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范文

时间:2023-03-19 16:11: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篇1

宋,范仲淹,少与友人在长白山僧舍修学,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盛之,经宿①遂凝,刀割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荠菜②十数茎于盂③,暖而啖④之。如此者三年,后登进士,为兵部尚书,谥文正公。

[注:①宿:xiǔ,宵,夜。②荠(jì)菜,一种野菜。③盂,yú,一种圆口器皿。④啖,dàn,吃,]

1.加黑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惟煮粟米二升惟:只。

B.经宿遂凝 遂:就。

C.暖而啖之 暖:暖和。

D.谥文正公 谥:shì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被加的有褒贬意义的称号。这里用作动词。

2.这段文字表达的主旨是:

篇2

近几年的中考文言文题型主要有:文学常识填空、词语解释、句子翻译、文意理解、写法和思想内容理解等。从题型上看,主要考查理解和积累,对于感悟和运用考查较少。这样的考题难度不大,是课改后学生最不易丢分的一道大题,它和古诗词同为师生语文中考复习时的重中之重。可是受重视的同时,也造成了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好成绩的背后,丢失的是思考与运用。表面上古文化不绝于口,实际上却并未真正融于思想之中。究其深层原因,无外乎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但仍有令人惊喜的变化,笔者阅读了2011、2012两年部分省市的中考语文试题,比较中发现,中考文言文试题在稳中求变,在坚守文本的同时,有个别题型兼顾到文言文的现实意义。这类题型是文言文阅读题的突破,拉近了文言与现实的距离,而且题型灵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实践运用,促进了三维目标的达成。笔者把此类题型概括为“古为今用”题型,并根据其特点归纳整理为以下几类。

一、 明辨是非类

【考题再现】

(2012年福建省福州市,《曹刿论战》阅读题)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出一处做简要分析。

【题型解析】

一般学习文言文时,教师都引导学生关注文中主要人物身上的主要特点。像《曹刿论战》这课,关注更多的是曹刿,然后才是鲁庄公。待提及到鲁庄公时,更多想到的是他浅薄的一面。这道题是让学生谈及鲁庄公值得肯定的地方,可谓背其道而行之。细分析又在情理之中,世间万物都要一分为二去看待,鲁庄公虽愚,却善于纳言,有其虚心的一面。这样的问题虽教师课堂不曾问及,可学生用新时代的眼光去审视鲁庄公,完全可以作答。考题留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有利于学生辩证思维的发展,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复习推举】(2012年湖北省随州市,《孟子·鱼我所欲也》与《墨子·贵义》对比阅读)甲文用“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阐述了对“义”的认识,这与乙文中表达的观点是相同的。请你指出甲乙两文中“义”的内涵,并简述今天我们是否还有坚持这种“义”的必要。

答题指导:1.准确的理解原文。一、二问作答要在原文中找答案,考查对原文的理解能力。2.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后一问,要带着对原文的理解,回到现实,把这种理解放到现实的社会中去衡量是非。看学生是非价值观,引导学生有正义感、责任感、使命感等。

参考答案:正义(或是有利于人民或国家的大义);有必要;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持人民和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

二、 举例概括类

【考题再现】(2012年甘肃省兰州市,《唐雎不辱使命》阅读)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题型分析】这道题把唐雎带出文本,并置于一个“古为今用”的情境中。这样的设置让学生重新认识了唐雎,唐雎不只是一个战胜秦王不辱使命的名士,还是“外交人才”的代表,像这样的人很多,古代的晏子、现代的。瞬间学生会把头脑中曾经零乱的外交人才与唐雎一起整理归类,对以后的学习、生活都会有所帮助。学生的学习是积累、理解、运用的过程。只有把积累的知识,定期理解分类,才会条理清晰、触类旁通,有利于输出运用。而此类试题恰恰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打破古今界限,以一点为介,对所学相关知识进行梳理、概括。

【复习推举】(2011年湖北省荆州市题,《行路难》与《出师表》对比阅读)请你用成语或俗语写出《行路难》和《出师表》中隐含的典故。(各写一个即可。)

答题指导:1.找出原文中的典故,理解、概括主要内容。2.搜索头脑中积累的与所概括内容相关的成语和俗语。3.与原文比对,排查出最准确的一个。

答案示例: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三顾茅庐等。

三、 感悟精神类

【考题再现】(2012年广西桂林市题,《出师表》阅读)读了此文,你认为诸葛亮最可贵的精神是什么?请联系实际,谈谈这种精神对你的启示。

【题型分析】该题型是理解人物精神题型的升华版。对于第一问就课内文章来谈,学生在课堂上已知晓;若是课外篇目,稍难些,学生需先准确翻译课文,深入理解后,才可找到答案。第二问是对第一问的变形,要围绕第一问的答案来展开思考。这种题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我提高的机会,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走出文本,由古人及己,让学生虚心学习前人的伟大精神,进而提高道德修养,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真正统一。

