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践收获及感悟范文

时间:2024-03-27 18:03: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实践收获及感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实践收获及感悟

篇1

一、劳动实践基地建立的缘起。

今天的小学生承载着明天的希望,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然而,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加,家长对孩子的宠爱之风日益盛行。“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学生比比皆是,甚至在我们农村也屡见不鲜。如此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警惕。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达,我们的下一代肯定不是每天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旧式农民的翻版了,但是中华民族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坚韧不拔的品质,却是我们生活的精髓,不能随意丢弃。xx是著名的“银杏之乡”,银杏是xx的名片,是学生最熟悉的树种。为了抓好民族精神的教育和培养,真正将新课程的理念全面贯彻落实,让延续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文明历史得以发扬光大。我校建立了以“银杏园”为劳动实践基地,以“银杏的栽培”为校本课程的劳动实践活动。

二、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最终让学生热爱劳动,感受劳动的快乐。”是我校课外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我们认为学生的素质不仅是基础文化素质,而且还应包括各种体力、能力和知识面,包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只有全面地进行教育教学行为,才会让学生形成坚韧不拔、吃苦耐劳、乐观向上、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风貌,才会形成客观看世界主观去努力的良好人格。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之间相互沟联,缺一不可。知识与技能是骨架表皮,方法与过程是血脉筋络,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灵魂思想,学生的知识与技能除了认真学习书面教材以外,更需要课外的社会资源的大量补充,才能有机地结合社会理解课文,理解社会,形成能力,造就人才。

三、组织管理及实施。

为了更好地领导开展学校劳动实践活动,开发课程资源,让学生有全面发展的机会,学校组织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劳动实践基地领导小组。制定了详实可行的计划,并选派沈军、常勇、刘国兵三位老师担任劳动实践指导老师。老师学生一起干,全员参与,分工合作,老师教学生,学生教学生,互帮互学,教学相长,营造劳动实践氛围,让大家在劳动中快乐,在快乐中成长。。

四、收获和成果。

篇2

《中庸》记载:“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孔子说:“仁爱就是将爱父母放在第一位。”只有爱父母,才会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爱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既受到父母的呵护,享受父母无尽的爱,又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心胸狭隘,只懂索取。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在情感上能“感受爱”,思想上能“理解爱”,行动上能“回馈爱”,依据辽宁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爱于心・践于行――走进仁者・学会感恩”的主题活动要求,结合我校“仁孝教育”的办学理念及小学五年级学生的特点,决定开展以“感恩父母,重在行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体会仁者的深刻内涵。

2.通过问卷调查、采访、家庭生活技能体验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体悟到人间真情,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感恩,通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帮妈妈分担家务劳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三、活动过程

此次活动分成三个阶段进行,它们分别是:

第一阶段:确立主题,制订方案

第二阶段:展开调查,搜集资料

第三阶段:交流汇报,成果展示

1.设计主题活动方案

(1)学生根据一定的要求,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自由组合成活动小组。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主题,初步讨论、设计活动方案。(教师随即以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各小组的活动)

2.展开调查,搜集资料(理解父母之爱)

(1)按预定的方案实践,可将过程进行录音、拍照、摄像。

(2)行动实施,进行调查、采访、体验,做好调查记录,写好体验日记、感悟等。

3.交流汇报,成果展示(回馈父母之爱)

我们已经展开了一系列关于“感恩父母,重在行动”的实践活动,同学们都有了不小的收获,你愿意和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收获吗?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各组同学们的收获!父母的爱是遮雨的伞;父母的爱是一阵清凉的风;父母的爱是滴落的泪水……我们都有自己的父母,无论将来身处何方,父母都时刻把我们牵挂!

篇3

我们在下乡实践的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活力,为农村带去了新知识。我们每天都在忙碌地调研,支教,把热情挥洒在这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践行我们的诺言。在服务期间,我们深切感受到农民在平时劳动中总结的种植经验,令我们收益颇多。这短短的七天,我和村民们结下了深深的情缘。

通过此次下乡,我有如下收获:

一.“三下乡”的意义

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必由之路。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努力缩短自身成长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距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见世面,长才干,这对我们青年大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利于了解国情。我们出生在改革开放的大浪潮之下,成长在邓 --理论不断发展的年代,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单从课堂上是难以深刻体会到的。因此我们必须走向社会,深入农村,去深刻地了解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生活现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真正在实践中深化对邓--理论的认识,深化对改革开放的理解,提高对xx所提出的“八荣八耻”精神的理解。

有利于体察民情。淳厚民情和朴素民风中的情感滋养,是难以尽得于书本的;贫困母亲脸上的愁容和失学儿童眼中的渴望所激发的力量,难以取之于校园。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坚实的土地,贴近农民的心,才会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才会真正把成长的根深深植入祖国的沃土。

有利于增长才干。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历来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磨练意志,砥砺品格,把学得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实践充分证明,社会实践促能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从与人民群众的广泛接触、深入了解和亲切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无数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随之增强。在实践中,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认识能力也有较大的提高,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会大大的提升。

我们在通过大学的学习后,要想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有用之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一定准备.这也是我们参加"三下乡"活动的目的之一.

