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规划前景范文
时间:2024-03-27 17:58: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物流规划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TD3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1-0118-01
1煤矿企业生产是以安全生产为前提,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以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为矿山生产提供支撑和保障,在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中,涉及大量的物流管理,煤矿生产过程中,大量的物流升入井。安全、科学、合理、系统地规划矿井采、掘、机、运、通、物资供应等各系统、各生产环节,统筹平衡各系统、各环节的工作所需的物资,进行资源整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全矿井各系统、各单位的安全生产物资形成可灵活交流的网络,增加物资利用效率,减少升入井的物流量,既可以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减少矿井提升、运输、供应等相关部门的工作量,减轻工作人员的强度,又有利于矿井的安全生产。
1科学利用矿井水,减少地面水源的使用量,降低矿井排水费用。
1.1利用井下水建立井下生产用水供水系统。
随着矿井的生产及延深,在矿井生产的上一水平,逐步形成一些闲置或只作为风道等功用的上山及平巷,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闲置巷道,在井下水量大的巷道内,合理规划引水路线,建立沉淀净化、井下生产供水水仓、供水管路等井下生产供水系统,为井下生产、降尘、防灭火系统供水。
1.2利用上一水平的井底水仓、井底车场、生产系统及矿井水建立井下灌浆、注砂站。
矿井生产及水平延深过程中,上一水平的矿井生产系统利用率逐步降低、闲置、或报废,利用上一水平井底水仓、井底车场、闲置的水平生产系统及矿井水,规划建立井下灌浆、注砂站,增加系统利用率,减少矿井井下排水量,降低矿井排水及矿井水净化费用,可补充地面灌浆系统不足,尤其是冬季,井下灌浆站运行,不受地面气候的影响,不需要再增加加温、保温等设施。
2合理规划,减少井下岩巷工程量,加强矸石利用与排放管理工作。
2.1优化矿井及采区设计,减少岩巷工程量。
兴安煤矿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且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逐步延深,矿井绝对瓦斯涌出理也在呈逐渐增大趋势。
这样的煤层赋存、瓦斯地质及煤层发火特性,要求在采区巷道布置中,要保证瓦斯治理、煤层防灭火工作及采区安全生产系统合理,并尽可能减少巷道工程量,所以兴安煤矿采区巷道布置多采用煤层群联合布置采区巷道,减少采区生产系统巷道工程量;以工作面机轨道瓦斯岩石抽采巷,兼作工作面消火道、工作面机轨道集中巷,做到一巷用,在瓦斯抽采巷中施工穿层钻孔进行抽采治理和工作面消防火工作面,减少灾害治理及生产巷道工程量,降低生产成本。
2.2在设计规划向旧区、旧巷及报废巷道排放矸石系统,并在矿井的日常工作中编制井下矸石排放计划,组织实施矸石井下安全排放工作。
煤矿生产是一个连续,且一线生产场所不断更新、报废的生产活动。这样,一方面需要不断掘送新的巷道,排出矸石,为采煤工作面提供生产场所,另一方面,原有的采区、水平巷道不断报废,形成大量的闲置空间,所以,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定期由总工程组织采、掘、机运、通、安监等各系统人员,根据矿井的生产实际、采掘接续等安全生产需要,核定报废巷道,根据报废和将要报废巷道系统内的风流、水流、机电系统、巷道支护、巷道坡度、巷道断面、总的报废空间容积等实际情况,制定矸石向报废巷道排放组织计划,并报矿办公会审核修定。
矸石排放作业前,要编制详细的矸石排放安全组织措施,在措施中制定排放路线、排放顺序,排放堆积位置、排放堆积高度、排放使用设备、通风方式,并根据排放矸石的各工序、各环节、使用的各设备制定有针对性的和操作性安全措施。
2.3在井下应规划建立矸石粉碎与应用系统,利用其作为充填采空区和采区、巷道隔绝充填材料,及巷道喷浆支护材料。
煤矿生产过程中,随着采场的更新与报废,及矿井的防灾、治灾的需要,在矿井日常安全技术工作中,需要对采空区、采区、工作面、巷道等采掘空间进行相应的注砂、采区(或工作面)隔绝充填、冲隔爆,巷道喷浆支护等工作,这些工作中,要用大量充填物和砂石材料,可以选用不燃性矸石作为原料,根据岩石的强度分类破碎后,经筛选作为充填物或支护用砂石料,减少矸石排放量。
3优化机电设备井下使用、维修与库存管理。
3.1加强设备维修保养,保证设备完好,保障设备正常运转,防止机电事故发生,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同时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设备升入井工作量。
建立健全矿井机电装备、材料、配件等物资的计划、采购验收供应管理、入井检验、安装交接验收、巡回检查、定期检测检验、维修保养、检修及报废等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制。要健全完善机电装备管理台帐的技术资料档案,建立健全“三违”处罚与教育制度,确保各项制度的落实。
3.2根据矿井机电设备、材料采购、供应及维修计划,结合井上下库房、井下闲置巷道及库存情况建立井上下永久库房与井下临时库房体系,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保障机电设备及物资材料的供应,减少设备提升、运输工作量。
在矿井的开采过程中,不断的有工作面、采区、及水平等井下工作场所,需要报废回撤与新场所的安装投入,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机电设备安撤与升入井,为减少在这个过程中,设备材料升入井工作量,可建立井下永久与临时机电设备、材料库房,与井上机电库房共同形成:井上下有人职守与无人职守、永久与临时库房组成完整库房体系,根据各种设备、材料对库房存放条件的要求、各种设备和材料的供应维修计划,对机电设备和材料进行科学存放。
建立健全库房体系的日常工作管理规章制度与库房管理应急预案,利用现代信息和监控技术,由矿井信息管理系统、矿井视频监控系统、矿井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等手段对无人及有人库房进行监控,并对井下无人库房通过矿、区科、段队及生产科、通风区、安监人员等职能科室带班和值班人员,进行巡回安全及防盗检查机制,建立健全矿井库房管理体系,减少机电设备和材料的升入井的运输工作量。
结语:煤矿安全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矿井生产过程中,矿井水、矸石、机电设备、支护材料等矿井生产的大宗物流,在矿井安全生产中,要优先科学统筹规划,统一管理,即可以取得好的经济效益,降低矿井提升、运输、供应等相关部门的工作量,减轻工作人员的强度,减少矿井废弃物的排放,又有利于矿井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⑴张荣立、何国纬、李 铎,采矿工程设计手册
