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践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4-03-27 18:02: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实践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实践的作用

篇1

[中图分类号] R322.9+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4-104-01

中华中医学认为,动和静是代表阴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动与静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维持机体组织的正常功能及阴阳之间的平衡。

中华医学又认为,“木属肝,肝开窍于目;木生火,火属心”。心主神,神藏于脑而注入目。丸眼病不但与肝木有直接关系,心神与肝的配合不当也会影响眼睛的正常功能,导致眼病发生。

因为木能生火,木与火为母子关系。如果“子盗母气”而出现心阳过盛、心火元旺。导致急火攻心,也会容易使眼生病。比如人遭遇难事后,若不能及时化解,过于伤心、伤身,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由此看来“近视”、“弱视”、“眼疲劳”都是因为“子盗母气”致肝木衰弱,肝阳不足而产生的虚弱之症。

治疗应以静养心神,以动助其肝阳,是“近视”、“弱视”及“眼疲劳”等眼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也是“静神动睛法”治疗以上眼病的理论根据。

其方法是说明:端坐,挺胸,略睁大双眼,平视一物。物用健康标志红十字作为视物标记。来说明。红十字的大小距治疗者的距离远近为眼睛刚好能看清红十字为宜。有条件也可以适当调节红十字光的强度。比如“近视”可以把光的强度适当放弱一点。而“弱视”“眼疲劳”可以把光的强度适当的调强一些。而且必须应有心神的配合。治疗时什么也别想。定心静神的做才会有好的效果。下面分节:

第一节:端坐,挺胸,双眼略睁大,什么也别想。定心静神的瞅准红十字的中心点,疗者轻轻地来回摆动头。如画红十字的一横使眼球在眼眶内左右来回活动。活动十二次后停止,眨几下眼。

第二节:端坐,挺胸,什么也别想,定心静神的做。眼睛瞅准红十字的中心点,然后低头、抬头。画红十字的一竖。上下活动治疗者的头,使眼球在眼眶内上下来回活动,活动十二次停止,眨眼几次。

第三节:端坐,挺胸,什么也别想。定心静神的做。眼睛瞅准红十字的中心点。轻轻地转动治疗者的头,使头顺红十字的周围画圈。使眼球在眼眶内转动六圈后又反方向再转动六圈。使眼球朝反方向再转动六圈停止,眨几下眼。

第四节:端坐,挺胸,什么也别想,定心静神的瞅准红十字的中心点,然后慢慢地朝前后来回摆动治疗者的身子。造成红十字、s身体之间的距离远近来动。活动十二次停止,再眨眼几下。然后用手鱼际轻轻按压眼睛几下。这时你睁开眼睛看远处的物体会感到很清晰,眼睛觉着也很舒服。

俗话说的好“生命在于运动”用“静神动睛法”长期对眼睛活动锻炼,能提高眼睛对视物距离远近的调节能力,增强其灵活性。并能提高眼睛对光感的耐受力和适应能力,增强视力。

用“静神动睛法”长期锻炼对眼睛有舒筋活血作用。能改善眼局部组织的血循环。促进眼睛各组织细胞再生,提高眼睛和其它如心、脑之间的配合及协调程度。

长期用“静神动睛法”活动锻炼对患“假近视”及“弱视”的儿童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对一般人的眼睛如长时间看书,写字等引起的“眼疲劳”有保健作用。

在用“静神动睛法”治疗期间,应注意营养大的供给,尤其是儿童,应给足够的维生素A、D、B1、B2可服六合维生素。

也可配合中药治疗。以“吃啥补啥”和“补则补其母”的原则。可取羊肝、狗肾各付,加沙参50克 、首乌100克、白芍60克、大云30克、真珠母50克。把羊肝、狗肾用竹片切片。然后把其它几味药的细末撒在羊肝、狗肾的切片上。用文火蒸40分钟后放在瓦上焙干。共研成细面,每日六克,用黄酒冲服,也可制成蜜丸服用。

篇2

关键词:;人学;实践性;德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2

“实践的观点”是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该理论赋予了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实践性”维度。在人学理论中,人作为“类”存在物的本质是“实践存在物”,实践构成了人最根本的存在方式。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实践的本质分析

(一)人在“实践之维”中存在

在马克思人学思想中,实践是人作为“类”存在物之所以能够存在的前提与基础。马克思的实践指的不仅是人的生产活动,而且还指的是人的生存活动。“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的根本之处就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即进行实践活动的人。与旧唯物主义不同,马克思把实践看做是一切事物和事实的根基,是人的“本原性”的生命存在和活动方式,因而又被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

(二)人在“实践之维”中生成

人的本质的生成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1.人的类本质是在劳动实践中生成

在史前时期人的类本质生成过程,恩格斯明确指出,“它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先是直立行走使得人类迈出了从猿类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到人手的形成,在劳动过程中,手变得自由了,手不仅作为劳动的器官,还是劳动的产物。接着产生了语言。最后是人脑的形成。“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的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 。因为人按照自己的意识改造自然界,自然界才是“人化”的自然界。在有意识的生产实践中,人证明了自己是“类的存在物”,证明自己是肉体的主体和精神的主体的有机统一。人的自然属性是在劳动中得到改造,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劳动的产物,人的精神属性是通过劳动得以体现的,因此,劳动是人得以生成的基础。

2.人的社会本质在社会实践中生成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实现了对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抽象本质的认识的超越。马克思论述的人的生成坐标,是具体的、现实的人的社会特性,包含了人肉体与精神的各种秉性的生成。在此意义上,个人的生成是在一定物质的、不受支配的前提和条件下的生成,是历史性的生成,。因此,个人的生成也就是人类历史的形成过程。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的历史。人既是历史本身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三)人是在“实践之维”中发展。

人的实践活动不仅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而且实践使得人的本质不断发展,从而为人的演进开拓了无限的可能。实践对于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表现在多方面。(1)人们的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来源于实践。所谓实践出真知。教育过程中,作为活动对象的知识,来自书本,是一种间接经验,但就知识总体而言,却是来源于实践,在他人则为直接经验。(2)实践推进人的能力的提高。劳动者在劳动实践中,靠摸索和积累,将自己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形成自己的劳动技能技巧。所谓实践长才干。正是“生成劳动给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 (3)实践改造人世界观,形成新的思想观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当代德育的转向是人学实践性的本质要求

以马克思人学理论所具有的“实践之维”作为道德教育的方法论基础,依赖于社会实践,凸显人的内在价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把道德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实现道德教育在方法论上的实践转向,这是人的实践存在方式提出的要求。

