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创新教育范文
时间:2024-03-27 17:07: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园创新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46-02
创新教育的实现首先就是应该要以培养小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基础。我们现在的社会需要面临的竞争在未来就是人才的竞争,所以我们也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才能更好的去适应我们现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环境,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跟上我国的飞速发展。在孩子们的幼儿时期也称为“问题时期”,他们什么都爱问。如“为什么月亮晚上会出来”等一系列的,也许会让我们大人都难以回答的问题。所以在这个时期的孩子们也往往是他们的破坏性最强的时期,他们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往往会驱使他们把新玩具拆开看看,把毛绒玩具的长毛剪掉,希望它再长出新毛;打破镜子,砸破手表……这些都是幼儿创新思维最初的萌芽,可见创新能力都会隐藏在每个孩子的身上,也许我们一时并不会发现但这是确实存在的,所以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能够及时、有效的发现并且对于孩子们的好奇进行有效的培养就成了我们目前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我国目前的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培养幼儿创新意识是幼儿园当前创新教育的重点,我们可以在各个领域都采取师生互动的一些比较有创新教育性的活动,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主动的来引导和鼓励孩子们的大胆创新,我们要明白孩子们要处于主体的地位,我们的作用就是引导,并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供他们施展他们的创新性的机会。在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1.我们可以多给孩子们设置一些熟悉的情境,然后再提出我们想要开发他们智慧的创新性的问题,这样通过我们的主动性引导来让他们自己进行思考、操作,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性。鼓励孩子独辟蹊径,与众不同。例如在社会活动“消防车”主题活动这个情境中,我就从着火了,怎么办?怎样灭火?怎样报警?怎样逃生等问题入手,全面引导幼儿去获得有关火灾的知识。
2.鼓励幼儿异想天开,大胆联想,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人类就是因为有了幻想,才有了向前走的动力,世间无数发明创造,都是有了人们所谓痴人说梦般的幻想才成为现实。只要幼儿有一些新的想法和行为,不管它在成人的眼中是多么的滑稽可笑,都热情地加以肯定,以强化幼儿的创新意识。比如:在“线的多彩乐园”主题活动中,我从多方面引导鼓励幼儿参与活动,并与他们一同进行讨论和大胆幻想,大胆尝试,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力。
3.要善于引导幼儿独立思考,鼓励幼儿质疑。敢于思考是创新的前提,而质疑是创新的起点。我们要正确对待孩子的好奇好问,引导幼儿对周围事物产生疑问。例如:在一次科学活动“颜色变变变”的过程中,我试图引导幼儿发现红黄蓝三原色相互调配会出现橙色、绿色和紫色,而个别幼儿在用两种颜色调出了灰色和黑色,因而却大胆的提出了“为什么颜色会不一样”的问题,正是幼儿的这一大胆质疑,使他们又发现了“颜色的变化与各种颜料的多少有关”的现象,在教育者的适时引导下,幼儿了解了“颜色变化”的成因,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使幼儿的知识经验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所以教育者应该鼓励幼儿大胆质疑,作出适应其心理水平的回答,并引导其产生新的疑问,提出新的问题,使他们在质疑、释疑,又质疑中建立一个自主的,独立的,敢于创新的思维方式。
二、一日活动中的创新教育
在生活中,我们还应该要成为一个细心的观察者,我们只有用心的去倾听孩子们的声音才能更好的理解孩子们的想法,我们必须要主动的去了解孩子们的真实想法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去正确的引导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我们还应该是一位睿智的引导者,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引发幼儿的操作、探究和体验,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如:幼儿喜欢玩沙子,玩多久都还是兴趣盎然,因此我们可以组织幼儿讨论:“沙子可以干什么?如果沙子太多会发生什么事情?”孩子们可以说出沙子的多种用途,也许他们可能还暂时的想不到太多的想法,但我们通过这个问题就可以激励幼儿的发散思维,并且可以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在事后我们再告诉孩子们关于预防沙尘暴的一些重要步骤。平时有些孩子喜爱玩橡皮泥,在“漂亮的瓶子”的主题活动中,我有意引导幼儿用橡皮泥揉成千姿百态形状,贴在瓶子上。对孩子来说,让他们自己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看一看,时时做有心人,随时在联想,最终看到有趣的变化,这就是孩子活动的全部意义。所以,幼儿创新能力的提高,应交织在日常生活中,要抓住幼儿身边发生的每个能激起他们思考、想象以及他们感兴趣的事、物,让幼儿内在的创新都释放出来。
幼儿园环境的创新教育。儿童作为主宰未来的生灵,每时每刻都在与周边环境互动着,因此,环境作为潜在的课程成为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元素,所以在墙饰的布置、活动区的设置中,我都充分考虑创新教育的因素。如:开设科学启蒙区、角色表演区、娃娃家、巧手坊等活动区域。并可在活动区中投放大量半成品材料供幼儿操作,引导幼儿将各种联想加以具体化。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多变的活动材料,为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插上了翅膀。
总之,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作为新时代的幼儿教师,尊重、保护幼儿好奇、好问、好探索的天性,不断为幼儿提供创新的机会,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义务。创新教育是必须的,但仍需要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把观念切切实实的转化为行动,受益于幼儿。
篇2
关键词:创新教育 教育创新 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其核心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问题。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学活动是重要渠道。那么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如何开展创新教育呢?
