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技术的知识范文
时间:2024-03-27 18:02: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科学技术的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学科制;组织建构
一、问题的提出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分工协作的基本形式或框架。现实中,我国图书馆内部的组织结构和服务职能的划分是延续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模式制定的,通常采用科层制的管理方式,这种模式以藏、借、阅等的高度分流为本质特征,部门之间、书刊之间、借阅之间有严格的分工。这种模式导致了图书馆在运行中,其功能的渐趋弱化或缺位,不能完整地承载现代图书馆高质量的知识服务的使命和任务。
学科是学术的核心细胞,是科学研究的基本组织结构。图书馆的服务、管理、科学研究等职能是通过学科知识体系这个载体来实现的。学科制作为一种基于科学研究而建构起来的学术结构与运行机制,是知识生产、知识服务等学术性组织基本的组织制度。这种组织制度及其运作机制对于以知识服务为使命的图书馆同样有效和适用。因此,图书馆应该以学科化知识服务为导向进行转型。借鉴知识组织中的学科制度,以学科、任务与实践平台三个要素构成学科化的图书馆组织架构,整合文献资源与人力资源,重组工作流程,搭建以提供高服务质量为目标的学科服务组织平台,使信息资源和馆员按学科知识集聚在相同的学科平台中。这样,可使学科馆员归属对口学科组织平台,逐步形成一个个具有针对性的深层次学科知识服务团队。
二、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组织的效能分析
基于学科制的组织制度创新是图书馆深化知识服务的必然选择,与传统图书馆组织制度比较,其效能有着以下的优势和特色:
(一)学科制能充分体现并保障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组织特性。关于图书馆的组织特性,业界虽众说纷纭,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图书馆组织的学科性特征。图书馆所具有的组织特性凝结在图书馆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中,而且这种组织特性也只有通过一定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才能得以保障。在图书馆组织结构中,基层业务组织是图书馆组织结构的重心所在,学科制因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与图书馆的组织特性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学科制的基层业务组织管理机制,既能够反映现代图书馆的知识组织和服务特性,也能保障图书馆核心竟争力的持续提升。
(二)学科制按知识学科属性聚合资源,使相同学科的人才和信息资源高度匹配,可以使图书馆形成高效低耗的运作模式,实现图书馆服务的敏捷反应,从而有效提高知识服务效能。学科制能够将图书馆的资源整合在学科组织这个平台上,并有效地协调各种力量,建立起一个能够快速满足用户共性和个性化需求的敏捷性组织,实行信息的“一站式”服务。
(三)学科制有利于把图书馆改造成学习型组织,实现知识的共享互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学科制通过业务流程重组和基层组织建构,有利于将图书馆业务活动在现代信息处理的基础上,跨越职能部门界限,重新识别每项业务工作的价值,进行业务优化和合并,重构基层业务组织结构,使文献的收集、加工、整理和提供形成一个有机的、开放的系统,充分发挥信息化、专业化和知识化的功能,拓展信息服务的内容和手段,实现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在组织内部真正共享及合理配置。
三、图书馆学科化组织的建构策略
(一)整合图书馆资源、解构传统组织结构,实现图书馆学科组织化与建制化
学科组织化与建制化,就是以学科为依据,以有利于知识的交流、汇集、共享为原则,建构新的学科组织。这个组织依据服务方向设若干知识服务团队,每个知识服务团队由方向负责人及相关成员组成。这样,学科组织就有了明确的学术方向和研究领域,每个方向有首席学科馆员和相对稳定的知识服务团队。当一个方向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又可衍生新的学科研究和服务方向,如此循环往复,滚动发展,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就会日益繁茂,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要进行组织内部结构的整合,首先要考量的是组织结构整合的依据及相关因素。一是环境因素。现代社会大环境的深刻变化,正在对图书馆组织结构变革起到推动作用。一方面,当代社会环境的信息化、网络化、知识化对图书馆职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贯穿了图书馆活动的全过程,其作用日益突显。二是人才因素。在知识服务中,参与活动的个人是影响图书馆组织结构变革的先决条件。未来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成为第一生产力、第一资源,在图书馆机构重组中,人成为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三是技术功能因素。技术功能是影响图书馆组织结构变革的重要条件。图书馆学科组织中的技术功能就是推动学科知识信息的组织与传递的过程,以用户为主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不断地改进图书馆的传统技术和操作程序,以提高服务效率。
通过整合,实现图书馆学科组织化与建制化的目标为:专业知识服务团队成为图书馆学术的基层组织,中层是大学科组织(部或室),顶层是图书馆,形成了图书馆——部(室)——专业知识服务团队这样的二级机构三级管理模式。学科知识服务的主要任务由首席学科馆员和知识服务团队完成,部(室)按若干相关一级学科或学科群组建,其管理职能主要是负责各首席学科馆员的聘任与考核。这样,图书馆的顶层管理可从过多的过程管理中解脱出来,根据用户的需求,作好宏观战略研究和导向,制定各部(室)的工作目标并实施考核,为各部(室)提供必要的物质和人力资源以及必需的技术和后勤保障服务。
(二)完善学科服务组织的职能,履行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使命
学科组织的人力资源战略目标是构建一个有利于知识服务和学术创新的“实践社群”,以提高学科的组织智慧,从而达到提升学科服务组织的知识创新能力。其主要职能是:承担文献信息的搜集、开发和提供服务的任务;承担学术研究任务,组织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组织学术交流活动。其运行机制是推行首席学科馆员负责制,营造首席学科馆员和学科馆员之间,学科馆员和读者之间进行交流、合作的共享环境。
专业知识服务团队的主要工作任务是:
1、基于专业学科信息门户的知识导航与聚类服务。图书馆根据既定的标准和质量要求,对某一学科领域的馆藏资料和网络信息进行选择、分类和标引,建立集信息资料、工具与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学科信息门户,面向特定学科用户提供服务。
2、基于学科馆员与相关领域专家的知识参考咨询服务。图书馆在数字化环境下,以网络为平台,通过实时或非实时的形式,向用户提供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知识参考咨询服务。可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专业知识、咨询服务人员,网络平台的有机结合,构成透明的知识网络,向用户提供专业知识服务。
3、面向特定科研项目和任务的专题知识集成服务。针对科研项目的任务,面向特定的科研群体,联合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情报分析人员,专业科研人员多方面的力量,以项目运作的方式,开展信息资源专项搜集和情报研究,开发多层次的专题信息产品、知识库等。构建个性化的知识服务门户,提供集信息资源搜集、加工、组织、集成与应用为一体的全程服务。
4、基于多层知识产品开发服务。知识产品开发分为知识重组产品和知识增值产品两类。知识重组产品指将分散在不同显性知识中的有一定关联的知识元提取出来,通过组织和加工,形成新的知识产品。知识增值产品是利用数据挖掘、知识发现等手段对各种信息进行增值处理,对其内容进行深度分析和揭示,借助专家资源,利用专业情报分析研究方法和手段,开展学术发展预测,趋势分析等,形成知识增值产品。从长远看,只有开发知识增值产品才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知识信息要求,才能更好体现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水平。
篇2
关键词:知识图谱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CSSCI 共引分析 共现分析
中图分类号: G255.2;G250.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4)05-0105-07
Visualizing Library,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Science Research Development Based On CSSCI(2000-2011)
Abstract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data in CSSCI(2000-2011), the paper makes visual analysis on the research hotspots and evolution of Library,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Science. By knowledge mapping technology,the research evolution, core papers, core authors and research collaboration are clearly shown.
