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践基地总结范文
时间:2024-03-27 16:41: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实践基地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带队教师认真负责
本学期开学初接到劳动实践任务时,学校就非常重视,专门召开校中层以上干部会议,决定成立以王荣华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进行了前期准备。罗俊贵书记多次询问准备工作进展情况,并亲自召开全体带队教师会,给予具体指导。在基地的每一天我校领导都有一个跟班,两位校长带来了慰问品,每位校领导在基地地住上一晚,甚至两晚。领导的关心及榜样的示范作用,极大的鼓舞了基地的全体师生,增强我校基地师生克服困难的信心。
我们全体带队老师严格按照校领导的要求,处处注意自己的师表,育人先严已。七天中我们老师不请假、不掉队,与全体同学们同吃住,共同劳动,同拉练,自始至终,从早到晚,每天一次总结会,精心策化,老师们全身心投入,即是老师又是父母更是朋友。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四个辅导员表现突出,他们即要安排同学们一切活动,更多的还要关心同学们的日常生活、身体状况、思想状况,白天活动结束,他们要一个个地找同学们谈心,了解情况,当同学们犯错误时,他们那句严厉的话语后面包含着一片苦心。晚上同学们就寝,他们要一个个房间检查,同学们被子掉了,是他们一个个的盖好,夜深人静时,同学们进入梦乡,我们辅导员老师还在考虑,第二天的工作安排。
二.基地管理有序,活动安排合理
我们十六中初二实践营自3月13日进驻基地后,七天来,不论是劳动,还是训练,还是饮食起居方面的安排,基地领导都给予我们极大的关心和帮助,从而使我们在基地各项活动都能顺利开展,并且取得了很好效果。室内外军训活动中,基地两位教官耐心示范,认真指导,使每位营员都掌握了基本要领。另外活动处两位吴主任对我校营员各项活动进行精心安排指导,在学生饮食方面,后勤处要求食堂每天不断变换花色品种,同时保证师生及时洗澡用水方便。在七天的劳动实践活动中,基地的曹主任始终参与策划,各处室积极配合,基地各位领导及时协助,做到管理严格,制度健全,使学生各项活动开展井然有序。
三.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使学生身心素质得到全面健康发展。
首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国防知识等教育,3月13日下午一到达基地,我校学生就开始自己打扫卫生、整理内务,3月14日和3月16日两天劳动军训,3月15日全天开展环保系列活动,一是捐废旧电池,二是参观亚洲最大的次生林东方红水库范塘次生林,三是听一场环保知识讲座,四是晚上观看环保录相,五是参观植物园。3月18日上午,全体营员赴卜塘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并向烈士碑献花圈,烈士碑下新团员宣誓,刘一鸿烈士亭下听老师讲烈士生前事迹。
其次,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培养同学们的劳动习惯和意识。在七天的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先后参加锄地、抬土、浇水、电器安装、手工制作、帮厨等活动,并且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干,洗衣、整理内务,打地、打水、洗澡等一系列的活动。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和制作能力,体会了劳动者的艰辛,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优良品德。
第三.我们在基地七天里,还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如叠被子比赛,内务卫生评比比赛,主题班会评比、军训会操评比,文艺汇演评比,先进班的评比,先进个人的评比等等。开展写一份家书活动,举办心得体会征文。这些活动开展,增强了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和各排的凝聚力,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完善,自我表现的舞台,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身心素质。
四.教师团结协作,学生互帮互助,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篇2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刘云来
在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我省注重发挥自己的特色,以传统的劳动教育为突破口,在多年实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奋斗,我省城乡小学绝大部分开设了劳动课,教师、教研员基本配齐,骨干教师队伍也基本形成。下面仅就我们的工作谈点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上好劳动课的保证
从我省这十多年小学劳动课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小学劳动课,既然做为一门正式课程,理应抓实抓好,但实际上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待遇。哪里的领导认识了、重视了,哪里劳动课的局面就好些,不然就差些。比如:哈尔滨市有个专门的班子设在市教委,专抓劳动课,并实行“一票否决制”,这就改变了劳动课被“挤、占、串”的现象,使开课率连续6年保持三个100%;大庆市也有个专门的班子设在市教委,专抓劳动课,结果是校校建立了劳动基地,保证了劳动课的场所;牡丹江市立新小学之所以连续38年狠抓劳动课不放,该校小农园盛开38年不败,是因为历届校长对劳动课都有正确的认识;绥化市农村欢喜岭小学,多年来一直重视在劳动课中突出素质教育,配备3名专职劳动课教师,其中一名是省先进教师,使该校在“农科教”三结合的创建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并召开了全省劳动课现场会,其经验在全省推广。我省小学劳动课开展的之所以很有生机和活力,是因为省教委有专人亲自抓。在国家颁布的《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省教委制定了《关于开展劳动技术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全省中小学把上好劳动课作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方面,这个文件制约全省各小学必须按课程计划,开满、开好小学劳动课。文件特别强调农村小学要建设好劳动教育基地,以为当地经济服务,培养一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农民。还强调城市小学凡有条件的也都要开创劳动基地,结合自己的特点,摸索出一套成型的小学劳动教育经验。
二、培训师资,是上好小学劳动课的关键
教师的素质及业务水平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省小学劳动课教师的配备、提高经过了一个艰苦的历程,目前已初见成效。我们第一步是争取配齐;第二步是力争配优。层层培训与省里培训相结合,在各地市逐渐形成骨干教师队伍的基础上,经选拨评出省级优秀教师,并授以“最佳教师”称号。这就起到典型引路稳定“师心”的作用。
哈尔滨在这方面总结了“三落实一提高”的经验。一落实人员编制,二落实评优晋职的政策,三落实培训规划,突出劳动课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牡丹江市立新小学,重视劳动课师资的配备,全校有5名专职教师,有4名技术专业人员负责小农园、小农场的全年管理。全校班主任教师都上劳动课,教自编教材,全校教师都参加劳动课的师资培训工作,这样大大提高了劳动课的教学质量。
省里每年举办一次省骨干教师和各级教研员的培训会,重点解决教材和大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问题,并负责总结交流劳动课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同时举办课堂教学观摩和赛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深受广大第一线教师和教研员的欢迎,一致认为这样的培训实实在在,学了就能用,及时又解渴。灵活多样的培训,我省层层都在坚持举办。通过“滚雪球”似的培训,既达到了全员提高,又培养和锻炼了各级骨干教师队伍;既活跃了学术研究气氛,又增强了学科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既提高了广大教师和教研员的业务素质,又提高了劳动课的教学质量。
三、创建基地,是上好劳动课的必要条件
劳动课的特点,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创建劳动基地,使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课堂”,全面落实劳动课的教学任务。诸多因素说明,劳动基地需要创建,需要多种形式,城乡有别,各具特色。哈尔滨市小学劳动基地有三种类型:一是建设综合劳动教室;二是在校办企业中创办学工中心;三是依靠区场联营,共建学农中心。牡丹江市火炬小学地处市中心,但校舍很大,既有专用的劳动教室,又有小农园、小林园,还有校办印刷厂,他们创造性地解决了学工学农基地。该校的经验我们在全省推广。目前,我省城市小学已有近1/2的学校建立了劳动基地,并以学校劳动基地、社会公益劳动基地、家庭劳动基地等形式,全面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目的。农村小学以“农科教”三结合,建设了以“三田一园”为标志的劳动基地。在劳动基地里,学生们参加种、管、收的全过程,学会实验和管理,成为传播新技术的二传手和脱贫致富的骨干。有的学校还结合本地的实际,自编实用技术和乡土教材,使学生加深了对家乡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和经济科技发展前景的认识,增强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意识,坚定了安心务农的信心。
四、对上好劳动课的几点思考
1、关于教材建设教材历来是贯彻教育方针和教学大纲的主要凭籍。它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标志教学改革的方向,又左右着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人才的培养和教学质量。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教材建设。本着“一纲多本”的精神,我省很早就自编了一套城乡合用的教材,今年又将城乡分开编了。为结合省情和形势,还准备继续修订教材。我省有的学校还自编了乡土教材。大家都编教材是件好事,但是,要确保教材的质量,现在需要研究:①小学劳动课教材,要不要有个基本模式,即表述形式;②如何解决小学劳动课与思想品德课、自然课、农业常识课、活动课、美术课、手工制作课、泥塑课等内容上的重复。这个问题不解决会加重学生和家长的负担。
2、关于课堂教学由于教材的因素,使得劳动课课堂教学无章法,随意性很大。有人认为劳动就是干活、劳动就是教育、劳动就是出产品。应该研究一个比较明确的劳动课课堂教学结构框架,给各地劳动课教学建造一个基本模式,使教师和教研员对教学有个基本的遵循,知道什么样的课,像一节劳动课,而不是其他课。
篇3
