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教育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27 16:44: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园安全教育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校园安全教育制度

篇1

县直各学校、各中心校,民办学校:

为迎接第22个“世界读书日”(4月23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在全县中小学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不断提升学生思想素质和文化素养,打造书香校园,根据县委宣传部《第三届“全民阅读·书香xx”读书季活动方案》要求,县教育局决定开展2017年全县中小学“书香溢校园,知识伴我行”读书季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整合校内外资源,引导中小学生阅读优秀经典书籍,培养良好读书习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建设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书香校园,以读书活动提升校园文化品质,让好书滋润心灵,让读书陪伴成长。

二、活动主题

书香溢校园,知识伴我行。

三、活动时间

2017年4—6月。

四、活动对象

全县中小学师生。

五、活动内容

(一)优化校园书香环境。各校要加强学校图书室和阅览室建设,要以注重实效、突出实用、惠及师生为目的,高标准、严要求,加强中小学图书的科学管理和规范使用,切实发挥图书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中小学生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要对照标准,进行图书配备,做到品种多样、结构合理、内容丰富。要根据学生规模和图书的实际使用状况,及时增新剔旧,补缺添漏,以满足学生的阅读要求。中小学图书室、阅览室全天候向师生开放,方便师生随时借阅,自由阅读。此外,各校要结合实际在校园建设读书吧,在教室或走廊等处建立开放式图书架、图书角或图书柜,方便学生阅读,用好句、好诗、好词、好文营造校园浓郁书香氛围。

(二)开展丰富多样的读书教育活动。在学生中大力倡导“多读书、乐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理念,分年级向学生推荐好书,指导学生科学制定读书计划,引导学生学国学、读美文、诵经典、提素质,让读书成为学生每天的生活爱好。结合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朗朗书声”经典文章早读会、“读书有益”好书共享、读书大赛、课本剧表演等多种形式的校园阅读活动。同时,利用校园内的围墙、走廊、宣传栏、广播,开展经典短文、好词好句时时读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组织开展“与大师面对面”“作家进校园”等活动。4月21日至22日,我县将举办著名哲学家、作家周国平“阅读与人生”专题讲座暨第三届“全民阅读书香xx”读书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届时将安排部分教师与学生参加,具体活动方案另行通知。各学校也可邀请本土或域外作家、名人等深入中小学校,开办阅读讲座、畅谈读书心得、举行互动交流、分享写作趣事、传授写作技巧,以作家的读书与成长经历启迪师生,激发学生读书和写作兴趣。

六、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读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和精神成长的重要载体。“让读书成为习惯”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要求,对深化中国梦教育、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校要高度重视、周密安排,推动本次读书季活动扎实开展。

(二)大力宣传。各校要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校园网、校报校刊、宣传橱窗、电子显示屏、国旗下讲话等宣传载体与渠道,对全体师生、家长进行读书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和书香校园文化,建设充盈书香气息的特色学校。

篇2

关键词:中小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途径

文化是人类活动的成果,同时又是人自觉地接受文化并通过文化的哺育形成思维、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不仅是提升全体师生安全文明素养的有效手段,更是创建和谐、平安校园的基础,这是时代赋予学校的责任,也是学校持续发展的要求。然而,由于人们对校园安全文化内涵认识的不足、安全文化评价体系的缺乏等原因,导致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存在着“重制度轻落实、重个别轻整体、重形式轻教育”等问题。因此,正确认识中小学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思考和构建校园安全文化的策略,是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及其功能

校园安全文化源于“安全文化”概念,也从属于“安全文化”与“校园文化”范畴。安全文化概念最早是由国际核安全咨询组于1986年针对核电站的安全问题而提出的[1]。1991年国际原子能组织在《安全文化》报告中指出,“安全文化是指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1993年国际核设施安全顾问委员会指出,“安全文化是决定组织的安全与健康管理承诺、风格和效率的那些个体或组织的价值观、态度、认知、胜任力以及行为模式的产物。”[2]在我国习惯上把“安全文化”理解为“在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为维护安全而创造的各类物态产品及形成的意识形态的总和。”[3]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安全是指个体或系统不受侵害和破坏。由此,“校园安全文化”可简单理解为: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所创造和形成的使师生个体或学校免受侵害和破坏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

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屡见不鲜,从踩踏、火灾、自杀、校园暴力事故到交通、溺水、饮食中毒等意外伤害事件的不断发生,涉及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 20 种之多,危险时时在演绎,安全需要从“文化”抓起。因此,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与研究已成为当前热点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学者对校园安全文化的含义理解不同。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重视安全管理制度。如“校园安全文化是指将学校安全理念和安全价值观表现在决策和管理者的态度及行为中,落实在学校的管理制度中。”[4]二是重视安全素养与环境。如“校园安全文化是在长期办学、育人、发展实践中,为保障师生员工的安全,建立完善和谐的安全环境,并使全体师生员工形成良好的安全价值观、态度和素质,从而积累的具有高校特色的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5]三是重视安全群体氛围。如“校园安全文化是指由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以学校安全理念和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观念文化,把行为文化、管理文化和物态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6]

不管人们对校园安全文化概念如何界定,但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只有一个,即“保护好学校和师生员工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创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文化是人们在文明进程中不断习得和积累的并为自身所默认且潜在地主导人的思想、行为以及习惯等一系列知识、经验、感受等的总和。[7]把安全引入到校园文化之中,就是学校要倡导安全的精神、理念与行为等。因此,我们理解“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时,应考虑以下方面:一是以平安取胜。所谓“平安取胜”就是指学校通过提供各种优质的服务和环境等途径来达到平安、文明的校园形象。如一些学校提出“一切为了师生的安全”等信条就是以平安取胜之举。二是以群体参与。所谓“群体参与”是指校园安全文化要被全体师生所认同与参与,包括高质量的安全教育、执行严格的安全规范以及应急自救技能等。换句话说,就是校园安全文化必须在全校内、全方面地导入,使全体师生具有安全意识与安全行为。三是以系统构建。校园安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包括物态文化,还应包括管理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安全物态文化是指安全防范的装备和设施等;安全管理文化是指安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管理规章制度等;安全行为文化是指安全思维、安全操作、安全指挥和应急自救技能等;安全精神文化指有关安全的知识、观念、意识、价值等。

