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教学内容范文

时间:2024-03-27 17:58: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教育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教育教学内容

篇1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本科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实践教学活动应是专业培养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环节,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从全国范围看,目前在该专业本科生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理论讲解比例过大、可操作性不强、理论与实际严重脱离等问题,这也是造成该专业毕业生供需脱节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拟根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探讨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将其分为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三个层次进行探讨,希图为制定与之相应的实践教学大纲、调整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提供思路。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堂实践教学

1.加强校内模拟仿真实验学习

可模拟社会保障登记、基数核定、缴费申报、社会保障费征缴及个人账户等业务运行模式。学生通过模拟操作,可以对社会保障理论有更为深入地理解,也为校外实习和将来就业打下基础。在《专业统计与信息系统》课程中可以引进社会保险电子申报系统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实验教学。鉴于全国各地实用的申报系统软件不同,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可以使用全国性的“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也可介绍当地社会保障部门所使用的软件系统,作为校内模拟仿真实验课程来讲授。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使用的是“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单机版软件和网络版软件),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则引进济南市社会保险电子申报系统软件。

2.延伸现有专业理论课程中的实训课程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要进行一些调整,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如国家出台《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后,出现一系列新的问题需要劳动合同管理的人员去思考和掌握,如劳动力成本、解雇员工风险、不签劳动合同的风险等等,还有制定厂规厂纪、解雇员工等应当有一定的法律程序。在讲授《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规》这门课程时,除了要介绍《劳动合同法》的条款之外,还要将法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入“劳动全同管理软件”,注重实务操作内容。在讲解劳动争议等内容时,可以组织本专业学生在校内模拟法庭进行劳动争议、保险案例裁决,培养他们独立判断的能力。而《保险精算》课程可适当增加实训学时,《人事测评》课程可以介绍“人力素质测评软件”等。

3.努力不断优化研究方法类的课程

以《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管理定量分析》等为代表的课程群,包括从选题、文献评述、研究设计、问卷设计、抽样方案的制定,到调查访谈的实施,直至问卷录入、统计分析到最后撰写报告,应该让学生全程参与。通过一系列实践教学环节,完成大量问卷调查和调研报告,选题可围绕劳动保障方面的问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可以得到提高。

在保证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前提下,压缩甚至淘汰演示性、验证性、模拟性的基本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校园实践教学

校园实践教学是指有教学计划、教师有明确要求的学生在校园从事的实践活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校园实践教学包括校内实习基地和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可将专业内容融入到如文艺活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技能比武、校内科技服务、创业设计、公益活动和各种社团活动。各地和多个高校曾通过各种公开和内部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竞赛,极大地普及了相关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组织专业学生在校内向同学开展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学生就业劳动保障政策等咨询服务。

高校可将参与科研和创新活动作为完整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教育的一部分,通过培养体系进行要求和规定。科技竞赛也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是实现创新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展现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平台。科技竞赛特别是国家教育部等主办的学科竞赛,对于推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诸多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要积极倡导和鼓励学生参与校级大学生科研课题、“挑战杯”、“新苗计划”、校内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类科研比赛项目。

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社会实践教学

社会实践教学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和校园实践教学的指向,是最重要的实践教学形式。本专业社会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有:课程实习、暑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1.实习与社会实践

实习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社会、接触实际,增长知识,增强劳动观念和责任感,培养独立工作能力。课程实习时间安排较短,可以采取参观、访问、调查研究、见习等形式,时间较长的还有阶段实习或短学期(也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在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的两个暑假)和毕业实习。

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弱势群体的疾苦;也可以让学生在一周内按照当地领取最低生活补贴的标准生活一周,体会穷困家庭成员的感受;可以以学生的身份去参观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流程,也可以以客户的身份访问社会保障机构,谈对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的感受,并提出可以改进之处;还可以请学生去养老院等机构做义工,这些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加强对其所服务对象的认同感、树立服务民众的信念非常重要。大学生们利用暑期,结合专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大学生将来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重视学生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实践,本专业应建立有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能够直接在社会相关机构进行实习,使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实习模式受到了严峻挑战,本专业毕业走向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应该及时调整培养方案,扩大实习基地建设范围,除了原来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厅(局)、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心、企业事业单位外,还应该将民政局、慈善机构、社区服务中心、职业介绍中心等纳入进来。在实施手段上也要做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使实习逐渐由单纯教学实习向科研实习、就业实习转变。

另外,在实习模式上要灵活多样,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实习与教师的科研相结合、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相结合、专业实习与就业相结合。迫于就业压力,目前,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把毕业实习阶段甚至阶段实习阶段作为就业的试用期,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分散实习、与就业结合的实习是必要的。

2.毕业论文与实践的结合

毕业论文是实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它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训练基本科研能力、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毕业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搞好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提升专业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组织管理毕业论文工作中,可规定毕业论文选题应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要保证一人一题,切实做到选题要尽可能多地反映劳动和社会保障理论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热点问题,坚持“真题真做”并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学术性;鼓励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密切结合。选题,由学生确定或学生与指导教师共同商定。在保证基本训练、掌握本学科的基本功的基础上,尽可能安排做一些提高性、拓展性的研究专题,提升毕业论文总体质量。

在我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论文管理过程中,要求在学生选题确定后由指导教师下发毕业论文任务书,主要是对学生提出和规定毕业论文的各项工作任务,对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起引导、启发及规范的作用。任务书指明本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大体上可从哪几个方面去研究和论述该主要问题的具体要求,计划进度,推荐的参考文献(5篇左右,含外文文献至少2篇)。学生通过查阅相关外文资料,进行外文资料翻译,了解选题的国外研究进展情况;通过检索和阅读大量相关国内刊物文献,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预答辩等环节,保证选题符合培养目标要求。建立有效的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模式和监控制度。采取二次答辩、学校及教育厅两级论文抽检等举措,不断提高毕业论文的整体水平。

3.各实践环节可以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实习可以走出去,也可以请进来的方式,让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实际部门工作人员,结合某课程教学内容在课堂内进行讲授,使学生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上,也了解一些实际工作情况。可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环节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结合起来。

《管理定量分析》实验项目由操作性和综合设计性实训项目组成,综合设计性实训项目要求学生完成一项实验课题,主要目的是运用所学理论知识,针对劳动社保热点问题,设计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每学期的第1周布置下去,第15周上交,学生可自行组成小组,自行选择课题方向、设计问卷、发放和回收问卷并做统计分析,并撰写实验报告。笔者对本人指导的近几届毕业生,要求将《管理定量分析》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学年论文(第三学期)、毕业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写作中去,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学生论文普遍存在的空洞与摘抄的现象。

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看,有校级科研项目的同学,由于有科研项目任务,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要多于一般同学,且因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数据翔实,其所提问题和对策更有针对性,毕业论文质量普遍高于一般同学。如一名同学的学生课题是“浙江省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实证研究”,他组织其他学生作为小组成员,利用暑期从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的多个方面入手进行问卷调查,最终各位小组成员完成这个项目的子课题并分别作为各自毕业论文的选题,从而较为成功地将学生科研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结合起来了。

四、结语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实践教体系应由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条件体系和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等子体系构成,而开展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研究,将有益于全面实现专业教学目标体系,并为教学条件和实践管理提供较为具体的科学指导。充分挖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扩展实践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使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相互补充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的整体,为学生的能力的拓展和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爱国:关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创新的思考.经济研究导刊,2008.18

[2]张玉平等:浅谈研究型大学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3

[3]白凤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探索.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1

[4]郭水兰: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延.广西社会科学,2004.10

篇2

基于理论和现实的思考

理论层面

2010年,李正午接手军粮城中学,担任校长一职。其后,学校确立了“为每个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奠基”的办学理念。“高素质”是指有健康的体魄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品格情操,有优良的心理素质,善于独立思考,有创新意识,掌握劳动技能。在“军中人”看来,教育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社会欢迎不欢迎,家长满意不满意”。让学生走进学校学会做人,探求真知;走出学校自立自强,服务社会,成为合格的劳动者。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在各种“适合的教育”形式中,劳动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普职渗透的基础就是劳动教育,“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长技、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

