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的实质范文

时间:2024-03-27 16:41: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教育的实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教育的实质

篇1

1、转变观念,明确自身职责,将健康教育纳入工作日程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模式转变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模式,护理也由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转变为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即根据病人身心、社会、文化需要等,为其解决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为其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充满希望的健康空间和心境,提供优良的护理。因此,社区护士必需充分认识护理发展大趋势,转变观念,明确自身在社区健康教育中承担的任务和职责,将健康教育纳入自己的工作日程,把宣教内容贯穿到社区护理工作中去。例如在给社区患者输液时,护士应主动了解患者的病情,充分利用输液中的停留时间,给予相关的病理常识和预防保健指导,进行疾病防治宣传和健康教育;在接待急性外伤的患者时,护士除了配合医生给予必要的处置外,还应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安慰并酌情告知一些常见的外伤应急处理技巧;在感冒流行季节,护士应利用一切与病人接触的机会进行流感防治原则的宣传,并指导他们利用米醋进行房间的空气消毒,以及如何正确服用感冒和退热药等等。

2、尊重社区老年患者,注意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应用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指出,人存在五个层次的需要,在生理与安全的需要之后是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实质就是人类基本需要被满足的程度与健康成正比,护理就是满足和维持患者各种需要,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做好需要和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社区护士尤其在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中要注意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应用,从患者生理、心理、安全、社会活动等方面,与患者换位思考,为社区老年患者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家庭环境,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晚年生活质量。

3、努力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做好健康教育的实施者

随着健康概念的改变,扩大了护理学科的知识,要针对不同病人的健康需求、用不同形式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护士不仅需要扎实的文化基础,还必须精通专业知识。病人因为身心存在健康问题而求医问诊,因为面临疾病的威胁,对健康的需求更为迫切,他们渴望从护士那儿了解自己所得的是什么病,医生为什么要给我做这些检查,这种病能否根治或是否复发,医生给我的这些药有什么副作用,平时饮食起居应注意那些问题才能对治病有利,等等。试想,一个社区护士若对社区人群提出的一些专业问题以及技术咨询等都不能较好地回答,怎么叫社区人群来接受你所做的健康教育。因此,社区护士必须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自觉充实和更新基本理论知识,加深和拓宽以前学过的专业概念和技能,不断补充和吸取新理论、新方法、新技能,使自己在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篇2

关键词:社交网络;Android 开发;即时通信;社区服务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6-0019-02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mmunity-oriented Real-name Registration Social Network System

GU Li-sha, YE Yan-ming, ZENG Ning-zhong, CHEN Shi-xin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00, China)

Abstract: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lack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inhabitants and trust between users in social network, a new android based community-oriented real-name registration social network system was developed. The system realized many function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inhabitants, such as instant message communications, online payment of living cost, exchange of the idle things, publishing of community activities, complaints and suggestions to property management and so on. The pilot result shows that the system promotes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residents or residents and community services department, and can provide convenience for residents.

Key words: social network; android development; instant message communication; community service

随着城镇居民生活压力的增加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邻里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人际关系日渐泠漠[1]。由于缺乏高效的沟通途径,社区服务部门的服务信息也无法及时传达给所服务的社区居民。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及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社交网络成为了人们联系和沟通的主流方式之一,但由于传统社交网络的虚拟性,信任危机始终是移动社交网络发展的瓶颈[2],传统的社交网络并不能改善邻里关系及促进社区服务部门的服务效率。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杭州市闻潮社区为试点单位,调查了该社区居民及社区服务部门的实际需求,设计并开发了基于Android的面向社区的实名制社交网络系统。

1 系统设计

1.1 系统体系架构

系统由服务端和Android客户端两部分构成,Android客户端与服务端使用Http和Https协议进行交互,所传输数据使用JSON格式。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Android客户端采用MVP架构[3]。Model层负责具体业务逻辑的实现处理。View层负责数据展示及与用户的交互。Presenter负责应用内各种逻辑的分发,接收到View层的指令后进行分发,最终交由Model层进行处理。

Android客户端请求到达服务端时首先经过缓存层,未命中的情况下进入业务层进行业务处理,业务层向数据存储层请求数据。系统数据包括结构化数据以及非结构化数据。结构化数据即行数据,存储在数据库里,可以用二维表结构来表达实现的数据,如用户的基本数据等。非结构化数据是指其字段长度可变,并且每个字段的记录又可以由可重复或不可重复的数据,如用户上传的视频、图像等[4]。本系统采用MySQL数据库存储结构化数据,采用Mongo数据库存储非结构化数据。

1.2 数据库设计

根据系统功能划分,系统数据库的主要实体有:用户实体、新闻实体、消息实体、费用实体、拼车信息实体、投诉建议实体、团购信息实体等。

如图2所示,系统在数据库设计中建立了小区表、楼栋表、拼车表、投诉表、费用表、团购表、新闻表、任务表、用户表等。

2系统模块与基本功能

2.1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面向社区的实名制社交网络系统的基本功能模块有即时通讯、社区资讯、拼车出行、费用缴纳、闲置处理、社区活动、投诉建议7个模块,如图3所示。

2.2 系统模块功能简介

2.2.1 即时通讯模块

即时通讯模块为系统核心模块,为居民用户提供沟通交流渠道。本模块支持的消息形式包括文本信息、图片信息、语音信息、表情信息以及地理位置信息。由于本系统为实名制系统,为防止骚扰信息等,系统增设了好友添加确认以及黑名单的功能。

2.2.2 社区资讯模块

系统资讯模块由社区居民与社区服务部门共同维护,社区居民的资讯由社区服务部门审核后即可正常显示在其他居民的资讯页面。

2.2.3 拼车出行模块

拼车出行模块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出行方式。用户通过系统内置的地图选择目的地,并设置出行时间及其他相关信息后,即可发起一次拼车。其他居民可通过目的地及时间信息进行筛选搜索,并参与拼车。用户信息的实名制审核消除了用户安全方面的疑虑,使得拼车出行更加安全。

2.2.4 费用缴纳模块

为方便用户缴纳生活费用,系统提供生活费用缴纳功能,支持水费、电费以及物业服务费等多种费用类型。社区服务部门导入费用列表后,居民用户将接收到需缴纳费用的推送信息,进入缴纳界面后可通过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进行费用缴费。

2.2.5 闲置处理模块

闲置处理模块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处理闲置资源的平台。社区居民可以在该模块需要处理的闲置资源或购买其他用户的资源,并可以选择送货上门或者上门自取的方式获取物品。

2.2.6 社区活动模块

社区居民和社区服务部门均可在社区互动模块发起及参与社区活动,并可以选择邀请其他用户参与活动,被邀请用户将收到参与活动的推送信息。

2.2.7 投诉建议模块

社区居民可以通过投诉建议模块向社区服务部门提交投诉建议。社区服务部门将在收到建议后进行受理并及时处理。在此过程中,社区服务部门可将处理进度上传,使得社区居民可以及时了解处理进度。

3 平台实现

3.1 Android客户端实现

Android客户端开发使用Android Studio工具开发,基于Android SDK 23。系统适配Android API15以上版本,界面设计遵循Google公司的Material design规范。Android客户端实现如图4所示。

用户所见界面均由Activity组成,每个Activity管理1至多个Fragment,Fragment内包含多个View控件,View控件显示用户数据并与用户进行交互。为提高用户的体验,数据均从本地的SQLite加载缓存,同时发起网络业务请求,业务数据请求由 Retrofit统一管理,图片请求和图片缓存由Glide管理,Retrofit和Glide底层调用OKHttp进行网络通信。

即时通讯模块和消息推送模块均基于Websocket。推送模块收到消息后,调用Android的Notification控件显示推送通知。即时通讯模块收到消息后,根据消息中的类型字段区分消息类型,根据具体类型调用不同的消息列表的适配界面。最终,通过适配器模式显示在用户的聊天界面中。

4 结束语

本文设计并开发了面向社区的实名制社交网络系统,通过实名制的认证,消除了传统社交网络用户之间的不信任感。通过本系统,用户可以与处于同一社区中的其他居民更好的交换生活信息,加强邻里直接的沟通,为构建“和谐社区”提供一个更有效的途径。此外,本项目还能应用在社区服务部门,协助有效改善邻里关系,并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服务和交流平台。

参考文献:

[1] 吕刚. 打造亲情社区构建幸福居文化―嘉宝物业积极构建幸福社区[J]. 中国物业管理, 2013(3): 60-61.

[2] 王洪流. 移动社交网络的信任研究[J]. 决策与信息: 下旬, 2013(7): 14-15.