【复习推举】(2012年湖北省襄阳市题,《孙权劝学》与《送东阳马升序》对比阅读)说说你从吕蒙和宋濂的学习中悟出的道理。

答题指导:1. 细读文本,找出原文中人物学习方面的优点。如宋濂求学的刻苦,读书的艰难,求师的虔诚,吕蒙读书的广博等。 2. 围绕找到的优点,结合实际组织语言。3. 进入角色。答案是“我”“我们”怎样,而不是吕蒙和宋濂怎样。

答案示例:我们求学过程中必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终将获得成功。

四、 综合实践类

【考题再现】(2011年四川省达州市,《邹忌讽齐王纳谏》与《出师表》对比阅读)劝谏是一门艺术,魏徵以“载舟覆舟”劝谏唐太宗,实现了“贞观之治”;曹刿用“取信于民”劝谏鲁庄公,打赢了“长勺之战”。因为要迎接中考班主任取消了本班的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为了让班主任恢复你们的这些课程,你准备和他(她)这样说: 。

【题型分析】此类试题融文言文阅读与综合性学习为一体,是中考文言文试题的一大亮点。它最大地发挥了文言文的实用性,由前几种的概括、思考、感悟层面,飞跃到了实践层面,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学会做人、做事,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作答此类试题需找准关键词,其是连接文本与现实的点,本题的关键词就是“劝谏艺术”。学生要从原文中体会劝谏艺术,然后用以回答实践的综合题目。最后要注意综合实践题本身的答题要求,如本题属于口语交际题型,作答时要注意称谓、语气、情景等。

【复习推举】(2012年贵州省六盘水市题,《岳阳楼记》阅读)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一段介绍性的文字,使游客对岳阳楼有大体的了解。

篇3

关键词: 高职类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高职类高考语文科目共150分,除了作文70分以外,整个试卷中分值最高的是文言文阅读题,共28分,占总分的19%。抓好文言文阅读题的教学,让学生能拿到文言文阅读题的大部分分数,是拉开高职类高考语文成绩的关键。但是职业高中学生的文言文基础比较差,他们普遍对文言文阅读学习不感兴趣,加上大部分职业高中只在第三学年甚至第三学年的下半期才开始进行高职类高考教学,因此,采用一些适合短期教学又能收到较好效果的方法,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跨过掌握文言文阅读的难关是非常必要的。

众所周知,要具备良好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必须通过文言文知识的长期积累和文言文阅读语感的长期培养来实现,即使是在如上所述的高职类学生文言文基础知识较差和复习时间较短的情况下,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仍然是做好文言文阅读题目的大前提。不同的是,正常的教学中我们常常通过四到五年的文言文教学来帮助学生积累文言文知识和培养语感,而高职类高考的文言文教学是一边做题一边积累文言文知识和培养语感,并且教学内容以文言人物传记为主。

在高职类高考的文言文教学中,做到以下几个方面,能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较有效地积累文言文知识和培养语感,并拿到文言文阅读题的分数。

一、阅读前准备

1.一本《古代汉语词典》。方便查询古代汉语实词。

2.古代文化常识检索。方便查询古代地名、官名、天气名称等。

3.古代官职变迁常用词表。

4.古代人称代词表。

4.高职类语文高考必须掌握的15个虚词表。

5.在笔记本上摘抄掌握得不够好的实词和典型文言句式。

二、培养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意识阶段

以《萧何月下追韩信》第一自然段为例进行讲解。

1.指导学生初步阅读《萧何月下追韩信》第一自然段,用小横线划出里面不需要翻译的固定名词(人名、地名、官名等)。

2.再次阅读《萧何月下追韩信》第一自然段,用小双线划出里面的虚词。

3.第三次阅读《萧何月下追韩信》第一自然段,用小斜线划出单音节词。

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4.小结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题的文段一般都能按照以上三个顺序进行解读,划小横线的固定名词和划小双线的虚词在阅读的时候可以不译。我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除固定名词和虚词以外的实词上,尤其要注意古代汉语中实词多是以单音节的形式出现。这一阶段可以按照上述方法多划几个文段,不必翻译。方法熟悉了以后,不必严格按照初步阅读、再次阅读和第三次阅读的顺序训练,学生可以通过一次阅读同时完成三次阅读的内容。

三、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知识积累阶段

1.按照上面的三个步骤指导学生阅读其它文言文人物传记8到10篇,用笔记本摘录经常出现的虚词、固定词组并查字典解释其意义。

2.完成以上阅读训练之后,可以开始对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训练。强调尽量把单音节实词翻译成两个字的现代汉语词语。每个句子翻译完词语以后再进行词语组合,调整语序,添加连词,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在翻译训练中,必须让学生达成共识,即不必过于追求每个词语的准确性,而应当建立整体观,大致了解文段意思即可。用笔记本摘录文段中经常出现的实词并查字典解释其意义,摘录经常出现的文言句式归类并进行总结。

