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处置办法范文

时间:2024-03-27 17:58: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垃圾处置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垃圾处置办法

篇1

一、目前建筑垃圾整治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存在的薄弱环节

今年初,__城管执法局、创建办、规划建设、公安、交通等部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审批许可组、督察指导组、联合执法组,根据桐乡市政府统一部署和《桐乡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全面开展了建筑垃圾专项整治工作,并将建筑垃圾专项整治工作与建筑工地创卫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有机结合,整体推进。截至11月底,审批许可组已办理建筑垃圾处罚核准20多起,3家建筑垃圾运输公司达到《__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标准,通过审批核准。督察指导组、联合执法组走访指导施工单位100多家,发放宣传资料300多份,建筑垃圾消纳场处置建筑垃圾3000多立方米。城管执法各辖区中队针对建筑垃圾乱倾倒、装潢垃圾处置等的特点,组织力量走访装修公司、开展夜间执法巡查活动,对电瓶三轮车乱倒建筑垃圾、装潢垃圾堆放不规范等问题加强教育纠正,查处违章行为10多起。通过前阶段整治,建筑垃圾初步实现了规范化处置,乱倒建筑垃圾现象明显好转,建筑垃圾事先审批核准制度基本建立,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城市建筑垃圾专项整治当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1、规范建筑垃圾处置的氛围有待进一步营造。由于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工作刚刚起步,长期以来建筑垃圾处置处于无序化状态,一些施工单位、道路开挖单位、运输单位以及装修单位及人员尚未形成实施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意识,少数电瓶三轮车、施工单位人员对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不理解不配合,制约了管理工作的开展。2、建筑垃圾长效管理办法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建筑垃圾规范化管理刚刚起步,管理经验相对不足,对运输单位、施工单位、装潢单位的监管机制有待探索和完善,如何应用市场化手段来规范建筑垃圾市场秩序,促进建筑行业发展的办法有待进一步创新。一些镇、街道尚未开展建筑垃圾规范化管理,少数运输单位偷倒、乱倒现象仍然存在。3、建筑垃圾执法方式有待进一步创新。建筑垃圾运输处罚主要在晚间进行,目前对建筑垃圾的执法管理主要依靠通过延长管理时间,开展联合整治的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人力物力的投入较大。在执法方式上需要进一步创新,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执法的实效性。4、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目前建筑垃圾消纳场对建筑垃圾收纳处置,主要用于工程回填,尚未对建筑垃圾中石料、砖块等实施综合利用,形成建筑垃圾循环利用。

二、进一步加强建筑垃圾管理的对策措施

针对目前建筑垃圾管理中存在的实际情况,建议以引导建筑垃圾市场向规范化、有序化发展为着眼点,进一步完善建筑垃圾管理制度,加大对建筑垃圾源头治理力度,加快实现建筑垃圾管理规范化。

(一)继续加大宣传发动,提高群众自觉遵守意识

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培养群众的自觉遵守意识十分重点。因此,必须持之以恒地加强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的宣传和引导,不断提高建筑垃圾行业从业人员及广大群众规范建筑垃圾处置的自觉性。一是进一步做好上门宣传指导工作。督察指导组和城管执法各中队要树立长效管理意识,建立定点、定人联系制度,继续走访施工单位、装潢单位等,发放建筑垃圾规范处置宣传资料,宣传解释规范建筑垃圾运输、处置的重要意义和乱倒、乱堆建筑垃圾的危害性。指导建筑垃圾运输单位、施工单位、装潢单位做好建筑垃圾审批核准、包扎覆盖、规范消纳等措施,逐步让群众知道在运输处置建筑垃圾时应当遵守什么样的规定,提高规范建筑垃圾管理的自觉性。二是加强新闻媒体报道。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营造氛围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大对建筑垃圾整治进展情况、先进典型的报道力度,对违章行为及时曝光,发挥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三是研究建立行业协调沟通制度。根据建筑垃圾运输管理行业起步时间较短,行业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的情况,逐步建立建筑垃圾运输处置行业交流会、座谈会等工作机制,听取多方意见,宣传建筑垃圾管理的法律法规,逐步规范行业秩序,完善行业自律制度,营造自觉遵守管理规定的良好氛围。

