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的认识与理解范文
时间:2024-03-28 10:36: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支教的认识与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教师 职业道德成长 教育职场
合格的教师不但要拥有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学能力素质、仪表风度等,而且必须具备优秀的职业道德素质。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时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不仅关系到一个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与行为,而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既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影响和促进着教师的专业化进程。而教育职场是教师职业道德赖以产生的实践基础,也是教师职业道德发挥作用的主要领域。因此,教师的道德成长要在教育职场中,在丰富的道德认知的学习和坚定的道德习惯的养成过程中,不断进行有意识的道德反思,以达到实现自觉化的道德自我的目的。
一、道德认知——教师职业道德成长的基础
道德是我们作为一个存在于社会中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有一定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要素,四者之间相互联系,彼此促进。而在道德的内涵中,道德认知又是最基本的成分,认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他要素的发展,是建立美好道德的基石。同样,教师的职业道德认知既是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教师职业道德成长的基础。教师的职业道德认知包括对教师道德的重要社会作用的认识,对教师道德原则、规范和范畴的认识,以及对教师道德行为善恶、美丑、荣辱、是非的鉴别和评价。教师职业道德认知的发展贯穿于师德品质形成的各个方面,影响和支配着教师的道德行为。教师对道德认知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是教师提升道德认知水平、促进道德成长的前提。但这种理解不能仅限于对文本知识的识记,教师要立足于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具体、生动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去体会、去感知。
二、道德习惯——教师职业道德成长的关键
所谓“习惯”,《辞海》中的解释是,由于重复或多次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是指经过不断实践,已能适应性的情况。习惯是一种惯性的行为、惯常的行为、常见的行为。据此,我们可以将道德习惯理解为:一种持续的、相对稳定的道德行为方式。它是个体在具体的道德情境中的一种倾向性的道德行为,是道德行为的常规化,是不需要道德意志作用下的一种自然而然的道德行为方式。它是个体将他律的道德认知进一步内化为自律的个体内在道德品质的过程和结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当教师的某种道德行为,经过反复的实践,成为教师的某种道德习惯时,这种道德习惯就成了教师自然状态的教育生活方式、行为方式,进而成为一种教师文化。道德习惯的养成,大大简化了职业道德选择、职业道德判断等活动过程,使教师个体在面临某种职业道德情境时,能不假思索地完成符合某种道德规范和准则的道德行为①。表面上看,教师的道德习惯是一种道德行为的表征;内在的看,教师的道德习惯是一种道德观念、道德思维的反映,是良好职业道德的表征。道德习惯的养成过程,其实是教师道德观念的形成过程,教师道德习惯的行为方式,其实是教师的道德思维方式。良好的道德习惯的养成对实现道德观念的行为化、自觉化,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道德反思——教师职业道德成长的条件
反思是师德成长的必经之路。早在20世纪30年代,杜威就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界定了“反思”并阐述了反思性思维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他认为,反思是“对于任何信念或假定性的知识,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主动的、持续的和周密的思考;反思性思维“把我们从单纯冲动和单纯的一成不变的行动中解脱出来……使我们能够以预见指导我们的活动,能够按照预定的目标或我们意识到的目的来进行计划,能够以深思熟虑和带着目的的方式开展行动②。”道德反思是指教师严格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经常对自己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省,并对不符合要求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严肃的字者和及时纠正。道德反思不仅能帮助个体接受和认同道德规范,形成积极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变外在的规范为内在要求,而且能促进个体反省、思考道德言行,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追求。道德反思要求我们在掌握道德知识的同时,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剖析自己,不断抵制和消除外在不良诱惑的侵蚀,保持积极健康的精神和价值追求。因此,道德反思的过程即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道德认知,审视和慎思自己道德行为习惯的过程。教师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获得教育教学体验;通过教育的结果和教育对象的反馈,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重新审视。在这种反复的体验与持续的反思中,教师的教育行为日益完善。道德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调节心理活动,避免身心的不平衡现象,从而使教师人格品质不断趋于完善的过程。从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规律看,反思是实现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重要的标志,它表明个体道德心理的发展进入到自觉化阶段。
四、道德信念——教师职业道德成长的目标
古语云:“欲为经师,先为人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伦理学的观点认为,人的品德要通过个人内心的信念来控制,品德并不是“简单的,一般生活的行为习惯,而是一个人按照自己的信念程度,凭着自己的意志审慎抉择之后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性习惯,道德习惯体现出品德的水平”③。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师的道德信念的程度是标示一个教师品德发展水平的重要参数,它在教师的品德结构中居于核心的地位,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教育的前提之一是,“教师,尤其是那些从事道德教育工作的专门人士必须具有坚定的道德信念和优良的德行”④。道德信念的确立,既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又是师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教师的道德信念是教师对一定道德的真诚信仰,它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升华到一定高度后产生的,可以说道德信念是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合金”。
教师一旦牢固地确立了某种道德信念,就能坚定不移地按照自己的道德信念来评价自己和别人道德行为的善恶。道德信念所具有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点,使其成为教师道德成长过程中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它能够使人们的道德行为表现出坚定性和一贯性。教师的道德信念一旦确立,不仅能以强烈的道德责任感,自觉自愿地按照教师道德的要求,去履行自己对社会的责任,而且能以坚定的毅力去排除一切艰难险阻,使正义的道德行为从一而终,并取得良好效果。教师一旦树立了道德信念,就会精神充实,心明眼亮,奋发努力,无所畏惧,不为名利诱惑,坚持做符合教师道德规范的事,不怕别人的讥笑、讽刺和打击。相反,如果缺乏这种坚定道德信念,就容易胸无大志,庸庸碌碌,无所作为。可见,教师不仅要有一定的道德认识、情感和动机,而且必须将其转化为坚定的道德信念并在实践中身体力行,才能形成教师稳定而持久的道德品质。
注释:
①和学新,王文娟.师德修养是师德成长的本质追求[J].思想理论教育,2011,(3):7-11.
②[美]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3.
③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159-160.
