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口腔健康管理特点范文

时间:2024-03-27 17:58: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口腔健康管理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儿童口腔健康管理特点

篇1

关键词: 儿童乳牙龋病口腔保健

Abstract:Dental caries has been a constantly overcome one of the health issues, and the high prevalence of deciduous teeth and permanent teeth, even 2~3sui of dental caries in children began to occur, therefore, children's oral health issues should not be overlooked. Understand the causes of tooth decay occurs, conditions, understan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s primary teeth and caries will bring on the children's injuries on the body and soul, acquisition of oral health knowledge, enable parents to keep children themselves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mastering knowledge on oral health, according to their own situation take the necessary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treatment of dental caries.

Keywords:ChildrenDeciduous teethDental cariesOral health care

中图分类号: R788+.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人类最普遍的口腔疾病是龋病。近20年来,随着生物化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进展,新的技术和手段不断引入龋病学的研究之中,在我国部分地区的龋病发病率有明显下降趋势。但是因为乳牙更易患龋,因此儿童的口腔问题更是不容忽视的!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一副洁白整齐的牙齿、一张活泼自信的笑脸,可是牙齿为什么会发生龋坏呢?为什么孩子的牙齿更容易发生龋坏呢?小小的一颗乳牙发生了龋坏真的会影响孩子身体的健康吗?到底应该如何保护您孩子的牙齿健康呢?本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让我们一起探讨保持儿童口腔健康的方法。

龋病(dental caries)是一种由口腔中多种因素复合作用所导致的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损,表现为无机质的脱矿和有机质的分解,随着病程的发展而有一色泽变化到形成实质性病损的演变过程。其特点是发病率高,分布广。一般平均龋患率可在50%左右,是口腔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癌肿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 病因 经过长期研究,现已基本明了,龋病是由多种因素复合作用所致,目前公认的龋病病因学说是四联因素学说,主要包括细菌、口腔环境、宿主和时间,其基本点为:致龋性食物(特别是蔗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在糖,紧紧贴附于牙面由涎液蛋白形成的获得性膜上,在这种由牙齿表面解剖结构和生化、生物物理特点形成的不仅得以牢固的附着于牙面,而且可以在适宜温度下,有足够的时间在菌斑深层产酸,侵蚀牙齿,使之脱矿,并进而破坏有机质,产生龋洞。

为什么乳牙容易患龋齿

乳牙特点

儿童从6个月到2岁半是乳牙萌出的阶段,从6岁到12岁是恒牙萌出替代乳牙的阶段,刚萌出的牙齿发育还不完善,钙化程度程度低,耐酸能力差,因而更容易被腐蚀。而乳磨牙,也就是俗话说的大牙,还具有牙合面窝沟点隙多、相邻牙齿间接触面积大而容易导致食物滞留的特点,是乳牙患龋的有利条件。尤其是乳牙的硬组织厚度只有2mm,龋病发展很容易进入牙齿深层,因此,乳牙一旦发生龋坏,进展很快。

食物

儿童喜爱吃细软的食物,比如面包、各类糕点、糖果及其他零食等,这类食品粘性稠、含糖量高,粘到牙面上不易清洁,容易形成牙菌斑,因而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有的孩子喜欢喝果汁、可乐等饮料,他们含糖多而且酸度高,更利于龋齿的发生。同时儿童食入的纤维素类食物少,基本不能通过咀嚼食物时的摩擦作用对牙齿表面进行自动清洁。

儿童口腔卫生状况

孩子很小的时候不会自己刷牙,有不少家长却习惯在睡前给孩子喝瓶奶或吃些点心,而没有想到此后应帮助幼儿清洁牙齿。再有,儿童的睡眠时间长,口腔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唾液分泌减少,不利于牙齿的清洁,有利于细菌增殖,增加患龋机会。

乳牙龋坏给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

影响咀嚼功能

乳牙因龋蚀导致的牙体缺损,尤其在涉及大部分乳磨牙时,儿童的咀嚼功能将明显降低。

引起诸多牙齿疾病

乳牙的龋蚀、牙体的崩坏,使食物残渣、软垢等易停滞在口腔内,出现口腔异味;乳牙逐渐龋坏可引起牙髓炎、急慢性根尖周炎、牙槽脓肿等症状,治疗时间增长,费用也会加大;如龋坏继续发展,除了可能会导致局部牙槽骨的破坏还可能会影响后继恒牙的萌出顺序和位置。

损伤口腔黏膜软组织

儿童口腔内破损的牙冠可刺激局部舌、唇颊的黏膜。有时可造成局部接触的黏膜软组织形成慢性创伤性溃疡。

影响正常进食

由于经常牙疼可造成幼儿中断进食或不愿进食,随着乳牙龋坏、疼痛、松动、缺失,必然导致咀嚼功能下降,影响儿童的营养摄入,不能将食物充分咀嚼而吞食,久而久之,直接影响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

影响面容美观

牙齿的龋蚀会影响美观,尤其在前牙区严重龋蚀时,会给儿童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压抑;另外,由于乳牙龋坏而引起的口腔不良习惯,如偏侧咀嚼等,还会导致儿童咬合紊乱的发生,严重者改变患者面容形态。不免同时给儿童的心理带来一定的负担。

导致其他病症

如乳牙龋坏严重,当形成牙周组织化脓、根尖周炎等慢性病灶时,从病灶牙中排出的脓液含有大量的细菌毒素,还可能引起全身其他组织器官的病变,如肾炎、风湿病等。这些脓液毒素随同食物直接食入还会进一步影响幼儿的消化吸收功能,甚至还常使患儿出现睡眠不佳、原因不明的腹痛、腹泻等症状。

影响发音和正常的心理

幼儿期正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时期,乳牙的崩坏和早失会影响孩子们的正确发音。

结束语

尽管您的孩子将失去正在萌出的20颗乳牙,但是保护好它们依然十分重要!儿童龋病的患病与其饮食、卫生等生活习惯有关,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与儿童龋病防治措施的落实也有密切的关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长和儿童都应掌握一定的口腔保健知识,积极参加社区举办的相关课程是十分必要的。(1)儿童出生6个月左右,乳牙一旦萌出,在哺乳或食后,家长应把纱布套于食指,用清水擦洗牙面。(2)随着乳牙的逐渐萌出,先由家长代为刷牙,并培养幼儿对刷牙的兴趣。(3)为儿童选择合适的牙刷。牙刷毛不宜太长,刷毛硬度适中。(4)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前牙竖着刷,避免拉锯式刷牙,用力适当,尽量每颗牙齿的每个面都刷到。(5)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减少牙面有害物质的附着,睡前不吃糖果、饼干等零食。(6)吃饭不挑食,家长不应让儿童过多地摄取蔗糖。多吃粗糙和含有纤维的食物,如蔬菜、甘蔗等,因为充分的咀嚼不仅对口腔的自洁作用好还对颜面部的骨骼、肌肉起着生理刺激作用,促进骨骼、肌肉的发育。(7)纠正口呼吸、咬手指、偏侧咀嚼等不良习惯。(8)定期检查,也是儿童龋病防治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孩子的龋齿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不可轻视小儿的牙病,如果乳牙保护不好,恒牙也难以保证健康。有的恒牙发生釉质发育不良,就是乳牙的根端病变所造成的。所以,保护牙齿应该从乳牙做起。

参考文献:

路芝映.儿童牙科口腔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健康教育,2002年3月

阮梅生.儿童口腔保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0年6月

孙保中.提高我国儿童口腔保健水平的措施[J].中国妇幼保健,1988年3月

刘进,陈晶.儿童口腔保健工程初探[J].中华医学管理杂志,2003年11月

阳宏林,张绍伟,张剑.儿童口腔卫生习惯与乳牙龋的相关性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8,43(3)

篇2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龋齿;龋患率;调查

【中图分类号】R78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9-240-02

龋齿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也是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列为重点防治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第三位。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等改变,学龄前儿童龋齿率处于较高水平,且逐年上升趋势[1-4]。为了解我市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病情况,并提出行之有效防治措施,降低其发生率。我站长于2009年下半年和2010年上半年组织儿保人员对县城区9所幼儿园2036例学龄前集体儿童龋齿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08年10月1日-2009年4月1日,随机抽取昌江县城区9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2065名集体儿童,其中男童1068名,女童968名。

