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发展路径范文

时间:2024-03-27 17:07: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物流管理发展路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物流管理发展路径

篇1

关键词:供应链;物流战略;物流组织;物流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1-0193-02

在我国,不论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对物流及供应连管理的认识还只停留在引进、学习和研究阶段,我国企业对于物流及供应连的理解也与国外存在很大的偏差。

一、供应链的含义

所谓供应链,是指在生产与流通过程中,将产品及服务提供给最终客户所涉及到的上游与下游企业之间形成的网链结构。而供应链管理则是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进行全面规划以及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二、供应链物流管理:概念、组织与战略

(一)供应链物流管理

一般物流管理的主要对象是采购/销售物流和生产物流,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而供应链物流管理的范围不仅包括采购/销售物流和生产物流,还包括回收物流、退货物流、废弃物流等反向物流。供应链物流管理指的是用供应链管理思想实施对供应链物流活动的组织、计划、协调与控制。作为一种共生型物流管理模式,供应链物流管理强调供应链成员组织不再孤立地优化自身的物流活动,而是通过协作、协调与协同提高供应链物流的整体效率。供应链物流管理由三部分组成:(1)前向物流与反向物流;(2)前馈与反馈的信息流;(3)管理与控制。供应链物流管理注重总的物流成本与客户服务水平之间的关系,利用系统理论和集成思想,把供应链成员内各职能部门以及成员间相关职能部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供应链整体优势,增强供应链整体的竞争力,最终达到供应链成员整体获益的目的。

(二)供应链物流组织

1.物流组织。供应链物流组织长度指构成供应链物流组织的横向企业层级,即水平结构;供应链物流组织的宽度指供应链物流组织每一层级所出现的企业数量,即垂直结构。

2.组织管理。集成,包括企业内部物流集成和企业间物流集成两部分;规范,包括供应链成员企业内部物流业务流程和企业之间的相互协作流程的规范,涉及规章制度的制定、业务流程的标准化、成员间的协调和约束机制的建立等内容;专业化,专业化程度越高,分工就越细,从而增加供应链物流组织成员的数量,增大组织的管理跨度。

3.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思想就是要通过成员间的有效合作,建立低成本、高效率、响应性好、敏捷度高的经营机制,从而获得竞争优势。供应链物流战略从涉及设施、信息系统的基础性战略到实现客户服务的全局性战略共分为四个层次,各个层次又有不同的战略规划内容。在制定物流战略时,要充分认识各成员企业在供应链中所起的作用、认定各成员企业的劣势和核心优势、确定整个供应链所处的竞争环境,并制定多个供选择的战略方案,最后综合比较选择其中的最优战略。在制定供应链物流战略过程中,需要注意要有目标性、简化业务流程、减少不确定性因素。

三、供应链物流服务

(一)管理服务

我们说的管理服务包括虚拟配送、维修环节的管理、JIT生产支持和执行、高速和货物运转、多渠道和门到门配送、产品组装、修正和修理、零部件储存,拣选和包装、当天速递、质量控制、库存采购、进出口制单,报关、信息和订单电子数据交换访等完备的服务体系,保证我们的服务链的畅通。

(二)提供业务供应链的增值服务、资源共享和特殊化的行业焦点

增值服务包括:反向物流、配置管理、后期装配/贴标签/装箱、零售点直送、在途配载、JIT集结以达到增值的目的。

资源共享:BAX供应链庞大的客户群,其中包括新西兰航空、苹果电脑、波音、英国航空、班巴蒂尔、戴尔、戛纳荷尔、通用电子、哈利―戴维森、哈利维尔、IBM、英特尔、罗米加、LG电子、利盟、微软、摩托罗拉、日电、菲利浦、Saab航空、索尼、Symbol、科利西斯、西屋、3COM等,所以我们难以达到资源优化、资源共享。

特殊化的行业焦点:一般的行业都会有其焦点,这个焦点或者是主要的核心技术或方法、或者是能产生主要经济利益的活动。但在供应链物流服务中,传统的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活动的专业化、现代化已不是其行业焦点,此时的行业焦点为供应链物流系统的整体运行合理化和终极效益最优。

(三)服务供应链与产品供应链的异同

服务供应链具有与产品供应链相同的特征,如产生背景都是由于专业化趋势和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使得业务外包成为必然;主要管理内容都是围绕供应、计划、物流、需求等开展;管理目标都是满足既定的服务水平,系统总成本最小;集成内容等都包括业务集成、关系集成、信息集成和激励机制集成。

但是服务供应链也有与产品供应链本质区别的特征。两者的区别主要来源于服务产品与制造产品的本质区别,服务产品具有不同于制造产品的六个特征,即顾客影响、不可触摸、不可分割性、异质性、易逝性、劳动密集性等。这些特征的存在使得服务供应链在结构上需要更多采取较短的供应链渠道,典型的结构为功能型服务提供商―服务集成商―客户;在运营模式更多采用市场拉动型,具有完全反应型供应链特征;在供应链协调的主要内容上更多是服务能力协调、服务计划协调等。在稳定性方面服务供应链的稳定度较低,首先是由于最终客户的不稳定性,其次,异质化的客户服务需求使服务企业所选择的服务供应商会随需求的变化而及时调整。

(四)供应链物流服务趋势

鉴于目前服务供应链的定义和基本框架尚未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因此,对服务供应链的概念、结构模型及其内涵的进一步明确化,为系统研究服务供应链基本理论奠定基础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

目前,产品供应链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相关的供应链基础理论已获得较大发展。由于服务供应链具有与产品供应链截然不同的特征,如何结合服务供应链自身特点并将产品供应链的相关理论应用到服务供应链,加强对服务供应链运营的基础理论研究将成为一种趋势。这种趋势包括以下几点:

1.优秀的服务供应链对服务绩效将起到重要作用,而服务供应链的设计和合作伙伴选择作为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的前期重要工作,它兼有产品供应链的共性和异性,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要趋势之一。

2.由于服务产品具有一定的无形性,今后研究中将进一步侧重对服务供应链中服务协议和服务质量水平的控制,尤其是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服务供应链的质量监督和质量控制。

3.由于服务供应链评价中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服务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测度将成为值得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

4.服务供应链中服务能力的传递、控制与执行问题的研究也将得到积极探讨,如服务能力的牛鞭效应问题目前已得到积极开展,但目前研究中仅侧重某些特殊行业,还暂无具有普遍性的研究。

由于服务供应链涉及较多的服务行业,而不同服务行业的实际特性又有所区别。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将形成两类潮流:一类是开展对不同行业的服务供应链的共性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通用模型;另一类是针对不同服务行业,如物流服务行业,结合行业特性对服务供应链开展系统研究,从而更好地指导本行业的实践。

四、21世纪供应链物流前沿概念和技术

(一)精细物流(LEAN LOGISTICS)

精细物流来源于精细制造,精细制造作为生产领域管理技术研究的成果,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精细物流所强调的是同步操作环境,循环时间压缩,全过程的可视性,精确时点绩效,过程的一致性和无缺陷。

(二)6西格玛物流

6西格玛物流是6西格玛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6西格玛是过程设计和提高的方法,它的目标是在满足客户主要的质量要求方面达到近乎完美的境地,它注重应用、结果和成功实施的要素等方面。

(三)闭环物流与逆向物流

闭环物流是正向物流和供应链、逆向物流和储存能力的集成。它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售后服务、零部件更换(高科技产业)未出售、未使用、废弃物的回收回召或有缺陷的产品、绿色产品的“保鲜”。

(四)精细供应链

精细供应链是精细管理与供应链的结合,是对精细物流的进一步发展。精细管理为减少浪费、降低成本、缩短操作周期、提供强化的客户价值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法,在生产过程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精细供应链的基本计划方法是设定企业目标,部门目标,操作目标,明确现有绩效与目标值的差别认定,制定达到预期目标的时间框架和要求。精细供应链的建立有五个步骤:选择工具、确定原则、制定战略、明确价值、领先方法的适应性实施策略。

(五)物流新技术――RFID

作为一种成熟的技术,在物流和供应链领域的应用需要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从技术发展阶段分析,初始阶段的任务是建设基础设施,进行RFID的技术准备;然后是订立标准。RFID成为物流和供应链“速度”和“价值”实现的最先进的手段,因此,该项技术在物流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篇2

关键词: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路径优化

中图分类号:F253.9

现阶段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电力需求快速增长,这就对电力企业提出了更高的准则。深入开展电力体制改革,使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处于不断变化中。电力企业物流管理正在从最基本模式过渡到“物流中心”模式。本文通过研究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相关问题,探讨了在“物流中心”模式下的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架构,提出了相应的路径优化,阐述了信息一体化建设对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应用意义,加快了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提升了电力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1 对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认识

