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培训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4-03-27 16:44: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工智能培训个人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工智能培训个人总结

篇1

背景回顾

回顾2016年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发展的重点事件,除了持续优化的对话机器人、实时翻译语言助手,以及自动驾驶无人车之外,最热门的头条应当是在3月由谷歌人工智能AlphaGo对战韩国围棋九段名将李世石。这一事件掀起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新一波关注。

接着,9月底,谷歌、Facebook、IBM、微软、亚马逊这几家科技巨头联合成立了一个名为“人工智能伙伴关系――造福人类与社会”的非盈利组织(Partnership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Benefit People and Society),促进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与技术实践,推进公众对人工智能的理解。这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进程上也是一个关键事件。

此外,像苹果这样的公司虽然没有加入上述的人工智能组织,但回顾过往几年,苹果已经悄悄收购了10~20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并陆续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其产品中。就连微软今年也将人工智能的功能加入其云端办公软件中。可以说,人工智能已经逐渐在众多领域开始绽放光芒。

随着计算机演算能力的提升以及相关技术的推进,人工智能在经历数十年的发展后,已经从需要外力监督的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跨入不需要监督的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现在已经能够模拟大规模的神经网络,让机器在不需要直接人为干预的状态下自己“动脑思考”。虽说如此,人工智能要能取代人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对于那些基础与重复的任务,已经足以胜任。

而在企业培训的应用中,人工智能尚未达到像电影《黑客帝国》中的场景一样,不用学习就可将所需知识直接下载至脑中。因为学习是个性化的,并且还要经历知识内化的过程,才能最终完成。虽然人工智能无法替代人类学习,但现阶段“智能化”在企业培训中还是有很多应用潜力。

解读

To老师:推进个性化辅导

“智能化系统”通过对学习者行为历程的收集与分析,让老师可以更快地了解到每个学习者的能力水平与学习进度,进而透过系统平台推送相对应的学习资源或者进行个性化的辅导,达到因材施教的目标。“智能化系统”也可以根据学习者的程度与需求,匹配相关的资源,选取真正对其有用的内容,提供多元与个性化的学习历程(Learning Experience),从而摒弃以往齐头并进式的课程规划。

“专家系统”(Knowledge-based Expert System)是一种模拟人类专家解决领域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将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根据某领域一个或多个专家提供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判断,能模拟出人类专家的决策过程,以便解决那些需要专家才能处理的复杂问题。非专家们可以通过这种系统来增进问题解决的能力,同时专家们也可把它视为具备专业知识的助理。这种“专家系统”已经取代了部分老师的角色。

从内容制作来看,现在已经有些“智能化”系统可以针对特定主题自动生成内容。智能化写作工具的发展以及国际很多新闻行业吹起的人工智能化风潮,都预示了内容制作“智能化”的未来。

To学员:提供个性化反馈

学习者过去在学习时,往往缺乏足够的演练机会,通过“智能化”的辅导系统,可以增加学习互动练习的机会,让学习者不断试错,进而加快提升学习者的熟练程度。例如在语言学习上就有很多类似的应用。

学习者可以借助知识图谱快速缩小搜索范围。“智能化搜索”可以更好地理解学习者搜索的信息,总结出与搜索话题相关的内容。由于知识图谱构建了一个与搜索结果相关的完整知识体系,所以学习者往往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发现。在搜索中,学习者可能会了解到某个新的知识或新的联系,从而进行一系列全新的搜索与学习。并且有些“智能化”系统,还能根据过往学习者的学习历程以及本身的兴趣、能力或工作岗位,主动推荐相关资源。

此外,与传统学习管理平台注重管理与记录不同的是,“智能化”指导系统会提供给学习者“个性化”的反馈。学习者参加完测验后,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弱项,进一步获取相关的学习资源及后续所建议的学习路径。智能化辅助系统扮演了助教的角色,有效指导并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To培训管理者:开展个性化推广

不管名称是叫培训部门、学习发展部门、企业大学或者近年新兴的互联网学习部门,培训管理者都会面临整体培训项目管理与运营的问题。过去,培训管理者在运营项目时,往往只能凭借经验或者“拍脑袋”。通过广泛收集学习者各类的历程与行为数据并进行分析,培训项目运营者就可以了解项目的健康度,并实时监控,即时调整运营手段。在项目推广时,还可以针对不同特征的学习者选择个性化的推广手段,提供更精准的培训服务。

学习无处不在,当学习历程记录可以通过xAPI这类学习技术标准,来收集多元及完整的学习历程数据后,学习数据就不会只停留在SCORM课件阅读或者面授中缺席的记录模式,而是可以将学习历程数据集中起来。过去单纯的学习记录也可以上升到预警及预测的层次,甚至通过数据收集与深度分析,提供关于“学习者如何建构所学内容的意义、如何形成理解、以及学习过程中所做决策”的报告,这对培训项目设计与运营会有莫大的帮助。

To业务部门:提供场景化的工作辅助资源

培训的目的,对业务部门而言,并不是为了培训而培训, 也不是只为了提升个人素质或能力而培训,而是为了更好地在工作中完成任务,提升工作成效,最终创造组织绩效。培训如何落地,一直是企业培训所面临的挑战。在工作环境中,“智能化”工作辅助系统(Intelligent Performance Support System)可以依照角色或流程等属性,即时提供给任务执行者个性化且适量的内容,扮演了教练的角色,加速问题解决并提升工作成效。

此外,通过学习元件(Learning Objects)或知识元件(Knowledge Objects)在元数据层(Meta Data)的标签,内容资源可以具备学习者能力、角色、工作场景及业务流程等属性。之后,结合“智能化”推荐引擎,内容便可以依照单一或多元属性呈现,作为获取知识的来源被自动推送给学习者,或者作为问题解决的资料来源被推送给任务执行者,满足在工作中“即用即学”的场景。

未来的终点:智能化

人工智能在企业培训中其实有很多的应用可能性,但要能真正在企业培训中应用人工智能,还需要经历几个阶段。

首先是“自动化”。也就是从学习环境中的知识传递与学习历程,到工作环境中的知识应用历程,都能汇集完整行为历程数据,并且能进行数据的自动汇总集中,以便后续的分析。

其次是“个性化”。除了在学习环境中了解并掌握学习者(Learner)的个性化需求之外,还有在工作环境中,了解并掌握工作任务执行者(Performer)最终知识应用的业务场景个性化需求。

篇2

一、认真工作,完成岗位职责

在这半年年来,严格遵守财经法规及各类规章制度,较好的完成了本年度的工作任务,期间具体参与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负责保管零余额账户支票、现金。按规定办理零余额支付,基本账户支付,缴纳水、电、天然气及电话费。核对支付全园职工的个人所得税,学习个人所得税法,上传专项附加扣除数据并实现网络申报个人所得税,缴纳各类非税收入。

2、按照物价局核对标准收取幼儿保育费,伙食费等其他非税收入,使用宁财缴费app进行收费、发放电子票据。使用童邦在线统计考勤,核对考勤。

3、发放我园招聘职工每月工资,分摊公积金。

4、核对我园职工社保、医保,缴纳人员社保。

5、担任我园工会的会计,实行工会会计记账软件。审核整理工会各项开支经费,编制工会预决算。

6、填写各类报表,统计各项费用明细。上半年填写教育经费统计报表,人员供给表,国有资产土地清查表,减税降费清查表,查验公务机票真伪性。

7、整理我园2019和2020年所有水、电、天然气和加油费明细账目以及原始凭证,整理成册后报送节能办。

8、完成每月资产月报上报工作,完成每月统计局统计月报工作。

二、创新思路,完成重点工作

结合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时代,同时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引领会计工作进入智能化时代。立足本职工作,完成以下重点工作:

1、结合财政厅的要求,大力推广宁财缴费app。学习后台操作相关事项,实现无现金交易即家长通过支付宝、微信和银联钱包进行支付;无纸化收费即财务通过电子考勤计算收费,应用宁财缴费、通知、催缴收费。最后通过系统分析收费数据,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家长也可通过电子数据,方便自己规划。

篇3

近年来,我国的机器人教育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及众多知名专家的大力推动下,有了很大的发展。教育机器人逐步成为中小学技术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的良好载体,新的高中课程标准在“信息技术”科目中也加了“人工智能”的选修课,迈出了我国高中阶段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第一步,这也意味着我国的人工智能教育在大众化、普及化方面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智能机器人是近十年内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技术,集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自动控制和创新设计于一体。在进行机器人设计、搭建、编程和调试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手脑并用,锻炼学生手与脑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让学生体验挑战困难、超越自我的快乐,增强学生探求科学知识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最近几年,智能机器人教育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起来,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已经看到,智能机器人教育带来的影响:让学生在“玩”中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培养了学生乐于学习的良好习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于是,越来越多的关于智能机器人的竞赛也如雨后春笋般开展起来。

我校从2008年以来,在王礼维校长的领导下,率先引进机器人课程,并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机器人课程和科普知识宣传。2012年9月,我校正式在小学3?6年级和初中1年级开展机器人普及教育,每两周一次课,每次课2个课时。怎样通过这两个课时来开展好机器人普及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有以下两点看法。

教学课程的设置

我校开展机器人教育虽较早,但由于机器人硬件条件的限制和课程的局限性,在初期,机器人教育只针对兴趣小组和参加各级各类竞赛的学生,主要的培养目标只有一个——竞赛成绩。这样的培训太过目的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并没有得到开拓,多数停留在该项竞赛固有的程序和结构上,缺少了创新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也就没有达到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目标。因此,对于近年来开设的普及课程,我们初步拟定的整个机器人课程体系如上图所示。

整个体系主要分为4大部分,普及课程、选修课程、展示活动和竞赛课程。普及课程主要是针对全校范围内(小学3年级至初中1年级)不同年级、不同学段开展的不同内容的教学。普及课程重在基础知识的讲解,向学生讲解一些生活中事物运动、运行的原理,激发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问题出发来进行创新。选修课程主要是普及课程与竞赛课程的过渡,是针对少部分兴趣班的孩子。在这里,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进行学习。教师教学的出发点是从竞赛出发。例如,在讲解灰度传感器时,不再是激发学生与实际联系,思考灰度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让哪些更方便更快捷,而是联系灰度模块在轨迹赛中的应用,为学生讲解两个灰度夹线走、3个灰度踏线走等原理和策略。展示活动是与选修课程同一阶梯的培训。学生在机器人课程中不仅应该增长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应学会动口。学校每学期至少会安排一次机器人作品展示或体验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展示什么,怎么展示,展示时怎样介绍等,都是学生需要自己严谨策划和大胆表达的。竞赛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面对竞赛的心理状态。有的学生很优秀,在竞赛培训的时候也出类拔萃,在学校展示中也头头是道。但是,在具体的竞赛中则表现出紧张、害怕得失、不能独自面对突发问题,致使竞赛失败,心里承受能力低下。而竞赛培训和竞赛的参与则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这个方面的能力。

