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与研究范文

时间:2024-03-27 18:02: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科学与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管理科学与研究

篇1

关键词:管理科学研究现状;信息管理;发展趋势

科学管理与工程这一学科是我国管理学类中唯一按一级学科招生的学科,覆盖面广,其研究的侧重点是结合现代化的科技技术和信息技术、现代化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当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来研究适合与现代化的管理理论、方法与工具。并且对系统的科学管理活动的规律加以概括,以为提高科学管理效率提供依据。

1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现状

1.1信息管理与工业工程的研究取得了优秀成果。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非常广,覆盖面非常大,其中信息管理与工业工程是其中的重要研究龙域。在工业工程方面,科研人员结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工程设计与分析的方法和原则,加强了对工业工程中工作人员、无聊、机械设备、信息以及能源等各方面的系统研究,从而为实现最大效益的资源优化合理配置提供了条件,也为工业企业的科学管理和管理系统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了方法和理论。此外,管理科学与工程中与工业工程密切相关的其他研究领域,如管理服务系统的设计、管理技术的评价决策、生产计划、质量管理和控制、财务管理系统的设置、交通管理和人事管理等方面也取得长足的进展。而在信息管理方面,对于在现代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环境下企业等组织的采集信息、加工信息、开发信息产品、整合优化配置信息资源、服务信息、知识与信息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并且把人员、技术和组织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此外,网络电子商务、移动设备商务、智能化商务、知识管理、信息开发与整理等领域也取得一定的成绩。

1.2新理论、新方法、新手段的不断发展。通过管理科学与工程相关方面的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涌现出了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手段。这些新手段、新理论和新方法对于促进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主要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新手段成果有:未确知数学理论(unascertained mathematics)、灰色系统理论(grey systems theory)、集成分析方法(set pair analysis)、模糊数学理论(fuzzy mathematics)、粗糙集理论(rough sets)以及可拓学理论(extenics)等等。其中我国学者首创的有灰色系统理论(grey systems theory)、可拓学理论(extenics)和未确知数学理论(unascertained mathematics)。目前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最为活跃的就是粗糙集理论、灰色系统理论和可拓学理论。这些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手段为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原则与方法,提供了新的研究领域与范围,从而很好的促进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与发展。

2 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发展趋势

2.1 科技发展和学科交叉扩大了研究领域。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学科交叉,扩大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领域。其中在线风险管理(ERP和BRP系统)和虚拟组织与虚拟企业等相关问题的研究领域得到很大的关注。此外,管理科学与工程和系统科学、行为科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又引申出了新的研究方向,其中行为经济学、企业并购行为的研究、网络招标行为研究以及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行为研究等等研究方向也得到发展。

2.2 网络信息环境下的管理系统研究成为重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互联网手机等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快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变革,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下的信息管理系统研究成为当前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重点。此外,与之相关的网络电子商务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也取得一定的发展。在网络信息环境下,国内外的研究热的和重点主要有运筹与管理、信息技术与管理、信息和网络管理对策理论和模型、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系统工程等等。

3 结论

管理科学与工程主要的专业要求是结合现代的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加强对科学管理活动的研究,从而概括出管理活动的规律,为现代的科学管理提供有效的理论和工具。其覆盖面非常广,涉及到资源优化管理、决策管理科学、项目风险管理等等方面。为了更好的促进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对其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掌握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周火;李坚;黎昀.地方高校管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设计探讨[J].科技和产业.2008 .06

篇2

[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 学科特点 研究生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学科特点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应用工程科学、技术科学、数学、系统科学及社会科学知识,对人员、物资、设备、技术、能源和信息等组成的各种系统进行设计、评价、决策、改进、实施和控制的一门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在管理学中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征,具体表现如下:

l)学科交叉与知识融合。作为管理学里的基础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自其诞生就呈现出学科交叉与知识融合的特征,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建立、发展与完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技术与方法,如现代数学的发展为研究复杂性管理问题提供了方法与理论基础,现代信息技术拓展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领域,现代心理学为人因工程提供了研究手段。作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重要组成的工业工程专业,其学科交叉与知识融合的特征表现得十分明显,不仅利用自然科学知识和技术进行观察、实验、研究、设计,同时还需应用社会科学及经济管理知识。同样,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等专业,其学科的发展与科学研究也需要综合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与管理理论。

2)基础学科与领域的拓展性。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管理学的理论基础,是管理学体系的基础学科,其研究方法主要是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工程方法的结合,其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学的基本问题,其研究成果可为管理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与策略指导。同时,管理科学与工程本身的研究方法与技术以及其它领域尤其是工程科学领域的技术与方法的发展,使得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具有拓展性。例如,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并得到广泛应用,工业工程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数理统计、工程技术、运筹学、系统工程、现代心理学、信息技术等都在工业工程的研究问题中得到很好的综合应用,其研究领域也从制造业扩展到商业、运输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和政府部门。

3)理论研究与应用的结合。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管理学门类的基础学科,为其它管理学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技术与方法。管理科学与工程也是为解决现实问题而诞生的,例如工业工程的目标是为了提高系统生产率与优化资源配置,对各种生产要素统筹分析、合理配置,促进系统协调有效的运行,追求系统整体优化。从以上特征可以看出,工业工程是一个工程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离开产业应用的纯方法或理论研究,是与这些特征不相容的。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则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管理问题,通过建立信息系统来优化管理效率。而管理科学专业则是以数学、经济学及计算机应用为基础,去分析企业活动和社会经济活动,更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人才定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各种培养模式的交叉和融合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复合型人才培养是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生教育的必然方向。其复合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管理科学与工程科学的复合。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而管理科学与工程就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融合了管理科学、经济科学和工程技术,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培养学生对管理知识和工程技术的掌握,才能大道复合型人才培养目的。

2)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复合。管理能力是一项应用性、实践性、技能性等特点很明显的复合能力,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验与生产相结合、设计与操作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应用基本知识和方法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3)专业性、创新性和创业性复合。专业性是指管理科学与工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创新性是指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要求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业性是指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要求具备创业意识、开拓能力。

高校有责任加快培养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需要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复合型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人才需求。

三、培养模式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遵循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和社会需求,为研究生构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总体运行方式。课程体系设置、特色学科建设、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式、导师指导作用的发挥、形式多样的考核方式和提高培养质量的途径等内容构成一个完整的培养模式。复合型培养模式将有效整合这些要素,协调作用以实现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目标。