⑵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编制《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读本
篇2
所谓物流管理,就是借助最低的物流成本吸纳各类客户关注,达成协议过后便开始在企业内外空间,进行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流动细节的全过程监管。不过以往由于我国科研和经济实力限制,使得既有物流管理手段落后、效率低下,同时额外耗费大规模的人力、物力资源,这对于企业发展前景来讲,可说是致命性打击。由此看来,在现代化电子商务环境之下,传统样式的物流管理创新活动,早已势在必行。
一、涉及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事务关联特性的客观论述
物流管理全程支持电子商务拓展需求,可以认定是电子商务系统架构中不可或缺的支撑单元。长期以来,社会大众经常将核心注意力投射在电子商务资金流电子化层面之上,对于物流工序网络化认知力度有所不足,而今后对电子商务活动秩序产生决定性指导功效的,便是物流管理。毕竟电子商务服务对象能够主动克制地域限制效应,因此相关企业日后发展的核心动机,便集中于借助最快的速度和较低的成本数量,赋予客户眼下最需要的产品。在电子商务环境之下,构筑起一类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监管体系架构,是满足电子商务协调化发展诉求的标准途径,各类企业领导要主动加大对其的关注力度。
二、关于现阶段我国既有物流管理模式中隐藏的问题研究
第一,物流管理理念过于陈旧,技术型人才较为缺乏。目前各类企业领导仍旧高度关注物流货运细节,对于全新的物流知识掌握不足,无法吸纳完善的实践操作经验,致使物流人才骤减。
第二,物流基础性设施严重落后,信息化应用前景处于萎靡之势。尽管我国长期以来,在交通运输、货物包装、搬运等流程中,供应合理数量的基础性设施装备,可仍旧无法协调全新物流体系建设需求,包括设施的兼容、配套性等几乎令人难以直视,重复建设迹象严重,耗费大量不必要的成本资金。透过客观层面审视,我国物流信息管理并未达到完全的自动化,特别是在行业、部门跨越性整编,以及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应有空间范畴上,存在深度限制隐患。就是说,这方面网络信息技术还是停留在初级阶段,企业之间还没有建立起可靠的物流共享交流机制,至于日后服务的精准、实时性成就,便更加是遥遥无期了。
另外,部分地方政府对于当地物流企业利益过度保护,不惜利用交通、工商税务机制等,针对外部区域的物流企业加以排斥,一时间令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革新发展步伐全面骤减。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进行传统物流管理模式创新改造的策略内容补充
(一)电子商务活动规划流程和管理体系架构的完善
为了顺利贯彻现代化物流管理创新改造指标,必须向内部员工灌输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相应地,便要求企业及时结合市场机制灵活特性以及客户建议,进行原有物流战略重新布置规划,适当预测其可能衍生的问题,并提前采取科学预防措施。在实施全新物流规划方案环节中,理当结合绩效指标,进行企业内外部物流工序细致性监管,确保各类计划执行效果不会和预先制定的目标产生严重偏差,换取客户足够的信任。再就是任何与物流管理耗费成本、运作实效相关的信息,都要及时予以更新,减少额外支出,为提升企业竞争实力,做足充分的过渡准备工作。
(二)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专业化人才的精心培养
如今电子商务物流项目势如破竹,对于内部人才专业化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等,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规范要求,就是说要求其尽量维护物流运作效率,避免和客户需求产生任何冲撞,最终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实力,贡献应有的支撑力量。在人才培养方面可以依靠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对电子商务物流人才的培训,使物流一线的员工和管理人员通过培训更新物流专业知识,并将财务管理、信息技术、数据处理以及国际物流管理等知识结合起来。物流企业还可以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与优秀人才,以此学习国外的先 进技术与管理理念。也可以把对电子商务物流感兴趣的人才送到国外进行培训,加强与先进管理理念之间的交流,不断提高物流技术型人才与复合型人才的综合素质
另一方面,政府应当在政策与资金方面扶持电子商务物流企业的发展,制定正确的政策与行业发展战略,主动强化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技术研究以及法律法规的制定。届时引导企业加大对电子商务物流业的投资力度,科学合理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建立起我国物流的实体网络,为物流业不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3
1、物流管理专业是大学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管理学基础;
2、经济学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基础技能开设的一门课程专业;
3、其旨在掌握工科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熟悉法规,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信息系统的手段,方法;
4、具备物流管理,规划,设计等较强实务运作能力,成为高级现代物流管理人才;
篇4
关键词:城市配送;前景;模式;效益
中图分类号:F25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6-31 -02
2009年,国务院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继续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又在2011年6月出台了物流“国八条”,江苏省和南京市“十二五”规划也继续明确了服务业的发展领域,现代物流产业首当其冲。可见,国家、江苏省、南京市都将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到了战略的高度,这必将给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物流产业带来重大历史发展机遇。
20世纪下半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零售业的多店铺化、连锁化以及多业态化,如百货商场、超级市场、专卖店等,对物流作业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来相互分割、缺乏协作的仓储、运输、批发等传统物流企业难以适应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要求;此外,用户小批量多样化的需求与企业大批量专业化的生产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因此,物流配送经营实体——物流配送中心便营运而生。配送中心就是从事货物配备(集货、加工、分货、拣选、配货)和组织对用户的送货,以高水平实现销售和供应服务的现代流通设施,它是用户小批量、多样化需求与厂商大批量、专业化生产矛盾的产物之一,它更关注末端物流。
