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管理发展范文
时间:2024-03-27 17:07: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物流管理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前言:一般认为,高新科学技术是知识密集、人才密集、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产业密集、信息密集、风险密集、竞争性与渗透性强的前沿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起着显著的影响作用。科技进步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状况,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在现代物流管理中需要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力的不断注入,以此来提高现代物流管理的效率,塑造出现代物流管理的品牌形象,最终提高综合管理能力。因此,科技创新已成为现代物流管理发展的必由之路。
1.现代物流管理中的科技创新的概述
在现代物流管理中,创新的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的建设进行结合,合理的结合创新资源,以达到在现代物流管理获得更多科技知识的目的,对在物流管理中的成功经验进行筛选,寻求并运用适合的科技创新经验,以使现代物流管理具有核心、完善的科技创新能力。现代物流管理科技创新分为四个阶段:一,现代物流管理技术模式的不断更新变革;二,现代物流管理者进行技术与技能的学习,掌握技能知识并操作现代物流管理中专业技术,增强技能及技术培训的积极性;三,新的运营技术概念在物流管理中通过技术创新得到实现;四,政府对现代物流管理研发新的物流技术与提升创新能力提供资金支持,建立国家物流管理科技创新体系。经过这一系列的努力、完善和探索,并凭靠物流管理自身的力量,并且改进、创新科学技术,以致摆脱了对外国技术技能的依附,完善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了现代物流管理的综合竞争能力。
2. 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物流管理的影响
2.1 科技进步与创新适应现代物流管理的需求
现代物流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促使高新技术在现代物流管理中不断应用,带动了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其次,物流管理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科学技术的创新对于物流管理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支撑作用,并使物流管理的发展水平快速提高。物流管理中由于创新技术的运用,加强了物流的现代管理方式,对于物流管理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
2.2 科技进步与创新可以提高现代物流管理的周转效率
首先,科技进步与创新使现代物流管理中供应链管理更加科学。现代物流创新技术在物流供应链管理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广泛的应用其中,现代物流管理中创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使物流供应链模式下的管理变得更加科学。条码技术的创新发展为现代物流管理中仓储配送业务及货物周转流通中供应链管理的科学化提供了有利保障。第二,科技进步与创新是现代物流管理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现代物流管理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就必须要以科技进步与创新为切入点,对物流管理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定位。通过新科技不断的使用并把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现代物流管理在物流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获取优势,并使现代物流管理企业赢得成功。
3. 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强现代物流管理发展的对策
3.1 建立科技进步与创新的物流管理服务体系
首先,应该建立物流管理公共信息平台。物流技术的创新对物流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物流管理利用创新技术与现代化的信息平台,进一步研发新型的管理模式,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取得更为稳定持久的发展。其次,应建立科技创新型人才市场开拓机制。在现代物流管理中建立创新科技与人才培养的制度是可行的,管理人员具备创新的意识,提升员工实际操作与学习能力,进而开拓创新。大力推动科研单位和大学的科学技术人才在不影响并完成本单位工作的情况下,对现代物流管理进行科学技术推进与研发,提升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
3.2 构建现代化的物流管理制度
国内的物流管理制度要实现合理化,需要一系列行为规范进行管理。第一,应该进行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包括物流管理领导制度、物流管理内部制度以及物流管理经济责任制度的建立。现代物流管理以物流管理制度的合理化为原则,使物流管理适应经济的发展速度,进而从制度上进行改进。第二,从培养物流管理人才出发来实现物流管理的成效。引进物流创新技术之前先要对物流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既要包括技术技能上的培训也要包括物流管理知识上的培训。建立学习物流科技知识的氛围,时学习和分析欧美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先进物流管理人员培养经验,只有通过上述措施才能对物流的管理实现卓有成效的现代化进程。
3.3 加强现代物流管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政策
我们应该培养与开发科技创新型人才。通过科学和技术的教育体制改革,把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目标进行教育培养,以培养科技后备军,建立并改善现代物流管理中科技创新人才发展模式。其次,应完善科技创新人才管理机制。我国要形成现代物流管理人才竞争机制,还可以采用股票期权及配股等方式,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物流科技创新人员,还应为现代物流管理高新技术研发与创新人才,提供良好的物流科研条件和工作环境。第三,建立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在目前的物流管理中如何能将专业人才合理利用吸收,这也是今后的工作重点。在物流管理中全力培养创新型物流管理人才,建立适合创新人才发展的环境氛围,进而有利于优秀创新型人才的引进。
结语:
综上,我国要把研究物流科技的进步与创新放在现代物流管理过程中的首要位置,来提高当代物流管理的实力进而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软实力。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现代物流管理日趋受到各国的关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创新与科技进步在国内是长期以来需要坚持的一项工作,在现代物流管理中应用高新科学技术,对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结构升级,带动我国经济发展,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2
一、物流发展的市场基础是以企业物流服务需求为导向
扩大物流服务市场是加快物流发展的关键。根据过去管理体制的指导,几乎每个二级单位都建立了自己“大而全、小而全”的供应系统,企业的内部生产至今受原先物流模式的影响。企业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库存数量大,占压大量资金;自备仓储和运输等设施利用率低,成本支出高;迂回运输频繁,产品不能满足售后服务要求。因此,目前的物流管理水平与现代物流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无论在资源合理利用方面还是在组织框架、运作方式等方面,现代物流方式不仅不能与时俱进,适应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物流发展的市场空间。
为了顺应时代潮流,迎接油田体质改革与的时代背景下,发展物流迫在眉睫。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必将对企业和地区的物流模式产生重大影响。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可以通过重组企业物流系统来根本上改变计传统物流运作模式,促进企业物流管理由粗放转变为集约型。与此同时,在提高物流组织化程度下,海需要扩大物流服务需求,创造一定得市场基础。换言之,即通过提高物流需求拉动物流服务供给以促进物流发展。需求和物流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一旦形成了规模经营,企业物流管理便可达到比较高的层次。
二、提高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
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战略性措施离不开高水平的企业物流管理。企业物流管理中需着重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1.存货数量大占压资金问题。要求企业在物流重组中,重新核定各项库存定额,减少乃至取消二级非生产用料库房,降低资金占用。以此来提高供应效率,做到原材料和零部件直送生产现场,逐步实现零库存、零等待。优化配送物流链,缩短产品到达最终用户的时间,降低库存。优化供应配置,通过供应链一体化协作,利用供应商库存,切实运行“储物于商”的运行机制。
2.企业内部物流管理职能分散问题。之前企业对物流活动多数实施纵向直线管理。而现代物流则要求从采购、存储到配送至现场全程统一实施计划、组织、控制和管理。从内部物流一体化逐步完善到供应链上全部公司在内的外部物流一体化。