电力企业物流管理是指为达到客户要求,从发电始端到终端,实现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的电力流动与相关环节的服务信息。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的设备与配件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中。电力企业物流管理分散在电力系统中的不同职能部门,其相关内容涉及到物资采购与供应、设备管理、仓储管理、生产物流管理等方面。物流主要是以财务、运作、营销展开的,主要的活动包括运输、库存、订单、管理等,相关活动紧密相连,因此物流信息的管理将大大影响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高效性,不断加大对电力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改革力度,提高电力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2 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分析我国电力企业的物流管理的现状,虽说整体发展有一定的基础,但总体发展没有实现生产自动化的有机结合,在信息化建设发展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电力企业物流信息化管理缺乏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企业不断发展的源泉与动力,只有拥有创新精神,才能立足当今社会。从目前许多电力企业来看,其物流管理大部分采用的是最基本,最传统的模式,物流管理信息化创新能力不足。即使有少部分电力企业采用了现代化的“物流中心”管理模式,但仍是建立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没有实现管理模式的现代化与规范化;有的企业不采用“物流中心”管理模式,缺乏对物流信息的了解,无法实现物流信息的共享,制约了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完善的物流管理体系无法实现,企业不能最大效率地利用资源,加大了物流管理的投资成本与管理成本,降低了企业整体的市场竞争力,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2.2 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够完善

长期以来,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专业的部门设置不够规范,不够完善,许多电力企业缺少专业化、规范化的物流管理部门,其岗位与建制也不够完善,使得专业化的物流管理工作无法推进,减缓了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实现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需要相关部门的密切合作。除此之外电力企业的科技创新力度不够,技术革新速度慢,信息技术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不够好,应用不够普遍,效率不够高,发展相对落后。有些企业虽然引进了最新的科学技术,但管理模式不够先进,不能充分发挥科技的便捷,实现效率最大化,信息系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2.3 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组织结构不够合理

良好的组织结构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电力企业管理模式受传统模式的影响,其设置不够合理,不够系统,这就不利于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当今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世界。在信息全球化的形势下,电力企业应该不断革新内部组织结构,使其顺应时代的要求,促进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应该改变其传统管理模式,实行自上而下控制的组织形式,实现其网络化、扁平化和系统化,提高各个部门的融合程度,使企业组织适应现代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加快实现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电力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使其立足社会,不断发展。

3 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优化

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灵魂,是现代物流的基础。对现代电力企业而言,以“物流中心”管理模式的现代化管理是时代的要求,是物流管理发展的趋势。因此转变管理观念,完善管理体系,实现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重中之重。针对我国电力企业物流管理起步早,信息化管理相对较低,管理模式传统,信息化建设步伐缓慢等特点,需要采取高效的措施,以此提升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3.1 加大对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创新力度

电力企业物流管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此时电力企业应该从大局出发,统筹规划“物流中心”管理模式,整合企业内部系统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从管理模式、管理制度、基础建设等各方面加大创新力度,不断完善信息化系统。电力企业应加强信息一体化的建设,实现信息和管理系统、政策支撑系统以及安全支持系统的一体化,将创新精神应用到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各个方面。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我国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要利用硬件配置的基础,开发软件,完善科学高效的信息化体系,增强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

3.2 完善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构建健全完善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能够保证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电力企业搜集更多的资源,同时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健全完善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信息交流与资源共用,大大提高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水平,提高综合效率,提升综合竞争力。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的内部环境也在处于不断变化中。电力企业只有不断加强对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完善,综合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职能,才能推进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电力企业可以不断加强物流融合意识,通过完善物流信息系统,物流存储系统,运输系统,咨询系统,仓储管理系统,配送货系统等,进一步加快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实现物流管理的信息化,专业化,标准化。

3.3 加强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组织机构建设

规范、合理的组织机构能够带给企业最大的效益,能够实现电力企业的现代化建设。为适应物流管理现代化发展的趋势,电力企业应设置科学、规范、标准的物流管理系统,以降低运行成本,加速现金周转速度,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努力实现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稳定发展、高效运行及建设。电力企业在设置组织机构是必须坚持效益原则、成本最低原则以及科学管理原则等,加强廉政建设,实现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电力企业应设置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监督保障电力企业的运营与发展。通过制定供应商、采购价格、采购合同、采购质量、效益监督、责任与奖罚等管理制度,以此加强对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组织架构建设,努力实现组织机构的科学化、规范化、效益化、综合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 结论

综上,建立以“物流中心”管理模式,将会给电力企业带来机遇与挑战。电力企业通过加强对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电力企业的效益最大化,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电力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实现我国电力企业的腾飞。因此,加强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共享企业资源信息,密切联系企业各个部门,使管理更加具有规范,更加专业。同时电力企业应注重人才的培养,实现电力企业管理中人、财、物的优化配置,建立一个服务、业绩、质量高效的电力企业物流管理,推进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吴勇.浅谈电力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J].经济视角,2011(2):26-61.

[3]王磊.电力物流信息化管理探讨[J].物流技术,2012(12):25-39.

篇3

【关键词】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

当前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重点工作是保证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又好又快进行。作为提升电力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物理管理信息化可以实现对物流的科学合理的管理和评估,从而通过分析确定如何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有效的控制物资的采购价格,实现对库存物资的合理控制,从而实现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科学发展。同时,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对有效解决电力物资的集中采购 、集中运输这一问题也是较为有效的。总之,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对于强化物资管理过程控制有着重要作用,对电力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也起到强化作用。

1 电力企业物流管理

1.1 电力企业物流管理概述

顾名思义,电力企业物流管理是电力流动与相关环节之间服务信息的综合管理。但在面对客户实际需求时,就要求电力企业物流管理实现从发电始端到终端的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的资源配置和管理。当前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任务在电力系统中的不同职能部门均有分布,包括资源的采购与供应、设备及仓储管理、物流生产管理等方面。其中物流的主要活动包括运输、库存、订单、管理等,不同环节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电力企业相关设备和配件不断的更新换代,物流信息管理对电力企业物流管理链的高效性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要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综合竞争力,就必须不断加大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改革力度,提高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

1.2 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意义

电力企业物流管理包括在传输过程中的正 、 反向流动所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包括对行业供应链的循环系统和行业运作等内容,可以保证行业运作更切合实际物理平台,充分考虑到电力公司自身的发展情况和外部需求,因此加强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可以实现电力企业管理中人力 、 物力以及财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化企业的竞争优势,提升电力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是实现电力企业信息共享 、 提升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对推进电力企业的现代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电力企业物流发展的现状分析,发现生产信息化是电力企业取得整体发展基础工程,在近年来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未能实现生产自动化与物流管理信息化的有机融合,做到生产和信息化管理的步调一致,随之而来的就有一系列的信息化建设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物流管理信息化发展未能引起足够重视

在当前信息化建设中,物流管理措施已经在其中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进而形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物流产业发展链,为客户的需求提供了一体化多功能的综合式服务。在国外,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一直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在各个国家的许多机构都受到较高的重视,被当做一种提升国家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但物流管理信息化在我国的发展则不及国外的重视程度,但考虑到物流管理信息化发展对我国经济运行的效益和质量的保障,以及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第三产业发展的推进作用,我国应大力发展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改善我国企业的投资环境,更好更快地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

2.2 电力企业的物流信息化管理缺乏创新能力

就目前我国众多电力企业的发展形势来看,传统的物流管理方式仍然在较多电力企业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许多寻求创新的企业仍然无法摆脱旧模式的束缚,这就导致当前电力企业的物流管理模式缺乏创新能力、难以实现真正的快捷化、现代化、规范化的物流信息化管理。这不仅是对企业物流管理发展质量的否定,同时旧体系导致的物流之间供应链频繁出现的问题也增加了物流管理的成本,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要实现电力企业的物流信息化管理,就要敢于打破旧思想,敢于创新,以求实现资源共享、合理利用投资资源,保证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2.3 电力企业的管理模式不合理

通过对众多电力企业管理模式的了解,发现电力企业的组织结构并不利于物流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归根结底还是受旧的管理模式的影响,电力企业管理模式的不合理现象,会导致不同职能部门管理过于分散或者权利过于集中,不利于现代化电力企业的发展。当前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势在必行,要求电力企业采取自上而下的组织控制形式,以实现组织结构的全面优化,将物流管理和信息化发展同步运行,进一步实现各职能部门的有机融合,通过部门间全方位的合作来保障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发展速度,加速企业现代化的发展。

3 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优化措施

3.1 电力企业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对物流信息化管理人才的需求和吸收决定了电力企业物流信息化管理建设的发展步伐,电力企业对专业化、多元化、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和吸纳对快速提高电力企业物流信息化管理建设的速度和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3.2 加大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创新力度

通过对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进程中的相关问题的深入了解,旧模式的束缚严重影响的现代信息化的发展,因此,电力企业应当从大局出发,统筹规划物流发展模式,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有机整合,并在管理模式、基础建设和管理制度方面加大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与管理系统、政策支撑系统和安全支持系统的一体化发展。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将创新精神应用到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各个方面,鼓励创新,利用硬件配置的基础,开发软件,并完善科学高效的信息化体系,增强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

3.3 加强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组织机构建设

要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要重视企业组织机构的合理化和规范化建设。为了适应现代化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电力企业应当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坚持成本最低原则,通过设置科学、规范、标准的物流管理系统,努力实现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稳步高效发展。另一方面,电力企业应当加强廉政建设,女里实现物流管理组织机构的科学化、规范化、效益化,提高电力企业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孙薇,张洁.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创新[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08(09).

[2]吴勇.浅谈电力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J].经济视角,2011(2).

[3]王磊.电力物流信息化管理探讨[J].物流技术,2012(12).

