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规划原则范文
时间:2024-03-27 17:58: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物流规划原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记者:新近的《四川省留学回国人员工作“十一五”规划》在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尤其是高层次海外留学人才为川服务方面力度很大,请您谈谈《规划》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黄泽云:海外留学人员是我国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宝贵财富。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确立了人才强省战略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指导思想,通过增设专门服务机构,改善政策环境、构建服务平台、畅通服务渠道、加快成果转化等措施,大力加强海外留学人才吸引与稳定工作,极大地调动了留学人员来川工作,创业和服务的热情。至“十五”期末,四川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4.7万余人,留学来川人员约1.5万人。目前,我省留学回国人员队伍已逐步发展壮大,是我省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留学人员承担了各级各类重点科研项目,成为推动我省学科建设和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但我省留学回国人员工作仍面临回归率较低,科技成果转化不充分和政策落实不完全到位等问题。为此,根据国家人事部《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十一五”规划》我们在广泛征求十多家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厅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本《规划》。
记者:请问《规划》为未来5年四川留学回国人员工作确立了怎样的框架?
黄泽云: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我们在《规划》中确立了“以改善环境为基础,以吸引高层次留学人才来川工作、创业和服务为重点,用好现有人才,引进紧缺人才”的指导思想和“坚持回川工作与为川服务相结合、来去自由与引用并重相结合,全面吸引与重点引进相结合、政策引导与市场配置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引进与使用相结合”等六大原则,使留学四川人员在量上扩大的同时,加强针对性,有重点地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使留学四川人员在质上也有大的提高。只要是有利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愿意为川服务,不论方式如何,我们都乐意为其提供便利条件,让其创业顺心,发展安心,留下舒心。未来5年,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省留学回国人员工作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构建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符合留学人员特点的引才机制,形成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充满生机活力的留学回国人员工作新格局,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为全面做好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十一五”期间,留学回国人员新增人数力争达到3000人。
记者:我们注意到《规划》的一个最大亮点是,首次提出了四川将实施高层次海外人才引进工程。请您介绍一下这个工程的具体内容?
黄泽云:引进高层次留学人才是提高我省综合竞争力和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制定实施“12351”高层次海外留学人才引进工程,是《规划》的一个亮点,也是“十一五”期间我省留学回国人员工作的重点所在。即按照我省推进“四个跨越”(即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要求,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实际,依托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引进100名左右海外技术拔尖人才;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引进20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优秀留学人才:围绕四川省工业发展重点,引进300名左右七大支柱产业发展急需的,具有特殊技能的专门人才:鼓励省内相关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术带头人等科研岗位通过公开招聘,重点引进50名海外学术领军人才;结合“天府英才工程”的实施,吸引1000名左右海外留学人才来川创业。
记者:请问《规划》提出的鼓励留学人员来川创新创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黄泽云:近年来,我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留学人员来川创业。截止2005年底,我省留学人员创业园先后引进266名留学人员创办企业206家,转化科技成果350余项,累计实现产值46.2亿元,培育出了亚联、凯路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留学人员企业。“十一五”期间,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吸引留学人员来川创业的政策措施,强化留学人员的创新主体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他们以资金,专利,科研成果等八股方式创办企业重点扶持50家前景较好、发展较快,竞争力强的企业做大做强运用留学人员科技项目择优资助等手段,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强对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宏观指导与服务,探索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的新模式,创建专业性强,特色突出的留学人员创业园:加强创新创业人才载体建设,盘活人才优势资源,充分发挥留学人员创业园,专家服务基地和省留学人员联谊会作用,组织留学人员以学术交流、技术合作、信息咨询,创办企业等方式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篇2