1.2方法:调查人员由我站有经验的儿保医师组成,调查前认真培训,并制定调查内容、表格和问卷。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龋齿病调查方法及诊断标准认真执行。对入托体检儿童乳牙进行详细检查进行登记,由儿保医生统一填写,并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

2.1在受检的2036名儿童中,患龋人数1147名,患龋率56.34%,龋均2.7颗。龋齿的好发部位,以咬合面第3、4乳磨牙为主,其次是下颌前牙、上颌前牙,随着年龄增长,患龋率呈上升趋势(详见表一)。

3讨论

本次学龄前集体儿童龋齿调查表明,我县城区学龄前集体儿童患龋率58.15 %,龋均是2.7颗,较河南焦作市胡艳丽等报告的72.41%及第二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的儿童患龋率76.60%都偏低[2、4],其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调查数据显示:男童龋齿发生率为60.96%,女童为48.03%,男童多于女童,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龋齿的好发部位与年龄有关,2-4岁以上、下颌前牙为主,5-6岁以咬合面第3、4乳磨牙为主,且随年龄增多,患龋率呈上升趁势。儿童患龋相关因素很多,主要有:(1)儿童乳牙牙体的组织结构和解剖形态决定了牙与邻牙的接触为面的接触,易磨损形成食物嵌塞而患龋;(2)儿童因年龄偏小,对口腔卫生认识不足,有饭后不刷牙现象,不能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3)饮食习惯:例如海南天气偏热,儿童喝粥,粥对牙齿的机械摩擦小,不利于牙齿表面窝沟的清洁,而易患龋齿;还有儿童喜欢食甜食,家长也喜欢用糖果来哄孩子,且甜食是数龋齿发生的主要因素,多吃甜食易致龋齿;另外幼儿喜好酸奶及甜食,忽略了酸奶甜食对牙齿有损坏作用,长期摄入使牙釉质钙质脱失,牙齿遭到存坏灾致龋齿;(4)教育宣传力度不足,家长对口腔卫生问题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多数家长均认为乳牙始终被恒牙替代,换牙后龋齿不需治疗,因此发现龋齿,也不会处理,导致继续发展,更谈不上以身作则,亲力亲为督导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5)未能采取有效的防龋措施,如推广使用保健牙刷、含氟牙膏、窝沟封闭,预防性充填等多种局部用氟措施。

4建议

4.1加强口腔卫生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口腔卫生保健意识,因为口腔保健有效方法之一是刷牙,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注意口腔卫生能够保持牙齿健康,免受龋病的损害。不刷牙致使软垢,菌斑堆积在牙齿表面和牙齿缝隙内,不知不觉中,牙齿逐渐损坏。

4.2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饮食中糖的含量和摄入频率的增加使得龋病流行。因此注意膳食均衡,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和含钙、磷等食物,自觉养成少吃糖习惯。

4.3加强入托机构的学龄前儿童的口腔保健管理,定期进行口腔卫生检查。建立检查档案,发现龋齿,及早治疗。

4.4应用药物防龋,在幼儿园广泛开展使用氟化物牙膏,增强对龋齿的抵抗力。另外可通过"氟保护漆",即用氟化法来增加牙齿中的氟素,改变釉质表面和表层的结构,以增强其抗龋性,具有简单、经济、安全、有效的特点。家长可以做定期检查,做"氟保护漆"来预防龋齿的发生。

4.5利用"全国爱牙日"及爱牙口腔卫生知识讲座教育家长和儿童要学习口腔卫生知识,提高口腔保健水平、关爱牙齿、注意口腔卫生,充分认识到口腔卫生关系到儿童生长发育,因此不可掉于轻心,让家长自觉地指导儿童进行口腔保健,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这是预防儿童龋齿重要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 闫魏娟 郑州市3-5岁集体儿童及家长口腔卫生知识和行为调查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3,18(9)566.

[2] 阮梅生 儿童口腔保健,中国妇幼保健,2000,8(6)386.

篇3

关键词儿童牙科畏惧症心理干预行为管理防治

儿童牙科畏惧症(D)是指在儿童口腔疾病诊治过程中所出现的忧虑、紧张、害怕的心理状态在行为上表现为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哭闹甚至拒绝治疗的现象。本文通过对68名儿童口腔科患者D的调查研究旨在找出相关的影响因素并对其防治进行探讨。

资料与方法

11年6~1月收治儿童牙科畏惧症患儿68例年龄~1岁其中男9例女1例。疾患均为下颌乳磨牙中龋无自发痛。排除患有精神疾病、智力发育障碍者。

研究方法:治疗前采取问卷式调查对患儿情况进行填表登记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是否有牙科不良治疗经历、口腔卫生状况、儿童本身气质类型和父母对治疗的态度。口腔卫生状况由经治医生根据简化口腔卫生指数评定儿童气质类型和父母态度由同一医护人员通过观察主观判定。治疗后由诊治医生采用以体征为依据的Venham六级分类法进行评价。评分1级以上视为D患者。

应用P1.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检验进行比较P

结果

68例就诊患儿中D患儿558例发生率8.6。不同性别患儿之间D发生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5)学龄前组(~6岁)和学龄组(7~1岁)D发生率分别为8657和776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口腔卫生状况良好者D发生率79较差8651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

儿童牙科畏惧症是指在儿童口腔疾病诊治过程中所出现的忧虑、紧张、害怕的心理状态在行为上表现为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哭闹甚至拒绝治疗的现象。现阶段我国儿童口腔疾病的发病率高居不下而就诊率却不及1其中就诊合作问题是重要因素之一。本调查中我院儿童牙科患者D发生率86与其他调查基本一致。其中大多数1~级的可合作型(65)需强制措施完成治疗的~5级166。性格因素与精神状态也是D发生率不同的因素之一。过于敏感的人对痛刺激能产生强烈的反应而意志坚强情绪乐观的人更能忍受疼痛就很少发生D。正如本调查显示开朗活泼的儿童比内向胆怯者更容易接受口腔治疗。

本调查还显示患儿口腔卫生状况、有无不良牙科经历、患儿父母对待治疗的态度均可影响D的发生实际上这三方面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口腔卫生情况较好的患儿家长多数有很强的口腔卫生保健意识且具有良好的家教不溺爱使儿童有一定的自制力更容易与医护人员交流沟通。相反家长若不重视口腔保健对乳牙的治疗不认可孩子易患口腔疾病甚至不积极治疗就诊时病情往往较严重这样易引起治疗时疼痛造成不良牙科经历也就容易发生D恶性循环最终损害儿童口腔健康。所以口腔卫生情况好、没有不良牙科经历而且家长治疗态度积极主动的患儿D发生率较低。

患儿的心理干预及行为管理是有效预防D的手段。很多人认为儿科医生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耐心其实不然儿童口腔科的接诊技巧才是获得治疗成功的关键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笔者从临床实践中发现医生缺乏接诊技巧不能取得患儿信任合作是导致大量患儿不能得到有效治疗的重要原因之一。儿童口腔科医生应主动研究心理学并根据儿童心理、情感和思维特点采取相应的方法消除其恐惧心理并获得儿童治疗合作。

参考文献

1吴友农.概述牙科畏惧症[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1997,7():199-1.

篇4

[关键词] 镇静; 笑气/氧气吸入镇静; 儿童

[中图分类号] R 788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7518/hxkq.2014.01.024

Technology of nitrous oxide/oxygen inhalation sedation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pediatric dentistry Zhong Tian1, Hu Daoyong2. (1. Dept. of Pediatric Dentistry, Affiliated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06, China; 2. General Department, Affiliated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06, China)

[Abstract] Dental fear is a common problem in pediatric dentistry. Therefore, sedation for pediatric patients is an essential tool for anxiety management. Nitrous oxide/oxygen inhalation sedation is a safe, convenient, effective way to calm children. The review is about the technology of nitrous oxide/oxygen inhalation sedation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pediatric den-tistry.