(二)整合管理资源,完善建筑垃圾长效管理机制

要实现建筑垃圾规范化管理,关键在于建立建筑垃圾长效机制,规范建筑垃圾市场秩序。要在建立审批核准、部门联合整治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完善管理办法。一是完善行业监管机制。制订建筑垃圾运输行为监管制度,建立运输单位台帐资料,对运输单位违反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的违章行为在实施行政处罚的同时,将违章行为记录在案,在对运输单位资格审批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考虑,对违章行为恶劣的,取消其运输建筑垃圾的资格。二是要建立经常性联合执法机制。建筑垃圾管理一项长期性工作,由于建筑垃圾违章行为涉及城管、建设、公安、交通等多个部门,需要多部门协调联动。要建立部门协调机制,不定期开展联合整治,对无证运输、乱倒、乱堆等违章行为从严查处。三是要研究引进市场化机制。对建筑垃圾运输、处置等逐步建立公开招标制度,公开建筑垃圾清运单位、数量、竞标情况等内容,提高建筑垃圾管理效益,规范建筑垃圾市场秩序,并实现建筑垃圾的公开化、透明化。四是要推进镇、街道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工作。要根据各镇、街道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推进镇、街道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工作,建立镇、街道建筑垃圾收纳中转站,建立二级转运网络,扩大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的范围,消除管理空档,实现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城乡一体化。

(三)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建筑垃圾执法管理的实效性

要进一步总结建筑垃圾管理的经验,探索建筑垃圾管理方式方法,规范建筑垃圾管理机制,提高管理的实效性。一是要建立定点指导和区域负责制度。根据城管执法各辖区中队的区域划分,按照“谁的区域产生建筑垃圾,由谁监管”的原则,在施工单位、道路开挖等建筑垃圾处置审批核准时,确定1-2名辖区城管队员,作为建筑垃圾管理联络员,负责建筑垃圾运输、消纳等环节的指导和协调工作,帮助解决审批手续,指导规范营运等工作,把管理关口进一步前移,防止违章行为的发生。二是研究建立建筑垃圾运输消纳信息化管理系统。借鉴先进城市经验,对运输单位的运输车辆安装gps数字定位系统,将运输车辆编号、运输时间、运输路线纳入数字化信息平台,对运输、消纳情况实施全程跟踪监督。通过提高建筑垃圾监督管理的科技含量,减少管理和执法工作人力物力的投入,节约管理成本。三是进一步加大源头治理力度。针对建筑垃圾管理的特点,在查处违规运输、消纳建筑垃圾时,要突出对施工单位等建筑垃圾产生源头的治理这一关键环节,重点加大对产生建筑垃圾单位的处罚力度,控制建筑垃圾产生的源头,提高管理的针对性。

篇2

(一)加快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活力

努力确保企业平稳发展。牢固树立“保企业就是保经济保民生”的理念,强化服务企业意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经济运行监测预警系统,密切关注企业生产运行面临的困难,帮助和支持企业渡难关。提高要素保障和服务能力,抓住国家实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机遇,推进银企对接,努力缓解企业资金困难。引导企业坚定发展信心,加强内部管理,加快转型升级,努力在危机中固存量、保实力,积极争取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主动。建立企业风险信息互通制度和快速处置机制,及时协调化解各类矛盾,加强维护稳定和安全生产工作,依法严惩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提高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争取销售同比增长15%,完成商贸投入7亿元、引进商贸企业12家。加快留地安置工作,争取寨下农贸市场开业,中兴、西郊两大市场基本建成,凌江农贸市场启动建设。实施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完成大龙、塘南两个市场改造。推广“新消费进社区”活动,探索“特色街”创建,再创1家全国商业示范社区。推进家私城专业市场改造,引导企业实施土地性质转换,加快引入知名品牌销售连锁,力争镜湖家私项目整体建筑竣工;继续举办好浙江第七届家私展览会。挖掘古城社区资源,实践“旅游进社区”新模式。

着力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坚持都市型工业导向,加快提升以纺织服装业为主体的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培育信息电子、环保设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和项目。继续积极配合推进二环线内的工业企业“提、转、搬”工作。推进产业融合,鼓励企业主辅分离,加快发展以专业分工为基础的生产业,积极发展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推动生态产业园“二次创业”,在皋埠中心镇规划框架内,调整9.7平方公里产业发展规划,加快以聚集培育新兴产业为主导的深度综合开发,促进园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工业经济主平台的带动力。

积极发展现代城郊型农业。完善现代农业体系,做精农产品加工、种子种苗、休闲观光、花卉等特色优势产业,新实施市级以上农业项目10只,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完成皋埠东江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立2个粮油千亩高产高效示范方,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5万亩左右。继续实施全区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庄富支渠二期维修工程,组织10个左右村实施一批小水利建设。