一、城市配送项目投资的必要性
通过对南京城市配送市场的分析发现,城市配送市场空白,即专业化的、社会化的城市配送中心缺乏。
(一)城市配送中心存在规模小、现代化程度低、功能不健全等问题
配送的优越性在于形成规模经济以后才能充分发挥出来。然而我国长期以来受行业限制、地域分割的影响,小、散、差的分散状态普遍存在,造成物流的不合理布局,在此基础上建造的配送中心,规模达不到提高社会总体效益的程度。此外,以企业集团内部为对象的专业化配送发展较快,而面向社会的区域性配送发展比较滞后,这就形成了社会配送资源的闲置与重复配置的突出矛盾。
同时,现代化程度利用率低,仅限于日常事务管理,而对于物流中的许多重要决策问题,如配送中心的选址、货物组配方案、运输的最佳路线、最优库存控制等方面,仍处于半人工化决策状态,适应具体操作的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滞后。此外,整体物流技术水平比较落后,具体体现在运输技术、储存保管技术、装卸搬运技术、包装技术、流通加工技术以及物流各环节都密切相关的信息处理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差距也不小。
另外,配送中心的功能不健全。配送是集诸多流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流通中心,尤其强调各功能的协调和一体化。其基本功能远超出了仓储和运输。我国当前的配送中心多数则充当了仓库和运输中转站的角色。
(二)城市配送发展前景广阔
物流成本/GDP高、第三方物流渗透率低、工业企业物流配送外包程度低均表明作为物流重要一环的城市配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其一是物流成本/GDP比重高。发达国家比例通常在10%或10%以下,而国内的比重近5年维持在20%左右。统计显示,2010年我国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25.4万亿元,约占GDP的17.8%。
其二是第三方物流渗透率低。在美国,第三方物流的市场渗透率是8%,在欧洲则是10%,而中国只有2%。预计未来10年中国第三方物流年增长率将在16%和25%之间。
(三)工业企业物流配送外包程度低
国内工业企业的原材料物流配送只有18%是通过第三方来进行的,而制成品的物流配送由第三方来进行只有16%。
以上反映出我国物流运作水平是极为粗放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低,经济增长付出的物流成本太高。虽然与国外的差距很大,但差距本身也是空间,表明我国对专业化物流设施的需求。在当前市场环境中,在生产、销售成本控制已比较充分的情况下,实行科学的物流管理已成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最重要途径之一,成为继制造业和商业利润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
二、城市配送项目的投资盈利模式
当前的城市配送项目和城市配送中心的启用,不应单纯的强调社会服务功能和社会管理职能,也要分析项目的盈利方向和模式来符合市场化运作的要求。
(一) 盈利模式
通过新阶段城市配送项目的运营思路,不拘泥于传统运作模式,项目的盈利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基础收益、增值收益和模式复制收益。基础收益是传统的收费项目,利润率较低;增值收益包括个性化增值服务收益等,利润率较高;模式复制收益主要是将成熟的模式进行复制获得的收益。
(二) 业务模式
在定位于城市配送中心的基础上,从配送主体来看,配送模式将定位于第三方配送模式;从配送中心数量来看,配送模式将根据业务发展状况由单中心配送模式向准多中心配送模式再向多中心配送模式发展;从社会化程度来看,配送模式同样将根据业务发展情况由专业化配送模式向社会化配送模式发展。
(三)投资运营模式
城市配送中心并不单纯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资产购置等。而是通过对社会各类闲散资源,包括仓库、车辆、装卸设备等进行资源整合和利用,由相关企业进行资本金的合作投入,进行社会化运作。从项目的投资运营来说,主要收入来源于配送收入、仓库租金收入、粗加工收入、信息费收入、广告收入等,主要支出包括人员费用、维修费、折旧及摊销等。
三、城市配送项目投资需要进行的分析
城市配送项目作为市场化或准公益性项目,除考虑各类运营模式或运作方向外,对项目的各类财务评价要完备进行,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一)企业投资效益
企业要以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现金流量来考察该项目在财务上的投资回收能力。如回收期较短、投资利润率高,项目投资回收较快,抗风险能力强,则适合投资。以城市配送项目来说,规模化运营以后,除直接受益外,联系其他增值性受益,拥有稳定的各类收入,现金流效应显著,并且以整合资源作为项目运营的主要手段,相关折旧等支出有限,不失为投资受益较高的项目。
(二)社会效益
城市配送项目一方面提升城市形象,通过企业识别系统,统一企业视觉形象,风格一致、美观别致、管理规范来展示南京有序管理的城市形象。一方面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利润;一方面是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迎合江苏省和南京市提出了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长期战略,城市配送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极大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现代物流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得到日益重视,而城市配送项目作为现代物流的末端物流,适时发展也将成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 叶心梅.上海商贸配送现状与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01):80-81.
[2] 吴新燕.无锡地区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的总体构想[J].云南财贸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3):79-81.
[3] 石代伦,杨桂红,楼旭荣. 商业物流的现状调研和对策思考[J].物流科技,2006,29(7):1-5.
[4] 王雪峰.我国商业物流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08,(19):48-50.
[5] 张艳平.长三角地区商贸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10):26-27.
