师资力量的缺少导致部分教师存在专业水平不足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虽然近几年政府部门与教育局正在积极推广教学改革,而教学质量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为了使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得到真正的提升,必须详细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针对性的制定解决方案,才能使数学教学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1、教师专业水平不足

新课改的重要教学理念之一,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农村教师往往都没有经过系统性的专业培训,这种情况导致新课改理念无法真正的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得以体现,学生也无法发挥出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使用填鸭教学法,虽然一些教师积极配合新课改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分层教学、自主探究教学等新式教学方法,但是由于教师没有进行系统性的理论知识培训,所以并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完全发挥出新式教学方法的功能。一堂数学教学课程结束后,教师需要消耗大量精力,但是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环境,根本无法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导致课堂教学无法脱离传统教学的影响,严重降低课堂教学质量。

2、高效课堂构建效果差

高效课堂一直是教师想要构建出的完美课堂效果,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农村小学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目前农村小学普遍缺乏现代化教学设备,教师无法结合实际开展教学活动,而教学活动又缺乏创新性,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更加沉闷,尤其是数学对学生而言属于困难学科,学生与教师无法有效的进行沟通,导致教师构建高效课堂效果不强,长期以往会使学生失去对数学的兴趣。

3、学生数学基础较低

农村小学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这种情况增加了课堂教学的难度。农村小学的主要地点位于农村,当地主要以农业为主,学生在学校学习后往往需要肩负起大量的农业生产任务,这种环境下家长并没有了解学生学习的重要性,结果导致学生无法提高自己的数学基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虽然已经进入四、五年级,但是连二、三年级的数学知识都没有完全掌握,这种情况导致教师很难将两种知识点连结在一起,就算教师在教学过程使用分层教学法,由于没有专业的培训,无法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应用,学生对数学知识似懂非懂,变相的增加了教师的负担。生硬的教学模式十分枯燥,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效率下降,这种情况也是影响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创新

1、加强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学习的根本是为了满足现实生活中的要求,数学的本质也是如此。小学生的天性就是好奇、好动,如果在开展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将生活与数学相结合,让学生可以在生活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通过贴近生活的知识,可以充分激发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比如在学习空间几何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收集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物体,长方体有铅笔盒,球体由足球、篮球,正方体有魔方,学生直接通过实物对认识数学知识,使其更快了解教科书上的知识。

2、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教师在课堂上采取情境教学法,将已经落后的教学方法进行彻底的改变,以新课改教学目标为核心,采用适合的新式教学方法。而情境教学法作为新式教学方法,非常适合应用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基于教材内容创造出有趣的教学情境,学生可以充分参与到教学情境之中,充分激发出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通过情境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将学生日常的生活与学习结合在一起,使数学教学质量得到充分的提升。

3、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需要突出其教学主体性,教师需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需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通过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在学习新的课堂内容是,教师先让学生预习数学内容,并且将不懂的知识点与疑问统一记录,在课堂上提出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研究与分析问题,最终自己找出真正的答案。

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农村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是非常重要的系统工作,要结合学校教学环境,制定出针对性的优化措施。新时代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当积极提高专业水准,努力提高高效课堂的构建水平,使高效课堂真正得以实现,有效的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温 静.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中小学电教下,2012(03):83-84.

篇5

一、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传统的角色模式

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应从教学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指导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平等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从而使教师在学生中产生强烈的感召力,亲和力,学生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才爱学、乐学。良好的学习氛围,还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在探索失败或讨论出错时,教师要做到不责备,要理解和鼓励学生,使学生敢于行动,继续不断地探索和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教师要努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热情

实践证明学生的参与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主动为学生的参与创设条件。情感是教学的催化剂,爱是教育的原动力。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多给予学生鼓励,也许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真诚的交流,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面对学困生不讽刺、不挖苦、不歧视、不冷落,对其取得的点滴进步给予热情的鼓励,以换取这些学生心理上的亲近,情感上的融洽,参与意识的增强。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创设生动的情景,设计具体、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教学环节去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去参与学习。只有学生主动参与了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三、要有正确的质量观

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学质量的要求已经上升到提高人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水平的高度。一堂课是以教师的“满堂灌”、“满堂问”为标准,还是以学生的“学”为标准,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如果教师一节课讲了很多,而学生一点都不会,就不会是堂好课;如果一节课只让学生学习,讨论几个问题,完不成最基本的教学任务也不能算是好课;同时,一节课只让几个学生闹的热乎,大部分学生没有进入学习状态,更无从谈教学效果。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既要有确定的教学目标,又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中有所提高。有了这样的质量观,提高教学质量将再不是空喊口号。