二.农家生活感悟

1、农村是一个使人心情趋于平静的地方;

2、与农民多沟通可以使我们打心底感觉到最淳朴的真诚,

3、安全问题应该是农村的一个隐患,相关部门应做好农村治安管理工作;

4、做农活掌握时令非常的重要,应引导农民按时令进行生产;

5、一个村屯与另一个村屯虽近但农作物却有很大的不同,因地制宜很重要;

6、农民富裕后,脑子里想的是怎样用农业收入来进行生意投资,相关部门应注意引导;

7、民风民俗的形成,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会有大的改变。

8、要像农民那样真诚待人事物、踏实做事。

篇4

关键词:耕乐园;科学课程;整合;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3-0042-01

科学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尤其是动植物单元的教学,需要我们教师能够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实践和体验。然而,现实中的种种困难往往阻碍了科学教师的步伐,除了最近的校园,哪儿都去不成。校园有校园的局限性,那整齐一致的花坛和现代化的塑胶场地,并不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好去处。值得令人欣慰的是,学校开辟了一块可以专供学生种植用的“耕乐园”,给科学教学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如何将“耕乐园”与科学课程有效地整合起来,让“耕乐园”更好地服务于科学课堂,值得我们思考与实践。

一、充分利用“耕乐园”,辅助课堂教学

1. 科学课堂进耕乐园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我们将科学课与“耕乐园”很好地整合起来,根据学的需要,把科学课堂搬到“耕乐园”,让学生亲身去读大自然这本活的书、动的书,到大自然里去实践,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比如在“种植我们的植物”这一课,学习了播种方法及养护、观察凤仙花的注意点后,给每个小组发凤仙花种子(保证每人一粒)和播种用的小铲,然后带领学生来到“耕乐园”,让他们像农人一样体验播种的乐趣。每个小组都在自己播种的地方做上了记号,并且做好分工,轮流照看。在大自然中,在“耕乐园”里,孩子们变得多么活泼,他们身上似乎多了一份责任,他们对凤仙花的观察热情似乎比以前的孩子更加积极,他们成了“耕乐园”中的常客。我想,教学效果已经达到了。

2. 科学种植延伸课堂

陶行知先生提倡:教学做合一,以做为中心。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我们的科学课也是如此,需要手脑并用,真正做起来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在科学课堂上需要用到很多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等等,科学课程与“耕乐园”整合起来之后,教师就可以事先带领学生去种植相关的植物,需要用的时候就可以到耕乐园中取,这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做法,使得科学课堂无限地扩大,让学生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同时在课堂上所研究的植物,也可在课后进一步探究。比如“种子的萌发”这一课,学生在课堂上研究已经发芽的蚕豆、黄豆、油菜等种子,课后还可到耕乐园中进行种植,继续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并且做好观察记录。这使科学课堂得到延伸,使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巧妙运用“耕乐园”,开展课外活动

1. 课外种植亲历探究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教学应当是开放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通过课外的种植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经验,培养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能力,在活动的过程中,还可挖掘学生的特长,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学校根据当地农作物的分布情况,选择了红薯、小麦、大豆、玉米、蚕豆等粮食作物,选择了丝瓜、茄子、青菜、萝卜、菠菜、黄瓜、西红柿等蔬菜作物,选择了向日葵、棉花等经济作物,供3~5年级每个班选择并种植,并且每班所选农作物各不相同。然后各班根据自己班级情况,安排同学定期对农作物进行浇水、施肥、除草等管理,还对农作物进行观察记录、写观察日记等。经历这样一个种植的过程,同学们的收获都特别大,这是他们在课本上永远都学不到的。很多科学的探究精神在慢慢滋长,很多科学的素质素养在慢慢提升。

2. 金秋收获感悟生活

贴近于学生生活的课外活动,往往最受学生欢迎,也最能够锻炼学生。“耕乐园”里最受学生喜欢的课外活动,莫过于金秋的收获节了。那是学生经历耕种的辛劳之后,进而享受劳动果实的幸福时刻。每次活动学校都会设计一个活动方案,先由科学老师组织四年级的学生了解不同的植物供人们食用部分的名称,然后由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带领四年级各班同学进入“耕乐园”进行采摘活动,比如:采玉米、挖红薯等。接着带领部分学生将劳动所得的果实进行清洗,部分学生来到“食尚小实践”基地自己动手添火、下锅,进行烧煮,体验劳动的乐趣。其他学生则在食堂或操场上开展农作物知识趣闻竞答活动。等烧煮完毕,将锅子端进食堂,大伙儿一起品尝香喷喷的劳动成果,体验食物的美味,个个都乐开了花。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深深体验到了学习中的生活味,让生活与教育结合起来,增加学生的阅历,锻炼学生的能力。这不仅是劳动教育,更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耕乐园”与科学课程的有效整合,打开了学生学好科学、用好科学之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也为科学课程的更好实施提供了保障。我们还将继续努力,致力于“耕乐园”的建设,让“耕乐园”能更好地为科学课程服务。

参考文献:

