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3-27 18:03: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化学实验 课程 高职院校 作用 能力 教学效果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是其他教学方法无法代替的。它是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学生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方法去巩固和加深理解理论知识;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可使学生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可使学生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可以为学生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尤其对高职院校而言,它所要培养的是面向生产、服务、管理、建设第一线,生产技术操作熟练,组织能力强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实验教学是实现高职教育教学目的不可缺少的教学活动,所以我们高职院校的每位教师都应该重视实验,做好实验,创新实验。这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品质和素养。
一、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化学基础知识
化学实验的好处就在于让学生观察,了解物质的本质属性。学生可以通过真实的实验现象加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而不再是干巴巴地学习抽象的理论知识。比如,学到钠、钾的时候,学生们根本没见过钠和钾,怎么可能知道它们与水反应会是什么样子,在空气里燃烧会有什么不同的现象?但通过实验,效果却会变得完全不一样,不仅可使学生们认识了金属钠和钾,还知道应该怎么储藏、反应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现象等,对物质有了很直观的、很充分的了解,可以把抽象的知识转化成感性认识,并加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它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手段。例如“做饮料”、“烟花爆竹的焰色反应”、“烧不坏的手帕”、“金属钠、钾与水反应”和能够产生各种实验现象的好多有趣的实验,都会使学生感觉到神奇,从而形成主动学习化学课程的内在动力。
三、可使学生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
实验操作技能是通过反复练习获得的,而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可以认识多种类型的仪器设备,还可以接触到这些仪器,通过一定数量的化学仪器操作实验,可以熟悉各种仪器的原理、性能、作用熟练掌握操作规则,更好地适应当代企业的发展需求。比如,我们在校期间做过的分析类实验课程可使学生提高基本操作技能,有机类课程可提高其动手组装各种仪器的能力,仪器分析课程可使学生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原理和性能。
四、可使学生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
在当今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社会中,团队合作精神、合作意识越来越重要。为了学生们能够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要让他们学会合作,善于合作。例如学生分组实验溴乙烷的制取和性质,这个实验中,在一个四人小组中,进行分工合作,可以是一个同学负责安装仪器,一个同学负责称量药品、加药品,一个同学负责验证物质的性质,另一位同学负责记录现象和数据,然后互相交流,完成整个实验。大家可以在紧张、和谐、有序的氛围中完成实验过程。解决了有的同学忙不过来,有的同学却不知道该做什么的问题,从而使同学们增进了理解和友谊,还提高了团结协作的能力。
五、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如果没有对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就不能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在实验中,可以通过观察反应的各种现象,做出全面、细致的描述和分析。如:做水的电解实验时,通电后,你可以观察到两极会产生气泡, 过一会儿,两极玻璃管上部汇聚大量气体,且体积2:1,两极产生的分别是什么气体?如何检验?学生还需分析、猜测两种气体可能是氧气和氢气,通过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先是观察,然后结合实验现象进行思考,得出了结论。
六、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特别是高职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特别的意义。学生可以通过设计性或探究性实验,探究自己还未认识的世界。化学实验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所以我们高职院校在化学教学中应该充分重视化学实验,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郑长龙.化学实验教学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尹木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改革初探.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篇2
关键词:案例导入;小学数学;案例应用
案例导入是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形式之一,而传统数学教学理念直接制约了小学数学教学效果,且小学数学课程设计也缺乏一定前瞻性,限制了案例教学的效果。随着小学数学教学形式不断创新,案例教学也在不断深化,案例导入需要老师在授课之前严密制定小学数学教学计划,要求老师优化数学教学方案,因此探讨案例导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符合推进新课改进程的重要战略,是完善小学数学教学形式的重要途径。
一、案例导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案例教学已经普遍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但总体上小学数学案例教学表现出水平低、案例导入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另外,受限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限制,案例导入需要与数学教学计划形成无缝隙对接,然而现在小学数学案例教学与数学大纲内容对接准确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尤其是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要符合时展,生活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然而当前小学数学案例教学虽然迎合了新课改的战略要求,但需要进一步加强案例教学的有效性,案例导入的有效性也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小学数学案例培养了小学生自主思考,进行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转变了传统灌输以老师为主导的纯理论学习,弱化了小学数学实际运用的锻炼。总之,新时期案例导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需要进一步完善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课堂教学质量,达到学以致用的作用。
二、小学数学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改善学习氛围