篇3

关键词: 预设教学 幼儿教育 “石趣”教学方案

孩子们在玩沙的时候,几乎每一次都会向我汇报:“沙子里有许多小石头。”我的脑子里闪过这样一个念头,如果将“石头”作为一个教学内容进行探索、了解、想象,那么孩子们可能会喜欢,于是就预设教学方案“石趣”,并以此作为开展石头活动的一个框架。通过课前收集、观察、谈话等。我对孩子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并认识到了“石趣”这一教学方案的价值所在:首先,教学内容来源于孩子本身的关注点,是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其次,石头作为一种自然物,在生活环境中随处可见,能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中的事物对孩子进行教育,符合新纲要要求。再者,泉州惠安有“石雕之乡”的美誉,有关石头的素材很多,充裕的本土资源有利于教学方案的开展。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精神的引领下,许多教师认识到孩子主体性学习的重要性,要为孩子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分析孩子的想法、做法,真正尊重孩子。同时这也对教师的指导工作提出了挑战,教师应审时度势,做好孩子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

事先预设的教学内容带有教师的主观色彩,有些内容不一定符合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比如,孩子们因为生活经验的限制,对预定教学内容《各种各样石头的产地》不感兴趣,这时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作出调整,可以选择一面带过或取消内容。有的预设教学内容部分是孩子感兴趣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给予空间和时间,让孩子自主生成教学内容,有机结合预设教学和生成教学。比如,预设教学内容《认识石头的外形》是孩子们感兴趣的,于是生成教学内容《美工活动――鹅卵石小路》、《美工活动――制作石头玩具》。有些部分的内容则需要通过教师的诱导激发起孩子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创设生动、活泼的活动情境,通过对开放性问题的讨论,让孩子寻找资料、组织参观访问、制作展示作品等活动,引发孩子的兴趣,满足孩子进一步探索的需要。比如,《美工活动――制作石头玩具》中,许多孩子对石头灰暗的颜色不感兴趣,没有进一步探索的兴趣,于是我设计了一些制作活动,旨在让孩子们在教师创设的有趣的活动情境中,激发用石头制作的浓厚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各领域内部及各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有效的整合……”小班幼儿非常活泼好动,喜欢蹦蹦跳跳,但是他们的动作还不是很协调,开展相关的体育活动,不仅可因势利导顺应小班幼儿爱玩的天性,还可促进孩子身体协调发展。但在原先预设教学中并没有体育领域的学习内容,因为在活动过程中使用真正的石头会存在危险,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刚巧我看到报纸,报纸的颜色与石头还有点像,把石头揉成一团不就是一块石头了吗?打定主意,这次我将活动领域延伸到体育领域《体育活动――运石造房》。活动开始以扮演小动物引入,讲解游戏玩法小动物运“石头”,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孩子一看都喊“报纸石头”。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鼓励孩子敢于尝试运报纸石头造房子所带来的乐趣,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对教学方案进行与时俱进的领域拓展,促进活动向纵深发展。

又如,在我原先编制的教学方案中,没有石头在水中的变化这一学习内容。我在参与孩子们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如果将课题延伸到水里,孩子们研究的兴趣就会更浓。果然如此,孩子们不仅兴趣十足,而且观察到了石头在水中的变化,并了解了沉与浮及简单的力学现象。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探索,我在区角活动中增添了玩水这一内容,满足了孩子们的需要。

应彩云老师说:“情景化环境可以促进孩子的自主学习的开展。”孩子还小,充满趣味材料的样式,如材料的形象、色泽、游戏性等都可以使孩子在没有老师引导的情况下,激起学习的动机和愿望,满怀兴趣地学习。为了让孩子的手更灵巧,手肌肉更强健,在班级开展的特色区教学活动中,我让他们学习“捞石头”:一盘石头、几个盘子、一些捞石工具(勺子、筷子等);操作要求:一次捞一块石头。在头几次操作中,一些孩子不是“捞石头”,而是“拿石头”,就是一次捞很多石头放到盘子里,一盘石头都不够他一人操作,或刚开始还蛮有兴趣地操作,没过一会儿,就放下操作材料,坐着发呆。我感到孩子对“捞石头”不甚喜欢。于是,我用盒子做了动物头饰箱,张着大大嘴巴,色泽鲜艳,替换了原来的茶叶盒。我告诉孩子:“我们把石头当成食物,捞食物喂小动物吃吧,一次就喂一块石头,这样小动物才不会吃得撑了。”经过这样的设计,孩子爱操作了,轮流交换捞石工具进行操作,玩得不亦乐乎。

与石结缘,师生同乐,我们认为方案是成功的。在实施“石趣”教学方案的过程中,从教学方案的预设生成、实施开展、教学总结等,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师生间的互动作用,给孩子充分自由探索,尽情表现和共同生活的机会,幼儿最终获得了知识,树立了积极的学习态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同样在成长,通过与幼儿的谈话、电脑查阅,看了孩子们带来的百科全书、图片、标本之后,师幼在共同探索中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孩子们在自主学习中,充分展示出了学习能力和创造潜能,展示了智慧和个性。我分享是孩子们投入学习的乐趣,是我的付出被孩子接受的喜悦。这份分享将激励我继续带着孩子们一起探索,在探索中分享经验与成果,分享喜悦与乐趣。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乡镇;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搞好乡镇社区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很有意义,这不仅能够让针对乡镇社区的基础教育的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这也能够充分发挥这些教师的引导作用,进而逐渐提升乡镇社区居民的整体文化水平与思想意识。当前的乡镇社区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中仍然存在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应当从多方面进行合理的改善,这样才能够从整体层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水平与质量。

一、乡镇社区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要求

1.整合队伍力量,完善体制建设。乡镇社区教育管理部门在加强队伍建设中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应大力整合辖区内各类人才资源。政府相关部门可结合教育部门人事制度的改革,在现有教育事业编制中进行择优选拔、合理调剂,选派适合从事社区教育工作的中、小学教师充实到街道的社区学校,使学习型社区的创建工作能从专职师资的力量上切实得到保证,从而促进辖区的社区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学习型乡镇的建设工作。此外,打造一支专兼职教师与志愿者相结合,适应社区需要、具有奉献精神的社区教育者队伍也是乡镇社区教育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

2.健全规章制度,规范道德建设。应当高度重视乡镇社区教育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把它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纳入社区教育主要工作之一,健立长效机制,多渠道、分层次推进这项工作,把职业道德建设渗透到队伍建设全过程。社区教育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的具体成果,最终要内化到为辖区居民的服务上来,转化到教育培训上来。因此,我们着力抓好规章制度建设,以期保持这项工作的连续性和长期性,切实把职业道德建设纳入社区教育的总体规划之中,以规章制度的形式明确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以期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应当及时建立并不断完善领导机制、考核机制、奖惩机制和监督机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度和追责连带制度,建立师德及业务档案。通过健全规章,良好的乡镇社区教育队伍的群体形象才能得到不断提升,进而促进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3.优化知识结构,提升人员素养。要不断优化乡镇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知识结构,保障教师队伍具备充实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够带给乡镇社区居民以更好的教育及服务。提升专兼职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与个人素养非常重要,这样才能够保障教职人员带给居民更多好的引导,并且能够更高效的将知识传递给社区居民。对于从业的专兼职人员应当有严格的考察与筛选,符合要求的才能够投入工作。同时,教师自身要有意识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与知识结构,这样才能够打造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4.定期展开培训,提升施教水平。应当定期展开针对专兼职教职人员的专业化培训,不仅要充实教师的知识结构与知识储备,提升他们的施教水平也非常重要。乡镇社区教育与普通的基础教育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基于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选择上也要更有针对性。在培训过程中要将好的教育理念传达给专兼职教师,并且要让他们具备更好的教学方法的选择能力。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乡镇社区教育的积极效果。

二、乡镇社区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1.专兼职人员的有效整合。做好专兼职教职人员的有效整合非常重要,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队伍的作用与力量。专职和兼职教师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要进行合理分配,要最大限度的发挥两者的效用,并且让工作能够很好的得到交接。此外,要构建专兼职教师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于社区教育需要渗透的内容要有良好的挖掘,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体现社区教育的作用与效果。

2.广泛吸纳优质人才。专兼职教师通常具备一定的流动性与不稳定性,教师的专业化背景也不太一样。想要更好的展开乡镇社区教育,很有必要广泛吸纳优质人才,扩充教职员队伍,这对于提升教职队伍的整体质量将会是极大的促进。可以让社区内部具备相应的能力水平与专业化素养的人员加入到队伍中来,也可以从外部聘请专业的教师。这些都是可以采用的方法。广泛吸纳优质人才才能够从整体层面提升专兼职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

3.展开教育队伍全员培训。应当定期展开对于教育队伍的全员培训,要不断完善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与施教能力,这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中非常重要。培训的内容应当更具针对性,不仅要让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提升,也要让他们掌握一些好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此外,培训过程中还可以让专兼职教师就实际工作展开时的问题展开探讨,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也是一个提升教师队伍整体质量的积极方式,这也会很好的规范教师的工作行为,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施教能力。在有明确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要保障各项制度能够很好的得以落实。对于教师好的行为表现要及时给予嘉奖,对于一些不合适甚至不合规的行为同样要做出警告甚至惩罚。这样才能够让队伍建设朝着更为规范有序的方向进行,这也是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的一个有效策略。

加强乡镇社区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非常重要,这样才能够从整体层面提升乡镇社区教育的水平。在实际队伍建设中,要深化专兼职人员的有效整合,并且要不断广泛的吸纳优质的人才。此外,应当展开教育队伍全员培训,并且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这些都是很好的发展策略,这也是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的有效模式所在。

【参考文献】

[1]黄健.专业化: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 2010(04)

[2]刘薇琳.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成教专职教师队伍[J].中国成人教育. 2000(03)

[3]马丽华.社区教育政策中利益主体分析[J].南都学坛. 2012(01)

[4]徐魁鸿.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历史、问题及对策[J].职教论坛. 2012(04)

篇5

关键词:边疆 民族 小学教师 课程 原则

边疆民族地区的小学教师教育课程必须深深植根于当地独特的人文、自然背景之中,才能富有针对性,也才能充分彰显当地小学教师教育的特色与优势。同时,边疆民族地区的小学教师教育课程也要反映当今世界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潮流与趋势,才能紧紧跟上时展的步伐,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鉴于此,边疆民族地区的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应体现以下几个原则。