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物流运营理;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7-0274-01

1 物流信息化建设是物流运营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们都知道,当今社会创造财富最多的产业是服务业,在信息化时代,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带来的是电子商务的盛行,同时,传统产业的价值明显处于下降态势,其创造的价值也在变小,这给企业的竞争环境带来了全新的变化。截至2006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已达到了13700万人,上网计算机数已达到了5940万台,域名总数也已超过410万个。2006年全年仅淘宝网一家的交易总额(GMV)就突破169亿人民币,这一数字超过了易初莲花(100亿)、沃尔玛(99.3亿)在华的全年营业额。“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向所有传统企业提出了新的竞争规则。传统的物流企业如何向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新型企业转型也就成了有识者的必然选择。

我国多数物流企业都是从传统体制下的物资流通企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业务内容目前还仍然停留在仓储、运输和搬运等基础工作上,从硬件到软件上都与现代物流企业要求的高效率、低成本的服务体系有很大的差距。当前,国内能够做到提供综合型物流服务的企业尚不普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的功能还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目前,就我国物流业来说,虽然只要有仓储、运输等设施就还能赚到钱,但信息化对企业的运营管理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传统运输、仓储相比,现代物流更加重视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的同步运用,信息化建设成了物流企业实现运营管理现代化的核心问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价值增长方式。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没有物流的信息化,关于物流现代化的任何设想都不可能实现,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将会彻底改变世界物流的面貌。

2 传统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这几年,我国传统物流企业一直在追赶世界物流发展的趋势,但在经营技术上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依然明显,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传统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协作性差

传统的物流管理存在部门与部门、企业与企业协作性差的问题,缺乏集成的、一致的供应链目标,企业之间往往表现为一种竞争关系和短期利益关系,缺乏长远的规划和预期。这些决定了传统供应链稳定性不强和竞争力较弱的特点。

2.2 库存太大

传统物流管理由于缺乏现代物流技术和通讯手段,往往造成库存缓冲过大、需求信息扭曲或放大、紧俏产品紧缺、冷销产品积压,不能形成灵活、动态的采购、库存、配送计划。同时,配送手段的落后也会导致库存增大。

2.3 成本过高

对流运输、重复运输、迂回运输、过远运输等不合理运输引起了多余的行驶进程,浪费了动力,增加了运输费用,同时延长了运输时间,积压了在途物资,延缓资金周转、加大机会成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不能有效转换衔接,物流基础平台被分割开来,各种运输方式没有形成高效的运输网络,增加了运输的转换成本。

2.4 反应太慢

传统物流管理由于受采购条件、生产条件、配送条件的限制,生产周期、订单提前期较长,影响了物流的快速反应和传递。同时,在库存补充、车辆路径设计、战略性设施地点规划等方面都存在缺陷,影响了供应链的敏捷性。

3 信息技术在物流运营管理中的应用

基于传统物流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竞争环境中,信息化做为改善企业管理机制、加强业务效率、提高服务水平的“利器”,是巩固与增强企业竞争实力的“必由之路”。我国有远见的物流企业都在关注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物流运营管理中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以求把企业的业务活动提高到新的水平并且尽快地融入一体化的全球物流网络。

3.1 加强物流信息系统建设

信息化已成为工商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基本手段。特别是物流企业更是需要将信息化建设做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一方面进一步增强信息系统在业务运营管理等方面的适应性,通过对仓储管理、集装箱到发管理、公路运输货物配载管理等业务流程进行深入了解和梳理,改进与完善现有信息系统,将优化的物流运作流程融入软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标准化、模块化的物流与供应链软件产品,为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使信息系统与实际业务紧密衔接,真正实现物流系统的网络化、系统化和柔性化运作,有效提高物流运营效率。另一方面物流企业多是为第三方提供物流服务的,必须以满足客户服务需求为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出发点,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供应链伙伴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共享。而我国企业往往是以满足企业内部管理需求为出发点建设物流信息系统,忽视了对客户物流信息服务的建设,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影响了物流信息系统的投入力度和实施效果。因此,我们还要将服务作为物流信息化的核心,围绕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来改进物流管理模式与运作流程,并以此为业务需求来建设合格的物流信息系统。

3.2 建立公共物流信息平台

物流活动包括运输、仓储、包装、配送、流通加工等多个环节,在运输方面涉及铁路、公路、航空、海运和国际运输等多种模式,在服务方面涉及电子、汽车、药品、日用消费品等众多行业,因此需要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系统像纽带一样把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连成一个整体。目前我国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因为缺少实用可靠的成熟物流软件,仍以专线为主,此外企业间在编码、文件格式、数据接口、EDI、GPS等相关代码方面的差异,无法形成统一的标准,这使得各个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不便通过有效的信息网络进行连接。因此应用国际通行的信息标准和规范,逐步推进统一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为企业间的信息沟通和采用应用服务(ASP)模式降低信息化成本势在必行。通过进一步完善已开发的物流信息平台的各项功能,实现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与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的连接,使物流企业与客户、分包方、供应商更便于沟通和服务,更加合理有效的运用多种运输手段,基本实现公共物流服务的信息化。

3.3 强化物流增值服务

根据物流业的发展趋势看,那些既拥有大量物流设施、健全网络,又具有强大全程物流设计能力的混合型公司发展空间最大,只有这些企业能把信息技术和实施能力融为一体,提供“一站到位”的整体物流解决方案。因此,我国物流企业在提供基本物流服务的同时,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细分市场,拓展业务范围,以客户增效为己任,发展增值物流服务,广泛开展加工、配送、货代等业务,还可以提供包括预先发货通知、送达签收反馈、订单跟踪查询、库存状态查询、货物在途跟踪、运行绩效监测、管理报告等物流信息服务,甚至可以提供包括物流策略和流程解决方案、搭建信息平台服务,用专业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以服务求效益。随着客户一体化物流服务需求的提高,物流企业要通过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方式,加强与大客户业务联系,增强相互依赖性,同时还要加强物流企业之间的联系,发展战略伙伴关系,基于物流信息平台通过整合和管理自身以及其他服务提供商补充的资源、能力和技术,运用各种运输交易形式,以增加交易的灵活性,提供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篇5

[关键词] 成本管理 推进模式 分析子模式 实施子模式

一、我国企业成本管理推进的现状

第一,观念的彻底转变仍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观念改变的根本在于由计划观念向市场观念的转变。第二,我国的成本管理改进主要以引进西方先进经验为主。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改进是在借鉴西方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但是,从现实情况看,我国的成本管理在整体上与西方先进水平差距较大。第三,从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来看,整体能力较弱,成本管理作用空间较大。第四,企业间成本管理发展不平衡。由于企业间组织能力的差距,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发展存在明显的企业间差距。

二、我国企业成本管理推进模式的构建

1.企业成本管理推进模式的逻辑结构

决定企业成本管理推进的关键要素分为三类,即环境因素、能力因素和过程因素。具体逻辑为:环境因素限定了我国企业成本管理推进的路径选择和空间;能力因素导致企业间成本管理基础的差别和不同的推进水平;过程因素保证企业成本管理推进的实现。以三类要素为核心构建成本管理推进模式。整体模式由分析子模式和实施子模式两个前后连贯的过程构成。分析子模式通过分析环境因素和能力因素,在成本管理方法集合中选择、构建成本管理推进引入的技术方案。实施子模式通过在实施过程中对过程因素的控制推动企业成本管理推进的实现。过程因素控制的根本在于针对选定的技术方案提升企业能力保证成本管理推进的实现,因此,实施过程具有渐进性。

2.分析子模式构建

(1)因素界定及逻辑分析

①成本管理技术集与选定方法。成本管理技术集定义为领先于企业具体成本管理实践的成本管理技术集合,它界定了企业成本管理推进技术方法的引进空间。而选定方法是在综合分析环境因素和企业能力基础上选定的,并结合环境因素和企业特点经过改进、创新的适合企业应用的成本管理方法。

②环境因素。企业的生存、发展在于适应生态环境的特点和变化。成本管理推进作为企业机体适应环境的一种调整,其路径选择和推进幅度空间都受制于企业生态环境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针对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环境因素是分析的重点:

a经济因素的分析。主要把握住要素资源禀赋、市场完善程度两个因素。

第一,要素资源禀赋:国家的要素资源禀赋将影响企业成本管理推进的技术选择。企业的成本管理理论的选择应该符合要素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和其发展趋势。

第二,市场完善程度:市场成为成本管理理论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

b技术环境因素。宏观的技术支持是企业成本管理突破的重要支撑因素。

c传统人文因素。企业的成本管理推进首先是一项变革,牵涉到人的因素,需要我们考虑社会传统人文因素的影响。

d敏感因素。敏感因素是环境因素分析时单独设立的一个动态变化的要素,用于界定在某一企业具体的成本管理推进过程中面临的特殊环境因素。

③能力因素。企业的能力因素分析是一种人格化的分析模式。本文将其界定为企业家才能、员工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技术能力和流程能力五个常规分析要素。另外,再定义一个企业能力敏感因素来界定具体企业的特别情况。

a企业家才能。企业的成本管理推进是一种创新、变革,可能会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因素的变动。企业家的才能将是这一过程取得成功的保证因素。

b员工能力。企业员工的能力将会对成本管理推进产生限制因素。

c组织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因素主要体现在执行力上。

d技术能力。技术因素应该反映企业技术现状和技术创新发展能力两方面的内容。是企业成本管理推进的物质基础。

e流程。分析企业流程因素的逻辑在于企业流程分析方法通过对特定过程投入-产出的量化分析剖析企业价值链的关键环节,从效率入手发现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f敏感因素。敏感因素是针对企业成本管理推进中的具体情况设定的特殊因素,它与企业成本管理推进的特定企业发展阶段、成本管理技术的选择高度相关。

(2)分析子模式应用

分析子模式,应该实现两个方面的结果。要分析得出各方面因素的实际情况,为下一步实施子模式提供基础,另一方面,最为关键的是要选择出适合与企业成本管理推进的方法。

3.实施子模式的构建

(1)实施子模式的构成因素及逻辑分析

实施子模式的作用在于保证我国企业成本推进的实现。该模式以通过分析子模式选定的成本管理技术为起点。企业需要经过计划、执行、控制等阶段,即实施过程,最后实现成本管理推进的成功。在因素的界定过程中要注意适合我国企业的特点。

本模式设计的关键是抓住实施动态过程中的关键点,通过对关键因素的控制优化实施过程。过程因素是企业成本管理推进过程中影响实施效果的关键环节。主要是指:要实现我国企业成本管理推进哪些方面必须做的出色?哪些因素的薄弱会影响整个推进的效果?