四、要下功夫精心备课

课前做好充分深入细致的准备,是上好课的关键和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教师学习专业和文化知识、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手段。每位教师都要认真、严格地备好课,不断提高备课质量。现在,多数老师不认真备课,原版照抄他人教案,有的老师连教参都不看。上课一支粉笔、一本教案、一本教材,教学漫天过海,走到哪里天黑就在哪里歇脚,这是课堂教学“低迷”现象的又一个主要原因。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心中始终装着学生,除备常规的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善于分析学情,多思考如何才能用更精炼的语言、更准确的语气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让他们有更多、更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交流与探讨,促进其主动发展。

五、要正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必须首先考虑的要素,它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目前,我们边远山区农村学校课堂教学存在一个最大问题是教师把握教学目标不准确,导致教学漫无目的,收效甚微。新的课程标准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把目标设置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六、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农村学生由于家长观念、文化水平的影响,学生只有在学校才能够真正学习知识,因此课堂教学尤为重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主渠道在课堂。没有课堂的创新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只能是一句空话。在新课程背景下,立足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好课堂45分钟的时间,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七、规范常规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作业批改。教师除了认真备课,上课,还要抓作业布置和批改。对于作业,练习册,一律要求布置,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及时订正。农村薄弱学校的学生学习资源缺乏,作业布置是一定要强调的,只不过在量的方面不宜过重而已,若连基本的作业都减掉,他们也许真的无所事事了,教学质量也无从保证,更谈不上素质教育的成果了。

2.勤于辅导。辅导包括辅导差生和提高优生工作,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方式,一定要持之以恒。在这方面我们必须承认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尤其是农村学生,有些连基本的识字能力都没有,如果我们没有去关注他们,研究他们,则无从谈起教学质量。为了达到辅导差生的效果,每位科任教师都要建立学困生跟踪档案,及时记录每个差生阶段性情况,以便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

篇6

规定的导向是正确的,但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

由于城乡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我国乡村教育资源普遍不如城市优越,越是偏远的乡镇,越不容易吸引优良的师资队伍,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而这种不合理的教育资源格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容易得到根本的改善。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在城市,孩子都有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的客观需求,这也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为了改变城里教师不愿意到乡村任教的现状,促进教育资源合理流动,让乡村里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制定出“参评高级职称必须有全职农村支教经历”的政策,舆论的导向无可厚非,主观上是期望利用这一限制条件,引导优秀教师积极投身到农村教育事业中去,优化和丰富农村的教育资源,实现城市教育对农村教育的反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育公平,但实际情况可能远不如人们想像得那么简单。因为这个规定本身就有急功近利的价值倾向,在如此背景下,教师到农村去支教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并非出自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初衷,他们更加重视的是“支教”的形式,在具体的支教过程中,能否把学校当作自己事业的大舞台,能否把学生当作自己信赖的好朋友,能否蹲下身子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所有这些问题,都很值得让人怀疑。城市教师到乡村学校去支教,属于临时性质的工作变动,考评管理难度很大,如果管理不到位,支教过程很可能成为一种“走过场”的作秀或者是装腔作势的表演,实质性的作用并不大,农村的教育教学质量不会因此得到明显的提升。

规定的愿望是良好的,但结果可能事与愿违

对广大教师来说,晋升职称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谁也不会等闲视之,尤其是在公共资源不足的情形下,竞争在所难免,并且会愈演愈烈。在“参评高级职称必须有全职农村支教经历”政策的压力下,那些需要晋升高级职称的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去填补“支教”的空白,才能获得一张“通行证”,有关人员面对的压力可想而知,这很有可能引起教师队伍的无序流动,甚至引起恶性竞争,让人们的内心变得更加不平静。对城市学校来说,必然会因此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严重时可能殃及学校的正常秩序,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种政策的感召下,流动到农村去支教的教师,永远都是那些需要晋升高级职称的教师,目的达成之后如释重负,支教就不再成为他们愿意提及的话题。结果,支教仅仅成为一种形式,成为一个门槛,愿意到农村去扎根的教师依然寥寥无几,资源配置的不公平仍然无法得到本质性的改善。频繁的人员流动,可能给乡村学校带来一些生气,带来一些新的教育理念,但也很容易搅乱平静的乡村校园,在支教教师追逐名利心态的影响下,原本一片静谧的乡村校园,可能因此而变得浮躁不安,行政规定的良好愿望,最终被事与愿违的结果所取代。

支教的正确引导,靠压力不如靠激励

无须讳言,在很多学校,评聘职称的竞争非常激烈,教师因此怀揣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如果再在评审条件上层层加码,只能让那些在高级职称门外徘徊的教师群体承受更大的压力,这对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显然有不利的影响。诚然,对教育系统而言,优质人才的合理流动是完全有必要的,这是促使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过程,但人才流动不能在行政压力下强制推行,那样的流动看似表面活跃,实质在底下有强大的阻力;人才的合理流动应该在激励政策的引导下自然完成,那样的流动来自参与人员内心的真诚渴求和美好的事业追求,上下贯通,一气呵成,携带着勃勃的生机和强劲的感染力。

