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治理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4-03-27 17:07: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治理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治理的概念

篇1

一、建立开源节流,创造效益的理念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原有的一部分事业单位正在实行改制,这些事业单位体制已经从原来的事业单位改制为面向市场的企业性的经营组织。改制事业单位面对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时代相比较,其生存与发展的状况也发生了许多变化。(1)从外部环境看,改制单位所从事的服务性的工作,也已不再由国家实行统一的计划管理和调控,改制事业单位,其工作的状况与效益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市场变化的影响和市场竞争的冲击。(2)从单位内部的财务运行与管理的角度看,改制事业单位可能部分项目费用继续由国家财政予以支持;但是现在全部靠国家已经不可能了。首先,从思想上,必须改变以前那种大事小事靠国家,有钱没钱靠拨款传统思想。其次,改制事业单位要形成不要惧怕市场,敢于面向市场,要从市场要效益的思想。(3)面向市场,实行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参与市场竞争,改制事业单位要自主开展与本单位工作性质和职能相一致的业务活动,并在这种业务活动中创造经济效益,用以改善单位职工福利待遇和促进单位事业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运行与管理树立面向市场,建立开源节流、创造效益的理念。

改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要自觉地把面向市场,开源节流、创造效益的观念贯穿于单位财务管理的全过程,改制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要从两个方面去做,努力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的能力。

第一,建立开源节流的理念。

对于任何一个改制事业单位来说,首先是开源问题:筹集足够的事业发展资金仍然是事业单位理财的头等大事。改制事业单位必须在现有的国家财力状况下,面对单位的运行与发展资金基本上不可能再依赖国家,等、靠、要基本上不可能的现实情况下,对于开源方面,改制事业单位的现在的财务管理人员要改变像过去那种只是被动地呆在财务岗位上,做一些资金收付的工作。财务管理更要建立面向市场开源的理念,要主动参与单位的各项管理和业务工作,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广泛提供有偿服务,帮助单位从市场中广开财源,逐步壮大单位的经济实力。其次是节流问题:改制事业单位要敢于从市场中广开财源的同时,更要通过单位的各项管理和业务做好节流的工作,现在财务管理人员要建立面向市场开源的理念,主动参与单位的各项管理和业务工作,如何从财务管理和业务工作发展角度,更好的做好单位的费用管控工作,加强单位的节流工作。

第二,瞄准市场调整资金配置。

在新的形势下,改制事业单位要借助自身具有人才优势、信息优势和科技优势,设法让这些优势转变成资本,转化为单位服务效益。善于围绕市场办事业,依托市场求发展,瞄准市场调整资金配置。要时刻关注市场需求,并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需求,发展与市场需求联系更紧密的那些服务事业,以达到促进事业发展和追求资金使用综合效益的目的。在这方面,改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要转变观念,树立和逐步强化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积极拓展事业单位服务领域和范围,瞄准市场调整资金配置,做好相关方面的财务工作。

二、依法理财的观念

党和政府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方略,市场经济必须依靠法制才能很好的发展。面对市场经济的规律及其对事业单位带来的变化和冲击,改制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要逐步培养和牢固树立依法理财的新观念。对于改制事业单位来说,依照市场经济法律进行依法理财必须要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方面,改制事业单位要依法处理单位与外部因素之间的财务关系,包括与其他往来单位和服务对象之间的财务关系。要切实解决好事业单位对外财务管理的问题,关键是要做到依法、依规收费和公开、规范收费程序。所谓依法、依规收费,就是事业单位服务收费一定要有政策依据,同时要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不能仅仅依据单位自己的意愿随意收费,也不能越过物价部门擅自收费。所谓公开、规范收费程序,就是要将服务收费项目向服务对象公开,使他们在接受服务的时候能够明明白白,心服口服。事业单位服务收费涉及到千家万户,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如何切实坚持依法理财,合理收费,关系到事业单位生存与发展的大计。

第二方面,改制事业单位要依法处理本单位内部的财务关系,在单位内部依法理财,同样是要体现公开、民主、规范的原则,做到公开理财、民主理财、规范理财。公开理财、民主理财,就是财务部门要增大单位内部资金分配和使用的透明度,注意听取单位内部干部和职工的意见,自觉接受他们的监督;规范理财就是严格按法定程序和单位内部制度办事,坚决杜绝资金使用和财务分配中的随意现象。

三、建立风险管理的理念

针对现阶段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改制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为:(1)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2)政策机制变化带来的风险;(3)资金使用和管理中的风险。这些风险管理对改制事业单位是非常重要,因此,对这些风险管理管控的好坏就决定改制事业单位的发展。

但是长期以来捧着铁饭碗的事业单位缺少竞争意识,长期与市场脱节,导致对市场的敏锐性不强,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的运行与发展竞争性不强。现在改制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受到市场的影响,一是来自市场需求的变化,二是来自行业内部的竞争。这两个方面的因素都会导致事业单位在资金使用和管理方面产生一定的风险。例如改制事业单位一旦用于事业发展的资金投入过大而不能收到相应的经济回报时,单位经济利益就会受到影响,单位的事业发展也会出现严重问题。这样一类的事实和现象是屡见不鲜。

对于政策机制带来风险管理对改制企业尤为重要。政策机构导致风险就是指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根据客观实际不断调整政策方针,以保证宏观领域协调发展。这必然给微观领域中各行业带来利益变动,这种利益的不可测性就是风险。对于改制事业单位运行与发展的过程中,这种政策风险也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所谓资金使用和管理中的风险,是指事业单位在资金投放使用和管理过程中由于某些不可控的因素而可能带来的风险。事业单位的建设与发展通常总会呈现出某些阶段性,在不同的阶段,资金的需求和投放也往往会各有不同,一旦关键的时刻资金需求不到位就有可能给单位事业的运行与发展造成风险。

篇2

一、财务治理评述

对于财务治理的内涵,我国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杨淑娥(2002)认为,公司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所谓公司财务治理是指通过财权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不同配置,从而调整利益相关者在财务体制中的地位,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一系列动态制度安排;黄菊波(2002)认为,财务治理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子系统,从属并取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根本性质,是公司财务决策权、财务执行权和财务监督权的划分与配置;林钟高(2003)指出,财务治理是一组联系各利益相关主体的正式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和结构关系网络,其根本目的在于试图通过这种制度安排,达到利益相关主体之间权利、责任和利益的均衡,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合理统一;申书海,李连清(2006)认为,财务治理是指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为实现公司长远目标,对企业财权进行合理配置,用以平衡各方财务权、责、利的关系,形成有效的财务激励和约束机制等的一套正式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和机制。

财务治理理论源于公司治理理论。从概念上看,公司治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公司治理解决的是因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而产生的问题,它要处理的是公司股东与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问题,即股东治理模式。广义的公司治理可以理解为关于企业组织方式、控制机制、利益分配的一系列法律、机构、文化和制度安排,它界定的不仅仅是企业与其所有者之间的关系,而且包括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即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实际上,按照企业契约理论,企业可以看作是企业各类参与者之间达成的一系列的实际与隐含契约,这些契约规定了他们在各种情况下的权利、责任以及报酬。为了实现效率和价值的最大化,必须把他们的利益协调起来。简言之,公司治理要解决的是涉及公司成败的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保证投资者(股东)的投资回报,即协调股东与企业的利益关系;二是企业内外各利益集团的关系协调。建立公司治理的目的在于提高整个公司的效率,保护投资者权益,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服务于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只有公司的效率和效益提高了,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因此,只有能够提高效率的公司治理才是合理的。

综合上述,笔者认为,财务治理亦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笔者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财务治理。所谓财务治理,就是指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将企业剩余索取权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分配,从而调整利益相关者因此而产生的责、权、利关系。围绕剩余索取权的配置,财务治理包含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二是企业内部各利益阶层的关系。财务治理就是要以有效率的方式来处理好企业内外利益相关者因剩余索取权配置而产生的责、权、利关系。

二、财务治理效率:从成本的视角

要考察公司财务治理的效率,就不得不联系到财务治理的成本。因为效率与成本是矛盾的两面,它们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对立统一的整体。

国内外公司治理研究较多地使用了公司治理效率这个概念,尽管没有给予其明确的定义,但一般认为公司治理效率与公司治理费用和公司治理收益相联系;一项公司治理政策或机制的效率就等于其给公司带来的收益改善与公司治理费用之差;李维安、武立东较早地提出了治理成本的概念(吕斐适,胜2006)。严若森(2005)将公司治理效率的最优化问题定义为:在其它条件既定之下的公司治理成本最小化或公司治理收益最大化的求解。公司治理成本即公司治理发生的成本,其主要内容包括交易成本、成本、第二类成本、组织成本、市场治理成本、服从成本、政府治理成本和制度摩擦成本。

借鉴国内外有关公司治理成本的研究以及前面对财务治理关系的阐述,笔者认为,所谓财务治理成本,是指公司财务治理框架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各种成本的总和,而财务治理效率则是使这种治理过程中发生的成本总和最小化。具体来说,财务治理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本