(2)过程因素的界定

影响我国企业成本管理推进的过程因素归结为:认同度提高、人员能力提升、组织结构与流程改进、保证机制和敏感因素五个方面。

①认同度提高。认同度是指企业人员支持企业成本管理推进方案的认识和态度。

②员工能力提升。员工能力的提升在于采用培训等教育手段是员工具备实行成本管理推进的知识。

③组织结构与流程改进。企业成本管理方法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新的成本管理方法的应用给企业的组织、流程结构带来的冲击越来越大。

④保证机制。在实施子模式中的保证机制主要是指一套责任考核、激励制度,使企业的成本管理推进得到制度保证。

⑤敏感因素。敏感因素是为了适应具体成本管理技术在具体企业推进中的特殊问题。

(3)实施子模式的应用

实施子模式中的各个过程要素首先是企业制定实施计划必须全面考虑的因素。以上因素成为我国企业成本管理推进的重点还在于它们是我国企业现阶段成本管理推进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是企业特别需要注意加强的。

其次,企业在成本管理推进过程中要注意对各因素的控制方式、力度的把握。企业要结合分析阶段得出的企业特点和实施的推进阶段,对各因素不断地调整,使之与企业成本管理推进的发展阶段现适应,保证推进的成功。

三、案例――海尔物流成本管理的基本技术

1.海尔成本管理简介

(1)海尔面临的问题

随着企业的迅速发展壮大,海尔面临着严峻的物流成本的问题。首先,从1997年到1999年青岛海尔的应收账款周转率由每年11.11次下降到4.96次。以1999年海尔的销售收入260亿元同基计算,若以20%的赊销率计算,流动资金将多占用约5.76亿元。存货周转率由每年6.96次下降到5.97次,假设以15%的行业利润来计算,存货占用的资金上升了约527亿元。这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资金成本,存货成本压力。其次,原料的采购、存储技术落后、效率低下。物流整合以前,整个集团共有26万种物料,每日生产几百种型号的产品,每日进出几千笔仓库业务,如此大的物流量完全是人工管理方式,造成人员工作效率低下,物流整体管理水平跟不上集团国际化发展的速度。

(2)采取的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海尔于1999年在企业OEC管理和以市场链为核心的企业流程改造的基础上开始实施物流成本管理。

①物流整合第一步就是整合采购,将集团的采购活动全部集中实施统一采购,充分利用其规模优势在全球范围内采购质优价廉的零部件。

②海尔于1999年8月,企业改革了组织结构,分离各事业部的物流职能管理部门整合成立了专门的物流推进部,强化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

③通过“一流三网”的建设加强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一流”是订单信息流,企业内部所有的信息,都必须围绕着订单流动。“三网”就是全球的供应网络、全球配送网络和计算机管理网络。

④引入适时管理系统(JIT)。实施JIT采购,通过ERP等信息化管理手段用最快的速度按顾客订单进行原料采购,需要多少采购多少。实施JIT送料,海尔建立了两个现代智能化的立体仓库即自动化物流中心。物流中心以用户的订单为核心,通过实施ERP物流信息管理手段,对库存进行有效控制,彻底消除资源浪费。

(3)取得的成效。实施物流成本管理后,海尔的平均库存时间从原来的30天减至12天,大大提高了存货周转速度;致使物流成本大大降低,加强了海尔的成本优势。

3.推进模式理论的证实和检验

(1)分析子模式验证

①环境因素分析。当时,我国家电行业市场己经基本发育成熟,竞争激烈。制造环节本身能够提供的降低成本的空间已经非常狭小。而物流成本一直是被我国企业包括海尔这样的优秀企业忽视,据有关专家估算,普通的物流可使企业成本“减负”15%~30%,而完善的现代化物流则作用更大。一般来说,企业的物流都是通过第三方物流来实现,但当时我国并没有完善的专业化物流企业,因此,海尔要进行物流成本管理,只能自己建立物流体系。另外,互联网开始在我国普及,人们的信息意识加强,为企业实施物流管理提供了技术基础。

②企业能力因素。物流管理技术的引进是对企业从组织上到技术上的一次全面再造,有着巨大的失败风险,是对企业能力的一次极大的挑战。而海尔也具备了支撑变革的组织能力。

a企业家才能因素。出色的企业离不开优秀的掌舵人。张瑞敏先生是我国最具创新能力的企业家,他具有忧患意识,相信变革,相信再造事物,相信应该以苛求的眼光看待以往的工作,然后,转瞬之间做出决定性的、大胆的变革。

b海尔企业员工具备迎接挑战,变革创新的能力和勇气。

c海尔前期形成的良好的管理基础是推行物流管理的基础。海尔历来强调细节管理。OEC(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管理模式是张瑞敏提出的中国式管理,是海尔最为宝贵的管理财富之一。它奠定了海尔严、细、实、恒的管理风格。

d海尔集团掌握着数项产品的核心技术,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e组织流程因素。海尔1996年开始实行事业本部制。这种事业部组织结构是职能式组织结构的变种,它能够使总部人员摆脱了日常关注经营具体事务的负担,使其专心致力于长远的战略规划,也有利于培养高级经理人员。

f敏感因素。1998年海尔良好的经营业绩为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另外,经过15年的不断发展,海尔集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优势,拥有了整合价值链的能力。

(2)实施子模式验证

在实施过程中,海尔主要把握了以下过程因素。

①海尔物流管理思想的提出来源于集团CEO张瑞敏敏锐的市场分析和把握能力。而海尔创新的企业文化和良好的组织学习机制和内部营销机制使员工能够较快地接受物流成本管理的观念。

②海尔将针对物流管理的流程改造和责任保证机制的建立融入到了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之中。

③不断改进组织结构。至2002年,海尔进行流程改造以来仅组织结构的调整就有40多次,使企业的组织结构与企业的战略、管理模式不断的适应。

(3)海尔物流成本管理推进的启示

海尔物流成本管理的推进带来的不是细枝末节的变动,而是企业整体流程和组织结构的根本改造。海尔在成本管理推进过程中应用的管理技术并不是原封不动地搬入西方先进成本管理的技术方法,而是特别强调了这些先进成本管理技术方法的本土化,并紧密结合企业原有管理基础和特点加以改造创新。

参考文献:

[1]万寿义: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胡 泳:张瑞敏如是说[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篇6

[关键词]物联网;射频识别;EPC;供应链

[中图分类号]F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0-0018-02

1 引 言

随着社会信息化、知识化、数字化的转变,企业运营模式正发生巨大的变革,协同合作成为企业界的主旋律,企业早已融入企业群体当中来参与市场竞争,与此同时供应链管理正成为许多企业或组织运用的战略方法,也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优势和市场机遇。

供应链由直接或间接地履行顾客需求的各方组成,包括制造商、供应商、运输商、仓储商、零售商以及顾客在内,各环节通过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彼此相连,其所包含的功能有新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生产营销、生产运作、分销、财务和客户服务等。供应链产生的价值为最终产品满足顾客的价值与满足顾客需求所付出的供应链成本之间的差额。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使供应链整体价值最大化,使供应链上的企业获得并保持稳定持久的竞争优势,以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

目前我国的供应链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有诸多方面值得优化,例如,供应链各成员之间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商品信息数据库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供应链各环节中的服务效率低下,售后难以保障;企业间因信息交流匮乏和交流不畅而产生放大的“牛鞭效应”,增加了无谓的库存成本及相关费用;供应链运输环节中运输效率不高,可靠性和安全性难以保证等。然而,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根本性地改变了供应链流程和管理手段,成为优化供应链管理的有效工具,为供应链管理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因此探讨和研究物联网在优化供应链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则显得尤为重要。

