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体育活动概念范文

时间:2024-03-27 17:07: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体育活动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幼儿体育活动概念

篇1

关键词:幼儿数学教学 教学形式 体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8.177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科学领域中指出: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思维,而且初步尝试归类、排序、判断、推理,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它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笔者在幼儿数学教学中尝试改变传统的数学领域教学形式,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将有关数、量、形、时空等方面的数学内容较自然地与运动活动、幼儿的一日生活相整合,在日常生活、区域活动或体育游戏中让幼儿在玩的过程逐步地构建数的概念,习得初步的数学思维方法并学会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

1 在体育活动中激发幼儿学数学的兴趣

大家都知道,数学领域教育远离幼儿的生活往往会导致“小学化”,更会使幼儿缺乏趣味。《指南》在数学认知中教育建议:“引导幼儿感知和体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体会数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如:笔者在体育活动开始时,给幼儿分发活动材料,以大小、颜色、多少、功能及形状引导幼儿分类。皮球是圆圆的,有大的、小的、红的、绿的等。幼儿在玩球的游戏时,不仅仅是身体的运动,同样也是“头脑的运动”。以拍皮球学习点数,大家一起数,在这种的环境中小朋友一会儿就学会了点数,使幼儿在体验中形成清晰的数的概念,指导幼儿感知和体会事物可以用数来描述,激发幼儿学数学的兴趣。

2 在体育活动中促进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

在体育活动中,幼儿提高了运动协调能力,同时对数量、时间、大小等知识也获得了直接经验。这种经验的积累有助于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在扔沙包的活动中让幼儿感知沙包的数量,在估计和比较沙包的远近时让幼儿探究自然产生关于数学领域中“测量”的问题,在比较谁沙包到目标的活动中可以积累统计、计算的经验。笔者在体育游戏“蚂蚁搬豆”过程中尝试让幼儿运用数量比较的方法解决运动中的问题。幼儿常常会在竞赛时统计或粗略地比较各组的成绩,这时,就涉及到数量比较以及加减法的运用。幼儿通过团身蹲走的动作、各种辅助材料将得到沙包(即蚂蚁搬来的豆),我们会让幼儿点数自己背来的沙包,并与别人的进行比较,然后我们又把分类的内容整合进来,要求幼儿把背来的豆按颜色、形状分类。这样不仅使幼儿运用数的概念到跑跳、钻爬、攀登、投掷、拍球等实际活动中,也发展了幼儿的身体平衡和运动协调能力。

3 在体育活动中,让幼儿解决数学问题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就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在每次的活动中,笔者都把握时机,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数、形的概念,使幼儿利用计数、测量、分类、排序等数学方法解决游戏中的问题、设计游戏的玩法,如比赛时怎么样计成绩,或是数数,或是测量距离和高度,或是计算时间等等,按标准分组或排序。将运动活动的问题延伸成数学活动,又进一步使幼儿在游戏时运用和练习掌握的数学方法。这些时机有的是个别幼儿生发出来的与数、量有关的想法,有的时预设游戏的规则,当然更多的是老师来精心地策划。

篇2

关键词: 体育活动 幼儿 退缩行为 改进

一、前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体育属于健康范畴,在健康领域的目标中这样写道:“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1]《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2]可以看出体育活动的突出地位及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巨大作用。

体育活动指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活动,它是以参加各项运动来实现的。幼儿园体育活动指遵循幼儿身体生长发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幼儿的体质,发展幼儿的身心素质和初步的运动能力,提高幼儿的健康水平和健康意识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锻炼身体的教育活动。幼儿园体育活动包括基本体操和游戏两大类[3]。退缩行为指后退、萎缩的行为,而幼儿退缩行为指胆小、害羞、孤独和萎缩,缺乏好奇心,不自信,不敢到陌生环境中去等常见的行为障碍。

二、体育活动中幼儿退缩行为的分析

(一)环境的不良影响。

环境可分为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物质环境是心理环境的基础,在体育活动中,物质环境包括体育活动的空间、时间,以及为幼儿提供的玩具、教具等。良好的物质环境会在一开始牢牢地吸引住幼儿,使幼儿喜欢玩、愿意玩,为幼儿进一步参与活动创设前提条件,也使体育活动顺利开展成为可能。体育活动的心理环境是指体育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关系构成的环境,具体包括幼儿与成人、幼儿与幼儿、成人与成人、教师与家长等之间的关系,它是一种隐性环境[4]。刚从家庭和父母怀抱中走出来的幼儿,初入园时由于对环境的陌生和不适应,会表现出恐惧不安、焦虑紧张、沉默不语、缺乏安全感等现象,特别是对同伴、教师采取排斥态度或者无法处理好与他们之间的关系。这些对体育活动这样一个需要独立和交往能力的活动来说是急需解决的。因此,仅有良好的物质环境还不够,我们还应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出发,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消除幼儿不良心理的影响。

(二)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

除遗传因素外,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也是使幼儿在体育活动中产生退缩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家庭教育方式往往存在以下误区:1.某些父母本身对幼儿体育活动存在错误的理解,缺乏对体育的参与意识,并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幼儿的体育活动行为;2.家长对幼儿寄予过高的期望,而忽视幼儿身心素质及能力的发展水平,致使幼儿常因努力却未达到期望而产生负罪心理或逆反心理;3.对大多数独生子女而言,父母总是把他们置于自己的护翼之下,长期溺爱使幼儿依赖性增强,一旦在体育活动中受挫则自信心下降,出现心理障碍而产生退缩行为[7]。

(三)幼儿自身存在的问题。

幼儿身体活动能力及其技能技巧水平是影响幼儿体育活动中退缩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有关研究表明,幼儿年龄越小,身体活动的能力越是一切行动的基础,对其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也极为重要[5]。身体活动能力较强,能够完成多种体育活动或体育动作的幼儿,获得的成功体验较多,往往会形成肯定的“自我”概念,从而树立较强的自信心,而且行动积极、主动,独立性也较强。相反,身体活动能力较差,动作迟缓的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常常遭受失败,获得成功的体验也较少,久而久之会产生否定的“自我”概念,表现为缺乏自尊和自信,行为消极、被动和退缩,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四)教师对体育活动内容和教育方法的选择不当。

教师对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必须建立在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及动作技能技巧掌握的基础上。目前在幼儿园中有不少教师在体育活动内容选择的认识和运用上存在以下两个问题:1.判断不全面,模糊性大[4]。体育活动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手段,某些教师由于缺乏全面教育意识,因而判断上会出现片面性和模糊性。2.主观随意性强。在一些幼儿园中,传统幼儿体育活动的弊病依然存在,表现为不去研究教育对象,不考虑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发现什么活动比较好玩就拿来制定计划,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也不能针对幼儿发展的具体情况不断调整计划来促进幼儿发展。

三、改进体育活动中幼儿退缩行为的措施

(一)优化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为幼儿进行体育活动提供客观条件。

1.创设近似于家庭的软化环境。即为幼儿提供的体育活动器械不能过分地强调功能而忽略人际互动,不能一味追求坚硬不易损毁而忽略外观和造型的美化。教师应充分利用增加环境柔和性的各种材料来创设软化的体育活动环境。2.器械和场地不宜复杂。主要指器械场地应注意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简单环境对于必须专注的内容或严格的时间安排是必要的,因为它带来的分神事物较少,比较适合于幼儿,否则会因刺激过多、选择过多而使幼儿不知所措。此外,教师应结合本园的实际条件,在安全卫生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幼儿年龄特点,最大限度地降低与环境有关的行为问题,使物质环境真正适合于幼儿的认知结构和身体发展水平,满足他们的各种需要,激发和培养他们的体育动机。

在创设心理环境的过程中,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即师幼互动是所有关系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体育活动中的师幼关系应是:1.建立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保护者与被保护者的相互关系。作为教师应具备对幼儿施加正确教育影响的能力,充分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发展,并对在心理上有特殊需要的幼儿给予关注。在体育活动中,特别是在做带有挑战性的动作练习时,教师都要及时出现在幼儿身边,抚慰和保护幼儿,消除幼儿的不安心理,鼓励其大胆尝试。2.建立完全平等的师幼关系。从本质上看,教师与幼儿都有人格的尊严,都有物质和精神的需要,都有生存、学习、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权利,教师应以朋友的身份与幼儿交流情感和看法。