篇5

小学美术课程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我认为,要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地穿插感恩教育,就必须从美术作品的欣赏教学中入手,尤其要借助作品本身的力量,充分挖掘其中的感恩教学资源,以情动人,让学生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心灵的触动,不由自主地产生感恩情绪。由此可见,在作品欣赏的时候,我们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们营造感人又真实的作品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引导他们由境及人,展开联想,多让他们说一说,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多让他们想一想,如果我是作者,我会怎么表达。在欣赏过程中,我们要留心学生的情感变化,尤其要关注学生在接受感恩教育之后的细节变化,如表情、动作、表达等,以此渲染感恩教育氛围,陶冶学生们的审美情操,强化作品中感恩教育的感染力。教学浙人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童谣童画》的第一课时中,为了自然而然地将童谣与童画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我在教学导入环节选用了动画视频的方式,以一首记忆力的《摇到外婆桥》导入教学。在课堂开始后,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这首童谣的动画视频,引导学生在悠扬熟悉的歌声中,找回属于自己的童年记忆。在“歌声忆童年”这个环节中,我从歌谣中的“外婆”入手,启发学生们打开自己的心门,去找找童年里喂我们吃饭的外婆,拉着我们过马路的爷爷,给我们讲故事的奶奶。在回忆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渗透感恩教育,引导学生们由童谣联系到自己的童年,让他们明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无私奉献的爱浇灌着他们的茁壮成长。在这个谈歌谣、看视频、说回忆的教学导入中,我发现,很多学生都能够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在积极的发言中真诚地流露自己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老长辈们的感恩之情。

二、在作品讨论中加深理解,增强感恩意识

小学生天真可爱,他们在家里备受宠爱,在社会备受关注,在学校备受呵护,他们并不是缺乏爱心,只是沉浸在爱里的他们还不太懂得什么是“恩”。因此,我认为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借助作品本身,通过作品所反映的生活现象、所表达的人物情感、所运用的表达方式,强化学生们内心深处的感恩意识,提高学生们对感恩之情的认识与理解。我在美术教学中,就非常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想象,并在问题的引导下,组织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相应的讨论活动,尝试让他们在各抒己见的智慧碰撞中,真正收获感恩知识的教育。教学浙人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收获的季节》这课时,我发现,现在的小孩子生活优越,且大多生活在城镇,他们对“收获”这个概念并没有什么深刻的理解与体会,缺乏“感谢大自然馈赠、感谢劳动人民创造”这样的情感体验。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我首先从季节——秋天这个关键字眼入手,引导学生们从体验秋天的美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想到她的美不仅仅在于她的景色,更在于她是一个承载收获的季节。为此,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秋天景色的图片,并播放秋风秋雨的音频,让学生们在视听冲击中强烈感受秋天的气息,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说一说秋天的美丽体现在哪里。在讨论分享中,我从学生们的回答——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中,自然而然地导入主题,并引导学生们再次思考,为什么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在这样的季节里,我们要感谢谁?(在教学引导中,鼓励学生们自主讨论,渗透感谢大自然、感谢劳动人民的教学内容)。

三、在作品创作中融入情感,推动感恩实践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与创造性。美术作为一门基础性艺术课程,不仅十分关注学生艺术修养与审美情趣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艺术兴趣与创造能力的开发。我以为,要在美术课程中渗透感恩教育,见效最快的方式,就是在美术实践中开展以感恩有关的创造性活动。通过活动的方式,让学生把心中所想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以绘画、手工DIY、剪纸、折纸等个性创造方式,将自己对感恩的感悟转化为具体的实践。值得一提的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们将自己的个性创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得我们创造的作品更加富有人情味,更加精准地表达感恩之情。同时,这样的引导,还能够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们践行感恩教育意识。还是教学《收获的季节》这一课,在讨论教学的铺垫下,学生们对于“热爱大自然,感恩大自然馈赠;珍惜粮食,感恩劳动人民创造”这样的感恩之情已经有了更深的体会。在这样的感恩氛围下,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们在缓缓的背景音乐中,开展展开绘画创作。在这个创作过程中,我鼓励学生们多动动脑筋,怎样才能让我们的绘画颜色更加饱满,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独特,尤其要求学生们在绘图的过程中,要加入自己真实的情感,把自己对秋天的赞美与对大自然、对劳动人民的感恩之情呈现在图画中。在之后的作品交流中,我组织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推选出一名学生作为代表,对本小组的绘画意图进行讲解,从而将“感恩”二字不显山露水地渗透到美术实践教学中。

四、在作品反思中延伸课堂,促进感恩行动

篇6

一、体验教育与“雏鹰争章”活动相结合

在实施“雏鹰争章”活动中,我们认为应该贯彻体验教育思想,深化少先队的中心活动。雏鹰争章活动的激励机制对队员们有着极强的吸引力,我们将这项活动与课堂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实施争章过程中,大队部将定章---争章---考章--颁章--展章---护章这六个环节做为基本操作程序,强调队员在各个环节中获得真实的感受,使争章作为激励手段,深入课堂,在服务于教学的同时,提高队员能力和素质。定章是基础,要注意从实际出发,争章是关键,抓住教育过程和效果,考章是检验,颁章是一种激励手段;展章是强化过程,增强队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护章是再教育,促使队员不断进步。在实施中,放手让队员自己策划,组织和实施争章项目,鼓励他们在一个个具体问题的实际解决中去完成内心的体验,让队员在每节课上都能体验“我能行”。

1、结合“远足章”、“自强章”开展“红领巾远足活动”。

为了加强和磨练队员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能力,我们在各小学举行了远足活动,队员们在负重三公斤,徒步十六公里的拉练中,越过十五米长的独木桥,进行了三公里草地行军和十三公里的公路行军,队员们经受了磨练、锤练了意志,同时体验到了克服困难后的喜悦心情。