(一)德育内容与社会现实情境的契合

传统德育偏离了社会现实生活,出现德育内容抽象化,缺乏真实性,从而一定程度上远离了生活实际。道德教育是关于人的教育,就应当是实践的教育,应当是回归人的生活的教育,即德育内容生活化。德育内容依据受教育者内容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提炼道德规范,使其产生共鸣和内化。同时,注重内容真实性与趣味性,激发兴趣,采取双向性开发,使得教育对象不仅接受理论知识,还能参与和体验实践活动。

(二)德育方法的实践转向

要实现德育方法的转变,须从以下方面着手:

1.注重引导。相对于我国传统道德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道德灌输的教育方式,引导这种方式更易于被教育对象接受、认可。它帮助教育对象认识自身的长处和优势,有利于激发教育对象的潜能,尤其在面临道德选择和做出道德判断时,让教育对象学会体悟和反思,从而自然而然地接受道德规范,并进而完成内化,顺利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换。实现个体的个性发展和能力提升。引导的方式要求教育者摒弃传统,着眼长远,淡化威权意识,放弃标准,把促使教育对象积极主动地思考、学习和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立足点。

2.平等对话。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一直以来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模式。课堂上,受教育者被视为单纯的受教育对象,只有被动接受教育者传授的知识,其积极性主动性被压制,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导致了德育的失效。人学思想中,教育实践的真正交往体现于人的自由人的联合,人人平等参与交往,人对自己生命本质的全面占有,人由形式主体变成真正主体,交往成为人的内在需要。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应该以平等对话,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真诚交往,实现精神、意义与情感的共享。

3.道德体验。道德体验是让教育对象在熟知的场景中,或陌生的场景,甚至是未来的生活场景中,去体会和感受,让教育对象通过道德选择,做出道德价值判断,内化为自己内在的道德规约。此种更直观更形象的认识,有助于锻炼人的道德思维,更能产生感同身受的认同感,使得道德实践更为顺畅进行,效果更为理性。

篇3

作者:谢芬芳

对于近现代实践观的理解,就不会有一个终点,需要经常地审视、反思和矫正实践的反生态性。在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和发展瓶颈的现实制约面前,从实践论的立场来看,只有通过选择合理的实践方式才能解决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必须对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进行理论沉思,必然要推动生态的观念走向实践论的思维路向。因此,人类实践的生态向度作为当代实践观的一个重要问题必然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对于实践内涵的新理解———生态实践对实践内涵的理解,在学术界很长时间占主导地位的是“征服说”“控制说”“改造说”等,如现行的许多教程将实践定义为“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5]这种对实践理解是以天人相分、征服与掠夺自然为特征的,其必然导致一种不断激化人与自然矛盾的扩张性实践方式。低碳经济时代强调生态向度与实践的结合,一方面,用生态整体性来约束人的实践;另一方面,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彰显生态环境价值。可以说以生态为优先、倾向于推动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的实践方式,就是人们的生态实践。因此,所谓生态实践“,是以生态学原理为依据,以生态环境的整体性规律为内在制约、以人地协调发展为价值旨归和对良好的生态环境的需要为根本动力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方式构成要素重申1.生态实践的主体是“生态人”。人是实践的能动因素,人的素质和能力集中体现实践的发展水平,外在自然条件或自然资源只是潜在的社会财富,自然条件的优劣只是发展生产的可能性,而要把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把作为潜在社会财富的自然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社会财富必须发展和提升人自身的自然力。在当今低碳时代和低碳经济生产方式下“碳道德”[7]等精神要素是劳动者及其劳动产品的“灵魂”,实践主体的“碳道德”对实践方式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碳道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主体对客体和中介的认识、变革及其利用的最终效果。因而要求实践主体树立绿色观念、生态环保意识,自觉遵守生产节制、消费适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道德规范。2.生态实践的客体是人类一切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所指向的清洁、无污染、可循环利用的对象,它包括自然、社会、人自身及人—社会—自然耦合而成的复杂生态系统。以往实践概念对客体的概述仅从人类主体出发,没考虑原材料及产品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性。资源的供求矛盾是当今实践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进而要求考虑实践客体的可再生性、可循还性理论/和生态性,要求利用的劳动对象和产品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又能真正满足人类的生态需要。3.生态实践的中介是生态技术及在此基础上的各种生态工具。科学技术及形成的各种工具已成为当今世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生产力和优化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手段。近代以来对技术的片面使用是造成当代生态危机、生存危机、社会危机的根源之一,但单纯的摒弃科技并不能解决现实的问题。问题的最终解决还要依赖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没有高科技搭建物质平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根本无从谈起,关键在于要正确使用科技,使用那些利于环境保护、节省资源的科技,避免使用污染环境、耗能耗资大的科技,把科技应用在造福人类方面,而不是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方面。因而“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已成为当今时代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实践基本形式的重申1.物质生产劳动。物质生产劳动是生产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生活资料的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工业文明以来的物质生产劳动依托于当时丰富的自然资源,以“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物排放”的单向流动为基本特征的生产实践发展模式,走的是一条高能源、高消耗、高浪费、高污染的道路。近300年的开采使用,造成了自然资源几近枯竭耗尽,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这必然要求在低碳经济时代物质生产实践实行生态转型,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和谐以及共存共荣,即人从生态环境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同时又必须通过精心呵护生态环境来保证这种获得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的循环流动为特征的生产方式,从而减少资源消耗,实现生态环境平衡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2.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实践。在传统实践中,人们对于直接的物质利益的需求被无限地放大了。因而,对于物质利益和短期利益需求成为人们实践最主要的动力。正是这种过于功利化的需求和与之相适应的实践导致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激烈矛盾。当前,生态实践正是在为了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人类对长远利益需求的动力下不断前行的。生态实践关于人与人与社会关系实践的理念是:共同发展、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包括如下几方面:第一,生态性政治实践。树立21世纪“生态性政治”“、绿色政治”等新的政治观,并努力在此基础之上的新实践;第二,生态性经济实践。把人类的每一项经济活动都统一到人类大的生态系统中来的经济实践形式,同时努力探索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模式。第三,生态性文化的实践。大力生产生态型文化成果和发展生态型文化产业,努力探索批判与继承、批判与借鉴相统一的文化发展模式。3.科学实验。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但是人们用来处理与生态系统关系的技术却是在强调支离分散的机械论和还原论的指导下设计出来的,这种忽略对象整体性的技术设计必然会导致对环境的破坏。因而在低碳经济时代,科学试验性实践的理念是科学的生态化、科学的人类化、科学的辩证性。即重点开发和利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技术,发展有助于解决能源危机、生态危机、环境污染等全球问题的技术。具体的形式主要有引进、改造、创新,包括“高碳改造、低碳升级和无碳替代”。“高碳改造”包括节能减排,“低碳升级”包括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升级原有设备,“无碳替代”包括新能源:核能、风能、太阳能等。[9]4.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由于实践能力的时代性差异,人类在与自然界的矛盾关系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在人类的劳动能力低下的情况下,人类屈从于自然,为强有力的自然所支配,人崇拜自然的伟力,也开始学习、了解自然。随着对自然的认识的深化,人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人用提高了的劳动能力再去改造自然,引起自然的变化。在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中,人类逐步地凌驾于自然之上,支配、利用和控制自然。此时,自然是人的“敌人”,人类的任务就是去征服、改造、控制自然,使其为我所用,服从人的意志。然而,当代的生态伦理学认识到人是自然固有的一部分,生态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失去这一基础,整个人类社会将无立足之地。人类要设法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征服自然的历史中,我们亲手导致生态环境越来越难以为继,我们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远离人的本真存在。因此,人类必须要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不再把自然当作“敌人”,而当作“伙伴”,以主客体互益的价值观协调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将生态环境当作人类实践活动的紧密伙伴,尊重和服从生态环境,即人在从自然中获取物质资料的同时,有责任保护自然,修复人对自然所造成的损害。保护环境也是一种不同于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基本实践活动,发展生态实践必须保护生态、修复生态。

