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整改意见范文
时间:2024-03-27 16:44: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项目整改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概算;投资项目;建议
中图分类号: TU20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一些政府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的基础设施、公益项目等建设,不但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的投资环境。但因为我国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对资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经常会出现超概算的现象层。而超概算不但使政府对基本建设投资失控,扰乱了财政建设资金的计划安排,给项目的顺利实施留下隐患,也使政府投资项目投资效益下降。造成项目建设超概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合理因素,也有不合理因素。
一、政府投资项目超概算原因
(一)、投资计划的随意性
项目立项审批前,投资概算缺乏科学依据,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概算,只是靠大概的估算数计算,为了项目容易审批,人为的将概算降低,在进行项目建设中主管领导自作主张的将建设内容增加,不但扩大了投资规模,并且将装修的标准也提高了。这样人为的将投资概算扩大,为自己预备了丰厚的使用资金和使用环境的现象。
(二)、项目前期工作不到位,深度不够
一个建设项目的好坏,许多原因都存在于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上,制约项目投资与规模的关键环节就在项目前期的工作上,并且也是项目能否管好的前提与基础。但长时间来,有一些企业为了方便审批,人为的压缩投资与规模,等项目开始投入建设后,才慢慢把原来隐匿未报的各项投资列举出来,并要求增补资金、调整概算,使工程概算严重超支。更有许多企业对前期工作不够重视,却在争资金、跑项目上表现的比较积极。通常为了得到政府的资助,就胡乱的进行一些没有工作基础的项目再补做前期的工作。致使项目投资难以控制,变更多、设计质量差、实地勘测不细、工作深度不够的现象产生,导致项目工期无限期延长,有的甚至还发生了重大工程质量事故。
(三)、设计责任约束机制不健全
(1)设计企业对控制投资缺乏压力和动力。1、对设计人员在不降低功能的前提下与保障工程安全可靠的情况下,采用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这样使工程得造价有效地降低了,但没有进行相应的激励机制。2、由于现行设计费按工程造价计取,造价高收费高,项目的经济效益与设计方案造价的合理性在这种取费办法中得不到反映,所以设计单位优化设计方案的积极性不高。还有,为保险起见,加大安全系数,最终结果就是出现大量的“密钢筋、胖柱、肥梁”的现象。
(2)设计的变更与漏项多。现当今,许多政府投资项目的设计水平与质量都不高,设计的变更与漏项特别多。更有一些项目设计和施工脱节的现象产生,由于设计工作人员施工经验少,且对实际施工工艺不够了解,因此设计出来的图纸难以施工;更有些设计企业受项目单位的影响故意的漏项,以达到获得投资主管部门批准且还不超过概算的项目。
(3)普遍存在着经济和技术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如今,有的政府投资项目的设计单位不负工程成本和经济责任,通常只负质量与技术责任,不重视经济合理性与技术经济分析,只是重视工程的安全性与设计技术。尤其是因为政府投资项目是以社会和环境效益为主,且建设资金来源于政府,所以往往就忽略了建设经济合理性与成本控制的问题。
(四)、招投标过程理下隐患
其主要表现在一个基建项目是由多个单项工程组成,单项工程又由多个单位工程组成,单位工程又是由多个专业工程组成,工程招投标时,一些建设企业巧妙的采用投标策略例如不平衡报价,承包商投标报价时,在不影响总价的情况下将工程预计会增加的项目单价提高,以求在工程结算时得到更理想的造价,这就给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形成了突破口。还有一些建设企业只取其中一部分内容进行招投标,其他部分仍采用议标,且留下讨价还价的余地,导致造价不确定因素。
二、政府投资项目造价控制对策建议
(一)、约束建设单位
建设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致使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中的资金浪费和流失,其中有政治素养因素与技术管理水平因素,所以要尽快推广建设项目法人负责制。在具体执行法人责任制时要把管理人员的利、权、职具体化,严明法纪,奖罚相配,对于因为个人的、失误、失职导致给国有项目建设带来巨大损失的,不仅要进行法律制裁,还应给予行政处罚。相对于建设项目较少、建设单位行业关系与建设项目内容不大而缺乏建设管理经验的建设单位,政府应成立相对固定的专门机构,对这种企业进行项目建设。
(二)、深化项目前期,合理确定投资概算
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性项目业主单位需充分重视,将初步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等前期工作做仔细做全面,对拟建项目的各建设方案从技术经济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且在优化建设方案的基础上,编制高质量的投资概算,使其在建设项目过程中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作用。
(三)、注重前期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控制,并完善政府投资项目概算审查和论证
