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环境保护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27 16:44: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环境保护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环境保护方案

篇1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9-0085-02

一、引言

环境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对自然的认识、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知状况和水平的群体性反映样态。[1]环境文化是人类在对环境危机的深刻反思中形成的环境保护共识,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环境对人类的行为进行反馈,在人类与环境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的正确的发展理念。环境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伴随着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文化形态,是解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的内在机制。环境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然,即: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二、辽宁省农村环境文化发展现状

(一)辽宁省农村环境文化取得的成效

1.制订环境保护和治理方案

辽宁省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试点。辽宁省制定了《辽宁省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辽宁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由省人大常委会环资城建委牵头,省委宣传部、省环保厅等部门共同主办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健全农村环保工作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长效机制。农村节能减排工作成为考核各级党政领导政绩的一把“生态尺子”,实行一票否决制。[2]2013年,辽宁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全面开展农村环境治理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开展农村环境治理的工作目标:通过对农村环境的治理,全面巩固和提高辽河等省内重点流域的治理成果,到2017年末,基本完成对辽宁农村环境的治理任务。2014年1至同年11月,辽宁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共9个,涉及资金4079.2万元。

2.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2013年开始,辽宁省政府实施美丽乡村示范村项目建设试点项目,美丽乡村建设以生态优先、景观优先、公建优先为准则,尊重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以高标准、高起点编制建设规划,旨在解决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对示范村实行村庄亮化,环境美化,卫生净化,村庄绿化,道路硬化,管理优化;安装太阳能路灯,修建垃圾站,文体广场,路边沟村内水渠等,农村村容村貌得到很大的改善。盘锦宜居乡村建设工作以整治环境为突破,推进城乡同步发展,农村环境和农民精神面貌发生巨大的变化,绿化、畅通、碧水等九大类工程在全市395个行政村同步推动,宜居乡村建设大步迈进,农村环境和农民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充分反映了美丽中国、美丽辽宁、美丽乡村在盘锦的生动实践,打造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升级版。

(二)辽宁省农村环境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民的环境文化意识淡薄

辽宁省有11 595个行政村,农民成为农村环境问题的制造者、农村环境成本的承担者、农村环境保护的旁观者。由于农民受保守思想的束缚,缺乏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民主法治观念也很淡薄,导致农民在环境保护意识上仍然很淡薄。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随意丢弃、堆放生活垃圾,还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过量喷洒农药、化肥,都体现出农民对破坏环境行为缺乏认识和自我约束。农民普遍认为农作物要生长,施肥是关键,但是据农业部门测定:农民在农业中所使用的化肥,只有30%左右被农作物所利用,其余的则进入地下水或地表水或挥发损失。农民对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缺乏最起码的了解,在农民的意识中,环境法律、法规是用来约束老百姓的,忽视了法律是维护自己权利的保障。

2.政府部门对农村环境文化建设的妥协与忽视

辽宁省很多乡镇政府财政状况堪忧,缺乏对环境保护工作投入的实力。农村环境物质基础设施投入仍然缺少一些相应的政策支撑和资金支持。由于乡镇政府与排污企业常常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导致乡镇政府出现一些“不作为”的现象。一些污染企业本身就是乡镇集体企业,污染企业的利益与乡镇政府利益不可分割,导致乡镇领导对相关企业的污染情况采取包庇、隐瞒的态度,这种地方保护主义决定了农村环境的持续恶化和农民权益的严重侵犯。

三、辽宁省农村环境文化发展对策

(一)加强农村环境文化教育及培训,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

1.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化先行。环境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树立生态理念,共建生态文明。因此,生态模式、思维模式、行为模式,都应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解决农村的环境问题,首先要加强农村的环境保护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在农村,对农民的环境教育要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更重要的是要贴近生活,有针对性,政府要有措施作保障。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首先应该从学生抓起,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对学生普及环保知识,让学生从小就对环保有所认识。针对成年人要开展一些短期培训,普及环保知识,使环保知识扎根于每个人的心中。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农村的环保宣传一定要做到位。

2.推广和培养环保技能,发展生态农业

要加强环境职业技能培训,培育有文化、有技能、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生态农业集生产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能源再生利用、经济效益为一身。对当地农户加强农业生态技术培训,安排培训经费,用于印制相关培训资料、打造生态示范田等,引导农户减少对化肥和农药依赖。通过培训使农民掌握实用的环保技术,提高农民保护环境的技能,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生产“绿色无公害”食品、发展先进的生态农业。利用集中培训、科技下乡、农家书屋、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将农民急需的技术、信息及时传递给农民。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引导农村发展生态农业,把农业和养殖业结合起来,在大型养殖基地里,运用无公害化处理技术,实现猪粪尿无臭化处理、有机肥加工、沼气加热,发电等一条龙模式;坚持用地养地相结合,杜绝只关注眼前利益的对土地只用不养的行为,广泛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和土壤无机质提升等地力保护项目。

(二)保障农民在环境保护中的主体性地位

1.保障农民的环境知情权

由于农民自身在知识结构、法律认知能力方面水平相对薄弱,对环境污染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农村污染相关信息的公开是保障农民环境知情权的有力保障。只有农民的知情权得到保护,农民才能对自己的环境权益做到更好的保护,才不会出现粗暴、无序的维权行为。

篇2

关键词:巴彦淖尔 新农村新牧区 生态环境

巴彦淖尔市是的农业大市,也是我国的重要商品粮油基地,加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营造祖国北方生态防线,加快农牧民脱贫致富,推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党的十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是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过程中,滞后的农村生态文明,已经严重地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巴彦淖尔市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基本情况

巴彦淖尔市新农村新牧区建设首批启动的50个示范点,在2012年基本建成46个的基础上,2013年又有2个示范点开工建设。当前,正在抓好房屋装修、基础设施、环境绿化等工作。第二批启动的67个示范点,已有43个开工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各地立足实际,科学规划,合理选择适宜的建设类型,其中集镇发展型试点4个,中心村聚集型试点14个,旧村改造型试点24个,移民搬迁型试点1个。

各旗县在总结多年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科学谋划,精心组织,进一步完善措施,全力推进建设。

