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运营和前景范文

时间:2024-03-27 18:03: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媒体运营和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媒体运营和前景

篇1

当前,P2P(Peer to Peer,对等网络)不仅成为成熟的软件架构技术,而且催生了新的互联网商业模式。

近来,中国P2P新媒体领域成为投资热点,一再受人关注:5月9日,央视正式宣布获得广电总局IPTV牌照,并拟全面进军网络互动新媒体领域;欢乐传媒斥资500万美元收购原创文学网站榕树下,被普遍认为是传统民营影视企业向P2P新媒体转型的战略之举;“猫扑论坛”所属的千橡集团获得48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其卖点据称是集网络社区和P2P视频点播为一体的新媒体模式。“P2P+内容=新媒体”,成为新一轮互联网投资的标准模式之一,无论是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发展,还是Web 1.0门户纷纷向Web 2.0互动新媒体转型,P2P新媒体概念首当其冲。

然而,与传统媒体成熟的产业模式相比,P2P新媒体尚缺乏完善的产业链,商业模式模糊,潜在的市场和政策风险较大。在看到前景广阔的同时,对P2P领域的投资还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智,小心过热。

首先,新媒体自有内容匮乏,正版节目版权购买费用高,内容和版权成为横亘在P2P新媒体面前的重大障碍。自制节目,可避免版权问题,但制作投入巨大,成本过高;买断节目版权,正版节目版权使用费高昂,导致网络平台可供点播的节目数量有限;采取节目与合作方式,可杜绝版权问题,但节目与传统电视没有差别,原创性不足;而最富创意、投入较低的Web 2.0模式,虽然可以通过网民上传作品的方式解决平台的内容供应问题,但网民的节目制作水平较低,规模效应难以形成。

其次,传统的网络广告、移动增值服务,以及节目收费点播等商业模式,还难以担当P2P新媒体救世主的角色。就网络广告而言,一方面,P2P新媒体从传统媒体和Web 1.0门户争夺广告市场不占明显优势;另一方面,P2P新媒体广告模式的成长空间仍未可知;而移动增值服务既要与视频内容相结合,突出新媒体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又要面对现有移动网络带宽和移动运营商的种种限制,其商业前景也不明朗;此外,节目收费点播理论上作为新媒体获得收入的重要来源,但目前这部分收入所占的比重比较小,在传统的互联网免费思维影响下,网民的免费习惯如何改变,节目点播定价如何确定,节目内容和播出质量如何保证等都需要新媒体企业通过实践来确定。

篇2

就目前而言,报纸、杂志基本上是获取这部分眼球的重要媒介。但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以手机媒体为代表的移动通信流媒体的应用将成为下一代“离散眼球经济”的开路先锋。

――中研博峰咨询顾问 焦明哲

前景分析

移动流媒体应用市场由于受到网络和移动终端的制约,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用户消费习惯的培养和流媒体资源的补充还有待时日。预计2005年,移动流媒体将进入投资信心高速增长的炒热阶段,2007年后逐渐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有资料统计,截至2004年底,中国手机用户数量约4亿,其中移动电话用户约3.35亿,小灵通用户约0.65亿,手机网民数量约4500万,活跃用户约1000万。与韩国、日本的移动电话普及率相比,中国的移动电话普及率仅为25.77%,还是显得过低。更有多家市场调查公司预期,到2008年底,中国的手机用户将增加到5.5亿左右,手机网民数量约2亿,活跃的手机上网用户约7000万左右。

17亿元的移动商机

易观国际最新的《移动增值服务―流媒体专题报告2005》中显示,各类移动流媒体的应用成熟度主要需要从与人们生活粘性高的服务领域以及其产业在移动平台应用的构成复杂程度来分析。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尤其是2.5G和3G技术的陆续推出,使增值业务在技术基础和传输速率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将促进移动终端的升级换代和各种增值业务的出现。而随着宽带的普及,各类互联网增值业务也将得到广泛应用。在日韩、欧美以及中国目前移动流媒体的开展应用来看,不仅覆盖了人们对于娱乐、信息的需求,更多的覆盖了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联密切的方面。

在这份《移动增值服务―流媒体专题报告2005》中还指出,移动流媒体在影视、交通、广告等领域的应用将前景广泛,为传统媒体的新形势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随着终端和网络的升级,移动流媒体用户数预计2005年将达200万人,市场规模达到2亿元人民币。

但由于流媒体业务的商业模式也尚未成熟,市场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易观国际预测,2006年移动流媒体用户数将达到1000万左右,2007年市场规模约17亿元人民币(图表1)。

概念或媒体新宠?

当前,流媒体技术在两个领域的应用颇为引人注目,其一是宽带网,其二是移动网,而后者由于其商务模式更易为人们接受而备受青睐。

移动网络和移动终端的发展共同决定移动流媒体业务市场的发展进程。不同国家由于其移动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的已有基础和发展战略不同,移动流媒体业务市场的发展过程也不相同:如日本和韩国的3G网络发展迅速,美国的3G网络发展相对较慢,手机终端的发展相对较快。而目前国内运营商则普遍处于试验阶段。

篇3

维C平台由围绕移动数字媒体构建的一系列平台产品组成,其目标是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移动数字媒体生态环境。维C平台创造了真正符合智能终端用户体验的新媒体表现格式,让内容能够以多维度、多层次、多媒体的互动方式呈现。本次的“天智阅读”、“天智触动”、“天智广告”三个平台产品则从不同层面解决了移动媒体的商业运作问题。