3.企业物流活动自我服务比重过大问题。企业要充分优化利用交通运输买方市场条件,采用招标议标等方式,公开选择并充分利用社会运输、仓储和货运等资源解决自我服务比重过大问题在服务本企业同事参与社会竞争。
三、构建物流管理新理念、新思路
为全面提高物流水平,优化物流管理,在不同层次和环节上形成别具特色的做法,才能见到实效。
1.优化整体供应链,确定物流为核心竞争力。将物流水平放在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位置,以全局利益为出发点去组织管理采购、仓储、配送和运输这一条线的物流活动,整体优化重组物流业务流程。分步模能力、消耗量、消耗规律,有的放矢制订业务流程,配送方式。同时要提高物流管理组织化程度。要认真分析仙河区域各单位物料特性、供货厂商远近及规不论是物流中心还是各二级供应部门都配备了一定的装卸搬运设施,但利用率低,而大型吊运设备短缺,而要配备需资金量大,要解决这一矛盾,就需内外结合,充分调研供需关系,与运输部门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现“双赢”。
2.优化供应配置,减少资金占用。如今多数企业的产品链首尾相接,因而现代物流强调由供应商和采购商共同管理库存。通过招标选择供应商,实行代储代销,生产所需的材料零部件等定时、定点、定量配送,定期结算,大大降低储备资金占用。代储代销物资既可放在配送中心的孤东库,也可放在孤岛、海洋、桩西库,这部分物资由配送中心、存放点及厂商共同管理,其费用由厂商负责。基本实现生产线零库存,降低生产资金占用。
3.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不求大而全,不盲目追求先进技术,自我服务,依托社会物流资源。可以借鉴台湾“本土化物流”的观念,在此基础上予以改造,节省资金。同时充分利用油田各单位现有库房,目前各单位库存利用率仅30%左右,料场利用率20%左右,这些剩余空间为物流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设施。
4.把物流服务融入企业供应链。树立新的经营理念,整合物流功能,将自身业务融入企业物流中,以优质服务取得用户信任,要实现配送集约化还需要采用现代物流技术,开展专项配送,提高售后服务水平。认真学习借鉴社会物流配送经验,取人之长,为我所用。
5.把物流中心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1)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由于配送中心运营方面的实践经验不足,人才的培养就更显重要。因此需要提高物流人员专业素质来增强企业竞争力。配送中心定期组织各配送队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文明礼貌及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学习,特别是物料标识常识、外观检测知识及吊装常识的培训,通过培训观摩学习,提高人员实际操作水平、理论水平。
(2)建立调度和监控指挥系统。目前大部分库房虽实行了仓储计算机管理,但实效不理想,建议配送中心逐步完善电视监控及安全防范系统,库房温湿度监控系统。
(3)优化业务流程,制订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及严密的运行方案。建立健全与内控制度相适应的,各环节相互制约,相互渗透,“零缺陷”的业务流程,制订覆盖物流全过程的管理制度和奖惩措施,确保物流安全、经济、高效、顺畅、有序进行,实现物流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篇3
关键词:铁路现代物流对策
一、我国铁路运输现状
(一)市场占有率下降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公路和航空交通运输发展迅速,铁路货运业的市场份额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铁路货运市场份额逐步下降如表1.1所示,主要表现为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在全社会货运量(周转量)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而更严重的是,当前在全国范围内来看,铁路所承运的大部分物质为大宗的农副产品和各类矿石等原材料,附加值不高,运价低,而电子电器设备等高运价货物通常由公路进行长短途运输,铁路在此类高端市场上优势不大,市场份额较小,从而造成铁路一方面运能紧张,另一方面却货运收入不高的现象。
铁路运输管理长期以来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并长期处于卖方市场下。在这种体制下,铁路货运管理部门形成了一种依靠上级指令开展生产和作业的管理思想和等货上门的营销机制。营销机制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货运手续繁琐复杂,无法适应“简便快捷”的需要,价格体制不灵活,无法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这些思维观念和管理方式,已严重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无法满足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
(二)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优劣势分
1.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优势分析:
(1)信息网优势
铁路拥有通信线路建立了覆盖铁道部、铁路局和主要站段的计算机网络,以及传输网、交换网、数据通信网三大通信基础网并且实现了运输管理系统和调度指挥系统的结合,在保证系统安全独立运行的前提下,实现了系统间的信息共享,扩大了运输服务功能,促进了铁路运输组织、指挥和调度的信息化建设,为运输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2)基础优势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的,具有运能大、成本低、全天候,以及安全、节能、污染少等优势,尤其是已经拥有一定覆盖面的路网、充足的货场仓库、众多与企业相连的专用线,以及相当规模的集装箱运输体系。另外,铁路拥有遍布全国的车站,这些站点构成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3)铁路货运具有完备的物资管理机构和系统
具备一定的物流服务管理基础,具有货运和延伸服务的机构和管理经验,对于开展现代物流服务具备一定的物质和组织基础。经过多年发展,铁路已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和作业方法,积累了许多如“一票到底”“、点对点运输”“、门到门服务”的管理经验。
(4)有广泛的客户群体
铁路因其网络运输能力强、运输成本较低,特别是在长距离、大宗物资运输方面技术经济优势明显,使得铁路货运拥有一批固定的客户群体,与国内外众多的厂矿和企业保持长期协作关系,为铁路运输进一步向现代物流业转化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2.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劣势分析
(1)组织管理机制与现代物流不相适应
铁路货运、行包、装卸、运代等环节还处于分散经营状态,突出表现在:组织机构多,管理层次多,路局、站段各部门实体之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分散的多元格局不适合物流业的开展集约化经营优势难以发挥。
(2)物流设施技术水平和标准化程度低
我国铁路物流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没有建立一套完善和实用的物流标准化体系难辞其咎,这一问题导致各个物流企业之间的信息资源无法共享,所拥有的储运设施设备,同样也由于标准不配套,很难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铁路物流企业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降低了仓储设施的空间利用率,造成物流资源的浪费,也必然会影响物流企业的利润增长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3)铁路运输企业的信誉度较差
长期以来,由于铁路的垄断地位,导致市场竞争意识淡薄,不能主动了解、研究市场需求。同时由于铁路运输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态度差,服务水平低,“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严重影响了铁路的形象和信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铁路的运输市场份额下降。
(4)缺少物流展业人才
铁路传统运输方式的技术含量相对单一,铁路运输企业现有人才对流通加工服务、紧急配送、夜间配送及假日配送、咨询等现代物流提供的服务了解甚少,难以带动物流的发展。铁路业的服务品质与物流业的服务品质有较大距离;物流意识的薄弱和物流人才的匮乏是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限制因素。
二、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对策
(一)加快铁路运输业改革
明确实行政企分开,确立铁路运输企业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地位的铁路改革的总体目标: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符合运输生产规律的铁路运输管理体制。具体来讲改革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首先,资产重组、结构调整,即主、辅分离,精干运输主业资产,剥离辅助行业资产。其次,政企分开,划分责任,把具有国有资产所有权或监管权的政府管理职能与具有国有资产经营责任的企业行为区分开来。
(二)制定我国铁路物流标准化体系
制定并建立一套完善的铁路物流标准化体系,是保证铁路物流系统各个环节之间协调发展,降低物流运作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的前提。首先,必须根据物流行业标准,对铁路物流业所涉及的各类物流术语、名词进行统一的规定。其次,对与物流服务配套的一些基础设施、设备的标准化内容进行制定。从而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物流作业效率。
(三)积极拓展铁路传统物流增值业务
