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短语范文
时间:2023-04-04 04:29: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节短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您给了我灿灿如金的生活真谛,经过岁月的磨洗,弥久而愈明!
常怀感恩的人是幸福的人,懂得感恩的人是快乐的人,经常感恩的人是成功的人,朋友,在教师节到来的时候,让我们一起祝愿,一起送上我们感恩的问候吧。
有一道彩虹,他不出现在雨后,也不出现在天空,却常出现在我心里,敲击着我,指引我认认真真地做事,就是你我的恩师,节日快乐!
你是到死丝才尽的春蚕,为我们把你的青春奉献;你是成灰的蜡烛泪方干,为我们指引美好的明天。亲爱的老师,教师节了,祝您节日快乐!
把炎热的夏日告别,迎来九月的圣洁,正值神圣的教师节,愿我的牵挂将所有烦恼都消灭,祝愿你快乐幸福度过每一个佳节!
老师,您还记得我吗?那个顽皮而不懂事的孩子.当您收到这张心意卡时,就想我又来到您的身边.您的教诲,是明朗朗的阳光,照在我的心田里,让我青春之花开放.
纵有李白横溢的才华,也谱写不出老师您的如歌岁月,纵有达芬奇绝妙的丹青,也描绘不出老师您的壮丽人生,纵有贝多芬高深的造诣,也演奏不出老师您的人生赞歌。
您辛勤的汗水,灌溉了我们的成长;您渐白的黑发,铺垫了我们的行程;您渐花的亮眼,照亮了我们的前程。在这个特殊的时节,祝您节日快乐,阖家幸福!
愿欢快的歌声,时刻萦绕着您;愿欢乐年华,永远伴随您.祝您节日愉快!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想对老师您说声:老师节日快乐!愿您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健康快乐!
因为有了你,世界才会如此美丽,因为有了你,我的生命才会如此多彩!
师恩难忘刻骨铭心,千言万语难表我对你的感激之情。希望你辛劳的满头银丝,会在今夜变黑,希望你操劳的皱纹,会被我们的祝福抚平。老师,祝您万事如意!
您把哲学教给了我们,我们的思考加了力度!您把做人教给了我们,我们的人生加了色彩!送上最诚挚的祝福:教师节快乐!
圆月当空照,“老师,你好吗?”身处异地的我回忆曾经的点滴,想跟您说一声:谢谢,节日快乐!
亲爱的老师,对您的感激,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在这特别的日子,就让这条短信,带去我对您的浓浓祝福:教师节快乐!
敬爱的老师,感谢您曾经的悉心教诲,感谢您曾经的指点迷津。今天教师节,愿您幸福安康,福运连绵,教师节快乐!
曾经,恨你对我严厉.如今,感谢你的严厉,因为你的严厉,才使我的人生充满意义.老师,节日快乐,您辛苦了!
亲爱的老师,您智慧的思想照亮我前行路,您悉心的教导温暖我成长心,您给我力量,理想。教师节,让我祝您幸福快乐!
我的灵魂是你净化的,我的天空是你支撑的,老师我一定要给您一片蓝天。祝您幸福健康!
不敢用华丽的辞藻来修饰你的光环;不敢用鲜艳的花朵来感谢你的恩赐;我只能用我的真心来歌颂你的为人师表!
老师,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称呼您,但我知道,这个名字象征着伟大而神圣,您用有限给予了我们无限,谢谢您!
篇2
20xx年教师节短信贺语精选1. 我最亲爱的老师,你辛苦了!我只想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2. 我若是CEO,您就是CEO的老师。我若是总统,您就是总统的妈妈。不管我将来人生的路将是怎样,我都会永远爱您,老师!
3. 我们喜欢您,年轻的老师:您像云杉一般俊秀,想蓝天一样深沉;您有学问,还有一颗和我们通融的心。
4. 我的老师呀,我是多么想念您!借助科技送贺词,谢谢您我尊敬的老师!我的好老师,真得很想您!
5. 我的第二母亲,老师你辛苦了!为了我们的幸福,吃再多的苦你又何曾说不呢?
6. 微笑是一条曲线,它能使许多东西变直。祝您节日快乐!忘不了您的笑脸,遗忘不了青春厚重的记忆。但愿明月千里寄相思,祝福您好人一生平安。
7. 万水千山总是情,洒向人间都是爱!天涯海角有尽处,只有师恩无穷期。祝福您,老师!
8. 天下最慈祥最关心我的是妈妈,你就像妈妈一样爱我。天底下的老师们,你们是天上耀眼的星星,用你们那明亮的星光照亮每一位学生的心灵,祝福你们,感谢你们!
9. 桃李满天下,师恩如海深!桃李不言,下自成溪。踏遍心田的每一角,踩透心灵的每一寸,满是对你深深的敬意,谢谢您,敬爱的老师!
10. 岁月流逝,我们都已长大可您的两鬓却已斑白。我们只能对您说: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老师,谢谢您!
11. 送个短信祝福您,深深表达我心意。桃李天下漫花雨,幸福常在您心底!思念将我丝丝思念化作殷殷祝福捎给远方的您……曾经给我阳光雨露春风的老师。
12.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谢谢您,我的老师。十年树木百年人,老师恩情比海深。一日为师终身父,毕生难以报师恩。
13. 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史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栽树,点点心血育英才泽神州。师生情深,永生不忘!
14. 我虽然不是你最好的学生,但你是我最好的老师。祝您事事顺意,每天都有一份好的心情!
15. 我说老师啊!那年您骂我是笨蛋,我可还记着的,不过没您那次骂,我还没今天呢!对您说声谢谢!
16. 老师,你的守护,是我千年的祈盼。我是幼苗,您是雨露,滋润枯的心田。我是小草,您是太阳,照耀我成长的路。谢谢您,老师!
17. 师傅!永远的师傅!师恩重如山,学生不敢忘,借您的节日送上一份祝福,祝福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桃李满园!
18. 师恩永难忘--深深祝福您节日快乐!永远快乐!师恩难忘--“九十”快乐!!永远!
19. 生我养我是父母,给我希望教我知识人生紧要关头指引我方向的,却是您--我敬爱的老师!生命中最重要的引导者!
20. 三尺讲台,染苍苍白发,桃李满园,露美美笑厣。赞美您,敬爱的老师,祝福您,敬爱的老师!
20xx年教师节短信贺语推荐1. 亲爱的老师,虽然我不常去看您,可是每当想到您,我的心头都会掠过一丝温暖。祝您天天快乐!
2. 您是摩天大楼的粒粒基石,您是跨江越河的座座桥墩,您是祖国建设的中流抵柱。老师,节日快乐!您是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永远尊敬您,热爱您!
3. 你的谆谆教导,是爱的清泉,将在我心灵的河床里,永远流淌。难忘恩师对我的激励,使得学生也能从事太阳底下光辉的事业!祝你健康,多育祖国的良苗!