整个课程循序渐进,从大面积的“撒网”到小面积的“收尾”,每个阶段各有侧重点,这样不仅保证了科普教育在全校范围内的开展,也保证了学校选拔学生参加竞赛的优秀率。

学生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学习机器人程序时,我总是先根据教学内容给出学生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然后按照学习任务利用流程图分解任务,让学生思考。在分解之后,哪些是我们已经学习了的,哪些是我们没有学习的,这样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也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我们在教学生利用两个传感器走迷宫的时候,学生需要考虑,两个红外传感器将影响机器人有4种状态:(以右手法则为例)如果前面有障碍右手没有障碍;如果前面有障碍右手有障碍;如果前面没有障碍右手有障碍;如果前面没有障碍右手也没有障碍。这4种状态下机器人分别的运行方式应该是怎样的?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时,用到了程序编写中的流程图绘制法,先将整个问题绘制成流程图的形式,再利用盲人走迷宫的方法,顺着墙壁走一圈,自然知道4种状态下机器人的运动方式。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机器人的制作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机器人不仅需要机械部件的搭建,也需要严密程序的控制和无数次程序的测试和调试才能成功。因此,我在上课期间要求,学生分组完成任务,强调组中的每个成员都将影响整个组的得分。在每节课安排任务时,组长必须填写学生学习卡,表示每个组员在本节课中的工作是什么。这样安排的结果,在每个月的小组竞赛或者参加其他各类竞赛时,就能看出同学之间团结的力量。例如,在FLL竞赛中,由于赛台是放置在桌面上的,整个竞赛中要完成更多的任务才能保证成绩的优胜,因此,要求学生在更换机器人装置和清理现场时组内学生必须搭档配合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机器人制作如果仅限于配置一些传感器或者搭积木,那就不能达到开展这门课程的目的。机器人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科技、了解科技、走近科技创新,重在创新。因此,我们在进行知识讲解时,注意将理论与生活中的实际相联系。例如,我们在讲解马达运动状态时,学生可能只知道动力系统就像汽车的马达一样,可以带动车子运动,却并没有想到,在生活中很多东西都只是由一个简单的动力系统控制的。例如风扇、模型飞机螺旋桨、割草机等。经过引导,学生可以想象出利用马达可以制作出自动叉车、升降机、搅拌机、厨房小助手等。

培养学生学科整合的能力

很多家长和老师都认为,机器人就是学生的一个高级玩具而已。学生去学习机器人,浪费时间,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成绩。来看看我们在讲解机器人时遇到的一些事情:在普及课程中我们学到机器人小车的几种状态:前进、后退、转弯。当我问学生,为什么机器人能转弯,或者机器人怎样才能转弯时,没有一个学生能回答。在生活中,汽车的转弯只是转动一下方向盘,遥控车的转弯只是按动一下按钮而已。然而,转弯的基本原理其实是在我们数学中早就学习过的圆的形成。机器人转弯就是要求机器人左右2个马达运动的状态或速度不一时,即可达到不同要求的转弯(前进转弯、后退转弯、原地转弯和原地急转弯等);而转弯的应用,在足球机器人中则是另一种更深的探究:电教馆4轮足球机器人进攻中,总会遇到怎样让你的机器人“完美”地避免乌龙球的问题,因此物理知识中的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角速度与机器人马达转数的关系,则势必要体现出来。

在机器人校园展示活动中或者在面向校外学生开展的机器人体验活动中,学生不仅需要良好的基础知识,还需要良好的表达能力,如何将自己脑海中存在的原理、策略一一讲解出来,这也不失是对学生另一方面能力的培养。

篇4

“一带一路”犹如两条绚丽的彩带,正以崭新的方式向世界舞动。这是全球人民共同的财富,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一个具有广泛包容性和巨大发展潜力的区域合作“大平台”跃然眼前。同时,“一带一路”开启了一扇沿线国家和平合作、互利共赢的机遇之窗,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作为中国首个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经过30年发展,聚集了以联想、百度、小米等为代表的近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中关村也已经成为链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关村设立分支机构就有200多家,中关村企业在海外设立的分支机构多达562家,整合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不断提高。

中关村的企业凭借品牌、资源和创新优势,积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优质产能等领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大批中关村企业和科研机构走出了国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落地生根。

中关村正在以国际化的视野,编织出沿线国家深化交往的崭新图景,在“一带一路”大潮中乘风破浪,奏响华美乐章。

安泰科技:好风凭借力,布局国际化

上世纪90年代末,全国多家科研院所掀起企业化转制浪潮,由钢铁研究总院牵头发起成立的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应运而生。2000年,安泰科技成为由中央直属科研院所转制成立的企业中最早上市的公司之一。如今,安泰科技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技术实力最强的金属新材料及制品的生产和研发基地之一。2016年实现营收达到40亿元。

“对安泰科技来说,‘一带一路’的实质就是国际化战略的落实。未来,安泰科技将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加速国际化战略推进,包括加速产业升级、提高出口比例等。”公司总裁助理、战略发展部总经理陈哲告诉记者。

迈入新世纪,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路上一直勇敢尝试,但相当长时间以来却陷入“两多一少”的模式,工程承包多、资源开发多、实体投资少。“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企业“走出去”指明了新的方向――国际产能合作。

2014年,安泰科技投资近5000万元在泰国设立的专业生产高端金刚石工具的子公司完成建设并投入试生产。几年来,利用泰国地理优势、成本优势和优惠政策,公司实现平稳、快速发展,2017年第一季度的销售发货数同比增加25%。

“从目前收到的订单来看,二季度仍将保持25%以上的增长速度,前景看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使安泰科技金刚石工具这一传统业务重新焕发生机。”

安泰科技泰国工厂的设立,有效化解了美国对我国金刚石工具反倾销及实施高额关税的风险,推进了企业转型升级,显著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这一项目也给当地带来新的l展机遇。

据介绍,安泰科技泰国子公司泰籍员工比例高达80%,他们享受与中国员工同步的各种培训和技能培养,其中已涌现出北京总公司级别的优秀员工和生产能手。

“作为中国钢研集团范围内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示范项目,(安泰科技)泰国子公司未来将展现更大价值。”陈哲说。

微软:人工智能接入敦煌,明珠璀璨

敦煌,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古代世界的不同文明曾在这里交汇沟通、互鉴相融。当人工智能接入丝绸之路,当创新科技注入古代文明,这座丝路上人类共同的文化宝库,正散发出新的活力。今天,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敦煌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文化与科技的结合给丝路文明带来了新的机遇。

当今,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机器人技术相互融合的步伐加快,人工智能在2016年迎来爆发式发展元年。也是在这一年,由敦煌研究院、微软亚洲研究院和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联合打造的人工智能讲解员“敦煌小冰”正式上线,并迅速成为敦煌的“网红”。

别看岁数小,这个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已经把上千页《敦煌学大辞典》烂熟于心,并通过一次次人机互动和从互联网上吸收信息来深度学习。除了不吃不睡,24小时陪聊,“敦煌小冰”更担负起传承文化、宣传文物保护的重任,在闲聊中传播敦煌文化、历史、旅游、学术研究等各类知识。数据显示,“敦煌小冰”每年至少可以帮助200万人了解古老且神秘的莫高窟文化。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多来,像微软与敦煌这样的跨领域合作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兼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博士说,“一带一路”上,除了商业,还有更多文化与历史的传承,以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可以让更多人接触、了解“一带一路”上的文化,“敦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敦煌莫高窟这座世界文化的宝库,千百年来以开放包容之心融汇不同文明。如今,在丝路精神的指引下,一场人工智能革命正在古老的洞窟中悄然发生,敦煌文明经由全新的载体传播呈现,激荡出意想不到的心灵共鸣。

除了智能聊天机器人,数字化技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即时翻译等都同人工智能技术紧密结合。

在莫高窟,“飞天”号十亿级像素数字相机系统将石窟图像真实记录和呈现,让洞窟的数字档案实现了绘塑完整的统一空间,让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得以永续留存。

“数字技术让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活了起来,以此为基础,加上人文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让古老的文化艺术搭上互联网的快车,走向千家万户,”王旭东说。

今天,更多科技力量正在注入“一带一路”,打破时空、领域乃至语言藩篱,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丝路文化走近更多人,传播到更远地域,让世界文明相互感知、交融,为人类提供精神指引和前进动力。

同方威视:全球安检卫士,保卫国土安全

在中关村产学研孵化创新体系中,“同方系”赫赫有名。从安防到节能环保,“同方系”涉足的产业集群多达十余个。这一阵营的发展主线是依托清华大学科研力量,通过校内孵化,以“技术+资本”的方式,将科技成果产业化。“我们选择孵化的成果必然是关系国计民生、服务国家战略的。”同方股份董事长陆致成在一次媒体采访时强调。

“同方系”参与“一带一路”的代表企业非同方威视莫属。同方威视全称为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安检产品和安全检查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成立于1997年,源于清华大学。可以说,同方威视用不到20年时间,改变了全球安检领域几十年由国外公司垄断的历史,成为名副其实的行业领军者。

截至目前,同方威视系列安检产品及服务已进入民航、海关、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邮政物流、公安司法、大型活动赛事等众多领域,“同方威视”已成为国际业界的知名品牌。

“一带一路”沿线有65个国家,同方威视的安检设备已在其中的59个国家落地。同方威视为这些国家提供安检设备2000多台套,包括300多套大型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和近2000台小型安检设备。这些设备为当地打击走私犯罪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2016年9月,一套“中国设计、波兰生产”的三轨整编列车集装箱检查系统在波兰泰雷斯波尔落地。过去,载货列车经过时都要停车接受检查,但现在却可以在行驶中迅速通关,哪怕同时有三趟列车并行,也不必停车。这是世界第一套也是唯一一套可以横跨三条轨道进行扫描的安检设备,从发射X射线的加速器到最远的轨道之间的距离长达22米,这项技术目前只有中国掌握。