李正午校长介绍,学校实施普职渗透教育是基于四个方面的需要。

第一,普职渗透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指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创建各类特色学校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有条件的普通高中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普职渗透就是高职教育的前奏,是学生适应和融入高职教育的必要准备。第二,普职渗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需要大批具备动手能力和实际就业技能的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普职渗透就是为学生选择职业和将来的就业做准备。第三,普职渗透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普通高中课程目标指出,普通高中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普职渗透,可以使学生获得早期的职业发展认识,做好职业规划、职业追求的准备,培育职业理想,确立职业目标。这是不同于学历教育的另一种教育目标导向。第四,普职渗透是全面提高办学质量的需要。普职渗透切合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需要。为了减少普通高中的同质化发展给学生带来的伤害,军粮城中学在实践中寻找错位发展思路,以普职渗透为特色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学校创建普职渗透教育特色的指导思想是:以《天津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通过职业技术的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树立学生的劳动观念,为高职教育作好铺垫,使每个学生未来都能成为专业、事业上的成功者,找到一条幸福的人生之路。目标是通过3至5年的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学校实际的特色创建之路,努力打造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农村综合高中,通过渗透职业教育,使学生了解社会分工,尊重各种职业、行业和他人劳动,珍惜劳动成果;通过实践活动,创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使学生养成不畏困难、勤奋刻苦、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在实践中思考,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在培养职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劳动的创造力,使学生成为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准就业者。

现实层面

军粮城中学长期重视在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学校创建初期条件艰苦,只有两间土坯房,开始招生后,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学校建设。师生共同参与,脱坯建教室,边教边学边劳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师生共同到村队参加劳动,并在校园附近建起了农业基地;上世纪九十年代,学校依托附近村庄及工厂,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每年带领学生参加杏林食品厂采摘葡萄活动,到军粮城农机站参加劳动,帮助村队收割水稻等。近几年,学校对建校以来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确立了劳动教育特色。学生从自我服务开始,教室内外、校园内外卫生均由学生每天打扫,环境由学生维护和美化。每年,各年级学生到东丽区育才中学参加劳动实践一周。现在,“编织艺术”“竹签画”等已形成学校特色项目,并已开发成校本课程。现代化学校达标建设期间,学校劳动教育特色得到了评审组专家的高度评价。全校初步形成了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风气。

“军中人”认识到,近几年,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同时,国家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又严重缺乏。这些形势表明,普通高中早期渗透职业教育就是为学生选择职业乃至未来就业做准备。普职渗透是一种大众化、起点较低的教育,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学业状况,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高中文化课的学习,教学内容、重点、进度视学生学业情况而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结合生源的实际情况,学校实施普职渗透的特色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军粮城中学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完全中学,有学生1200余人,高中12个教学班,初中18个教学班,是东丽区唯一一所公办普通高中校,学生全部来自周边十几个村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毕业后考入本科院校学习相对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为学生未来发展做准备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师资构成上看,学校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大部分来自东丽区农村,本身生长在农村,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任教,大多数教师非常熟悉农村劳动并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从地理位置和社会需求上看,学校东临滨海新区、泰达开发区西区,西接滨海国际机场、空港物流加工区,东丽区经济社会发展、军粮城新市镇的启动建设和各个功能区的开发建设需要大量预备人才,学生学习劳动技术和未来就业有天时地利的优势。

基于管理和创新的实践

管理保障

为确保特色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学校采取了多项管理保障措施。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特色建设领导小组和研究指导小组,把特色学校建设列入重点工作范围。学校领导及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特色建设,校长直接分管,教导处将特色教育纳入课程计划管理,任课教师按计划上课。主管校长、教务主任具体负责,做好研究和指导工作,确保学校特色建设得以顺利进行。主管校长、教务主任负责与村队及各学校联系相关事宜,班主任负责管理本班学生,所有教师负责本人管辖的项目。成立特色高中建设专家组和顾问组,专家把关、引领,学校定期向专家汇报特色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收集意见,不断改进调整。学校还拿出专项资金,并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资金支持,保证普职渗透教育正常开展。学校与家长、社会沟通,宣传普职渗透教育的思想和发展方向,寻求和达到共识。与高职院校建立联系,聘请高职院校教师为学校提供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学校提供生源为高职院校做好专业进修准备,建立合同,共同发展。

课程设置

拓展普通高中现行的课程资源(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等),把职业教育内容融入其中;另外,增设教师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高一年级开设“职业规划与人生规划”校本课程20课时,高二年级开设“专业技能介绍”校本课程10课时、实践培训课程10课时,高三年级开设“高职院校专业介绍及录取要求”校本课程10课时。选择当前高职高专的特色专业基础课程,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知识,涉及的主要专业有:计算机网络工程与管理、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会计与统计核算、资产评估与管理、会计电算化、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治安管理、市场营销、工业与民用建筑、水产养殖技术、畜牧、小学教育、影视技术、物流管理、酒店管理、物业管理、园艺技术、服装设计等。

各专业均由文化基础课、综合素质课、专业课构成。在注重文化基础教育的同时,渗透专业技术教育,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专业课教学和综合素质课教学统一在一起,嵌入到相应的能力板块中,整合运行,贯穿全程。文化基础课即普通高中基础课程,旨在提高学生文化底蕴,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保持健康的体魄、向上的思想。综合素质课由礼仪、演讲口才、心理健康、就业指导等几部分组成,旨在培养学生“先成人,后成才”,使其具有宽广的社会适应性。专业课为职业素质教育内容,彻底从以单一的学科学历教育为主导的传统观念转变为培养学生未来就业、择业、创业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目标的教育轨道上来。坚持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线开发课程。考虑中、高职教育的相互衔接,考虑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有机整合与融通,实现课程模式多样化、课程设计动态化、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综合化、教学模式科学化、课程信息现代化、课程教学个性化。

采取学分制促进学生学习进程。高中新课程改革以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和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程进入高中,结合实际情况,学校把职业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学生5个学期完成5个课题,获得15个学分。将职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相结合,学生走出校门到各个社区、厂矿参观,并获得必修学分。高中新课程改革新增了通用技术课程和信息技术课程,学校充分利用本校资源,在开足开齐必修课程的前提下,增设技术类选修课程,学生根据兴趣选修,并做到人人有技术类选修课程。同时,利用学校地理位置优势,开发了“蔬菜的种植和培育”“果树的种植和培育”“花草种植技术”“编织技术”“木工技术”等选修课程;利用理化生实验室设备、电教设备等,开发“无线电技术”“照相技术”“摄像技术”等选修课程。

基地实践

建设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学校利用宽广的校园和多处花坛,划分不同的区域,建设成种植园区、花园区等,将各区域按年级分配至各班,由班主任及全体学生负责培育、种植、管理、收获。学校地处军粮城镇中心,周边有十几个自然村落,学校与村庄紧密相连。为此,学校与村队联合开发劳动实践基地和学生实验田,并聘请经验丰富的村民作为学生的校外指导教师,使学生亲近土地,亲近大自然,体验劳动的辛苦,收获劳动的快乐。

充分利用东丽区社会实践基地的教育资源。东丽区育才中学是东丽区社会实践基地,距离军粮城中学只有十余公里,基地内设备齐全,种植面积大,品种多,军粮城中学学生每年到基地学农训练一周,参观学校中看不到的农作物、植物等,并在教官的指导帮助下学习培育、种植、管理农作物的知识技能。

充分利用东丽区职业教育中心的教育资源。东丽区职业教育中心是国家重点职业教育学校,新校区刚刚落成,距离军粮城中学只有5公里,交通便利,师资力量强,设备齐全,管理严格。为此,学校聘请了该中心的专业教师来校任教,学生定期到该中心学习培训,培养职业技能。