④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77-178.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
篇2
关键词:行为导向 构建主义 参与
按照北京市教委高职研究所赴德的行程与学习安排,完成了共计17天的学习任务。通过紧张、繁重的学习过程,在心理上、身体上都经历了一次严峻的考验与历练,在对学习任务的认知、了解和对知识的不断获取中,对当下高职教育引导性作用的行为导向职教理念做简单的剖析。
一、行为导向学的基本内涵
行为导向学的目标:职业教育的理念是我们能够给与学生提供的最有价值的东西不是知识,而是关于获取知识和独立行为的健康的方式。在现有的(或称之为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校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我们更多的关注某一专业的学生如何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与较高的职业技能,在人才培养模式中,为了能够使学生具有职业素养与技能,注重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和企业尽可能无缝连接的职业技能,那么“培养”的真谛就应该是培养学生具有获取“知识”和“行为”的能力。
基于的教育理论:行为导向学基于的理论支撑就是建构主义理论,即培养学生具有参与创新的能力,行为导向学注重的就是教师如何构建、学生如何构建。建构主义认为每个人的知识都是通过自己构建的,接受和发出的信息,构建的方式是独有的,每个人得到信息后经过处理存储在自己的大脑中。教师能做的事情是创造环境,让学生自己建构所学的知识。
从行为心理学角度探究更利于学习的方式为:阅读、听、看、听+看、讲评、体会、自己实践。行为学习的定义:学生应尽可能独立自主地咨询、计划、实施、检验、必要时改进、评估自己的学习行为。因此完整的行为模式是如下的6个步骤:信息计划决定实施控制评价。行为能力的组成要素: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学习能力。
因此基于建构主义的行为导向学就是通过行为模式的6个步骤,通过“体会、自己实践”的学习方式,由教师构建一个创造性的环境,由学生尽可能的独立自主地咨询、计划、实施、检验、必要时改进、评估自己的学习行为,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获取知识和完整的行为能力的一种方式。
由此,高职教育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时,明确高职教育为高等教育加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是高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兼并的应用型人才,我们通过教师的主持人身份与作用,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将素养养成教育融入日常的专业课中,尽可能的由教师构建一个可以激发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课堂,在各种性质、各种环节的课堂上去训练学生的沟通、表达、交流、合作、刻苦学习的能力,逐步形成作为学生走向社会所需的4种能力,行为导向学、构建主义理论融入真实的课堂中,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具有获取“知识”和“行为”的能力。
二、教师实现行为导向教学的设计
传统的教学大纲中,教师主要考虑应该传授给学生哪些知识,教师如何将这些内容传授给学生。教学过程中,教师考虑的是内容,很少考虑学生在今后职业过程中的内容,重内容,轻过程,重知识,轻实践,教师只讲授孤立的知识,没有跨学科的课程。
在我们设计新的教学大纲中,应该引入以行为为导向,一定要和职业性紧密相连;尽力弱化各个专业之间的界限(同类),以学习领域为界定;设计更加开放的课程及体系,并将更多的实践结合起来,从工作实践中导出实践的情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独立学习、2人一组学习、3~5人一组的学习小组);教师提供的是帮助,教师作为主持人的角色出现。
在德国1999~2006年关于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350份的调查试卷中,教师讲学生听所占的比例为2%,师生对话所占的比例为20%,学生单独作业所占的比例为12%,2人一组所占的比例为23%,多人一组所占的比例为43%,由此可见,超过50%的学生更加接受小组学习的方式。
以我院2008级信息管理专业班级的学生,利用任务小组学习方法和流程完成了上述所有的设计与内容,下面针对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作简要的分析。
1.基本信息
专业:2008级信息管理,人数:35人。男生:11人,女生24人,学习较好的学生人数:15人,女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较好,男生中有4名较差,很少学习与发表观点。
分组情况:分为6组,每组选派学习好的人数为2名左右。
2.评价指标
(1)我一直都能准时并有所准备地参加团队工作。
(2)我全力以赴地参与了团队工作并发挥了积极作用。
(3)为了完成团队工作,我在家也做了相关准备。
(4)我为团队工作获取了信息资料。
(5)我的想法与意见能对团队工作有帮助。
(6)我的言行举止使我们团队能很好的合作。
(7)我乐于助人并帮助了我的团队成员。
(8)我遵守了团队的协议。
评价等级为三档:积极、一般、不积极。
通过文字表达:
(1)团队工作让我感觉良好的是什么。
(2)团队工作让我感觉不好的是什么。
(3)要是下次我们还能一起合作,我们会在下面几个方面做出改善。
3.通过活动及评估反映的问题分析
(1)状态的调整
学生由对这种模式的陌生到一点点地进入状态,在第二阶段的讨论中非常热烈,其中两组的同学带来了在家里上网查找的资料,一组同学针对具体的使用提出了对比,并发现了新延伸的问题,一组同学互相讨论对知识的理解,并且由学习好的同学进行讲解,男生学习较弱的一组基本上是由组长完成了所有的工作。
(2)心态的调整
组长在经过3轮的演讲之后,能够更积极的准备文字材料,并且做好分工、组织,在上机时,组员都很积极地做份内的工作,体现了非常好的分工、合作意识,并且都有着非常好的积极向上的心态,希望工作得到认可,希望展现自己的能力,确实同学们的表现超过了教师对他们的预期,短时间内课件制作也非常成功,增进了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与期望。
(3)评估数据分析
在所有的评估指标中:
自我评价积极为26份,一般为7分,不积极为2份。一般与不积极在所有的指标点中所占的比例最高达到了29%。
自我评价积极为28份,一般为7份。一般所占的比例为20%。
而其余的指标基本上积极的份数为31份、一般的份数为4份,无不积极的份数。
在文字表达中:
①团队工作让我感觉良好的是:
对于不懂的问题可以共同探讨及时解决,大家互相帮助、开阔了思路、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能够听从队长的指挥、汲取他人的意见。团队意识强、表现好。
②团队工作让我感觉不好的是:
不知道该做什么、容易产生依赖性、有些组员没有责任感。
③要是下次我们还能一起合作,我们会在下面几个方面做出改善:
在课余时间做好准备、材料准备的要更加充分、应更加积极主动一些、增加信心。
4.通过示例及分析得到的认识
任务小组学习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创新意识能力。在互相的讨论过程中能够提出问题并且互相交流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实际的意义即过程就是学习。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的主要面向职业,职业的要素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中被弱化,在学科体系下的教学,永远以书本知识为主体,教师通常认为书上的知识都是有用的,都是必须讲的,所以经常是教师和学生一样,会了很多的知识,遇到具体的工作中的“活儿”时,却无从下手,这种理论与实际企业的距离总是存在,并且也是困扰着当前的教师。学生的综合能力如何融入到每一节课的教学中,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不是一定要在大学语文等课程中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要在专业课的授课过程中去激发与培养,而专业课的教学距离职业的特征距离或许更紧。同时也要注意:
(1)任务的选取要适合本班学生的基本特征,预先的调研工作一定要做好。
(2)在任务小组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主持人,是一个调度,掌握的是全局,要充分调动的是学生,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由他们来确定具体的任务,通过讨论相互学习,通过准备自主的学习。
(3)在反映出来的依赖性问题,尤其是学习弱的学生反映得更加明显,因此如何提高这部分学生的自主及参与能力是教师需要进一步探讨的。
(4)在反映出来的材料准备问题上,反映了学生意识到了由于准备不充分,而无法提出问题,进而无法进一步的讨论,这是一个好的现象,说明了学生在思想上是愿意有话题、有讨论的,相信在下一次的任务小组学习中,会作积极的准备,而这必将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积极的准备成为了积极的学习,积极的讨论、发言锻炼了学生的基本能力。
三、对职能部门高职教育的点滴认识与建议
基于行为导向学的高职理念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府、企业、院校及相关社会环境的构建,在我们学习与实践行为导向学高职教育理念的过程中,要分析理论依据、注重调研、不急于求成,需要各个相关因素的协调与实践。希望能够做到:
1.加大政府的引导
通过学习,可以看到各国教育体制下,行会的作用:制定360多个职业、每个职业的大纲、交付学校的教学大纲、交付企业的实践大纲、企业师傅的培训、考试体系的制定、高职职教中心的选择、企业的选择、问题的处理等,可以看到行会的作用:监管、标准的制定、社会与学校的桥梁。
我们的教育体制,谁来制定这个标准、谁来监管这些标准的执行,谁是社会与学校的桥梁,谁来统一不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的相当,我们认为还是应当借助政府的政策引导与作为,通过组织各行业的专家、企业的代表、社会的力量,获取客观的数据,明确企业对岗位职业能力的需求,数量的需求,指引学校与企业沟通的桥梁,对能力相对较弱的群体实施过渡安置的办法,切实体现政府的职能,避免将一切责任与压力都放在学校一方。
2.重视企业的参与
通过学习,德国的西门子、电信、宝马,都有各自形式的双元制的教学,为社会分担了一定的就业压力,为社会贡献了企业的力量,同时也为企业培训了大量高素质与技能的专业人才,借助政府的引导,政策的支持,企业的参与可以加强学校培养目标的准确性,可以引导全日制教学体系的倾向性。
具有企业参与的教学设计才可以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即便这种选择是双向的,接受过企业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也会具备其它行业的从业能力。这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
3.提高院校的努力
院校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基地,努力改变教学的环境,教学的方法,培训教师的角色定位,努力促进各种可能状态下的教学模式,积极与社会、行业、企业沟通,将一切可能变为现实,将每一个课程(学习领域的开发)变为现实,需要所有的教师脚踏实地的一步步去实现。
4.社会环境的构建
篇3
关键词:周期性现象模型;感性认识;三角函数
到了高中阶段,三角函数概念摆脱了初中阶段的束缚,产生很大的飞越. 概念提升后,学生认识的角度、深度和广度都要相应地发生变化,对概念的理解才能从初中阶段顺利过渡到高中阶段.从人类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理性认识是基于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认识运动是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 数学就是人类通过实践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形成的,并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初中阶段的三角函数概念,其研究范围是锐角,侧重几何的角度,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研究角和三角形边与边的“比值”之间的内在关系,其研究方法是几何的,研究目的是为解直角三角形服务. 高中阶段,它是在“角的概念的推广”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和研究的,研究从“静态”到“动态”,体现了运动变化的观点.通过构造,将给定的角通过直角坐标系研究,提供了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的思路,研究平台从初中的平面几何图形过渡到平面直角坐标系,再次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作为函数概念的下位概念,要强调它是以角为自变量,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由“锐角三角函数”概念扩张到“任意角三角函数”. 三角学的现代特征,是把三角量看做函数,即看做是一种与角相对应的函数值. 正如欧拉所说,“引进三角函数以后,原来意义上的正弦等三角量,都可以脱离几何图形去进行自由的运算”.