(二)注重家庭教育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技能技巧。

美国心理学家布郎芬・布伦纳认为,家庭环境质量可以影响到儿童在活动中的自信心和同伴关系,而家庭教育方式是家庭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父母应注意采用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1.创造一个温馨祥和的家庭气氛,让幼儿自由自在地生活,并让幼儿有充分发挥的余地。2.端正教育态度,从思想上认识到对幼儿的溺爱、娇宠,只会造成幼儿怯懦、任性的性格[6]。3.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坚强的毅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幼儿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学会自己照顾自己。4.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使幼儿敞开胸怀,开拓眼界,并教给幼儿适当的技能,使幼儿坚信自己并不笨,从而增加自信心,敢于参加各种体育活动。5.鼓励幼儿与人接触交往[8],最主要的是要幼儿和同龄伙伴多接触,有意识地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家中来,让他做小主人,平时也要注意帮助幼儿结交新朋友。

(三)加强锻炼,提高幼儿的兴趣和自信心。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幼儿从一出生就是自身发展的积极动因,他积极地从环境中寻找、选择适宜自己的刺激,积极主动地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建构自己的经验系统,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9]。体育活动是提高幼儿自信心的有效途径,只有加强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才能使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和自信心得到加强。幼儿身体活动和技能技巧的掌握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帮助指导,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多鼓励或陪同幼儿多参与体育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需要和发展水平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兴趣和自信心。此外,还应为幼儿树立榜样和模仿对象。

(四)正确选择体育活动的内容。

在内容选择上,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来判断。首先,教师要对教育对象的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包括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及个体的发展需要、所处环境中各种影响因素及已产生和将要产生的作用[5];其次,根据反馈的信息,经过加工、整理、判断发展水平,再去制定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幼儿施加适度的影响。具体地说,正确选择体育活动的内容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体育活动的内容必须具有科学性,且内容和要求要一致。2.同一活动内容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实施,除必须考虑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身体机能的发展状况外,活动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3.选择内容时应先判断、分析体育活动的效果和难度,切不可凭经验去选择活动内容。

(五)恰当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

教师在教育方法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让每个幼儿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并能获得成功经验[10]。2.正确运用奖惩。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可运用多种方式对幼儿的表现进行反馈和评价,而奖励和惩罚可以说是最常用的方式[10]。其一,口头奖励的正确运用。教师应用肯定的语词代替否定的语词,肯定的语词具有积极的效应,而否定的语词则会引起消极的反应。其二,非言语性的赞扬和谴责[11]。教师一个轻微的手势或动作就足够把一个信息传送给幼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9.

[2]国家教育委员会.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6.

[3]顾荣芳,薛菁华.幼儿园健康教育[M].江苏师大出版社,2001.

[4]施谍非.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J].幼儿教育,1999,1.

[5]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师大出版社,1995.

[6]邢晓林,马芝武.给胆怯儿童的处方[J].幼儿教育,1999,11.

[7]梁志绅.学前教育学[M].北师大出版社,1998.

[8]董晓燕.家长应为幼儿播下自信的种子[J].幼教博览,2000,12.

[9]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师大出版社,2002.

篇3

幼儿体育,即是在人发展处于幼儿期时,从营养给予,保健知识的渗入及运用体育的手段,进行启发、传授的早期教育。(刘媛:《关于当前幼儿体育教育的反思》,《幼儿教学研究》2007年第7期)

在幼儿期,对幼儿采用科学的、合理的教育方式进行体育启蒙教育,对幼儿的一生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现代学前儿童教育理论指出:幼儿正处在人体形态、机能的最初生长发育阶段,幼儿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的技能尚未发育成熟,组织也比较柔嫩,物质基础相当薄弱;骨骼细小易变形,肌肉收缩力弱,心跳快,肺活量小,神经系统容易兴奋,注意力不集中。

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不仅能有效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有效促进孩子学语、走路、认字及活动能力的提高,为幼儿的终身健康打下基础,而且符合终身教育、终身体育、素质教育的思想,对孩子的心理、生理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刘媛:《关于当前幼儿体育教育的反思》,《幼儿教学研究》2007年第7期)

幼儿体育活动的三项基本任务:第一是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第二是全面锻炼幼儿的身体,促进幼儿的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基本的活动能力,提高幼儿机体的适应能力,以增强幼儿的体质;第三是通过体育活动,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经验,发展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激发幼儿愉快的情绪,以增进幼儿心理的健康。

二、当今家庭教育中对幼儿体育的认识、误区和困惑

笔者在本园中班级发放问卷100份对家长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家长在家庭生活中是如何对幼儿进行体育教育的。共回收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达到100%,对所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大部分家长都觉得通过开展幼儿体育活动可以使幼儿身体得到锻炼,促进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发展幼儿的体能、身体的灵活性,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平时会多带孩子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希望通过活动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增强幼儿的体质。

但不少家长对如何在家庭中开展幼儿体育踏入了一个误区,认为每天带孩子在外面“玩”就是体育,对幼儿体育的认识和理解仅仅停留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上,局限于让孩子锻炼身体,而忽略了幼儿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忽视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内在心理需求、心理活动及心理素质的发展,这样的体育活动,效率低下,无法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体育不但要重视幼儿对体育活动技能技巧的掌握、幼儿身体各方面的发展,还要注重幼儿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要把幼儿作为一个不断与内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着的有机整体,从生理、心理和社会这三个层次来审视幼儿体育,使幼儿能够真正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健康发展。(左瑞勇:《近十年我国幼儿体育研究综述》,《早期教育:教师版》2007年第1期)

三、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帮助、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开展幼儿体育

如何才能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心理、生理发展情况,幼儿身体、动作发展的规律,掌握各种运动的技能技巧,从而更好地在家中对幼儿进行体育呢?我们尝试从下面几点开展:

1)对家长进行相关培训,让家长掌握幼儿心理、生理的发展情况及特点,根据自己孩子情况,合理、有效地在家庭中开展各项体育活动。

(1)通过家长会、健康讲座等活动,向家长们讲述幼儿身体发展的条件、规律,包括幼儿身体发展的一般规律、幼儿运动的发育、身体发育的形态指标、身体发育的评价方法、身体发育的长期趋势。让家长了解幼儿身体发展的特点,从简到繁、由易到难来进行幼儿教育;逐步增加锻炼的内容,延长锻炼时间,幼儿每次体育活动时间以15~30分钟为宜;以有氧状态下运动的合理运动负荷为原则,提倡高密度、低强度的活动。(冷小刚:《幼儿园体育如何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早期教育:教师版》2005年第7期)

(2)引导家长了解幼儿体育活动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并配合幼儿园进行相应的教育。适当的身体运动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提高大脑神经系统的工作效率,并且能够使孩子精力充沛,精神焕发,保持良好、愉快的情绪。幼儿体育活动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体育活动提供了强化幼儿自我意识、强调其主体能动性的实践机会。②体育活动促进了幼儿自信心的提升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经验积累。③体育活动拓宽了克服幼儿心理不适与行为障碍的矫治途径。(李涛:《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及其实现策略》,《教育导刊》2006年第9期)

(3)通过各种体育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在体育活动中鼓励幼儿,激发幼儿的自信心,运用各种手段使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②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③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与成人、同伴相互合作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④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良性的竞争意识,懂得自信、拼搏、进取。通过亲子活动,我们邀请家长与孩子一起互动,在充分享受体育活动与亲子乐趣的同时,让家长也感受到体育活动对孩子身体、心理和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从而在家庭中积极配合幼儿园开展各项幼儿体育活动。

2)让家长参与体育锻炼,协助提供体育活动材料,激发幼儿参与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我们常常发现,经常和孩子做游戏的父母特别受孩子们的欢迎,家庭气氛和谐、温馨,孩子各方面发展比较均衡。父母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能激发幼儿参与的主动性。

首先,教师可为家长提供适合其幼儿年龄、身心发展特点的体育游戏,指导家长在家中开展。其次,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利用废旧物品制造各种体育器械,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和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各种废旧材料,通过家长和孩子动脑动手的制作后,变成了一种种有趣的体育器械。对于自己制作的体育器械,孩子们不但感到新鲜、感到好玩,而且还会特别珍惜。最后,引导家长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体育活动,掌握孩子身体、动作发展的方向。把一些技巧性的体育活动放在家庭中开展,通过家长一对一的指导,能更好地保持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有效地让幼儿掌握该项活动的技巧。