“天智阅读”为媒体客户提供一站式移动数字出版整体技术服务解决方案,产品形式灵活多样,即有书架式,又有资讯式。其最大的特点在于:赋予新闻出版媒体独立运营的商业能力。这一媒体独立运营的模式使得媒体拥有独立品牌、独立定价、独立管理、独立以及独立推广的权利,其云服务的平台架构使媒体可以低门槛、快速地进入移动数字出版运营领域,成为新产业格局中真正的新媒体运营服务商,这在整个中国出版行业是一个革命性的进步和激动人心的改变。

“天智触动”作为为媒体提供渠道销售与推广的内容商城,是面向用户的移动阅读门户(APP),目前已可在苹果公司的App Store下载使用。 “天智触动”具备强大的内容表现力、庞大的用户群积累、高品质阅读体验以及用户互动等特点。用户点击“天智触动”就像进入了内容商城,里面有琳琅满目的图书和杂志。而“天智触动”独有的“店中店”模式也为国内各家杂志社、报社等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市场销售渠道。

篇4

产业机会

星级评定:4

手机被誉为第五媒体,而视频则成为手机的杀手级应用,尤其是在中国3G将要上马的大背景之下,手机电视已经引起了国内相关行业的重点关注,因为相比于其他视频媒体,手机电视业务显示出了更广泛的影响力。

InformaTelecoms&Media预测,在未来5年内,手机电视市场将真正壮大起来。

数据显示,至2011年全球手机电视用户将达2.1亿户,其中亚太地区将有9510万户,欧洲地区将有6870万户。

此外,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时,中国手机电视将真正步入成熟发展期;到2010年世界杯之时,全球每13个手机用户中就会有一人使用电视手机收看比赛。

业内认为,手机电视市场蕴含着巨大商机。据估算,到2008年中国整个手机电视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从采用数字广播网技术的手机电视运营商来说,目前国内持有合法许可并可运营手机电视的机构均属于广电运营商。

到目前为止,持有牌照机构是:上海文广、央视国际、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4张全国牌照,以及南方广电传媒、北京电视台2张地方牌照。

而对于采用移动通信网络的流媒体技术的手机电视运营来说,目前中国移动及中国联通均具有手机电视运营许可,另外还包括一些移动通信增值业务提供商(SP)。

应用前景

星级评定:2

手机电视作为一种新兴的移动增值业务,涉及的产业链结构复杂,用户需求等影响因素众多。目前在手机电视的传输标准上,众多的标准方案提供者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从而使手机电视在发展之初就陷入了重重的迷雾之中。

目前手机电视的国家标准尚未正式颁布,仍处于制订阶段。已提交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的手机电视技术标准提案包括:北京新岸线开发的T-MMB(信产部主导),清华大学的DMB-TH(由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发展而来),华为提出的CMB(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MBMS),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支持的、通信广播标准化委员会提出的CDMB。国标委已经成立了手机电视专家评议组,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摸底预研,广科院开发的CMMB虽未正式提交给国标委专家组,但是,国标委还是对这项移动多媒体标准进行了预研。

传输标准对手机电视非常重要,但目前,由于国家传输标准未定,因此手机电视产业孕育着非常大的产业风险。

篇5

关键词:手机媒体 彩铃 受众

中国的手机普及率由2005年时的29%提升至2010年的50%,这意味着2010年中国有近6.82亿的手机用户。 这是一个巨大市场,在其上投放广告前景无限。

手机媒体的自身特性更符合读者阅读趋势的变迁。

当前,从读者阅读趋势上看,一方面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读者将更善于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获取信息和娱乐,这些碎片化的时间主要由等待和无聊时间构成,另一方面人的需求可以分为娱乐需求和信息需求。在娱乐需求方面,年轻人有着更强的需求,也更为电信运营商和广告主所看重,广告主看重的是年轻人所具备的庞大的潜在消费能力,电信运营商看重的年轻人所钟爱的手机视频这些能够带来大规模流量的消费形态;在信息需求方面,这部分人群多为消费能力强的中产阶层,这部分读者需要个性化、量身定做的信息,这部分读者也更为广告主所看重。由于手机媒体具有易携带、及时、迅速、展示性好的特点,这些都完全符合读者阅读趋势变化的要求。

在此以中国移动为例。在受众方面,从小孩到老人可能都是中国移动的用户,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年龄段来划分要投放的广告的内容,根据用户的通话记录分析,确定其交际群体,制定出针对该群体的广告计划。针对性越强,收到的广告效果越佳。例如针对于一个老年人分析,该老人最常联系的是其子女,就可以插播针对于家庭的、关爱老人的、感恩的、保健品等等的广告,其子女在收听到广告后若有需求,就可记住品牌产生购买行为;也可根据季节的变化制作一些小贴士,提醒其关心老人的细节。再如用户是一个在校大学生(这些基本信息在当初注册时移动公司保留),那么根据亲情号码和年龄段分析其常联系人群,就可以对其制定广告计划。广告的传播不是本人收听,而是主动呼叫者收听,所以用户自己是不会听到广告信息的。那此电话常用的联系群体是以大学同学,家人居多,而且不同时间的拨打对象也是不同的,平时更多的和同学联系,周末可能更多和家人联系,所以广告的投放也要针对此特点进行投放,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每一位动感地带的用户都熟悉周杰伦的《我的地盘》这首歌,这是默认的彩铃音乐,很多人对其甚至有些厌烦,需要寻求新鲜感,不断改变必然比一成不变更能让人接受,如果能成功开发,这样一个广告的时间段必将受到客户的追捧。