各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特色,不搞统一模式,不搞整齐划一。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设计多种建设方案,供农民选择,该集中新建的就集中新建,该整治修善的就整治修善,尽可能遵循河套农牧民传统的生产生活特点和民俗文化,重点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上下功夫。五原县选择主要交通干道沿线、居住相对集中的响导、红赛村,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做法,结合危房改造项目,重点开展村容村貌整治,美化、亮化、净化、绿化农民的生活环境。用村民的话说,现在是“村庄不见柴草堆,汽车进村不起尘,住房院墙不见泥,下雪下雨不积水。”环境好了,心情愉快了,发家致富的劲头更足了。杭锦后旗选择居住分散、房屋质量差、复垦潜力大的蛮会一社,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实施,建设集中居住的中心村,改善了居住环境,提高了耕地质量。磴口县永胜村示范点,在保留河套农民喜欢的“一砖到顶”红砖房的基础上,集中整治农村垃圾乱堆、污水乱泼、柴草乱垛、棚圈乱搭、畜禽乱跑的现象,彻底解决“脏、乱、差”问题。乌前旗公田村在园区内开辟集农耕文化和河套民俗的风情区域,提升了示范点的品味。乌拉特后旗在新居建设上重点突出蒙古游牧民族“蓝天白云”的传统特色。

在2013年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各乡镇认真贯彻巴彦淖尔市委提出的“1359”发展思路,大力实施“绿化、净化、美化”工程,切实解决“脏、乱、差”的问题。针对巴彦淖尔市农村普遍存在的“五乱”(垃圾乱堆、污水乱泼、柴草乱垛、棚圈乱搭、畜禽乱跑)现象,集中开展了以“村庄绿化、巷道硬化、庭院净化”为主要内容的整治活动。对村庄内废弃的旧房、旱厕、棚圈、禽舍等进行了彻底拆除;将柴草在远离农舍、公路的地方集中堆放,消除安全隐患;整修硬化村庄道路,并保持通畅;配备垃圾收集池(桶),推行“户集、村收、镇运、县(旗区)处理”的处置机制;在村庄周围、房前屋后、道路两侧大量植绿补绿,责成专人负责管护。通过集中整治,新农村新牧区示范点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二、巴彦淖尔市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环境保护意识淡漠

受传统观念影响,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农民的环境意识和维权意识普遍不高,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由于农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加之缺乏必要的环卫设施,随意处置垃圾、排放污水现象非常普遍,与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村容整洁的要求相差很远。一部分人认为,农村车辆少,各种工业废料少,而面积又广大,污染情况并不是很严重。特别是一些地方,为了发展经济,盲目引进项目,较少考虑污染问题。

各级政府对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村产品质量,营造和谐环境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再加上科技文化知识欠缺,对工业污染转移和农村自身污染问题普遍认识不足。

(二)农村环境政策法规、管理机构不健全

我国有关农村生态环境的立法很不健全,如对于农村养殖业污染、塑料薄膜污染、引用水源保护、农村噪声污染、农村生活和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立法基本是空白。

目前的诸多环境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困难考虑不够。例如,目前对污染物排放实行的总量控制制度只对点源污染的控制有效,对解决面源污染问题意义不大;对规模普遍减小、分布较为分散的乡镇企业的污染排放监控,也由于成本过高而难以实现。

(三)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不协调

许多地方只注重经济建设,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生态建设和环境质量的改善,甚至不惜牺牲生态环境谋求经济发展,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当前,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退化与自然资源短缺导致的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粗放型增长方式与有限生态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与环境日渐恶化的矛盾,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与实际监管能力滞后的矛盾。

(四)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趋势加剧

一些高污染企业正在向农村转移,农村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之路,必须从城市工业污染、沿海工业污染中吸取教训,新农村建设,必须在环境保护下进行。大部分乡村,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应对污染的能力不强。随着高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不仅造成环境的破坏,而且严重影响农民的身心健康,后果不堪设想。同时,农村环境一旦遭到严重破坏,治理起来的难度非常大。不但需要时间,而且需要巨大投入。

三、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途径

(一)深入开展乡村资源综合利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仅可以减少乡村环境污染,而且还能将其变成新的可利用资源。比如乡村的秸秆,直接焚烧就是污染源,而综合利用后就能成为新的资源。一些科研机构已经开发出设备,将秸秆压实成型,以实现对秸秆的再利用。这一措施既减少了乡村环境污染,又开辟了乡村获取新能源的渠道,建议政府部门制定扶植政策,鼓励农户科学处理作物秸秆,以实现秸秆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可避免堆放和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

另外,对于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其他废弃有机物,也要鼓励农民综合利用。比如,废弃的菜叶可以当做畜禽饲料或用于积肥,对于废弃的农用薄膜也可通过适当的补贴政策尽可能地集中回收,以避免薄膜带来的污染,并使土地肥力不受影响。

(二)宣传科学养殖技术,减少养殖业的污染

要向农民宣传和推广科学养殖技术,逐渐实现乡村养殖集中化,规划建立乡村养殖小区。当农户养殖业达到一定的规模时,就必须实行畜禽养殖环境与人居住环境严格分开的措施,这样才能避免养殖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养殖小区有利于集中处理畜禽粪污,集中堆肥,也能使人居环境不受养殖区域不良气味的影响,还能避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污染。

通过发展科学养殖,鼓励建设集中养殖小区,集中将畜禽粪污通过堆肥转化成有机肥料,可以有效地净化乡村人居住环境,也有利于发展乡村有机农业,培肥土地,促进养殖业和种植业和谐发展,实现乡村生态环境的和谐美好。

已有的种植经验表明,施用有机肥来种植作物,作物的抗病力强,可以有效地减少农药的喷洒量,这对于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利好因素。

(三)加大乡村公共设施投入,有效减少乡村的生活污染

要加大对乡村公共设施的投入力度,特别是有关乡村垃圾的清运和处理设施的投入,以及乡村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必须把城乡看做一个整体,统筹城乡生态环境的治理,使之能够互相衔接、互相促进。必须切实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同时鼓励和引导推动农民投工投劳,有效地减少乡村的生活污染,推进美好的乡村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环境美好的乡村,不仅关系到乡村居民,也关系到城市居民。乡村是城市居民的食品来源地,只有乡村生态环境改善了,食品安全的状况才会有根本的保证,城市人的食品消费才会有真正的安全保障,这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事。

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保障,因此必须要完善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基本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乡村工业发展的基本评价体系之中。如果企业经营危害到乡村生态环境,那么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制度就要限制其发展,甚至要令其停产关门。