2、让雏鹰争章走进课堂

为了让小队员们能够更好的学习文化知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各校结合实际情况让争章活动走进课堂如语文课上争戴“朗读章”、“阅读章”、“写作章”等;数学课争戴“口算章”;电脑课争戴“电脑章”;英语课争戴“口语章”“背诵章”等,“自信章”“自力章”“勤奋章”则可通融各学科之中,通过争戴“课堂章”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在课上认真听课,积极发言,一枚枚奖章都是对队员做出的肯定,每一次老师的赞许为他们树立了新的信心。当奖章印在手册上时,奖章的背后那一次次亲自体验和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也印入了他们的脑海。

3、实施绿地工程,开辟获章新途径。

我们利用各校少先队具体实际情况组织实施了劳动实践活动-----绿地工程,并与达标争章活动,体验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效果显著的中队在校园中开辟农劳技基地,组织学生种植花草、农作物;有的队员在家长帮助和指导下开辟一块一平方米的家庭绿地,在绿地成果展览会上,队员们将自己种植收获的豆角、茄子、西红柿等作物展示出来,并进行成果交流,从中体验劳动的辛苦及收获的喜悦。通过实施绿地工程不仅将种植章的争章、考章融入趣味盎然的活动当中,而且培养了少先队员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劳动意识。结合争创“环保章”,开展了“绿色小天使”体验教育活动,组织队员植绿、护绿,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体验教育与“手拉手”互助活动相结合

在“手拉手”活动中,贯彻体验教育,是引导少先队员在互相学习的情感交流中,切身感受小伙伴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切身感受同龄人之间的真挚情谊,切身感受城乡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改善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体验做人的快乐,增强社会责任感。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手拉手朋友,有的在本校,有的在学校间,一封填充交友信的发出,寄托了队员们真挚的情谊。我局第二小学九五年与根河市第一小学建立了“手拉手”联谊关系,几年来,两校辅导员、少先队员互助、互学、互比、共进,在“手拉手情系小伙伴”活动中,两校队员相互为对方贫困小伙伴捐书及学习用品,队员们体验到了友情、真情带来的喜悦。我们开展“奉献一片爱心,共同拥有金色童年”活动。我们利用广大队员纷纷献出一份爱心为患白血病的李春丽同学捐款一千余元,还经常写信鼓励她,使她增强了战胜病魔的勇气和信心。感情上的贴近,心灵上的沟通,使李春丽同学体验到了人间的真情,使更多的队员体验到了助人的快乐。通过手拉手小伙幸使每个孩子都有了更深的感悟,让他们懂得为伙伴送去爱心,送去温暖。

三、体验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任何一个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获得真才实干,无不需要积极的内心体验,而孩子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取知识、技能,提高素质。孩子们走入家庭、走进社会,参加着一次次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获得了更深的感悟。

1、在家庭生活中体验

根据学生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况,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鼓励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开展“当一天家”活动体验买菜,做饭、打扫卫生,体验做父母的辛苦,获得家庭生活的真实感受,培养队员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加深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学会了为父母分担解忧。

2、在学校生活中体验

我们通过开展“今天我当班主任”活动培养队员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尊师守纪、勤奋学习的自觉性。让队员们体验老师工作的辛苦,懂得尊敬师长的道理。一些淘气的孩子在经历了班主任的工作后,体会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和工作的辛苦,纷纷表示要在今后认真听讲,做一个好学生。中、小队干部轮流制,使每个队员都体验到为同学、为他人服务的快乐,同时学会了与人相处,融洽了同学之间关系,使队员在实践中获得了体验。

3、在社会生活中体验

组织队员在社会中寻找“岗位”为社会服务,是我局开展体验教育的又一举措。通过建立“红领巾安全监督岗”,组织队员们担任“小交警”利用双休日协助交警叔叔站岗执勤,使队员体验到交通管理工作的辛苦和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绿色天使”小队以“保护家乡的青山绿水,留给家乡一片洁净的天空”为口号,利用课余时间,清扫街道白色垃圾,有的中队开展了“寻找街头错别字”、“消除非法张贴物”等活动,通过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感受到助人为乐的自豪和快乐。

篇7

根据东北师大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6省14县的17所农村初中学校进行调查显示,平均辍学率超过40%,离3%的控制辍学率的标准远远超出。中小学生辍学率居高不下,严重制约我们国家教育的整体发展、地区经济的振兴以及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由于农村地区实用型技术人才缺乏现象很普遍,所以辍学给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原因是大量农村存在经济负担家庭中的孩子辍学,使得现在农村的教育发展迟缓,学生的文化程度低。另外社会上存在过多的辍学学生,由于缺少必要的管理和约束,整日无所事事,不仅影响了自身发展,还给社会治安和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带来了负面影响,甚至有的还走上了少年犯罪的道路。可见,辍学对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教育发展的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二、劳动实践教育及其发展水平

劳动实践教育的开展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有课堂内的,也有课堂外的。对于处在中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最好的形式是借助于劳动实践场所的教育平台,对于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是对思想品质的培养,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重要的是可以真正掌握一定的实用技术,所以劳动实践场所对于劳动实践教育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教育部、农业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意见》(教材[2008]6号),劳动实践场所是指我国中初等学校、教育部门以及有关单位为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提供的土地、牧场、鱼塘、实践基地等,以及适合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的工厂、车间、实验室、服务网点、专用教室等。根据2010年统计数字来看,我国中、初等学校农、林、牧、渔基地有288292个,面积达到506735公顷,可见劳动实践教育的可用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农村学校及教育部门要真正发挥劳动实践场所的作用,针对辍学现象出现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以便充分利用劳动实践场所这块阵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把降低辍学率作为劳动实践教育工作成绩的一项衡量指标。