小学数学教学本身对于具体问题的探讨与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着极强的抽象性,对于小学数学纯理论问题缺乏必要灵活性,较多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缺乏专业兴趣。而案例导入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同时能够提高数学的学习兴趣,案例导入把小学数学知识与案例形式结合起来,有助于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能够从心理上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有利于优化教学计划
教学数学教育要想从跟上进行有效的突破,就需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优化,传统的教学形式以及教材内容都过分地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材中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解决,并针对问题进行必要的问题改革,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案例导入影响下更好学习数学知识,把抽象知识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于数学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优化了教学教材的同时也突破了学生的极限。
(三)有利于改进教学手段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就是通过教师上课过程中的讲解,对于讲解要想有更清楚的认识,就需要通过信息技术进行直观的展示。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进行及时的信息反馈以及评估,案例导入能够进行及时的教学评估,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创新发展教育,让小学数学教学在案例导入的带领下更好地改进教学手段,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以适应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
三、小学数学案例教学要点分析
(一)改变教学模式,营造良好教学环境
案例导入应用需要注重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运用案例导入教学方式,营造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良好教学环境。案例导入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氛围,案例导入需要教师与学生互动环节的创设,课堂案例导入过程中的讨论与交流环节需要教师创设交流环境,而案例导入是改变数学教学模式的前提和基础,需要教师事先制定缜密的教学计划,防止案例导入偏离教学内容,造成小学数学案例教学有效性的下降。
(二)培养学生提问意识,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
案例导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另外一个重要环节,是要培养学生具备提问意识,案例导入教学往往会忽视部分基础理论知识,往往以案例导入揭示出基础知识点,部分同学会有不解或有疑惑,这时候需要培养学生提问意识,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但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可能导致案例导入教学质量下降,所以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是其重要环节。因此,案例导入需要学生具体提问意识,也需要学生具备学习主动性。
(三)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增强学生提问能力
首先,运用案例导入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小学数学课堂上诸多学生往往不注意基础知识的学习,更愿意找一些有难度的习题进行攻克,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只有将基础知识理解透彻,才能够深入学习其他有难度的知识。教师要善于与学生互动,运用案例导入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让学生了解基础知识的重要,并通过基础知识提升提问能力。另外,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举一反三,是案例导入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举一反三的思S,是需要教师不断引导,最终通过学生自己的理解将问题深化、细化,从而培养出来的一种能力。举一反三,对提高学生问题意识与提问能力有促进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基础知识基础上尽可能扩充知识外延,让学生的发散思维得以运用,从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提高;计算能力
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进行数学学习、开展数学探究与思考的基础能力。现在的新课程理念不断地在降低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要求,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还是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能够进行基本的数学逻辑运算和推理。因而学生计算能力的强弱,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起到很大的影响。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大到工作中的数字计算,小到日常生活中的买菜、吃饭等,都需要基本的计算能力。在小学阶段,数字计算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数学计算的重要性。但恰恰是这最基础的计算却常常被教师所忽视,认为计算易教,贵在熟能生巧,因此不太重视教法的研讨,主要表现在重算法,轻算理;重练习,轻理解,导致小学生在低年级阶段计算的正确率往往不高,甚至到高年级仍会出现计算错误。同时受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方法技巧、计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学生自身对计算也存在轻视的态度,从而经常导致一些计算题出错,主要表现在:抄题马虎,注意力不集中,把数字、运算符号抄错;运算时不注意运算顺序、运算规律,不进行验算;运算中不会分析算理,不能正确地去分析变式,导致出错等。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一、加强口算能力的培养
口算是计算的基础,抓实了口算也就抓住了计算的根基。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如在每节课前的2分钟进行一个小小的口算测验,因为在上课刚开始,学生情绪都比较浮躁,精力涣散,为了调动起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短短2分钟的小口算,就能够尽快将他们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上,让他们全神贯注地听题、记题、口算、纠正,既训练了它们的计算能力,也调动了他们听课的各项感官,可谓一举两得。其次,每天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口算专题训练,如学完小数加减法后,教师可以精心挑选各种类型的小数加减法口算,让学生做成口算卡片,每天一张天天练,及时巩固所学的内容。
二、掌握基础知识是形成计算能力的前提。