三角函数在高中数学教材中自成体系,成为独立的一章. 沿定义出发衍生的基本内容有:三角函数线、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同角三角函数关系、诱导公式、一些变换公式以及图象和性质,其内涵丰富,外延广泛. 在经历从锐角三角函数过渡到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的推广过程中,学生的理解很难一步到位,往往还是容易陷入于直角三角形中去研究角和三角形边与边的“比值”之间的内在关系. 要克服负迁移,打破思维定式,突破它的下位概念——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的束缚,承前启后,从狭义走向广域,达到概念的内化.
脱离实际的理论是空洞的,会显得苍白无力. 找到感性认识的切入点,通过突出和深化感性认识,提供一些适当的背景,增强学生学习活动的体验,学生能身临其境,伴随着“真情实感”来体验概念的产生、发展过程,逐步过渡到理性认识阶段,水到渠成.
以典型、具体的模型,通过适当的实践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知,明确研究范围的变化,开阔视野,引导学生进行提炼概括,才能揭示由此带来的新问题,加深对新概念的理解,这样的学习才会充满活力.
这里给出两个例子来加以说明.
以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交流电为例,它的最基本的形式是正弦电流
如图1所示为发电机的示意图.当线圈在匀强磁场中以角速度ω逆时针匀速转动时,线圈将产生感应电动势. 当线圈平面垂直于磁感线时,各边都不切割,没有感应电动势,称此平面为中性面,如图2所示. 设磁感应强度为B,磁场中线圈一边的长度为l,平面从中性面开始转动,经过时间t,线圈转过的角度为ωt,这时,其单侧线圈切割磁感线的线速度v与磁感线的夹角也为ωt,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Blvsinωt. 所以整个线圈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2Blvsinωt,2Blv为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设为Em,则e=Emsinωt. 此式为正弦交流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也称解析式. 正弦交流电压、电流等表达式与此相似.
图3
图4
从产生交流电的过程看,对比正弦曲线,此例是一个非常生动和具体的实例.
简谐振动
简谐振动有单摆摆动和弹簧振子运动.
理论和实验都证明,简谐振动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呈正弦函数或余弦函数.
以横轴表示时间t,以纵轴表示位移x,建立坐标系,画出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都是正弦或余弦曲线,振动图象表示了振动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由图象可知振动的周期,可以读出不同时刻的位移;根据图象可以确定速度大小、方向的变化趋势;还可以根据位移的变化趋势判断加速度的变化,也能判断质点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情况.
学生如果能从所熟悉的问题、感兴趣的事物、日常生活中的情景或已熟悉掌握的知识等这些背景出发,不仅把已有的数学现实作为新知识增长点,从现有的知识经验中培养新的知识经验,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他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找到数学知识在实践应用中的切入点,把数学应用于现实世界,服务于当代和新生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把现实的数学与学生个体的现实紧密地结合起来”.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反映了自然界中或工程技术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周期运动现象,是大量周期性现象的模型,也是为研究客观世界中大量存在的周期性现象服务的.
篇4
【关键词】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教育管理
一、概述
自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创造了让世界都为之震惊的腾飞奇迹。随之而来的,则是我国人民物质生活的极大提升,身上穿名牌,出门做汽车,假日出国游,我国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贫穷落后的国际形象早就被抛进了历史长河,取而代之的是崭新崛起的东方文明。
然而,在国人为我们自己的快速发展进步欢呼雀跃的同时,一些不良思想和不好的现象却仍然存在,由此引发了较多的社会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进一步发展。不良思想如个人利益至上、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仍然很有思想,这些思想对应的案例在现实生活中俯拾即是,有欠钱不还的老赖,在公安部门及法院介入的情况下,仍然东躲,转移财产,能拖一时是一时;有傍大款傍富婆的青年男女,看不起踏踏实实的工作和生活态度,更看不上凭借勤劳工作换取的收入,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轻轻松松挣大钱”;有的人钻法律的空子,用不合理的手段谋取暴利,还有地沟油、天价菜、老人倒地不敢扶,这些问题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也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二、高职生的特点研究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元素,自然不会脱离社会独立存在。作为学校主体的学生,自然而然的也受到了这些思想的影响,而高校的高职生更是首当其冲。
相比较中小学生,高职生年龄更大,身体和心智更加成熟,有独立的辨识事物的能力,也有独立的思考能力。然而,也正是因为如此,对于高职生的教育管理,比起中小学生要困难的多。对于老师的授课,对于班主任和辅导员的说教,高职生总会有自己的一些观点和想法,而不是像中小学生那样全盘接受。当学校的管理教育和自己的思想理念发生冲突矛盾的时候,高职生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思想,而外界的一些思想也就很容易趁虚而入,易于被高职生接收。高职生虽然从年龄上已经是成年人了,但是社会经验还非常欠缺,防范意识比较薄弱,容易受到一些思想影响,做出冲动的举动,因此,如何看待这些现象和问题并使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三、高职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探索和研究
我们当前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转型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国际形势更加复杂多变,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管理者的高校教师、班主任、辅导员们,自身都可能陷入迷茫,遇到问题,遭受挫折,在理想与现实,以及各种思想的碰撞中寻找方向,更何况身体和心理还处于成长阶段,思想还在变换动摇的高职生了。因此,高校的老师、班主任和辅导员们自己就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深入研究党的各项政策、路线、方针,保证自己教育理念和方向的正确性。
作为高职生而言,除了接受老师的帮助、督促和管理,自己也应该积极主动的站起来、走出去。坐井观天、闭门造车,只能被动接受别人的思想,没有辨别的能力,是不可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
不可否认,高校的高职生们正面临着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既要在学校好好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关注社会各个行业发展,考虑将来的就业、成家。高职生处于社会之中,是社会的一分子,自然不会独立存在。因此,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这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所在。学会做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要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这是最基本的。高职生们可以逐渐进步,完善自己的人生,但是从现在就需要开始做起,争取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然,面对当今社会的各种不良现象,高职生们思想产生动摇也是很正常的,关键就是看我们怎样正确对待了。权势财富确实诱人,也确实是很多人一生奋斗和追逐的目标。但是,高职生们要搞明白,争名逐利不能违法,不能损害他人利益,这是底线。不能为了自己更好的发展,就可以牺牲或者伤害他人的利益,乃至搞不正之风,甚至违犯党纪国法,这是其一。其二,我们的生命中并不仅仅只有权势财富,甚至财富也并不仅仅只是金钱、房产、汽车等等,还有很多其他的财富值得高职生们去努力追求,比如亲情、健康、意志、知识、技能等等。权势财富,可能让人幸福快乐,也可能让人压抑烦恼。但是,作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作为一个对国家发展建设贡献力量的人,他展现出了自己的价值,他一定是幸福的人。如果高职生们能牢固树立这样的思想,他们的人生规划、学习生活自然会同步完善,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四、小结
高职生是国家的未来,高职生强,则民族强,国家强。高职生的教育管理是摆在各个高校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这个课题做的好,有助于国家、社会和民族的发展。最根本的工作,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帮助高职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摆正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道德价值和功利价值关系,更好的发展自我,为国家、社会和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斌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篇5
关键词: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立交桥模式 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
我国珠宝首饰业在过去短短50多年内经历了起步-发展-稳固-腾飞的发展过程,特别是在过去的十多年,珠宝首饰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1]。随着宝石行业发展日趋规范,市场对宝玉石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增大,各类大专高职院校扩大对宝玉石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3-5]。我院依托地质专业基础,顺应时代经济发展,从2009年开办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专业。2013年我院毕业生规模为67人,近三年就业率皆在95%以上。2014年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专业招生人数为153人,创历年最高。
一、工学结合“立交桥”运行培养模式