关键词:酒店管理 实践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173-02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酒店行业已成为我国第三产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支柱型产业。酒店行业的蓬勃发展衍生了对酒店管理人才的大量需求,各类职业学校中,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数量也占据了较重比例。酒店行业的特殊性,要求该专业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但相当部分学校在酒店管理实践教学方面离酒店行业需求标准还有较大差距,实践教学没有起到学生投身事业前的承接桥梁作用,成为了制约影响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一个瓶颈问题,如何改革酒店管理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1 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大量实践教学调查发现,在酒店管理实践教学中凸显出不少问题,如大多数学校没有自己的固定实践基地,在教学保障上存在不确定性;实习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与酒店岗位需求脱节较为严重;实践教学计划较为单一;教学实践中实行保姆式管理等。主要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酒店缺乏实践教学管理的系统性
(1)实践层次不高。由于大部分学校没有所属实践保障基地,且接收学生实践的酒店为保持高效率、高盈利,在安排教学实践时考虑到管理成本和培训成本及酒店营业实际,就尽可能的安排一些低技能的劳动岗位,如,客房、餐饮等基础性岗位,简单重复的劳动极易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2)缺乏系统的实践管理机制。很多酒店出于成本原因,仅仅把参加实践的学生作为短期劳动力来利用,忽视对教学实践本质即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学生劳动得不到应有激励,从而导致降低职业认同感、参加教学实践积极性不高。(3)酒店缺乏教学实践认真性。通过调查发现,多数酒店接收学生来酒店实习更多考虑的是节约成本,降低用工风险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与实践学生的沟通交流,而是仅仅将学生当作短期员工来实用,从而使得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影响教学进程及教学质量。
1.2 学生对教学实践认识存在误区
(1)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目的意义上理解不透彻,没有认识到实践是酒店管理专业提升专业技能、掌握专业技巧、培养服务意识、积累经验的关键环节,而是当作了教学中的有偿任务来对待。(2)对酒店管理专业存在认识上偏差。相当比例的学生不愿从一线做起,如,铺床、擦玻璃、洗餐具等最基层的工作,而是幻想直接从酒店管理者开始做起,忽视了一线工作经历是将来从事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这一事实。(3)认为劳资不符。学生参加实践大部分在客房和餐饮部,劳动强度高,但职位和报酬比酒店正式人员低,从而认为酒店是在压榨自己劳动,认为实践就是做廉价劳动力,从而产生厌烦情绪。
1.3 学校在实践前的培训教育不够深入
(1)忽视了对学生时间前的教育及培训。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较高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这种培养教育应贯穿于整个学习及实践过程。在学生思想定位上应使学生认识到酒店管理不是坐办公室,而是需要从基层做起的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而学校在实践教学前的校内培训中仅仅是照本选科及安全知识普及,离要求标准还有加大差距。(2)缺乏系统的实践教学方案。虽然学校对实践教学非常关注,并有实践教师全程跟踪指导。但多数情况下,实践过程中实行的是保姆式管理,老师的作用仅仅是帮助学生处理与实践单位之间发生的各类问题,而在专业学习上很少去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究。(3)没有系统的考评体系。学校在实践教学上考评体系不够科学合理,多数情况是学生交付一份报告即可。但对报告内容,实践过程中学生的收获体会等没有认真的去引导学生总结、梳理,使得实践流于形式,无法起到激励和督促作用。
2 深化酒店管理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监管,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摸索出一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方法路子,是进行深化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
2.1 加强教学体系改革,注重培养学生实际管理技能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教学内容要适应市场所需,实践教学课程要有针对性,要以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核心设计学生教学培养方案。要结合市场对人才需求来对教学体系层层解剖分析,形成专业素质模块,然后根据专业素质模块所需知识及技能等合理构建科学高效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常年实践教学经验,总结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大致可分为:基础职业素质,专业服务技能和管理应用等三个模块,这样每个模块都合理规划内容,设定需达到目标和相关要求,并逐步安排实践教学,确保将目标和质量标准落实到实践教学各个环节中。要高度重视校内培训与酒店实习之间的有机结合,如在一些礼仪、化妆训练上,完全可以在校内开展,而且校内比酒店也有丰富的理论和教师资源。这样经过学生校内的系统培训和校外的实践经历有机结合,就可促进学生充分利用学习实践掌握职业岗位的最新专业技能,从而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2.2 坚持探索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在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与传统学科的实习相比,无论在教学内容、组织形式、考评体系上都有较大不同,具有较强的行业色彩。落实好实践教学这一重要环节,对形成符合本校实际的实践教学模式,提升酒店管理专业人才质量,创出学校特色具有重大意义。要认真研究实践,加强校内技能模拟培训与校外实践基地实习的有机结合。校内技能模拟培训可在学生接触专业课开始即可组织进行,如,客房技能模拟培训、餐饮技能模拟培训、大堂技能模拟培训等,使得学生对理论在实践中应用有初步形象直观认识。当开始组织在酒店实际岗位中实践时,前期进行的模拟实践就可发挥较大作用:一方面可弥补模拟环境与实践环境之间差距;另一方面可使学生迅速融入工作角色,为毕业后正式上岗打下坚实基础。
2.3 抓规章制度落实,创新完善实践教学监管机制
教学制度落实是教学质量提高的保证,不断完善实践教学机制是提升实践教学效益的最终途径。在酒店管理实践教学中,要尤为重视实践过程的监管与指导。专业所在系要成立实践领导小组,做好分工,制定完善的实践教学方案及考评计划,建立定期的检查、督导制度。每处实习基地都应配齐相应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要实时指导学生制定计划,组织学生落实实践单位及岗位,实时掌握每名学生实践进展,及时研究解决问题等。要坚决避免保姆式的实践教学,造成学生只是简单的岗位劳动,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在考核阶段,要组织实践教学丰富的教师指导学生确立实践报告方向,全程指导报告的撰写,并严格组织答辩。要避免这些过程流于形式,确保制度规定落到实处。
3 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保障建设
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能否落到实处,需要加强保障建设,在教师队伍、教材内容、教学基地建设上下功夫、探路子、建模式,不断完善综合保障体系。
3.1 积极推进实践教师队伍建设
实践教师的要向着:“既能下一线、又能上课堂,既是实践者、又是理论专家”的目标建设努力。一是现有的中青年教师要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深化培训,同实践基地建立短期培训制度,鼓励青年教师到酒店一线进行挂职实习,积累实践经验;二是重点对实践指导教师进行院校的送学送修培养,提高其理论知识层次;三是引进酒店管理专业中管理经验丰富、专业理论水平较高的专家来学校定期授课,如,聘请一些星级酒店的副总做实践指导教师,邀请知名专家到学校讲授学生职业规划等,充实教师队伍力量。通过不断优化教师结构,建立起梯队层次,就能使得实践教学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从而更好的指导与服务于教学实践。
3.2 不断改革创新教学内容方法
培养优秀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实践教学阶段是重要环节之一。要针对酒店行业发展需求、学生就业地域差异及学生特点等,改革创新教学内容。适当组织骨干教师依据大纲编写适合学校专业特点的实践教材,如关于职业认识的指导教材、酒店服务类指导教材、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教材等,以大量实践经验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既避免了“一刀切”教学,又可激发学生学习及实践兴趣,更好的完成教学实践任务。
3.3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发展建设
酒店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理解,建立今后职业行为规范的形象清晰认识。这就要求学生参与实践教学不低于整个专业教学的45%。因此,要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首先,要加强校内实训硬件设施建设,如,针对酒店管理专业特点,建立较高水平的“客房技能模拟实践基地、餐饮服务模拟实践基地、前厅基层管理模拟实践基地”等场所,为学生在校内实训阶段提供逼真教学情境。其次,要积极与知名酒店建立固定合作关系,共同规范学生校外顶岗实践流程,使酒店管理实践教学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真正落实实践效果。
酒店管理实践教学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环节,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是提升整体教学效益的重要保证。职业学校要加大实践教师骨干人才培养力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指导教师队伍;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做好服务保障;要注重实践教学中的与时俱进,积极深入酒店管理一线,获取第一手教学资料,不断完善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教学体系。切实通过实践教学,真正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观念,熟悉未来职业操作流程及基础技能,为今后投身于酒店管理事业工作夯实理论及专业技能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云娜.浅析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J].企业导报,2012(1):34.