3)设立家长信箱,增加家园互动,为家长解答在家庭中开展幼儿体育活动的困惑。

在幼儿园要设立家长信箱,让家长把自己在家庭中开展体育的困惑、心得体会都发到信箱中,教师也定期选取一些问题开展有奖问答、征文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家长参与幼儿体育的积极性。

篇4

【关键词】 郑州市 学前儿童 体育活动 现状调查

1 前言

学前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一部分,它的重要性已被人们逐渐认识和接受。但学前体育作为学前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还没有得到人们的充分重视。儿童早期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及体质状况为其今后能够从事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重要的身体基础。能否抓好前儿童早期教育问题,将关系到提高我国人口整体素质的目标能否实现的问题。研究实验指出,婴幼儿早期参加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他们将来的身体发育和心理成熟,以及提高他们的社会活动能力,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幼儿园是承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幼儿教育总任务的主要机构和主要实践者。对城市及周边郊区幼儿园体育教育情况的调查和了解,能够使我们更加客观、全面地了解幼儿体育活动的总体情况,为开展幼儿体育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郑州市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现状。

2.2 研究方法

(1)文献法:查阅有关“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相关书籍、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2)调查法:第一、访谈法;首先对在郑州市工作在一线的部分幼儿教师和院长、幼儿家长进行访谈并记录,以获取第一手资料。第二、问卷法;在郑州市以随机抽样的方式,随机抽取30所幼儿园的100位教师及园长以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3)逻辑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郑州市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得出结论。

3 结果与分析

3.1 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概念界定及意义

学前儿童体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前儿童集体的生长发育、发展学前儿童体能、提高其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其主要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学前儿童体育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学前儿童体育关系到未来的国民体质;二,学前儿童体育是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特殊需要;三,学前儿童体育是实施各育的物质基础。

3.2 郑州市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1)郑州市幼儿园长、教师与家长的体育观:通过访问有关人员得知,大部分人员已经意识到幼儿体育对幼儿身心发育都起到很大的作用,从中说明郑州市人群的幼儿体育价值观还是比较全面的。但是他们在价值观的取向上有所不同。大部分幼儿园长、教师和家长认识的体育对幼儿身体发育影响最大,其次是对智力的影响,他们还没有认识到体育对幼儿的情感、创造力、个性发展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2)郑州市幼儿园对《幼儿园教育纲要》中规定的体育活动教学内容执行情况:按规定的体育活动教学内容的执行情况还是可以的,执行情况很好和较好的占到了总数的83.3%,而差的只占到了6.7%,说明郑州市幼儿园对《幼儿园教育纲要》的执行情况还是很乐观的。

(3)影响郑州市幼儿体育改革和发展的因素:场地设施、教育纲要、教学指导思想不明确、领导不重视。其中场地设施在影响幼儿体育改革的因素中高居第一,达到了93.3%,其次是教育纲领和教学指导思想不明确分别占到了20.0%和16.7%,最后是领导不重视占到了6.7%。通过进一步访谈得知,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场地设施是最主要因素,由于国家与政府投资跟不上、不重视,民办幼儿园更是资金短缺,导致体育场地面积小、设施简陋,影响幼儿体育对开展,制约着幼儿体育改革与发展。

(4)郑州市幼儿园体育场地设施、器材调查分析:每所幼儿园都有户外活动场地,有30.0%拥有塑胶场地,主要是在省市级实验、示范幼儿园中,并且这些学校还有专门体育室.有40.0%的拥有水泥地,主要是一般市级和民办幼儿园,另外有30.0%的幼儿园是土地,主要是郊区和民办幼儿园,这些幼儿园的室内场地一般都是教室合用,只有3.3%的幼儿园有室内嬉水池。就器材来看虽然有83.3%的幼儿园拥有大型器材,但是器材配备不平衡,一般和民办幼儿园都是只有个别大型器材,拥有小型器材的幼儿园达到了100.0%,但是民办幼儿园和郊区幼儿园的器材数量还是不足,而且单一。这就非常明白的告诉我们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配备与幼儿园等级成正比。

(5)郑州市幼儿园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和内容调查分析:在组织形式和内容中,以球类运动、体操运动、田径运动为主,这三者分别占到了总数的37.5%、25.0%、25.0%,武术内容和游泳内容仅占到了12.5%。这些内容一般都是以游戏的形式组织学生运动,把幼儿难以理解或枯躁的动作,以有趣的模仿活动或是具体的游戏情节,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条件下开展活动并达到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的目的。

(6)郑州市幼儿体育活动时间调查分析:调查中发现,有个别幼儿园没有达到每天一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原因是幼儿园没有室外体育场,幼儿就在教室里由教师看管着自由活动,并且是大、中、小班在一起活动,没有分开上体育课,没有具体的活动项目,再加上场地器材严重缺乏,导致了幼儿体育活动的质量不高,锻炼的实效不大。但从调查可以看出,90.0%的幼儿园还是能坚持1到2小时的体育活动,保证了幼儿身体发育的需要,还有3.3%幼儿园的幼儿体育活动时间在3小时。

(7)郑州市幼儿园体育师资学历结构:幼师具有专科及以下学历的占到总教师人数的61.2%,具有专科学历的占到总教师人数的20.0%,具有本科学历的占到18.8%,幼儿教师中没有具有研究生级以上学历人。这些教师大都是毕业于幼儿师范院校和职业中专幼师班,并且教师中多数未受过正规体育培训,也是影响幼儿体育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学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培养幼儿能力的高低,所以加强幼儿园体育人才的引进及培训工作。

4 结论与对策

4.1 结论

(1)郑州市人群的幼儿体育价值观还是较全面的。但他们在价值观的取向上有所不同,在体育对幼儿身体发育影响方面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2)郑州市幼儿园没有形成明确的体育目标,体育活动自主安排过多,缺乏统一的活动内容和评价标准,导致幼儿体育活动科学性不足。(3)郑州市幼儿园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待遇普遍偏低,幼儿教师培训、学习的机会和条件未能得到很好的保障,缺乏专业的幼儿体育师资人才,影响幼儿体育教育效果。(4)郑州市幼儿园体育活动场地相对不足,专门行室内场地更是少之又少,器材数量偏少并且单一,幼儿基本上能保持1到2小时的体育活动,保证了幼儿身体发育的需要。

4.2 对策

(1)转变观念,提高幼儿园体育认识:要促使郑州市幼儿园体育进一步向前发展,就必须树立以健身为主,全面发展的幼儿体育观念。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宣传以健身为主,全面发展的幼儿体育价值观,要使大家明白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可以使幼儿的身体、智力、语言、情感、社会交往和审美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科学构建幼儿园体育课程:深化课程改革,建立和完善幼儿园体育课程新体系。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多样化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幼教专家、体育教育、幼教行政部门等各界人士应共同参与编写适合幼儿发展的体育教学大纲、教材。满足幼儿求乐、求知等方面的需求,融多方位培养寓体育活动之中,塑造幼儿健全人格。

(3)加强幼儿体育师资队伍建设:高水平的幼儿体育师资队伍是幼儿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加强幼儿园师资建设必须提高教师的体育专业素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体育专业知识的学习。其次,提高教师的运动技能水平。这两个方面都可以通过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安排教师进修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通过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幼儿体育教学能力。再次,引进幼儿专业体育教师,充实和完善幼儿园教师队伍。

(4)加大幼儿园体育经费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幼儿园建设经费的投入,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加快场地器材和设施建设,采用政民合办、政企合办、企民合办等多种方式,改善幼儿园体育教育条件,推动幼儿园体育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鲲,姚婧,蔡恩伦.城市幼儿体育活动的发展与对策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31(1).