1.第一类成本即投资者与管理者之间的成本。成本方面主要由詹森与麦克林在1976年首先提出来的,他们将成本定义为委托人的监督成本、人的保证成本和剩余损失的总和。2.第二类成本即投资者之间的成本。该类成本是投资者之间利益冲突所产生的成本。该成本主要是由于各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3.第三类成本即企业与股东同债权人之间的成本。对财务治理框架而言,债权人治理成本是外部市场治理成本中属于财务治理成本的直接内容。鉴于我国企业资本结构中,尤其是国有企业,债务资本所占比例较高和银行借款等债务融资具有公司治理效应的现实,在财务治理成本中必须重视债权人治理成本。当然,它也是一种成本。

(二)财务制度成本

它相当于企业财务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所发生的制度成本, 是投入生产要素以外的成本。1.财务组织成本。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会、股东会、监事会与管理层以及职工代表组织等之间,关于企业剩余索取权的责权利划分的机构化设置与确认,财务治理结构的组织成本即为财务治理组织机构设置与确认以及确保这些权力机关得以正常运转所必须耗费的成本。2.财务执行成本。即公司为制定和执行财务规章制度而与有关财权法律条文与程序等所发生的成本,包括公司必须保存重要文件资料与档案、制作股票或股权证明、按规定格式分类制作账表、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在官方指定的媒体上按时各类财务信息以及向政府出示必要的汇报等活动中产生的成本。该成本需由治理主体与治理组织机构承担。

(三)其它成本

其它未包括在上述两大类成本之内的成本。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用经济学的方法,将公司财务治理的成本与效率的关系表示如下:

Y=Ci(Xj)(i=1,2,3……,n;j=1,2,3……m)

其中,Y表示财务治理效率,C表示各类治理成本,X表示财务治理环境中的各种影响因子。在既定的公司财务治理环境中,财务治理效率最优化其实就是财务治理成本的最小化。一般说来,财务治理效率越高,财务治理成本就越小,它们之间成反比例关系,其关系如图1所示:

这样,在环境条件和治理效益目标一定的条件下,财务治理效率就是边际治理成本与边际治理收益的比较即Vy=Vc。当边际成本趋于零时,其极限存在。也就是说,当dy/dx=0,满足收益最大化的一阶条件,此时Vy=Vc,根据上述分析,此时财务治理收益最大,治理效率最优。

但是,仅仅从治理成本的角度还不足以说明财务治理的效率,笔者在此引入一个概念,即财务治理强度。所谓治理强度主要指公司董事会对管理层实施的激励与约束的程度,它取决于人实际行为的结果与出资人要求的收益最大化情况下理想的管理层行为之间的差距(剧锦文,2006)。显然,当财务治理强度增加时,成本会随着治理强度的增强而减少,但财务制度成本和其它成本却会随着治理强度的增强而增加。当成本的下降大于财务制度成本和其它成本的增加时,总成本将呈现下降趋势;反之,总成本则会呈现上升趋势。因此,总成本与治理强度表现出U形曲线关系。笔者设成本为C1,财务制度成本和其它成本之和为C2,则C=C1+C2。C、C1、C2同治理收益的关系如下:

如果C1大于Q,这时C1会随着治理强度的增强而下降,C2则随着治理强度的增强而增加。由于C1下降的速率大于C2上升的速率,故总成本趋于下降,直到C1=C2=Q达到均衡。在这点上,总成本C最小,边际治理效益等于边际治理成本,财务治理效率达到最优;当继续增加治理强度,这时C1下降的速率小于C2上升的速率,总成本增加,尽管总的治理效益也在增加,但边际治理效益却呈递减之势,从而使治理效率下降。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财务治理过程中,并不是治理强度越高越好,成本越小越好,而是在成本与财务制度成本、其它成本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平衡关系。因此,在公司财务治理中存在着最佳的治理结构和运作方式,而这种最佳的治理结构和运作方式,将导致财务治理效率的最优化或财务治理成本的最小化。

三、提高公司财务治理效率:从降低财务治理成本入手

(一)降低控股股东与广大中小股东之间的成本,是目前提高财务治理效率的关键

国内外相关实证研究表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存在倒“U”形关系(王克敏等,2006)。就国有控股公司普遍存在的“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现象,笔者认为,降低财务成本应主要从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减少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成本着手。为此,应该加大国有股减持力度,进一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切实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从而降低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成本,提高公司财务治理效率。

(二)应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引入债权人相机治理机制,以降低第三类成本,提高财务治理效率,防范财务风险

在我国公司制企业中,由于破产机制和退出机制尚未真正地建立起来,因而导致成本的提高。针对我国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较高及债权人治理效应较低的现状,就必须在破产机制和退出机制正常而有效地发挥作用的基础上,强化债权人的相机性控制,确定债权人在亏损公司破产、清算、暂停和终止上市、重组中的优先与先导地位。因为在此情形下,与股东控制相比,由债权人控制的优势如下:1.由于企业的商贸结算和贷款都是由银行进行的,所以债权人对企业资产负债信息的掌握比股东更多、更准确。2.债权人对企业的控制通常是通过受法律保护的破产程序来进行的。因此,债权人控制比股东控制更加有力,把债权人(尤其是银行)的“相机性控制”机制引入企业的治理结构中,有利于提高财务治理的效率,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3.负债融资能够抑制控股股东的过度投资行为,尤其是来自与控股股东具有很强谈判能力的债权人的融资,可以有效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降低第二类成本,提高财务治理效率。

篇3

目前在我国财务学的融资决策研究中,既使用资本成本概念,又使用资金成本概念。这两个概念的同时存在令人莫衷一是,造成了我国财务理论研究的混乱,并在资本市场的实践中引发了不良影响。本文将分析它们的根本区别并探讨两者混淆所带来的危害,希望能够引起理论界的关注。

一、我国财务理论中资金成本与资本成本的混淆

关于资本成本,目前最权威的定义是《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给出的:“资本成本是商业资产的投资者要求获得的预期收益率。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公司的经理把资本成本作为评价投资项目的贴现率或最低回报率(《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第一卷第470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7月)”。可见,按照现代公司财务理论的解释,资本成本既是投资者所要求的回报率即预期收益率,同时又是有条件约束的资金使用者的融资成本。

而资金成本,属于我国财务理论研究有的范畴。“所谓资金成本,是指资金使用者为筹措和占用资金而支付的各种筹资费和各种形式的占用费等,是将盈利和资金的一部分支付给资金所有者的报酬,体现着资金使用者和所有者之间的利润分配关系(刘恩禄、汤谷良:《高级财务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43页)”。从资金成本的这一定义看,是单纯从资金使用者角度考虑融资成本。

两者的计算方法也完全不同:以普通股为例,资本成本的计算通常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折现现金流量模型以及债券收益加风险报酬法;而在我国财务学界,资金成本=每年的用资费用/(筹资数额-筹资费用)(汤谷良、王化成:《企业财务管理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95页)。从上述我国资金成本的定义出发,还有一种经常被引用、直接以定义计算普通股资金成本的方法,即把股票投资股利(率)和股权融资交易费用(率)简单相加的结果作为普通股资金成本。

二、从定价理论看资金成本与资本成本的根本区别

从定义上看,资本成本与资金成本都是企业发行融资工具的代价,也即决定企业融资决策的价格指标。这一共同点启发我们应该到定价理论中去探讨它们的根本区别。

(一)从是否应考虑风险因素看

在金融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定价理论一直作为贯彻其中的轴心,推动着整个金融理论的发展。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定价理论的轨迹正是沿着商品价格-资金价格(利率)-货币资产价格-资本资产价格这样的路线向前发展。与普通商品相比,金融资产最大的特点是收益具有不确定性,而且资本资产的风险性远远大于货币资产。因此对金融资产定价时,其风险就成为人们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其中,货币资产由于期限很短,可以忽略其风险,直接以筹集费和占用费来定价。但资本资产的定价就必须考虑其风险的大小。西方公司企业在融资决策中就主要使用风险定价的资本成本概念。相反地,我国理论界过去一直都忽视资本定价中的风险因素,在我国理论界缺乏风险意识的背景下,企业融资时侧重使用建立在筹集费和占用费基础上的资金成本概念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从是否体现出完善的现代公司治理机制看

委托理论认为,在公司企业中,公司管理者的利益与股东的利益是不一致的。公司管理者需要的是他们个人收益的最大化,而这种个人收益最大化却可能与股东利益最大化发展冲突。因此,必须设计相应的公司治理机制以保护股东的利益。

在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下,投资者就能够保护自己的投资利益,对公司管理者形成硬约束。一旦公司大肆进行股权融资,而其实际支付的资金成本(筹集费与占用费)达不到具有同等经营风险公司的资本成本时,就会出现原股东回报率下降的情况,后者就可以利用公司治理中的约束机制制约管理者的行为:或者“用手投票”,在股东大会上否决该再融资提案或撤换管理层,或者“用脚投票”,撤资转向其他的投资项目造成该公司的股票市值下跌,从而使公司容易遭到敌意收购,以此形成投资者对公司管理者的硬约束。这就要求公司管理者在制定融资决策时必须支付一个最低的风险报酬率。这时股权资金成本将被迫等于股权资本成本。在这种情况下,资本成本与资金成本就会趋于一致。