四、文言文阅读解题实战

在完成了以上准备之后,学生可以开始做文言文阅读题进行实战训练。

高职类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一般设四个客观题和一个文言文翻译题,其中客观题的第一个小题一般考查文言文实词,第二个小题一般考查文言文虚词,第三个小题一般考查文言句式或对文段内容的理解,第四个小题考查理解和把握文段的中心思想。

在这个阶段的实战训练中,要求学生在阅读文段之前首先阅读该题目的第四个小题。如果第三个小题是理解文段内容,学生还必须在阅读完第三个小题的选项之后才开始阅读文段。文段阅读完成以后再次阅读第四个小题并完成它。第四个小题的选项通常是对全文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的概括,对学生掌握文段意思有很大的帮助。接下来可以完成其它三个小题,尽量在文段里找出选项的出处,联系前后文寻找答案。做好四个选择题,翻译文段也就水到渠成了。

篇4

针对文言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如下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近年来中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方式主要有: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比较阅读,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题型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断句题、文言文译题、理解运用题。考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顺畅朗读,掌握文言的句读;理解常用的实词和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和翻译句子;理解作品所蕴涵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了解作品的主要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能结合作品内容进行评价,谈出感受;借助注释阅读理解浅易课外文言文。

《语文课程标准》在继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增加了探究性学习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这一理念反映在考试评价方式上,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封闭题”,增加“开放性探究题”。也许正是因为如此,近年来文言文阅读的命题形式有所改变,出现了文言文比较阅读题,并渐成时尚。其命题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文本材料的选择上,由单一文言篇段变为两个有所关联或类似题材的文言篇段;二是由于文本材料的变化,考查内容也有所变化,出现了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比较分析试题;三是打破了以往文言阅读试题为封闭性、客观性试题的常规,出现了不少能激发学生思维的主观性的开放性探究题。开放性探究试题立意新颖,内容丰富,答案多元,解法富有创意,给中考文言文试题带来了勃勃生机。

【考点解析】

一、文言实词。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各地考试大纲及对近年来各地中考试卷的分析,今年及今后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将呈这样几个不变的趋势:一是对文言实词的考查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的趋势不变;二是考查对象为常见的实词的趋势不变;三是题型重具体释义(含句子翻译),轻选择、判断的趋势不变;四是命题的文本材料由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趋势不变(但考查的知识点仍是课内文本材料中的知识点)。对文言实词的考查是中考的重点,主要是对常见的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理解时必须结合具体语境,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根据上下文”来理解词义。进行文言实词的复习,应重点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古字通假现象;二是古今异义现象;三是一词多义现象;四是词类活用现象。

二、文言虚词。在中考中,文言虚词虽不是文言文阅读的考点,但对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的考查还是很普遍的。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烦琐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2.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3.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4.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还有一点应特别注意:一个虚词有多种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在平时学习中应勤练多思,把握规律,这样在运用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4类:第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链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在复习中应多加注意。

三、文言文翻译。中考文言语句翻译题考查的题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选择题,另一种是书面表达题。翻译文言语句要做到3点:一是务必做到准确,忠实原文,力求字字落实。要想做到这一点,平时学习一定要注意积累,分门别类地牢记一定量的文言词语的活用义和通假字,翻译时尽量使用直译的方式,文中涉及到的名、号、朝代等不必译出。二是语句要通顺。对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倒装句、后置句、前置句)要调整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对文言文的省略成分,要根据上下文的语意补齐;直译后如果行文不连贯,应增加必要的词语,使译文文意贯通,语言流畅。三是译文语言应得体、生动、优美。值得注意的是,翻译文言文切不可不辨句式,望文生义,也不可词义含混,只求大概。

四、内容理解。要求能在正确领会文言文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初步分析。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时需要根据文段内容作进一步的延伸,即针对文段内容谈体会、感悟、认识和观点,这就需要紧扣文段内容,进行开放式的回答。

【备考策略】

一、立足课内,注重积累

虽说文言文阅读命题取材的重心在逐渐由课内向课外转移,但是,即使阅读材料取之于课外,题点还是在课内。复习时,必须牢固确立读通读懂文言课文,认认真真做好文言知识的归类积累工作的思想,切不可舍本逐末。一要做好文言实词的积累工作。这是阅读文言文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在复习时,要收集散落在每篇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和通假字,对常用的实词要按照“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进行归类积累。二要做好文言虚词的积累工作。初中阶段应掌握的常用文言虚词有“之”、“于”、“而”、“以”、“其”、“为”、“乃”、“焉”等。我们要根据这些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结合例句进行归类积累。三要做好文言句式的积累工作。由于历史的原因,文言文的语法与现代汉语有较大的差别,所以要读懂浅易文言文,必须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句法。初中学生应当着重掌握这样几种句式:判断句、反问句(反诘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等。四要做好文言名篇(段)的积累工作。《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优秀诗文。从命题情况看,古代诗词名句的考查一般都单项命题,而文言文背默的考查往往融入文言文阅读题。在复习时,我们不仅要做到准确地背诵,还要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地默写。五要做好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工作。除了要掌握重要作家及其生活年代、代表作品等常识外,还应适当积累一些文学史知识。