各地区都要建立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要建立乡村土地开发保护制度,建立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要加强乡村环境监管,健全乡村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乡村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乡村居民的资源节约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生态文明意识,营造爱护乡村生态环境的良好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篇3

一、工作开展

1.生态环境网格化

一是组织落实。镇政府各部门、各村高度重视,全面部署秸秆禁烧工作。二是队伍落实。镇成立秸秆禁烧工作领导小组、生态环境巡查队、秸秆禁烧区域联防联控协调小组、秸秆禁烧灭火队,村相应成立秸秆禁烧领导小组,村秸秆禁烧宣传巡查组,建立“镇负责、村为主、组管户、户联防”的禁烧工作机制,强化镇、村、组三级网格管理职能。三是经费落实。镇财政所为秸秆禁烧工作中费用支出提供有力保障。四是制度落实。建立健全秸秆禁烧巡查制度、监管制度、奖惩制度。五是保障落实。镇为巡查员配备20部对讲机、草帽、毛巾、手持小喇叭等物资,提供物质保障,对秸秆回收利用的场地、设备用油量、登记等做好服务保障。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制度和保障“五落实”,形成“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调度”的组织领导机制,同时镇与种粮大户签订禁烧协议,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动、行动迅速、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确保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高效有序运行。同时突出强调秸秆禁烧巡查工作。为打赢蓝天保卫战,2020年度我们持续抓秸秆禁烧工作,防止大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各村居秸秆禁烧巡查以村干部带队,组织贫困户,村民组长、村民代表等联合巡查,全镇共落实10名贫困户为秸杆禁烧巡查员。四季度共发放36000元补助,镇组织秸杆禁烧巡查组每天都在区域内巡查,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最后镇全力落实秸秆禁烧保证金制度,全镇交纳秸秆保证金,全力支持秸秆禁烧工作,确保辖区内零火点。

2.固体废弃物清理

固体废弃物的清查,结合“五清一改一提升”工作、垃圾分类,由各村委每月上报“固废排查表”,加强信息报送,对上报的点位逐一清理。关键环节开展隐患排查及固体废物清理,对于发现问题当场回馈要求整改。

3.“散乱污”企业整治

在镇党委的带领下,镇按照“三查”工作要求,对违法违规“散乱污企业务必做到“两断三清”,高标准、严要求、实举措全面排查整治,不遗留、不遗漏,确保整改工作全覆盖。对“散乱污”企业下达整改通知,加强镇域内散乱污企业的要求整改规范,对不规范的企业进行严惩。

4.配合上级做好污水处理排查和饮水安全管理

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开展污水处理设施排查,关键区域污染源进行核查,及时上报,核实信息。协助县生态环境分局进行了美丽乡村排污设施调查及取样。制定2020年饮用水水源划分方案,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5.打好秋夏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面临高温炎热天气,根据市县级紧抓大气污染工作精神,镇高度重视,加大对镇域内燃煤锅炉、散煤、秸秆禁烧、道路扬尘、非道路机械移动车辆的巡查管理,对违规企业进行严厉查处,对镇域内大气环境有效管控,各项工作仍在有序开展。

6.环保宣传工作

一是镇环保办联合精神文明创建办负责生态环境及秸秆禁烧方面的舆论宣传引导,到村宣传,组织各村在重要位置书写标语;到户宣传,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站、微信、微博、宣传车、手持小喇叭等方式,广泛深入宣传环境保护和具体工作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和工作成效、法律、责任,做到家喻户晓。至2020年上半年,共发放各类资料1000余份,宣传展板12处,书写标语9处。二是宣传工作“接地气”。张贴通告、针对秸秆禁烧特别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进行宣传,做到到人宣传。三是宣传工作动态化,尤其针对秸秆禁烧根据不同季节突出秋收季节、不同天气突出干燥气候、不同范围突出大户管控,进行重点宣传。落实宣传到村、到户、到人,营造环境保护的浓厚氛围。

二、存在问题

通过环保工作的有序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在秸秆禁烧方面仍需加强巡查和查处力度。

篇4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打造中国美丽乡村为目标,以改善矿山生态环境为重点,坚持政府引导与企业主体相结合,坚持治理与转型相结合,坚持“治旧”与“控新”相结合,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绿色矿山建设,努力实现矿产资源集约化、开采方式环保化、生产工艺清洁化、道路运输无尘化、企业管理制度化、闭坑矿区生态化,促进矿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二、整治内容

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对全县辖区内所有开采的矿山环境进行全方位整治。

(一)开采区。推行矿产资源集约合理化利用,宕面规范、整洁;矿区采剥合理,边开采边复绿,矿区复绿面积不少于全部开采剥离面积的40%;泥土堆放有序,采取截污措施,防止泥土流失;按照开采方式环保化的要求,钻孔要有吸尘装置,做到钻孔作业无尘化;开采道路清晰合理;闭坑矿区严格按照开发利用方案落实复绿方案和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做到全复垦复绿。

(二)加工区。采取综合降尘措施,加大对粉尘的治理力度;加工机组一律安装喷淋、布袋等防尘装置。加强污水治理,建设和改造三级废水沉淀池,建设水循环利用系统,添置泥沙分离器,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生活区。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收集生活垃圾,消灭白色污染,落实保洁措施,确保矿区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四)运输道路。按照道路运输无尘化的要求,对矿区运输道路全程硬化,配备足够的保洁人员,做到常清扫、常洒水。强化矿区运输车辆管理,矿运车辆驶离矿区加盖篷布,对轮胎进行冲洗。

(五)固废处置。推行尾矿资源化、无害化利用;沉淀池及时清淤,尾矿及淤泥的堆放有专门场所,堆放规范,并采取回填、复绿、防尘等措施。

(六)企业管理。落实业主环境保护责任,并明确一名分管环保的副经理(矿长)和职能科室,负责抓好工作落实;建立健全相应的环保制度,做到制度上墙;加大环保投入,加强环境管理。

三、整治计划

全县矿山企业环境专项整治的时间为一年,即从年月开始至年月,分为组织动员、方案实施和考核验收三个阶段。

(一)组织动员阶段(年月日至年月日)