但是,如果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投资者就无法约束公司管理者的融资决策。在这种软约束机制下,公司股权融资的实际资金成本(筹集费与占用费)就会小于其股权资本成本(投资者要求获得的必要收益率),甚至可以为零,从而严重侵害投资者的利益。这时资金成本与资本成本就会成为完全脱节的两个概念。

鉴于我国公司治理机制还很不健全的现实,资金成本与资本成本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资本成本的理念体现了现代企业制度中保护投资者的公司治理机制,而资金成本则体现了我国国有企业“所有者虚置”的特征。

三、资金成本与资本成本在我国混淆的原因及其危害

(一)资金成本与资本成本混淆的原因

1.我国设立资本市场时只注重资本市场架构的建设而忽视了相应财务理念的引入。

我们出于为国企解困的目的引进了资本市场架构和投资学体系,但却忽视了与之配套的现代财务管理思想,包括资本成本理念的更新。我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建立,实现了低端信用的债权融资制度向高端信用的股权融资制度的迅速切换。然而,正是这种忽视市场内在发展逻辑的强制性制度变迁造成了资金成本与资本成本的并存与混淆。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初期的指导思想存在一定失误。

资本成本是现代公司制的产物,因此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时必须考虑资本/投资者的必要报酬。

1992年以前,我国国有企业实行的都是资金平衡表体系,没有资本、净资产等概念。1992—1995年间,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国有企业普遍展开了按照重置成本法进行评估计价的清产核资工作。在此基础上,国有企业开始实行资产负债表体系,也就有了第一笔净资产。由此可见,国有企业第一笔净资产即资本是1992年以后才问世的。我国财务界接触资本概念才不过10余年的历史,对于代表资本所有者必要报酬的资本成本就更加陌生了。由于改革的初期主要是考虑向企业下放经营权,因此存在削弱股东权利和作用的倾向。因此,在这一历史局限性下,代表投资者必要报酬的资本成本迟迟不能正位,资金成本和资本成本的混淆自然就在所难免了。

(二)资金成本与资本成本的混淆所产生的危害

在现代财务理论中,资本成本是公司融资决策与投资决策的交汇和依据所在。而资金成本只能反映企业单方面的融资成本。在资金成本与资本成本混淆的情况下,如果将资金成本用于企业投融资决策,就会带来严重失误。

1.如果企业在融资决策时使用资金成本,就会出现股权资金成本远远小于债权资金成本的现象。

据《2003年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在深沪股市2002年分配方案中实施现金分红的668家公司中,现金股利支付率在25%以下的公司有120家,其中每股现金分红低于0.05元的上市公司就达184家之多。这样,以该年证券市场平均市盈率40倍来计算,流通股投资者的平均回报率只有0.95%,还不到同期国债利率水平的一半。即使加上股权融资交易费用,流通股的股权资金成本也奇低,远远小于债权资金成本。许多学者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袁国良、郑江淮、胡志乾:《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和融资能力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1999年第3期)(仇彦英:《企业过度偏好股票融资有副作用》,《上海证券报》2001年5月29日)(黄少安、张岗:《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经济研究》2001年第11期)。

2.由于企业融资的资金成本远远小于资本成本,如果将资金成本混同于资本成本,在实践中就有可能误作投资项目决策中的折现率,从而高估项目的净现值,导致投资过度和资本浪费的后果。我国2003年和2004年上半年的投资过热现象不能不说与资本成本意识淡漠有密切关系。

3.资金成本与资本成本的混淆还给我国资本市场建设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例如,本来同一家上市公司的流通股与非流通股都具有相同的经营风险等级,因而都应该具有相同的资本成本。但按资金成本计算,则溢价的流通股资金成本就远远小于非流通股的资金成本,。用被大大低估的流通股资金成本作为股票定价的折现率,就会高估股票的理论价格,使国有股减持在定价方面迟迟不能取得进展。

再如,由于资金成本并不考虑投资人的回报,国有股股东就缺乏对公司管理者的约束动力。在资本成本缺位的背景下,由于国有股的产权代表是政府机构或其授权的国有持股公司,其具体人在法律上并不拥有剩余索取权,因此他们虽然有权力选择国有企业的董事会成员和经理,但不必为资本收益承担任何后果。这也是我国公司治理结构难以完善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与国际接轨,摒弃资金成本概念是我国财务理论界的紧迫任务

资本成本体现的是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和对资本风险报酬的尊重。而资金成本是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的财务概念,在其诞生及之后的一个时期中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资本市场的出现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从此企业的价值就不再与历史成本有关,而是取决于未来现金流的折现。这时,与风险程度相匹配的资本成本就应该取代资金成本成为投融资理论中的核心概念。面对资金成本与资本成本?昆淆带来的危害,财务理论界也应该尽早摒弃资金成本概念,全面接受资本成本理念。

[参考文献]

1.汪平,《财务理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第1版。

篇4

[关键词]创新 利益相关者 财务控制权 成本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正在来临,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形成并发展于工业经济时代的公司财务在许多方面显示其不适应性,因而必须考虑其创新与发展问题。

一、财务观念的创新

1.泛财务资源观念。传统财务学中的资源概念通常指的是资本,基本上属于硬资源的范畴。知识经济对企业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影响是改变了企业的资源结构,并丰富了资源的内容。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企业必须确立新的“泛资源”财务观念,并以此拓宽理财的范围。

2.融智比融资更重要观念。从一般意义上说,软资源对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这个作用的结果又反馈于整个泛资源系统。硬资源是被动的,软资源是主动的,人往往利用软资源来开发和利用硬资源。软硬资源的这个关系在知识经济时代表现得更加明显。

3.人本财务观念。“人本管理”是与“以物为中心”管理相对应的概念,它要求把人作为“社会人”或“文化人”而不是“经济人”来看待,要理解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人本管理是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企业的每一项财务活动均由人发起、操作和控制的,其成效如何也主要取决于人的知识和智慧以及人的努力程度,因此,在财务上贯彻以人为本的观念是必然的也是可行的。

二、财务目标的创新

普遍的观点认为,公司财务的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从“产值最大化”和“利润最化”到“股东财富最大化”,无疑是认识上的一大迸步,但仍存在缺失。首先,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观点仅考虑了硬资源而忽视了软资源问题;其次,在资源分配问题上存在“狭隘主义”观点,在资源配置上仅考虑了股东而忽视了企业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正常需要以及非人类的资源分享主体的需要,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再次,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观点所追求的是单纯的“经济效率”,当企业资源配置有利于股东财富增长时,就被认为是优化的,否则就认为是非优化,照此目标运行,难免不会导致资源环境的破坏。

三、财务治理结构的创新

企业治理的核心是财务治理,公司法所规定的公司治理权配置的核心是财务治理权的配置。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企业财务治理结构也应当进行相应的变革与创新。其要点是:

1.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财务治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不仅有财务利益要求,而且也都应有参与企业财务治理的资格和权利。这个原则在实践中的贯彻方法,就是利益相关者共同组成企业财务治理结构,尤其是让员工、债权人等第一级利益相关者进入财务治理结构。财务是分层管理的,同时,财务还是分权治理的,财务决策权、财务监督权与财务执行权分而治之,分属于三个彼此相独立的财务治理机构。

2.人力资本最大者拥有最重要的财务控制权。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企业财务治理,并不等于控制权要平均分配,主要的财务控制权总是由经营者掌握。这与汤谷良博士提出的“经营者财务处于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的观点是一致的。历史地看,企业经营者经历了一个从“财务资本最大者”向“人力资本最大者”的演进过程,并且这一过程与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过程是相吻合的。

3.工财务相机治理。人力资本主导企业财务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经营者治理财务无效时,财务控制权就会向非人力资本或财务资本所有者转移。财务资本所有者主导控制的选择依据,是对企业贡献和风险的大小,这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是有差别的。在股权分散的公司或银行资金占主导的公司里,贡献和风险承担最大者通常是银行,因此财务相机治理的含义通常也被解释为一种在有银行举债条件下的控制权配置。

4.知识和信息专家参与财务治理。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治理结构尤其是作为财务决策机构的董事会,应当是知识型的。做到这一点,董事会成员中除各类利益相关者代表外,还应吸纳外部的知识和信息专家参加,这些专家的职能是参谋型而不是控制型的。

四、财务内容的创新

资本通常被理解为财务的起点和对象,财务学的核心是“研究资本的生产力问题”。工业经济时代的战略性资本是财务资本,因此形成于这个时代的财务学也是研究财务资本的财务学,其核心问题是解决财务资本的合理筹集与配置。