篇5

第一、创新教学模式,确立重点、难点并加以突破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的文言文教学过程都是一种固定模式。即:作者简介——写作时代——背景简介——朗读全文——词句疏通——逐句逐段翻译——课文内容及主题分析——练习。这种传统模式首先它以知识为中心,一味强调学生机械的接受,将学生看成是知识容器,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学习会索然无味;其次,这种模式它以教师为中心,一味强调教师灌输,教学中,老师“两支粉笔一张嘴,填鸭式的满堂灌。”学生没有求知的主动性,这种教法远远达不到文言文教学的目的。

文言文教学可先预设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让学生课前了然于心。课中,由学生分组讨论(可借助辅学习资料及课文后的注释)得出相应答案,再让全班学生相互交流,提出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所提问题一一解答,重点问题着重答,难点问题突出答。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使学生体味到了文中之情,领悟到了文中之道,这才达到了文言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文言文教学追求的美好境界。我的教学模式是:“预设目标——分组讨论——组组交流——提出问题——教师解答。”这一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照顾了老师的主导作用,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第二、强调文言文的诵读,体味文中之美。确立重点、难点并加以突破

常言道:“文章不厌百回读,”“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语文学习是以认知基础上的体验,感悟为主的。阅读仍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却每每发现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缺乏对话,学生的“活生生的体验”及“自我的精神体验”得不到重视和尊重,属于学生自已的、自由的体验被简单乏味的所谓讲解翻译所代替,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空间被极大的限制在课内有限的选文中。因此,文言文教学需对学生的情感体验予以充分关注,让学生尝试发掘文言文的美点,加强朗读指导,促进学生从文字浅层到内涵的理解认识转化。教材配套的朗读磁带效果较好,课堂上可采取这种配音听读,特别是教学那些短小幽默的抒情小品,更适宜。以《陋室铭》为例,在优雅的古乐曲中,声情并茂的朗读,聆听此铭,更觉此室之雅。眼前浮现:环境之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人文之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心境之雅:“可以调素情,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全文抒发了作者旷达致远,不同流俗的可贵气质。为强化这种感受,可重复播放,并让学生闭上眼睛,默默的体会,调动起自已的情感体验与想象。以作“心灵沟通。”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读并相互讨论来感受美点。

我们要让课堂活动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自主朗读、自主鉴赏、自主审美活动。用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通过朗读去品味语言文学的诗情画意。对文言文精彩片段的欣赏上,尤其要加大学生指导和鼓励让他们有品读的意识和方法,在学生听读、朗读、议读、品读过程中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第三、利用成语、典故、名言警句确立重点、难点,并加以突破

篇6

一、努力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1. 从教师个人出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要提高自身文言文水平和对文言文的热爱

“为人师表”是教师工作的突出特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效法教师的一言一行,所以,要激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还需教师在文言文学习上先带好头。教师自身必须在语言文字方面下功夫,抓紧时间多积累、多学习,加深自己对文言文的热爱,提高对文言文的鉴赏能力。

(2)引导学生领悟文本的内涵

心理学讲由客观刺激物外部特点引起的吸引力,会使人产生直接兴趣,有强大的力量,表现出很大的活力,但是缺乏持久性和稳定性;由客观刺激物内部特点引起的吸引力,会使人产生间接兴趣,这样的吸引力带有持久、稳定的性质。这就是说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文言词汇、句式的积累,更要注重文章内容结构、艺术形式的赏析。在文言文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真正从文章的内部获得心理上的愉悦,才会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从内心里赢得他们的好奇和兴趣,最终达到喜欢文言文的目的。

2. 从学生本人出发,培养学习的兴趣

(1)让学生感到学文言真的有用。好多学生对文言没兴趣、不愿学,是没有学习的动力,认为学了也没有用。可以把一些大家耳熟能详、挂在嘴边的日常成语让学生详细解读,他们在解读中免不了望文生义,你就告诉他们这是没有学好文言的结果,让他们明白学文言与今天的说话、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从而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比如“走马观花”中的“走”“书不尽言”中的“书”等。

(2)让他们感到文言文不难学。教材中的文章往往比较枯燥,可以在课前加一小段有趣的文言文或者片段,引起他们的兴趣后再进入课文。

(3)老师不能照本宣科地讲文言文。自己先要吃透要讲的课内文言文,然后把它讲活,用自己的话来讲而不只是磕磕绊绊地串讲一下,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就不会有好的效果。