篇4

在笔者看来,学生社会实践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和争议,与我国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有关。为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会实践环境,保障受教育者的权利,我国有必要出台有关学生社会实践的法律。

社会实践在学生成长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对于大中小学生的社会实践,也有一些规定,但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的部门规定。这些规定存在以下问题:一、多为指导性意见,不少条款操作性不强;二、仅对于教育系统内部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但社会实践不是教育部门一家的事。

一边是学生社会实践需求旺盛,一边是政府法律法规的滞后,这导致社会实践问题多多。

首先,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学生社会实践的管理处于“灰色地带”,拿暑期游学(夏令营)来说,既有学校组织的游学活动,也有商业机构组织的游学活动。按照主办机构的属性,学校举办的应由教育部门监管;商业机构组织的应由工商部门监管。但由于对此没有明确,结果是教育部门、工商部门都不监管,游学乱象由此而生。其他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有类似情况。

其次,由于学生社会实践被认为是教育部门、学校的事,导致学生社会实践机会很少,空间极为狭窄。每年寒暑假,一些孩子由于父母上班,没人照顾,又无处可去,被称为“假期孤儿”,更多的学生则在各类培训班中度过自己的假期时光。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政府、社区、家庭共同努力,有必要通过法律形式,规定学生社会实践的政府责任、社区责任。

在这方面,我国现行的法律、城市管理规定,也让学生的社会实践选择少之又少,比如,国外的孩子可以打零工挣钱,英国的法律明确规定13岁的孩子可以当报童,这在我国,就很有可能变为是单位雇用童工。

再次,由于我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主要针对成年劳动者,也导致未成年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权利得不到保障,近年来,中职学生被作为廉价劳动力或被学校老师以志愿者的“名义”派往工厂实习、实践,颇为普遍。学生们被要求加班、干很重的体力活,却得不到相应的报酬。

已经成年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也缺明确的法律法规。哪些机构可以做大学生实习中介?哪些机构具有进行大学生教学实习的资质?大学生的实习报酬该怎样确定?等等,用人单位是否能以毕业实习的名义免费使用大学生等等,都需要明确。

篇5

【关键词】马克思;交往;实践

交往具有与人类社会同样悠久的历史,它和生产一起构成了社会实践活动中互为前提、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交往产生于人们最基本的实践――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中,是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基础上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的生产是“以彼此间的交往为前提的”。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历史的奠基石,是新的哲学世界观的出发点和生长点,也是其一以贯之的灵魂。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基本出发点是人类的社会实践,要想理解现实的人、现存的世界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必须要从具有历史性、现实性和具体性的实践出发。实践不仅表现在人与自然彼此间的联系,还表现在人们彼此间的交往。交往既是实践的内在环节,又是实践的一种基本表现形式。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即“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把“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理解为变革的实践”。这些表述表明,马克思认为人类实践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外化、物化的过程,是主体自觉改造客体,形成“周围感性世界”的感性活动;是调整和改造主体间物质交往关系的活动。他认为交往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而统摄生产劳动的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所以,承载交往理论的基石必然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最终实现自然、人类、社会三者的统一。

马克思认为,社会交往是建立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谈到货币时曾说,“货币使任何交往形式和交往本身成为对于个人来说是某种偶然的东西。因此,货币就是产生下述现象的根源:迄今为止的一切交往都只是一定条件下的个人的交往,而不是作为个人的个人的交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7页]。在批判费尔巴哈时,马克思说:“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这说明马克思所说的“交往”,是建立在实践活动基础之上的主体间的现实的历史的“客观活动”。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交往是人本身所特有的一种关系性范畴,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的存在方式。如:“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人的这种关系并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而是在人类的自然基础上通过人的劳动形成的。

交往与人的生产活动是同一的,只有在生产中人的交往活动才能实现,人才能确证自己的本质。“因为人的本质是人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因此,真正的社会联系……是个人在积极实现其存在时的直接产物。”如果脱离了生产劳动来谈交往,即便将其界定为主体的活动,也都将割裂其本质,因为主体间的关系只有在人的生产劳动中才能建立起来,只有借助于劳动产品才能实现,即使是最基本的交往方式――语言,也是产生于生产劳动的过程当中,所以决不能将生产与交往二者的关系割裂开来。

篇6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观;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实践观的确立及其基本观点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看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正是因为马克思通过批判性地吸收以往实践观的合理思想,立足于当时人类实践的现实基础,最终创立了自己的实践观。

在马克思的实践观中,确立了自己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因素的动态的发展系统。其中实践的主体是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实践的客体是制约性因素。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见,马克思所指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以实践为中介的能动的关系,实践范畴解释了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本质,阐明了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辩证转化的基本途径。

马克思指出:“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其含义指实践是人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即它是以人为主体的,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现实活动,把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并创造客体,以表现和确证自己是对象性的现实的人,表现和确证自己的活动是对象性的活动,而更重要的是,实践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