篇5
关键词:经济发展;物流;区域物流
中图分类号: U652 文献标识码: A
浙中地区主要是指以金华市为中心,覆盖周边的金华市辖婺城区、金东区二区和义乌、兰溪、永康、东阳四个地级市以及浦江、武义、磐安三县。总面积为1万余平方公里,人452万,位于长江三角洲和内陆腹地的结合部,拥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发达的经济基础、便利的交通网络、良好的人居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期以来一直是浙江中西部的区域中心。
1、浙中地区发展物流的意义
浙中地区是浙江省“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全省城镇体系建设和区域发展架构中,是与杭州都市圈、宁波都市圈、温州都市圈并列的第四板块,也是浙江省今后着重要建设的包括环杭州湾城市群、温台沿海城市群在内的“三大城市群”之一。
浙中地区要加快经济发展,离不开物流的保驾护航。“物流运作效率”已经成为继“节约物资资料”、“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浙中地区想赶超对其他几大都市圈必须要依靠物流的提升。物流业作为一个服务性行业,物流业的发展与进步,能够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甚至能与相关行业形成良性互动,创造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2、物流与经济的关系
物流形态与物流活动的经济运行制度环境存在高度相关性,不同的经济运行环境,企业物流形态具有明显差别。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生产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不高,生产与流通的联系较为简单 生产企业的精力集中在生产上,管理的重点放在如何增加产品的数量,对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缺乏充分认识。重生产轻流通,产品基本上是自产自销,属封闭经济。即指封闭经济与外界不存在资源交流或交流程度十分低。故封闭经济的物流规模小。物流分工程度低、交易效率低、产品无法以经济化方式生产、流通管道阻塞、无法实现物流的经济化;在短缺经济时代。市场供不应求。产品生产者、供应商最需要解决和最关注的是采购和内部生产管理,其物流管理关注企业内部物料流的管理。即计划、控制和实施企业内部原材料和零部件流程;计划经济时代,其物流管理基本属于工厂物料管理.只关注内部生产.忽视外部流通;市场经济时代,社会产品极大丰富。无论是生产资料市场,还是生活资料市场,一般不会呈现供不应求。其物流管理必然要关注上游客户,同时也要关注下游客户的行为,以至最终消费者的行为。物流管理包括上游供应商到企业内部物料流程,以及下游所有客户的一体化管理,即供应链管理阶段。物流从传统的自然管理到局部管理再向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发展,是市场自发推进的产物。
物流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贡献力.物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概括为:物流合理化降低成本的作用.对改善我国经济运行的环境.降低和解决企业的困难有重要的作用.物流活动的”利润中心”作用,可以成为企业和国民经济的利润增长点:物流现代化可以改善我国的经济运行,实现质量的提升:物流现代化可以改善城市的环境,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一个新的物流产业可以有效改善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发展。随着物流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物流对生产发展的促进作用就越明显。根据目前浙中地区情况,重点需做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相关政策、及物流专业人才建设等。
3、区域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区域物流,即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所有物流活动,既包括包装、保管、运输、装卸、加工和信息传递等功能实体性的流动,也包括物流过程中各环节的物品流动。它是为了全面支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建立的适应特定区域环境特征、提供区域物流功能,以满足区域经济、政治、自然和军事等各方面发展的需要,并且具有合理的空间结构和服务规模,能够实现有效组织和管理的物流活动体系。区域物流产业通常会涉及多种行业,具有社会经济体系共有的完整性、有机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同时也具有自身独特的性质,即基础性、服务性和综合性。区域物流对区域内所有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等活动都有影响,通过运输、仓储等生产和流通必备的条件对整个区域经济起着基础性作用,维系着区域内各种产业问相互依赖的种种关系,使得区域经济成为个内在联系紧密的整体。
区域物流本身并不提供物质产品,而是为顾客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在实现由供应方到需求方的高效流动过程中,区域物流始终以客户需求为中心; 同时,着重强调各种增值服务,而且这些附加服务才是区域物流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区域物流,就其自身而言是一个体系的纵向经济领域,同时它是为区域内其他经济领域服务的,所以也属于横向经济领域,横跨诸多基础性和服务性的行业,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各个领域。区域物流产业是由物流基础产业、物流装备制造业和物流信息业三部分构成的。第一,物流基础产业,是由多种不同的运输线路及其交汇点、节点和物流终端构成的,为区域经济系统的运行提供物流基础设施,是区域物流发展的基石。第二,物流装备制造业,为物流发展提供劳动手段要素,即时采用各种高新技术,是提高整个区域物流系统的装备水平的必要条件。第三,物流信息业,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在物流领域的有机应用,通过对区域物流各环节的实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 促进区域物流快速发展。
4、物流人才建设要求
我市现有物流企业大多是从传统物流企业发展起来的,物流从业人员主要是原有从事运输、仓储等的员工,物流业务素质不高,尤其缺少高层次的物流管理和经营人才。同时,物流专业教育和培训机制尚未形成,企业从事物流工作的人员大多未经过正规培训,缺乏现代物流人才支撑,亟待培养与引进。现在毕业生的基层管理综合素质跟不上,对物流专业的认识不够充分,不能沉下去做基层事务,对物流管理的业务知识、政策法规也不够熟悉。学校要注重培养外向型人才,物流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更多关注国内物流业发展。现在不少学生眼高手低,岗位工作关注较多,但动手能力不够,全局性考虑较少,缺少战略发展眼光。建议学校增加物流规划类课程,强调物流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学生要有明确的成长目标和规划,大学生要深入接触社会实际。网络经济和物流业已成为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两大核心产业。同事电子商务对物流运输有较大影响,传统物流在实际中应用很少,比如集装箱运输已不是传统的一箱一品,而是一箱多品的超市型拼装。物流企业转型已成趋势,一是转向供应链物流,二是转向国际物流,三是转向与电子商务融合。这就要求学校在培养人才时考虑现代物流业发展趋势,将国际物流、电子商务综合起来考虑。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地方经济的发展,地方学校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可以更多的参考地方企业的意见,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对接,更好地服务社会。
5、结束语
浙中地区的作为泛长三角区域,金义都市区作为浙江重点发展的省级第四个都市圈,发展前景值得期待。目前主要需做好相关政策扶植,物流设施建设等。该地区物流基础条件较好,物流人才培养到位,物流发展前景看好。有了物流的支撑浙中实现赶超发展就等于有了基石,经济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1]曹晓平.金华国际物流园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2).
[2]赵德海.关于物流园区建设的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07(3).