(4)培养学生文言语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文章的要旨。大声朗读,口熟而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韵律,古人之所以采用“吟唱”的方式来诵读诗文,是因为这样做有助于对内容的理解。我们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语气、感情,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文意、体味情感、感受作品的意境、提高语言感悟能力。

二、注重方法,轻松学习

1.牢记词汇

记住实词、虚词的意思和用法,古文是要下功夫的,可将课本上的文言文和翻译对照看。读熟课文,重点的地方要会背。多看看文言文考试习题的正确答案,明白问题的切入点在哪儿,看多了,就知道下次自己回答的时候差不多该往哪个方向答,不然很多时候会答不到点子上。

2. 多读多背多翻译

要想做好文言文的题,就是背。因为有很多古今异义的词,你不记住就会理解错了。还有些特定意思的字词,不背你怎么能知道呢? 所以每天都要花时间去朗读、去背诵,熟练地了解课本的原文及意思。每周翻译一段,翻译时最重要的就是咬文嚼字,要把每个词都要搞懂,然后记一些常见的实词和虚词、记的时候不一定要分类、但是要根据这个词的基本意思把它的其他意思之间的意境联系起来、这样就不会轻易忘掉了。

3.习题训练与梳理讲解相结合

阅读了一定量的文言材料,做了一定量的文言习题后,教师应该在这些基础上与学生一起归纳、梳理相应题型的答题方法。当然在这项工作中师生要合作交流,教师不要一言堂。比如,学生做了一定量的实词词义揣摩训练后,教师可在学生自己归纳揣摩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梳理出常用方法,要求学生在以后多次新鲜材料的阅读训练中化为自己的技能。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自己揣摩――同学交流――师生检验――学生反思”的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再如文言文翻译,教师可在课堂上讲解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方法和译文标准,每次课外训练后归纳学生译文的共性错误,进行课堂弥补,针对部分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4.读与写作相结合

篇7

文言文翻译对文言文水平一般的考生而言,是很难不经过太多思考和分析就能很顺手地翻译出来的。针对文言文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要有相应的解决策略。可以从“语境”、“语法”以及“语感”的角度出发,强化训练,提高翻译的分析能力,解决文言文翻译的难题,提高文言文翻译的准确性。

一、语境角度

语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通常分为“小语境”和“大语境”。所谓“小语境”往往指上下文的具体内容、文章的主旨等,而“大语境”一般是指文章的社会背景、作者境况等因素。

1.联系小语境进行翻译 在翻译时,要有语境意识,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分析要翻译的语句。能根据语句所在上下文的内容,推测要翻译句子的大概意思。文章中的句子一般不是孤立的,和上下句往往有内容上的内在联系。有的老师引导考生在原文上进行翻译,形成翻译的初稿,目的就在于强迫学生能联系上下文进行语句的分析和翻译。

例如,2014年江苏语文高考试卷文言文试题,第8题翻译的第1小题: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这句文言的翻译难点在“若乃名者”,根据下文,“方为薄世笑骂”的主语承前省,应为“若乃名者”中的“名”,而“名”在上文中的意思可联系“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实不可一日忘”这句话,可以推知为“(老师的)名称”。而“若乃”的解释为:至于,用于句子开头,表示另起一事。整个语句的翻译为“至于老师的名称,正被浮薄的世人所嘲笑谩骂,我懦弱胆怯,更是不足以承担了。”

2.联系大语境理解文本 如果有可能,语文老师可以适当普及一点中国历史常识,为文言文翻译提供一个大的历史背景式的语境。帮助学生了解一点中国历史常识,能有助于学生理解文言材料。

例如,2012年江西语文高考试卷文言文阅读就是选自《元史·彻里》,“彻里乃于帝前具陈桑哥奸贪误国害民状,辞语激烈。帝怒,谓其毁诋大臣,失礼体,命左右批其颊”。这些文言材料涉及到一些历史人物的姓名,例如“桑哥”“彻里”这些带有少数民族色彩的人物姓名,有必要提醒一下学生,这是元朝蒙古人统治时期的色彩。

如果缺乏语境意识,过于局限于所谓的“字字落实”,眼睛只是盯着文言词汇和要翻译的句子,没有联系上下文,没有一定的历史常识、文化常识,有时候是很难真正理解语句的意思的。

二、语法角度

强化语法意识,从文言语句的句子结构分析,是突破文言文翻译难点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很有必要学习一点语法知识,懂得句子结构的基本分析方法。

1.找准谓语是关键 文言语句如果是只有一个主谓结构的单句,那么,考生很容易就能找出句子的主干,尤其是谓语成分。一旦找出谓语成分,那么整个句子的结构、成分就会非常清晰,包括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语法现象就会自动彰显出来,这非常有助于进行文言文的翻译。