联合国教科文指出:“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实现发展的摇篮。”[8]安全文化是安全系统有效性的决定因素,个体对组织安全文化的感受支配着其安全行为,校园安全文化决定着安全系统要素是否有效地作用。因此,全体师生安全文化的观念和行为的形成以及有效实践校园安全文化策略,应该创建和拥有一种安全型的校园文化。校园安全文化作为集体价值和行为准则的集合体,具有以下功能:

(1)导向与育人功能。校园安全文化是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能引导全体师生主动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动,并获得安全知识,形成安全思想、安全心理、安全情感和安全规范行为等安全文化素养。

(2)约束与保障功能。校园安全文化为全体师生提供了一套安全判断标准和行为规范,规定了做哪些是安全的,做哪些是不安全的,一旦有违背校园安全文化的言行,就会受到群体的舆论压力,促进其修正,从而保障校园的财产、生命和师生的生命素养提高。

(3)规范与创新功能。校园安全文化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师生员工的教育过程。当安全观念、安全伦理道德在师生员工的思想上扎根后, 师生员工就会积极主动地了解掌握安全科技知识, 就会自觉地按学校安全管理的要求去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并能够孕育出新的安全思想、新的安全技术和新的安全操作方式。

二、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中小学生是弱势群体,容易受到伤害,也最受家长的关心。有关调查表明,中小学生每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都在 1 万人以上,即平均每天约 40 多名学生因各类事故死亡,相当于一个教学班的人数。[9]导致中小学生伤亡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切实建设好校园安全文化,做好师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人身和财产安全,也关系到学校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更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全稳定。目前,学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但总体上看,我国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仍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

1.注重安全制度建设轻具体落实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等各级政府部门近几年先后出台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等一系列学校安全工作政策法规。各地教育系统结合各基层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学校内部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但是在具体的工作实践当中,各地并没有将这些制度落实到位。年度安全考核中,也并非以预先制定的制度为依据,而是看实际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只要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一定的比例,就会导致一票否决。

以某市教育局为例,在各校原有安全制度的基础上,组织力量重新修订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学校安全工作岗位职责制度》等二十五项安全工作制度,涉及门卫、消防、食堂、接送车、卫生保健、环境、宿舍等多个方面。每年年初,教育局都会与各校校长签订当年度的《安全责任状》。各校为了表示对安全工作的重视,也制定了许多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但在实际工作中,各校却将这些制度搁在一旁,重视只是口头上与纸面上的意识。考核时,教育局也只盯着非正常死亡数,只要这一指标没有问题,考核肯定顺利通过,甚至可能为优秀。

2.注重个别文化建设轻系统构建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具广泛性、层次性和系统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架构在精神、物质和行为等相统一的基础上。具体包括安全硬件设施、安全制度、安全组织机构保障、安全文化活动、安全校园网络、心理安全辅导、校园安全精神、安全信念、安全价值取向等。然而,由于校园安全文化内涵缺乏统一认识、评价机制缺乏,导致许多学校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上重视“个别文化”建设。如有的学校重制度的文本建设,却缺乏安全责任系统与齐管共抓的体系;有的学校重视硬件环境、饮食卫生、体育活动、交通安全等显性安全文化活动,却缺乏心理健康、黄色读物、网络管理等隐性安全隐患的排查与预防;有的学校重视突击性的消防演练等活动,却缺乏必要的日常宣传与渗透。绝大多数学校缺乏完整的目标体系及课程体系。完整的目标体系应该包括培养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素养,学校安全保障与服务场所、设施、器物等物态载体,以及健全与之相应的规章制度和预警机制等内容。完整的安全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应包括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和师资的配备、学分设定、课时安排等方面。

3.注重理论知识讲解轻安全技能培养

学校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安全行为习惯与安全操作能力。然而,“重管理轻教育、重理论轻操作”的学校安全工作的弊病长期存在,影响了学生安全素养的整体提高。许多学校为了加强安全教育,往往存在随机化现象,有的突出检查管理一下;有的强化手机管理、器械管理;有的搞几次安全讲座或消防安全演练以加强安全知识与技能教育。许多安全常识、安全理论学习及安全测验只停留在纸面上,而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应急自救技能、安全操作技能和生活技能的培养却不关心。安全教育活动缺乏系统的计划和周密的安排,从而导致安全意识难以在师生们心中真正树立起来,往往是活动中知道安全重要,过后却抛在脑后。安全工作这根弦时紧时松,难以成为师生们的自觉行动,成为学校安全的一个隐患。

三、加强学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途径

校园安全是校园各项工作的基础,是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最基本的保障。一位安全管理专家指出:“短期安全靠运气,中期安全靠管理,长期安全靠文化。”[10]这深刻揭示了安全工作只有上升到文化层面,才是抓住了校园安全建设的根本和实策。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1.“树理念、重关怀”是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提

安全理念是安全文化的核心,它来源于安全工作实践,又指引着安全工作实践。树立“以人为本”及“依法治校”的理念,体现学校安全文化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明确校园安全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学校发展建设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全体师生服务。一是要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观,即在教学组织过程中,要把安全作为考虑一切工作的前提,采取防护、减弱等对策以消除危险因素;二是要培育“安全创造效益、安全促进和谐”的价值观,即安全文化营造与和谐、文明校园联系起来,形成良好的社会形象;三是建立“以人为本、依法管理、全员参与”的方法观,即中小学要把财产安全、人身安全、心理安全教育贯穿到教书育人和培育良好的校风工作之中,并按照相关安全法律、法规、规章等来健全学校自身的安全责任体系和制度体系,以保证人人遵章守法、人人做好自我安全防护;四是树立“安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认识观,从制度、行为、物质、精神等层面整体构建校园安全文化体系,做到时刻警惕、全面推进。