[Key words] sedation; nitrous oxide/oxygen inhalation sedation; children

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大部分患儿在口腔诊疗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或者恐惧。这给临床诊疗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妨碍了儿童口腔病的有效防治。为了消除这些不利于诊疗的行为,医生常常对患儿进行行为诱导,但对于低龄和过分抗拒的患儿,简单的行为管理收效甚微。现今,随着镇静技术的不断发展,其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了儿童口腔诊疗之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常用的最安全、简便、有效的镇静方式之一便是笑气/氧气吸入镇静。本文将就笑气/氧气吸入镇静技术及其在儿童口腔临床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1 镇静技术的概念及分类

镇静技术是通过药物或非药物的作用抑制患者的意识使其镇静并能顺利完成治疗程序的技术。这项技术能让患者在口腔治疗时变得更放松更舒适。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将镇静分为以下几种:最小镇静、中度镇静(常称为清醒镇静)、深度镇静、全身麻醉。在牙科领域,可以由牙科医生经过培训后施行的是前两种镇静, 而深度镇静和全身麻醉需由专业麻醉医生来实施。本文所指的笑气/氧气吸入镇静则属于最小镇静和中度镇静范畴。

2 笑气/氧气吸入镇静技术

2.1 笑气/氧气吸入镇静技术的发展简史

笑气又为一氧化二氮(nitrous oxide),1844年美国牙科医生Horace Wells首先将其用于临床拔牙镇痛并取得一定成效。1887年,研究发现纯笑气可致血氧饱和度不足,应加入五分之一体积的氧气。20世纪中期,笑气的使用由于局部麻醉的兴起而减少,而当笑气被重新认识到能够辅助控制焦虑时,其应用再次兴起。在欧美国家90%的儿童牙医在临床工作中使用了笑气/氧气吸入镇静技术[1]。

2.2 笑气的作用机制

笑气的作用机制非常复杂,多重作用机制构成了其自身多样的药理特性。目前研究表明,笑气的镇痛效果是通过刺激神经元释放内源性阿片肽随后激活阿片受体和下行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和去甲肾上腺素能递质通路,在脊髓水平调节疼痛;其抗焦虑效果是通过苯二氮结合位点激活GABA受体,其通路的激活涉及到3个关键酶:一氧化氮合酶、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和激酶G;其麻醉作用可能与抑制天冬氨酸谷氨酸受体和消除其在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影响有关[2]。总的来说,笑气的各种药理作用需要中枢神经系统不同水平、不同神经元的广泛参与[3]。

2.3 笑气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

笑气对呼吸道无刺激,不增加呼吸道分泌物,不与血红蛋白结合,但能自由地被血液运输,其最小肺泡浓度为105%,血/气体分配系数为0.46,对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也无损害,无肌肉松弛作用,其吸入体内只需要1~2 min即开始起效产生镇静作用,镇静过程中患者仍能独立维持自主呼吸,机体保护性反射存在,并能对物理刺激和口头指令作出反应[4-5]。另外,笑气在人体内的代谢迅速,在体内不经任何生物转化或降解,在停止使用笑气后的几分钟,绝大部分(99%)仍以原药形式随呼气排出体外,仅小量由皮肤蒸发,无蓄积作用。大多数患者吸入笑气后有欣,焦虑反应消失,产生镇静作用[6]。

3 应用笑气/氧气镇静的一般原则

3.1 适应证与禁忌证

因为使用笑气/氧气镇静比较安全,如气体能随意关闭、剂量可以准确滴定、复苏快速等,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ASA)提出笑气/氧气镇静技术适用于ASA1~2级的患者(ASA1:无系统疾病的患者;ASA2:已得到控制的系统性疾病患者)[7]。美国儿童牙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 Dentistry,AAPD)在临床诊疗指南[8]中给出了对儿童患者使用镇静技术的具体适应证:1)对牙科治疗产生恐惧、焦虑而基本行为管理方式难于奏效的儿童;2)需要进行牙科治疗但因精神、生理或其他身心缺陷而不能合作的患者;3)需要进行牙科治疗, 而镇静将有利于保护其心理健康和/或减少医疗风险;4)3.5岁以上患儿,达到该年龄已能领会医生的指示。禁忌证:1)患有阻塞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2)严重的精神异常或者药物依赖的患者;3)妊娠早期患者;4)接受硫酸博莱霉素治疗的患者;5)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缺失患者;6)不愿意通过鼻面罩吸入笑气的患者;7)极度恐惧或无法配合的儿童,此类患者要考虑口服镇静剂及笑气或者全麻。

3.2 术前评估及术中监测

在进行操作前与患者(或家长)进行交流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医生和患者的一种互动。这个过程能让医生了解到患者的全身状况,进而评估镇静中的危险因素。在术前,医生必须了解:1)患者有无系统性疾病;2)患者有无药物过敏、乳胶过敏及最近用药情况;3)有无神经肌肉性疾病(比如肌肉萎缩症);4)有无怀孕;5)吸烟史、有无酒精依赖;6)以前是否用过其他镇静方式镇静等。除了术前询问病史,在术中镇静、术后清醒阶段也必须进行不间断监测,在一名专职监护人员协助下,从治疗开始到治疗结束患者完全复苏的全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测。

3.3 安全的实施镇静

AAPD定义的安全镇静必须要有抢救的概念,实施镇静者必须有能力将患者从较预期镇静深度更深的镇静中抢救回来。AAPD指南[8]也声明:合格的牙医应对镇静的使用负责;具备充足的设施和人员;能诊断和治疗与中度镇静相关的急症并提供设备(如脉搏式血氧计、心电图仪、二氧化碳浓度监测仪、听诊器、急救包等)、药物(如氟马西尼,咪达唑仑的对抗药)和抢救患者的方案。

3.4 防护

笑气在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率为0.004%,所以在患者呼出的气体当中仍有笑气的残留,对长期处于病室的医生带来慢性毒性损害。这种损害包括对生殖系统的副作用、骨髓抑制、维生素B12的缺乏、麻痹等[9]。为努力减少笑气对职业健康的危害,AAPD建议使用有效的笑气净化系统及连续输送新鲜空气通风系统以防止废气的堆积,并建议要对其进行定期评估及维护[10]。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院建议暴露于笑气中的医务人员的数量必须控制,并建议当笑气在使用时诊室中笑气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应不超过50×10-6 mg·L-1[11]。

4 笑气/氧气吸入镇静在儿童口腔诊疗中的应用

4.1 儿童使用笑气/氧气吸入镇静的必要性

研究[12]表明:3%~43%的儿童表现出有牙科恐

惧。儿童乳牙龋病的最大特点是发病率高、病情进展迅速,但由于儿童配合治疗的能力较差,加之大部分患儿对口腔的诊疗过程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恐惧,使得儿童口腔疾病的治疗经常无法得到好的疗效甚至无法进行[13]。因此往往耽误了治疗时机,甚至出现治疗意外,如损伤口腔软组织、穿髓等,降低了医生的工作效率,而且对牙病治疗的恐惧感会伴随患儿终生,影响以后的牙病治疗。目前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方法包括:行为管理、镇静技术和全麻技术[14]。对于中重度牙科畏惧症患儿,单纯使用儿童行为诱导的方法往往收效甚微,而全身麻醉不仅费用昂贵还需专业麻醉医师和护理人员参与,同时还存在高风险。现今随着镇静药物的不断发展,安全性与有效性是选择给药方式的首要原则。以笑气为代表的吸入镇静已被证明是常用且有效的镇静方式[15]。英国卫生部、牙科委员会、皇家麻醉师学院和牙科麻醉促进协会鼓励在牙科治疗的焦虑患者中使用清醒镇静替代全麻。在英国笑气吸入镇静被推荐作为儿童的镇静技术[16]。

4.2 笑气/氧气吸入镇静在儿童口腔诊疗中的应用现

因为笑气/氧气吸入镇静应用于儿童行为管理中的卓越的安全性,以及越来越多的家长接受此类干预措施,促使了笑气/氧气吸入镇静的应用在近几十年显著增加,现已成为常规的治疗模式。在一些国家,其中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使用笑气/氧气吸入镇静非常常见,尤其是在儿童牙科中的应用[17]。甚至有些医生在治疗时常规使用笑气/氧气吸入镇静。Wilson等[18]通过电子邮件对国际儿童牙科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aediatric Dentistry,IAPD)与欧洲儿童牙科协会(European Academy of Paediatric Dentistry,EAPD)会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75%的儿童口腔科医生正在使用笑气/氧气吸入镇静,并有至少9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发展镇静继续教育的话题感兴趣。在北美洲,55%的儿童口腔科医生用笑气/氧气吸入镇静,其中38%的医生将此镇静方式每天用于11%~30%的患者。