例如,2014年江苏语文高考试卷文言文试题,第8题翻译的第2小题: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第一句是由两个句子构成,“亟谋于知道者”和“考诸古”,谓语分别是“谋”与“考”,这样,明确了谓语,那么其宾语就很容易了。“知道者”无疑就是“谋”的宾语,联系语境,译为“精通学问之道的人”,“谋于知道者”译为“和精通学问之道的人商量”;“古”是“考”的宾语,联系上下文,可译为“古代(典籍)等”,“考诸古”可译为“到古代(典籍中)考(验)证”。整个句子译为“尽快跟精通学问之道的人商量并且到古代典籍中验证,老师就不缺乏了。”

2.分析复合句的句子结构 有的文言语句结构颇为复杂,不是简单的主谓句,而是复合句、连动谓语句等,有时候还有一定量的修饰语。这时,考生要能分清句子结构,关键是要找出句子的主干,即主语、谓语和宾语,尤其要快速、准确找出句子的谓语。如果能分清句子的结构,就能把复杂的句子分为几个部分,独立翻译。掌握一定的语法常识,会基本的语句句子结构的分析,是非常有利于做好句子结构复杂的文言语句的翻译的。

例如,2013年江苏语文高考试卷文言文试题,第8题翻译的第1小题: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这句文言翻译的关键点为“所在”、“以丰对”,也是得分点。句子的大谓语是“问”,宾语是“左右”,即“左右的臣子”,“安国所在”是直接宾语,是由一个主谓短语构成的,主语是“安国”,谓语是“在”,宾语是“所”,翻译为“安国在哪里”。而“左右以丰对”中,主语是“左右”,谓语是“对”,即“回答”之意,“以丰”作为状语,翻译为“用李丰(来回答)”。整个语句翻译为“魏明帝问左右臣子安国在哪里,左右臣子用李丰来回答”。

三、语感角度

所谓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

考生经过多年的文言文的学习、训练,应该对文言文阅读理解具有一定的感悟能力。如果考生的文言文语感的能力具备了相当高的水平,在实际应用中就表现为一接触文言文语言,即产生正确的多方位丰富直感。在阅读时,能快速、敏锐地抓住文言文语言所表达的真实有效之信息,感知语义,体味感情。反之,语感能力差的,接触文言时,在运用惯常的分析理解手段之前,仅能领略其所承载内涵的一鳞半爪,甚或曲解其意,难得言辞之要领。

1.根据语感推测要有一定基础 尽管文言文语感来自于平时严格的训练,但不可否认,语感的形成有一个心理转化过程,一个逐步深入地过程。这样,使得语感就有一个推测、推敲以及确定的过程。尤其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会碰见没有见过的文言词汇,此时,是需要借助于语感进行合理的推测、推敲,以至最终确定其意义。

例如,2013年江苏语文高考试卷文言文试题,第8题翻译的第2小题: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翻译的注意关键点是“尚”、“外”、“内”的解释和被动句式的翻译(“选”译为“被选中”)。“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的翻译难度不大,考生也能知道“外”、“内”的解释,翻译为“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

这一句话中的“尚”字对于考生来说是相当陌生的,中学教材中并未出现过。“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中的“尚”就要借助于语感了,“丰子韬以选”可以被翻译为“李丰的儿子李韬因为被选中”,“尚公主”就成为了难点。“丰子韬”与“公主”之间的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尚”必然是谓语动词,这也是进行推测、推敲的基础,推测的可能性为“婚配”“娶(妻)”,根据语感推测,“丰子韬以选尚公主”翻译为“李丰的儿子李韬因为被选中娶公主为妻”。

2.根据语感推测判断时要合理 根据语感判断时,要合理推测、推敲,尤其不能古今义不分。例如,2011年江苏语文高考试卷文言文试题,第8题翻译的第1小题:毁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其中,“祠”是翻译的难点,很多考生翻译为“”“”等。这样的推测和推敲就是没有根据的胡猜乱想。“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很容易翻译为“勒令巫师成为农民的有七十多家”。

如果先遮住“”字,那么,“毁祠数百区”也很容易翻译为“(陈希亮)毁掉的祠堂上百个”,那么剩下的“”字,就该是修饰“祠堂”的,就是什么样的祠堂。而再联系上下文,“巫觋岁数民财祭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公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可以知道当时“巫觋”装神弄鬼、骗取百姓钱财的祭祀活动多而猖獗,“”的意义应该与此有关,据此推测,“”可以解释为“多”、“泛滥”。而“富贵不能”的“”的意思为“使……扰乱,指金钱和地位不能使之扰乱心意”,如果去除动作化特征,可以解释为“乱”。在此基础上,“祠”可以解释为“多而乱的祠堂”,这样的推测才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当然标准答案为“不合礼制的祠堂”,估计是很少有考生能推测出这样的答案了。