一、捕捉契机,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在幼儿生活中,经常绽放出创新的火花,倘若视而不见,任这些教育机遇流逝,就会埋没幼儿的创新潜能,这是传统教育的弊端所在。在长期的幼儿教学和生活中,我始终要求自己做有心人,不失时机地捕捉每个契机,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一次,园里分给每个幼儿一块西瓜,吃完后有些幼儿便拿着西瓜皮玩起来。我留心地观察,看到有的幼儿把西瓜皮当成“电话”,在“喂、喂”地互相打电话。于是我抓住时机,及时加以引导:“小朋友们,西瓜皮还可以做什么? ”孩子们这下可高兴了,他们七嘴八舌地回答:做小船、做象牙、做小丑的鼻子……说出了若干个答案。就这样,我紧紧抓住了这个教育契机,不落痕迹地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教育技巧的奥秘之一正在于:儿童从一个好老师那里很少听到禁止,而经常听到的是表扬和鼓励的话。”“‘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最美好的东西,发展他们,不去用学校里的条条框框限制他们,鼓励独立工作 ----创造。”因此,当儿童对某一个问题表达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时,我总是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一般地说,在班级中比较听话,能够顺从老师的意愿,遵循班级活动常规的孩子,也就是说循规蹈矩的孩子可能更多地被老师视作好孩子,这种做法很能得到社会的认可。然而,久而久之,幼儿只会跟着教师的指令行事,而失去自己探索求新的意识。出于这种考虑,在评价上我更多地注重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鼓励幼儿异想天开,只要幼儿有一些新的想法和行为,不管它在成人的眼中是多么的滑稽可笑,甚至荒谬,都热情地加以肯定,以强化幼儿的创新意识。
二、创设主体参与情境,激发幼儿创新的热情
在以往的实践中,教师往往对幼儿活动过程的价值重视不够,对幼儿活动的结果评价过严,缺少宽容与鼓励,对幼儿活动过程控制程度过高,常常以自己的主导作用替代幼儿的主体地位,成了幼儿创造性萌发的羁绊。因此,解放幼儿,让幼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想,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双手去感受自然和社会是最重要的。这样成长的幼儿不愁没有创新创造的兴趣和精神。如:在一次饮食店游戏中,玩具煤气灶不见了。我就发动幼儿利用废旧材料自己动手做煤气灶。为了做煤气灶,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许多材料,有泡沫、有药盒、还有罐头等,孩子们个个都成了小小发明家。一位小朋友在纸上画了一个煤气灶,然后把纸粘贴在药瓶上,煤气灶站了起来。另一位小朋友用两块积木作了煤气架子,再用一块长方形的塑料板搭在架子上。两块图形作灶头,他的煤气灶搭好了。还有的小朋友则在一个平放的长方形药盒上画了两个圆,当作灶头,一只简易的煤气灶也做成了。孩子们都做出了他们心目中的煤气灶,老师与孩子们一起欣赏着他们的煤气灶,笑容在孩子们的脸上荡漾,从脸上可以看到他们成功的喜悦。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创新的热情大大得到了提高。
三、加强思维训练,培养良好的创新心理品质
发展求异思维,形成思维的变通性:人的心理活动有一种功能固定性,它使人们的思维趋于刻板、固定化,总是沿着习以为常的思路去想、去做。幼儿更是如此,他们解决问题时,多是围绕一般性、常态性的思路开展,且难以跳出思维的框框。因此,首先,我常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求异思维,帮助幼儿摆脱思维定势,拓宽思路。例如在解答玻璃有什么不同的用法这一问题时,幼儿大多只是围绕玻璃的一般用途(如做杯子、做镜子、做玻璃窗等)寻找答案。难以转化思路,从非常态的方面去思考:玻璃能割东西(如割绳子、布头);玻璃还能在火种烧,会变成各种形态的玩具、装饰品等。
发展发散思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能使幼儿根据事物的变化,运用已有的经验灵活地进行思维,及时地改变原定的方案。因为客观世界时时处处在发展变化,所以它要求幼儿用变化、发展的眼光去认识、解决问题,“因地制宜”“量体裁衣”的思维灵活性的表现。从这个指导思想出发,有一次,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同心圆,让小朋友说出这个同心圆是什么。有的小朋友说是“靶子”,有人说是“游泳圈”,还有人说是“戒指”。我顺手拿过一个小朋友的太阳帽,启发道:“如果我从上面往下看呢?”小朋友们茅塞顿开,又说出了“双层蛋糕”等几样东西。我再一次问道:“如果我把它看成两样东西呢?”小朋友们又说:“煎锅里煎了一个鸡蛋”、 “月亮的影子沉在井里”等多种答案。
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创新教育是人的教育。
思想决定行动,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按照“尊重的教育”这一理念,我们要改变那种过分强调整齐划一的教育观念,努力探索现有条件下的分层次教学,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让教学成为艺术。教师的每一节课,每一个活动,都是一次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实践,教师们把自己的每一节课、每一次活动都像设计一件艺术作品一样去设计,思想是统一的,具有统一性,而作品却是千姿百态的,具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教师,设计出来的作品也是不一样的。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深深地体会到:创新教育需要由创新型教师来进行,幼儿教师只有潜心钻研创新理论,不断地开发自己的创新才能,才能够真正懂得如何去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
篇3
创新教育的教育思想蔷须要由新的教育模式来实现,我们要把落脚点放在幼儿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要激发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幼儿齐成勤于思考、求新、求异的习惯,进而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让幼儿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合作互动、充分发展。
一、抓住契机.