“立交桥”由高职学校、生产企业、珠宝市场及对应的教学主体、要素、内容三个”桥头堡”和堡间双向直通道构成。高职学校以教师和学生为教学主体,由专业教师在理论课堂上教授学生宝石的物理性质、宝石的化学成分、宝石中的内含物、宝石的分类及命名、宝石鉴定仪器、宝石鉴定各论、优化处理宝石的鉴定、合成宝石的鉴定理论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工作方法;通过校内实训课,检验理论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掌握宝石鉴定基本技能,为学生今后的实习和实际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近几年学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完善了宝石鉴定实训室,配备有宝石显微镜、宝石折射仪、分光镜、偏光镜、二色镜以及大型鉴定仪器X射线荧光光谱仪,不仅能满足日常的基本教学实训需要,还能满足贵金属检测、宝石包裹体等方面研究的需要。
生产企业以学生作为珠宝产品生产者,为学生提供生产车间,安排经验丰富的师傅,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培训合格后参与生产实践。通过企业实习,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提升了对宝石特征的鉴别能力。我们已与赣州七里香珠宝公司、福建东星珠宝公司等企业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协议,为学生实习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珠宝商品要产生价值,必须流入市场。珠宝市场是沟通顾客与珠宝企业的桥梁,没有顾客,珠宝就不会有市场,没有珠宝生产者和经营者,更不可能有珠宝市场[2]。在珠宝市场中,学生可以学习到珠宝产品从生产企业到珠宝市场成为珠宝商品,并将珠宝商品销售给顾客。认识市场、熟悉市场、研究市场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才能论及驾驭市场、开发市场、拓展市场。
二、“三学期二强化一对接”教学模式
高职学生在校时间为三学年,为了有效地实现“立交桥”培养模式,我们将每学年分三个学期,二个暑假为第3、6学期,学制三年共8个学期。“二强化”分别在二个短学期进行,在第3学期中,学生将在校内校内仿真实训基地进行实训,其中包括矿物岩石实训、宝石综合实训、宝石综合加工实训、宝石镶嵌实训、模拟宝石营销实训和计算机辅助首饰设计实训。在第6学期中,学生将前往校外实训基地、珠宝市场实训。为满足各项校外实训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学院已与珠宝首饰企业建立长期、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如2012年建立的赣州市七里香珠宝礼品有限公司实训基地、福建东星珠宝公司实训基地等。“一对接”以就业为导向,以内源型生产项目和顶岗实习为主线,实现教学生产无缝对接,全面提升学生的岗位综合能力。
三、培养出“四位一体”综合人才
根据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专业面向的岗位要求,按照提升学生“素质+能力”培养思路,分析岗位能力,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素养锻造为根本,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方向的“四位一体”动态可调的课程体系。
基本素质主要表现在社交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英语口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等,这些都是职业岗位工作必备的基本能力;珠宝行业从业基础能力主要包括结晶学与宝石学等基础的认知能力、宝玉石鉴赏的初步把握能力,这两方面能力主要在高职学校完成。
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是从事珠宝鉴定、加工及营销的必备能力。一名合格的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专业毕业生必须能够准确、熟练地鉴别单晶宝石、多晶宝石、有机宝石、常见的合成宝石、优化处理宝石等;要能够准确、熟练地从颜色、净度、切工和克拉重量四个方面对钻石进行分级;除此之外,还必须熟练使用宝石显微镜、折射仪、分光镜、偏光镜等常规宝石鉴定仪器,了解红外光谱仪等大型仪器在珠宝鉴定中的使用方法。熟悉掌握标准圆钻型等基本款式的加工操作方式,掌握切削、打磨、抛光等宝石琢磨程序。熟悉国内外主流首饰款式,积累适量的首饰款式设计创意,能够运用相类软件尝试设计珠宝款式等。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必须在高职学校、生产企业、珠宝市场“立交桥”中交替、反复运行完成。
我院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专业从2009年办学招生至今,学生人数每年以%的增长率增长,就业率也是节节攀升,这与“立交桥”人才培养模式的良好运行是分不开的。“立交桥”的三堡间双向直通,三堡之间有机的相互作用能更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能力,“立交桥”模式顺行、逆行可依教学的时间、内容、任务有机安排;“三学期二强化一对接”教学模式可解决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教学进程与时间安排的相对固定性与项目生产在时间上的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 “立交桥”是学生成才,教师、师傅成精(英)的有效之路。
参考文献:
[1] 蒋亮智.我国珠宝行业发展现状与展望[J].资源与产业,2013(8):87-91
[2] 林杰.深圳珠宝行业发展SWOT分析[J].大众商务,2009(11):60
[3] 石振荣.高职珠宝鉴定与营销专业现状及教改建设[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67
篇6
关键词:义务教育后;中等职业教育;人力分流
中图分类号:G71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99-03
农村义务教育后是指农村地区已经完成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后的青少年,在我国其平均年龄大致在15~16岁。义务教育后人力分流是指国家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学生个人意愿及家庭条件,把完成了义务教育的青少年有计划、分层次、按比例地引导并配置到不同的渠道,其目的是使每个义务教育后的青少年获得最佳的学习环境,得到最佳的发展机会。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国家财力有限,教育能力整体较弱,义务教育后特别是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后优质教育资源依旧稀缺,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后人力分流十分必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急需大量不同结构层次的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和娴熟劳动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显然难以满足这一要求。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能够培养农村青少年文化知识、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缓解社会劳动力结构性矛盾。
一、农村义务教育后人力分流现状不容乐观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有50.32%生活在农村,全国有95.1%的小学、87.3%的初中、71.5%的高中设置在县镇和农村。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使得农村城市二者经济包括教育呈非均衡发展,而中小学重点学校教育制度使得农村基础教育雪上加霜,农村学生义务教育后升入高中并顺利升入大学的渠道近年来越来越狭窄,农村青少年在义务教育后面临一次大的人力分流,而且这种分流正在日益异变为一种强制性分流。第一,这种人力资源分流更多的是以社会发展需要与现实安排为导向,具有社会性的特征。第二,这种人力资源分流以家长和社会为主导,以学生成绩和家庭条件而非学生的兴趣与能力为标准,具有替代性特征。第三,这种分流当下有四种渠道:升入普通高中、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在家务农、外出打工。据有关统计,2008年全国约2000万初中毕业生中约有825万能够升入普通高中,有560多万人进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两者的比例接近6∶4。此外还有700万左右的初中生未接受任何培训进入社会。整体而言,近年来升入高中与进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比例起伏不大,外出打工比例剧增在家务农比例剧减,呈明显非均衡化态势。
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农村义务教育后人力资源分流的平衡器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传统产业改造、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等挑战,农村经济发展也呈现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趋势,既需要一批高、精、尖的能起引领作用的高端技术人才,也需要大批有良好职业道德、娴熟职业技能和强劲就业创业能力的普通应用型专业人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处于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农村现代化技术性人才的摇篮,也是农村义务教育后人力资源分流的平衡器。
(一)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可以增加农村学生受教育机会,缓解普通高中教育的压力
近几年来,农村的义务教育得到了基本普及,但由于历史等原因,义务教育后教育资源依旧稀缺,农村学生义务教育后继续学习和深造的机会明显低于城市学生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当前教育需求和教育资源供给之问的矛盾尚不能完全缓解的形势下,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以就业创业为目标、培养学生基本职业技能为特色的应用型人才既可实现农村教育多元化,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也可以破除农家子弟独挤高考独木桥的局面。
(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发展农村教育的现实选择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始终未能跳出以高考为重心与终极目标的窠臼,近年来高考偏袒城市、大学里寒门学子身影渐少的批评声日渐高涨,改革呼声日趋强烈。2001年启动的基础课程改革被寄以厚望,但实施十年来其隐含的城市取向依然存在并招致批评,教育无望论在一些农村盛行。相对来说,职业教育具有周期短、见效快、成本低等优点而适合解决当今农村实际问题。在教育人力分流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大批普通应用型专业人才,提高农村居民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可以促进农村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进程。基以此,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虽不是农村教育最理想的措施,却是最现实的选择。
(三)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重要途径
我国正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石。破除城乡教育二元分割的格局,就必须构建动态均衡、双向沟通、良性互动的教育体系和机制,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和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城乡教育现代化。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不仅面向农村,更是面向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探索农村基础教育向现代化与乡村特色共存的农村基础教育的演进和蝶变的路径之一。