4. 尊敬的园丁:您好!在辛勤耕耘下您已是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衷心祝您教师节快乐!
5. 呵,敬爱的老师,又到了该祝福您的季节,可我对您的思念和感激啊,早浸润在每个离开您的日日夜夜里。
6. 亲爱的老师:感谢您用心血和汗水为我做的一切,您的美好身影在学生心中永远不会磨灭。
7. 您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您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您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阶梯。无尽的恩情,永远铭记心中。在这个属于教师的日子里,深深祝福您!
8. 阳光普照,园丁心坎春意浓;甘雨滋润,桃李枝头蓓蕾红。敬爱的老师,您的教诲如春风,似润雨,永铭我心。值此教师节,我虔诚地祝福您安康,如意!
9. 面对讲台,背靠黑板,在时光长河里,老师是您把一个个分钟,用辛劳汗水和智慧编织成无数耀眼的光环!多采人生,师恩难忘!教师节快乐!
10. 一个个日子升起又降落,一届届学生走来又走过,不变的是您深沉的爱和灿烂的笑容。恩师,经历了风雨,才知道您的可贵;走上了成功,才知道您的伟大!
11. 美好的记忆留在青春的校园,感谢您的关怀,感谢您的帮助,感谢您为我所做的一切。请接受学生美好的祝愿,祝您教师节快乐,天天快乐!
12. 德容天地,情系桑梓。勤业勤职勤公勤奉献,从来勤为天性;爱国爱校爱生爱教育,总之爱是源泉!今天是您的节日,我要衷心对您说一声:谢谢您,老师!
13. 读不懂父母就不知道什么是亲情,读不懂老师就不知道什么是无私。老师,您是世界上最无私的人,也是我最感激的人!祝您节日快乐!
14. 您给了我灿灿如金的生活真谛,经过岁月的磨洗,弥久而愈明。您用辛勤汗水,哺育了春日刚破土的嫩苗。谢谢你,老师!
15. 一切过去了的都会变成亲切的怀念,一切逝去了的方知可贵。我怀念您带我们走过的时光。
16. 您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您是石阶,承受着我一步步踏实的向上的攀登;您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17. 白色的粉笔末,一阵阵的飘落。它染白了您的黑发,却将您青春的绿色映衬得更加浓郁。
18. 阳光普照,园丁心坎春意浓;甘雨滋润,桃李枝头蓓蕾红。祝您节日愉快!
19. 今天,在遥远的他乡,您的学生把您给予的昨天,折叠成记忆的小船,任其飘荡在思念的心湖。
20. 千言万语,道不尽那年哪月那日;万水千山,隔不断缕缕师恩。
20xx年最新教师节贺语1. 人生旅程上您为我点燃希望的光芒,丰富我的心灵,增添我的智慧。愿我的祝福像清茶滋润您干涸的喉咙,像蜡烛照亮您的办公室,像鲜花送给你一片清香!
2. 讲台上,书桌旁,寒来暑往,春夏秋冬,撒下心血点点。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想对您说声:恩师,节日快乐!愿您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健康快乐!
3. 无尽的恩情,永远铭记心中。每个成长的日子里,我都要祝福你,我的老师。
4. 天黑了,我得到了您的眼睛。天亮了,我离不开您的眼睛。
5. 昨天的您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而今天的我要倾一腔热血镀人类灵魂。饮其流者怀其源,学有成时念吾师!
6. 您是一棵挺拔的树,曾结过成熟的果实,岁月在您的身上镌刻下苍老的年轮,您的身旁却崛起一片森林郁郁葱葱!
7.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分用心,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
8. 您的学识让我们钦佩,您的为人让我们折服,您的节日让我们共同庆祝!老师,节日快乐!
9. 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崇敬的老师。在您的节日,您的学生愿您永远年轻!教师节快乐!
10. 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教师节快乐!
11.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桃李芬芳,其乐亦融融。祝福您,节日愉快!
12. 在笔和纸的摩擦间,你度过了你神圣地一生。祝福你,老师! 再也听不到你的教诲,对我来说,真是遗憾。对于你为我付出的辛劳,我无以为报,我说一声“老师,你好!”
13. 老师,您启迪我真正领会了大自然的恩惠,从此我读懂了每一瓣绿叶,每一片彩云,每一个浪花。谢谢您,节日快乐!
14. 虽然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但您却是我心目中最出色的老师!亲爱的老师,节日快乐!
15. 祝您的花园里鲜花灿烂,果园里硕果累累,愿您堆满灿烂的笑容,丰收累累的满足。爱您的每个人都想看到您笑!
16. 当星星隐匿在遥远的天际,依稀的灯光依然闪亮在您窗前。正因您的执着,才有我们璀璨的明天!谢谢您,老师!
17. 恩师掬取天池水,洒向人间育新苗。教师节快乐!
18. 您给了我灿灿如金的生活真谛,经过岁月的磨洗,弥久而愈明!教师节快乐!
篇3
教师节祝福语一段话
1. 愿欢快的歌声,时刻萦绕着您;愿欢乐年华,永远伴随您.祝您节日愉快!
2. 您用生命的火炬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我要衷心对您说一声:谢谢您,老师
3. 无尽的恩情,永远铭记心中.每个成长的日子里,我都要祝福你,我的老师.
4. 存一份怀念在心深处 地久天长直到永远…… 祝福您;怀念您 我敬爱的老师.
5. 献给敬爱的老师,我们搜寻那些美丽耐人的回忆。默默遥远地祝福您永远健康快乐!
6. 辛勤的汗水是您无私的奉献,桃李满天下是您最高的荣誉。祝您:节日快乐!幸福永远!
7. 想念您,怀念您——老师!对您的怀念与祝福将与日俱增,好人一生平安!
8. 一路上有您的教导,才不会迷失方向;一路上有您的关注,才更加自信勇敢,老师,谢谢您!
9. 能使艰难之得容易的人是教育者。
10.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老师,我不会忘了您的谆谆教诲。
11. 老师:每一缕的阳光是我对您的祝福,每一颗星星是我看您的眼睛,
12. 每一丝雨牵着我对您深深地思念,想念你。
13. 如今,天空已经成为我们的领地,而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是您给了我们飞翔的信念和力量。
14. 老师!向您致十二万分的敬意!
15. 您好!现在嗓子好吗?身体好吗?儿女听话吗?学生努力吗?校园的记忆和您灿烂的笑容,一直都在身边。
16.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当年您凭此教导劣徒,今天我以此驾驭人生。老师,您辛苦啦!
17. 本想用电话向您道一声节日快乐。但是您一笔一画教我学会了写字,所以这里我要用短信息向您道一声:教师节快乐!