篇7

上世纪末我国已经开始探索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发展模式,总结我国非正规学前教育发展的实践,主有三种基本发展模式:志愿者主体模式、家长(家庭)主体模式、社区主体模式。现阶段,“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视明显不足,更缺乏对学前全纳教育的充分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针对农村留守幼儿开展的严格意义上的非正规学前教育并不普遍,虽然农村非正规学前教育实施主体也包括志愿者、家庭、村镇等多种模式,但由于专业师资、课程资源、场地硬件、经费投入等条件的限制,加之农村非正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状况的制约,实际上真正面向农村留守儿童或者农村流动劳动力子女开展的非正规教育,大部分主要以自上而下的政府兴办的模式为主,数量有限受众面很少。另外,以大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为依托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却越来越多地关注到农村留守幼儿这一弱势群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农村,送教下乡,为农村留守幼儿开展持续的支教服务活动。这样的现实状况,为我们探寻留守幼儿(包括城市流动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实施途径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以学前教育专业或相关师范专业的大学生为主要师资力量,通过系统培训,深入农村开展定期的持续性的支教服务,并借助高校和社会的力量对整个支教活动进行支持、监督和管理,使大学生志愿者的支教行为成为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面向留守幼儿开展非正规学前教育的社会实践模式探索

近年来,以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我们一直在进行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实践探索。2012年1月,在南京晓庄学院史爱华教授教育部课题《全纳教育视域中农民工子女学前教育》的引领下,南京晓庄学院共组织207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利用寒假面向家庭周围的学龄前留守幼儿尝试开展短期义务支教;2012年3月,全纳式农村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实验基地落户江苏海门市海门镇,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志愿者与当地大学生村官共同开展了一系列留守幼儿的帮扶活动;2012年7月,经过严格培训的留守幼儿义务支教团奔赴西宁开展了为期10天的支教活动。这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可以说都是面向留守幼儿开展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大胆尝试,也为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此类社会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南京晓庄学院在留守幼儿支教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项目化管理下的以课程资源、志愿者团队、组织保障体系“三位一体”的支教实践模式。

(一)丰富的支教课程资源

非正规教育有别于非正式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系统而又灵活的教育活动,教育目的具有实用性和直接性。而大学生志愿者要想利用社会实践中支教活动的平台面向留守幼儿开展非正规学前教育,就必须保证支教活动的系统性、计划性。这就要求大学生志愿者在深入农村支教时要改变以往只重形式而忽视内容的状况,努力提升支教质量,在这一过程中以科学合理的课程资源为依托,将是非正规学前教育开展的有利保障。首先,从留守幼儿成长的实际需求出发创编的支教教材使得支教内容有章可循。2010年南京晓庄学院史爱华教授领衔创作的《全纳式学前教育资源》《全纳式学前教育读本》就是一套专门面向3~6岁农村留守幼儿的教育丛书,《全纳式学前教育资源》为教学用书,《全纳式学前教育读本》为幼儿绘本。这套丛书为参与支教活动的志愿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幼儿绘本中的内容均为原创,包含了以儿歌、童话故事、配画等为呈现形式的36个主题内容,可以用于不同年龄阶段的留守幼儿教学活动;教学用书则以“零培训”为特点,简单易懂、易于掌握,既能有效指导志愿者的支教活动,又适用于留守幼儿的家庭教育。其次,学前教育专家团队的指导和帮助使得以大学生志愿者为实施主体的支教过程科学、规范、有序。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心理的把握、课程实施过程中各环节的设计、教学资源的灵活运用、教学效果评价等都是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在这些问题上,学前教育专家的理论支撑和经验指导,有效的弥补了大学生志愿者在支教过程的众多不足,对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留守儿童支教有着巨大的帮助。

(二)专业化的志愿者支教团队

以大学生支教为载体的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实施过程中另一关键就是支教主体的专业化。一方面,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实施要求支教主体拥有学前教育等专业知识理论的储备和支撑;另一方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理论知识紧密结合,要通过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学习———实践———学习”的良性机制,实现“专业性社会实践活动的双重作用———实践中的思想教育和实践中的专业学习”。在这两方面的激发和要求下,学前教育专业化的志愿者支教团队应运而生。我校留守幼儿志愿者支教团队主要由学前专业在校学生、大学生村官和苏北计划志愿者三部分组成。其中,学前教育专业在校大学生是支教团队的主体,既可以方便地接受系统培训,本身又有着专业的理论支撑,可以更加全面深入的掌握课程资源,因此承担着主要的支教任务;大学生村官和苏北计划志愿者则是支教团队的重要补充,这部分志愿者平时的工作生活与当地的留守幼儿有着各种联系,了解留守幼儿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等,对于支教活动的开展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同时后者与前者相比在支教时间上存在这很大的灵活程度,在留守儿童非正规学前教育整个过程的持续性和深入性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学分制”管理下的组织保障体系