三、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堪忧
改革开放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在城市中颇具规模,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实用技术人才,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功不可没。当下,随着社会教育需求在质上的提升、普通高等教育的扩招等影响,城市中等职业教育不再辉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更是惨淡经营,发展前景令人堪忧。
(一)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目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大致可以概括为二大类,一是“以升学为本”,就是以学生升学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本并最终沦落为高考指挥棒的附庸。二是“以工商为主”,学校为城市中的第二、第三产业培养大量技术性和服务性应用型人才,以学校的就业率为落脚点。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其职业性、区域性、多样性、灵活性。“以升学为本”的目标定位错误在于把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相等同起来,使中等职业学校成为普通高中学校的仿制品。“以工商为主”的定位则混淆了中等职业教育在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差异性,把农村变为了城市的人才基地,城市的吸附作用导致农村人才流失,影响农村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也必然导致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
(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式陈旧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教育教学方式陈旧,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与环境的变化。其表现有三:一是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脱节。很多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沿用普通高中教育模式,教学内容上强调专业理论知识忽视职业技能的操练,课堂教学理论多,实践操作课程少。娴熟的职业技能必须通过实践才能最终获得,实践教学时数不够或是流于形式必将影响学生日后的就业、创业。二是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设备陈旧。很多农村职业中等学校依旧采取传统的授课方式,缺少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三是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传统的专业没有及时淘汰而新型专业未能及时申办。
(三)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短缺
目前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中,公立学校教育经费基本上来源于上级主管部门划拨经费,私立学校基本上靠学费维持正常运转。地方政府部门由于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历史传统、政绩考虑等等原因,在教育经费投放上又往往整体向高等教育倾斜,而在中等教育中又向普通教育倾斜。经费渠道来源单一和教育经费投放的不合理导致中等职业教育投资比例过低、经费短缺,而处于底端和弱势的农村中等职业学校首当其冲,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正常发展。
(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师资水平整体不高
师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9》统计,2009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分科专任教师共有61万人左右,在校学生数约为5100万人,中等职业教师紧缺可见一斑。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中教师待遇普遍低于普通学校,且少了高考升学率可量化的比较更容易形成职业倦怠,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中教师的流失。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紧缺的同时,其整体素质不高也相当突出,教师的专业知识缺乏必要的广度和深度,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实践技能,缺少获取新信息和知识的能力。
(五)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部分学生进入学校后感到沮丧、烦躁、自卑,甚至产生一定程度的厌学心理。其原因,一是“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和我国目前片面追求高学历的社会氛围下,职业教育被看成了简单体力劳动的培训机构,是致仕无望的无奈选择。二是由于职业教育生源多是普通中学筛选后学生,本身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能力相对较低,对职业学习产生了一些畏难和抵触心理。三是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初次就业待遇偏低,待遇提升的幅度不大,影响了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三、农村义务教育后人力分流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一)明确农村义务教育后人力分流下中等职业教育面向农村、建设农村的功能和目标
农村义务教育后人力分流具有社会性,必须依据社会的发展需要,按一定的计划、层次、比例引导部分农村义务教育后学生继续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不仅可以使义务教育后的人力分流呈均衡化发展,也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种新的探索。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以及就业创业能力为主,是为农村的经济建设培养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实际工作能力的普通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因此,将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定位于农村是其创办的初衷,更是其发展的根本。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立足于具有巨大潜力的农村市场,服务于“三农”,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当地独特物产、文化艺术以及风俗民情相结合,培育现代化农村的开拓者和建设者,走具有地方特色的职业教育道路。
(二)创新农村义务教育后人力分流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五位一体”互动的管理模式
随着义务教育后人力分流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人力分流的替代性将逐渐减少,强制性将向自主性转变。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应抓住机遇,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发展创新适应这一变化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管理模式。笔者认为“政府为主导,学校为关键,学生为主体,行业为指导,社会为保障”五位一体互动的管理模式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必要选择。“政府为主导”就是在国家的宏观政策的前提下,发挥地方政府主导作用,制定结合地方实际的具体可行的教育政策,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拓宽经费渠道、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学校是关键”就是学校要积极探索职业教育规律,力争在教学体系、师资力量、教学方法、教学质量等领域实现质的提升。“学生为主体”要求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方向,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训练创新思维,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行业为指导”要求行业为学生实践提供平台,为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知识、经验以及资金的外援。“社会为保障”就是社会要全力从舆论导向、政策宣传、价值观念上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民众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认知和认同度。
(三)建构科学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内容体系
教育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培养目标的实现。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是为地方培养实用性技术人才的主要基地,其教育内容必须以职业道德教育为前提、职业技能教育为基础、创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并实现三者的融合。职业道德教育应在引导学生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上规划未来,使他们成为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一定职业道德的人。职业技能教育要改变传统的关注知识点、追求系统化的观念,根据未来社会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职业岗位需要,构建既注重基础理论又吸收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既能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又能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融通的模块化教学内容体系。农村职业基础教育只有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才能办出特色、赢得市场。创业能力的培养要致力于培养中职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并善于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
(四)以整合教育资源为途径办出职业教育品牌特色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通病是过度注重“大而全”和“遍地开花”,导致每个学校办学理念、教学体系、管理模式、专业设置雷同,浪费了教育资源又不能保障教育质量。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顺应社会人才市场的需要,根据各校办学特色通过新建、迁建、扩建等形式,撤(合)并一批职业学校,使农村职业学校的布局合理,从而优化教学资源发挥教育资源的整体效应。对专业设置由“大而全”转向“小而精”,整合专业设置,实行专业“强强联合”,突出优势和特色专业,形成职业学校品牌特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01).