[2] 李秀梅.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9):78-79.
篇4
一、 小学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内涵与依据
(一) 小学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定义
何谓实践?各学科因研究领域不同,视界有别,对“实践”的解读也有所不同。从哲学层面看,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一切实际活动”。基于教学论的视点,可把“实践”理解为:由学生亲历的旨在作用、影响于人或物的包括实验、展示、表演、调查、访谈、角色扮演等在内的种种操作活动以及学生改善、优化自身(含道德行为践履)的种种外显形体活动。所谓社会实践活动,是指课堂实践活动之外的实践活动。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诸如社会调查,参观烈士陵园、博物馆、科技馆、工厂、农村,访问社区和各种社会人士等活动。
小学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是指“因地制宜地拓展教学时空”,将课程、教材中设置的活动教学主题,转变到社会大课堂中去实施。
(二) 小学德育课程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依据
1.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儿童成长的内在要求。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以及有创意、有个性的生活方式的关键阶段,亦是对其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关键阶段。儿童向往成人的社会生活,具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拓展德育课程教学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儿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内在要求。
2. 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对德育课程提出的新要求。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德育课程必须深化素质教育,引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3. 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是彰显小学德育课程性质的需要。新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在阐述课程性质时指出: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无疑是彰显小学德育课程性质的应有之义。
二、小学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基本模式
小学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教学如何实施?一般可采用“四环式”教学模式,如下图所示:
第一步,聚焦问题制订计划。针对学生或教材文本中提出的问题,经梳理、归纳后聚焦成中心问题,然后引领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去解决问题,并制订出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学计划,让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意义与要求,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步,在社会实践中探究问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投身到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看一看、听一听、做一做、想一想等方式,去探究问题的奥秘与意义。
第三步,解决问题达成目标。学生亲历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探究、体验和反思,明确问题的本质,达成既定的目标。
第四步,总结与交流。一般在学生回校后进行。主要是通过说一说、演一演、画一画、写一写等形式,让学生总结、交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所见所闻所获,相互分享彼此的体验与感受。
【案例】“爱惜每一滴水”教学写真
第一步:聚焦问题,制订计划。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的问题是:自来水管里流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它是“自来”的吗?自来水来得容易还是不容易?师生针对这个主题,制订了实施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计划。
第二步:在参与社会实践中探究问题。
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去参观自来水厂。学生察看自来水的源头,原来水是用动力机从江河提取,再通过管道输入厂中。在厂内的沉淀池,学生留意观察江河水中的泥沙经过沉淀后已经沉到池底。依次到了过滤池,学生摸一摸水体,比较过滤前后的水,后者更透明。在看消毒装置时,学生请教:“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工人叔叔说:“用于清除水中的有害病菌,让水变得更纯净。”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教师用摄像机记录了丰富的影像资料。
第三步:解决问题、达成目标。
学生亲历水厂,通过观察、访问、探究、体验和反思,认识到自来水来得十分不容易,要尊重工人的劳动,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第四步:总结与交流。
参观完后,教师和学生集中到工厂的休息室对活动进行了总结。学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倾述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有人说:“过去以为自来水就是自来的,我好无知。”“妈妈教我用完水要拧紧水龙头,我总是听不进去,还反驳说,‘不就是一滴水嘛?’现在我明白了,一滴水要经过这么多的工序,真是来得不容易啊!”“我看到了水厂工人忙碌的身影,我们每时每刻能喝到干净卫生的水,与他们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有的还激动地说:“水龙头流出的一滴一滴的水,需要花费一滴一滴的油,需要工人付出一滴一滴的汗,今后我一定要节约用水。”有同学趁机补充说:“是呀,节约用水,也是节约能源,是尊重工人们的劳动。”同学们既言说,又倾听,充分地分享彼此的收获。
教学的辩证法证明,德育教学讲求深度,有赖于德育教学宽度的拓展。借助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有利于孕育儿童丰富的、真切的、深刻的体验。
三、小学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基本路径
小学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教学,一般可采用三条路径实施。
(一) 采用“走出去”的方式实施
所谓“走出去”,就是带着既定的学习主题,走出学校大门,直接进入事先所选定的社会情境中,包括社区、农村、工厂、企业、军营和各种专设场馆去进行教学。采用“走出去”方式,有利于充分利用所到之处教育资源的独特优势,以丰富、拓展和提升教育主题的教学品质。如教学“日益富强的祖国”,教师一方面让学生感受教材中“从农村到大都市”、“西部大开发”等教学内容,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另一方面又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去参观总部设在湖北宜都的著名高新企业――湖北三峡鲟业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专门从事鲟鱼驯养繁殖、饲料加工、鲟鱼制品加工与销售的私营企业。经过16年的艰苦创业,这家公司开发创新了循环水工业化养鲟模式,生产出了品质最优的鱼子酱和品种繁多的鲟鱼深、精加工产品,远销到欧美和中东国家。这家公司不仅注重自身高速发展,同时还带动公司周边的2900个农户养殖鲟鱼,年产鲟鱼6700吨,实现产值3亿多元,年户均增收3万元。同学们边听管理人员介绍,边在公司创办的“世界鲟鱼博览园”参观,亲眼目睹循环水工业化养鲟的壮观景象,欣赏流线型的硕大鲟鱼游弋水中的优美姿态,对“博览园”中琳琅满目用鲟鱼的肉、骨和各种器官制作的各式各样的罐头食品、保健品、化妆品以及用鲟鱼皮制作的精美皮鞋、皮带、皮包等产品,同学们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比一比、问一问、评一评、夸一夸,既满足了感官需要,又激活了思维,还有了深切体验。有的同学感动地说:“三峡鲟业公司真了不起!他们的产品既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还能帮助农民致富。”同学们收获一次感动,就会有情感的升华,迸发出思想的火花。这种在社会课堂里经受的心灵洗礼及其所带来的社会经验的积累和认知上的收获,一定会终身铭记在心。
(二) 依托社会实践基地实施
德育基地包括各种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人故居、青少年教育野外训练基地以及由学校自行与有关乡镇、社区、街道、企业、单位共建的实践基地等等。
小学德育课程依托实践基地教学,大致有两种类型:
第一种,学了某课后,立马到相应的实践基地去亲察、亲历、亲为。如学了《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就带领学生到清江彩印公司的印刷车间,先听公司负责人介绍印刷历史及现代印刷技术变革的最新信息,然后在师傅的指导下,当一当彩印工人。学生通过亲自操作,看到新书一页页从机器中印刷出来,成就感油然而生。这种与课程内容相结合的实践活动,既让学生了解到中华印刷文化的源远流长,感受到印刷行业的变革和创新,同时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丰富了他们的生活经验。