技能训练

学校组织学生校外实习,强化动手能力培养,突出普职渗透特色。如,组织学生到邮政局,实际体验报刊发行的系列程序和技巧;到银行体验开户、存款、取款、销户;到旅行社、百货商场、超市进行调查体验,学习接待顾客、真假币识别、收款机使用、点钞、理货等专业技能。其间,学生的礼仪素质、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得到提高,团队凝聚力和组织纪律观念得到进一步加强,学校逐步形成“课程性实习―认识性实习―操作性实习―顶岗实习”的良性实习体系。

篇3

―、转变观念,做创新型教师

实现劳动技术教学的创新,应从劳动技术教师抓起,只有教师先有了追求发展与创新的思想,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学生的创新意识才有可能被激发,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创新。教师必须要彻底摒弃过去那种“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模式。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培养创造教育的途径之一就是:“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师生观,在民主条件下师生共同创造。”所以,劳动技术教育要创新,必须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笔者在进行《剪蝴蝶(一)》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先让敢于实践、勇于创新且剪纸技术高的两名学生做“老师”,讲述他们是怎样构思设计剪出形式美妙的蝴蝶的。而到了《剪蝴蝶(二)》的教学设计中,我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创意过程,然后推荐一个优秀成员参与到班内的创意交流活动中,最后四个小组再各自推选出一份创意最好的作品在班内进行交流。接下来,是师生互动环节,当学生们进入了紧张有序的创作阶段,笔者就深入到各小组中指导创作。本节教学内容,由于我打破了常规,改变过去“填鸭式”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创设了灵活的教学情景,把课堂教学活动交给学生去“主宰”,不仅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还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展示了他们的才能。

二、激发兴趣,做引领型伙伴

在劳动技术课教学中,笔者经常利用各种手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神聚课堂,从而更加有效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

如:在教七年级第一节剪纸课时,我先将自己用彩色纸精心剪制的式样美观、品种繁多的四瓣花、八瓣花以及美丽的蝴蝶、可爱的小燕子、吃着萝卜的小白兔、银光闪闪的大鲤鱼等作品用实物投影放大在幕布上展示,学生们立刻被那些精美的作品吸引了,对剪纸的兴趣大增,纷纷嚷着让我赶快教他们。

三、因势利导,在教学中渗透德育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学生素质的发展全面提高,最终要落实到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在劳动技术课堂教学中,笔者在实施创新教育中不失时机地渗透德育,让劳动技术课成为实施德育的载体。

如:在教学生剪五角星时,笔者先不讲五角星的折法和剪法,而是先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五角星作为一种艺术图形,在什么地方被采用?你知道多少?红色五角星跟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又有哪些联系?学生们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和讨论后,都争先恐后地回答:国旗、国徽上有五角星;团旗、团徽、少先队旗上也有五角星;帽子上是红五角星;好多国家的国旗上都有五角星,等等。听了学生们的回答,我又进一步向学生提出,谁知道国旗和国徽的图案?它们各有几颗五角星?五角星的大小是否一样?这些五角星的含义是什么?这些问题的设置很自然地跟德育接上了轨,听着学生们准确的回答,我满意地微笑,不停地点头,并及时对学生的正确答案给予鼓励。一堂关于了解国旗和国徽知识的思想教育,就这样在学生急于动手剪纸前渗透到他们的脑海中了。

四、创设情景,加强学生劳动教育

有研究表明,现代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共同问题,是家长只重视对孩子的知识教育,而往往忽视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使得现在的孩子劳动意识薄弱,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在生活自理方面能力很差,事事都依靠父母。有资料显示,各国中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差距很大:美国1.2小时,韩国0.7小时,法国0.6小时,英国0.5小时,而中国小学生平均每天参与劳动的时间只有12分钟。这种局面如不及时改变,后果将十分严重。为此,作为一名劳动技术教师,在现代教育教学中,我们必须严格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行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加强对青少年吃苦耐劳、不怕困难、艰苦朴素、敬爱长辈、关心他人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习,在劳动中锻炼,在劳动中成长。

篇4

一、工作目标

按照“疫情防控为重、分析研判为先、分类施策为要”的工作要求,针对我区疫情防控工作实际,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作用,统筹利用各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各类开放性、公益性网络教育平台,整合调集适配的教育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电视、家庭电脑和智能终端等,有计划、有组织开展在线授课(听课)、资源点播和线上辅导、讨论、答疑等教育教学活动,消减疫情对教学活动的影响,最大限度实现学校春季学期延迟开学不停学、教学计划不缩水、教学标准不降低,教育教学活动覆盖全体学生。

二、工作原则

(一)统筹部署,分层推进。区教育局负责网上教学工作的监督指导和跟踪问效。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对各校网上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实施进行具体指导。各中小学要充分利用现有国家、省、市、区和学校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做好本校线上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因校制宜,分类施策。各校要根据信息化基础条件和教师信息技术素养,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特点,遵循教育教学及学生成长规律,科学制定差异化实施办法和措施,灵活开展线上教学活动。

(三)精准实施,务求实效。各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快捷、易用、实用、普惠的要求,优先选用本地、本校应用成熟的网络教育平台开展网上教学工作。科学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有效组织教师开展网上备课、授课、答疑辅导、作业批改等,确保线上教学活动科学有序、务实高效,与春季学期开学的教学工作有序衔接。

(四)协同合作,资源共享。各学校要加强与国家和省、市教育资源平台、互联网教育企业的沟通、协调与合作,建立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最大限度发挥网络教育教学资源丰富的地区和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支持引导互联网教育企业向各地、学校免费提供安全优质网络教育资源。

三、组织实施

(一)教学组织

1.制定网络教学方案

采取“一校一案”模式。各校要根据学校实际,结合学科特点,分析学生情况,制定《学校延期开学期间网络教育教学工作方案》。要指导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分学段,按学科,以周为时间单位,制定具体的学生“居家学习”周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2.注重网络教学质量

一是加强网络备课。各校要根据教学内容认真组织教师开展网上集体备课,共建共享备课资源库。学科教研员要加强对新任教师的指导力度,确保教学标准不降低;积极研讨交流线上教学方式方法,提高线上教学水平效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学习,科学合理布置作业,及时进行反馈答疑,确保线上教学质量不降低。

二是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时长。坚持时间服从质量,线上教学内容宜少不宜多,进度宜慢不宜快,不得赶超教学进度。线上教学第1周以检查寒假作业、在线答疑、心理辅导、指导课外阅读为主,逐步过渡到新课内容。要严格把控在线时间,小学段,一、二年级网络学习时长不超过30分钟/天;三、四、五、六年级,网络学习时长不超过1.5小时/天。初中段,初一网络学习时长不超过3小时/天;初二网络学习时长不超过3.5小时/天。高中段,高一高二网络学习时长不超过4小时/天。因疫情期间耽误的教学内容,开学后将酌情通过调减周末时间、压缩暑期假期等方式来补偿,以保质保量完成学期教学任务。

三是加强初、高中毕业年级教学指导。各学校结合实际灵活运用集中和个性化教学相结合方式对学生开展教学指导,切实加强备考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学生线上学习要留痕、存档,要与学期“正常开学”的教学工作有序衔接。

四是幼儿园可通过APP、微信、QQ等方式,指导家长科学开展亲子活动、提供科学育儿知识辅导,严禁幼儿园直接面向幼儿开展网上教学活动。

3.网络教研和教学指导

充分利用教育部“教研网”“教研”微信公众号、省中小学教师研修网等平台,积极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完成新学期线上集体备课工作。各学科教研员要加强对中小学校、教师和学生在线学习活动的指导、跟踪、服务和监督,探索创新网络教学多样化有效形式,提高网络教学质量。有关网络教学计划指导意见将根据省教育厅文件要求于近期另行发文。

(二)教学模式

1.在线直播课堂。具备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冈络平台开设直播课堂,教师集中授课,课后分班辅导。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名师工作室的优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2.网络点播教学。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存量资源和积累的“一师一优课”资源,组织学生开展资源点播。

3.学生自主学习。由学校组织教师根据网上学习资源清单,结合本校实际,指导、推送给学生供自主学习。学校和家庭要加强自主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习效果。