学生面对计算题,要想得到计算结果,首先要考虑运用什么数学概念、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运算法则和计算公式等等,因此能否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就决定了是否具有较好的计算能力。比如,学生要具备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就必须先要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理解并且掌握如通分、约分、带分数与假分数之间的互化等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因此,教师只有把有关的基础知识给学生讲清楚,让学生真正掌握了,学生在计算时才会减少差错。
相对于低年级来说,高年级学生的基础知识更为丰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切不可急于求成,应帮助学生从整理已学的基础知识开始,运用迁移的方法,不断地深入。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法”时,可以先让学生回答加法的意义,学生就会知道是两个数(或多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接下来让学生观察发现异分母分数、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再引导学生运用通分知识“化异为同”,于是问题就转化为已掌握的同分母分数的加法了。
三、对学生的易错题加以总结归纳
在教学中,教师经常性的帮助学生小结某些规律性的东西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如“分数、小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相比较而言用小数计算比较简便,但判断能否把所有的分数化成有限的小数就成为了这一类计算的关键点,随着这一关键点的突破,学生的运算速度必定会加快,计算技能也势必会提高。对于学生经常出错的计算题教师要把学生易错、易混的错题及时记录下来,进行分析归类,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培养学生善于打草稿的习惯
在教学中,经常见到教师布置了习题,有的学生口算,有的在书上、桌子上或者其他地方,胡乱写一两个竖式就算打了草稿,有的干脆观望来等待别人的结果,这些都是不良的计算习惯。学生在一二年级刚开始接触计算时,会有打草稿的习惯,但是随着数学学习的深化,学生就渐渐地不喜爱打草稿了,有的是为了节省时间,有的是过于自信,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不打草稿造成的计算失误已经成了学生数学学习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对此要加以重视,鼓励学生重新培养打草稿的良好习惯,这样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做题的意识,更能让学生提高运算的准确率,进而逐步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和计算能力。
五、总结
总之,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基础,对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学习乃至今后的工作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对其多加重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细致而长期的教学工作,对于增强学生数学素质、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每位数学教师都应把以高度的责任感去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林丽卿.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教育,2011(12).
2.韦明.浅谈小学阶段计算的重要性[J].读写算.2012(55).
3.谢志贤.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对策[J].教与学,2011(05).
篇4
一、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必要性
(一)巩固基础知识
就语文教学的基础来说,其主要指的是学生对字、词语以及句子的理解与掌握。学生参加阅读活动能够很好地掌握这些语文基础知识。就具体的开展模式来说,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技能进行培养,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懂得如何自主地使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以便有效掌握字词。同时,语文教师也要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二)培养阅读技巧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加强对阅读技巧的培养。首先,学生应当习惯于开展朗读活动,即积极参加朗读,提高对阅读文本的理解程度。再者,引导学生开展默读训练,使学生能够在持久的阅读训练之后,有效提高阅读效率,提高自主思考能力。最后,积极开展背诵活动,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对文章的记忆,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学生对优秀文本的认可度,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三)明确阅读方式
培养正确的阅读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能够加强对阅读精度的把握。一方面,学生可以快速地对阅读内容的关键与内在进行明确,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对相关的阅读疑问进行处理。
掌握一定的方法可以使阅读的效果事半功倍的阅读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式。
二、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重要性
(一)提高语言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个人能力发展情况的重要体现。开展阅读活动,能够增加和巩固学生的语言词汇,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培养语文素养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能够使学生有效把握阅读内容与阅读类型,同时,也能拓展学生视野,拓展其知识面,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丰富内心世界
小学生正处于个人价值观、人生观形成与发展的前期,因此,开展阅读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对优秀阅读文本的认可度,实现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引导与培养,提高阅读活动的开展价值。
三、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方式方法
(一)建立良好的阅读环境
教师需要把握好阅读课程的节奏,使学生能够在教学环境中感到轻松与舒适。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通过对阅读内容的精细化使学生阅读目标。同时,也使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巩固基础知识。再者,由于小学生心理的特殊性,在小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其个性、学习表现进行综合评价,进而使学生能够主动大胆地展示自己,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提高阅读的深度