1)培养方案制订。培养方案指引着研究生培养的方向,因此一定要从学科的发展概况、优势和特色,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培养要求、课程设置、学位论文全过程管理进行科学整体规划,其中培养目标是指导方向,课程设置是主体框架,学位论文全过程管理是重点。在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应该明确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在培养能运用管理理论进行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方法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应体现理论性和应用性。核心课程包括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等;主干课程因专业而有所差异,如工业工程专业可以设置人因工程、物流工程等课程;课程体系还应该包括方法论课程,如系统工程、决策方法和模型、预测方法、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等。学位论文的过程管理是指论文选题紧扣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前沿,追踪研究热点并结合中国工程、技术、管理中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开题报告形成论文的基本框架;中期报告是对所研究的问题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学位论文是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深入的分析和阐述,提出创新性的观点和具有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

2)特色学科建设。学科是大学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承载培养人才、科技创新和加强社会服务功能的平台,是大学建设的核心和根本。加强学科建设是实现大学使命和价值的必然要求,是实现高质量研究生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基础,是进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产生创新成果和造就学术大师的前提,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一体化的核心环节。加强学科建设就是要培养一些特色学科。只有形成特色学科,才能实现特色教育,从而体现出整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如重庆理工大学围绕“理工+经管”建设特色学科,形成车辆工程、机械装备、材料科学、电子及自动化、会计、经济管理等特色学科,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

3)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是高素质人才的核心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中之重。针对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学科交融和应用性极强的特点,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其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①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化、教学实训企业化。创新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实验、实践教学为辅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将大量的实验实习环节搬到实践基地,聘请实习基地的管理专家和技术人员作指导老师,一方面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让他们切身体验到一个管理者应具有的能力和素质,一个优秀员工应具备的能力与职业素养。通过潜移默化,完成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生企业管理者素质和创业精神培养。

②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创业特色突出化、创业方向多元化。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分析,基于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交叉、渗透和融合的特点,对工业工程、工程管理、信息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增加创业教学模块融合于整个教学体系之中,重点培养学生从工业工程、物流管理、信息管理等几个方向突破,培养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创业人才。

③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过程实践化、实践教学岗位化。充分利用教学基地打造管理科学与工程“创业型”教师,进而改进教师“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将课堂教学与企业创业、经营管理等密切联系,教材内容与岗位(职位)管理实践相互融合。同时,鼓励和引导学生提前加入教师们的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带动和促进创新创业型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

④教学方法创新――授课形式多样化、学生体验主导化。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鼓励专业教师采用“学生体验主导”方式,通过软件模拟、企业场景模拟、企业运作模拟、企业角色模拟等形式,将创业教育与科学知识、管理能力相互渗透。尤其是案例教学形式多样,通过大量案例教学,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业创新的激情会得到显著提高。

⑤师资队伍建设――走出去、请进来、产学互动。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生教育,不仅要充分发挥校内优势,更要充分利用校外资源。本着“走出去、请进来”原则,鼓励教师将科研应用于实践,到企业兼职,再反过来充实和丰富教学。另外,聘请校外的企业家、成功人士到学校开设讲座,与学生对话、沟通和交流,启发和鼓舞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⑥教学管理创新――教学管理服务化、评估反馈循环化。将学生和教师的组织与管理与教学评估反馈紧密结合,转变教学的“管理”功能,增强教学管理的“服务”功能,形成“计划-执行-评估-反馈”的良性循环系统,在总结经验、剖析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效果。

四、结论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宽、分布广、招生多,在高校研究生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其学科特点与人才定位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基金:重庆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jg2013201)以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203002、102309)资助。

[参考文献]

[1]马庆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定位与人才培养.高等教育研究.2005,26(12).69-78.

[2]汪应洛.当代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发展与创新.管理学报.2005,2(1).1-3.

[3]邹树梁,张彩平.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复合型培养模式研究.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5).142-145.

[4]张凤,李爱华.面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础课课程群建设与优化研究.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0(4).151-152.

篇3

[论文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 选题方向 研究趋势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选题方向分析

近年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发展非常迅速,其中,硕士研究生已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的重要力量之一。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基础课和管理类必修课学习后,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愿可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物流工程等领域选择研究方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学习。

本文依据《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该数据库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源最完备、高质量、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至2010年11月1日,累积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文献87.5万多篇,文献的来源是全国530多家硕士生培养单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本文统计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00年——2010年论文选题的主要方向,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榆索控制条件。“发表时间”输人从2000年1月1日一2010年10月l8r:t,“学位单位”输人模糊,“优秀论文级别”输入不限,“作者”及“作者单位”输入模糊。第二步,输入内容榆索条件。“主题词”输入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方向,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等,点击“检索文献”。第三步:按文献分组排序方式选择文献。文献分组点击“学科专业”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即可。其统计结果如图1:

从图可以看出,物流、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是2000年~2010年管理科学与T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说明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出现这种格局的原因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和国家的信息化战略已得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界的重视,并日.在企业信息化、决策支持系统和政府信息化等方面已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在物流管碑研究方向中,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的发展、以信息技术构建传统物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系、物流系统优化的工具化与工程化、物流金融的合作与创新是研究热点。在项目管理研究方向中,供应商和项目外包管理项目成为焦点,高级管理层更加接受项目管理和项目群管理的价值,在金融危机之后要追求项目的项目组合管理得到重视。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向中,心理契约与员丁绩效、组织公平感与组织绩效是研究热点。

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趋势分析

根据以上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选题向的分析,可以看出:

1、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

由于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管理变革,管理科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等方向。信息技术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信息技术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以及这些学科在信息的管理、传递和处理中的应用,相关的软件和设备及其相互作用等方向。当今世界,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所以信息技术和知识资奉的发展,不仅丰富了管理科学的研究内容,也给管理科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2、管理科学与一f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由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生产与流通的变革而产生了如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服务管理等研究领域与-向。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学者在营销与运作的整体优化、多渠道供应链管理、综合物流等方向已做出了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并且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的热点。

3、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知识经济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作为一种新的资源的观念已经逐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知识管理成为最为关注的话题。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企业必须不断获得新知识,并利用知识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知识管理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等。在未来几年知识管理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知识本身的特征;知识管理效益的定量分析;新知识产生知识在企业间的传播机制;个体知识与组织知识的相互作用关系。

4、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越来越侧重系统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探索管理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复杂系统管理理论基础包括: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从线性到非线性非线性理论,其中的非线性理论涉及到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混沌动力学以及分形理论;从他组织到自组织;从时间的可逆性到不可逆性;从简单性到复杂性;从复杂系统到复杂网络;从硬系统到软系统方法,这里主要指的是钱学森的综合集成方法;从单元系统到系统集成。例如,运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从组织内部的各组元间以及组织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中寻找组织发展和进化的动因和规律,以使组织能适应社会、经济及技术的迅速发展。