2.“强执行、造氛围”是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保证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是达到全体师生自主管理、自觉进入安全活动状态,包括安全操作、人际和谐、遵章守纪、自救技能等。事实上,校园安全制度、责任体系等表层的安全文化,都是靠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责任心和工作态度等内在品质去实施的。倘若没有这种品质,再好的制度和规范,实际上都是一纸空文。因此,让每个师生“了解与认同”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与实质、“参与与执行”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要求和安全教育,这是学校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因此,学校要建立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健全学校安全管理组织,定期分析校园及周边安全情况,表扬与激励在安全工作中表现出色的人员,力求在全校范围内做到“认识到位、管理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人”的局面。同时,要通过安全警示、安全宣传及日常渗透等途径加强安全文化氛围的营造。安全警示可包括严令禁止式、严正警告式、严肃要求式和温馨提示式等方式来提醒师生的安全意识的树立。安全宣传可通过主题班会、学生聚会、校园广播、校园网、橱窗板报、专题宣传、影视播放、征文比赛、专项测试、知识竞赛、图片展览、专题讲座、课堂渗透等形式,让师生在日常活动中获得安全知识、感受安全文化、提高安全素质。

3.“健制度、建机制”是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点

安全文化的推行,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安全管理和完美的安全技术措施基础之上。要建立有效的校园安全管理体制,包括健全管理组织体系、责任评价体系、规章制度体系、应急处置体系等。管理组织体系包括校园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校护卫队、安全岗等;责任评价体系包括学校层面与年级层面、教研组层面与班主任层面等安全责任体系;制度体系包括安全治安管理相关制度,校内外集体活动的组织管理制度,外来人员入校管理制度,安全和法制教育制度,值班值日制度,以及与人防、消防、交通等行政职能部门的联系制度。同时,为确保安全防线、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应建议相应的安全管理机制,主要包括检查督导机制、队伍建设机制、创新发展机制、奖惩激励机制等。

4.“抓课程、重教育”是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保障

篇3

关键词: 安全文化; 作用; 现状; 对策

校园安全文化是高等院校在校园安全管理实践中,经过长期积淀,不断总结完善形成的为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同的并与学校文化有机融合的安全价值观、安全理念和行为准则,其基本要素包括安全价值取向、安全行为方式、安全伦理道德、安全管理管理理论与方法,以及校园安全规章制度等。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从更深的层次上用文化的感召力来影响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态度、情感和行为,帮助他们树立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安全价值观和生活理念,提高校园安全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并最终使其的行为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自发走向自觉。

一、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概念及内涵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是物质与意识的综合体现,是人类在社会历史中又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的本质属性就是非强制性的影响力。

基于文化的非强制性的影响力深远而长久,建设校园安全文化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就更加值得我们深思。因为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不但可以使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活动得到强有力的约束和支持,还可以是的大学生群体在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的熏陶下,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伦理道德,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首先,物质是基础。如安全装置、防护器材、报警系统、安保警力等,特别是伴随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校园的网络安全防护在最近几年显得格外重要,越来越为各高校所重视。作为校园安全文化的基础,物质基础的建设与投入直接体现着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安全理念、安全意识、安全氛围及安全管理程度。

其次,制度是保障。切实有效的制度建设和严格规范的管理可以对师生员工的行为产生准则性、约束性影响,是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保障。其中包括校园安全责任制度、教育制度、检查制度等,涉及到教学、生活、饮食、网络等多个方面。

最后,精神是灵魂。在长期的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逐步树立起的安全价值观念是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灵魂。它代表了校园安全文化的思想、意识,并最终指导师生员工的行为,是衡量高校是否形成自己的校园安全文化的根本和核心。

物质文化是表面层,制度文化是一个中间层,精神文化是深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物质层承载了精神层和制度层,是校园安全文化的基础和外在;制度层是物质层和精神层的规范和约束,是建设校园安全文化的支柱;精神层是物质层和制度层的核心和灵魂,是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灵魂。

二、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现状

首先,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但是对文化建设缺乏深入研究。虽然高校对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有了新的认识,但是很多院校只注重物质基础的投入,在文化建设上却重视不够。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仍然停留在感性的层面,还没有上升到理性的水平。

其次,安全文化教育不足,学生法律意识不强。近几年,校园内安全事故不断,盗窃、打架、投毒、网络欺诈等各类事件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这突显了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关于学生安全教育的安排的不足,导致学生法律意识不强、法律观念淡漠,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再次,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及家庭教育的缺乏,主要体现在只重视学业教育,轻视甚至忽视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诚信、法制教育,造成高校学生安全文化意识缺乏的先天不足。

最后,教育管理缺乏创新,吸引力不足。虽然各高校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但是传统的课题、书本、会议等模式的教育方式缺乏创新,难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从而使得安全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对策

第一,加强硬件保障,注重基础建设。加强物质建设是校园安全文化的坚实基础,没有完备的物质保障就不能有效的抵御风险,在突发事件面前也无法及时应对,因此,高校一定要确保安全的硬件设施和硬件环境,为校园安全建设提供保障。

第二,深化制度建设,加强安全管理。首先要落实建立健全校园安全制度,人负起责。其次要加强安全管理,警钟长鸣。制度的设计和管理的实施既要适合学校的发展,也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吸引广大师生员工自觉加入到校园安全管理中来。

第三,挖掘安全文化精神,扩大精神感召力。校园安全文化的最高境界在于形成强大的精神感召力,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需要时间的积累、氛围的沉淀。学校要善于凝练适合自身特色的安全文化,不断宣传、引导、沉淀,最终形成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校园安全文化。

篇4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安全工作;法制化

职校学生人身安全事故的特点

根据我们对赣州市某中等职业学校近年来发生的在校学生人身安全事故所做的调查发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人身安全事故有如下特点:第一,事故主要形式有故意伤害、交通事故、交友不慎被伤害、溺水等,其次是食物中毒、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事故、自然灾害等。第二,重大安全事故,如意外死亡事故,发生地点多在校外,发生时间是假期、实习阶段或学生请假离校期间,处于学校或家长监管难到位、对学生自律要求更高的情况下。