留守幼儿的成长是动态的过程,而大学生志愿者却在不断变更和流动着。要切实加强大学生志愿者支教留守幼儿这一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保证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实施的系统性、计划性,还需要一个强大的组织保障体系,并建立具有时代特征的大学生支教留守幼儿的长效机制。南京晓庄学院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学分制”管理体系,由校团委、教务处和专业院系共同牵头,对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目标要求、内容形式、学时学分、成绩评定等方面都做了明确规定,真正实现了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管理。面向留守幼儿的大学生志愿者支教实践在学校团委的直接组织和管理下,从实践基地落实、实践队员招募到实践项目资助、实践奖惩等各个环节都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实践的目标要求、内容形式则由学前教育专家团队审核把关,保证实践活动的专业科学、系统灵活;每一次的实践执行由院系专业的指导老师带队,制定详尽的实施方案并按时保质落实到位;实践的考评奖惩由校团委、教务处和相关专家领导组建的考评工作组共同完成。而对于实践过程中基地的建立、维护和经验总结、成果推广等方面,则要充分发挥志愿者、学校、社会各方的优势,形成固定的支教基地与较好的舆论氛围,保障支教活动的进一步巩固和深化。

(四)项目化的实施运作模式

篇8

早在五六年前,江苏省教育厅就曾推进苏南苏北地区的教育均衡发展,当时其声势之浩大,涉及人员之多,经费保障之充足,可谓是空前绝后。

2010年5月27日,为了均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水平,有效辐射优质教育资源、壮大薄弱学校的办学实力,有效遏制和降低“择校热”,连云港市教育局与新浦区、海州区人民政府分别签订了《委托管理协议书》。与此同时,市、区教育局还分别与托管学校签订《委托管理工作目标责任书》,这样新浦海州的12所学校成功“联姻”。

为了能使托管工作有效的展开,连云港市教育局与新浦区、海州人民政府还就制度、经费、教师流动、督察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给教育均衡发展上了多重保险。这无不表明市、区教育局在均衡教育资源方面所作的巨大努力,它必将给教育教学送来一缕清新的空气,给教育格局带来新的变化。

二、帮扶回放

1.支教

2007年3月,在江苏省教育厅和财政厅的组织下,丹阳老师来连某中学支教。起初,他深入每个英语课堂听课,课后组织英语教师集体评议,并当面指导,一度带动了学校的英语教研之风。后经英语老师的强烈要求,丹阳老师在多媒体室开了唯一的一节全校范围内的示范课,却没达到预期效果。之后,英语教研活动日趋减少,直至消亡。2008年,丹阳又派一名女教师来支教。这次支教教师来校报了个名,学校根本就没有安排她深入课堂,指导教研活动。支教活动名存实亡。

2.结对子

2008-2009年,连云港市两初级中学结成帮扶对子。但因双方并无具体的帮扶内容,彼此只是简单互访一次,留取照片,交流在饭桌上完成。事后,整理补充材料,帮扶活动也就圆满完成了。

3.走教

2009-2010年第一学期,在区教育局的安排下,中心城区学校与农村中学签订帮扶协议。按要求,中心城区学校派1~3名老师到农村中学支教,农村中学选派1~3名老师到城区中学挂职培训。可是城区教师来农村学校座谈取照后,就再没有见派人来上过课。优质资源根本就没有发挥出来,帮扶形同虚设。

三、剖析症结

综观以上三次帮扶活动,无不是形式主义。搞座谈,拍照片,留下帮扶资料。按理说这三次帮扶都是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组织下实施的,制度、措施、保障一应俱全,有推行的力度。特别是丹阳中学的支教,那是省“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由江苏教育厅和财政厅联合实施、教育财政专项资金扶持的民心工程。然而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为什么呢?

1.学校决策者的求稳思想,追求短期效应

作为一名校长,大都是从基层干起来的,他们很清楚要想实现教改有所作为是很难的。这不仅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财力和人力,而且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风险。教改成功,当然是升迁提拔,声名远播;教改失败,上下责难,身败名裂。况且每一个成名的校长,他们本人就是教改的先锋。然而这样的校长,微乎其微。所以大多数校长都是采取以不变应万变,以求稳来维持现状;只考虑眼前教学成绩,追求短期光环。同时,他们也明确地意识到,单凭一两个支教的老师,是不可能改变教学的现状;支教教师对下面学校的环境并不适应,学校更不愿意拿出班级让他们去实验。所以他们对支教帮扶行为并不看好,只是碍于上级压力,勉为其难地执行。而大部分支教老师则抱着评职称、晋级、获取政治资本而来,并没有过多的教改激情。