在深入调查研究、明确目标的基础上,制定下发我县矿山环境专项整治的文件,并召开全县矿山环境专项整治会议。有关乡镇、职能部门要根据县政府统一工作要求,制订矿山企业环境整治推进工作计划方案并落实整治工作人员。各矿山企业根据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实施计划,成立整治工作班子,落实人员,明确职责。有关乡镇、职能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工作指导,帮助企业制定和完善整治工作方案。

(二)方案实施阶段(年月日至年月日)

全面实施矿山环境整治工作,全县所有矿山企业根据整治的要求,按照各自的整治方案扎实抓好方案实施。各有关乡镇及职能部门要根据职责,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开展矿山环境整治,狠抓各项工作落实。明确工作主体,充分调动矿山企业主体的环境整治工作积极性,稳步推进全县矿山环境整治工作,确保整治任务圆满完成。

(三)考核验收阶段(年月日至年月日)

按照“整治一家、验收一家、规范一家”的方法,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考核验收,验收合格后,年终颁发荣誉证书,享受矿山奖励政策。对达不到矿山环境整治标准的企业实行限期整改,经限期整改仍不达标的,依法责令其停产整顿。

环境专项整治结束后,实行年度复查制度,如年度复查不合格或发生重大违规行为的,依法责令其停产整顿。

四、奖励办法

按照“奖优罚劣”的原则,建立矿山环境整治工作激励约束机制。

(一)按照“分级管理”要求,县政府与有关乡镇签订矿山环境整治工作目标责任书,有关乡镇要与矿山企业签订目标责任书,作为考核工作的依据之一。

(二)考核结果列为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前置条件。凡矿山企业环境整治考核验收不达标的,一律不得申报省、市、县级绿色矿山。

(三)实行“以奖代补”制度。凡当年环境整治考核验收达标并且长效管理机制健全的矿山企业,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三年内享受奖励政策,如年度复查不合格或发生重大违规行为的停止奖励。奖励的额度按企业当年实际上缴排污费扣除上缴国家、省部分后的60%进行返回,并在生态环保专项资金中列支。

篇5

1999年,我国城镇人口3.89亿人,占总人口的30.9%。全国设市城市668个,建制镇19000多个,1978年―1998年,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了13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63个百分点,是前29年我国城镇化速度的2.5倍,是世界同期城镇化水平均速度的2倍。我国城镇化过程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增长,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从环境系统角度看,小城镇乡村生态系统中物质源、能源的传递中心,又是沟通城市与乡村生态系统的节点。小城镇环境既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又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许多小城镇周围地域开阔,环境容量较大,天然净化功能较强,自然资源丰富。合理的规划和建设可以使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环境优美、生态平衡。然而在小城镇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往往只重视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发展,忽略了环境规划和建设,不少地区甚至根本无人过问,致使小城镇污染和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做好小城镇的规划布局是个亟待解决问题,但是在小城镇建设中环境规划应该先行,科学规划,统筹兼顾,要以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居民宜居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积极稳妥的发展小城镇。

各国小城镇建设生态环境做法各具特色,但无不体现着合理布局,环境规划,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重视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重视人文环境的继承和生态环境保护。

美国

美国小城镇建设,环境规划先行,主要有四条原则:一是尽可能满足人的生活需要;二是充分尊重和发扬当地生活传统;三是最大限度地绿化和美化环境;四是塑造城镇不同的特点和培育有个性的城镇。同时,还要根据建设需要编制详规。

在美国,环境建设是城镇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给小城镇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重视小城镇特色是美国城镇特色之一。

德国

德国的村镇建设为改造村镇的居住环境,提高村镇居民生活的舒适度,将村落建设与自然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之所以会能够如此,主要是靠村镇改造规划和设计的调控作用,注重环境建设和保护古建筑。

英国

英国小城镇建设集中在几次规划运动中,包括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运动,新城建设运动,米尔顿•觊恩斯城建设,农村中心村的建设中,集中体现了环境规划在小城镇建设发展中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由于环境保护规划没有与城镇规划和城镇建设同步落实,使城镇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使城镇建设不能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例如:水体污染问题突出,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如何解决好畜禽粪便等一系列问题。基于许多环境能耗危机,城镇规划开始运用科学的规划指导建设。城镇环境保护规划是城镇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城镇总体规划中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的基础上,依据对环境质现状的调查分析所制定的以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能源为目标的规划体系。按照我国环境保护应“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总方针和总战略。

1、做好城镇环境保护规划和前期准备工作

这些准备工作是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基础上,它包括城市的自然环境资料,例如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气象、水文等;城市的社会与经济状况,如人口、国民生产总值等,环境状况的调查分析,如大气、水体、噪声的监测资料等;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功能区划等。

2、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根据大气质量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功能区划并按拟定的环境目标计算各功能区最大允许排放量和削减量,从而制定污染治理方案。大气污染的治理应根据当地的能源结构与交通状况确定首要污染物,即浓度高、范围广、危害大的污染物,便于治理时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当前,我国大部分城镇的大气污染主要是由采用落后的燃烧方式,燃煤和汽车尾气引起,由此而来的首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因此,规划的远景目标应该是改进落后的燃煤方式,提高燃烧效率,尽量使用气体燃料、太阳能、型煤等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调整工业布局,根据大气自净规律科学便利的利用大气环境容量,强化污染源的治理,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城镇周围要保持适当的林地面积,净化空气,改改城镇大气环境。

3、水污染综合治理规划。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在对水污染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采纳水体的环境容量计算最大允许排放量并确定最佳治理方案。当前,我国七大水系的水质污染程度在加剧,范围在扩大,长江、黄河、淮河、松花江的污染水,1996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为502.9亿吨,含化学需氧量704万吨,重金属1514吨,氰化物2457吨以及砷、酚类、油类等污染物数万吨,生活污水约占年排放总量24%,主要污染物是有机物。根据我国水污染的具体情况,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应该通过改革落后的生产方式,采用少废、无废工艺实现清洁生产、循环利用,减少污水排放量,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垃圾处理厂的建设,提高城镇污水和垃圾的处理能力,减少周边环境的影响,以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4、要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要加强城镇间及城镇周边地区生态建设,禁止在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和行滞洪区进行不符合保护目的开发建设活动。

篇6

关键词:地质采矿;地质环境;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Abstract: in the geological mining process, bring about a series of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and how to deal with and resolve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bring, carry out the science development view, constructing the harmonious social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an important content.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LinLi gypsum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the control recovery plan further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so that significance.