吸入笑气的浓度目前仍存有争议,有研究指出笑气浓度在30%时即可起到很好的镇静效果[15],而近年来也有研究者采用50%甚至更高浓度的笑气/氧气获得了理想效果,不良反应亦很少[19]。也有研究者在镇静初期对患儿采用大剂量笑气(60%)进行快速诱导,使畏惧的患儿迅速安静后再调低浓度(30%)直至操作结束[20],然而有学者认为这可能增加恐惧,引起异常行为、恶心和呕吐。个体差异性可能产生过度镇静或镇静不足,故应根据患者的合作程度个性化调节笑气浓度,以便获得最佳镇静效果[21]。为保证患者安全,所吸入的最大笑气浓度应不超过70%[1]。

尽管笑气/氧气有镇静止痛、使用安全、起效和消除快的特点,但是单独使用时,其对学前儿童的作用是有限的。由于鼻罩的接受性差及笑气/氧气的效能相对弱,将其用作其他镇静形式的补充时,可以提高其价值。咪达唑仑有短效、顺行性遗忘、很强的抗焦虑、镇静催眠、肌肉松弛和抗痉挛的作用。研究[22]发现,给不合作的儿童牙科患者进行牙科治疗时使用咪达唑仑作鼻内滴定镇静是非常有效的。Fukuta等[23]研究发现,在经鼻给予咪达唑仑后,没有患者会拒绝鼻罩或拒绝吸入笑气/氧气。?zen等[24]研究指出,通过鼻腔或口腔给予咪达唑仑并结合使用笑气/氧气是一种有效的镇静方式。

4.3 儿童使用笑气/氧气吸入镇静时应注意的问题

1)与成人相比,对儿童进行笑气/氧气吸入镇静时应更注重非药物管理,了解儿童的心理状态,取得儿童的信任,以便取得患儿最大程度的配合。笑气/氧气吸入的初始流量也与成人不同,一般设置为4~5 L·min-1(成年人是6~7 L·min-1),而笑气的浓度则根据患者术前评估、术中监测等综合因素进行个性化的制定,并结合患者术中的表现随时调整。

2)根据患者的脸型和鼻子大小选择合适的鼻罩,并和给气排气管道紧密地连接到一起,置于患者的面部。检查鼻罩封闭情况,注意观察储气囊的起伏变化,必要时可以加用纱布垫,确保没有气体外漏。观察气囊确定合适的气体总流量,一般应符合以下3个指标。A:正常呼吸时储气囊不能过度充盈(不超过2/3);B:深吸气时储气囊不能完全塌陷;C:患者自我感觉呼吸顺畅自如。

3)治疗全过程医生必须在患者身边,保持与患者的语言交流,随时评估镇静程度。

4)在镇静过程中应通过脉搏血氧计持续评估血氧饱和度[8]。对4~6岁的牙科镇静患者来说,90%的血氧饱和度应该是警戒的,最好是95%以上。

5)The Bispectral Index System(BIS)是一种电脑处理的脑电图参数,用来测量麻醉剂和镇静剂对大脑的催眠效果。BIS数值范围提供了脑电图活动和可观察到的行为反应之间最好的相关性。由于镇静剂对呼吸运动、气道开放、保护性反射的影响,6岁以下的儿童特别容易受到伤害。儿童由预期的镇静水平转变为更深的、不期望的镇静水平的情况经常发生。这时,使用BIS监视器可以使医生更容易注意到镇静的加深并在问题出现前及时纠正。

5 小结

笑气/氧气吸入镇静作为一种镇静方式其效果及安全性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在儿童口腔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能很好地缓解患儿的紧张与恐惧心情,减轻牙科焦虑,减轻疼痛,故有“无痛牙科、睡眠牙科、舒适牙科、牙科清醒镇静”等美称。其免去了药物镇静时患儿吃药打针的痛苦,同时不像全身麻醉需要专业麻醉医师进行操作,在口腔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越来越多的儿童口腔医生参加此镇静培训,将会更好地为儿童口腔治疗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 Clark M, Brunick A. Handbook of nitrous oxide and oxygen Sedation[M]. 2nd ed. UK: Mosby Elsevier, 2003:1-256.

[2] Emmanouil DE, Quock RM. Advances in understanding the actions of nitrous oxide[J]. Anesth Prog, 2007, 54(1):9-18.

[3] Antognini JF, Atherley RJ, Dutton RC, et al. The excitatory and inhibitory effects of nitrous oxide on spinal neuronal responses to noxious stimulation[J]. Anesth Analg, 2007, 104(4):829-835.

[4] Siervo S, Ruggli-Milic S, Radici M, et al. Piezoelectric sur-gery. An alternative method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J]. Schweiz Monatsschr Zahnmed, 2004, 114(4):365-377.

[5] Robiony M, Polini F, Costa F, et al. Piezoelectric bone cut-ting in multipiece maxillary osteotomies[J]. J Oral Maxil-lofac Surg, 2004, 62(6):759-761.

[6] Brunick A, Clark M. Nitrous oxide and oxygen sedation: an update[J]. Dent Assist, 2010, 79(4):22-23.

[7] Ogle OE, Hertz MB. Anxiety control in the dental patient

[J]. Dent Clin North Am, 2012, 56(1):1-16.

[8] American Academy on Pediatrics; American Academy on Pediatric Dentistry. Guideline for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f pediatric patients during and after sedation for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procedures[J]. Pediatr Dent, 2008/

2009, 30(7 Suppl):143-159.

[9] Sanders RD, Weimann J, Maze M, et al. Biologic effects of nitrous oxide: a mechanistic and toxicologic review[J]. Anesthesiology, 2008, 109(4):707-722.

[10] American Academy on Pediatric Dentistry Council on Cli-nical Affairs. Guideline on appropriate use of nitrous oxide for pediatric dental patients[J]. Pediatr Dent, 2008/2009, 30

(7 Suppl):140-142.

[11] 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Re-commendations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compen-dium of policy documents and statements[M]. Cincinnati, Ohio: Diane Publishing, 1992:136-137.

[12] Folayan MO, Idehen EE, Ojo OO, et al. The modulating ef-fect of culture on the expression of dental anxiety in children: a literature review[J]. Int J Paediatr Dent, 2004, 14(4):241-

245.

[13] 朱婷, 张耀国, 吴友农, 等. 6~12岁儿童牙科畏惧症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0, 20(4):223-226.

[14] Wilson S. Management of child patient behavior: quality of care, fear and anxiety, and the child patient[J]. J Endod, 2013, 39(3 Suppl):S73-S77.

[15] 姜秋, 杨秀玲. 笑气/氧气吸入镇静在儿童口腔科的临床应用[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1, 27(6):350-351.

[16] Hosey MT. UK National Clinical Guidelines in Paediatric Dentistry. Managing anxious children: the use of conscious sedation in paediatric dentistry[J]. Int J Paediatr Dent, 2002, 12(5):359-372.

[17] Woolley SM. An audit of referrals to a secondary care se-dation unit[J]. Br Dent J, 2009, 206(5):E10; discussion 270-

E10; discussion 271.

[18] Wilson S, Alcaino EA. Survey on sedation in paediatric den-tistry: a global perspective[J]. Int J Paediatr Dent, 2011, 21

(5):321-332.

[19] Nicolas E, Lassauzay C. Interest of 50% nitrous oxide and oxygen premix sedation in gerodontology[J]. Clin Interv Aging, 2009, 4:67-72.

[20] 丁桂聪, 王晓羽, 李月梅, 等. 笑气镇静在儿童牙科焦虑症患者的临床应用[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2, 28(5):

295-296.

[21] Clark MS, Campbell SA, Clark AM, et al. Technique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nitrous oxide/oxygen sedation to en-sure psychotropic analgesic nitrous oxide (PAN) effects[J]. Int J Neurosci, 2006, 116(7):871-877.