开发商业模式的建成要经历3各阶段:第一阶段,宣传活动,提供优惠活动信息,用户资料整理;第二阶段,循序渐进,渗透广告活动,增强力度,慢慢蚕食彩铃业务;第三阶段,完全占领,业务成熟,正式盈利,用户的彩铃业务全部变为广告。

广告主购买时间段后制作广告,再通过审核投放付费能达到自己的广告目的,这种形式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成本是极其低廉的。由于手机在投放广告以前便有了彩铃的应用,所以已经是较为成熟运作模式,使用群体也基本确定,要做的就是将彩铃部分转化为广告内容,对广告的内容严格把关,提高广告的质量,做到易于受众接受和认可。

手机媒体具有一定的优势:手机媒体作为一个新兴媒体,拥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体与消费者交互的时间上相对传统媒体拥有很大优势;手机是个人使用,方便确定目标消费群,有针对性的进行广告的投放,收到理想的广告效果;强制到达,在电话中插入广告到达率几乎可以达到100%;受众精神集中,广告效果良好等。

手机的使用不同于电话的使用,电话是家庭的,家庭中存在着不同的年龄差别,而手机更多意义上来说是个人的工具,一般手机的使用者是固定的某个人,手机媒体的广告一旦被允许投放后即是强制到达的,而且由于受众在拨打电话时精神相对于其他媒体来说是高度集中的,所以广告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对于手机媒体开发的媒介计划选择,可利用中国移动自身优势结合社交、门户网站和即时聊天工具进行宣传;。利用手机自身的短信、彩信、网络和手机报形式进行宣传,针对不同人群的生活习惯,喜好制定具体的媒介整合计划;利用飞信客户端进行宣传,可将网络元素加入;中国移动官网主页进行活动的宣传和不同地方的具体资费优惠活动;针对年轻群体与人人网、腾讯进行合作,投放广告,送礼送话费活动;针对年纪稍长的工作群体可以结合不同的专业网站,msn、QQ之类的即时聊天工具进行广告投放和活动的推广;针对一些年纪较大的人群将采取短信,报纸广告和直邮等方式,将会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这种模式的主体是移动通讯运营商,有他们提供平台来进行广告的投放,并进行具体运作和资源的整合。针对企业客户,关注度和完美的运营模式来吸引其加入,最早加入必将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手机媒体将迎来快速发展期。从手机媒体的发展趋势来看,手机报、WAP网站都是过渡形态,未来手机媒体必将充分利用手机媒体的各个特点来针对性的定制个性化的服务和广告传播。由于手机媒体和网络媒体一样,具有前期投入巨大,而后期成本投入较小的特点,其就可以在基础业务平台方面利用免费的优势来尽可能地吸引用户,并在此基础上搭建巨型平台。由于其平台的空间是海量的甚至是无限量的,成本低廉,手机媒体就有能力和意愿最大限度地吸引用户,而且由于其存储空间海量,它就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具体说来,就可以充分利用其巨型平台发挥长尾效应,把各种个性化和小众化的用户吸引到巨型平台上来。

移动通讯运营商和新技术公司将大力进入手机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更大、更严峻的挑战。

移动通讯运营商拥有渠道优势和巨大的用户群,又亟需寻找新的业务增值点来实现转型。移动通讯运营商必将大力发展手机媒体业务,三大运营商已经开始在移动互联网方面投入了极大的关注,下一步将是人力、物力的大规模投放。一些手机在软件和平台等一系列产品发展趋势,也将促进手机新媒体的发展,更多的人群加入进来这一媒体,手机新媒体将得到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篇6

西班牙语专业培养能力

(1)了解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

(2)掌握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

(3)具有扎实的相应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4)了解我国国情和相应国家的社会和文化;

(5)具有较好的汉语表达能力和基本调研能力;

(6)具有第二外国语的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西班牙语专业就业前景

1. 大环境好:世界上有4亿多人说西班牙语,主要分布在西班牙、拉丁美洲和美国南部。近年来,拉美国家发展迅速,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与西班牙、拉美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目前,西班牙语人才在中国仍远未饱和,未来就业和发展前景广阔。

2. 就业面广:西班牙可就业的岗位有政府公务员、大学教师、新闻媒体、外国企业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各省市外办、外贸公司、旅游公司、留学培训机构、文化交流公司、自由职业等等,总有你喜欢的职业

3. 没有太多的竞争:我们会发现,由于西班牙语人才的稀缺,一些比较好的大公司也会降低招聘要求,而西班牙语人才将获得丰厚的报酬。

拓展阅读:西班牙语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贸易、互联网、新能源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贸易/进出口;

2 互联网/电子商务;

3 新能源;

4 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5 教育/培训/院校;

6 机械/设备/重工;

7 其他行业;

8 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西班牙语、外贸、亚马逊运营专员等工作,大致如下:

1 外贸业务员;

2 西班牙语翻译;

3 西班牙语外贸业务员;

4 外贸专员;

5 西班牙语业务员;

6 西班牙语销售;

7 西班牙语老师;

篇7

1 广电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我们所说的新媒体主要是互联网、手机、电视等三大族群,广播电视新媒体在这三大族群众的主要形式有网络视频或者网络广播、手机电视或者手机广播和数字电视等。下面我们就其现状进行分析。