18. 当星星隐匿在遥远的天际,依稀的灯光依然闪亮在您窗前。正因您的执着,才有我们璀璨的明天!节日快乐!
19. 感谢您的关怀,感谢您的帮助,感谢您为我所做的一切。请接受学生美好的祝愿,祝您教师节快乐,天天快乐!
20. 亲爱的老师,忙碌了一年,您的节日又到了,学生想对您说:不管何时何地,您永远是我的老师!
21. 秋天,一个多么多情的季节。温暖的夕阳下,我们总会想起儿时的故事,想起青春的岁月。也想起了我们身边那些默默奉献多年的老师——致辛勤一生的老师!
22. 高山不移,碧水常流,我师恩泽,在心永留!
23. 桃李满天下,恩情似海深,祝老师身体健康!
24. 假如我能搏击蓝天,那时您给了我腾飞的翅膀;假如我是击浪的勇士,那是您给了我弄潮的力量,假如我是不灭的火炬,那是您给了我青春的光亮!
25. 您不是演员,却吸引着我们饥渴的目光;您不是歌唱家,却让知识的清泉叮咚作响,唱出迷人的歌曲;您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一批批青年人的灵魂…..老师啊,我怎能把你遗忘!
26. 您是严冬的炭火,是酷暑里的浓荫伞,湍流中的踏脚石,是雾海中的航标灯——老师啊,您言传身教,育人有方,甘为人梯,令人难忘!
27. 祝老师能每天拥有阳光般的笑容健康的身体,您是创造奇迹的劳动者,是您哺育了我们,我们深深感谢您!
28. 祝老师能像太阳花一样的坚强,我没有太阳花,可是我相信吊兰也能带表我的心!以此还是祝老师在节日里快快乐乐地过这一天!
29. 小小礼物轻又轻,送给老师一片心。老师别怪礼物小,这是我的一片心。
30. 不说不表示不惦念,不见不表示不牵挂,老师,教师节快乐!!
31. 老师,您好吗?很想您,请相信:无论我们身在何方都不会忘记您——我最亲爱的老师!
32. 老师,也许就在今天,您不会想起我,但是我会想起您!祝福您教师节快乐,身体健康!
33. 亲爱的老师,虽然我不能去看您,可是每当想到您,我的心头都会掠过一丝温暖。
34. 今天也只能借手机短信向你表示常常的祝福:教师节快乐!
35. 思念将我丝丝思念化作殷殷祝福捎给远方的您……曾经给我阳光雨露春风的老师!
36. 轻轻的一声回侯,不想惊扰您!只想真切知道您的一切是否安好……
37. 思念将我丝丝思念化作殷殷祝福捎给远方的您……曾经给我阳光雨露春风的老师。
38. 这一天,是你的自豪;桃李满天下是你的骄傲;纯洁的师生情是你的最大财富。
39. 老师,您是蜡烛,给我们带来光亮;您是园丁,浇灌祖国的花朵;您是米兰,默默的奉献自我
40.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分用心,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
41. 春风化雨沐我心,师恩浩大永记心。
42. 愿温馨喜悦与幸福……如同吐露芬芳的花朵洋溢在您欢乐的时光我们最爱的老师。
43. 师恩重如山,学生不敢忘,借您的节日送上一份祝福,祝福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桃李满园!
44. 经历了风雨,才知道您的可贵;走上了成功,才知道您的伟大;--谢谢您我尊敬的老师!
45. 老师我已不再顽皮已在自己的事业中茁壮发展。那清脆下课铃声都已成为往事。唯一没变的是学生对您的思念。
46. 老师,好久不见,有时间咱俩搞一杯。
47. 老师,上学的时候我“讨厌”你,现在我想念你。
48. 老师您是伟大的,像一支蜡烛照亮别人燃烧自己。祝您教师节快乐,保重身体!
篇4
经历了风雨,才知道您的可贵;走上了成功,才知道您的伟大;——谢谢您,我尊敬的老师!
您的学识让我们钦佩,您的为人让我们折服,您的节日让上我们共同庆祝!老师,节日快乐!
您就像一位辛勤的园丁,我们就像您培植的小树,我们愿在冬天为您抵挡寒冷,春天带给您绿意,夏天带给您凉爽,秋天带给您硕果!
一路上有您的教导,才不会迷失方向;一路上有您的关注,才更加自信勇敢,老师,谢谢您!
篇5
清晨曙光初现,幸福在你身边;中午艳阳高照,微笑在你心间;傍晚日落西山,欢乐伴你左右!天天开心
2、两鬓挂霜五指染白终日辛苦不辞,双腿僵直脊背累弯一生苦口婆心。老师您辛苦了!我们了解,我们理解!我们衷心的祝愿您,节日快乐!
3、孜孜不倦排难解惑,兢兢业业传道授业。那里是你挥洒青春的天地,那里是我们求知的天堂。千言万语道不尽,汇集而成祝福你。
4、常怀感恩的人是幸福的人,懂得感恩的人是快乐的人,经常感恩的人是成功的人,朋友,在教师节到来的时候,让我们一起祝愿,一起送上我们感恩的问候吧。
5、讲台上,书桌边,寒来暑去,洒下心血点点。浇花朵,育桃李,春华秋实,奉献赤诚一片。感谢您对我的教诲,祝老师节日快乐永葆青春!
6、一只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此生无悔,甘洒热血诚滋天下莘莘学子。四书五经,五脏六腑,七嘴八舌,在世无怨,愿抛赤心爱润人类灵魂工程。
7、有一种精神叫奉献;有一种品质很无私;有一种比喻为蜡烛;有一种职业是教师。儿时不识师恩重,长大才知老师亲。老师,教师节快乐!
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古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俗话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认为:老师是我们知识的父母。老师,节日快乐!
9、你的工作很普通,却被誉为阳光下被光辉的职业;你的工作很寻常,却被称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你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教师节到了,祝您节日快乐!
10、都说你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都说你是传播知识的天使;都说你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都说你是粉笔,牺牲自己书写希望。老师,节日快乐!
11、不曾忘我犯错时你严厉的教鞭,不曾忘我认真时你欣慰的笑脸,还记得你工作时的专注,还记得你课堂上的谨严,亲爱的老师,祝您节日快乐!
12、你是到死丝才尽的春蚕,为我们把你的青春奉献;你是成灰的蜡烛泪方干,为我们指引美好的明天。亲爱的老师,教师节了,祝您节日快乐!
13、发这条短信的目的是提醒你,今天是九月十日教师节,你该发条祝福短信给我,什么?我不是你老师?孔子不是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吗?我俩天天在一块,应该能算你老师吧!
14、十年寒窗,昨日沙场,点兵授将,奔向前方;传道授业,排除迷茫,不辞辛劳,恩在四方。感激之情,不在纸上,老师安康!
15、小朋友,多努力,好好学习;小同学,多刻苦,天天向上;张大后,不忘记,教师节,发信息,祝老师,身体好,节日乐!