篇8

关键词: 语文考试 教学改革 错误倾向

“语文学了也不好,不学也不坏”是当前许多学生、家长甚至有些教师的共识。究其原因,除了建国以后一直存在的“重理轻文”的教育传统及整个社会功利化的风气之外,不够科学、不够公平公正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笔者认为,目前在高考、中考及其他各级语文考试的命题中普遍存在并严重影响考试公正公平的倾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片面强调所谓“语文能力”,而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近年来语文考试显然逐渐倾向于考查语文能力,而字词句篇乃至文化文学常识等语文知识似乎正在被逐渐淡化。然而这种倾向如果发展到片面地强调能力而忽视知识的地步,就会带来许多问题。语文知识当然不如语文能力重要,因为知识是死的,能力是活的。但问题在于语文能力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也是由语文知识的积累慢慢形成的,就如荀子说的“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正确的方法只能是从积累语文知识开始。如果把所有的语文概念和知识都淡化和虚化,凭空考查所谓的语文能力,那么这样的“语文能力”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就只能是不可捉摸的化外之物了。

能力固然重要,但我们何必非要那么“直接”地考能力呢?其实,一个人语文知识的丰富程度完全可以反映出他的语文能力。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出的清华大学入学试题是对对子,而钱钟书先生有一次出的研究生入学试题竟然是背诵若干首宋诗。两位大师可以说是参透了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关系。我们要有效地利用考试的杠杆引导学生多读书,那么考试就应该考得更实在一点,对重要的语文知识不但不应该淡化,而且应该强化。当然,我们也没有必要完全回到过去片面强调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老路子上去。一张试卷中知识题和能力题的比例应该适中,而不应该出现严重的偏向。

二、 主观式试题过多,降低了考试评价的客观性

过程与方法是新课标的三个维度之一,在语文考试中适当地增加一些主观式试题是符合新的教学理念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的。但是如果主观式试题过多,甚至占到了全部试题的一半以上,那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又会给语文考试带来新的不公平因素。因为主观式试题的答案在形式上是主观的,而任何考试的评价必须是客观的,这就给阅卷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尴尬。在实际阅卷过程中,如果阅卷者商定的评价框架较松,则定如不定,在实际打分过程中其实还是各行其是;如果阅卷者定的标准较紧,则实际上反而限定了学生的答案,最后变成了典型的“踩点得分”。这样一来,主观式试题不但没有起到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作用,反而形成了对学生思维和表达的一种新的束缚。

三、 对有些基础知识的考查范围太大,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近年来在各级语文考试中出现的名句背诵等题目,范围时大时小,随意性比较大,让人很难捉摸。对于这种题目,学生不认真复习怕吃亏,认真复习又怕不合算,到最后往往觉得还不如省下时间去做数学题目去了。另一方面,从出题的角度来讲也很不方便,名句背诵出得太难或太容易都不利于选拔优秀的学生。最好的方法还是事先划定一个范围,让学生在有限的范围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语文考试才能体现应有的公正和有效。

另如文言文阅读中加点词的考查,也应该限定在中学生应该掌握的数百个文言常用词以内。近年来,不少语文考试中对于文言加点词含义的考查往往比较随意,有些比较冷僻的词也要求学生解释。这样做的唯一可能的后果就是使学生害怕文言文考试,从而害怕文言文。

四、 阅读方面的试题设计及组合还不够科学

篇9

盘点篇

综观2006年高考17套语文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试题,较之往年,稳中有变,变中呈新,传递出诸多新信息。它集中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一、选材更趋广泛

各地高考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含意深刻、文质兼美、典范浅显的文言文依然受到命题者的关注,但纯粹选用正史书籍中的人物传记作为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一枝独秀”局面已经不再,呈现出选材多元化、体裁多样化的特征。

除两套全国卷继续青睐唐朝以前的史传著作,分别选用《南史・何远传》《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文段作为阅读材料外,天津卷选自《后汉书・邓寇列传》,四川卷选自《后汉书》樊英事迹,重庆卷选自《元史・列传第六十二》,福建卷选自《史记・老子伯夷列传第一》,辽宁卷选自《晋书・孝友传》,山东卷选自《史记・儒林列传》,江苏卷选自《宋史・董槐传》,北京卷则取材于《晏子春秋》,安徽卷选自《齐民要术・序》,江西卷选自《续古文观止・醉书斋记》,湖北卷选自《颜氏家训・涉务》,湖南卷选自《诗文集》,浙江卷选自明代方孝孺的《蚊对》,广东卷选自明代宋濂的《杜环小传》,上海卷所选两段文字中的一段却是讽喻文章。文体涉及传记类、游记类、议论类、赠序类。命题者选材视野的扩大,避免了试题选材的机械化、单一化,体现了新课标对文言文学习与考查要求拓展阅读题材、提升阅读境界、熏陶阅读素养的精髓,也符合《高考大纲》中各省市独立命题的自主、开放的要求。