有关部门进行审批施工图设计时,要同时审查设计造价是否超概算。并且,建议实行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的财政项目预算和建设期滚动预算制度,把来自预算内外的资金、建设贷款资金统一纳入建设项目总预算。投资决策、可行性研究是产生工程造价的源头。开展后续工作、评价建设项目的关键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如果决策失误,就造成了不必要的财力、物力、人力的巨大损失与浪费,并且对报批的政府性投资项目概算需进行审查,必要时要组织认证,既要防止无意和刻意的少列与漏列概算,还应防止概算编制过大,以加强事前控制。设计机构应依照批准初步设计概算,积极推行限额设计,控制施工图设计与技术设计。
(四)、高度重视设计监理
项目进入实施阶段的开始是投资计划的具体深化,是项目设计阶段,确定工程价值的主要阶段是设计阶段,也是影响投资程序的关键阶段,对项目总体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就是设计质量。所以设计阶段的工作应非常重视,除了通过招投标选择优秀的设计队伍外,委托设计监理,使整个设计过程在受监督的情况下进行,对提高设计质量,减少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造价不确定因素,把握全局,主动有效的控制投资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五)、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从体制上治愈建设成本难控制的问题
项目后评价是指在工程项目竣工投产、运营一段时间后,对项目立项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投产和运营等全过程进行系统评价的一种技术经济活动。通过对项目活动实践的检验总结,确定项目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项目是否合理有效;项目的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通过分析评价找出成败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未来新项目的决策和提高完善投资决策管理水平提出合理建议,同时也为后评价项目实施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从而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工程将处在高速发展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管好、用好来之不易的建设资金,如何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事实上,要使政府投资项目健康发展,需要各个部门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不断改进管理方法、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惟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和避免政府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2]涂伟.政府投资项目超概算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J].山西建筑,2008,02:274-275.
篇2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存在问题;改革措施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agent-construction system has played a huge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in public works. But there are not enough,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owners and construction unit lack integrity mechanism, lagging construction localization is fuzzy, the legal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and embody the agent-construction system advantage. This article analyzed our country government investment project management in question, and proposes relevant suggestions based on years of experience in production management.
Key words: government investment project; agent construction system; problems; reform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79.23
引言
代建制以市场为依托,以竞争为手段,以提高投资效益为目的,实现政府由封闭的内部管理转向对市场经济环境的宏观管理,体现公开竞争、市场在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实行“代建制”是深化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保证项目工程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在具体实践中,由于受现行的管理体制、理论水平、法律框架及思想认识的限制,代建制的推行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如法律环境不健全、监督管理不到位、代建市场发展不完善等,致使代建制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