1.1网络广电煤体发展现状分析

总的来说,网络广电煤体的发展现状可以总结为网络视频形势大好,网络广播前景不明。2006年谷歌收购了视频网站YouTube,这是历史上视频网站交易价格最高的一次,受到中国网络视频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中国国家网络电视台的成功上线,四大门户网站紧接着都推出了自己的视频频道,使优酷网和土豆网等网络视频网站面临新的、巨大挑战。据统计,2011年中国在线视频行业规模达到62.7亿元,同比增长近一倍。但是,网络视频行业也存在着内容同质化严重、不良视频泛滥、传输延迟与画质模糊、商业模式不成熟、盈利模式单一、网络视频的盗版现象普遍等问题。相对于网络视频,网络广播的发展前景不明。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广播日趋成熟。世界上主要广播电台都都很看好廉价的网上空间,在国内,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也实现了网上广播,受到广大听众的厚爱。虽然网络广播兼有互联网和传统广播的优点,但在我国的受众群体还不成规模,盈利模式不够成熟等缺陷,发展前景不明。

1.2手机广电媒体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手机3G时代的到来,手机广电媒体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步为广大用户所接受,手机广电媒体的主要现状是手机电视仍然面临严峻挑战,手机广播的发展势头不够。虽然手机电视发展较快,但手机电视在中国的应用普及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发展面临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主要因素是内容比较匮乏和同质化、国家技术标准和行业技术标淮同时存在,盈利模式相对比较单一,利润来源主要依靠用户的订制费用以及数据流量等接收使用费用。我国的手机广播业务在2003年开始出现,由于存在内容匮乏和同质化的问题,我国手机广播的发展步履维艰。

1.3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分析

电视新媒体的发展现状是数字电视期待创新,IPTV仍需培育。我国数字电视经过近年来的发展,用户数量达6千多万,有线电视数字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已接近40%,市场规模在迅速扩大。我国发展数字电视存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用户规模庞大、盈利空间充裕等明显的优势,但是网络分散、内容匾乏、产业链中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严重阻碍电视新媒体的发展,急需创新市场推广模式。交互式网络电视在2005年以后一直处于市场培育期,虽然也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成功的发展模式,但从我国电视新媒体发展的总体上看,仍然面临着基础网络与技术标准不够完善、电信和广电两个行业的利益博弈、内容匮乏与同质化、盈利模式不成熟。

2新媒体对广播电视的影响

新媒体对广播电视事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网络视频的迅速发展严重冲击到电视产业。网络视频与传统的电视相比,具有内容多样,可随时随意点播,同时,网络视频画质更优,内容更全面,即时性更强,以上这些优点的存在,严重冲击到传统电视产业;二是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影响到电视频道的生存方式。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在广电新媒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实现了广电信号的压缩传输,原来一个频道的带宽可以承载四个以上频道,因此,广电行业需要重新整理频道,重新审视立台特色;三是新媒体功能的增加带来电视节目形态急需进行相应的变化。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以信息和娱乐功能为主,而新媒体的功能更加强大,除娱乐和信息功能以外,还有资讯和通讯的功能,因此,迫使电视节目依据这些功能,不断改变自身角色;四是传统的收视率统计方式已经不能够决定新时期广电行业的盈利问题。传统的电视节目收视率是通过抽选部分用户进行测定的,所统计到收视率直接影响到盈利模式,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统的收视统计方式受到挑战,公众的收视行为更为自由、多样,移动收视和公共场所收视等方式越来越多,运用传统的统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状需求,数字化以后广电频道的主要收入分别来自内容销售、节目收视费、应用服务费、政府补贴、广告费等多种方式,不再仅仅依靠广告。

3 广电新媒体的未来发展趋势

基于以上分析,广电新媒体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因为新媒体、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广电媒体节目内容资源的共享程度会进一步提高。广电媒体是以丰富节目内容为核心的,新媒体的大量出现,使媒体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进一步拓宽了媒体信息的传播渠道,不同的媒体通过交流、合作,使大量的资源得到共享。二是广播电视媒体的渠道和接收终端融合。从当前广电媒体的现状看,广播电视业务多种多样,有无线电视、数字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高清电视等,多媒体业务有手机电视、网络电视、交互电视等。这些业务不是传播模式的不同,而是运营模式的不同。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这些渠道势必相互交融。这种交融包括内容资源、技术资源、用户资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三网融合,通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通过融合改造,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各自开展多网融合业务。更通俗的理解就是让手机、电脑和电视三种终端都成为新一代的信息、通讯、广电媒体。

4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不同形态新媒体都存在着政策限制造成新媒体运营的自主性不强;内容匾乏、同质化严重;盈利模式单一、包括视频网站在内的不少新媒体都未能实现盈利;可应用的技术还不能满足新媒体今后发展的需要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在认识广电新媒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他们存在的一些问题采取积极有效地措施,对广电业进行调整,以便适应整个行业的发展变化。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手机电视 3G CMMB 商业模式 技术标准统一

一.手机电视采用技术

手机电视是指以手机为终端设备,传输电视内容的一项技术或应用。手机电视传输技术已经有十几种,如DVB-H、DMB、MediaFLO、3G等,可大致概括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基于移动网络的实现技术

基于移动网络的手机电视实现技术继承了移动网络具有的许多能力,例如用户管理、业务的计费和控制、业务的个性化定制和点播、互动应用的实现、与位置相关的业务的提供等等。这些对于手机电视业务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但对于移动运营商存在一个较大的障碍,就是此类技术需要占用3G系统的核心频率,而移动运营商的频率资源本来就比较紧张。也就是说,对于以此类技术开展手机电视业务,频率使用的经济性是必须考虑在内的。