[2]袁桂林.我国农村学校教育诸政策评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9,(02).
[3]陈冰.我国义务教育后分流政策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5,(13).
[4]李洪平.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7.
篇7
【关键词】高职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3-0058-02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要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据此,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构建课程体系,引导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本文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为例,介绍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建设、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一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专业定位与昆明市轨道交通发展紧密结合
专业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行业发展培养专门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主要通过科学的专业定位加以体现。同时,科学的专业定位也是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条件,需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和人才需求分析。自2013年4月以来,地铁1、2号线南段开通,昆明正式进入了轨道交通时代,轨道交通的蓬勃发展急需大批的城市轨道交通专门人才,同时,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通过广泛调查与深入研究,我院紧密结合昆明轨道交通发展的情况,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专业建设依据地区轨道交通发展的需要,从培养本土化人才入手,主动出击寻求与昆明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的合作途径,共同探索专业定位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密切关注地区轨道交通的发
展现状和动态,适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
二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建立系统化的岗位课程体系
“服务需求、就业导向”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基本原则。我院坚持“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办学理念,对典型专业工作岗位的社会性、稳定性、规范性、群体性和目的性进行职责分析,同时对职业能力的工作范围、工作程序进行职业分析,从而确定该专业的工作岗位定位,以及相应的职业能力。课程体系的构建始终围绕学生的职业岗位定位和职业岗位能力进行,使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与职业岗位定位实现了“无缝结合”。首先,学院成立了以来自行业、企业的专家及学院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讨论确定专业定位,共同开发课程,遵循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原则。其次,规范课程体系的开发流程。学院教学团队按顺序分别进行专业论证、职业岗位分析、岗位职责分析、岗位能力分析、知识技能分析、知识技能模块重组等工作,根据专业定位、典型岗位、岗位职责、岗位能力构建知识技能模块和课程体系。在课程开发、研究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等专家优势资源,全面分析专业领域的职业岗位,深入研究涉及的各种岗位和各项岗位能力,突出岗位能力所要求的实际技能,以确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最终形成“以岗位工作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并非恒定不变的,而是按企业需求来设置,随企业变化而调整。一方面,以充分的市场调研为基础,加强培养核心技能的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主要从企业入手,并以岗位设置为依据,聘请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经验丰富的企业骨干,担任专业教学委员会的委员或实习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并邀请其参与审议专业教学设计和研究课程设置等工作。另一方面,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完善综合素质培养的课程,构建“德、技、力”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目前,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任选课程等课程模块已基本构建成型。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多次调查、研究和论证,与相关企业专家共同研究社会、企业的人才规格需求,从而调整和精简了部分专业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内容,增设了兼顾学生多方向就业渠道、拓展职业能力的课程,如创业指导、基础会计、物流管理、公共关系等,这一举措既拓展了学生的职业能力结构,又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灵活性和就业竞争力。
三 强化校内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完善工学结合的实训体系
强化校内实训基地内涵建设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学生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完成岗位技能训练,从而实现专业理论知识的“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转化和升级”。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突出高职育人特点,注重岗位技能培养,强化实训基地内涵建设,模拟真实的职场氛围、真实的岗位训练和企业文化,在实习实训教学课程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安排、实习实训管理、实习实训安全保障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提高实习实训效果。通过强化实践教学建设,为学生提供功能完善、高度仿真、符合课程改革方向和职业认知规律的实训环境,充分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岗位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学生通过在这种职业环境氛围下的训练和熏陶,在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团队意识、组织与纪律观念等多方面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加快学生向员工的角色转换,为其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提供实质有效的帮助。
四 以校企深度融合为基础,建设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
改变以往企业投入设备在学校建实训室的模式,学院与昆明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是将实训基地建在企业,校企双方共建、共管、共用,该合作项目的意义在于实现了企业与学校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厂中校”开创了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提高了职业院校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缩短其成长周期;学校培养与当地企业需求直接挂钩,避免人才培养的盲从性;加强校企合作,利用企业现有设备设施,破解了学校“硬件”滞后于生产应用的“瓶颈”。总之,“厂中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实现了企业与学校的深度融合,能使实训基地发挥更好的社会效益。
