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科学化范文
时间:2024-03-27 16:41: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管理科学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关键词:管理科学;管理思想;管理方法
人们经常说,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由于当今企业科学化管理,需要采用新的管理思想和新的分析方法,采用现代数学决策技术和尖端软件来从事企业管理,从而使管理中的艺术成分越来越少,而变得越来越科学。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的管理科学是经济科学与技术科学融为一体的统筹科学。因此,企业管理科学化主要是指:在企业管理中广泛运用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采用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优化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活动,建立符合全球化企业要求的管理组织,促进生产力健康、快速的发展,使企业管理活动达到当今世界现代化发展水平。
1企业科学化管理是经济全球化迫切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已开始融人世界经济大潮,其业务形态和经营环境变的越来越复杂,企业的产品供给和需求市场越来越全球化,这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具有深刻的影响,也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国内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对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科学化。
我国企业自建国初期创建至今,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弱变强,已经走过了50年的历程。虽然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建设,企业管理水平较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出现了一些管理先进的企业,但从总体上来看,管理水平还是相当落后的,特别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就更大。近几年的实践证明,现在的企业管理模式,已不顺应市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企业经营风险增多。如何实现企业由落后管理模式向管理创新转变,探索出一条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中国国情的企业管理制度,增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能力,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
2管理科学化在企业内部的体现
企业管理的科学化是把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数学、技术学、心理学等)一系列成果综合应用于企业管理,使企业管理能适应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管理思想的现代化,管理组织的高效化,管理方法的科学化,管理手段的电子化,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管理方式的民主化。
2.1管理思想的现代化
思想家、科学家不一定是成功的企业家,但是成功的企业家一定要具有现代化思想。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对企业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但这些不能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尤其是在2l世纪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在竞争中能否取胜,越来越决定于经营者的管理思想。正如有句话说的:一种思想可以改变一个时代,同样,管理思想现代化可以改变一个企业的命运。这种现代化管理思想就是企业全面协调、安全高效、清洁节约、可持续的发展观念。
2.2管理组织的高效化
管理组织的构成是指企业全体员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进行的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力方面所形成的组织体系。企业的管理组是完成企业目标的基石,它把企业的一切可供利用的资源统合起来,对其进行协调分配,发挥出资源利用的整体优势,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以最小成本实现其最大价值。企业管理组织结构决定了企业动作的效率,一个管理组织高效化的企业,鲜明表现在“时效强、速度快、效果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时尽其效。
2.3管理方法的科学化
管理方法的科学化是指企业管理的方法和程序要走民主化、规范化的道路,使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做到标准化、系统化、准确化、文明化和最优化。要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制订企业的目标,并运用目标管理法、重点分析法、满足负荷工作法等各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对实现这个目标的有关因素及其内在联系,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保证企业管理的决策正确、执行高效、监督有力。管理方法是达到管理目标的具体途径,它的科学化水平对企业管理有重大影响。
2.4管理手段的电子化
管理手段的电子化就是在企业管理中采用电子计算机、现代通信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使管理工作真正做到准确、及时、经济、高效。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发展,企业的信息量急剧增加,对资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产经营活动中各种原始记录、统计资料、情报、报告、汇总表、总结等形式的资讯流,使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将计算机应用于管理,可以大大提高管理效率。而且由于计算机具有计算准确、资料储存、综合分析和自动控制等特点,因此,能自动监督、控制生产过程,实现生产过程的最优控制。
2.5管理人员的专业化
企业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产品系列化,性能多样化,元件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在企业中,设计、工艺、设备、制造、质量管理,供销、经济核算等方面,都已发展成为各自相对独立的学科,并创造了许多专业性的技术和方法,这种管理工作的专门化,必然要求企业管理人员要走专业化的道路,他们不仅要具备有关行业的专业技术知识,还要具备一个管理者所需要的经济与管理的专门知识和领导艺术。实现管理人员专业化是企业管理科学化的关键。
2.6管理方式的民主化
民主管理方式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和有效方式。企业经济发展的任务越艰巨,职工群众参政议政越强烈,民主管理工作越重要,就越要广泛发扬民主,充分发挥下级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组织工人参与企业管理,这一点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来说更为重要。企业科学化管理的不断完善和创新,要求民主管理形式做到制度化,规范化,避免随意性,企业的重大决策和重大事项,应坚持提交职代会讨论审议通过,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切实做到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为企业未来贡献力量。
上述管理现代化在企业内部体现的六个方面是密切联系、互相促进、缺一不可的,它们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中管理思想是根本,管理组织是保证,管理方法是手段,管理手段是工具,管理人员是关键,管理方式是基础。
篇2
当前企业界普遍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有三方面的不满:一是对工作不能很快上手,需要二度培训;二是眼高手低,不爱干所谓的“侍候人”的工作;三是缺乏综合性高级管理人才。而学员的困惑:一是所学并非所用;二是看不到个人发展前途;三是人际关系复杂,难耐寂寞等等。这些不相契合的关系说明一个根本问题,就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在学科设置上、在实习实训上未能和企业文化进行良性互动,未能很好地把企业当做第二课堂进行动态管理所致。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1.1人才结构与企业发展严重脱节