就我国目前推出的手机电视业务来看,移动运营商主要采用该种技术实现中国移动的手机电视业务是基于其GPRS网络及TD-SCDMA3G网络,中国联通则是依靠其WCDMA3G网络,中国电信主要依靠其CDMA2000(2008年5月23日,中国联通分拆双网,其中CDMA网络并入中国电信)。这种手机电视业务实际上是利用流媒体技术,流媒体区别于传统的下载播放的模式,就是相应的电视节目由移动通信公司或者通过相应的SP来组织和提供,数据在移动网络上传输,在手机终端上接受并通过多媒体软件进行播放。不过这种方式传送视频数据所占用网络资源较大,资费较贵,对运营商和用户来说,成本负担都比较重。相比流媒体技术,数字广播方式的手机电视不仅可以给用户提供一个广播质量的电视节目收视体验,而且在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上有很大的优势,因而引起了电信运营商和广播电视从业者的广泛关注。

2. 3G+wifi模式

随着信息产业部对含WIFI功能手机在大陆销售的解禁,越来越多的WIFI功能软件应用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自从2008年中国最大的无线互联网门户3G门户率先推出了WIFI版的手机电视软件GGLive后,到目前为止可以在手机应用中发现一系列的如Dopool,CCTV手机电视等依托于流媒体播放的手机电视应用,只要智能手机安装这些应用,在无线网络覆盖区域即可实现免费观看手机电视。无线城市的建立及和WIFI功能手机软件的普及解决了用户担心大量流量费用而不愿使用手机电视的担忧。家庭用户可以用ADSL,小区宽带等有线网连接无线路由器,把有线信号转换成WiFi信号就可以得到高速的数据业务,提升手机电视的观看体验。

3. 基于地面数字广播网的实现技术

此类实现技术主要是针对地面数字广播电视产生的,使用的频率一般为广播电视频段。有些技术在原有为地面数字广播电视设计的技术基础上加以改进以适应移动终端的特点,成为移动视频广播技术。而另一些技术目前则只是针对地面数字广播电视系统设计的,若要应用到移动视频广播业务中,可能还需要作一些改进。

欧洲目前主推的手机电视技术标准是地面数字电视标准的移动版本DVB-H,由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在2004年正式纳入。通过将DVB-H资料传输技术与广泛应用的IP协议包结合,将电视直播节目封装成IP资料包,以现场转播的形式提供给手机用户。DVB-H可以保证移动终端在移动环境和微功耗条件下接收数字电视节目,可以很好地和3G网络配合使用。3G网络除完成它自身的功能外,还充当DVB-H网络的反向控制信道,传输诸如视频点播、电视投票、电视浏览、交互式游戏等业务信令,提供多种个性化的多媒体业务,从而实现两种网络的融合。除了DVB-H之外,地面数字多媒体广播T-DMB,综合服务数字广播-地面 ISDB-T等标准也是基于地面数字广播网的实现。

4. 基于卫星的实现技术

这类技术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卫星传输实现广播方式的手机电视业务,在手机终端上集成直接接收卫星信号的模块,用户方就可以接收到多媒体数据。此类技术与所要覆盖的范围关系密切。当覆盖范围比较小、用户比较集中时,使用卫星开展移动视频广播业务效率较高,也比较经济。但当覆盖范围较大时则成本较高,目前应用在日本和韩国的卫星移动多媒体广播(S-DMB,Satellite Digit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系统标准就是基于卫星实现的技术标准,它将数字视频或音频信息通过 DMB 卫星进行广播,由手持终端或其他专门的终端实现移动接收,是一种可以在很宽广的地区满足在移动环境下视听广播电视这一个性化要求。

5. 综合卫星和地面无线广播技术

以CMMB即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为例,它是通过卫星和地面无线广播相结合的方式,供小屏幕的移动手持类终端,随时随地接收广播电视节目和信息服务等业务的系统。

CMMB系统在大中城市使用大功率UHF频段发射机进行覆盖。在农村和偏远地区利用大功率S波段卫星信号覆盖;在卫星信号无法覆盖的偏远地区交通线路(如桥梁、隧道等)使用地面增补转发器覆盖;同时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构建回传通道,从而组成单向广播和双向交互相结合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网络。CMMB由国家广电总局管理,其负责的电影,电视,广播载体,具有丰富的电视内容资源,CMMB也是2008年奥运会新媒体的直播载体。

二. 手机电视存在问题

1.商业模式问题

手机电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未来的需求也是巨大的。从目前三网融合的推进也能看出移动产业和广播产业的融合是未来手机电视的发展趋势。目前,广电系统主导的CMMB标准的手机电视,推进业务所宣传的无需通过运营商网络的电视手机,但是一直以来主要依靠广电系统推进的CMMB,其播放终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运营商(按规定所有中国移动TD-SCDMA制式机型均内置该功能),所以这种手机电视业务的内容和终端,被分成了两个体系。据GOOGLE的调查显示,在目前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及电视4类设备平分天下的“跨屏时代”,将更突显“内容为王”。而广电系下的CMMB手机电视如果着力打造内容,结合其不需流量、画质相对数据流媒体清晰、资费低等突出优点,业务量势必出现井喷。而依托于3G+WIFI的流媒体式手机电视的流媒体软件会成为3G时代最多使用的手机电视软件,只有在视频影像的流畅和画面质量上不断提升,突破技术瓶颈,才能给用户良好的使用体验,达到真正大规模被应用。由于移动产业和广播产业的融合可以为消费者提供真正意义上的低成本、高质量的手机电视,所以其理想的商业模式应该是一种合作共赢、各自发挥优势的模式,移动产业和广播产业的融合是未来手机电视的发展趋势。设计手机电视业务商业模式就必须考虑移动和广播各自的优势,为双方创造出各自的利润点和后续发展方向。这样更有利于促进产业融合,共同发展。其实,近几年来,在移动流媒体手机电视业务发展进程中,移动运营商与广电部门之间已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可以相信,伴随着数字广播方式手机电视国家标准的尘埃落定,移动运营商和广电部门必将在手机电视产业合作领域迈出新的步伐。