Key words knowledge mapping; Library,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Science; CSSCI; co-citation analysis; co-occurrence analysis
1 引言
随着可视化技术的发展,知识图谱成为近年来文献计量领域的研究热点。国外学者对于知识图谱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近年来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方法与工具,其中美国学者陈超美的知识图谱工具Citespace具有较大影响力[1]。大连理工大学刘则渊教授团队较早将知识图谱理论与方法引入国内科学计量学研究[2],其团队与陈超美合作,利用知识图谱对我国科学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与评价,推动了知识图谱在我国科研评价领域的应用[3-4]。本文以知识图谱作为研究方法,通过共现图谱与共引图谱展现2000~2011年间我国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学科发展脉络,数据来源为CSSCI收录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来源期刊发文及引用信息。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评价体系[5]的提出,为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高质量期刊遴选提供了有力指导,进而为学科计量研究提供了数据来源保障。白云以CSSCI(2004~2006)中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期刊为研究对象,从篇均参考文献数、期刊基金论文占有比例等方面分析了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期刊的学术规范程度和学术含量状况[6]。邓三鸿、王昊以CSSCI(2004~2008)中49种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期刊引用数据为基础,通过被引速率考察了相关期刊的学术影响力[7]。贾洁以CSSCI(2000~2007)引用数据为基础,统计并分析了对我国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研究产生重要影响的国内外学术著作,进而分析了对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产生重要影响的出版机构[8-9]。王昊、张小琴以CSSCI(2003~2007)收录图书馆、情报学17种期刊引用数据为基础,从总体引用网络、层次引用网络、引用网络聚类等角度构建了期刊引用网络,探讨相关期刊的引用层次结构以及期刊集群规律[10]。
本文以CSSCI(2000~2011)中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来源期刊发文及引文数据为基础,通过关键词共现图谱、文献共被引图谱、作者共被引图谱及作者共现图谱可视化分析我国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研究发展历程。图谱中主要通过频次与中介中心度考察相关知识单元,中介中心度体现在图谱中某知识单元与其他成员之间的联通重要性。
2 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来源期刊关键词共现图谱及分析
本节将通过绘制2000~2011年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整体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将这12年来的学科研究内容直观呈现在一张网络图谱中,进而揭示国内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研究的知识结构及其演进。以两年为一个时间切片,参数调整后可视化图谱如图1。
图1中按照中介中心度的大小来控制节点标签的显示数量,节点大小与其代表的关键词出现频次大小成正比。图中含有外环的节点代表该关键词的burst值不为0,外环的宽度与其突变率成正比,表明这类关键词在当前年度迅速成为学科热点。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数据起始于2000年,所有2000年关键词burst均设为-。
从表1可知,高校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知识管理、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网络环境、图书馆学、信息检索、图书馆管理和竞争情报是这12年来国内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学者们使用最多的关键词,且均是中介中心度大于0.1的关键节点。
由表1和图1中的信息,本文可以将这12年我国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的研究主题归纳为如下六大领域,下面将分别阐述各个领域的发展脉络与趋势:
(1)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在这12年里一直是国内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学者研究的核心领域,位于图1的左上方,是连接其他研究领域的枢纽,包含情报学、图书馆学和科学期刊等热点关键词,主要是对情报学、图书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范式、研究对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研究。其中,对于图书馆学的理论研究一直是学科研究的重点,研究对象关键词为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相关理论探讨关键词包括图书馆服务、读者服务、图书馆事业、图书馆建设等。
(2)文献计量学一直是这12年我国学者研究的热点领域。随着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研究对象从文献向信息的转变,其开始向信息计量学拓展,并与网络计量学产生交叉。期刊评价研究作为文献计量学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主要涉及关键词为科技期刊、核心期刊、影响因子、影响因素、网络影响因子、h指数等。结合这些关键词的出现时间可知,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从统计分析与引文分析,到社会网络分析、信息可视化、知识图谱。由此可见,国内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的文献计量学分支研究领域日益呈现出信息化、综合化的趋势。
(3)信息检索与信息技术在这12年一直是我国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学者研究的热点领域。从传统的情报检索、光盘检索、联机检索和文献检索到网络信息检索、全文检索和图像检索。2002年数据挖掘技术的出现,以及2004年Web挖掘、文本挖掘、知识挖掘、xml、语义网、本体和虚拟图书馆的出现,表明学者在信息检索研究中更加重视对新技术的应用,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本体技术在2004年成为突变点。在检索工具方面,对于搜索引擎的研究在12年间发展较快,从搜索引擎到全文搜索引擎、元搜索引擎,继而到2006年出现的垂直搜索引擎都很好得体现了这一研究进程。
(4)信息管理与信息服务从2000年至今一直是我国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学者研究的热点领域。从图1中可以看出信息管理历年来的研究主题包含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技术、信息服务和信息组织等。历年来信息服务的研究经历了从传统的情报服务、高校图书馆和图书情报工作到数字资源和数字图书馆,再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进而到交互式信息服务与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演变。在这一过程中,信息资源产生了重要变化,传统纸质资源逐渐转为数字、网络资源,学者的研究也相应随之变化,信息管理与服务的理念也产生了变化,从强调资源整合到资源共享、协同交互、智能推荐、开放存取、个性化服务。
(5)竞争情报从2000年至今一直是情报学学者研究的热点领域。涉及关键词有企业竞争情报、产业竞争情报、战略管理、反竞争情报、技术竞争情报、竞争情报系统、人际网络情报、专利情报、危机管理、危机预警、信号分析等。由此可见,国内竞争情报的研究对象主要为企业、行业,研究内容从竞争情报、反竞争情报逐步向更具实用性的专利情报、竞争情报系统、危机管理、信号分析扩展,体现了我国竞争情报的实用性发展趋势。
(6)知识管理。从表1可以看出知识管理从2000年开始成为我国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的研究热点,结合图1中知识管理节点各颜色圆环的厚度,可知往后其一直是国内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学者最为关注的研究热点,历年来相关研究主题如下:知识经济、知识创新、知识产权、知识组织、知识服务、知识发现、知识管理系统、知识检索、知识共享、知识挖掘、知识网络、知识转移、知识库和知识图谱等。
3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文献共被引图谱及分析
本节将绘制2000~2011年文献共被引图谱来揭示这12年来国内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研究的知识源流的结构特征及其演进。以两年为时间分片,经过参数调整后图谱如图3所示。
图中相关参数同上节所示,为了更详细分析对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研究产生重要影响的文献,文章列出被引频次大于70的文献33篇,按被引频次降序排列如表2所示。
表2中33篇引文可看作2000~2011年的重要知识源流,可以清楚的看到大部分是图书,表明这些著作的出版对这12年来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的学术研究具有深远影响。通过综合图3的聚类信息、表2的各个指标信息及研究热点与知识源流间的对应信息,结合对这些文献内容的分析,本文将2000~2011这12年来国内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研究的引文归纳为以下六大领域,并给出各个领域对应的知识源流演进的关键路径。
(1)学科基础理论。学科基础理论成果一直是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研究的核心知识源流,这12年来最为重要的知识源流随着时间的演进如下:1985吴慰慈的《图书馆学概论》、1994严怡民的《情报学概论》、1996年严怡民的《现代情报学理论》、1998年王知津的《从情报组织到知识组织》和吴建中的《21世纪图书馆新论》、1999年孟广均的《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进展》和徐引篪的《现代图书馆学理论》、2000年张晓林的《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2002年吴慰慈的《图书馆学概论》和《当代图书馆学情报学前沿探寻》,2003年梁战平的《情报学若干问题辨析》、2006年周晓英的《情报学的形成和定位》和2007年马费成的《论情报学的基本原理及理论体系构建》,这13篇文献组成了学科基础理论领域知识源流演进历程中的关键路径。
(2)文献计量学。文献计量学领域的学术成果是这12年来国内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学者最为重要的知识源流。按时间顺序依次列出历年来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成果如下:1988年邱均平的《文献计量学》、1996年林被甸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和黄俊贵的《中国文献编目规则》、1997年王崇德的《文献计量学引论》、2000年戴龙基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1年俞君立的《文献分类学》、2003年李鉴的《2002年中国科技期刊出版统计》、2004年刘军的《社会网络分析导论》和邱均平的《网络数据分析》、2005年罗家德的《社会网分析讲义》、2006年姜春林的《H指数和G指数――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的新指标》、2007年邱均平的《信息计量学》和2008年苏新宁的《构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评价体系》,这13篇文献组成了文献计量学领域知识源流演进历程中的关键路径。
(3)信息检索与信息技术。信息检索与信息技术一直是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其重要知识源流按时间的演进如下:1997年曾民族的《网络信息检索现状和性能评价》、1997年黄纯元的《图书馆与网络信息资源》、1998年孟广均的《信息资源管理导论》、1998年程亚男的《网络化趋势与图书馆发展观》和汪冰的《数字图书馆:定义、影响和相关问题》、1998年马费成的《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信息资源管理》、1999年岳剑波的《信息管理基础》、1999年吴慰慈的《图书馆自动化与网络化之现状及展望》和储荷婷的《Internet 网络信息检索:原理、工具、技巧》、2000年马费成的《信息资源管理》、2001年胡昌平的《信息服务与用户》和张晓林的《基于Web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机制》、2001年的范明《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2002张晓林的《Semantic Web与基于语义的网络信息检索》和《分布式学科信息门户中网络信息导航系统的规范建设》、2004年苏新宁的《信息检索理论与技术》。这16篇文献组成了信息检索和信息技术领域知识源流演进历程中的关键路径。
(4)信息管理与信息服务。这12年来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者对该领域研究所引用的重要知识源流按时间演进如下:1997年马费成的《信息经济学》和董小英的《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管理》、1998年孟广均的《信息资源管理导论》、1999年岳剑波的《信息管理基础》、2001年霍国庆的《企业战略信息管理》和周宁的《信息组织》、2004年戴维民的《信息组织》、2007年胡昌平的《面向用户的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这8篇文献组成了信息管理与信息服务领域知识源流演进历程中的关键路径。
(5)竞争情报。竞争情报是这12年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研究的热点内容,其所依赖的重要知识源流也经历了如下的时间演进:1995年缪其浩的《竞争情报――国外的发展动向及其对我国的影响》、1996年沈固朝的《国外企业的竞争情报源及其搜集方法》、1998年彭靖里的《国内外竞争情报研究发展综述》、2000年曾忠禄的《情报制胜――如何搜集、分析和利用企业竞争情报》、2001年包昌火的《竞争情报与企业竞争力》、2002年包昌火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2003年包昌火的《竞争对手分析》和《竞争对手分析论纲》、2004年包昌火的《略论竞争情报的发展走向》和陈峰的《竞争情报与战略管理》、2005年王知津的《竞争情报》、2006年李艳的《技术竞争情报的现状分析》、2007年梁战平的《我国科技情报研究的探索与发展》、2008年沈固朝的《竞争情报的理论与实践》和王知津的《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研究》。这15篇文献组成了竞争情报领域知识源流演进历程中的关键路径。
(6)知识管理。知识管理自21世纪以来一直是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研究的热点内容,其所依赖的重要知识源流按时间演进如下:1998年蒋惠工的《知识管理与组织设计》、1999年王知津的《知识组织的目标与任务》、2000年张晓林的《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和蒋永福的《知识组织论:图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的理论基础》、2001年蒋永福的《论知识组织方法》、2002年张晓林的《元数据研究与应用》、2003年邱均平的《论知识管理与图书情报学的变革》、2006年马费成的《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热点――基于词频的统计分析》和邱均平的《知识管理学》、2007年柯平的《知识管理学》。这10篇文献组成了知识管理领域知识源流演进进程中的关键路径。