5、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低碳管理方面发展

篇4

台风常在中国大陆沿海、台湾、香港和澳门海峡沿岸登陆,给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影响,是海峡两岸共同关注的重大议题。鉴于此,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广东省科技厅、阳江市政府的资助下于2011年7月27~30日在广州和阳江联合主办了第二届“海峡两岸台风科学与危机管理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聚集了两岸和海外自然科学和社会管理科学方面的学者,分别有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国家遥感中心、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南京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加拿大海洋渔业局、台湾大学、台湾“中研院”、台湾海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100多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有关台风科学与危机管理的相关问题,并且商议了两岸的合作研究计划,包括台风预报、台风生态效应、台风灾害评估、台风灾害危机管理等,旨在推动海峡两岸台风灾害相关方面的合作,有助于两岸建立全面完善的台风灾害预警和评估体系。

二、台风科学与危机管理的研究意义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的强热带气旋,它通常伴随着大风、巨浪和强降雨,是一种灾害性的天气系统。西北太平洋地区是全球台风发生次数最多,且台风强度最强的海区,全球约36%的热带气旋生成于西北太平洋,其中80%发展为台风,而其中的绝大多数都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尤其对海峡两岸影响较大。针对台风科学与危机管理的研究意义,几位专家与职能部门领导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作为主办方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党委书记隋广军教授首先介绍了台风灾害这一研究课题的理论意义。多年来中国东南沿海,尤其是广东地区,一直饱受台风侵扰,学界关于台风灾害的研究也一直未间断。踏入21世纪以来,学界必须对台风这种古老的灾害给予更多的关注。一方面,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台风等自然灾害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另一方面,广东省乃至全国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一条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往往分散在不同区域,台风的直接破坏虽然是局部性的,但台风灾害对产业链上某个环节的破坏,却可能引发整个产业链的瘫痪,如同今年发生在日本的311大地震对广东汽车、电子产业的影响一样。因此,台风已不仅仅与农业生产、民生问题息息相关,还直接关系到工业产业链的安全、产业竞争力的稳定,值得学界特别关注。

广东省科技厅钟小平副厅长就台风灾害研究对于广东省的现实意义提出了深刻见解。广东作为沿海省份,在经济上享受着毗邻海洋的便利,同时也承受着台风侵袭所带来的威胁。我国有一半以上的台风从广东登陆,并且,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台风登陆的频率在攀升,每年都给广东经济,尤其是第一产业带来严重损失。省科技厅一直高度重视与台风相关的研究,积极引进推广了一大批既先进又实用的新信息化技术,应用卫星云图实时接收技术,全面提升了各级防汛部门的实时监测能力;全面推广了台风路径监视系统,通过GIS技术预测台风可能的影响范围和登陆时间,这都为更好地进行抗灾工作、减少人民的生命与财产损失,做出很大贡献。

阳江市副市长李日芳作为台风多发地区的领导,对于台风灾害研究的现实意义深有体会。阳江是广东台风灾害多发地区,每逢夏秋时节,台风的造访总会打破这里的安宁。市委、市政府一直对台风相关的防灾、抗灾、救灾工作非常重视,成立了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以便更好开展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目前阳江已经初步建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现代化程度较高的气象监测、预报和服务系统,为了能让台风监测工作真正地发挥社会效益,阳江特别重视向社会及时相关信息,建立了电视、电台、报纸天气预报、气象信息专用电话、手机气象短信等各种面向公众的气象预报服务系统,及时地灾害性天气的预警信息,使得广大人民和企事业单位能及时地做好预防工作,尽可能地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此外,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党组书记郭俊研究员希望两岸与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能将台风灾害相关研究成果与现实运用进行对接,更好地帮助政府职能部分进行更科学准确的政策制定。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局任小波处长指出:台风预报现阶段仍存在较大难处,希望各个研究团队和研究机构能够提出好的科研计划,通过领先于世界的研究计划来促进台风灾害研究实现跨越性发展。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张兴根主任介绍了两岸的学术交流情况,并表示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将积极支持两岸有关台风灾害的相关研究。

三、台风科学与危机管理的研究专题

专题一:台风灾害影响机理与环境效应

台湾“中研院”赵丰教授认为空间测量学未来将在台风灾害研究中起到重要作用。空间测量技术在近些年已经在精密性、准确性、灵敏度以及时空分别率上取得了极大进展。空间观察已经成为气象研究有价值的遥感工具,同时,空间测量技术为理解和评估全球气候变化提供重要的科学信息,因为有些信息难以观察和计算,需要凭借空间测量技术来加以测量。因此空间测量学将为台风灾害相关的气象研究提供有力的信息与数据支持。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唐丹玲研究员、王东晓研究员、杨顶田研究员、潘刚博士、王素芬博士等注重台风灾害的遥感检测及其预警一应急一评估平台构建。该团队对我国沿海台风灾害进行卫星遥感检测、应急、预警、危害评价与预防技术等进行研究,对于快速评价台风灾害,为台风灾害进行预防和重建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该团队的研究内容包括五个方向:1.台风风雨分布精细预报技术;2.多源遥感数据快速采集、处理技术和低空无人机应急系统;3.台风灾害信息遥感自动提取技术;4.多参数多模块台风灾害数值模拟和趋势预测技术;5.台风灾害预警一评估一应急业务化试运行系统平台构建。

台湾大学海洋研究所唐存勇教授、林依依教授等对与大洋上台风观测结果及观测网建立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该研究团队于2009年布放三组观测海洋一气象测浮标于西北太平洋上,浮球量测表面气象资料和上层海洋的海水温度,每6小时经由铱卫星网络传输资料至地面接收端。观测期间成功测到多个台风通过测站附近。分析结果显示:1.台风通过前,气压先上升后下降,此现象可能与台风的下沉流有关;2.台风通过时海气热交换增加,但并不剧烈;3.在台风开始时海表面温度即缓慢下降,但观测海域上层百米的热含量值,显示在台风通过时先增加,而于台风通过的末期骤减;4.台风引起的惯性波在不同深度可持续数日到二周不等;5.卫星观测与实测资料相比,仍存在差异。此研究证实海气观测浮标既经济且即时于大洋中观测台风,提供台风的即时基本信息,西太平洋国家可能考虑在大洋上共同建立台风观测网,提高台风预报的精准