除此之外,国际上一些、走私大案要案都是由同方威视安检设备检查出来的。2016年12月,澳大利亚边防局的工作人员在墨尔本港口集装箱查验中心发现一辆装满活性炭的铁矿石提取设备内部埋藏有358包1公斤装粉末状物品。经鉴定为254公斤可卡因和104公斤甲基安非他命(俗称“冰毒”),市值合计约1.86亿美金。同月,在柬埔寨金边铁路干丹码头,当地海关发现大量违禁品用石蜡封装在木材中,共藏有象牙640件,另有大批穿山甲片、虎骨和象尾,总计1.59吨。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

根据工作人员介绍,同方威视产品的核心技术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在30多个国家申请了近3000项专利。数据显示,同方威视的安检设备从2012年起连续4年在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全球市场所占份额稳居第一。目前,同方威视的产品占据美洲市场50%以上的份额,近九成欧洲国家采购过同方威视的设备。

在同方威视领导看来,欧美几家同行的关键技术需要外部采购,对市场需求的反应较慢,研发链条长,成本难以控制。而同方威视借助清华大学的科研力量,用“产学研”一体的研发销售模式,最大限度减少研发成本,提高效率,从而抢得市场先机。

在国际化业务拓展上,同方威视采用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产品国际化,公司依靠、直接投标等方式,把产品销往海外参与竞争。第二步是市场国际化,随着海外销售规模不断扩大,同方威视开始成立海外分公司,建立海外市场销售和服务体系。第三步是产业链国际化,即以产业链为突破口提升国际化运营能力,加强对海外客户的全球化服务能力。

截至2016年底,同方威视海外业务占到公司总业务的60%以上。同方威视在全球五大洲已建立了20余家分、子公司。

以同方威视波兰分公司为例。波兰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也是“欧盟的东大门”。2004年,基于欧洲业务布局,同方威视落子华沙,开启了全球业务本地化的第一步。同方威视华沙分公司集生产制造、产品研发和客户培训为一体,真正实现了“中国设计,欧洲制造”。

公司成立以来,陆续获得瑞典、英国、捷克等国的集装箱和车辆检查系统订单。2014年,同方威视中标德国海关2套大型安检设备项目,首次打入制造业强国德国的市场。2017年底,同方威视将在华沙建立一座现代化工厂,据公司相关负责人预计,该厂建成后将成为欧洲最大的安检设备生产基地。

佳讯飞鸿:智慧调度,让“中国标准”全面开花

作为国内领先的智慧指挥调度服务提供商,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讯飞鸿”)成立于1995年。2011年5月,公司成功在创业板上市,目前市值60亿元。近几年来,佳讯飞鸿通过设立分公司或以并购、参股等形式,致力于打造智慧指挥调度全产业链的生态型企业,目前旗下已有包括航通智能、臻迪科技、通用机器人等17家控股、参股公司。

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和高铁“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佳讯飞鸿已经走进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针对国际化业务,佳讯飞鸿采取的策略是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战略区域,重点突破,直到业务全面开花。

其中,“公司最早接触的海外项目是越南铁路项目,从2002年开始跟踪项目,2006年参与投标,2011年正式签订合同,2014年底项目正式通过验收,历时12年,完成了越南从北到南近200个车站的调度系统项目。”佳讯飞鸿国际事业部负责人对记者说。

2007年,佳讯飞鸿正式签约安哥拉铁路项目。这个项目属于交钥匙工程,除了交付相关产品外,公司还为罗安达铁路局等3铁路局各修建一所铁路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每个培训中心包括三个实验室,分别是有线通信实验室、无线通信实验室、光电缆实验室,涉及到传输、程控、调度、电源、无线、时钟、光电缆等多个子系统。

中心的建立加强了中国与安哥拉铁路技术人员在技术知识方面的交流与沟通,从而为安哥拉铁路局培养运营维护管理人才,大幅提高安哥拉铁路局综合实力,为加深中国和安哥拉在铁路方面的国际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也标志着佳讯飞鸿在海外市场从通信系统集成商转型成为集通信系统规划、设备集成、实施于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除此之外,肯尼亚蒙巴萨到内罗毕铁路通信项目是佳讯飞鸿在非洲市场的又一重大突破。蒙内铁路全长480公里,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和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港,是肯尼亚独立以来的最大工程。

作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内铁路全部采用“中国标准”制造。蒙内铁路合作协议签署时,国务院总理就曾表示,“今天我们共同见证了蒙内铁路这一重要项目协议的签署,这只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它将为东非开启机遇之窗,推动中国与非洲国家更多的合作。

经过几个海外项目的跟踪、签约、生产、实施和服务,公司摸索并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佳讯飞鸿自己的“走出去”战略。首先,构建目标市场和拥有主导地位的轨道通信行业价值链体系,积累相应的技术及影响力;其次,拓宽学习渠道和综合利用国内外资源,跻身于由自己主导的价值链和由通信集成商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中;最后通过对外投资、建立海外分支机构,利用国际化以及转变市场进入方式。

为了克服“出海”当中的“水土不服”现象,佳讯飞鸿推崇融合战略的实施。所谓融合战略,就是整合轨道交通上下游产业链,构建通信系统生态圈,对于海外客户的交钥匙工程,公司与相关企业联合起来,提供一体化服务和运营,从而挖掘出更多的海外合作机会。据此,佳讯飞鸿公司与华为等企业合作,共同成立了eLTE产业联盟。联盟成立到现在已经有包括华为、东软、西门子CVC等在内的100多个成员。

截至目前,佳讯飞鸿产品成功应用于尼日利亚、肯尼亚、安哥拉、埃塞俄比亚、吉布提、伊朗、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蒙古、越南、古巴等国家的基础建设中。

未来,佳讯飞鸿将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和营销机构,吸引世界一流人才,与一流的技术和市场接轨,并推进本地化合作和本地化服务机构的建立。

泰宁科创&碧水源:绿水青山,金山银山

卡哈塔加斯迪吉利亚是南亚岛国斯里兰卡的一个小镇,这里有一所仅有40多名师生的农村小学。过去,孩子们都要背着一大瓶水来上学,因为学校无法提供清洁饮水。斯里兰卡面临的水问题,正是国际水资源管理研究所将总部设在这个国家的原因之一。

去年,卡哈塔加斯迪吉利亚镇来了几名中国工程师,他们带来了中国的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这里雨水总量充沛,雨水水质较好,正适用我们的技术。”泰宁科创公司工程师李雪源说。他们给学校装上雨水利用系统,经检测水质达标,水量也能满足全校师生需求,孩子们再不用背着沉甸甸的水瓶上学。

除了学校,他们还给当地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和一些农户装上了各种雨水利用系统。虽然工作非常辛苦,被晒得黝黑的李雪源却觉得在小镇的日子很开心:“我们很受欢迎,农技站职员库玛丽为表示感谢,热情邀请我们到家里吃饭,其他人也争着请我们吃饭。”

除斯里兰卡外,泰宁科创公司还在马尔代夫等地承建了雨水收集项目,而它只是中国近来在水领域涌现出的众多企业之一。与之同处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上市企业碧水源不仅在澳大利亚设立联合研发实验室,其产品也进入巴基斯坦、菲律宾、白俄罗斯、加拿大等地。

“碧水源已发展为全球最大、产业链最全的膜技术企业之一,”碧水源公司常务副总裁何愿平说,“在膜生物反应器等领域,还可以把这个‘之一’去掉。”膜技术是水处理中的一种重要技术,通过各种有微小孔径的膜过滤,污水变成清水。

中国“膜”法不仅上了规模,在技术上也相当先进。在2014年成功完成的中国首次长期多人密闭试验的空间基地生命保障人工闭合生态系统实验装置“月宫一号”中,水循环利用就用到了碧水源的膜技术。何愿平透露,他们正进一步参与“月宫二号”相关合作,“我认为我们的技术比现在国际空间站上用的技术更好!”

“碧水源的核心技术,即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如果不说更好,至少不比世界上任何企业逊色。”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水研究中心教授戴维・韦特说,他们选择与碧水源建立合作实验室,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碧水源在研发上的大力投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在水资源等环保领域有过一些教训,才总结出了这样的经验。中国也愿意与世界分享这些经验。在传统资源型和基建型等国际合作项目之外,绿色环保的水技术输出正成为“一带一路”上的新亮点。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名言,或许正是对“一带一路”上水合作最好的注解。

盛景网联:创新孵化,链接全球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相关国家在新兴产业合作方面具有较大技术和产能需求,这势必给技术转移双方带来红利。

在中关村,有一家专门从事创新孵化和技术转移的公司,盛景网联。该公司董事长彭志强说,“要想成功实现技术转移,关键在于如何正确选择技术引进对象和实现技术转移的资本化。而未来技术转移的中坚力量应该是中小企业。”

“盛景网联扮演的是争取连接协同,负责加速世界市场和中国市场的平台,其中最重要的关键词是:以资本为绑定建立信任,以赋能为核心实现成长。”彭志强说。

自2007年成立以来,盛景不断带领中国中小企业走出国门,走向美国、欧洲、拉美的创新生态系统。近年来,盛景网联更是将以色列作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站点进行战略布局。

深耕以色列市场的盛景网联在技术资本化方面创造性地提出了“四个一”模式,即“一家以色列创新企业,一家以色列基金作为中间人,一家中国上市公司,一家中国的基金公司”。这四个方面以资本为连接纽带,建立信任机制,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共同开拓中国市场。

迄今橹梗盛景嘉成母基金对以色列多家基金公司的投资累计近1亿美元。通过举办全球创新大奖赛,盛景联合以色列等国超过100家顶尖的创新孵化器、加速器以及风险投资机构,共同发掘、培育和投资顶尖“创新”企业。

2017年是中以建交25周年,盛景网联推出中以创新合作的“双百双千计划”。所谓“双百”指的是到两国建交30周年时,盛景将通过母基金、直接投资、并购基金等方式,在以色列投资100亿人民币;带领100家以色列公司在中国获得投资或者是被并购,或者是建立合资公司;为实现“双百”目标,盛景将同各级地方政府合作,率领1000家中国企业去以色列投资考察,反向带动1000家以色列公司到中国考察。

彭志强说,过去,盛景网联通过母基金和创新大奖带领中国中小企业“走出去”;今后,希望通过“双百双千计划”将以色列先进技术请进来,更加高效地联通中以之间的创新资源,并借此助力中国企业家,助力中国经济能更好更快速成长,实现中以双边共赢。他指出,盛景网联已经构建了一个全球化的创新连接能力。同时在上市公司、基金、资本服务平台等构筑了一个非常丰满的、全面的生态,盛景不仅自身做创新发展,也在构筑一个生态的连接。