通过上述六大领域的重要知识源流组成的六条关键路径,可以分别得出我国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研究的知识源流的结构组成及其内容的演化历程,进一步印证了各大领域的研究主题演化脉络,同时对其进行了更深入、更全面地补充。
4 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作者共被引图谱及分析
本节将绘制作者共被引图谱以发现对这12年国内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研究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从另一角度窥视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的学科结构和发展动向。本文将被引频次270及以上的作者视为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界的领军人物,共有39位,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到邱均平、张晓林、马费成、吴慰慈和吴建中是国内图书、情报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五位学者,他们的研究对文献计量学、知识服务、信息经济学、图书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由图4可知,蒋永福、范并思、王知津、韩继章、吴慰慈、马费成、初景利、黄宗忠和邱均平具有较高的中介中心度,表明这些学者在我国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领域的知识流动和控制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综合表3、图4,并通过查证这些被引作者对应的高被引文献内容作进一步的归纳、合并和分析可以将这些被引作者划分为如下六大领域的学术群体:
(1)学科基础理论。该领域的被引作者最多,主要的关键高被引作者有吴慰慈、马费成、范并思、程焕文、王知津、黄宗忠、严怡民、冯惠玲、周晓英、王子舟、于良芝、贺德方、靖继鹏、黄俊贵、徐引篪、焦玉英等。
(2)文献计量学。该领域的关键被引作者包括苏新宁、邱均平、丁学东、王崇德、罗式胜、刘则渊、庞景安、刘军、金碧辉、戴龙基、武夷山、梁立明、叶继元、陈超美等。
(3)信息检索与信息技术。关键高被引作者有张琪玉、陈光祚、赖茂生、陈树年、邓志鸿、侯汉清、苏新宁、焦玉英、毕强、曹树金、张玉峰、周宁、董慧等。
(4)信息管理与信息服务。主要的关键高被引作者有胡昌平、孟广均、赖茂生、岳剑波、霍国庆、卢泰宏、戴维民、肖希明、黄晓斌、查先进、初景利、曾民族、李国新等。
(5)竞争情报。主要的关键高被引作者有:沈固朝、包昌火、谢新洲、王知津、彭靖里、陈峰、吴晓伟和曾忠禄。
(6)知识管理。主要的关键高被引作者有:张晓林、柯平、蒋永福、盛小平、马海群、陈传夫、丁蔚、王曰芬和Nonaka I。
可以发现,情报学理论研究、文献计量学和信息检索与信息技术三个领域拥有的高影响力作者最多,尤其是文献计量学,除了较多国内重要学者外,吸纳了较多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另外这六大领域并不是互相孤立的,研究上存在着一定的交叉,一些高被引作者同时对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贡献。
5 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作者合作图谱及分析
本节将绘制作者共现图谱以揭示这12年国内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者间科研合作状况,从另一角度揭示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的研究特征。统计发现,这12年发表文章44篇及以上的学者共计35人,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邱均平、马海群和王知津是这12年来发文量最多的三位学者。下面通过作者共现图谱来探究学者间的科研合作情况,以两年为一个时间切片,经过参数调整后可视化图谱如图5所示。
图5中中介中心度大于0.1的关键节点共有13个,但网络中的连线较少,表明合作网络的整体情况不理想。通过进一步考察,图谱中存在一些小团体,他们的内部成员绝大多数是来自同一个科研机构,如武汉大学邱均平团队(包括余以胜、文庭孝、段宇锋、李江、赵蓉英等)、武汉大学的张玉峰团队(包括何超、金燕、吴金红和王翠波等)、南开大学王知津团队(包括苏瑞竹、张桂玲、孙立立、孙立武、樊振佳等)、南京农业大学的侯汉清团队(包括何琳、李运景、薛春香、黄建年、白振田等)、南京大学的苏新宁团队(包括邓三鸿、杨建林、王昊等)、南京大学的孙建军团队(包括程慧平、成颖、李江等)以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团队(郑彦宁、武夷山、化柏林、陈峰、梁战平等)等等。各个小团体内部合作紧密,但团体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基本是通过一些在不同科研机构深造过的桥梁学者来衔接,如李江连接了邱均平与孙建军团队。整体来说,我国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科学研究合作以知名学者为中心形成了较小的师生或同机构科研合作团队,各团体间联系较小。
6 结语
本文以知识图谱作为研究方法,从关键词共现、文献共被引、作者共被引、作者合作等角度对我国图书情报学与文献学科研发展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相关结论如下:2000~2011年间,学科基础理论、文献计量学、信息检索、信息技术、竞争情报、知识管理是主要研究分支;围绕六个分支,文章通过时间线梳理了对相关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学术著作,并列出了在相关领域被引较多的学者;在科研合作方面,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领域科学合作多以师生、同机构合作为主,并形成了若干小科研团体。
参考文献:
[1]Chen C. CiteSpace II: 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 57(3): 359-377.
[2]陈悦,刘则渊.悄然兴起的科学知识图谱[J].科学学研究, 2005, 23(2): 149-154.
[3]陈超美,陈悦,侯剑华,等. CiteSpaceⅡ: 科学文献中新趋势与新动态的识别与可视化[J].情报学报,2009 (3): 401-421.
[4]刘则渊,王贤文,陈超美. 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及其在科技情报中的应用[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9,(10): 14-34.
[5]苏新宁. 构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评价体系[J]. 东岳论丛, 2008, 29 (1): 35-42.
[6]白云.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学术规范量化分析――基于 CSSCI 的统计分析[J].情报资料工作,2009,(4): 36-39.
[7]王昊,邓三鸿. 图书馆, 情报与文献学期刊被引速率分析――基于CSSCI的统计分析[J].情报杂志,2011, 30(1):27-33.
[8]贾洁. 我国 “图书馆, 情报与文献学” 图书学术影响力报告――基于 CSSCI 的分析[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0,(2): 56-69.
[9]贾洁.对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最有学术影响的百家出版社分析――基于CSSCI (2000~2007)数据[J].出版科学,2011,19(1):62-66.
篇3
关键词:微课程;数据库管理系统;理实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TP311.13-4;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8-111-2
1 绪论
科技在发展,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更新,为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希望利用微课为辅助手段对《数据库管理系统》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淡化理论(课堂)与实践(上机)的界限,树立理论为实践服务的理念进行探索,并讨论以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实践为主的方法,以掌握数据库应用技能为核心展开教学,培养学生数据库管理技能和创新精神。“理实一体化” 教学模式能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等很好的结合到一起,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都是理论和实践相分离的,现代职业教育更多的是应该偏向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样才更能符合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微课程短小精悍,知识点重难点明确,学生在目前网络如此发达的微时代可以随时下载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每一个理论知识点,为进一步实践打好基础。
2 深入理解微课程的含义
笔者认为,微课程设计的初衷是因为学生课堂注意力时间不够长久,所以希望通过1分钟,5分钟的小课堂让学生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对“微课程”这一概念的定义繁多。但总结起来,微课程就是要把老师的课程,用数字化手段进行数字化,这样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反复来看。微课程并不是将文字教材变成有声教材,而是教师个人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从而转化到帮助学生理解的教育策略和教育方法。微课程在辅助知识点讲解与巩固课后起到了重要作用。
3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过程和优势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关键在于理论与实践穿行,如何将两者有机融合,在教学实施中,其教学尺度难以把握,实践过多,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不扎实。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适时的穿插录象、投影、板书、讲述,教师的备课工作量大且必须较为周密的计划与安排,否则教学尺度一旦把握不准,就难以达到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如果能很好的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基于微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必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高职学生在入学时分数普遍偏低,理论基础较差,但他们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实际操作能力也比较强。如果从软件生产过程的角度来评价,这只是教会学生获得孤立的、静态的“死”知识,与高职教育所强调的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化工作流程中所必备的技能知识相差甚远。同时,这样的教授过程使得学生过多地倚重接受学习,却忽视了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和行动学习在其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价值,无利于学生对于软件行业社会经验的获得以及实践能力的形成。因此希望通过一些实际操作来更加形象化的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
4 基于微课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索
如何在平时的课程教学中运用好微课程,是信息化教学的一个新课题。老师们在平时教学中,特别是理论联系实际比较紧密的课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难讲,学生难理解的知识点,这就需要我们去探寻这些细小而真实的问题。当找到问题后,我们需要去寻找问题的真正原因,再去研究解决的策略。同时,将这些研究嵌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经过这样的研究过程,再结合PPT,将自己研究的成果通过文字、画面、音频或者视频呈现给学生,这样对于某门课程中某一个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的形象讲解就出来了,一堂微课也就随之诞生了。
本文以《数据库管理系统》课程为例,讲解基于微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探索。数据库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如果不能将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学生就很难理解抽象的理论,学生通过学习数据库这门课程,除了掌握基础的知识点、基本的概念和基本的技术外,更重要的是能够设计规范化的数据库,进而能完成完整的数据库系统的建设。由于初学者对这门课程的知识点理解较抽象,因此我们设计微课程,尽可能使某些难以理解的知识可视化,使学生对数据库的基础知识有直观和感性的认识,并使之系统化,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
比如,在数据库的学习中要学习数据模型,我们可以引入地图飞机等具体的模型概念,让学生知道模型是现实世界特征的模拟与抽象。数据模型也是一种模型,它是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
这是一架飞机模型,在我们人脑的反应就是:名称:波音747,特征:重量10吨,长度:50米,产地:美国。但如果在计算机中表示,就如下所示:
[编号\&名称\&类型\&重量\&长度\&产地\&001\&波音747\&客机\&10吨\&50米\&美国\&]
理解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对后面学习数据库的设计打下很好的基础。因此,通过微课程将每一个难点讲解透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设计数据库。
目前在很多学生尽管都学了数据库这门课程,但却不知道数据库在真实的系统中是如何使用的,对数据库系统没有一个完整的直观的认识。为此,我们尝试在利用微课程简单的介绍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后,再布置一个数据库设计的任务,在完成数据库设计的过程中,再慢慢引入和讲解数据库的SQL语句以及数据库的规范化。
“微课程”设计的核心思想是情境式教学,首先要创设情境,使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去了解和掌握知识的要点和难点,这样可以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而调整教学,先让学生设计数据库,是为了更好、更真实的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按照这种方式学习,学生才能够形成较清晰的知识体系架构。
5 结束语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无论是对教学质量还是教学效果的提高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这种教学模式更多的适合用在有一定操作要求的课程上,“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质就是借助一定的手段,通过教师的传授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过程。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学生从不知道到慢慢熟悉,从生疏到熟练到形成技能技巧。基于微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是经过实践证明,可以改变数据库课程教学的较好方法。
参 考 文 献
[1] 吴晓刚.基于项目驱动的数据库课程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2.2:81-87.