一、弘扬民族文化原则

边疆民族地区有两个突出特点,其一是地处祖国边疆,其二是民族多。边疆民族地区也因此具备很多自身特有的文化资源优势。就云南来说,共有25个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形成了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就民族歌舞而言,声乐、器乐、舞蹈特色鲜明。如纳西族古老神秘的东巴舞、纳西古乐;布依族绚丽多彩的织布舞和唢呐、月琴、洞箫等乐器;白族飒爽英姿的“霸王鞭”舞;傣族精灵似的“孔雀”舞;景颇族壮观的“目脑纵歌”……就民族工艺而言,有白族的蜡染和银器制作、纳西族的东巴字画和甲马、傣族的剪纸、竹编和糖人雕塑等。此外还有各民族神奇而珍贵的历史(如东巴文化、腾越文化、永吕文化、哀牢文化等)、文学、医学、语言和民俗(如特有的独龙族纹面女,走婚的摩梭人)等文化遗产。

这些非物质民族文化遗产,是各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人了解中国、了解边疆民族地区的一个窗口,更是打造民族文化强区、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一个有力支柱。弘扬民族文化是保持民族的独特性,体现民族的多样性,彰显文化的多元性,展现世界的丰富性,增进民族的开放性的一个有力保障,因而是民族地区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光荣义务。未来民族地区的小学教师作为一个“社区型开放”教师,应该是当地社区的一员,应能为社区的教育、文化和经济等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尤其应对增进民族间多元文化的理解、交流与传承做出自己的努力。要实现社会对小学教师的这种预期,首先就应加强小学教师相关方面的教育。其主要措施之一便是要在小学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得以体现。民族地区的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应该体现本地区弘扬民族文化的特殊要求,体现本地区的特色与优势,不能与一般高师院校的小教专业课程一样或大同小异。从课程开发的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新课程改革要求中小学教师进行样本课程开发,作为民族地区教师培养的“工作母机”的师范院校更应做出表率。民族地区的这种旨在弘扬民族文化的特色课程的设置本身就是一种课程开发,而且这种开发本身应该形成传统与机制。

二、凸显综合培养原则

边疆民族地区由于历史上形成的落后的生产方式和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的影响,由于偏远闭塞的地理位置的限制和恶劣的自然条件(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商品经济不发达、商品意识淡薄、人口文化素质低和教育落后)的制约,其小学教师队伍现状不容乐观,突出表现是教师专业素质相对低下。部分教师学历不合格,知识结构不完善,如知识面相对狭窄,大多数教师在知识的广度、深度上有所欠缺或仅限于所教学科,普通文化知识薄弱或不全面,教育学科知识欠缺。要切实改善这种状况,就必须根据本地实情,探索小学教师教育的模式。表现在课程上,边疆民族地区小学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要凸显综合培养的原则—打破专业设置(如语文教育、数学教育、外语教育等),实行综合培养。此外,复式教学在边疆民族地区一定程度上的存在更体现了其必要性。

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来说,这都是可行的。

从理论上看,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兴趣广泛。为了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兴趣与需要,小学教师不应是仅仅通晓一门专业的“专才”,而应是具备多方面知识和才能的“通才”。小学教师必须具有语文、数学两门主科和其它一两门学科的全面扎实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必须具有教育、科学、人文、社会及艺、体、劳等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小学教师教育课程可以不分专业,(有研究表明,在一定的限度内,教师所掌握的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学质量是呈正相关的,但超出一定水平后,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学质量之间就不再具有统计学上的相关性了。)[1]实行综合设课,统一培养,真正为未来的小学教师奠定一个广阔的多学科的视野。这样有利于现代小学生形成关于这个世界的完整图景,为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从实践上看,过去中师毕业的小学教师虽然接受学科专业教育的水平较差,但是他们都是各地优秀的初中毕业生,文化知识相对全面。同时,他们掌握了较好的教育儿童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他们在艺术方面有所专长,能歌善舞,能适应儿童活泼的天性。[2]因而为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说明,小学教师需要的是宽广而不是专深的知识,我们的小学教师教育课程完全可以打破专业设置,实行综合培养。国外的实践也给我们同样启示。美国左治亚州立大学的小学教师教育课程就是如此。其显著特点是不分专业,通识教育(即普通文化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相结合。通识教育的课程开设在大学的前两年,涉及的学科领域相当广泛,英语与数学是基础,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都广泛涉猎,学科知识没有局限在某一学科领域,[3]为未来的小学教师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需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增强教师专业性原则

边疆民族地区比较偏远闭塞,加之受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落后,观念守旧。这无形中导致和助长了一些教师简单甚至粗暴的教育方式。同时,部分小学教师由于本身接受的专业教育不够(如一些代课教师,民办教师本身就没有受过多少教育教学方面的专门教育),教育观念落后、方式方法简单,教育教学能力不强,教育效果差。在小学的课堂和校园里出现一些体罚与变相体罚及其它与现代教育教学要求背道而驰的事情可谓屡见不鲜。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边疆民族地区的小学教师教育要增强其专业性,在教师教育课程中突显教育专业课程的内容与比重。

就小学教师这一职业本身来说,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技能也许才是最主要的。因为,尽管小学生兴趣广泛,喜欢多问,爱思考问题等等,小学教师也确实需要广博的文化知识和宽厚的学科专业知识,但关键还是在于教师要有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的欲望的方法和技能。尤其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知识的来源多样化,知识本身也许并不显得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获得知识的态度、情感、方法和能力。这些态度、情感、方法和能力是学生今后一生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获取知识的积极态度与情感,学习就变成了一种异己的行为,校园生活就成了一种难熬的苦扼,因而也就失去了求知的动力与热情;没有获取知识的正确方法与相应能力,学生的求知活动就失去了认知方面相应的能力保障。而小学生获取知识的态度、情感、方法和能力特别需要的是教师的精心呵护和细心培养,稍有不慎,便会造成遗憾终身的后果!因而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就显得格外重要与突出。所以,小学教师教育要突显教师的专业性,尤其应在其课程设置中得到体现。

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凸显教师专业性,主要是拓宽教育专业课程的内容、提高其比重。现行教育专业课程基本上还是“老三门”,难以达到基础性和全面性要求。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加宽加深,譬如说,增设课堂(教育)管理、人格心理学、学习论、教学论、课程论、教育法制和小学各科教育学与教学法(如语文、数学、英语、社会、科学、音乐等教育学)等等。尤其应适当增加教育见习、实习时间,而且时间安排要注意科学与灵活,可以考虑每学年都有适当的安排。同时,也应注意提高教育专业课程的比重,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中,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的比重不足10%。[4]在教育上饮誉世界的日本,其培养小学教师的教育专业课程占整个学分的33.33%,[5]德、英等国也都在25%左右[6],美国左治亚州立大学更高达64.2%,[7]这方面的国际经验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

四、加强课程整合原则

边疆民族地区小学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既要有自己的特性,也要体现时代的共性,反映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潮流与趋势,即向课程整合的方向迈进。否则就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延缓边疆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的速度与进程。课程整合,既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也体现了学科本身内在的逻辑体系。从人的身心发展来说,人的发展是一个整体协调的过程,既有身体方面的发展又有心理方面的发展。同时,无论是就身体方面的发展还是心理方面的发展来看,其本身也是一个整体协调的过程。以心理发展而论,人的心理是一个整体,是统合的。人既有认知发展的需要,也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的需要。因此,人的身心发展在本质上是适合于课程的整合的。为了促进人的身心的整体协调发展,课程必须最大限度地追求灵与肉、感性与理性的高度发展与和谐统一,而不能人为地去割裂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学科本身的逻辑体系来看,学科是一个内在的统一体。学科的分化与整合本身是一个历史现象,是由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所造成的。古代社会的课程是比较综合性的,精细化的学科分类是近代以来科学认识深入的结果,而现代社会对学科整合的要求更是人类对自身和世界认知的一种自觉反省与理性领悟。过度精细的学科门类在割裂知识的系统性的同时割裂了人身心发展的整体性,导致人的片面而不是全面和谐发展,不利于人们形成对这个世界的完整图景,不利于人的创造性的培养与发挥。此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打破学科界限和传统知识的体系进行横向组织,实现这一要求的最大难题是“任课教师要精通或熟悉各门学科的内容,而日前的教师队伍尚不具备这一条件”。[8]这就迫切需要加强高师课程的整合。

课程的整合有两种方式,一是内容的整合,一是结构的整合。

从内容上进行整合,就是要采用各种恰当的形式,把学科中曾经被人为分割开来的孤立的知识点有机的联系起来,组成一门新的课程。这些恰当的形式可以是广域型、融合型、核心型和活动型等形式。上述形式的课程整合,可以打破相邻学科之间的界限、尽量保持知识的完整性,可以减少学科数目、减轻学生由于分科过细带来的负担,可以使知识更加联系实践、接近生活本身。这种将跨学科作为组织教学内容手段的整合形式课程可以在各学科之间架起桥梁,却又不排除各学科的特性,既符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有待解决的各种社会问题的多学科性要求,又符合学习者的主观需要。同时,小学教师必须精通或熟悉小学多门学科的内容,所以小学教师教育课程尤其应该加强其内容的整合性。这种整合应体现在学科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的融合、教育专业课程本身更高程度的综合化及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教育课程的融合等多个方面。

从结构上进行整合,主要是进行必须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整合。课程的整合要体现这样一个原则:既同社会要求相适应又有利于个人的兴趣与需要。这就要求从课程结构上摒弃单一的必修课制度,既考虑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又充分注意学生的主体性发展需要和愿望,建立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结构。根据边疆民族地区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课必须少而精,适量地减少课时;同时适当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当然,在课程整合中,我们也要克服选修课设置中的一个普遍问题,即“三多三少”[9]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其龙,陈永明等.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6

[2]顾明远.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反思[J].教师教育研究,2006,(6):3-6.