三、劳动实践教育对降低农村学校辍学率的可行性

劳动实践教育对降低辍学率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劳动实践教育的特点和性质上。劳动实践教育不同于现在的应试教育,它是以让学生通过劳动获得实践感悟,从而养成良好素质为目标,主要以实践为主的教育。劳动实践教育主要是让学生手脑结合,让学生通过与同伴的互动来进行学习。劳动实践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现在的劳动实践教育处于薄弱状态,所以国家对劳动实践教育十分重视,开始大力建设劳动实践教育场所,这样可以弥补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也为学校培养实践型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特别是为农村发展劳动实践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劳动技术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育人功能,从育人的角度来说,它的特殊性体现在综合性、实践性、技术性、创新性上,与枯燥的应试教育相比,趣味性和实用性更强,学生更易于接受。由此,劳动技术教育是当今我国创建“和谐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现在坚持劳动和实践相结合,即在教育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这种教育对于所有学生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有升学压力的学生,影响更为深远。此外,劳动实践教育可以创收,补充学校教育经费,减轻学生由于教育而带来的经济负担,特别是对农村学生来说,意义更大。如,农村教师和学生通过劳动实践,将种植的蔬菜等卖出等。由此可见,劳动实践教育对于降低辍学率具有可行性。

篇8

一、教师经典阅读素养的主要构成

教师的经典阅读素养,兼具了“教师阅读”、“经典阅读”和“阅读素养”多个方面的内容与要求,它是以“阅读”为核心要素,以“经典”为主要对象,以“教师”为专业特征,以“素养”为发展目的的综合性能力。主要由心理机制与主体意志、积累厚度与视野广度、思考深度与实践技能三个方面构成。

(一)心理机制与主体意志:教师经典阅读素养的情感倾向在当代西方阅读理论中,关于阅读心理的理论主要有四种:一是姚斯提出的认同论,这种认同在文学阅读活动中主要体现为读者的某种情感介入,分为联想式、倾慕式、同情式、净化式和反讽式;二是沃尔夫冈•伊瑟尔的完型论,经典文本与具有独特经历、意识的读者个人心灵之间的交会,是文本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三是保罗•利科的同化论,这一理论指读者在文本面前,在语境和作品面前理解他自己,从文本中接受一个扩大了的自我或重塑的自我;四是诺曼•N•霍兰德的内摄论,认为文学作品可以渗过读者的自我防御,按照读者特有的欲望满足方式发生象征变形并复制自身。[2]从这四种阅读心理机制看,教师的经典素养在情感倾向上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对经典阅读充满兴趣、好奇、渴求、想象的心理机制;二是能动地认识自我、敞开自我、超越自我的主体意志,要提高经典阅读素养,必须首先在心理机制和主体意志上下功夫,才能培育积极的经典阅读动机与态度。

(二)积累厚度与视野广度:教师经典阅读素养的能力基础教师经典阅读素养的核心构成要素是阅读经典的能力,影响经典阅读能力的基本要素是积累的厚度与视野的广度。厚度和广度是影响教师提高经典阅读素养的关键要素,是教师提高经典阅读素养的能力基础。没有一定的厚度,教师在经典面前只能浅尝辄止;没有一定的广度,教师难以将经典内容与自我、学生、教育活动等联系起来,容易降低阅读经典的效益。因此,要提高经典阅读素养,需要教师在积累中增加厚度,在视野中拓宽广度。“积累,是指阅读了多少、理解了多少、记忆了多少、默写了多少,其核心是阅读和记诵量。视野,是阅读了多少不同风格的作品,了解了多少不同流派的作家,阅读了多少不同时代的作品,对不同作家不同时代的作品特点了解多少等,其核心是阅读面。”[3]教师要形成阅读经典的能力,不仅要在理解、感悟、记忆、默诵的基础上增加阅读量,而且要围绕所读经典,不断丰富经典类型,拓宽经典的时空覆盖与种类,在大时空和多种类的经典阅读中增加视野广度。因为教师不仅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和开拓者,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经典知识积累,加深阅读、理解和感悟量,为具备厚实的经典知识打下基础;也要积极扩展自己的视野广度,拓宽阅读面,在宽视野中提升自己的经典阅读素养。

(三)思考深度与实践技能:教师经典阅读素养的智慧表征经典阅读的目的之一是体察他人的经验,在有限的时空内拓展自己的人生阅历,涵养自己的教育与发展智慧。阅读经典的最大价值,是在深度理解经典内核的基础上,对具有现实意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操作策略等有效地加以运用,实现经典与实践的有效互动,这种有效互动的智慧,就是阅读经典的智慧。要养成这种智慧,必须在阅读过程中加大思考的力度,穿过语言表层体察其深层内涵,用思维和智慧阅读经典,才能在经典中收获真正的智慧,才能运用经典智慧指导实践变革。因此,阅读经典时的思考深度与阅读经典后的有效实践,是教师经典阅读素养的智慧表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提到:“教师的职业现在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教师要实现这一角色转变,需要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创造性的思考与实践,才能促进学生在创造性的活动中不断发展学习能力与成长智慧。事实上,只有在阅读过程中创造性地思考和实践,才能真正吸收中外经典作品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教育要义,才能批判性地汲取经典中的主张和智慧,多元化地审视经典对自我与学生发展的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才能将自己的感悟与收获用于日常教育工作,把思考感悟和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形成教育智慧和持续不断的专业发展力。因此,教师经典阅读素养的智慧表征,应是思考深度与实践技能的有效融合,教师要提高阅读经典的智慧,需要促进思考深度与实践技能的整体发展。