1.我国代建制的实践及发展方向
1.1我国代建制的实践
由于现阶段我国对代建制的组织形式、职能定位、法律地位、合同关系均没有界定清楚,从而导致了代建制在实践方面的多样性。伴随着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项目实施方式新要求等,其管理模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目前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1.1传统模式
一类是临时机构模式,从政府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负责人通常为政府部门的主管领导,工程项目完成后,该工程项目的指挥部即告解散;一类是基建办公室模式,一些工程项目较多的单位,一般由本部门的基建处进行直接具体的组织领导工作,而工程指挥部主要是进行常规的行政管理工作。
1.1.2企业代建模式
企业代建是指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或其单位通过招标方式择优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社会化项目管理公司,即代建企业进行代建活动。该模式的特点是:一是隔断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联系;二是在代建单位的选择上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三是代建行为属于民事。
1.1.3城司模式
作为政府连接建设市场的载体,城投等各类政府性投资公司的建立是为了更有效的盘活城市资产,解决城市经营的资金融通问题,侵之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但这种模式往往缺乏市场竞争机制。
1.2代建制的发展方向
我国的建筑市场,尤其是建筑管理市场,通过多年来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人才储备、经验积累等方面已具备与国际接轨的部分条件。为此,作为现有的代建单位和即将进入代建领域的单位,将有以下几个发展方向:
1.2.1项目管理的品牌化经营
从代建管理的工程实践中出现一批管理经验丰富、思路开阔、成绩卓越的职业项目经理,并形成相应的项目经理人市场,采用合伙制的形式,承接工程项目,实行专业化管理。
1.2.2专业化管理的综合
代建单位通过自身努力,在工程建设和咨询方面具有先天优势,最终演变成国际化的多功能咨询公司。
1.2.3特许经营公司
代建单位与社会资本联合,利用自身管理优势,共同组建特许经营公司。实现管理的高端化(参与融、投资),管理的全程化(投资、建设、管理、运营的结合),获得特许经营利润。
2.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存在的问题
2.1风险转移问题尚未解决
代建制普遍存在一个实践矛盾,即委托代建的房屋建起来了,委托人-各相关政府,作为直接的当事人,且不得不面对不断出现的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缺陷的投诉,这种情形在危房改造等安居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另一方面,国家法律法规赋予了建设单位在建设工程项目上的重大责任与义务, 不能够因为实行代建制而产生转移。实行代建制的本来目的是希望通过代建方使建设单位从非专业领域工作中摆脱出来, 不必承担这些单位无力承担的专业责任与义务。但是当代建设行为的法律关系不清时,建设单位在签订协议时,就可能有这么一种情况,通过委托代建,建设工程的民事责任风险转移了, 但更重要的行政责任乃至刑事责任的风险并没有转移, 原因在于代建制度并不是一个法定制度。
国家行政法规规定的建设单位的责任与义务以及建设单位违法的责任追究,包括对单位主管领导的责任追究, 并没有因民事性质的委托而转移。现阶段的代建单位因有限的代建取费而不愿承担更多的代建责任, 同时建设单位也因风险并没有完全转移而对委托代建持疑虑态度, 合作双方这种背反的期望目标便对建设工程项目产生各种不利的影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扯皮、纠纷、责任推卸等情况时常发生。这些, 对于代建制度的顺利推行是十分不利的。
2.2代建过程监管未尽完善
篇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生态环保工程,积极发展生态绿色经济,有效改善人居环境质量,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016年,省级生态县考核6项基本条件和22项建设指标达标,通过省级生态县创建评估。1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巩固创建成果、12个乡镇创成省级生态乡镇,为2018年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奠定基础。
(一)准备阶段(1月28日-3月6日)。组建联合办公室,从统计、住建、城管、水利、农委、经信、卫计、开发区等部门各抽调1人,相关乡镇抽调2人到县创建办集中办公,3月初人员抽调到位。各单位进一步明确分管负责人和工作联络员,定期向县创建办报送工作落实和资料收集整理情况。组织生态创建人员外出学习培训或邀请专家专题授课,提高创建人员对建设指标的理解能力,掌握创建具体要求,为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自查自纠阶段(3月7日-6月__日)。由县创建办牵头,对照省级创建指标,对工程现场、台账资料进行逐项检查。对不达标项目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由相关单位限期整改,确保达到省级技术评估要求。
(三)市级技术评估阶段(7月1日-7月__日)。邀请市环保局对我县创建工作进行评估,并向省环保厅提出推荐意见。