[3][7]刘德华,赵亚莉.美国小学教师标准与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计[J].教师教育研究,2006,(9):75-80.

[4]郭黎岩.高师本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师教育研究,2006,(6):29-32

[5]成有信.十国师范教育和教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73.

[6]谢培松.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方案的研究与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04,(3):82-87.

[8]施良方著: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16.

篇6

论文关键词:主体化;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与社会发展相融合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化则是要弘扬和培育人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社会化和个性化双重作用和双向互动的过程,社会化与主体化双向互动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化和社会化的内涵

一提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化,很多人往往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也就是说教育者居于主导地位,起着导向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传统的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把社会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和道德规范 , 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的过程。”然而21世纪是一个弘扬主体性,实行主体教育的世纪。这不仅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而且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人类历史发展的需要。马克思把人类历史进程概括为三大社会形态:“人的依赖关系是最初的社会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只有在第三种社会形态中,人的自由个性才有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可见,整体来看,人的主体性成长经历了一个由弱到强、由局部人的主体性到多数人的主体性的过程。

(二)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种强调个体的自主性经济。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这种自主性要求,就必须自觉地以培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为目标,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自主自立精神,敢于创新,独立思考的健全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三)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认为人类只要拥有科学技术才可以统治和驾驭世界,于是人们开始把眼光转向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人们呼唤着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出能控制科学技术的人,能控制和操纵物质力量的人,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化的趋势更趋明显。  三、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与社会发展相融合的过程,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趋势。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就是要培养社会化的人,服务于人的社会化需要,为培养社会人提供支持和保证。

(一)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们思想上的多样化。在这个条件下,人的社会化状况也更加复杂。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密联系个体所处的经济关系,推进个体的社会化。

(二)在现代社会中,对人的思想与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增多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趋势。现代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影响因素,如大众传媒和互联网的发展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产生的影响等。我们需要与社会新的发展相联系,充分吸收这种新的因素的影响,而这本身就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要求也来自于信息化发展的影响。在当今时代,只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信息刷新频率与社会中信息的平均刷新频率相当时,思想政治教育才可能获得最大效益,这也必须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来实现。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化和社会化之间的关系

篇7

兴趣课程设置模式教学内容在教育发展的历程中,以知识学习、分科课程、教师讲授等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育方式,始终是学校教育中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选取的主流和正统,其学习成效主要靠与兴趣相对的意志力。在20世纪初,美国学校在选择学习和教学内容的指导原则甚至是:该内容不但不要有趣味,而恰恰相反,要使学生感到厌恶。二战后,现代教育思想衰败,传统教育思想重振,兴趣课程理论步入低谷,长期处于课程理论的边缘化地位。然而,对传统的挑战和对课程设置的探索一刻也没有停止,教育革新家始终不断地探索兴趣需要和自主发现对学习的重要作用,关注儿童的天性禀赋和个性发展,重视儿童的兴趣需要在不同年龄段呈现出不同的兴趣爱好。本文主要从兴趣课程设置主要模式,兴趣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做一简要探讨。

一、兴趣课程设置的主要模式

纵观兴趣课的发展,主要有以下二种模式:一是将兴趣课程作为次要课程。这种观点将学校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兴趣课程,学科课程为主要课程,兴趣课程为次要课程,辅助主要课程,或称之为“兴趣作业”。如目前我国各地各校在学科课程之外进行的兴趣课教学改革实验,课程名称有校本课程、校外实践活动课程、愉快教育、兴趣教育、社团等,课程组织形式多为兴趣课、兴趣班、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等,但只是学科课程的点缀和陪衬,兴趣课程的课程编制体系没有建立,兴趣课没有成为教育课程目标,兴趣课也没有成为课程开发的组成部分,而只是一个辅助物。

二是以儿童兴趣需要为中心,建立兴趣课程开发体系。本文将儿童的兴趣需要分为基本(食物等)、自然(各种自然现象)、社会(历史故事、美术、音乐、文学等)和娱乐与游戏(思辨兴趣)需要四种类型。整个小学阶段,儿童的形象思维占据优势,儿童的兴趣需要要与其所处的环境结合,组成综合性的兴趣中心,作为儿童兴趣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并且逐年根据儿童智力水平和心理机能的发展,按照不同深度加以学习。

二、兴趣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特征

1.兴趣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应以儿童成长的心理顺序为主线

学科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是以逻辑顺序为主线,强调学科知识体系,而兴趣课程教学内容以心理学为基础,基于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心理倾向和心理顺序的课程教材组织,主张根据儿童成长中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兴趣需要组织教学内容,即教学内容要适合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但这并不是说将按心理顺序组织的教学内容同按逻辑组织的教学内容完全割裂,或者对立,合适的心理组织同时也可能具有一种逻辑组织,教学内容的有兴趣与其可靠绝不是矛盾的,只不过后者从属于前者。

2.教学内容具有乐趣性

兴趣课程教学内容选择的首要原则,是切合儿童心理需要,能激发儿童的兴趣,免除其学习的痛苦,尝到其中的乐趣,其次才是全面反映学科内容。正如夸美纽斯所说:“所有书都应该编写的使教师和学生不至像在迷宫中徘徊,而是像在迷人的花园里得到快乐一般”。小学低年级儿童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占绝对优势,概括事物以直观、具体形象的外部特征为主,随着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的逐步成熟,具体形象成分不断增强的同时,抽象逻辑成分开始出现,但是在整个小学阶段,绝大多数儿童的无意识注意、机械性记忆和形象思维仍占优势。因此,兴趣课程教材应附有大量形象、有趣的图片,解释、说明尽可能形象化。

3.主要采用兴趣教学法

兴趣教学法不同于学科课程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而是从学生及其兴趣需要出发,了解学生的各种兴趣和背景,分析何种场景能引起学生良好反应,进而找到能引起儿童达到理想学习状态所必不可少的反应。某些教学方法,从理论角度看似乎更好或最好,但如果比其它教学方法引起儿童较少的兴趣或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就应该放弃。兴趣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习是通过儿童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儿童和成人在智力结构和心理机能方面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儿童的动作是受兴趣和需要支配,如在生活中,儿童的许多行为用成人的思维是无法理解的。他们感兴趣的,虽难亦愿意学;他们不感兴趣的,虽易也不想学。兴趣教学法以儿童兴趣作为课程教学的目标和评价标准,从儿童兴趣需要出发选择、组织课程教学内容,深化了教育理论对儿童个性、学习心理以及教育内在规律的认识。

三、兴趣课程认识的局限性

兴趣课程意义和优势明显,但也存在着缺陷。一是儿童不易获得系统的知识教育,容易遗漏学科课程教学体系中认为的主要教材。二是将儿童看成是兴趣课程的制定者,忽视兴趣课程本身及其实施者――教师对儿童兴趣需要的引导和扩展作用,将儿童兴趣需要理解为儿童本能兴趣、即时兴趣和个体兴趣,而不是课程心理学和教学心理学强调的以社会远景为基础,与责任感和努力相统一的、发展的“兴趣”,教师和儿童将兴趣课程看成“玩”。三是用兴趣课程替代学科课程,将儿童的兴趣需要当成儿童学习的唯一诱因,教学的主要目标,课程组织的主要基础及课程评价的标准,忽视儿童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社会文化遗产的学习,不能将儿童的生活和经验提高到科学的认识水平,兴趣课程学习缺乏计划性、系统性。

参考文献:

[1]任钟印.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篇8

关键词: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艺术通感;艺术价值

多数人会用“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句词语来形容艺术作品,艺术作品是艺术工作者表达情感、认知和感受的载体,是用有限的形式来表达无穷的意境。每一类艺术似乎都有它的局限性,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绘画是视觉的艺术,雕塑是视觉和触觉的艺术,他们通常用艺术作品的有限来表达无限。艺术创作时艺术通感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这种创作的局限性,在凭借感观经验的基础上触动各种器官,让音乐不仅是单一的听觉艺术,让绘画不再以单一的视觉艺术,在艺术通感的作用下形成了新的意象,让欣赏者得到全新的体验。

由于学前儿童思维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幼儿对事物的理解是具体的,缺少一定的概括理解能力,因此对学前儿童的艺术教育不能过于分化,学前儿童的艺术教育应该是综合性的教育。重视各艺术门类之间的相互联系,适合学前儿童发展的特点。综合艺术课程所要体现的就是通感,通感是人体各感官同感官与情感、灵感等沟通的一种心理现象,是对各种艺术的一种触类旁通和融会贯通。

2007年南京师范大学王丽的博士学位论文《艺术通感与儿童艺术教育研究》,以五至六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儿童艺术通感进行了解读,认为艺术通感丰富了儿童的审美经验、给儿童带来审美自由、有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提出了综合艺术课程是培育儿童艺术通感的主要途径。[1]

一、开阔学前儿童审美能力,引发幼儿的审美情趣

审美感知是一切审美活动的基础,是美感的门户,在审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

人们在接触审美对象时,首先依靠感官对审美对象的外部形式进行感知,产生初步的审美印象。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理解等诸因素都是以审美感知为基础的。与此同时,审美感知到的线条、色彩、节奏等这些个别的本身就能带来,喻快的感受,这些愉快的感受即是审美活动的出发点,如音乐的音高在由低音向高音上行的过程中给人一种积极、明快的心理体验,而且音高越高,感觉物体越轻,音高越低,感觉物体越重。

由于幼儿语言能力等方面还有待发展,这给我们引导幼儿对事物的情感表现性进行把握带来了难度,在引导幼儿对客观事物的情感表现性进行把握时,通感的运用可以打破各种感官的局限性,使幼儿获得简单的视觉或听觉之外的感官体验,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对颜色的感知,只有经过视一触相通,当看到红色时才能感觉得到温暖,才能进一步对其情感表现性进行把握。因此,即使是幼儿在听一首歌,但是由于通感的参与,也能体验到歌声以外的感受,或者是看见美丽的田野、闻到诱人的香味,或者是产生像躺在床上一样的软绵绵的感觉。如欣赏姆斯基・柯萨柯夫的《野蜂飞舞》时,仿佛能够看见野蜂狂飞袭击坏人的情景,从而使幼儿接收到多样的音乐信息,形成不同的知觉映像、视觉映像、运动觉映像,这时幼儿就能较完整的感知乐曲了。又如在绘画时引导学前儿童观察兔子,要引导学前儿童对感知的细节特征进行具体形象的表达,问问孩子看到了什么?什么颜色?听到了什么?摸上去怎么样?两只耳朵的位置和大小关系怎么样?从远处看兔子时的感受如何?