16、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今天教师节,最是师恩难忘时,向所有教师送上诚挚的祝福!秋风拂面,凉意渐浓,秋日保健多喝蜂蜜少吃姜,秋燥远离您!
篇6
2、Its your day, Teacher、Have a great day!
3、This is Teachers\' Day and a time to be grateful to all teachers、This profession deserves the special recognition and pect、There is no more appropriate time than this to honour you and others in your chosen field、You have my eternal gratefulness、Have a happy Teachers\' Day.
4、This small gift is only a tiny token of our gratefulness、e from the bottom of my heart.
篇7
男教师的教育优势
人从出生起便有性别之分,除了生理上的差异之外,还有长期以来受社会环境、传统观念、传统文化、社会认同等因素影响所造成的差异。心理学家麦克比的研究成果表明,男性在视觉能力、肢体动作、推理能力方面优于女性,而女性则在语言能力等方面强于男性。两性之间的这些差异也决定了其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和教育风格,从而对14岁以下处于个性形成关键期的儿童的个性成长产生重要影响。
个性方面的优势。男性往往更独立自主,机智果断,富于进取心、好奇心和创造力,且动手能力较强,有冒险精神,这些个性特质也会在男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风格中显性化,能够有效引导儿童在活动中广泛接触客观世界,激发其求知欲、好奇心和自信心,培养儿童刚毅的性格。哈佛大学威廉波拉克在《真正的男孩》中指出,男教师的朝气、粗犷豪放的个性弥补了长期在女性关爱氛围中长大的男孩子身上所缺少的阳刚之气,不仅满足低龄儿童身体锻炼的需要,而且对儿童形成勇敢、坚毅、刚强、豁达的性格有着积极作用。
身体方面的优势。基于生理结构方面的原因,男性的身体素质一般要优于女性,更加热衷于体育活动和户外运动,尤其表现在体力、耐力、速度、力量等方面具有的天然优势。这些优势与儿童的特性有着一定的吻合性,所以男教师更适合、也会更多地将低龄儿童带到户外进行体育、游戏活动,通过自身示范感染、刺激,带动儿童投入其中,有极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也因此更容易受到儿童的欢迎。
思维方面的优势。科学研究表明:男性与女性虽然大脑智力水平相当,但智力结构有一定的差异。男性较为理性,长于逻辑思维,女性较为感性,长于语言和直觉。与女教师教学行为更多表现为照顾保护式有所不同,男教师更加习惯于灵活、创新、开放解决问题的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能够助推儿童思维的多元性和灵活性等优秀品质的发展。此外,男女教师如能相互配合,将进一步提高儿童大脑功能,更有利于促进儿童的身心全面发展。
男教师缺失状况分析
男教师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不容置疑。从总体上看,我国小学、幼儿教师队伍性别结构失衡,男教师缺失,阳刚教育缺位现象较为普遍,不利于学生的阳刚之气的培养和强化,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小学、幼儿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男教师比例偏低。从整体情况看,根据《中国中小学教师发展报告(2012)》,我国大城市80%的小学教师为女性,中小学教师已连续10年呈现出女性化趋势。从地域类别看,城市、县镇、乡镇的小学女性教师相应的比例为79.39%、68.16%和46.11%;初中为64.4%、47.88%和41.67%。
以2015年一省、一市、一县、一校为例,2015年福建省小学专任教师中男教师的比例占38.4%,其中城区仅为16.8%;绝大多数幼儿园长期无男教师。2015年河南省郑州市小学教师35 757人,其中男教师为8 873人,占比不到25%。2011年至2015年湖南省平江县招考补充新教师1 560人,其中男教师216人,占比不到14%。2015年济南市历下实验小学有教师120人,其中男教师10人,占8.3%。由此可见,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男女比例失衡,女教师过度集中,男教师一师难求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
基础教育阶段男性师范生生源不足。教师男女比例出现失衡,且无法随着新教师的补充而改善,与当前师范生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关系密切。以2014年6月首次高等院校师范生培养状况调查为例,我国27所师范院校中,女生占65.3%,男生为34.7%。山东省2015届师范毕业生中,女生29 307人,男生9 188人,女生是男生的3倍多。2016年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67名硕士生中,男生11人,占4.1%;890名本科生中,男生57人,占6.4%。师范院校的生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未来教师的比例。按此趋势,基础教育男教师缺失的问题今后将进一步加剧。
男教师缺失的原因
工资待遇偏低,经济收入较少。工资待遇低是造成男教师缺失的最重要原因,且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教师职业对男生的吸引力越弱。根据2014年中国教师基本工资调查显示,小学教师3 000元,初中教师3 500元,高中教师4 200元;中国35个行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教师排第25位,位于中下游。与同在一所城市的其他职业相比,教师的工资待遇偏低;而大城市工作机会多,男性选择的余地更大。尤其在中国社会结构中,男性在家庭中承担的经济责任更大。以买房为例,在三线城市勉强能支撑得起按揭贷款,而对于一、二线城市,且不说买房,教师工资连保障租房支出都捉襟见肘。
社会地位不高,缺少职业优越感。教师的社会地位主要表现在社会对教师的评价、职业的社会价值与作用、社会关系在全社会所具有的影响等方面。根据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报告》显示,大学教师排在第8名,小学教师排在第35名,工程师排第4名,银行出纳员排在第24名。社会认同度较低,教师职业成长和发展空间过于狭窄,难有开拓创新和进步,让一些男教师望而生畏。从事的职业不被社会认同,缺乏职业的幸福感,这是导致男教师缺失或离职的又一因素。
其他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现行的应试教育制度和选拔模式,在男生擅长的创造力,动手能力,诸多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缺乏量化的考核指标,相对更适合女生容易服从讲究按部就班等的性格心理特点,机械僵化的评价导向无法多元化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肯用功、记忆好的女学生容易考出好成绩;另一方面,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工作环境多由女性构成、工作琐碎繁重压力大等因素,造成很多男性对从事教育行业没兴趣,很多优秀学生不屑于报考师范院校。
男教师缺失的对策
逐步扩大基础教育男教师比例
1.加强政府指导和调控。在标准化学校、示范幼儿园的评估标准中明确男女教师的最低比例。结合实际,在学校教师招聘中适当增加男教师的招聘比例;对特别需要男教师的学科,可对男性招聘适当放宽条件。
2.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各级政府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依法提高教师收入,强化男教师的社会认同感、职业优越感、事业成就感,形成教育的洼地效应,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3.营造尊师重教的风尚。在舆论导向上,要尊重教师的劳动,注意典型引领,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在政策法规上,根据教师行业特点,给予更多人文关怀,杜绝出现山西省长治教师集体AA制自助餐被纪委通报和教师路边摊买菜被通报现象。在激励机制上,成立教师奖励基金会,对专门人才进行奖励;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吸引优秀人才任教,带动和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高。
稳妥有序地做好师范类男教师的定向培养
1.发挥招生计划的调节作用。建议国家教育部门、高等师范院校在招生计划制订和录取方面适当考虑性别比例问题,实行差别化培养,出台明确的政策、指标;对师范类个别专业录取男生比例给予硬性规定,对性别差距过于悬殊的专业,最低比例应保障为1∶1。