[2] Slavin,R.E.Educational Psychology:Theory into Praction, Englewood Cliffs,NJ:Printice-Hall,1991.
[3] F・劳耐尔.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 YUAN Wentao, Qiao Ailing. The Research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ormative Evaluation in the Basal Education Teaching [J].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7(11),89-92.
篇4
[关键词] 网络图; 关键工序; 关键路线
网络计划技术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现代化生产组织和管理科学方法。它是通过网络图制订计划,求得计划的最优方案,并据以组织和控制生产,使其达到预定目标的一种网络技术。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初,由钱学森教授倡导在国防科学研究项目中开始使用以来,网络计划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和各个领域的计划管理中。财会实训课的教学安排可以视为一个项目,它以实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为项目目标,网络图技术通过进度安排,使我们得到一个时间表,并条理分明地显示出各个教学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促进教学活动目标的实现。
1问题描述
转账支票实训课安排教学时间3课时,共计135分钟。学生为一个自然班,约50人。课程实训环节要完成转账支票的购买、填开、进账、背书转让、背书后进账、电脑开票等操作并穿插适时的讲解,其中电脑开票知识作为拓展要求,并不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具体教学时根据班级掌握情况和课堂空余时间做机动教学安排(约15分钟)。全部环节减去机动教学时间15分钟,合计135分钟(见表1)。
2数据来源说明
本案例中所有时间及工序均来自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财会金融学院会计表单模拟系列实训课中的支票使用部分,时间为会计、税务、投资专业学生平均操作时间。
原来的授课安排环节见表1和图1。
3建模
这些环节模拟实际工作流程设计,后面的步骤以前面的为基础,如果前面的填错了,必须重做,一般每个班级实训时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实训课时学生根据掌握情况分为两类,即理解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A类学生)约占班级总人数的40%左右,剩余为能力较弱的学生(B类学生),一般A类学生比B类学生在每个环节上少用30%的时间,由于课堂安排是分自然班教学,很自然就出现了A类学生等B类学生的情况,A类学生“吃不饱”,B类学生有时为了赶上A类学生,一些知识尚未消化,就进入下一个环节,并影响下一环节的操作,造成慢者越慢的情况。根据图1,利用时差法,计算各工序的TES和TLF,根据TLS-TES计算结果即总时差找出结果为零的关键工序。计算结果见表2。
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确定关键路线为a,c,e,g,i,k,l,m。另外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正是B类学生完成课堂操作的时间。另一条路线的总时差为40分钟,正是A类学生等待B类学生重填、消化知识的时间。这与课堂上的实际教学情况正好一致。为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因材施教,从关键路线入手,对以上的教学安排进行调整和修正,调整后的网络图如图2所示。
4求解
(1) 课堂教师将学生分为两类进行操作训练,兼顾不同的快慢,充实掌握得快的学生的教学操作内容,将A类学生等待的40分钟利用起来。
(2) 作为知识拓展的m环节其实是根据学生学习能力作机动调整的教学部分,如果为了赶上课时间,往往会挤占B类学生的消化时间,使他们在基础知识尚未巩固的情况下,对拓展部分更加难以理解,最终什么都没学扎实,现在将这部分调整到A类学生的学习路线上,在填开支票操作环节(d)之后适当补充,作为拓展。B类学生不需要m环节,这样就减少了A类学生等候时间15分钟。
(3) 另外在j环节,即完成背书后进账之后,有25分钟的空闲等待时间,可以安排一个约25分钟操作时间的综合案例环节n作为A类学生的深化和提高。
(4) 最后10分钟作为操作课实训小结。
5实际意义
调整后的课堂实训安排(如图2所示)与原课堂实训安排(如图1所示)相比,从网络图的关键路线来看,有了明显的区别,图1中只有一条;而图2中有两条,这两条关键路线时间一样,不存在两类学生互相等待时间,充分利用了课堂资源。调整后的课堂实训安排的可行性,建立在运筹学的网络技术基础上,其实在每次实训课中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更紧凑更有效地安排操作内容。应用网络计划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在分层次教学中建立清晰的时间逻辑关系,能更有效、更合理地利用课堂时间,优化教学流程。
主要参考文献
[1] 卢向南. 应用运筹学[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篇5
各重大专项项目承担单位:
为了规范岳阳市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管理,根据《岳阳市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细则》,拟于近期组织开展市级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21年度中期评估工作。本次评估结果将作为项目是否滚动支持的重要依据,请各项目单位高度重视,严格按要求做好评估准备工作。
一、评估范围
2019年立项实施的4个岳阳市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清单见附件一。
二、评估内容
主要包括重大专项组织实施情况、计划任务完成情况、预期目标和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资金到位使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等内容。
三、评估方式
由市科技局会同市财政局,组织有关技术专家、管理专家和财务专家,采取现场评估方式开展评估。包括听取项目实施情况汇报、现场考察、专家质询合议等环节。
四、评估材料
1、岳阳市科技重大专项中期评估表。
2、项目实施情况报告。包括项目组织实施情况,阶段计划完成情况,取得的技术成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金到位、经费使用情况,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下一步项目实施的计划和保障措施等。
3、项目合同书复印件。
4、相关附件证明材料。
(1)技术方面:包括专项实施过程中取得的,能够证明项目阶段任务完成情况的技术资料、知识产权证明、第三方检测报告、用户使用报告等相关佐证资料。
(2)财务方面:2019年度、2020年度财务审计报告,专项经济效益指标完成情况的证明材料(如销售或服务合同、发票等)。
(3)资金方面:自筹及财政经费使用情况,项目财政经费支出凭证(含专项资金支出财务明细账,专项资金单笔大额支持的会计凭证及发票复印件等)。
以上评估材料缺一不可,用A4纸胶装成册(一式三份,现场评估当天交评估组)。
五、评估时间、联系方式
1、时间:
2021年5月6日—12日,具体现场评估时间另行通知。
2、咨询电话:
市科技局战略规划与资源配置科 8219851
市财政局企业科 8850150
附件:1.2021年岳阳市科技重大专项项目中期评估名单
2.岳阳市科技重大专项项目中期评估表
3.岳阳市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实施情况中期报告
岳阳市科学技术局
2021年4月28日
附件1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
首席技术负责人
1
北斗时频应用系统和设备研发及产业化
国信军创(岳阳)六九零六科技有限公司
郭智俊
2
全程无抗猪饲料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研究
湖南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肖淑华
3
终端灭菌创新药品塑料水针项目建设
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
米时望
4
飞机/汽车零部件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项目
湖南金联星特种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陈建春
2021年岳阳市科技重大专项项目中期评估名单
附件2
岳阳市科技重大专项项目中期评估表
项目名称:
承担(牵头)单位:
(盖章)
项目首席专家
或课题负责人:
(签字)
承担(牵头)单位
财务负责人:
(签字)
起止期限:
年
月
至
年
月
岳阳市科学技术局制
填报日期:2021年 月 日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立项时间
执行时间
年 月 至 年 月
承担(牵头)单位
单位名称
单位地址
首席专家或负责人
姓名
职称/职务
联系手机
邮箱
工作单位
联系人
姓名
联系手机
邮箱
参与
单位
情况
单位名称
单位名称
1.