马克思认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一当人们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也就说明实践是人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最基本方式,是人的生命和生产活动的直接存在形式,生产物质活动是人的多种实践活动中最为根本和基础性的实践形式,是人类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正是通过感性的现实的实践活动,人的感性生命存在才成为可能,在这种意义上,实践具有直接的现实性和广泛的普遍性。

二、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认为,实践并不是什么神秘抽象的东西,而是具体的、现实的对象性活动。马克思坚持了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人类社会无非是人类劳动即实践的结果,正是在人类实践的作用下,现实世界得以发展,人类自身得以完善。旧哲学由于不懂得实践的历史作用,不懂得实践是改变客观世界的直接力量,忽视了人民群众的实践力量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往往把改变世界的能力当作人意识活动的结果,对世界的认识也仅停留在解释世界的层面上。马克思从根本上实现了哲学领域关于实践观的变革,他的实践观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并以实践为基础,科学的解释了人与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又通过实践,不断否定现存世界,实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随着现代科技的日益进步与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技术手段的作用下对自然界的改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从自然界获取的物质财富超过了过去任何一个时代,一个在人实践作用下的人化世界随之形成,人成为了自然界的主人并按照人的意志去改变世界。借助实践,人类能够按照人类自己的意愿来创造世界,但与此同时,人类也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异化的世界,使人成了受支配的对象;现代技术条件下的科学实践对世界的改造既肯定了人自身的能力同时也否定了人本身,既肯定了人对自然、社会的实践效果,使全球统一于技术实践之下,同时又否定了由此所产生的世界性危机。因此,人类不得不将目光再次转向马克思的实践观,从历史的、唯物的、发展的角度去化解当代人类发展所面临的难题。从这个角度出发,不难发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社会原因,他们互相交错、同时发生,无明确界限限制。从人与自然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来看,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人类实践活动的无限扩大造成自然系统的失衡。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实践形式的多样化,逐渐的人类对自然系统的破坏日益严重。借助于现代工具过多的干预自然、控制自然成了当代人对自然的主要关系。当人类的实践与自然力相平衡时,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稳定的、和谐的,一旦人类的实践能力越过了自然力的承受范围,那么自然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反作用”于人类。尽管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掌握了一定的自然规律,但实际上人在强大的自然规律面前依然是被动的,当人类实践违反自然规律时,自然界就会以原有的方式纠正人类的错误,抵抗人类的力量。从人与人自身发展所面临的难题来看,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人类自身没有处理好与自身的关系,造成了内部关系的失衡。也就是说,人类自身发展所面临诸多难题的解决,只有用实践观去看待这些问题,特别是用马克思实践观去看待这些问题,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继而为人类矛盾的化解提供哲学的思维方式;只有通过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自身,不断提高可持续生产力,继而获得化解矛盾的方式与方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7.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2007.

篇7

前苏联心理学家普捷洛夫说过,创造想象的最大创造产生于情感之中。因此,教学中的情感的环境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学生思维的主要手段。那么,怎样进行情感教学,培养小学生情感呢?

巧妙导入―唤感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全力付出的爱心期待,对学生的智能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教师毫无保留地热爱所教的学科,热爱自己的学生,积极创设一种愉悦和谐教学的情境,以自己饱满的热情去打动学生,往往能激起学生感情的共鸣。创设情境在每节课组织教学中,努力精心设计导言,使导入方式巧妙生动,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感情的共鸣,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愉悦的环境中。导入的方式有很多,如:成果展示法,谜语法,谈话法,故事法,游戏法……但是,选择某种方式以达到唤感的效果,必须要根据课文的类型来确定。

动手实践―融入情感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类的文明最精细地表现在情感的文明里”。所以在劳动教学中,面对复杂的学情,以保证课堂生成的和谐高效,教师要注重教学全程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因势利导巧妙点拨,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还会取得出人意料的教学效果。动手实践是情感教学的主要环节,在这一环节情感教学中,我采用了”交给方法―合作操作―完成作品”的教学方法,推动学生情感进一步向前发展,如在《纸制彩灯》一课教学过程中,我便采用了这样的方式:1.交给方法,采取教师演示并叙述,学生仔细观察后复述的方式。在突破本节难点时,我先播放课前录制好的片子,然后让学生说说听到的制作方法,接着再让学生到教室前面边叙述边演示,使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从而达到用实践完成感知的阶段。2.合作操作。在教师演示操作,学生感知制作方法后,同桌或分小组动作操作,教师可给予适时地指导,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更加深了学生的认知程度。3.完成作品,这是对学生放手,让其独立操作的过程,教师不断巡视,适时激励,激感,使学生有了竞争意识,自信精神,不仅体验了成就感与艰难感,增强了教育效果,达到了实践过程与情感发展的结合,还促进了大家和谐发展。

感受评价―升华情感

篇8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3实践及其作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识记:实践的概念,即实践概念的两层含义。

理解:比较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及它们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不同作用。

(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2)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3)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运用:依据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能用具体实例给予阐释。

能力方面

通过教学,培养和提高分析理解能力。

使学生养成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以及历史地、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觉悟方面

(1)通过实践观点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的科学实践观。

(2)结合实践第一个特征的学习,使学生在实践问题上坚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3)联系实践第二个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活动。这是实践的第二个特征,它最能表现实践本质的特征。因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受意识能动性的指导,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最终要引起客观世界的改变,创造出客观世界原来没有的物质形态、物质关系。意识的目的性、结果的创造性,这就是实践最重要的特征,是其他什么东西绝不会具有的,只有实践才独有的本质特征。所以说,实践的第二个特征是教学重点。教学中要分析好这个特征,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实践的含义。

教学难点

实践是客观物质性活动与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的关系。实践的第一个特征强调客观性、物质性,第二个特征强调有意识有目的的主观性,学生学习中容易形成这二者是自相矛盾的,或者是用一个特征否定另一个特征的看法。如何把二者统一起来,是理解中的一个难点问题。

教学方法

讲述分析相结合法。

教具准备

投影材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排

[复习提问]

师:1.什么是理想?

2.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怎样才能转化为现实?