将创新教育渗透干一日活动中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发展儿童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有发展儿童创新能力的意识,是否有能力发掘出普通环节中潜在的创新教育内容,是否能把握住教育的契机。只要教师具备这些意识和素质,就能在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发展儿童的创新能力。在幼儿生活中,经常绽放出创新的火花,倘若视而不见,任这些教育机遇流逝,就会埋没幼儿的创新潜能,这是传统教育的弊端所在。在幼儿教学和生活中,要求教师做有心人,善于观察,并不麦时机地捕捉每个契机,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例如在一次吃午点香蕉时,拿起香蕉有些幼儿便玩起来:我留心地观察,看到有的幼儿把香蕉当成“电话”,在“喂、喂”地互相打电话。于是我抓住时机,_:殳时加以引导:“小朋友们,香蕉像什么,”孩子们这下可高*了,他们七嘴八舌地回答:像小船、像象牙、像小丑的鼻子…?说出了若干个答案。就这样,我紧紧抓住了这个教育契机,不落痕迹地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创新的热情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学生自身的学习动机是影响其学习效果最主
要、最直接的原因,而学生学习的最佳动机是兴趣。,因此,教师要创设特定的学习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唤起幼儿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去。教师应运用多种途径、形式、方法和手段,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创设乐学情景,刺激幼儿的创新兴趣.从而活化右脑情感中枢,优化幼儿的创新心理环境,使幼儿时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始终保持高涨的求知热情,并能从中得到无穷的乐趣和满足,进而产生强烈酌创新欲。在以往的实践中.教师往往对幼儿活动过程的价值重视不够,对幼儿活动的结果评价过严.缺少宽容与鼓励,对幼儿活动过程控制程度过高,常常以自己的主导作用替代幼儿的主体地位,成了幼儿创造性萌发的羁绊。幼儿年龄小.对任何事物都好毒。他们好观察、好动、敢想、敢问。例如随便的一个“o”,他们会说成是太阳、饼干、皮球等一切圆的物品。,其实.这就是他们创造的过程。在幼儿的世界中,理解的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因此,解放幼儿.让幼儿用自己的艰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语言表迭所想,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双手去感受自然和社会是最重要的。给他们一个自由发挥的创新空间,让他们无拘无束地尽情发表自己的意见,才能使幼儿创新的潜意识得以发挥,并渐渐地得到培养。如在语言活动中,可以创设“吃吃说说”、“听听说说”、“玩玩说说”、“画画说说”、“演演说说”的情境,让幼儿在吃水果、画图画、听故事、玩游戏中学习说话,发展他们的表达能力。在幼儿目的各项活动中,尽量要让蓣干们参与讨论、发表意见,要放手让弦子去活动.给他们充分的自主时间和空间。
三、加强思维调练.
篇4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游戏活动 游戏创新 心智成长
幼儿园阶段是家庭早期教育之后相对正规的教育阶段。这一阶段是孩子知识、思维成长的关键期。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需要我们在幼儿学前教学阶段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通过形式多样而且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获得知识,强化能力。
一、幼儿教学中游戏创新的必要性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指出:“小孩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因为学前阶段的孩子的心理和思维很不成熟,对外界的认识和感受因自己的兴趣而获得效果有别。所以,随着素质教育研究的深入,只有让孩子有兴趣,才能激发他们在游戏活动的参与热情,才能促成他们在游戏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从而提升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认识。
孩子都是具有好奇心理的,我们在幼儿成长的不同阶段,需要相应设计一些游戏活动。如果我们不注意游戏的创新性,那么,孩子们会生出厌倦感,不愿意参与到游戏活动中,也不可能让孩子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和成长需要掌握的道理与生活规则。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要求创新游戏,能让幼儿们在趣味性、实践性、想象性中丰富知识,获得智力、语言、生活习惯与良好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甚至提高他们创新游戏的能力,从而在心理、思维和实践的体验中获得成长的养料。
幼儿园游戏教学整合语言、音乐、美术、锻炼和生活常识,注重对孩子的能力和思维品质,性格素养进行培养。只有创新游戏活动才能让幼儿有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进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认识水平,并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的态度。
二、创新游戏教学的可行策略
生活是学习的源头,幼儿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强化幼儿的生活意识和能力,让他们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有自我的观察、关注和思考。因此,我们创新游戏需要激发孩子们的主动发现意识,提高参与获得能力。
1.利用生活资源,让生活成为幼儿成长的源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游戏教学的重要性,以往的游戏都是老师根据教学的需要购买添置游戏道具。其实,对提高幼儿们能力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是利用生活资源,引导孩子们关注生活,将生活中一些物品甚至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在具有生活化的游戏中达到益智效果。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的心智状况、行为习惯对其成长意义重大。因为现在家庭一般经济尚可,家长们为了孩子愿意买一些价格昂贵的玩具,但是这容易让孩子养成喜新厌旧的习惯。他们在幼儿园活动中,会争着玩新的、质量好的玩具,这样就容易自私自利,不利于与其他幼儿交往。久而久之,他们就可能不合群,不喜欢参与游戏活动,失去合作的机会。如果我们创新游戏的素材,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收集废旧物品,那么,这样的情形会得到一些改变。如我们为了强化学生环保意识,创新设计“我是环保小天使”的游戏。可以让孩子们回家收集一些废旧物品,如旧的塑料花、破布、五颜六色的塑料袋,等等。然后,我们根据学生所带物品,指导他们设计游戏道具,开展游戏活动。一方面,提高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另一方面,让孩子们对生活有新的感受。
增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是幼儿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在增强学生安全意识的游戏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先找一些如汽车图片、安全标识等,自己做交通工具,然后在游戏中扮演警察、司机和路人,在游戏中体验出行安全等问题,提高交通安全、交通秩序的认识。
2.设计益智游戏,让游戏有趣好玩更有意义。
创新游戏需要学生动手动脑,收集利用生活资源,联系生活设计游戏活动,能够让学生在生活现象和事件的相关的游戏中提高生活意识。只有不断引导学生创新游戏内容和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游戏活动的教育意义。
玩耍是幼儿的天性,在他们的意识中,洗手、吃饭等都可能被认为是游戏的一部分。我们一方面要激发他们游戏的兴趣,另一方面要让他们在游戏中找到兴趣点,在快乐的玩中获得更多的体验与收获。如不少幼儿都喜欢看《喜羊羊和灰太狼》,我们在游戏中就可以引入这样的资源,让孩子谈谈其中人物的智慧。再如在《狼和小羊》的故事学习中,我们就可以先让孩子们说说看过的灰太狼和喜羊羊的故事,然后让他们自己或者找伙伴表演一下,不管他们表演得是否到位,这对他们来说这样的学习方式是有趣的。然后,我和孩子们一起谈谈“狼”和“羊”这两种动物,让他们对这两种动物有新的认识,再组织游戏。在游戏活动中,我们抓住一些游戏的点进行引导,让游戏更具有教育意义。如“小羊到底为什么哭”,如果我们是其他小动物,会想出什么办法对付狼呢?并让他们自己尝试在游戏活动中表现,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训练他们的思维,形成好坏观念。