[3]威谦.G.谢泼德.产业组织经济学(第5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50-320
篇6
物流业被现代企业视为“第三利润源泉”。有关预测显示,今年中国物流市场规模将达2400亿元。美国知名咨询公司美智管理咨询公司也预计,中国的物流市场会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有关人士认为,20m年,中国物流业是取得长足进步的一年,各方面都有实质性的推进。但是,我国发展物流的目标、战略、措施和政策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距离建成“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物畅其流、快捷准时、经济合理、用户满意的社会化、专业化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这样一个总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关专家把它归为三个“整合不够”和一个“实施难”:
政府管理的职能整合不够。最典型的是各地方政府、各相关中央部委的物流发展规划,彼此难以衔接,规划的内容也主要在于扩张、建设,而不在于整合和市场的培育。
物流的资源整合不够。多数物流建设项目是属于供应能力的扩张,而不是整合和提升原有供应能力。整合物流需求的努力更为罕见,因此缺少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
物流业基础建设的整合不够。包括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基础统计体系和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标准化体系建设等等。 促进物流发展的政策措施难以实施。2002年有关政府部门的确下了很大功夫来研究促进物流发展的措施,涉及市场准入制度、税收优惠政策、倾斜的投融资政策和技术政策、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等等,但是影响这些政策出台的最主要原因在于难以实施。
物流业的前景
各地的物流规划将陆续进入实施阶段。东部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仍然是我国物流发展最快的地区。
跨国物流公司加快在中国扩展与布点。一些国际著名的专门从事第三方物流的企业和快递业巨头将结成联盟,或并购股权,组成专业化的物流企业,进入我国物流领域,抢占物流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传统的运输与仓储企业加快向第三方物流转变。对于物流企业来说,2003年应该是一个整合年。
物流需求将首先从部分行业释放。在工业生产和流通领域中,对物流有较大需求的医药、烟草、家电、服装、汽车、日化、饮料、连锁等行业,特别是外商独资与中外合资企业,将首先释放物流需求。
政府将继续大力推进物流产业发展。新一届政府机构的成立,有利于物流业的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酝酿中的政策会更趋成熟。
高科技和信息化在物流业的作用更加受到重视。其中包括信息数据资料的应用以及现代信息技术、高科技的应用两方面,可望见到新的进展。同时,物流的标准化建设也将会取得实质性的发展。
篇7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 现状 问题 对策
第三方物流是指以合同委托方式由供需双方以外的第三方来提供物流服务,同时供需双方可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联系,并对物流进行全程管控的业务模式。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生产企业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核心业务部分,而将运输仓储等环节交由第三方物流完成。第三方物流的参与,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及风险,提高了企业的服务质量和竞争力。由于第三方物流顺应了不断细化的社会分工和快速发展的经济需要,集知识、科技、服务为一体,为客户提供综合物流服务,因此已成为当今物流发展主要模式。
1 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
1.1 第三方物流在我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第三方物流业提供了广阔市场。伴随着快速增长的经济、数量不断增多的外资企业,带来了国内外市场物资的大流通,巨大的物流市场需求为第三方物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其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第二,政府重视物流产业发展扶持第三方物流做大做强。经贸委把34家国有大型物流企业列为国家重点扶持对象,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2013年,我国提出“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一体化运作和网络化经营”,以及“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扶持建设一批物流信息平台”的发展要求,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政策的引导和支持。
第三,跨国物流公司入驻中国为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提供样板经验。跨国物流公司拥有先进的理念和标准化、个性化的运营模式,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后起优势,向他们学习取经,缩短摸索前进的过程;同时我国第三方物流可以与跨国物流公司寻求合作,扩展国外物流市场。
1.2 第三方物流在我国有很大的提质需求
据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在物流业较发达的国家第三方物流占比情况,英国占34%,美国和日本在30%以上,德国为23%,而我国第三方物流在国内物流市场的占比不足2%。相比来看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突出存在物流费用高、效率低,城市“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配送贵等的问题。分析原因,一是我国第三方物流存在行业和区域限制;二是理论研究相对落后和专业人才短缺;三是物流信息系统平台建设滞后;四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不足,服务水平低下。
2 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第三方物流业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但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与激烈的竞争形势下,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值得重视。
2.1 服务功能单一,增值服务支点不足
如今,第三方物流发展的趋势已由简单的价格竞争、常规竞争演变为服务质量和个性化、标准化的增值服务竞争。然而,我国多数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功能主要停留在储存、运输和城市配送上,包装、加工、配货等增值服务不多,尚未形成完整的物流链,且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难以为客户提供完整的一揽子服务。总体看,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不大,服务功能单一,不能提供从原料供给到商品销售整个供应链的全程服务。调查显示,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收益85%来自基础,如运输服务和仓储服务,增值服务、物流信息服务和支持物流的财务服务的收益只占15%。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进入物流行业门槛低,很多民营企业规模小,经营混乱,彼此间为争夺客户进行价格战,致使发展陷入恶性循环,而国有企业将精力放在对垄断资源的竞争上,未能充分拓展增值服务的种类和市场;另一方面是由于物流行业的服务缺乏标准化、制度化的法律法规,我国第三方物流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2.2 物流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发达国家物流企业得以较快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重视人才的培养。我国物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存在相关专业教育规模小,人才培养方案与现实需要存在很大差距,人才缺乏,素质不高等问题。熟悉物流管理业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通讯技术相关知识、现代物流信息化运作规律的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短缺,企业必然缺乏创新活力、发展能力。即使有优秀的物流管理人才,企业能否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薪酬待遇留住人才也是一个问题。