4.电视视频学习。充分利用国家和省教育电视台,通过直播、点播等方式进行学习。

5.线上辅导答疑。各中小学在组织网络课堂学习的同时,可利用各类网络平台和“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组织教师进行在线辅导、答疑,并合理布置作业,严禁加重课业负担。

(三)教学资源

按照“用好国家和省资源、聚集地方优质资源、开发内生特色资源”的总体思路,各校可根据实际选择相应网络课程教学资源。

1.充分利用国家提供的网络教学资源。如中央电教馆提供国家中小学网络云课堂、中国教育电视合通过电视频道播出有关课程(教育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同步直播)、人民教育出版社开放“人教点读”数字教学资源库等。

2.充分利用省、市、县等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各地、各学校可登录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或市教育公共资源平台。

3.鼓励各校开发开放本校网络教学资源。要积极发挥现有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作用,同时按程序逐步遴选一批微课等类型的优质资源,根据实际需要面向本校中小学生的网络教学服务推送。在疫情期间,不提倡、不鼓励每一位教师都录制线上课程。

四、工作步骤

(一)全区网络教学资源调研阶段(2月20日前)

成立网络教学工作组织领导机构。教育局分层开展基层学校网络教学资源实地调研,组织信息技术人员和学校校长开展相关教学资源研讨会。根据调研情况制定全区网络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做好教学活动安排部署。

(二)学校网络教学工作准备阶段(2月22日前)

制定学校网络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方案。教师进修学校和各中小学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会议系统、即时通信工具对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开展应用培训;要以学校教研组或年级组为单位,通过微信工作群、QQ群等方式,开展网上备课。各校要在22日前将《学校延期开学期间网络教育教学工作方案》上交教师进修学校审核,为全面实施网上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三)学校网络教育教学组织实施(2月24日后)

全区中小学校网络教学活动于2月24日起全面启动实施。各校网络教学领导机构要在每周日前对周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进行审核和。同时,各校负责人要将学校一周网络教学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周小结,并于每周日前上交教师进修学校备案。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培训指导

学校教学指导部门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等要加强对一线教师的网上教学指导,为教师开展高质量的网上教学提供支持服务,切实让教师掌握网络教学的技术要求和基本规律,提高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实效。

(二)强化技术支撑

加强与各电信运营企业、各互联网教育企业等的沟通协调,全力做好网络教学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保障。协调各互联网教育企业同步做好相关平台的资源更新和教学应用支撑工作。

(三)强化家校共育

要加强家校联系、密切合作。各学校要分班级指定专人及时向家长介绍疫情防控期间网络教学安排,引导家长积极配合,提前做好网络教学准备,督促学生按时参加线上教学、按时完成网上作业。要引导家长与学生共同制定延期开学期间活动计划,让学生保持良好作息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适当开展劳动教育,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防止沉溺网络和电子游戏。

(四)强化质量监控

各学校要切实做好网络课程内容监管和质量保障。教师直播或录制的课程以及网络课程的选用,由各学校负责审核,确保意识形态安全。要实施领导包保年级或学科制,加强网上教学工作的督导检查,加大作业考核检查、在线学习督导和课程教学质量监控。

篇5

关键词: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效果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186-02

我国职业教育伴随近几年来的教育改革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不仅在财政支持、融资建设发展、提高师资储备、改善教学环境等方向做出了努力,同时也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收获到职业教育院校学生们的成长和进步。不过,在针对如何改革教育内容,以便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的研究过程中,不难发现教育内容设置,信息载体选择,教育对象研究,教育方式方法都会左右这一课程的教育改革效果,同时在针对教学过程的分析中,发现学校的文化氛围,教师的教学素养,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师生间的沟通状况同样也会影响这一效果,因此,我们务必对当前职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效果做出合理的研究,以便能够通过评估、描述等各种方法清晰的地展现出当前的改革现状与其中存在的问题,把握今后教育改革的合理路径与正确方法。

一、当前职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普遍效果

1.大部分职业教育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处于雏形期。当前,大多数职业教育学校已经着手并推进其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进度,大部分通过改善教学内容,提升教育经费,加强教师自主学习,提升对于理论结合实践部分的权重作为推进方法。其中改善教学内容的部分主要是部分学校会统一管理教师布置有关思想政治课外读物的阅读,教师则配合实施,并定期考核监督。而在此基础上,就务必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育经费,于是学校与企业联姻,找寻相关的教学时机,并适时提升对于教学环境的追求。同时,学校与教师有针对性的拓展理论结合实践及相关案例的分享与探讨针对性展开教育,并酌情按教学目的针对该科目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教学水平、教学态度进行要求,进行标准的设置和榜样的树立,甚至有些学校会作为工作KPI针对教师考核,当教师完成较好的时候能够得到奖金,完成不佳时则相应扣除部分绩效工资。

2.当前职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大部分学校都能够适当的采取相关的推进措施进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效果的开展工作,这类效果容易取得,方法、办法也容易想到,但是属于改革雏形,想要追求更高的,甚至是标准化的教学改革效果依旧需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深度理解。学者褚亦农在他2009年的《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中提到了这样的观点,即中职学生是未来的劳动技术大军,其思想政治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民族素质的提升,因此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带来更广阔的空间,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教育效果弱化,时效性低,目标不明确等诸多现象都显现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也是因此理应从教育教学理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出发研究改革效果,并尽可能做出那些贴合学生群体心理特征的教育行为。

二、学校评测方式不够理想

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测评通常使用试卷进行考试,要么闭卷要么开卷,闭卷考试的话,学生要么背题,要么打小抄,效果并不理想,反而因为考试降低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好感度与辨识度,被认定为考试-及格-毕业过程中的一个筹码,而开卷所谓的“素质教育”意义不大,比闭卷略好,但学校依旧不擅长和经常采用。最后,基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目的而言,流经职业教育环境的考试测验后,这一课程流于现状,很难作用到人的观念、精神的高度,学生对于该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都是文化课,在道德价值观方面,缺乏对于良好的生活习惯的认知与培养,在实践环境下的实际作为与学习脱节,不能带来根本性的教育结果。

1.提升职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效果的策略。(1)增加开放性的场景案例评测题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国家对于职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效果提到了对于健康体魄、情操素质、劳动教育、德育智育几个层面的教育要求,因此,对于效果的研究,理应通过这样的几个方面来看:①基本素质;②思想政治能力;③环境中的出来手段及判断价值观:A.常态、B.突发。也就是说,职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效果根本,是临场的,是随机的,是非考试情况下的结果,这些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而变成简单的学习考试。因此,我们据此提出务必做到结合职业教育环境中学生的受教心理,引发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学习的积极状态,并有针对性测评相关学校效果,例如,可以考核场景中的应变行为,或出开放性的案例解析的题目让学生自主回答,教师也可因此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学习状态,通过互动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

2.提升教师的考核与教育能力。(1)建立开放性的评估体系。教师应当建立起开放性的评估体系,例如更偏重评测学生的创造力等全面的素质,在较长时间下进行观察与互动后再产生成绩而非一拍定案。同时,附加学生对于社会现实的实操能力与自发性的信息汇总能力,看学生遇事的三观是否豁达,并酌情附加考评情商的内容部分,以及评测对于未来理性规划及就业方向的知识测验,适当增加基础及综合的内容部分,加强明辨是非的判断题并结合判断分析每一个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效果。(2)创建常规与人文评估部分。另外,创建常规评估与人文评估部分,适当的通过家长、教师、朋友、间的侧面或其他渠道了解学生,更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了解,并结合学生的自我测试评估与家访打分,甚至是更加偏向社会层面,例如,邻里调研,自我访谈。还要注意的是拆分个人得分的部分与团体得分的部分,针对团队中的表现也做一定的评估打分,转化考试成绩为评估分数,并周期性地更新及历史备案。(3)加强教师的自行评估。然后就是教师对于社会实践的开发及效果考评,以及教师对于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管理和教学过程的自行评估,例如,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享部分的开发与创建,这部分可以引入学校管理。同时,配合采取财政支持、融资合作建设发展、提高师资储备及改善教学环境的相关办法。强调多下功夫,勤下功夫,才能更好、更真实地反馈改革效果,获取有效的价值部分,并进行统一的策略统筹与实施安排,以便最终在今后职业教育上的工作过程中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工作。

参考文献:

[1]丁月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构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2]褚亦农.试论如何改革教育内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J].大观周刊,2012,(4).