度,减少人员及财产损失。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万齐林研究员、袁金南博士等学者对登陆广东热带气旋个例的风雨分布精细数值模拟进行了深入研究。该团队选择莫拉菲“Molave”和2009年“巨爵Koppu”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美国新一代非静力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WRF)分别对两个台风个例的风雨分布进行了24小时精细数据模拟,结果表明:采用高分辨率数值模式模拟的热带气旋路径、最大风速、近地风场、降水分布等有较好的模拟能力。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赵栋梁博士认为:台风引起的大风会在海面上掀起大浪,形成大量的海洋飞沫,强烈的铅直混合使海洋混合层加深,海表温度降低,海浪、海洋飞沫和海表温度降低会影响海一气界面动量和热量通量,从而对台风系统(强度和路径)产生影响,台风系统的改变又会反过来影响海面风和海上浪,因此,要想准确地预报台风和海浪,必须同时考虑大气、海洋和海浪之间的耦合相互作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亮博士指出一个有趣的研究现象:2007年11月中旬,台风“米娜”(0723)和“海贝思”(0724)几乎同时分别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中国海。由于受到双台风效应、环境流场等多重因素影响,“米娜”和“海贝思”在其生命史中均出现了逆时针打转路径。研究表明:强度为category-2的“米娜”受双台风效应影响由西转向偏北方向移动,其对上层海洋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显著区:在菲律宾群岛以东洋面,由于“米娜”移动缓慢且强度达到最大,局地产生了一个海洋中尺度冷涡,出现了最大降温三度的冷斑,对应叶绿素浓度增长3倍。而在通过吕宋海峡洋面时,其强度减弱且移动速度加快,当地海表最大降温仅为一度,但是叶绿素浓度增加仍为3倍之多。而强度仅为category-1的“海贝思”由于双台风效应影响则出现停滞和路径的打转,致使其对当地海洋作用时间大大加长,“海贝思”导致局地洋面产生强烈的上升流与垂直混合,并诱发了海洋中尺度冷涡产生、海表发生显著降温以及叶绿素浓度的显著增加。上述研究表明:在研究台风对上层海洋的影响时,要综合考虑台风强度、台风路径、台风对海洋强迫时间和海洋背景场等因素,这对理解台风对海洋物理和海洋生态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

专题二:台风灾害危机管理研究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阳爱民教授提出台风灾害损失评估系统设计的思路。该团队尝试建立广东省台风灾害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构建多模型的台风灾害损失预测模型组合,综合评价模型预测结果,以避免单一模型失效所产生误导,提高系统预测的准确率和稳定性。

台湾海洋大学廖正信教授等就台风对台湾东北海域灯火渔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伴随着台风的侵袭,调查海域出现了明显的表水温冷却。同时,渔船大量聚集与停留于此一暂时性的冷表水区域,显示其作业渔场有随台风侵袭而产生推移的现象。此外,渔获量与鱼种组成亦有随台风侵袭而产生变动。这一研究结果证实了台风对台湾沿近海渔业的可能冲击,加强相关危机管理则显得十分必要。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陈仕鸿老师提出:台风灾情评估对防台减灾和救灾工作十分重要。陈仕鸿对台风灾情评估提出了一种基于台风灾害案例历史序列分析,综合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理论的综合评估模型,利用模糊隶属函数将台风灾情原始数据无量纲化,再设定一极重灾为参考序列,根据台风各评估指标与参考序列的距离,计算出关联系数,将关联系数加权平均和定义为灾度,根据灾度值评定台风的灾级。对1991年至2008年影响广东省的65个台风的灾情评估结果。评估模型,方法简单、计算量小、评估结果合理,简单灵活,值得推广。

台湾景文科技大学陈王琨教授利用近16年的台风气象和灾情数据(其中前10年数据用于训练,后6年数据用于预测验证),建立基于神经网络的台风灾情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误差约为30%。这一结果有力地支持了神经网络在台风灾情预测中的应用。

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所方朝阳博士提出:基于WEBGIS的台风灾害在线预警和损失评估系统是防御台风可行方案。该系统集成台风观测技术、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网络技术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开发台风灾害在线预警和损失评估的创新技术。系统基于空间分析技术,依据台风预报数据,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完成台风灾害的在线预警和损失评估工作,并将分析结果叠加到网络地图实时表现。该系统成功开发不但可以有助于政府决策支持,也便于公众及时了解有关信息。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陈和副教授认为: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台风灾害对我国沿海地区的综合危害程度日益凸显。有效的政府危机管理方案将极大减少灾害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该研究尝试构建台风灾害的危机管理模型,并以此模型分析了台风灾害危机管理实例,指出在政府防灾减灾工作中,如何提高其危机管理水平对于防台风具有重要意义。妥善的台风灾害危机管理方案不仅包括预警与应急管理措施,还应包括灾后的赈灾补偿措施,而巨灾保险是完善赈灾补偿的有效途径。

四、结语

此次“海峡两岸台风科学与危机管理研讨会”进一步推动了台风灾害研究,有利于提高各地防灾抗灾的能力,同时也加强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

篇5

(一)校园环境影响英语学科学生的管理

校园环境的变化原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学校由于扩建、合并等原因,导致了许多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混杂在一起,或者是同一个学科、专业的学生在不同的校区生活、学习,这种混乱的现象使得学校难以做到对英语学科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二是负面的校园文化在学生之间传播非常迅速,且管理难度高。学生本身极容易受到周围其他学生的影响,一旦某些学生的不良习惯影响到他人,将会造成大批的学生被熏染,而学校的管理却难以达到如此迅速的效果。

(二)对英语学科学生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近年来,教育事业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步,教育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英语学科作为教育中的一项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也应当从各个方面进行优化与完善。其中对英语学科学生的管理工作,就是重点改革内容之一。然而,目前许多学校依旧采用传统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中大多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的教学工作,应当及时地进行调整和完善。落后的教育制度使得教育管理者的管理工作无从下手,管理效果不明显,严重地影响了英语学科教学工作。

(三)缺乏专门的英语学科学生管理队伍

现如今,学校中教育工作者的组成成分中,最多的是任课教师,另外则是领导者以及教学研究者。而专门的教育管理者人数比例非常少,通常是由任课教师担任学生的管理工作。这就造成了教育管理者不具备专业的管理素质与能力,且工作压力大的状况,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学校领导者虽然在教学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对教育管理的投入未能及时跟上,使得管理水平远远落后于教学水平,而管理不到位又反过来阻碍了教学的发展。

二、以就业为导向加强英语学科学生管理的策略

(一)完善英语学科学生管理制度

对于英语学科学生的管理,必须依靠完善的管理制度。一是在新生入学时,就应当对其进行基本的管理教育,使学生意识到英语学科学习的重要性,将精力放在知识的学习与探究中。并且强调学生在校期间的责任义务,使学生树立起强烈的制度观念,使其能够按照规章制度行事。二是管理者必须以身作则,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管理,杜绝现象的发生,一切以加强学生管理、做好学生服务工作为标准。