创新游戏不仅在于内容,还在于方式。我在《狼和小羊》的故事学习之后,让孩子们自己找道具进行表演,于是孩子们把凳子当成小山,几本书立起来就是城堡,让孩子们在想象世界里尽情游戏,找到快乐,发展创新思维。如此,创新游戏不仅是老师要设计的,更多的是要孩子们自己开发游戏,在动态的、开放的游戏活动中放飞自我,获得快乐和成长。
总之,游戏是幼儿园孩子们的天性,我们不仅要顺势利导开展以游戏为主的学习形式,更要考虑孩子成长心理、发展的层次性和阶段性,设计或鼓励引导他们运用想象力、创造力、机智性、发散性自己创新游戏。从而在新颖和个性化的游戏情境中促进幼儿心理和生理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幼儿园 美术教育 创新思考 创新实践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230-01
美术教学是现代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教学目标为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陶冶学生情操,使其感受生活的美好。传统的幼儿园美术教学以训练幼儿技能为主,忽视了其个性表达。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幼儿园美术教学面临着严峻考验,在幼儿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避免重视表现技能与艺术活动的结果,切莫忽视学生在活动中情感体验与态度等表达。基于此,我国幼儿园美术教学应顺应时展的要求,推陈出新,以更好的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1.更新教学观念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幼儿园美术教育具有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均相对固定,缺乏新意。例如,在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中,国画就是画鱼虾、金鱼和公鸡等动物。上述固定的教学模式、概念化的教学表达、成人化的教学思维均限制了学生对世界、对生活等的情感表达。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学理念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基础,其对教学改革的长效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基于此,幼儿园美术教育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教育观念,并树立正确、科学的美术教学理念与儿童发展观。教师应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理论研究水平,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使其在人生中极为重要的幼儿阶段接受正规、科学的美术教育,进而为其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教师应运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进入到学习的主动、积极状态,进而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教师切莫将学生的探索行为看成肆意破坏,以免阻碍其思维、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
2.优化课程设置
2.1场地、材料设置
幼儿园与其他教学机构相比,其在环境创设方面具有独特性,其主要表现为丰富、鲜艳色彩的建筑和富于童趣的教学设施。幼儿园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其场地的选择十分重要,既要保障室内阳光充足,以保护幼儿视力,还要空间充足,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想象余地。画室的选择除了环境,材料也十分重要。画室应为学生提供广泛的绘画用具、例如材质不同、形状各异的纸张、各种不同功能、不同颜色、不同材质的画笔、绘画用具等,以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为其绘画创作积累感性经验。
2.2利用相关社会文化资源
一方面,在幼儿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园周围的社会文化资源,使其与美术教学相适应、相配合,以保障美术教学内容的顺利贯彻。充分利用幼儿园周边的文化资源有助于丰富幼儿想象力,进而为其进行美术创作提供有利条件、奠定丰厚基础。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去植物园、动物园等欣赏自然风景,或带领其参观各种美术馆和画廊等,使幼儿丰富体验、增长见闻。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充分运用各种教育资源,根据实际情况定期举办家长会,并使家长与幼儿一同做游戏、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等,进而使广大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创造的乐趣。
2.3创新游戏、培养兴趣
幼儿园美术教学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遵循幼儿园的教学原则,即以游戏为主,使学生在游戏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基于此,在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游戏活动,进而使其在游戏中丰富知识、创新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美术教育的基本要求自行设计创新游戏,让学生通过玩水、堆沙子、用橡皮泥捏东西、用剪刀剪纸等开拓想象空间,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其创新能力。
3.创新教学方法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并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新奇、有趣的情况下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一方面,教师应培养幼儿手脑并用能力,例如指导学生进行手工制作,通过手部的操作、锻炼学生的小肌肉群,增强其手指与手腕的配合能力,以促进其大脑控制与协调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充分利用美工活动区,将学生的美术作品摆放于美工活动区,以增强其学习动机,进而更为努力的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提高美术素养。此外,美工活动区作品的展示,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强化其学习动机,提高其动手创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此外,革新评价方式,正确理解并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极为重要。在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并客观理解学生的作品,“你看你画的是什么呀,一点都不像”、“你是不是乱画的、没有认真啊、怎么乱七八糟的”。上述的评价均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幼儿美术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其今后的美术学习。幼儿的作品通常形象各异、且不合常理,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欣赏作品,注意画中的情感表达,学会欣赏幼儿的与众不同,并给予其积极的支持和鼓励,以提高其美术学习的积极性。
4.小结
儿童是国家、社会的希望,是民族的继承者和接班人,更加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等已经成为时代对儿童发展的基本要求了。基于此,在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不断丰富自己、完善自己,在更新教育观念的基础上、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不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发展其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秀芹. 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有效提升幼儿美术教育成效[J].考试周刊,2011(31):227.