增值业务是铁路传统运输延伸出来的服务,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例如,目前铁路货运营业站绝大多数的货场都有不同类型的仓库,主要用于货物承运后至装车前的保管、货物到达卸车后至交付前的暂存及零担货物的中转保管,如果将仓储保管的范围扩大,真正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无疑将推动货运营业站作为物流结点功能的建立。其次,在配送服务方面,可以开展集货、分拣包装、配套装配、条码生成、贴标签、自动补货等服务。
(四)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现代企业的竞争最终就是人才的竞争。现代物流人才短缺的情况普遍存在,尤其铁路物资部门更应重视人才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可以采取内外部结合的方式:一方面要多层次地加大对企业内部物流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用人制度,吸纳企业急需的专业人才,以满足企业物流现代化的需要。
(五)加快货运技术创新,提升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
加快货运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形成监测管理和决策一体化、覆盖全路的货运安全综合检测监控网络;加快货运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强信息质量考核和信息综合应用;加快建设铁路保价与货运事故处理信息管理系统,提高货运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强安全技术攻关,组织货运、装卸新技术、交流展示货运、装卸科技和管理创新成果,促进货物运输技术创新。
篇4
“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在全国范围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议提出的重要任务。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市场发育相对不完善的内陆城市发展现代物流产业,需要政府、企业及行业组织相互联动,其中政府在整合物流资源、培育物流市场、创新运行机制、催生物流产业方面的管理和举措至关重要。
一、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是内陆城市加快发展的内在需要
现代物流是指原材料、产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服务。这种有效流动和有机结合,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整合集成各种物流资源为手段,以降低物流总成本为目标,以流通和消费为对象的服务过程。因此,基于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现代物流与基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成长起来的传统物流有质的差异性。传统物流在其运作范围上是微观的,资源是分割的,成本高,效率低。现代物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强调资源的整合能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改造传统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等行业,提高行业发展的科技内涵,实现整个行业的产业创新。现代物流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已被发达国家和地区近代经济快速发展的实践所证明。据有关资料介绍,美国物流产业规模已达1万亿美元,为高新技术产业的2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日本物流产业规模为350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每增长2.6个百分点就带动经济总量增长1%。目前全球物流市场总额已达3万亿美元。巨大的物流市场规模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和交易保障,推动着社会生产方式、流通方式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物流产业符合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我国,19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特别是城市经济迅速发展,以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四大区域性物流圈格局已基本形成,即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青岛等城市为中心的环渤海物流圈,以厦门、福州等城市为中心的环台湾海峡物流圈,以沪、宁、杭、甬等城市为中心的长三角物流圈,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物流圈。现代物流业对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方便、及时、低成本、高效率的现代物流条件,成为这些地区投资硬环境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国有20个省市的30多个城市已经和正在制定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及配套的扶持政策。作为内陆城市一般都具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基础条件,如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湖北襄樊、安徽蚌埠、河南焦作等城市,都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城市。这些内陆城市要招商引资、增强城市功能、发挥区域经济“增长极”作用、缩小同沿海发达地区发展的差距,固然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但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已成为越来越紧迫的内在需要。
二、内陆城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两大突出障碍
现代物流是现代生产、流通、消费新理念的产物,对新一轮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物流产业涵盖各种行业、各种服务类型及各类所有制企业,物流领域涉及国民经济十几个部门,物流活动跨越各个行政区域,整个物流过程融合不同领域的物流资源,这就决定了现代物流是一个复合型产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内陆城市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由微观经济管理转换为宏观调控和公共服务后,应该把已超出一般产业层面意义、被广泛看作一个地区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的现代物流业,当作国民经济中的新兴产业和经济新增长点高度重视,全力打造。然而,由于体制和观念问题,致使内陆城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步伐严重滞后于沿海发达城市。1.从体制上来看内陆城市国有企业仍占城市企业较大的比重,经济体制改革任重道远。不少生产企业仍既经营生产、销售业务,又拥有自己的车队、仓库。生产企业运输、仓储成本,平均占到制成品总成本的30%~40%。企业既要抓生产、销售,又要关注仓储、运输,难以把全部精力和资源都集中在主业上同对手竞争。同时,企业为了保稳定、保职工就业,仍习惯于“小而全”、“大而全”的运作方式,对产品原材料和销售外包的物流需求积极性不高。在社会运力的管理上,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各自为政,行业壁垒还十分严重,还未形成有机的区域综合运输网络体系。传统的企业生产组织结构和条块分割的行业壁垒,形成了内陆城市现代物流业一大障碍。2.从观念上来看管理观念落后是内陆城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又一障碍。内陆城市经济发展落后于沿海发达城市是不争的事实。过去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差距是思想不解放,现在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差距仍然是观念的落后。目前,许多内陆城市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补企业市场化改革的课上。要求国有资本从一般性竞争行业中退出,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无可厚非。但对于发展现代物流业,片面地认为那是企业的事,政府可以不干预,任其自由发展。因而缺乏积极引导、规划和扶持,致使有些内陆城市对发展现代物流业无研究、无规划、无部署,现代物流业发展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区域中心城市在现代物流业这个被誉为21世纪最有希望的朝阳产业之一的重大发展机遇面前徘徊。因此,内陆城市要大开放、大发展,赶上沿海经济发展步伐,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必须尽快消除体制和观念上的障碍,在发展现代物流业上强力作为。
三、内陆城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政府管理及政策发展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从宏观上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政策支持,在管理体制、运作机制上实现创新。
1.要在全社会普及现代物流知识