农产品是指来自农业初级产品,即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中将农产品物流定义为:农产品物流即农业销售物流,是指由于农产品的销售而引起的农产品在供方与需方之间的实体流动。其中包括为销售农产品实行的运输和储存,为满足农产品的消费需要实施的流通加工等活动。笔者认为,农产品物流是指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对农产品进行包装、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一系列活动,从而实现农产品增值和流动的过程。农产品物流具体包括:粮食作物物流、经济作物物流、畜产品物流、水产品物流、林产品物流和其他农产品物流。
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农产品商品转化率低,物流成本高;农产品流通环节过多,批发市场功能不健全;农产品流通信息不畅,信息化手段不能适应需要,流通手段陈旧,效率低,交易方式落后;物流技术水平低,物流设施手段相对落后;农产品附加值低。推进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对策:加强对农产品物流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大对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建立农产品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积极运用多种现代营销手段;培育和壮大农产品物流企业主体;勇于自主创新,加强农产品物流人才的培养等。
物流园区与农产品物流园区概况
目前,物流园区在国内外还没有统一定义,物流园区最早出现在日本东京,又称物流团地,是一家或多家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功能的物流集结点。
农产品物流园区是指由分布相对集中的多个农产品物流组织和物流设施,以及服务功能不同的专业化农产品物流及加工企业等构成的,能实现农产品物流规模化、功能化的专门从事农产品物流服务的物流组织区域。农产品物流园区是农产品供应链上集聚众多农产品物流企业的大型物流节点,可以提供基本物流服务、相关配套服务和增值服务,通过园区的协作功能,能够达到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提升农产品企业竞争力、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保护城市环境的目的。
根据农产品物流链的完善程度可将农产品物流园区分为两类:完整链农产品物流园区和缺环的农产品物流园区。农产品物流园区的特点是:以农产品销售市场为营销导向,以农产品生产基地为基础,以农产品加工增值为核心内容,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等。农产品物流园区主要具有两大功能,即农产品物流组织的管理功能和经济开发功能。农产品物流组织的管理功能主要是物流服务组织管理功能与物流运作管理功能。农产品物流园区的经济开发功能分为两个方面,即物流基础设施项目的经济开发功能和完善的农产品物流服务所支持的经济开发功能。
浅谈农产品物流园区规划建设
农产品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必要性:有助于实现集约化管理和规模经济效益;有助于形成和发展农产品物流网络、实现绿色物流;有助于缩短农产品物流时间,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助于缓解交通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改善投资环境、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选择农产品物流园区应坚持的原则有适应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适度原则,结构合理性原则。其中,在物流园区的选址过程中,应遵循以便利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协调性原则、战略性原则、低碳环保原则等。
篇3
货运计划的管理原则的重要性:
1、物流的涉及面非常广泛,需要有共同遵循的规划。
2、物流过程本身存在“背反”现象,需要有规划的协调。
3、物流领域容易出现更严重的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现象,需要有规划的制约。
4、物流领域的建设投资,尤其是基础建设的投资规模巨大,需要有规划的引导。
5、要跨越低水平的发展阶段,实现我国物流跨越式的发展,需要有规划的指导。
篇4
最初的一个月,常常憧憬着无数的期盼与梦想;新生的一个月,往往蓄积着无穷的幻想与力量。但既然是初始的开端,势必需要或长或短的等待,当然,我指的不是消极的等待,而是主动出击、积极应对、灵活有度、张弛有力。
环境的变化,或多或少会影响到人的思想和行为,“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局面正是我目前面临的真实写照。“生存与发展”的课题正一步一步走来,而我将要探讨的“先生存,后发展,在生存中求发展,在发展中稳定生存”的理念也正迎合了目前的社会实际。
也许,有人会问,这一个月你都为公司做了些什么?如果公司对新员工的任职要求是“上岗即见效益”的话,那么,我想我的表现实不理想,甚是平庸。当然,这只是我虚构的一个极端假象,在此,不再妄加篇幅,下面的内容,我将对该月在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略叙一二,不恰之处,敬请宽正。
在物流一词遍及国内外各大名家名作之时,物流产业也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蓬勃发展。焦作,作为我国的内陆城市,虽不具经济特区之天时,不及沿海城市之地利,但焦作却有传统工业经济之基础支撑,亦是农业大省之重要部分,更是晋煤外运必经之心腹所在。这些独特的优势,均为焦作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既然要发展现代物流业,自然离不开物流规划的指导。谋一事,规划先行。既要将物流规划结合焦作实情,又要使物流规划指导现代物流业发展实践;既要让物流规划理论性强,又要让规划可操作性易。本人认为,在制定物流规划之前,首先还得明白为什么要制定物流规划;政府作为物流规划的主体,应该从什么角度去制定物流规划;物流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其他产业规划之间的关系;物流发展模式和商业发展模式之间的关系;发展现代物流业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目前,物流规划正处于最初调研阶段,本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工作原则,市物流办各领导对调研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一方面积极联系市内各大工商企业配合调研工作,另一方面主动编制和散发物流资讯,全力营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的工作气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市发改委和物流办的领导下,在各成员单位积极配合和工作人员的努力下,物流规划必定会取得圆满成效。