(四)省级技术评估阶段(9月1日-9月30日)。由县政府向省环保厅申请省级技术评估;省环保厅组织明查暗访,通过后,安排专家组进行技术评估,提出整改意见。
篇4
【关键词】 五制 提高 审计整改 成效
一、改变原有的整改运作的必要性
审计作为一项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发现问题是一回事,发现的问题能否真正得到解决则是另外一回事。审计整改不仅是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审计工作的目的和归宿。蒙混过关、流于形式、缺乏刚性约束、不问责的原有整改运作不仅掩盖了审计整改的本质,而且导致审计整改成效大打折扣。由此,必须转变审计整改思路,扭转审计发现问题的被动整改局面,以提高审计整改成效,保障公司依法治企运行。
二、“五制”运作的具体做法
(一)推行整改跟踪制,实现动态管理
1、召开联席会议促进整改
由公司领导牵头,召开审计、人力资源部、监察等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审计整改工作联席会议,确保联席会议分工具体明确、责任界定清晰、人员落实到位、工作措施到位,真正形成部门联动、促进审计整改的整体合力。
2、审计过程中边审边改
为了使审计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公司审计过程中召开业务分析会,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急需改进和容易改进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做到边审边改,力争将问题解决在审计现场。
3、现场审计后即审即改
现场审计结束后,审计意见书未下达前,公司召开审计办公会,对审计问题定性进行讨论,提出针对性整改意见,做到即审即改。
4、审计意见书下达后组织整改
审计意见书下达后,公司立即召开总经理办公会,依据审计意见书下发的时间,初步列明项目整改时限表,制定年度跟踪督促整改计划。针对审计过程发现的问题和审计建议,认真梳理分析,制定整改方案,组织整改工作,一方面要求审计部多向公司领导及有关部门请示汇报,及时督促责任单位落实审计决定,加强审计整改;另一方面要求审计部加强与责任单位的联系与沟通,及时掌握责任单位对审计结果和审计建议的反馈意见。
5、整改验收后持续跟踪整改
审计组进行现场整改验收,对三大评价项目进行整改评分,分别为审计整改组织情况、按审计意见整改情况、对审计建议的采纳情况。每个评价项目中各项目赋以不同分数,乘以不同的整改率,累计相加后得出整个项目的整改评分。公司根据整改评分分析整改情况,强化审计整改的协调与后续跟踪服务,对尚未采纳的建议、尚未完全整改到位的问题整改验收后仍然持续跟踪整改。
(二)实行清单销号制,落实已整改到位问题
1、核对佐证材料判定整改初步到位
2、现场整改验收确定整改得分
对被审计单位实施现场验收,主要内容为被审单位是否采纳审计建议、审计报告中提出的审计问题是否整改到位,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举一反三,依据现场验收情况确定整改得分。
3、对已整改到位的问题执行清单销号程序
公司要求审计部定期收集各部门反馈意见,对审计整改工作做到动态管理,实行整改情况周通报机制,分类做好问题的统计、记录、跟踪,梳理完善整改资料,确保各单位提供的佐证材料依据充分、完整,同时组织各专业部门对整改问题举一反三进行实地验收,并对确实已整改到位的问题进行清单销号。
(三)执行整改约谈制,制定未整改到位问题的措施
在约谈会上,各专业部门逐条研究反馈问题,各专业分管领导逐一解决未整改到位遇到的困难,逐条制定整改措施。经过重点约谈和一般约谈后,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呈现整改成效。
(四)开展审计问责制,强化审计整改责任
1、M行警示教育营造良好整改氛围
公司组织审计部牵头,召开各部门、基层单位认真学习责任追究办法, 进行警示教育,强调落实审计问题整改,不能止于一次性的约谈,要让约谈产生震慑效应、使约谈机制长效化,对整改不力、查处问题违规的部门就必须从严追责问责,提升整改的效率性、对违规者的震慑性。
2、对违规问题进行问责考核
违规问题的问责考核,分为主要责任考核和关联责任考核两部分。通过明确划分主要责任单位和配合责任单位主次责任和程度,将问题整改的责任落到实处,有效避免了部门间的相互推诿、扯皮、信息不畅导致整改效率下降的不利因素。
(五)建立审计成果运用制,督促审计成果运用
1、把整改落实情况列入各项考核
公司将审计整改落实情况列入各项考核中,大力推进审计结果公告,在三个月的整改期限结束后在公司内部系统中公布整改结果。
2、审计、财务、人资开展联合检查
公司狠抓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年底召开整改回头看工作布置会,对年度审计对象集中开展回头看检查,建立审计成果运用制制,组织审计、财务、人资每年开展二次联合检查,做到“彻查彻改”,切实破解“屡审屡犯”顽症。
3、审计部协同各部门、基层单位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通过自查自纠工作共发现33项主要问题(含县公司),具体问题57个,已整改问题52个,整改率达91.2%。
4、审计部协同监察部开展企业经营情况检查
审计部每年至少对下属公司财务、工程、人事等方面开展一次经营审计,并对其上年度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总体管理水平作出评价。同时审计部协同监察部每年开展县公司和下属公司经营情况检查,对依法治企不规范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并督促整改,整改率达95%。
篇5
关于燃气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情况的汇报