首先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增强物流意识,树立供应链观念,把发展现代物流当作争夺地区竞争制高点、促进大开放、大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列入议事日程。当前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滞后和全社会的物流意识落后是制约内陆城市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问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3~5年内逐步放开制造业的分销权,逐步取消大部分产品的外商分销服务限制,取消外商在所有服务行业的现有市场准入和活动限制及外商从事电子商务的限制,这使我国工业面临巨大的全方位的竞争压力。即使在内陆城市,国际竞争也就在家门口。在当今地区间竞争愈演愈烈,各地在招商引资中所能给予的优惠政策已接近底线的情况下,谁拥有现代物流条件谁就可能赢得竞争的主动。因此,内陆城市政府要切实动员社会各方面形成共识,在经济工作指导上形成部署,认真组织,积极引导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形成统筹安排、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
2.重点推进两大平台建设
内陆城市发展现代物流业,虽然要统筹考虑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的发展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物流发展规划,重点推进物流园区信息网络和基础设施两大平台建设。要充分考虑城市所处经济区域及其产业特点,合理确定城市和周边地区、城市间的物流设施发展规划,依据区位优势和产业分布特点,按照流向、规模和市场份额,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在投资建设上,要以现代物流园区为重点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要运用现代物流理念和电子信息技术,改造现有物流设施,并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物流一体化的要求,重组现代物流资源,提高经营效率。物流之道,网络为本。政府应首先促进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在物流企业和广大工商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全面提高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鼓励和帮助企业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连通,利用互联网技术,推进物流园区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同时,要对同一经济区域内各自独立的企业和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战略联盟,形成物流资源的有机结合和规模化经营,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供应链为核心、服务不同层次企业和消费者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
3.要引导工商企业优化企业物流管理
篇5
关键词:企业 物流管理 战略措施 信息技术
一、目前制约企业物流发展的瓶颈
1.企业具有现代物流理念的专业人才短缺。物流人才是企业物流业发展的关键,也是企业成长的保障。目前,企业严重缺乏合格的专业物流人才,物流管理和控制能力无法满足物流业发展需要。一方面是由于开设物流专业的高等院校不多,尤其是高级物流人才更是屈指可数,另一方面企业没有在人才培养方面引起足够重视,对物流人才的继续教育没有或不足。
2.企业物流的基础设施布局规划不合理,物流效率低下。多数企业只注重生产流程的设计和规划,对物流基础设施的布局规划不予考虑或考虑甚少。企业内各种交叉作业、迂回运输、无效移动等现象较为严重;管理粗放,仓库空间利用率低,物料出、入库仍然由一些简易的机械设备或人力来完成,运输网络尚未形成。即使有些企业有所改进,仍不能完全机械化、自动化操作,还需人工配合。
3.企业物流信息化程度低,网络技术应用不广泛。物流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分散,反馈数据不统一,甚至于相互矛盾,造成物流信息失真。目前,多数企业没有从供应链的角度考虑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对物流管理系统缺乏统一规划,对先进物流管理技术应用不够广泛,而信息系统配备的功能仅限于计算机进行管理的阶段。如物流信息交换与管理技术尚未普及;条码技术应用的范围较窄,且频率较低;射频识别等先进技术在我国尚得不到有效利用,现代物流供应链信息集成能力尚未充分实现。虽然有些公司应用了EDI、ERP信息管理系统,但由于物流管理结构存在问题,信息传递不顺畅,导致信息共享与集成、及时性与准确性均较差,物流效益难以得到体现。
4.物流管理观念陈旧,缺乏对现代物流管理理念的认识。传统的物流管理,采用统一的产供销一体管理方式,导致企业物流管理运行缺乏整体性,缺乏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目前,客户对企业物流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讲求个性化和多样化,需要充分认识物流管理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以及流通成本。
二、企业物流管理发展的战略措施
1.树立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加快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现代物流管理要求改变过去只关注成本、质量和销售,而忽略物流管理的做法,树立加强物流管理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有效手段的思想。企业在生产和技术创新优化时,将物流管理纳入企业业务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当中,建立起物流是企业“第三利润源泉”的概念,不断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在树立现代物流管理理念的同时,应加快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和水平。物流作为一个全新的管理技术,涵盖的专业技术范围非常广。企业内部的物流管理人员,不仅要对企业所有的物流管理环节全面熟悉,同时还需掌握物流管理的专业知识,以及各种物流操作技能。要使企业物流管理尽快实现信息化,需要培养大量的物流执行型与操作型人才。根据企业物流人才匿乏的现状,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手段:搭建与高等院校合作的平台, 联合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物流人才;参照国外发达国家物流管理成功经验,积极引入国外的先进培养模式,建立多层次物流专业教育的在职培训教育;社会上公开招聘懂技术并熟悉业务的人才。
2.加强物流规划,增加对重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当前,我国企业整体上物流设施、装备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物流作为大系统的特性需要各业务环节的高效协作和沟通,一方面需要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加快规划和建设,另一方需要企业自身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规范物流管理。
3.加快企业物流信息化的建设,实现精益生产。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是物流系统的灵魂。企业生的产经营贯穿物流和信息流两个方面,物流运动过程产生信息流,为企业领导层决策提供依据,反过来决策信息又控制物流运动和规划物流的各个环节,使物流发展按照规定达到预期目标。物流系统得以顺利运行,依靠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顺畅。企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应考虑物流系统的特点,满足物流系统的基本要求,为物流系统搭建一个技术平台,实现业务处理过程的信息化,做到物流全过程的实时控制,使物流过程的所有事务数据、技术数据具有高度可视性和可存取性,加快物流信息在企业各相关职能部门的传递速度,实现精益生产。
4.整合现有企业物流资源,有效提高物流效率。首先,通过资源重组、流程再造整合内部物流资源,将剩余生产力转向物流市场;其次,加强供应商、储运商、中间商及物流合作伙伴等外部资源的整合,积极寻求与核心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实现互惠互利,节约成本。
5.推行第三方物流,提高物流管理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企业在识别与强调核心业务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物流运营模式,积极推行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真正实现企业物流系统的全面优化。实践证明,第三方物流的优势显而易见,可以为企业更好的控制物流成本,将更多精力放在生产经营等核心部门。
6.构建科学合理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建立健全科学的物流管理会计制度和物流成本财务模式,合理控制企业物流成本。企业不仅需要把物流成本单独真实地计算并反映出来,还需按照物流成本的内涵完整地计算出物流成本,真实掌握物流成本全貌。
三、结语
目前,我国政府已把物流作为一种产业纳入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之中,我国物流业正处于一个十分有利的环境中。企业必须顺应物流发展趋势,正确地选择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物流管理模式。通过采取企业物流管理发展的战略措施,能够有效提高物流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实力。本文思考的问题可能是不全面的,仅代表个人的一些体会,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妨作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何宝义.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对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现状[J].中国电子商情:RFID 技术与应用,2009(6).