篇8
1.剖析高中起始阶段的具体情况
1.1学习要求高
初中升入高中,学习要求不一样,所要达到的学习目的也不一样,初中只是初步涉及一些简单的英语理论知识,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对英语有更多基础性认识,通过英语阶段性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所以初中教师对学生学习英语的要求不高,但是升入高中后,学习压力就会相应增大,比如,语法学习比初中更难,还需记更多的词汇,学习压力和学习难度突然变大,使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下降,甚至还会影响学习其他学科的心态。
1.2无法应对繁重的学习任务
高中学习压力非常大,高考对于刚升入高中的学子来说更是无形的压力,高中需要学习更多的英语新知识,每个单元都要接触新的词汇,新的词汇量不断积累,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牢固记忆,所以有时候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学习效果比较差。语法难度也在逐渐增大。而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学习思维还停留在初中,面对高中难以理解的语法,一时无法适应,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学习的英语句子也明显变难了,初中都是简短易于理解分析的句子,而高中相对来说就比较复杂,有些语言结构无法区分,除此之外,还有升学压力,英语在高考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分数比例,直接影响高考成绩。
1.3降低了学习动力
高中学习不同于初中学习,高中升大学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所以除了自己会给自己压力以外,更多的是来自父母的压力,过大的压力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计划会被打乱,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2.如何做好高中起始阶段英语学科的教学衔接
2.1心理辅导
学生之所以会给自己增加超负荷的压力,主要是因为刚进入陌生的环境,无法适应。对于繁重的学习任务变得手足无措,这很容易使学生自觉放弃学习英语,潜意识认为高中的英语学习很难,自己无法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这不利于高中起始阶段的英语学习,因此,教师必须从根源上解决学生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改变学生的心态,把压力变成学习的动力,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教师在英语教学的时候,重视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学习中将会遇到的困难。比如,小红来自偏远的地区,第一次来省里念高中,初中的时候学习成绩是班上最好的,可是到了高中,才发现,自己的成绩只是在中下游,这对于她是个很大的打击,于是她一直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学习成绩更是一落千丈,教师了解了她的情况后,把她叫到了教师家,还为她做了一顿饭吃,在饭桌上对她做了一些心理辅导,小红的心理问题解决了,开始好好学习,不久后学习成绩回到了中上游。在高中时期,学生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但是自己有时候又无法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所以需要教师去发现,去指导,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了,学习效率才会提高。
2.2帮助学生建立基础
学生在升入高中的时候,一般学生初中学的知识点在中考完后就已经差不多忘记了,而英语在学习过程中比较重视英语的积累,如果没有衔接阶段,教师直接进入英语教学,很多学生一时间会跟不上教师的思路,会加大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状态,为学生重新复习一下初中的知识点,唤起学生对初中英语的知识点的记忆,这样不仅以后有利于打好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还有利于调节课堂学习氛围以及学生学习英语的心态。例如,教师可以分组,在课堂上玩成语接龙或词语接龙(用自己学过的英语),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参与到比赛中,其他成员可以作为智囊团,为参赛的选手提出建议或适当的提醒。这样不仅可以缓和学习氛围,还有利于学生之间友谊的建立。
3.结语
高中是一个新的学习阶段,所以学生们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根据新的学习计划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高中学习与初中学习是有区别的,所以学生不能墨守成规,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对于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以后更好地学习英语。
作者:万小娇 单位:江西省宜春市第三中学
篇9
关键词:教育理想学前教育科学主义教育公平课程
教育活动是一种规律性的活动,有其外在和内在的主观追求,因而教育活动又是一种价值性的活动。因而,教育活动的展开,不仅要受制于客观现实,更是预设了人们观念性的“需要”或者是价值趋向。这种观念性的“需要”或是价值趋向充分表征为教育理想,它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必要动力。
一、什么是教育理想
(一)教育理想概念的界定
教育理想是“一定的主体,依据其价值现,在对教育现实否定性评价的基础上,以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趋向为依据,对教育活动的希望、追求和向往”。教育理想是支配教育生存和发展并体现教育发展规律及趋势的观念系统,包含着人们对教育的本质、教育的价值、教育的功能等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态度。首先,教育理想是教育对教育中的人与社会“未来现实”的美好设计与想象,它侧重于教育对社会或人的存在与发展呈现出什么样的意义、价值及作用,它制约着教育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教学方式的运用及教育组织管理的取向,它指明教育前进的方向。其次,教育理想是人们根据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自身的需要,通过想象而确立的教育的价值目标。它要以教育的客观规律为依据,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依据。第,教育理想是人们根据自己所赞同的教育价值而选择教育的结果,它体现的是教育的价值取向。所以,教育理想包含着教育的价值,它是在一定教育价值观基础上的教育的价值取向。
(二)教百理想的特征
第一,教育理想的超前性。作为对客观现实可能性的反映,理想当然是一种认识,但理想这种反映具有超前性,从而构成主体在实践努力的方向。教育理想亦是如此。教育理想是与教育现实相对应的概念,是对教育现实的反映,但是教育理想又不是对教育现实的简单摹写和反映,而是对教育现实的超前反映。作为人们的超前性认识,教育理想的对象不是教育的历史或现实,而是教育的未来,而人们对未来的建构总是要立足于现实。理想对现实的超越并不意味着与现实的隔绝,相反,其目的恰恰是立足于现实,并在此基础上去提升现实。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对教育理想的建构应注意摈弃不切实际的幻想的成分。
第二,教育理想的批判性。作为与教育现实相对应的概念,教育理想不仅是对教育现实的超前反映,而是对教育现实的批判性、反思性的反映,教育理想的构建本质上是一种对于教育现实的批判性的认识活动。其之所以如此,在于既有的教育现实不能满足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教育理想对教育现实的批判,不是形而上学式的全盘抛弃或否定,不是不负责任的,而是立足于发展着的社会需要而对于教育现实的一种积极性的批判和扬弃。它一方面对教育现实中假丑恶的东西加以贬抑和排斥,另一方面,对教育现实中真善美的东西加以确认和发扬。
第三,教育理想的导向性。教育理想包含着人们对教育未来的预测和预见,其预测和预见的目的是要以“未来”来规范和导向现实中教育活动的目的、内容、方式和途径。教育理想是人们对应然状态的价值追求,这种“应然”超越于人、社会及教育自身的现实状况的制约,比“现有”形态更规范、更合理、更完善,因而往往会成为人们进一步活动的取向,具有鲜明的指向性。
教育理想作为支配教育生存和发展并体现教育规律的观念系统,体现了每一时代人们对教育应然的价值追求,它可以引导教育实践向合目的合规律的方向发展,有利于改变不合理的教育现实,使教育不断地趋向于真、善、美。