不断提高开放和创新能力。牢固树立“区外都是外”的理念,立足地处长三角、环杭州湾产业带和绍兴中心城区优势,积极构建新型大开放格局。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重大展会,努力争取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主动权。整合招商资源,拓展招商领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招商引资水平。扩大利用外资外延,加快引进先进技术、管理、人才和品牌。鼓励企业以市区为总部,在境外布局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积极创建浙江省科技强区。加快创新主体培育,争取区级科技型企业数达到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80%以上,新认定国家新税法高新技术企业2-3家,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50只左右。加强区科创中心建设,新引进入驻单位3-4家,实施孵化器项目3只以上。继续加强专利工作,争取专利申请量在2000件以上,专利授权量在1500件左右。

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切实转变粗放发展模式,鼓励企业多种方法盘活闲置厂房与土地、多种途径提高单位面积利用率和产出率。优先保障高新技术、重点装备制造及产业提升项目的有效供地,坚决制止资源消耗大、污染重、效益低以及低水平重复建设。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考核责任制,加强重点行业及企业监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攻关和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节能减排技术。深入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落实“811”新三年环境保护实施方案,抓好废弃矿山生态环境复绿和矿山治理性开采等工作,扎实推进生态镇(村)建设,加快生态区创建步伐。

(二)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

优化区辖三镇发展格局。紧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机遇,全面推进皋埠中心镇建设,抓好中心商贸区控制性详规编制、镇园体制融合、基础设施配套和集镇管理等工作,力争一批基础设施竣工和开工,稳步发展房地产项目,努力提升省级中心镇新形象。完成东湖镇总体规划编制,紧扣杭甬运河、越城港区中心作业区建设,加快推进服务城市发展的物流、仓储等现代服务业。推进*镇域中心建设,启动一批基础性项目,完成一期农民解困房建设,启动*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中心小学扩建等配套设施和二期农民解困房建设;加快资源盘活进程,积极创造条件发展房地产业,努力打造*“南闲”品牌。

打造最干净之一的农村。以建立长效保洁机制为重点,开展并巩固86个村(居)的“除旧清新”工作。全面完成*镇农村生活污水整体治理;继续开展村内河道清淤,大力实施河道整治工程。完善城郊村统筹统管机制,优化城郊结合部环境卫生管理。深化“农户集、村保洁、镇转运、区处置”的垃圾运行模式,推进专业化保洁,提高农村主要道路沿线整洁度。加强镇环卫所规范化管理,健全考核监督体系,扎实推进“卫生村”创建,加大公厕改造力度,全面提高城乡环卫一体化水平。

发展壮大村级经济。加大对欠发达村发展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出台财政贴息政策,加快已批项目建设,制定村级异地建物业规划。落实村级财务与村级资金“双”管理,全面开展清产核资,促进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和流转形式,规范土地流转程序,维护土地合理、合法流转,积极扩大土地流转面。把土地流转工作与发展城郊型农业相结合,支持各类主体发展规模经营,推动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经营。

改善城乡居住条件。积极稳妥推进城中村(园中村)改造,继续抓好“四未户”、余房处置和“三证”办理等工作,全面完成一期改造任务;完成剩余在建工程和*小学东校区工程建设,加快腾空宅基地相关征迁工作。全面推进江家溇一期和大学路安置房工程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启动塔山村旧城改造和二期城中村(园中村)改造。推进农民住房解困工程,规范农民解困房安置办法,力争完成试点村农民解困房建设并安置;完成剩余村农民解困房建设规划,加快集中建农民公寓房和农民生活、生产用房分离建设试点工作。完善分类规划,继续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

(三)加强社会建设,提升社会和谐程度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开展特色学校入学选择制度试点工作,适时再成立1-2个教育集团。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扩建及改造学校6所,撤并学校2所,对全区所有学校开展防雷设施改造。设立学前教育专项资金,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扶持计划,改建4所幼托园所,不断做强学前教育。加大农村学校现代化投入,力争皋埠镇成为市教育基本现代化乡镇。成立区教师进修学校,加强城乡教师队伍建设。办好区社区教育学院,拓展社区教育网络,做精做特社区教育。

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举办好越城区第六届“邻里节”和第五届“读书节”,积极拓展越城节会品牌影响面。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提高公共文化设施使用效率。深化镇(街)、村(社区)特色文化建设,争取蕺山街道成为绍兴市文化示范街道。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和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健全镇街文化站管理体制,加强文化站专职人员队伍建设。利用“文化大巴”下乡和区音舞协会等平台,积极提升农村文化氛围。落实市“文化惠民”工程,新建或改(扩)建15个镇(街)、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新建一批新农村小康体育村,力争新创3个省体育健身俱乐部、5个市文化示范村(社区)。

加强卫生计生事业。积极配合创建浙江省卫生强市,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启动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工程,新建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确保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站比例在60%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人群覆盖率在90%以上。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农民健康体检率两年累计达70%以上。推进药品补偿机制改革试点,落实社区卫生“十项”便民服务,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达标率在90%以上。加强疾控和监督机构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推进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深化计生优质服务,提高计生工作群众满意率。