Keywords: geological mining; Ge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Harmonious society

中图分类号:[P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是伴随着利用和改造地质环境的发展过程,地质环境问题也一直伴随、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的安全。某种程度来讲,人类发展经济和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也是和地质环境问题做斗争的一个过程。如何解决和处理好地质采矿过程中出现的地质环境问题,协调经济发展和地质环境保护的关系,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战略。在地质采矿过程中,由于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尤其是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一系列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同时随着基础建设规模的扩大,工程对矿山岩土体扰动加大,增加了地质环境不稳定性。这些人为活动诱发的地质环境问题,不但形成安全隐患,而且降低了地质环境质量。为了解决好地质采矿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带来的地质环境问题,处理和解决好地质环境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战略一项重要内容。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矿区多个矿山地质灾害、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以及土地资源等方面的评估,提出了相应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措施。方案实施后将大大改善矿区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保证矿区地质环境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协调,有利于附近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并以较少的投入,有效地防范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和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减少了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及矿山地质环境的后期治理费用,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临澧石膏矿区蕴藏丰富的矿石资源,合理利用好相关资源,将为湖南省的发展以矿石为原料的化学工业提供丰富的矿产资源,对发展社会经济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最后就是调整矿业活动框架,合理规划开发矿产资源。加强舆论引导作用,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矿区概况

矿区位于临澧县北西,交通方便。地处丘陵地区,地形起伏不大,植被较发育。矿区范围人类活动经济活动不频繁,工业不发达,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较轻。据调查,区内对原始地质环境影响的主要工程活动是矿区西侧石膏矿坑道采矿活动。坑道采坑目前造成地表变形少,其它人类工程活动较弱,未对地质环境进行改造。

矿区属剥蚀构造丘陵与宽缓冲沟相间地貌,地表为第四系覆盖,基岩地层主要为下第三系;地质构造简单,岩层产状总体呈单斜状,区内新构造运动不强烈,属地震较弱地带。含膏岩系为下第三系古新统沙市组,石膏质量较好。区内地表水系较发育,主要为渠道、溪沟及水库、堰塘;区内无污染源,无热害,地表水水质较好。矿道排水对附近水体影响较轻,矿石和废石化学成分较稳定,无毒害元素。

矿床为坑道开采,石膏矿层及顶板局部可能存在软弱夹层,矿层顶底板稳定性差,易垮塌,矿床开采有诱发局部崩塌、冒顶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因该区人员居住密度较大,地形平坦的地段均为稻田,且有乡村公路和渠道,因而环境保护应高度重视,应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留足保安矿柱,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产生冒顶及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前期开拓阶段应选择好废石堆放场,并砌好拦石坝,防止废石流失等。

对于这样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的地方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吸取以前经验,坚决杜绝实施先污染后治理的政策。建立合理的地质环境保护方案非常重要。

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关于新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对于资源型的地方,其开发矿产资源是发展经济的最有效途径。在利益的驱使下,地方矿山企业往往最大规模地开发矿产资源,对于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而忽略。同时还有些乡镇集体和个人采矿场,在公路、河床、铁路两侧开山采矿,乱采滥挖,乱堆乱放,经常把矸石甚至矿石堆放在河口、河床、公(铁)路边等地方,暴雨过后就会造成水土流失,甚至产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把矸石、尾矿等冲入江河湖泊,洪水排泄不畅、造成水库河塘淤塞,甚至冲毁公路、铁路,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历史遗留矿山开采复垦率低,其产生的崩塌、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相对比较更严重,有的甚至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此类矿山的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进展还是比较缓慢。其根本原因是由于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产生了许多的历史遗留问题,其矿山环境问题复杂、牵涉面比较广,治理难度相对很大,影响着我国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发展进程。同时难以找到对应的责任人,环境保护和修复方面投入资金长期的不足,其遗留矿山环境问题长期影响着地质环境的保护。

加强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对策建议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对整个临澧石膏矿区的多个矿山地质灾害、地形地貌景观、含水层以及土地资源情况等方面的综合评估,提出了相对应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措施,方案实施后能大大改善矿区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保证矿区地质环境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协调,有效地防范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和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减少了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及矿山地质环境的后期治理费用,有利于附近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并以较少的投入,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临澧石膏矿区蕴藏丰富的石膏矿资源,合理利用好相关资源,将为湖南省发展以石膏矿石为原料的工业发展提供丰富的矿产资源,对发展社会经济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其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对策建议总结如下。

首先,要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管理体制。矿产资源的开发要有完备的法律法规,但地质环境问题仅在《矿产资源法》与《环境保护法》有其非常原则性要求,具体更细化的法规没有,急需出台相关可以依据的配套法规。其次,就是要提高科学办矿水平,有效保护地质环境。我国大多数的矿山地质环境预测滞后于并缺乏其生态环境恢复的手段和措施,应当在矿山建设的开始的时候,从科学的角度,以整体利用和综合治理的原则,系统地研究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方法以及尾矿成果的转化方案。再次,要开发利用和保护治理并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谁受益,谁治理”的原则,实行保证金制度,限制“三废”的排放。对于历史上已经形成的地质环境问题,要建立多元化的治理投入机制,同时国家应给予其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地方、企业及个人参加治理地质灾害。

结论

由于在地质采矿过程中没有注意地质环境的保护,引起了许多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如何处理和解决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带来的地质环境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战略一项重要内容。对于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的地方一定要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一定要吸取以前经验,坚决杜绝实施先污染后治理的政策。建立合理的地质环境保护方案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 尤孝才.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的问题与保护对策探讨[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2,(4):23-27.

[2] 朱训.论矿业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矿业,2000,(01):34-38 .