2 物联网概述

2.1 物联网概念及技术支撑

物联网的概念最早出现于比尔•盖茨1995年的《未来之路》一书,国际电信联盟于2005年在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的《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中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目前较为公认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在这个网络中,系统可以自动地、实时地对物体进行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并触发相应事件。其本质就是利用射频识别技术对物品上的EPC标签进行扫描和解读,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射频识别技术是“通过射频信号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信息的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射频识别的距离比光学系统远,射频识别卡既可读出信息,又可写入数据,数据携带量大并难以伪造,具有智能化的特点。

产品电子代码(Electronic Product Code,EPC)采用一组代码来代表制造商及其产品,用另外一组数字来唯一标识单品。EPC物品识别模型功能的实现主要由EPC编码标准、EPC标签、解读器、Savant(神经网络软件)、对象名解析服务(Object Naming Service,ONS)以及物理标记语言(Physical Markup Language,PML)六方面组成。(见下图)

EPC物品识别模型图资料来源:现代物流信息跟踪技术研究进展综述。

物联网的网络结构主要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以RFID、传感器、二维码为主的用于识别物体和采集信息的传感网络;二是通过现有的三网(互联网、广电网、通信网)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计算的传输网络;三是应用网络,即输入输出控制终端,它通过物联网与各行各业专业技术的深度融合,以及与行业需求相结合来实现行业的智能化管理。

2.2 我国物联网应用及发展现状

物联网技术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其应用领域包括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城市、智能环保、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工业、智能农林业、智能教育等。物联网的存在,使我们生活周边的物品都有可能实现智能化,通过无线网络我们便可实现对这些智能物品的对话和控制,整个社会的运转效率将得以提高。

我国已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各地方政府也纷纷瞄准信息技术第三次浪潮的战略机遇,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并进行产业规划布局。例如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与云浮市政府举行了协议签约仪式,将共同打造畜牧养殖物联网项目,这是国内首个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食品安全的项目;无锡大力发展传感网技术,已建“感知中国”中心等。我国目前在传感领域走在世界前列,起步较早,标准化和技术具有一定优势,但不是最领先的,也面临着一些难题需要克服,这主要有:高端技术缺乏,影响国际标准制定竞争;信息安全难以保障;污染及能耗影响严重等。

3 物联网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及影响

3.1 物联网技术对各供应链环节的影响

(1)运输环节。在运输车辆上安装GPS定位系统便能使管理者实时获取车辆行驶位置和状态,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及时调整运输策略和行车路线等;同时在车辆上安装无线数据采集器,当货物入车时,数据采集器便可扫描到贴于货物上的EPC标签中的货物基本信息,并将采集信息同步传输到管理系统当中,当卸载货物时也同样扫描到出货的EPC标签信息,并同步到管理系统中,这样不仅可以准确地获知在车货物的基本信息、货物数量,还可及早发现和预防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丢失或被盗的事件。

(2)仓储环节。首先建立仓储数据库,将货物编码设为数据库信息主键。当货物入库时,预先为每一个入库的货物设置一个信息编码和储位码,并将基本信息写入货物上的EPC标签中,当货物入仓时,仓库门口的阅读器便可扫描货物基本信息和仓储信息,同时将采集信息更新到仓储数据库中,并根据要求将货物放入指定储位;当货物出库时,仓库管理员按照由系统自动生成的出库单找到指定货物并将其运输出库,门口的阅读器读取货物上的EPC标签获取出库信息,同时将采集信息同步至数据库中,并将相应储位状态归置为零;此外,仓库管理员还可定期手持扫描设备对所有在库货物进行逐一扫描,通过无线网络将扫描信息与数据库中信息进行核对,返回盘点结果。通过对货物的智能化管理,不仅提高了仓储利用率,利于减少库存,节约库存成本和相关费用,还使企业对库存货物了如指掌,在作订货和生产出售等决策时做到科学准确。

(3)生产环节。在生产线关键位置装备阅读器,监控工作点的情况,以便控制生产线的成品质量,当遇到突发状况时,读取的数据还可以给予提示和预警,方便操作工人及时应对。

(4)零售环节。通过对货架嵌入扫描器,可有效监控商品流动,并将商品流动信息同步更新到数据库中。通过对货品流动情况分析,对流动量大且库存不足的商品及时补货,对流动缓慢且库存相对充足的货品发出预警信息,以便管理者作出订货决策或是促销决策,由此不仅可以减少并合理利用库存,还能就积压货物及时作出应对决策减少损失。同时,对消费者而言,可以通过对物品EPC标签的扫描,快速准确地获知商品的基本信息,通过公示的商品数据库减少不必要的搜寻时间,提高购买效率。

3.2 物联网技术提高了供应链管理的可视性

通过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大幅提高了供应链过程中的可视性,从制造商、供应商到分销商、零售商甚至顾客,均可以实现可视化操作。顾客对所购买商品信息准确了解,有效保证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同时还便于获得良好的售后服务;零售商通过对商品流动性分析,作出适当的订货决策和营销手段,不仅减少了库存浪费和相应成本,还便于零售商及时捕捉市场信息做好营销策略;分销商通过零售商的订货策略和营销策略,及时调整自己的库存情况,向供应商做出订货单,供应商也是如此向制造商提供订货单;制造商通过货物订单适时调整原材料库存和生产量,并通过物联网技术有效控制产品质量。整个供应链可视化的加大,使得“牛鞭效应”得以缓解,整体供应链价值增加。

3.3 物联网技术加快了企业信息自动化,实现了管理智能化

物联网技术的使用,使得企业之间、整个供应链环节间信息得以共享,使企业能有效整合其业务流程,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同时诸如库存管理、生产订单、配送路线优化、问题产品召回等问题都可以借助物联网技术及时优化处理,由物联网技术对供应链各环节的优化及其自动化智能化,使得企业人力成本、库存成本、运输成本等费用得以减少,决策更加合理科学,同时决策时间进一步缩短,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了供应链的管理效率。

4 结 论

物联网技术的全面应用是未来供应链的发展趋势,是供应链管理智能化的体现。物联网的兴起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我国物联网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有一定优势,但也存在着不少技术瓶颈,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在企业应用范围上也有局限。这不仅需要政府对物联网产业的大力扶持,尽快完善物联网技术,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同时也需要一大批企业放眼未来,及早将物联网技术用于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战略决策当中。

参考文献:

[1]陈荣秋.供应链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8

[2]孔晓波.物联网概念和演进路径[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9(12):12-14

[3]陈子侠,蒋长兵,陈达强.现代物流管理教程[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98-100

[4]孙泽生,任志宇,阎换新.现代物流信息跟踪技术研究进展综述[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5,17(2):126-130

[5]徐涛.物联网技术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0(32):96-98

[6]朱哲学,吴昱南.物联网技术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应用分析[J].当代经济,2010(9):36-37

[7]侯慧,岳中刚.我国物联网产业未来发展路径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0(2):39-41

[8]周敏,师源,徐祯炜,张华.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管理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0(26):37-38

篇7

关键词:RFID技术;RFID标准;物流配送;电子标签;XML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3-0059-02

Logistics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 again RFID

Huo Wenjin

(China Telecom Corporation Ningxia,Yinchuan750004,China)

Abstract: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technology as a new type of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its unique advantage of gaining the favor of business, to improve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has become an effective tool for management efficiency. This paper presents a set of RFID-based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throughout the whole visualization solutions for the enterprise in its logistics management application of RFID technology provides a number of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program, and thus change the traditional logistics management, improve enterpris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Keywords: RFID Technology;RFID Standard;Logistics Distribution;Electronic Tags;XML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高级形式,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近年来,RFID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RFID在物流配送管理中的应用得到空前应用,效果日益彰显,成为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本文选择RFID作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通过研究RFID技术原理、标准及其在国内外的应用与发展现状,探讨在我国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特别是配送管理中的应用前景,指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出一些完善对策。

一、RFID的基本概念

RFID是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是一种名叫“无线射频识别”的非接触自动识别技术,实现对静止或移动的物体或人员的自动识别。RFID在商品上置入特制的微芯片,称为RFID标签(RFID Tags)。可以用来追踪和管理几乎所有的物理对象,是物流管理、追踪等领域信息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最基本的RFID系统由标签、阅读器和天线等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图1RFID系统

(一)RFID技术的特点

RFID的基本特点是电子标签和阅读器是不需要直接接触的,它们之间的信息交换是通过空间磁场或电磁场耦合来实现的。RFID作为一种新的非接触性的自动识别技术,具有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数据可加密、存储量大和存储数据可以更换等优点,并且由于该技术难被仿冒、侵入,具备较高的安全防护能力,还应用于真伪识别领域。

(二)RFID在物流配送管理系统研发的重要性

物流配送中心成为国内连锁零售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物流信息系统作为辅助连锁零售商物流运作的核心系统直接影响到物流配送中心的运作效率,RFID技术在配送管理系统上的应用,对物流信息的高效处理将能显著地提高配送中心的物流操作效率,从而提升连锁零售企业整体物流处理水平。

二、系统实现

RFID配送管理系统的实现既要符合系统设计的各项要求,如架构设计、集成设计、XML处理等,又要结合连锁零售商业务经营的需要,如分布式管理的特性,因此实现过程需要关注如何使用合适的平台和数据库管理机制来构建功能强大的信息系统、如何实现编码的简洁和高可重用性等问题。