第二种,组织学生到德育基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品德教育主题寓于其中。实施策略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即“学校统一安排,主题教育渗透,学生经受磨砺,催升生命体验。”
1. 学校统一安排。如湖北宜都市各级小学主要是依托宋山青少年野外训练基地实施的。那里除了有较好的营地、比较多的活动设施和完善的安保措施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该基地已经开发出了诸如“让红旗高高升起”、“徒步登山不畏难”、“走访宋山脚下农户”、“野炊进行时”、“篝火晚会展才艺”、“徜徉在花木虫鸟的世界”等颇有特色的野外训练“18课”。学校在一个学期内安排一两次赴校外“基地”活动,时间两天。主要是让学生离开父母,主动去接受生活的挑战,以此锻炼学生不畏困难、敢于拼争的精神,磨砺其自立自强的意志品质。
2. 主题教育渗透。小学德育学科主要是让学生把学习《别把花草弄疼了》、《我和春天一起玩》、《夏天的小虫》、《秋游回味》、《我不胆小》、《我会安排一天的生活》、《让危险从我身边走开》、《我们的合作》、《我要攀登》、《我是独生女(子)》 (以上均为苏教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课题)等课的所知所得,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加以确证,并实现进一步地提升。
3. 学生自我磨砺。这种在大自然中上的“18”课,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很多教育主题彼此呼应、相互沟通。依托社会实践基地进行野外训练,有利于学生自我磨砺,促进他们知与行的统一。
4. 催升生命体验。课外实践基地的训练科目是开放的、鲜活的、多彩的,富有“野味”。学生满怀激情地参与其中,会不知不觉地顿生心灵的感悟,迸发出富有个性的生命感言。
【案例】
宋山笑面岩下,我们架起了炉灶,野炊活动开始了!对于我们这些独生子女来说,这是最具挑战性,又是最富情趣性、最有吸引力的一课,被同学们戏称为“自己动手,丰富餐桌”。
这次野炊活动,暴露了我这个独生女的弱点,在家能说会道,而离开父母,自己切菜做菜时,却成了一个“弱智”。在生活适应和提高生存能力方面我真得加紧学呀!我的心头重又浮现出《我是独生女(子)》这课中“我们的宣言”――“独生子女将会越来越多,创造中国未来的重任就落在我们的肩膀上,我们决不能成为一代‘中国小皇帝’,我们一定是最有希望的一代。”通过这次在基地锻炼,深感这不应是纸上的东西,它应成为我生命的宣言。
由于“基地”营造的是与都市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等多种生活情境完全不同的“田野”风格,学生在实践中亲历亲为,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情思,引发其生命的感悟,提升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种在“基地”孕育的生命性体验,即使通过千百节品德课堂教学都是难于获取的。学生在课堂上孕育的精神种子,可以借助在“基地”的实践锻炼,绽放出耀眼的花朵。
(三) 结合校本课程的开发加以实施
伴随着国家编制、审定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学校一般都编制、开发了德育学科校本课程。校本德育课程的内容大多以引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主。如配合《我的家乡》的教学,湖北宜都陆城一小开发了《家乡探宝》校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走进中国谜语第一村》、《到蜜桔之乡走走看看》、《参访守敬故居》 (杨守敬,湖北宜都陆城人,中国近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书法家、金石学家、古籍收藏家)、《遨游奇特的潘湾石林》等。这本校本教材,以家乡探宝为主线,以引领学生走出校园,直接到美丽的大自然和社会课堂中去亲历、亲为、亲验为特征。学生以品德学科校本课程为载体,到“故居”,与家乡名人“对话”;到桔乡,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富饶以及“金果果”给农民带来的“小康”家境和幸福;到民俗村,体验流传上千年的谜语、谜诗、谜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奇妙和精彩;到石林,品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家乡江山的壮美。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学生接触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走进了农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陶冶了情感,真可谓收获多多。总之,品德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无疑为实践活动扩宽了渠道,增添了新的魅力。
四、小学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 活动前要做好准备,包括分析学情,熟悉社会实践活动的环境,收集相关资料,联系调查访谈的单位(人),以及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等。
2. 制订好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方案。要针对社会实践活动场域的特点,并结合教材中相关主题教育的要求,制定好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目标、实践内容和活动步骤。
3. 教师要动态地把握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情况和变化,对活动随时进行指导。在社会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录音、摄像、照相等不同方式作好活动过程的记录。
4. 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师生应围绕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收获,进行总结、交流与分享。
五、小学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评价
篇5
国外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现状
国外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社会实践作为教育载体,贯穿于各种教育活动之中,利用学校自身、社会、政府等多方资源,设立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很多学校实行与企业联合的“双元式”社会实践模式[2],如哈佛商学院的学生利用假期打工或承担科研项目,直接去企业参与实际工作。法国高等商业学校则实行从二年级开始在企业里接受培训的“学徒培训”制度。泰国、日本等则十分重视劳动教育活动,泰国学校安排指导学生利用假期进行农村调查,或帮助农民建立学较,教当地少年儿童认字等劳动。而日本则结合学校特别活动进行清扫校舍、绿化校园、慰问和照顾老人及伤残人士、维护公共秩序、学习木工、电器、烹调等活动。墨西哥大学为学生设立了社会服务课,学生们走向工厂,走向农村,走向落后山区的印第安人聚居区,传播科学和文化。在实施学生军训的国家中,美、俄、共、印等国家的法制化和规范化程度是较高的,加强军事训练可以增强学生的纪律性及军事知识,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及爱国主义情感。
国内高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现状
随着高等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化、持久化,我国各高等院校普遍将基地建设提上重要日程,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中取得了稳步进展。目前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现状整理如下:形成了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化的共识[3]。经过多年的社会实践活动;各高校普遍认识到,要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必须具备社会实践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经常化、制度化、有效化的基本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正形成资源共同开发、共同分享、共同收益的局面。各高校之间的联合逐步形成,高校与社会,与政府部门,与企事业单位问的共建已形成良性循环。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形式不断创新,有主题式基地,如各类经济教育基地;也有目标任务式基地,如“三下乡”活动基地;有专业性强的基地,如教育实习见习基地;也有复合型的基地,如与政府、社区共建的基地;有创业、创新类基地,如博士团基地;也有服务奉献类基地,如社区服务基地等。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正取得一定成效,积累了一批成熟的经验。高校和社会各级组织十分重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测评,不断总结、积累、交流和推广成功的经验,使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工作逐步迈上理论台阶。