二、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科学主义取向的学前教育研究
科学主义取向的学前教育研究是以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为其主要基础的。在教育史上,从赫尔巴特、第斯多惠、乌申斯基到实验教育学创始人拉伊和梅伊曼等等,都把心理学看成是建立科学教育学的重要基础。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的教育研究界风行教育实验和心理测验,教育学日渐成为心理学的应用或应用的科学,而学前教育学则成为了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应用或应用的科学。
“科学主义”取向的研究者强调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定量研究,极力把人的主观价值观排除在研究之外,也不太考虑历史因素。在人的主观性、历史文化背景等因素都被排除在研究之外后,从事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者也开始了对科学规律和标准的追寻,他们相信:全世界儿童的发展是有共同规律的,可以运用定量研究方法找这种科学的儿童发展规律,并把这种规律制定成可以操作的标准,推广到全世界,让所有的学前教育机构都按照这种科学的标准去实施学前教育。于是,丰富的学前教育实践被公式化的教育教学原理、通则和规律控制,教学过程似乎可以由这些固定的信条和不变的法则来决定,而真正的学前教育实践本身的情况到底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教育实践必须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标准去实行。
(二)学前教育的民营化改革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
在学前教育领域引入社会民间资本,推进学前教育的“民营化”,这在我国许多地方已形成一种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私立幼儿园纷纷出现,一些公立幼儿园也在一夜之间转制为私立幼儿园、贵族幼儿园。有些地方也出台专门文件,要求大力发展民办学前教育,要求当地的民办学前教育到2010年占90%以上。民营资本进入学前教育,一个比较重要的目的就在于营利,实现利润最大化,这必然侵蚀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所以,广泛推行民营化之后,学前教育领域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格局:资本实力雄厚、教学条件好的幼儿园不用担心生源,各项收费会进一步水涨船高,而那些缺乏强劲资本做后盾的小型幼儿园为了获得生存空间,必定要进一步降低办学的软硬件条件,以期通过低收费吸引到生源。这样一来,当前已经一定程度存在的富人家的孩子上好幼儿园、穷人家的孩子上差幼儿园的分化现象必然会进一步加剧教育的不公平。
(三)不正确的幼儿园课程评价
评价是对课程成效的宣判,但是幼儿同课程评价对幼儿园老师来讲很难操作和实施。例如,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强调幼儿发展,将幼儿发展水平作为评价幼儿同工作的重要指标,要求通过幼儿园教育达成幼儿认知、情绪、人格等方面的发展指标。而幼儿的发展并不全然归因于教育,更不全然归因于幼儿园教育。又如,将幼儿园有没有编制园本课程作为评定幼儿园是否达标或能否上等级的指标,要求所有幼儿闶都必须编制自己的课程。殊不知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他们同然可以对专家编制的课程作出调整和取舍,甚至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但是他们无需人人去编制课程。幼儿园也无需园园去创造与别的幼儿园不一样的课程。因此不难发现,这种幼儿园课程评价制度实际上是以客观“证明”幼儿园课程在多大程度上合乎所谓的标准为价值取向的。评价的目的在于获得“证明”结果,评价者和被评价者最为关注的也是证明结果。在这种“证明”过程中,教师是完全被动的,不管评价者的评价是否合理,他们只能迎合和接受,这实际上给园长和教师带来了额外的负担。
三、教育理想在学前教育阶段的实现
首先,科学主义把自然科学的一般有限原则加以不适当地推广和转换,将自然科学的观念、方法不加限制地外推搬用并用以规范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是不合适的。学前教育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新矛盾并非科学主义的研究能够解决的,学前教育迫切需要的是从学前教育现场问题出发的生态研究。学前教育的变革者也不应始终坚持以“理想化”的状态为标准,强行规范和改造“不理想”的状态的幼儿园及课程。
其次,学前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对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进一步突出学前教育的公共性和公益性,逐渐加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提高幼儿人园率,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必然方向。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的公平性要得到实现与强化,最关键的还在于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扩建、多建公办幼儿园,平衡各幼儿园间的师资与设施配置。同时,幼儿园收费标准的制订应与公众普遍收入相适应的程度,能让大多数孩子进入条件相差不大而又能保证教育质量且收费相对低廉的公办幼儿园,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学前教育领域的教育公平。
篇10
关键词:大众化;高职教育;二元制模式;一体化模式;多样化模式
一、对高职教育发展模式的分析
出于对高等教育学术性与职业性的取舍,在发达国家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出现了三种主要的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模式,即一体化模式、多样化模式和二元制模式。
(一)二元制模式
二元制模式是指学术性高校与职业性高校共同存在,彼此保留各自的独立性,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两类学校的特长,使高等教育既能发挥传统大学的学术性功能,又能发挥新型大学的职业性功能。
英国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二元制模式的典范。20世纪40年代后,由于受二战中各类高级科技人才发挥重要作用的启发,也出于对战争破坏造成科技人才严重不足的关注,英国政府将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科技教育上,以扭转战前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生比例过大的不合理的专业和学科结构。到了50年代,政府大力发展高等技术教育的政策取得了较大成绩,培养了大量高级科技人才,但是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仍不相适应。60年代出台的(罗宾斯报告》,将大学要注重在一般劳动部门中传授工作所需技能的教学,列为英国高等教育的首要目的。
1966年公布了《多科技术学院和其他学院计划》白皮书,英国高等教育的双重制自此建立。政府在白皮书中鼓励高等教育开设职业性课程,这种课程正是英国大学长期以来所忽略和不愿承担的。1969~ 1973年,英国通过合并原有技术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组建了30多所多科技术学院。1987年发表的《高等教育:迎接挑战》白皮书,十分强调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的重要功能,指出满足经济需要虽不是高等教育的惟一目的,而且单是高等教育也无法满足国家的经济需要,但为了整个国家的利益,为了高等教育机构自身的利益,高等教育机构必须日益着眼于国家的经济需求。
此外,欧洲大陆许多国家高等教育目前的主要趋势也在扩张和大众化。一些国家学生人数在大量增加,如奥地利的学生数在1980~1995年几乎增加了一倍。许多国家如法国和荷兰,都有一种普通的和职业的双轨教育制度,使得不同类型的学校能够满足具有不同期望的学生的要求。在那些没有这种制度的国家,如奥地利和瑞士,政府和教育部门也已经引入或正在计划实行形式多样的高等教育制度,从而满足将要上大学的学生的兴趣和愿望。瑞士正着手把高等职业学校引入它的高等教育制度之中。①
(二)一体化模式
一体化模式是指各类高等学校完全综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型的组织机构,它是同一机构内的分化,目的是加强大学的研究功能与非大学机构职业性功能之间的联系;尽可能增加不同课程学习之间的转移与衔接;加大非大学机构的研究力度;更好地利用高等教育资源,提高非大学机构学习的吸引力。②