为了确保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能够充分发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功能,校企双方经过协商后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书,规定了双方合作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实施规范的管理机制。另外,校企共同制定了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实习指导教师手册、学生实习手册等实习实训管理制度,按照企业相应岗位能力要求的标准共同考核学生。在实习实训的过程中强化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严格考勤和考核,要求学生自觉遵守实训基地的安全、保密等规章制度及员工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在实训期间即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五 以岗位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建设双师结构的师资团队
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旨在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教师队伍是保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适应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教育的教学团队是专业建设的需要。
篇8
【关键词】矩阵组织结构;新人;质量监督;高效
引言
由于事业单位面临改革,其人员在很长时间里实行了冻结,这就使得各事业单位的人手极度不足。2009年,上海市闵行区莲花南路莲花河畔小区一幢在建13层楼房发生倒塌,2010年上海市静安区余姚路一栋高层公寓发生火灾,这两大事故的发生把土木工程的安全质量问题又抬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此,近两年来上海市各大安全质量监督站开始大量招录新人。以上海某个区安全质量监督站(以下简称“A站”)为例,从2013年到2014年间,新进人员就达到了8人,而A站现有日常监督的人员总共只有22人,这就是说新进人员占总人数已经超过了1/3。
上海市大部分区县监督站的管理模式接近直线式管理,在这种监督模式下,站长总负责,监督组长负责具体项目的备案制管理,每个监督组有相对固定的专业监督人员。这样的传统模式,在这么一大批新进人员的培养上显得束手无策,而且日常的工作也受到了影响。
矩阵组织结构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被现代工程实践证明是一种成功的组织结构模式。项萍[1]详细论述了矩阵组织结构可以有效提高EPC项目总承包管理的执行效率。朱戴[2]则初步探索了矩阵组织结构在工程质量监督中的应用。本文以A站为例,针对这种新进人员较多的情况,探索了矩阵式管理可以带给质量监督机构的高效性。
1.三种组织结构模式的比较
1.1线性组织结构
线性组织结构是最为简单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如图1。这是一种垂直式领导方式,每个上级部门只能对其直属的下级部门下达命令,每一个下级部门也只有一个直接的上级部门,这种组织结构以权责明确,指令唯一而见长,但是其不足在于权限集中,结构呆板,缺乏弹性,没有协作意识。
1.2职能组织结构
职能组织结构是一种传统的组织结构模式,如图2。每一个上级部门可根据它的管理职能对其直属或非直属工作部门下达工作指令,因此,每一个工作部门可能得到多个上级部门下达的工作指令,就会产生指令源矛盾。这种组织结构优点在于管理的专业化,不足在于指令的矛盾性。
1.3矩阵组织结构
矩阵组织结构是一种较新型的组织结构模式,如图3。在这种组织结构中,最高指挥者下设横向和纵向两种不同类型的管理部门。每一项纵向和横向交汇的工作,指令来源于纵向和横向两个部门,就产生了两个指令源,当两个指令源发生矛盾时,由最高指挥者进行协调和决策。这种组织结构模式有利于纵向部门和横向部门的协作和配合,方便各方力量的协调工作,提高了人员的使用率,组织结构灵活,人员弹性大。
通过以上的比较,可以知道线性组织结构是一种长官式组织模式,强调的是命令的绝对执行,这在军事系统中应用广泛;职能组织结构是一种专业分工细致的组织结构模式,这种组织结构在中国的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仍在大量应用,但已被实践证明工作效率不高;而矩阵组织结构则更多强调的是分工和协作,这在一些大的组织系统中已初步证明是有效的,值得探索其在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中的应用。
1.4矩阵式质量监督模式对于组织结构管理的优化
传统的监督组管理接近线性模式,如图4。在这种监督模式下,主要是监督组长负责制,监督组长负责受监项目的到位式和抽查式监督安排,组内人员相对固定,对于项目的程序性及实物性管理权责明确,但是这种模式下专业人员之间缺少分工协作、交流以及统筹安排。对于矩阵监督模式,如图5,人员实际上并没有增多,每一个人既可以是专业组里的人员,同时又是联络组里的人员。联络组作为一个项目的程序性管理机构,可以保证备案制工作的有效完成,而专业组却又可以发挥充分的作用,保证实物抽查的专业性。这种管理弥补了线性组织结构里专业人员的固定性,很好地发挥了团队的作用,增进了分工协作,把专业的重要性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提高了人员的利用率,发挥了人力资源的潜能。
2.矩阵式质量监督模式对于培养新进人员的优势
2.1新进人员专业知识上手快
在传统的直线式管理模式下,新进人员分到监督组,就有监督组长对新进人员负责,通常的监督组长都是管土建质量的,而新进的人员则有土建资料、土建质量、水电安装,这样就使监督组长不能对新进人员实行导师式管理,而新进人员会安排跟组里其它监督人员当徒弟,师父则由于其权力的局限以及自身工作职责的严重性,不会轻易把工作交给徒弟来做,徒弟也就不能很快上手。而如果是在矩阵模式下管理,新进人员都分入专业组里,那么专业组长就要对新进人员的培养负责,同在一个专业组里,平时的交流方便、民主,有利于知识的最大化利用,新进人员的知识和经验也能够得到很快加强。
比如对于水电暖安装来说,A站现有业务熟练的监督员2名,新进的水电安装员工也有2名。这2名新进人员是分入不同的监督组里,分别跟着2名熟练人员的,新进人员平时的安排都是跟着监督组走的,但这2名业务熟练的水电安装监督人员有时则需要进入其它组里项目(站里水电安装人员不够),这时候新进人员则是留在自己组里。新进人员对于业务的学习完全处于被动,没有计划性和系统性。而如果是矩阵式组织结构,这2名熟练人员和2名新进人员分入安装监督组里,熟练人员作为组长和副组长,分别成为他们的师父,这样就可以有计划地进行节点式抽查传授,比如基础阶段的防雷接地,师父带徒弟进入现场,对于不同的基础抽查5~10次,基本上应该注意的问题都能看清,在加上事后的专业交流以及规范的解读,对于一些简单形式的基础,如果师父抽不开身,徒弟就可以独挡一面了,师父的工作可以有所分担,安装专业组的力量也很快有了补充。同时新进人员在专业组里平时耳闻目染的都是和自己专业有关的工作,请教问题也方便,这可以大大加速他们的成长。
2.2培养职责明确
在传统的监督组管理模式下,监督组长对新进人员没有知识传授义务,师父对新进人员没有管理权,这就使新进人员的培养落不到实处。而在矩阵监督模式下,对于A站来说,每个组有2名新进人员,新进人员分到专业组里,专业组长是新进人员唯一的直接上级领导,一方面,专业组长有权力根据辖区内所要监督的项目、专业组内人员的经验和水平情况,统筹安排不同层次的人员进入不同难度的项目进行日常抽查。另一方面,专业组长不仅有培养的职责,而且他们需要不断加强自身队伍的建设,所以他们就会把培养新进人员作为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来考虑。新进人员会因为业务和事务的直接上级领导是同一个人而易于听从指挥,他们也可以有计划地学习,可以向专业组长吐露心声,建立良好的师徒关系。专业组长的权力和责任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实现了对等,对新进人员的培养职责也才真正明确到了实处。
3.结语
综上所述,矩阵组织结构有利于员工分工协作,可以发挥团队的作用,有效挖掘人力资源的潜能,从而优化质量监督机构的组织管理。在培养新进人员上更是胜出一筹,在矩阵式监督模式下,新进人员专业上手快,培养职责明确,人员力量很快得到加强。所以,矩阵组织结构可以提高质量监督机构的管理效率,尤其对于新人较多的单位,更是具有高效性。
参考文献:
[1]项萍.矩阵式组织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应用_基于工程公司改革实例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4,32-33.