彭志强表示,希望和更多的投资人、创业者和企业家一起进行连接,真正做一些对中国经济、对中国创新有价值、有意义的探索。

东展科博:绿色农业,去远东“种地”

刘潇,曾获得俄罗斯总统普京签发的友谊勋章,却在自己的建筑事业风生水起时毅然改行“种地”。说起为什么改行,这位在俄罗斯犹太自治州经营十余年的企业家说,“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发展机遇让她义无反顾地转行绿色农业。

刘潇现在任俄罗斯东展科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这家企业致力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农业开发,目前正在筹建中俄远东阳光有机农业基地。

“犹太自治州天蓝水清,很多土地都是撂荒地,农业环境比较原始。我相信这样的土地上生产出来的绿色食品,在国内甚至国际上一定会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面对在犹太自治州发展有机农业这一机遇,刘潇心动不已。

“国家为‘一带一路’建设推出多项扶持措施,在俄罗斯从事有机农业符合我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食品安全又是密切关系民生的热点问题。”

下定决心后,刘潇一头扑进了俄罗斯有机农业产业。她认为,中俄两国经济互补性很强,经贸合作潜力巨大。中国在农业经验、技术方面有优势,俄罗斯则拥有幅员辽阔的未开发土地,是中国新型农业大展拳脚的好地方。

“我们选择远东地区作为农业发展基地,看重的就是远东土地辽阔,尤其是犹太自治州,积温和降水都比较适合种植农作物。另外,我们的项目用地在黑龙江北岸,运输距离短且便利。”

刘潇还展望了自己的“小目标”:希望东展走生态农业道路,建成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国家级农业园,打造境外最大的安全食品生产基地。

中俄远东阳光有机农业基地项目从2015年开始筹划,已在犹太自治州拿到100万亩土地,如今正围绕这些土地进行项目一期核心示范区规划,主要包括种植示范基地、设施农业(蔬菜、水果、花卉、种子培育温室大棚)、中草药种植基地和农机维修中心等。

“这是犹太自治州第一家民营企业通过正规投资建立的农业基地,同时也是规模最大的农业项目。”提起农业基地,刘潇难掩自豪。

回顾来时路,刘潇深感“一带一路”倡议对自己和公司发展影响深远。“有了政府做后盾,不管是和当地政府打交道,还是我们的设备资金走出去、国外的产品运回来,都方便多了。”

启迪创新能源:绿色低碳,点亮当地人生活

启迪清洁能源集团的前身清华阳光公司成立于 1994年,作为清洁能源服务商,下设清洁热力、清洁电力、清洁动力、节能节水四大业务板块,设立子、分公司数十家。启迪清洁能源是中关村另一个产学研孵化创新体系“启迪系”的代表。

在具体业务层面,启迪清洁能源涵盖新能源和环保众多细分领域。依托清华大学先进科研成果,集团清洁热力板块利用太阳能、热泵、余热回收、清洁煤燃烧技术,低温核供热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为城市供暖、工业用热等提供清洁低碳的热力解决方案。清洁电力板块利用自主研发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技术搭建新能源发电系统,为城市提供清洁、高效、低碳的电力供应。清洁动力板块利用新能源的清洁电力与绿色交通技术,提供锂电通过智能运维为城市居民日常出行、短途运输、货物周转等提供高效解决方案。节能节水板块通过综合利用各种高效节能技术和节水设备,为城市楼宇、工业园区、大市政等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作为“一带一路”上的中关村环保企业,肯尼亚是启迪清洁能源重点开发的一个市场。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很多经适房小区安装了启迪清洁能源的太阳能设备,老百姓可以享受到太阳能产生的热水,而省去了一笔电费支出。启迪清洁能源集团国际商务中心总监焦记稳说,“肯尼亚的电力资源相当宝贵,1度电折合人民币1.08-1.2元”。

在日照充足的非洲国家,开拓新能源市銮绷巨大,以肯尼亚为例,“肯尼亚除了内罗毕和蒙巴萨这第一、第二大城市外,其他城市还是经常会停电的,有些郊区山区则干脆没有电网。肯尼亚 30%至 40%的地区还处于无电状态。”焦记稳对记者说。

作为集团全资子公司,华业阳光以多种模式在非洲开拓市场,目前已在埃及、肯尼亚、加纳、博茨瓦纳、南非、赞比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开展业务,建立了销售渠道网络,并优先选择肯尼亚作为生产加工的中心,设立工厂生产太阳能光热光电产品,目前已启动厂房建设,预计今年底可以投产。

除了肯尼亚,启迪清洁能源集团在南非和墨西哥也有太阳能热利用的示范项目。在泰国,养殖大户享受到了来自中国的太阳能热利用,因为小猪生下来后和母体存在温度差异,启迪清洁能源集团生产了一种太阳能床,小猪睡在上面,既长得快,又不会生病。

除了太阳光热光伏,在清洁燃烧、风能等不同领域,启迪清洁能源集团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市场开发,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落地生根。

在伊朗,启迪清洁能源集团旗下启迪清风公司的 10万千瓦风电场 EPC项目已获得两国政府的审批和融资担保,目前正在前期筹备开工,其中一台样机已投入运营。未来,启迪清风拟在伊朗 Khaf地区和Zabol地区投资建设 4期 5万千瓦风电场,并启动大部件的本地化制造,预计投资 26亿元人民币。

集团子公司热华能源负责人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这是一家长期致力于清洁能源及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开发的公司,在煤炭清洁燃烧、生物质能热利用、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危险废弃物资源化四大领域,该公司持有的专利技术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

咖啡是印尼的支柱产业之一,PT. ARKOF - Aroma Kopikrim Indonesia 是著名品牌LUWAH WHITE KOFFIE咖啡生产商,咖啡年产量巨大,在生产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咖啡渣废料,它们被随意丢弃,令人头痛。经公司研发的热华燃咖啡渣锅炉投产运营,减少了煤炭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企业很划算,它消纳了废弃的咖啡渣,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深受当地居民欢迎。

印尼项目的成功,也极大地鼓舞了员工的士气,在长期的海外业务拓展中,公司构建了“产品+服务+技术”立体化出口模式,在台湾、印尼、蒙古等国家建立了跨文化管理、本土化的创新合作体系,成立了海外业务部,产业布局涵盖了东南亚地区、韩国、日本等国家。

爱博诺德:中国制造,点亮“光明之路”

为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慈善项目“健康快车”开始走出国门,向沿线国家百姓提供慈善医疗,斯里兰卡成为该项目的首个海外试点。在位于斯里兰卡南部的卡卢特勒地区综合医院,他们用近一个月的时间为超过500名白内障患者成功实施了复明手术。

“斯里兰卡医生对我们带去的中国产人工晶体刮目相看,当地民众奔走相告,越来越多的白内障患者慕名而来。”时隔数月,北京协和医院副主任医师张顺华说起当时的情景,依然难掩自豪之情。

张顺华介绍说,这次光明援助行动中最特别的是,全部使用了中国自主研发制造的高端人工晶体。而在此之前,由于国产高端市场产品空缺,我国在援外手术中多使用欧美等国生产的人工晶体。

国产人工晶体得到国外医生和患者的称赞,也令爱博诺德公司创始人解江冰高兴不已:“我们的产品被越来越多的国外业界了解和接受,这对我们继续进行科研创新也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2010年,在美国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担任首席科学家的解江冰针对中国在软式人工晶体方面依赖进口这一现状,决定回国创业,投身自主研发。公司吸引了不少博士、硕士,组成研发团队。他们研发的可折叠人工晶体品质高端,价格却比进口品牌低30%左右,已走入越来越多的国内医院,实现进口品牌的替代。

近年来,借“一б宦贰倍风,爱博诺德研发生产的可折叠人工晶体随中国援外项目走出国门,走进科摩罗、喀麦隆、苏丹、刚果(布)、柬埔寨、斯里兰卡等国,为这些地区的民众带去光明,也收获如潮好评。

解江冰说,这给公司带来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大好机会。前不久,公司接到了来自德国的产品订单。接下来,爱博诺德也将寻求和尝试通过与其他医药企业合作或对国外医生进行培训等方式,主动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民生项目。

篇5

关键词:桥梁,养护,管理,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K92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我国目前关于桥梁的诊断及养护的管理系统存在着功能简单,操作繁琐,不具备智能分析等问题,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于现代桥梁技术的发展及维护应用。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建立一套科学化、智能化的现代桥梁智能管理系统,提高桥梁检测效率、降低工作误差、提升养护层次,是未来桥梁智能化管理的趋势。

1 桥梁养护管理的现状

我国关于道桥智能化管理的早期探索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七五”“八五”期间由交通部组织研究的中国道路管理系统( CPMS) 和中国桥梁管理系统( CBMS) 。此后,全国各地许多部门在道桥智能管理化方面不断探索,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 应用于道桥的智能化管理维护,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我国目前的桥梁管理系统按照现行的桥梁管理规范要求编制,存在着以下缺陷:

1) 桥梁的缺损监测信息主观性强,误差率大,受检测人员个人因素影响较大,缺损信息发现不及时。

2) 桥梁运行信息的采集过程评判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桥梁缺损程度判定信息少,造成了缺损等级评定误差大,精度相对较低。

3) 桥梁的缺损处理方案不明确,主动性、针对性较差,辅助分析欠缺。

4)桥梁的标志缺乏。公路桥梁为了保护行车行人的安全,通常都是要设置很多标志的,如限速、限高、限重、限轴重以及限宽等多项禁行标志,这对于降低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以及延长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都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实际的情况确实很多公路桥梁都严重的缺少了这些禁行标志,而原来有的被损坏了的也都没有进行及时的补立,这就加大了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

5)对于已经受损的桥梁结构的维修不及时。公路桥梁在投入使用一定的时间后,由于受到很多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其结构部件和构件受到损坏也是十分正常的,但是这些已经出现的结构变形、构件沉陷、结构裂缝以及空洞在日常的养护维修工做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这些问题的维修和养护工作做的也不够及时,时间一长,就会出现钢筋外露生锈以及混凝土菠萝等严重的受损现象。