[2]许卓娅.学前儿童体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

[3]李军.学前儿童健康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

篇5

关键词:幼儿园 自主性 体育游戏 组织与指导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1-0237-02

幼儿园体育游戏是幼儿在幼儿园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幼儿的身体正处于成长阶段,体育游戏的开展,可以让幼儿的身体和心理都可以愉快的成长和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中提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等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情趣和习惯,增强体质,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还有“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2]这两个幼儿园指导性文件中都指出了必须对幼儿体育的重视,让幼儿在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中健康快乐的成长。在幼儿的游戏中,体育游戏是适合幼儿锻炼身体,有益身心健康的最佳方式。

一、体育游戏的概念与特点

体育游戏在幼儿园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幼儿通过体育游戏发展身心健康,同时也发展各种能力。那么,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了解体育游戏的概念与特点。

1.体育游戏的概念

刘馨认为,体育游戏是幼儿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以愉悦性、活动性、参与性、目的性等特质作用与幼儿主动参与,促进幼儿健康成长。[3]刘建霞认为,体育游戏是有一定的主题、情节、角色,利用各种器械设置出不同的障碍,发展幼儿多种动作的游戏。这种游戏有情节,有内容,能吸引幼儿,游戏中设置多种障碍可以促进幼儿多种动作的发展。[4]体育游戏,也被称为活动性游戏或运动性游戏,是根据一定的体育任务设计的,有身体动作、情节、角色和规则组成的一种活动性游戏,是幼儿体育活动的一种主要形式。[5]幼儿园体育游戏中分为自主性体育游戏和教学性体育游戏,在这次的研究中,主要针对幼儿园自主性体育游戏进行研究。在本研究中,自主性体育游戏是以幼儿为主,幼儿自定运动形式、自选运动器材、自由组合玩伴的自主性游戏活动。[6]

2.体育游戏的特点

2.1运动与趣味的融合

体育游戏,本身就是以运动为基础。因为幼儿的年龄比较小,对于枯燥无味、反复训练的运动方式幼儿并不会感兴趣,也不能很好的吸引他们加入到运动的队伍当中,所以幼儿园的体育游戏需要具有趣味性。幼儿喜欢有角色的、有情节的游戏,把有角色、有情节的游戏加入到运动中,幼儿会非常喜欢这样的体育游戏。如“老狼老狼几点钟”、“捕小鱼”“丢手绢”等等。

2.2各种动作的组合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不像成人一样是单一的运动方式。如成人的跑步就是跑步,跳绳就是跳绳等等。在幼儿的体育游戏中,因为是游戏,加入了角色、情节,动作就不是单一的一种动作,而是几种动作的组合。如幼儿的“老狼老狼几点钟”这个体育游戏里,锻炼到了幼儿的慢跑、快跑、追、躲闪几种动作的组合。

2.3具有创造性

幼儿进行自主性体育游戏,具有很大的创造性。比如孩子们在玩滑滑梯时,几个小朋友你一句我一句的就讨论出玩什么游戏,游戏应该怎么玩,有什么样的规则,游戏有什么情节,假装自己是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等等,都是幼儿通过自己的思维创造出来。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的现实直观的表现之一。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是现代社会对现代教育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7]幼儿园的自主性体育游戏里,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给幼儿进行创造游戏,积极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2.4健康教育的方式

体育游戏是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幼儿通过参加体育游戏,可以锻炼体格健康,可以发展心理健康,达到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的定义中包含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身体健康;二是心理健康;三是社会健康。[8]在体育游戏里,幼儿通过体育游戏锻炼身体,促进心理发展。幼儿与伙伴的交往,可以形成社会的交往,幼儿与幼儿交往时发生的每次一碰撞都可以让幼儿积累一些社会经验,让自己可以在下一次的游戏中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

二、钦州市Y幼儿园自主性体育游戏组织与指导的现状

1.自主性体育游戏的时间

从钦州市Y幼儿园一日活动时间表可以看出,幼儿园全园的户外活动开展的时间为周一至周五的上午十点至十点五十分,下午四点至四点三十分。两个时间段的时间合起来不到两小时,即幼儿园户外活动时间不充足。幼儿的自主性体育游戏就是在这户外活动中进行的。据观察,大部分班级上午会在十点至十点半给幼儿进行户外活动,但是在下午的户外游戏时间里,只有小部分班级会给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有些班级会在教室内进行教学活动,有的班级会在教室内进行区域游戏,所以大部分班级没有在下午进行户外游戏或者体育游戏。

2.自主体育游戏的玩具材料

幼儿园自主性体育游戏提供的玩具材料有滑滑梯、攀爬壁、呼啦圈、独木桥、塑料棒、拱门、溜溜板、海洋球、大滚球、小球、跨栏、海绵色子、淘气堡、亿童玩具等等。

3.幼儿进行自主性体育游戏及教师介入游戏的情况

幼儿在玩自主性体育游戏时,孩子们通常是不以运动为目的的,但是在游戏时却不知不觉的也在运动了。据观察,幼儿自由游戏的欲望很强,但在游戏中幼儿规则意识不强且游戏时需要教师的指导。同时教师适时指导幼儿的自主性体育游戏有利于游戏的开展,但教师主导着自主性体育游戏的开展。教师对幼儿的自主性体育游戏介入情况多数是当幼儿发生冲突时,教师直接介入解决幼儿的冲突。只有少部分教师能够恰当地介入指导幼儿的自主性体育游戏。

室内的自主体育性游戏中,教师借助椅子,过多组织游戏,如教师如何安排椅子的的位置,形成游戏的玩法等。没有让幼儿进行摸索如何摆放这个地方椅子的位置,摸索用什么方法走过独木桥,而是教师摆好椅子,让幼儿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走独木桥,导致有的幼儿没有能够很好的进行游戏。教师没能够给幼儿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三、钦州市Y幼儿园自主性体育游戏组织与指导中问题的原因分析

自主性体育游戏是以幼儿为主,幼儿自定运动形式、自选运动器械、自由结合玩伴的自主性游戏活动。自主性体育游戏更多强调的是幼儿自主选择什么样的玩具材料,和哪些小朋友结伴玩耍,自主选择体育游戏。由此可见,自主性体育游戏更能体现幼儿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活动,主动与他人交往的情况,以及游戏中各方面的自我发展。对研究观察时发现幼儿园自主性体育游戏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原因分析。

1.自主性体育游戏的时间不充足

幼儿园的自主性体育游戏时间不够充足。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一般日托幼儿园要必须保证幼儿每天有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在户外体育活动时间里也有专供幼儿自由游戏活动的时间。在这个时间里也就是幼儿进行自主性体育游戏的时间,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及能力进行自主性游戏活动。而在Y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时间表安排中,户外活动时间不足2小时。

1.1教师主观因素

教师通常会因为孩子们在玩耍中吵闹,或者因为教学活动组织时间而耽误孩子们的户外活动时间。有些教师也会因为怕孩子出去玩耍受伤的情况多而不让孩子们每天进行户外活动。

1.2幼儿园因素

幼儿园在进行一些活动时,因为要进行各方面的排练,所以会占用幼儿的户外游戏时间。如幼儿园在进行五一活动与六一活动时,因为要提前进行排练,所以多数班级为了能够顺利进行活动演出而占用了幼儿的户外活动游戏时间。利用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进行节目的排练。导致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缩短,也就导致幼儿的自主性体育游戏时间不充足。

2.幼儿自主选择玩具材料机会少

这个幼儿园的玩具材料很丰富,各种玩具材料都有。但在幼儿进行自主性体育游戏时,孩子们能够自主选择玩具材料的机会很少。孩子们都是在教师的带领下,教师今天给什么样的玩具材料玩今天就玩什么玩具材料。如教师给幼儿玩旋转木马,幼儿只能玩旋转木马,教师给幼儿玩椅子,幼儿只能玩椅子,教师给幼儿玩滑滑梯,幼儿只能玩滑滑梯。教师会认为,如果给孩子们自主选择玩具材料,那么孩子会在选择什么样的玩具材料时浪费很多时间,也会发生争执。教师为了避免浪费时间和发生争执,就会直接统一给他们一些玩具材料。可以说是教师自主选择玩具材料而不是幼儿自主选择玩具材料。

3.教师介入自主性体育游戏的问题分析

3.1教师介入体育游戏的时间不适宜

教师在幼儿进行自主性体育游戏时,没有能够适时介入。在幼儿进行自主性体育游戏时,离不开教师的组织与指导。而在观察时发现,在幼儿进行自主性体育游戏时,教师很少组织幼儿进行自主性体育游戏,给幼儿提供玩具材料的次数也很少。在进行一些徒手体育游戏时,教师只是在旁观察幼儿有没有打闹,并没有对幼儿的自主性体育游戏进行一些必要的介入指导。