一直以来,人们对服务行业的认识不客观不科学,想当然的以为服务性行业的进入门槛低与工作不体面。因此,选择酒店类服务行业的同学是带着疑惑误解而选择这个专业的。而正在从事这个行业的学员,由于我们前边所分析的原因,也难以在这个行业中呆得住。这就成为当前人才结构与企业发展严重脱节的客观因素。调查显示,餐饮行业从业人员不仅专业素质低,就是基本文化素质也是很低的。当前酒店餐饮业的从业人员的文化结构是初中以下学历的占24%;高中学历71%;大专学历的4.66%;本科学历为0.34%;研究生以上学历几乎没有。这样的人力资源素质是很难适应现代化企业发展的需要的。
1.2企业发展与学科设置不相匹配
高职酒店管理专科学院目前的学科设置基本沿袭的是本科的教育教学模式。追求大而全,缺乏与时俱进的针对性。当前的企业尤其是现代化大型企业,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的工作:核心的基础工作;高中级管理工作;全球化业务拓展工作。如“清水海餐饮集团”就是个典型的跨国公司。其基本的核心业务就是提供日式料理;其次除了每个加盟店自身的业务管理属于中级管理;再次是全球性的加盟连锁的高级管理。这些管理涉及到的内容已经远远超过我们学院的学科设置。当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科设置基本上是以酒店的基本核心业务为主要内容。没有分出层次。毕业的学员也就只能从事基础性工作,要想继续拓展自己施展才能的机会,学校所学到的东西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了。
2.学科设置与企业文化互动
2.1企业文化有助于强化职业道德
学员毕业后进入酒店服务行业,在思想上不能认识到服务行业的重要性。同时以为所从事的工作机械性强,缺乏创新,没有挑战性,担心自己的发展空间,因此工作没有激情。这主要是没有接触到企业文化所致。实际上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对工作氛围的要求。清水海的企业文化所阐述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是:“尊重,创新,绩效,分享,自省”。这个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清水海企业管理的哲学思想。其中尊重体现了一种和谐的思想,干群之间、员工之间、企业与顾客、企业与协作单位等等都要体现尊重;只有在彼此尊重和谐的环境下才能很好的发展企业,这实际上是一种普适的价值观,在学校也应大力提倡;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表示着企业以及个人的一种充分发挥才能的广阔空间,清水海在实践这个核心价值理念的时候,“特别聘请日本一流膳食专家主理,全面引进传统日本料理文化,兼收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精髓,将粤菜、沪杭本帮菜、西餐等元素融入清水料理之中,同时不忘绿色养生的饮食时尚理念,几年锤炼,成就了清水海独有风格的日本料理美食”。绩效,创新最终体现在绩效上,适用企业适用个人,效率同样是企业的生命,但追求效率却不是简单地追求利益最大化,清水海的效率追求是:本着“将最大利益让给顾客”的经营理念,提供多种就餐模式以飨宾客。即便是做到这种程度,企业并不满足,于是进一步强调:分享与自省。分享呼应了尊重,体现的是团队精神;自省是对工作的精益求精。学员在实习实训中只有充分体验到企业文化的精髓,才能真正认识到所从事专业的意义与重要性。才能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篇3
关键词: 档案;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问题;科学建设
中图分类号: G271 文献标识码: A
档案是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最原始记录,体现了单位及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历程, 是一笔重要的财富和第一手信息来源。所以, 加强档案的管理是各个单位应该重视的问题, 尤其是在事业单位,应该致力于通过对档案的科学化管理来助推单位的高效化运行。
一、 科学化管理档案的重要意义
档案管理作为事业单位的一个重要基础性环节,应予以高度重视, 档案出现混乱必将给单位带来管理上的隐患。当前, 一些事业单位的人员流动较快,导致档案出现在流动的个人手里或个别部门, 这就容易造成单位秘密泄露, 甚至导致知识产权流失等严重后果。首先, 在事业单位中, 档案还承担着信用管理的重要作用, 档案是信用资源的有效印证, 科学的档案管理能有效印证事业单位的科技成果及管理水平的高低,在社会的信用体系建设中, 档案管理建设也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其次, 档案是事业单位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源泉,文化建设都是从源远的历史发展中提炼获得的,而档案就是一个最好的反映载体, 它能全面真实的反映出单位的历史状况、 发展规律、 文化特点等元素, 为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前, 一些事业单位对于档案的管理没有形成一整套制度,对于资料收集也是抓一时, 没有形成系统的收集制度做以支撑。尽管当前有些事业单位已经意识到这一情况并做出努力,但是呈现的是, 有一定的管理规模, 却和单位的发展未有效衔接, 各部门分散的管理着自己部门的档案, 或者设立档案室后, 未形成一系列查阅、 登记等制度, 没有形成管理规模,不能做到系统、 准确的对档案进行管理。
(二) 单位重视程度不够
档案管理工作一直都是容易被人忽视的岗位,因此, 在具体的工作中,事业单位往往对人事或组织及财务工作管理力度较大,而忽视了对于档案的管理工作, 忽视了档案管理在单位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没有意识到档案的材料是一个单位的重要信息来源。久而久之, 档案管理呈现出应付的状态,也就无从谈起加强管理加强服务。
(三) 科学化管理水平低下
伴随着信息化、 办公自动化进程的加快, 档案的存在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电子档案已悄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其易于复制、删除等特点使得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适应不了现代化的要求, 对档案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 要创新管理方法, 提高科学化、 信息化水平, 研究出适应电子档案特点的新方法。
(四) 档案管理人员水平不够
当前,一些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大多是由兼职人员担任, 或者有全职的保管人员也未经过岗前培训, 因而缺乏如何借阅、 登记, 如何通过自动化手段实现档案管理等知识, 大大限制了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建设。
三、 构建档案管理科学化的措施
(一) 建立科学化管理制度体系
一项工作的具体开展,必须依托于完善的制度作保证。因此, 事业单位应致力于建立起科学化管理档案的制度, 可依据国家相关档案管理规定, 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订出相应的实施细则, 包括档案的借阅、 登记、 转出、 销毁等具体规定, 将制度悬挂上墙, 组织单位人员深入学习, 让档案管理有法可依, 要以能否满足社会和时代的发展需要为准则,为档案的作用发挥提供支撑。同时, 要加强检查和监督, 确保制订的制度能够深入人心,能够落到实处。
( 二) 加强对档案管理的重视
作为事业单位的领导,要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在单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从顶层设计中把档案管理工作提上议事日程, 增强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可成立单位档案管理领导小组, 具体负责档案管理的开展, 并择机召开档案管理形势分析会, 总结经验和不足, 及时查找出问题隐患, 以不断的改进工作方法。可以单位中挖掘了宣传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优秀人物,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 引导全体人员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以带动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 三) 扩宽荣誉档案的归档范围