通过艺术通感,不仅使幼儿在审美活动中拓展了审美感知,还能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如让幼儿观察种在小盆里的植物时,当幼儿看到红红的花朵,由于通感的作用,这种由视觉获得的信息引起了嗅觉上的反应,幼儿便产生了想闻闻的冲动。幼儿在这种观察中,由一种感官引起其他感官的连锁反应,幼儿对事物的熟悉和了解程度加深,常此以往,即使幼儿只是看到某一样事物,不用触摸,便己经知道它摸起来是什么感觉了。与此同时,他们自然会产生对植物的亲近感,又会促使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诱发观察的需要,极大的丰富了幼儿的审美经验,为幼儿审美活动的发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调动学前儿童的审美想象,激发幼儿的艺术联想

审美想象有再造性想象与创造性想象之分,再造性想象是在观察客观事物的基础上进行的想象,是面对审美对象时受到感染而展开的,如在观赏云南石林的“阿诗玛”或黄山的奇景“仙人指路”时,能从中幻化出生动的生命形象。那些适合学前儿童欣赏的音乐、绘画作品等都能引起他们的丰富的联想,有时,学前儿童不仅能说出这些联想中的形象,还能用其他的方式如肢体动作等表现出来。创造性想象则是不依赖眼前事物的想象,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其产生的基础,情感则是其发生的动力,相互协调的一种状态。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到审美活动当中,这就扩大了审美空间,刺激审美想象的发生,使幼儿表现出更大的创造力,从而促进学前儿童审美想象能力的发展。如欣赏乐曲《动物音乐会》引导幼儿倾听音乐,让幼儿边听边随着音乐律动,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自己倾听完音乐后的感受,说说自己听到什么和看到了什么,将自己听到后的感受画出来。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幼儿获得了对乐曲的音乐、动作、语言的三种印象,最后,对这三种印象进行整合画成图画,幼儿同时又获得了对乐曲的视觉意象。在整个欣赏音乐的的过程中,通过听觉、动觉、视觉等的感统引导幼儿欣赏作品,而不仅从单一的听觉入手把握乐曲,极大的开拓了幼儿的视野,激发了幼儿对艺术作品的联想。

三、触动学前儿童审美心灵,丰富幼儿的审美情感

篇9

基于知识共享和团队异质性理论,构建师范在校生-在职教师混合虚拟学习社区,结合各自优势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是有待验证的积极探索。本文在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师范在校生-在职教师”混合虚拟学习社区模式,并就其互动学习机制和培养优势特点做了细致分析。最后对基于此模式的实现案例——好看簿“未来教育家”小组从访谈结果、成员活动参与度和社会网络等角度做了论证分析,提出了该类社区在搭建、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教育技术能力;师范在校生-在职教师;成员异质性;虚拟学习社区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10—0025—07

一、问题提出

目前我国在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是《教育技术学》公共必修课,鉴于我国较为短暂的教育技术发展历史及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等诸多因素影响,师范在校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在教材使用、授课方式、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1]。一些高校以《教育技术学》公共必修课为大本营,立足于本校特色,进行了积极探索,包括教材的重新修订,授课模式和评价方式改革等[2]。但依然不能过于乐观。

非正式学习和混合式学习是目前比较热门的话题,“虚拟社区”亦成为大家研究的热点,且大多以“网络课程”子模块形式出现。虽然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可以给学习者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和交流互动的机会,但相对于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有其局限性。教育技术很多知识点的学习都和一线的教学实践有关系。因此,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仅仅局限于师范生自身群体的互助和影响是非常狭隘 的[3]。

我国现阶段正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培训过程大多会采用网络培训等辅助方式,很多老师积极参加相关的网络学习小组(如影响力较大的“教育大发现”等),且网络教研已成为其教育技术能力提高的好帮手。在职教师们分享的教学心得,专业成长道路的点滴,都是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鲜活实例。因此,我们应该注重给师范生提供其与在职教师互动的机会,把“教师教育”的两个阶段进行衔接互动,而不是完全的隔离开来。基于网络平台的开放性,以及隐性知识流动的自由性,需要给师范生积极搭建这样的虚拟学习社区,以辅助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

二、理论基础

1. 虚拟学习社区的知识流动与建构

目前教育技术界对虚拟社区的研究有很多,非正式学习过程中其对成员知识建构的影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在虚拟学习社区中,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与交互是核心要素。对于个体学习者而言,社区的知识共享行为主要包含知识外化和知识内化两个过程。从孤立和协作的角度来讲,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建构又可以分为个体知识建构和协作知识建构两种。个体知识建构是个体独立学习的过程,学习者根据需要或者兴趣选择合适的内容,并根据原有的相关部分的知识体系去理解、内化吸收,最后重新构建该部分知识体系;协作知识建构是通过社区成员的协作互动交流来完成的,根据罗斯切利的观点,协作是引起学习者观念变化的重要过程。哈拉希姆在其基础上提出了网络协作学习环境下学习者观点变化模型,认为从发散思维到收敛思维经历了提出观点、联结观点和智能收敛三个阶段:个体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其他的学习者可能会有异议或者共鸣,表示反对或赞成,那么就会出现不同观点的联结与碰撞。通过反复循环对话过程,观点会在小范围内达成共识,不同共识之间再协商整合会形成整体社区的理解,知识建构的层次会由低到高螺旋递进[5]。

2. 社区成员异质性

关于成员异质性有许多定义,Jackson,Stone和 Alvarez(1993)[6]将异质性定义为行为者对于某些属性不同的喜好,这些属性不仅包括人口统计学方面的变量还包括个人特性(personal attribute)。前者是指不易改变的特征,如性别、年龄、种族;后者则指的是较容易改变的特征,如身份地位、专业技术或者个人风格。具体分类如表1所示:

本研究中所提到的虚拟社区的成员异质性更多是指表1异质性分类中的“技术与知识异质性”,并进一步引申为“教育背景,职业背景和从业经历”之间的异质性。

近年来团队异质性研究理论认为异质性团队能提高组织的弹性与活力。Watson 等(1993)学者的研究也证实了相对于异质性低的团队,异质性高的团队创新能力更强,能激发更多的观点,遇到复杂问题时也能产生更好的问题答案。但也有一些研究认为,团队成员的多样化不仅促进了组织的发展和竞争力提高,同时也给组织带来了许多问题(Milliken,Martins,1996)。研究发现异质性较高的团队不易整合,成员之间不易合作(O’Reilly,Caldwell,Barnett,1989)。但经过具体分析,这些负面效应更趋向于在现实团队的整体合作中表现出来。鉴于网络社区团队较现实团体很多过滤特性,异质性在网络社区的互动合作中彰显更多的优势特点[6][7]。

在以上两种理论基础上,假设“师范在校生-在职教师”融合的异质性学习社区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有正向促进作用。该假设在前期没有定论,是需要后期数据验证的研究假设。

三、模式构建

1. 社区概述

图1即为师范在校生和在职教师混合学习社区模式图,其不同于单纯的网络课程学习平台。社区成员有两大类,一类是师范在校生,另一类是在职教师,提高教育技术能力是他们共同的目的。基于学习、兴趣和职业需要,他们在这里相聚,探讨案例,分享经验,交流思想。该社区对于免费师范生来讲,既有助于数字化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知识学习的好场所,相对于实时课堂的相关知识讲解,该辅助平台自主选择性和学习自由度都会变大。此社区对在职教师也是专业素质拓展的好平台,为他们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分享的机会。

2. 互动学习机制分析

虚拟社区中,人际沟通是重要的学习手段。在该混合虚拟社区中,主体对象有两类:师范在校生和在职教师,那么就形成了三种互动的对象结构(如图2所示):生——生,师——生,师——师。对于该社区最大的特色就是“师——生”交互的对象结构。此混合社区为二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互动平台。

本虚拟社区中,具体包括几种互动形式: (1)私信交流;

(2)日志发表与评价回复;

(3)故事发表与评价反馈;

(4)活动发起、参与与互动;

(5)论坛互动。

对应于混合社区主题,表2将各种互动形式与适合的交流资源类型加以归类。

以下就其中两种重要互动形式做简要分析:

(1)“故事”发表与评价反馈

在“故事”互动模块(图3),者将以图片形式上传呈现的知识点,其他学习者浏览鉴赏学习,并可以对单个的图片知识点做评价反馈或与者互动交流。这种形式的交流学习形式比较具有针对性,上传者可以就其中的关键点做特别介绍,学习者也可以有针对性的学习鉴赏。从网站运行情况来看,此形式的交流互动是最受欢迎的交流形式。且互动方式比较符合“提高教学设计能力”等相关主题。