3.2教师组织和指导幼儿自主性体育游戏的方法不恰当

在幼儿园观察时发现,有些老师给幼儿进行幼儿自主性体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时,组织方法不恰当,往往给幼儿分好组,规定幼儿的玩伴,提供规定的体育游戏器械,然后让幼儿进行相关的体育游戏。

四、钦州市Y幼儿园自主性体育游戏组织与指导的策略

针对幼儿园自主性体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存在的几点问题,解决的策略是给幼儿充足的自主性体育游戏时间, 保证户外场地与室内场地并用,给幼儿自主选择玩具材料的权利,教师适时正确的指导。

1.给幼儿充足的自主性体育游戏时间

教师应安排充足的时间给幼儿进行自主性体育游戏,在每一天有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里,教师不要因为担心幼儿出现安全问题而把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缩短,或者多数时间在室内进行其他的区域活动。安排充足的游戏时间是幼儿进行自主性体育游戏的前提。安排了充足的户外游戏时间,幼儿就可以有时间自主选择玩具材料,自由选择玩伴,自主选择游戏或者创造游戏,自行开展游戏。幼儿在进行这些游戏时,需要时间去思考,需要时间组织语言,然后才能自主开展游戏。

2.给幼儿自主选择玩具材料的机会

丰富的材料可以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为幼儿主动参与自主性体育游戏提供了物质条件。幼儿对体育游戏的材料充满好奇心,想要去探索这些玩具材料是如何玩的,想要体验在自己可以把玩具材料玩转自如时的成就感。

3.教师适时正确地组织与指导

教育时机对于教师来说,是对幼儿的教育兴趣的一个关键。教师在指导幼儿自主性体育游戏时,应该适时指导,如幼儿的发生争执时,活动材料不足时,幼儿违反规则却没有同伴指出时,教师应该用适当的方法去指导幼儿的自主性体育游戏。具体方法如:

3.1丰富、安全的玩具材料是教师组织与指导幼儿游戏的前提

3.2教师应帮助幼儿通过各种方式建立规则意识

3.3根据幼儿的游戏行为适时指导

3.4指导幼儿的游戏讲究指导方法

结语

本研究以钦州市为例,针对幼儿园自主性体育游戏进行了研究,对幼儿园自主性体育游戏的现状、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笔者希望此文能给钦州市Y幼儿园自主性体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带来一些帮助,也希望幼儿园的管理者、教师能对这些问题引起重视,一起来探讨。

由于笔者的能力有限,本次调查仅限于钦州市Y幼儿园,所得的信息并不完善,所参考的文献偏少。也由于笔者的经验不足和时间、研究对象等因素的限制,论文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对幼儿园自主性体育游戏现状分析还不够透彻,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笔者希望以后多阅读幼儿园自主性体育游戏方面的书籍,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并且去更多幼儿园进行实地考察,进行更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对幼儿园自主性体育游戏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289.

[2]教育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教基[2001]20号.

[3]刘馨.幼儿体育活动设计与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6.

[4]刘建霞.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0:24.

[5]杨枫.学前儿童游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0.

[6]杨枫.学前儿童游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6.

篇6

1体育活动中幼儿自信心不足分析

例一在平衡练习时,大多数幼儿都很大胆地在平衡木上行走,轮到国×时,他死活不肯上去,小手紧紧攥住老师的衣服,小脸憋得通红,差点哭出来。

例二在体育活动“猫捉老鼠”时,老师邀请幼儿扮演老鼠,魏×吓得“哇”一声哭起来,在其它活动中也常常处于被动状态。

例三玩攀登架时,总是有几名幼儿磨磨蹭蹭,有意回避老师,落在最后。

通过分析,我认为原因有三个:①(事例一)国×可能没有走平衡木的经验,见到窄窄的木板产生了害怕心理,或可能有过走平衡木的失败经历,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的心理因素存在。②(事例二)魏×生性腼腆、胆小、依赖性较强,平时较小参加集体活动,一旦在众目睽睽之下,胆怯的心理便表现得更明显;魏×对活动内容缺乏了解,缺乏自信,怕自己出错出丑。③(事例三)这些幼儿一要是胆小内向,动作发展较迟缓、反应不灵敏,致使他们产生了消极的想法“反正我不行”、“比不过别人”,继而表现出退缩行为。

以上所举的是发生在小班体育活动中的几个小事例,针对幼儿这种退缩行为不容忽视,如果不及时消除这种行为障碍,会使幼儿产生自卑感,缺乏自尊自信和进取心,影响幼儿以后的交往及心理健康发展。那么,如何结合小班幼儿自身的需求和发展规律在体育活动中实施包括自信心在内的心理品质的培养教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培养小班幼儿自信心的途径

2.1创设被人接受的氛围,让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参加体育活动

幼儿的自我评价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尤其是幼儿中最有威信的老师和父母的一言一行、批评或表扬,往往是幼儿评价自己的标尺,小班幼儿更明显。因此,在组织体育活动时,教师应该在语言和行动上处处照顾每一个幼儿,多用肯定和鼓励的语言与幼儿交往,尤其对那些活动能力较差的幼儿,要在语言和情感上给予积极评价,使幼儿体验到体育活动的快乐和满足,激起幼儿喜爱体育,乐于上进的愿望,而应避免消极的评价给幼儿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让幼儿生活在强调优点而不是缺点的氛围中,并逐渐学会保持自信。

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时,应根据小班幼儿身心发展和年龄特点,尽量采取游戏的方式,以引起全体幼儿兴趣,减轻幼儿恐惧心理,从而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如在引导幼儿玩攀登架时,我们设计了“给小动物找妈妈”的游戏,把“小动物妈妈的家”设置在攀登架上,鼓励孩子们去帮助“小动物找妈妈”,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得非常积极、活跃,连平时最怕玩攀登架的几名幼儿也不知不觉地爬上了攀登架的最高点,对他们的成功教师给予充分肯定。就是通过诸如此类的活动,我们帮助幼儿逐步树立了参与活动的勇气和信心。

2.2鼓励幼儿尝试活动,提供自主、独立活动的机会,引导幼儿自主地探索和思考,充分发挥幼儿的潜力,避免机械模仿

在幼儿期,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动力是兴趣和好动性,也是个体主动性发展的良好时期。根据幼儿兴趣和意愿及小班幼儿年龄特征,在组织和安排体育活动时,既要设置情景,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又要鼓励幼儿去大胆尝试、获取经验,从自身体验中逐步认识自己。这样,才能逐步变自发的好动为主动的活动,有利于幼儿潜力的发展。幼儿对某一活动获得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以后,通过增加活动量或活动难度的办法,让幼儿不断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和成功。如在平衡练习中,一开始,我只让幼儿在活动场地上走平衡线。然后,提供不同高度、宽度、坡度的平衡木,让幼儿自由尝试,接着请平衡力较好的幼儿进行示范,再由教师把走平衡木的动作要求示范给幼儿,引导幼儿进行“过小桥”的练习,幼儿能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由宽到窄,由低到高练习。这样,不管平衡能力强弱,幼儿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都对自己产生满意的态度。同时,教师应该认识到每个幼儿参与活动的起点,获得成功的程度是不同的,要鼓励幼儿从自身的起点开始,努力争取一次比一次练得更好,发挥幼儿潜力。

在组织体育活动时,除了必要的示范外,要注重逐步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探索和思考,如果幼儿仅仅是被动地去做教师要求他们做的事,即使他们学会了做什么,也不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更不了解如何去学。长此以往,幼儿就会养成依赖性,影响自主性和自信心的发展。因此,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以发展幼儿主动性为首要任务,使幼儿成为主动和成功的探索者与学习者。为了尽量避免单一的机械模仿,我们往往启发和鼓励幼儿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各种玩法。如玩竹圈,教师不马上做示范,而是让幼儿拿着竹圈子自由玩耍,启发幼儿动脑筋想一想:“竹圈还可以怎样玩?要和别人玩得不一样”。因此,孩子们便会想出各种饶有童趣的玩法。当幼儿有过自身体验获得成功时,他们的主动性得到发挥,自信心自然得到增强。