职校学生人身安全事故的成因

中职生人身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第一,学生自身安全意识差;第二,校外因素介入大;第三,学生纪律观念和法制意识差;第四,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存在不足之处,有待加强和完善;第五,家长未尽责,尤其在学生请假回家或假期在家期间家长对安全教育和监管未尽责;第六,学校周边环境复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到位,未能给学校提供文明、洁净、安全的育人环境,给学生安全留下了隐患。

从法制角度探讨职业学校

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防范对策

做好学生安全工作,是包括学生本人、学校、家庭、政府在内的全社会的责任。任何一方的疏忽失误,都将形成学生安全工作环节的断链,给学生安全埋下隐患,甚至造成实际损害。我们认为,要有效防范学生人身安全事故发生,必须将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法制化。

(一)通过法制、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法制、安全意识,为防范学生安全事故奠定基础

安全事故的发生大多是因为行为人(包括致害人和受害人,但主要是受害人)安全意识差。如因缺乏安全知识而认识不到危险或隐患的存在;有相关安全知识但思想麻痹而没有意识到危险或隐患;认识到隐患或危险但心存侥幸地认为事故不会发生;在事故发生前或发生过程中,因防范技能差而受伤害等。

学生自身特点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加强法制、安全教育中职生法制、安全意识淡薄,自我防范能力较弱。首先表现为学生法制、安全意识差。比如,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当自身合法权益受侵犯时,不知道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或者因不懂法而被社会不良分子利用,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或者纵容、包庇有违法犯罪行为的人;或者因为思想麻痹、疏于防范,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而使自己成为受害者;甚至部分学生因纪律、法制观念差故意以身试法。在我们的调查中,首先从学生不遵守交通规则、校内翻爬围墙、到不安全水域游泳、随意约见网友等行为可以发现,学生安全意识差。其次表现为学生自我防范能力差。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年龄基本在15~18周岁之间,处于未成年向成年的过渡时期,其生理、心理还不成熟,缺乏安全防范意识,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对于社会规范知之甚少。比如,依然有部分学生缺乏消防安全知识。调查发现,有2%的学生不知道正确的火警电话;有近10%的学生不知道楼内失火时应如何正确逃生。

学校应充分重视学生法制、安全教育学校领导层、教职工的法制、安全意识将直接影响学校的法制、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中职学生的法律知识可能较缺乏,但他们的法律意识不应该有大的差距。中职学生必须是具有良好法律意识的学生。他们大多数是未成年人,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处于“易变”期。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没有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就极易成为权益受侵的对象;同时,也容易由权益受侵者(受害人角色)转变成侵权者。青少年学生的安全教育主要来自学校。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该校学生认为自身现有安全知识、技能来自学校教育的占62%,说明学校对学生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安全技能的培养非常重要。学校应高度重视师生安全教育,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进行安全教育,力求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比如,可以采用黑板报、宣传栏(窗、牌)、播放影像作品、开展安全知识竞赛、举办专题讲座、利用校报或校园网宣传、召开主题班会、故事会、辩论赛等多种形式。安全教育的重点在于讲授安全基础知识和传授安全防护技能。应让师生尤其是学生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增长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实践证明,重视安全教育、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贯彻落实得好的学校,学生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较小。

家庭和社会应提高法制、安全意识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除学生自身原因之外,多是外界因素造成。以交通事故为例,2007年教育部的《2006年全国中小学安全形势分析报告》显示,交通事故导致受伤人数最多,约占全年受伤总人数的46%。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驾驶员违规驾驶。另外,拼装车、报废车、拖拉机和非法营运客车等存在安全隐患的交通工具也是事故原因之一。因此,仅靠学校、学生提高法制、安全意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全社会共同提高法制、安全意识,给学生提供安全的大环境,才能更好地防范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真正保障学生安全。家庭、社会、学校都应承担起提高法制、安全意识的责任。

(二)通过法制、安全教育和管理的制度化,强化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提高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实效

通过学校法制、安全教育和管理的制度化,强化学校在学生安全工作中的责任根据学生安全事故的特点和中等职业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法制、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建设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制定、健全和完善相关的安全教育、管理制度。中等职业学校应根据2004年国务院颁布的《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2002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不断完善安全教育制度、校园安全保卫制度、校园秩序管理规定、学生宿舍安全制度、防火制度、校舍及校内设施安全管理检修制度、实验室及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等。其次是明确安全责任、落实安全责任。学校应按照相关的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指导、监督、考核,落实责任人的相关责任,从高到低,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同时,学校应注意教、管结合,即在安全教育与管理过程中,学校要将教育与管理的职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保证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学校还应制定相应的规范、形成工作体系,使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日常化。

强化家庭在安全教育、管理方面的责任《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七条规定:“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的保护工作。”第十条规定了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由于过错,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的五种情形。另外,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监护人的职责主要是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教育和关心被监护人,约束被监护人的行为等。因此,家长在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中负有责任,是有法律依据的。家长应该明白自己对孩子安全教育、管理的责任,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认真履行自己对孩子的安全教育、管理义务。

强化社会在安全教育、管理方面的责任社会的责任主要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应在安全宣传、安全立法、安全监督、安全执法、安全服务等方面制度化。

(三)通过完善校园安全立法、争取社会支持和参加学校责任保险,为学生安全提供更多保障

完善校园安全立法,为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提供法律依据目前,我国校园安全法律法规处于相对缺位的状态,关于校园安全的规定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关于校园安全的法律规定散见于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中,还没有专门的、单行的校园安全法律法规。教育法等多部法律虽然涉及校园安全,但对校园安全方面的规定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部门法规、规章关于校园安全的规定政策性较强,但缺乏科学性和严密性;地方规范性文件多属于应急性规定,且往往出现部门立法的倾向。因此,往往在解决校园安全的问题上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因此,我国急需制定一部详尽、具体、针对性强、便于操作的“校园安全法”,以便更好地做好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保障学生安全。