建立荣誉档案,首先要确定归档范围。一个单位的荣誉档案主要是反映本单位各项工作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取得的成绩,它的归档范围应以本单位或本单位内部机构的名义在各项比赛、评比、检查、考核等工作活动中获得的奖状、锦旗、奖牌、奖杯、荣誉证书等实物为主。其归档范围主要包括:以本单位名义参加各项活动获得的荣誉证书、奖状、奖牌、奖杯、锦旗等;上级领导知名人士来本单位参加表彰奖励活动的题词、书画、照片、录音带、录像带等;本单位参加和召开的各种表彰大会所形成的录音带、录像带、照片、底片、光盘等,主要包括领导接见颁奖视察慰问获得荣誉的集体和个人,有先进集体和个人介绍经验、载誉归来、外地外系统、取经学习的活动等内容;本单位的科研成果证书及奖牌等;其他与表彰奖励有关的实物等。
( 四) 加强科学化管理建设
单位要致力于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建设, 依托计算机、 网络等信息化工具加强档案的管理,组织技术力量有针对性的研发档案管理系统, 单位提供相应的财力支撑, 可主动与地方单位交流档案管理心得, 学习借鉴他人科学化管理的经验。对于电子档案的存储、复制要严格予以控制,将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有效结合, 通过建立电子标签等方法集中整合管理, 建立起规范化、完整化、 系统化的档案体制。
(五) 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培训
档案保管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单位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 单位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不仅要学会相关的管理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学习通过科学化、 信息化手段来管理档案方法。可通过举办培训班的方式, 系统培训档案管理工作流程及相关计算机软件使用, 并注重平时工作中的帮带督导, 培养档案保管人员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采取 “请进来” 和“走出去” 相结合的方法, 与先进单位挂钩结对, 提高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结语
综上所述,档案管理是一个单位的重要历史财富和信息源泉, 事业单位领导应高度重视起此项工作的重要性, 建立完善起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 加强科学化管理水平, 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多措并举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以促进事业单位管理的高效化。
参考文献:
[1]彭群颐.高校电子文件归档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2]赵连强.小议现代电子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建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2)
[3]贾士宝.以档案管理科学化促进机关管理高效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06)
篇4
以往,在选用干部时,由于对岗位设置和岗位要求研究不多、不深,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以人定岗的问题,而忽视了岗位是否需要的问题,忽视了选上来的干部是否与其岗位相匹配的问题。这种做法实质上是“论资排辈”价值观在选拔干部工作中的体现,显然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精简高效的组织原则和以岗选人、适才适岗的用人标准。因此,要提升干部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程度,首先就是要转变用人角度,以事业的标准选拔干部,以岗位的需求配置干部,实现从以人定岗到以岗选人的转变。
以岗选人,就是要在详细进行岗位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具有企业特点和岗位个性的干部素质模型,它实际上解决的是适才适岗的问题。第一步,要从研究企业发展战略入手,了解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位、组织结构、各管理层面的功能及相互联系,了解干部岗位的设置、职能、任务和要求,明确与岗位职能相适应的岗位标准。第二步,要按照能力要求、工作动力和个性特点等基本要素,设计适合岗位标准要求的干部能力素质模型。具体来说,就是要按照分层分类管理的原则做好各岗位标准的修订和制定工作,把岗位需求标准同干部的个性素质特点相结合,实现岗位需求的个性化,真正按照岗位的需要配备好素质相当的干部。
二、全面管理,从身份管理转变为资源管理
随着改革形势发展,如何实现干部的岗位化管理和干部队伍人力资源的智力经营,则成为干部管理的主要任务。建立一套全面、真实、客观、公正反映干部工作实绩的档案体系,并通过对其进行科学系统管理,获取干部资源的有价信息,是实现从干部身份管理向岗位资源管理转变的有效途径。
首先,档案的内容设计要科学,主要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主体内容,即按照不同岗位区别设定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的内容。二是辅助内容,主要包括干部实绩考核中的民主测评情况、干部个人述职材料以及组织部门的考察结果等。三是补充内容,主要是一时难以评定的潜在业绩。其次,档案材料的搜集要实事求是,其主要来源是每年度的领导班子及成员个人的业绩考核,应由组织部门派人收集并指定专人整理,此外还应包括干部日常工作过程中的业绩,连同发生的重大失误等,由干部所在单位向组织部门上报,并由组织部门审核无误后记入。第三,档案的组建要实现智能化。应按照一人一档的方法建立。为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应尽量实现电脑智能化管理,并达到四个方面的功能:一是网络功能,即在组织部门严格保密管理的前提下,实现一定范围的干部工作实绩档案资源共享;二是类比功能,即既能实现干部个人历年工作实绩的纵向对比,又能实现干部之间工作实绩的横向对比;三是累积功能,即可以实现干部工作实绩的逐年累积,有助于干部的长期培养考察;四是预警功能,即通过对档案材料的掌握和分析,来达到对干部个体和班子工作改进的预告警示作用。
三、科学考察,从重共性标准考察转变为重个性标准考察
篇5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人本管理 人性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就是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充分考虑和尊重人性要素,以充分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管理思想和模式,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注重企业等组织与个人的全面发展战略,制订员工的生涯规划等。人性化管理就是要重视企业等组织内外最重要的资源――人,以人为本位、尊重人性的管理。
人本管理是以人为管理主体的企业文化管理,它不仅重视人,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强调用文化开发人力资源,而且把人看作生产、管理的中心,确立了人处于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心的地位。它突破了传统管理中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着眼点的短视行为,更注重企业发展目标和长远利益,强调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人本管理中,培养和塑造高素质的人是重要环节,只有培养出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人,才能使企业的目标转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实现职工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高度一致。人本管理把职工看做企业的主人、管理的主人,不仅重视人力,更重视人才,不仅重视人的体力,更重视人的智力和首创精神,用各种激励机制,把职工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科学地调动起来,充分地发挥出来。我们应注重创造和培养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为每个职工提供施展才干的空间与舞台,调动职工学习、创造积极性。在此条件下,管理应从传统的对人的控制转向对人的培养和激励。既然人是有情感的复杂的动物,那么对员工的管理就不应该简化为几项生硬的制度和固定的模式,他需要的是管理者用心地对待每一个员工。
在我们的企业管理中,人性化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给员工合理的报酬。既然生理需要是人的第一需要,人要生存,就必须不断地追求物质利益,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上海易初通用机器公司提出:“企业应满足员工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员工应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科技和管理需要。”这样的提法是不是更具有说服力?