6.
2.
7.
3.
8.
4.
9.
5.
10.
以上参与单位,其中高校 家;科研院所 家;企业 家。
参加研发人数
高级职称 人,中级职称 人,其他人员 人,总共 人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总体
执行
情况
概要
自我评价
进度超前 按进度实施 进度有所滞后 进度严重滞后
注:对照研究目标和考核指标,简明扼要说明项目(课题)实施以来总体执行情况。限500字内。
考核
内容
类别
项目(课题)总体考核指标情况
已完成情况
技术
创新
关键技术
项
项
创新产品
个
个
发明专利
授权 项,受理 项
授权 项,受理 项
实用新型
授权 项,受理 项
授权 项,受理 项
技术标准
国家 项,行业 项
地方 项,企业 项
国家 项,行业 项
地方 项,企业 项
认证、许可
新药证书 项,新品种审定证书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项,新药临床批件 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受理证明 件,三类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许可 件,成果登记证书 项,其它证书 项
新药证书 项,新品种审定证书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项,新药临床批件 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受理证明 件,三类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许可 件,成果登记证书 项,其它证书 项
成果
示范
应用
示范基地、中试线、生产线建设
示范基地 条,中试线 条,生产线
条
示范基地 条,中试线 条,生产线
条
推广应用
目标
平台
建设
平台建设
数量
个
个
人才
队伍
人才引进
培养
引进或培养的高端人才 人,培养博士 人,培养硕士 人,晋升高级职称 人
引进或培养的高端人才 人,培养博士 人,培养硕士 人,晋升高级职称 人
经济
效益
直接经济
效益
项目(课题)创新成果转移转化 项,并形成产值 万元,销售收入 万元,利税 万元,节创汇 万元
项目(课题)创新成果转移转化 项,并形成产值 万元,销售收入 万元,利税 万元,节创汇 万元
间接经济
效益
社会
效益
注:项目(课题)创新成果应用形成的公益性贡献和价值。如:技术服务、民生健康服务、扶贫、农民增收、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社会就业等。
其他
注:如获得的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行业(领域)表彰奖励,以及国家部委支持等情况,并说明名称及时间。
(二)项目已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统计表
1.创新产品
序
名 称
主要技术/性能参数
立项时已有指标/状态
完成时预期指标/状态
中期实际完成指标/状态
完成单位
完成年月
备注
(1)
(2)
…
2.关键核心技术
序
名 称
主要技术/性能参数
立项时已有指标/状态
完成时预期指标/状态
中期实际完成指标/状态
完成单位
完成年月
备注
(1)
(2)
…
3.专利
序
名 称
编号
完成单位
完成年月
备注
(1)
发明专利授权 发明专利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受理
(2)
…
4.技术标准
序
名 称
编号
完成单位
完成年月
备注
(1)
国际标准 国家、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
(2)
…
5.认证许可
序
名 称
编号
完成单位
完成年月
备注
(1)
(2)
…
6.其他
序
名 称
完成单位
完成年月
备注
(1)
(2)
…
注:工艺、装置、计算机软件、应用解决方案、论文专著等填入“其他”。
(三)项目已建成的创新平台和试点示范基地统计表
类别
序
名称
规模或级别
地址
创新
平台
(1)
(2)
…
试点
示范
基地
(1)
(2)
…
中
试
线
(1)
(2)
…
生
产
线
(1)
(2)
…
(四)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表
财务执行情况
自我评价
专项资金执行进度
进度超前 按进度实施 进度有所滞后 进度严重滞后
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是否合规
合规 基本合规 不合规
预算及执行情况
单位
资金预算数(万元)
已到位资金(万元)
资金到位率(%)
资金执行数(万元)
资金执行率(%)
专项资金
自筹资金
专项资金
自筹资金
专项资金
自筹资金
专项资金
自筹资金
专项资金
自筹资金
牵头单位
合作单位1
合作单位2
……
合计
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科目
预算数(万元)
调整后预算数
(万元)
实际支出数(万元)
预算执行率(%)
备注
(一)直接费用
1、设备费
(1)购置设备费
(2)试制设备费
(3)设备改造与租赁费
2、材料费
3、测试化验加工费
4、燃料动力费
5、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
6、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
7、劳务费
8、专家咨询费
9、其他支出
(二)间接费用
其中:绩效支出
支出合计
需要说明的事项(如有专项资金未按进度执行或使用不合规的情况,须说明具体情况及原因)
附件3
岳阳市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实施情况
中期报告
(编制提纲)
一、项目总体绩效目标
简述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及考核内容和考核指标。
二、组织管理情况
项目内部组织管理机构及相关制度建立和运行情况,以及产学研联合模式与机制等。
三、项目中期实施进展
1、研究任务完成情况。对照考核内容和考核指标,说明整体工作进展、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和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等。未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应说明原因。
2、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和创新成果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情况。项目实施以来,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及其创新性、先进性、知识产权情况和重要意义等。取得的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情况,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分别列表说明产值、营业收入、利税等),促进企业和产业发展的情况,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以及推广应用前景等。
3、创新基地、创新团队和人才队伍建设情况。项目实施以来,创新基地、创新人才队伍及创新团队建设情况等。
4、项目资金到位及执行情况。项目专项资金实际到位和使用情况,项目执行过程中发生的预算调整及报批情况。项目专项资金对外拨付情况,如发生与预算不相符的资金拨付情况(拨付预算外单位或未拨付已预算参与单位),应说明原因。项目固定资产购置及管理,以及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的审核和发放等情况。项目自筹资金实际到位和使用情况,如自筹资金未及时到位,应说明原因。
四、存在问题、调整事项和建议
项目实施相关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问题,如有调整事项请说明原因。
篇6
[关键词] 共词分析 专利引文分析 知识关联
[分类号] G255.53
1 科学―技术知识关联的概念
“科学―技术知识关联”是近年来专利计量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在Scientometrics、World PatentInformation等权威期刊的相关文献中通常被表述为Science Technology Linkage、Science Technology Interac-tion、Science Dependence of Technology。研究科学一技术知识关联的意义在于:通过揭示哪些基础研究学科与哪些技术发明领域之间存在知识关联,预见二者间可能的推动或启示作用,从而为国家创新体系的管理者提供科技资源配置方面的决策参考,以便目标明确地扶持更具产出能力的基础学科,发掘已具备基础储备的未来技术创新领域。
2 揭示科学一技术知识关联的各种途径和方法
目前,揭示科学一技术知识关联的途径多种多样,不同学科都在为此作出各自的贡献。
在科学社会学和技术社会学视野下,研究公共基础研究机构(公共科研院所、研究型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企业的合作研发活动,是揭示科学一技术知识关联的有效途径。技术社会学认为,公共基础研究是技术变迁过程的基本要素,它通过提高社会整体创新水平间接推动企业的开发活动。科学社会学的双螺旋理论(Double Helix Model)认为,科学与技术是一对舞者(a pair of dancer)的关系,二者在相互推动下呈螺旋状上升发展。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之间的知识交互过程和合作活动是实现技术突破的能量储备过程,是实现技术跃迁的重要前提。文献[1―3]通过统计大学及公共基础研究机构与企业的合作研发活动,揭示了激光、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科学一技术知识关联、知识扩散和成果应用情况。
在技术经济学视野下,挖掘基础科研机构和技术开发机构(各类企业)在地理空间分布上所表现出的关联规则,是揭示科学一技术知识关联的又一途径。技术经济学认为,区域经济管理者在制定科技政策时,通常会从有利于本地经济和技术发展的角度出发,利用基础科研对本地技术创新的影响,在同一地域范围内统筹规划创新型企业和基础科研机构,从而构建起两者间知识关联和转移的通道。基于上述技术经济基础,基础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地理邻近性与两者间的知识关联和转移强度之间通常会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文献[4―6]分别通过研究美国、法国、东欧范围内基础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的地理空间凝聚现象,揭示了对应的科学一技术知识关联和知识转移强度。
在科学计量学和文献计量学视野下,解析科研期刊论文与技术专利文献间的关联关系,也是揭示科学一技术知识关联的另一途径。科学计量学家Verbeek认为,企业创新人员对科研文献的理解、认同和利用是引发科学一技术知识关联和最终造就技术转化的关键环节。Garfield指出,发明不可能来源于魔术或真空,它是发明人对若干已有的概念进行重新组合的知识成果。Narin等认为,几乎所有的科技成果都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知识的关联性在专利引文中有着明显的体现。科研期刊论文与技术专利文献之间的共词关系和引用关系是新知识向技术部门转移的显性表现。
3 利用共词分析法揭示科学一技术知识关联的局限
共词分析法以某一(或一系列)主题检索词(科学概念或技术术语)为“关联点”,分析该词在科研论文和专利说明书中的“共现”情况,从而推理和判断基础科学学科与技术创新领域之间关联关系的方法。共词分析法直观、有效,但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和局限。
3.1 科学概念与技术术语之间存在部分不对应问题
尽管INSPEC和INPADOCDB等词表能够提供某一科学概念和技术术语的多种词汇表达,但它们不能解决“部分科学概念与技术术语不对应”的基本矛盾。例如:专利说明书中的技术术语thin film(纳米绝缘薄膜)及其同义术语ion sol-gel(离子溶胶凝胶)、polyerys-talline film(硅多晶薄膜)等在科研论文中并没有绝对对应的概念,通常只能被近似地映射为chemical vapordeposition(化学气相沉积)、carbon nanotubes(纳米碳管)、amorphous nitride(无定形氮化膜)等词汇形式。