(一)物流配送中心RFID配送管理系统设计

物流配送中心RFID配送管理系统组成如图2所示,物流配送中心RFID配送管理系统由5个子系统组成。

图2物流配送中心RFIO自动识别信息系统组成

本文物流配送中心RFID配送管理系统将采用CS/与B/S相结合的体系结构,具体设计如下:

1.进货、出货、盘点、异动数据管理等子系统采用两层C/S的“胖客户机-瘦服务器”结构,采用这种结构的原因就在于这三个子系统都涉及到电子标签数据的大量传输与逐一鉴别,物流配送中心数据库采取集中控制管理方式。进货子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

图3进货子系统结构示意图

2.信息查询子系统采用三层B/S结构,如图4所示。信息查询子系统除支持物流配送中心内部信息的查询需求外,主要涉及异地实体与物流配送中心系统的广泛交互,采用BS/结构,在外实体提供身份信息与查询要求经过网络传至RFID配送管理系统后,由系统业务逻辑处理模块与数。数据库管理系统交互后再将结果通过网络回传至查询者,采用这种“视图表现-逻辑处理-数据库管理”模式有助于控制系统外主体的行为,保证各层次模块的独立性及安全性,方便查询子系统的功能扩展与维护。

图4 信息查询子系统结构示意图

(二)电子标签可变数据读写的解决方案

电子标签是与产品相关数据的有效载体,在电子标签中应当存有以往供应商送货单的完全信息,RFID配送管理系统功能执行时先获取电子标签中各数据块所代表的意义、数据块的位置和长度等信息,然后才根据需要读取电子标签中数据或向电子标签的特定位置写入数据。

使用了关系模式与XML文件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解决预防电子标签中数据格式改变的问题,XML可以准确地表述各种复杂的数据结构,XML还具有很好的扩展性、柔性和平台无关性,可以方便地在XML文件中添加所需要的元素,以文本文件形式存在的XML文件独立于各操作系统,只要操作系统能够处理文本文件即可获取XML文件内容。

首先,通过对应每一个特定功能建立XML文件,文件中存储该功能所能读取或写入的电子标签各,数据的意义、该数据在电子标签中对应的位置和数据长度,这个文件就是对应功能的信息过滤标准定义,各功能对应的信息过滤标准XML文件的类型定义(DTD):

//functionID为对应的功能编号

//对应电子标签中具有特定意义的数据块

//数据块的意义

//数据块在电子标签中的起始位置

//数据块在电子标签中的长度

创建各个功能对应的过滤标准XML文件后,则需要在数据库中另外建立一个关系表维护特定功能与过滤标准XML文件路径的对应关系。图5显示了某一功能获取过滤标准的过程,图中的“信息过滤标准数据表”以RFID系统中某项功能(如进货读取标签数据功能等)的编号为主键,在“过滤标准位置”字段中存入信息过滤标准XML文件的路径值。当RFID某功能需要读取或写入电子标签数据时必须先从“信息过滤标准数据表”中获取相应XML文件的位置(步骤①),然后RFID系统访问该文件获取过滤标准(步骤②)。

图5RFID系统特定功能获取电子标签数据过滤标准的过程

(三)RFID系统与条形码信息系统的集成设计

为了充分利用现有条形码信息系统功能,物流配送中心自动识别信息系统需要复用条形码系统的部分数据库表和部分功能,这就涉及到RFID系统与条形码系统的集成问题。选择COBRA技术完成基于RFID系统与现有条形码系统的集成明显具有优势,容易解决不同平台下开发的RFID系统与现有条形码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问题。

基于条形码系统功能复用的业务集成设计主要涉及RFID系统集成需求的分析、已有系统需复用功能及相应接口的确定。在了解业务集成需求后,业务集成设计开始转入对条形码系统进行功能调查,以确定能满足业务集成要求的现有系统可复用功能。

RFID系统需要的复用功能需要为每个复用功能在现有条形码系统上封装一个API接口,利用CORBA创建一个包装,自定义的特定API接口或者称为包含现有系统特定功能的外壳,外壳的一端可向RFID系统提供可调用的接口。物流配送中心RFID系统与条形码系统业务集成后示意图如图6所示。

图6 配送中心RFID系统与条形码系统业务集成示意图

三、结论

本文讨论了基于RFID的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详细分析了物流配送中心RFID技术应用对系统的特殊需求,完成了系统的设计工作。为了充分发挥可读写电子标签的优势,提出了使用XML技术电子标签可变数据读写的解决方案,在分析RFID配送管理系统和条形码系统各自的特点后,本文选择OCRBA技术完成了RFID物流配送管理系统与条形码信息系统的集成设计。文章详细展现了物流配送中心RFID物流配送管理系统研发的过程,对于促进RFDI技术在物流配送行业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志强,丁鹏,盛焕烨.物流配送系统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66,147-150

[2]刘艳梅,张轮,董德存.CORBA、DCOM和Java/RMI技术比较.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5,7:52-53

[3]Matjaz B.Juric.J2EEE编程指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354-381

[4]潘丽君,王精业,徐享忠.XML在数据管理上的应用.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39,27:204

[5]邵婷,王坚,张浩.基于Java企业信息系统集成技术的研究.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3,4:10

[6]Rebecca Angeles. RFID Technologies: Supply-Chain Application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Information Systems Mana gement,2005,22 (1),Pp.51~65

[7]Anon Source. RFID brings advantages of speed and information[J].EI Packaging Magazine,2005,v8(nl):16

[8]Fu Tingbin. Chance analysis to RFID technology in supply chain[C]. Proe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erial Handling,2005

篇8

[关键词] 汽车生产企业;企业竞争优势;顾客价值

[中图分类号] F416.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11-0017-03

[作者简介] 盛 敏,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

柯志华,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上海 200092)

企业竞争优势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领域。迈克尔・波特从市场营销视角度认为“竞争优势归根结底产生于一个企业能够为顾客创造的价值,这一价值超过了该企业创造它的成本。”WOOdRuFF认为创造卓越的顾客价值将是企业竞争优势之源,并且认为这将促使企业在卓越的顾客价值探索和转化能力方面进行竞争,这些能力本身又将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观点探讨了汽车生产企业如何通过创造顾客价值来获取竞争优势,并希望通过这种分析,对中国汽车生产企业如何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提供一种有益的思考。

一、顾客价值理论

在顾客价值理论出现以前,企业的市场战略以及竞争优势理论大都是从产品(服务)本身的视角来认识顾客,顾客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从顾客角度认识和研究顾客价值,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顾客价值的独特视觉让企业站在顾客的角度来看待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并且认为这种价值不是由企业决定的,而是由顾客实际感知的。但是,对于顾客价值的内涵,却有着各种不同的阐述。

ZAithAml虽然没有明确提出“顾客价值”这一概念,但她在一项探索性研究中根据顾客调查总结出“顾客感知价值”的四种涵义:(1)价值就是低廉的价格;(2)价值就是我在产品或服务中所需要的东西;(3)价值就是我的付出所能获得的质量;(4)价值就是我的全部付出所能获得的全部。ZAithAml虽然没有明确提出顾客价值这一概念,但提出了“顾客感知价值(CuStOmeR PeRceived VAlue, CPV)”,并为“顾客感知价值”下了这样一个定义:顾客感知价值是顾客感知到的所得和感知到的所失而形成的对产品效用的总体评价。

科特勒是从顾客让渡价值和顾客满意的角度来阐述顾客价值的。他认为,“顾客让渡价值是指总顾客价值与总顾客成本之差。总顾客价值就是顾客期望从某一特定产品或服务中获得的一组利益。而总顾客成本是在评估、获得和使用该产品或服务时引起的顾客的预计费用。”其中,总顾客价值包括了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4个方面;总顾客成本则包括了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和体力成本等4个方面。

一些学者认为顾客价值的本质是感知利得(PeRceived BeneFitS)与感知利失(PeRceived SAcRiFiceS)之间的权衡(tRAde-OFF)。感知利得包括物态因素、服务因素以及与产品使用相关的技术支持、购买价格等;感知利失则包括顾客在购买时所付出的所有成本,以及购买后的使用成本等。

综合以上观点,本文对顾客价值定义为:顾客价值=感知利得/感知利失=(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形象价值)/(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体力成本)。

基于上面的等式,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就要从提供更多的顾客价值入手。而要增加顾客价值,则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以及形象价值等的提高是企业落实竞争优势的必然路径;从等式内容的另一方面来说,注重顾客感知,降低顾客成本也是提高竞争力的有效路径。

二、汽车生产企业如何获得竞争优势

随着我国以私人消费为主体的汽车市场逐渐形成,各大汽车生产企业铆足了劲来进行竞争,企图占领更多的“细分市场”。汽车企业之间的竞争远不只是成本竞争,还在于产品的性价比、提供给购车者的服务以及人员支持各个方面的竞争,而更重要的在于汽车品牌形象和企业形象之间的竞争。而且品牌形象和企业形象有赖于通过产品、服务、人员支持以及营销策略、品牌规划等长期持续的推进而获得。根据我们前面所讨论的顾客价值理论,汽车生产企业提高竞争优势的主要办法有:(一)降低汽车生产成本,从而降低顾客成本;(二)加大汽车的研发,提高汽车的质量,改进汽车的性能和外形设计,提升产品价值;(三)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提升服务价值和人员价值的同时降低顾客成本(时间、精力成本);(四)塑造汽车品牌,建设企业形象,形成良好品牌形象和企业形象,提升形象价值。这几个方面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具体构成,是一个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系统。