2、以自己期望员工对待你的方式来对待员工。如果你期望员工尊重你,你就应该无条件地尊重每一个员工,而不管他是什么职位、什么级别;如果你期望员工服从你,你就应该学会认真听取基层员工的意见;如果你期望员工对你忠诚,你就应该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员工;如果你期望得到员工的赞许,你就应该善于发现员工的优点,及时提出表扬,而不是吹毛求疵,求全责备,动辄处罚。举个例子:有一个部门负责人,看到厂房里有烟头,就对此厂房的职工说,这是谁的烟头,没人承认你们每人扣20元,没过几天负责人自己抽烟,随手将烟头扔掉厂房地上,有个员工看到后叫他捡起来,他却说你捡起来不就行了吗?!这样的部门负责人如何让员工笑脸相迎?
3、及时消除员工的不满情绪。在任何一个单位,员工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牢骚、抱怨、甚至愤怒等不满的情绪,只是不满的程度不同,表达不满的方式有时激烈、有时婉转。这些不满情绪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造成很多的隐患和不稳定因素,甚至直接影响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和工作的效果事实上,能够表达不满、勇于提意见的员工大部分情况下正是其责任心的一种表现方式,他可以帮助管理者认清管理中存在的不协调因素,然后加以改进。
4、为员工提供发展的机会。通过对人的需要的分析得知,每个人不仅有生理上的基本需要,还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权力的需要、成就的需要,而且合理满足这些较高层次的需要可以更好地激发人的内源性动机,使员工保持更稳定更持久的工作动力和热情。
给员工更多的发展机会,首先要求领导者有“*之美”品质和“容人”的气度,象关心自己的前途一样关心每一个员工的发展;其次要让员工更多地参与管理,参与决策,丰富员工的工作内容,拓展员工的发展空间;三是要使员工个人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融为一体,为每一个员工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帮助其逐步实现;四是要为员工创造学习、培训的机会,使其具备与其职业发展规划相适应的知识和能力,从而实现人的全面进步。
5、管理是一门研究人的艺术。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它虽然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和固定的模式,但可以通过管理者的用心体会和不断探索,达到更佳的管理效果。日本松下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被誉为“经营之神”。后滕清一原是三洋电机公司的副董事长,后来投奔松下公司,在担任厂长时,工厂失火烧掉了。后滕清一心中十分恐慌,以为不被革职也要降级。不料松下接到报告后,只对他说了四个字:“好好干吧!”松下这样做,并不是姑息部下的过错。以往,即使只是打电话的方式不当,后滕也会受到松下的严厉斥责。松下的这种做法,巧妙地抓住了人类的心理。在犯小错误时,本人多半并不在意,因此需要严加斥责,以引起他的注意;相反犯下大错误时,傻子也知道自省,因此就没有必要去给予严厉的批评了,反而不如对下属进行情感教育。
为了尊重员工的自我意识,摩托罗拉公司对员工实行“个人承诺制”,由员工自己设定工作目标,作为其对公司的“承诺”,并当作公司对其业绩检查和工作评价的准则;为了遵循执行的及时性原理,西方许多企业纷纷采用“一分钟”管理法则,即:一分钟目标、一分钟赞美、一分钟惩罚;为了将人性化服务经常化,富润集团总结形成了《经常性思想*工作条例》,针对员工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做出了60条具体规定,使员工的呼声意见有人听,冷暖有人问,急难有人帮,好人好事有人夸。
6、人性化管理从点滴做起。大连三洋制冷公司制定的《员工五准则》在第一条“严守时间”中提示员工:“当您由于身体不适、交通堵塞、家庭有困难,不能按时到公司时,请拨打7317375,通知公司”。在这里没有单纯“不准迟到”、“不准早退”的硬性规定。虽不是惊天之举,甚至微不足道,但却体现出领导者的仁爱之心、关怀之情。如果我们的每一位经营管理者心中时刻装着职工,急职工所急,想职工所想,忧职工所忧,管理中的人文关怀就会自然流露,而不需要去刻意的追求或表现。
基于以上分析,人性化管理应该是在充分认识人性的各个方面的基础上,按照人性的原则去管理,利用和发扬人性中有利的东西为管理和发展服务;同时对于人性中不利的一面进行引导,弱化其反面作用。在人性化管理的实施和手段上采取“人性”的方式、方法,尊重个人与个性、理性与非理性,而不是主观的以组织意志或管理者意志来约束和限制员工。在实现共同目标的前提下,给员工更多的“个人空间”,而不仅仅是靠理性的约束和制度的规定来进行管理。管理的核心是管理人,要了解人,顺应人性,实现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尊重是前提,爱护是基础,信任是动力,善待是关键。
参考文献:
1.俞彪基.实施以人为本战略 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体现以人为本[J]. 新西部(下半月).2009(11)
篇6
关键词:档案管理;现代化;科学化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档案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力企业来说,更是如此。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现代化水平是现代企业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档案信息量以及信息复杂化程度都在上升,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则更好地顺应了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现代企业管理者要对档案管理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要特别注意对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体系进行建立和完善。随着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程度不断加深,现代企业管理应该一改传统的档案管理理念,必须注意对现代信息技术设施进行充分利用,以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现代化水平。
二、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档案资料包含了大量的信息,以企业档案为例,档案管理包含了企业内部的人事信息及人才储备信息,还包括重要的会议及谈话记录,这些都对企业未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企业从事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如通过决策者制定决策时所采取的方案资料等,可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可明确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再如企业人事档案,是企业用人、留人、提升人的依据;企业的财务信息可以为企业下一年度的发展作财务预算提供依据。思想决定行动,要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从档案管理负责人开始,从思想上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建立档案管理服务意识,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是资料整理与归档的地方,更是一项服务性的工作,要切实作好档案管理服务的主动性与预见性,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对当前社会发展、经济形式的认识,全面了解用户需求,才能更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服务;落实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意识,确保档案信息公共化但不受侵害,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信息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建立档案管理责任制,要求各档案管理部门明确自己的分工与任务,结合自身特点,完善岗位工作职责,以部室主任为领导,各部门采取专人专管的形式,责任到人,确保档案管理工作切实落实到位。
三、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现代化水平化是现在时代要求