[3]赵斗禄.民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低效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D].重庆师范大学,2009.

篇6

关键词:高职生;劳动尊严;创新创业

作者简介:李传义(1970-),男,江苏连云港人,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1-0027-04

就业问题是关系国家、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个体生存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对于定位于一线工作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由于知识所限,深造可能性较小,因此,为就业而上学道理简单明了。然而,城镇化下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以及本科院校扩招生毕业,挤压了一线工作机会,给高职生就业带来巨大压力。职业理想和现实就业之间的差距,同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不同待遇,加之高职学生自身存在的缺陷,使部分高职生行为出现异化:在校时荒废学业,毕业时为就业不择手段,就业后工作按部就班,劳动失去动力。类似现象在高职毕业生中普遍存在并呈蔓延趋势,群体现象导致高职生社会认同度降低,劳动者无尊严可言。更有极少数学生自甘走向堕落,就业背后隐藏的劳动尊严问题对高职生教育来说具有现实的敏感性,而面对日益下滑的高职生素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观也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劳动“去尊严化”倾向蔓延。究竟是什么导致部分高职生劳动尊严丧失?教育中如何以劳动尊严教育推动高职生更好就业?这对于当前高职院校来说是一个理论和实践都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劳动尊严的内涵

尊严(dignity),伦理学术语,源自拉丁语dignus,有价值的意思,时至今日,其内涵非常丰富。康德认为:“一个有价值的东西能被其他东西所代替,这是等价;与此相反,超越于一切价值之上,没有等价物可代替,才是尊严。”[1]即尊严至高无上,无可替代。马克思认为:“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2]劳动尊严,是主体在社会生活中,在对所从事劳动的社会价值和道德价值正确认识基础上,因劳动成果而形成的威严且庄重的社会地位和形象。它要求劳动者立足社会生活,在劳动过程、劳动成果中体验因劳动而带来的人性尊严,而社会对劳动者实践和创新才能发挥的尊重,更加促进了劳动者有尊严地劳动。有尊严地劳动是劳动尊严的外在表现形式,劳动尊严是通过主体有尊严地劳动实现的。

二、劳动尊严是高职生从业立业的根本

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就是劳动,在劳动中,人们实现自我价值,推动社会进步。然而,劳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运动。当代社会,人们在享受劳动成果的同时,也在感受着劳动过程和劳动形式带给人的幸福和快乐,同时也可能在品尝着劳动的艰苦和错误行为所带来的苦果。而这种感觉也反应在思想和行为中,并形成对人生追求和劳动看法的互动。

(一)劳动尊严促进高职生有尊严地劳动,从而获得社会尊重

高职院校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培养社会企业需要的一线技术工人是其主要目的。而高职学生为了更好地就业,必然要从事有尊严的劳动。所谓有尊严的劳动,是指劳动者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在参考自我兴趣爱好等条件下,从社会工作中选择并确定适合的职业,主动工作,并以所学知识推动社会进步。这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而作为社会生活方式的有尊严的劳动,是与被动劳动相对的一个概念,即劳动的过程不再是应付、被迫、没心没肺,而是创造、感知、主体的活动,是在运用知识创造财富,是劳动者价值的体现,尊严的彰显。高职生从事的有尊严的劳动,注重高职生主体地位的提升,强调高职生作为主体物的存在,而不是实现财富的工具,即“人即目的”。在劳动过程中,高职毕业生充分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把劳动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心感知劳动,感知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人际关系,感知人类生产的智慧,以自我所学才能推动社会生产的进步,推动社会财富的增加,从而获得社会、企业对高职生的尊重,这也体现了高职院校教育的价值,更是对当今社会一定程度存在的逃避劳动,鄙视、应付、不愿做基层劳动者甚至为金钱而走向堕落的正面回应。

(二)劳动尊严张扬高职生理性精神,推动高职生价值实现

高职教育培养的主要是一线工作的熟练工人,然而,如果仅仅把高职毕业生当做普通一线工人看待,则抹煞了高职生的理性精神。“人在自己里面确实发现一种能力,他凭借这种能力而把自己与其他一切事物区别开来,甚至就他被对象刺激而言与它自己区别开来,而这就是理性。”[3]理性精神的实质就是要敢于反思、批判和勇于超越。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熟练的操作技能是高职院校教育的应有之意,而在掌握理论知识和熟练技能基础上,理性精神的实现则应是高职教育的更高追求。劳动尊严教育在宣扬高职生劳动主体教育的基础上,把劳动看做是主体创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不仅要求高职生在劳动中实现创造、创新的人类历史使命。而且要求劳动者通过劳动,丰富自己的实践知识,建构自我知识体系,不断探索,不断追问,探求社会生活真谛。在主体探索过程中,高职生被教育的善良天性和潜能才能够展现,其实现的社会价值打破了以身份地位、家庭背景、学历教育等世俗观念因素对人不正确看法,社会才会因此更加公正公平。而在个人价值实现的同时,高职生自我才能发展,社会尊重和自尊的双重推动,劳动尊严最终得以实现。

(三)劳动尊严完成个人自我实现的可能性,过程尊严彰显个体生存意义

自我实现即“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他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说成是一个人越来越成为独特的那个人,成为他所能够成为的一切。”[4]依照马斯洛理论,自我实现是个体天性使然,因此教育者要充分利用自我实现在高职生身上的自然表现,明确高职阶段的知识学习是未来自我实现的基础,技能训练是自我实现的桥梁,以激发高职生因高考失利后的学习斗志,奋发学习;另一方面高职教育要明确人是社会中人,自我实现的价值受社会评价和个人评价的双重影响,要实现自我价值,有尊严劳动是未来工作的必然选择,有尊严劳动在运用所学知识从事劳动的同时,是用“心”在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精神的表现,是人与劳动的和谐统一。个人从事劳动的过程,是个体尊严的获取过程,也是个人价值实现过程,还是劳动美的展现过程。而在高职阶段所学知识必然在一线工作中得到充分运用。劳动中的创新和创造则是高职毕业生劳动尊严的更高价值体现和高职教育的价值追求。

三、劳动尊严观认同的困境溯源

高职院校学生,相对于普通院校学生来说,大部分成绩不理想,即使个别成绩较好,但学习过程也是挫折较多。他们自我成就感不强,自我认同度也较低,尽管他们在主流价值取向上积极向上,但由于处于大学群体边缘,对社会、对就业的部分现象表现敏感,如何对待劳动的正确价值观并未形成。

(一)多元价值取向使部分高职生对劳动失去价值追求

传统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据全国人口的80%以上,农业生产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拥有自己的土地并进行劳动是农民世代的期盼,大部分农民也被相对束缚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构成农村一道自然风景,人们对辛勤劳动充满敬畏,勤劳致富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当代社会,美国大片、互联网带来了世界各国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勤劳未必是致富的唯一手段,节俭是美德但不时尚,贵族般的生活方式是才是令人向往的追求目标;国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崛起的大众文化,相当一部分以对崇高的颠覆、欲望的崇拜、享乐的追求、时尚的追逐为内容,影响和改变了一大批民众的价值取向[5];市场经济下对利益的追求被神圣化,获取的手段不再顾虑高尚与卑鄙,夸张地消费、过分地炫富刺激了人们传统劳动观的神经,而城镇化背景下人口的大量流动也使得各种不健康的思想加速传播,种种因素,冲击着高职生尚未健全的劳动价值观。

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大部分沿袭本科学院的规制体系,除专业设置相对贴近市场外,教育理念设计和教育教学重点并没有完全从高职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专业学习上仍然过多关注考试成绩的提高,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发由于种种原因也没有得到充分执行;思想观念上侧重意识形态教育,公民素质和养成教育提升并没有真正形成。由于对高职学生特点研究不充分,高职学生的世界观教育和潜能教育存在相当大的提升空间,而在最基础的劳动价值观教育方面,面对多元价值取向的侵袭,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上出现价值取向的紊乱,追求享乐,崇拜欲望,鄙视劳动现象存在蔓延趋势。