2. 用户层面问题

从用户体验方面,手机电视的发展也存在若干问题。

(1)认知问题

从消费者听说手机电视的时间分布状况来看:可以说手机电视是新兴的市场,但是市场预热度并不高,消费者对手机电视很大程度上只是停留在听说的层面,市场认识度仍有待于提升。因此无论是上游运营商还是内容提供商、终端制造商,他们要推广手机电视,都需要共同努力来带动市场的繁荣。

(2)终端配置问题

不同于传统电视,移动电视的接收终端往往是手机等手持设备,现在不同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接收设备的屏幕大小,分辨率的不同,电池续航能力也都存在差异。只有使手机电视的分辨率和终端达到完美适配,接收能力和播放效果达到最佳,在同等条件下保证用户的观看体验。

(3)资费问题

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接近七成的消费者表示愿意接受固定包月的资费支付方式,占据绝对的主流。还有11.1%的消费者表示,希望根据流量来计费。对这两种资费支付方式都不赞同的用户所占比例达到19.6%。 从这个角度来看,固定包月是比较适合电视手机的资费支付方式。流量计费的方式并不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而19.6%的用户希望有其他支付方式,反映出运营商需要推出多种资费支付方式来吸引用户。

三.发展前景展望

随着各种移动终端的普及,人们对移动电视的需求也会随之上升,这无疑将推动手机电视业务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近年来我国通信业一直保持高度发展的状态,ICT技术应用也日益丰富,3G时代的到来,手机电视也被很多人认为是3G的重要应用之一。但手机电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使用成本较高问题,商业模式问题也都成为了手机电视发展中的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三网融合的趋势,手机电视和IPTV等融合业务的出现,通信行业和广电行业双方仅仅依靠各自单方面的力量都难以推动手机电视和IPTV等融合业务的发展。从长远来看,通信行业与广电行业发挥各自所拥有的资源优势,之间的合作乃是大势所趋,这也是双方的共同利益所在。B&P

参考文献:

①《手机电视在广电行业的技术实现与运营探讨》 齐晓燕 《电视技术》2012,36

②《浅析CMMB手机电视》 张晓静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3(2)

③《浅析中国手机电视发展优势》 李琪

④手机电视三大技术标准对比分析 杜渐

篇9

但是,在高速发展的3G无线互联网时代,基于2.5G网络的手机报只是个过渡产品。手机报必将转型到形式更加丰富、内容更加深入、用户更加精细的泛移动阅读领域:包括手机、电子书、平板等一切基于无线互联网终端的移动阅读。在这些平台上,内容容量不受限制,展现形式相互贯通,互动手段丰富多彩,为手机媒体茁壮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我们称为后手机报时代。中国“移动阅读”的新闻传播,将首先在运营商平台上实现。

移动新闻产品应该什么样

传媒向新媒体平台的开拓,不光是媒体延伸内容平台的需要,也是争夺受众,拉近和读者距离的需要。浙江在线很早便积极备战移动阅读。2011年上半年,浙江在线全线接入三大运营商移动阅读基地,并且已经成为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核心媒体,进入媒体在手机运营商阅读平台的第一梯队。

阅读的发展重心,将会从小说向非小说内容转型,尤其注重新闻类和生活休闲类杂志内容的开发引进。

仅靠内容的平移是远远不够的,光强调新闻资讯也没有生命力。要针对新媒体受众的特点,进行“主题策划”和“原创性整合”,并将热点新闻推送、便民服务、礼品发放等环节常设性地置入手机杂志中,将优质内容和独特的服务结合在一起。

正是从这种理念出发,浙江在线的无线事业团队在成功运作《浙江手机报》之后,再次出发,为移动阅读量身订制《浙E周》原创手机杂志群。《浙E周》以图片形式上传至手机后台,文字以超链接方式阅读,大大突破手机报的容量和一图一文的局限,内容安排上显得更加缤纷自由,还可随意置入音频、视频和链接等。在这上面以潮流主题、丰富图片和“微博体”文字吸引受众目光,并且依据手机用户年龄层和性别分布,开发出女性杂志《SHOW WEEK》等共计五套主题刊物。同时结合社会热点,陆续推出《本・拉登被美国击毙》《温州7・23动车事故》等一系列突发特刊,获得了数十万点击量。《浙E周》集群很有希望成为继《浙江手机报》之后,浙报集团下一个突破百万用户的手机新媒体,目前已经在移动阅读平台上,呈现出良性发展的势头。

总而言之,移动阅读的新闻产品应该无所不在。初级阶段可以理解为“形式大于内容”。内容上,不追求互联网的大而全,突出在强关联性主题上的碎片化展现,既要密集,又要简短。形式上,可能会是WAP、手机客户端甚至短信彩信多种形式的结合配套,受众可以随时随地立体阅读。