篇6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学前教育;创新实践
所谓幼儿园游戏创新主要是指对游戏内容、组织形式、游戏材料以及环境等进行必要的创新。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以及培养幼儿创新能力,促使幼儿在幼儿园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传统的幼儿教育比较忽视幼儿游戏的价值,认为幼儿游戏不利于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这种不科学的观念应当加以改变,游戏对于儿童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幼儿园的阶段应当加强对幼儿游戏的研究,以及在教学中广泛应用游戏教学,创新游戏内容以及组织形式,从而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以及各项能力。
一、创新幼儿游戏的内容
1.突出儿童之间差异性。幼儿园的教育需要认识到每一个幼儿都是有差别的,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来让每一个幼儿得到个性化的发展。在幼儿教育的理论中,蒙特梭利提到和儿童进行游戏时需要以儿童为中心,不赞同以成人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把儿童看做不同的独立个体。在对游戏进行设置时,要认真考虑儿童的在心理上的需求。一般可以通过开展一些“自选游戏”,让幼儿自己主动选择游戏的内容和方式、选择搭档。如:教师可为让幼儿从“喜羊羊和灰太狼”、“水果蔬菜市场”等一些游戏进行选择。这样每一个儿童就可以参加自己所喜爱的游戏。2.帮助儿童增加生活的体验、对游戏内容进行丰富。儿童想象力主要是根据将记忆的表象进行实行再次加工而产生,而儿童记忆的表象主要是来源于生活。所以,要在丰富儿童生活体验的前提基础上创新一些游戏。如:在“蔬菜水果市场”的游戏活动中,可以组织儿童主动认识各类蔬菜水果,也可以让儿童自己对各种蔬菜水果进行描述,使得儿童在记忆上会更加深刻。游戏活动可以让儿童在感性认识的情况下,记忆和认识世界的效果更加明显。3.拓展游戏教学的链条。传统儿童游戏活动一般局限在校园内,游戏往往受到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同时,游戏教学的链条极为短促,儿童多是在游戏中获得娱乐较多、而获得较少的知识以及技能,需要不断完善游戏的模式,将游戏的时间与空间进行拓展,丰富游戏的内容和形式,使得游戏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儿童游戏《我同爸爸妈妈一起去玩》中,可以让幼儿自己将家里和父母的照片或者声音等资源进行收集,在全班上进行介绍,让幼儿说一说我和爸爸妈妈之间的故事,对此评一评哪个小朋友做得最好以及故事讲得最生动。可以以此为契机点,开展校园内的亲子活动。通过一系列的相关活动,使得游戏在空间和时间上得到了大大的丰富,也让儿童得到情感体验,实现游戏活动的目的。
二、对游戏的组织和活动形式进行创新
创新相关游戏组织以及活动形式,可以使游戏活动更加符合实际,游戏内涵也更加丰富。一方面,需要突出体现儿童在游戏活动的主体性地位,可以将游戏的设置权放回儿童手中,让儿童自己对游戏进行设计,这可以让幼儿在创新能力方面得到加强。如:可以对《蝌蚪找妈妈》的游戏进行自我设计,让儿童自主设计“怎么找妈妈”“途中遇到其他动物的情景”等内容,这些都可以充分锻炼儿童在组织方面的能力。在另一方面,需要突出游戏活动中的合作。蒙特梭利的观点认为,应该向混龄教学进行探索,让处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可以相互之间学习和模仿。一般操作可以将不同学前班的放在一起,并开始“找朋友”游戏,每个儿童在找朋友的过程中需要找到大、中、小班不同班次的朋友,找好后,可以和好朋友开始交流。同时,也可将传统的儿童游戏进行相应的改编,丰富游戏的内涵,在游戏中可以突出团结协作的理念,让每一个儿童都可以参与在其中。如:学生较为熟悉的游戏《老鹰捉小鸡》就存在着问题,主要在于“小鸡”比较多,而老鹰只有一只,这使得“老鹰”需要到处奔跑,且比较难抓住“小鸡”,这就会导致“老鹰”一直是“老鹰”,而“小鸡”还是“小鸡”,两者之间的角色转换比较慢,使得“母鸡”和“老鹰”较为疲累,普通小鸡也会渐渐缺乏游戏兴趣。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引导幼儿适当减少“小鸡”的人数,让前头的幼儿充当“老鹰”的角色,在“老鹰”后面的幼儿充当“母鸡”,在“母鸡”之后则是3~4只充当“小鸡”幼儿。在游戏中,“老鹰”只有捉住最后一只“小鸡”才能成为“母鸡”,被“老鹰”捉住的“小鸡”则是成为“老鹰”。这样的游戏设置可以加快角色之间的转变速度,在短时间内,让每一个幼儿都能成为“老鹰”、“小鸡”以及“母鸡”,保证了游戏的公平性,让幼儿增强了合作精神,使得幼儿团体协作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此外,需要突出强调游戏活动中的探究性。原有的幼儿游戏往往不注重启发性,现今的幼儿游戏中应该完善,让儿童在游戏活动中,掌握一些基础性的技能,激发幼儿创新的思维。这些能力都可以在游戏中得到培养。如:在进行游戏《斜坡开汽车》的过程中,可以将幼儿分成几个合作小组,让不同的小组自行收集材料。在游戏中,幼儿开始对不同坡度对汽车影响进行探究,同时比较材料的光滑度对汽车速度的影响并在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讨论。随后,让小组间进行实际的操作,看看哪个小组开汽车开的最远。这种游戏不仅让儿童的智慧得到启迪,同时也培养了儿童的研究精神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三、创新游戏的环境与游戏的材料
一方面,游戏需要对当前的游戏环境进行创新。可以多开展一些室外的游戏,同时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对室内、室外环境进行选择。一般情况下,体育类游戏多是在室外,而一些小型的具有创造性的游戏多是安排在室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发展一些室外的户外活动,让学生可以了解和亲近自然。如开展一些户外的亲子活动,在户外组织各种形式的游戏,让幼儿接触和感受自然,增强幼儿生活体验的能力。在选择游戏环境时,需要以儿童心理上的发展水平不同为基础。如:面对小班儿童进行的游戏,多以“家”相关的形式开展,使学生在教学中理解“家”的含义。另一方面,需要创新游戏的材料。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自行制作游戏材料,注重利用废旧物品,包括旧报纸、纸箱、塑料瓶等。材料在选择上应该是与生活相关的,也需要符合儿童的特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游戏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幼儿园教师应当在幼儿游戏当中开展学前教育,促使幼儿健康茁壮成长,可以创新游戏内容、组织形式、环境以及材料等,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晓苹.从幼儿园游戏中谈学前教育的创新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16:57-58.