(二)就业困境与较低社会认同度,使部分高职生沦为“单向度”的人

近十年来,伴随本科院校大幅扩招,高中生源却在不断减少,由此降低了高职学生生源素质,本科扩招又给高职生就业带来压力。同时,城镇化下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挤压了高职生很多就业机会,高职毕业生就业困境加剧。而低学历低才能的传统思想更是降低了高职生的社会认同度,在现实社会和精神世界的双重压力下,相当一部分高职生心理出现问题,部分高职生行为异化,沦为“单向度”的人。所谓“单向度”的人,即意味着人失去了自我,丧失了自尊,丢失了精神与灵魂,从而成为一个麻木不仁的,只认同并屈从于他人操纵与控制的,甘受他人奴役的异化了的人[6]。高职生的“单向度”,最初表现为学习上放弃进取,专业上不再追求,习惯于旷课,闲逛;毕业后物欲第一,无心从事一线艰苦工作,更谈不上创新创造,却对社会有自己的偏激看法。尽管许多高职院校已设立心理咨询室,但面对来自生存深处的就业压力,如果国家和社会不创造有益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仅仅是心理疏导和心理救济是远远不够的。

四、劳动尊严观的价值引导

(一)尊重劳动,从价值观形成路径规范高职生的劳动意识

面对日益临近的一线劳动岗位,习惯于娇生惯养的部分高职生出现鄙视甚至于逃避劳动的不良思想和行为,而市场经济带来的急功近利思想构成了对扎扎实实、埋头苦干的劳动形式的冲击,因而,高职生不良劳动意识的形成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社会性。2015年4月28日,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指出:“全社会都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全社会都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都不能贪图不劳而获的生活。”

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 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7]正是在劳动基础上,人们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完成了人类文化的延续、生命的繁衍,从形式到内容,劳动都必须获得尊重。在劳动过程中,人类构筑了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以此社会存在为基础形成了人类的价值观。因此,人类价值观也是在劳动中形成并由劳动决定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明确劳动对于人的重要意义,是劳动,使人与动物脱离,无论脑力和体力劳动都应受到社会普遍尊重,而鄙视和逃避劳动的价值观将导致人类社会的倒退,最终导致人向动物回归。从劳动观教育着手,能够从根本上形成全社会正确的价值观,遏制社会不良风气,并引导推动社会良性发展。

(二)尊重劳动,系统整合高职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推进高职生良好劳动行为养成

面对大部分独生子女缺乏劳动意识和良好劳动行为的现状,承担培养合格人才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国家、社会提供的一系列社会、市场资源,系统整合校内校外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劳动尊严教育的整体设计,完善高职生劳动评价体系建设,培养高职生劳动行为的自觉性,加速高职生良好劳动习惯行为的养成。

校园环境建设中,要突出高职院校特点,要有专门的与学校相关的劳动事迹宣传园地,宣传、培养本校劳动成才的学生模范,注重校园劳动精神、劳动氛围的塑造和弘扬。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密切关注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与劳动相关的社会制度改革内容,宣传、强化国家尊重劳动、劳动光荣、尊重人才的方针政策。在“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教学过程中,强化在当前中国,分配可以有不同形式,但劳动是物质分配的最主要依据。在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中,肯定前辈所取得的成就时,要向学生阐明辛勤扎实劳动才是万事成功的关键,同时要善于利用社会实践中接触到的劳模机会,指出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他们以看似简单、平凡的劳动,融入劳模精神,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以劳模事例,培养高职生良好劳动习惯行为,以劳模业绩,激发高职生对劳动的尊重,对劳动事业的追求。高职院校开展的企业劳动顶岗实习,更应以严格的劳动纪律约束学生,以企业的成熟劳动规范改造学生,以成熟企业文化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最终使学生树立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思想,从而成为一名合格劳动者。

(三)加强创业技能培养,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以扎实劳动赢取社会尊重

高职教育以培养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是其毕业生特点,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高职学生具备接地气的优势:即优秀的技术工人能够精雕细琢,以对自己劳动的尊重,事业的认同,把生产、创新水平提高到更高层次,从而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而劳动过程中的反馈和建议,对科技创新有巨大地促进作用。然而,当代高职毕业生并不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弄潮儿。究其原因,首先是理念的偏差,大部分高职生中学阶段成绩相对较差,长期的考试挫折和低分低能的潜意识已经使自尊自信缺失成为这一群体的通病,需要高职教育工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以治愈;其次,对发明创造的神圣化渲染也使一部分有创新能力的高职生望而却步;再次是当前大部分高职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偏重于素质培养,即广义的创新教育,对受教育者能力培养和技能培养,即狭义的创业教育,由于种种因素(如资金不足,专业设备无法购买,教师培训不够,理论实践知识不能站在时代前沿等等)出现跟不上社会、企业技术快速发展的状况。

面对此种情形,高职院校教育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把培养创新人才目标提高到更加重要的战略高度,强调创新创业劳动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引擎,是人类社会最值得尊重的劳动。教学内容上从文化课到专业课的教学安排,从课程教学计划到课程设计,从理论课到实践课教学,都要使创新劳动教育与教学内容有机渗透,使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专业能力培养形成一体化教学体系;教育理念上要打破高职生低分低能的潜意识,以身边、社会上已取得成就的高职生为榜样,增强他们的自尊自信;以国家大力推进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契机,加强创业技能培养,借助政府、社会力量,推动校企联合,解决资金、设备不足问题;支持教师科研申报,鼓励高职学生积极参与,以教师的科研劳动和科研精神,影响、提高高职学生群体创新、钻研意识,为其未来就业创业打开方便之门,并以对国家和社会的扎实劳动的责任承担,赢取社会尊重。

参考文献:

[1]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8.

[3]李秋玲.康德著作全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460.

[4]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53.

[5]李传义.公平正义:中国梦的价值取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1):31-33.

篇7

【关键词】小学德育; 生活化;路径

传统的小学德育以绝对权威命令学生听什么,做什么,无视小学生的主体性在其道德形成和发展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忽视小学生在各种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理解与体验。这样做的结果是小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些没有生命气息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知识教育,无法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陶冶与道德意志的磨练。因此,加强小学德育生活化,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树立生活化的德育观念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是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是坏的生活就是坏的教育。”学生道德品质的成长与发展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要小学教师应树立生活化德育观,大力促进德育生活化。而树立生活化的德育观念需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高度重视德育的生活化,反对德育与小学生的生活脱节,游离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外;二是,更新观念,善于从与小学生密切相关的学习和生活入手,用生活化德育观念知道德育实践。三是,要在更新观念之前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教书与育人的关系。要改变德育实践中存在的重结果而轻过程的现象,让学生的心灵都能完全参与进来。教书与育人是教师的最基本职责和任务,传授知识与培育良好品德应有机地结合为一体。

二、以各种校园活动为载体推进德育生活化

小学在加强德育工作过程中,应善于利用各种校园活动为载体,创设各种道德环境和德育情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自我构建。有学者指出,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多种形式道德教育活动、一系列主题班会活动等。校园活动是促使德育有效开展而采取的重要形式,活动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德育的信息和内容,它能够把德育的各要素有机的联系起来,在潜移默化中使小学生受到熏陶和教育,目前,国内不少小学对活动载体的利用不充分,忽视了其中的德育渗透。因此,对于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积极利用各种校园活动为载体来推进德育的生活化。

三、丰富小学品德课程教学内容的生活向度

笔者认为,将品德课程的理论思想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中,通过实际的生活感知来加强学生对于理论课程的理解和感悟,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要格外重视将小学品德的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联系起来,丰富小学品德课程教学内容的生活向度,将理论性的教学内容同多样化的生活进行有机结合。比如,小学教师在讲授《平安回家》这一课时,应将教学的内容同学生的真实的生活进行融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与生活较为密切的问题。“例如:学生在回家过程中的整个过程,其中又是什么维持着交通的安全?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通过问题,学生会联系到日常生活中自己所经历的一些回家的过程,等红灯、过马路等,学生就可以将自己的实际生活与课程进一步联系起来,加强学生对于生活的感悟