移动阅读也存在业务瓶颈

项目虽然初见眉目,但在实际操作中,碰到了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传媒的新闻内容不足以支撑移动阅读群体庞大的内容需求。移动运营商现阶段积累的上网用户年龄层偏低,集中在大中学生、青年白领、第三代农民工等,他们的消费能力、阅读习惯等决定了目前移动阅读平台上80%以上的用户和收入都集中在网络文学。盛大旗下三大文学网站盛大中文、起点网和红袖网的原创网络文学占了市场总额的80%。浙报集团和浙江在线新闻门户以新闻资源为主,也有出版社的传统文学,但没有充足的网络文学,从内容角度来说有点“先天不足”。

其次,传媒的反应能力和内容深度不适应移动阅读平台的要求。移动阅读不同于手机报的摘要式传播,但又需要具备与手机报一样的及时高效,因此对内容的时效和深度都有要求。移动阅读的内容产品,既要有杂志的内容深度,又要具备网络新闻的时效性,同时能够突出无线互联网的互动特点。当然,还要照顾手机等电子终端用户的阅读感受。几方面有机结合的内容产品才是好的移动阅读产品。

我们在《浙E周》上做了积极尝试,每期策划话题,将报媒的权威信息、网络的热点评议、微博的主流意见进行有机、有物、有趣整合,以图为主,文为辅,帮助读者利用“碎片时间”读报、读网、读博。虽然文字不是原创,但力求立意独特,言简意赅。目前它还是一种“浅读”,但随着手机上网用户群的不断扩大和成熟,将来移动阅读内容肯定会由浅入深,从单一到丰富,从娱乐到严肃。

再次,传媒缺乏有效的移动阅读自主发行渠道,过于依赖运营商。传统网媒的优势很难在电子终端市场上体现,研发专属电子书对成本和发行都是考验。那么与专业电子书厂家合作呢?

汉王曾与成都新华文轩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新华文轩向汉王采购电子书,这些电子书内置新华文轩自有的图书内容。然而这种商业模式并未给双方带来利好前景,来势汹汹的平板终端的冲击使电子书市场彻底黯淡,汉王自身发展也举步维艰。

因此,从当前形势来看,移动阅读的发展还是离不开拥有强大用户基础和丰富终端配备的移动运营商。移动网络本身就积累了数以亿计的手机用户,掌握了发展移动阅读用户的核心资源。要想尽快将阅读内容推向市场,直接与运营商合作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将发行渠道完全掌控在运营商手中,媒体仅作为内容提供商便会失去产品自。所以,在移动阅读行业发展初期,可以选择与运营商深度合作来占领市场,完成用户阅读习惯的培养转变,但最终,还是要寻找突破摆脱运营商的通道,来开发或者复制自有的发行渠道,如直接与手机厂商合作实现产品内置等。这在较长一段内都会成为我们力争解决的最大课题。

新媒体平台带给传媒的启示

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和PAD成为全覆盖的移动阅读载体。到2011年,中国无线互联网的用户已经突破了6亿,直接通过移动阅读资讯的用户超过一半。同时手机应用功能增强且新服务不断涌现,手机将进一步发挥移动终端的潜能。这些对传统媒体冲击加强,分流、替代趋势加速。技术变革和阅读习惯变革在内容生产、舆情播报和经营销售上给我们带来全新的启示。传统媒体不能缺席这个亿万受众的平台。

首先,移动阅读可以成为新媒体应用的试验田。

重视新媒体平台的开拓,不光是媒体延伸内容平台的需要,也是争夺受众,拉近和读者距离的需要。运营商有移动、联通、电信的阅读基地;电子书城有云中书城、番薯网;客户端平台有应用汇、移动MM……这些平台都是开放型的专业数字出版平台,组成了传统内容数字化的梯队阵营。传媒的移动阅读产品完全可以不同形式在各种土壤上生根发芽。

浙江在线的WAP站“掌上浙江”运营近两年,日均访问数已经超过50万,有稳定用户群,且已经吸引广告投放;今年上半年推出的手机客户端“手机浙江”也已经在苹果商城和移动MM商城上线;“浙E周”手机杂志除了已经进驻各大运营商基地之外,浙江在线还打算将产品到盛大云书城。通过不断创新尝试,浙江在线将搭建全面立体的手机媒体阵营。

其次,移动阅读将成为舆情引导的有效平台。

无线互联网当下主流受众为白领、学生和年轻务工人员,他们组成了传播面最大,传播速度最快,传播效果最好的一大群体。具有新闻自采自发的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在完成既有导向和传播任务的同时,利用手机来拓展传统的服务和功能,使媒体本身的信源优势找到一个全新的出口,使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卓越的到达率和快速传播形成主流文化,发挥出更大的喉舌作用。

如当前一部分政府官员掀起的“微博问政”和官微直播,达到了显著的正面引导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手机媒体加强在无线互联网上的信息公开,可以巩固成果。

无论出于宣传平台的管理需要,还是传媒自身创新的需要,或者落到媒体衣食来源的现实出发点,“无线互联网”都是不容小觑、大有作为的一片江山、一只金碗。对媒体而言,她承载了多元的网络文化发展方向,也可以承载我们远大的新闻理想。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场革命性的转变。(作者单位:浙江在线)

移动阅读的市场前景巨大

篇10

【关键词】FLASH广告 发展前景 应用领域 广告传媒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128-01

1.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随之步入了信息化时代,全球高达近三十亿的网民数量,使得互联网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广告宣传平台,被广大商家所重视。FLASH广告体积小、成本低、视觉冲击性强,是一种低投资高收益的广告宣传方式,因此在网络宣传上被广泛应用,在新时代传媒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2.互联网宣传特征