完善社会保障,更好地保护学生权益,保障学生安全对于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应尽力去防范和控制,但很难完全避免。如果没有足够的社会保障、没有科学的风险转嫁机制,学校的正常教学、管理活动势必受到影响。有些学生伤害事故所引发的巨额赔偿甚至直接影响到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现实中,部分学生安全事故得不到及时妥善的处理,并非事故中相关人或部门的过错、责任不清晰,也不是学校拒绝承担责任,而是学校缺乏相应的赔偿能力。不管是公立学校还是民办学校,作为公益性机构,其经费来源都很有限。因此,对学生安全事故的赔偿进行必要的社会救济势在必行。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解决:第一,参加学校责任保险,转移学校风险。即通过参加学校责任保险,把由于学校过错(疏忽或过失)造成的学生人身损害,在法律上应由学校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转移到保险公司身上,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学校应动员和要求家长为学生投人身伤害保险,学校投事故责任险,形成学生投保、学校投保、社会风险基金保障的良性运作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考虑实行强制投保学校责任险,而保费由地方财政负担。以广东省深圳市为例,《深圳市学校安全管理条例》第50条规定:“政府举办的学校和经政府批准的民办学校或者合作举办的学校应当购买学生人身伤害校方责任险,经费由市、区财政承担。”第二,建立国家校园伤害赔偿基金制度。目前大多数学校是非盈利性的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巨额的赔款将使学校不堪重负,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在引入社会保险机制的基础上,国家应建立相关的校园伤害赔偿基金制度。通过政府财政预算、社会捐资、彩票发行等多种手段,积极筹措资金,建立校园伤害专项基金,专款专用。这样一方面可以真正落实对受害学生的赔偿,切实维护受伤害学生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可以使学校从校园伤害事件处理的经济纠纷中解脱出来,全力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维护稳定的教育教学秩序。

综上,我们认为: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该加强学习,提高法制、安全意识,掌握法制、安全知识与防范技能,为防范学生安全事故奠定基础;应强化、落实各方责任、共同协作,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学生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应尽早完善我国学校安全立法,并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和风险转嫁机制,为学生安全提供更多保障。

篇5

一、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中小学校、幼儿园55所(含民办学校、幼儿园3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6所(原有了所,8月份勐啊中学撤并归红塔中学),职业高级中学1所,小学41所,幼儿园3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

二、领导高度重视,全员积极参与

教育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书记、副局长任副组长,各股室长为组员的安全领导小组。与各学校校长签订《校园安全责任书》,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作了全面安排部署。各个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中层领导任组员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人员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加强了对学校安全工作的领导、监督和检查。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健全,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工作条例安全教育制度等。

各中小学校召开了全体教职工会议和学生动员大会,分析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全体师生人人重视安全工作,人人参与安全工作,实现“防范安全无空人,管理安全无空当,安全教育无空地。”教育局对学校方方面面,都提出了明确具体的工作要求,促进了校园安全工作的规范化。强化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安全责任意识。

三、具体做法及取得成效

1实行安全管理负责制。为了抓好校园安全工作,中小学、幼儿园都严格实行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内部安全管理负责制。强化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学校工作专班负责抓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在校园内部推行安全“四包”责*任制和“八制”方针。即值周领导包全周,值周教师包年级,班主任包全班,科任教师包课堂。谁领导谁负责,谁值周谁负责,谁上课谁负责,谁辅导谁负责,谁管处室谁负责,谁

管年级谁负责,谁带班谁负责,谁组织活动谁负责。从而保证了责任落实,避免相互推诿。在制度上,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乡镇都分别成立了乡镇、学校两级领导小组,确定整治重点,明确整改工作责任目标,保证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得力、机构健全、组织周密、运转有序。

2、严格奖惩制度。为了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形成安全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教育局对各学校考核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和连带责任追究制。将安全工作纳入教育目标考评、教职工的年终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和责任追究。

3、整体联动,争取社会各界对学校安全工作的支持。各中小学校、幼儿园注重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和沟通,召开家长会,宣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与家长签定安全责任书,明确了家长、教师、学生、学校各自的责任,有效的解决了学校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此同时,中小学、幼儿园积极与其他相关部门协调配合,以取得全社会对学校安全工作的支持。教育局与县综治办、公安、卫生、文化、工商等部门到各校进行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形成了校园安全人人有责的良好态势。

4、强化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在校园安全管理中,教育局把对师生的安全知识教育作为重点内容之一,要求各学校突出这一重点,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防患未然。各中小学、幼儿园通过校园广播、板报、讲座等多种形式,在学生中大力宣传《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学校园环境管理暂行规定》、《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树立安全防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邀请消防官兵进校为师生进行消防演练,邀请交警到校讲解“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才能回家”为主题的道路交通基本知识。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得到加强。 5、家校结合,争取社会各界对学校安全工作的理解、支持。在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中,学校、幼儿园注重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和沟通,召开家长会,宣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与家长签定安全责任书,明确了家长、教师、学生、学校各自的责任,有效*的解决了学校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此同时,中小学、幼儿园积极与其他相关部门协调配合,以取得

全社会对学校安全工作的支持。近两个月以来,全县各校邀请公安、卫生、文化、工商等部门参与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形成了校园安全人人有责的良好态势。

四、存在的问题

(2)对已经排查出的安全隐患整改力度不够大,或者没有整改。

(3)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难度大,游商摊贩禁而不止,黑网吧接纳未成年人有抬头之风。

(4)由于金费问题,个别学校存在的问题无法解决。如:村级学校消防器材的配备;允山小学教学楼地基下沉,多处墙体出现裂缝,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村级学校无围墙,给学校安全工作带来隐患;监控系统无资金安装。