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设立基地、管理基地、协调关系上存在诸多问题。实践基地本身都肩负有生产、景点等单独职能,作为实践基地,却处于无人过问、名存实亡的地位,几乎看不到高校的宣传,也没有大学生的身影。许多高校在建设大学生实践基地时,缺乏深入调查、仔细研究,没有针对性地选择基地并设计实践活动内容,缺乏科学性与实用性。另外,尽管很多基地签订合作协议书,但是对双方的职责、义务规定不够明确,协议仅仅是面上的呼吁,这样的结果是基地建设失去了抓手。总之,基地建立不科学,考察不仔细,建立之后没有管理、管理不善、协调沟通不够,学校与基地的联系无法深入持久,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建完废、废完另建的尴尬局面。
(二)各类基地使用单一、划分单一。各类基地的侧重点不一样,育人的效能不一样,这是一个基本事实。但是,也不能过分割舍基地之间的关系,就业(创业)基地完全可以含有德育基地的功能,寒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也可以含有勤工助学基地的功能。同时,不同高校建立了不同的基地,很少有“共享”意识。很多高校对基地的“地盘"意识很强,一个大学建立了基地,其他大学往往不会在此建立基地。这样使用单一的基地、高校之间不能交叉使用的基地,效能是大打折扣的。
(三)各类基地建设缺少统筹规划。一个大学生实践基地的建立,进而发挥作用,不是一次挂牌、一次剪彩就能完成的。大学生实践基地的建设需要学校和基地之间长期合作,双方需要谋求双赢。然而,目前的好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能达到双赢的目的,究其原因是没有形成长效机制。以大学生实习基地为例,一个理想中的基地是: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优先考虑与基地的科研合作,与基地企业的联袂合作,形成高校和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有了这样的合作,基地就是一个稳固的基地,就是一个双方都受益的基地。
篇6
目前电子信息专业学生生产实习面临的问题主要为实习企业难寻。
生产实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直接参与到电子信息及其相关企业的生产环节中。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国营企业被兼并或调整,无暇接收学生的实习;而合资企业、独资企业由于害怕技术和管理方法泄漏以及实习会给企业带来不便,也不愿意接待学生实习;再者由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很难给企业直接创造利润,因此,企业不愿意也没有义务接收学生实习。而电子信息企业多属于民营、外资或者合资企业,愿意接受学生实习的就更少;其次,组织学生到专业对口的大型企事业单位进行参观是一般工科专业生产实习的传统模式。但是对于电子信息专业,简单的参观模式效果并不理想。以往跟班作业或代岗劳动是生产实习的主要内容,但是对于电子信息专业,跟班作业或代岗劳动几乎不可能。一是一般电子信息企业规模不大,即使能安排跟班作业,人数也十分有限;二是电子信息企业属智力劳动密集型企业,跟班作业必须有指导教师,这些指导工作校内老师不能胜任,而企业为其自利益所虑,一般不会指派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三是软件开发是一个特殊产业,按照软件工程原理,研发小组中途增加新的成员不仅不能提高生产效率,可能还会增加软件开发的复杂性,更何况是增加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随着高校扩招,高校实习学生人数急剧增长,加之目前企业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实习收费标准,使得实习所需的费用上涨,而学校对实习经费的投入远远滞后于企业收费增长的速度。实习经费不足严重影响了实习单位接纳学生生产实习的积极性;另外高校连年扩招,导致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要安排如此多的学生实习,在组织上和管理上都是十分困难的。
2校企联合生产实习新模式探索
目前有些企业成立了专业化的实训基地,其按照生产实习的本质要求,严格从看、学、做三个环节组织教学,为高校解决生产实习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这些实习基地依托大企业,面向高等院校,既有浓厚的现代企业氛围,又具有一定的教育培训经验,是连接企业和学校的纽带。
这类实习基地依托大企业,能很好解决学生到生产一线参观学习的问题;实习基地有专门的培训老师,他们来自企业研发和生产的第一线,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他们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与高等院校有很大的区别,比如有的专业化实训基地采用1:3:6的教学模式,即10%的时间针对实训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答疑式的理论培训;30%的时间对实训基地所依托的企业曾经开发的实际项目进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0%的时间组织学生参观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流程,并进行项目开发实践或代岗劳动;这些的实习基地通过自建研发实验室或模拟生产线对企业已完成的项目进行再现开发训练,保证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项目开发,体验项目开发和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到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可以促进学生择业、就业观念的转变,促进学生从专业知识向专业技能的转化,从学生身份向员工身份的转化,最终实现大学生就业“零适应期”的培养目标。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将逐步树立企业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资源意识、效率和效益意识、竞争意识;同时老师会注重学生职业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以及实际动手能力、岗位适应能力、资源运用能力、协同工作能力的培养;实习基地还会帮助学生了解两个产业背景,即:电子信息产业的背景,以及电子信息行业服务对象的行业背景。
基于这种优势和现状,我们提出了校企合作共同建设实训基地的设想,基地的硬件建设由企业投资,实训内容由学校与企业根据理论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共同制定,实训指导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共同承担,保证了学校到企业、学习到工作的平滑过渡,学校的学生实习时支付一定的费用。这种校企合作的方式可以依据学校的要求,量身订做实习方案,针对性强。
3校企联合生产实习新模式实践
近五年来我们一直与成都某实训基地合作,经过多年的合作与探讨,学校与企业共同摸索出了一个适合电子信息专业学生生产实习的实习模式。通过几届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实习效果。
其实习流程如下:(1)报到;(2)统一领取工作牌、实习指南、实训资料、办公设备等;(3)参观熟悉工作环境;(4)集中实习;(5)分组实践;(6)总结。
项目开发主要流程有(根据不同项目裁减,SQA贯穿始终):(1)立项:明确项目目标、范围及内容;项目质量要求;项目备案及启动。(2)计划:划分里程碑并确定里程碑目标;明确项目跟踪与监控机制;明确项目的资源配置;确定角色、参与人员并分配职责;划分及分解工作任务;确定项目进度。(3)需求:确定项目的目标和范围;明确项目的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明确项目的其他要求。(4)分析设计:对需求进行理解、转化,并抽象出系统中各个对象的属性及行为;对抽象出的系统对象进行设计,形成设计方案。(5)实施:使用工程化的方法,采用适当的开发工具生成满足需求、符合设计方案的目标系统。(6)系统测试(验收测试):检验开发的系统是否符合需求。(7)质量保证:向实训中心提供项目验收报告;(8)结项:完善各类文档;提交结项报告。
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推荐一名项目经理,然后项目经理按照软件项目的开发流程合理地安排小组中的各成员的任务,项目成员通力合作完成整个项目的开发任务。这种小型项目的开发完全是按照软件公司的软件开发模式来进行的,并得到企业软件工程师的现场指导。
4结束语
校企结合的电子信息专业生产实习的教学改革已经进行了五年,初步解决了以往生产实习中的问题和矛盾,该模式能让学生将所学理论更好地与电子信息工程实践结合起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感性认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依托专业化实训基地的校企业联合的电子信息专业生产实习模式,能够满足本科电子信息专业生产实习教学要求,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改革的永恒主题。我们将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建立和完善生产实习模式,保证生产实习教学质量。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 实习基地 建设
高职院校需要培养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必须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顶岗实习就是实践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们在毕业之前必须要经历的一次职前准备。学生们可以通过跟岗实训,不但能够让他们更清楚的认识了自己,而且还能够增长社会经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提高了其就业竞争力,同时还加强了他们同实习单位之间的关联,使得就业的机会增大。所以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非常重要。