(设计此问题的目的在于通过复习,引出新课学习的内容)(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理想是关于未来的蓝图和设想。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理想属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理想产生于现实的需要,是时代的产物,是现实的发展方向。理想是比现实更高远、更美好的目标。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但不是今天的现实,而是明天的现实。要把社会理想或职业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多方面的条件,特别需要艰苦奋斗。需要人们创造性的劳动。

[导入新课]

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实现,都离不开社会实践。

师:什么是实践?为什么要投身社会实践?怎样才能更好地投身社会实践?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八课。

[讲授新课]

第八课 自觉投身社会实践(板书)

同学们先粗读一下第一课的引语、节标题、框标题。从总体上大致了解一下这一课要学习哪些知识。

(学生阅读后,教师用投影仪或幻灯出示第八课知识框架结构)

(放投影)

这堂课,我们先学习第一节中第一课时的内容。

第一节 实践及其作用(板书)

一、实践的特征(板书)

引言中河北农大的师生们为什么要开展走“太行山道路”的活动,这个活动从哲学的角度说叫什么活动,(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知识分子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才能有所作为。这个活动从哲学角度说叫实践。(紧接着提问并板书)

1.什么是实践?(板书)

师:对实践的观点历史上唯物主义与哲学有什么不同?

(1)历史上唯物主义者关于实践含义的观点(板书)

(放投影)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

(《荀子•儒效》)

师:如何理解?(学生回答)历史上许多唯物主义者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还指出了实践或与实践相近的概念。如行、行动、行为、力行、活动、生活、践履等。但始终没有对实践作出解释。

(放投影)课件展示若干命题,进行判断分析:

①实践是人们的感官与客观世界接触的活动。

②实践是应付环境的本能活动。

③实践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④实践就是认识,认识就是实践。

⑤实践就是履行诺言的行为。

⑥实践就是经商赚钱的活动。

⑦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

⑧实践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活动。

学生分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

教师点拨、释题:

①感官与客观世界接触的活动,有的是实践活动,有的就不是实践活动。例如,植树种花与观赏花木,都是人的感官与客观世界接触的活动。然而,前者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实践活动,而后者是认识世界的活动,不属于实践活动。

②把实践看成是动物的本能活动,混淆了两者的本质区别。

③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不是实践活动。

④把实践与认识混为一谈,划上等号,显然是错误的。

⑤履行诺言的行为,有的是实践,有的不是实践活动。

⑥经商活动只是实践活动中的一种具体形式。

⑦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包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

⑧把实践看做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活动,缩小了实践概念的外延,连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都未包括在内。

师生交流,共同导出什么是实践?并说明为什么?教师必须紧扣实践含义的两个方面来说明。

(2)哲学对实践含义的理解(板书)(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哲学第一次对实践作出了科学的说明,认为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与其他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有根本的区别;二是指实践是人们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它必然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具体内容如下:

①“人们”——实践的主体(板书)

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②“改造客观世界”——实践的对象(板书)

这意味着实践以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为对象,是发生在人与自然界、社会之间的活动。而停留在人的头脑中或口头上的活动——如思考、修行、辩论等——不是实践。

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

③“活动”——实践的性质(板书)

这意味着实践不是物质的具体形态。以“盖房子”为例,作为一种实践,盖房子不能等同于房子本身(当然也不等同于设计方案),它是把设计方案变为“房子”的过程。可见,实践是介于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教师补充分析)掌握实践概念必须注意:

不能扩大其外延。如认为“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整个社会的活动。”

不能缩小其外延。如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实践”,我们必须分析实践的基本特征。

2.实践的基本特征(板书)

人类产生以后,整个世界就分为两大领域:物质世界(客观世界)和精神世界(主观世界)。人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但人脑怎样反映物质、物质如何“进入”到人脑中形成意识,则离不开沟通这两大领域的“桥梁”——实践。

正因为实践所处的这一特殊地位,使它具备了以下特征。

(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板书)

这是因为构成实践的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阅读教材)(联系自己的实践活动、理解主体、对象、手段)。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像自然界的其他物质形态一样,也是客观实在的,人总是处于客观的社会关系中的人。人的智力和体力是在社会发展中客观形成的。它的状况归根到底是由客观条件决定的。所以,实践主体是客观的。

然而实践总是有一定的客观对象,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究竟什么是实践的对象呢?

师:它是由什么决定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后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生产活动的对象是自然界,其中既有自然物,又有人工制成品。改造社会活动的对象是社会关系。可见,实践的对象就是自然界和社会,它们都是客观的物质性的东西。在自然界和社会的万事万物中,究竟哪些事物能够成为人们当时、当地的实践对象?归根到底不是由人们意识所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和其他客观条件决定的。

实践的物质手段是工具和其他设备。人们进行实践活动不仅需要发挥其体力和智力的作用,而且只有使用某种物质手段,才能把自身的体力和智力作用于实践对象,以达到实践的目的,实践越发展,越需要物质手段这个基本要素。构成实践手段的材料是物质的东西;制造实践手段不能随心所欲。它们都是由客观历史条件决定的。可见,实践的手段也是客观的。

总之,由实践主体、实践对象、实践手段有机结合而构成的实践活动,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坚持实践的客观性,就是在实践问题上坚持了唯物主义。

(2)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板书)

师问:人改造自然界和动物适应自然界的活动有什么异同?举例说明(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虽然实践活动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但它与动物的纯粹适应自然界的本能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实践是在意识指导下的有目的的活动。因为人是有思维、有理性的社会性动物,人在行动之前会有明确的目的和方案,然后才动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去改造客观世界,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人们在实践中变革客观事物,就是把原有的东西改造为新的东西,创造出新的东西。改造社会的实践,就是要不断地创造新的社会关系。这种有目的的创造就充分显示了实践的能动性。意识的目的性、结果的创造性是实践最重要的特征,也是实践才独有的本质特征。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这与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二者是统一的,这个关系实质是实践中主客观的关系。(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的第一个特征主要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观点,第二个特征主要体现了辩证法的观点。二者互相渗透。因为意识的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都以客观性为基础;而主体的客观性又渗透着能动性。夸大第一个特征否定第二个特征,会导致机械唯物主义;夸大第二个特征否定第一个特征,会导致唯心主义。意识根源于物质,只有人们的意识符合客观的要求,人们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实践的创造性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投影或多媒体展示文字)

A.“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在他用蜂蜡建筑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B.“劳动终结时取得的成果,已经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存在于劳动者的观念中了。”

可见,人类从远古开始就从事的实践活动,都是按人的目的、意识、想法去改造客观世界,以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如果没有“能动性”这个特点,某种活动和行为即使改变了客观世界,也不能被称为实践。所以,这一特征是最能体现实践本质的特征。