(二)以就业为向导,制定新型学生管理方针

一是以市场为导向,突出英语学科重要性。对于英语学科学生的管理,要从市场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出发,通过市场对英语学科人才的基本要求,制定有利于促进学生向社会需求方向发展的管理方案,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市场发展的人才。二是全面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并非只是针对于毕业生而开展,而是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要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使学生明确英语学科在未来就业中的作用及方向,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并通过对学生的管理,督促学生朝着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而努力。三是增强英语学科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者的能力。就业指导者是否有足够的教育指导能力,关系到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效果。学校管理者应当激励就业指导者努力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并积极做好市场就业调查,掌握英语学科学生未来就业的发展趋势,从实际出发,为学生提供最佳的指导工作。四是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教育。英语学科作为目前的热门学科之一,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指导者必须为学生提供可靠的心理指导,帮助其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职业竞争。五是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以就业为导向对学生进行管理,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实践的机会。学校应当积极地与社会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培养英语学科人才,既能减轻学校教学与管理的压力,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三)引导英语学科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英语学科对学生最终的培养目的,就是使学生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而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知识,必须通过不断实践,才能使学生获得足够锻炼的机会。因此,学校应当鼓励英语学科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将所学习到的英语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一是可以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锻炼基本工作能力;二是为社会做出贡献,服务于社会;三是为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减轻压力,达到更好的教学管理效率。

(四)建设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

学生在校期间行为习惯的养成,很大程度上都是受校园文化氛围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使学生形成一种奋发向上、勤奋刻苦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品质。因此,学校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充分地调动优秀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从而在校园中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以此来影响和熏陶学校里的学生,使其自觉地融入到校园文化氛围中。

(五)建设高素质的英语学科学生管理队伍

学生管理者能够直接地接触到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习惯。而管理者的教育、管理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学校必须建设一支具有极强的管理能力的队伍,通过与学生深入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工作,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意见和建议。

(六)鼓励学生加强自我管理与监督

篇6

学生的英语水平良莠不齐,了解学生英语水平是英语科组管理的基础。学校每年开学时组织一次统一的摸底考试,为制定本学期英语教学计划提供了依据,也便于教师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学与复习计划。

(一)注重整体,体现差异

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应该作为一个整体,目标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同时,英语教学起点应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目标定位,这要求英语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增强动力,学有所得。

(二)关注基础,分类辅导

教师在讲课中,要关注学生的基础,要注重落实知识点,对知识点涉及的核心内容、思路方法、疑点难点等要重点讲解,应该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掌握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类辅导,比如,对有语言特长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创造展现特长的时机,立足于课本的同时也要有深度,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肯定,激发其学习兴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最终达到教学要求。

(三)树立信心,帮扶差生

首先,教师应该帮助后进生树立战胜困难的自信心,最重要的是改变他们对英语的看法,帮他们克服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其次,要教会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学会课前预习、课中听讲、课后复习,并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及时对其作业进行单独评讲,总结经验。最后,组织一帮一活动,安排班上成绩较好同学对后进生进行帮扶。这个活动一方面帮助了差生,另一方面也帮助成绩好的学生巩固了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二、持续学习,依纲靠本,是英语科组管理的重要途径

英语科组要求每个教师持续学习,全面深入地把握教学内容、明确目标。

(一)持续学习,全面把握

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学,还要持续学习,不断进步,要了解所教学生的语言知识基础和能力发展的整体情况,了解学生基础的差距,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要认真研究目前使用的教材,对照考试要求,准确掌握其重点、难点和知识考点的分布情况。例如,六年级英语科组就要求教师对近几年化州小考卷英语试题有深入了解,对六年级各阶段教学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要有较深刻的了解。同时要深刻如实地明确新课程的教学体系及考试要求的调整变化,认真研究手头的各种参考资料和练习题,精编、精选、精练,以加强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依纲靠本,明确目标

英语教师要围绕小学英语教学大纲展开教学,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掌握一定的词汇和最基本的语法知识,培养他们基本的日常会话能力以及拼读、拼写能力。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喜欢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为他们升入中学继续学习英语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是小学英语教学的最明确的目标。

三、遵循规律,规范过程,合理安排教学各阶段任务

英语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各阶段任务不同,侧重点也不同。下面笔者以六年级第二学期复习阶段为例来详细说明。

(一)第1周至第6周为课程教学阶段

侧重于教材的课程学习,按章节和单元,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

(二)第7周至第11周为一轮复习阶段

侧重于教材的复习与梳理,通过教材的重现来归纳语言点,对各单元的知识要点进行梳理,教法上教师要做到先学后教,先练后讲,以练代讲,讲学生最薄弱的、最需要讲的内容。

(三)第12周至14周为专题训练阶段

先把知识点进行梳理整合,并结合前一轮复习中学生感到较困难的知识点进行以讲练为主的复习,使学生学会有规律地学习,重点训练学生掌握考试题型的解题技巧,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本轮复习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重视错题,每个学生都应该有自己一本错题本,收集自己做错的题目并及时改正。

(四)第15至16周为综合训练阶段

该阶段重点积累学生考试的经验,由科组统一开展模拟考试,并及时改卷,统计反馈信息。教师应引导学生自我检查,寻找不足,同时要指导学生审题,分析出错的原因,寻找知识和能力漏洞,防止因低级错误和非智力因素失分。(本文来自于《学周刊》杂志。《学周刊》杂志简介详见。)

(五)第17周为考前阶段

篇7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校;教学管理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实践经验总结与理论精华,具有高度的前瞻性,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高校教学管理要善于运用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一、运用科学发展观推动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这就对高校教学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只有运用科学发展观,才能有效提升高校教学管理效率。

(一)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代需要

时代在发展,创新是推动时展的核心力量。目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其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为导向,才能有效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根据时展的要求,尤其是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优化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培养出满足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二)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升级需要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获得快速发展,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完成了高校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华丽转变。高校自身发展与升级迫切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为导向,推动高校教学管理,根据新时期高校教育教学发展需求,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管理体系,以满足高校自身发展与升级需求。

(三)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创新需要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要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必须要不断创新,不断改革。这就需要高校教学管理坚持科学发展观导向,在教学管理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遵循高校教学的一般规律与学生学情特点,不断改革教学管理,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开辟教学管理新境界。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优化高校教学管理路径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教学管理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对行动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新时期,高校必修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转变教学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1.建立“师本”理念教师是教学的直接实施者,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如果高校不重视激发教师教学主动性,是难以有效提升教学管理效率的。因此,高校教学管理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为导向,建立“师本”理念,尊重教师,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创造学习提升的机会,不断完善考评机制与科学的用人机制,激发教师教学潜能,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2.强化“生本”理念高校教育存在的根本就是为了学生,因此高校教学管理必须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化“生本”理念,教学管理要紧紧围绕“学生”这一中心。在高校教学管理中,教师要转变师生关系,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根据学生成长与专业发展的需要,激活学生主体意识,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与发展学生个性。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优化教学管理机制