2.3 行业管理缺乏规范
目前,我国物流业方面的法规政策、行业标准体系还不健全,且在修改、制定存在着滞后性,物流行业尚未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加之行业缺乏自律,人们的平等竞争、公平诚信意识薄弱,市场混乱、竞争无序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我国现有的企业融资制度、产权制度、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还不能适应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要求。
3 发展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几点思路
面对第三方物流蓬勃发展的国际态势,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应按现代物流的要求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同时国家应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宏观的引导、支持和协调。
3.1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第三方物流的增值服务水平
针对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中其面临的信息技术瓶颈,国家应当尽快制定推进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规划;推广、鼓励企业应用物联网、RFID射频识别码、GPS实时监控等技术,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鼓励采用厢式货车、专用车辆和专用设备等。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实际操作,为客户提供整体物流解决方案,切实提高第三方物流服务水平。从物流业的发展趋势看,拥有大量物流设施、健全网络、具有全程物流设计能力的物流公司发展实力强,空间大。因此,我国物流企业在提供传统的基本物流服务的同时,要不断细分市场,发展增值物流服务,拓展业务范围,开展加工、配送、货代等业务,甚至提供包括物流策略和流程解决方案、搭建信息平台等服务。物流企业要通过专业化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需求,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全方位全程式服务,与大客户加强业务联系,发展战略伙伴关系。
3.2 重视专业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优化资源配置
当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共性的制约因素就是物流专业人才的缺乏,尤其是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的缺乏。我们应该根据物流行业的人才需求结构与要求,加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资源的合作,开展定制化的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现代物流学科体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快物流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培养。物流企业本身也要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重视对员工进行的物流业务知识培训考核,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及竞争力。
3.3 注重统一规划,培育具有权威性物流行业协会
第三方物流作为一个具有广泛性、复杂性、系统性和协调性的社会产业,这一特点决定了其光靠自身努力已无法突破发展瓶颈,第三方物流更好的发展需要各相关部门的良好沟通与协调。因此,首先,要从国家层面上,改变交通、铁道、民航、邮政、工商、税务等职能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自行制定有关物流规划的惯例,建立起统一的国家级的物流发展综合协调机构,通过政府公开招标委托第三方企业制定物流规划。其次是政府要统一规划,加快我国物流业的法制建设工作,为物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和支持,同时也为物流企业的运营、市场准入、市场规范、市场监管、多式联运等提供基本的规范,这将有效保障物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第三是要充分发挥协会、学会等中介组织的桥梁作用,促进行业自律,规范市场行为。
3.4 大力扶植第三方物流企业,逐步实现规模化经营
第三方物流的服务对象是众多的企业的货物,它将众多分散的货物集中起来,通过信息系统后统筹安排,优化配送路线,降低车辆空载率,加快货物周转,提高仓储设施使用率,以达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的目的。第三方物流具有规模经济效益递增的显著特征,因此只有具备一定规模,才有可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才能实现低成本扩张,实现规模效益,赢得更多利润。由于第三方物流固定投入很高,要适应激烈竞争的形势,各类物流企业必须打破业务范围、行业、地域、所有制等方面限制,通过企业间的兼并联合,整合共享资源,强强联合组建大型集团。实力决定资信,有足够的资信才能赢得更多客户。
3.5 统筹兼顾,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健全的物流基础设施是发展物流业必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物流企业要按客户要求做到准时交货,为提高企业利润降低运营费用,必须有装卸环节、运输环节、仓储环节的机械设备以及土地、厂房、交通等配套设施的保障。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巨大,单个或几个物流企业难以承担,所以在物流基础投资方面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整合资源,统筹设计,形成规模。同时,要借力市场机制,鼓励引导国内各类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参与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王徽.“十一五”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环境与新趋势[J].中国流通经济.
[2]王斌义.现代物流实务[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3]王辉,甘俊.当前发展第三方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理论与实践.
篇8
关健词:港口;物流系统;规划
中途分类号:U691文献标识码:A
现代港口是水陆运输的重要节点,也是对外贸易进出口货物的集散中心。现代港口尤其是我国大中城市的港口,已经成为国际物流网络中的重要枢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现代港口必须不断拓展服务功能,争取到发展的主动权,推动港口物流建设和发展,全方位对港口物流系统进行规划。进而引导传统港口的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并以现代港口为依托,把港口城市建设成为全球物流网络的有力平台,促进港口城市经济发展。
一、现代港口物流系统的特征
(一)港口物流与当地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港口物流系统是一种综合性的物流服务系统,它需要依存在本国经济之下,且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地经济状况、发展状况以及港口区域的人口密度等,都将影响到港口物流系统的发展。另外港口当地的交通运输体系也是影响港口物流的另一重要因素。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港口城市的发展,并制定出了一系列以港兴市的发展战略,以鼓励和扶持港口城市的发展。从目前的情形来看,港口物流系统已经成为推动港口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港口物流更容易受到国际环境及国家政策的影响
港口物流系统除了进行通常意义的物流服务以外,还包括通关、保税等特殊的职能。因此,本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政策、国际形式都会对港口物流造成很大的影响。周边地区及国家也与港口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周边地区或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政策、体制、开放程度等都会影响到港口物流系统的发展。
(三)港口物流具有整合效应