(教师总结)以上两个基本特征是统一和相互渗透的。由于实践所处的特殊地位——是联系客观事物同主观认识的“桥梁”,因此它同时兼有客观性和能动性两个特征。其中“客观性”使其区别于纯粹的意识活动,“能动性”使其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如果就实践的自身性质而言,它还具有第三个特征。

(3)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板书)

旧唯物主义哲学中,有的哲学家把实践看做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哲学认为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所进行的活动。

“实践的社会性”是指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社会关系(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中进行的,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才能进行的活动,必然带有一定社会的烙印。

“实践的历史性”是指历史上每一阶段实践的内容、范围和水平都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投影展示)

A.农业生产中工具和耕作方法的变化:刀耕火种——青铜工具,铁制、木制农具(中国古代)——农业机械化;

B.通信工具和手段的变化:古代的烽火传信和驿书——传统的邮递马车——现代的电话、电报——当代的互联网;

C.建筑方法的变化:中国古代堆土砌塔——现代重型建筑机械。

时代的发展变迁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注入新的内容。过去自力更生搞建设,在当今时代已远远不够。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各国实行对外开放,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我国同样不能例外。这同样体现了实践的历史性。

附:重难点分析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是学习的重点。

从全框的内容看,一个是讲了实践的含义,一个是讲了实践的特征。课本中仅对实践的含义略作解释,只有进一步理解实践的几个特征,特别是这个根本特征,才能深刻理解实践的含义。

从三个特征与实践的相关性来说,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不是实践单独具有,自然界、人类社会、规律、运动等都具有这一特征。当然,实践这一特征的具体内容,即构成实践的要素则是“特别”的,因而实践的客观物质性是实践的第一个特征。同样,第三个特征,实践的社会性、历史性也不是实践所独有。因而最能体现实践本质的特征,只能是第二个特征: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因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受意识能动性的指导,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最终引起客观世界的变化,创造出世界原来没有的物质形态、物质关系。这就是实践最重要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征。

[实践的第一个特征与第二个特征的关系]是难点。

实践的客观性、物质性与实践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是一致的。这两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实践中主客观的关系。实践的第一个特征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观点: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依赖于物质;第二个特征体现了辩证法的思想,意识的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都以客观为基础,而主体的客观性又渗透着能动性,实践的要素应该是“活”的,而不是“死”的,只有能动地使用它、改造它,才能真正成为实践的要素。我们不能用第一个特征去否定第二个特征,夸大第一个特征而否定第二个特征,会导致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夸大第二个特征否定第一个特征,显然会导致唯心主义。第一个特征与第二个特征并不矛盾,两者相互渗透,统一于、根源于世界的物质性,不能用一个特征去否定另一个特征。

[课堂小结]

本课作为全书的总结,又是全书的根本落脚点。学习本课应把握一个根本观点——实践的观点;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强调一个结合——世界观与人生观、价值观的结合;贯彻一个思想教育中心——提高参加社会实践,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道路的自觉性。第一课时,重点把握实践及其特征,学生重在理解。本课时的学习使我们初步了解了什么是实践、实践的基本特征及其密切联系。这是学习全课的重要的理论基础,对这些问题的正确理解将有助于今后的深入学习。(放投影)

 看了高二政治必修3实践及其作用教案的人还看:

1.高二政治必修3意识的作用教案

2.高二政治必修3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

3.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与社会教案

4.高二政治必修3在奋斗中实现理想教案

5.高二政治必修3在认识的根本任务教案

6.高二政治必修3价值与价值观教案

篇9

政治是一门实打实需要背诵的学科,高考来临之际,我们需要加强知识的背诵。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政治重点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政治重点知识点1《哲学生活》必背知识

一、唯物论(第4、5课)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

2、意识的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2)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3、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问题: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

③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④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二、认识论(第6课)

1、用“认识论”或“求索真理的历程”或“实践观”分析材料: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方法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参与实践活动。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认识的反作用,重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树立正确的认识。

(3)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①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要正确对待错误。

(4)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注:上面的第(1)(2)两点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

三、(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关键词:联系 发展 矛盾 创新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联系是普遍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联系是客观的,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联系也具有条件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与部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强调整体的原理内容):整体统率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

(强调部分的原理内容):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

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发展观

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发展特点的原理)

【原理内容】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

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2.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发展趋势的原理)

【原理内容】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或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方法论】

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鼓励支持新事物的成长;

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3.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原理(发展状态的原理)

【原理内容】

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

【方法论】

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又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三)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对立统一规律)

【原理内容】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方法论】

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一分为二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矛盾分析法这一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

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高中政治重点知识点2《文化生活》必背知识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一定要按四个方面综合)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4、文化塑造人生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此处优秀绝不能少)

②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此处优秀绝不能少)

③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此处优秀绝不能少)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1:传统文化的特点: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2、怎样对待传统文化:注意综合

①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③立足于社会实践(绝不能少);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⑥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4、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重点)

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④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第五课:文化创新

1、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⑴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

⑵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2、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

(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3、如何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创新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⑤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⑥推动文化在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

高中政治重点知识点3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体现在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如何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如何增加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

①从根本上讲,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初次分配)增加“两个比重”,坚持“两个同步”:

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④(再分配)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⑤(再分配)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⑦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

3、财政的作用:

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巨大作用。

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4、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制度

5、如何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

①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②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治本之策)

③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学会法尊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6、为什么要加强及怎么样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看得见的手)

(1)为什么:市场调节(看不见的手)不是万能的、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2)怎么样:运用经济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7、坚持新发展理念:(五个)

①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核心位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

②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③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④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⑤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8、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①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②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篇10

摘 要:实践效率问题是关于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层次问题,它包括实践作为手段的效率和实践本身的效率。实践作为手段的效率是指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所投入的时间、精力、物质、能量等与实践的外在目的实现的比值,实践本身的效率是指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所投入的时间、精力、物质、能量等与实践的内在目的实现的比值。深入进行实践效率问题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效率,而且有利于深化对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

关键词:实践;效率;实践效率

中图分类号:B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2)03-0026-04

目前,国内哲学界对“实践的本质”的研究主要有下列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意见认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基础和动力,也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主要包括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等”[1]1527。第二种意见认为,“实践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2]。第三种意见认为,“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3]。第四种意见认为:创造性是人类实践的本质所在,是哲学重要的精神实质[4]。这些理论深化了以往人们对“实践的本质”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但是它们却只局限于实践的质的方面,而对于实践的量的规定性(即实践效率)这一深层次问题尚缺少系统的探讨。本文主要对实践效率问题展开理解,以期在最终目的上深化实践唯物主义研究。