[2]方建华.发展与关联:我国幼儿园“游戏”研究主题的回顾与展望[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4,06:74-80.
[3]密渊,段晓娅,权海鹏.五年制学前教育学生户外游戏课程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3:65-67.
[4]冯冬梅.幼儿园游戏教学和“小学化”教学的对比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3,10:133-135+103.
篇7
【关键词】幼儿园;传统文化;家园合作;兴趣点;多媒体
幼儿园的教育具有启蒙性,幼儿期是人格与智能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人生的奠基时期,应当使得幼儿在德育、美育、体育以及智育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在个人修养方面提倡“无欲则刚”、“洁身自好”等,在接人待物方面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在学习方面提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意志品质,这些高尚的思想理念对于素质教育的开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我们要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幼儿园的教育中,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以下内容将对此作出具体分析。
一、开展家园合作
在对幼儿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进程中,践行家园合作的模式,不仅可以促进教育成效的迅速实现,而且拉近了老师、孩子以及家长之间的距离,便于今后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教师应当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他们了解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意义、实施方法以及目的等内容,在此基础上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努力为孩子营造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并且以家长的行为举止影响孩子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要定期举办家长学习班或者家园联系会等,了解孩子的成长环境以及家长对孩子教育工作的进展,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提供活力。其次,为了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了解到更多的传统文化,幼儿园可以尝试跟家长一起,开展学术沙龙、以某方面文化礼仪为主题的专题活动、文化接龙游戏等形式,调动孩子积极参与到文化教育中的热情和兴趣,让孩子在玩乐中对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教师和家长的耐心指导下加深对相应的传统文化的兴趣;再者,教师要结合幼儿园的日常教学安排以及家长的时间安排,和家长一起,带领孩子们参观古典建筑、拜访老革命家、欣赏有意义的影片以及围坐操场玩游戏等,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在结合孩子们身心发展特征的基础上使得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幼儿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把握幼儿兴趣点开展教育工作
幼儿阶段的孩子们天真烂漫,喜欢新奇的事物,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孩子的兴趣点,结合他们的个性成长特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将会获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成效。其一,教师可以先与孩子们进行聊天,通过沟通大概了解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天真的想法,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象和理解,教师可以正好顺着孩子们的思路,将传统文化穿去,以孩子们能够适应的思维模式,借助于讲故事的手段,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理解是不存在问题的,逐步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为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良好的催化剂成效。其二,小孩子对动手操作都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的图片、具有特殊意义的花朵等图片展示在孩子们的面前,并且为他们准备好所需要的纸、彩笔、剪刀、胶水等用具,让他们通过跟其他小朋友的合作,制作出他们认为与老师提供的图片最吻合的形状或者图画,在孩子们的动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穿插几个关于传统文化的问题让幼儿们进行回答,在答完之后教师给予正确答案的指导和讲解,在一边动手一边讲述中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枯燥模式,让幼儿园的小课堂气氛更加具有活力。
三、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作用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逐渐成为炙手可热的事实,在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进程中将多媒体融入进去,为教育手段的创新提供了新鲜的活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之余,加强自身的学习,掌握更多地关于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并且尽可能多地搜集孩子所感兴趣的图片、音乐、视频等,为信息化课堂的开展做好充足的准备。比如,教师可以就不同民族的不同特色为出发点,通过视频播放不同民族的舞蹈、服饰、语言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所选取的素材一定要是色彩明亮、声音清脆、画面丰富的,激发出学生对其的青睐度。与此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观看之后,可以模仿其中的相关舞蹈片段,让他们去模仿和表演,如此一来学生不仅可以在兴致盎然的观赏中了解了更多关于传统民俗的知识,也在热情的表演中对所学到的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风貌和民族特质的文化,是人类的宝贵财富,让幼儿从小就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乃至中华民族的振兴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精华,探索更多的利于传统文化教育顺利开展的良好策略与方式,真正地发挥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篇8
王知英
(舟曲县峰迭新区幼儿园)
[摘 要]随着我国新一轮寄出课程改革的不断加深,对幼儿园的游戏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工作经验就关幼儿园游戏的学前教育创