在丰富阅读内容的时候,也需要明确阅读内容的精度与多样化。这样能够有效培养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实现教学活动的意义。对小学生来说,在对阅读内容进行选择的时候,需要降低阅读难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提高阅读的深度。
3.对内容与情感之间的结合
篇5
一、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布置选择性数学作业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教育教学倡导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即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水平,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水平。在优化小学数学布置作业方式上,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让数学作业更加灵活,布置具有选择性的数学作业。使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选择数学作业,充分激发出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欲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以数学作业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不断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水平。
二、结合生活实践。优化数学作业内容
小学生觉得数学有难度,不愿意学习数学,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不具备“生活处处皆数学”的认识。数学知识脱离生活实践,抽象化的理论知识,往往会对提高学生数学水平形成阻碍作用。所以,优化小学数学作业布置方式,可以结合学生的实践,创新数学作业形式,引发小学生的共鸣,帮助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想象能力。
以“分数”为例,这一单元涉及一部分知识为“旅游的费用”,学生对于旅游存在一种向往。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的时候,结合学生的兴趣,设置作业题目“长城旅行社推出了A、B两种优惠方案,其中A方案中景区一日游大人每位160元,小孩每位40元;B方案中景区一日游团体5人及以上每位100元”,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家庭人口数量选择优惠方案。由于大部分学生家庭人口数量都不一样,所以计算出来的答案也不一样。而且这种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数学问题,非常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对学生积极完成数学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此可,教师在布置小学数学作业的时候,融入小学生的生活实践,既引起了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形成“生活处处有数学”的认识,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够让学生积极、认真完成数学作业,对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学生互改.教师总结性批复
作业批改作为教师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重视作业批改质量,可以让学生清楚自己学习情况,有利于学生积极弥补知识漏洞,不断提高学习水平。所以,实现对小学数学作业批改方式的优化,教师可以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互改,教师总结性批复,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篇6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237-02
基础教育是开启知识大门的第一把钥匙,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工作者如何教会学生使用这把钥匙,这不仅考验着教师个人的能力和水平,还直接影响学生健康与成长。如何优化与提高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明确在数学教学中的工作方向,把数学教育教学从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化为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是国家教育改革的趋势,是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也向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不小的挑战。本文结合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工作实际,通过改革教学方式、加强思维方式指导、丰富教学设计等三个方面阐述小学生综合素质的优化与提高,并从数学素养、思维能力、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等方面对优化与提高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途径进行浅析。
一、怎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什么是数学素养?通常来讲是通过数学教育、自身努力和实践认识获得的数学知识、数学能力和数学品质,这种素养一旦形成将影响终身。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数学,素养形成的根基,不是靠学生一节课两节课学习就能实现,也不是靠“填鸭式”教育就能教出来的,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循序渐进,通过系统的数学教学来启发和培养,还需要多样式、多渠道、多方面去指引、激励学生在主动的学习、实践、探究、体悟中逐步提升。
1.改进教学方式,应用探索式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课程内容设计的层次性,例题布置的合理性,素材选取的趣味性,积极搭建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让教材最大程度上的被学生吃透读懂,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为学生夯实良好数学素养基础。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小数除法》时,学生在解决“王鹏坚持晨练4周计划跑22.4千米,他平均每周跑多少千米?”的问题时,可利用已有知识引导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经验计算、亲自动手操作参与、学用结合解释现象等探索式教学模式。
2.体现数学的多样化,把学与用有机结合。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本身就具有多样性,如何更好的将其多样性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更多需要考量的是,把学生引入到数学这个知识宝库,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入耳、入目、入心。那么怎样把握好这个度呢?数学的多样化,无疑将是吸引学生“耳目心”的一个亮点。多样化体现在学的多样化和用的多途径。在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中,涵盖了小数乘除法、分数、因数与倍数等数学要素,还有一些需要通过数学来解决的生活中常常遇到的各类问题,这就需要在教学中让学生多储备基础知识,在生活中多探索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连乘、乘加、乘减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际问题的导入,引导学生做好课程的准备。如“小卖铺要做一个长2.2m,宽40cm,高80cm的玻璃柜台,先要在柜台各边都按上铁角,这个柜台需要多少米铁角?”的讲解过程中,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探索解题步骤、方法、技巧,最终目的是为了更直观的让学生掌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多在课堂中讨论、多在实践中运用、多在学习中积累,以形成良好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信息交流的数学素养。