1.将知识资本纳入财务学范围。主要研究知识资本的构成、知识资本的培育、筹措、分配、运营及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等问题。企业要把知识资本作为对未来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战略资本来培育,需要财务的有效配合。一方面,企业应把培育知识资本作为理财工作的内生性要素来看待;另一方面,财务在运作资金时要有利于知识资本的培育,并将其作为最重要的理财战略。财务所筹措的资本,应当既有财务资本,又有知识资本,应尽可能多地吸收外部知识资本来改。

2.建立利益相关者财务学体系。主要研究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财务要求、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财务权利及行使方式、企业对利益相关者财务要求的回应等问题。以此来拓宽财务学的视野,将现有的“股东财务学”和“股东一经营者一财务经理”三位一体式财务学,拓展为为所有利益相关者服务的“社会财务学”和“可持续发展财务学”。

3.改革成本管理的内容与方法。知识经济对企业传统的生产工艺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信息及时反馈系统”、“作业流程电脑化”、“特别作业班组制度”、“灵活制造”、“零仓储(JIT)管理”及“网络经营”等一系列新的生产和经营管理制度和技术的出现,都要求研究和建立相适应的新型成本管理制度如作业成本管理等。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建立良好的财务治理是树立市场信心、鼓励更加稳定的长期资本流入的一项重要手段。认识到财务治理结构的发展而变化,进而通过财务管理活动在企业价值的增长中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对于保持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公司治理 环境财务会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近年来在我国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在本世纪初,环境会计的研究一度成为理论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如(耿建新、刘长翠, 2003;牛文元, 2002;孙兴华、王兆蕊, 2002;肖序, 2003;徐瑜青等, 2002;张百玲, 2002)。尽管如此,环境会计的研究一直停留在前沿介绍性质的表面层次,少有具体深入的分析。

顺应目前国内理论界对会计学的划分,环境会计也大致可分为两个分支,环境财务会计与环境管理会计(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ccounting,或简称EMA)。由于法律环境的薄弱,环境成本大多仍然体现为社会的外部性。EMA的引入并不存在足够的市场动力,到目前为止,国内真正意义上的EMA研究可以说还未出现。而在对环境财务会计的研究中,不少学者秉承着原有财务概念框架的思路,按会计目标、要素等等一系列概念的顺序,一一给环境财务会计对号入座,如(陈检生、贺广宇, 2007;耿建新、焦若静, 2002;牛文元, 2002;孙兴华、王维平, 2000;孙兴华、王兆蕊, 2002;唐兴莉, 2003;王红娟, 2005;肖序, 2003;许家林、王昌锐, 2006;张思纯、孙兴华, 2008),进行构想分析。尽管在某些研究的潜在设定中,国有企业的行政公司治理生态被默认为前提假定,但总体来说,几乎没有人对现代财务会计学的起点――公司治理――进行专门的探讨,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怪事。

在资本市场高度发展的经济体中,解决所有人与控制人之间的问题,这既有可能表现为传统的股东与管理层间(Holmstrom, B, 1979;Jensen, M C and Meckling, W H, 1976),也可能表现为控制性的大股东与一般的小股东间(Claessens, S, Djankov, S and Lang, L H, et al., 2000;Johnson, S, La Porta, R and Lopez-de-silanes, F, et al., 2000),赋予了财务会计学这个概念全新的意义。解决委托双方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一系列后果,是会计信息这种工具被广泛使用的主要意义。因此了解我国企业公司治理的现状,从而分析设定环境财务会计的需求与构成,是更合乎逻辑的研究思路。

根据Wind数据库的统计,截止至2008年6月,我国的上市公司中,实质控制人为国家性质的公司数占59.92%,而其中实质控制人为地方政府的又占69.95%;此外即使在民营企业中,也大多与地方政府有着较为紧密的关系(Fan, J P, Wong, T J and Zhang, T, et al., 2007)。由于我国的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控制性股东,公司治理中的问题也就集中表现为大小股东间的关系,环境财务会计的需求也就取决于其是否能够降低控制性股东与小股东间的成本。

由之前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中央及地方政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有较大的参与度,而目前国内企业环境行为的成本主要来自于政府相应的法规监管(李建发、, 2002),这种监管一般由中央政府推动,而由地方政府执行。此时不论是以中央政府为实际控制人的行政机制,或者是地方政府扮演重要作用的其他企业,企业的环境行为的经济后果自始至终来自同一作用主体,而对企业价值来说,成为一个接近于内生性的变量。这时环境财务会计信息的披露,很难带来成本的下降,因此也就不存在披露的需求。

在(李建发、, 2002)所做的问卷式调查研究中,也验证了本文的这一推断。根据该研究,大部分企业对环境信息披露的理解片面狭隘,且热情不高。但该文随后提出的建议仍然囿于准则的建立及政府的监管,我们认为这未必是真正能够问题的办法,要改变这种情况,应当考虑改善企业的公司治理,降低目前一股独大的程度,实质控制人过于强势,以及退出一些不必要的政府干预。

由于股权集中度较高以及政府在实际控制中参与度较大等企业公司治理的特点,原本应当属于外生性的环境行为经济后果,成了实质控制人自身的博弈,从而使得这种信息的披露从逻辑上分析无助于降低企业的成本,从而提升企业的价值,从而也无法获得企业的支持。这是本文将公司治理与环境财务会计结合,而推断出的结论,对将来进一步的研究应当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们认为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分析目前国内企业对环境财务信息自愿披露的程度与企业控制链中政府参与的程度两者间的关系,这样的研究结果将进一步推动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陈检生,贺广宇.试论环境资产与环境负债的计量.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耿建新,焦若静.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初探. 会计研究, 2002;1

[3]耿建新,刘长翠.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及其相关问题探讨[J]. 审计研究, 2003

[4]李建发,.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现状、需求与未来. 会计研究, 2002.;4

[5]牛文元. “绿色GDP”与中国环境会计制度.会计研究, 2002.;1

[6]孙兴华,王维平.关于在中国实行绿色会计的探讨. 会计研究, 2000.;5

篇6

一、企业财务治理的概念

目前,学术界对财务治理的内涵研究并不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尚处于初级阶段。在此引用衣龙新博士在其著作《公司财务治理论》中对财务治理的涵义的概括来阐述财务治理的概念:财务治理就是基于财务资本结构等制度安排,对企业财权进行合理配置,在强调以股东为主导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前提下,形成有效的财务激励约束等机制,实现公司财务决策科学化等一系列制度、机制、行为的安排、设计和规范。衣龙新博士进一步指出,财务治理是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的交融领域,财务治理理论研究既加强了公司治理的应用性又完善了公司财务理论体系。

二、企业财务治理的重要性

企业财务治理是企业治理的核心部分,能够综合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控制和监督各种经济活动,并对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具有导向性作用,是企业治理现实、集中以及根本的展现,增强了企业治理的明晰性和应用性。它还是一种企业财权的安排机制,通过这种财权机制来实现企业内部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公司财务治理实质上是通过财务机制及其制衡作用进行的,公司财务治理中的制度安排包括对财务信息生成程序、生成质量以及呈报机制等的规范,对公司各利益相关者财权的配置和再配置,以及激励制度等。只有进行有效的财权配置,才能提高财务活动的效率,确保最大财富的实现。

三、企业财务治理的主体与客体

公司财务治理中的利益主体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依赖公司内部财务治理保障其利益的主体。所谓公司内部财务治理,是指限于公司组织边界以内的财务治理,是通过在公司内部合理安排财务权力实现的,公司内部财务治理对公司财务信息的生成和呈报机制起着直接的影响,也是第一类利益主体寻求最大化自身利益的主要手段。第二类是依赖公司外部财务治理保障其利益的主体。公司外部财务治理,是指公司组织边界以外的财务治理,主要是通过签署一系列合约的方式实现的,其目的是保证企业的运行不会降低社会效率。

财务治理客体,也即财务治理的对象。财权体现为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对称分布,如何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合理分配是财务治理的客体。衣龙新博士(2004)认为,财务治理的客体是主体共同指向的对象。财务治理客体具有两种表现形式,治理框架下具体体现的是“财权”,财务范畴之内总体体现为“本金”。

四、乡镇企业财务治理现状分析

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乡镇企业是中国乡镇地区多形式、多层次、多门类、多渠道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的统称,包括乡镇办企业、村办企业、农民联营的合作企业、其他形式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五级。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各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繁荣,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队伍中的主力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乡镇企业经济的发展壮大,不但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但通过对江阴市乡镇企业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许多企业在财务治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财会人员素质不高

财会人员是企业财务治理之本。财会人员必须熟悉和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和制度,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这是企业招聘财会人员的基本要求。但通过调查发现许多乡镇企业因为是私人办厂,对财会人员的招聘大多依赖血缘亲友关系,对专业素质的要求较低。甚至有许多人是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财会人员专业素质的不足使得在财务治理上力不从心。

(二)财务信息失真

企业各种财务资料是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由于信息传递不及时和伪造变造财务信息等行为使许多乡镇企业财务报告普遍存在着可信度较低和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影响财务治理的有效性的发挥。