2.没有充分考察校情、学情、师情,帮扶无重点

无论是支教、走教、结对子、托管等等,都必须要摸清这个学校的具体情况,对症方能下药。比如,学校管理偏差的症结何在?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才能改变学生学习的现状等等。有时候可能是一个症结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只要解决一个问题,其他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但是,如果把支教帮扶仅仅理解为借调教师来上课,难免失之偏颇,更不会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如果帮扶无重点,力求全盘推进,那也有可能什么也抓不好。丹阳老师就是没有了解学情,没有充分考虑到南北学生的差异,过高地估计学生的水平,造成被动的现象,失去了他在教师心中的地位。

3.盲目听汇报、查资料,督察跟踪不到位

推进教育区域的均衡发展、发挥优质资源的辐射作用,这种初衷是美好的。但是,在推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方方面面的棘手问题。有些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就会阻碍工作的推进。下级已经学会了一套应付上级检查的办法,保证不比实干的差。而上级领导检查又习惯于事前打招呼,盲目听汇报、查资料,过程监控近乎零。形成上下蒙哄、花样翻新倍出、收效甚微的现象。为期三年的省“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能在中途出现怪胎,乃至畸形,不就是一个典型的证明吗?

4.忽略了教师衣食住行等诸多现实问题

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安其居,才能乐其业”。如果连最起码的衣食住行的问题都不能解决,就更别谈安心施教了。丹阳女教师来连支教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生活不习惯姑且不谈,连吃饭、洗澡等问题都不能很好地解决。她本人处处感觉不适,学校处处感到困窘,还无形中增添不少经费支出。现在,连云港市6月份教育资源区域均衡发展全面铺开,教师不再是“单位人”,而是“系统人”,部分教师即将面临学校互换、走教的问题。随之而来的衣食住行等诸多现实问题又摆在了面前,它必将成为阻碍和影响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瓶颈。

四、支招

篇9

关键词: 在校大学生;短期支教;效果;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1-0321-03

0 引言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志愿活动的定义是,“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志愿精神的产生乃至于个人对人类及社会的积极认识、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价值取向,而这个取向又来自个人的背景、教育和经验,也来自于社会环境的作用。

志愿精神是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1]支教,则是一项以支援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校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为主要目标与内容的志愿活动。短期支教是指社会机构、学校机构、学生社团所组织在一段时间内规律进行的支教活动。

大学生支教作为一种志愿服务活动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并融入了校园文化。随着志愿活动群体的壮大,他们的影响越来越大,而短期支教因为参与时间灵活,大学生的参与热情较高。因此,这些志愿活动,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短期支教项目,更需要正确的引导。

1 调研设计

1.1 调研思路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与广州地区“Wake & Love唤醒·爱”支教公益组织进行合作,将该组织与其对口支援学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一周的时间里,我们以支教团队成员的身份,与支教者及受助孩子进行密切接触。信息采集方面,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与一对一访谈两种方法。一方面,通过分别发放问卷,调查普通大学生、接受志愿服务的学生与大学生志愿者各自对支教效果、教学状况、发展模式等问题的认识;另一方面,采用一对一访谈的形式,深度了解支教组织与接受志愿者的学校的真实需要和想法。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们先充分地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查阅文献,搜集资料,设计问卷,准备面访提纲等。实地考察安排在大二上学期的寒假,我们在对口接受志愿服务学校的学生中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调查班级,发放问卷、指导填写并回收,再选择典型的学生进行深度访谈。此外,我们注重与对口学校领导、老师的沟通,从他们的角度了解教学方式的变化以及学生与志愿者心理状态的变化。

1.2 问卷设计

问卷设计是本项目的核心部分,所有的数据信息活的都依赖问卷设计的合理性。问题和选项的设计遵循社会调查的一般方法。

我们的问卷调查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对在校大学生志愿者、接受志愿服务的学校和学生、提供志愿者的机构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了解他们关于“在校大学生短期支教问题”的认识与建议。

调查的第一部分是在校大学生志愿者。由于调查在寒暑假进行,而且为了确保结果具有普遍性而非局限于某一个地区某一所大学的在校大学生,我们采取网上问卷调查的形式,以便于得到更广泛普遍准确的调查结果。

调查的第二部分是接受志愿服务的学校和学生,对象是“Wake & Love唤醒·爱”组织对口支教的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蔡朝焜纪念中学。广东省郁南县蔡朝焜纪念中学是由郁南县人民政府主办,旅加华侨蔡秉龙先生捐资成立的中学,为纪念郁南籍抗日英烈蔡朝焜而命名。学校于1995年筹建,1996年9月3日落成。蔡朝焜纪念中学位于广东省郁南县都城镇城中路末端,依山傍水,不远的地方是西江。学校有高中教学班60个,2011年始开办初中教学班,约150人,60%为农村儿童,其余学生来自较近的县城,留守儿童在初中生总体中占较大比例。