1.降低汽车生产成本

降低汽车生产成本,要从内外两方面下功夫。一方面由于汽车是一个集合产品,供应链的平滑和整合对产品的整体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要降低汽车生产企业内部的成本。

①降低供应链成本

汽车生产企业可以通过进行供应链管理来降低零部件采购成本。比如,通过测评淘汰部分零部件供应商,以此保证减少供应商数量和不断提高供应商水平。在既有生产规模前提下,一个品种的汽车零部件只用一家或两家供应商,可以提高供应商的生产规模,使零部件供应商达到规模效应,从而降低成本。另外一个办法就是提高零部件的通用性,提高零部件通用性就是在同一个汽车平台上,尽量使不同车型能使用相同的部件。甚至更进一步在不同的生产平台上增加零部件的通用性。在我国,前几年有很多汽车生产商每年都简单地给供应商一个指标,比如要求零部件企业今年的价格要降低8%,至于怎么降低和能不能降低,整车厂很少过问。现在已经有相当一部分整车厂和零部件厂一起做降低成本的事情。许多汽车生产企业对采购的管理也逐步由对零部件产品的质量管理发展到供应商的过程管理,注重供应商的能力培养和过程控制,对供应商的管理要在项目开发时就全面介入,对供应商的培训和生产监督、评价的力度也大大加强。

② 降低汽车生产企业内部的成本

降低汽车生产企业内部的成本,首先要做的是达到规模效应。只有具有了适当的产业规模,才能形成规模经济,使得成本降下来。其次是提升生产管理和物流管理水平,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挖掘更多的产能。比如,广州本田公司,他在原来年产10万辆轿车的生产线上挖掘,使其产量提升到年产30万辆,先进的生产运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第三,加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控制企业成本。引入生产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不但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而且大大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和运作成本。

让人感到担忧的是,目前我国很多汽车生产企业与跨国汽车企业的竞争还仅限于成本方面。依靠低成本优势固然能使企业存活,然而仅限于成本优势对于汽车生产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是不利的,很容易形成所谓的“销量的‘巨人’,利润的‘矮子’”。而且随着竞争的加强,成本优势终将不复存在。而加大汽车研发,提升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对我国汽车生产企业来说势在必行。

2.提升产品价值

汽车的产品价值主要通过汽车的质量、性能、外观来体现,具体表现为:车身外观、耐用性、安全性、乘坐舒适性、驾驶方便灵活性、节能性、环保性等。汽车生产企业可以选定一个或两个方面来重点进行研发,采取差异化从而形成较高的产品价值。熟悉汽车的人几乎都有这样一个印象――日本的汽车小巧省油,德国的汽车耐用和安全,美国的汽车宽敞舒适,这些特点形成了汽车购买者心中的价值诉求点,让购车者对其价值易于感知。具体到某种汽车,如沃尔沃汽车重点突出安全可靠,奇瑞QQ以时尚动感的外形设计来赢得市场。所以,汽车生产企业必须加大研发的力度,进行技术和设计创新,力争在汽车的质量、性能、外观的某一具体方面取得业界领先地位。

目前,我国的汽车企业总体上还没有在消费者心中形成明确的价值诉求点,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普遍缺乏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使用新设计、新工艺、新材料,减少了大量的专利使用费用、技术使用费用,既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性能和外观,又可以使产品的总成本降低。而拥有了自主研发的核心能力,通过综合掌控,将部分设计外包更易提高产品设计的质量和水平。日韩汽车企业的发展就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他们在发展过程中都有自己独到的创新。比如,日本企业的精益生产、同步开发,韩国企业的“低成本开发能力、开发出低成本产品”。当前,由于能源和环保问题,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面临一个重大的机遇――发展新能源和环保型汽车。在新能源和环保型汽车发展方面,我们与跨国汽车企业的起跑线相距不远,这是中国汽车产业可以重点超越的一个领域,也是可以形成汽车购买者价值诉求的一个点。

3.提升服务价值和人员价值

现在,汽车的售后服务已成为汽车业增加顾客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给购车者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和高素质的人员进行支持(如汽车保养顾问,技术咨询等),实际是提供给购车者更多的服务价值、人员价值以及降低其精力成本和时间成本甚至货币成本,让购车者感觉到――“买这车,值”。

许多汽车生产企业除了加大网络覆盖,完善其服务网络之外,还通过销售服务商按汽车生产企业的要求建设具有一定品质标准的形象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这些高质量、方便快捷的服务不但提供给购车者更多的价值,而且大大降低其精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他们还通过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来提高售后服务质量。运用这种系统,可以24小时受理购车者的咨询、建议、投诉并实施对用户的回访服务。还可以运用该系统的新兴技术为每一位用户建立一个个性化档案,包括:驾驶习惯、车辆运行状况、保养记录、维修记录、保险日期、个人信息、重大节日等。系统实时对用户档案进行管理,实时提醒服务顾问为用户提供“一对一”的顾问式服务,每家服务站为每位用户指定一名服务顾问全权受理用户的所有服务需求,旨在更好地方便用户,同时提供保养提醒、技术咨询、车辆年审及经常性回访等服务。高素质的人员对客户进行支持大大提升了汽车企业在汽车消费者心中的人员价值。另外,很多企业成立了汽车俱乐部――从免费拖车、免费咨询、服务维修/保养优惠、提供高级(维修)休息环境等以车辆为基础的服务发展到组织自驾游、健康娱乐活动等。所有这些做法,使得购车者感觉企业对他们的尊重,有利于提升购车者心里感受到的服务价值和人员价值。

4.提升形象价值

形象价值是指企业及其产品在社会公众中形成的总体形象所产生的价值。形象价值是企业各种内在要素质量的反映。显然,形象价值与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密切相关,在很大程度上是上述三方面价值综合作用的反映和结果。但是,这种形象价值又不是很快就能获得的,它需要企业持之以恒地进行塑造。

很多汽车企业通过支持社会公益事业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如设立贫困学生奖助学金,为改善交通做出努力等等。这些行为使得消费者对企业产生认同感和亲近感,企业的汽车品牌也就具有较大的亲和力。可以说企业形象和产品品牌形象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尽管品牌形象的形成不仅仅取决于企业形象――还包括产品质量、性能等因素,但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利于良好的品牌形象的形成。而品牌对于汽车生产企业来说,是其最大的无形资产,是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来源。可以这么说,品牌是汽车产品形成感知价值的最重要因素。品牌既能够唤起用户的热情,又能保持用户的忠诚。比如,一提到著名的汽车品牌,人们马上会想到“宝马”和“奔驰”。而且消费者愿意付出更多的钱购买这些著名品牌的汽车――即产生“品牌溢价”。但是,品牌一定要靠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支撑,包括研发能力、制造水平、营销策略、销售网络以及服务等。如果没有上海通用汽车整体竞争力的支撑,“别克”品牌对中国消费者来说将会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企业塑造品牌形象,是永无止境的追求过程,因为市场是变化的,消费者也是变化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品牌进入国内市场,我国汽车消费开始进入品牌竞争时代,消费者更加关注汽车品牌和企业品牌。所以,汽车企业一方面要加强企业形象建设,同时也要加强品牌形象塑造。然而我国很多汽车生产企业走的是合资道路,几乎没有自己的品牌。但最近几年很多国内汽车企业意识到自主品牌的重要性了,并开始着力打造自己的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实行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战略,提升企业和产品的形象价值,对我国的汽车生产企业来说尤显重要。

三、总结

汽车生产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必须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为消费者提供顾客价值。一方面要加强供应链管理和内部管理,控制成本;另一方面必须提升产品的价值,服务的质量,对购车者进行人员支持,从而增加顾客感知价值,赢得顾客满意,获得竞争优势。然而,要想保持长期竞争优势,汽车生产企业必须大力塑造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提升形象价值。这对于我国的很多汽车生产企业,特别是走自主研发和创立自主品牌的企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2] WOOdRuF ,R. B. (1997) .‘CuStOmeR VAlue: The Next SOuRc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5(2), pp. 139-153.

[3] ZAithAml,V.(1988).‘COnSumeR PeRceptiOnS OF PRice, QuAlity, And VAlue: A MeAnS-End MOdel And SyntheSiS OF Ev-idence’, JOuRnAl OF MARketing, 52(July), pp.2-22.

[4] 白长虹.西方的顾客价值研究及其实践启示[J].南开管理评论,2001,(2).