新与实践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 学前教育 创新 实践
引言
作为学前教育者,教师应该增强对学前教育的认识,研究新的教学方法,与
学校、家长、社会等联合起来,共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对幼儿学前教育中的幼儿园游戏教学提出更多的要求。游
戏教学唤起了幼儿自身的表现,启迪儿童的智慧,健全儿童人格,同时增强了儿
童的体质,能够有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 幼儿园游戏教学
游戏是儿童自我表现的一种存在方式,在幼儿教育中呼唤游戏精神。因为
幼儿天真无邪,他们只追求当下的生活,对游戏有一种自成目的性。游戏是儿童
天真无邪、天性、自由以及潜在能力的代表,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是智
力发展的一种强力的工具;同时,有助于增强儿童之间的交流以及个性品质的
培养。儿童在游戏中不仅发挥了自身的创造能力,还加强了人际交流能力,并且
锻炼了意志力。因此,游戏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一种特殊实践活动。
学前教育将游戏作为教学方法,学前教育者要采用多种有效教学手段,变
革幼儿游戏教学的现状,坚持科学的游戏理念,调动儿童的自主能动性,让幼儿
在游戏中发展创新精神、创新技能,从而促进幼儿教学质量的提高。
2 游戏中体现学前教育理念的创新
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合作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游戏教学方
法得到广泛推广、游戏教学即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了解知识与
技能,同时,通过游戏调动学生的游戏兴趣,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会玩、玩中学会
研究,从而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幼儿园游戏是对真实社会生活的模仿,调动
学生自主参与活动,并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儿童在游戏中感受生活、
体验学习的快乐。在幼儿游戏教学中,游戏的内容、游戏的活动形式、活动环境
等方面都体现了学前教育理论的创新。
2.1 游戏内容的创新
2.1.1 游戏内容的时代性
儿童生活在大社会环境中,只有贴近生活的游戏才能够让儿童更加了解现
代日新月异的生活,引导儿童关注社会的变化。如教师可以通过反映科技信息
的航天员遨游太空的游戏,让学生感知科技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或
者通过一些反映时代特色的游戏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
通过模拟的游戏感受现代生活的科技以及社会文化等。
2.1.2 游戏内容的生活化
想象力是对记忆的表象再次进行加工的过程,儿童的记忆表象来源于生
活,因此,在进行游戏教学时,要使游戏贴近社会生活,让儿童在体验生活的同
时对游戏进行创新。如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建筑物,或让学生搜集有关
房子的图片资料,增加儿童对房子的记忆,然后通过感性认识进行游戏活动,从
而提升教学效果。
2.2 游戏活动形式的创新
2.2.1 合作性活动形式
合作性教学是在游戏活动中,应该让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进行游戏,然后让
儿童在游戏中互相模仿、学习。如将不同班级的儿童组织起来,在“找朋友”游戏
中,让儿童通过寻找朋友,然后与好朋友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让儿童参与教学活
动中,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有关幼儿园游戏的学前教育创新与实践探讨
王知英
(舟曲县峰迭新区幼儿园)
[摘 要]随着我国新一轮寄出课程改革的不断加深,对幼儿园的游戏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工作经验就关幼儿园游戏的学前教育创
新与实践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 学前教育 创新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7-0134-01
2.2.2 自主、探究性的活动形式
自主性的游戏活动是让儿童自行设计游戏内容,增强儿童的创新能力;探
究式游戏活动是启发儿童在游戏中探索、创新,不仅掌握基本技能,而且开拓创
新思维。
2.2.3 主题式游戏活动
将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明确主题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儿童
具有自主性,可以通过同一主题但不同的形式使得游戏内容更加丰富,从而增
长儿童的见识,让儿童在游戏中保持较长时间的兴趣,同时使游戏和教学活动
得到相互融合的高度。
2.3 游戏环境的创新
环境的设计有助于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儿童的兴趣,让儿童在游戏环
境中轻松、愉悦地学习,并发挥自主能动性和思维创造力。在教学中,游戏环境
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3.1 游戏环境布置的科学合理性
在布置游戏时,要合理设置和利用空间。在幼儿教学区域内,有室内和室外
活动区域,室外游戏教学有大型活动场地和器材,能够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活
动的欲望;室内教学是教学互动时间最长的教学区域。教学中应该将室内与室
外教学相结合,互相交换使用。根据儿童的体质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不用的游
戏场所;或者根据儿童的年龄段选择游戏的合适空间等。
2.3.2 游戏环境设置的丰富性
在进行游戏环境设计时,要注重游戏简单却富有变化性,让儿童能够在简
单的游戏中发挥创造力,丰富的游戏环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具有强烈的探索兴
趣,从而积极主动地探索。
2.3.3 游戏环境设置的层次性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具有不同的经验和发展水平,在设置游戏环境时要体现
年龄段的层次性,使游戏适应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如小班教学就需要简单、相似
的主题区域,数量较多、种类较少的玩具;中班教学就需要较为丰富的区域,对
于玩具则需要多样化,以及适度的数量;大班教学则需要设置与大班儿童的社
交、认知能力相符的环境,使儿童在游戏中获得满足和快乐。
3 结束语
幼儿教育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的教学阶段,幼儿游戏教学活动有
助于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学前教育者要从游戏的内容、游戏的活动形式、游戏
环境等体现学前教育创新方面着手,更新学前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调
动儿童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从而为终身的发展奠
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晓苹.从幼儿园游戏中谈学前教育的创新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6).
[2] 陈爱萍.幼儿教育呼唤游戏精神——谈幼儿园游戏的创新与实践[J].