篇6
关键词:物流;资源;气候
1 成立特色农产品配送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农特产品物产资源丰富,而资源配置效应欠佳。
张家口市地处燕山山脉与内蒙古高原过渡地段,地势起伏,地貌复杂,不同区位和不同气候造就了不同的特产资源。辽阔的坝上,是避暑旅游胜地,又是绿色无公害错季菜天然园区。如今的莜麦、土豆和羊肉成为坝上四县的“新三宝”,尚义的“尚亿”牌口蘑以国优产品,胜似野生口蘑,为“草原明珠”的盛誉增添了光环。富饶的坝下,有久负盛名的宣化马奶葡萄,蔚县的杏扁、杏仁等等。
全市不同区域的不同特产,在国内同一产品中独树一帜,有的是传统的宫廷贡品。但当山东的大葱、大蒜在全球炒得火热之际,而我们的特产却默默无闻。主要原因:一是交易者知识是有限的;二是搜寻信息要花费成本;三是信息的优势方对信息的垄断。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扭曲或不能合理决策,阻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许多成功的经验证明,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一方面政府需要依法完善信息宣传法制和规范其行为;另一方面需要政府引导创立现代农产品物流产业,在物资流通、商品交易及其管理方式上进行深刻的变革,这是成立特色农产品配送中心的必要性。
1.2 从北京市场看张家口市组建农产品配送中心的潜力。
仅以北京大钟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例,这是北京最大的“菜篮子”市场。它辐射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近600个县(市),货源广、货量大、集散快、竞争程度高。有一项调查显示,大钟寺蔬菜批发市场供应量逐年增加,而各品种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反映出社会需求总量与蔬菜总供给的持续增长,出现了市场供应量与价格成正比的趋势。在了解北京市场需求潜力的信息流中,同时看到张家口市地处北京北缘。这种地域资源,具有融入“大北京”经济圈的条件和优势,这为特定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乘势而上,加速全市资源的综合开发中,顺应物流大发展的趋势,组建特色农产品配送中心,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2 发达国家物流业的发展模式及经验。
美日两国是世界上物流最发达的国家,两国的物流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2.1 多渠道、多形式的物流结构
一是企业自有型配送中心。二是合作型配送中心,由数家合作管理。三是公用型配送中心,面向社会所有物流单位提供服务。四是合同型配送中心,即通过签订合同,为客户提供长期服务。五是集约化配送中心,它不仅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还提供各种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项目。
2.2 现代化的物流技术
物流企业凭借现代化的信息和网络技术,建立了发达的物流信息系统,使物流系统与之实行联动。
2.3 建设大型物流基地和物流设施
使之成为支撑整个物流网络的终点,实现运输、仓储、装卸、包装、分拣等物流系统的现代化。
2.4 健全的物流管理体制
日本政府高度重视物流,注意在宏观上为物流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引导物流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政府和物流主管部门、货主企业和运输部门共同建立健全了一套物流管理体制。
在物流全球化的今天,概括美国和日本物流业成功的经验为:灵活的市场机制,可靠的运输体系,先进技术的应用和政府高效的物流宏观调控与管理。
3 组建配送中心的前期基础工作
要做优做强物流配送中心,应着力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3.1 做优外部发展空间
3.1.1 必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改善环境,创造条件,引导规范物流业快速健康发展。一是加强对物流理论的宣传引导,普及现代物流知识。二是制定规划,把全市物流产业规划、物流设施的布局和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制定激励政策,包括用地、贷款、租费、工商管理等方面,通过政策倾斜,促进农产品物流产业快速发展。
3.1.2 必须打造一个良好的基础平台
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和物流基础信息平台,是发展物流产业的重要载体。一是整合运输网络,推进各种运输方式的联合和合作,发展多式联运,畅通渠道。二是进一步发展综合通信网络,加快物流企业与工商企业信息化进程,以互联网为依托,专业化物流信息网络为支撑,构筑物流信息平台。
3.1.3 要发展高水平的物流载体
要规划建设几个综合性物流园区,将物流园区列入促进经济高效运行的重点设施和开发实验区,吸引大量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咨询服务企业进驻,互相促进,集约化发展,使园区成为我市物流枢纽。
3.2 做强中心自身素质,发挥整合优势
3.2.1 要大力推广和应用先进物流技术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完善的物流管理软件系统,实现数据的快速、准确传递,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和服务水平。
3.2.2 要大力推进物流业的标准化进程
尤其在起步阶段,更要注重物流的标准化,它可以为物流企业之间进行整合合作减轻技术上的障碍。
3.2.3 要大力培养和使用物流专业人才
发展人才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逐步培养一支高水准的物流人才队伍。同时,要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社团组织或知名物流企业之间进行学术交流,并对目前具有物流雏形企业进行试点培养。
3.2.4 起步组建配送中心工作
鉴于我市生产经营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广大农户尚未融入专业合作化组织,因而起步组建工作应由政府引导组织,由政府职能部门市农业局牵头,市农口部门协助,从人才市场和有关企业选拔胜任配送中心各机构的人员,并由政府协调解决必要的启动资金。
启动后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应成为地方对外经济活动的“龙头”组织,在众多企业的联合和连锁经营中,实现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市场空间资源均衡共享,互相协调,以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求得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周建勤,鞠颂东.区域物流规划中的农业与农村物流问题探讨[J].物流技术,2007(2).