根据《全区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方案》文件要求,城建办动员辖区内在建建筑工地和社区迅速开展全方位、拉网式排查,建立隐患排查台账,做到立行立改,销号整改,现将鼓楼街道辖区内住建、电力、燃气领域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筑领域整治情况。在专项整治过程中,严格按照建筑工程领域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检查用表,在项目自查的基础上,对辖区内所有在建房屋建筑项目围绕办理施工许可证、建筑市场、施工现场质量安全、扬尘治理等方面进行了集中排查整治。对存在的问题做到了认真对待,查漏补缺,要求项目进行尽快整改。一是配合住建部门对辖区内14家限额以上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现场督导检查并建立问题台账。二是组织安监、城建、环保和执法中队开展联合综合现场督导检查,发现能立即整改的,现场指出并要求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及时上报住建局督促整改。三是街道社区联合辖区两个市场监管所共同开展建材质量集中排查整治工作。通过排查我们街道辖区内共有13家经营防水建材业户,其中发现无证及经营产品不合格业户合计4家,已立案查处4家,罚款15800元。
(二)瓶装液化气领域排查情况。一是4月15日联合区住建局和济宁市专家对辖区内刘岗液化气站进行全方位安全生产检查,及时下达整改意见,根据下达意见对该企业进行跟踪督导整改情况。
二是共排查各类经营业户3890家,没收不能辨别是否合格或锈蚀严重的液化石油气钢瓶60余个,发放燃气、用电安全宣传材料15000余份。
篇6
审计成果及其运用的意义,某种程度上也就是审计工作的目的和存在的意义。本文结合实践,提出了国有企业基于“三需求”为导向的“五服务”审计成果运用模式,对其内涵、特征及主要做法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国有企业;审计成果运用;模式
审计成果运用是审计工作的最终环节,是审计人员履行职责过程中形成的工作结晶,其运用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审计监督和服务的价值所在,是衡量审计工作实施的质量高低的体现。因此,研究审计成果运用,某种程度上来说,关乎审计工作的目的和存在的意义。
1审计成果运用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从外部来看,国有企业系统面临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各界对国有企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监管也越来越严,已形成了对国有企业立体交叉的监督体系。就内部而言,为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依法从严治企已作为国有企业经营管理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些都要求国有企业要进一步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充分发挥自我约束体系的作用,构建完善的审计成果运用体系,积极落实内部审计整改,最大限度的从内部防范和化解风险,保障干部员工平安、经济平安。
2“三需求”为导向的“五服务”审计成果运用模式创建概述
2.1内涵以公司各层级的审计需求为工作导向,以多样化的审计报告作为载体,以务实的工作会议作为平台,以有效的机制建设作为保障,根据不同对象提供差异化审计服务,在优先满足公司领导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审计成果在管理部室和基层单位的及时共享,使审计成果能更广泛、有效地满足公司各层级管理需要,推动公司依法治企建设和平安建设。
2.2特征①以需求为导向。根据决策层、管理层及执行层需求,有针对性开展审计项目,提供优质服务,变决策层、管理层及执行层对审计成果运用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和“自愿接受”,提高审计工作成效。②以服务为宗旨。树立审计服务理念,提供差异化审计服务。即服务于公司领导决策,服务于公司绩效考核,服务于业务部门改善管理,服务于人事董事部门及监察部门的干部管理与廉政监督管理,服务于基层单位经营管理提升。③以机制作保障。建立内审要情专报、审计成果综合分析、审计成果共享、整改督办、通报与考核等五种工作机制,优化审计服务流程,畅通审计成果运用路径,实现审计成果运用的闭环管理。
3主要思路与做法
3.1主要思路本模式主要思路是以三个层面(决策层、管理层及执行层)审计需求为审计工作的立足点,以五项重点工作(公司领导决策、公司绩效考核、业务部室改善管理、人事监察部门干部与廉政管理、基层单位经营管理)为审计服务的主要方向,通过搭建两个平台(本部审计委员会和公司审计工作会议),建立五项工作机制(内审要情专报、成果综合分析、审计成果共享、整改督办、通报与考核),实现审计成果运用的闭环管理,全力提高审计成果运用水平,全面提升审计成果运用效果,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科学发展。
篇7
今年*月至*月,我厅对全省48所省属高等院校20*年度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及决算进行了审计。此次审计,我厅继续委托中标的社会中介机构承担此次审计任务。审计过程中事务所对不符合财务制度及会计制度规定的事项,及时与学校进行了沟通,达成了意见,各校审计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已得到确认。