篇6

一、提高认识,迅速启动,把安全工作放到政治高度

频发的校园安全事件,牵动着家长、社会和各级党政领导的心,压抑着学校全体教师的心情,使我们紧张的神经绷得更紧了。为落实好学校安全保卫工作,我们于5月3日晚上,就召开了全体领导班子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专题研究下一步的学校安全工作,率先启动安全应急预案,以一级战备状态抓好安全工作。1、加大资金投入购买了电警棍、头盔、木棒等保安器械,并依据学校实际,在学校大门口加了一道安全门,形成一个安全保护带,更能保护到校学生的安全。在此基础上,我们立即辞退了年龄偏大的传达室人员,率先在设立了中心小学警务室,每年花费4万元,配备了2名专职保安,实行24小时全天候值班,确保了学生到校就有人进行保护。针对我校地处文昌路,过往车辆较多的实际,为保护学生安全过马路,我们又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与交警大队积极联系,每年又投入资金2万多元,聘请了2名交通协管员,白天全天上岗,身穿交警制服全天护送学生过马路,彻底扭转了困扰我校多年的交通安全隐患,受到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2、健全制度,严格管理。为切实保护好学生安全,把好校门口安全,严防不法分子入校,我们及时制定了保安、协警安全职责,并纳入了动态考核,实行教师凭卡进校,外单位人员一律凭介绍信或工作证进校,家长不准进校,确有急事找班主任需在警务室谈话,不准和学生接触,杜绝了社会人员接触学生,为全校师生筑牢了第一道防线,营造了安全的校园环境。

二、明确职责,师生齐动,精心打造平安校园

为打造安全、舒适的校园环境,我们坚持“人人都是安全员,师生齐动抓安全”的工作思路,1、强化责任意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谁在场,谁负责”的原则,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落实工作责任制,分层签订安全责任状,进一步明确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门卫人员、安全保卫人员的安全责任,做到各项工作职责到人、责任上墙、责任到位,把学校安全工作内容细化分解,严格实行一岗双责,把全校分成若干安全责任区,每个区域都明确1-2名教师负责,明确职责,全天候管理,并在校园进行公示,接受师生的监督,从而增强了教师抓安全的责任感、压力感。同时,针对我校楼层较高,易出现安全事件的实际,我们又实行了楼层安全警戒线和课间教师巡查制度,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在此基础上,我们在每个班又选出10名安全小卫士,统一佩戴标志,轮流上岗,监督并制止同学的不安全行为,在全校构建了立体的安全管理网络,为安全校园的打造奠定了基础。2、强化校内安全管理和治安防范,按照“立足内部,内外联动,全面设防,确保安全”的要求,切实加大对校内重点要害部位和贵重物品的管理,完善“三防”措施,严格落实夜晚值班和领导值班巡查制度,切实重视和加强学校治安防范设施建设,我校共安装监控器10个,基本实现了全方位监控。3、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大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增强法制观念,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树立严谨的校风校纪,有效预防和减少在校学生违法犯罪。

三、查找不足,自我完善,健全长效安全机制。

篇7

一、指导思想

认真履行上级有关部门关于“稳定压倒一切”和“高度重视、扎实工作、加强建设、严加防范、树立信心、确保稳定”的工作方针,切实抓好中心校的安全工作,确保师生安全和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正常进行,努力杜绝一切因工作失误造成的安全责任事故,消除学校的安全隐患,使教师有一个安全祥和的工作环境,学生有一个安全文明的学习环境。

二、工作目标

1、加强领导,落实安全责任,确保各校不出安全责任事故。

2、定期排查,消除学校各类安全隐患。

3、建立健全制度,并狠抓落实,促进规范管理。

4、强化教育,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三、具体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安全责任。

学校安全工作关系到广大师生的生命和国家、个人财产的安全,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发展稳定,各校要从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深度,从维护发展稳定大局的角度,充分认识抓好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决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不能有丝毫松懈麻痹思想,要坚持安全警钟长鸣。校长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务必十分重视学校安全工作,要把安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履行好安全管理的责任。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校安全工作管理机构,优先安排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继续实行年度安全工作目标责任制。学年初,中心校与各校签订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同时,各校要将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班级,落实到人,要明确班主任、任课老师对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的职责,纳入年度工作考核内容,使全体教职员工都承担起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的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定期排查,消除安全隐患。

各校要组织专人对校舍进行全面检查,落实“一周一查”的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各校要结合实际和季节特点,加强对校舍、学生、活动设施安全、消防安全、饮食卫生安全、危险品安全等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各种隐患,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确何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确保全年无死亡事故或重大伤害事故发生。

(三)建立健全制度,促进规范管理

各校要进一步完善校园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并组织师生学习,促进校园安全工作规范管理,从制度上加强安全工作并狠抓落实。

1.要进一步加强学校门卫制度,实行来客来访登记制度,严禁来访者携带易燃、易爆、管制刀具等危险品进入校园,严禁校外机动车辆(含摩托车)未经允许进入校园,各校要在校门等地设立醒目的警示牌,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师生生命安全。

2.要建立学生放学由教师护送制度,各校要根据学生住址确定路线和护送终点,并派教师护送学生经过交通繁忙地段及危险地段,如遇特殊天气,教师要护送学生安全回家。

3.建立学生“一日安全常规”制度。对学生每天上学、放学、课间、午间活动、实践活动等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提出具体要求,使学校安全工作成为教育行政管理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列入工作的重要日程。

4.建立安全教育制度。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每学期至少在期初、期中、放假前进行三次。要充分利用墙报、广播等工具,要充分发挥晨会、班会、集会的作用,全方位地对学生宣传、渗透安全知识,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安全教育工作计划的内容包括:安全意识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食品卫生教育、甲型H1N1等传染病预防教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预防触电、防溺水和煤气中毒教育、校内活动安全知识教育、校处活动安全教育、生活中各类安全教育等。

5.建立安全工作检查制度。对安全工作制度的执行情况,学校每年至少要进行两次全面自查,在每学期的开学前、期中、放假前、汛期等时间,要组织人员对重点部位及重点环节进行检查,排除事故隐患。学校自查要形成书面报告,将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并存档备查,学校负责人应就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落实整改措施。

6.学校实施师生出游和校外集体活动申报制度,经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由学校领导负责对全体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并与各责任人签订安全责任书,确保出游和校外集体活动的安全开展。学校在工作计划内安排整年级、整班级外出活动及其它集体外出活动须报该校校长批准。