[22] Fuks AB, Kaufman E, Ram D, et al. Assessment of two doses of intranasal midazolam for sedation of young pedia-tric dental patients[J]. Pediatr Dent, 1994, 16(4):301-305.

篇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583

手足口病系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目前还不属于法定报告传染病。该病隐性感染率高,显性感染症状一般轻微,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亦可通过飞沫和呼吸道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内疼痛和皮疹,在手、足、臀、膝部出现丘疹、疱疹,可自愈,不留痂,一般仅需对症 治疗 ,预后良好,少数病例可有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个别危重患者可因多种原因导致死亡。

1传染病学及流行病学特点

1.1病原体柯萨奇病毒A组4、5、7、9、10、16型和B组2、5、13型,肠道病毒71型以及其他型别的肠道病毒感染可导致该病。

1.2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1.3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患者的粪便、唾液、咽部分泌物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疱亦会传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内仍具传染性。

1.4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主要以学龄前儿童为主。

1.5流行特点本病常易在幼托机构中发生集体感染,院内交叉感染等也可造成传播,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手足口病地区分布极为广泛,欧美及亚洲等地没有严格的地区性,手足口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发病较为少见。

2临床表现

2.1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3~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患者突然起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初期可有轻度上感症状,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手、足、口病损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现,水疱及皮疹通常会在1周内消退。

2.2合并症手足口病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但病毒会侵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本病流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监测,如出现高热、白细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染灶时,就要警惕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生,伴发无菌性脑膜炎时,其症状表现为发热、头痛、颈部僵硬、呕吐、易烦躁、睡眠不安稳等;身体偶尔可发现非特异性红丘疹,甚至点状出血点,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人,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

3诊治与预防

3.1诊断本病主要诊断依据:(1)好发于夏秋季节。(2)以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常在婴幼儿集聚的场所发生,呈流行趋势。(3)临床主要表现为初起发热,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继之口腔、手、足等部位黏膜、皮肤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4)病程经过较短,约4~10天,多在1周内痊愈,散在发生时,须与口蹄疫、疱疹性咽峡炎、风疹等鉴别。

3.2治疗 原则患者一般可完全康复,治疗原则主要对症处理为主,在患病期间,应加强患儿护理,做好口腔卫生,食物以流质及半流质等为宜。因手足口病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故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就诊、复查进行检测。

3.3预防原则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3.3.1个人预防措施(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3.3.2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5) 教育 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6)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篇6

关键词 托幼机构 信息化 医教结合

中图分类号:R17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04-0050-02

闵行区电子健康档案(EHR)信息平台使居民健康档案兼有居民电子健康记录和电子病历的双重功能,是记录居民从出生到死亡生命全过程各项健康指标的集合。胎儿的健康记录依附于母亲的健康档案,一旦出生,他就拥有了自己的电子健康档案。闵行区电子健康档案的特点是一点采集、多点共享、综合利用,实现了健康信息的“在线”、“实时”、“连续”和“整合”。

1 学生健康管理信息网络的架构

学生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学校概况、健康保健、疾病监测及查询分析等诸多内容,涵盖了学生健康的各个方面(计划免疫、儿童保健、口腔保健、健康体检、健康教育、体检提醒、心理咨询及视力检查)。管理信息系统有效整合了卫生及教育资源,使学生健康管理由原来的各自为政逐步转变成互联互通,从而达到信息利用的最大化;同时电子图表、曲线等直观智能化的数据分析,提高了政府、卫生、教育部门对学生健康问题的分析和决策能力,切实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干预,增强了健康管理的可及性和有效性,同时降低了干预成本。通过学生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使学校卫生由“单向服务”向“互动服务”、“传统经验管理”向“规范程序管理”、“单纯体检模式”向“全程健康管理模式”转变。

学生健康管理信息平台的主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接闵行区卫生信息中心,并通过卫生信息中心与区各防治站所联网,服务终端延伸到辖区各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根据使用权限,做到各司其职。从而形成从上至下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网络(图1)。

2 学生健康管理信息平台的模块及功能

2.1 学生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模块

学生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包含基本信息、健康管理、疾病监测三大模块。

1)基本信息模块 按所属学年、社区、托幼机构、班级将幼儿基本信息逐一输入,同时将社区医生和保健老师的职务、姓名等基本信息输入,提高社区医生责任制服务的准确性。

2)健康管理模块 按所属学年、社区、托幼机构、班级等将婴幼儿计划免疫信息、儿童保健信息和学生健康体检信息逐一输入,针对学生查出的健康问题开展的窝沟封闭、视力矫正、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服务内容也一并输入,以便动态观察和健康干预。

3)疾病监测模块 该模块信息是由各托幼机构保健老师填报,保健老师记录婴幼儿疾病情况,晨检情况、意外伤害和幼儿因病缺课情况等。该模块还包括网上流行病学调查,告学生家长书、疾病随访表等,对儿童传染病的防范起到检测作用。

2.2 学生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1)第一时间掌握儿童健康状况 学生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由于实现全系统联网,根据各自应用权限各使用单位都可以进行有限的查询,大大提高了卫生信息的使用效率,从而达到信息利用的最大化;同时电子图表、曲线等直观智能化的数据分析,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了依据。疾病预防控制部门通过学生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社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趋势,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疾病的干预。

2)有助于做好学校卫生管理 社区医院和托幼机构均安装了学生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社区医生在中心内可以通过该平台将幼儿计划免疫、儿童保健、口腔保健等健康情况录入该系统,实时了解幼儿的健康信息;保健老师在幼儿园内通过该平台得知幼儿的健康情况,还能定期告知社区医生幼儿的其他健康信息,如缺勤、传染病发生、事故发生等等,社区医生可以及时进行处置或提供建议。托幼机构健康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生健康管理信息系统也同时降低了干预成本。不仅仅根据以上相关信息生成一系列报表,方便托幼机构保健老师与社区医生统计分析。社区医生可根据所属学年、社区、年级等选项进行详细查询,更有效的管理学生的健康档案信息,并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导出,打印等,将资料以文字档案形式保存。

3)提高了学校卫生管理的效率 通过“学生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每日上传当天指导,真正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一旦发生传染病或儿童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时,通过“学生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即刻传报至社区儿童保健条线及区疾控中心、区妇幼所,各部门接到托幼机构发生紧急事件的报告后,利用网络平台可以展开应急处置,如落实消毒、隔离等措施,真正做到第一时间处置。事后区疾控中心、区妇幼所还可利用网络平台对事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落实后续管理等。为孩子的健康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4)节约了卫生资源成本 “学生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将托幼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密连接在一起,托幼机构保健老师与社区医生资源共享,信息渠道快速畅通,达到简化程序的目的。通过网上交流、电子报表、实时查询,减少了以往靠人员往来,文书传送,既费时又费力,大大节约了卫生资源,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3 问题和对策

由于学生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刚刚上线,目前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由于操作不熟练,经常发现数据丢失的现象;目前系统只能在社区医生与托幼机构老师之间互动,儿童家长尚不能进行查询;系统涵盖的内容还不广,例如自我体重管理、饮食和运动测评、学生生长发育曲线查询等还未建立;与三级医院和防站站所的联网还存在困难,该平台还未开通预约门诊和转诊服务;婴幼儿健康咨询尚未开通,有待在实践中加以不断完善。

篇7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有效护理办法,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方法 回顾性总结146例手足患儿护理经验。结果 通过对146例患儿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严格消毒隔离、密切观察病情,146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 护士掌握手足口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提供系统全面的护理,可有效地预防手足口病并发症发生,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手足口 观察 护理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1]。引起本病的肠道病毒达20余种,以柯萨奇A16和EV71型最常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途经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l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我科于2011年1月10日至2011年4月10日共收治146例,通过对患儿的临床观察与护理,146例手足口病患几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均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88例,女58例,年龄最大11岁,最5个月,手足、口腔、肛周出现丘疹,疱疹为圆形或椭圆形。基底部绕有红晕,无痒感。体温37℃~40℃。合并脑炎者12例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所有病人均给予抗炎、抗病毒支持对症治疗.住院时间平均6天。