目前的养护管理系统,实现了由单纯的文字档案向数字化资料管理的进步,但是对桥梁的缺损管理相对较死板,严重的依赖人工收集桥梁信息,造成了主观影响因素较大,后期人工分析处理工作量庞大。对现有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实现对桥梁的机构状态,载重等外部因素影响下的响应进行的实时监测,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分析,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识别桥梁的机构损伤,完成损伤预警及定位等,做出最优的维护方案,保证桥梁最佳运行的方案。

2 桥梁养护的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桥梁后期维护保养是桥梁工程领域最常见,工作量大,最繁琐的工作内容,每年投入在该项目上的人力、财力及物力都十分惊人。我国目前的桥梁养护工作手段落后,管理系统滞后,还存在管理手段机械化,危害记录平面化,资料管理台账化的静态管理状态。利用新技术实现桥梁的智能化管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人们可能关心为什么要走智能化发展的道路。桥梁的智能化管理是由以下三个方面决定的:

1) 计算机技术的进步。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仿真模拟实验技术的进步,使一些无法看到的现象展示了出来,人们进行结构分析和优化的能力大大增强。

2) 数字化仪表仪器的广泛使用。

数字化仪器仪表的广泛使用使得信号处理变得十分方便。人们发现,数字化仪器仪表的使用使数据测量和分析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使用演算数据有时候比使用原始参数更易于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结合计算机技术,使以前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开始有了解决方案。

3) 智能技术本身的进步。

人工神经网络解决了人工智能在环境中自主学习的问题; 遗传算法的出现解决了混合变量全局最优化的自主选择问题。这两个问题的解决为桥梁结构损伤识别及定位的解决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手段,也为建立一整套预测模型提供了合适的工具。上述技术的发展,为桥梁的智能化管理提供了理论及技术工具。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检测技术等分支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桥梁的养护智能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4)建立桥梁管理系统

现代计算机技术先进,可以建立专门的桥梁管理系统,将管理范围内的桥梁的基本信息、维护信息、使用年限、限载等禁令录入系统。各养护单位在对桥梁进行维护时就能够很方便的调取桥梁信息,有针对性的进行维护。并且在日常对桥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承载能力评定等行为时,都可以快捷方便的进行,不需要再浪费人力物力进行调研或者查找资料,节约了时间。

5)加强桥梁的检查和调研,为桥梁管理系统更新资料

养护部门应该定时定期的对所管辖范围的桥梁进行检查和调研,对其附近的情况也做到了如指掌。对桥梁的缺损情况、异常情况等进行登记,进行养护措施后的情况也记录在档。调查结果录入管理系统,并且生成报告交至上级养护部门。经过统计分析总结后,成为养护指导的技术手段。

6)加强各级各类人员的培训,提高桥梁养护管理人员的素质桥梁的养护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强、专业性强的工作,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目前我国的养护部门人员很多不具备这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且实际工作经验少,抑制了养护工作的发展和开展。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对技术工人在桥梁的养护工作和管理工作等方面的认识和水平,掌握桥梁检测、维修、加固、养护等的基本方法,了解国内外桥梁养护的发展方向,建立一支专业的业务队伍。

7) 购置专业的桥梁检测仪器、设备

桥梁的检测分为上部结构检测和下部结构检测,进行观测时,很大一部分都需要在空中作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购置先进的仪器和设备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利用合适的设备仪器才能真实的检测出桥梁的真实情况。除上述措施之外,还要学习先进的检测手段;普及养护知识;层层布置,层层落实等等。

3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桥梁使用年龄的增长,结构老化的数量越来越多。因此,桥梁运营过程中的损伤检测及预警就十分重要。建立智能化管理系统,对桥梁的整体结构能力进行实时监控和智能化分析,确保桥梁安全运营,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通过早期发现桥梁病害,能大大节约维护养护费用,避免频繁大修关闭交通所引起的经济损失,且能防止桥梁坍塌等大兴安全重大事故的发生。同时,通过智能化管理获得的数据反馈于桥梁结构设计,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能改进桥梁结构的设计及相应的规范标准等,为桥梁结构设计开辟新的空间。由于智能化管理涉及信息技术,测量技术,通讯技术等多个学科,目前取得的成就仅处于探索阶段,还需广大桥梁工作者及相关人员不断探索,为桥梁的智能化管理取得新的成就。

参考文献:

[1] http: / /baike. baidu. com/view/6251441. htm,地理信息系统,2012-02-16.

篇6

中学美术 教学技术 技术策略

中学美术教学技术在中学美术教学课程设计中起着完善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中学美术教学让学生在课程体验中不断地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个性发展空间。各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中学美术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环境,信息技术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为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服务。合理选择使用各种教育技术,能够加强学生的感官刺激,强化学生的教育接受,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是教育部颁布的有关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文件,它要求“中小学教师能够灵活地使用各种教育理论与技术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在教学活动中,教学技术的选择使用必须以学生的特点为基础,要正确评价中学美术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行为水平、美术能力、知识基础等,针对不同的学习环节确定教学技术的实现目标,避免缺少思考的美术感官教学与片面的美术视角转化,不断地完善教学技术使用策略。

一、教育技术与教学技术

在我国,教育技术以学科的形式出现。“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是运用技术去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这里的‘技术’既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也包括无形的‘智能技术’。”[1]“物化技术”主要指教育中信息技术软件与硬件的使用以及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与应用。“智能技术”则是指教师的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能力。教育技术要求教师不仅要拥有信息技术技能,还要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与综合素质。

教育技术是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设计的技术,是“教”与“学”的有机融合,而教学技术则是连接“教”与“学”之间的媒介途径,二者都是为了实现课程的最优教学。教育技术中包含了教学技术的选择与使用策略。

中学美术教学技术策略是教师转化教学经验的过程,也是教师教育技术水平的体现,它具有两个方面的内涵。第一,中学美术教学技术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各个流程中选择应用的各种技术手段,比如备课中的文字处理、图片处理、幻灯片制作技术等。第二,中学美术教学技术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选择采用各种媒体手段来体现的。学生根据教师的课堂教学安排通过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实现了教学内容由抽象向具象的转化。美术学科具有特殊性,在中学美术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学技术是教师完成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如图1所示,中学美术教学设计根据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法,以学校的教学设施条件为基础,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对教学技术进行优化组合。教学技术的选择使用是中学美术教学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学美术教学技术的现状

“信息技术极大地拓展了教育时空界限,空前地提高了人们学习的兴趣、效率和能动性。”[2]中学美术教学技术分为视听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视听媒体技术的推广,推动了各类学习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在中学美术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到计算机的各种软件,各种数码技术的熟练应用使中学美术课程变得多姿多彩;教师采用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演示技术进行教学,便于教学内容由抽象向具象转化。

网络技术在视听媒体技术的基础上构建,实现了教育信息化,为学生提供了综合平台。网络技术实现了校园内外以及国内外的同步教学及资源共享,为教师备课、教学演示、师生互动、作业练习、考试评价等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网络环境。另外,网络资源共享课程促进了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个别化教学”的教育平台,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提高了网络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编程技术与模拟法实现,不断地运用到各个学科领域,它可以完成智能控制、图像与语言理解、自主的信息处理与管理等规模庞大的任务。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在中学美术课程教学中成为了必然的趋势。首先,它是教师进行课程设计的好帮手。它可以满足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的多种需求;其次,它为个别化教学增添了智能的选择与识别。另外,人工智能技术在图像上的识别为中学美术课程的学生作业提供了识别评价的可能。

信息技术的多样性为中学美术课堂教学增添了色彩,提高了中学生对美术课程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充斥着信息技术的中学美术课程中,各种技术使用的合理性需要进一步探讨。

1.缺少思考的美术感官教学

所谓“感官教学”是指中学美术课经常采用“课件教学――课堂练习”这个由多媒体课件进行感官教授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普及,由课件直接到练习成为了一些中学美术教学的主流模式,这种缺乏策略的使用多媒体教学系统,使部分中学美术课堂成为了缺少思考的感官教学。一方面,缺少思考课程内容与教学技术契合度的问题;另一方面,缺少思考教学资源与学生特点的辩证关系。

不同的美术领域对教学技术的需求不同,教师要重视课程内容与教学技术契合度的问题。中学美术教学分为“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四个领域,针对不同的教学领域,教学技术的选择也应不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装点我的居室》即属于“造型与表现”领域的学习内容,它围绕“装点我的居室”这一主题,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去装点自己的居室。这个单元让学生初步学习了中国写意花鸟画、版画、装饰画、铅笔淡彩画和挂画的形式美要求,最后通过同学之间的展示交流进行总结,树立学生美化生活的意识,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课程内容中,有欣赏环节、有知识技能学习的环节、还有学生的练习与评价环节,这三个教学环节中或多或少都需要使用到各种教学技术。教师通常使用教学课件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写意花鸟画;在知识技能学习环节中,教学课件与网络媒体的结合使用能够有效地补充学生所需的学习资源并能进行相关的知识拓展,比如了解相关的艺术家及其工作室,进一步明确中国写意花鸟画的题材、风格、构图等。也就是在这个重点的教学环节中,教授的知识技能与教学技术的采用契合度尤为重要。中国写意花鸟画中“笔墨章法”是教学难点,是否能够完全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让学生掌握呢?答案是否定的。知识技能、特别是动手技能的掌握不能单靠“感官教学”来完成,需要学生通过体验,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教学课件中播放的绘画视频减少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体验与绘画技术的交流,感官教学无法取代传统的动手技能的培训与学习。“笔墨章法”这个教学内容就需要教师进行课堂示范,教师播放的图片与绘画教学视频只能是对这个教学内容的资源补充,教师在学生的实践中针对问题单独指导并示范,这种互动的直观课堂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把握。

互联网的普及给教师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源,有些课堂教学缺少思考教学资源与学生特点的辩证关系。“教学资源指教学材料可被设计、开发与实施的所有方式。”[3]从广义上说,教学资源是教师在教学中利用的一切要素,包括所有支撑教学和为教学服务的各种内容;从狭义上说,教学资源包括教学信息材料、教学软硬件和相关教学系统。在教学中教学资源主要是教师采用的教学信息材料与教学硬件设施。教学资源的选择使用必须以学生的特点为基础,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还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装点我的居室》采用的教学资源为例:初二的学生处于生理成熟期,个性逐渐形成,对自我社会化发展要求增多,通过以前的美术课程学习有了初步的美术基础,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尽量选择符合学生心理兴趣点的美术资源;根据学生掌握的文化知识可以选择学生文化素养范围内的中国画进行欣赏。只有正确评价学生的年龄特征、行为水平、美术能力、知识基础等,才能合理地使用教学资源。