坚持科学发展观,优化教学管理机制是关键,高校要根据当前教学管理存在的管理重心偏失、学分制不完善等特点,坚持科学发展观,优化教学管理机制。1.下移教学管理重点目前,不少高校教学管理重心存在偏失现象,由学校层面实施,高校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合理调整教学重点,将教学重点下移到院系层面。因为院系是教学的直接实施者,具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充分调动院系在教学管理中的积极性,建立起由高校行政引领、院系直接实施、教师具体操作的管理体系,实现教学管理重心科学回归。2.不断完善学分机制学分制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对高校教学管理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新时期,高校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学分制,发挥学分制在推动学生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具体来说,创新选课机制,开设“课程超市”,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充分发挥学生优势;充实信息化课程,社会发展进入信息化时代,培养学生信息化素养是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教学监控体系

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对教学实施有效监控,不断创新教学监控体系,才能有效提升高校教学管理效率。1.创新监控主体体系目前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主体较为单一,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为导向,创新监控主体体系,建立多元化、系统化监控主体体系。监控主体体系不仅包括高校、院系、教研室等监控主体,还要尝试引入学生主体、社会主体等。学生主体的介入,有助于从学生视角提升教学管理监控的科学性;社会主体的介入,有助于从用人的视角实施有效监控,全面提升教学监控有效性。2.创新监控客体体系高校教学管理是一个系统工作,这需要教学管理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监控客体体系。客体监控体系要实现从单一的理论监控向多元监控转变,既要重视课堂教学的理论高度,又要关注实践教学;从单一地监控教师课堂教学,向监控教师教学技能与综合素质转变;从孤立地进行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监控,向师生教与学和谐发展监控等。

三、结语

总之,高校教学管理是一项长效工作,它关系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高校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为导向,不断转变教学管理理念,不断创新,完善高校教学管理体系,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郭华桥.实践科学发展观创新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J].企业导报,2011(16):224-225.

篇8

德育课教学和学生管理都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课教学与学生管理相互对接、相互融合的效果将直接关系到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分析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与学生管理对接的现状和意义,探索了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与学生管理对接效果的策略。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学生管理;对接

德育课教学和学生管理都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课教学与学生管理相互对接、相互融合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努力改革创新,不断探索德育课教学与学生管理的有效对接和深度融合,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从而更好地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与学生管理对接的现状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1]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心理健康”共五门课程。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停留在课本基本内容教学和传统单一的理论说教形式上,存在照本宣科上课等现象。德育课教师对学生现实情况和学校基本情况(如学生学习状态、行为习惯、生活习惯、仪容仪表、理想信念、学生所在的班级建设情况以及学校对学生管理的总体要求等)不够关心了解,导致德育课教学脱离学生现实、脱离学校实际,难以达到德育课应有的教学效果。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往往注重抓班主任管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社团活动等,忽视了德育课教师的力量,忽视了德育课教学的作用,全员参与学生管理的人力资源没有被充分有效利用起来,导致学生管理工作与德育课教学形成两条平行线,没有结合点、交叉点、对接点,没有形成教育管理合力,缺乏德育实效。

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与学生管理对接的意义

(一)体现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精神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明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党爱国、拥有梦想、遵纪守法、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成为敬业爱岗、诚信友善,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因此,加强德育课教学与学生管理对接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精神,实现学校德育目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形成合力,提高德育实效性

中等职业学校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拓宽德育途径,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学校要统筹兼顾,切实做到把课程教学、实训实习、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志愿服务、职业指导、心理辅导、家庭和社会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其中,强化德育课教学与学生管理对接,形成合力,对提高德育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与学生管理对接效果的策略

(一)组织学习研究,提升认识水平

学校成立教师德育组,并将其纳入学校德育处统一管理。学校德育处根据学校要求,定期组织德育课教师学习研究《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教育部、、中央文明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妇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和学校学生手册、文明班级评比条例、班主任工作条例及学生管理其它有关规章制度等,定期向德育课教师通报各班级参加学校文明班级评比活动等方面情况。通过学习研究和定期通报,让德育课教师及时了解国家和学校最新德育政策,多方面了解学校班主任工作和班级学生管理情况,从而提高了对学校德育工作的了解深度和认识高度。

(二)完善规章制度,定期检查评比

根据要求,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定期开展德育课教学检查评比活动。在德育课教学评比标准中,要把是否结合本校学生管理情况进行教学作为其中一项评比标准,同时,要相对应地安排学校领导、德育处、教务处领导和有关班主任一起参加检查评比。围绕检查评比,积极开展德育课优秀课堂、德育课优秀教案和最受欢迎的德育课教师评比活动等,对被评为德育课优秀课堂、德育课优秀教案和最受欢迎的德育课教师者,学校应给予表彰奖励。

(三)针对问题导向,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问题导向,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发挥德育课教师在学校学生管理教育活动中的最大化作用。比如,学校组织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学生仪容仪表检查、教室文化评比、宿舍文化评比、校运会、元旦文艺晚会、红五月歌咏比赛、科技文化艺术节和参加全国文明风采比赛等活动,教学中德育课教师要结合上述活动的目的意义、原则要求等方面展开,这样有利于专题活动的开展,从而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另外,对于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班会课比赛等,学校组织安排德育课教师作为评委一起参加,从而提高了德育课教师参加学生管理和班级活动的参与率。此外,根据教育需要,学校定期安排德育课教师为各专业学生做专题形势教育报告,让学生清楚明白当前发展的形势和热点、焦点问题等。

(四)创新教学模式,拓展教育空间

德育课教师结合要求,与班主任一道指导和组织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实施德育,使德育课教学与学生管理融合起来。比如,组织学生参观学校校史展览馆,让学生了解学校发展历程和办学成果,从而激发学生更加热爱学校的情感;组织学生到相关德育基地进行违法犯罪防范教育、警示教育,通过参观和现场教育,让学生增强遵纪守法意识,提高思想警惕,远离违法犯罪,珍惜在校时间,努力学习,健康成人成才;组织学生参加优秀校友创业报告会,让学生了解校友就业态度和创业经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榜样的动力和创业精神。