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深化星级和谐社区创建,推动和谐示范社区、服务特色社区和标准化社区创建工作,新建10个标准化社区。深化城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继续加强老小区长效管理,不断改善社区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健全社区干部考核机制,进一步激发社区工作热情。加快模式探索,继续积极稳步推进“撤村建居”工作。加强对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加快探索建设模式并启动试点,探索完善农村社区民主治理机制,积极构建以农民群众需求为导向的农村社区服务体系。

健全就业及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就业、培训、服务”三位一体,努力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100%的社区成为充分就业社区。加强就业平台服务,建立大学生见习就业基地,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企业就业,大力开展再就业援助活动。健全完善劳动保障服务网络,加强劳动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调处,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完善低保救助、医疗救助、慈善救助和灾害救助,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推进“农村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保持在98%以上。深化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推进“家庭作坊式”就业,切实改善残疾人社会生活环境。进一步落实好市政府养老保障制度,做好“五费合征”工作。

深化平安越城创建。强化治安打防控网络,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以“8+X”为模式的镇街综治中心建设。推进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预防和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大接访”长效制度,解决好突出问题。深化“五五”普法教育,加强社区矫正工作,做深人民调解工作,加强法律援助和服务。以“三化四式”为基础,探索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筹建药品交易实时信息监管系统,深化食品安全示范镇街创建,推进“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治和规范。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强化监督管理,提升城乡整体形象

加强城区环卫管理。以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查为契机,加快推进环卫信息化和机械化,加强对城区主要道路的清扫保洁力度;强化街道对社区保洁工作管理力度,推进环境卫生示范社区创建和社区生活垃圾机械化清运,改善社区环境卫生面貌。增强区环卫处的活力与实力,加强对作业公司管理考核和环卫队伍建设,努力打造精品化的环卫管理模式。

强化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管理。加强对村级公共设施的统筹协调,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实现设施统筹建设。健全完善村道路网、环境保洁、文体娱乐、公益服务等农村公共设施长效管理机制,组织引导农村干部群众参与公共设施运营维护与管理,努力克服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以市场化为导向,多渠道筹措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建立区农村公路养护机制,确保农村公路的技术状况和通行质量。

加大农村综合执法力度。深化农村违法建设处置,全面提升集体土地管理水平;健全综合执法队伍,加强建筑垃圾源头控制与管理;强化殡葬管理改革,依法治理违法违规建墓现象。研究建立有效机制,积极整合执法资源,着力改变农村执法领域力量薄弱、分散的现状,有效提升执法队伍专业素质,依法加强执法力度,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五)重抓“项目推进年”活动,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

配合推进一批省市重大项目。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工作方法,依靠镇(街)、村两级组织,全力抓好绍诸高速越城区段建设、越城港区中心作业区建设、三湖连通、铁路东站及货场迁建、萧甬铁路电气化改造“平改立”和解放路、中兴路、越西路及玉山路延伸等省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涉及的征地拆迁任务,切实加强开工及施工现场的矛盾调处,确保工程无阻碍施工。

实施一批为民实事项目。加快政府投入向基础设施和社会项目倾斜,切实抓好皋埠镇西桐公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扎实推进东龙山村建设安置、皋埠东湖石料加工场污染源综合整治、凤鸣社区活动中心建设、北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镇级建筑垃圾处置场建设、公益生态公墓建设等社会事业项目建设,积极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

重抓一批产业提升项目。积极发挥项目带动作用,切实抓好叶脉通用线缆年产80万公里电线电缆项目、凤名机械电脑绣花机生产项目、通用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小型汽油机项目、京昇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防伪纸及烟盒纸项目、富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厂房建设项目、荣邦家居市场改造提升项目等产业提升项目建设,努力以有效投入拉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政府执政能力

增强发展合力。弘扬任劳任怨、爱岗敬业、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引导全体政府工作人员增强信心、自加压力、负重奋进,切实承担好抓发展的历史重任。进一步主动适应体制现状,强化“适应就是加强”理念,牢牢把握市委、市政府重抓本级和做强中心城市机遇,积极放大政治优势,努力推动市、区联动发展。认真吸纳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政府工作提出的批评、意见和建议,倾听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意见,借助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力量,争取台属台胞、归侨侨眷、民族宗教人士支持,动员一切力量,形成加快发展、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

加强依法行政。健全决策目标体系,改进决策规则和程序。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提高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质量。抓好政府法制建设,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推进行政复议工作。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继续深化政务公开,依法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规范招投标、政府采购等行为,重点加强对各级扩大内需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管。加强对公务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提高公务员队伍依法行政和廉洁从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