[3] 杨顺泉,等.湖南省地质灾害[M].湖南: 湖南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篇7

1 新农村建设彰显生态文明建设价值

我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2011年末城镇人口数量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但乡村人口仍有65656万人,比重达48.73%。[2]即使是在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如果没有农村的发展也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均衡发展。因此新农村建设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课题,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安吉县尚书圩村作为一个贫困落后、交通闭塞的小山村,牢牢把握新农村建设机遇,通过生态建设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彰显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价值。

1.1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 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整治多数农村“脏乱差”的人居环境,并逐步对自然生态环境予以恢复和综合保护。尚书圩作为一个面积5.94平方公里、人口仅1140人的小山村,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基础薄弱。村民为实现脱贫致富,对本村6200亩毛竹林进行大规模的砍伐贩卖,山林遭受严重破坏。这不仅损害村庄整体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与山体滑坡。而且砍伐毛竹的微薄收入也不足以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多数村民被迫到外地务工以维持生计,尚书圩村面临着生态破坏与劳动力流失的双重困境。尚书圩村在生态破坏的惨痛教训中逐渐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农村发展的关键环节,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发展经济。该村充分利用上级政策与资金扶持,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正式开展之后,尚书圩村牢牢把握政策文件要求,把“村容整洁”内化为村庄自然生态与人居环境的有机融合,使具有历史内涵的人文景观与优美自然环境相结合,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特色品牌。尚书圩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村庄发展的优先地位,有效落实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生态文明建设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1.2 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动力 农村发展建设往往以牺牲生态环境代价,只是把生态环境作为一种可短期开发利用的资源,没有认识到它的综合效益与价值。此类开发利用模式在短期内虽可实现一定经济效益,但在资源枯竭之后往往走向停滞乃至衰败。[3]尚书圩村在以往的开发建设中也经历了这一粗放型的发展过程,村民饱尝生态破坏导致的恶果。为转变生态持续恶化、资源枯竭的困境,尚书圩村根据本村自然情况,确立了以生态旅游与生态农业为基础的村庄经营道路。为打造美丽乡村品牌,对本村毛竹林予以严格管护,严格落实生态公益林禁伐、承包林有计划间伐的规定。为突出美丽乡村建设亮点,通过征地补偿的方式把中心村300亩水稻田改种为葵花园。尚书圩村所确立的这条以优良生态环境经营村庄旅游品牌的道路取得巨大成功,仅2012年全村接待游客达1.2万人次,旅游收入约35万元。从2008年创建美丽乡村项目至今,尚书圩村累计吸收项目资金达1200万元。尚书圩村的案例证明,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资源与优势,将有力地推进新农村建设,成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4]

1.3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成效体现 新农村建设所要求实现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必须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之上,否则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最终会导致发展成果沦为泡影。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纳入新农村建设主要目标当中,不仅成为评价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性指标,更应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成效体现。尚书圩村同样经历了生态环境遭破坏的惨痛经历,这一历程使保护生态环境、杜绝破坏性开发成为了村民共识。安吉县为打造“中国美丽乡村”这一国家级品牌,不将经济发展成为唯一考核内容。“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成为评价村庄全面发展的四大主体,树林环境保护、村容村貌等36个详细指标为村庄发展指明方向。尚书圩村严格按照考核指标要求开展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把政绩考核与政策项目引进相结合,使生态文明建设真正转化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成效。

2 新农村建设中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分析

尚书圩村在新农村建设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值得思考,但这并不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将会是一帆风顺的。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环境承载能力差、生产生活方式落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仍面临着严峻挑战,在新农村建设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依旧任重道远。

2.1 生产力落后成为制约生态环境改善的核心因素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耕地紧张、生产方式集约化程度低。这决定了我国农村经济在发展中要克服先天条件的不足,不仅要推动农业走向现代化、集约化、产业化,还要注重合理利用村庄资源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5]在我国农村生产力落后、生产方式粗放的情况下,发展经济远比生态文明建设更受政府和农民重视。

2.2 生态保护机制不健全造成生态文明建设缺乏制度保障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能仅依靠政府一项项的政策与项目来推动,必须形成生态保护相关的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构建各政府职能部门相互配合的联动机制,并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当前我国环保立法仍较为欠缺,对其中政府、企业、个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没有明确界定,难以形成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制约束力。在机构设置上欠缺专业的环境保护机构,基层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往往职责不清。这造成相关职能部门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立体管理保护体系。广大农民也没有被组织动员起来,成为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旁观者。

2.3 农民生态环保理念落后使生态文明建设缺乏主观动力 多数农民文化素质较低、环保意识不强,对于农民来说实现脱贫致富远比环境保护重要。由于农民缺乏相应的科技文化知识,在农业生产中仍然采取较为落后的生产方式,通过增加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作为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以消耗资源、能源作为提高产量的主要方式。⑥同时农村普遍存在的生活垃圾污染是可以通过良好卫生习惯而得以改善的,但当前主要依靠环卫措施进行治理,成本颇高。环保理念的缺失使得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缺乏主观动力,广大农民群众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较少参与其中,甚至成为生态破坏的主体。

2.4 外来投资与开发项目加重生态文明建设的压力 中国农村普遍缺乏资本,这使得农村各项事业难以开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长期面临资金匮乏的难题。近年来,由于城市用地紧张以及环境污染问题,大量工业企业及其它建设项目开始搬迁至农村地区,为农村带来了大量投资。此类项目由城到村的搬迁不仅带来投资,同时也造成严重污染。污染企业搬迁至农村的价值取向在于控制成本、提高收益,农村有关环保制度的欠缺和环保意识的落后,使得企业对自身造成的污染往往采取回避态度,很少投入资金进行污染防治。因此农村对比城市,引进工业企业往往造成更为严重的污染,生态文明建设承受了巨大压力。

3 新农村建设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我国农村地区的复杂情况,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现有条件与优势,特别注重在农村生产发展中保护好生态环境。因此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相结合,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推动力。

3.1 促进生产力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持续发展生产力的过程,发展生产力将极大地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充实村集体资产,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但是生产力的提高并不能直接转化为生态效益,很多村庄生产力发展后反而使生态环境遭受更为严重破坏。这是因为在村庄生产发展中并没有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到规划建设当中,很多村庄正沿着“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越走越远。因此必须将生产力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推进农村发展的集约化、产业化。

3.2 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性保障 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有完善的法律和政策作为支撑,使相关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第一,必须进一步健全生态与环保立法,形成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的完整法律体系。要推进对农村生态息息相关的农业法、林业法的立法完善,突出其生态价值与作用。第二,各地方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性环保法规与政策,促进基层环保工作的开展。要根据本地区生态特色与资源状况制定操作性强、适用度高的政策,针对生态污染问题形成有效治理方案。第三,严格贯彻落实相关法律与政策,使环保方案迅速转化为环保实践。