2 护理措施

2.1 消毒隔离。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切接触传染,一旦确诊即将患儿 隔离,安置在空气流通、洁净、温度适宜的房间[2]。同一病种可同居一室,房问每天紫外线照射消毒1小时,待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皮疹基本消退和水泡结痂脱落可解除隔离。患儿用过的物品可用含氯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在阳光下爆晒。

2.2 心理护理。根据患儿的性格特点,做好心理护理。用温和的态度,爱护体贴患儿,消除患儿的陌生感和恐惧感,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哭闹,同时护士在进行输液或抽血穿刺时,要提高穿刺成功率,避免多次穿刺。争取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2.3 发热护理。患儿体温多为低热或中等热度,应叮嘱其多饮水,减少衣物。

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定时测量体温,体温≥38.5℃时,遵医嘱予药物退热或冰袋等物理降温。

2.4 皮肤护理 。家长发现手足口病症状时,要尽早带孩子到医院诊治,每晚用温水给患儿洗澡,禁用肥皂和沐浴露。并更换柔软的棉质内衣,穿长袖衣裤。患儿的粪便应马上进行处理,便盆、衣裤要及时注意消毒,保护手、足部的皮肤及被服清洁,避免污染破溃的皮疹,勤给患儿洗手、剪指甲,以防抓破皮疹造成皮肤感染。

2.5 口腔护理与饮食。口腔护理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并促溃疡面愈合。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给患儿漱口l对不会漱口的患儿,可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对于口腔溃疡症状相对严重者,应根据医嘱适度采取药物治疗。此时,宜给患儿进食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切忌食用冰冷、辛辣、成、酸等刺激性食物。对于因口腔溃疡疼痛拒食、拒食而造成脱水、酸中毒者,要给予补液,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3]。同时多饮温开水,患儿卧床休息一周。

2.6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具有侵害脑和心脏的特性,可引起脑膜炎,心肌炎等。因此,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发现患儿有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面色苍白、哭闹不安等应引起重视,同时注意观察患儿有无呼吸急促、胸闷等,及时发现并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

3 预防

手足口病是一种多病毒、多传播途径的急性传染病,既可治、可控,又可预防。其预防措施主要在于治疗、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做好卫生宣传工作,加强幼儿园、学校的预防保健意识和消毒隔离措施。发现患者立即隔离治疗,一般患者居家隔离治疗2周,病情较重者住院隔离治疗。流行期间易感者避免出入公共场异所,勤洗手,玩具餐具定期消毒,不喝生水,勤开窗通风,意患儿的营养休息,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有接触史者给予板蓝根冲剂、大青叶合剂等口服,可能有一定预防效果。

4 讨论

手足口病是临床常见的婴幼儿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快的特点。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以对症治疗和护理为主。临床实践证明,加强消毒隔离和健康教育,能有效阻断手足口病的传播,严密观察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及合理有效的口腔皮肤、饮食等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对手足口病的治疗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汤卫兰.手足口病68例护理体会.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7,l(5):57.

篇8

关键词:口腔科 护士 职业防护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b)-0224-02

口腔科与普通的科室不同,其诊疗环境及诊疗过程都具有其特殊性。

口腔科作为医院交叉感染管理的重要科室,也是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口腔科存在着许多器械,其中不乏尖锐器械,如探针、针筒等,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唾液,污染比较严重,口腔科护士在消毒工作中,需要进行回收器械、清洗及消毒灭菌工作,而尖锐的污染的器械对护士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同时,消毒灭菌不彻底直接造成院内感染和疾病的传播。2005年,我国就出台了《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12年WS卫生行业强制性标准《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技术规范》。为了加强院内感染管理,我们针对性地制定了切实的管理防护措施,并且认真严格执行,强化自我防护意识,从而在最高程度的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1 口腔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口腔科在诊疗过程中,病人多,操作一般都在口内进行,器械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或唾液,或间接通过飞溅的唾液、血液及气雾中的微生物等级,使口腔科护士成为易感人群。其次,在口腔科护士的工作过程中,经常接触一些有毒物质,如甲醛,戊二醛等。现代化的设备、高科技如激光,微波等的广泛应用,又带来了新的危害。

1.1 生物因素

(1)临床最常见的是病毒感染,目前最为重视的是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口腔科护士在器械整理、清理、消毒过程中极易被锐器划伤,据统计护士在针刺伤中占80%,因血源性传染污染的针头刺伤占60%。临床上80%以上的护士都有被针刺伤的经历,针刺伤时只需0.004ML带有乙肝病毒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3]

(2)细菌也是重要的致病菌,存在于唾液、血液等分泌液中,通过呼吸道、皮肤等传染护士。

1.2 化学因素

口腔科室中常用的过氧乙酸、含氯消毒液、戊二醛等的使用都会引起工作人员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从而造成损伤。

1.3 物理因素

针刺损伤最为常见,其危害不仅限于针刺损伤本身,还可以传播疾病。其它还包括辐射,包括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1.4 心理因素

主要为精神紧张、压力大。由于口腔科诊疗过程的特殊性,护士还要进行诊疗护理,每天面对大量的牙病病人,咨询、接诊、安排病人,准备器械、材料,协调医生和病人间的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再加上急诊、重症病人,极易造成口腔科护的生理、心理压力,这就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的态度,小心谨慎地进行各项操作。

2 口腔器械的清洗

口腔科的器械情况,新的理念就是清洗要比无菌更重要。如果没有较好的清洗,就谈不上有好的无菌质量。清洗的主要注意事项:手工清洗时水温宜在15 ℃~30 ℃,去除干涸的污渍应先用酶清洗剂浸泡,再进行清洗等操作。刷洗操作应在水面下进行,防止气溶胶,管腔器械应用压力水枪冲洗。可拆卸部分应拆后清洗。不应使用钢丝球类用具和去污粉等用品。应选用相匹配的刷洗用具、用品,避免器械磨损。器械常规清洗流程:冲洗—洗涤—漂洗—除锈—漂洗—消毒——干燥。

3 诊疗过程的护理配合

口腔科门诊诊疗过程中,医生需要护士在椅旁进行协助配合,包括取递器械,帮助医生调制各种材料,保证诊疗的最佳疗效;同时,护士也需要掌握行为管理在口腔诊疗的作用,针对病人特点,包括儿童、老人等,帮助医生一起高质量完成诊疗工作。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具备责任心、虚心、耐心、爱心,换位思考,多为病人考虑,勤思考、勤观察,切实解决病人的实际问题。

3.1 方法和措施

针对以上各类因素,这就要求口腔护士在工作中应着装整齐,戴工作帽,双手操作时需戴口罩,需要时戴防护面具或护目镜。熟练掌握各类器械的安装使用及拆卸,运用合理、科学的操作方法。在清洗、整理、消毒过程中应围好防水围裙、护袖,戴口罩,锐利器械放置时,应把尖锐的一头放一边,扩大针、扩大锉单独分拣,分别消毒.如在工作中不慎被锐利器械刺伤,应立即向离心方向挤压伤口,使血液流出,清洗伤口,流水冲洗5分钟,擦消毒剂,最后上报主管部门,根据情况注射免疫球蛋白或疫苗.诊疗室每日用紫外线消毒30 min,紫外线灯管距地面距离1.5~2.0 m,杀菌率可达81.67%[4]。

在平时工作中,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断学习,掌握治疗步骤以更有效的配合医生进行诊治工作,增强责任心,劳逸结合,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这样即可得到最佳的效果,从而得到成就感,身心愉悦,更有利于将来不断完善自己的工作。

4 结语

护理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护士经常暴露在各种有害因素中,通过对口腔科的工作性质,我们讨论了口腔门诊护士工作的特点,对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损伤的发生,可以保护自己,远离疾病,更好地保证我们的身心健康,更好地服务人民大众。

参考文献

[1] Do AN,Ciesielski CA,Melter RP,at el.Occupationally acquired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infection;national case surveillance data during 20 years of the HIV epidemic in the united states[J].Infect Control Epideidemial 2003,24(2):86-96.

[2] [3]卢爱工,李莉莉,刘东水,等.口腔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6:16-19.