(三)财权配置不衡

财权的合理配置是指财权尤其是财务决策权在财务治理主体尤其是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的合理划分。只有各财务主体之间各司其职,并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才能进行有效的财务治理,以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许多乡镇企业经营者将财务决策权、财务执行权和部分财务监督权集于一身,财权配置严重失衡,致使企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导致财务治理无法有效进行。

(四)财务制度陈旧,更新不及时

企业会计管理制度是进行会计管理工作的基本规则和约束,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在乡镇企业中会计管理制度虽然建立,却很不完善,基本没有形成科学、完整、系统、合理的管理制度。乡镇企业由于自身制度的不健全,出现财务控制薄弱的现象,对资金使用缺乏科学安排,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由于乡镇企业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导致很多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形成呆账或坏账,更加剧了乡镇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

五、完善乡镇企业财务治理措施

(一)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

财会人员的素质是乡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加强会计人员的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法纪法规教育,使财会人员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办事,敬业爱岗、诚实守信、做好本职工作。如一定要重视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严格执行有关的财会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对于不参加继续教育的人员要严肃处理。广泛普及会计电算化操作,提高会计人员掌握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同时,在用人方面还应打破任人唯亲的家族式用人界限,唯贤而举,在各个岗位实行竞争上岗,能者居之,完善加强自身的管理机制和管理队伍管理。同时对在职财会人员,除了精神激励和支持外,在物质上要做到奖罚分明,奖励不同会计岗位上的职业能手,对于干不好的人员,查明原因,帮助其纠正错误,不改者给予处罚。

(二)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完善乡财政内控约束机制。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乡镇使用的各种账薄,都要实行建账监管,在县财政局统一办理,领取账薄、表册;要建立资金、现金管理制度,票据购销、领用管理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要做到按规定建账、设置会计科目、记账,账目做到日清月结;会计、出纳取得的原始发票必须符合规定;要严格做到会计、出纳分设,会计管账不管钱,出纳管钱不管账,印章分管,各尽其责。从而通过这些措施强化票证管理,建立起一整套严格的内控制度,使乡镇财政、财务管理水平提档升级,使财政管理工作尽快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加强审计监督。

(三)建立有效的财权配置机制

建立有效的财权配置机制,其核心是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与约束相融的财务制度或财务机制。只有这样财权配置才会得到制度保障,并使财权配置落到实处,最终使企业财务治理结构得以建立和完善。企业还可以推行股份合作制,这样可以明晰产权关系,建立较为有效的监督机制,也可以扩大财源,形成新的积累能力。

(四)建立有效财务评价体系

合理的财务评价体系能够保证激励约束机制真正发挥作用,在对经营层进行物质报酬等措施激励的同时,一个有效的财务评价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财务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在于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能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结合其他激励约束措施,正确地引导经营层的财务决策行为,使经营层的财务决策行为不再具有短期性,从而与所有者的长期利益相一致。当然,财务评价指标的设计要顺应组织要求,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征及战略要求“量体裁衣”订制。财务评价指标的设计还要注意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要有综合性,其设置既要反映当期业绩的指标,也要反映对企业未来发展有贡献的指标。要通过对财务考核指标的设置达到出资者预期的约束激励动机。

篇7

关于企业治理的概念和框架,我们可以通过几个渠道找到:CIMA的网站上有关于企业治理的研究报告英文版的完整下载,《新理财》杂志2005年9月、10月刊上连载了报告框架的中文版。读了这个报告,我们可以发现几个关键词:战略、业绩和平衡。当然,仅仅读几篇关于企业治理的文章也许并不能让您对它有清晰全面的了解,但是我们希望中国企业的CFO关注这几个关键词。因为这几个关键词可以提醒人们注重企业的长期发展,而中国企业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短期行为严重。

在谈到合规和业绩的平衡时,一位教授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清朝的科举制度,这个制度让中国文化绵延几千年保留了下来,但到清朝末期却发展成了一种扼杀创造性、内部滋生腐败的制度;另一个是比尔・盖茨,如果美国的IT监管部门提出做IT行业的领导必须要有什么什么证,那么就没有现在的比尔・盖茨,因为他连大学都没有毕业。所以不管什么制度都不能绝对化,制度也要把握好一个“度”,要在制度和最终结果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

这里我想用IFAC和CIMA报告结尾的一段话来说明我们的用心:“我们并不奢望给企业提供确保成功的模型或公式,但是,案例研究中发现的一些显著的、不断发生的关键因素决定着企业的成功与失败,而明确这些关键因素是非常有价值的。”

新理财(以下简称“新”):这次论坛的主题是“公司治理最新发展”,许多人也是在讲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而您演讲的主题是企业治理和CIMA战略记分卡(Enterprise Governance and the CIMA Strategic Scorecard)。您能否为读者介绍一下企业治理这个概念,它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对于企业而言,这个概念有什么更深层次的意义?

Charles Tilley(以下称“Charles”):企业治理这个概念包括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和运营治理(Business Governance)两部分,即既包括企业的架构和合规、规范的管理,还包括企业业绩的管理,因为我们认为只有将这两者完美结合才能使公司成功。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很多企业在公司治理方面是花了大量的精力、时间和金钱,但往往有一个弊端,就是它会使整个制度繁文缛节、条块分割,这样一来就容易滋生等不良习气,降低了效率。在论坛上也有教授讲到为了符合萨班斯法案,在确保公司合规这方面就需要一百多人,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整个公司的效率就会大大降低,也就是说他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确保公司治理是符合所有的法律法规的,即合规性管理。所以我们不能有失偏颇,不能只看公司的治理,还要看公司的效率。

公司在这两者之间达到平衡是非常难的,就像我在论坛上谈到的那样。公司治理和公司业绩是息息相关的,那么公司的业绩怎么体现出来?你首先要制定合适、高明的战略,然后进行合适、高明的实施,然后才可以获得所希望的绩效。CIMA的战略计分卡就是帮助大家来分析你的环境,制定正确的战略,帮助公司进行风险管理来成功实施战略。

当然,企业的成功不仅要追求业绩,还要建立一个问责制度,就是责权明确。如果公司比较官僚化,问责制度没有相应跟上,企业也是不能成功运营的。企业治理能够起到监督和监管的作用。

新:您说过CIMA的战略计分卡适用于任何企业,那么,企业在什么阶段用比较合适呢?

Charles:我充分地相信这个战略计分卡对所有公司,从最小的公司到最大的公司都是适用的。它是一种用来评估你这个企业的情况的工具,非常灵活。当然每个公司遇到的问题是不同的,所以说你应该用最恰当的方法来使用这个工具。比如像CIMA每年的收入大概是1500多万英镑,在这样的企业中,也一直在用战略计分卡。

战略计分卡能够从两个方面给企业以帮助,首先这个战略计分卡能使企业把他们的重心放在发展业务这个方面,这就有利于企业的成长;另一方面,由于它涉及到很多战略方面的问题,而战略问题是必须和投资方进行沟通的,所以它能够帮助企业与投资者、股东进行很好的沟通。从这个角度来说,战略贯穿于企业生存的始终,又在变动的,战略计分卡可以帮助战略这种无形的东西转化为有形的行动。

新:企业在运用战略计分卡的时候,是仅仅涉及高层还是涉及到企业从上到下的全体人员,具体应由哪个部门负责?

Charles:战略计分卡是一个非常灵活的工具,既可以在高层、中层,也可以在整个企业中运行。我们和许多企业都在合作使用战略计分卡,有的公司就在很广泛的范围中应用,比如公司整个运营模式、客户需求等方面,而有的公司应用面就很窄,比如有一家美国的投资银行,就只在财务这一块使用。

战略计分卡是帮助董事会管理公司,使公司不断发展的。至于谁对其中的具体工作负责,这完全取决于这个公司内部的环境。譬如说,涉及到市场竞争方面时,由市场部门的人负责;当公司的关键是风险管理时,负责风险管理的人应该对其进行具体的负责;财务部门的人则应该具体负责财务。但是我想说的是战略计分卡是针对战略的总体来使用的,并不是说只对某一个职能部门起作用,因此管理层应该对总体进行关注。在CIMA,我的管理层在计分卡的工作方面花了很多精力,我们实际上是要在公司内部、组织内部对计分卡的所有目标确定一致,以保证公司作为一个团队来进行运作,而这个团队当中的某些部门对某些要素进行负责。所以战略计分卡是使整个公司的整体为股东创造价值。

当然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因为尽管是同样的要素和部门,各个公司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

新:您在1979年第一次来到中国,今年也就是2005年第二次来,中间隔了不短的时间,而且也是中国发展和变化最大的一段时间,您对于现在的中国企业有什么感受吗?

Charles:对,我25年前来过中国,其实算起来已经26年了,那个时候我是在香港工作。这一次来到上海,它的变化真的让我很震惊,上海机场、高速公路、整个城市……但让我更感到有兴趣、有意思的不是硬件方面的变化,而是软件方面的变化。随着人们观念不断的开放,企业越来越愿意谈谈他们自己的公司,谈他们的业务发展,提高了透明度。然后我发现企业更愿意评价自己的公司,做出更多的自我评价,也愿意放下身段来学习别的企业更好的经验,让自己的公司有所提高、有所发展,这种互动的机制是非常好。当然从英国的层面上说,我们也愿意在这边学习中国本土一些好的企业的有益的经验。

新:CIMA是2003年进入中国的,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有了飞速的发展,为什么会选择在2003年进入中国?