从审计结果看,各校20*年度预算编制及执行情况总体是好的,各高校为了确保20*年度财务预算的实施做了大量切实有效的工作,坚持以预算为依据,以确保收入、控制支出为目标,以计划管理进行全过程控制,积极筹措资金,合理安排使用资金,基本完成了年度预算。20*年度学校财务决算报表齐全,内容完整,账表相关数据相符,会计资料基本能全面真实反映年度财务收支情况和资金状况。学校财务运行状况总体平稳,资金结构较合理,各项指标较正常。资金统配能力较强,学校各类资金管理较规范,内控制度比较健全有效。从审计整改情况来看,各学校普遍对省教育厅整改通知较为重视,部分学校还召开专题会议,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逐条对照,拟定了整改意见并分步进行整改,将整改情况向省教育厅作了书面报告。通过此次审计核查,一些除了二级核算单位报表合并问题基本未得到纠正及实物资产账实不符、对校办产业投资反映不真实不完整问题正在清理整改、有待逐步解决外,其他诸如在往来核算收支、教材、药品账实管理脱节、往来账清理、票据管理等方面均进行了有效的整改。在对20*年度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及决算的审计过程中发现一些学校在预算编制、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资产管理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审计中查出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预算编制不完整,部分学校所属非独立核算单位财务收支未纳入学校决算报表反映。
部分学校预算为校级预算,未包含二级民办学院、科技开发、后勤中心、成教院、校办产业管理部门、结算中心以及学校所属其他非独立法人单位等二级核算单位收支计划。学校决算中仅包含这些单位已上缴学校款项或学校对这些单位的拨款,未包含这些单位的收支状况。
(二)财务收支核算方面
1、部分学校未将全部收支纳入学校财务大账统一管理核算,有的学校在财务账套之外另设账套单独管理和核算学校部分收支;有的学校将学校部分收入由相关职能部门自行收取、管理和使用。
2、部分学校将科研经费收入、捐赠收入、办班收入、三产企业上缴款等等放在往来帐上核算,从而少计收入和支出。
3、部分学校将收入反映在银行未达帐项上,未及时进行帐务处理,确认收入。
4、部分学校未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核算规定,存在以收抵支的现象。
5、部分学校未按收付实现制原则进行核算,将尚未发生的支出通过预提、挂往来等方式转出,从而多列支出。
6、对部门创收,部分学校仅将学校应得部分做收入,其他全部作为往来核算,少反映收支规模。
7、部分学校未按照已完工资产和未完工资产的比例分摊利息支出。
8、部分学校事业收支和民办二级学院之间成本划分不清,导致民办二级学院收支不配比。
(三)实物资产管理方面
大部分高校在实物资产管理方面较为薄弱,主要问题是资产入账不及时,已完工程项目未及时办理竣工决算和财务决算,固定资产台账不全、长期不进行盘点,以致资产账账不符、账实无法核对。
1、新建房屋建筑物等资产未及时办理竣工决算和财务决算。
2、固定资产房屋及建筑物中存在部分资产未能及时取得相关的权属证明。
3、未建立定期盘点制度,资产的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程序不够到位、不够协调,有的学校存在资产账账不符或账实无法核对。
4、固定资产账实不符,部分已报废、拆除、转让的资产财务未销账;部分实物资产未能进行正确的明细核算;学校二级院系用其自有资金购置资产未入财务账。
5、部分学校材料物资和药品等未实行统一招标采购、统一管理。药品、教材等实物资产未作为材料核算,有的学校放在代管款项核算,有的学校则在购进时一次性列作支出。
6、教材、图书疏于管理。有的学校未对教材的实物管理、领用后报账、实物盘点以及责任分担制定具体的办法;也未建立教材数量、金额明细账对教材进行金额上的管理,同时,学校没有专门的教材库,教材存放比较混乱,具体管理部门也不能提供教材的盘点材料,无法进行账实核对程序。未建立图书明细账,部分手工账的存在导致管理人员对图书册数及金额的统计十分困难,更无法定期对图书进行盘点,也无法与财务进行对账。
7、20*年各校按照统一部署,对截止20*年*月*日的学校资产进行了清查工作,并由有关中介机构出具了资产清查专项核查审计报告予以鉴证。大部分学校只对会计差错和小部分资产盘盈盘亏进行了处理,绝大部分学校对资产盘盈盘亏和出售公有住房仍未进行处理。
(四)资金管理方面
1、部分学校对银行存款管理不严,未重视与各银行的对账工作,未达账清理不及时。
2、部分学校现金付款存在不符合《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的事项,存在超过现金结算起点以大额现金在本地购物和付款的现象。
3、部分学校款项支付未履行恰当的审批程序及对大额资金支付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未进行认真审查,并严格履行集体决策制度。
4、部分学校存在贷款资金管理不严密,核算不正确的现象。
(五)投资管理方面
1、对校办产业的投资资金管理和核算不规范,各高校账上反映的对校办产业投资数普遍不真实、不完整,主要问题是投资的单位多,账上有记录的少;对外投资已损失未及时核销;对外投资已收回未及时调整账务等。
2、对校办产业管理不到位,核算欠规范。有的学校仅对对外投资审批程序进行规定,至于投资绩效考核、跟踪管理等方面均未见涉及。有的学校对外投资总额大,但却未制订出相应的制度来规范对外投资,也未明确建立对外投资的归口管理部门,财务处账上不能完整、及时反映对外投资状况。有的学校对投资企业的管理权力及义务未理顺,学校账务上与投资企业往来较多。
(六)票据管理和使用方面
我们在审计过程中依然发现有的学校违规使用自制票据和外购票据,超范围收费,收费收据与结算凭证混用现象;票据管理欠规范,领用使用记录不全,票据购领未建立完整的购领制度,各种票据无总印数申领、购买记录,票据领用不顺号,也无签字手续和已使用份数记录,且开票内容不符合票据使用规定。
(七)科研经费管理方面
目前,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学校财务部门和科技管理部门不能及时掌握课题的完成情况;对督促课题负责人及时办理结题手续的检查监督力度不够;学校科技处、财务处和审计处应对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但在实际工作中各部门却因为科研项目负责人对经费使用的真实性、有效性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故平时疏于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科研处未能要求项目负责人编制经费使用预算并审核;财务处在经费使用报销中仅对报销金额和票据金额等做形式上的简单复核;审计处也未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实施内部审计。