实地调研结束之后,项目组成员将问卷进行编码,将问卷信息转录成电子数据,进行最基本的统计学分析,得出每个变量的基本分布。通过了解各年级学生的家庭背景、已掌握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掌握学生在接受支教前的基本信息,与支教后的状况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有关支教效果的研究结论。

调查的第三部分是提供志愿者的机构。由于我们选取了“Wake & Love唤醒·爱”公益组织作为调研对象,我们以参与“Wake & Love唤醒·爱”组织的所有在校大学生志愿者作为调查样本,以便得到与第三部分相对应的利于比较的调查结果,因此我们采取了对口邮件的方式进行调查。

“Wake & Love唤醒·爱”是由广州市高中生自愿建立,下属广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关爱广东省留守儿童、关注留守儿童群体成长发展的非营利性志愿服务组织。在与留守少年儿童的短期支教活动中,其成员将会在学习上和心理上给予留守少年儿童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该组织旨在和参与者们共同践行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培养自己作为当代优秀青少年的感恩观以及回馈社会的意识。通过将外面的世界引进去,把更多的活动机会呈现给留守儿童,利用短暂的支教时间引导孩子们思考,将一些有用的学习方法教授给孩子们,授之以渔,让他们能够获得一些长足的提高,从而在未来的生活发展中取得进步,给自己的人生找到准确的定位。

2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我们通过对大学生志愿者、接受志愿者的学校、提供志愿者的机构、接受志愿服务的学生进行调研,调研过程采取问卷调查及访谈形式。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2.1 大学生支教群众基础

有25.4%的受访大学生愿意以支教来帮助有需要的偏远地区儿童,这是支教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力量。这也表明支教作为一种志愿活动已在大学生心中有了一定的根基。

在对大学生支教活动捐款意愿的统计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大学生非常愿意捐款,同时还有三分之一的大学生表示偶尔愿意。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支教基础的牢固。

统计了受访大学生父母对子女支教的态度,仅有不到一成的父母不支持子女支教。可见支教所受家长方面阻力较小。

超过七成的受访者表示对支教志愿者有敬佩感。这表明支教这项志愿活动给社会大众留下了较好的印象。同时,有4.7%的受访者认为支教志愿者之所以去支教,是因为个人目的。这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提醒我们重新审视那些鼓励支教的“政策性”加分。

综上,支教的群众基础牢固,同时也应对志愿者进行一定的筛选。

2.2 对大学生支教的认识

80.95%的受访大学生认为支教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治标不治本。而66.67%的志愿服务接受者认为支教服务有很大的积极作用。这种结果的不一致也正是调研必要性的体现。我们更应注意到的是有三分之一的志愿服务接受者对他们接受的志愿服务并不十分满意,这也说明支教服务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超过九成的受访支教志愿服务接受者认为寒暑假支教是理想的支教形式。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周末支教这一形式值得推敲与改进。

支教主要提供的内容:科学知识教育、艺术素质教育、性格素质培养。从调查结果可知,三方面内容的需求比例顺次为50.10%、30.70%、19.20%。科学知识教育是支教提供的主要课程,不过也应注意到志愿服务接受者的其他需求,对支教服务的课程进行合理地规划。

2.3 短期支教弊端调查

关于大学生寒暑假支教的弊端志愿服务接受者选择“支教时间过短,留给学生的印象不够深刻”和“在支教离开后,当地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支教者的不同会引起当地师生关系的变化”的各占五成。这两项也是以后的支教服务要重点改进的方面。

九成的受访者认为支教没有影响当地生活,一成受访者表示支教干扰了他们的正常生活。这一成比例虽然不高,但也反映了一定问题,支教活动应注意降低对当地生活的影响。

3 大学生短期支教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的教育现状无疑是现今制约着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进一步发展的“短板”。通过开展支教活动缩小教育差距,改善总体教育质量的想法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在中国乡村教育整体处于落后地位的形势下,大学生短期支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大学生的短期支教仍然存在许多现实问题。

3.1 支教者的供给与受助学校的需求不一致

由于短期支教本身具有时间短、流动性大的特点,大学生短期支教往往缺乏一个长期有效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决定了支教学生无法帮助受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调查结果来看,80.95%的受访大学生认为支教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对于支教的内容上却存在极大的盲目性。从受助学校的需求调查结果可知,50.10%科学知识教育、30.70%艺术素质教育、19.20%性格素质培养。但是支教学生在提供艺术素质教育方面的潜能更大,所以支教组织与受助学校之间的协调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发挥支教学生的优势才能更好地满足受助学校的需求。