二、有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思维能力处于一个定型阶段,培养学生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有利于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养成严谨细致的学习习惯;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面对困难问题要大胆尝试、善于猜测的思维方式。
1.打牢数学基础知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小学阶段是学习数学基础知识,掌握解题基本步骤的重要阶段。引导学生打牢基础,需要让学生懂得基础知识的重要性,需要从学生熟悉的基本数学规律入手,让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感受规律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并用这种能力感受良好的基础知识是打牢学习的基本前置条件。例如,在《粉刷墙围》的课程设计中,涉及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生活中的体会,导入要学习的内容,通过实际问题巩固小数乘法、除法,数学内容与几何图形之间的联系。
2.鼓励大胆猜测。小学数学内容基础性较强,但是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材中则注入很多鼓励学生猜想和探索的元素,教师可以有效利用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在掌握一定经验,充分发挥好学生的自助能动性,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例如在《最大公因数》一节中,家庭储藏室铺设地砖的问题教学中,就可以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是画图,还是等比例铺设,或是其他方法,当学生讨论出一定的结果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总结其中的规律,并实施讲解最大公约数的应用。
三、丰富教学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它涵盖了庞杂的数量关系、抽象的空间形式、特殊的符号体系、严格的运算公式、形象的图像语言等方面,各方面既不孤立存在又相辅相成。教师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从教与学、学与用、用与动等多角度思考,要充分展现出数学的趣味性、教学内容人文性、教学思维的创新性,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进而提高设计方案的适用性和可学性,最大程度的发挥教学设计的指导功能,让每一名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用处,体会到知识带来的自豪。
1.数学教学设计的趣味性。作为小学数学教育的主体――小学生来讲,呆板、枯燥的教学内容只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教学过程应结合学生思维特征、易接受的事情,将各种元素穿插在教学设计中,让学生在课堂上、生活中体味数学带来的乐趣。数学趣味性的发掘要建立在教学设计创新上,创新的内容要紧紧围绕趣味性进行教学设计,趣味的设计要体现在课堂的分分秒秒,要善于通过讲解、体验、感知、评价的教学流程,使学生进行趣味体验。例如,在《小数乘法》的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个“我给亲人问声好”的互动活动,让每个同学给身在远方的亲属打一个问候的电话,并把自己的通话时长、每分钟价钱记录下来,等上课的时候让学生互相计算对方所花的费用,同时有意识为本年级小数除法、统计、打电话等章节打下铺垫,让学生在推理中体验数学的魅力。
2.数学教学设计的人文性。传统基础教育中“棍棒教育”、“饥饿教育”难适应当前学生求知思维的需求,现在孩子接触知识的范围广、兴趣爱好也比较多,如果忽视了情感教育、人文教育,不改进传统教育方式,必将对孩子学习数学造成掣肘,影响学生日后的学习效果。教育教学体现人文性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素通过教育得到矫正,使一些偏颇的思想理念得到斧正。将人文性体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是实现这一教学目的的平台和载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时,应充分利用基础教育阶段综合性强的特点,采取将数学与音乐学、数学与体育学、数学与文学、数学与自然学等进行横向拓展延伸的教学尝试,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路,培养学生形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学习热爱生活、适应社会。
3.数学教学设计的创新性。创新性是做好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小学数学课堂设计中应多围绕创新开展,一个设计模式讲几年,一个套路打好多遍,这样不利于教学技能的增长。创新不是花样翻新,而是需要教育工作者既要掌握理论知识,又要结合实际经验,按照教学大纲相关要求,结合所教授学生的个性特征,把教与学两方的思路进行融合,有针对性、操作性的设计课堂学习的内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就有不同的教学设计理念,创新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悟性,摒弃陈腐的习俗、单调乏味的惯例,给学生自主的机会,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
4.数学教学设计的情景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构建良好的学习情景,让学生更直观的在情境中体验数学魅力,帮助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吸收和转化,巧妙的创设教学情境,有步骤的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提到的,地球赤道长约40076千米,一架飞机以990千米/小时的速度沿着赤道飞行,它绕地球赤道飞行一周需要多少时间?这个例题,包含了地理、物理、科技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借助道具、投影仪、小动画等形式创设一个环境,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加深了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应用的广度,体会到掌握好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通过改革教学方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加强思维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丰富教学设计,既是对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能力的检验,又能有效培养和提升小学生对数学的认知、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优化和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为今后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江.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构成要素与培养策略[J].学科教育,2004,(7).