(2)活动参与及互动

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需要具体的实践操作和活动来激发大家动手实践的积极性。在本社区的活动互动模块中(如图4),活动发起者,就某个主题活动公告,公告中含有活动主题和具体的格式要求;小组所有成员都能在社区内看到此活动公告,有意愿的参与者可根据活动主题在业余时间动手制作相关的知识成果图片,上传到活动中心;小组所有成员都能够在活动中心看到所有参与者的知识成果展示,可就相关知识点进行反馈互动交流。

3. 模式特点分析

(1)成员异质性——“职前”、“职后”互动

该虚拟社区在成员组成上与一线教师形成了互动。黄荣怀在多年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指出,要注重“职前”、“职后”的互 动[8]。师范在校生和在职教师这两个成员分类,在很多方面具有异质性。所处的生活和职业环境、教学实践经历、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性。据上文理论基础中有关团队异质性的论述,社区成员的异质性会增添团队的活力和团队绩效。不同的职业背景和视角会对他们的教育技术建构产生重要影响。因其“职业角色”,在职教师的视角会更多体现在教师视角或者以教为主的教学过程方面,师范在校生因其“学生”和“准教师”的双重角色,更多的会代表学生的视角;师范在校生优势在于新理论的学习接受,但缺乏一线教学实践;在职教师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但缺乏系统的、现代的理论知识支持。二者聚在一起,共讨教学实施的相关知识,则会使教育技术能力建构更全方位和客观。

(2)社区主题——教学设计和数字化学习方式及习惯的培养

教育技术能力涵盖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基于虚拟社区“文字思想交流”为主的特点,我们将该业余虚拟学习社区的主题锁定在“教学设计和数字化学习能力培养”上。“教学设计”关注的是教学活动的体系设计,重在系统和策略知识的运用。虚拟社区在交流该类知识有很强优势,社区学习者将相关教学设计的具体案例以文字、表格或图片的形式上传,并做以文字注释,或者配以实时授课活动图片,供大家鉴赏交流和学习。就“数字化学习能力”方面,考虑到虚拟学习社区本身就是一种数字化学习方式的体现,依托于一种数字化学习方式去学习分析其他的数字化学习方式,在形式上会有或多或少的相关性,在理解上更容易些。

(3)意识层面——提高对教育技术重要性认识和促进教师角色意识形成

相关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对教育技术能力在未来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但整体重视度不够,学习积极性不高,仅作为一门普通的公共必修课对待或仅仅是因为感兴趣。因和一线教学改革大背景有一定脱离,仅仅靠课堂授课老师的教导,来培养这种意识层面的重要性认识是比较难的。根据心理学态度改变理论,圈子里的权威人士更容易触动其他人态度的改变。在职教师在师范生眼里已是有经验的权威者,二者互动,师范在校生能从在职教师那里获得比较多的一线教学改革的事宜,容易使他们从未来教学岗位的视角重新看待教育技术并意识到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对教师角色的认识,其教师角色意识得到适度增强。

(4)实时学习记录——电子学习档案

大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急需教学和评价方式做出变革。特别是面临现在很多课程评价方式单一的弊病,教育技术学作为改革的前沿阵地,应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特别需要关注的是过程性评价。该社区形式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这种改革需求。每个人有自己的空间,可以上传作品,可以分享经验,可以表达自己的见解。实时学习记录和建立电子学习档案是对学习者学习评价的较好方式。

四、案例分析

1. 平台搭建

该混合虚拟社区主要依托“好看簿”社交网站,以“未来教育家”小组形式实现。“个人空间+小组聚合”为其主要表现形式。在庄秀丽老师,黄利峰、汤富源等老师的大力推荐下,已有很多教师群体组建了自己的教研小组,如国培计划小学科学教研组、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小组等[9]。在笔者积极邀请下,目前社区中在职教师群体对象来自于全国城市教师也有乡村教师,任课科目也不统一,教龄也有很大的差异。鉴于该研究属模式创新探索实验,社区中师范在校生群体主要是来自于华中师范大学的免费师范生。共有30位在校师范生加入了该团队,加上前期邀请的8位一线教师,小组成员共为38人。

基于社区组织与自组织原理,笔者作为社区中小组长,负责对社区一些日常事务的管理,也会根据学习社区主题,一些活动和话题,以调动大家的活动积极性。根据社区“提高教学设计和数字化学习能力”学习主题,其内容策划具体事项如下:

2. 小组成员使用心得

经过一个学期的社区发展后,笔者对社区发展情况进行了后期分析。对小组成员中的一些师范在校生做了非正式的调查访谈,访谈问题大致为“你怎么看待好看簿‘未来教育家’小组?”、“你会经常进去浏览或者写点什么吗?”、“你会去访问小组中教师组老师的空间吗?您的感受是什么?”“你觉得这个小组对你哪方面的能力提高有帮助?”,访谈重点聚焦在其社区使用的心理感受,结果整理归纳以下几点:

(1)学生成员普遍感觉该小组学术氛围比较强,和平常使用较多的娱乐社交性网站有很大不同。大都聚焦在教学问题上,或者是学习感悟及计划,以及好的知识点分享方面;

(2)学生进空间的次数并不是很频繁。相对娱乐性质的社交网站,对这种学习性质的社交网站不是很适应,很多时候想不起登录。说明了与娱乐性社区相比,学习类社区对学生的吸引力是有限的;

(3)通过浏览教师空间和评论交流,体验到教师较强的专业精神,感受到做好一名现代化教师很有压力,需要付出很多心思和精力;

(4)教师们对教学生活的图片记录,使他们对一线教师生活有比较直观的感受;

(5)反思水平提高。刚开始只是一味抱怨课堂的乏味,并不知道该去反思什么,后来在理论课学习以及小组中老师的教学反思中逐渐理清思路;

(6)对教育技术重视度提高:认识由“DV摄影”课转向“教学中的技术策略、怎么做效果更好”转变,由公共选修课到教师教育必修课转变;

(7)对教学设计某些模块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特别是学习者分析。一线教师和学生接触比较多,对学生的一些年龄特征和学习接受水平等都比较了解且相对更为真实,使师范生在做教学设计实验时对学习者分析方面更为妥帖。

3. 社区成员参与度分析

(1)社区成员参与度分析

笔者对社区中的活动做以归类,共分为以下五种:发表评论,收藏故事或者活动,参与活动,发表日志,发表故事。对社区半年来的活动情况做量化整理,各活动的活动频率如图5、6:

图5为小组所有成员的活动频次统计表,前8位为教师,后30位为学生,可以明显看出教师组总体的活动频次要高于学生组,师范在校生参与积极性和优秀教师差距还很明显。图6是学生S组、教师T组各活动频次均值比较图,教师组在“发评论”,“收藏故事”等活动上的频率远高于学生组,特别是“发评论”活动事件。明显看到教师组和学生组对小组“活动”的参与积极性都不高,或许和需要付出较多精力有关系。

为了进一步考察社区成员的内在参与度,笔者对活动做了内容分析,通过给不同参与水平的活动赋值,最终以直观数据来展现社区成员的内在参与度概况。首先给社区中的5种活动赋值,根据其所付出的脑力劳动量和思想参与的深度,制定如下量规:

从图6可以看出,学生组和教师组在“发日志”和“发故事”两种活动频率上的差别是非常细微的,但对参与度数字量化后,S组和T组在上述两种活动上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因笔者在对“发日志”和“发故事”活动上依据其发表的内容以及付出劳动量的多少分别将其化为了两个等级,由此也就可以判断出,虽然教师组和学生组在“发日志”和“发故事”两类活动上的活动频率上差别很小,但其参与等级是有差别的,图7、8两群体在各活动上的得分均值即显示了上述差别的原因。由图8可以明显看出,在上述五种活动中,在“发日志”和“发故事”两类活动上,教师组的整体参与度要大于学生组,但在“发评论”此项活动上,二者差异很小。教师组和学生组“发评论”活动均值分别为1.73和1.99,在笔者设定的两类等级中,处于评论1级和评论2级之间的中间水平,表明了社区成员在评论方面的参与性还是比较高的,较深等级的评论次数虽和一般性评论次数有一定的差距,但其频率还是比较高的,这可能和社区较浓的学习氛围有关。发表日志活动上的均值分别为5.41和6.32,相较于日志1级的3分和日志2级的10分,其日志等级还是比较低些,较深入的教学思考或评判性思维还是比较少,日常学习计划和简单随感比较多,但整体上教师组比学生组参与度上要高些。

(2)社区拓扑结构——社会网络分析角度

将社区成员之间的互访和评论等行为作为交互指标,笔者对社区成员之间的交互情况做了数据记录,以矩阵形式体现,若A进入了B的空间访问或者评价留言等,相应的空格位置就记作1,否者记为0。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得出社区成员交互关系图9:首先整体上来讲,该交互结构比较合理,中间部分成员的联系较为紧密,的一些成员的社区交互度比较小,没有特别极端的孤立点存在,也没有比较明显的结构洞出现,但交互密度不是很高。进一步分析内部较紧密的社区成员时发现,除了doris为小组组长,其它入度比较大的成员较多属于教师组,如Tom老师,hnzhbin,希月天等。doris作为小组组长,和社区成员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其自然会成为社区中的核心成员之一。从入度较大的多为教师组成员这点来看,在这样一个教师和师范生的群体里,教师组的影响辐射力还是比较大,和前期的预设有一定程度的符合,也在某种程度上支持了建设该类社区的意义,即用教师的经验行为等去影响师范生教师角色意识及相应行为的建构。

4. 发展建议

该混合社区虽然对于师范在校生的教师意识提高有一定积极作用,提高了他们运用技术表达、反思学习的能力,在师范在校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途径上可以说是一种积极探索。但师范在校生的积极性并没有完全调动起来,笔者在总结该社区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点发展建议:

(1)因笔者前期探索实验的社区参与原则是“完全自愿”,致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建议在未来实践中和教育技术公共必修课评价体系挂钩,将其作为多元化评价指标之一,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2)可将课堂授课过程中的活动模块迁移到此社区平台,延伸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高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

(3)学校相关部门在小组策划实施过程中,尽量让相同学科的教师和师范生成员组成一组,相近的学习背景在提高交流频率及深度上具有很大影响。

(4)“师范在校生-在职教师”混合社区建立需要学校相关部门积极推动,如教育技术授课组和在职教师培训组做好互动,为二者搭建良性互动平台。

五、结束语

“师范在校生-在职教师”混合虚拟学习社区给在校师范生和在职教师的良性互动提供了媒介平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非正式学习虚拟社区在教师和学生群体中将日益普及,那么在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过程中,尝试将给二者的沟通搭建互动平台,以借用在职教师丰富的一线教学实践经验,将会弥补师范生在校培养过程中的很多不足。诚然,该设想还需要进一步实践数据检验,但“在职-在校”的互动将符合未来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希望能给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新途径的探索带来一定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马建霞. 教育技术公共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0,(08):40-42.