篇8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一、泉州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几年来,泉州市初步形成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建成省级生态市;建成德化、南安、永春3个国家级生态县(市),10个省级生态县(市、区),87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32个省级生态乡镇,1659个市级以上生态村。

1、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一是注重推进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形成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工业主导作用日益突出、新兴产业加速成长、服务业平稳发展的产业体系,综合经济实力持续增强。三次产业结构为3.4:61.5:35.1,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建成多个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县、园区和示范企业。

2、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水平有效提升。实施“四绿”工程, 建立“泉州市市级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8.7%。建立以投入产出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主要考核标准的用地规模审核制度,全市退出石材业开采环节,矿山生态恢复有序推进;率先在全国建成水资源动态管理系统,建成一批蓄水、引水、调水工程;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崇武至秀涂等海岸带得到有效整治。

3、绿色人居环境建设有序推进。城市建设注重凸显“绿之城”。每年以近400亿元的投资强度组织实施“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形成“一湾、两翼、三带”的城市生态板块。实施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物联防联控,加快淘汰“黄标车”,建立城市公交体系,推行绿色出行,构建完善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网,有序推进PM2.5污染防控、监测和数据。实施“美丽乡村”建设5年行动,突出抓好村庄环境“点、线、面”综合整治,推进村庄环卫保洁和污水治理。

4、生态文明意识明显提高。泉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把生态环境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予以实施,纳入各级政府任期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实施《泉州市生态市建设行动方案》和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关注和参与程度明显提高,环保意识、绿色消费正深入校园、走入社区、贴近市民。

二、生态环境建设形势依然严峻

泉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一是生态创建的意识和氛围还不够浓厚。一些单位认识还不到位,乡镇、村生态创建不够深入,不切实际,全社会参与、共建生态文明的意识还需进一步增强。二是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一方面污水处理设施不足,一方面污水管网、泵站建设滞后;乡镇、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存在建设资金筹集和运行管理费用难以保障等多重困难。三是节能减排压力较大。随着企业节能技改工作的持续推进,可挖掘的能耗空间已越来越小。减排目标任务完成困难突出,部分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至今无法正常运行发挥减排作用,畜禽养殖场全过程治理不够规范,部分热电厂和企业自备电站脱硫脱硝不够完善,中小锅炉的脱硫治理或清洁能源替代工作难以跟进,机动车减排推进成效不大。四是自然生态环境仍然十分脆弱。山地过度开发、矿山无序开采尚未从根本上遏制,水土流失、资源浪费等问题依然突出,林地、矿山和海域等资源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三、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水平的工作思路

1、加大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全民的生态环保意识。要贯彻落实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将生态文明纳入体制改革的范畴,作为总体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发动并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推进生态环境的信息公开化,深化环保志愿者队伍建设,调动全社会力量开展环境保护活动,强化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2、应把环境保护确立为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一是在决策过程中应坚持“环保优先”原则。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将环境成本纳入各项经济分析和决策全过程,按环境容量优化经济布局,促进城市与城镇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二是在城市建设中应确立“环境区划”先行。根据中心市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抓紧修编市区环境功能区划,围绕打造海湾型生态城市,明确划分各环境功能区,确立环境容量目标、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产业发展方向和项目布局。三在城市经营中应融入“环保理念”。

3、深化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要继续开展重点流域(近海水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深化小流域“赛水质”活动。要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及其配套管网建设,提升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已投运的污水处理厂要加快实现满负荷、稳定达标运行。重点推进沿江、沿海重点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度,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深化“美丽乡村”建设。

篇9

关键词:体验经济 青岛 乡村旅游产品 开发 研究

实践中可以看到,旅游产品成为青岛市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青岛市乡村旅游资源数量非常的丰富,而且品味度也非常的高,实际分布非常的广泛,资源种类涵盖层次非常的丰富,多元文化荟萃。不仅有胶东民俗、海洋渔家以及啤酒饮食等方面的乡村旅游人文底蕴,而且还有青岛开发区各乡村至今不变的原始秀美景观,比如山地森林、茶园以及果园和农场等。这些丰富的资源,成为青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一、青岛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分析

青岛市乡村旅游资源非常的丰富,其辖区内的城阳区、李沧区、青岛开发区(原黄岛区)、黄岛区(原胶南市)以及平度、胶州和即墨,均有特色旅游产品。比如,胶南的大珠山风景区和九上沟生态区、开发区的“金银珠宝”:金沙滩、银沙滩旅游区、小珠山公园、灵珠宝刹、辛安的民间剪纸艺术、原胶南市现有蓝莓采摘园、滑雪场、胶南山村油画院、北宅的樱桃节、平度大泽山的葡萄园以及沙子口的山海休闲旅游节等,吸引了国内外大量的游客到此观光、游玩。近年来,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虽然青岛乡村旅游产品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的增加,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总结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当前青岛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活动,缺乏科学的统一管理。据调查显示,当前青岛尚未出台关于乡村发展旅游业的专项规划和方案,即便市一级的旅游规划中涉及到了乡村旅游,但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效力明显不足,尤其是乡村旅游开发以及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投融资等问题非常的显著,没有较为详尽的标准和数据。乡村发展旅游产业,通常会涉及到现代农业、乡村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等内容,若权威管理部门不能对其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协调,将会影响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

第二,旅游产品种类非常的单一,对旅游景点资源的挖掘深度明显不足。实践中可以看到,当前青岛市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很少注意到文化内涵,对其挖掘深度明显不够。从青岛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实践来看,多数情况下是依赖于传统农业资源,开展各种观光农业、渔业休闲项目,而且占比将超过70%。农业以及渔业资源的大量开发,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青岛乡村旅游产品的种类,但对乡村特有的一些民俗、民风以及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力度明显不足,缺少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周期不会很长。同时,对乡村旅游景点的开发深度明显不足,尤其是游客的参与积极性和参与深度较差,多数情况下,青岛乡村旅游产业还处于一种初始阶段,自然观光仍是主要形式,游客难以真正参与到现代乡村浓郁的农事活动之中,运动养生的目标更是奢望。

二、体验经济视角下青岛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青岛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存在着的主要问题分析,基于体验经济视角的考虑,笔者认为要想开发现代乡村旅游产品,就必须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政府服务管理体系,强化乡村旅游产品升级