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思想方法;渗透实践
一、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基本概述
数学思想方法的B透实践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影响,所谓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以空间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之中,从中不断培养人们的思维创新意识。数学思想是对理论知识的分析概括,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创新研究出全面的解题方法。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设计比较全面多样,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实践主要以数字的归纳、分析、组合的方式存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体现了数学理念的基本特征,能够将抽象思维变得简单化,比如说将数学的公式、点线进行研究,就是将复杂的问题进行适当的转化,和重新组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实践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实践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渐扩大,更加注重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树立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方法,将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数学教学中能够正确引导学生融入到学习中来,并将数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互关联,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体会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自身的综合素养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实践技能以后能够独立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问题。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实践,为学生以后高难度的数学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基础,明显提升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二)是数学教学改革的基本需求。
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实践对数学教学改革起着指导性作用,经过数据统计发现,大多数学校对思想方法教学改革不够重视,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没有将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渗透,没有拓展教学活动的开展,抑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来讲,其知识框架体系主要分为两种教学形势:一是数学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这是课堂教学中的关键内容,二是数学思想方法,这种思想方式容易被忽略。但是这两种框架体系在数学教学发展历程中是缺一不可的,在进行数学要点学习的同时,还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实践,通过学习基础知识,学生能够打下好的基础,而学习思想方法,学生能够更高效率的学习到更多知识,将两者相互结合,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小学数学教学,并不仅为了交会学生一些基础的数学知识,而是要通过数学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就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如何掌握和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提高数学素养,锻炼数学思维。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实践的主要方法
(一)在备课准备过程中,明确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概括,教材中,大量的数学思想方法是蕴涵于表层知识中,处于潜在形态。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先深入挖掘具体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自己能够先将这些深层次的知识由潜在形态变为显形态,由对它们的朦胧感受转变为清晰的理解。另外,同一教材内容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不止一种,需要重点渗透的可能只是某种思想方法,不必面面俱到全面到位。即使同一数学思想方法,在不同的教学阶段,也应该确定不同的要求。因此,在进行教学备课时,要合理细致地确定某一课时需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在问题分析过程中,适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实质上也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发生过程,比如概念的形成过程,公式的推导过程,规律的发现过程,解法的思考过程等都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课堂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知识点,构建不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领悟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在运用过程中,深入运用数学思想方法。
传统的练习教学习惯于就题论题,练习的过程仅仅是巩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经过练习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往往依然停留于原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练习过程,可以看成是数学思想方法反复运用的过程,在这样的反复运用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才有可能得到巩固与深化。
(四)在内容总结过程中,适当提炼数学思想方法。
课堂小结时,引导学生回顾“今天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等类似的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的问题,是教师进行课堂小结的常用途径,但如果小结仅仅是停留在这样的问题归结上,忽视思想方法的提炼,将使数学教学停留于较低的思维层次上。例如,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时,不妨多问一句,“我们怎样学会用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这样的总结既关注了知识与技能,又关注了数学思想方法等方面,逐渐引导学生自觉养成学习后反思“学了什么”、“怎么学”的意识习惯。
四、结语
总之,数学思想方法在实际的数学教学当中起着重要作用,不管是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方面,还是在提高课堂质量方面,都起着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校应当重视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推进数学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姜丹.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
[2]陈海明.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J].中国校外教育,2014,(04).
[3]尹红娜.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思考[J].新西部(理论版),2013,(Z2).
篇8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外阅读;常见误区
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拓宽小学生英语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目前教师对课外阅读指导不充分,导致小学生出现对其认知不足的现象。以下就是对小学英语课外阅读的常见误区及改善对策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并由此带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一、小学英语课外阅读常见误区
(一)英语教育对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指导不充分
英语教育对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指导不充分是小学英语课外阅读常见误区之一,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还处在初期阶段,因此其掌握到的英语知识有限,在此背景下,要求小学教师在对学生灌输课本知识的同时,也应鼓励学生阅读课外知识,以此来充实自身知识内涵。教师在小学英语课外阅读辅导中承担着引导的责任,因而只有教师充分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才能使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提高自身对英语课外阅读的重视。但是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教师自身对英语课外阅读的认知不足,导致学生也对其产生消极态度。与此同时,部分喜欢阅读的学生,在课后进行课外英语阅读中,由于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也致使其无法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相关阅读。