篇9

2017年口腔科护士上半年工作总结以及下半年工作计划【1】 时光飞逝,转眼间来到XXX工作已半年有余了,在护士长及主任的正确领导下,在同事的密切配合和支持下,我坚持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踏踏实实的做好护理工作,认真完成本职工作任务,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恪守护士的职责和义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刚入行不久的口腔科护士,我无愧于护士的称谓。

过去的半年里,虽然我只是一名小小的普普通通的护士,但在我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是用心对待我所能接触的每一个病人!在我的字典里,永远没有贫富贵贱之分,我用心善待来到我们这里的每一个人,付出我的热情和能量,真正做到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每一句温侬软语,每一声亲切的问候,每一次精心的治疗,每一个微笑,无不饱含我的心意。护士工作虽然琐碎虽然平常虽然平淡,但有时我真的很为自己骄傲,很享受白衣天使这个无上光荣的称谓。

我的双手我的微笑我的善待让这个世界温暖!虽然他们不能记忆我的名字,虽然他们不知道我的付出,虽然他们不了解我的辛苦,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所以我很快乐!

人总是在不断成熟与长大,如果说昨天的自己还有那么些浮躁那么些飘摇,那今天的自己则更加成熟更加稳健,对护理工作也有了崭新的诠释,更加明白自己的职责和重担,也能更好更用心地为每一个病人服务。口腔护士在过去的半年中,我感谢每一位和我共事的同事,感谢每一位教导我的老师。感谢你们的善待,感谢和你们有这样相逢相知相处的缘分,感谢你们的善良和美好,感谢你们让我生活在这样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希望明年,我们仍然能够并肩作战,共同迎来更加美好的生活,共同去创造一个更加灿烂的未来!

2017年口腔科护士上半年工作总结以及下半年工作计划【2】 2xxx年上半年门诊口腔科的护理工作在部、科领导及总护士长的领导下,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都不断提高。门诊口腔护理组本着提高技术操作,提高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不断开拓创新,推行标准年高标准的护理原则,深化专科护理教育,以病人为中心的展开优质护理服务,圆满完成了口腔科门诊的各项护理工作数质量指标。

一、上半年口腔门诊共接诊、分诊、配合诊治患者69642人次,配合种植手术139例,配合门诊牙周手术120台,正畸支抗49例,植骨4例。科室加大器械消毒供应周转,严格各项感染检测,共消毒各类器械、手术包119726次,提高了无菌物品的使用效率,并进一步规范了无菌用品和各项操作,在护理部和外科临床部的检查中各项指标均达标。

二、科室在每周一中午开展学术讲座,讲解临床疑难病例和专科知识,要求全科医护人员参加,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加全科讲课,既提高临床医疗配合水平,又帮助解决了临床常见的疑难杂症,提高了大家的基础理论知识水平。

三、要求口腔助理人员加强学习,提高沟通能力,做好各项交流培训,提高配合效率,提高工作质量,加大了护理服务质量培训力度,组织全体人员参加了服务礼仪培训、开展了幻灯讲课竞赛,提升了护理配合人员的专科知识和讲课技能,加强医护、护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强了为病人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预防和处理不良事件的能力,实现了护理服务零投诉、零纠纷。

四、加强专科理论和操作技术的学习,请专科主任为护士授课,讲解口腔科的专科知识,组织参加新技术新业务的学习,同时加强临床带教工作,定期更新带教培训大纲,讲授新知识新技术的配合工作技巧,提高了工作质量。

五、加强诊前辅导教育,特别是针对九诊室老年首长和儿童牙科小朋友及家长要求较高等情况,加大了诊前健康教育力度。征求病人的意见并进行了多次讨论,修正补充了诊前辅导教育手册内容,耐心做好讲解,帮助病人就诊前了解整个就医过程和注意事项,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受到病人的好评,同时也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六、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以标准年高标准为契机,认真学习有关规章制度,对各个诊室的物品进行了统一布局,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加强了模型检查登记情况,并集中登记保管,确保安全,美化了诊室环境。

七、根据口腔科各专科的护理特色,组织有经验的口腔助理人员编写了护理专科专病工作流程,规范了从接诊患者到诊疗结束的全过程,并不断进行修正,使口腔护理更加路径化、规范化。

八、器械的消毒管理:继续严格按照口腔器械的消毒灭菌要求进行各类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对破旧的器械和器械盘进行了更新,加强了器械消毒效果的检测,确保了医疗安全,杜绝了交叉感染的发生。

九、护理教学:共带教实习口腔助理25名,护理部实习生1名,针对口腔门诊专业特点,对实习生合理排班轮转,使之尽快全方位掌握各诊室操作技术和专业特点,同时对新近留科的9名口腔助理加大培养力度,实行口腔助理各诊室半年一转科的轮转制度,全面加强了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和护理配合能力。同时对科室人员和实习学员更新了讲课内容,并制作了讲课幻灯,受到实习学员好评。

十、举办会议:今年1月25日,承办了第一届综合医院口腔科护理学术年会,并邀请北京护理会主任、副主任及北京市的全体口腔护士长参加,并由老年口腔专家做了精彩的讲座,王建荣主任做了精彩的讲话,为全国口腔护理界工作的开展和技术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同时协助科室做好了世界美容大会、全国老年口腔会、修复会和全军口腔会等重大会议的筹办、协调、会务等工作并组织编排了精彩的节目。

未完成的工作:拟与医学工程中心共同设计制作的气枪消毒保护膜,此项为今年门诊口腔消毒成本节约的一项创新,因为材料质地问题,未能制作出来,在下半年的工作中将做进一步研究。

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因为诊室较多,人员分散,跟班了解情况不能完全暴露各诊室存在的问题。在细致和死角方面还存在检查的疏漏等。

在下半年的工作中,我们将根据专科特点和护士的配备情况,进一步加强专科技能和服务水平,组织大家学习专科理论和四手操作配合技术,为医生提供优质的护理配合,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争取科研论文的发表。加强候诊区域和诊室的管理,为患者和工作人员提供更温馨舒适的就诊和工作环境。

2017年口腔科护士上半年工作总结以及下半年工作计划【3】 一、负责口腔科开诊治疗前后的准备工作。

二、协助医生进行口腔手术、洗牙、处置等。

三、负责口腔科整洁、安静,维持就诊秩序,在诊疗期间,做好口腔科的卫生宣教。

四、按要求做好口腔科消毒隔离工作,防止感染事故的发生。

五、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格查对制度,做好交接-班,严防差错事故。

六、负责领娶保管科内药物,器械保养口腔治疗椅及其他物品。

七、经常观察口腔科内就诊病人,发现异常要立即报告当班医生,配合处理。

岗位工作表准:

1热爱护理工作,态度和蔼,工作积极主动

2熟练掌握护理技术,

岗位任职条件: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本中心各项规章制度,

篇10

[关键词] 护理管理;口腔医院;医院感染;门诊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4(c)-0167-03

医院感染是与医院的建立相依并存的世界性问题。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各种新的诊疗技术、抗菌药物以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病原微生物类型的不断演变,医院感染已成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所面临的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已成为评价医护质量和医院管理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1]。

医院感染能明显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延误患者康复时间,给个人、家庭、医院和社会造成严重的损伤。不断有关于医院感染的严重事件的发生的报道,这些感染事件给患者和医院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口腔是人体的四大菌库之一,是一个复杂完整的生态系统[2]。口腔专科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与综合医院有着许多共同性,但更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随着医院感染日益被重视,口腔科的医院感染管理成为重点,做为口腔专科医院的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贯穿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每个环节。所以,加强护理管理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口腔医院的特点

1.1 口腔医院的特点

口腔专科医院有着大门诊、小病房的特点[3]。门诊患者多,儿童和老年患者较多。口腔疾病的诊治基本上都是在口腔内进行和完成的。口腔医院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主要来自于患者口腔中的唾液、分泌物、血液及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如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它们可以直接污染各种设备、器械以及医护人员的手等。

2 口腔医院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2.1 空气介导的交叉感染

在进行口腔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各种器械和物品,牙钻、洁牙机在高速旋转工作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沫、气雾和气溶胶,这些带有大量病原微生物的气沫、气雾和气溶胶对诊室内的空气、物体表面造成污染,还可以通过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口、眼、鼻黏膜及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内,从而引起医护之间、医患之间以及患者与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2.2 口腔医疗设备介导的交叉感染