3.2 同一概念术语在科研论文和技术专利中的表达方式各不相同
科研论文中的化合物名称在专利说明书中往往以分子式、化学键结构式或马库什结构式(Mm-kush strue-ture)表示,例如,pantoprazole作为一种常用的抗溃疡药物的化学名称常出现在科研论文中,但在专利说明书中这一词汇很少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其马库什结构式,如图1所示:
3.3 专利技术的核心特征词难以被确定
科研论文由作者给出关键词,指明论文的核心知识概念,但专利说明书中没有“关键词”,发明人没有归结出专利的核心技术特征。目前的共词分析主要依据“词频”和词出现在专利说明书中的“位置”来间接推断某术语是否表达了技术的核心特征。但核心特征词的“词频”的分布阈值和词出现在专利说明书中的什么“位置”能否代表技术的核心特征也还是一个争论性话题,如有人重视“标题”、“摘要”位置,也有人重视“权利要求条款”位置。
3.4 语种差异有时会引发技术术语缺失
例如,中国专利中的中医治疗方法专利和中药配方专利所涉及的人体穴位和草药名称等都没有对应的英语词汇。
目前,上述问题都还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这就局限着共词分析法在揭示科学一技术知识关联方面的效度和信度。
4 利用专利引文揭示科学一技术知识关联的优势
本文所讨论的专利引文主要是指专利说明书所引证的相关科研期刊论文。Jaffe等将“专利引文分析法”(patent citation analysis)定义为:利用各种数学与统计学的方法,对专利引文进行分析并揭示其中存在的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方法。1994年Narin首创了“专利计量学”(Patentbibliometric)并构建了专利计量指标(Science Linkage,sL),用以度量技术发明与基础研究之间的关联强度。利用专利引文揭示科学一技术知识关联的方法,以专利引文为纽带,通过专利说明书对科研期刊论文的引证映射,揭示对应的基础研究学科与技术创新领域之间的知识关联,其基本原理如图2所示:
篇7
【关键词】美国科技发展;科学;技术;哲学
长久以来技术被视为应用科学的观点影响颇深。但从历史的视角来看,技术先于科学;从哲学的视角来看,技术是人类在世的方式。如就生存论的维度来看,技术比科学更具有本质的意蕴。对于科学与技术关系的讨论因而显得很有意义。美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有目共睹,其发展历程为人类认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因此,本文对其发展历程进行了重新解读。
一、南北战争之前:科学被认知在于其技术维度
美国起初是西欧的外地的前哨,它是一个与欧洲民族文化有着历史联系的国家。美国的科学也是西方文明的一部分,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科学先驱者们,“在培根唯物主义经验论哲学的影响和英国皇家学会的帮助下” [1],在发展科学、了解北美新大陆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发展殖民地的工农业生产方面进行了工作。
独立战争之前的美国,以纯粹增长知识为目的的科学研究的人很少,人们热衷于技术革新和实用知识的积累;独立战争之后,由于长期的积累和欧洲科学的带动,美国科学的发展加快。在美国科学发展的早期,科学家的工作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在追求实用的环境中,利用他们的研究来说明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以争取慈善家、公众和政府的资助;二是为促进科学专业化,确立独立的职业地位,把科学研究与实用研究及工匠传统的创新工作区分开,把他们的工作和业余科学爱好者的工作区分开。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之下,科学通过对实用技术的推动展示其自身的价值。如富兰克林创立的美国哲学会,它是殖民地上的第一个重要的科学组织,其宗旨是“促进新世界中‘有用知识’的兴趣与传播”。[2]
直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美国有了一批较为专业的科学家,他们科学专业化的意识增强,开始强调对纯科学知识的追求,并把自己的工作称为“科学”或“理论科学”,以与“实用科学”相区分。这种信念恰是“应用科学”技术观的基础。
二、从南北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纯科学地位的确立与科学的独立性增强
在此期间,一方面,战争对技术提出了诉求,科学对技术发展提供了支持;另一方面在欧洲文化的影响下,科学不再依赖技术,而是依靠自身的魅力展示其独立性,特别是德国科学文化的输入使得科学在美国茁壮发展。这表现为:
南北战争处在古代战争和现代战争的交接点上,大炮、烈性火药、电报、气球、火车、装甲车、铁甲舰都在这场战争中使用。北方在工业与科学上的优势对取得战争的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南北战争解放了美国的生产力并促进了美国科技的发展。美国通过立法决定由政府拨地在各州建立州立大学,促进有关农业和机械工程技术的高等教育,并决定成立农业部及其相关机构。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后,美国大批从德国留学归来的科技人员开始倡导“纯科学信念”,提倡为追求科学知识而自由探索的信念。他们大力呼吁发展美国的纯科学事业,变革的浪潮迅速席卷了全美高等教育界,这些改革直接促进了美国纯科学的发展,也促成了科学家的社会地位变化,最终使得科学家们的科学研究成了社会普遍承认的“学者”职业。机构方面的变革也更进一步支持了把大学作为纯科学家的工作中心的观点,以及纯科学就是出于促进对大自然的理解所获知识的增长的纯洁动机的观念。[3]
到了十九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中,在一些重要工业领域,技术进步越来越明显地依靠科学进步。因为科学的应用价值通过发明家和工程师的工作来体现,科学家们也不用再像他们的前辈那样,他们的目的是使科学专业化,使科学研究活动本身脱离实用目的的束缚与控制。因而他们培育了一种强势话语,即纯科学是一切技术发明与革新的唯一而可靠的源泉,并坚决主张把纯科学研究与科学应用分离开来。正是在“纯科学被视为技术发明与革新的唯一而可靠的源泉,技术是科学的直接应用”这种观念的促使下,形成了把技术解释为应用科学的观点。
三、从一战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基于大科学来看技术
这一时期,科学彰显着无上荣耀和威望,而技术的发展则被笼罩在“大科学”之下。
两次世界大战对人们关于科学的看法产生了巨大影响。科学家们为美国赢得战争胜利作了巨大贡献,极大地提高了科学的声望。一战后,美国的生产、工业研究和政府研究都有巨大的发展,基金会和私人研究所也有巨大增长。二战期间,美国政府建立了科学研究发展局,负责协调和组织全国的军事研究。它通过拨款并与有关单位签订合同,把大学、工业企业以及其他机构中的研究力量组织起来,协同工作,美国科学研究的几条战线开始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两次大战使美国政府取得了领导并协调全国科学技术力量为国家需要服务的经验,使得美国政府取代工业资本家,成为美国科学研究的主要资助者,美国科学进入了“大科学”时代。[4]
“大科学”的特征可以从美国的工业研究中窥探一二。早在一战期间,德国切断了对美国的战略物资供应,美国开始关注本国工业研究的能力,很多原来在纯学术机构工作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以及大学生涌入工业研究领域,以帮助工业研制战备物资。
为争取社会声望和独立的职业地位,工业研究者在工业中大力倡导纯科学研究,抹杀“工业研究”与“纯科学”界限,以增加纯科学家对工业研究的认同。他们用“基础科学”这个概念代替“纯科学”从而使一部分工业研究获得了与“纯科学”同等的“基础”地位,成功地将限制在学术机构的纯科学扩展为包括工业研究的“纯”科学。“纯科学”与“应用科学”变成了“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这样的表述。另一方面,通过证明工业研究是一种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都与“纯科学”没有区别的原创研究,工业研究者们改变了人们对“应用研究”的看法,使人们认识到“纯科学”理论并不能直接应用、直接产生技术革新,在这二者之间还存在过渡阶段。科学对技术的“应用”这一观点被工业研究者悄然地修改着。[5]
工程研究也大致经历了上述同样的过程。工程研究者们首先要为他们作为“学者”的地位努力辩护,之后工程研究作为一种原创性研究才获得普遍承认。
四、七十年代之后:技术与科学的交融与会聚
在美国科技发展获得世界瞩目的同时,肇始于 19 世纪后期德国的技术哲学,20世纪 70 年代在美国勃兴,并与80年代末趋于成熟。近几十年,美国技术哲学研究发展迅速,出现了一批知名的技术哲学家及其优秀的学术专著。关于技术的哲学思想的产生,一方面显示了技术的强劲发展,另一方面它也对科技的发展产生影响,产生了新的科学技术观。
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于1985年提出了“2061”计划,该计划所包含的观点被认为是,现今科学界关于科学、数学和技术素养的观点所能达到的最接近正确的表述。[6]在关于科学与技术关系的问题上,它认为“技术依靠科学又促进科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是使用知识的积累,了解事物如何发展的原理对技术的发展同样重要。科学常常可以为我们提出新的事物特性,导致新技术的出现。另一面,技术不仅为科学提供工具,推动各个方面的科学研究,而且还可以激励理论研究和提供方向。最后,技术变得越复杂,与科学的联系就越紧密,以至于不可能将技术和科学截然分开。
科学与技术之间的深度交汇,从技术自身发展的维度来看,表现为“会聚技术”,即NBIC。该技术由美国于2001年首次提出,分别指纳米科技、生物技术 、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 。该技术凸显了统一在纳米尺度上的科学技术整体发展观:如果认知科学家能够想到它,纳米科学家就能够制造它,生物科学家就能够使用它,信息科学家就能够监控它。[7]
technicalscience(技术科学)、technoscience(技术化科学)等词的兴起也反映了科学与技术的内在紧密关联,凸显了科学与技术关系的复杂性与某种同质。在实践中,技术科学早先被用来指代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处于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之间的中介层次。技术哲学则赋予了它另一层的含义,科学必然是技术科学,当代科学是物质化的、技术化的;同时大部分当代技术也是技术化的科学,技术必须应用精确的自然科学。这也带来了“基于异质性的技术化科学实践的科学-技术观:一方面强调技术与科学在知识与人工物的建构中整合为同一过程;另一方面坚持物质论立场—— ‘科学与技术通过物质性的行动与力量的相互转换而运作起来,科学表象是物质性操控的结果’”。[8]科学和技术都已是哲学的研究对象,类似哲学观的形成正是对这一交融和汇聚的认知和反思。
五、小结
当今人们对美国的科学政策和科技发展有着强烈的兴趣,然而不了解美国科学发展的历史根源就不可能全面地说明美国科学的政策和发展。时至今日,我们更需要看到的是不仅这段历史很重要,对其解读的方式也很重要。这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明晰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之路。
通过对美国科技发展历程的梳理,可以发现科学与技术有着自身发展的逻辑,美国因其与欧洲的文化渊源和特殊的历史境况产生了“大科学”,然而随着技术哲学的研究可以发现,在技术与科学相互依赖和促进的当下,技术自身的逻辑终将显现,未来将是技术与科学交融与汇聚的舞台。
参考文献:
[1][4]范岱年. 美国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的鸟瞰[J]. 自然辩证法通,1980,(05):39, 43-45.