[2] 杨九民,王继新,李文昊. 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体系的重构与实践[J]. 电化教育研究,2009,(01):103-107.

[3] 李寿君,魏雪峰,姜述遵. Web2.0在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J]. 现代教育技术,2008,(09):98-101.

[4] 王莹. 教育技术微博社群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5] 李彤彤,马秀峰. 教师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实证分析[J]. 电化教育研究,2011,(09):26-32.

[6] 李兴琨. 团队异质性、团队冲突对团队合作学习的影响[D]. 开封:河南大学,2005.

[7] 金南顺,潘礼尧. 团队多元化对团队绩效影响的研究综述——基于美国学者的研究[J]. 学术交流,2011,(04):122-125.

[8] 黄荣怀,张进宝. 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思考[J]. 信息技术教育,2006,(03).

[9] 国培计划小学科学教研组[OL]. http:///group/766/

篇10

[关键词]遗产申报;社会表象;价值认同;开平碉楼与村落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9)07―0043―05

近年来,一些原本默默无闻的地方因世界遗产申报成功而一夜成名,游客骤增,政府部门、旅游业者、游客都开始以新的眼光审视遗产地,但遗产地居民对其祖辈生活的环境的认识是否会因为遗产申报成功而发生改变,是否因为遗产申报成功而重新认识其所居住环境的价值,却尚未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拟以200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从社会表象的视角对此问题进行研究。

1 社会表象理论及其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

社会表象(social representation,又译作社会表征等)是源自社会心理学的概念,由法国社会心理学家莫斯克维斯(Moscovici)于20世纪60年代引入,并将其界定为“某一社群基于行为与沟通的需要,围绕着特定社会客体而建构起来的价值观、概念及实践系统。它兼有两种功能,即其一是为个体在特定生活世界中的生存进行定向,另一则是提供可借以进行社会交换及对生活世界与个体、群体历史进行明晰分类的符号,使人际沟通得以实现”。对同一文化社群而言,社会表象构成了成员借以理解其生活世界的认知框架,既反映了社群对周围世界的认知,也指导着社群个体的行为;既被社群集体所共享,又允许个体认知差异的存在。

社会表象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变化甚至重构。当既有的社会表象受到与现有的知识体系和共有意识结构相冲突的新异信息的挑战与威胁时,社群有可能修订或重构既有的社会表象。这种新异信息可能源自直接体验、社会互动以及媒体,社会表象重构表现为重构过程或结构的变化。社会表象由中央核心(central core)与要素(peripheral elements)构成,两者的功能特定且互补:中央核心根植于特定的社会、文化及历史脉络,决定了社会表象的含义与性质,是社会表象集体共享的基础;要素是中央核心的重要补充,处理新异信息的冲击,是中央核心的防御与保护机制。同时,要素的敏感性决定其会随特定情境而产生变化,因此也可能在新异信息的冲击之下调适中央核心或挑战中央核心,从而使社会表象被修订或重构。修订或重构的程度取决于新异信息与原本社会表象的核心冲突与否,或者表现为颠覆中央核心、重构社会表象,或者表现为新异信息被核心与所吸纳,改变和丰富社会表象的内容。

在旅游学领域,社会表象最初被作为帮助解释社群成员理解和回应外部环境变化过程的理论框架而引入,研究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以及进一步运用到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中,获得当地社区对旅游发展的社会表象,并将其作为东道主社区的社会群体划分依据,使当地社区更好地融入到旅游发展之中,因此该理论也可以用于对社区各群体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社区参与旅游中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开始关注到这一理念在旅游研究领域的应用。总体而言,社会表象在旅游研究中多用于旅游影响研究。本研究拟着眼于既有社会表象――当地社区已有的价值认知,关注其在外生变量――遗产申报影响之下的变迁与重构过程,探讨遗产申报对当地居民的价值认识的影响。

2 案例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案例地概况

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开平市,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美国、加拿大等国实施排华政策,在海外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开平华侨只能将传宗接代的愿望寄托在家乡,他们不断将自己积蓄的血汗钱寄回开平,为了防盗避洪,开平的父老乡亲和华侨们纷纷集资在村中兴建中西合璧的碉楼,高峰时期开平市境内有碉楼3000多座。历史上,开平碉楼坚固的楼体、独特的外观以及贴合历史实际的功能,曾与当地居民的生活紧紧相关,甚至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随着时间流逝以及华侨们的离去,大部分碉楼已经人去楼空,外表不再光鲜、实用功能已经丧失的碉楼在当地居民生活中的地位逐渐弱化。

2000年初,开平市委市政府开始了长达8年“开平碉楼与村落”的世界遗产申报工作。这期间,社会各界对开平碉楼的认识与评价不断提高,从“岭南民间建筑”到“华侨建筑”,再到“华侨文化的典范之作”,到“文化全球化的见证”,“中国乡村主动接受外来文化的历史见证”,“中国乡村移植外国建筑艺术的集中展示”,在多方努力下,2007年6月“开平碉楼与村落”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遗产申报前,开平碉楼当地人熟视无睹,外地人不为所知。遗产申报工作启动后,开平碉楼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旅游业也随之迅速发展。2007年开平碉楼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即使在全国旅游形势严峻的2008年,开平市年接待游客人数增长37.64%,旅游总收入增长47.45%。在此背景下,那些曾经的“破房子”变成了现在的“摇钱树”,开平本地人对碉楼的认识也开始发生变化,很多相应的行为也发生了变化。

2.2 研究方法

为了解开平碉楼村落居民对碉楼价值观的变化,笔者先后于2006年4月、8月,2008年1月、3月、9月进入案例地,在开平碉楼与村落遗产地范围内外(具体包括立园、加拿大村、三门里、马降龙、自力村、锦江里及其附近村落)针对当地社区居民进行调查访谈。

访谈对象主要是当地的社区居民,包括普通居民、旅游从业人员以及村委干部等,访谈方法使用半结构式访谈,访谈内容以时间为主线,力求得到访谈对象在申遗前后及进程中的各种变化,主要问题为:申遗前后居民对碉楼价值看法、居民对申遗活动的了解、申遗给生活带来的变化以及对这些变化的感知与态度。其中以居民对碉楼价值的认识为重点,力求探寻居民对遗产认知的特征与变化过程,关注过程中影响认知的关键节点与重要事件。

整理访谈资料,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结合社会表象理论,寻找关键节点与重要事件,并从访谈文本中概括出群体认知度比较高的部分提取成为社会表象,分析在申遗进程中居民对遗产的社会表象的变化特征与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申遗所扮演的角色。

3 开平碉楼村落居民对碉楼价值的认知变迁

3.1 遗产申报前当地社区居民的碉楼价值认知

在申遗工作启动前,开平的碉楼村落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当地居民也与外界接触少,对碉楼的存在熟视无睹。正如一位村里的碉楼守护者所说,“我们这条村呢,申报遗产前啊,基本是藏起来,没人知的……”。此时村民对碉楼的价值认知大致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对碉楼外观的感性认知。碉楼个性突出的外形特征及其周边良好的居住环境很容易给人深刻的印象,正如一位从外地嫁过来的妇女所言“我一嫁进来,就觉得怎么那些碉楼那么漂亮啊”,但对她们而言,也只是从视觉上感受碉楼的外形美。

二是对碉楼曾经的功能认知。碉楼具有防洪防盗的功能,老一辈亲身经历过这些场景,年轻一辈则大多是从父辈中获得信息。正如他们所言:“那时候那些贼一来,我们就关起门在那上边睡觉嘛。那样有用的”,“以前祖先用来对付洪水,有洪水就在那里住嘛”。

三是对碉楼价值的完全漠视。由于大部分碉楼已经人去楼空,部分居民虽然从小生活在碉楼旁边,但并未亲身使用过碉楼当年的功能,他们对碉楼的价值处于完全漠视状态,所以有不少居民坦言:“就这么几栋烂楼,你看就这样看而已。有什么好看呢”。

3.2 遗产申报初期社区居民的碉楼价值认知

遗产申报初期,碉楼的文化遗产价值被外来专家发现,碉楼的文化遗产价值在怀疑声中不断被讨论,开平碉楼村落的封闭状态也开始被逐渐打破,前来猎奇的人也不断增加,但首先是盗贼的到来冲击了当地居民的碉楼价值观。