Charles:我们都知道,中国现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无论是企业,还是整个国家,都发展得非常成功。就像我在论坛上讲的那样,这25年来,每一年中国都会有不同的变化或故事。我们相信在这个时候,无论是对整个中国经济,还是对企业个体来说,都非常需要好的管理会计。那么,CIMA到中国来做这样的合作,就像我们在世界各国一样,来支持这些公司,为它们提供先进的管理会计技术和经验。当然现在更多地是跟中国的跨国企业合作。

新:CIMA能为中国本土的CFO带来什么?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Charles:从企业层面来说,CIMA可以帮助企业增加效益,提高业绩,增加持股人的利益,这也是公司一直追求的。对于CFO个人来说,CIMA可以通过培训帮助他们提高业务水平,而且在毕业成为我们的会员后,我们还会为他们提供一生的、持续不断的帮助,不断地扩充和更新他们的知识;CIMA也很注重财务人员在道德准则和职业操守方面的素质,所以在这些方面我们也会给他们很多帮助。

CIMA的培训不仅仅着眼于财务、会计等专业知识这一块,我们培训的方向是培养学员如何将这些财务知识融惯到企业的发展中去,所以,我们培训的财务人员不是只能根据财务数据记录公司的经营状况,只看到对过去历史的记录,他们更侧重于用这些数据,以发展的眼光来看企业的发展,为企业提供一个业务层面之上的一个战略战术上的帮助。所以我们的财务人员会跟企业管理人员紧密地合作在一起,是企业高层经营管理者的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而不是管理人员的工具。

我们希望在中国也有更多的人知道、了解这样一个机构,愿意来参加我们的培训计划,毕竟它所提供的培训计划还是非常独特的。

新:您以前在很多公司做过CFO,您觉得CFO在公司中的角色是什么?有什么感受?

Charles:我在很多企业做过CFO,我很愿意通过《新理财》杂志与读者分享我的感受。一个企业在经营的时候,最根本的是要非常清楚自己公司的财务状况,除此之外还要有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基于这两点我们才能知己知彼,知道自己立足的地方是什么。在这个基础上对外有一个发展计划,以此来订立公司在市场这个大环境中的地位,来审视我们的竞争对手。CFO要清晰了解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对企业有一个良好的控制计划,对企业的财务走向有良好预测,这是CFO在企业中最基本的职责;第二个职责就是作为一个财务方面的专业人员,还要处理好与银行、税务之间的关系,比如可以在企业融资时取得贷款等;第三个职责也是更高层次上的,就是为总裁、首席执行官提供相关的建议,为企业的战略、经营提供一定的帮助。这是CFO在公司里三个层面上的工作。

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在我很多年前刚做CFO的时候,我的前辈就告诉我,做CFO,你首先要赢取别人的尊敬,你做的事要公正、合理。你不可能做一个好好先生――每个人来了,你都答应他们。也许这样做会得罪很多人,不会在企业中受到很多人的欢迎,但是你首先要做的还是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一定要坚持对的才去做,尽管这个原则和你受欢迎的程度可能会比较冲突。

在大部分企业当中,CFO可能是除了CEO以外唯一一个对公司所有的业务和流程都有机会完整了解的人士。要正确地做好他的工作,CFO必须对企业的业务有非常深入的理解,同时也要了解市场的环境,因为他的一个最主要的角色就是他是这个组织内或者说这个企业内的财务专家。要成为一个高质量、高素质的财务专家你必须要对业务和市场有深入的了解。

作为CFO,你不仅要知道自己服务的企业在市场这个大环境中所处的地位,由于你是和CEO一起工作的,所以还要对公司经营的理念、经营策略和企业的走向非常清楚,这样才能协助CEO或者其他高层管理人员带领企业走向既定的目标。这样的话,如何知道企业发展的方向,并且运用这么一个大的概念来分析我们的财务数据,并对财务状况作出预测呢?我觉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常跟CEO交流,问问“成功”对你的CEO意味着什么,他是怎样理解“成功”这个概念的,交流后的合作会更加紧密、高效。我曾经担任过CFO,我在担任这个角色之后,很快我的总裁就告诉我:你是我们这个公司里面最重要的一个人物,也是最广为人知的一个人物,是公司离不开的人。

我还想提到的一点就是,CFO如果具有能够在战略这个更高层面上引导企业发展、提出建议的能力,也是基于他对自己公司财务状况的透彻了解,就是说他自己的那块财务工作已经做得非常好了。如果你的本职工作都没有做好的话,就谈不上在更高层次上对企业提出良好的建议。

新:您觉得作为CFO,最应该具备的素质是什么?

Charles Tilley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想笼统地说一下公司治理的问题。我觉得其实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制度是非常难的,不是说一点点难,而是非常的难。那么你建立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制度,的确可以预防或者是阻止你的资产流失以及其他一些风险,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公司治理的制度不能太僵化、太严格,因为这样会扼杀人们的自由和创造性,影响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所以在建立公司治理制度的时候也要重视充分地授权,也就是说你应该调动这个公司上上下下每一个员工的能动性,但是同时你也要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考核。如果公司治理制度好的话,他们往往可以给大家带来很多的好处和利益。

回到你的问题,我觉得职业道德方面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在我们所有的教育活动中,很少会提到一个人的品质道德操守问题。其实在这里我们讲到的公司治理,还有像公司绩效等等,其实所有这些问题的基石就是人的品行问题。如果人的品行不好的话,那么所有的东西都不会好、所有的制度都会被扭曲,所以我想在我们的教育体制中应该大力宣传这一点,就是重视人的品行道德的问题。

篇8

【关键词】审计本质 审计目标 审计假设 审计概念

一、准则出台的背景

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治理层进行沟通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贯穿于审计工作全过程。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治理层的沟通,财政部于1999年2月4日颁布了《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4号――与管理当局的沟通》。2005年财政部对该准则进行了修改,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修改后的准则,即《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l号――治理层的沟通》。2009年末,中注协为了保持与国际准则的持续全面趋同,进一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提高执业质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针对国际审计准则的新变化以及我国审计实务需要解决的新问题,中注协正在对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进行全面修订。其中第1151号就是全面修订的准则之一。

二、审计理论要素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1号――与治理层的沟通》准则应用分析

审计理论是人们在审计过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而形成的对审计活动规律性的认识,它是对已被审计实践活动检验证明是正确的,并且应当用来指导实践的理论;审计准则是规定审计人员应有素质和专业资格,规定和指导其工作行为,衡量和评价其工作质量的标准。从某种角度看,它是一种条文化的审计理论或者是法规化的审计理论。因此,审计准则只有得到审计理论的有力支持,才能保证审计准则对审计实践的指导意义。那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1号――与治理层的沟通准则中审计理论是如何体现的呢?

(一)审计本质观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1号――与治理层的沟通》准则中的应用

审计本质是对审计固有的本质属性的概括性说明,是审计得以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的根本特征和内在属性。根据审计本质观里的论,认为审计是一种有助于促进股东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利益最大化的社会活动。精明的管理人员具有主动聘请审计人员对其业绩报告的真实性进行签证,以显示其良好的经营绩效的动机。因此该准则便应运而生,审计人员与治理层以及管理层的沟通成了审计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审计免疫系统论认为:在经济社会运行中,审计发挥的是预防、揭示和抵御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障碍、矛盾、风险的功能。审计功能的发挥,是为了维护经济社会运行的健康和安全。这个免疫系统有责任更早感受到风险,有责任更准确发现问题,有责任提出抵御“灾害”的建议,有责任在促使其健全机能、改进机制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这就必须使得注册会计师和治理层充分沟通,以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诊断是对“当前实践的评价”, 治疗方法是“需要一些改进措施”。于是与治理层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沟通不好,也许就会导致审计失败。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该准则就有了它独一无二的作用。

(二)审计目标观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1号――与治理层的沟通》准则中的应用

审计目标就是审计行为活动意欲达到的理想境地或状态,研究审计目标就是要探索审计行为活动意欲达到的理想境地或状态是什么以及怎样达到。考虑到审计人员的主要业务是会计报表审计,发表意见的对象是会计报表,而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希望审计人员为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做出鉴证,以帮助他们做出有关判断或决策,对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意见成为审计总目标。

审计目标制约着审计准则,该准则第三章第十一条明确规定了注册会计师与治理层沟通时的目标。

该准则第十七条规定了注册会计师应当与治理层沟通的内容,这些内容正是注册会计师实现审计目标的一个途径。治理层与注册会计师之间的沟通,了解公司的运营情况,对管理层的业绩进行监督。同时注册会计师有必要与治理层沟通,向他们获取相关信息以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并且及时向治理层通报审计中发现的与治理层监督财务报告过程的责任相关的重大事项,以达到揭弊查错的目标。