二、教师经典阅读素养的培育策略

从经典阅读素养的主要构成看,教师要提高经典阅读素养,需要在情感倾向、能力基础和智慧表征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消解心理障碍,培育经典阅读的积极情感倾向经典阅读素养的基础构成是情感倾向,只有乐读、愿读,才能把经典融入自己的内心,产生不可多得的教育智慧。情感倾向制约着教师阅读经典的内部动机,要提高经典阅读素养,需要提高经典阅读的喜爱度、投入度、意志力、勤奋度、专注度等心理品质,才能培育良好的经典阅读的心理机制与主体意志。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首先消解经典阅读的心理障碍。1.消解经典阅读时间难调配的心理障碍经典需要慢读,只有通过长时期的浸泡,经典中的养料才能进入读者的思想。因此,经典阅读首先需要时间做保障。有些教师认为时间调配问题很伤脑筋,上课不能迟到、早退,课后还要备课、改作业,如果是班主任,事情就更多,更何况还有家庭负担和业余生活,很少甚至没有时间阅读经典。事实上,提高教师的经典阅读素养,是帮助教师提高思考力与改革力,在实践中收获“事倍功半”的有效途径。“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4]只有与经典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才能在繁杂的琐碎的事务中寻找规律,发现捷径,使用巧劲,节约出时间阅读更多经典,形成工作、生活与阅读的良性循环。同时,教师在阅读经典作品时,还能感受到先贤的时间管理智慧,从而平衡工作与生活的时间。不难看出,不是时间调配难度大,而是没有在经典阅读中收获“事半功倍”的意识与能力。要提高经典阅读素养,必须消解阅读时间难调配的心理障碍,并掌握经典阅读与优化实践的时间调配技巧。2.消解经典内容太深奥的心理障碍不少教师知道阅读经典关乎教育规律、高尚心灵、优雅气质,有利于人文素养和教育思想的形成;但也有不少老师认为经典内容深奥难懂,阅读费时费力,难以“拿来就用”,没有勇气跨出阅读经典的第一步。要提高经典阅读素养,必须克服阅读的畏难情绪,打破经典的神秘感。经典是无数思考的凝聚,是大量事实的升华,是具体事实的高度概括,只要在阅读过程中把作品与生活、把事实与自我、把观点与现象联系起来,就能在抽象中链接具体,在别人的事实中联系自我,把过去的人事投射到今天,逐步消除经典深奥、抽象、久远等印象,进而读出无穷的乐趣与况味。3.消解经典阅读多余的心理障碍一些教师认为自己拥有一定的专业洞察力,能够精准地传授学科知识,能应付教学中的各种场面,没有阅读经典的必要。一些老师认为可以读读与自己所教学科有关的经典,如一些数学老师认为自己只要阅读罗素的《数学原则》就可以了,至于卢梭、杜威、陶行知等普适性的教育经典不必去读,《孟子》、《理想国》、《人性论》、《人类理解论》等思想著作更是多余,阅读《红楼梦》、《三国演义》、《人间喜剧》等经典作品纯属浪费时间。事实上,教育思想的形成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指引,教育境界的提升离不开多种经典的滋养。因此,要提升自己的经典阅读素养,必须破除这种心理倾向,既要阅读经典,也要不断拓展经典的阅读面,才能不断发展积累的厚度与视野的广度,避免把自己蜕变为单调乏味的体力劳动者的危险。

(二)积累拓展,夯实经典阅读的能力基础经典阅读的积累和拓展,是教师提高经典阅读素养的能力基础。要夯实这一能力基础,需要学会制定适合自己的经典阅读目标、甄别经典阅读内容、活用经典阅读方法。1.认知自我,确立经典阅读目标阅读经典需要确立恰当的个人目标。李海林认为教师成长有三个阶段[1]307,处在不同阶段的教师应确立不同的经典阅读目标,才能在恰当的积累与拓展中夯实能力基础。对于新教师来说,经典阅读的目标应围绕“如何在课堂上利用经典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来制定;对于处在职业倦怠期也就是高原期的教师来说,经典阅读的目标应以“怎样阅读经典才能促进自己的第二次成长”为主;对于专家型教师来说,应以“追求更加幸福快乐的工作及教育教学风格与思想”为中心制定经典阅读目标。总的来说,我们要善于认知自我,明白自己所处的状态,找到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以此确立适合自己的经典阅读目标,才能切实提高经典阅读素养。2.善找书籍,甄别经典阅读内容根据“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开放性认知模型”[1]32分类,可以将教师最基本的经典阅读内容确定为学科专业经典、国学经典和教育心理学经典三类。例如一个英语教师不仅需要阅读索绪尔的《语言学教程》,还需要阅读《大学》、《学记》、《论语》等国学经典,也要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陶行知教育文集》等教育经典。这三类经典应以学科专业经典为基础,教育经典为核心,国学或文学等经典为拓展。在书目的选择上以“专”、“精”、“博”为准则,“专”意在把握自己的学科思想,“精”重在形成自己独特的有价值教育思想,“博”意在拓宽自己的视野。3.用好方法,提高经典阅读效益经典作品蕴含着丰富深厚的知识、思想与诸多信息,能够常读常新。“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遍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5]此外,也可按照朱熹所说的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读经典:“读书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6]另外,还有选篇或选句法、熟读法、专一法、退步法、参读法、阙疑法、讲述法、圈点标记法、“四到法”……对任何一部经典作品,这些方法都是可用的,关键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提高阅读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9