(二)没有优秀的课外阅读书籍
目前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教师对课外阅读重要性认识不足的现象,所以导致学生也开始对其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另外,由于学生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购买大量的英语课外读物,从而导致学生能接触到的读物也较为有限,此种现象的产生导致学生降低了对英语课外阅读的兴趣,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知识获取的途径。另外,由于家长对英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知也较为匮乏,从而导致家长误认为孩子阅读英语课外材料是一种不良的行为,甚至产生制止学生对其进行阅读的想法。家长和教师对课外阅读书籍的误解,导致学生不仅无法获取到优秀的课外阅读书籍,同时学生也无法沉浸在良好的空间中完成英语课外材料的阅读行为。
二、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改善对策
(一)选择适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英语材料
为了改善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情况,要求教师在开展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对课外英语材料的阅读。同时,要求教师在发挥自身引导作用时,应为学生选择适宜的课外阅读材料。例如,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将my school bag应用于实际,应引导学生在课后搜集与其相关的课外资料A big orange and a gold cup等等,但是当小学生在选择材料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选择难度适中、贴近生活、趣味性强、且生词量在3%-5%左右的课外资料进行阅读。其次,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课外英语资料进行选择时,首先应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到学生实际阅读水平和其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确保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能搜集到适合自身阅读的课外资料,帮助自己提升英语阅读水平和单词量的掌握。再次,在选择适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英语材料基础上,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些英语小故事,从而通过故事吸引学生对英语材料的阅读,并促使学生在故事的吸引下,能逐渐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二)小学生英语课外阅读中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承担着引导的作用,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教师应在灌输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发挥自身引导功能,调动英语课堂氛围,并使学生在良好的课堂环境中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过程中,不能仅凭课堂教学内容充实自身英语知识内涵,也应从英语课外阅读中获取到更多的相关知识点,提高自身英语单词掌握量,并由此来提升自身英语水平。而教师在学生阅读课外材料期间,应传授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先做大致浏览,然后再进行细致阅读。其次,当学生在进行英语课外阅读期间出现任何问题时,教师应对其问题及时纠正,最终确保学生能达到高效率的阅读程度。另外,由于小学生掌握的英语知识有限,因此其在阅读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应在学生进行阅读前对其将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脱离阅读误区。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小学英语课外阅读得到改善的有效对策,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更为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因而,为了提高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小学英语教师应根据教学现状来完善教学中心。即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提高对语言内容和意义教学的重视,并为学生搜集到相关的阅读材料。与此同时,亦可通过现代化网络搜集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小短文、小故事,拓宽学生的英语知识面。比如,教师在讲解与颜色相关的black sheep害群之马时,就可以补充FIVE KIDS――Fu Wa等相关的小文章,调动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同时扩展学生掌握的知识点。
三、结论
综上可知,英语课外阅读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补充说明,是学生优化自身英语学习手段的有效途径。在学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期间,教师应根据学生对英语的掌握程度对学生课外英语阅读方法等进行引导,并通过为学生搜集小故事的方式,调动学生对课外英语材料阅读的兴趣,促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养成较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但是,教师在对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引导期间,应确保指导方式的科学化,以便能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英.浅谈小学英语课外阅读面临的问题与优化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03):112-114.
篇9
关键词: 小学英语 英语教学 “四自主”模式 主要策略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自觉、想学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学习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是对传统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三河小学立足新课改,在全面把握课改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四自主”的教学模式。“四自主”即自主预习、自主交流、自主应用和自主总结,全过程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宰课堂为主要宗旨。下面简单论述三河小学英语“四自主”课堂教学模式创建的实践体会,以期推广和交流“四自主”课堂模式,让更多的同仁运用“四自主”课堂模式于教学实践中,构建学生乐学、想学的英语课堂。
一、注重自主预习,强化自主先学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小学英语教学中,自主预习同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网络资源的普及,微课、微视频的发展,为学生自主预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这些网络资源而自主先学,或者查阅相关资料而自主预习,对于其中的知识点,包括单词、语法、句型、对话等课前先学,培养自主预习的好习惯。
如“I like dogs”的Story time教学,课前先让学生对单词cat,dog,elepahant,horse,lion,monkey,panda,tiger等能根据已掌握的拼读规则先读出来,知其义。了解这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谈论小动物,用“I like ...”表达自己喜欢的动物,用“Do you like ...?”询问对方是否喜欢什么。
此外,对于本课中描述动物的词汇初步把握,如cute,fat,口笔头使用“Look at ... they are cute and fat.”。
这样,学生在课前对基础知识基本把握,既为课堂上的口笔头训练节省时间,又为口笔头的熟练运用打好基础。
二、教学慢一步,让学生自主交流
传统教学,一般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带读、学生死记硬背。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课堂,注重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之初,给学生一些时间,让学生自主交流预习所得,包括预习中的疑点。
如对于4上Unit1 Story time的课堂教学,在课堂之初,教师通过设计活动,如表演、模仿、游戏等,让学生交流预习成果,展示预习效果。
教师让学生将课前准备好的动物的图片呈现给同学,自己讲出图片内容,如一位学生呈现出来monkey,介绍:Look,it is a monkey. I like monkeys best. It is cute. Do you like it?等,这样既强化了单词的预习效果,又将单词以对话的形式展开,强调单词的运用,发展口语交际。