以德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在一体化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与其他许多国家一样,关于高等教育结构改革的讨论在联邦德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从未停止过。一度有人主张以美国为样板建立一种包含众多不同层次高校的多样化模式,但一段时期,以总合高等学校为目标的一体化模式占了上风。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在迈向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曾提出三种高教结构的改革模式。当时,主张建立综合高等学校的人认为,仅仅通过降低水平(如大学中设立短期课程、建立高等专科学校等)的途径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不够理想的。对一些希望继续升入高教机构学习的青年来说,也难以让人接受。因为历史上德国的高等教育总是与学术相联系的,入学术与职业两种截然分割的不同类型机构,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身份和地位的差异。人们期待高等教育系统产生一个性质上的变化,这就是综合高等学校。
建立综合高等学校的目的很多,其突出的一个目的,是在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之间建立进一步的联系或实行一体化。1971年联邦德国在卡塞尔建立了第一所综合高等学校,到7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共建立了11所该类学校,其招生人数也有所增加,1971年招生2900人,1978年招生6万多人,占学生数的 6.5%强。③综合高等学校是德国高等教育史上一次历史性的尝试,它与高等专科学校一起打破了“洪堡”传统的大学教育的局面,扩大了入学机会,促进了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平等性。
(三)多样化模式
多样化模式是指通过创造多样化的入学途径,使学生进入不同的高等教育机构,它是机构之间的分化,目的是为学习能力、动机、兴趣等方面各不相同的学生提供与之相应的教育环境,它重视的是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育而不是设法消除差异。
美国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多样化模式的典型代表。美国的高等学校可以分成六种类型:授予博士学位的学校、综合性大学与学院、文理学院、两年制学校、专门学院、非传统教育学校。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高教结构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社区学院和州立大学。
以州立大学为主的公立高等教育体系,事实上为开放的中等教育系统输送出的大量希望升学者提供了无条件而且是无偿的实用性高等教育的机会。正因为它的存在,才使美国的高等教育能够先于其他国家进入大众化阶段,进而过渡到普及化阶段。近一二十年里,美国呈现出以服务和信息为基础的经济发展趋势,职业性专业(商科、工科、健康和教育等)学士学位的人数比例从1971年的50.1%增加到1993年的59.1%,表明对高等教育的多数需求是和职业相联系着的。④
二、对高职发展模式的争论
(一)关于一体化模式的争论
主张在同一机构内根据不同需求实施不同性质的教育的人认为,一体化模式能在一个机构中把具有不同目标和教育背景的学生集中在一起,提供最终能获得不同学位的课程,从而实现同一机构内的分化,以减少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实行一体化模式的国家以德国为典型,同时在瑞典和美国也有部分尝试,只是其实行的范围和重点不同而已。20世纪60年代末,德国试图以综合高等学校的形式重建高等教育,把以前各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合并或联合在一起,把各种具有不同教育背景的学生集中在一起,在共同的起跑线上学习。其最大的特点是试图缩短学习期限,在一个共同学习阶段之后,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行分化。虽然德国一体化改革计划没有完全实现,但它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美国一体化改革突出表现在纽约市立大学的开放入学政策,特点是百分之百入学,以解决入学平等问题。1975年,由于经济形势影响,美国政府不得不对它进行修正,因此也没有完全实现当初的目标。瑞典一体化改革主要反映在入学制度上,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瑞典对25岁以上具有5年工作经验的成人放宽入学要求,到70年代后把工作经验年限减少到4年。与其他两国相比,瑞典的特点是某些学科的一体化。
一体化模式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达到,提供一体化模式的主要理由:一是减少机构间的质量等级差距。一体化模式倡议者认为,年复一年建立起来的多样化结构有导致“纵向结构”和把各种教育途径分割开来的倾向,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集中在低一级的机构,并被剥夺了进入更有吸引力的,教育部门的机会。在联邦德国,因为许多州采取了一体化模式,所以在统一的高校机构内部,一般不太可能超出机构上横向分工的范围而出现纵向的等级差别。二是一体化模式能特别有效地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能加强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三是有利于科学文化与技术文化的融合,把以前相互割裂的学术教育思想与职业教育思想结合起来。四是有利于学生转学,使前一教育阶段成绩不佳但有才能的学生在第三级教育中得到在施展才能的机会。
(二)关于多样化模式的争论
有些国家主张建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机构来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即认为采取多样化模式是最合适的解决方案。20世纪70年代,多样化制度的概念变得非常流行,以致一种相应的高等教育制度的多样化结构在许多西方工业化国家被认为理所当然。对“多样化”这一术语,有人认为是通过创造多样化的入学途径,使学生进入不同的高等教育机构,即多样化就是“分化”(differentiation);有人则认为多样化包含了不同类型和层次的课程计划和教育机构,即多样化就是“共存”(co-existence)。
转贴于
有人一谈到多样化模式,就把美国的高等教育制度看成其原型。实际上,国际上流行的多样化这一术语,并没有涵盖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的所有特征。例如,在许多实行多样化改革的工业化国家,并没有照搬美国的模式,在他们的高等教育制度中没有出现研究生教育这一层次;多样化模式的提倡者也许赞成私立高等教育的形式,但这种形式并不是美国式的,在美国,有特权的大学大多是私立的。欧洲的许多多样化模式的提倡者在头脑中对教育能力与层次差异的设想,比美国现实中的要小很多。显然,多样化的模式并未囊括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的所有特征。⑤
在提倡多样化模式的学者中,马丁·特罗和伯顿·克拉克(Burton R.Clark)的观点值得关注。马丁·特罗认为,高等教育模式变革的主要动力是进入高等教育的学生比例。如果适龄人口的入学率超过 15%,高等教育系统的特征就会发生不可避免的变化。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上就会出现“精英高等教育”和“大众高等教育”共存的局面。如果超过50%,则高等教育必将进一步分层,出现“普及高等教育”。这样,一方面,在学习能力、动机及今后的职业上,新型学生与传统学生不同,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能提供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如果这批新型学生被安置到一些另外划分的部门,则精英部门就能更适当地发挥其传统功能。同时,从政府层面来看,如果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控制降低或受到限制,市场经济发挥更大作用的话,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制度更容易形成。
伯顿·克拉克也把高等教育的扩张看成多样化模式形成的一个主要动力。他认为,由于大发展带来的高等教育系统职能的复杂性,可以通过组织结构差异的方式得到适当的解决。他还着重强调,第一,某种结构的组成部分,即大量部门、层次、机构类型和森严的机构等级等要素更可能推动高等教育的多样化。第二,高等教育的多元办学更能有力地促进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他反对政府过多干涉,提倡市场力量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⑥