1.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现代化水平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从宏观角度来看,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已经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之一,已经成为提升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档案中存放着很多历史资料,这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这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意义重大,对于繁荣我国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档案中会有某些事件的原始记录,这就意味着档案可以对某些历史活动进行客观再现,这就使得档案所提供的信息更加的真实,有着更强的说服力,对于巩固社会意识形态意义重大。
2.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现代化水平是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的需要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受到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计算机网络已经非常普及,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突破了4亿,而且拥有智能手机的用户越来越多,通过手机终端进行上网的用户已经突破了2亿,在上网过程中,很多用户都会用到QQ、微信等网络及时通讯工具。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程度的不断深入,极大地丰富了档案管理的载体、渠道和样式,这就促使档案管理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系统化、数字化、网络化已成为档案管理的重要发展趋势。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嗵岣咭丫成为一种趋势,而且将信息技术运用档案管理中,可以进一步提升档案信息的安全性,也可以提高管理效率,符合社会发展方向。
3 加强档案管理人员责任心及事业心,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
认真核实收集到的材料,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宣传,并将真实可靠的档案材料收入到人事档案中,严把档案管理质量关。鉴别档案时,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应采取认真负责的态度,保证单位档案的真实完整,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改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并逐渐提高单位业务素质和工作效率,创新工作模式。
四、档案信息建设管理原则
1.严格遵循国家规定进行档案信息建设
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为了确保工作实施的有效性,也为了确保信息资源的可靠性,在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国家的相关规定,根据相应的标准和程序进行严格操作,确保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规范化。这样才可以保证所建立的信息资源在必要时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还应该结合所在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相互协调,使档案建设既符合国家的规定又符合企业的发展方向。
2.档案信息完整、真实、准确
档案信息的完整、真实、准确是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原则,这对于档案信息在企业管理决策中发挥应有的参考价值意义重大。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和应用,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也必然会实现信息化,这对于档案信息的完成性、真实性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企业工作人员在进行档案收集和整理过程中,必须保证企业档案信息的完整、真实和准确。
3.企业档案信息资源要长期的保管和利用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其档案信息必须进行长期保存,因为这些信息资源在任何时候都可能发挥作用,所以,在建立企业档案信息资源时,一定要坚持这些档案信息可以保管和利用的原则。随着信息技术的运用发展,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保存更加的便利和完善,但是,为了确保企业档案信息的丢失,在日常管理中,对信息系统进行定期地维护和升级管理则显得必不可少。
结语:
在新的时期,做好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是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我们在推动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时候,必须真正地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从思想、人员素质、管理基础建设等方式,深入研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用户的实际需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寅玮.甘肃省电子档案管理研究[D]. 兰州大学,2011:30-42
篇7
[关键词]中小企业科学现代化管理;中小企业管理;科学管理
一、中小企业科学现代化管理的意义
1.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我国的中小企业已成为支撑经济增长、解决就业、维护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其作用和地位随着国家经济战略性调整而日益突出。
2.对中小企业科学现代化管理不够重视,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经济秩序的稳定。
二、加强中小企业科学现代化管理建设的方法
(一)提高企业全体员工对科学现代化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企业科学现代化管理不仅仅涉及会计,它贯穿于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因此企业的科学管理环境是由企业全体职工造就的,包括企业的领导、会计人员和所有员工。
1.提高中小型企业领导的管理素质。企业科学现代化管理环境主要是企业的管理者所造就。提高企业领导管理水平和管理思想,使他们认识到建立科学现代化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加强科学现代化管理的关键。
2.大力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科学现代化管理知识水平。作为企业会计控制的主体,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科学现代化管理知识的高低尤为重要。内部控制知识应作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必学内容,列入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和各级职称考试之中,从而使科学现代化管理制度逐步深入到中小型企业会计人员的心中。
3.加强全体员工道德修养和科学现代化管理制度教育。企业科学现代化管理应当建立在共同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只有当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目标明确,观念趋同,科学现代化管理才能更有实效。
(二)在中小型企业中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科学现代化管理制度
1.结合实际,注意构建科学现代化管理制度的成本收益问题。任何科学化管理都要会发生一定的费用,同时,任何控制由于纠正了组织活动中存在的偏差,都会带来一定的收益。中小型企业不同于大型企业需要构建一个庞大复杂的控制系统,应在实践中逐步探寻一个科学现代化管理效果与科学现代化管理成本的合理结构比例。
2.着重解决企业内不相容职务分离的问题。不相容职务指集中于一人办理时发生差错的可能性就会增加的两项或几项职务。中小企业因其规模和人员数目的特殊性,无法做到专职专人负责,所以加强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增加岗位设置的牵制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3.强化对科学现代化管理制度实施情况的检查与考核,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4.利用外部监督、中介组织的监督,完善中小企业科学现代化管理体系。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要合理分工,建立岗位责任制,加强对企业科学现代化管理的了解、检查与监督,并注意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定期互通情报,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加大执法力度,督促中小企业严格执行科学现代化管理制度。