2.2.1 口腔手机、三用枪介导的交叉感染 口腔综合治疗台内部管道系统复杂,与连接在其上的手机、三用枪等一起组成了口腔的基本治疗单位。当综合治疗台、手机停止转动的一刹那,手机头部的空气呈现负压的状态,该状态已经Ojajavi等实验研究证实。这种负压状态可导致患者口腔内的血液、分泌物吸入手机内部的水、气管道系统和死腔,病原微生物会在管腔壁生长繁殖形成菌落。同理,用于冲洗口腔和干燥牙体表面及窝洞的三用枪也会产生回吸现象。由于手机、三用枪是有腔器械,而且管腔细小,不易清洗。若处理不当,再次使用时回吸物质就可能随着转动喷出的水雾进入另一患者的口腔,造成交叉感染[4]。

2.2.2 其他口腔治疗装置介导的交叉感染 随着口腔医学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的诊疗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各种口腔治疗装置配备越来越多元化,如高频电刀、牙髓活力测定器、光固化机等均要进入到患者的口腔内进行操作,常在短时间内反复为多个患者使用。若无全面的规范的操作性强的控制污染的措施,将会成为介导交叉感染的传播媒介。

2.3 口腔材料、药物使用过程中介导的交叉感染

口腔的各种疾病在治疗过程中,经常会用到口腔的各种材料和药物,如口腔内科在治疗牙髓炎、龋病等常会使用安抚镇痛、窝洞消毒、盖髓、失活、干髓、根管消毒等药物。但这些药物每个患者的用量并不大,常常很多患者共同使用这些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反复取拿并与其他药物混合在一起调拌,在操作过程中若操作不规范,稍有不慎,极易成为交叉感染的介导。

2.4 口腔印模、模型介导的交叉感染

口腔修复、正畸科的患者,口腔印模直接接触了患者口腔内的唾液甚至血液,表面有很多微生物,包括某些致病菌,若口腔印模未经消毒处理即灌注模型,则很容易在技工室工作人员、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发生交叉感染。

3 护理管理在口腔医院门诊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3.1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组织

护理部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指导下,组织医院护理系统中相关人员成立预防医院感染的管理小组。科室护士长是每一个科室的负责人,管理小组针对医院实际情况,制定近远期工作计划并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切实可行的预防医院感染的工作计划是做好医院感染护理管理的第一步。管理小组要通过定期对各科室进行检查、随时抽查以及深入一线等途径,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并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或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使医院感染的各项预防措施持续处于良好的状态。

3.2 提高全体护理人员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加强培训力度

有针对性地专业培训和教育是做好医院感染的基础。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对护理人员不断地进行消毒、灭菌、隔离技术等的培训和教育;选派骨干护士参加有关的医院感染培训班;对新进护理人员进行关于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医疗机构口腔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以及关于消毒供应室的“两规一标”,不断强化和提高护理人员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在护理工作中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性,在进行操作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严防交叉感染的发生[5]。

3.3 诊室环境管理

保持各诊室的空气流通,自然通风,尤其在使用空调时,更要注意诊室的通风,保持室内的空气新鲜,以减少空气中各种微生物的含量。每日诊疗结束后,用含氯消毒液刷洗痰盂、擦拭台面、有薄膜覆盖的物体及时更换薄膜,湿拭清洁地面,遇污染时用含氯消毒液及时清洁地面,用臭氧或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减少细菌存留造成的污染。

3.4 在诊治患者时要做到“六个一”

口腔疾病的诊治基本上都是在口腔内进行和完成的,接触到患者口腔中的分泌物、血液及大量的病原微生物。所以,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交叉感染,在对患者进行诊治时,对每个患者都应做到“六个一”,即一套检查盘、一副或多副手套、一支或多支手机、一套小器械、一套隔离膜、一杯消毒液。

3.5 四手操作

是在口腔疾病的诊治过程中,通过医护人员四只手同时为患者进行各项操作,平稳而迅速地传递所用器械、材料,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手段。

3.6 正确洗手

洗手是最简单、最有效、最重要的预防感染扩散的措施,仅此一项措施,就可以使医院感染率下降50%[6]。因此,在进行操作前后都应做好手的卫生,应正确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拭双手[7]。洗手可以清除手上的微生物、切断通过手进行传播,每一诊室或每一诊疗椅位,均应设洗手池,要求其位置便于医护人员使用。水龙头采用非手触式,即使用脚、肘、膝操作开关或感应开关。使用医用洗手液,擦手巾必须清洁干燥,一人一用,最好是使用一次性擦手巾。洗手方法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要求进行。

3.7 个人防护

强化医护人员个人防护的意识,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即在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时,均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规范着装,正确使用防护用具,在为患者治疗,特别是开髓、洁牙时要戴面罩或眼罩,对治疗中患者的双眼也应给与保护。在做牙体治疗时使用橡皮障,可以有效地减少唾液、血液而形成的污染气雾,同时也可以防止治疗中对口腔黏膜组织的创伤和继发出血。标准预防强调的是双向防护,既可以防止病原菌从医护人员传播给患者,也可以防止患者把病原菌传播给医护人员。在口腔诊治过程中,医护人员和患者距离极近,如果医护人员的无菌观念及防护意识不强,则大大增加了感染的可能性[8]。

3.8 口腔器械的消毒灭菌

对使用后的器械,严格按照《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规定,根据口腔诊疗器械的危险程度及材质特点,选择适宜的消毒或灭菌方法。口腔器械种类多、形态大小不一、材质各异。如钻针短小,前端为多层次锯齿状,不易清洁干净;如手机,精密度高,为有腔器械,有水、气道管腔系统,手工无法清洗干净。口腔器械使用频繁,被血液、唾液、炎性坏死组织等污染的机会多,必须严格消毒或灭菌。对进入患者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对接触患者伤口、血液、破损黏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器械,包括手机、车针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水平;对接触患者完整皮肤、黏膜的器械,包括口镜、印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水平;对接触患者的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前必须消毒。本院对重复性的医疗器械,均在使用后由消毒供应室统一回收、处理。

3.9 维持就诊秩序,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

护士是医院内健康教育的主力军,每一项护理操作、每一条规章制度都应该向患者做必要的宣传教育,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治疗后的注意事项以及预约复诊时间等,都应该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宣传教育,以使患者能更好地治疗和预防疾病。同时,管理好患者、维持诊室良好的环境和秩序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之一。

3.10 医疗废物的管理

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也是预防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点,是护理管理的一部分。严格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储存等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加大对保洁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组织他们学习《医疗废物处理条例》以及关于医疗废物、职业防护的相关知识,严格做到医疗废物分类放置、及时清运,并在工作中做好防护措施。

3.11 监督及监测

配合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及时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协助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消毒灭菌效果、环境卫生学等的监测,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科室,进行整改或改进。

3.12 加强重点部门的管理

口腔科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对于口腔专科医院,每一个科室都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其中消毒供应室又是管理中的重中之重。要对消毒供应室加强监督检查,规范用物处置流程,提高消毒供应室人员的意识和素质,对消毒灭菌物品按规定进行各项监测,保证全院消毒灭菌物品的供给。

清洁、消毒、灭菌、隔离技术等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手段,而这些技术措施都离不开护士的护理操作。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涉及医院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各项工作,护理工作贯穿了预防医院感染的各个环节。因此,护理管理工作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小寒,尚少梅. 基础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67.

[2] 赵佛容. 口腔护理学[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203.

[3] 吴红梅,陆金星.规范化管理在口腔专科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2010,8(8):2037-2038.

[4] 郭敬珍,沈迈旗. 加强口腔科消毒灭菌的规范管理[J]. 中国学杂志,2004,21(1):76-78.

[5] 陈茜,彭丽娥,宋军燕,等. 综合性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 海南医学,2012,23(8):135.

[6] 钟秀玲,程棣研. 现代医院感染护理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107.

[7] 赵中,何惠明,唐金梅. 综合性医院2011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与对策[J]. 中国当代医药,2012,6(19):14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