2.缺乏准确的美术视角转化

不同教师对课程内容有着不同的美术视角,美术视角转化于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转化过程的准确,以偏带全会导致学生认识的片面性。缺乏准确的美术视角转化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教师对课程内容美术视角审视的准确性问题,一个是美术视角转化过程中使用资源的片面性问题。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主要依靠教学大纲的规范与其个人的教育能力。教学资源的使用需要进一步推敲,学生首次在美术教学中对某一美术门类的体验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对该美术门类的主观经验主义,教师在选择教学资源的同时要思考该资源是否能够准确地带给学生正确的美术视角。比如《装点我的居室》的第一部分,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写意花鸟画的题材、风格、构图、等,要求教师提供给学生经典的写意花鸟作品,并明确告诉学生不同时期写意花鸟的特征,树立学生对写意花鸟画的正确认识。

三、中学美术教学技术的改进策略

中学美术是技能、审美与艺术创造力的结合,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美术学科能力,还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应用教育技术,不断地调整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中学美术教学技术策略“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认知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4]。中学美术教学技术策略围绕学生、教师、教学内容与教学技术展开,它包括以教学内容为主体的精简组合策略、“教”与“学”并重的产生激发策略、重视课堂内外的发散拓展策略。

精简组合策略以教学内容为主体、教学技术为依据。不同的教学媒体都有各自的优点,在学习上既有潜在的功能性,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有机地组合多种教学技术。并不是现代媒体手段使用得越多越好,而是要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合理安排教学技术的使用顺序,达到整体优化的教学效果。

产生激发策略强调了在应用教学技术过程中“教”与“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奥苏贝尔与加涅提出以“教”为主体的教学理论,强调了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同时,奥苏贝尔提出“有意义接受学习”强调了学生的认知因素,“构建主义教学策略”指出了“学”的重要地位,美术知识技能的认知与掌握是由学生主动构建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要选择互动多样的形式实现。在中学美术教学技术策略中,要使用有效的认知工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自主地完成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学习任务和学习过程的积极和热情。

发散拓展的媒体选择可以积极地把课程资源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相联系,或以多媒体、或以软件、或基于网络、或采用仿真试验模拟等不同的技术支持课堂内外的教与学。由于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的广泛性,中学美术教学技术的选择要为学生考虑到学科知识的发散与相关领域拓展的可能性。教学内容的发散与拓展分课内与课外的发散与拓展。课内的发散与拓展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据该课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知识与认知特点,在一定范围内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联系起来的教学活动,它有效地加强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探究了创新的学习意识;课外教学内容的发散与拓展以学生兴趣为依托,对课堂知识技能进行进一步拓展与延伸,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了学生均衡个性地发展。

中学美术教学技术策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技术,教师不断地完善中学美术教学技术策略设计出不同的学习方式与活动,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学习环境,保证了能够高效地进行中学美术教学。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关于《美国2010国家教育技术计划》的学习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11(4).

[2] 张敬涛.教育信息化实用技术指南[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3] [美]加涅等,著.教学设计原理[M].王小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篇7

【关键词】信息化 内部控制 调整

强化内部控制是做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内部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监控的主要依靠手段,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新时期,我国对于企业内部控制愈发的重视起来,从直接的指导到法律的硬性规定,这些都有效的促进了企业内部控制不断的自我完善。然而,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企业信息化程度提高,给我国企业又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信息化程度提升一方面使得企业管理更加的方便、迅捷,但在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给予企业内部控制带来了很大的潜在风险。因此,做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内容和监控的主要手段,内部控制体系应当随着信息化的提升不断的进行完善,从而确保企业能够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这也是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的内在要求。

一、企业信息化与内部控制的具体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

(一)企业信息化:对于企业信息化的理解,许多企业存在着误区,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传统的阶段,认为仅仅拥有电脑,拥有企业网站就完成了企业信息化建设,其实并不尽然。企业信息化具体来说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等一系列现代技术,通过科学的方法利用、配置和优化企业内外部资源,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对信息网络里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总结和整理,生成有用的、利于企业生产决策的信息。使得企业生产经营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数字化,实现企业间的数据共享,使得信息在企业间流通更加迅速、便捷,进而改变工作方式、管理方式和组织构架,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大体分为以下三种:经营的效果和效率、遵循相关法律、可靠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分别为:监控、沟通和信息、监控活动、风险评估和控制环境等。控制环境做为内部控制的基础部分,不仅能够影响和制约到其他要素能否发挥作用,也直接决定了内部控制是否有效。风险评估有助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和效率不断提高,提升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控制活动涉及到企业各个部门,沟通和信息包含内部和外部两个部分。监控指的是对企业内部的结构框架运行进行实时的调节、检测和跟踪,保证内部控制的运行稳定。

(三)信息化与内部控制有着密切的联系。信息技术当前运用十分广泛,国家也十分的重视信息技术的利用,并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进行了明确的法律规定:要建立与信息化时代相适应的内部控制机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中人工智能的作用,将人工操作和人工智能有机的结合起来,减少人为操作为企业带来的影响,在内部控制中突出信息技术的作用。信息化要求企业运用信息和通讯技术改造自己的业务和流程。通过搭建网络平台来实现内部信息的分享和交流,也包括基础的利用计算机来进行单个内容的工作。在内部控制中,以先进的管理理念为指导,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运用信息技术,深度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精简企业业务流程,简化企业组织结构,转变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从而使得企业获得经济效益最大化。信息化时代,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将信息技术做为当前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这就需要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改革和创新,保证信息化能够很好的融合到企业内部控制当中,从而保证企业能够科学合理的运行,实现企业长远的利益。

二、当前信息时代对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要求

(一)信息化要求企业优化内部控制中的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指对能够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因素包括员工的知识水平、道德水平、经营方式、管理理念、责任方式、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实施和相关政策等的综合体。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化,要求企业内部控制要做出适宜发展形势的改良。首先,组织结构要进行改变,传统的组织机构是人力的组成,所有的工作也都是依靠人力来完成,新时期,要改变这种传统的做法,对内部结构进行优化,精简人员,深度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扩大信息技术在内部控制中的影响力,并促使组织向着扁平化发展,方便执行人员与决策人员进行沟通,随着控制程度的降低,责任自然而然的落实到每一位员工身上,这样就减少了企业人浮于事的局面,提高企业的效率。传统的内部控制以控制和命令的形式维护企业日常经营的稳定,这种控制方式是划分不同的工作等级和过程,然后分解为各个命令并将这些命令下达到相关部门。信息时代要求企业控制方式向着协调、集中的方式转变,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为企业内部和外部人员搭建交流平台,保证沟通的流畅。同时将企业员工做为平台中的基本点和关键点,使得对于员工的控制和管理相对集中,这样也便于协调,提高工作的效率。其次,理念和方式要进行转变。信息化管理容易拉近组织和个人的关系,对组织进行简化,便于企业的控制,增加企业的透明性。将信息技术引入到企业管理方式上来,可以转变传统的机械式组织模式,形成一种动态的虚拟的组织模式,管理人员可以在动态环境中进行企业的内部控制,这样使得管理更具时效性,不至于造成管理过程中出现脱离实际的情况,提高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水平。最后,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原则。信息化会大大降低生产成本,生产成本的减少导致管理的重心转移到人的管理方面,充分发掘人力资源的价值,重视人力资源的额开发和利用会给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二)信息化要求企业优化内部控制中的财务风险控制。在财务风险控制中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方便有效的规避财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应用信息技术使得财务管理能具体到每一个细节,在完成主要的财务管理和会计业务这两样主要工作以外,还能够将工作延续到企业外部,实现国家和企业之间、客户和企业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比如,利用网络支付、催账、理财、查询等,如此不同于以往的工作方式和内容,这就需要管理人员进行控制观念的创新,借助信息技术这股东风,促使企业能够迅速发展,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体现信息技术的工具性作用,将风险防范和业务活动紧密的结合起来,避免产生财务上的问题,使得企业活动合理合法。

(三)信息化要求企业优化内部控制中的信息沟通过程。企业和客户进行生意上的往来会产生很多财务上的信息资料,将这种资料进行输机处理后,并向有关部门进行反馈,通过分析来决定企业生产经营的方向,实现企业业务和会计工作的一体化,转变会计传统的静态核算方式为高动态的核算方式。在财务人员、销售人员和制造人员工作过程中同样采取这种动态核算方式,便于企业在生产上做出战略选择,为供应商和顾客提供多样化的沟通渠道,为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沟通流畅提供了保障。

(四)信息化要求企业优化内部控制中的财务监控。信息技术促使了人工智能和人工操作的结合,应用程序会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如果程序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失误,再加之使用者对程序重复使用,导致控制失效在很长时间内不容易被发现,系统累计的错误越来越多最终不可弥补。因此,要加强内部控制中的监控,监督工作分为,分工、保卫、记录和授权等。控制程序、控制环境应该按相容职务融合的观点,将责任具体到每一个部门,在工作中建立制约、协调的工作机制,提高员工的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风险评估通过分解、确定目标,对多种风险进行辨识,避免产生信息失真等现象,通过自我评估等方式,实现监督,同时,建立高效合理的方法机制,在适宜时刻对运行水平和设计水平进行评估,保证财务报告目标的实现。

三、解决好内部控制中存在的各项隐患以应对企业信息化建设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信息时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这是市场规范、建立现代企业、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市场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内部控制的完善能够为企业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虽然较国外一些成功企业发展状况,我国企业发展还有所欠缺,但可以借鉴它们成功的经验为己所用,正是这些成功地经验,可以使得我国企业在建立内部控制体系过程中能够少走许多弯路。在建立过程中,不仅要借鉴成功经验,也要集思广益、统筹规划,制定出切合实际的,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状况的控制体系。

(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企业主要以内部审计做为监督和评价方法,为确保内部会计制度的切实实施,就要有一定的强制措施进行监督。确立内部审计制度是当前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内部审计应做到事前监督,事中转变的标准,从而使监督具有时效性与控制性。在监督过程中将信息实时的反馈到审计部门,便于企业制定一些列的策略。企业可以通过注册会计师等方式,借助外部监督力量,确保监督制度的实施。

(三)将内部控制理论深化到企业各个部门,深入到职员的心中,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在企业职工后续的内部控制相关的实务知识、理论知识的培训过程中,将内部控制的理论成果进行及时的推广,务必使职工们对于内部控制有着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四、结语

信息化建设背景下,我们应当准确把握信息化建设和内部控制的内涵,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如此,才能促进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总之,将信息技术引入到企业内部控制当中不会更改其最终目标,只是在控制内容和形式上做出改变。信息时代企业当遵循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要求,合理的设置企业的组织机构,明确权力和义务,提升内部控制的水平,以应对信息时代带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王昕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零售业的发展及特点分析.北方经济,2010年5期.