2.3帮助幼儿克服在体育活动中的两种极端心理——自卑与自负

小班幼儿个体差异明显地体现在动作发展上。有些幼儿动作发展好,在活动中能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而有些幼儿动作发展差,在同样的活动中却常遭失败,久而久之,他们会以为自己能力太差而失去参加活动的信心,形成了“我不行”的思维定势。为帮助幼儿克服自卑感,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从积极评价入手,尽量挖掘孩子在体育活动中的长处,少批评,多表扬;通过比较,让幼儿重新评价自己,认识到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和优势,没有必要高着别人,低着自己,从而增强自信心;在体育活动中适当降低对自卑幼儿的要求,使之具有成就感;通过补偿性的训练,帮助幼儿正确对待挫折,增强抗挫能力,当他们不断地从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形成稳定的行为方式,逐步克服自卑感。

为帮助幼儿克服自负感,我们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设置一些有难度的、可能会失败的活动,如体育活动“小猫钓鱼”,教师设置了各种障碍,幼儿必须通过付出艰辛的努力,以及具备不断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我们只有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困难,帮助他们找到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方法,才能使他们摆脱依赖与骄傲。

2.4家园配合,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孩子可以说是父母的镜子。”确实,父母的行为习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有的父母平时很少参与集体活动,那么他们的孩子也许就会缩手缩脚;有的父母溺爱幼儿,一切包办代替,那么他的孩子就会产生过度的依赖思想,困难面前退缩。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坚持与家长联系,共同探讨幼儿自信心缺乏的原因,并要求取得家长的配合。

1、不要溺爱孩子,应支持孩子与同伴交往。

2、积极开展家庭体育活动,培养孩子的开朗的性格。

3、家园保持联系,及时反馈幼儿的点滴进步,以获取幼儿每一发展阶段的信息,共同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篇7

关键词:早期教育 体育运动 身心健康 关系

1 早期教育的概念

早期教育是一个很广泛的问题,一般说孩子6岁(入小学)之前的教育都属于早期教育(广义的早期教育),但一般宝宝在3岁会进入幼儿园,因此3~6岁宝宝的教育又称为幼儿教育。一般我们把0~3岁宝宝的教育成为早期教育(属于狭义的早期教育)。这里,早期教育指0~6岁宝宝的教育。

2 体育运动对早期教育的作用

2.1 体育运动的作用

幼儿是社会的希望、人类的明天。幼儿长大成熟,要经历学龄前期的准备,这是人生的重要阶段。现代教育的新观念认为:教育要从学龄前儿童开始,继而接受学校教育,培养他们成为国家有用人才。教育学龄前儿童是一门科学,通过幼儿体育教育对学龄前幼儿进行素质教育,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尤其显得重要。我国学前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幼儿体、智、德全面发展。由于幼儿年龄、生理、心理等特征,决定了各种游戏、体育活动等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幼儿通过游戏、体育活动学习和成长,各类游戏和体育活动对幼儿的身体、智力、创造力、情感、社会性、美感等的合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2 体育运动对促进幼儿身体的作用

幼儿的各种游戏和体育活动包含生理活动,这能够锻炼幼儿的身体,促进幼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增强幼儿的体质,有利于幼儿大肌肉、小肌肉、躯干肌肉的发展和感觉运动技能、身体机能、自我认识能力的提高。

2.3 体育运动对促进幼儿智力的作用

幼儿的各种游戏和体育活动都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动力,对幼儿智力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幼儿通过各种游戏或体育活动,开始认识世界,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知识、技能、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这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知识,提高了感知能力,激发了想象力,而且也发展了思维能力,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能力。

2.4 体育运动对促进幼儿创造力的作用

首先,体育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宽松的心理氛围。幼儿的创造性只有在自由、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才能产生,而体育活动则为幼儿提供了这种心理氛围。在体育活动中,幼儿的神思遐想、奇异行为,不但不会受到教师的批评、指责,还能得到接纳、赞赏,而这又会成为一种信息反馈,强化幼儿的创造思维和行为。

其次,体育活动催发了幼儿的探究行为。好奇心和探究欲是幼儿的心理天性,是幼儿创造性的“火花”,幼儿进行的各类体育活动则可以“点燃”幼儿的创造性火花,并使之迸发出各种创造性的结果。再次,幼儿的体育活动激发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是幼儿创造性的重要表现,在各种体育活动中,幼儿能变换各种方式进行活动,通过作出不同的设想和行为,作出同一种思考和动作,这样就能扩大幼儿与体育活动中各对象间相互作用的范围,增加彼此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接触频率,使发散性思维得到充分的训练。另外,幼儿还可通过进行各种体育活动直接对其创造性水平产生影响,使其创造性水平得以提高。

2.5 体育运动对促进幼儿情感的作用

幼儿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可以有机会表现自己的情感,可以充分体验到快乐,可以克服恐惧情绪,进行情感宣泄,最终使幼儿从中获得满足表达自己情感的需要,使其良好情感得到发扬,使不良情感得到控制和矫正。

2.6 体育运动对促进幼儿与社会交往的作用

体育活动是幼儿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并为幼儿提供了大量交往的机会,使幼儿通过一定的体育活动,逐步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和同伴,正确处理自己和同伴之间的关系,使其以自我为中心的缺点得以克服,合群行为得以培养,交往技能得到提高,遵守规则的能力得以发展,顽强的意志得到锻炼等,从而使幼儿的社会化进程得以加快。

3 体育运动和早期教育的关系

当今社会正步入一个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科学知识不断增值和加快的时代。个人生命的有限性与科学知识增值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也随之日益尖锐.那么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最理想的办法之一就是实施早期教育。正如古人所说:“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一个人对小时候接受教育所形成的习惯就像先天形成的和与生俱来一样稳固,终生都会起作用,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说明了从小养成的习惯对以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锻炼与习惯的养成、体育意识的培养要从小开始。幼儿教育属于早期教育,幼儿园是幼儿早期教育的场所,幼儿教师是幼儿的启蒙教师,幼儿从出生到上学以前的这段时间,都是处在父母的抚养、监督下,在与幼儿园里的其他幼儿和幼儿教师的影响之中,尤其幼儿教师总是有意无意地对幼儿进行着启蒙教育。要想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即形成稳定的行为方式,就必须经过连续的反复训练。如果教育和训练不能持之以恒,或是要求不一、前后脱节,不仅会大大延缓教育的进程,而且也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人们从一出生到长大成人离开父母,走上独立生活的道路,在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中,一般都是连续生活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环境里,教育者总是父母和教师。由于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都相对稳定,心理状态很平静,对环境和教育很适应,在这种情况下,幼儿经过连续不断的反复教育、反复训练、反复强化,可以逐步加深印象,形成较稳定的行为方式,有利于子女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幼儿体育教育的连续性,不仅是指那些不间断的教育过程,而且也包含幼儿体育教学过程的长期性这一显著特点。人们在一生中始终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接受着父母,特别是教师的教育和影响,这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学校体育教学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幼儿体育教学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同学校体学教育过程相比,幼儿体育教学的这种连续过程虽然短暂,其连续教育的时间相对有限,但幼儿体育教学却具有早期优势,是人的一生当中的启蒙性教育阶段。因此,从连续性的角度讲,幼儿体育对幼儿体育锻炼意识、技能巩固、习惯的养成具有极为深刻持久的意义。早期体育运动是人生一桩大事。婴幼儿的体育活动,绝不仅仅是一种游戏,一种玩耍,它能促进孩子运动神经的发育,也能使孩子的体能和运动技能得到发展。婴幼儿的体育活动,不仅是身体健康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智力开发的重要途径。婴幼儿的体育活动,除了能促进生长、增强体质、开发智力之外,还能发展机体的灵活性、平衡性、柔韧性等身体素质。同时,身体的灵巧是要在婴幼儿时期打下基础的,如果一个孩子身体僵硬、呆板、迟钝,甚至手举不平,左右分不清,连自身的躯体都控制不好,将来怎能去服务社会、改造社会呢?在一些幼儿园里,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师喊口令叫幼儿踏步:“左、右、左”;“一、二、一。”可是一些幼儿的两脚却不分左右地乱踏一气,老师也不去纠正。常此以往,他们的机体活动怎么会变得灵活、准确呢?早期的体育活动,还能培养孩子大胆、勇敢、勇往直前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力。让孩子喜欢运动,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也是人生中的一桩大事。儿童要想身体健康,基础要打牢,因为儿童时期正是造就良好体能的关键时期,所以,早期教育重视体育运动是非常重要的。社会上有不少人往往把智力开发,识字阅读,或者学习做人和培养品德放在儿童早期教育的首位;而事实上,从儿童生长发育和人才成长的规律看,把体育放在首位才是比较科学和合理的。

4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婴幼儿参加体育运动是十分有利的,著名学者加拿大斯图尔特・豪斯顿博士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每天进行运动比每天喝牛奶对健康更为重要。”现实告诫我们把体育放在儿童早期教育的首位,非常必要。把体育放在首位,并非成天都要孩子去搞体育和游戏活动。它的本质涵义是要把孩子的健康放在首位。它不仅要求孩子能成活,保证孩子有强壮的体魄,而且还要保证孩子有一个健康、聪慧的大脑和健康的心理、将来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教育_教学_论文早期教育应将体育作为重点。

总之,在儿童早期教育中,一定要重视体育运动对早期教育的作用,明确体育运动与早期教育关系的重要性,重视儿童体质的增强,不能忽视体能的培养,不必强制儿童整天学这学那,而应使孩子愉快地度过儿童期。

参考文献:

[1]冯德全.早教革命理论[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7,8.