篇9

 

1.1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与能力结构分析

 

经济全球化促使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这对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的规格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常来说,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将从事企业的常规性管理工作,并通过在实践中的学习成长为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和决策者。而决定管理成败的主要因素表现为管理者对复杂演变的市场环境的识别与反应能力,以及对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形态演变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机会的把握能力和危机的防范能力,这些能力是市场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素质和能力进行培养的基点。具体来看,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应当具备的处理专业性工作的能力和素质,主要包括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经营管理与决策能力。在复杂多变的经济与管理环境中,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有效地经营与决策的能力,才能为企业组织找到持续发展的方向与不断壮大的途径。专业经营管理与决策能力主要包括发现和定义市场与机遇的能力,组织团队来设计方案的能力,科学选择可行方案的能力,判断和快速决定的能力,组织群体有效决策的能力,事后组织评价决策程序和效果的能力等。这需要工商专业应用型人才应牢固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在学术研究上可能不及学术型人才,但必须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较高的经营管理素质和能力。

 

2)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始终处于创新和发展之中,管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所必需的,高校应当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产业最新的技术与管理模式,鼓励与支持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使学生拥有创新思维和能力。

 

3)管理信息收集和信息处理能力。在面临复杂多变的环境时,获取信息和有效利用信息成为决定一个企业竞争力大小的关键因素,因此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必须具有信息观念,并能够以专业的手段解析处理信息,具有获取和评价信息的能力。因此,在管理工作实践中,要求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学会掌握相关对象的原始资料或相关资料,这就需要学会实践调查研究,收集与整理资料的有效方法,并从中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处理问题。

 

1.2人才市场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素质的需求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之一就是实现社会对所培养工商专业毕业生的认同。人才市场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高技能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善于综合运用经营管理知识。最主要的是具有全球化思考能力与策略化思考能力的素质,以及综合的商业教育。全球化思考能力与策略化思考能力是指善于在全球背景下思维、多因素复合思考,从而科学作出决策。综合的经营管理教育是指要有广泛的商业知识和能力,如懂得财务、生产、营销、物流、人力资源管理等。这种具有综合观念的经营管理人才能在全球竞争环境中工作,利用从全球价值链运作中学到的知识,并有效转移这些知识。这种能力是公司不断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63。

 

2)善于人际协调与团队合作。从访谈和调查结果来看,多数毕业生至少需要3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适应自己工作的团队,而用人单位认为,导致这种磨合时间过长的原因在于学生不善于与老员工沟通,同时更愿意独立面对工作中的困难而不是向老员工请教,因此需要提高学生的人际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此外,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还应具有整合道德与伦理价值的能力。即必须具备很强的整合能力。这是指经营管理人才应通晓各国商业道德与社会伦理,善于关注不同人的合理利益,善于整合不同的价值观念,以、共图大业。

 

3)拥有冒险精神与成就欲望。一般来讲,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应当将成长为企业的高级经理人作为自己职业发展的方向,一个企业管理人员必需的素质就是冒险精神与成就欲望。培养学生优秀的个人特质,如过人智慧、专业特长、非凡气度或典雅风范。具有超凡魅力的经营管理人才知道自己应该向何方走。这种乐观主义的思想会感染和激励他的下属。他们必须使金融界、创业投资家相信,他们是渴望获得成功的,而且也是能够成功的,这样才能获得信任和投资。特别是具有面对挫折时的心理调节能力,对工作压力应有明确的、有效的缓解办法,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应有明确的认识,因此能有效应对工作中的挫折。

 

4)善于融合多元文化。全球化经营管理人才需要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同事合作共事,在世界各地生产,在全球每个角落销售。调查显示,有近一半的用人单位认为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工作过程中创新不足,虽然有诸如企业传统与文化、制度体系等多种因素影响企业组织中工作人员的创新不足,然而学生创新不足的根源在于自身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希望学校通过课程体系改革和授课内容的调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意识。具有跨文化技能与文化敏感性的经营管理人才,才能组织领导企业团队在全球市场中取得巨大的成功。

 

总之,工商管理人才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个性化素质与能力、专业素质与能力、职业素质与能力,并且在能力培养中突出竞争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2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设想

 

从目标用人单位的反馈来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应当既要注重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和工具的掌握,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成长;另一方面还应注重学生个性特征的引导与培养,注重通过成功案例的教学、教师言传身教、学生群体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有利于迅速融于社会、适应激烈竞争的个性心理素质。要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必须在培养战略中明确以下几个要点:

 

2.1培养目标要使学生适应市场需求

 

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教育必须为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必须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的性质、特点,确立自己的培养目标。工商管理专业发展战略目标达成的显著标志是毕业生素质的提升和用人单位(社会)的好评,以及来自于同类院校的对本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及研究能力的肯定。作为普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具有厚实的经济管理基础,较强的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经济管理问题的能力,是能够适应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2.2培养目标定位要具有行业特色

 

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学生毕业后进入人才市场时显示不出比较优势,同时也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拔带来的困难。因此,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应当具有一定的行业特色;同时,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还应同学校自身在全国或某一地区中的地位和影响范围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学校的整体特征与发展战略定位,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及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做出准确反应。

 

2.3教学培养手段要科学集成与整合

 

一般来说,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依赖于三个措施体系,即提高人才培养计划的科学性、增强教学团队的有机力量和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以持续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而这些措施的实施都需要依赖于各级管理部门的资源投入,包括以专业建设和项目形式提供的资金和教学实践和研究设施。

 

资金及政策性资源的投入是实现打造行业特色、获得地区性竞争优势这一人才培养战略目标的基础,这些资源在培养方案研究与改革、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课程建设等方面的有效配置,将为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并最终通过毕业生素质和科研能力所带来的社会声誉实现专业发展的目标。

 

3实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战略的主要措施

 

3.1持续加强课程建设

 

应当在理顺各门课程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按照应用型教学的基本思想,重点对标准化课程、工商管理综合案例、双语课程、个性化课程、实验课程、课程设计等进行建设。建设中注重对课程教学方法本身的研究,研究、探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使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并同时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理论联系实践,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7。

 

3.2设置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发展的个体兴趣模块

 

工商管理专业未来工作岗位是针对企业管理部门的设置。所以应当在强调学生综合管理知识、技能和素质培养的基础上,突出学生个体在某个专项职能管理上的优势。这要求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应当实行“个体兴趣模块”的方式。为此,努力做到:一要结合目前企业管理发展的方向和企业对工商管理技能的要求,可以考虑设置“项目管理’、“工业工程“质量管理’物流管理“经营分析”投资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向,主要是因为目前企业对这类专项人才需求较大,而这种专门人才的培养较少;二要在大学的大三以后每学期分别开设2—3门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和选修课程,成立学生的“专业方向兴趣小组’配备专业教师指导,采取课堂学习和课外自学、理论学习与毕业设计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倒“T”型的知识结构。工商管理专业由于学科特点等原因使得学生培养过程出现了诸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还必须从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三要考虑到学科的特点、社会的变化和市场的需求,来加强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培养。为此,应当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学科特点进行专业的课程群改革,改革主要突出课程一体化和设置专业“个体兴趣模块’实现倒“T”型素质的培养。

 

3.3着力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加强工商管理教学团队建设,努力做到以下三点:一要改变与完善相关专业任课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以适应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的要求,加强与目标用人单位的紧密合作,为教师知识结构的改进和学生素质提升奠定基础;二要按照培养应用性型人才教学的思路,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提升团队的影响力,着力培养一支规模较大的应用和学术带头人队伍,引导整个团队学术水平的提升;三要通过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的提升,加强研究型教学团队的建设,争创优秀教学团队,提高本专业的社会声誉。

 

3.4不断加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应以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能力结构及毕业生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差距为培养出发点,不断通过改革课程体系和课堂授课方式、强化学生实践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责任和成就意识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

 

3.4.1创新培养方案

 

1)培养方案的研究与改革应围绕学生素质与技能提升而展开,培养方案需要体现出全面提升学生的各类素质及综合素质的特点;

 

2)培养方案尽致力于提高学生对特定行业内企业运营规律的认识、理解和把握,需要为增加学生参与企业的实践留下足够时间和学分空间;

 

3)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解决各类课程和实践性环节在时间序列上的合理性问题,解决好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的关系,致力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8。

 

3.4.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出发点是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目标行业用人组织单位诉求的具有较高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

 

2)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实践性环节的设计与教学,以此来强化学生创新、进取和心理调节等个性素质的塑造。

 

3)提高人才培养效果的措施应该以创新性的学生能力评价体系为基础,根据评价体系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模式,同时不断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9。

 

3.4.3构建课程体系和建设教学团队

 

1)团队建设应跟踪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的变革,为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提供人员保障;

 

2)课程建设应按照应用型教学的基本思路,打造一批精品课程,形成精品课程群体系;

 

3)团队建设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在某一特殊领域内提升学校在工商管理学科方面的研究与学术影响力,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加强与企业界的合作。

 

3.4.4构建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1)项目化教学管理体系。指将每一门课程的教学看作是一个项目,运用项目管理的原理、工具与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项目法教学管理要求每一门课程的教学都应该明确定义并且最终提供可交付成果,并且通过实施课程起动、课程计划、实施教学、教学控制及课程收尾等一系列管理活动来保证按质按量完成可交付成果。

 

2)开放式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指在已有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的基础上,导入用人单位评价、实习单位考核、绿色通道证书计划三种社会评价:一是用人单位评价。用于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估,为使用人单位的评价更加系统、全面、客观地反映毕业生的质量,在专业建设中将致力于使此类评价经常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二是实习单位考核。用于对学生毕业实习质量的评估,学生在相关企业实习。让企业将学生当作自己的员工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衡量实习效果的依据;三是绿色通道证书计划。

 

3)持续改进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一是指在本专业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导入PD-CA循环,通过PDOA循环使教育质量保证体系趋向完善;二是指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育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对本专业教育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动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