篇7
关键词: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战略
1邯郸钢铁集团公司概况
邯郸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邯钢”)是一家拥有年产钢650万吨以上规模、总资产达320亿元、年销售收入过270亿元、年利税总额超20亿元的国家特大型钢铁企业。现有在职员工近2.3万人。
2邯钢的物流系统运行现状
2.1邯钢物流系统组织结构情况
目前,邯钢从事物流专业活动的部门设置有:
(1)邯钢汇达汽运有限公司,主要承担公司内外汽车运输任务。(2)运输部,主要负责进厂车皮的解体送达和出厂车皮的编组送出以及邯钢内部中间产品内部转运铁路运输管理。(3)生产管理中心,基本职责是为运输活动的组织协调、原材料的仓储保管、铁路运输外联协调、销售物流的公路运输管理、物流计划制定等。(4)销售部,主要负责产成品库的库存与产成品的装车、发货管理,铁路运输的月计划与日计划的填报以及运单的生成等。
物流组织结构图(见图1)。
2.2公司物流系统业务流程的介绍
各物料需求单位需要的物料首先经过物料主管部门进行需求审批后,然后传递需求到生产管理中心,生产管理中心收集各类需求计划,根据公司总体物流信息,通过调整后,制定公司物流实施计划,根据具体计划安排物流运输及运输方式。流程如下(见图2)。
2.3物流管理人员素质状况
邯钢物流管理人员共110余人,分布在生产管理中心、销售部、采购部、运输部等主要物流相关部门中,其中本科以上学历11人,大专学历16人,占物流管理人员的24.5%,但物流管理从业人员中受过物流管理专业教育的不到8%。
2.4物流信息化现状
自2005年5月公司筹划建立实施ERP系统。邯钢实施了物料(包括采购、仓储、供应)、销售、财务等三大模块,建立了集中的业务处理平台,实现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价值流和业务流的高度统一;实施了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打通企业内部供应链;实施了设备管理、项目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了企业整体资源的最大化;正在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从而实现以企业为核心的全过程的价值链管理。先后对200多个流程进行了设计和优化,极大的改善了系统的集成性和实时性。3邯钢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3.1厂房及物流设施布局缺乏长远规划
邯钢是20世纪50年代的地方企业逐步发展起来的,产量规模不断扩大,一直以来受场地狭小的因素限制,使得公司内部的工艺布局、货场货位存在很大的不足,致使内部物流成本较高。厂区范围内受地形的制约,形成道路线路直线短,弯道多,曲线半径小,铁公路平交道口多的局面。
3.2现代物流管理意识还很淡薄
公司各级管理者尤其是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对企业物流的认识很大程度还停留在传统的仓储管理和运输管理上,往往意识不到现代物流管理的重要性,缺乏现代物流意识。对物流计划和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重视程度不够,只是被动地为生产、销售服务,处于一个附属的位置。
3.3物流成本高
物流成本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运输成本高,运输成本包括物资进出厂对外支付的运输成本,内部生产运输成本,以及运输设施的折旧等等,约占邯钢销售收入的14%左右。二是仓储成本,仓储成本包括对外支付的仓储费用,占用资金的利息,物资的损耗、报废损失,货物搬运与加工,仓储设施的折旧,人员工资等等,约占邯钢销售收入的6%左右。
3.4管理手段落后
主要表现为:一是物流设备及其管理手段的投入严重不足,设备陈旧落后,信息反馈速度、准确性不高。二是物流管理手段上没有形成系统,无法实现内、外部物流一体化以寻求物流系统的最优化和合理化。三是邯钢物流专业化程度不高,产、供、销一体化、专业化操作程度较低,导致物流作业过程效率低下、成本过高。
3.5物流专业人才匮乏
物流人才是物流业发展的关键,也是钢铁企业物流发展的保障。目前,邯钢具备综合物流知识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严重缺乏,明显不足,根本不能满足企业物流现代化的需要。
随着邯钢“十一五”规划的逐步实施以及通过现代物流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邯钢现有物流现状和所处的内外环境以及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邯钢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不利于邯钢的进一步发展,有必要对邯钢的物流管理加以认真的改进。
4邯钢物流管理的对策及措施
4.1增强和培养现代物流的意识
从邯钢高层决策者开始,树立现代物流意识,把制定邯钢物流发展战略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认识和优化物流管理是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公司竞争力,获取新的利润源的重要手段。
4.2构建邯钢物流信息平台
邯钢要在现有的信息网络构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建立、完善公司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积极促进物流管理系统尽快从人工系统向计算机系统发展,由分散管理向系统管理发展,由业务型向决策型发展,由单机向网络发展。优化邯钢内部的资源配置,努力实现物流资源的共享。
4.3强化物流功能环节一体化管理
强化物流各功能环节的管理,实施邯钢物流管理一体化。(1)将现在分散在生产管理中心、生产管理中心、销售部、采购部的物流管理职能集中归并到一起,将物流与生产、采购、销售部门的目标冲突集中起来,放在整个邯钢公司的利益高度去进行统一协调,从而实现邯钢的整体最优。(2)强化邯钢物流各功能环节的管理,提高邯钢物流管理专业化水平。
要进一步强化采购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规章制度,配备专业素质比较高的人员从事采购业务。强化储存管理,建立健全储存管理规章制度;利用科学方法对库存量和库存结构进行有效控制。
4.4创新邯钢物流模式
(1)邯钢属于典型的规模大、供应资源、生产流通资源、营销流解决方案,通过选取最优的运距组合、品种组合,最大限度地实现邯钢物流成本最低。
(2)参与建立物流联盟。对物流条件和环境较优越的企业,可以考虑建立物流联盟,通过协商与谈判,从双方的共同利益出发,充分发挥各自的物流优势,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和效益。
(3)邯钢可以和铁路物流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实现双赢。一方面邯钢可以优先保障自身的物流需求,解决物流制约邯钢生产经营发展“瓶颈”的问题;另一方面,铁路物流企业可以在为邯钢提供货运的同时,逐步融入供应链管理,有效降低客户的物流成本。
4.5培养物流专业人才
篇8
一、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的关系
在电子商务中,每一笔交易都涉及到了物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的流动,可以说,物流管理与电子商务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物流管理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电子商务没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那么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快的速度将产品送到用户手中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而现代化物流管理体系则是电子商务的保证。目前,电子商务最大的问题就是物流与信息流、资金流之间的脱节,可以说,物流的效率决定着电子商务的成败。电子商务推动了物流管理的变革,给物流管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使物流具有了巨大的发展前景。电子商务明确了物流管理的目标,完善了物流管理体系,成熟发达的电子商务使企业将竞争重心放在了物流管理的效率上,协调物流配送中的各个环节,将产品及时准确地送到用户手中,物流管理体系也由此得到了完善。
二、电商背景下制造企业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电商背景下的物流管理存在隐忧
一般来说,我国电子商务的繁荣成就了现代物流业,而现代物流业则反过来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随着传统物流业在电子商务时代背景下逐渐信息化、电子化,流通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完成,物流管理中的隐忧也隐藏在电子商务之中。互联网中的制度漏洞、黑客攻击以及网站bug等安全问题没有得到改善;网络检索步骤过于复杂繁琐,并且网络平台中的各项制度跟不上互联网的发展,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也不够完善;互联网中的虚假信息、欺骗信息层出不穷。可以说,在电子商务的大背景下,现代物流业存在一些隐忧,这也表明了现代物流业仍然不够成熟。
(二)制造企业物流管理本身存在较多不足
现代经济学研究表明:企业资金的流通速度在企业获得利润的各因素中占据重要地位,如果仅拥有大量资金,而没有良好的资金流通速度,那么往往不会获得较高的回报;反之,较少的资金可以高速的流通中获得较高的回报。我国传统制造企业往往忽视产品的流通速度,只重视产品的生产,很容易占用大量资金和仓库厂房等,这就导致了传统制造企业物流发展较慢,管理工作中存在较多问题。如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没有合理有效的管理机构,物流装备落后,信息化程度较低,其运行效率不高等等。从整体来看,我国传统制造企业物流管理层次低、效率低、收益低,严重阻碍了制造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电子商务背景下制造企业物流管理遭遇很大障碍
在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不仅可以延长产品的流通环节,还能够加强产品的宣传力度,将产品信息快速地呈现在消费者面前,这种呈现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文字描述,而是图文并茂,有时甚至会有视频等,因而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得到市场的反馈信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制造企业的物流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的仅仅通过电视、报纸以及广播等进行宣传销售到现在的微博、微信、企业网站等多渠道多方位的宣传销售.但是,制造企业的物流管理在电子商务时代也遇到了很大障碍,很多制造企业没有深刻认识到现代电子商务背景下的现代物流业优势所在,经常会忽视产品物流阶段与消费者的互动;制造企业也缺乏电子商务时代物流基础设施,其物流主要装备水平低,信息化程度低,物流效率可想而知。另外,制造企业与缺乏现代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系统匹配的管理机构,不能充分发挥电子商务时代物流效率高、运行快的优势。