7.加强上课安全,特别是加强体育课(课外活动)教师的安全上课意识,不随意提前上下课,课内不准离开岗位,不得进行放羊式体育教学。

8.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师法师风教育,不得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9.建立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实行安全工作周报和月报制度,每月22日以书面形式报告至中心校。凡发生重大突发事故要及时向上报至中心校有关领导。

10.建立安全工作考核制度。将安全工作作为考核学校校长及有关人员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纳入考核评估的内容。对发生事故造成恶劣影响的学校,实行一票否决制,三年内不评先进,不授予任何荣誉;对责任人不评优、不晋级、不提拔任用;对因官僚主义、玩忽职守而酿成重大安全事故者,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和刑事责任。

四、强化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篇8

高校的安全稳定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本前提,校园安全无小事,实验室是实践教学的第一线,安全意识的淡薄就是发生事故的根本原因。有些老师和学生的安全意识就很淡薄,认为文科类的实验室没有什么危险不需要注意什么,对实验室的安全、自身安全、他人人身安全、国家财产安全都缺乏认识。对于广播电视实验室来说,摄像机、三脚架等常用设备经常由于学生缺乏安全认识而损坏。

2、实验室环境安全问题

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存在:一是实验室本身的空间格局等问题造成的安全问题,如空间狭小,没有安全应急通道等;二是实验室及周围环境安全及应急基础设施不完善,如监控设施、应急灯、指示牌、警示牌、防盗门窗、灭火器、报警器、避雷针、温度计等;三是学生缺乏责任感在实验室内或过道楼道吸烟,乱扔早餐垃圾,造成了实验室周围空气环境和卫生环境不好,吸烟后烟头乱扔容易引发火灾等危害。

3、安全教育问题

安全教育是增强师生员工安全防范意识的重要途径,它既包括对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性教育,也包括对师生的科普性教育,既包括安全知识教育,也包括安全技能培训[2]。有些教师认为教学科研是重点,忽略了在课堂上对安全问题的教育,认为那是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反复讲解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比如说机器设备的保护、损坏后赔偿的价格、不要在实验室抽烟、拍摄时注意路边的车辆、池塘、大坑等问题,但是总有些学生不认真听讲,有些甚至无视老师的存在做自己的事情,出现问题后才后悔莫及。

4、安全教育的策略

4.1完善教育制度,建立安全机制

科学规范的安全教育管理制度是实验室正常、高效运转的有力保障。制度完善健全、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实验室的安全教育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时时注意,处处皆“课堂”。同时要求每个实验室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每年定期对各单位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实验室安全[4]。

4.2加强师生安全教育,营造安全氛围

安全教育的加强必须师生同行,使师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就已经学习和掌握了实验室的安全知识及应急技能。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必须清晰明确地掌握实验室情况,在工作内容上做好安全保密工作,在安全教育上做好讲解监督工作,在安全管理上做好有章可循的工作;教师必须在实验课之前就为学生讲解相关方面的知识,同时自己也必须身先士卒掌握好安全知识及应急知识,与实验室管理人员共同为实验室的安全环境营造良好保障氛围。

4.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篇9

【2】2016全国安全教育日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今年3月28日是第21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2016年第1号预警通知》精神,根据上级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学校安全工作实际,决定在学校开展2016年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开展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目的是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管理,通过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和应急演练,增强广大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掌握避险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遏制和减少各类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活动时间

3月28日

三、活动主题

今年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主题是加强疏散演练,确保学生平安。

四、活动目的

开展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目的是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管理,通过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和应急演练,增强广大中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掌握避险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遏制和减少各类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活动内容

1.各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设备和安全教育资料,大张旗鼓地向师生进行安全宣传教育,真正使安全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师生头脑。要紧紧围绕安全教育日活动主题,教育学生有序上下楼、文明把路行。要结合当地实际和以往事故发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和紧急疏散演练活动。要进一步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坚决避免侥幸心理。要坚持利用升旗、课间操、上下学等时间开展演练。寄宿制学校还要开展针对宿舍区的突发演练,并确保演练时学生安全。

2.活动日当天要组织开展好六个一活动:

①悬挂一幅安全教育主题宣传标语;

②开展一次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

③出一期安全教育宣传栏;

④组织一次紧急疏散应急演练;

⑤举办一次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让每名学生列举一条身边的安全隐患;

⑥发送《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倡议家长配合学校共同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3、学校将在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的同时,对学校的安全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自查,特别是对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进行重点排查,发现问题立即解决。

六、活动要求

1、学校各学区、班级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及时检查。

2、各班不仅要抓好安全教育日的教育活动,而且还要切实抓好对学生的日常安全教育,要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建设平安、健康、文明、和谐校园。

2016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通知

各中小:、幼儿园、各区镇教办:

2016年3月28日是第二十一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是我安全,我健康,我快乐。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通知要求,各中小学要认真组织开展好相关安全教育活动。

一、开展专门安全教育

各中小学要结合实际、根据安全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在安全教育日前后、以主题班会、知识竞赛、专题讲座等为载体、有针对性地开展一次专门安全教育。在教育内容上,要突出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范校园伤害等重点,使安全知识入脑入心、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避险能力。

二、收看安全教育节目

教育部委托湖南卫视策划制作的以中小学安全教育为主题的节目,3月31日18:00-18:30在湖南卫视《新闻大求真》栏目播出。各中小学要收看或通知到每一位学生、让其在家与父母母共同观看。

各幼儿园根据实际,在此期间也要组织开展相关活动。

各区镇教办要做好安全教育日活动的指导和督查工作。

【2】2016全国安全教育日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今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主题是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

二、活动内容

各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契机,结合学校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和演练活动,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避险抗灾的能力。

1.组织一次应急疏散演练。各中小学要根据本校建筑分布、学生人数、楼梯宽度等实际情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针对火灾、地震、自然灾害和其他突发事件等不同情况,绘制详细的安全疏散路线图,制定周密的演练方案,在3月26日前后组织一次全校范围的应急疏散演练。要做好演练的总结分析、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演练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演练使每一位学生熟悉疏散路线,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技能,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自觉遵守各项安全行为规范,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安全、快速撤离;通过演练还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应急预案,优化疏散线路,提高疏散时效。