篇5
关键词 :配送中心;影响因素;方法
1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研究背景
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配送中心的建设, 国家政策的出台推动了现代配送中心的建设进程。国内许多行业部门纷纷建立配送中心,对于配送中心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由于人们对物流配送中心的重要性认识的提高,近年来我国交通、铁路、邮电等各行业以及企业均开始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然而由于缺乏合理的综合规划,加上各种运输方式的行政分割,以及在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规模、投资方案等方面无系统的决策,导致我国物流市场出现严重的混乱,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随着我国物流市场的放开,国外物流企业的进入,我国物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在这种形势下,对于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改造己经不得不进行合理的规划,尤其是初期对于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研究。
2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研究意义
配送中心作为物流网络的节点,其合理选址不仅影响到配送中心本身的运营成本、运营绩效、竞争战略和未来的发展,而且还影响到配送中心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分销商或零售商的物流成本、以及物流战略和竞争战略,甚至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
本论文通过对配送中心选址及相关问题分析,从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和补充了配送中心选址研究。
3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原则
(1)适应性原则。配送中心的选址必须与国家以及省市的区域经济发展方针、政策相适应,与国家物流资源分布和需求分布相适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2)协调性原则。配送中心的选址应将国家的物流网络作为一个大系统来考虑,使配送中心的设施设备在地域分布、物流作业生产力、技术水平等方面互相协调。
(3)经济性原则。有关选址的费用,主要包括建设费用以及经营费用两个部分,配送中心的选址定在市区还是郊区,其未来物流辅助设施的建设规模以及建设费用、物流运输费用等是不同的。
(4)战略性原则。配送中心的选址,应具有战略眼光。一是要考虑全局,二是要考虑长远。
4 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
4.1 配送中心选址的宏观影响因素
宏观因素主要指一个国家的政权是否稳定、法制是否健全、是否存在贸易禁运政策等,这些因素是无法量化的指标,主要依靠企业的主观评价。
宏观的经济环境、企业所处行业的政策环境以及地方政府的优惠措施等都是企业在配送中心选址时需要分析的宏观环境因素。国家整体的经济环境对企业决策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若国家整体的经济环境令人堪忧,那么企业在这样的大经济环境下继续扩张业务,扩大现有的配送体系不是一种明智之举。行业优惠政策和地方政府的优惠措施是企业经营所面临的重要外部环境之一,企业的经营决策应该是与整个行业的政策相一致的,这样企业在上级审批等多个环节才不会耽误时间,也不会受到过多导致决策丧失时效性的障碍。企业应该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所给予的优惠措施,在企业用地价格、税收的减免、贷款利息补贴等多方面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4.2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微观影响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气象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地形条件。
(2) 经营环境因素:经营环境,数量充足和素质较高的劳动力也是配送中心选择考虑的因素之一;客户分布,配送中心是为客户服务的,首先要考虑客户分布。配送中心通常设置在城市边缘地区;供应商分布,配送中心靠近供应商,对货源供给的可靠性高,库存可以减少;商品特性,经营不同类型商品的配送中心最好能分别布局在不同地域;物流费用,物流费用是配送中心选址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服务水平,服务水平是配送中心选址的考虑因素。
(3)基础设施状况因素:交通条件,特别是大宗物资的配送。配送中心必须具备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如紧临港口、交通主干道枢纽、铁路编组站或机场,有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相连接;公共设施状况,有充足的供电、供水、供热、供燃气的能力,并且地区周围要有污水、固体废物处理能力;地区或城市规划,必须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包括布局、用地,以及与其他行业规划的协调。
(4)社会环境因素:要充分考虑运输费用,新建设物流配送中心要使总的物流运输成本最小化,大多数物流配送中心选择接近物流服务需求地,以便缩短运输距离,降低费用;要能实现准时运送应保证客户在任何时候提出物流需求都能获得快速满意的服务;新建物流配送中心要能很好地适应货物的特性,经营不同类型货物的物流配送中心最好能分别布局在不同地域。
(5)其他因素:国土资源的利用、土地成本也是影响物流成本的重要因素。此外,配送中心的布局要兼顾区域与城市规划用地的其他要素;环境保护要求;火灾防范,不宜设在易散发火种的工业设施附近,也不宜选址居民住宅区。
配送中心选址规划作为物流系统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随着电子商务的产生和配送中心服务功能的延伸,现代配送中心选址需要考虑上述两方面产生的影响,以适应新环境建立配送中心的需要,进而更为有效的降低物流系统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徐贤浩,物流配送中心规划,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120—136