对于实践活动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把实践作为活动和把实践作为结果。实践活动与实践结果之间的关系类似于生产与产品之间的关系。所谓的生产与产品的关系实质上是生产过程中的的投入与生产结果中的产出之间的关系,而且一定量的生产过程中的投入总是对应着一定量的生产结果的产出,一定量的生产结果的产出总是对应着一定量的生产投入。实践活动与实践结果是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投入与实践结果中的产出之间的关系,而且一定量的实践活动的投入总是对应着一定量的实践结果的产出,一定量的实践结果的产出也总是对应着一定量的实践活动的投入。

就实践作为活动来说,实践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过程。在这一活动过程中,一方面,实践主体必然要有一定量的时间、精力、物质、能量等方面的投入。虽然不同的实践活动会出现投入量的涨落,但决不会毫无投入,投入的中断意味着实践过程的停止,实践活动也就无法进行;另一方面,实践过程中还要投入相应的实践客体的信息。

就实践作为结果来说,实践是实践主体对实践客体能动的、创造性的改造过程。在实践结果中,既渗透着实践活动过程中所投入的实践主体因素,又渗透着实践过程中所投入的实践客体的信息。

实践结果中之所以渗透着主体性因素,是因为实践主体具有能力结构。所谓能力结构是实践活动中主体能力的构成,它大体上包括社会经历、经验知识、理论知识和意志、情绪等诸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都是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和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包括知识背景和文化传统),通过后天的不同形式的接受活动和同化活动而形成的。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协同作用,形成主体现实的实践主体能力结构系统。当实践主体在进行实践活动时,他的能力结构会发生作用,并随着实践主体活动的进行而被投射到实践客体、实践结果中,从而使实践结果凝结着实践主体的因素。事实证明,不同的实践主体在对同一对象的改造中之所以产生不同的实践结果,是由不同主体的能力结构因素的参与而决定的。这正如马克思所说:“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5]不同的实践结果是由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实践活动主体的能力结构的不同导致的,同时,不同的实践主体在进行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关注的实践对象也是不相同的。“在乡间,植物学家会注意到不同的植物,农夫注意庄稼、牲畜等等。一个没有这些爱好的城市居民,见到的则可能只是悦目的风景”[6]。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实践主体所改造的对象又是他所懂得和感兴趣的事物。

正因为实践结果渗透着主体性因素,所以在关于实践的本质的讨论中,人们提出了能动性、创造性等问题。这实际上是对实践的主体性因素的不同理论反映。

实践结果之所以渗透着实践客体的信息,是因为实践过程是主体对有关客体信息进行接收、加工、存取和输出的过程。马克思在论述物质生产活动时指出,“生产直接也是消费”,也就是说,生产行为本身就它的一切要素来说也是“消费行为”[7]。这种“生产的消费”就是物质生产活动的投入,表明了实践活动中渗透着来自客体的信息。可见,由于实践结果中渗透着来自客体的信息,从而决定了实践具有客观性的本质。

由是观之,实践是实践活动与实践结果的统一。实践作为某一具体的活动过程,必然产生一定的实践结果;实践作为某一具体的实践结果,必然是具体实践活动过程的结果。把实践活动与实践结果之间的关系作为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投入与实践活动结果中的产出之间的关系来看,实践结果能够全面地反映出实践活动的投入是否合乎目的,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合乎目的。

“效率”一词在《辞海》中被表述为,消耗的劳动量与所获得的劳动效果的比率[1]1875。显然,这里的效率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的,它说明:当所消耗的劳动量一定时,所取得的有效劳动成果愈多,效率便愈高,所取得的有效劳动成果愈少,效率便愈低;当所取得的有效劳动成果一定时,所耗费的劳动量愈少,效率便愈高,所耗费的劳动量愈多,效率便愈低。笔者认为,对于效率问题,不仅可以作为一个经济学问题来研究,还可以作为一个哲学问题来研究。

所谓把某一特定问题作为哲学问题来研究,就是对某一特定问题作统一的、终极性的说明。要把效率问题作为一个哲学问题来研究,就必须对我们所知的一切效率作统一的、终极的说明。归根到底,我们所知的一切效率都是活动所规定的,效率相对于活动而言,离开活动无法谈论效率问题。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活动具有效率与活动讲究效率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这也就是说,效率是活动所具有的规定,任何活动都具有效率,但并非任何活动都是讲究效率的,唯有手段性的活动才是讲究效率的,而非手段性的活动是不讲究效率的。因此,要把握效率,还必须从手段谈起。

手段既是提出可实现的目的的现实条件,又是保证目的得以实现的现实力量。不与目的相联系,不能实际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就失去了作为手段的意义[8]。这说明,手段是实现目的的手段,正是目的使某种事物成为手段,具有手段的性质。同时,在实现目的过程中的手段不是唯一的,同一个目的可能有一个甚至多个事物作为达到该目的的手段,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能达到同一目的的手段越来越多。为了实现某种目的,就有一个对多种手段进行选择的问题。一般地说,最能准确、迅速而又最经济地实现目的的手段,是被优先选择的对象。手段是讲究有效的,即我们总是在众多的手段中选择更经济有效地实现目的的手段。

人的活动之所以具有手段性,这首先因为,一方面,人的活动是有目的的,另一方面,人能够通过自觉地发明和创造各种不同的工具以及操作这些工具的方式、方法来进行有目的的对象性活动。相对于第一个方面来说,第二个方面才是手段性的活动。

其次,手段性活动总是与其它活动有联系的,它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其它活动,而不是为了自身。也就是说,手段性活动的目的是非自身的。人们总是千方百计地提高手段性活动的效能,消耗较少的时间、精力,以便腾出更多的时间、精力从事其它活动,实现更多、更高的目的。

事实上,人总是在利益和需要的驱动下设定自己的目的,并通过自己的活动努力实现一定的目的。然而人们并不满足于自己已经活动了或者正在活动着,就像悠闲地欣赏天边飘动的白云那样等待它自然而然地达到目的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人的需要却是无限的,而人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实现自己的某些目的和愿望。尽管人们总是理智地缩小自己需要的范围,有选择性地确定自己的主要目标,按照需要的层次分出具体目的的先后次序,但还是希望在可能的条件下延长自己的生存时间,在有限的生存时间中尽可能地实现更多、更高的目的。在这里,人唯一能够自主控制的就是自己的活动(包括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人不会放任自己的活动,总是千方百计地提高活动的效能,力图使活动成果质量更高、数量更多、速度更快、耗费更低。所有这些努力,归结为一点,就是人的活动中的效率追求。