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组织对其科学现代化管理进行综合性测试,了解自己科学现代化管理中的不足,获得改进科学现代化管理的机会。
(三)从科学现代化管理的目标出发,加强对会计信息、资产和经营活动三方面的控制力度
1.“不做假账”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根本途径。会计道德自律是靠理念、传统和教育的力量来维系的。要是使企业科学现代化管理制度能够得以落实,还必须依靠会计道德自律的力量。企业科学现代化管理制度落实好坏与否,重要的还取决于会计道德自律水准的高低。
篇8
【关键词】管理 科学管理 管理哲学化
管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其需要应运而生的。总体来说,人类的管理经过本能、经验、科学三个阶段,而当下,正在由科学管理向哲学化进步。
一、从本能管理到科学管理
人类由聚居部族到城邦,最原始的管理,没有任何的经验可供参考,主要依靠管理者的“悟性”和个人的地位与魅力。那个时候,大凡优秀一些的管理者通常被视为圣人,他们是“上帝”或者“道”的化身,他们凭借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开创了一些初始的管理理念,例如中国的“仁政”。东周“百家争鸣”的时候,诸子开始总结前人的智慧,本能管理已经进入了尾声,开始进入另一个时期――经验管理时期。
当人类积累一定管理经验的时候,借鉴前人经验成为管理智慧的主要来源,在这个阶段,管理者一般都精通历史,从历史中找到管理的得失和方法,《资治通鉴》也就是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但是,经验管理容易厚古薄今,而且经验毕竟是前人的经验,不可直接使用。更让人惋惜的是,中国的经验管理因循色彩和习惯都很浓重,以至于没有朝科学管理的方向发展。
科学管理源起于西方的企业管理,经过工业化的催动从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到今天为止,从泰勒到德鲁克,管理科学已经成了一门内容丰富、使用范围广泛的科学。这些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构成了现代社会管理科学,对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推进作用。
二、从科学管理向哲学化管理是大势所趋
科学管理思想是不是人类最好的管理理念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从中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的历史都看到这样的局限,尤其是金融危机以及以往的经济问题,印证了西方管理理论的局限甚至失败。
首先,科学止于人性。科学管理是以物质为基础的,原先的所说的科学层面的管理,其实都是单模块的“事”与“物”上的管理,如物流、财务、营销、生产、甚至人力资源的部分内容。当管理上升到真正的以“人”为本时,科学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其次,科学管理是分专业的,是以相对特定的领域和静止的环境为前提的。科学管理系统,大多是方法和工具,而研究这些具体的方法与工具之间的关系、研究更高层的规律,尤其是现代社会的人和化无常,确立组织的根本规律,就需要更高层次的思辨模式了,这就是管理哲学。
当人类管理进入真正的“人本”时期,进入整体思维时期,进入不是对具体表象而是对规律加以研用的状态,就是管理的哲学化开始。管理的哲学化不是否定科学,相反,管理哲学化是以管理科学为基础的。
那么管理哲学研究什么呢,有人用企业文化来代替,我认为这是不全面的,按照中国术语来说,管理哲学的内容起码应包括:立心、立制、立人,其中,立心为本。立心,就是确立企业的基本精神、性格、价值取向、基本思路,包括企业在若干问题上的决策依据,如:稳定与发展,合作与竞争,知与行,个体与团体等。这些问题与企业文化的理念部分有相似的地方,但不是绝对的相等。立制,就是建立企业基本的运行模式与规则,尤其包括企业权利体系,这是企业运行的基础。立人,在企业是培养团队,在个人则是安身、立命、智慧,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三、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哲学轨迹
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经历了“古典管理”、“行为科学”、“管理丛林”,直至今天的“企业文化”阶段。
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一阶段(1900-1930),是以F•W泰罗、 M•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管理”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主要把近代自然科学成果引入企业管理,提高效率,但其实质却把人变成了机器的附庸。它忽视了人是富有情感、具有主动精神的主体。这个时期,泰罗尽管侧重研究管理技术问题,但他却注意到了科学管理的本质问题。他认为:“科学管理从本质精髓来说,包含某种哲学。”因此,有人把泰罗看成是首先提出管理哲学的管理论者。
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二阶段(1930-1960),是以梅奥、麦格雷戈、马斯洛等为代表的“行为科学”阶段。行为科学的崛起及其广泛应用,心理学展开了对管理科学的实验研究,社会学也开始把管理作为社会群体生活的一个方面来加以研究。此外,美学、伦理学、逻辑学等学科也日益与管理学相结合。在上述诸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管理方法论、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管理逻辑学、管理伦理学等各门分支学科相继发展起来。管理的研究方法也就由“古典管理”阶段的自然科学数量方法转向理论研究的哲学思辩方法,以探求管理主体在管理过程中的地位、意义和人文倾向。
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三阶段(1960-1980),是以多种管理学派并存为特点的“管理丛林”阶段。这个阶段上的理论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力图从整体上把握管理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使得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的哲学色彩大大加深。
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四阶段(1980-),就是“企业文化”阶段。在这个阶段上,把文化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企业管理中来,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在当今企业经济活动中,人是最宝贵的财富。许多发达的国家把聚集培养人才看成是整个管理活动生存发展的源泉。这就是说,在现代管理中,重视管理主体的价值,进而形成现代化管理的主导力量和核心,是现代化管理思想哲学倾向的重要方面。
四、中国式管理哲学
篇9
关键字:知识经济管理;经济管理;知识经济
19世纪80年代,知识经济的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得以推广,相比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知识经济管理的广泛应用推广并不是由物质资源、资本资源以及技术资源
和生产规模所决定的,而是基于当前科学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进步所带来的科技积累而引发的,即科学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被应用于企业管理中, 从最初的知识积累到竞争力的转化到最后经济效益获取的过程,能够为现代化新经济模式所适用。创新性知识经济模式能够提高企业乃至民族的核心竞争力,对于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都有着直接影响。
一、知识经济与知识经济管理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