港口物流包括仓储、运输、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服务功能,因此它能够有效的将运输企业、仓储企业、货运、报送、保险等各个相关机构联系到一起。通过对港口物流系统进行科学的规划与操作,从而形成一种高度整合的供应链系统,以满足客户别减少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的需求。港口物流系统不仅能够实现物流企业的内部整合,还能够与陆域、航空等物流系统进行全方位的合作,从而形成海、陆、空物流系统的全面整合。
(四)港口物流具有集散的效应
现代港口是国际运输体系的重要节点,因国际货物的装卸和转动而产生了相应的装卸公司、船运公司以及陆地运输公司等;因船舶的运输和停靠又产生的相应的燃料供应站、船舶维修站以及海运保险等机构。总之,随着现代港口物流的发展,围绕港口物流系统所产生的相关服务企业,已经成为港口的一大特色。每个港口城市与国际物流相关的企业正在逐年增长,物流产值也在大幅提升。依托港口建立起的发达物流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也增强了港口城市的辐射能力和影响力。另外,港口物流系统的发展,也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大量与物流相关的企业相继发展起来,大量的资金流、人流和信息流也促进了当地旅游业及信息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区域经济的繁荣景象。
二、现代港口物流系统的规划策略
(一)明确港口物流系统的功能
在对现代港口进行物流系统规划时首先要明确其功能,只有对功能明确了,才能做好科学的规划工作,才能使港口物流的规划建设更加完善。现代港口的物流系统服务功能正在不断的完善与深化当中,其主要功能包括综合物流服务功能、信息处理功能、相关的商贸服务及保税功能等。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许多港口的功能也越来越全面。在港口规划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提供基本的转动、储存、装卸、包装以及配送等功能,还要力求各项服务功能的全面化和个性化。尤其是在服务经济理念植入后,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普遍,这种个性化需求必然导致服务的多样性。因此港口物流系统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各项功能的完善情况、尽量做到服务设施的全面性、物流服务的综合性。
(二)对港口物流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
港口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环节、多维度作业过程。为了保证港口物流系统规划成功落实,必须对港口需求进行系统分析,从而对各项服务功能进行合理布局,对各相关部门进行科学分配。另外,还应该对港口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腹地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港口通货量进行全面调查,然后对港口物流系统的需求进行预测和分析。最后根据需求分析来明确科学的规划方案。对港口进行需求分析的具体方法,可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比如在利用货运强度法进行分析时,需要通过对腹地经济进行分析,并对港口城市中水运所占整个货运量的具体比值进行统计计算,以此来推算出港口的货运量,然后通过货运量与物流量之间的关系来推算出港口的物流需求量。
(三)港口物流园区的规划
港口物流园区的规划,是整个港口物流系统规划的重点,因为在整个港口物流体系中,可以将港口物流看作是一个物流园区。港口物流园区规划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物流园区项目的选择:通常情况下,一些规模较大的港口,都会将港口分成不同的区域,以便进行专项的货物运输和物流服务。在进行物流园区项目的选择时,我们应该将港区的传统经营特色结合起来进行。首先应该结合港口的通货量以及不同性特货物的运输量,来确定出港口的主要货种。然后结合货物的市场需求量对主要货种进行市场占有率的测算,从而确定出项目的竞争优势和发展前景;最后再结合港口的资源对项目进行确定。
2、港口专业物流园区的选址:选址应该结合不同港区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选址的方法可采用成本预算的方法。这种方法避免了传统重心选址法的过多假设。而且成本预算法还可对交通运输成本进行综合考虑,将原有的物流设施考虑进来。
3、港口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对基础设施进行规划时,需要结合物流需求量的预测和分析情况,以及港口物流基础的现状进行。物流基础设施规划过程中,需要码头、泊位、物流服务区、保税区、综合配套服务区等项目进行具体规划。
(四)信息系统的规划
港口物流信息系统可以说是港口物流系统的核心平台,它包括了对车辆的调度、对船舶的调度、集装箱管理、散货管理、装卸机械管理等众多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建设可以使港口物流操作更加快捷和有序,实现对港口货物、船舶、车辆流向的实时监控和信息反馈,也可实现电子商务的信息交互,从而使物流合作双方的信息联系更加紧密。因为港口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需要涉及到不同层次的多个管理部门,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规划工程,一定要做到各部门紧密配合、有效利用各项资源,以提高系统规划的协同性。
三、结论
现代港口已经逐步从传统的运输服务模式转向了综合物流服务模式,其业务功能也实现从中转、仓储到综合物流方向的转换。在对现代港口进行物流系统规划时,首先需要结合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国内外大型港口物流的发展经验,以及港口所处区域的综合发展特点来进行。进而研究出适合该港口城市发展的现代物流发展方案,以保障其物流系统的有效实施、运行。
文献引用:
[1].薛跟娣,现代港口物流的评价体系研究[J].经营与管理,2010,4:24~28.
篇9
虽然近期房地产业面临系列压力,但在人才市场上,与房地产相关的专业,包括建筑、设计、策划、销售等人才需求仍然较旺。
随着国家和各地对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加大,建筑类和房地产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依然乐观。
尤其是近两年来,路桥建设等相关专业开始升温,这使路桥规划人员变得畅销起来。用人单位表示,这主要与制造业升级换代及目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有关。制造业升级换代急需补充新鲜血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则急需专业人才。
2、医学类专业特殊领域潜力无限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将会有更多的私立医院,这使医学类专业的学生更为抢手。而且,由于人们工作、生活的压力不断增大,患病率也在增加,现有的医疗系统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这就形成了医疗行业的卖方市场。所以,医学类专业人才将会越来越吃香。据有关部门分析,将来从事老人医学的人才将走俏,保健医师、家庭护士也将成为热门人才。另外,专门为个人服务的护理人员的需求量也将增大。
3、艺术类专业需求层次不断提升
传统的美术、音乐、表演等专业已经渐渐显露出就业面狭窄等问题。
传统艺术正与计算机技术、工业、建筑、管理等学科不断交叉,衍生出许多新的专业,这些专业也相应地成了近年来的热门。目前,广告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公关策划、动漫制作、游戏策划、游戏设计等专业人才紧缺。
艺术专业正朝多学科综合的方向发展,实用艺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不懂物理和建筑,就无法搞建筑、装潢设计;不懂计算机就做不出数字化影音作品。文化课严重缺失的“跛脚”毕业生就业压力必然不小。
4、财务金融专业顺应潮流
金融、金融学均为现代经济产物。古代主要是农耕、农业经济,主要是易货和简单的货币流通,根本不存在金融和金融学。如在中国,一些金融理论观点散见在论述“财货”问题的各种典籍中。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最早形成于西方,叫“货币银行学”。近代中国的金融学,是从西方介绍来的,有从古典经济学直到现代经济学的各派货币银行学说。
就现在来说,金融专业在中国的就业主要在以下几个领域: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银行。
5、电子商务专业发展前景好
电子商务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银行的后台运作(网络运作)、企事业单位网站的网页设计、网站建设和维护、或网络编辑、网站内容的维护和网络营销(含国际贸易)、企业商品和服务的营销策划等专业工作,或从事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电子商务活动的策划与运作、电子商务系统开发与维护工作以及在各级学校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等工作。
6、民航管理专业薪资待遇好
学民航管理专业薪资较高。近年来,我国民航业迅速发展,中国民航总局局长在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提出:到2020年,中国将再新增2600多架飞机,民航总局将投入超过5000亿的资金用于机场建设。