篇8

关键词:小概率事件 电力事故 抢修作业

1 概述

电能作为清洁替代能源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各个层面。随着,社会的现代化程度日益提升,社会对电能的依赖程度也逐步提高。在新的能源形式出现之前,电能也将持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为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电力企业将安全、稳定、可靠供电视为己任。并向社会各界提出了优质供电的服务承诺。

因为电能本身不可直接储存的特点,所以电能的产、输、供几乎同时进行。由此,在庞大的系统中,造成停电事故的原因千差万别。其中既有占比较大的诸如:外力破坏、小动物侵入、恶劣天气影响等比较常见的原因,偶尔也有发生概率极低的小概率事件。

2 小概率事件引发的事故及其处理

2001年6月13日秦皇岛北山宏福发电有限公司#3炉吸风机6kV电源开关跳闸,吸风机停运。#3炉紧急压火,#3发电机甩负荷。事故抢修人员到达事故现场紧急处理。检查发现:#3炉吸风机开关A相电流速断信号继电器动作弹出。初步判断事故为:#3炉吸风机A相电流速断保护动作,A相接地短路。

事故紧急抢修人员将#3炉吸风机6kV电源开关小车拉出后,检查开关外观正常。因#3炉吸风机为6kV厂用电电缆直供负荷,抢修人员打开#3炉吸风机电动机侧电缆接头。摇测#3炉吸风机电缆绝缘。A相绝缘0.1MΩ,B.C相绝缘合格。摇测#3炉吸风机电动机相间、相-地绝缘正常。断开#3炉吸风机电缆开关侧接头,电缆A相绝缘恢复。

事故紧急抢修人员进入#3炉吸风机开关柜出线后下间隔内检查发现:#3炉吸风机开关柜带电显示器联接在A相的接线绝缘子开裂并有放电痕迹。更换该绝缘子,其他设备检查、试验无异常后,恢复送电正常。

此次事故为一例典型的小概率事件事故,由静止的遥信设备电压取样绝缘子损坏,引发一次接地短路,保护动作跳开开关。最终导致发电机组甩负荷。

3 小概率事件的特点以及对事故紧急抢修的影响

3.1 小概率事件引发事故必然存在。但因其发生概率极低不易引起重视,往往被我们忽略。

3.2 事故紧急抢修作业预案不可能涵盖所有作业、所有环节。即使事先小概率事件引发事故的可能性会被分析到,也不可能针对具体某个小概率事件制订专门的事故紧急抢修作业预案。

3.3 事故紧急抢修作业中,故障点明显的事故,抢修作业人员直接抢修处理。故障点不明确,事故抢修作业人员只能凭借个人工作经验结合现场事故现象,逐一排除相关可能故障点。由此,小概率事件势必列到排查末端。由此将会造成事故抢修作业时间被延长。导致停电时间延长。

3.4 小概率事件引发的瞬间非永久性故障。在故障点消失后。可能会被事故抢修人员排查疏漏掉。影响事故紧急抢修作业后的事故分析。

4 应对及防范

首先,结合小概率事件必然存在但又概率极低的特点。事故紧急抢修作业人员应适当给予关注。既要引起相应的重视又要避免陷入舍本逐末的怪圈。其次,要在作好对已有事故的分析总结、汇总的基础上,逐步完善事故紧急抢修预案。尽可能加强各种事故的预前分析。最后,事故紧急抢修人员一定要结合事故现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杜绝现场作业仅凭经验进行判断及作业。

5 结束语

供电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多个部门、多个流程、多个环节协调工作。尽管随着科技的进步,供电系统的人工智能化程度也日益提升。但其中某一个细小的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甚至造成电网系统解列,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

在实际工作中,供电单位要面对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可靠供电带来的各项压力。适时对各类人员加强培训,特别是针对小概率事件的影响要有所提及,以便及时顺利地开展各类停电事故紧急抢修工作。确保短时间恢复送电。尽量降低因停电对各类用户造成的各类损失。

相关释义:①小概率事件:在概率论中我们把概率接近为零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一般多采用0.01-0.05两个值即事件发生概率在0.01以下或0.05以下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②电力事故紧急抢修作业:电气设备发生故障被迫紧急停止运行,需要短时间内恢复的抢修和排除故障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魏宗舒.《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第二版[M].

篇9

关键字:控制算法参数整定控制参数的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控制参数概述

在工业生产应用中,调节控制装置是构成自动控制系统的核心设备,它的基本功能是将来自变送器的测量信号与给定信号相比较,并对由此所产生的偏差进行各类运算处理后,输出调节信号控制执行器的动作,实现对不同被测或被控参数的自动化控制。

图1给出了实现单回路调节作用的典型控制系统,当被控变量因某种干扰原因偏离给定值并产生了偏差时,调节单元才会真正发挥作用。其中,调节器的偏差时指被控变量的测量值与系统给定值之差。

图1 基本控制系统回路结构图

调节器在接收到偏差信号后,依据自身设置的控制规律使其输出信号发生变化,通过执行器作用于被控对象,使被控量朝着系统给定值的方向变化,从而重新达到新的稳定状态。

基本控制算法及在生产中的作用

比例、积分、微分是调节器的基本控制规律,而所有的实用控制规律都是由这些基本控制规律或其组合形成的。

其中,比例控制规律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应用最普遍的控制规律,它能及时迅速的克服扰动的影响,从而使系统很快地达到稳定状态。但因调节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须始终保持比例关系,所以在系统稳定后,被控量无法达到系统给定值,而是存在一定的参与偏差。

积分调节作用总是滞后于偏差的存在,不能及时和有效地克服扰动的影响,使调节不及时,造成被控变量超调量增加,操作周期和回复时间增长,也使调节过程缓慢,不易稳定,这是积分控制规律使用时需考虑的主要问题,所以积分控制作用一般不单独使用。

采用微分调节的好处在于偏差尽管不大,但还在偏差开始剧烈变化的时刻,就能立刻自动地产生一个强大的调节作用,及时抑制偏差的继续增长,固有超前调节的作用。同时,因为微分调节器的输出大小只与偏差变化的速度有关,当偏差固定不变时,无论其数值有多大,微分器都不输出,不能消除偏差,也不能单独使用。

典型案例

1、大循环协调控制

在炼焦过程中,集气管中的压力不断改变,特别是在焦炉装煤时,会造成集气管压力大幅度波动。集气管压力过低时,空气会进入炉体,导致焦炭燃烧,降低煤气质量,如果大量空气进入到碳化室及荒煤气中,将会引起生产事故。当压力过高时,荒煤气将会从炉门、炉盖等处冒出,一方面可能烧毁炉门铁件,污染环境,另一方面降低了荒煤气的回收率。压力波动大还会对焦炉除尘系统造成不利影响。

以迁焦一二期焦炉为例,多座焦炉共用鼓风机、冷凝系统及集气管并联成一根总管进入初冷器,构成集气管之间的压力耦合,对其任意一个对象的调节都会影响到另一个对象,由于气体具有可压缩性,一旦煤气发生量、用户负荷或鼓风机转速等波动较大,就会造成系统的不稳定。

集气管压力受到焦炉煤气发生量、调节阀的开度、鼓风机吸力、机前和机后阻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还会遇到多组焦炉煤气管道的不对称性,以及管网压力的波动等。这些因素的影响是动态和不确定的,无法求得对象准确的数学模型。针对这种典型的具有工况复杂、强干扰、多变量、耦合、时变、非线性等特性的装置,解决的方法是利用变参数PID控制算法,与鼓风机的控制相结合,根据期望响应,用偏差信号的非线性函数分别自动调整比例、微分和积分参数的大小,以改善系统的动态特性,同时运用多种先进控制策略,在传统反馈控制基础上,采用带有可变偏差死区和前馈功能的非线性智能调节器,自动寻找并动态调整合适的工艺和控制目标参数。由此可见,控制参数的整定在整个系统中处于核心作用。

2、焦炉自动加热系统

焦炉是冶金行业中较复杂的炉窑,焦炉的加热过程是单个燃烧室间歇、全炉连续、受多种因素干扰的热工过程,是典型的大惯性、非线性、时变的复杂系统。焦炉直行温度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焦炭质量和炉体寿命,同时,烟道废气氧含量也决定着加热煤气燃烧效果的好坏。

焦炉直行温度和废气氧含量的控制是通过调节加热煤气流量和烟道吸力来实现的。焦炉温度的滞后时间在4小时以上,煤在结焦初期是吸热对象,到了结焦末期又会释放大量热量,而且温度输出值可能是多次控制输入的相互作用叠加产生的结果。总之,直行温度调节决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目前,我国焦炉加热过程大部分采用人工调节的方法,其控制完全依赖于操作人员的实际经验和个人预测能力,可能造成直行温度较大波动而超出允许范围,造成焦炭质量下降和能源浪费,也影响焦炉的使用寿命。

焦炉直行温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很难建立焦炉对象精确的解析模型,采用常规的控制方法难以实现将直行温度控制到要求的精度范围内。因此,我们需要建立新的控制算法和结构模型,并进行控制参数的整定与优化。

以迁焦5#、6#焦炉自动加热系统为例,该系统以焦炉火道温度为控制目标,实时采集相对容易测量的蓄热室顶部温度,采用新型火道模型计算出难以测量的火道温度,根据计算的火道温度值对加热煤气流量进行自动控制。同时为了校验加热煤气流量的调节,即检验加热煤气的空燃比是否在控制范围内,系统增加了对机、焦两侧分烟道废气含氧量的在线检测,并使用基于人工智能方法的烟道吸力控制模型对两侧分烟道吸力进行调节。

反馈自动加热是根据估计的火道温度与设定标温间的偏差进行的,每半个小时进行一次(换向周期)。尽管通过火道模型的自校正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拟合火道温度的准确性,但仍不可避免地存在估计误差。由此可能导致煤气调节错误,即实际的炉温高,但估计的炉温低,错误地增加煤气流量,相反的情况也会发生。错误的温度调节实际上是将温度调节变成了扰动,将严重恶化焦炉温度体系。如何在存在估计误差的情况下保证煤气流量调节的正确性,是基于火道模型的反馈自动加热技术的一个关键问题。