速度快、多元化、交互性、大容量是互联网宣传的四大特征。互联网宣传具有快速、及时、同步的优势,采用互联网进行广告宣传,可以在第一时间将商家所需要向客户表述的内容告诉广大网友,在网络时代,网民了解信息最快捷的途径,已经从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转向了新兴的网络媒体。不同于广播电视和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互联网宣传可以充分综合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表现手段,实现全方位多元化宣传目的。实际上,在网络时代广告宣传已经不再局限于媒体,任何有广告宣传需求的人员,都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达到个性化传播的目的。相对传统媒体来说,互联网这一广播宣传平台,其庞大的包容性使得它能承载海量的宣传内容,并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并且能够实现交互式双向广播宣传的目的。

3.FLASH广告的优点

FLASH广告是采用矢量图形和流式播放技术所制作出来的,由于采用了关键帧和图符,使得FLASH广告文件体积非常小,非常适合在网页上播放,虽然体积小,但FLASH广告依然可以保证图象质量。此外,FLASH广告不仅可以应用于互联网上,还可以在电视、手机等载体上,其制作成本和修改成本相较于传统电视广告均低廉很多。一个产品的广告,采用FLASH广告形式,能更为有效的实现商家个性化需要,产生出比传统电视广告和纸质传媒广告更为强大近高觉冲击。在互联网开放、交互能力的支持下,FLASH广告能够更好的满足受众交互性的需求,让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接受程度和喜好来决定FLASH广告的运行过程,而不是传统媒体广告那样受众完全是被动性接受,使得FLASH广告更具亲和性,有效提高受众接受程度和认可度,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

4.FLASH广告发展前景

FLASH广告在我国的发展还只有不足十年的时间,但却以其众多优点和网络这一宣传平台的特点,而成为网络广告宣传的重要形式,其发展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4.1 FLASH将会对传统广告形成巨大的冲击

FLASH广告具有易于创作、制作成本低廉、表现能力强等特点,因此被各类大中小型公司所采用,作为一种重要的广告宣传形式。随着网络的盛行和FLASH广告的迅速发展,电视视讯广告耗费人力、财力以及制作难度大等缺点被突显出来,FLASH广告被大量应用于电视宣传平台之中。随着FLASH技术的进步,目前FLASH广告这种宣传形式已经得到了传媒界的认可和推崇,并开始形成以FLASH广告技术为核心的商业帝国雏形。例如脑白金广告系列,虽然不如视讯广告那样采用明星拍摄、环境烘托,但却以其简明、轻快的形象在受众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取得极好的广告宣传效果。随着FLASH技术的进步、市场需求的扩大、广告宣传理念的革新,FLASH广告这种宣传形式将会对很多传统广告宣传形式形成巨大的冲击。从目前看来,FLASH广告的主要应用领域还是网络,也正是因为FLASH技术的应用,才使网络广告能力得到了全新的提升。

4.2 FLASH广告相关理论将会得到极大的完善

相对于传统视讯、纸媒宣传来说,FLASH广告发展时间还很短,很多理论都还不够完善。一方面,相对于传统广告庞大的从业人员来说,FLASH广告制作人才还较少,很多都是FLASH动画制作人员自发加入FLASH广告制作的,缺乏专业的广告理论支撑,使得FLASH广告在先天上就有所不足,缺少美学、商业运营、法律法规等的支持。另一方面,我国网民数量虽然庞大,但其年龄结构偏小,FLASH广告需要更多的针对于年青人所关注的时尚产品,如何通过FLASH技术来满足时尚产品的宣传需求,是推动FLASH广告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动力。此外,当前的FLASH广告创意和宣传诉求还相对较为单一,这种简单直观的表达方式,着重于品牌的突出,而缺乏更深层次内涵的挖掘,展示产品的能力不如传统电视广告好。因此,在未来随着FLASH广告应用需求的提高,将迫使FLASH广告相关理论不断完善,以满足市场需要,使FLASH广告具有更强的产品展示能力。

4.3 专业FLASH广告创作团队将会迅速形成

相对于传统电视广告的拍摄制作来说,FLASH广告门槛较低,不论是从制作难度还是从制作成本来说都远不如传统电视广告,这种低门槛使得FLASH广告市场极易陷入价格竞争的恶性循环之中,并且由于降价底线的模糊性,使得其下跌下格难以控制,导致市场混乱并降低FLASH广告的整体质量水平。目前,真正意义上的FLASH广告专业创作团队还较少,当前大多数广告也都是非专业创作团队创作,还没形成庞大的集群化运营规模,处于散兵游勇般的单打独斗状态。但是,随着FLASH广告市场的发展以及相关广告理论的完善,FLASH广告创作将会向专业化、规模化、集团化发展,专业的创作团队将会迅速形成,并成为广告传媒的新生力量,成为未来广告宣传的重要支柱。在这种专业化的创作运营下,FLASH广告也将会引入形象代言等机制,创造出属于企业自己的品牌代言形象。如流氓兔、“小小”系列的火柴人等形象,成为未来FLASH广告向专业化团队创作发展的重要内容。

5.结束语

FLASH广告是在网络发展的带动下所发展起来的,是植根于网络但并非局限于网络的一种广告形式,随着FLASH技术的提高以及FLASH广告创作理论的完善,FLASH广告将会渗透向包括电视、手机、楼宇、移动电视等多种媒介平台,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成为未来广告宣传的一种重要形式。

参考文献:

[1]房雅珉.网络广告动画发展研究[J].广告大观,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