[2] 许胜余,物流配送中心管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65—72.
[3] 邬星根,仓储与配送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68—203
篇6
1 我国图书配送中心的现状
图书的整个流程可以分为出版与销售两个阶段。图书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统一管理下,由拥有图书出版和专有发行权的出版社出版发行。因此,上游的图书品种虽然很多,但来源一致。在图书发行渠道方面,现阶段从零阶到三阶多种层级分销结构并存,如图1所示。
在这样的结构下,图书供应链中各环节均有配送的业务需求,配送业务非常分散,但是大多数出版社和图书经销企业,并没有建设图书配送中心,采用的配送模式仍然是传统的“出版社—销售终端”或“出版社—批发市场—销售终端”的运输模式,使用传统的仓库作为中转站,这样的配送效率可想而知。近几年,也有部分省市的新华书店致力于仓储改造,进行物流现代化建设,但构筑在计划经济体系结构之上的传统新华书店物流网络体系只立足于其系统内的配送作业,难以承担图书流通市场的重任,面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市场庞大的需求,不得不进行调整和重构。另外,图书配送系统至今还没有采用“共同建设”、“共同配送”、“第三方物流配送”等先进的物流配送模式。图书物流配送中心存在规模偏小、统一配送率低、配送效率不高、功能不健全、管理粗放等问题。
目前,我国图书市场正处在转型变革时期,在向现代物流系统演进的过程中,图书物流系统的建设将面临着网络重新规划和流程再造的挑战。
2 图书配送中心的规划原则
2.1 系统化原则
图书配送中心的规划首先要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对图书配送过程中各方参与者进行系统分析并协调,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需要出版社、批发商到零售商等行业各方的参与,把配送中心运作的总目标与各方利益有机结合起来,使配送中心发挥最大的效能,从而使系统整体效益最优。
2.2 适用性原则
在进行图书配送中心规划时,要注意不同图书产品的流通渠道和物流特性各有不同。教材教辅类图书大多具有固有的流通渠道,周期也与其他图书不同,时间要求严格,要保证开学前送达,时效性强,短期流量集中,批量也大;一般图书的批发业务则属于高频度、小批量配送,流通快,主要涉及新品种,反向物流比例大;集团业务及网络销售配送则批次多、复本量小,涉及品种多,一般无反向物流。规划图书配送中心的规模、位置及功能时,应慎重考虑不同类别的配送特点,规划与图书的作业要求相适应的配送中心,才能获得较大的投资效益。
2.3 先进性原则
先进性原则是指规划的配送中心能够反映当前科学技术先进成果,在设计理念、主要技术性能、结构优化、操作条件、现代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具有技术上的先进性,适应先进的物流配送模式的运行。
2.4 低成本原则
我国图书的价格是图书直接成本的2~2.5倍,国外是4~6倍,加上终端打折成风,逆向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而图书流通领域可占据的成本并不高,因此,图书配送中心的建设应在适用的基础上对技术先进性与经济上的耗费进行全面考虑和权衡,作出合理的选择。
3 图书配送中心的规划设计
3.1 网络规划
现阶段,具备一定销售规模的图书卖场或网上书店都需要建立现代化的配送中心以支持企业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进行物流网络规划。根据渠道、门店及配送的经济性,图书配送中心可分为一级配送中心和二级配送中心。其中,一级配送中心就是区域配送中心,二级配送中心是具体实体书店或网店的配送中心。本文研究的是一级配送中心的设置。
从功能上看,一级配送中心有图书中盘的作用,起着沟通某一区域几百家出版社的发行和各种图书经销商、零售商的需求的纽带作用,因此,在网络规划选址上要从客户分布、交通条件、土地条件、自然条件等多因素综合考虑。
首先是客户分布。书店的客户群体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的地方或大城市,因此,配送中心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服务水平,应选在城市边缘接近客户分布的地区。第二,交通条件。交通条件是影响配送成本及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交通运输的便利性将直接影响配送的运输成本。因此,必须考虑距离车站的远近、道路状况、车站的性质、交通连接状况、搬运状况以及未来交通与邻近地区的发展状况等因素。选址应以重要的运输线路为主,以方便配送运输作业为基准进行。第三,土地条件。配送中心选址还要考虑土地与地形的限制。对于土地的使用,必须符合相关法规及城市规划的要求,尽量选在物流园区、经济开发区、图书批发市场等政府规划用地范围。第四,自然条件。图书对温度、湿度等自然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配送中心选址时,必须考虑备选地址的水文、温度、湿度等自然条件的限制。配送中心位置的选择,将显著影响实际营运的效率与成本,以及日后配送中心规模的扩充与发展,是关系配送中心生存发展的大事。企业在确定配送中心设置的位置方案时,必须认真进行内部和外部环境条件的综合分析与研究,并按适当步骤进行。
目前,全国各大城市都有自己的图书批发市场,比如北京“甜水园”、长沙“定王台”、深圳“八卦岭”、广州“建基路”等,建立区域配送中心,应该优先考虑这些地方。
篇7
这次我们特别邀请了北京启达乔泰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彦杰先生撰写系列文章,主要内容包括:生鲜食品加工物流中心规划设计程序、牛鲜食品加工物流中心规划设计准备、系统化设计、细部规划设计、工程图纸与工程项目划分等。
李彦杰先生具有丰富的低温物流中心规划设计经验,在祖国大陆及台湾地区参与的大型物流中心项目已近30个。
本讲座中涉及的生鲜食品是广义的,包括冷冻食品、冷藏食品。
冷冻食品的中心温度应保持在-18℃以下,并且将食品中所含93%以上的水分冻结成冰,以防止食品因存放时间过长而产生劣化情形,因此冷冻食品的保存期限大多可长达半年至一年之久。所以,凡经过处理后,将包装食品急速冷冻至-18℃以下的冻结状态的食品,称为冷冻食品。
冷藏食品应保持在7℃以下至冻结点以上,生鲜农畜水产品、调理食品、水果蔬菜、豆制品、面包快餐食品等,为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及品质,在制造、储运、销售过程中均需保持此温度,故称为冷藏食品。
由于生鲜食品在制造、储运、销售过程中均需要处于低温环境中,低温物流应运而生。低温物流包括原材料供应物流、食品工厂内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无论产品所有权转移多少次,均需依赖一系列能放置低温食品且符合低温标准的冷冻冷藏设备,以使食品在每一环节都能保证存放于最适合的低温环境中,确保食品品质安全及稳定。从生鲜食品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直至消费者手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有缺陷都将前功尽弃。