(五)加强沟通交流,促进相互融合

学校加强组织,定期举办德育工作研讨会,为德育课教师和班主任提供沟通交流平台,建立长效机制,形成沟通交流常态化。德育课教师与班主任沟通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作风纪律以及与学生交流体会等方面情况,而班主任则与德育课教师交流本班学期工作计划、文明班级评比情况、宿舍卫生情况、文体活动表现、学生行为习惯以及班干部基本情况等。通过沟通交流,使德育课教师和班主任相互融合,从而促进了德育课教学与学生管理相互融合。

(六)优化培养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学校不断优化德育工作队伍结构,专门制订了德育课教师、班主任、团干部以及其他德育工作者的培养培训规划,建设了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功能互补的德育工作队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定期组织德育课教师、班主任、团干部以及其他德育工作者,外出参加德育模式创新与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及其它相关教育培训,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和相关领导来校进行教育培训,通过传授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提高学校德育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德育课教学与学生管理的有效对接,必将进一步开拓思维,激发潜能,提高德育实效。一方面,德育课教学会更加贴近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得到增强;另一方面,有了德育教师的积极参与支持,将使学生共同教育管理的力量更加充实,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黄亚寿 单位:广东省湛江机电学校

参考文献:

篇9

知识管理既是一种管理方法、管理技术,也是一种管理思维,是一种人性化、行进的管理模式。随着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不断引起关注,“塑料花”“假科研”等现象受到了教育机构的广泛重视。利用行进的管理技术与管理理念,对知识管理工作进行优化改良。

关键词:

教育科研管理;知识管理;高级中学

当前中小学教育机构各方面工作的不断发展,教育工作者开始认识到科研能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是教学机构发展空间和办学特色的直接反应,优化并且完善科研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教学机构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知识管理的基本理念

(一)以人为本

知识管理工作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中小学教育机构需要深刻认识到尊重教师对于教育科研管理的重要意义,尊重教职人员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积极面对教职人员在个体能力以及独立价格等方面的差异,深入挖掘教职人员的工作潜能,充分激发教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做好人力资源整合工作,认真分析每一位教职人员的工作特点,依据教职人员在科研工作与知识领域两个方面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知识管理手段,最大程度上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科研质量。提高知识管理工作的透明性,公开知识管理方案,使其他教职人员能够顺利参与到科研工作中,避免出现科研资源流失或闲置现象。知识管理人员需要充分发挥正向激励的促进作用,密切关注在科研工作中勇于创新、成果卓越的教职人员在教职员队伍中的积极作用。改善教职人员的科研氛围,协调发展科研教育工作,管理人员需要具有科学的人才观和管理理念,认真贯彻“尊重创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管理理念,信任教职人员,尊重教职人员的科研成果。

(二)重视知识共享与创新

知识管理工作需求管理者用知识共享的有关手段提高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知识共享主要分为知识存储、知识交流与知识传播三个方面的内容。所共享的知识根据存在形式又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个种类,显性知识具有固定专题与课题,所含有的信息与知识已经经过系统的分类与整理,体现出结构化、编码化两方面的特征,信息内容易于识别与共享。与之相对的隐性知识识别难度较大,无法直接共享,通过归纳与编码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与交流,是知识管理人员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促进知识创新是知识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知识创新分为知识创造和知识筛选两个过程,知识筛选即通过总结归纳将不符合实际运用需要的知识排除于知识管理体系之外,为知识创新与知识更新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显性知识的传播与共享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这一过程不断产生新的知识,即知识创造过程。应该明确,创造获取新知识的方法论是科研工作的根本目的。因此,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不断促进知识的更新与创造是知识管理工作目标的集中体现。知识管理人员需要明确教学工作的基本目标,有针对性地改进教育教学与学校管理知识方面的内容,合理制定科研项目。

二、知识管理运用于高中学校教育科研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教育体制改革需要创新

知识管理是有效促进教育创新的主要方法之一。新形势下,知识创新与科技进步有力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竞争本质上是知识的竞争,知识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创新的支持,改革创新已经成为了促进教育创新的重要动力,

(二)学习型组织的建立需要知识管理

学习型组织是符合人性的、扁平的、有机的科研形式,这种科研形式能够有效激发教职人员的学习积极性。教育改革工作要求教育科研单位要排除基层制管理的干扰,优化学习型组织的人员结构,最大程度挖掘小组人员的创新能力。学习型组织的构建需要采用知识管理的有关理论,小组人员通过知识的利用、共享与创新加强内部知识交流,促进组内人员的共同进步。

(三)融入知识管理的教育科研管理具有优越性

知识管理视野下高中学校教育科研既要达成预期的科研成果,也要在研究交流的过程中实现教职人员的个体多层次、多角度地实现知识的创新、共享与获取,有利于科研团队和教职人员共同进行与发展。

三、知识管理运用于高中学校教育科研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高中学校中层管理部门通常是由校长直接领导,承担、指导、管理、组织教育科研部门的主要工作,教育科研部门具有评价职能、推广职能、研究职能、培训职能、管理职能,教育科研人员从研究项目的工作实际和总体目标出发,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和新的信息资源制定中长期规划和科研实施计划,完善奖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科学管理教育科研课题,将教职人员编制成学习型小组,开展教育理论与学习教育理论讲座等。利用知识管理的有关理论,将学习型组织与教育科研机构的实践目标统一起来,教职人员的编组形式要尽量体现出弹性化、扁平化的特点,不定期调整小组的科研项目。

(二)完善运行机制

在课题管理方面,知识管理人员需要详细制定课题管理工作的有关条例,包含课题的经费、立项、申报、过程管理,以及研究成果的奖励、推广以及评比等。知识管理视野下的课题管理要以深入开发人力资源为工作重点。利用知识管理的有关理论,能够对课题是的推广、评比、研究以及申报等方面的工作进行有效的制约与规范,同时也能够通过科学化与规范化的管理工作,提高研究课题的实践性与研究价值。在教科室管理方面,管理人员需要制定良好的运行机制,使科研管理更加规范化。目前的高中学校教育科研办公室属于学校的中层管理机构,在校长或主管副校长的领导下对学校教育科研开展组织、管理、指导等工作。而这种管理方式不符合全知识管理理论在管理效率方面的要求,知识管理论理认为,学习型组织需要采用弹性化、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形式。因此,科研管理部门、业务职能部门、科研领导小组、学校校长都应该加入到学习小组的协调工作中来。教科室除了要完成课题管理方面的工作之外,还应该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将进修工作与研究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三)教师科研队伍建设机制

科研项目的有序进行与持续发展,离不开教师科研队伍建设机制的支持,教职人员是科研项目与科研工作的主体,科研队伍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科研项目与科研成果的质量。完善科研队伍建设机制、提高科研队伍建设质量是发展学校科研工作的必要途径,能够有效促进显性知识的交流、共享与生产,改善科研工作环境氛围,提高科研工作质量。因此,严格遵循知识管理工作的有关要求,从教职人员的实际需要和发展水平出发,利用教职人员现有的精力、时间与知识储备,分阶段地、有目标地发展和培养复古队伍,着眼于长期,促进教职人员与科研队伍的发展。

四、结束语

完善并改进高中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教育机构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们的课堂学习效率,从根本上降低学生们的学习负担。科学、合理地运用知识管理的有关理论,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开发在教育科研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从科研工作的具体目标出发,有针对性地改良学习型组织的结构与人员编制,将教职人员的进修工作与评估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注重知识的创新与共享,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秦珊珊.知识管理视野下高中学校教育科研管理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30):16-17.