因此,就人活动的目的和作为实现目的的手段的活动的关系而言,人的手段性活动的效率实际上就是人的活动手段与这种活动的目的或目标的关系。作为手段性活动的人的活动总是根据其活动的目的进行必要的活动投入,人的活动的投入就是活动主体――人的时间、精力、物质、能量等方面的投入与活动客体――人创造的物质工具和活动主体所作用的客体对象的投入。进一步来说,人的手段性活动的效率也就是人的活动投入与这种活动的目的或目标实现的比值。换言之,所谓人的活动的效率问题,就是人的具有外在目的的活动投入在何种程度上实现了什么样的目的,或者为实现特定目的投入了人的多少活动。人以一定的活动投入实现较高的目的,这种活动的效率就是较高的;相反,同样的活动投入实现的是较低的目的,这种活动的效率是较低的。当人活动的目的或目标不变时,达到该目的或目标的手段或过程即活动投入越节省,这种活动的效率就越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实现目的的手段或过程即活动总量投入不变时,所达到的目的或目标越大,其活动效率也就越高,反之,活动效率就越低。人类活动的自觉能动性在于人力求最大限度地节省自己为达到某一特定目的所进行的活动投入,以便腾出更多的时间、精力、物质、信息等从事其它活动,实现更多、更高的目的。

非手段性活动以活动本身的实现为终极目的,而不是另一活动的手段,即非手段性活动的目的是内在的终极目的或唯一目的。因而,在人的非手段性活动过程中,人满足于自己已经活动了或者正在活动着,并不讲究效率。例如,如果劳动仅仅是为了满足创造欲,为了劳动而劳动,而不是为了进行其它活动,那么人在劳动过程中就不会努力地去提高劳动的效能。这说明,非手段性活动是不讲究效率的。

在把握人的活动效率时,我们认为有必要对活动本身的效率与活动作为手段的效率加以区分,以进一步深化对活动效率的理解。刘永富教授认为:“人的活动的目的分为内外两种,或者说,活动具有内外双重目的。某活动的内在目的就是该活动本身,即进行或从事某活动的内在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对该活动本身的需要――一切需要归根到底都是对从事某活动、发挥某功能的需要。某活动的外在目的是该活动以外的其它活动,即进行某活动的外在目的是为了进行其它活动,是为了满足对其它活动的需要。例如:吃饭、劳动等活动都有双重目的;从内在目的来看,吃饭是为了满足食欲,因而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吃饭而吃饭,劳动是为了满足创造欲,因而也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劳动而劳动;从外在目的来看,吃饭是为了获得能量去干其它事,劳动则是为了挣钱去干别的事。”[9]从上述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活动本身的效率与活动作为手段的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活动本身的效率是指活动投入与活动的内在目的的实现的比值;活动作为手段的效率是指活动投入与活动的外在目的的实现的比值。

如上所述,实践是实践活动与实践结果的统一。一方面,由于实践活动过程有投入,即任何实践活动过程都要有一定量的时间、精力、物质、能量等的投入;另一方面,实践活动又有产出,即任何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投入必有一定的产出。因此,就实践活动的投入与产出而言,实践具有效率。当然,实践具有效率与实践讲究效率并不是一回事,这就是说,并非任何实践活动都讲究效率,只有当某一实践活动作为实现其它活动的手段的情况下,这一实践活动是讲究效率的。否则,实践活动作为非手段的活动是不讲究效率的。

事实证明,人们在自觉的手段性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总是选择能准确、迅速而又最经济地实现实践活动目的的方式或手段;也就是说,人们总是在不断地反省和干预自己的实践活动,千方百计地提高实践活动的效能,力图使实践活动成果质量更高、数量更多、速度更快、耗费更低。所有这些努力说明,人在自觉的手段性的实践活动中追求效率。

人的自觉的实践活动的效率就是人的自觉的实践活动作为手段与这种实践活动的目的或目标的关系。作为手段的自觉实践活动根据其实践活动的目的,必须进行必要的实践活动投入。人的实践活动的投入一方面包括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所投入的时间、精力、物质、能量等因素;另一方面,还包括实践过程中所投入的相应的实践客体的信息。

进一步来说,人的实践活动的效率也就是人的实践活动中所投入的时间、精力、物质、能量等与这种实践活动的目的或目标实现的比值。换言之,所谓人的实践活动的效率,也就是人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投入在何种程度上实现了什么样的目的,或者为实现特定目的投入了人的多少实践活动。以一定的实践活动投入实现较多、较高的目的,这种实践活动的效率就是较高的;相反,同样的实践活动投入实现的是较少、较低的目的,这种实践活动的效率是较低的。当人的实践活动的目的或目标不变时,达到该目的或目标的手段或过程即实践活动投入越节省,这种实践活动效率就越高。从另一侧面讲,当实践活动总量投入不变时,所达到的目的或目标越大,其实践活动的效率也就越高,反之,其实践活动的效率就越低。因此,相同或相近的实践活动过程可以产生不同的实践结果,不同的实践过程可以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实践结果。

如上所述,由于人的活动分为内外两种目的,因此,人的活动效率也分为活动本身的效率与活动作为手段的效率。所谓活动本身的效率是指活动投入与活动的内在目的的实现的比值;活动作为手段的效率是指活动投入与活动的外在目的的实现的比值。因此,为了进一步深化对实践效率问题的认识,我们还应该区分实践本身的效率与实践作为手段的效率。

就实践作为一种活动来看,它的活动目的也可以分为内外两种,实践活动的内在目的就是该实践活动本身,实践活动的外在目的是该实践活动以外的其它活动。这也就是说,实践活动的内在目的是为了满足创造欲,而不是为了别的,是为了实践而实践;实践活动的外在目的是为了指导某一具体实践以外的其它活动。可见,人的实践效率又可分为实践作为手段的效率和实践本身的效率。实践作为手段的效率是指实践活动的投入与实践的外在目的实现的比值,实践本身的效率是指实践活动投入与实践的内在目的实现的比值。

由此可见,深化对实践效率问题的研究,全面地把握实践效率这一问题,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实践活动中的效率,而且有利于深化对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2]张恩慈.认识论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21.

[3]肖前.辩证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32.

[4]赵正全.牢牢把握实践的创造性本质[J].青海社会科学,2005(3).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6.

[6]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104.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