[2]卡罗尔·卡尔金斯主编.程毓征等译.美国科学技术史话[M].北京:人民出本社社,1984:190.
[3][5]陈红兵,于丹,陈玉林. 技术作为“应用科学”之观念的历史溯源以美国为例[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236,237.
[6]美国科学促进协会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译.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M].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1:22.
[7]四大技术会聚世界将会怎样——NBIC会聚技术将实现21世纪科学技术新的复兴[J]. 世界科学,2004,(05):8.
[8]段伟文.对技术化科学的哲学思考[J].《哲学研究》,2007年第3期,第77页.
篇8
[关键词] 科技发展 伦理道德 相互关系
一、科技行为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双重影响
(一)科技行为对伦理道德的双重影响
科技行为对伦理道德的正面影响: 首先,科学技术及其发展会对伦理道德及其发展产生直接的正面影响。科学技术发展创新的过程,也就是人们对于自然、社会和人本身以及它们之间关系认识的不断加深过程。随着人们对这些事物及其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入,对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道德的理解会越来越深刻,有关知识会不断丰富,而那些过时、束缚人们思想伦理道德思想就会被其所更替。其次,科学技术及其发展会对伦理道德及其发展产生间接的正面影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有了这些物质基础的保证,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会不断升级人们的道德水平也随之得到提高。在充分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有了更多的时间享受精神生活,可以参与更多的健康向上的活动,以提高自身的素养,这就有利于整个民族和整个人类的文化知识和道德水平的提高。这些间接体现了科学技术对伦理道德的正面影响。
科技行为对伦理道德的负面影响:首先,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拜金享乐主义等现代腐朽思想也相伴而来,侵蚀着人们的思想。这些腐朽思想躺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温床上,水平不断提升,花样不断更新,危害也越来越大。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给整个世界带来的种种问题,如环境污染、军备竞赛等等引起并增加了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纷争。再次,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财富分配不均,贫富悬殊、两极分化都会加深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任其发展下去会动摇人们的道德信念,影响到伦理道德作用的发挥。
(二)伦理道德对科技的双重影响
伦理道德对科技的正面影响:首先,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之间的伦理关系的行为原则、规范的总和。道德是社会存在的基础,正因此才有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可能。这种基础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伦理道德是通过规范、引导人的行为起作用的。其次,和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产生一种愉悦的心情,会更加努力地投入到科技创新活动中去,这种和谐关系的产生就是伦理道德作用的结果,因此,伦理道德可以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支持着人们的科技创新活动。再次,在现代社会,科技进步、创新的实现已不仅仅是某一个人所能完成的,它往往需要几个、几十个、几百个乃至更多人的共同合作,它已成为一个由许许多多的人的共同投入、参与的系统工程。对于这样有众多人参与的复杂活动,没有一定的道德伦理的规范作用是不可想象的。不管参与其中的人意识还是没意识到,但他们在共同的工作中其实都受着一定的道德规范的制约,并将各个的分力聚合为统一的合力,最终实现科技的创新与进步。
伦理道德对科技的负面影响:伦理道德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伦理道德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腐朽、不合时宜的伦理道德思想,或者是由于历史的发展,有些道德规范已显得过时,这些伦理道德思想的存在会禁锢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人们的科技创新活动产生阻碍作用,影响到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就像在欧洲的中世纪,宗教思想所宣扬的精神严重禁锢了当时科学的发展。此外,有些对于社会生活的其它方面能起很好调节作用的道德规范,运用到科技活动中来,却未见其效,或者是过于依赖它反而起不到好的效果。
二、科技与伦理道德之间关系的历史考察
科技和道德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这是个古老的问题。在历史上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1、科学技术和社会道德是等同的
这种观点认为,科技和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两个地位相当、互相等同的概念。拥有知识越多的人,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其道德水平就越高尚。哪个国家科技越发达,哪个国家的公民道德水准就越高。实际上,上述观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科技与道德的一致性,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他们所理解的“知识”或“科学”学并不是纯粹的自然知识,而且他们把知识与道德完全等同亦具有片面性。
2、科学技术与社会道德是互相对立的两个命题
这种观点认为,科学技术是有害的只会给人带来坏处与灾难,科学技术越发达,人的道德就越堕落,二者是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水火不容的关系。例如,18世纪的卢梭就把社会的一切恶习产生的根源和资本主义社会越来越严重的道德问题归罪于科技的发展。他曾说:“科学的文艺日益进步,可是人类却变得越来越坏了”。随着科学与艺术的完善,我们的灵魂腐化了,美德消灭了。科学技术确实对道德产生了很多负面的影响,但认为科学技术只会使人的道德沦丧与堕落是偏激的观点。
3、科学技术与社会道德是毫不相干的
它们有各自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与各自的作用,属于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著名的实证主义哲学家卡尔纳就认为,科学技术研究的是关于真伪的判断与人的感情无关。而道德是关于人的善恶的判断,没有真理与谬误的区别。有些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只管去追求知识与学术的进步而认为不必受“人道”与“良心”的限制,结果使本来目的是为人类带采幸福的科学技术变成了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工具,这显然违背了科学技术的本质属性,是科学家及人类社会的悲哀。
4、科学技术与社会道德是辩证统一的
这种观点认为,科技与道德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虽然具有一定的差别如科学的目标是求真,是人类反映客观世界规律性的知识体系,具有认知的功能而道德的目标是求善,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则具有约束的功能。但是,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是处于一种广泛而深刻的联系之中。也就是说,科技与道德只有共同的价值内涵。从科学的本质上来说,真与善是统一的。
三、科技与伦理道德的双向作用
(一)科学技术对伦理道德的促进作用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福音的同时,也引发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冲突。而伦理道德作为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社会活动以及成果的一部分,必然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互相联系。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需要伦理道德的正确引导,科技成果的具体运用需要伦理道德规范,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也需要伦理道德的调节加以消除和缓解。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有的实践活动,本身需要道德规范,所以我认为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高科技的发展孕育和促进与此相适应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的产生,即科技伦理道德。科技伦理道德本身就是人类社会伦理道德的一个成份,不言而喻它直接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
(二)伦理道德对科学技术的规范作用
伦理道德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规范作用。首先,伦理道德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成果的运用起着正确的指导和规范作用。科学技术究竟向何处发展,如何造福于人类,这不是由科学技术本身所能决定的,而必须借助于伦理道德的力量。根据伦理道德中的求善,通过道德评价和价值判断,指导科技人员对其科学技术行为作出道德选择,从而使科学技术朝着造福人类和不毁坏人类的道德评价系统的方向发展。其次,伦理道德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因或动力,但是在一定时代的适宜的伦理道德氛围下指导和规范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一定时代的先进的伦理道德的氛围是一定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的舆论环境,这个舆论环境正是积极健康的伦理道德规范力,无时不刻的规范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工作者在社会和科技共同体中扮演着双重角色,并因现代科技举足轻重的社会地位而成为社会精英。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条件参与影响政治、经济、工业、社会的决策,在科技应用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发言权。同时,科技研发和应用的资金赞助者和投资者,在科技研发和运用中也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建立一套完善的伦理规范,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只有使得科技工作者在思想上意识到伦理道德的规范作用才能将科学技术产生的危害降到最低点。
参考文献:
[1]姜汝真.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阐释与现代价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2]余谋昌・高科技挑战道德[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2000.
[3]现代人的焦虑和希望[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5.
[4]华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7.
[5]马智.科技伦理问题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2,(7).86.