而民航业却存在着巨大的人才缺口,许多民营航空公司为此展开人才大战,高薪挖角。国内主流航空公司优秀空乘人员平均年薪在几十万元人民币,国外航空公司空乘人员的薪资水平更高。就民航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情形来看,薪资普遍较高并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7、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类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根据信息产业部分析,十五期间是我国电子信息类发展的关键时期,预计电子信息类仍将以高于经济增速两倍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it行业发展迅猛,电子信息类也成为了热门专业,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等产业;新兴通信业务如数据通信、多媒体、互联网、电话信息服务、手机短信等业务也将迅速扩展;值得关注的还有文化科技产业,如网络游戏等。此外,电子商务和互动媒体、数据库开发和软件工程方面的需求量也非常大。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日益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发展前景相当大。
8、法律类
随着全民的法律意识逐渐在增强,企业的法律意识也在增强,合同化的概念深入人心,对法律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大大提高,法律类因此成为前景最好专业之一。在依法治国方略的背景下,从长远来看,法律类作为朝阳学科,其毕业生的就业大有发展前景。
由于政府部门对法学类毕业生的需求依然旺盛。法律类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做警官、检察官、法官、行政机关公务员;到大公司主管法律事务、做律师;到高校做法学教师;到研究所做法学研究者都是不错的选择。
9、物流类
物流是一个跨部门,跨行业的复合型产业,同时又是劳动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伴随着物流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物流服务观念的更新、技术的进步、客户需求的多样性,必然引发物流人才整体和多样性需求的持续增加。
随着我国在公路货运、仓储、海上搬运运输、船舶等方面进一步开放市场,我国的相关行业和企业与国外物流企业将开展全面合作。但是我国的物流教育仍十分滞后,造成了现代物流人才严重匮乏,使物流类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所以,物流类将成为未来发展前景最好的十大专业一。
10、外语类
篇10
物流管理应用管理会计是以物流成本为中心,通过对物流成本分析,对物流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其目的在于通过对物流成本习性的研究、费用水平的推测及控制,以及不同物流方案的比较,为有关部门制定决策服务,以实现物流活动的最优化和企业效益的最大化。物流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物流管理服务的,它强调“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反馈三部曲的统一,体现了一套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考核的管理模式”。
二、管理会计概述
管理会计是从传统会计体系中分离出来的一门边缘学科,吸收了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等内容,与传统的财务会计相宜德彰。从企业会计工作分工方面讲,财务会计通过信息系统将相关财务会计信息提供给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服务于社会各相关方面;而管理会计则通过信息系统将相关管理信息提供给企业经营管理决策者、执行者,更集中地体现会计预测经营前景、参与经营决策、规划经营方针、控制经营过程、考核评价责任业绩等内在功能,在经营管理中发挥直接作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管理会计涵盖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价值管理等内容,包括决策分析、预算编制、成本分析以及责任会计的推行等。
三、在企业物流管理中应用
管理会计的意义国内外会计界已经发现,现有会计核算体系与物流成本管理的现实之间存在着技术冲突:一方面是物流成本管理巨大潜力的诱人前景;另一方面是物流成本在财务会计制度框架内很难确认和分离。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分散,在财务预、决算表中,物流费用核算的是企业对外部运输业者所支付的运输费或向仓库支付的商品保管费等传统的物流管理费用,对于企业内部与物流相关的人力资源成本、设备折旧费用、固定资产税费等包含在其它经营管理费用中,没有进行单独核算,较难对企业发生的各项物流费用作出明确、全面的计算和分析。这不利于企业发现物流问题和寻找合理的物流方案,进而难以进行有效物流管理。客观上需要有一种新的会计方法能够为企业决策机构提供详尽的物流信息、明确物流责任、考核物流业绩、控制物流成本,它就是管理会计。
四、推行管理会计,完善企业物流管理
1.完善物流预算体系,发挥预算管理作用
企业不论规模大小,所拥有的物流资源总是有一定限度的。要使有限的物流资源实现尽可能大的物流效果,必须做好物流计划工作。物流活动过程的正式计划,用数量形式反映出来就叫做物流预算。目前,我国企业预算体系中没有完整的物流预算子系统,而是分散在销售预算、生产预算、原材料预算、人工预算、财务预算中。因此,为了加强物流管理,有必要将上述分散的物流预算部分抽出、汇总,建立起一套独立的、完整的物流预算体系。合理地组织、管理物流,对影响企业物流的内外因素进行全面地分析和预测,在此基础上编制合适的物流预算,把企业的人、财、物及各项工作科学地组织起来,使物流活动与其它经济活动协调配合,共同实现企业总目标。
2.全方位物流控制,发挥成本管理作用
在物流管理活动中,企业必须控制物流计划的执行情况,同原定的目标、计划、预算、标准、定额进行对比,找出偏差,从中发现问题或潜力,采取措施纠正或修订计划,以促进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物流成本控制是物流控制的重点。在物流管理活动中,应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使物流支出按预定的目标发生,从而使人、物、财得到合理利用,达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3.建立物流责任体系,发挥绩效管理作用
应用管理会计建立物流责任体系,通过各个责任层次去监督、控制内部物流活动,并将物流活动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各个部门和环节为实现企业总目标担负起各自应负的责任,完成各自的任务,同时通过各物流责任中心的信息反馈,使企业物流部门和决策机关随时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降低物流成本,增加企业盈利。
4.改变会计职能,发挥价值管理作用
现代管理会计是会计职能变化引出的。其主要职能已由信息支持向管理决策转移,财务部门被赋予决策权,而且对工作结果负有不可推托的责任。相应地,财会人员由管理系统中的专业信息支持人员转变为决策者与合作伙伴,新的职责与角色要求财会人员更多地了解企业各个方面,如制造过程、核心技术、研究开发、市场营销、竞争对手以及供应链等,以制定正确的战略计划,为内部顾客提供有关他们应该做什么及将会怎样的服务,而不能只反映是什么或过去怎样。工作精力将更少地用于信息报告,更多地用于计划与分析,并且将更加广泛地参与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在管理决策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管理会计不仅全面提供物流管理信息,为科学合理地进行物流管理奠定基础;还能动地参与经营决策,为决策者提供有用信息;最后通过对内部责任单位的绩效考评,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发挥好管理会计的作用,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迫切需要,也是会计科学成功跨入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标志。可以预见,随着社会发展,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将不断发展完善,在现代化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将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
[1]何明珂。物流系统论[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89-96
[2]唐纳德。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56-160
- 上一篇:低碳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下一篇:劳动教育实践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