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相比传统经济体系,知识经济顺应时展,适用于当今社会的经济形态。第一,由于科学技术对于生产力有着日渐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知识所能起到的作用难以衡量,在经济管理中,知识不仅仅可以革新理念,可以加强创新,也可以影响企业的发展模式和未来战略布置。第二,当前社会生产要素的概念界限已逐渐模糊,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的新型竞技模式不光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也革新了传统的生产理念。其后传统环境仍然影响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并且这种影响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比如传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知识经济时代既要经济发展,也要维持生态环境。最后知识经济管理不单单关注于经济增长,还要更为全面的考虑其他因素。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越发明显,企业未来的行业竞争将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竞争点,企业的战略发展过程中也将面临互联网投资等诸多无形投资,这些无形投资的主要驱动力则是科学知识。
(二)新经济时代下的知识经济管理
目前学术界将知识经济管理的阶段分为三个层面,即创造层面、发现层面和传递层面,这三个层面的内容覆盖了知识经济管理体系,该体系通过高科技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技术复制、工艺革新、信息传递和流程再造等工程创新。企业应充分接受知识经济管理能够给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事实。知识不仅仅能够改变个人命运,也能够使得企业通过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工艺基础,在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知识经济管理模式能够提升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敬业精神,使得企业能够获得最大化经济效益。进行知识经济管理的企业有着充分的发展潜力,近十几年来,通过我国政府单位以及国有大型企业的不断努力,加之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理论,已经累积了一定程度的数据、经验和章程,这些对于知识经济管理体系的推行有着积极意义。
二、经济时代下知识经济管理的应用
(一)图书馆应用管理
知识经济管理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图书馆是民众获取知识、保存知识和整理知识的公益性组织,是知识经济管理的实施基础,新经济时代下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同步发展,离不开图书馆应用管理,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图书光管理模式同样呈现数字化和网络化趋势,这些趋势可以看做是知识经济管理运用于图书馆的表现形式。
(二)企业竞争力应用
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影响因素是知识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条件也是知识, 企业实施知识经济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创新的波动性, 成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 提升企业产品服务的市场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和知识经济管理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四方面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知识属性、企业核心竞争力自身就是一种知识经济管理能力、企业实施知识经济管理可以有效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
三、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新价值创造与核心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经济形态下企业管理的目标是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企业产量提高企业收益在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管理的目标就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知识作为企业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使得企业从生产规模的扩张转变为生产质量的提升,也就是新价值的创造。新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即是创造价值,也就是在基于能力补充而实行的新型竞争模式,充分发挥企业每个员工的力量,进而加强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企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人力资源建设,特别是员工创新性思维和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当然,目前在知识经济的管理过程中,创造价值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个风险是指企业在人才管理中伴随着人员的流动,会给企业发展带来财政与竞争的风险。在新经济时代,企业的主要工艺技术人员,将直接决定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在经济时代背景下, 实施知识经济管理需要依靠人力资源,只有高效的人力资源才能确保经济管理体系的落实,换而言之,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管理工作得以充分实施的载体。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中,企业的管理思维以物品为核心,而新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思维则更多的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这种人性化管理模式不仅适用于当今社会员工的心理特点,也能够更为高效的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知识经济管理在管理思想方面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层次第一在知识经济管理中实施人本管理改变企业管理思想危新企业管理方式变革企业管理职能肩利于知识经济管理功效的发挥第二在知识经济管理中实施人本管理充分发挥知识经济管理的功效不仅可以为企业创收增益,也有利于企业文化的累积和宣传。
(三)科学化发展
知识经济管理科学化发展是指在知识经济管理中应用科学技术能够实现的目标和达到的水平。现代化管理模式是科学化发展的基础,即企业将知识运用于经济管理体系中,能够确保管理方式更为有效和科学。对科学技术不断更新创新运用科学软手段强化科技硬手段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指导下对管理客体施加影响, 以实现先进管理水平。首先推行知识经济管理科学化发展的领域是美国的大学行政部采用高效的管理方法以及科学化的管理手段, 为大学学术提供服务,强化了大学的竞争力。知识经济管理科学化发展逐渐被推广应用与其他领域在美国已经成为一种发展应用趋势。在我国实施知识经济管理科学化发展是一个理性的方式通过在企业管理中构建量化和非量化的考核指标对企业管理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再造建设企业管理数据系统将知识经济管理科学化发展与企业管理融合发展。
(四)知识经济将成为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市场趋势下,企业之间未来的竞争关键点是无形资产的竞争,即知识经济管理工作的落实程度,企业只有通过思路创新和观念转变,在管理工作中注入更多的知识元素,才能保证企业能够更好的激发员工的工作潜力和工作热情。企业在知识经济管理过程中,应将知识分散化,使之得以更好的循环利用。知识经济管理模式属于柔性管理、人性化管理的一部分,在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同时,淡化甚至消除监管机制。
四、结语
现代化社会的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知识经济管理习题,科学技术改变了人类原有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相信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也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之大,有可能超过所有人的想象。
参考文献:
[1]潘连乡,韦凯华.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研究[J],企业经济,2013(2).