[2]杜晓敏.全纳教育视野下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21):14-15.

篇10

关键词:公共管理;制约;教科书

一、公共管理学科的主要内容

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开设已经有三十年的历史,根据我国的国情,公共管理主要有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这些内容。

行政管理是专门研究政府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规律的学科,关于行政管理方面的知识,是每一个公务员和在公共部门工作的人员必备的知识。在发达国家,行政管理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广泛研究。我国的行政管理在研究方面也得到了发展。

社会保障是培养社会保障部门高级专业人才的学科,它还包括社会保障学、社会政策、保险、保障基金、社会救济与福利、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员工福利与企业年金、中国社会保障政策分析,以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内容。它是一门关系着千万劳动者福利,以及社会稳定的学科。我国经过多年的改革,人们对自身的劳动权益保障也越来越重视,因此社会保障学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也经过了几次改革。因为医疗卫生关系着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每一次改革都会引发无数群众的关注。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在医疗福利方面也做了大量符合群众利益的改革,像目前推行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就让全国千千万万的农民享受到了国家给予的医疗福利,杜绝了“小病不看,大病等死”的农村医疗卫生存在的弊端。

医疗卫生改革,出现了公立医院并购、民营医院的崛起以及外来资本的投入等现象,这些现象既有利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但在管理上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国家一边要发展医疗事业,一边要尽量减轻广大群众的医疗负担,这种情况下,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这门学科也成为公共管理的重要学科。

土地资源管理包括土地经济、土地行政管理、土地利用与规划、土地政策与法规、地产评估与地产市场、地籍管理与土地信息系统、城市经营与管理等。这几年,我国的房地产事业在飞速发展,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有限,因此土地资源管理就是兼顾经济发展和保护耕地双重责任的管理工作。

教育经济与管理包括:教育经济学、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高等教育管理、教育财政学、教育政策学、教育投资选择、高等教育学等。它是管理教学、教育和未来发展的一门学科,也是国家在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门管理。

从当前我国的国情来看,这些公共管理对于国家发展和国家稳定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公共管理学科在我国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我国公共学科发展受到的制约

虽然我国的公共管理在发展前景上一片光明,但从目前发展的趋势来看,却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

从客观条件来看,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由于起步较晚,在我国的教育史上,由于这门学科的历史短暂,存在着不成熟和不完善的现象。这门学科的兴起至今也只有一百年左右的时间,我国开设这门学科只有三十多年的时间。因此存在着不完善的现象也在情理之中,这种现象导致教师在教学中难于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也使学生认为这种课程学了没多大用处,远不如那些应用型的课程实在,走出校门就能找到岗位。

公共管理教学的另一个问题是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相背离,一些人在学校学到的管理知识,走上社会没法在现实中运用。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的教材,在理论上是照搬西方的教学理论,而我国的国情和西方又有很大差距,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和西方存在着距离。

公共管理学科受制约的原因和我国社会上对人才的要求也有较大的关系。目前,我国的人才市场上,对于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方是政府部门,而政府部门在招聘时,并没有对公共管理知识提出要求。在招录人才时是面对所有人才,进行考核。一些学习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由于害怕在竞争中落榜,这样所学专业反而影响他们的就业,因此对于公共管理专业抱着戒备的态度,不太踊跃。这样也影响着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

在主观方面,我国的高校中,由于对公共管理学科缺少符合社会需要的理论,一直在探索。这样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有系统的教学理论,学生学起来也感到乏味。更重要的是,我国的高校在公共管理教学中,也没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重视课堂上的理论灌输,忽视了将理论在社会实践中消化。

三、对我国公共管理教育的设想

从目前形势看,公共管理教育对于社会需求来说是迫切需要的,为了使国家在公共管理上趋向平和稳定,各高校应该要将培养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当作首要任务。

要提高我国公共管理教育的教学水平,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人才的关键是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由于公共管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作为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跨专业的社会学知识。要将社会学、法律、政治经济学集于一身,这样才能编写好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课本知识,还要投身到编写教材的工作中,因为社会在不断变化,原有的教材并不符合当前的社会需要,需要教师不断对教材进行更新。

(二)根据我国的国情来编写教材。公共管理学科起源于西方,而西方的政治和经济与我国有较大的差距,照搬西方的教学理论,在中国的社会中发挥不了管理的效果。因此在教材编写上,要根据我国的传统道德理论,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以及当前的道德素养来进行编写。像对于公共秩序的维持,我国普通大众的诚信观念、自觉观念和西方相差几十年,西方人对于闯红灯这样的小事都和人的诚信挂钩,但我国就缺少这种素养。

除了道德观念之外,我国的法律法规也不及西方国家健全。很多在西方要受到严惩的事件,在我国却成为小事。这样的差距也影响着公共管理的实施,因此,在编订公共管理教科书时也要同中国的法律法规相结合。

(三)改善教学方式。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学习和生活严重背离,一方面是教材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教学的关系。我国的高等教育重视理论教学,忽视社会实践。尤其是公共管理这样要和社会各方面的人打交道的学科,就应该要将社会实践当作教学方式的主要内容,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来消化理论知识。

(四)对公共管理人才的招聘。目前,我国公共管理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专业人才短缺的现象,一些部门就招来一些没有专业素质的临时工代替,结果“临时工”成为犯错的代名词。而同时,我国大多数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只好舍弃所学专业改作他行。这样的市场失衡容易导致社会不稳定。因此,在政府部门招聘公共管理人才时,应该要适当向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倾斜,这样才能提高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积极性,便于该专业稳定发展。

总之,社会的稳定离不开公共管理,因此培养公共管理人才,重视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政府和社会都要重视这门学科的发展。(作者单位:华侨大学)

参考文献:

[1]竺乾威.公共管理研究中几个值得关注的领域[J].中国行政管理.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