这是审计理论要素中的审计目标在该准则中的最直观体现和应用。该准则的制定,使得与治理层以及管理层沟通成为审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程序。

(三)审计假设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1号――与治理层的沟通》准则中的应用

审计假设是人们从长期的审计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目前还无法对其从逻辑上加以证明的对某些审计事项的理性认识,包括实施审计应具备的前提条件以及对被审计事项作出判断的依据。

1961年莫茨和夏拉夫第一次系统研究审计假设问题,他们提出8条临时性的审计假设,构浩了一个完整的审计假设体系。其中第二条假设: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之间没有必然的厉害冲突。其含义是: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提供的财务报表和财务资料进行验证的过程中能保持超然的独立地位,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不存在必然的利害冲突。否认这条假设则意味着管理当局处处作假,提供的报表、帐簿和凭证的内容均是不真实的。审计人员处于这种情况,根本无法完成自己的任务,实现审计目标,为实现审计目标、规范审计行为所制定的审计准则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因此,这是开展审汁工作的环境条件假设。

(四)审计概念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1号――与治理层的沟通》准则中的应用

审计准则与审计理论结构的概念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莫茨和夏拉夫认为审计概念包括证据、应有的审计关注、公允表达、独立性和道德行为。

(1)证据。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为形成审计意见所获取的证据。关于证据,该准则第二十三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其与治理层之间的双向沟通是否足以实现审计目标。如果认为不足以实现审计目标,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其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以及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的能力的影响,并采取适当措施。

(2)应有的审计关注。在准则中第四章第二节中,注册会计师与治理层沟通时着重问一些自己职业关注的事项。通过这些事项的沟通,更好地完成审计任务。

(3)公允表达。这与审计目标有类似之处,公允性发表意见成为审计总目标之一。该准则中第三章第十一条第三部分“及时向治理层通报审计中发现的与治理层监督财务报告过程的责任相关的重大事项”便要求注册会计师公允表达意见,这也要求了注册会计师必须保持独立性。

(4)独立性。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提供专业服务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该准则明确规定了,注册会计师与治理层进行沟通时,往往会遇到影响注册会计师保持独立形象的情形,注册会计师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损害其声誉,还可能导致审计失败。注册会计师在执行业务过程中更不能变沟通为串通,丧失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原则,与治理层串通舞弊,粉饰会计报表、逃税等。

(5)道德行为。审计的道德行为就是一般道德行为观念在审计领域中的应用。道德行为包括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应有的职业谨慎与技术规范、保密等。因此在该准则第八条就注册会计师在与治理层沟通过程中的保密行为做了规定。

三、结论与建议

总之,审计理论要素中的审计本质观、审计目标观、审计假设、审计概念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1号――与治理层的沟通》准则中充分得到了应用。

由此可见,审计理论为审计准则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其中审计本质是对审计固有的本质属性的概括性说明,是审计得以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的根本特征和内在属性,而审计目标制约着审计准则。审计准则的制定离不开审计假设,审计约定、审计计划、审计证据和审计报告准则都离不开判断假设、证据假设和标准假设。审计准则与审计理论结构的概念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审计准则是建立在审计理论概念的基础之上的,是联系审计理论与实务的纽带。任何国家、任何审计组织要制定自己的审计准则,都应考虑这些基本审计概念,这样制定出的审计准则才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接受住时间的考验。同时审计理论这几个要素之间也是互相联系、互相发展的。

希望在审计理论的指引下,审计准则能够越趋于完善,更好地指导注册会计师完成审计工作,同时推助整个审计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邱学文,郭化林.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阐释与应用[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2]刘华.审计理论与案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刘明辉.独立审计准则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篇9

 

一、关于“受托责任”与“决策有用”

 

“受托责任”,指资源的管理者对资源的所有者承担的对资源所有者交付的资源进行有效经营和管理的责任。它最早出现于宗教用语中,后延伸至欧洲中世纪的庄园主和管家之间最早出现的明确、稳定的委托责任关系中。“受托责任”一般要求委托关系明确才能够得到明确的履行[1]。在受托责任观下,投资者更关心的是资本保值增值,以及反映管理业绩和现金股利的金额及其发放时间安排和相关不确定性等;使用者关注的是资本保全,以及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等信息。投资者通过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进行决策,追求投资增值和回报的最大化[2]。

 

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采纳的是“决策有用”观。“决策有用”观主要强调财务会计目标应等同于财务报表目标,认为财务报告必须提供有利于现有和潜在投资者进行投资和信贷决策的有用信息,必须有助于现有和潜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相关财务报告使用者评估不确定信息,必须提供有关企业经济资源及其要求权以及发生变动的有关信息。它认为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得到的有关企业利润的信息,比之单纯依靠现金收付说明的财务情况,更可明确作为指标,以说明企业获得现金流量现时和持久的能力。财务报告具有通用性。现在的投资人和潜在的投资人、债权人、供应商、职工、管理人员、董事、客户、证券分析师、税务部门、主管部门、立法机构、工会、新闻媒体等,根据他们对企业的经济利害关系和需要了解的企业情况而做出各自的经济决策,他们都是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在“决策有用”观主导下,财务报告信息被投资人、债权人、职工、政府有关部门等作为重要的决策依据@]。

 

理论界对财务会计目标的两种观点的研究已久。一般认为,从谁需要会计信息的角度来看,“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但从会计信息的用途而言,“受托责任”观强调财务报告反映受托人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它不太关心委托人如何利用财务报表;而“决策有用”观不仅关注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还关注财务报表中反映的信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各种决策的参考意义。

 

决策可以分为内部决策和外部决策,内部决策者较外部决策者总是会拥有更多的信息,所以一般来说,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会被强调得更多。在众多的外部决策者当中,主要决策集中在两权分离状态下投资者的决策,原始的这种决策类型便特别强调受托责任。随着资本市场的产生和发展,信息的外部使用者逐渐增多,委托关系也逐渐淡化,一些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更多地表现为投机者,他们不关心企业的未来盈利状况,只关心企业的股价能否给自己带来差价收益,或者他们即使关心企业的未来盈利状况,也是为其短期投机目标服务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考查管理层的受托责任已经成为股东决策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受托责任”已经开始隶属于“决策有用”。由此看来,“受托责任”完全可以作为“决策有用”的一个子集来提,或者说作为解释“决策有用”观点的一个部分被提出来。国际上新出现的联合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也证实了这一趋势。

 

二、影响中国财务会计目标的因素

 

我国目前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当中仍然将“受托责任”与“决策有用”并提,而且理论界也普遍认为我国更强调受托责任。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

 

总的来说,影响中国财务会计目标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1)市场需求。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时间不长,还不够成熟,市场规范也不尽完善,市场上的决策需求不强。作为在转轨过程中快速成长起来的新兴市场,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结构性矛盾。资本市场建立初期,由于改革不配套和制度设计上存在的局限性,市场发育还很不健全,人们对资本市场发展规律的认识还有待深入。从本质上讲,资本市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只有在发展中才能逐步得到解决。

 

(2)公司治理水平。我国的公司治理水平有待提高,如由于特殊的国情,我国自改革开放发展到现在,国有股在很多企业当中仍然占有很大比重,国家是主要的信息使用者。

 

(3)文化因素。我国的集体主义文化强调,信息主要是为国家服务的。其中文化作为一个民族价值观层面的东西,它是潜在的。文化的规范力就在于:如果文化深入人心了,那么规章制度就可以相应地减少。文化作为一个引起差异的因素,并不会对财务会计目标日后的统一起阻碍作用;相反,有这样一种文化深入人心,给我们略去“受托责任”观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至于公司治理水平,它本身也是属于资本市场范畴内的。因此,可以说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将最终决定会计目标的取向。

 

三、资本市场发展现状与财务会计目标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股票市场初具规模,但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国的资本市场在规模和结构等方面与成熟市场以及一些新兴市场相比,同样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模有待进一步发展。据中国证监会统计,2007年9月,中国资产总额占金融资产的比例为37%。美国、英国和日本,在2006年底该比例分别为82%、71%和62%。根据前文分析,“受托责任”观更关注企业资源的保值增值,而“决策有用”观则更侧重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因此,小规模的资本市场使得资本市场不能成为大多数企业筹资的主要场所,这导致市场上的决策需求不足,从而不能赋予“决策有用”的显著特点。

 

(2)股票市场实际进入流通的股份比例偏低。截至2007年底,我国股票总市值达32.7万亿元,但实际进入流通的股份仅为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8.4%。大部分股份不能实际进入流通,使得决策者的数量大大受到限制。也就是说,“决策有用”观点适用的环境范围受到限制。

 

(3)创业板刚刚起步。创业板市场能为中小型企业提供直接融资平台,它不同于深交所的中小企业板块,它的上市标准较中小企业板更低。也就是说,创业板可以再进一步扩大中国上市公司的数量,即进一步扩大“决策有用”这一会计目标的适用范围。

 