一、实习基地建设的理论基础
1.的实践观是实践教学和实习基地建设的哲学基础
的基本观点就是实践观。实践是人类最本质的特点和存在方式,同时实践是主观事物在客观方面的活动表现,实践是培养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实践教学通过突显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在实践环节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尝试解决问题,通过实习、实训、实验、课题项目设计等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形式,不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的培养目标。因此实践教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1]
2.我国高职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决定了实习基地的重要地位
我国高职教育的产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为我国的各行各业提供了各种高级技术性的人才,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同时也决定了实训基地在高职院校的办学中的重要的教育地位。我国高职院校肩负着向祖国培养各种生产、建设、服务以及管理方面的一线高级人才的责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强调的是理论知识够用、适度,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实习基地建设是高职办学的重要方面。[2]
二、实习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
1.层次上的典范原则
学院的实训基地所依托的企业必须要是该行业内的领军企业或者是具有典范性的企业。比如,笔者所在的二级学院汽车自动化与服务学院与宝马公司、长安福特公司有着多年的校企深度融合事项,长安福特华中培训中心落在我校是校企深度融合的最好见证,“长安福特订单班”是我校与长安福特汽车公司校企合作的项目之一,从签署合作协议,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师资队伍选定和培训、学生从选拔到福特公司向学校捐赠最新型教学用车和总成设备,学生学习资料和统一服装等,长安福特都作了周密的安排及无偿的服务,并全程配合教学和实施过程。这些校内外基地的建成对于学校、公司、学生、老师都是受益的,老师和学生都可以接受到最优秀的企业管理文化,最前沿的汽车技术、最优质的技术培训,最新的操作设备。正因为信托该行业内的领军企业而建立的这样的典范性校外实训基地,我们的汽车学院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令同类高职示范和骨干院校另眼相看。
2.时间上的长效原则
教育是一个漫长而系统的工程,为了能够更好地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而建立的实习培训基地是专业学习的一个扩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具有严肃性和稳定性,这是决定了实习基地依托的企业要有稳定的实习场所、配套设施和指导教员,能满足学生食宿、学习、劳动保护和卫生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为确保实习基地的长效性,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投资职业教育,建设实习基地,保持与学校长期合作的积极性。我校与合作得紧密和深入的知名企业所签订的都是长达三年以上的战略合作协议。有的企业已经过续签协议,因按我校校企合作管理办法最长期限只能签订五年,若双方合作深入再续签订。
三、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学生们在外实习的过程中也遇到一定的困难,使得企业需要和学生能力之间产生了一个差距,这导致企业和学校方面的合作质量明显下降, 这已成为目前制约教育质量提高的一个关键环节。
1.实习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企业用人标准有较大差距
很多企业都不愿意招收在校实习生,因为在校实习生在实际操作水平上同企业的需求标准之间还存在一段距离,在很短的时间内学生们很难达到这个要求,如果大量的使用实习生会对企业的正常运营造成一定的影响。最终导致实习基地难寻、实习时间难保、实习效果难体现。
2.学院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对学生的考勤以及消极的对待实习训练没有一个很好的约束制度,学院同实习基地之间没有达成一个共识,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对实习基地没有提出有利于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可行的配合管理方案。
四、高职院校实习基地的建设对策
1.对校外实习基地进行考察
二级学院为了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而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应由二级学院实训科专人具体负责其建设和日常的运营管理工作。实训科需要实地去考察实训基地能否满足学生实习的基本要求。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来看,校外实训基地需要满足如下几个方面的条件:(1)在生产和管理模式上,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流程,能够让学生有实地工作的感觉,能够满足学生的实习要求。( 2) 具备学生实习所需的基本生活、学习条件, 具有劳动保护、卫生安全保障, 满足学生基本生活需要。( 3) 具有对学生实习进行必要的组织、指导和管理的能力。根据实习教学需要, 各专业可聘请基地所在单位相关人员作为校外指导教师, 共同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校外指导教师须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和较强的指导能力, 原则上须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
2.明确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及有关系部门的职责
学院对相关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条例要明确。一套科学的规章管理制度是保证教学目的顺利达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保障。为了能够保证实训基地持续稳定地发展,订立有针对校内、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制度或条例,对实习基地的管理条例,基本上都包括了实习基地建立的原则、条件、要求,以及管理方案、经费投入、协议签订等内容。教学目标要明确。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以市场为导向,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各行各业的具备基本技能的劳动者。因此,高职院校实习基地的建设也要以此目标为出发点,设计出能够满足教学需要、培养高层次、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实习基地。
3.建立稳定、高质量的校外实习基地程序要求
各方面必须要遵守相关的程序进行。(1)二级学院实习实训科申请。实习实训科根据相关的程序进行实际的考察,同委托单位达成一个共同的认识,然后将这种共识与考察的结果通过书面的形式报告给院方,提出建设申通。(2)学院考察。学院方面可以委派教务处或校个合作办的相关领导到实地进行考察认证,然后提出审批的意见。(3)签订协议。通过学院的批准以后, 委托相关实习实训科人员与依托单位就双方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具体事宜进一步协商, 并签署共建协议书, 明确双方责任、权利及义务。实习基地协议合作年限根据双方需要协商确定, 一般为3 ~ 5年。协议期满, 根据双方合作成效及意向续签协议。[3]
4.开展产学研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和互惠共赢
对专题研究和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经济利益,这是企业和学校都在追求的一个共同的利益。高职院校的老师们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都有着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而实际操作能力较弱。基地企业的管理骨干、技术能手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一般缺乏理论支撑。二者开展产学研究相互合作,对项目进行共同的研究,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共同利益。学校与企业还可以相互合作创建一个建设委员会,对发展规划和教学计划,以及教科书的编辑与选用、行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制定等等进行共同研究。
五、总结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的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问题却依然还是存在的,这就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转变思想和观念,要不断的突破旧的逻辑思维,为教学的改革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立志.高职院校实习基地问题探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10):103.