在本讲座中,我们将集生鲜食品加工与生鲜食品物流功能于一体的低温物流中心称之为生鲜食品加工物流中心。此类低温物流中心的职能包括生鲜食品加工、生鲜食品低温物流。
笔者经过参考文献,并根据多年的项目实施经验,将生鲜食品加工物流中心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产品分切加工及物流配送中心(如猪肉分切加工中心);
2.禽类产品屠宰加工及物流配送中心(如鸡鸭屠宰加工中心);
3.水产品加工及物流中心(如水产品鱼类加工中心);
4.蔬果加工及物流配送中心(如蔬果加工配送中心);
5.速冻食品加工及物流配送中心(如速冻水饺加工及配送中心);
6.中央厨房(连锁餐饮业或快餐业共同产成品及半成品加工配送的场所):
7.面包厂(连锁面包店共同生产面包及面包坯的加工配送场所);
8.其他涉及生鲜食品加工与物流的物流中心。
生鲜食品加工物流中心的主要特点是:
1.集生鲜食品加工与生鲜食品物流配送为一体,能有效缩短冷链环节,更容易控制生鲜食品的品质,降低生鲜食品质量出现问题的概率;
2.销售渠道一般为连锁店或相对较稳定的客源,更接近市场及消费者,以减少盲目生产的可能性;
3.产品较为单一,特色较为鲜明,且规模化生产;
4.一般为冷链企业产业链中各环节前向一体化(如屠宰厂、畜禽养殖厂、蔬果生产基地、食品厂)或是后向一体化(如连锁超市、连锁畜禽肉店、连锁餐馆、连锁面包店、快餐配送)的产物;
5.较多地表现为企业内的具有加工功能的低温物流中心,是企业竞争的结果。
本文以猪肉分切加工物流中心的规划设计为例进行低温物流中心规划设计的探讨。
一、规划设计准备阶段
1.确定规划设计目标
(1)确认未来生鲜食品加工中心的功能,明确加工中心的功能属性,以便在后期细部设计时能围绕其功能目标进行设计。
(2)确定未来生鲜食品加工中心的营运方式。
(3)确认未来生鲜食品加工中心的营运目标需求,具体包括:
①预估总投资预算;
②生鲜食品加工中心目标使用年限;
③生鲜食品加工中心最大产量及目标销售量;
④生鲜食品加工中心人力资源安排;
⑤目标投资回收期;
⑥其他。
2.基本资料收集
收集基本资料的目的是“把握现状”。通过对企业现状的把握,进一步明确企业对生鲜食品加工工作的需要量和企业对生鲜食品物流的需要量。
了解企业现有的加工及物流能力,同时综合考虑企业未来的经营目标,设计出更符合企业真正需要的、又不会造成投资不足或是投资浪费的生鲜食品加工中心,以降低企业在生鲜食品加工中心投资过程中因对未来需求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投资风险。
在基本资料收集过程中需要调查及掌握的资料包括:
(1)产品类别。包括产品的类别、目标产品方向等,例如,生鲜分切肉制品、生鲜蔬果、熟食肉制品、水产品、豆制品、面包蛋糕、速冻水饺、速冻面食等。明确产品类别,就可以在细部设计时,针对不同类别生鲜产品的加工工艺需求,进行不同的细部设计,以求尽可能在较长的时间内保证产品的品质、作业的便利性及高效率的加工作业能力。在产品类别的定位时,同一个生鲜食品加工中心不宜设置类别过多,也不宜类别差异性较大。因为差异性较大时,设施资源就很难达到统筹使用的状态,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2)具体产品。在已确认产品类别的基础上。对具体的目标产品要明确化。例如,生鲜分切肉制品一猪肉分切,原料为已屠宰好的白条猪(去头、去脚、去内脏之后),加工成最小至肉馅的一系列产品。只有产品明确化,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产品的加工工艺过程,在进行工艺设计时,更能接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细部环节,使设计的结果更加符合实际需要。
(3)目标深入群及配送半径。根据企业内部销售渠道情况,明确生鲜食品加工中心的下游客户,以便了解采购进货环节及加工物流配送出货环节的订单情况、产品批次情况、客户规模、配送范围,以便在规划设计时,对产品的物流属性有一个较为明确的体现,在场地、区域布局规划时能更多考虑此方面的因素,使物流在生鲜食品加工中心顺畅进行。
(4)产品最大及均衡产量目标。产量目标应建立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要制定得切合实际,不宜过大。目标产量过大的规划设计会使资源闲置,是一种浪费;也不能目标产量不足,会使产品供不应求,造成重复建设。
(5)人力资源与组织架构配置。明确人员结构在各作业环节中的配置。
(6)营运成本。包括:土地取得成本、建筑物建设成本、设备设施购建成本、人员成本、其他成本等。
(7)国家资产投资使用效率。明确土地、建筑物、设备的利用率。
(8)各作业环节及作业前置时间。采购、验收、
入库上架、领料、加工前置作业、加工、加工入库、拣货、分拨、装车、配送等作业环节,以及各环节的作业前置时间均需了解清楚。
(9)各作业环节的物流量情况。各作业环节的物流量,决定了该作业区域的配置及区域面积。
(10)预估总投资预算。在规划设计前应明确企业对生鲜食品加工中心的总投资预算情况,在设计及确立各项目标时,应综合考虑投入产出比,权衡投资的投资回报率及投资回收期。
3.基本资料分析
通过对基本资料的分析,明确:
(1)企业对加工能力的设计需求;
(2)企业生鲜产品原物料及成品的物流存量需求;
(3)企业生鲜产品原物料及成品的物流流量需求。
通过对基本资料的分析,确认企业的产品水平及物流服务水平,还可了解企业目前生鲜产品加工及物流服务存在的问题点,为进一步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二、系统化设计与评估阶段
1.系统化设计
(1)企业建设生鲜食品加工物流中心的出发点
(2)生鲜食品加工物流中心选址
物流中心的选址应充分考虑该中心的食品加工与物流的双重属性。在选址时,除价格因素外,还存在如下限制条件:
①土地所在地交通运输条件;
②地基基础条件;
③土地面积及容积率要求;
④自然环境;
⑤经济环境;
⑥相关政策法规条件;
⑦其他。
(3)建筑物及加工、物流设备规划
①生鲜食品加工物流中心朝向选择;
②物流中心建筑结构选择;
③物流中心地面处理方式选择;
④物流中心屋顶、侧壁规划;
⑤物流中心各区域面积、高度以及保温库板规划;
⑥物流中心码头区域规划;
⑦物流中心环场道路规划;
⑧物流中心主设备、设施规划;
⑨物流中心制冷系统规划与选择;
⑩物流中心其他辅助区域及房屋的规划。如电脑室、卫生间、更衣室、消毒室、工具室、制冷机、废弃物处理区、停车场等。
(4)生鲜食品加工物流中心整体布局
要明确物流中心各作业区域需求,比如:进货暂存区、原料冷藏及冷冻库、急冻库、解冻库、材料冷藏及冷冻库、一次加工作业区、二次加工作业区、缓冲区域、内包装作业区、外包装作业区、成品冷藏及冷冻库、分拣区、出货暂存区以及装载容器清洗区及暂存区等。在布局时要注意统筹规划原则、区域共用原则、多温层区分及控制原则、可扩展性原则。
另外,还要明确各区域的面积需求、温层需求、加工设备需求。
2.评估
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考量:
(1)方案投资预估与目标投资预算的比较。如果差异较大时,企业可能会放弃该方案。
(2)方案产量及物流量与目标产销量与物流服务水平的比较。评价方案对需求的满足程度。
(3)方案投资回报率与投资回收期是否在企业可接受的范围。
(4)多方案进行比较与选择。
三、细部规划与执行前段
篇8
一、工作目标