[2]冯德全.早教革命方法篇[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7,8.

[3]王玉珠从素质教育的视角谈幼儿体育教育[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2,

篇8

【关键词】小空间幼儿园;户外活动;策略

根据现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可知,幼儿园需要积极开展户外体育活动或者游戏活动,增强幼儿参与体育和游戏的兴趣,从而提升他们的环境适应力以及体质。此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提到,幼儿课外每日的课外活动时间不能低于2h,体育活动每天不能低于1h。可是在很多幼儿园,由于自身场地的限制,很难保障幼儿每天有着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和体育活动时间。而且老师在组织体育活动时,还需要充分考虑运动的安全、材料以及互动等内容,如果这些都没有做好,那么也很难提升体育活动的效果。

1 小空间幼儿园相关概念

所谓小空间幼儿园,通常指的是幼儿园自身的硬件设施水平相对较低,可提供的户外活动空间相对较小。这种幼儿园因为受到人均面积的限制,其中实际利用空间极小。通常幼儿活动的最佳空间密度为25%每平方米,可是小空间幼儿园难以达到这个标准。所以这种幼儿园想要开展相应的户外活动,就会出现相应的局限性。对此就需要合理布局有限空间保障这种幼儿园的户外活动有效开展。

2 导致小空间幼儿园课外活动难开展的因素

2.1 活动空间较小

因为小空间这种特性的幼儿园,由于空间规模存在着极大缺陷,在开展户外活动时,很容易出现吵闹,争抢游戏道具等诸多行为。这就需要老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引导幼儿们的正确行为,而相关的活动就难以开展,幼儿也很难进行正常的体育活动或者游戏。

2.2 形式相对单一

当前小空间幼儿园组织的户外活动大多为集体性的户外活动,而个体性的、小组性的或者自发性的活动形式则相对较少。在开展集体活动时,虽然存在着少数分散性的活动,可是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进而导致产生一种放羊式的户外活动。实际上,小空间幼儿园也在开展相应的户外体育活动,可是大多数形式都非常单一。

2.3 活动内容不科学

现在小空间幼儿园所开展的户外活动,大多数内容都是参考相关的教材来进行组织。可是现在有关户外活动的教材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特别是体育器材的使用、体育游戏等,通常没有主题,整合性也不够显著,预设内容相对较多,科学性不强。

2.4 活动材料设置不够合理

小空间幼儿园目前的活动材料种类及适用情况并没有结合本身的特点,在采购以及制作层面跟风显著。没有具体的区域性特点,也不结合具体的目标。所以很难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运动需求。一些活动材料让幼儿玩几次就开始丧失兴趣。而这些材料设置的不合理性必然会影响到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兴趣以及品质。

3 积极组织小空间幼儿园户外活动的措施

3.1 创新组织形式

虽然小空间幼儿园的场地相对较小,但是可以通过创新组织形式来提升幼儿户外活动的质量。首先要提升小空间的活动效率,每周需要开设相应的体育观摩课来促进老师积极组织,同时还需要通过老师们的相互探讨和研究,经过观摩、经验分享来不断提升老师们的指导能力以及创新力。此外在组织形式上可以不断丰富,小组和集体相互交替使用。加强竞赛引导,创新单向、多向等不同运动形式。通过这些组织形式的创新,确保幼儿体育活动的强度以及密度,进而促进幼儿活动空间的使用效率。

3.2 错时使用场地

由于户外活动场地较小,不能够在同一时间存在着多个班级使用。这就需要通过合理的排班来最大限度的发挥户外空间的效能。对此可以对使用空间进行计划,根据小班、中班和大班的作息时间,制定科学的《户外场地错时使用安排表》。对活动空间区域根据相应的年龄段以及每个班级在课间、晨间以及餐前等诸多环节进行使用的科学分配,达到错时应用效果,尽可能的实现场地不间断使用。例如在早操时间段,同龄班级可以应用同一个音乐在同一个场地上进行。

3.3 拓展活动空间使之立体化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空间,比如针对墙面的应用。就可以在墙上设置各种难度的攀爬云梯,以及云梯之间搭设滑竿。幼儿可以攀爬云梯,直到触摸到预设的手印,然后再从滑竿上下行。幼儿的运动可以实现鱼贯化,这样可以减少设施的空闲时间。另外还可以在墙面上安装大小不一的高低不一的投篮框,在攀岩墙上增加绳索,从而提升幼儿的攀爬高度。另外加强对立体空间的利用,这可以有效提升活动场地的功能,丰富活动的形式。

3.4 多功能使用器械

幼儿的体育活动少不了器械。但是由于空间有效,不可能配置大型且数量众多的器械,因此在购置或者配置器械时,应该多选择组合性的或者开放性的玩具,例如组合性的平衡木,可是通过不同组合来调整平衡木的长度以及高度,这样就可以使之满足大、中、小班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使用。此外还可以引导多种玩法,例如爬行、跨越和跳跃等。从这点可知,创新器械的玩法也能够在一个空间中开展更多内容,这有助于幼儿运动技能的提升。

3.5 挖掘社会资源

既然小空间幼儿园自身的空间相对有限,那么可以通过挖掘公共资源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比如借助体育场、草坪以及公共场所的一些健身器械等。通过合理的应用这些社会资源,可有助于扩大小空间幼儿园的活动空间,进而有助于活动的有效开展。

幼儿期是长身体的关键期,虽然小空间幼儿园受到自身空间的限制,但是通过错时、空间立体化,科学的利用社会资源,还能够有效消除自身的不足,从而为有效的开展体育活动,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带来基础上的支持。这样也能够有效的让幼儿变得更加活泼、主动和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

参考文献:

[1]周颖.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1(S1).

篇9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3-123-01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兴趣。”积极开展户外活动,培养幼儿参加户外活动的兴趣是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幼儿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学龄前阶段幼儿身体生长发育迅速,身体各器官的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积极地开展户外体育活动,不仅能给幼儿带来欢乐的情绪,有助于提高幼儿运动能力,有效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而且能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那些身体活动能力较强的孩子,会在成人的称赞中、小伙伴的羡慕和钦佩中,逐渐形成肯定"自我"的概念,从而促使他们建立较强的自信心,能不依靠他人帮助而独立尝试新的活动。为此,我园根据幼儿生长发育规律,为幼儿开展户外活动科学地提供条件,并充分利用户外的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作适当锻炼,对提高幼儿各系统、各器官的生理机能和发展幼儿个性、促进幼儿身心健康起到较大作用。

游戏是孩子生命中迸发的激情。孩子爱玩游戏,尤其喜爱户外游戏。户外是一个开阔的天地,也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户外活动的渐进有效性是在组织幼儿活动时,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游戏使幼儿逐步的增强体质和提高活动兴趣。幼儿园良好户外环境必须满足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的设计安排,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和安全感,让幼儿感到轻松愉快,能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游戏的愿望,促进幼儿的发展。在户外游戏中,为幼儿提供符合其兴趣需要的游戏材料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游戏,促进幼儿户外活动的渐进有效性。选择适宜的主题目标与户外活动目标相结合,使户外活动除了可以完成发展幼儿身体动作的体育目标外,还可以通过游戏材料的提供和游戏情节的设置,有计划、有目的地在游戏过程中渗透科学、社会、计算等多领域的主题目标,使主题下的户外活动不再是目标单一的体育活动,而是为主题教研活动服务的一个新载体。