(四)电商背景下制造企业物流管理面临的具体问题
1.与电子商务相协调的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
近年来,与电子商务相协调的物流基础设施如仓库存储设施、交通运输、信息通讯以及货物的包装与搬运等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物流基础设施由于技术水平、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限制,其布局规划、建设等都缺乏一定的协调性,兼容性与配套性较差,系统功能缺乏,与社会物流需>文秘站:
2.政府对电商背景下的物流管理缺乏重视
人们在重视电子商务的同时,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电子商务时代背景下的物流管理。我国政府物流管理机制仍然以部门、区域分割管理为主,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管理涉及到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产业政策、税收以及运输标准以及投资融资等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但不同的管理部门对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管理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不同的区域之间也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运行管理不够协调,这些都限制了电子商务时代下物流管理与配送的效率,难以发挥现代物流业便捷交易、快速交易的优势。同时与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相配套的社会安全保障制度、税收制度、纠结解决制度以及市场准入制度等还不够完善,阻碍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与配送的发展,从而出现了电子商务时代物流配送系统与电子商务发展脱轨的情况。
3.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才匮乏
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业发展要求相关管理人员要具备一定的实际经验与物流知识,但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才比较匮乏,物流教育体系、人才培养体系也不够完善。传统制造业物流部门在进行转型时,物流管理人员明显不能适应电子商务时代的需求,其物流知识与操作经验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传统制造企业对现代物流配送成功率,制约了制造企业物流管理与配送模式的转型。
三、电商背景下制造企业物流管理的创新与实践策略
(一)树立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理念
企业商务管理理念影响着企业现阶段的工作进度及长远规划,因此制造企业首先要树立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理念,积极进行物流管理的创新与实践。制造企业要积极引入信息时代物流业信息化管理的模式,时刻关注国内外新兴的制造企业物流管理理念和管理思路,并组织建立适合本行业、本企业的物流管理模式。另外,制造企业要牢记信息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是现代社会企业发展的主流,并要将其融入到自身企业物流管理与配送过程中,从而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二)创新电子物流管理技术体系
一般来说,技术体系发生变革,社会生产力往往会发生巨大变化,如以蒸汽机取代手工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电器的广泛应用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在电子商务时代背景下,制造企业必须创新物流管理技术体系,才能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创新电子物流管理技术体系首先要建立电子商务时代背景下制造企业物流管理技术体系的标准,完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体系,从而促进制造业物流管理的标准化发展;其次要建立一条覆盖整个生产、交易以及配送的信息流,保证信息流中的每一个环节能够
流畅运行;第三要建立电子商务时代背景下制造业物流管理风险控制体系,促进物流管理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三)推动物流配送体系的现代化
物流配送体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物流配送信息的网络化,而配送信息的网络化正是现代物流配送体系的基础。通常来讲,电子商务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用户必然比较分散,也就很难形成一定规模的产品配送方式,这就对现代物流管理配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制造企业要结合自身企业情况,对照电子商务发展要求,增加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建立起一个满足企业需要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另外,制造企业还要加强物流管理系统软件、硬件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水平和配送效率。
(四)加强电商背景下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物流基础设施指的是为了完成物流任务所必须用到基础设施,如仓库、铁路、公路或者飞机等。传统意义上的物流基础设施主要是指企业生产的产品从企业转移到消费者手中,所需要的机械、材料以及设施等硬件环境。电子商务时代背景下的现代物流基础设施不仅需要足够大的仓储空间、先进的储运设备、完善的包装拆卸设施,也需要先进快捷的运输能力和吞吐能力,还需要快速先进的通讯设施和强大的网络平台。因此,要想促进电子商务时代制造业物流管理的发展,政府有关部门就要加强对一些交通枢纽、物资集散地、中心城市以及口岸地区等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并对一些重要的物流基地进行直接指导与管理,保证基础设施建设能够落实到基层。另外,政府与制造企业还要吸收国外先进的电子商务管理理念,从多种渠道积极引进先进管理技术,提高电子商务时代物流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从而快速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为电子商务时代物流管理发展提供外在支持。
(五)发挥政府对物流管理的促进作用
要想发挥政府部门对现代物流管理的促进作用,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物流管理部门,由政府牵头建立一个统一管理全国物流的机构,由该机构协调各地区、各行业的物流配送。其次,政府要从国家的角度制定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建立并完善与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有关的各项法律法规,确定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目标,并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为物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并积极引导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加大对自身物流管理的投入力度,建立起覆盖全国的物流管理网络,从而为物流业整体发展奠定基础。第三,政府要加大对铁路、航运、公路、水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以保证全国交通的畅通性。最后,还要加强对信息网络的支持力度,使其能够覆盖全国,从而形成一个信息流,从电子商务配送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基础。
(六)打造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才队伍
提高电子商务时代背景制造业物流管理水平的关键在于打造一支具备互联网思维的、懂电子商务的、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队伍。因此,制造企业必须加大对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人才的培训,其培训内容要涉及到制造企业产品、现代物流管理技术、通讯设备技术、企业经营与管理、计算机系统的维护以及企业营销等方面,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复合型人才。人才培训模式可以多样化,如岗位学习、职业教育或者是专业教育等,要注意的是人才培训要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着重培养实际运行操作能力。
篇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企业的规模不断发展扩大,业务范围逐渐扩大到全国甚至全球,而物流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本保障。好的物流管理,可以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益。中小企业鉴于自身发展条件的先天不足,在物流管理中遇到了诸多困难。本文通过论述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现状,提出了对于中小企业物流管理发展的看法。
1 中小企业物流发展现状
1.1 物流成本高,信息化水平低 目前很多大型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了自己的物流网络系统,由于大型企业的生产规模大,自建物流中心能够快速进行货物集散,受第三方物流业发展影响小,带来的经济效益显而易见。然而中小企业具有规模小、资金少的先天因素,自建物流需要耗费巨资,物流运转成本高昂,从而造成了这些企业经济负担重的状况。此外,很多中小企业虽然建立了简单的内部物流系统,但是没有组建网络系统,更没有应用货物进出的数据库管理,同时缺乏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根据国内外数据调研数据显示,61%的企业没有应用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此外,39%的企业虽然应用了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但是其技术管理水平仅仅停留在初级阶段,信息系统功能不全,往往只拥有仓储作业管理、库存管理、运输管理三者其中的一种。中小企业自建的物流依然处于物流信息技术落后的局面。