对于单词的交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对抗赛的形式而巩固单词的学习,如一组学生说出汉语,另一组学生快速说出英语,这样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想学、乐学。
三、自主运用,突出英语的“学以致用”
英语学习不仅应学基础知识,更应重运用。教师应创设情境,促使学生主动运用基础知识进行交际,以突出“学以致用”。
教师课堂活动的组织、任务的设计,可以促使学生的自主运用,给自主运用创设机会和平台。活动的开展,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儿童爱玩好动,开展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运用学到的知识,实现“玩中学”、“学中玩”。
对于4上Unit1的教学,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运用学到的知识。如展开“Brainstorming”,让学生合上课本,说一说“How many animals can you name?”,要求学生除了说出本课时中的单词,还要尽可能多地说出更多动物名称的词汇。开展“Quickly respond”游戏,让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动物玩具,让其他学生快速说出动物名称;教师用多媒体呈现不同个数的动物图片,让学生快速地用单复数形式等设计情景,让孩子们根据情景而使用“I like ...Do you like ...?”对话,也是主体地位体现、自主运用的可行策略。
四、课后反思,实施自主总结
常规课堂,在一节课临近尾声阶段,通常是教师对一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新课改形势下,课堂模式的变革,教师总结应转化为学生“自主总结”。如对于这节课的教学,课即将结束阶段,让学生掩卷沉思:这节课我的收获是什么?让学生说出所学的单词――cat,monkey等,了解这些动物名词的单复数用法;学会“look at,They are cute.”等词组、句型,学会使用“I like ... Do you like ...?”谈论对动物是否喜爱,学会cute,fat等描述动物的形容词,总结出这节课的情感目标是认识动物,意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三河小学的“四自主”学习模式,是对新课改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演绎和诠释,是更明晰化、具体化、易于操作的课堂流程,从预习、展示、运用到总结和反馈,无不突出“自主”,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使用,“四自主”教学模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英语已经成为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随着英语的普及和深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首先,小学英语教学重要性凸显,和语文、数学成为小学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无论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发展和相关教学设施的完善,还是教师的师资水平、受重视程度,都与传统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着天壤之别。其次,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已经越来越与社会接轨,更多的教学内容体现出素质教育的内涵。
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整体概况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这首先得益于新课程改革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素质教育理念,更加重视相关教学方法的使用。学生对于小学英语的学习也更加有兴趣,更加认识到英语在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性。尽管如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仍有许多因素。
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困惑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困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对于相关英语知识的领悟还存在一定误区,特别是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存在不牢固的现象。比如,有的小学生虽然能念清楚单词,但是对于整个音标体系却没有真正的认识。一些单词的发音在一段时间后会遗忘,这就是由于没有真正掌握如何通过音标进行拼读。又如,有的学生对于一些简单的句型能够熟读默写,但是在应用到一些变换形式的句型时却无从下手,这就是由于他们没有真正掌握这个句型的内涵。二是小学生自我学习意识不强,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既要理解、更要记忆。小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相对薄弱,需要教师、家长的督促才能够真正学习。三是英语国家的文化不同于中国文化,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往往难理解,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在这方面内容的传授上往往存在许多的不足。四是英语需要更多的语境环节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尽管许多学校在开展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时已经注意到相关内容,但是由于客观因素的存在,小学英语语境的创造并没有达到最佳。同时,学生在家学习的时候往往没有语境来帮助其学习,因此,课堂教学和家庭学习的效果会存在一定的差别。
三、如何有效地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一下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首先,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培养。英语基础知识的培养不仅能够给学生未来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还能够更进一步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相关学习技能,促进学生英语整体水平的提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其次,教师要不断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等教学工具来进行教学,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教师利用这种教学工具可以更好地讲解英语中的一些难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除此之外,这些教学设备可以把英语教学中活泼、有趣的一面展现出来,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大大提升。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英语动画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使死板的英语教学变得更加有趣。再次,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有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有良好的悟性,而且通过其他途径已经学完了相关内容,教师布置课堂作业以及提问时应该分层次,使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具有学习英语的兴趣。第四,教师要能够充分调动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所谓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指的是教师不能采用教师教,做简单板书,学生跟着学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很难给学生带来直观上的冲击,使学生学习兴趣无法得到激发。教师要适当地开展分组讨论、分组对话等,使整个课堂教学的氛围得到大大的提升,从而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五,教师要重视教学反思和评价环节。因为好的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环节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有利于教师查漏补缺,发掘教学中的难点,更好地实现高效课堂整个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在各个方面的变化可喜可贺,但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仍有很大的空间。各级小学英语教师要不断地研究相关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带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使小学生英语学习无论是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还是在英语实际的应用中,都能够有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秦敏.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探析[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 上一篇:政务平台建设情况汇报
- 下一篇:交通运输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