一、提供充足的材料、空间,为幼儿户外活动创造条件

首先是为幼儿准备活动的大量材料。除了应购置的一些用具,如:绳子、球、橡皮筋等,我们坚持少花钱多办事,因地制宜,变废为宝的原则。其次是想尽办法扩大户外活动空间。利用走廊、操场、草坪轮流安排活动。

二、确保幼儿的活动时间

开展内容丰富的活动在一日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晨间、午餐后、下午户外活动时间,为幼儿提供多种多样的游戏材料,组织幼儿开展户外活动。观察孩子的玩耍,了解他们的活动和兴趣,从中知道通过增加玩的材料和孩子的需要来进一步开发新的玩法。就这点我观察到我班幼儿在晨间锻炼玩跳圈的时候,大部分幼儿对此已不感兴趣了,我就把本来是摆成直线的圈摆成弧形或蛇形等,通过不断的变换圈的摆放形式并且适当的增加圈的数量,这时我发现幼儿对跳圈又感兴趣了,又喜欢玩了而且玩的很投入。变换游戏的方法可以增加儿对游戏的兴趣可以慢慢的引导幼儿自己去发现、创造新的玩法。

三、让幼儿带着愉快情绪参加体育活动

在体育活动中,我们让幼儿自由选择同伴,让幼儿教幼儿,使他们在活动中能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评价,让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参加体育活动,有了良好的情绪体验,幼儿活动的时间就会自然延长,从而提高了幼儿活动的持久性。

四、开展户外混龄活动,促进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有效开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幼儿需要的满足、兴趣的培养、情绪和能力的发展都离不开交往。我们改变了这种旧的组织模式,在组织户外活动时,打破了班级界限,通过尝试,我们体会到这种组织方法在促进幼儿发展的优越性。

1、自由选择玩伴、活动器械,培养幼儿独立性

打破班级界限后,幼儿的活动空间大了,园内所有的器械都成了幼儿的活动对象,幼儿可自由选择活动项目、活动器械,自由结伴,并自由地和新伙伴开展自己喜欢的体育游戏,这样幼儿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发展自己的动作及各方面素质。改变了以前完全在教师带领下选择活动的现象,幼儿也不会感到有什么压力,能轻松、愉快地参与活动,培养了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2、为幼儿提供了交往的机会,培养幼儿的良好个性品质

打破班级界限组织户外体育活动,为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创造了条件。在活动中,幼儿的交往对象扩大了,接触到新的伙伴,新的老师,幼儿需要在这种新的人际中重新整合自我,调节自我,来和别班的小朋友友好相处。

3、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幼儿的成就动机

篇10

幼儿教学中树立“整合观”体育认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体育运动对幼儿生理、心智、情感、意志和个性等诸多方面的整合观。首先,适宜的体育运动可以锻炼幼儿运动能力,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大、小肌肉群以及身体协调性、灵活性等运动控制能力的发展;其次,幼儿期儿童的骨化结构尚未完全成型,通过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帮助幼儿良好身体形态的塑造,促进幼儿骨化过程的顺利完成。在这个互动活动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促进幼儿认知能力、沟通能力、交往能力以及社会规范和角色意识等高级社会化功能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幼儿成就感、美感、道德感、同情心等高级社会情感的形成、分化;同时还能平衡幼儿情绪,锻炼幼儿坚强、乐观性格形成等积极作用。即科学的体育活动,能继续实现由深层心理发展到高级社会情感及高级社会化功能的延伸。人类个体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通过体育的“通汇贯通”,都得到了最大化的实现。

第二,整合发展的观点是系统而连接的。研究表明,体育对人类个体的影响从胎儿期就开始了,一直延续到老年期,是涵括个体一生的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个体生理指标(骨骼、肌肉、呼吸系统、耐力、速度、柔韧等)与物理指标(稳定性、受力、支撑力等因素)的曲线发展,所适宜的体育内容、体育方式及体育发展期望都是不尽相同的。幼儿期个体的运动能力实质是承接于婴儿期发展水平之后,同时影响和决定着后续成长阶段能力的重要区间内。

第三,幼儿体育运动发展水平与幼儿运动环境(教育环境)密切相关。近期研究表明,运动发展不仅与幼儿生物性成熟指标相关,同时活动(教育)环境也发挥着巨大作用。任何运动都是外部刺激与内部转化的学习结果,是通过幼儿观察、模仿、体验、反馈的整合过程。幼儿体育不仅是生物性因素与物理性因素的交织,还包括了对外界教育(环境)因素的相连结,三者共同发挥着整合性的作用。

二、构建科学适宜的幼儿体育教学目标

幼儿园体育教学目标是幼儿体育活动的目标导向,也是体育教学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同时还决定着幼儿体育内容、组织方式等一系列教学过程的生成,是提高幼儿整体体育教学质量的基础环节和首要工作。

建构科学适宜的教学目标,主要应涵括以下几点:

第一,建立科学的多层次的体育目标体系。幼儿园体育教学目标首先要紧密结合自身的特殊性、多样性特征,建立多层次、多类别的结构框架。例如,针对不同体质状况的儿童、不同性格的儿童、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儿童等等,不同差异的幼儿对体育的需求以及体育的反作用力效果是有显著差距的,对于差异化较为明显的幼儿群体(如小班、中班、大班差异或男女差异等),能够灵活、科学地建立多层次目标体系,是体育教学成功的一半,“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不仅是针对青少年,对于幼儿教学也是一样适用的。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还要紧密联系客观社会的发展,根据社会知识、理念的更新而不断调整完善,培养符合社会目前及未来发展需要的人才。这点要求教师要坚持关注不断推陈出新的体育教育理念、国家、省、市或幼儿家长对幼儿培养目标的价值方向、国内外体育健康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国内外先进的幼儿体育教育思想方法以及新兴的健身游戏,等等。

第二,目标内容要明晰,加强可操作性。目前绝大多数幼儿园的体育教学目标都存在着过于泛化、笼统的评述,例如“提高幼儿体质”、“锻炼幼儿身体素质”等诸如此类的要求。这种操作性很差、行为目的泛化的课程目标会造成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因无法掌握具体锻炼尺度,明确锻炼内容和锻炼效果而导致思想——行为上的散漫、懈怠。目前比较先进的幼儿体育教学方法主要是泰勒的“行为目标理论”。即将教学目标化分为“内容”和“行为”两部分,对每一部分再进行详细的目标描述,使教师能清楚了解到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例如,“初步学会跑步动作,起跑时能用力蹬地和快速摆臂,同时脚步和摆臂动作协调”等,这样的目标评述十分有利于教师对课程核心的准确掌握和有效实施。同时这种方法的巧妙之处还在于不仅能加强幼儿教师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还能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反馈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强化幼儿教师体育专业素质的提高

体育专业素质是目前中原城市群幼儿教师中普遍缺失的一项教学素质,是一项专业化的综合能力,包括体育专业知识、体育运动技能等多方面内涵。针对目前中原城市群幼儿教师水平现状,应首先从这两大主要方面予以着手。

第一,加强幼儿教师体育专业知识学习。体育专业知识程度直接决定着幼儿教师的体育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体育素质的首要工作即尽快加强教师对体育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习的内容应包括:幼儿体育基本理论、幼儿体育原理、幼儿体育教学设计、幼儿体育活动评价等等,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知识,是构建高质量幼儿教师队伍的重要指标。

第二,提高幼儿教师的体育技能水平。体育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的区别点主要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内容与实施的技艺性、方法手段上的直观性、负荷表现上的生物性以及教学场景的开放性。

技能学习是构成幼儿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这种教学实践中,是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反馈、指正等一系列行为,使幼儿在聆听、模仿、实践、改正等环节中系统学习和掌握一项运动技能的。这个授教过程需要教师具备准确讲解学习要领、正确示范、科学指正等专业能力,否则很有可能使无概念的幼儿学习到错误动作,无益甚至危害到幼儿的身心发展。另外,鉴于幼儿教师经常需要在教学中扮演多重角色,因此要求教师要加强体育锻炼、自觉学习多种体育技能,提高体育综合素质水平的同时努力成为“多面手”,这样才能在体育教学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参考文献:

[1]李香梅.浅谈幼儿园教育[J].学周刊,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