这里采用的是一种智能容错煤气流量调节算法,该算法不仅考虑了绝对偏差,还考虑了温度变化的趋势,尤其是蓄热室温度变化的趋势。在此基础上的煤气调节始终能够保证调节方向的正确性,从而有利于焦炉温度的稳定,并使得自动加热可以长期可靠运行。

由此可见,系统的稳定性直接与控制系统相关联,控制算法的优化与控制参数的整定是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内容,决定着日常生产的可靠性与连续性。

总结

现代控制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与计算机技术的相结合,不仅方便的解决了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问题,而且能设计出更复杂的控制系统,比如:多输入多输出系统,非线性、时变和随机系统等等。控制算法包括:系统状态的最优估计、最优控制、过程辨识和自适应控制等。但是,这些系统和算法均离不开控制参数的整定,控制参数不仅决定着系统的可靠性,还与实际生产紧密相联。总之,无论是产品的质量、设备的使用寿命,还是能耗的高低、环境的污染,都与控制参数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1】浙大中控培训课件 《PID参数调整》

篇10

关键词:大数据;联合作战;指挥中心;智慧消防应用

大数据技术提升消防管理服务效能,提升灭火救援战斗力,是大数据时代的要求,也是消防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需求。在消防队伍改制转隶以后,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用信息化、大数据手段破解消防工作短板和难题成为有力抓手和突破口,充分借鉴各行业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先进做法,逐步升级消防指挥中心,强化指挥中心信息资源汇聚、集成可视化展示,消防信息分析研判,预警指令推送、督导检查,火灾预防与应急联动协调指挥等功能,将消防指挥中打造成为“指挥部、作战部、参谋部、信息中心”。

一、大数据在消防指挥中心的作用及意义

消防大数据是指建筑消防涉及到的消防设施生产企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公共场所、公共消防设施、各类重大危险源、周边救援人员、消防救援装备、灾害现场、战勤保障物资、社会应急救援与保障力量等各类信息数据的有机整合。通过对消防大数据的分析研判,提供技术防控、社会监督、齐抓共管的消防隐患排查手段,改变传统隐患排查模式。以便更好的加强日常消防安全管理,积极响应消防应急救援,为公众提供便捷的消防服务[1]。(一)大数据为消防指挥中心决策提供精确的信息。通过数据的标准化汇聚,动态获取政府、社会、企业、个人等信息,实现信息数据的高度共享,通过数据工具、数据模型的普遍应用,实现灭火救援调度指挥可视化、科学化,公共消防安全预知预警。消防现代化指挥体系建设基于大数据技术开展,逐步实现了对各类型数据资源的整合挖掘,创造性开发了大数据智能指挥系统,逐步实现了将执勤实力、车辆定位、道路水源、重点单位信息、现场图像等数据进行“一张图”显示,提高了消防指挥决策的判断力和准确性,使得辅助指挥决策体系规范化、科学化。在火灾发生的时候,消防救援工作人员需要迅速对火灾的位置和形成原因加以判断,人工方式来判断火情,很可能消耗更长的时间,对于火情的控制十分不利,同时也给消防人员自身的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大数据技术在分析灾情方而有着很强的先进性,有利于帮助消防员对建筑物中的火情做出迅速的分析和判断,可以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为控制火情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根据火灾的不同情况,消防人员必须要确定不同的救援方案,大数据技术所提供的信息,可以帮助消防人员确定火灾的位置和发生原因,有利于消防人员了解更加详细准确的情况,降低了人身和财产的损失,有利于迅速的制定出合理的救援方案。(二)大数据时代指挥中心的物联互通。物联网作为新型的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目前已在诸多领域获得实践应用推广,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在消防监督检查中,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消防设施、消防高危场所的实时监督,实现问题及时发现,隐患及时消除的目的。在消防装备管理中,通过借助物联网技术,采用网络共享、WebService、二维码等开源技术平台,实现了对车辆、器材实时巡检,数据共享、实时掌握。通过物联网,丰富大数据来源,提高数据来源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对海量数据进行不断的挖掘,指挥中心可以通过物联报警设备,精准定位,提前调派力量,准确掌握执勤实力,评估现场人员、车辆、器材是否符合灭火救援需要,掌握周边消防水源是否好用,管网压力是否达到灭火要求。指挥中心还可以通过物联网传回的数据,分析当前火灾形势和特点,提醒做好灭火救援准备。(三)指挥中心辅助决策中的大数据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包括采集、预处理、存储、分析,消防指挥中心通过大数据技术应用,完善了调度指挥机制,提高了信息化实战应用。对现有消防业务数据进行汇聚、整理、分析,能够实现多角度对比、智能化研判、可视化展示,有效提升业务指导水平。通过对警情类型分布的分析,能够研判高层建筑火灾、危险化学品、人员密集场所火灾主要分布,时间、季节特点,为执勤训练、业务培训、作战指挥、装备建设等工作提供依据,能够提醒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对不同阶段、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内存在消防隐患提前介入防患于未然。在实际工作中,也有一些尝试和探索,2018年通过分析吉林省松原市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事故数据、当地工业情况、交通情况等,向当地政府和交通部门提出有针对性意见和建议。在节日、重要时间节点,研判风险点,派出消防前置力量,加强值班执勤。研判警情类型,归纳总结相关辖区灾害事故特点,提醒消防站加强针对性训练。研判城市发展规模、市政建设程度、消防站到场时间、处置难度,确定消防力量覆盖的薄弱区域,对下一步加强消防力量建设提出建议。(四)大数据下的智慧消防实现了全要素联合战斗体系在精确的大数据辅助下,消防队伍改变了以往的救援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大应急”的救援能力。各级指挥中心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与各作战要素之间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一方面在实战中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要根据已掌握的信息及时开展分析研判,除调度第一出动力量外要向预增援力量发出预警,命令其准备好现场所需车辆装备器材,时刻做好增援准备,另一方面,要做好灭火救援现场的协调与指挥工作,在车辆停放、水源分配、力量布置、技战术选择、安全提示等方面进行统一协调指挥,有效发挥合力,提升灭火救援指挥调度效能。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汇聚、平台系统的接入和应用,与应急、公安、气象、交通、地震、联动单位等系统的互通,打通多张网络,实现协同共享、应急联动,提高应急救援情况下的灾情快速感知、应急力量的集中调度以及救援现场的有序管理,构建“一处接警、多点出警、多线出击、协同联动”的新型灭火救援格局。

二、大数据在新时代消防指挥中心的发展方向

大数据简单来讲主要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方面,感知现在和可以预测未来。感知现在:重要历史数据与当前重要感知潜在数据实时融合,潜在理论线索与思维模式的实时挖掘,对重要事件现在发展以及状态的实时感知。预测未来:通过全面预测数据、流式测量数据、离线测量数据的准确关联属性分析,态势与波动效应的准确判定与有效调控,揭示事故事件发展趋势演变的新规律,进而对未来事物发展趋势走向进行有效预测。取得数据存储器所采集的消防系统数据存储资源,然后对其进行消防数据采集清洗、比对、整理及数据融合分析处理,成为“智慧消防”大数据,供消防系统自动调取并实时进行大数据分析综合利用[2]。未来,在新时代消防作战中,大数据的发展方向大致如下:(一)消防指挥中心逐步向智慧方向发展。大数据的应用,推动消防指挥中心快速发展,用信息化手段、智慧型系统将大数据融入到指挥中心业务当中。在智慧消防的框架内,对警情接报、应急信息处理、应急响应、调度指挥、辅助决策等核心业务的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的建设[3]。大数据技术对指挥中心实战能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要加大数据分析利用力度,将各种情报“数据”转化为“结果”,并最终上升到指挥员的“认知”。要在消防指挥调度领域夯实数据基础,推广大数据整合分析应用,推进消防指挥调度体系标准化、结构化、程序化、完善化发展,实现“数据可视化”与“智能辅助决策”相结合。(二)互联互通构建指挥中心大数据平台。指挥中心大数据平台要依托政府、社会的大数据资源,打破数据壁垒,在数据上形成共享,凝聚合力。建立智能化系统平台,定位警情后,大数据平台通过对周围监控、互联网信息、报警信息等情况,准确调度救援力量,可以比对住建部门信息,显示出建筑基本情况,比对公安、工商、税务、民政部门等信息,显示出单位或者个人情况,判断建筑内可能人员情况,给消防指挥员决策提供依据,迅速通知相关部门配合处置,联动单位出动,遇到地震,全面掌握震中情况,遇到台风、暴雨等,可以提前预判风险点和重点地区,前置救援力量。(三)指挥中心大数据建设中的物联互通。物联网,是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人、机、物的互联互通。消防指挥中心作为消防救援队伍的信息中心,对信息采集更要注重实效,队伍内部各种车辆、器材、消防水源等纳入物联网络,指挥中心能够随时调用数据信息,了解作战实力和供水能力。社会单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监控摄像、居民建筑内的报警传感装置等,通过物联手段,扩大信息来源,提高数据获取时效性、准确性。

三、大数据在消防指挥中心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一)大数据、信息化建设注重顶层设计突出实战应用。消防大数据建设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对接智慧城市建设,做好顶层设计,在满足现有消防工作需求基础上,不断汇聚消防内、外部数据,形成海量的全样本数据,建立科学的大数据共享平台和数据模型,进行挖掘应用、分析研判,形成消防信息数据环流,为消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二)在使用大数据时必须保证其完整性和准确度。数据的研判和结果应用基础就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在信息录入和采集环节、接警调度、作战指挥、信息研判、舆情处置等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信息处理规则,确保各个工作环节信息的及时准确、全面完整。(三)将大数据与消防指挥人员的科学决策相结合。在实战中,科学决策是关键,尤其是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致灾因素增加,火灾和救援现场的情况也越来越复杂,要求指挥中心要把信息、数据触手延伸到现场,根据汇聚来的数据,运用智能化系统,为指挥员决策提供依据,成为作战要素之间的枢纽。

四、结语

消防工作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指挥中心在处理警情、实战指挥、辅助决策更是争分夺秒,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建立"智慧消防系统",有效整合各方信息,建立大数据平台,成为掌握灭火救援主动权的关键,要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加快信息化建设,增强预警指令推送、督办与反馈,火灾预防与应急处置联动协调指挥等功能,把指挥中心打造成数据汇聚展示中心、分析研判中心、联动指挥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史杰.关于“智慧消防建设”的有效探讨[J].消防界,201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