篇9
关键词:支教教师 教育教学教育理念教育交流
支教是一项光荣的使命和工作,但在实际的支教过程中,因为支教教师一般来自于条件较好的、教学质量较高的地区或学校,往往在教育理念层面与支教地区学校存在一定的差距和矛盾;而支教教师的身份,又容易产生与本校教师之间的隔阂和自身的优越感,产生学校对支教教师管理上的不适;支教教师的短期工作时间往往也容易引起工作适应方面的问题。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支教教师,超越而不局限于行为的崇高,做出相应的实绩。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笔者认为以下方面是支教教师必须注意的。
一、奉献。但要注意方式
我国的支教,源于现实教育中的校际、地区之间的教育质量差距。一般都是从教育水平较高的地区或学校抽调教师支援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或学校。支教行为对于社会来说,是一项长期的行为,但对于具体的支教教师个体来说。一般都是短期行为,普遍为一年至两年。支教无疑具有典型的奉献意义,是支教教师放弃较为舒适的条件,离开原来工作的学校和自己的家庭,前往条件较为艰苦、教育质量较低的地区或学校。奉献意味着崇高,但支教教师在奉献行为的背后,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能以一个奉献者自居。在具体的工作环境中,没有人会喜欢一个以奉献者自居的同事,因为以奉献者自居本身就是在心理上把自己置于一个优越的地位,这在与支教学校教师的交往中往往会潜在地转化为外在的优越感,这是任何人都十分厌恶的一种社会交际心理。奉献意味着崇高,但更意味着付出和实际的工作业绩。相对来说,长期扎根于落后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实际上比支教教师更值得尊敬。前者是数十年的付出,而后者仅仅是短期的工作体验。另外,奉献的心理还往往潜在地降低自身投入教育的热情。因此,支教教师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奉献但不需要别人的感激,需要感激的奉献本身就不是奉献,而是功利的投机。
二、注意平等交往
支教教师往往来自于经济、教育水平较高的学校或地区,在社会地位上相对于支教学校教师来说较高,在教育理念、自身学历、教育能力上可能超过被支教学校的普遍水平。所以支教教师在工作中,一定要持平等心理,与本校教师平等交往,协调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事实上,贫困地区也有很多极为优秀的教师,其水平也并不一定低于支教教师,如果以一个高学历者、优秀教师、城市人自居,这将严重影响支教教师与学校其他教师的交流和学习,从而在工作中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支教教师需要的是放低身份架子,把自己看作是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和普通教育工作者,主动融入学校的大家庭中,这是支教工作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三、多参与学校的活动
因为支教工作一般时间较短,往往支教教师刚刚熟悉学校的工作和环境,就到了结束的时间。因此,支教教师需要尽可能多地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这对于成功的支教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正是在参与学校的教研教学活动中,在参与各种会议和生活中的各种活动中,支教教师才能够深刻地理解学校的教育文化心理和本校教师的教育理念,了解学生的学习规律,才能够在这些活动中学习到本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艺术和经验,同时,也才能把自己的理念和教育教学经验、体会与支教学校的教师交流、分享。这些不论是对于支教教师个人来说,还是对于支教工作,都是大有裨益的。多参与学校活动,还能够使支教教师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心理上更快地融入校园文化中。
四、在工作中多做少说
基于学历、教育经历和教育环境的区别,支教教师在教育理念和具体的教育行为上往往与学校教师之间有着较大的差距和区别,如果不注意,有可能产生矛盾和隔阂。一方面支教教师如果认为本校教师教育理念落后、学校管理不善,自己作为一名支教教师,有必要也有义务指出来以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和提高,但要讲究方式方法;另一方面本校教师往往对于支教教师的行为情感大于理性,学校领导也可能认为支教教师幼稚,不切实际,甚至认为影响了自身的领导权威。因此,作为支教教师必须认识到,每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校情,学校的教育水平和理念不一定完全合理、优秀,但一定有其合理的一面,它至少是很多教师的经验的集中体现,支教教师必须抱着尊重的眼光去看待。实际上支教教师的意见也不一定正确,因为外来者往往也是带着有色眼镜的。在工作中,支教教师最重要的是多做少说,用自己的业绩而不是自己的语言去说服别人,如果自身的工作确实出色,无疑学校教师会心悦诚服地向自己学习,如果仅仅局限于语言的评判和批评,这往往会造成很大的麻烦。
五、正确对待教育理念的分歧
一般情况下,支教教师有着相对较好的教育理论基础,容易迷信自己的教育理念,从而认为自身拥有较高的专业权威。这是要时刻提醒自己的。支教教师必须认识到,教育理论并不能提供一个适用于任何环境中的完美的教育模式,教育理论必须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必须对教育现实进行具体分析,虽然很多教育行为本身不合理,不科学,但也可能有其存在的价值,能存在的自然有它背后的原因和基础。在这方面,我们需要的不只是深厚的教育理论基础,还必须有着尊重实践和经验的态度。关注现实,调整自身的教育行为,这是支教教师必需持有的一种心态。
六、多与班主任沟通
在学校中,班主任一般都是最为熟悉学生情况、影响力最大的教师。对于仅仅到校工作一两年的支教教师来说,尽快地融入和熟悉班级教学情况无疑非常重要,多与班主任沟通,这是最为便捷的手段和渠道。一个不了解学生的教师是不可能成为优秀教师的,而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特别是在遇到教学问题时,班主任的帮助往往是极其有效的,与班主任的沟通,至少能够保证正常教育教学的进行和开展。
七、少说“你们”,多说“我们”
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支教教师要调整好心态,在内心深处一定要把自己看作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千万不要以外来者自居。特别是在工作中,一个经常说“你们”而时刻提醒别人自身身份的人是令人厌恶的。因为在说“你们”的同时,实际上潜伏着自身的优越感,体现着与别人保持距离。而这,往往可能招致本校教师和学生的反感,存在着这样的反感是教学行为可能失败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的心理是支教教师的心理必备。
八、注意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支教教师工作时间的短暂和没有相对严格的考核制度,使支教教师往往能够拥有比原来教师与学生之间更为紧密的关系。不同的教育理念也可能会在学生管理上有着与前任不同的风格而得到学生的喜欢。这既是支教教师的优势,但也有可能成为问题之源。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既可能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促使教育教学行为的高效化,也可能降低教师的自身权威,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所以支教教师要注意与学生保持必要的距离,以免引起纪律失控,为后面教师留下大包袱。
九、注意理解学校文化与管理思路
每个学校都有着自身的特色和文化,需要外来者用心去思考和体会,以调整自身去适应新的环境。支教教师不能想当然的以自身以前的教育文化的认识去参与新的环境,必须在理解新的学校文化环境的基础上,对照自身的教育经验与技能予以调整。不一定要完全适应新的教育文化理念,但必须要在大的方面不与新学校的教育传统有过多的冲突。只有这种适度的调整,才能带来新的教育文化,同时也能够保证学生的适应性。
十、对支教学校的学习与指导
篇10
XX年11月14日下午,作为志愿者,我和其他志愿者一同来到了济南市十里河小学进行志愿支教活动。支教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这次由山东大学创行组织的以“脊柱健康”为主题的支教活动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和机会,在此深表谢意。虽然只是短短一下午的支教活动,我却真切地体会到了支教的巨大正能量。
来到十里河小学门口,看着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整齐地排着队走进校门,我不禁想起我的小学和那群可爱的小伙伴们。班主任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三年级一班的教室外,站在门外看到那些孩子时,他们的眼神还是有些陌生而又害怕的。但当我们说明来意后,孩子们的眼睛瞬间变得炯炯有神,热烈的掌声也随之响起。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深深地震撼了我。
课堂上,为了让孩子们易于理解,我们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孩子们讲述了导致脊柱受损的原因以及脊柱受损的危害,同时专门安排一名志愿者演示孩子们平时的不良习惯。每个孩子都挺直腰板,聚精会神地听着我们讲课。故事讲完后,我们还设置了抢答环节,孩子们的热情更加高涨,每当一道题目展示在屏幕上,近乎所有的孩子都会高高地举起手臂,那场景一直留存在我脑海中,感动着我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课堂最后,我怀着不舍的心情与孩子们道别并保证下周再来给孩子们上课。
通过这次支教活动,我感受到支教其实是一次爱和善的启蒙。大爱无形,大善无声。涓涓细流般的小爱必将汇成如江河湖海般广阔的大爱,微尘般的小善终将积淀成如大地般厚重的大善。小学生需要善和爱的播种和滋润,大学生需要爱和善的照耀和灌溉。为了传递给孩子们最本质的真、善、美,我的支教之旅还会继续下去……
- 上一篇:应急局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 下一篇:大学生乡村支教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