全面了解阳逻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客观分析阳逻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准确把握发展现代物流业所面临的机遇,借鉴发达地区物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科学编制阳逻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阳逻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方案,加快阳逻现代物流业发展。
二、指导原则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阳逻港口物流业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业主开发、统筹推进的原则,加大招商力度,培育市场主体,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
(三)以《阳逻新城总体规划》为指导,以现有物流企业发展规划为基础,依托市区已有研究成果,制定扶持政策,整合港口资源,完善配套设施,规范市场秩序,努力为阳逻现代物流业发展创造条件。
三、组织机构
(一)聘请吴玉梅、王炳炎为顾问。
(二)成立由区人民政府区长王世益任组长,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易晓、阳逻开发办副主任桂新民、阳逻开发办副主任兼阳逻街党工委书记魏久明、区发改委主任王建生任副组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区发改委、经贸委,区农业局、水务局、交通局、国土局(规划局)、科技局、统计局、广电局、粮食局,阳逻开发区财政分局、国土分局,阳逻开发办秘书处、发展研究处、招商处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阳逻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王建生兼任办公室主任,高志宝、易斌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在武湖二泵站办公。
(三)聘请武汉理工大学物流管理系教授徐章一,市发改委物流处处长王强,市商委商业发展改革处处长易晓飞,市经济研究所杜涛、施雯组成工作指导组。
四、工作内容
(一)开展专题调研。
1.阳逻交通基础设施及货物运输的情况、问题;
2.阳逻港、阳逻物流企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3.阳逻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政策环境和配套设施建设的情况;
4.阳逻产业发展现状和周边地区产业布局及发展趋势。
(二)编写发展规划。
聘请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陶德馨教授等物流专家、学者编写阳逻物流业发展规划。
(三)举行专题座谈。
召开物流相关企业、市区相关职能部门、物流专家学者参加的专题座谈会。
(四)外出考察学习。
组织发展战略方案起草人员到大连、成都、重庆等现代物流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学习考察。
(五)组织起草方案。
起草发展战略方案,征求意见并组织论证,制作规划图。
五、工作要求
(一)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指定分管责任人,深度参与,积极做好此项工作。
(二)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责任分解表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积极主动,协调配合,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各自的任务。
篇9
论文摘 要摘要:加强物流规划是企业物流管理的重要课题,是当前我国企业增强获利能力的重要途径。指出客户服务驱动和改进服务目标、减少固定投资和降低营运成本是企业物流规划的指导原则,认为确定客户服务目标、物流设施选址、库存和运输、信息系统、多样化分拨等是物流规划的主要内容,并采用系统方法提出了企业物流规划设计程序。?
?
1 企业物流规划的指导原则?
物流系统规划是企业物流管理的关键环节,是一个围绕企业所涉及的物流活动进行具体设计的过程。所谓物流系统规划,就是把物流系统的各个子系统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大系统进行整体的设计和管理,以最佳的结构、最好的配合,充分发挥其系统功能和效率,实现整体物流系统运行合理化和物流系统化的总目标。企业物流规划有以下指导原则摘要:?
1.1 客户服务驱动和改进服务目标?
一般说来,物流服务和成本的关系有下述四个方面摘要:?
(1)在物流服务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即在实现既定服务水平的条件下,通过不断降低成本来追求物流系统的改善。 ?
(2)为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不得不增加物流成本。这是许多企业提高物流服务的作法。?
(3)积极的物流成本策略,即在成本不变的前提下提高服务水平。在给定成本的条件下提高服务质量。这是一种追求效益的办法,也是一种有效地利用物流成本性能的办法。 ?
(4)在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实现较高的物流服务水平。这是增加效益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做法。?
改进服务战略认为,企业收入取决于企业所提供的客户服务水平。尽管改进客户服务水平将大幅度提高成本,但由于顾客满足度的极大提高所带来的企业收入的增加可能会超过成本的上涨幅度。在当今买方市场的情况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大家都在想尽一切办法去降低成本,可以说物流系统成本压缩的空间在不断减少;而改进服务目标战略另辟蹊径,从提高对于客户的服务水平着手,既符合“顾客至上”的企业理念,又避免出现和竞争对手的正面价格战而带来的两败俱伤局面。?
1.2 减少固定投资和降低营运成本?
减少投资是指改进服务战略的实施目标是使系统的总投资最小化,其出发点是投资回报最大化。例如,为避免进行仓储而直接将产品送达客户,放弃自有仓库选择公共仓库,选择适时供给而不采用储备库存的办法,或者利用第三方物流管理等等。和高额投资的战略相比,这些战略虽然可能导致可变成本的增加,但投资回报率得以提高。?
降低成本是指在保持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尽量将系统总成本降到最低。通常需要评价各备选的行动方案,例如,在不同的仓库选址、库存决策方案中进行选择或在不同的运输方式中进行选择,以形成最佳战略。在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物流领域,物流的重要目标是消灭库存,把从起运地到目的地之间的所有运行工具和技术都充分利用起来,实现最短送达方案,包括路途最短、时间最短和费用最低的综合目标。在企业内部的物流体系中,则要帮助企业实现即时生产,减少企业的库存成本和费用。?
2 企业物流规划的有关内容?