1.2 物流管理人才缺乏 现代物流具有跨行业、跨部门的特点,并逐渐向信息化、自动化发展。物流管理不仅需要能够吃苦耐劳、熟练掌握运输、仓储、配送的操作性人才,更需要懂得计划和指挥的管理技术型人才。目前我国从事物流工作的人员多是低学历、没有经过物流专业教育的。在物流人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大多数会选择专业的物流公司或者大型的企业,从而造成中小企业物流人才极其缺乏的局面。
1.3 物流管理方式不正确 中小企业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在物流管理上仍然采取分散的粗放型管理,即由多个部门共同分担负责物流。各部门之间出现重复建设、分割管理、条块管理。这种分散型管理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同时降低了物流的效率。
1.4 物流管理信息化落后、自动化程度低 现代物流的发展要求企业运用信息管理系统科学计算出采用各种运输路线方式、在不同基地建立物流配送中心所需的费用,并进行比较,从而自动得出最优方案供决策者选择。由于受到现行经济体制的制约。目前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大多数仍停留在人为决定如何选择运输路线、方式、以及选择在哪里建设配送中心的状态。这种落后的物流管理方式促使企业的物流管理陷入被动局面。
2 中小企业物流发展策略分析
2.1 促进物流管理信息化,加强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 目前我国物流业仍处在不稳定的阶段,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企业自行建立物流系统意味着企业同样承担着物流行业变动带来的风险,这对企业来说得不偿失。现今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国家大力发展物流的政策引导下不断成长壮大。专业的物流公司拥有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和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并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通过规模化、自动化配送,专业的物流公司可以优化库存管理,配送费用比企业自建物流的费用更低,效率更高。
2.2 加强校企合作,培养高科技物流人才 随着物流业的兴起,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物流专业。但是很多高校在授课时理论多实践少,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用人单位的物流发展需求相脱节,企业招不到适用的高科技物流人才,而物流专业的毕业生们面临就业困难的局面。物流人才的培养,必须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中小企业应该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将企业的需求反馈给合作院校,并为这些院校提供实训基地,从而改进教学方式,培养出为企业所需的高科技物流人才。通过与高校合作的形式,既能解决企业人才匮乏的难题,又促进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可谓是一举两得。
2.3 积极引进信息化技术,重视企业物流部门的发展 很多中小企业在日常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往往将管理的重心放在了生产和销售领域,从而忽视了物流部门的建设。物流管理和生产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一样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小企业应当加强企业内部物流部门建设,加快企业物流信息化管理,引进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物流管理流程,促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提高物流自动化程度,从而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物流费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4 建立协调统一的物流管理机制 政府是促进我国物流管理体制改革的主体。政府应当致力于建设一个开放、公平、井然有序的物流市场,打破物流管理的地区限制和行业限制。政府应从全局上进行物流设施规划,加快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并引导企业的参与物流建设。物流配送中心、交通枢纽的建设有利于整个物流市场形成一个完善的物流集散网络,从而促进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逐步向合作化转变,并取得规模化效益。
2.5 加强物流业的法律法规建设 我国物流业与西方国家相比起步晚、物流技术落后,正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国家对于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当结合各地区物流行业发展状况,出台相应的鼓励、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措施,推动中小企业大力发展物流业。此外,国家政府还应当为我国物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发展环境,完善现代物流法律法规的建设,对物流企业的进出条件、市场竞争规则做出规定,从而使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环境井然有序、有法可依。
篇10
1.发展观念滞后,服务意识不强近年来,国内物流产业发展迅猛,但是很多企业的物流管理思想并没有发生转变,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原有的物流管理思想以及现行的物流管理制度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国内物流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与企业物流管理发展观念滞后这一矛盾有待解决,相比之下,国外一些企业为了控制流通成本,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都在将现代管理理念与方法引入到物流管理中,这也正是我国企业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现代经济学认为,物流最本质的活动实际上就是服务,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为现代化经济发展而服务的,因此,现代企业必须树立起服务意识,将服务意识引入物流管理中,目前,国内很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物流管理的基本功能与服务相分离,缺乏物流服务理念,这势必会影响企业今后的发展。
2.管理水平较低,相关人才缺乏现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管理水平的提高,管理工作触及到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以往企业管理主要关注对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物流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关注对流通环节的成本控制,但是国内企业物流管理水平比较低,一直以来都将精力集中在生产环节,受这种管理经验的影响,企业只是将物流管理简单地定位于保证生产和控制物资运输上,很多企业的物流管理工作并未形成规范化、专业化的制度,致使物流服务水平比较低。随着物流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升级,企业越来越重视对自身物流信息系统的建立,目前,国内企业对物流管理的信息利用水平还比较低,这也是限制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大物流时代的到来,企业物流管理越来越需要高素质复合型物流人才参与到管理中,但是国内对这方面的人才培养还比较滞后,企业也忽视这方面人才队伍的建设,这也严重限制了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
二、提高我国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对策
1.转变物流管理观念,完善物流服务功能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物流的发展对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大物流时代,我国企业应转变发展观念,更新物流管理思想,认识到物流管理的重要性,紧跟大时代物流发展的走向,全面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同时还要完善物流服务功能,通过制定相关的物流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促使物流业务发展朝着制度化、规范化方向迈进。在具体业务中,企业应重视对物流信息的有效整合,完善物流信息系统,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2.把握物流发展走向,重视培养物流人才物流管理从传统对物的处理发展为物的增值设计和管理,企业仅仅凭借传统的管理经验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物流管理的实际需求,在功能整合向程序整合的过程,企业应采用变迁策略,重视跨界限整合,在当前竞争渠道环境中,企业要注意对各部门应用的整合,提供更好地物流服务。以往物流管理包括仓储、运输等环节,即存储“物”,再将“物”流通出去,为了适应物流产业的发展,企业应重视对物流人才的储蓄,充分发挥人才的优势,将“物”更好地流通出去。培养物流人才需要对方共同的努力,国家应加强引导,企业应加强与高校的合作,相关院校要有针对性地培养物流人才,为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3.政府加强政策引导,企业完善监督机制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政策的引导,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具有可行性的物流管理制度和产业政策,为企业物流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物流的健康发展。企业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物流配送管理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提高物流配送率,使企业物流管理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更具市场竞争力,才能挖掘更多的经济利益,也才能更好地社会效应。对此,企业应尽快建立内部约束机制,完善监督机制,使企业物流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增强管理的执行力,更好地发挥现代物流的正效应。
三、结论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现代科技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