首先,应当做好旅游项目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实践中,应当做好交通、水电以及通讯和安全保护等方面的措施,大力发展现代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旅游区内的接待、服务工作。其次,建立健全旅游信息公开平台。比如,要不断建立和完善旅游导示系统建设,不断完善旅游查询系统,从而为游客提供良好的环境以及旅游信息资料;最后,还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实际操作过程中,乡村旅游景点、缓冲地带的环境保护工作非常的重要,对于青岛乡村旅游产业而言,刚起步阶段,应当注意各项基础旅游服务项目的建设,建立全方位的旅游服务管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现代乡村旅游公共服务工作的快速发展,推动青岛市乡村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

(二)以体验经济为基础,合理开发和科学定位旅游产品主题

首先,农家生活体验产品的开发。让游客入住农家大院,与当地的居民共同生活、一起劳作,甚至可以一同从事农业、或者渔业生产。比如,在青岛胶州、莱西以及平度等地区的农村,可以开展以地方特色为主题的农耕生活项目;在城阳、崂山以及即墨和胶南等地区的农村,大力发展体验式的现代渔业休闲项目。不仅可以乐在其中,而且通过参与农家生活、体验乡村旅游产品,陶冶自己的性情。

其次,开发田园采摘旅游产品。在青岛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依托于传统的青岛乡村节庆活动,开发一些采摘旅游产品。游客们可以深入田间地头,亲自动手采摘农产品,感受丰收之乐。比如,在青岛城阳的山色峪樱桃、马家沟的青菜以及平度的大泽山葡萄和胶州的大白菜,最具代表性。

最后,开发具有风土人情的旅游品。对于青岛而言,乡村是民族风俗文化洞察的最好地域,将传统的乡村居俗、风情等,以突出的形式展现给游客,或者让他们参与本地风俗活动之中,亲身体验青岛乡村民俗风情,个中感受溢于言表。比如,青岛四方区的海云庵糖球会、胶州人的大秧歌以及李村大集等,各种精神民俗感知、民间传说以及旅游感受等,都成为当前体验经济视角下的乡村旅游产品开发项目。

三、结语

总而言之,青岛乡村旅游资源非常的丰富,当前国家级、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已经超过了60个,近年来青岛乡村旅游经济、社会效益也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这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出青岛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的巨大潜力。

参考文献:

[1]李岩.青岛开发区旅游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6)

篇10

关键词: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9.011

1 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分析

1.1 城市依托型

城市依托型主要是以吉林省各大城市的居民为主,充分发挥乡村自然资源的优势和淳朴的乡村文化特点,满足城市居民节假日需要放松,但又不想走出去太远的愿望。

1.2 景区带动型

景区带动型主要发挥吉林省著名旅游景区的作用,利用景区的发展推动附近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加大了人们对乡村绿色农产品的需求量。同时也带动了乡村民宿、乡村特色餐饮等行业的发展。利用旅游景区衍生出来部种行业,为乡村中待岗的居民提供就业的机会,使其参与到乡村旅游的接待和服务中去。

1.3 农业观光型

农业观光型主要是以吉林省的农业特色为主,利用特色的高科技农业和农村的生产生活、乡土乡情等来满足游客对吉林省农业方面的观光学习及体验。

1.4 民俗特色型

民俗特色型主要是以吉林省村镇的乡村生活、风土人情、农俗节庆等旅游吸引物,吸引城市周边观光游客来游览、休闲、学习、体验等。

2 吉林省乡村旅游社区参与中存在的问题

2.1 社区参与的程度比较低

由于吉林省乡村社区的居民没有意识到发展旅游业的经济利益,所以参与的热情和程度都较低,紧紧围绕乡村旅游初级层次的项目开发。例如,在乡村旅游景区内摆设一些比较零散的摊位,销售一些具有吉林省特色的纪念品,通过贡献劳动力为吉林省乡村旅游景观的建设打工等。

2.2 乡村旅游品牌定位比较模糊

吉林省乡村旅游品牌定位模糊,开发模式主要是农家乐餐饮、民宿等小规模开发,缺乏树立品牌形象的意识,而且并没有合理定位社区参与下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模式,旅游点向旅游景区发展的形象意识不强。许多乡村旅游地项目单一,以农业观光为主,而且树立景区形象的意识不强。

2.3 社区居民的保护资源的意识欠缺

吉林省社区居民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中获得巨大的利益,往往忽视了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效应,过分追求经济效益,不注重乡村自然和文化环境保护,不利于乡村旅游的生态化发展。

2.4 激励机制不完善

乡村旅游发展中社区居民参与的奖励机制不完善,没有认识到社区参与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参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没有受到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全力支持,社区居民没有积极的、主动地参与到乡村旅游的项目计划活动中来的。

3 吉林省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有效机制

3.1 引导机制――激励引导乡村农民积极参与

引导机制构建目的在于提高吉林省乡村社区对当地特色乡村旅游开发前景的认识,消除他们对当地乡村旅游开发所存在的一些疑虑。如分享国内外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机制的典型案例;通过会议的形式,使吉林省乡村社区居民充分的了解到一些实质性的信息,增强其自身的民主意识和社区参与意识。

3.2 决策机制――乡村居民的主人翁意识

在制定乡村旅游决策时委任政府代表和社区居民代表共同参与,并定期召开协商会,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中提出发展建议,政府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乡村社区居民要求的乡村旅游发展的方案。

3.3 利益分配机制――乡村居民利益共享

吉林省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主要方式是以乡村居民为主要承担者,依托当地特色乡村农家文化,开发出符合乡村特色的产品或游憩项目获得旅游收益,主要表现形式为农俗表演,展示乡间手工技艺,出售特色乡村纪念品等。如社区居民完全可以通过开饭店和宾馆来经营游客食宿的接待,种植农作物大棚让游客前来观赏或者采摘,从中直接获取经济收入。

3.4 培训机制――乡村居民知识体系的更新

吉林省政府部门应该定期对社区参与下的乡村居民进行教育和培训,以便提高乡村居民在社区参与乡村旅游中的社区参与能力和对客服务能力。

3.5 保障机制――社区居民是乡村资源的维护者

保障机制研究的目的是使社区参与下的乡村居民能够自觉地参与到对吉林省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中去。使乡村居民真正明白,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真正所要的是一个优越的自然环境,保护环境的同时就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从而自觉地参与到乡村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中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