企业物流系统是一个包括众多子系统的复杂机体,其中主要有订单处理、运输、仓储、猜测、采购和供给以及选址新问题等。确定客户服务目标、库存规划、运输规划、物流设施选址、信息系统规划、多样化分拨是物流规划的主要内容,因为这些决策都会影响到供给链各企业的盈利能力、现金流量和投资回报率。?
2.1 确定客户服务水平?
确定客户服务水平是企业物流系统规划的首要任务,企业提供的客户服务水平比任何其他因素对系统设计的影响都大。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物流成本的大小,进而影响到物流各阶段的服务方式以及服务质量的高低。显然,服务水平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系统的总体效率发挥。过低的服务水平满足不了用户要求,过高的服务水平则会带来较高的物流成本。? 2.2 物流设施选址?
物流设施选址中,必须把握两个方面的新问题摘要:一是要考虑选址的环境。如既要考虑运输费用,又要考虑自然环境、经营环境和基础设施等。二是要把握选址方法,目前主要有数学模型、模糊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物流设施选址主要确定设施的数量、地理位置、规模,并分配各设施所服务的市场范围。良好的物流设施选址规划还应考虑所有产品的移动过程及相关成本,包括从工厂、供货商经中途库存点后到达客户所在地的产品移动过程及成本。假如是通过不同的渠道来满足客户要求,如直接由工厂供货、供货商供货、经选定的库存点供货等,则会影响总的分拨成本。寻求成本最低的需求分配方案或利润最高的需求分配方案是选址规划战略的核心所在。?
2.3 库存和运输规划?
库存规划是指库存管理方式。即将库存分配到存储点和通过补货自动拉动库存,代表两种不同的战略。其他方面的决策内容还包括摘要:产品系列中的不同品种分别选在工厂、地区性仓库和基层仓库存放,以及运用各种方法来管理永久性存货的库存水平。?
2.4 物流标准化及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
物流、供给链渠道中的标准化可以通过可替换的零备件、模块化的产品设计和生产以及给同样产品贴上不同品牌的标签等而实现,这样可以有效控制供给渠道中必须处理的零备件、供给品和原材料的种类。通过延迟也可以控制分拨渠道中产品多样化的弊端。例如在彩电产品的新品设计中,如尽量作到零备件标准化,则可大大降低材料的采购成本和库存成本。?
2.5 多样化分拨战略实施的规划?
(1)在同一产品系列中实施多种分拨。?
(2)提高企业资源的使用柔性。?
(3)实施分拨整合。?
3 企业物流规划的设计程序?
企业物流规划在设计程序上,规划设计必须采用系统的设计方法,即对原有系统情况进行调查探究、分析、找新问题,为制定目标和工作程序做预备;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系统要求和功能的各种具体方案;对设计出来的各种具体方案,用技术经济的观点来评价其是否可行等。?
3.1 企业物流规划的调查探究?
对规划对象现实的物流和非物流情况进行调查,找出新问题,为制订改进目标或提出新的目标做预备,调查内容包括以下若干主要方面摘要:①物流情况的调查。②贮运方法的调查。③贮运情况的调查。④贮运工艺和生产工艺的调查。⑤外部衔接的调查。⑥非物流情况的调查。是指除物流之外的一切关系,如生产管理、后勤服务,对外联系,规划区域的气象资料、建筑、朝向、总体布置、地质条件等情况,各作业单位之间的人事、组织、计划和业务方面联系的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密切程度,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全部情况调查完毕后,绘制出整个系统的物流图和相互关系图,为规划设计分析做预备工作。?
3.2 实施调查情况分析?
对所调查到的物流和非物流的情况,从整个规划系统的角度进行逐个分析,其分析的主要标准如下摘要:①专业化组织生产。②合理批量。③环保绿化。④节约土地。⑤节约能源。⑥平安。⑦提高物料搬运“活性”。⑧集装单元化。⑨标准化。⑩工艺直线布置。?B11?利用空间。?B12?贮运过程中进行作业。?B13?均衡贮运。?B14?减少重复搬运。?B15?机械化、自动化。?B16?减轻体力劳动和过分疲惫。?B17?其他建筑朝向、建筑结构、区域道路、管线、建筑造型、通讯、联络、公路服务、后勤设施等应符合规模要求。总之,必须从规划单元系统的实际情况出发,达到投资少、上马快、改善劳动强度,少占土地,好管理,收益大,使用方便,维修轻易,便于发展和技术经济最佳的目的。?
3.3 物流规划的初步设计?
根据对规划单元的目前状况调查和分析的结果,首先着手对规划内部各区域之间物流路线、方法、设备、设施和各种工位器具的类型进行综合比较。然后,进行物流工艺的设计,制订数个工艺方案,绘制方案流程框图。在此基础上,经过分析比较,绘制物流规划工艺初步设计图,完成设想到制订方案的过程,一般需提出2—3个方案供比较选择,最多不宜超过6个方案,并同时绘出相互关系图。? 3.4 技术经济比较?
对所提出的方案逐个从投资、建设、经济效益比较,然后要求使用单位、建设单位、使用者同进行评议,并提出改进意见,即多方案比较。在初评的基础上对整个规划进行修改,绘制出相对最佳方案,列出整个系统的概预算,经大家认可后请上级审批。?
3.5 施工设计?