和知识的参透。”

四、构建家、校、社会和谐统一的有机德育体系,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德育课程改革明确要求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建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德育环境和大德育工作体系。因为只有将学校、家庭、社会构建为一个和谐统一、有机联系的大道德环境,才有利于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教育。父母与孩子的交往方式,父母为人处事的态度等,无不影响着孩子; 学校里的花草树木,教师的价值观、人生观,及其在心理上同孩子的相容性等,无不浸润着孩子。社区里的风气、习俗、生活方式、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包围着孩子。要建构构建家、校、社会和谐统一的有机德育体系需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学校要加强同小学生家长的联系,通过开家长会、建立QQ群、飞信群等方式,方便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都能及时了解学生的近况。二是,为让学生走向社会,在生活中获得感悟和经验,形成道德认识,内化道德行为,我校建立了劳动教育、普法教育、尊老爱幼、公益宣传、环境保护等德育生活基地,活动时都能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帮助,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这种生动活泼的德育生活化,对学生思想品质、心理素质、行为习惯和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都是十分有益的。

总之,小学德育生活化,不仅需要德育观念转变,树立生活化的德育观念,还包括在内容上丰富内容的生活向度,在手段技巧上充分利用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载体、构建家、校、社会和谐统一的有机德育体系,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等。唯有此,发挥德育在高校各项工作中的综合作用,达到优势互补,切实提升德育生活化的影响力、渗透力和辐射力。

参考文献:

[1]夏永胜,袁新志.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4)

[2]陈孙义. 试析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生活化教学方法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17)

篇8

有人将中国中小学生和美国学生放在一起比较,发现中国中学生的优势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很扎实,劣势是创新和动手能力比较差。那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在这里我们就要深入地探讨一下。

一、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生能力差和我国的传统思想的影响有关

我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在封建社会,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普通百姓,其主体文化和思想观点都是注重人文素养和社会科学,认为想要实现“治国平夭下”的理想,必须当官,“学而优则仕”是唯一的途径,由此形成了国民重视读书的传统,所谓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有忽视自然科学,轻视动手劳动,鄙视劳动者的倾向,认为“君子远庖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些认识对我们国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暗示我们美好生活不是来自于劳动,只要读书就可以了,而且动手劳动是可耻的,是下等人才干的事。这样的一些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国人的潜意识里,成为造成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生动手能力差的一个深层次原因。

二、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生动手能力差和旧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有关

旧中国传统教育讲授的内容是以四书五经为主,讲课的形式是老师讲学生听。在传统的教育形式中,学生是没有任何话语权的,教学内容单一,教学形式僵化。在摇头晃脑地诵读中反复强化记忆,让统治者认可的观念和认识深入到人们的骨血里去,变成思想上的自觉,这个教育过程不可谓不蛮横霸道,它对人思想的禁锢和改造是显而易见的。经过漫长的封建统治,人们对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习惯了,已经没有思考,没有质疑,没有了看一看、试一试、练一练的需求,这是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生动手能力差的又一原因。

三、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生动手能力差与传统教育有关

这里所讲的传统教育是与现代教育相对的教育流派,专指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及其学派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赫尔巴特提出了著名的“三中心论”,即“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4个阶段。后赖恩把原来的第一阶段分为两个阶段,发展为“预备、提示、联想、概括、应用”5个阶段。19世纪后半叶流传甚广,对欧美教育有很多影响,20世纪初传人中国。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由于苏联凯洛夫《教育学》的缘故,曾经几乎一统天下,成为唯一指导思想。重视课堂教学,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重视系统知识的学习,对动手在教育教学当中的影响关注较少等等。这些思想到今天仍然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教育,是我国中小学生动手能力差的又一原因。

四、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生动手能力差和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形式有关

传统教育的授课形式主要就是学校班级授课制课堂教学,是典型的通过间接经验来获取知识的过程。

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学生按年龄特征和学习特征编成班组,使每一班组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根据固定的授课时间和授课顺序(课程表),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对全班学生进行连续上课的教学制度。最早由夸美纽斯提出,后来赫尔巴特完善了这一理论,苏联的教育家凯洛夫最终完善了这一理论。我国最早使用班级授课制是1862年。

目前,班级授课制仍然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但它也越来越暴露出其缺点。

优越性:

1.它可以大规模地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一位教师能同时教许多学生,扩大了单位教师的教学能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而且使全体学生共同前进。

2.它以“课”为教学活动单元,能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并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扎实而又完整。

3.由教师设计、组织并上“课”,以教师的系统讲授为主并兼用其他方法,能保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4.固定的班级人数和统一的时间单位,有利于学校合理安排各科教学的内容和进度,并加强教学管理,从而赢得教学的高速度。

5.在班集体中学习,学生彼此之间由于共同目的和共同活动集结在一起,可以互相观摩、启发、切磋、砥砺;学生可与教师及同学进行多向交流,互相影响,从而增加信息来源或教育影响源。

6.它在实现教学任务上比较全面,从而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它不仅能比较全面地保证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同时也能保证对学生经常的思想政治影响,启发学生思维、想象能力及学习热情等。

局限性:

1.教学活动多由教师做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2.学生主要接受现成的知识成果,其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

3.学生动手机会较少,教学的实践性不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它的时间、内容和进程都固定化、形式化,不能够容纳和适应更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5.它以“课”为活动单元,而“课”又有时间限制,因而往往将某些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人为地分割,以适应“课”的要求。

6.它强调的是统一,齐步走,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7.它缺乏真正的集体性。教师虽然向许多学生同样施教,而每个学生各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掌握,每个学生分别对教师负责,独自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学生与学生之间没有分工合作,无必然的依存关系。

8.不利于因材施教。

事情显而易见,班级授课制虽有很多优点,但它不利于动手能力的培养。因为各方面问题的考虑,我国现阶段的主要教学形式就是班级授课制。这也是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生动手能力差的又一个原因。

五、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生动手能力差和办学条件的限制有关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之所以选择班级授课制,还有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是班级授课制比较省时、省力、省钱。我国人口众多,多年经历战乱,底子薄,在温饱时期能通过班级授课制学习到一些知识、经验就已经不错了,对素质教育就考虑的比较少,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经济状况显著改善,对个人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素质教育已经提上日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国家一直重视素质教育、动手和综合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2003年下发了《教育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意见》,为培养动手和综合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搭建了平台。然而,我国中初等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发展很不平衡,受当地经济条件、教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产生巨大的差异,如:经济发达与边远贫困地区的差异,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的差异,普通学校与重点学校的差异等。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政治、经济的因素,也有现代办学理念和对劳动实践场所建设认识上的差异,更多的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冲突。这些制约因素是中初等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难点,也是素质教育的难点。国家和时代要求我们克服困难,探索新的授课方式,使中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为国家提供大量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培养动手能力所需要的办学条件在学校教育实际中主要表现为师资力量的配备、物质器材的配置以及场地的建设。中初等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就是为了解决动手劳动教育费时、费力、费钱的状况,提出的一个办法,让我们这个人口众多、底子薄的国家的中小学生也可以像西方发达国家的学生一样有条件动动手,实际地直观地体验一下,而不是只在课堂上想象。作为一个成年人,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为他们的这个愿望奔走、呼吁。

在教育中,必要的投入还是需要的,因为没有投入就不可能有产出,穷什么不能穷教育,不能穷孩子。

六、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生动手能力差和家长观念有关

在高考指挥棒引领的大环境下,家长和学校全都不太重视动手能力培养,这是造成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生动手能力差的重要因素。家长只重视中小学生的书本学习成绩,成绩好了,就万事大吉,动不动手、会不会干活都无所谓。学校也没有把动手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考虑,社会和家长都只重视高考成绩,那么作为提供教育服务的学校也就只能把主要精力放在书本教学上来,表现在中小学生每天上学、考分、做试卷,学生一天除了作业就是考试,都成了做试卷的机器了。大多数的学校没有专职的劳动实践课教师,兼任老师受专业水平和精力限制上课走过场,劳动实践课的课时经常被语文、数学等主课挤占。