(4)公司治理水平有待提高。国有股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现象等问题,使得“受托责任”仍不能不强调。根据2007年底的统计数字,沪、深两市共1298家上市公司,完成或已进入股权分置改革的,占应改革公司的98%;未完成改革的上市公司仅33家。说明我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在2007年已经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股权分置改革使得中国资本市场在市场基础制度层面上,与国际市场不再有本质的差别。

 

但是,我国的公司治理水平却普通存在诸多问题,比如:部分国有上市公司代表缺位;政府官员的行政干预;一些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缺乏多元股权制衡;“三会”运作流于形式;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对高管人员的激励和约束都不足,等等。另外,外部监管不力,法律法规也不尽完善。这些使得“受托责任”的强调在我国仍然相当重要。

 

四、结语

 

中国证监会2008年的《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提出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战略措施(2008~2020年)。其中包括:推进多层次股票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公平和有效竞争格局的形成;推进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5]。笔者认为,这些未来的举措将使得“受托责任”进一步得到保证,同时将使我国的资本市场进一步向国际市场靠拢,迈向国际化、标准化,这也意味着“决策有用”观将更适合于中国资本市场。

篇10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理论基础;目标定位;风险组合观;风险偏好

二、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定位

在古典企业理论看来,企业追求的是在既定生产函数的技术约束,和既定的投入产出品价格的经济约束,以及既定的需求函数的市场约束下的利润最大化。古典企业理论的主要缺陷在于其对信息的完全假设,以至它根本没有必要去关注企业内部具体的结构及激励问题,公司治理基本上不具有任何意义。现代企业理论是在对古典企业理论的反思和不满中发展起来的,现代企业理论的一个核心观点是,企业是一系列(不完全)契约的有机组合。契约理论之先河由科斯开辟,科斯依据交易和交易费用来阐释企业的性质,认为企业是生产要素的交易,确切地说是劳动与资本的长期权威性的契约关系。契约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较大的发展,逐渐衍生出理论,理论又分为成本理论和委托—理论两类。

企业作为一系列契约的联结,存在复杂的委托—关系,客观上要求会计系统反映人的受托经管责任,从而形成了以受托责任为目标取向的会计目标—受托责任观。有些学者用实证研究方法来解释会计目标,认为会计是作为企业契约监督工具而产生,因此,会计目标就是降低企业作为一系列契约的联结—契约成本(包括签约成本和监督成本等)。受托责任观认为会计的目标就是以恰当的方式有效反映资源受托人的受托经管责任及其履行情况,会计人员从客观的立场上参与到委托—关系之中,其行为不受资源委托人和受托人的影响,只受会计准则的约束,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二、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定位

首先,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定位为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既能发挥会计工作的核算和监督职能,也能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充分体现会计的管理职能,有利于会计控制向管理控制的有效过渡与结合。其次,这一目标定位是当前经济环境下的可行目标,这并不意味着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一成不变。内部控制发展的国际趋势是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不断融合,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内部会计控制或者说内部控制的目标也一定会随之变化而不断提升。再次,企业经营活动日趋复杂,产生了大量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财务信息通过会计核算和控制能够比较准确的提供给决策者,很多有价值的非财务信息会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但却不能通过会计系统明确的反映出来,有些问题还在进一步探讨中,如对商誉的确认和计量问题。

三、内部会计控制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

1.公司治理结构是内部会计控制的环境和前提。企业是一种创造财富的有效机制,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都是这种有效机制的组成部分,两者的结合构成了企业系统。作为内部控制核心的内部会计控制在公司制度安排中担任内部管理监控的角色,成为公司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目标之一是确保企业生成真实与公允的会计信息,使其符合公认会计准则的要求。但是,在现代企业的委托一关系中,最为突出的矛盾是双方目标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委托人希望通过经营获利使资产增值,但是他却不能直接地进行管理和经营,只能通过会计信息间接控制;人直接控制企业的经营过程和会计信息的生成,他希望由此解脱受托经管责任并获得期望报酬。

2.内部会计控制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公司制的核心。公司制使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在这种分离的基础上,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问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各相关利益主体地位的不对等。

内部会计控制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是正确处理企业利益相关方关系、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保证。公司治理结构分为外部治理结构与内部治理结构。外部治理结构受资本市场、融资市场、经理人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内部治理结构受各利益相关方权力制衡的影响,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是这些权力制衡的重要手段。

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内容

1.内部会计控制的主体和对象。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主体是企业内部会计监管机构和会计人员,其控制原则是在会计机构及会计人员处理会计业务过程中贯彻进行的,其对象则涵盖了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

2.内部会计控制最基本的原则——内部牵制:不相容职务之间的分离。不相容职务之间的分离是建立和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原则,也是内部会计控制的核心要素。其实质是根据不相容职务设置的要求,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使其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相互交叉、制约,进而在各自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借以防止和发现经济业务与会计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差错和舞弊行为。

3.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包含的具体业务。(1)内部组织机构的控制制度。企业应健全和强化内部组织机构,它是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计划、指挥和控制的组织基础,其核心问题是合理的职责分工。(2)实物控制。实物资产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是:建立实物资产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度,对实物资产的验收入库、领用、发出、盘点、保管及处置等关键环节进行控制,防止各种实物资产被盗、毁损和流失。(3)销售与收款控制。应当在制定商品或劳务等的定价原则、信用标准和条件、收款方式等销售政策时,充分发挥会计机构和人员的作用,加强合同订立、商品发出和账款回收的会计控制,避免或减少坏账损失。(4)采购与付款控制。应当合理设置采购与付款业务的机构和岗位,建立和完善采购与付款的会计控制程序,加强请购、审批、合同订立、采购、验收、付款等环节的会计控制,堵塞采购环节的漏洞,减少采购风险。(5)对其他重大财务事项的内部控制。企业融资方案、对外投资以及对外担保等重大财务事项也应加强内部控制。对外投资业务必须合理分工,一项投资业务可分为授权、执行、记录和保管等,应由不同部门的人员执行,对于重大事项应有单位领导集体审批。(6)成本费用控制。应当建立成本费用控制系统,做好成本费用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制定成本费用标准,分解成本费用指标,控制成本费用差异,考核成本费用指标的完成情况,落实奖罚措施,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五、内部会计控制理最新发展——COSO理论对内部会计控制理论的影响

内部控制理论是在实践中逐步产生、发展和完善起来的。自1992年以来,该内部控制框架已经被世界上许多企业所采用,但理论界和实务界纷纷对内部控制框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强调内部控制框架的建立应与企业的风险管理相结合。新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就是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的基础上,结合《萨班斯一奥克斯法案》(Sar-banes-OxleyAct)在报告方面的要求,进行扩展研究得到的。概括地说,相对于内部控制框架而言,新的COSO报告新增加了一个观念、一个目标、两个概念和三个要素,即“风险组合观”、“战略目标”、“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的概念以及“目标制定”、“事项识别”和“风险反应”要素。对应风险管理的需要,新框架还要求企业设立一个新的部门——风险管理部。

新的风险管理框架比起内部控制框架,无论在内容还是范围上都有所扩大和提高,具体表现在:

1.提出了一个新的观念:风险组合观。企业风险管理要求企业管理者以风险组合的观点看待风险,对相关的风险进行识别并采取措施使企业所承担的风险在风险偏好的范围内。对企业内的每个单位而言,其风险可能落在该单位的风险容忍度范围内,但从企业总体来看,总风险可能超过企业总体的风险偏好范围。因此,应从企业总体的风险组合的观点看待风险。

2.增加了一类目标:战略目标,并扩大了报告目标。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也包含类似内部控制框架的经营、财务报告和合法性三个目标,但是财务报告目标的界定则有所区别。内部控制框架中的财务报告目标只与公开披露的财务报表的可靠性相关,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中的报告目标的范围有很大的扩展,该目标覆盖了企业编制的所有报告。此外,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比内部控制框架增加了一个目标:战略目标。该目标的层次比其他三个目标更高。企业的风险管理在应用于实现企业其他三类目标的过程中,也应用于企业的战略制定阶段。

3.针对风险度量提出了两个新概念: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从广义上看,风险偏好是指企业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愿意接受的风险的数量。企业的风险偏好与企业的战略直接相关,企业在制定战略时,应考虑将该战略的既定收益与企业的风险偏好结合起来,目的是要帮助企业的管理者在不同战略间选择与企业的风险偏好相一致的战略。风险偏好的概念是建立在风险容忍度概念基础上的。风险容忍度是指在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对差异的可接受程度,是企业在风险偏好的基础上设定的对相关目标实现过程中所出现差异的可容忍限度。在确定各目标的风险容忍度时,企业应考虑相关目标的重要性,并将其与企业风险偏好联系起来。

4.增加了三个风险管理要素,对其他要素的分析更加深入,范围上也有所扩大。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新增的三个风险管理要素,即“目标制定”、“事项识别”和“风险反应”。此外,针对企业将管理的重心移至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框架更加深入地阐述了其他要素的内涵,并扩大了相关要素的范围。

参考文献:

[1]储稀梁.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背景、内容、理论贡献与启示[J].金融会计,2004.

[2]杨有红,胡燕.试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对接[J].会计研究,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