对最终方案经过上级审批之后进行施工设计,施工设计包括整个系统,各区域内,直到各工段、工位之间,贮存点之间等的设备、设施、建筑、仓库和场所,以及工位器具等进行具体布置,选择各种标准设备、设施和工位器具,设计各种非标准设备、设施和工位器具,以及整个系统的道路、管线、绿化等后勤服务设施、设备的选择和设计图纸,为整个系统的实施做好全部施工要求的一切设计文件、图纸等和具体的工作预算。?
篇10
[摘 要]针对德州区域物流现状,本文对物流信息平台定位、构建模式及政府作用发挥等进行了分析,为德州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提供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物流 信息化 运输
一、德州市区域物流信息化建设战略与定位分析
德州市区域物流信息化建设应服务于德州市经济及周边经济的发展,切实考虑各种支柱产业及龙头企业的发展,使得物流信息化的建设能够很好的适应未来德州市经济的发展,形成一种以德州市经济发展为中心,不断扩大物流信息化建设的效益半径,向周边地区辐射的格局。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为政府部门和企业各方的信息化提供决策支持;
2.构建一个统一的网络传输平台及业务系统,能够服务于德州市太阳能、中央空调、功能糖和汽车配件四大产业群企业及其他企业的发展,实现协同作业,资源优化配置,降低各方运营成本,成为联系政府、物流企业、工商企业、服务企业、个人消费者的结合体的综合性物流信息平台;
3.为其他各方增值业务服务商提供基础平台,建立协作机制,共同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从制造、运输、装卸、包装、仓储、加工、拆并、配送等各个环节中各种信息的处理,便利企业实现最大效益的发展;
二、德州市区域物流产业信息平台建设实施模式与方案
信息平台的建设与实施是实现现代物流信息化的核心,可有效促进全面的物流信息交换与共享,提高营运效率、降低成本、增进客户服务质量。
1.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原则。德州市物流信息平台原则是:长远规划,内接外联,分步实施、循序渐进。首先,物流信息平台使用周期长,平台的设计与规划必须要具备超前的目光,认清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其次,德州市物流信息平台不仅仅要和山东省、德州市内各政府物流相关机构平台、服务平台、重点物流企业建立内部接口和紧密联系关系,而且要充分利用德州市在国内南北物流和环渤海物流中的战略地位优势,充分考虑冀东南、鲁西北、津京地区乃至经济和物流发达的泛长三角、珠三角物流圈的物流信息平台实现功能对接和业务联合,扩大平台的辐射范围和服务功能;同时,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需要多方的合作与磋商,投入资金较大,设计的部门较多,因此,在信息平台的建设过程当中需要分步实施,循序渐进。
2.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基本框架。根据德州市经济现状及德州市物流产业十一五规划和战略定位,德州市物流产业信息平台应形成由物流公用信息平台和物流业务信息平台组成的网状结构,物流业务信息平台主要服务于物流公用信息平台。其中,物流业务平台包括物流园区信息平台、行业信息平台和企业物流信息平台。四者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如下图2-1所示。
建成后的平台至少应具备五类功能:即数据交换功能、信息服务功能、会员服务功能、在线交易功能、智能配送功能。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建设近期功能(数据交换功能、信息服务功能、会员服务功能、在线交易功能)项目,再建设远期功能(智能配送、GPS货物跟踪等功能)项目。另外,在这些项目的建设过程当中,还会涉及到现代物流宽带网络系统、物流业务信息系统、现代物流中心内部管理信息服务系统及商务信息系统。
3.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模式。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主要有三种模式,即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面向市场的政府引导型。通过考察我们知道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是决定一个平台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综合考虑我国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经验教训,笔者认为德州市物流产业信息平台应当选择“由下而上,发挥后发优势”的建设模式,信息平台的建设应由政府牵头发起和规划,参照“浙江物流网”模式,选择一家市场化的企业承担,走由下而上的建设模式,发挥后发优势,建成区域综合性物流公共新型平台。同时,建议德州市物流平台建设应分阶段实施,先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入手,即先建立起德州市物流信息中心,筹建基于起基础上的物流政务平台和部分应用功能;然后整合现有物流业务信息资源。
三、德州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商业运营模式分析
物流产业信息平台上也运营模式的选择,应立足本地,长远规划。
目前,信息平台的商业运营模式主要分为两种:政府主导型和企业主导型。任何一种模式都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各有其优缺点,政府主导型主要是以政府运营为主的模式,在此模式下,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与运营主要由政府部门负责,政府的主导力量较强,便于从宏观上整合各方资源,能够保证经费的来源,加快信息平台的建设,但同时,容易造成与市场结合密度不够,只重建设,不顾效益的局面,资金方面,需要国家长期投入,增加财政上的负担。市场主导型是以企业为建设主体和运营主体,由企业承担经费,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不会给国家造成财政上的负担,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企业的力量有限,且注重效益,易导致物流信息平台的整体规划性不强,造成重复建设,浪费资源。
因此,分析这两种运营模式,并结合德州市物流产业发展的实际水平,德州市物流产业信息平台的运营应当使两者有效结合起来,采用以市场为主导,辅以政府指导的运营模式。并且,通过对环渤海物流信息网的参观考察,综合国内物流发展现状和物流信息平台发展情况,建议组建德州市物流产业发展协作委员会,由政府牵头引导,并选择市场化的第三方企业进行信息平台的建设,信息平台的运营按照“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按照市场化的经营模式去运营,政府部门实行有效指导和监督,实现平台的良性发展。并且,要确保政策和信息整合的一体化和整体性,企业既要承担政府物流公益性平台的作用,又要承担市场化运作,政府前期可给予一定的经济和政策支持,但最终平台要走向市场,进行商业化操作,实现自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