因此,近几年每学期开学,在制订教学计划时,笔者都留出几节课作为活动课时间,内容包括展示、知识竞赛、辩论,还有观影活动。通过多次尝试发现,紧扣教材教学目标而使用影像资料,会使思品课更为灵动,更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怎样做,才能让影视资料与思想品德课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呢?就做过的尝试,笔者谈谈思想品德课上对影视资料有效运用的一些做法、想法。

一、案例:由《街头日记》探讨教育之美

以人教版八上第四课《老师伴我成长》的第一框题――《我知我师,我爱我师》为例。笔者在备课时选择了一部以真实故事改编的美国影片《街头日记》(又译作自由作家),期望学生能够感受到教育的魅力和力量。

选定电影之后,首先做了指导工作。“因希望而接近,因信任而改变”――这是选择这部电影时,给学生的宣传语。同时进行简单剧情介绍。

在学生看完电影之后,笔者做了一个话题分享:

①片中学生羁骜不驯的原因有哪些?艾琳老师做了哪些尝试?你喜欢哪一种?

②你最喜欢电影中的哪些镜头和台词?为什么?

③你看完这部电影,有怎样的感受?(一句话或微博影评)

④至今为止,你喜欢的老师有多少?喜欢的理由(或者老师的特色)?

⑤你认为教师这一职业地位重要吗?为什么?

⑥请你课后做一个小调查,了解你的老师在课堂的背后做了哪些事?

所有话题的设置,都围绕课本,紧扣教学目标。学生通过电影这一媒介,收获自己的体验,通过自己的体验再收获教学目标。对比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主讲“老师是一伟大的职业,老师有金子般闪闪发亮的心……”这一类说教型教学方式,“捕捉影像”进思想品德课课堂则更让学生有新鲜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和体验。由影视资料带入情境,引导学生从间接到直接体验感悟,进而影响灵动课堂,“教育之美、教师之美”,已经不再是枯燥的说教。影片中的教育教师的美和现实教育教师的美会自然在学生心里接轨,这种美无须强制说服,这一系列的过程是自然而实在。契合新课标中“鼓励和指导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使学生的参与过程和生活体验成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要求。

在经过多次尝试后,笔者发现,利用影视资料进思想品德课堂,最直接的感悟是:改变了思想品德课的枯燥乏味沉闷,丰富了学生的认知,提升了学生的兴趣,拓展了教学的内容,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较大的帮助,对重点、难点的突破事半功倍。从最终的效果上来看,影视资料的使用帮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和感悟书本知识,延伸课堂到课外。

二、原则:引影视资料遵循教学之本

1.针对性

针对性是指观影活动不得太随意,选择的影视资料要能针对某一或某几个知识点。如《风雨哈佛路》展示奋斗之美,针对初一教材的“自强、挫折以及坚强”、初二教材的“与父母的关系”等知识点。《可可西里》展现捍卫之美,针对初一教材的“珍爱生命”、初二教材的“维护生命健康、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等知识点。影视资源的运用只有服从、服务于教学目标,有针对地解决教学问题,才能避免教学中使用影视资源的盲目性、随意性。

2.时代性

时代性是指教师在选择影视资料的时候,要关注学生生活的时代与环境。我国有很多有教育意义的影视资料,但在选择影片时还是需要关注时代性。以《我知我师,我爱我师》为例。最先考虑的有《凤凰琴》《美丽的大脚》等优秀的国产电影。但教学中未用,原因在于毕竟学生年龄比较小,知识和经验不足以让他们理解那些优秀教师的举动。就像一个故事:爷爷告诉孙子,当年没有饭吃。孙子充满同情且不解地说,你可以吃麦当劳的呀!时代相近,理解更易。当一部影视作品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距较远,可能会影响学生对影视作品中人、事的理解,甚至不能公正客观地作出评价。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面的拓宽,经验与历练的增强,学生会理解《凤凰琴》《美丽的大脚》等优秀影片的内涵,会感悟到教师在艰苦环境里的对教育的坚守和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3.适宜性

适宜性是指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程度、身心健康等。仍以《我知我师,我爱我师》为例。对比这几部优秀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蒙娜丽莎的微笑》《死亡诗社》《心灵捕手》,这几部都是关于教育的电影,都展示教师对职业的坚守,对教育的追求。显然《放牛班的春天》最能引起共鸣,符合学生的年龄、认知程度。《蒙娜丽莎的微笑》和《死亡诗社》都是反传统教育,前者是在传统教育中追寻教育理想,后者是被压迫的反抗传统教育的悲情课堂。笔者个人认为这两部电影从年龄特点上看,更适合教师看。而《心灵捕手》更多的是心灵的导航,影片中有大量的心理学引导片段以及专业心理学术语。如果没有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对学生而言,只能大概了解一个“问题天才”的转变,看到的就只是热闹,看不到的心灵导航的过程。也就是说,这部电影对学生认知程度有点高了。另外,《心灵捕手》有不同的翻译版本,笔者曾看过一翻译版本,内有大量不文明语言及不适合学生观看的镜头。因此,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不但要选择适合的电影,还要选择适合的版本。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学会选取剪切影视片断等技术。只有教师去把关、审核,才能给学生真正有帮助的、健康的影视作品。