(八)基本建设财务核算方面
1、已完工并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未及时结转。
2、部分基建项目实际执行数与预算数存在很大的差异
3、将基本建设报表并入行政决算报表时的取数存在偏差。
4、基建中材料管理存在问题,有的学校库存材料未设明细账,期末余额无明细组成,原材料采购、招投标、实物出入库等均由采购部门进行管理,财务部门仅根据发票及出入库单进行记账,无相关的核对和内部牵制制度。
二、审计整改意见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整改意见:
(一)学校在编制预算时,应按照省财政厅、省教育厅有关规定,编制综合预算,将学校各项收入、支出全部纳入学校预算,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对单独核算的后勤服务中心、科技开发部、结算中心、产业管理部门以及非独立法人单位等二级财务机构的各项财务收支必须纳入学校总预算和决算统一管理、准确反映。
(二)学校对清产核资中尚未整改事项,应在取得有关部门批复后及时予以整改;对清产核资以外存在的不良资产,应积极进行清理追索,对事实形成损失的资产应履行报批手续予以核销。
(三)高校的财务收支管理核算应按照《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等规定,按照“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要求以及收支两条线和收付实现制原则进行正确核算和管理,学校应对利用学校资源产生的收入进行清查并纳入校财务进行统一核算。
(四)学校应组织相关部门对投资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并根据清理结果,对目前存在的学校账面反映投资和企业注册资本的差异,分析原因,分别作相应的帐务处理。应加强对投资企业的管理,对校办产业投资进行投资质量评价,明确投资主体,理顺产权关系,进一步以书面形式明确校办产业和学校的利益关系,加强企业的经济效益考核,杜绝校办产业无偿使用学校财产,根据合同协议的规定,对应上缴学校的利润做到应收尽收。对经济效益不好,投资价值不大的校办产业,及时进行清算,妥善处理清算财产,以免给学校带来不必要的经营风险。对改制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改制法规规范操作。
(五)学校应进一步完善实物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健全资产台帐,加强资产核算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的信息沟通,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实物资产进行盘点清查,规范图书、教材、药品的核算。
(六)学校应进一步规范票据管理和使用,财务部门作为票据管理部门,应健全票据购买、领用、缴销制度,并严格按规定用途使用票据,严禁使用自制票据。
(七)学校应加强对科研项目管理,完善科研管理系统,加大对科研经费的监督。
(八)学校应加强对新校区建设的审计监督工作,严控学校基本建设中的“跑、冒、滴、漏”。在对基建项目进行竣工结算审计的同时,要加强基建项目的财务决算审计工作,及时掌握高校基本建设全貌。
篇8
一、基本情况
此次巡查抽查了权限范围内在建工程项目26个,对建筑工程项目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下达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18份,停工通知书4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本次检查发现,建筑施工现场存在以下问题:
1.所有工程项目经理、安全员不在施工现场,大部分现场监理不在现场,不能很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
2.个别工程脚手架搭设、模板支撑系统搭设与安全专项方案不相符;
3.施工用电不规范。主要表现为“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不规范,没有做到“一机一箱一闸一漏”,线路架空高度不够或拖地、有的搭设在脚手架钢管上,乱搭乱接现象严重;
4.文明施工的突出问题在于现场材料堆放没有分类,且乱堆乱放,建筑垃圾没有及时清理;同时,施工现场安全警示标志较少;
5.安全密目网材质较差,很多还未使用到装饰阶段的安全网就已破损比较严重;
6.部分建筑工程采用已淘汰的物料提升机或未到市站备案。
三、处理意见
1.对已下发整改通知单的要求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时的整改落实到位,并书面回复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2.对已下发停工通知单的立即约谈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并通报批评一次,要求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认真反省,对工程质量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待整改到位后由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下发复工通知书方可复工。
3.对此次未抽查到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要认真自查自纠,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施工安全。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1.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督促各企业切实落实安全生产工作措施,加大安全生产工作力度,提高安全生产防范意识。把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层层落实,切实做到抓实、抓细。