篇8
中等职业学校肩负着培养为生产一线服务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任,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实践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对提高中职生的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5年,上海市教委印发的《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明确将“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纳入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范围,将学生的社会实践表现情况作为衡量中职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维度之一。这对中等职业学校的社会实践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学校系统谋划实践方案,完善制度,丰窜学生实践活动的内容,提髙实践育人的成效。社会实践活动是中职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在中国制造业面临着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中职生要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广博的人文知识之外,更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髙的职业素养。许多业内人士认为,适应性差及能力不足是困扰中职生毕业以后就业的主要因素。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它对提髙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创业与创新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它对于促进学生了解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等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方面的指导,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引导学生摆脱对教师的过分依赖而主动投入到实践当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化被动为主动,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真正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为今后成为有用的技术型人才奠基。因此,为了使学生的实践活动持续不断地发挥作用,学校需要建立相应的长效机制。
二、形成中职学生社会实践的框架体系
近年来,上海商业会计学校重点研究财经商贸类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基本素养和专业素养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为起点,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素养为主线,以开展实践活动为载体,尝试加强组织建设,不断完善制度、创新举措。学校在“清荷”文化引领下,以培养学生的财经品质(诚信的特质、规范的作风、专注的精神、创新的思维)为目标,不断寻找实践育人的有力抓手,逐渐形成了“三种形式、三个阶段、三类实践活动”的“三三三”实践育人模式,构建社会实践课程,以信息化手段完善评价方式,将社会实践表现纳入学分系统,整体推进学校社会实践工作的开展,达到了“时间覆盖全年,人员覆盖全校”的目标。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构建与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核心和实质是创新实践育人模式,其基础条件是进行资源拓展与整合,其导向和动力在于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各要素之间相互协作、相互制约、协调发展,共同促进社会实践活动的健康有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为了整体架构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并形成相应的框架体系,学校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开展工作:一方面是落实责任,建立统筹协调的组织领导机制。社会实践是系统化的课程,学校需要不断地寻找学生的内在需求与实践内容、实践形式的最佳契合点,需要与学科专业教学、德育工作、生涯规划等有机结合,形成实践育人的最大合力,提升育人成效。在推进学生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学校积极加强组织建设。一是成立“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校党委书记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德育工作的校领导担任,其成员由学生处、团委、各教学部主任等组成,各条线部门统筹规划,统一协调,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二是建立和完善指挥有力、分工明确、措施得力的组织体系。三是着力加强学生社会实践的对内组织和对外联络。另一方面是建章立制,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管理的有效性。为此,学校建立了科学的管理制度,制定了《上海商业会计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清荷文化”育人体系的总体规划中,并扎实有效地落实,保证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实施推进、监督考核等过程有据可依、有序进行。
三、实施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具体举措
(一)拓展常态化的实践育人基地
积极拓展常态化的实践育人基地,是构建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基础条件。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稳定的实践基地能够促使社会实践活动更加规范化和持续化,有利于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和积累,更有利于实践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因此,在保留原有社会实践基地的基础上,学校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共享共建多种类型的社会实践基地,并注重发挥典型基地的模范作用,以点带面,逐步建立起多层次的基地网络。目前,学校已与上海市民政博物馆、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黄浦区半淞园街道等20多个'单位签订实践育人协议,建立常态化的社会实践基地。此外,学校基于长远规划,印制了《学生假期主题自由行活动菜单》,为学生在假期进行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提供相关信息。
(二)构建“三三三模式”
构建“三三三模式”,丰富和完善社会实践内容和形式是构建长效机制的核心和实质。为了达到“时间覆盖全年,人员覆盖全校”的目标,学校系统化设计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了实践胄人的“三三三模式”,即三种形式、三个阶段、三类实践。1?三种实践形式,扩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覆盖面通过调研,我们发现62%的中职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时间集中在寒暑假,内容是参与社区服务,多呈现出自发的无组织状态。针对这一现状,学校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分类,按照“一周集中性实践”、“课余经常性实践”和“假期主题性实践”为基本形式,进行社会实践的长期化和规范化建设。其中,“一周集中性实践”是以校内实践岗位、校外实践活动基地为主要场所,在学生处、教学部统一调配和指导下,以班级为单位安排岗位,如礼仪示范、校园环境保洁、啄木鸟行动、图书资料整理等。“课余经常性实践”以上海市的社会实践基地为场所,以主题志愿者团队为单位统一组织活动。如,双语志愿者团队、“美丽心灵”志愿者团队开展辅读学校“爱心献社会”活动、交通执勤实践等。“假期主题性实践”是以全国各地的社会实践基地为场所,由学校统一组织活动,如井冈山红色社会实践、贵州黎平公益行等。其中,部分“课余经常性实践”和“假期主题性实践”是以团队为主体,打造实践精品团队。同时,学校还将个人自主实践作为一项有益补充,实现社会实践的个性化发展。2.三个实践阶段,确保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性在活动准备阶段,学校统一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时间等方面进行充分、细致的规划和#筹安排,包括组建队伍(或分组)、培训动员、准备安全预案和必要的资料与设施等。在活动实施阶段,学校按照活动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鼓励各队学生创造性完成活动计划,建立活动信息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掌握社会实践活动的进程和各项具体活动的开展情况,并作出相应的安排和部署。在总结交流阶段,社会实践结束后,学校全面组织开展服务时间计算、成绩评定、汇报演讲、宣传报道、总结表彰、成果展览等活动,通过这些环节,进一步巩固活动成果,发挥活动的示范和辐射作用。3.三种实践类型,完善学生社会实践的层次性学校根据内容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分为“红色实践”、“绿色实践”和“蓝色实践”三类。“红色实践”是指组织学生进行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如井冈山社会实践活动、“带着团旗看上海”实践活动等。这些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弘扬励志向上的正能量,激励中职生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绿色实践”是指组织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和环保活动,旨在培育学生的劳动意识、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如“爱飞翔——公益社会实践活动”就是用全新的方式和实际行动来呼吁全社会关注乡村教育、乡村孩子和乡村教师。“蓝色实践”是指组织开展以专业技能为基础的社会服务,如金融知识进社区、互联网知识大普及等活动。金融专业的学生通常是以班级为单位,定期进入学校附近的社区进行普及金融常识和假币识别技巧等公益性实践活动,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作用,又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了沟通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时又向居民普及了金融常识,服务社区,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三)建立健全实践育人的考核机制
篇9
一、明确教师职责,发挥身教重于言教的作用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启蒙教师的言行会影响学生的终生。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讲究以身作则,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实践证明,以身作则是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的一条规律。教师能做到这一点,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为低年级学生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
(1)教育学生必须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要有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采用识字教学和常规教学使学生认识国旗、国徽、版图、会唱国歌等,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2)教育学生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和日常行为规范,使他们的一言一行符合文明国度的要求。通过班会、队会、大型集会以及故事会等形式教育学生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做懂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3)教育学生必须努力学习,热爱科学,使自己成为一名有文化知识的人。从教育他们上课专心听讲,动脑思考,独立认真完成作业入手,扩展到教育他们要学科学、爱科学、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4)教育学生必须注意勤俭节约,热爱劳动。从教育他们知道衣食住行来之不易,必须十分珍惜入手,扩展到教育和鼓励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各种形式的劳动,进而使他们知道爱惜粮食和各种设备及公物,知道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三、坚持正面教育、启发诱导