专家们对碉楼价值的判断不胫而走,但对这些信息最为敏感的却是那些文物偷盗贩子。他们很快就来到了碉楼村落,开始大肆偷盗碉楼内的文物,政府的反盗行动也随之展开。在这种偷盗与反偷盗的行动中,碉楼村落的村民对碉楼价值的传统认识受到了冲击:“这些没人来的穷地方有什么东西值得偷呢?”“破烂玩意也能值钱?”曾经协助公安部门追查碉楼文物被盗事件的关老伯说,当他看到被追回的不起眼的小东西“到古董店可卖2300元”时,他开始对那些曾经被自己看不上眼的碉楼“另眼相看”。

此时,社区居民的碉楼价值观处于矛盾状态。一方面,年久失修,碉楼早已失去往日实用功能和光鲜外表,“漂亮、坚固、防洪、防盗、居住”这样的价值认知已经不再被广泛认可。另一方面,偷盗事件让他们开始发现平日里常见的东西变得值钱了,对碉楼的价值认知开始跟“值钱”联系起来,他们的碉楼价值观受到强烈冲击与震动,“值钱”成了他们对碉楼最新的认知表征,即碉楼的经济价值。

不过,尽管部分居民意识到了碉楼的经济价值,但拥有碉楼的毕竟是少数人。而且大部分碉楼的业主仍在海外,关心这些碉楼经济价值也只是他们的亲戚或者后人,对大多数村民而言,碉楼的经济价值仍显得比较遥远。

3.3 遗产申报进行期社区居民的碉楼价值认知

随着申遗工作的不断深入,政府部门对碉楼保护及碉楼周边的环境整治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遗产申报地范围内的村落道路条件、水电设施、卫生状况都明显改善。另一方面,政府也加大了开平碉楼价值的宣传力度,政府专门编辑了《开平碉楼普及读本》、开平碉楼乡土教材,配套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将世界遗产申报材料中对碉楼价值的陈述内容向当地社区居民宣传。在这种背景下,碉楼社区居民的碉楼价值观产生了新的改变:

一是他们对碉楼的经济利益有了新的认识。在申遗初期的偷盗事件中,部分居民意识到了碉楼文物的“经济价值”,但那毕竟只与少数人有关。随着碉楼申遗的环境整治工作展开,特别是政府掏钱帮助部分居民修缮部分房屋后,他们体会到了碉楼申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另一方面,他们也认为“(申遗期间)治安好点。最好的是治安,还有卫生”,“申请到世界文化遗产之后,治安就更加好”,可见碉楼价值带来的利益再也不是“他人的事”,已经变成了与自己切身相关的利益,这些利益关系到了更广范围内的居民,或者说更易于体验到,居民对碉楼价值的认同感开始增强,碉楼对他们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是他们对碉楼的文化遗产价值有了初步感知。一方面,碉楼的重新维修使它们恢复了往日的神韵,碉楼漂亮与坚固的外部表征又重新冲击着居民的视觉,影响着他们对碉楼的功能价值认同。另一方面,政府大量的宣传工作,包括村民大会和到处可见的幅标语,如“开平碉楼与村落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是海内外开平人对世界文化的杰出贡献”等,使当地居民对碉楼价值有了新的感性认知。

3.4 遗产申报成功前后社区居民的碉楼价值认知

开平碉楼与村落遗产申报成功前后,随着媒介关注度提高,旅游业界的推广力度加大,当地的游客人数也不断增多,社区居民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旅游经营之中,开始频繁地直接与游客面对面交流,他们的碉楼价值观与旅游经济利益关联起来。

碉楼价值带来的经济利益触手可及。遗产申报成功前后,当地政府为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将碉楼村落的门票收入按一定比例分配给社区居民,同时当地居民以企业员工、摊点经营等形式广泛地参与到旅游业中,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碉楼的经济价值带来的利益变得“前所未有”的真切与触手可及,同时也显现出可观的发展前景。居民认识到,碉楼不仅“值钱”和“带来环境的改善”,更是一个直接的经济收入来源。

碉楼文化价值的自豪感显现。大量游客的到来,给习惯了宁静生活的居民带来另一种冲击。当大量的游客乐此不疲地参观碉楼时,无意将“碉楼具有吸引力”的信息传递给了当地居民,在笔者故意问及“您觉得碉楼有价值吗?”这样的问题时,他们反问笔者“你说有没有啊?现在这么多人来看,怎么会没有价值呢?”“肯定有价值啦,这么多人来看,你说有没有价值啊?”“有!(指向天禄楼方向)那边的楼好多人来参观的。”……可见在居民的认知当中,已经将“有价值”和“游客多”等同起来,但其话语间无不反映出了他们对碉楼价值的自豪感。

4 碉楼价值认知变迁与社会表象重构

4.1 碉楼价值认知变迁与社会表象重构

在开平碉楼村落内,碉楼的建设与衰败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它曾经是远在异国他乡的华侨们光宗耀祖、衣锦还乡,甚至传宗接代的寄托,那个年代的碉楼价值观构成当时的开平碉楼村落社会表象的中央核心,但随着历史的远去与时代变迁,碉楼的功能逐渐丧失与碉楼主人的离去,碉楼价值观也逐渐从中央核心变成申遗前开平碉楼村落社会表象的要素,其表征的核心是碉楼的外观以及部分功能,即“漂亮、坚固、防洪、防盗的居住楼房”,那些碉楼曾经承载的沉重往事已经不再是当地社区居民关注的主体。

遗产申报初期,当专家们对碉楼的文物价值的肯定带来文物偷盗分子时,社区居民的碉楼价值观受到了第一次冲击:“碉楼也是值钱的!”这是形成对原先的社会表象冲击的第一个信息源,但由于这一 信息只能冲击到少数拥有碉楼的业主,对大部分碉楼村落的社区居民而言,碉楼的价值仍是间接经济价值。

遗产申报进行期,碉楼村落的环境整治与碉楼修缮使社区居民更直接地体验到了碉楼价值带来的利益,也正是这种体验构成了冲击碉楼村落社会表象的第二个信息源,进一步使社区居民意识到碉楼价值带来的利益是那么实在,体会到了碉楼的直接经济价值。另一方面,政府在此阶段的大量宣传工作形成的媒介信息源对碉楼村落的社会表象造成第三次冲击,此时碉楼的文化遗产价值被提起,赋予了碉楼村落社会表象新的内容。

遗产申报成功前后,旅游业快速发展,社区居民与游客的互动形成了冲击当地社会表象的第四个信息源,他们的交往进一步强化了社区居民的文化遗产自豪感,同时旅游业带来的经济利益也更加直接与深入,当地社区居民的碉楼价值观更加倾向于认同碉楼的经济价值与文化遗产价值,由于碉楼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关系更加紧密,碉楼价值观再次成为当地社会表象的中央核心内容,实现了开平碉楼村落社会表象的重构(表1)。

4.2 遗产申报在社会表象重构中的作用

开平碉楼与村落的遗产申报过程,让遗产地从封闭走向开放,使当地社区居民面对大量的信息冲击,这些信息“超出当地已有的共识理解,形成一定‘知识空白’,而这一‘知识空白’必然促动民众在大规模的社会沟通过程中围绕新事物,重构已有社会知识,建构新的共识理解”,不断改变其价值认知。这种作为共识理解的价值认知可以看作一种社会表象,认知的改变是当地社区处理新异信息的过程,改变的结果即是产生了社会表象的修订或重构。在“开平碉楼与村落”遗产申报的进程中,当地居民对碉楼价值认知的变迁历程就是社会表象重构的过程,其中,“遗产申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遗产申报为遗产地社会表象重构创造了新异信息源。社会表象的修订与重构源自新异信息的挑战,在开平碉楼与村落的世界遗产申报过程中,不断为社会表象重构创造了互动信息源、体验信息源和媒介信息源,推动了碉楼村落的社会表象重构。

遗产申报为遗产地社会表象重构转向。在没有任何外力作用下,开平碉楼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而随之消失,当地社会表象也会随之变化,遗产申报工作的启动改变了这一趋势,并且随着遗产申报工作的深入,一步步加速了当地社区居民对遗产价值认知的转向,让他们重新审视遗产价值,最终形成社会表象重构。

5 结论与讨论

开平碉楼与村落的案例研究表明,遗产本身的价值并未因为遗产申报而改变,但遗产申报却推动了当地社区居民对遗产价值重新认知,而这种认知的变迁恰好形成当地社会表象的重构。在这个重构过程中,遗产申报作为一个外生变量,不仅为社会表象重构提供了信息源,而且还加速了社会表象转向。其中,遗产申报带来的旅游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旅游发展为当地带来大量的游客与经济收入,都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居民的碉楼价值观,也正是因为有了旅游业,遗产申报对当地社区居民的碉楼价值观冲击才显得那么实实在在,他们对碉楼价值的社会表征才不断变化。

从当地社会表象重构的过程来看,媒介宣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社区居民对遗产文化价值的认知,这种认知超脱于经济利益,有助于文化遗产价值的保护与传承,在未来的世界遗产保护过程中,媒介的力量应继续受到重视。

从当地社会表象变迁的结果来看,碉楼“经济价值”在遗产地社会表象重构中起着重要作用,碉楼的经济价值观也因此形成了当地社会表象的核心内容之一,但这种以遗产经济价值为核心的社会表象是否会引发新一轮的经济利益冲突值得引起关注。另一方面,碉楼的经济价值依赖于旅游发展,如果有一天因政策或者其他外力作用,旅游业发展受到限制或者出现衰退时,社区居民的碉楼价值观又将何去何从,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7]应天煜 浅议社会表象理论(Socjal Bepre3enration Theory)在旅

游学研究中的应用[J],旅游学刊,2004,(1):87―92

[8]杨宜音,光,理想社区的社会表征:北京市居民的杜区

观念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