篇9
一、双管齐下,鹿化危机有望化解
一方面,我部协助鹿化公司切实加强内部管理,重点在节能降耗、达产达标、销售等环节推行整改,使鹿化公司下半年生产出现良好转机。另一方面,我们积极向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汇报,并多次撰写专题报告,拟定了鹿化公司的资产重组方案。在信达公司提起法律诉讼后 ,鹿化工作小组多次赴京到发改委等部门反映鹿化问题,陈述我们的观点和要求,争取这些部门对鹿化问题的理解和支持;与此同时,多次与信达公司进行沟通和协商。经过我们的多方努力,国资委形成了"鹿化公司的债务问题暂不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由发改委尽快研究提出具体政策措施"的意见。目前,发改委正准备出台对国家五大磷肥企业实施债转股和资产缩水、企业改制的方案,与我们提出重组鹿化的思路基本一致,鹿化危机化解在望。
二、管理着手,企业价值逐步提升
我部充分应用信息管理技术,对企业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及时掌握和分析企业内外环境,有针对性地提出企业整改意见,从而实现对企业的动态控制和协调。重点围绕贺达公司达产、降低成本和减亏等经营目标,从利用贺达公司的现有资源着眼,走"林浆纸"相结合的道路,努力提升资产质量,贺纸公司今年减亏成效明显。
篇10
第一条目的依据
根据《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
产业技术转移中心是承担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有关研发任务以及重大技术集成与转移等活动,开展省内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的一个综合机构。
第三条职责
主要承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有关研发任务以及重大技术集成与转移等活动,开展省内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监管、指导功能研究室、产业示范、培训可基地的运行。
第四条遴选、考核
由首席专家提出候选名单,农牧厅确定。
第二章遴选方式
第五条遴选原则
根据省优势或特色产业发展状况及需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
第六条遴选条件
(一)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在省内现有的科研机构和教育机构中择优产生,在省内本领域的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不作为法人单位;
(二)建设依托单位须具备较好的研究基础条件,并承担过与本产业相关的重大科研项目任务;
(三)依托单位须具备综合能力较强的创新团队、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和省内本领域公认的学术带头人。并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
(四)依托单位应保证产业技术团队功能专家的办公条件和实验室条件建设、仪器设备使用;
(五)依托单位及主管部门承诺保证聘用人员的工资福利、人事管理和后勤保障,保证人员的科研时间,配备必要的研究辅助人员,保证产业技术团队各执行层级在业务上的垂直管理和独立开展科研活动。
第七条遴选程序
(一)由首席专家负责提名;
(二)执行专家组征求同领域专家意见并评议;
(三)在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后由农牧厅确定;
(四)挂牌,并与首席专家签订任务委托协议书和任务书。
第三章审批
由首席专家提出候选名单,在征求同领域专家意见后,经评议、公示后,由农牧厅确定。
第四章考核
第八条考核办法
(一)考核方式
在功能研究室的协议期,由由监督评估委员会根据任务委托协议书和任务书,对产业技术转移中心进行每年一次的年度考核和五年期满后的任期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报管理咨询委员会办公室。根据考核结果,对达不到要求的,提出整改要求或予以中止协议处理。
(二)考核程序
1、首席专家向监督评估委员会提交关于产业技术转移中心的综合评估报告;
2、监督评估委员会听取首席专家对产业技术转移中心的工作报告;
3、监督评估委员会按照首席专家签定的任务委托协议书和任务书,对完成目标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估,并结合首席专家综合评估报告进行考核评定;
4、将考核结果报管理咨询委员会办公室再次评议;
5、根据评议结果由农牧厅决定产业技术转移中心依托单位的整改意见或终止协议处理,并由管理咨询委员会将决定意见反馈给首席专家。
(三)考核标准
1、考核等次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次。
2、依托单位能保证产业技术团队功能专家的办公条件和实验室条件建设、仪器设备使用;能够保证聘用人员的工资福利、人事管理和后勤保障,保证人员的科研时间,配备必要的研究辅助人员,保证产业技术团队各执行层级在业务上的垂直管理和独立开展科研活动的确定为合格。
3、依托单位没有保证产业技术团队功能专家的办公条件和实验室条件建设、仪器设备使用;没有保证聘用人员的工资福利、人事管理和后勤保障及人员的科研时间;没有按需配备必要的研究辅助人员;没有保证产业技术团队各执行层级在业务上的垂直管理和独立开展科研活动的确定为不合格。
(四)考核结果
1、任职期内年度考核为合格者,由监督评估委员会提出整改意见,可继续担留用;不合格者,由监督评估委员会建议,报农牧厅审定并终止协议,由管理咨询委员会书面通知首席专家。
(2)期满考核为合格者,根据学科发展和工作需要,可由监督评估委员会建议,报农牧厅审定并提出整改意见后,继续在下届担任科研任务;不合格者,由监督评估委员会建议,报农牧厅审定并解除协议,由管理咨询委员会书面通知首席专家,终止协议。
第五章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