篇10
一、当前企业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档案信息收集不全面,保存不完整
在档案管理中,信息收集不全面、不及时是企业档案管理中最根本的问题。从档案信息收集到信息入库、保存,应当由档案管理人员全方位负责。然而,目前大多数企业管理人员尚未做好档案信息的收集工作,收集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部分企业选择纸质和电子版相融合的档案信息记录方式,导致档案信息记录混乱;企业人员和外来人员随意调取档案信息,甚至在已有的纸质档案信息中乱涂乱改、随意开窗;或只采用文字和数字的集合,没有采用多媒体的收集方式等,均不能保证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档案管理体系不完善
一个完善、专业的档案管理体系是企业面对外界竞争的有力保障,而目前多数企业的档案管理体系仍存在一些纰漏。如大多数企业仍在利用纸质档案;档案室设置比较简陋,更有部分企业根本就没有设立相应的档案库房;缺少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个别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变动频繁,更有甚者管理人员身兼数职,没有严格按照企业相关制度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档案和文件材料的利用没有头绪或有些重要的档案文件材料根本没有归档等等,使企业于无形中受到严重损失,同时也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3.缺乏完善、专业的管理制度
企业对档案管理不够重视,是制约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科学化、创新化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些企业的管理者更多地注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忽视了档案管理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的作用,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多流于形式。同时,一些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自身也对档案管理不够重视,在具体工作中缺乏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使得档案管理工作的失位现象日益严重,档案“无用论”不断蔓延至整个企业,导致企业发展边缘化危机加重。
4.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不足
虽然当前企业内部信息处理网络较过去已经有了较大程度的进步,但是文件和信息传输信息化程度还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缺乏系统和技术支撑,即便一些企业建立了信息系统,但没能根据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及时完善,这也同样会降低企业档案管理效率,制约企业档案管理科学化、创新化发展。
二、优化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科技建设和创新发展的策略
1.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及领导的重视程度
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档案管理人员,都要转变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将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科技建设和创新发展纳入企业的工作重点之中,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各级领导要发挥引导作用,与时俱进,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科学技术来调整和完善企业内部档案管理体系,同时也要加大对档案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和教育,增加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加强对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管理设备,建立科学化、创新化、信息化、现代化的企业档案管理体系。同时,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加强与其他行业和领域的交流和沟通,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增强自身的工作责任感和创新观念。
2.强化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
健全的企业档案管理制度是提高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促进企业档案管理科学化和创新化发展的制度保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应与时俱进,积极构建新的档案管理体系,明确档案信息收集流程和注意事项,要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企业所制定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符合国家的制度要求,达到国家标准,做到有法可依。同时,应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在人员更替时做好交接工作,并且保证不泄漏公司内部的档案信息,做好档案信息安全工作,保证档案信息的严密性。
3.提升档案的信息化水平,全面收集档案信息
网络化和数字化的普及发展,促进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和创新,档案管理模式也从传统实物保管方式向电子化模式转变,即由传统的可视记录识别向以机器识别代码型发展,机器识别代码型即所谓的电子档案。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辅助工具设计的电子图纸,不仅易于存储和查询,还更加形象具体。此外,传统的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基建档案、人事档案、声像档案等分类被取代,逐渐形成了以企业信息集成系统中各个流程和管理模块的设置和发展。利用电子文件管理,能将分散在各个管理系统中的档案信息通过计算机规定的指令来随机调整和设置分类方案。因此,新形势下的档案管理科技建设和创新工作,必须加强电子档案和电子文件管理,实现企业档案数字化、科技化、信息化、创新化发展。
三、结语
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要求企业档案管理必须与时俱进,实现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创新化;必须转变传统观念,提高企业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必须强化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必须重视电子文件管理,实现档案管理的电子化。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企业档案管理的最大效能,实现价值最大化,才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最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胡玉怡,万东红.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探讨[J].治淮,2012(26):14-15
[2]王雅琴.电力企业档案管理:问题、成因与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11(18):59-60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