3.2 部分参与者已偏离了支教的初衷

志愿者加入到支教活动中来,纯粹是出于爱心和回馈社会的责任意识。可是,随着活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支持,参与者的心态也开始复杂起来。一方面,校园社团和媒体对大学生志愿工作的过分推崇和盲目鼓动,使部分大学生出于非理性的从众心理,一时心血来潮而加入支教组织。另一方面,由于各高校大多都把参与支教等志愿工作的经历纳入评优、保送的参考指标之一,一部分大学生出于功利的目的,加入到支教工作中。

从参与者的动机上说,由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受访公众普遍认为带有个人目的地参与支教活动的学生仅是少数,但是,不可否认,确实有一部分学生对支教活动的认识比较片面,参与动机已经偏离了助人为乐、回馈社会的初衷。

3.3 短期支教志愿者缺乏培训

在提供短期支教服务的高校学生社团中,绝大部分都没有为支教学生提供专业化、技术性的培训,即便有,也仅仅是邀请具有较丰富支教经验的高年级学长来做一两场经验交流。一部分大学生在走上讲台之前对教学内容不作充分准备,缺乏教学经验和管理技巧,更缺乏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支教大学生与受助学生容易打成一片,课堂教学很难控制。因此,大学生从一名受教育者到一名教学者的角色转变存在一定的困扰。

3.4 活动效果缺乏反馈机制

一些支教组织的体制欠完善,大学生短期支教的前期准备就尤为仓促,活动后的反馈、支教大学生与受助学生们的持续联系更是被忽略了。这既无法巩固已经取得的教学效果,也难以对不合理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做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和完善。

3.5 大学生短期支教成本有待降低

大学生参加支教的热情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作为组织管理方面,需要实现项目的投入产出比合理。在对支教者的调研中,我们发现支教者与受支教学校所在的地区几乎是无关联性的,这样,支教者对受支教学校的当地文化不了解,难于做到支教内容及沟通的深入。

4 发展策略

虽然大学生短期支教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客观地看,大学生短期支教,在学生们参与活动的动机、活动的计划组织、活动的实施到活动后的反馈这整套流程中,都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4.1 建立各地区的支教联络机构

目前大学生短期支教主要来自于大学生社团、学校学生会、NGO招募、学校党团机构以及个人参与等渠道。其中大部分志愿者是以学校社团形式招募的,然而各种学校的支教社团缺乏联系。如果一个地区,比如一个城市内各大学的支教社团能够相互联系,结成一个联盟,一起制定支教计划,实现对一个地区的持续帮扶,有利于支教的连续性的实现。

各地区的支教联络机构在支教人员与受助学校之间承担桥梁作用。支教联络机构及时掌握受助学校的教学内容及进度,将信息反馈给支教人员,支教人员结合受助学校情况做好支教准备。

4.2 加强志愿服务的引导宣传

虽然志愿者能给受助学生带去的知识有限,但是最重要的是带去热情,在受助学生心里树立好好学习的信心。端正支教者进行支教的态度,支教不应是旅游观光、获得生活体验。而是通过支教活动带给志愿者的是他们在支教过程中自我价值的实现、精神层面的收获和快乐。

4.3 加强支教人员的选择及培训工作

支教活动是属于志愿行为,但是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志愿活动,它除了需要志愿者有爱心之外,还需要志愿者具有一定的教育心理学基础。

支教者乃传教授业者,不仅进行知识的传授,而且也是形象的传递。所以,相关机构招募支教者时,应首先从报名者中选择综合素质较强的大学生,考虑支教者的个人能力;同时,加强支教人员的培训,要求支教者注意自己的穿着、言行举止。大学生支教应从里到外体现出为人师表的形象,使支教真正达到预期效果,而不是徒有形式。

4.4 增加支教效果的反馈环节

各地区的支教联络机构在完成每次的支教计划后,应及时收集受助学校的信息,了解支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信息反馈给支教组织,一是为了将来选择支教者提供依据;二是为了更好地选择支教内容。实行支教效果的反馈,建立受助对象档案,更有利于支教活动走向良性循环。

4.5 选择有针对性的支教形式

大学生短期支教按时间长短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周末支教(也包括在某些工作日,仅有一天或半天时长的短期支教)和寒暑假支教两种形式。为了避免支教对受助学校的后期影响,同时考虑在校大学生群体自身的特点、接受志愿者学校的需求以及不同支教形式的特点,应选择针对性强的支教形式。周末支教的特点:时间短;人员变动大;教学内容零散。推荐礼仪、手工、体育竞赛等教学内容。寒暑假支教的特点:时间较长;人员相对稳定;教学内容较连贯。推荐科学兴趣课程、美术绘画、文学欣赏、性格素质等课程。

4.6 鼓励短期支教大学生返乡支教

为了更好达到支教效果,提高支教的性价比。鼓励短期支教大学生返乡支教,有利于节约成本;加强大学生服务家乡、回馈社会意识;有利于支教者与受助者之间的沟通,提高支教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江汛清.中外志愿活动比较[J].青年研究,2003(1).