4.指导性

指导性是指在观影前教师要对影片的时代背景、主题、影片本身的影响以及影片中出现的学生可能不懂或未知的领域进行是适当介绍。观影指导到位,对学生理解影视资料有很大帮助,更重要的目的也会实现,即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品德课中理论性较强的重点和难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5.感悟性

感悟性是指对影视资料的感悟以及由其延伸到课本教学目标、重难点的感悟。新课标指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服务于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效能,避免形式主义。感悟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一句话影评(以最精炼的语言,来描摹观影的感受)、口头影评(也包括话题分享)、微博影评(主要在字数上有要求,150字、200字等)等。

例如:在《街头日记》中,话题分享的过程,让笔者和学生都很享受,节选部分影评:

(1)一句话影评:

生1:教书有方,育人有道!

生2:教育,远不止于课堂!

生3:教育,改变的力量!

(2)微博影评:

生1:因为真实,所以动容。艾琳老师的心路历程包括了勇敢、包容、善良、真诚……也包含了困惑、失望、难过,甚至害怕。但,没有退缩,这是全电影的闪光点。

生2:狭小的日记,却是思维的广阔空间。拯救自己的灵魂,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但更多的是自己内心的力量。日记,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尊重与交流。

而学生谈到之前喜欢的老师,每一位老师的形象都被描摹的栩栩如生。在深情中分享人生体验,在体验中升华教学目标。之后的实践操作,笔者没有做过多要求,但是收获了很多。印象最深的是:

生1:用表格的形式记录了某老师备一节课花费的时间:准备资料、课堂教学设计、备课笔记整理、课件制作、视频选择及剪接、作业布置、课堂延伸等花费的时间比一节课长了好几倍。结论:讲台前45分钟,讲台下可是几倍的功夫。珍惜老师的劳动、爱老师。

篇10

摘?要:中职学校种植类专业涵盖的职业岗位非常广泛,专业课程内容应用性、实践性很强。本文提出,在种植类专业课程教学中,结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当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中职教学的实际需求,要设计模块式项目化课程体系,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积极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关键词 :中职学校?种植专业?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中职学校种植类专业主要面向农业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培养从事植物生产、技术推广、技术管理、农业营销等一线岗位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近几年,笔者所在学校结合种植类专业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当前农业现代化发展和中职教学的实际需求,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设计模块式项目化课程体系

在分析种植类专业学生任职岗位对职业能力要求的基础上,以“必需、实用、够用”为依据,设计合理的模块式项目化课程体系。种植类专业课程体系由三大模块组成:专业基本能力课程、岗位核心课程、专业能力拓展课程。专业基本能力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种植基本技能;岗位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不同岗位的职业技能,按照植物生产环节将岗位核心课程分为大教学项目、子教学项目及微教学项目;专业能力拓展课程主要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延展能力,满足学生继续学习的需要。

现以笔者所在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为例,说明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1.专业基本能力课程

专业基本能力课程主要包括以下两门课程。

(1)植物生产环境。该课程主要让学生认识植物和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理解、掌握植物生长和环境的关系。

(2)植物保护技术。该课程主要让学生认识栽培植物病害、虫害、草害及其他有害生物,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理解、掌握栽培植物病、虫、杂草和及其他有害生物防治的途径,重点掌握无公害栽培技术。

2.岗位核心课程

岗位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四个项目课程组成,每门项目课程下设子项目课程,包括植物生产从播种、育苗、病虫防治、肥水管理到收获、贮藏、加工的全过程。整个教学流程始终在真实的种植业工作环境中进行,学生是涉农公司成员,教师是涉农公司科技顾问。教学贴近种植业生产现状,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统一。

3.专业能力拓展课程

围绕当地农业生产资源,结合学生就业意愿,设置了水蜜桃栽培、作物秸秆全量还田、农产品营销、设施园艺等课程。

二、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

种植类专业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对专业课的学习感到困难。因此,笔者所在学校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实现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统一。

以西瓜嫁接技术为例,采用项目教学法,理论、实践高度融合,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第一,教师以西瓜连作导致病害流行、品质变差、产量下降等实例为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教师进行插接、劈接、贴接、靠接等嫁接示范,讲解西瓜嫁接的意义,布置项目工作任务。

第三,进行学生分组,每组3至5人。各小组撰写西瓜嫁接实施计划,教师审核计划,组间交流项目计划。

第四,学生分组进行西瓜嫁接,教师巡回指导,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跟踪。教师现场解决发现的问题,进行理论讲解。

第五,组内进行项目完成情况的自我评价。组内成员主要对自己在嫁接项目中所起作用、知识和技能掌握等方面进行评价,学生自己衡量项目方案是否完善,是否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第六,组间进行嫁接苗展示,互评项目的实施情况,找出差距,并进行分析总结。

在具体项目教学中,教师要由浅入深、递进式讲解,在学生实践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跟踪记录学生的操作情况,善于发现问题。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做什么”,更要指导学生“怎么做”,让学生整体感悟和反思技术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使学生对自己努力得来的实训结果有较高的成就感,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三、改革课程考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