2.开展一次专门安全教育。各中小学要结合学校实际,立足身边发生事故的规律、特点,在3月26日当天,通过国旗下讲话、安全知识竞赛、观看安全专题片、开展安全知识讲座、举办主题班会等形式,邀请法制副校长或辅导员,有针对性地开展一次专项安全教育活动。要利用中小学安全专委会网站提供的教学案例研究开展学科渗透安全教育,利用中国习网免费提供的网络平台组织开展学生安全知识竞赛。重点针对不同交通需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接送、安全行走、安全骑(乘)车的交通安全教育,掌握交通安全常识,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行为。开展消防安全教育,使学生深刻认识火灾的危害,懂得防范火灾的基本常识和扑灭火灾的基本方法,掌握消防逃生能力,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幸福你我一生的目标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围绕中小学生在成长中的心理、情感等方面面临的困惑和问题,加强心理疏导,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常识和心理调节方法,使学生学会适应社会生活,懂得珍惜生命、尊重他人,让学生在健康、快乐、和谐、安全的环境中成长。同时要加强预防溺水、饮食卫生、防范校园伤害、应对自然灾害等知识的教育,真正做到安全知识入脑入心,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安全意识和避险能力。

3.组织一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各中小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学校安全隐患我发现,家庭安全隐患我排查活动。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安全工作与自身息息相关,危险和隐患随处存在,自觉的把安全意识融入到学生思想、行动中、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各中小学校要及时对学生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认真核查并彻底整改,同时树立和表彰学生安全员典型,形成良好的排查机制。

三、活动要求

1.各校要切实加强对安全教育日活动的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制定活动方案,加大宣传力度,同时要认真总结分析本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特点、规律,结合实际,围绕主题,明确活动重点,创新活动形式,确保活动实效。各中小学要充分利用校园内各种场合和平台,大力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的宣传发动,形成人人讲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处处讲安全的浓厚氛围。各校同时要积极探索将安全教育日拓展为安全教育周、安全教育月、安全教育年,推动安全教育制度化、常态化、课程化。

2.各校要结合本校实际、结合此活动方案,认真做好贯彻落实工作,确保活动取得成效。同时要将本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情况及亮点特色形成材料于3月28日(星期三)前报海门市教育局安全综治办,以便我们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宣传。

【3】2016全国安全教育日活动方案

一、 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教育为先原则,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教育活动为抓手,面向全体师生员工,着力打造 平安校园,确保师生健康幸福。

二、 活动主题

心系安全,珍爱生命

三、 组织领导

领导小组 组长 张家群 成员 李国元 刘培林

工作专班 组长 李国元 成员 陈昌福 刘培林 张继宏 张万建 李敬月 林小青

四、 活动要求

1、 强化领导,提高认识。建立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制度,是党和政府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确实做好中小学的安全保护工作,促进中小学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领导和工作专班要扎实做好相关工作。

2、 明确任务,强化责任。各部门要对照活动方案,结合本班实际,选择需待整治的突出问题进行教育纠正,认真落实松滋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一日常规,不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实行安全教育是 十制常规,重点搞好 三全 二十六防。

3、 深入督查,长效落实。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建立和完善学校及周边环境整治的制度,不断夯实学校安全工作基础,建立校园安全长效机制。学校不定期对各班安全工作进行检查评比,搞好安全工作资料收集整理,安全效益与绩效工资挂钩。

五、 活动安排

1、3月10日前 制定学校安全教育日活动方案,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制。

3、3月18日前 学习宣传松滋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一日常规,对师生和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

篇10

关键词:中职学校 安保工作 新思路

一、转变师生员工的防范观念

中职学校安全防范工作应积极发动全员预防,树立老师和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思想防范意识。积极由被动防转变为主动防,引导和教育全体师生员工学习、掌握安全防范知识的技能,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在学校定期开展以防火灾、、防侵害、防抢劫、防交通事故、防煤气和食物中毒等为主要内容校园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老师和学生的防范能力,加强师生安全防范工作,掌握一定的安全防范知识、技能,对于保障自身安全乃至校园环境安全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二、创新完善制度和基础工作

创新和完善治安管理制度,规范校园行为。治安管理制度是校园安全方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能够依法行政、按章办事的依据和保障。在新的时期学校需建立有效的长效机制,一是根据国家法规,完善治安管理制度:学校内保工作规定(包括内部保卫工作的任务和管理制度、组织与职责、奖励与违纪处理等内容);治安责任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学校处置突发事件预案;防火安全管理制度;来校务工、从业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员管理制等。二是完善基础工作建设,加强基础业务建设和健全工作档案,是保卫部门在开展各项工作中必须具备的业务程序和重要前提。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应该重点做好两图、两簿、三档基础建设:一是绘制学校保卫工作展开图,表明单位的基本情况、教职员工和学生情况、要害部位情况等;二是绘制要害部位示意图,明确保卫重点,以利防范;三是建立突发事件登记簿、安全隐患检查登记簿;四是建立三种档案,实现档案规范化管理(1)业务档案,将学校的要害部位、重点人员,消防档案、工作措施等建档立卡;(2)文书档案,对上级业务部门下发的各类文件和保卫部门所形成的文字材料,分类立卷存档;(3)安全保卫合同档案,对要害部位签订的安全合同内容,奖惩兑现情况存入档案。

三、强化保卫队伍的管理和考核

首先提高保卫部门美誉度,改善部门形象。保卫部门是学校的职能部门,拥有一定的“权限”,这些“权”用好了,非常有助于保卫工作的开展,对提高部门地位、改善部门形象很有益。其次加强对保卫人员的业务知识、技能培训、工作考核,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增强遵章守纪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明确岗位职责和任务,做到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发挥保卫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第三加强监督考核,实行淘汰制,坚持宁缺毋滥的用人原则,将不能胜任的人员坚决地从保卫队伍中清除出去。

四、完善防范体系,创新防范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