[2]王若懿.大学生支教——看花容易绣花难[J].教育,2008(3).

[3]沈艨,邓云岫,沈金荣.大学生在城市和农村开展短期支教的研究对比[J].文史博览(理论),2011(3).

[4]王梦奇,柯文娣.大学生短期支教的问题和对策——以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对口支教温江区镇子实验学校为例[J].大众商务,2010(8).

[5]王瑞.大学生支教的问题与对策——以北京市打工子弟学校为例.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9.

[6]赵芬.大学生支教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大众商务,2010(3).

篇10

关键词 西部农村教育;语文教学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向基础条件相对比较薄弱的西部农村学校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各项语文教学改革正紧张进行,重视农村学校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是提升国内整体教育水平的重要内容。西部地区所处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比较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有一定的困难。但任何问题都有两面性,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当地社会资源,同样也能将语文教学改革工作做的更好。

一、西部农村语文教学现状

(1)经济环境条件相对比较落后,师资水平还有学生文化底子都比较薄弱。西部地区经济条件比较差,人民生活水平比较差。山区、老区较多,分布的少数民族也较多。从教育环境来说,西部地区的教育资源还是比落后的欠缺的。深入到西部农村地区,在一些农村还没有标准的学校场所。受学校条件限制,一些农村的学生每天要步行几公里上学。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绝大部分的农村学生其文化基础都比较薄弱。也非常缺乏供学生日常阅读的图书、杂志。对文学名著方面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从教师层面来说,农村地区交通不便,很多高素质的教师都不愿意下到农村教书。近年来,随着大学生支教工作的开展,农村学校语文教师水平有所提高,但其整体水平还是落后与城镇学校。

(2)西部农村地区学生学习态度认真,自主性一般比较高。受家庭经济环境的影响,西部农村学校的孩子学习态度都非常认真。由于教育资源有限,学生们常常对一本书或一份报纸倍感珍惜。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为顺利开展语文教学提高了有效的保障。

(3)目前西部地区的语文教学主要还是以应试为主要目标。受思想观念的限制,在许多的农村学校,家长和学校大多把分数作为学生学习的唯一评价标准。因此,在西部地区走访了一些农村学校之后,发现为了考试成绩而教学的现象还非常严重。另外,农村学校资源有限,多媒体教学等在这里无法开展,在教学创新和改革方面走的还比较慢。

二、新课程标准下西部农村语文教学的创新策略

新课程标准为语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条件有限的西部农村地区如何有效开展语文教学改革,是当前必须关注的教育内容。

(1)加大社会对西部地区教育现状的关注。目前,经济仍是阻碍农村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原因。首先,在西部农村要继续加大教育重要性的宣传。一个地区要发展,教育要先行。只有不断培养人才才能带动经济的长期发展。其次,在全社会加大对西部地区农村教育现状的宣传,呼吁社会的力量来关注农村学校的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很多经济发达地区,有许多的语文学习资源都被当成垃圾丢弃。如果能够发挥社会的力量,将更多的语文阅读书本捐献给西部农村的学校,能增加农村的孩子们的见识,提高孩子们的语文基础。最后,鼓励更多的有志青年和优秀教师到西部支教。在优秀语文教师支教期间,不仅仅要发挥支教教师的长处做好学生教育,更要充分利用优秀教师支教期间的教学经验分享,带动本校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最终实现,人走了,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留下了。

(2)做好新课程标准教育改革的学习和宣传。尽可能的组织农村语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的主导思想。对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教育方法要求做深入的探讨。通过有效的学习,使更多的语文教师在观念上重视教学的改革。同时,设立农村语文教学改革创新奖。对于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比较好的教学案例要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鼓励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尝试用于创新。农村教师在对外交流方面不是很方便。针对农村教师的特点,编撰专门的教育经验分享小报或期刊,通过邮寄的方式实现农村教师学习更多先进的教育经验。语文教师语文素质的提升是做好农村语文教学的关键,必须调动社会资源予以重视和支持。

(3)在农村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坚持教学的改革和创新。除了在经济条件方面的限制,农村地区也有很多的自然资源是城镇学校无法获得的。一方面,农村所处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最好的语文学习载体。农村的孩子可以随时和大自然亲近,只有用心培养出学生良好的观察力和感悟力。这独特的自然环境就是农村孩子们最好的语文教师。另一方面,农村的孩子的责任感都比较强。有这份难得的责任感,只要引导得当,就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在农村语文教学中要坚持教学改革,充分利用农村的周边资源,大力推行活动型教学、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为本,开展有效的教学。通过各种渠道拓展学生见识,丰富学生知识。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不断表现自己、展示自己,克服农村学校惯有的腼腆和害羞。

三、结束语

充分认识到西部农村学校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创新和实践。相信通过广大语文教师的努力,语文教学改革一定能在西部农村开出美丽花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