(三)关于二元制模式的争论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主张采取二元制模式的国家也不少。英国是首先将“大学”以外的多种高等教育机构统合为被称之为技术学院的新型学校,把它作为大众化的接受机构,即导入“二元制度”。在德国,关于高等教育结构改革的讨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也从未停止过。虽然一度主张以一体化的总合高等学校为德国高等教育的模式,一度也有人主张以美国为样板建立一种包含众多不同层次高校的多样化模式。但是,截至20世纪80年代,在联邦德国形成的是一种“双类型结构”,即在传统的并增添了不少新校的大学类型之外,又出现了高等专科学校这样一种新的高校类型。⑦这两种高校类型在入学条件、学制、培养方向及学生的资格水平、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的比例诸方面都存在差别,两者各有其比较明确的任务范围,也有明显的声望差别。但与其他许多发达国家不同,在联邦德国的两种高校类型内部,一般不太可能超出机构上横向分工的范围而出现纵向的等级差别。
在英国,虽然多科技术学院至少在达到大众化高等教育目的和社会工程目标方面取得了成功,但传统大学深厚的影响、高等教育结构森严的等级、社会公众的“英才教育情结”导致实施职业教育的“新大学”(多科技术学院)屡屡产生,又屡屡被同化。新大学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也逐步转向了传统教学计划,以寻求大学学术地位。20世纪60年代根据《罗宾斯报告》成立的新大学,更多的是力图融入原有的大学体系之中或充其量进行局部的完善,而非对大学加以重新定义。鉴于此,政府于1966年公布了《多科技术学院和其他学院计划》白皮书,英国高等教育的双重制自此开始建立。1969~1973年,英国通过合并原有的技术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组建了30多所多科技术学院。
但是,1991年发表的《高等教育:一个新的框架》白皮书取消了已经实施20多年、被看作英国高等教育特色之一的高等教育双重制。其主要理由是,多科技术学院等学院在性质、学术水准和办学形式等方面与大学已没有什么区别,但在声望上却由于名称等原因限制了发展,学生及家长在申请高等教育名额时,把它们作为次于大学的第二选择。另外,在教育资源分配上也有所不公。只有取消双重制,使多科技术学院等院校获得与大学同等的地位,才有利于相互间展开合理竞争。因此,政府建议废除双重制,建立一个单一的高等教育框架。
三、高职发展模式的选择
高职发展模式的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同时要注意保持各种类型机构自己的特色。如20世纪70年代,多样化模式变得如此流行,以致一种相应地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制度的多样化结构在许多西方工业化国家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早期,大部分工业化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并没有大幅度地朝着多样化模式迈进。这种争论中的流行性和其对现实的影响的不一致性,不仅使许多美国专家感到惊奇(因为他们认为在高等教育扩充期间,美国高等教育的某些特征很有可能会在其他国家出现),而且也使其他一些国家的专家感到惊奇。
一体化模式虽曾在一些国家风行一时,但这种模式只在少数几个国家得以实施。如果说一体化模式的主要目的是试图为社会低层人士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的话,那么这个目的并没有完全达到。70年代中期以后,这个模式已不那么受人欢迎。有的学者认为,即使现有的一体化模式将继续存在,它也不过是高等教育制度史上的一个脚注而已。⑧
在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既定目标,目前高等教育已基本步入大众化轨道。那么,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实施机构问题是不是就已经解决得很好了呢?笔者不敢认同。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可以说还处在起步阶段,各方面条件还很不成熟。1999年高校首次扩招时计划增招的58万高校新生,除10万名拨给成人高校、少量拨给普通高校外,大部分进入相
当于大专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领域。问题在于高职招生指标的分配,绝大部分委托给全日制普通高校培养,只有少量分给经评审认可的数十所“三改一补”的高职院校。全日制普通高校为了承担这一“临时”任务,匆忙成立附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而办学积极性很高并有一定的举办职业教育经验的新高职院校,则苦于生源不足而展开“生源大战”。如此分配方案,作为准备不足而采取的被动的临时措施可以理解,但如果在指导思想上认为全日制普通高校质量信得过,而担心“三改一补”的高职院校质量低,则有悖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
从传统精英教育的质量观上看,普通高校尤其是本科院校培养“高职”大学生,学术质量有保证;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量观看,普通高等学校培养“高职”大学生,则是“扬短避长”,未必比按照职业教育模式建立起来,并积累了一定经验的独立的高等职业院校,能更好地培养出符合高职培养目标的职业型人才。一般来说,普通高校师资的理论水平高,但动手能力差;学科知识丰富而职业知识贫乏;很难要求他们成为“双师型”的教师与实习指导者。普通高校尽管有较好的仪器设备,但符合职业技术培训的校内实习场所和校外实习基地往往不足。加之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既办成人教育学院,又办高职学院,领导力量;师资力量分散,为了不至于过分影响原来的学术水平,只能将较弱的师资分流到这些附属机构中去。更为重要的是,传统的精英教育质量观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转变过来的,以培育学术气氛为主的校园文化环境也不利于学生向实用性的职业技术方面发展。这样,很可能把“新高职”当作“老大专”来办,成为本科教育的“压缩型”,缺乏特点,没有优势,在人才市场竞争上处于劣势。
相反,不少办学已有成绩的职业技术院校、成人高等学校、民办高等学校,它们办职业技术教育较有经验,有的已有一批专、兼职的“双师型”师资,设备与实习场所(包括校内外)也比较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同时,全国3000多所中专、800多所职业高中,其中不乏师资力量雄厚、设备与实习场所充足、办学成绩卓著、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经验丰富的重点学校,提升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或开办高职班,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量观看,更能培养适应经济与社会多方面需要的“适销对路”的职业技术人才。
由此可见,在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完全依靠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是行不通的,即一体化模式不适合于我国高职的发展。而单靠高等职业院校实施高职教育也不现实,即二元制的模式也不能较好地培养符合规格的职业与技术人才。我们应该走多样化模式的道路,即依靠各种高等院校共同实施高职教育。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也指出,要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并规定“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要逐步统一规范为‘XX职业技术学院’”。一方面,我国已形成了多样化的高职教育的办学局面;另一方面,已有的高职院校已形成了办学规模,而且具有自己独特的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办学经验和特色。
[注 释]
①⑤⑥Ulrich Teichler(1988).Changing Patterns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the Experience of Three Decades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m Ltd.;39,54,51~53.
②斯波思著,张随刚译.欧洲高等教育制度的现存问题与未来的选择[J].国际高等教育研究,2000(1).
③⑧徐小洲.当代欧美高教结构改革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13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