虽然中小学生对学习劳动实践课的兴趣很足,大多数的家长和学校也认识到劳动实践课对人的全面素质培养有相当正面的影响和作用,但基于对高考成绩的追求,放弃了对中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篇9

记者从主管此项工作的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了解到,目前,实施新课程计划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课程设置学校有了自主权

我国中小学课程长期实行一级管理,即由教育部颁布全国统一的中小学课程计划,规定中小学课程的门类、开设的年级、每一门课程的总课时数及周课时数。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开齐课程和开足课时。因此,中小学的课程基本上均为国家课程,学校根据统一的课程计划即可编排课表,安排教育教学活动。

据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钟作慈介绍,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管理方面的一个重大变化是,从一级课程管理变为三级课程管理,也就是说,中小学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部分。国家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在中小学必须开设的各门类课程,但是教育部仅规定这些课程应在哪个年级开设和各门课程在九年总学时中的比例范围,而不再具体规定各门课程的总课时数和周课时数。地方课程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自主开发和设置的课程,供本地区学生选择学习;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和设置的课程,供本校学生选择学习。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将占总学时的10%左右。

综合课程品德科学是必修课

据钟作慈介绍,新课程计划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传统的分科课程,如语文、外语、数学之外,增加了综合性课程,包括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历史与社会、科学、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

其中,在小学一二年级开设的品德与生活课以及小学三至六年级开设的品德与社会课都是将原思想品德、社会综合在一起;初中的历史与社会课是将历史、人文地理综合在一起并增加了有关社会知识;初中的科学课则是将原先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门课程综合在一起;而艺术课是将原音乐、美术综合在一起。综合实践活动则包括信息技术、劳动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这些课程都是以前中小学所没有的课程。

据悉,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小学科学、综合实践活动都是必修课。

小学英语暂停读写先练听说

新课程计划充分体现了北京特色,钟作慈介绍,新课程计划给予了“外语”特别的关注,教育部提出外语可以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也可以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根据北京市两年的课程改革实验情况,特别是考虑到迎接2008年奥运会的需要,新课程计划规定自今年秋季起全市均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外语课,外国语学校和其他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第二外语,用地方课时安排,供学生选修。此外,北京市教委还在中小学进行多语种教学的实验,并在外教、教材、建立友谊学校等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务。

钟作慈告诉记者,从一年级起就开设外语课程,最担心的是如何处理外语与母语的关系,如同时学习汉语拼音字母和英语字母极易使学生产生混淆,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新课程计划规定在小学一二年级英语先不进行字母的读、写,而是进行听、说练习,使学生逐步建立英语的语感。

信息技术和劳动技术两门课也受到重视,在新课程计划中,这门课被单独设置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内,北京市教委鼓励具备条件的区县和学校利用劳动教育基地和信息技术中心等机构和场所,集中使用课时,集中进行教学。

毛笔书法每周保证一课时

新课程计划规定,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课要把写好硬笔字作为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在小学三至六年级要利用地方课程课时安排毛笔字教学,每周一课时。而关于“预防艾滋专题教育”、“预防专题教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专题教育”、“安全和自救互救教育”等专题教育,可利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课时安排。

作为新生事物,如何设置和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成了许多学校首先面对的“难题”,对此,钟作慈告诉记者,新课程计划规定,学校可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结合本校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进行,既可开设与国家课程相关的选修课程和职业技术课程,也可开设时事政策教育、国防、环境、人口等专题人,开设有关本地历史、地理、经济、社会等内容的专题研究,还可开展校、班、团等集体活动,开展校外社团、俱乐部和兴趣小组活动。钟作慈特别提醒,在开发地方和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不要盲目跟从,看到其他区县和学校开发什么课程,自己也一定开发什么课程,既力不从心,又脱离学生实际。同时,还要注意不要把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都变成全体学生必须同步学习的课程,而要在设置少量的全体学生必须统一修习的课程之外,更多地设置可选修的课程,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余地。

教师培训照本宣科必须革除

作为教学的直接组织者,教师对课程计划的最终落实起着关键作用。钟作慈告诉记者,与传统的分科课程教学相比,新课程计划对教师的数量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一些综合性课程以前没有教师教过,需要广大教师进行知识的大量更新;而随着外语等课时的增多,教师的数量将变得紧张;以前小学“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是两支教师队伍,现在都面临着转向承担“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课程教学的新任务。在课堂教学中,传统的“师讲生听”的教学方式迫切需要改革,而“照本宣科”、“满堂灌”等违背教育科学规律的做法更是必须革除。今后的教学方式则更加多样,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研究性学习、体验式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等新型教学法都鼓励去尝试。

篇10

关键词:小学数学,素质教育

Abstract: in the way of life, the chance of success is very valuable, indecision is eliminating some of the may make mistakes, but also will lose a lot of chance of success, some things we can't hesitate, also can't delay should be immediately action, will be limited opportunity to grasp the in hand firmly. And strengthen the quality of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is also our teaching in recognition of the things, we can't hesitate, should be imperative. Below I will briefly talk about, how in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First we say it, what is a quality education. Quality education is based o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human development actual need,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quality education teaching for the purpose, according to the law of education, is the moral, intellectual, physical, aesthetic education, labor education with the complete. Quality education compared the education method before, more specific, the comprehensiv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must quality service. This includes both the cultural quality and including ideological quality; Both psychological quality and including physical quality; Both intelligence and the factors including non-intellectual factors and so on many factors.

Keywords: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D52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我们只是重视应试教育而忽略了素质教育,在新的教学大纲中指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英才施教等,而我们的当前教育的对象,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依赖性大,怕苦,怕难,这样的心理素质又何以适应新世纪的需要那。21世纪是开创的世纪,发展的世纪,所以在我们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才能真正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数学知识是数学素质的基本前提,所以只有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使学生都能掌握好教材中所规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内容,才能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等。总的来说,教学时教师注意数学概念、公式、法则的提出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等,使其展开思维,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二、培养学习习惯,促进全面发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我们就要以身作则,用良好的行为习惯去影响学生,带动学生。同时,对学生要强化培养和训练,从学习中每一项最简单的事情做起,水滴石穿,持之以恒。可以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看谁算得又好又快;谁书写得仔细、工整规范;讲课时看谁精力集中,回答问题积极主动准确,做到及时表扬鼓励。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让我们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在获得足够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综合等多种形式,去激发学生的思维,以达到通过动脑而掌握知识和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并且也让学生动手去实际操作,通过手脑结合去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发现规律。动口,就是让学生去讲、去说,让学生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进行议论。通过这种探讨性的思维活动来开拓思路、相互启发、加速认识过程,并让学生把思维过程和结果用语言概括的表达出来。

三、教学中抽象思维的训练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也就是数学的教学过程。需积极促进学生的思维拓展。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应加强形成概念、法则等过程的教学,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因这方面的教学比较抽象,加上学生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理解能力相对而言较差,学习起来就会吃力。所以我们要强化学生的感知认识,感知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因此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如我们在教学“角”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角的正确概念,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或者模型:如三角板、五角星和张开的剪刀、扇子形成的角等等,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角。接着借助于演示教学,将两根细木条的一端钉在一起,旋转其中的一根,直观地说明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角,并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学具亲自动手演示,用运动的观点来表明角的概念,并为引出平角、周角等概念做了准备。我们还要结合数学学科特点,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数学教学要注重通过数学的实际应用,进行学习目的教育;通过数学的严格训练,进行学习素质教育;结合数学的教学内容,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某些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引伸和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我们每教一点新知识都要尽可能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引导学生。

当今时代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向前发展的时代,不仅要求我们具有广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智慧和才能。在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双基的训练,而且要把发展思维、培训能力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教学中,既要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更要研究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学要使学生在探求新知的同时,学会获取知识的思路、方法、技巧。做到依据学习规律确定教法,利用教法指导学法,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