篇9
一、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发展幼儿的主体性
三、引导幼儿学会思考,有效的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在《水不见了》的操作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水为什么会不见了的现象已基本掌握,能感知一些材料不吸水的现象,但总结概括却不行。特别是对石头,塑料,泡沫的三种材料,做得时候他们都说“水流下来了”,再问“为什么”就答不上来了。当发现了这个情况后,我及时地介入指导,着重观察一些不吸水的材料的操作,有重点地引导幼儿,使幼儿掌握了石头、塑料、泡沫等材料不吸水的知识,使得整个操作活动充满了愉快活泼的氛围。
篇10
民间游戏的三个“有利于”
有利于幼儿动作发展。民间游戏种类繁多,对幼儿身体发展起着多方面的作用。“跳皮筋”、“荷花荷花几月开”“跳绳”“箩卜”“城门几丈高”等等游戏能促进幼儿走、跑、跳、钻等大肌肉动作的发展;“抓包”“弹球”“跳格子”“背月亮”“吹羽毛”“弹蚕豆”“翻绳”“夹弹子”等游戏,能发展幼儿小肌肉群和手眼的配合协调;“抽七打八”“踩高翘”等游戏,能训练幼儿的平衡能力,使幼儿身体匀称和谐的发育。
氛围宽松,利于幼儿全面发展。民间游戏内容简单,易学易会,其附载的童谣儿歌一般都比较生动具体,形式也非常活泼、轻松,儿童在游戏中边玩边吟唱,情绪较为明快,始终处于欢乐之中。这对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具有特殊的价值,尤其对于胆量较小的小班幼儿,他们可以在没有心理压力,放松状态中,大胆表达,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简便易行,利于活动组织开展。首先,幼儿民间游戏的开展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它一般不受时间、空间、人数、年龄等条件的约束,不要求有整块的时间,也不苛求场地的大小。其次,幼儿民间游戏使用的玩具十分简单、廉价,一般都来自日常生活和自然的材料及半成品,甚至没有玩具也可以用替代物。如几颗干核桃,几个小沙包等等。由于这些材料没有固定的形式,不表现某一具体的物品,儿童在游戏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随意将材料进行加工和改造。有的游戏甚至只用幼儿的手、脚或身体的某些部位、某个动作就可以进行。
有利于幼儿主动性的提高和创造力的培养。民间游戏是幼儿主动性发展的有效途径,能使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性提高。幼儿参与游戏需要与人合作,须在活动中及时调整自己的动作及行为,注意吸取别人的成功经验,学习同伴的长处,判断同伴的失误,学习的主动性逐渐形成。另外,幼儿在活动中不断尝试新的动作,变化新花样,探索新玩法,做到一物多玩,推陈出新。如用废旧轮胎取代了过去的“滚竹筒”游戏中的材料,在活动中,有单独玩的有与同伴合作玩的,玩出了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新玩法。“一方小石子,一片小天地”,足见,孩子的创造力是永无止境的。
民间游戏应用的三个方法
运用组合法、拓展法、发散引导法,将民间游戏在内容上进行适宜的改编与创新。
所谓组合运用法即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游戏或两个不同的动作技能,通过组合或重组设计出一个新的游戏并加以运用。组合可以是任意的,各种各样的事物或游戏都可以进行组合并运用。例如:不同的游戏材料可以进行组合;不同年龄班的幼儿可以进行组合;不同的动作技能可以组合;不同种类的游戏可以进行组合。不同的游戏方法或步骤可以进行组合;不同民族的游戏可以进行组合。在游戏的开展过程中可以是简单的联合、结合或混合,也可以是综合或化合。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如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把“石头、剪子、布”“抛纸球”“跳格子”这三个游戏组合在一起,并由幼儿和教师共同制定新的游戏规则。
拓展法是根据具体游戏的具体内容,在保持原有游戏结构完整的基础上,对其游戏的整个内容进行适宜的拓展,如“木头人”游戏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但由于其游戏的童谣内容虽有情趣却不太符合当代幼儿的精神,就需要将童谣进行改编并将整个游戏的内容作相应的拓展。
发散引导法是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状况,引发其根据一个游戏项目发散想像出不同的游戏内容,如幼儿在“滚铁环”的游戏中,教师就可以积极鼓励和引导幼儿,发明出铁环的不同玩法。这些方法的运用,使幼儿民间游戏的内容更为丰富和灵活,更受孩子们的喜欢。
民间游戏的形式进行改编与创新
在游戏的组织上,可以采取把一些不同类型的游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方法,如把“小老鼠上灯台”这个童谣说唱游戏,改编成体育游戏。
在游戏人员的参与形式上,有些游戏可以采取混龄游戏的方式进行,如在开展“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时,在小班幼儿扮演小鸡的情况下,可以让小班幼儿去请中大班的幼儿分别扮演老鹰和鸡妈妈。
在游戏材料的投放形式上,在尊重幼儿选择的同时,以投放天然的和半成品材料为主。并要尽力为幼儿创设轻松愉悦的环境,使幼儿能自发积极地动手动脑,让其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发现和制造出新的玩具,并制定出新的游戏规则与玩法。
创设区域,丰富幼儿游戏内容
为了使民间游戏资源能与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可在各区角投放充足的民间游戏材料,让幼儿能在常态下,随意自如地开展各民间体育游戏、民间智力游戏、民间美术游戏、民间童谣说唱等。如在益智区投放“翻绳”、“七巧板”、“找东西南北”等各种民间游戏;在科学探索区投放“捻捻转”、“绕饶转”、“抽陀螺”等游戏材料;在美工区增加泥塑、剪纸、编织(如中国结)、棒针十字绣等材料;在音乐表演区投放彩绸、绸扇、民间小乐器、服装等;在体育区投放高跷、沙包、皮筋、跳绳等。此外,还可以建立民间游戏玩具展示区,在展示区里摆放一些毽子、梅花桩、高跷、独轮车、风筝、风车等游戏玩具,既方便幼儿认识民间游戏,又可让幼儿随手可取,进行活动。
例如:拾子儿游戏:在区域活动中投放了拾子儿游戏材料(光滑、均匀的小石子),带孩子们一起玩。开始,他们没有太高的准确性,所以几个孩子有些灰心,看到这里,我开始加入他们的游戏中,先引导他们做一个拍桌子的动作进行单接游戏,让孩子们观察其中的细节,直到从他们的眼里看到信心,我才开始故意装做接不着或抓不住,以此来激励孩子们积极参与,让他们对游戏更感兴趣,后来,终于有个孩子说:“老师,
下转第079页
上接第065页
让我来!”我也鼓励说:“真是勇敢的宝贝,你一定比老师还棒!”孩子们听到我对他的赞扬,都纷纷举着小手说:“老师,我也会!”我便说:“好好好,我们先看这个小朋友玩一次,等一下我们一个一个来玩好吗?”,于是这个孩子在大家的关注下开始了拾子游戏,一会儿工夫就熟练了,这样不时地为他们鼓掌。使孩子们和家长们在共娱、共乐中增进情感,回归自然!
整合资源,提高游戏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