坚持正面教育,从内容上讲就是以美好的、进步的人和事为主要教育内容,从正面讲清道理,坚持以表扬为主,说服教育。要从关心和爱护出发,抚慰他们稚嫩的心灵,不给他们增添痛苦,不去触动他们心灵的创伤。
四、全方位编织教育网络,提高德育整体效应
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进行的,学校、家庭、社会之间信息交流是经常的,并相互产生影响。
在校内,应该建立以“德育活动室”为主体的固定德育基地,以照片、图表、绘画、录像、录音、讲解等形式,形象地进行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五爱”为基本内容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教育内容要有系统性、连贯性,也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力求把抽象的教育内容,变成具体鲜明的材料。另外,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不能固定模式,一成不变,既可以根据对学生进行的重点教育选择内容,也可以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改换内容。
在校外,应该建立固定的活动基地。要和附近的机关、院校、厂矿企业事业单位、驻军部队、文明街区等先进单位挂钩,利用有历史意义、纪念意义、教育意义的博物馆、烈士陵园、伟人旧居、各种遗址,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校园文化基地,国情、市情、乡情教育基地等校外德育活动基地。
五、美化、绿化、净化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小事不能小看
篇10
关键词:虾蟹育苗 实习质量与效果 基地建设 管理制度
虾蟹育苗生产实习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一项重要实习内容,要求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直接参与育苗过程,参加生产劳动。目前学生都是80年代以后出生,几乎未参加过生产劳动,怕脏怕苦;还有的学生轻实践、重理论,懒动手,在实习中表现为眼高手低。另外,目前育苗生产单位几乎都以承包形式经营,强调经济效益,在联系实习单位时,生产单位首先考虑的是在不增加较多麻烦前提下能为他们创造效益,同时对实习时间的和实习人数要求较为苛刻。这些单位交通不便、生活条件差,且育苗生产过程又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连续性,学生的生产实习时间必须与实习单位的实际生产过程相吻合。这些都影响了虾蟹育苗实习的质量与效果。
如何保证和稳定生产实习的教学质量,提高实习效果,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改革与管理措施,经过几年的具体实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加强实习基地与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作为生产实习基地,必须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且育苗品种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具有较强的科研水平。我们选择评价实习场所的基本条件包括:接受实习单位的领导与技术人员对实习工作的重视程度,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生产设施、设备的先进程度与单位威望信誉,学生食宿和实验教学的基本条件。选定的实习基地予以挂牌并签订协议,长期使用。院校与基地之间进一步在生产、教学、科研等方面建立长期稳定的良好协作关系,基地为院校提供示范和实习场所,院校为基地提供人员和技术等。双方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双赢的局面,使生产实习走上良性循环。目前连云港九州育苗场、东顺育苗场、江苏省榆城集团等十余家企业已经成为我们实践教学的重要窗口。
在指导教师的选择上,首先选派理论教学、科研能力和实践经验强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他们既能圆满地完成实习指导工作,又能帮助实习单位解决实际生产和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对于年轻教师,在其具备生产实践和一定的业务能力后,方能担任实习指导工作;另外,经适当的培养和考察后,还聘用实习单位中具有指导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校外实习指导教师。
二、规范教学文件,健全管理制度
建立一套规范完整的实习文件,包括实习计划、教学大纲、实习任务书、实习指导书、小组实习情况汇总表、聘用校外实习基地指导教师一览表、实习情况意见反馈表、实习动员会议记录等,要求内容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例如教学大纲与实习指导书对生产实习的内容、目的、任务、要求、地点、时间及实习生产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做出明确的说明。管理制度包括现场工作制度、作息制度、研讨会制度、请假与行为规范制度等,要求健全、内容明确合理,突出教师的监督、引导作用。
三、注重实习前准备
生产实习时间安排为八周,实习准备是否充分,对于实习质量有着重要的关系。首先,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场合,采用不同的方式,有内容、有实质地而非空洞说教般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投身生产实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其次,召开实习前动员大会,宣传动员与鼓动,使学生搞清实习基地情况、组织纪律要求及人身安全注意事项,明确实习目的意义、实纲、实习内容、教学目标、管理制度、考核内容和方式等,使学生真正把实习当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课堂。最后,物质准备包括实习用的仪器与器皿、各种药品与配制等,要求物品齐全,能满足实习所需,并要求实习过程中记录运用效果与破损情况。
四、实习的实施
1.完善实习形式
采用代职顶岗、承担工作实职的实习方式,使学生在实习结束时能够熟练掌握育苗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和技术要领,并能结合实际问题完成实习报告。另外,通过现场讲授、开展科学小试验、召开阶段总结会与研讨会等途径,使学生掌握主要生产环节的关键技术和系统观测与收集数据的方法,学习开展科学试验的思路与方法,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培养劳动观点、群众观点、集体主义观点、事业心、责任感和克服困难等综合素质。
2.加强思想政治和安全教育与作风培养
首先,带队教师要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除了与实习单位相互协作、积极协调之外,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关心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与学生住同样的房间,分散到各组学生中与学生同桌用餐;在生产车间,悉心指导,为学生解决各种难题,保证学生能掌握各个主要生产环节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技能。其次,磨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作风,在缺乏娱乐设施并且值夜班的情况下,教师一方面告诉他们如何休息以及恢复体力的方法,一方面鼓励学生闯过难关。另外,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教师反复强调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激励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逐渐形成男生帮女生,体力好者帮体力弱者的风气。最后,注意安全隐患,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虾蟹育苗实习单位地处荒僻的海边,水源多,容易溺水;育苗车间空气湿度大、噪音强、用电多,容易触电;育苗车间构造复杂,学生熬夜疲劳容易碰撞以及掉入池子或下水道;另外育苗场周围治安情况通常比较差。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对于安全教育常抓不懈,从平时在校、实习动员到往返旅途、实习期间狠抓安全教育,始终向学生灌输安全意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强化组织管理
实行学生、教师自我评价、专家评价与实习单位评价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实习领导小组负责制订计划、组织协调、督促检查,主管领导定期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实习单位领导亲自过问,密切配合,选派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学生实习指导,他们言传身教,保证了实习的顺利进行。
五、综合评定成绩与总结
综合评价实习效果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对主要生产环节关键技术掌握的程度、科学试验技能的培养与水平、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事业心和创业魄力等综合素质、实习报告水平等5个方面。指导教师应在实习结束后根据学生的表现、厂方的评价和实习报告的质量等,客观公正地给出实习成绩,并写出书面总结报告。
我们要求学生必须按时做好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严格遵守实习时的考勤与考核制度;教师要严格执行实习成绩的评分标准,尤其要注重反映学生动手能力和技能掌握程度。
实习结束后,为了做好实结工作,教师要根据实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实习效果、教师的指导方法、学生的表现、实习情况意见反馈表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经教研室会议通过后,报系和教务处。
六、体会
1.培养计划的制定要与实际生产需求相吻合
培养计划中实习环节的制定,在不影响整个教学进程和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应考虑生产单位的实际需要,必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一定的灵活性。育苗生产季节性较强,实习的时间与长短安排一定要与育苗生产的主要生产环节相一致,这样才能既完成实习任务,达到实习效果,又能为实习单位解决生产困难和创造经济效益。这样的协作关系才能稳固长久,使生产实习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2.实习效果
学农不爱农的思想在农业院校长期存在,但是通过生产实习,加深了学生们对专业的感情,看到了学农的前景。通过实习,培养了能力,增长了才干,促进了知识结构的完善。
3.实习指导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是保证和提高生产实习质量的关键
要抓好实习,管好学生,关键在教师。教师松一尺,学生松一丈;教师不管,学生放羊。带队教师不仅应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丰富的生产经验,而且应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其中包括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吃苦耐劳与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校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师在生产实习的教学中敢挑重担,不论实习单位的条件有多艰苦,都与学生们同吃、同住,认真负责、精心指导,全面负责几十名学生的组织领导、业务教学和思想道德的培养,以及与实习单位的协调和周边社会环境关系的处理等多项工作。
4.全面考核、综合评定
如何客观、全面、公正地衡量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成绩,我们认为主要应该考核学习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着重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焕亮,王吉桥,赵文兴等.水产养殖学专业生产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4,(6):69-71.
[2]丁爱政.培养大学生野外实习安全自律和自护意识[J].地质勘探安全,1997,(2):42-46.
[3]陈济京,王汉忠,刘立权等.我校学生生产实习方式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1997,74(2):77-78.
[4]朱海君.努力提高高校学生生产实习的效果[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8(2):62-64.
- 上一篇:家庭经济纠纷如何解决
- 下一篇:单项工程估算指标表现形式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劳动实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