篇9
新课标物理实验课程包含力、热、光、电和近代物理等各个方面内容,相对理论课的系统性而言,纵向的各个实验内容之间一般不具有起承转合的关系,例如,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我们从光电效应的发现过程入手,先抓住学生对实验的兴趣:1879年,柏林科学院提出了用实验方法验证麦克斯韦理论的竞赛题目;1883年菲茨杰拉德推论莱顿瓶放电可以产生电磁波;1887年,赫兹在验证电磁波存在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光电效应。随后,我们继续介绍光电效应的发展历程。
从勒纳德的触发假说到爱因斯坦利用光量子假说的解释,学生不仅理解了光电效应的发生机理,而且认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继承性,从而对提高学生学习素质,指导专业知识学习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知行合一,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整个科技发展的历程就是无数先贤不断奋斗和不断创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理论和实践都十分重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实践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促使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还能够在实践中创新思维、打开思路,对更深层次的科研和创新都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物理实验大多数是在实验室完成的,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因此,大量工作应该在课外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主完成,本着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去做,这个过程对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科学技术史是关于科学技术产生、发展及一般规律的科学,它作为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学科,对学生有着特殊的意义。我认为,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开展科学技术史教育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助于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史记述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通过学习科学技术史,可使学生把科学技术理解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的本质,更准确地理解科学概念、原理的演变过程,分析科学技术产生、发展的脉络及历史演变;可以帮助学生较准确地把握科学技术的生长点、突破点,预测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学生从社会的角度认识科学技术了解科学技术的社会性、人文性以及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对学生有着重要意义,它可以使学生对科学技术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对未来的科学技术决策有重要的潜在意义。科学技术史作为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交错的综合性科学,可起到沟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桥梁作用,这是科学史特有的优势,因而科学史的教学对于文理渗透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篇10
关键词:STS教育;科学史;科学探究
初中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认识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注重发展科学知识与技能,发展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提高科学素养,为未来发展奠基。科学的不断进步,技术的不断创新,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人们迫切需要提高科学素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可见,“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作为科学教育内容的一个领域,就越加显得重要,所以当今把STS教育融入我们平时的科学教学中,有其内在的必要性。
STS(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教育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诞生在美国,在我国只有十来年的历史。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根据当前形势,科学课程标准关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教育在7~9年级阶段的目标如下:
1.了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2.了解科学与技术之间的互动关系。
3.了解科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4.了解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5.了解技术设计的过程。
6.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7.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那我们初中科学教育在STS教育方面现状如何呢?
笔者对7~9年级的科学任课教师以及学生做了一个简单的关于STS教育的调查问卷,结合所得数据,对科学教学中STS教育渗透的现状分析如下: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变,STS教育这一薄弱区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对于学生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培养逐步地重视起来了,学生的科学观也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观。但目前中学,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在STS教育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1.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单纯讲解科学概念、原理,把科学的知识点孤立起来了,疏忽了社会、科学、技术之间的联系。
2.学生学习的盲目性还普遍存在,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用来应付考试,能考出一个好成绩上重点高中或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忽视了学习科学的本质目的。
3.科学教学与社会现实存在脱节现象。其中有些知识内容与社会生活、生产、发展有着严重的脱节,没有把新发展、新成果纳入教育范畴,前沿科技讲得较少,使得传授的知识面狭窄,而且加上难度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有效激发。
4.科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综合性,与其他分支学科渗透、联系较少。
5.较少引导学生对课堂外知识的探究、调查、实践。课外阅读重视程度不够。
6.对于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影响不能理性认识,不能很好地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具体应用知识。
7.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可持续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方面的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
针对科学教学中出现的上述不协调现状,作为一线的科学教师应该怎样在科学教学中对STS教育进行渗透整合呢?
一、在科学教学中注重科学史的教育
在科学课程标准中我们知道,科学技术史进入科学课程的方式有这么几种:
1.作为引入新知识的背景材料。
2.作为例题与习题。
3.作为相关资料插入。
4.作为扩展性阅读材料。
5.作为科技活动素材。
在科学教学中,对于一些科学知识,我们可以先告诉学生这些科学知识是怎么来的,是怎样发展到现在的,当时的背景怎样,又将如何发展。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二方面,学生对该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过程,而不是一知半解的知识片段;第三方面,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科学家一样分析、解决问题;第四方面,较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具有科学的洞察力;第五方面,在该过程中指明了事物发展的方向,我们今后努力探索的方向。通过对科学史的学习,加深了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也有利于双基的落实。
例如,在浮力的教学中,可以先讲解阿基米德关于鉴别皇冠的故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阿基米德是怎样思考的,其科学态度如何,又是怎样解决问题的,最后发现的流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在那时有怎样的背景,当今现状、趋势又如何等等。
二、在科学教学中把基本概念、原理与介绍前沿科技成果相结合
在科学教学中,当讲解科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时,我们不能空洞地说理,不能就事论事,这样不仅让学生觉得科学课的单调、乏味,而且会使学生的思维变狭窄,视野不能得到开阔。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到,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这些知识有关的应用,有哪些前沿科技,比如介绍新发展、新成果、新成就。
例如,讲解电阻的时候,可以介绍传感器以及超导材料制造的电动机、变压器的优点;讲解电生磁时;介绍磁悬浮列车;讲解电路的时候,介绍SSI、MSI、LSI、VLSI等等。
三、科学探究与STS教育的整合
根据相关科学内容的安排,将STS的教育内容分别渗透到各个探究主题的内容之中,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学生通过探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思考,大胆尝试,勇于探索,能自主构建知识,而且在探究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基本技能,并能通过迁移,把所得的知识、技能运用于在社会中所碰到的一些问题的解决。面对一些社会现象、科技问题,通过探究,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另外,学生通过探究学习,能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能正确认识人、社会、自然的互动关系,提高学生的社会意识。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除了认真指导好科学课本上的每个探究活动,我们还应该有意识地设计几个渗透了较多STS教育内容的探究活动,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实践、探究、思考。
例如,在学习《科学》九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三节时,课本上有个探究活动“一定区域内人口数量的增长与环境资源变化有什么关系”,是一个涉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我们一定要认真做好这个探究活动,使学生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以此为契机,可以进一步拓展,再安排系列本土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探究活动。如,调查平胡市水体污染状况;探究嘉兴火力发电厂与秦山核电站对环境的影响差异等等。
四、教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关系紧密联系
在传授知识、技能时,一定要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STS教育理论的基本精髓就在于把科学教育通过技术手段、方法同当前社会发展、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减少学习的盲目性,不致认为学习无用处,对学习产生困惑。
例如,在学习《科学》八年级上册“水的利用和保护”时,可以问学生:我们平湖市居民从2006年开始为什么不再饮用地下水,而改用深度处理的地面水代替?其次,我们可以介绍我们市是如何节水的,比如,农业方面,我们平湖市早已启动了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到现在全市42.1万亩农田实现了节水控水灌溉,像全塘镇的前程果艺园、黄姑镇的双龙葡萄园、广陈镇的多维生态植物园等都在水利部门的指导下,统一安装了滴水灌溉系统,从而不浪费一滴水,真正实现了节水、节能,高效高产。
五、注重对学生社会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人们欣喜时,也看到了各种隐患。资源的迅速枯竭、环境的不断受污染、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甚至核战争,无不在威胁着我们,这些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科技的两面性。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有必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科学、技术、社会的实质关系,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增强每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相关内容中,开展一些关于“人・自然・社会”方面的讨论。如:
(1)如果你开办了一家有盈利的企业,这家企业对环境污染特别严重,如果进行排污改造,盈利将大幅减少,甚至亏损,当经济效益不能兼顾社会效益时,你将怎么办?
(2)渤海会不会变成死海?
(3)假如是你发明了原子弹,当看到二战中遭原子弹轰炸后的日本城市,你将有何感触?
另外,也可开展一些关于本地大气污染、水污染等方面的调查,写出调查报告,让学生有一个切身的感受。
六、引导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探究、实践
对于课堂内所学的知识积极进行拓展,指导学生积极查找相关资料文献,从各媒体了解学习有关的尖端科技、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
积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走入生活。使学生能善于观察身边的各种现象和事件,让学生质疑,并进行思考、判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锻炼了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一些重大社会问题的研究,了解现在有哪些重大的STS研究课题,尝试性地进行参与。
七、STS教育的渗透对科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关STS教育的调查问卷中分析得到的数据发现,我们大多数教师与STS教育方面的要求,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在现在的教学中,不仅要求教师具备系统的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对传统的科学史、技术史、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技术社会学方面的基本知识进行一定的了解。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不断地更新科学知识的内容和知识结构,了解现代社会发展的动态,才能满足现在的教学要求。
平时,教师可以通过教研活动、各种培训、听专家讲座提升自己,同时在业余时间通过电视、网络、报刊、杂志及各类有价值的图书等媒体为自己充电,以满足不断发展的教育的需求。另外,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评价、分析、反思、总结,以促使在科学教学中让STS教育不断地向更高层次发展。
由上述我们可以看出,在科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的思维习惯以及科学观,不能操之过急。作为学生的领路人――教师,应为培养出具有全面知识、技术和能力,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有社会责任感的综合型优秀人才,而不断地努力。
参考文献:
[1]孙可平.STS教育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