二、凸显语文特色

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2006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如北京卷第11题除大阅读材料外,另外选用了《资治通鉴・周纪五》中的一段文字,以断句形式来考查考生的文言句读与语句理解能力:“(赵围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扦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这段文字虽然比较浅近,但若在考场上不能前后瞻顾,整体梳理,则有可能断错一二处,影响得分。

此题答案为:夫赵之于齐楚/扦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在2006年的十几套高考试卷中,还有以直接解释与填空形式,来考查考生对文言实词的把握与对文意揣摩的能力,一举两得。如上海卷第17题,要求“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其中“盈”(装满)“排”(排挤)二词为古代常用词,考生对其意义稍感生疏,但在教材里可以找到相关的义项作为依据;“冠”(居于首位)“跻”(晋升)二词也易于理解。而上海卷第20和21题均为考查理解与概括能力的填空题。

命题者还注重在考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上设置考点,打破了以往只重视考查考生对选文故事原委的把握、人物性格的分析这种窠臼,而进入了鉴赏评价的较高层次。如2006年高考浙江卷第14题B项:本文由生活小事入笔,从闻蚊、拍蚊写到照蚊、驱蚊,然后引发议论,逐步推进,最后以天台生“叩心太息”“坐以终夕”作结,照应开篇。本项考查了选材及结构的特色。C项:本文描写细致生动,颇富情趣;议论鞭辟入里,启人深思;句式长短交错,整散结合,加之韵脚的巧妙运用,读来淋漓酣畅,令人击节赞叹。此项考查了作品写作手法上的特色。

可以预测,随着各省逐步施行新“课改”,试题的人文性特色会得到进一步增强。

三、考查侧重点略有调整

2006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在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也略有微调,出现了以下变化:

1.实词增加容量

词类活用是文言实词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成了2006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亮点之一。如北京卷第6题A项“致能歌者”,考查了“致”的使动用法;浙江卷第11题B项“今人乃自贵其贵”,考查了“贵”的意动用法;福建卷第5题A项“扶而去之”,考查了“去”的使动用法;广东卷第8题D项“奉糜食母,抱衾寝母”,考查了“食”的名词用作动词用法。

对双音节词古今异义的考查在冷寂了一段时间后,近两年又出现在高考试卷中,如2006年高考上海卷第18题考查了“宾客”“衣冠”“东西”3个古今异义词;江西卷第9题B项考查了“烂漫”1个古今异义词的用法。而2005年高考山东卷则考查了“无聊”“自觉”“生平”“生产”4个古今异义的词语;江西卷考查了“为狱”“请假”2个古今异义的词语。

2.句式直接考查

2005年文言句式成为新增考点之一,但直接考查的并不多,而是经常在翻译题中作为“采分点”出现。在2006年高考试卷中,不少试卷直接设题考查,如北京卷第8题、浙江卷第13题,考查省略句式,要求选括号中补出省略成分后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广东卷第10题要求选出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项,考查宾语前置的用法。

3.重视文意分析

筛选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是《考试大纲》提出的明确要求。往年的高考试卷在此一般会设两道题:一道信息筛选题,一道文意分析概括题。随着考点的增多,部分省市在此仅设一道题,如安徽卷、四川卷、浙江卷、广东卷、江苏卷。但无论试卷考点怎么增加,几乎所有的试卷都涉及对文意的分析概括,对文言文的整体阅读依然是试题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浙江卷还把原来单纯对文意的分析概括扩展为对文章技法的鉴赏。

预测篇

通过以上对全国各套高考卷文言文命题思路以及变化趋势的分析,我们由此可以对2007年的高考文言文阅读进行预测,因为高考文言文命题的信息和秘密就隐藏在历年考过的文言文试题中。高考文言文命题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完全可以从研究以往高考试题的经验中,获得下一年度命题的可靠信息。

一、文本多元化

2007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的选择将会更自由,但仍然遵循浅易文言文的原则,以记叙文尤其是人物传记为主,2007年这个基本原则仍不会改变。相对而言,全国卷仍将主要从史书中找材料,各省市卷则更灵活。除了《二十四史》中的传记部分外,以下作品会继续进入命题人员视野:(1)《资治通鉴》中涉及人物事迹或典故的名段;(2)《庄子》《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战国策》中的寓言或哲理故事;(3)唐宋散文家的作品;(4)《世说新语》《容斋随笔》中的笔记文段;(5)《梦溪笔谈》《古文观止》中的文段;等等。选文的文体更加丰富多彩,除史传文学外,其他文体诸如散文、寓言故事、游记、小品、文言小说等进入试题,将成为高考文言文测试的一道靓丽的风景。文本的内容也将更加类多面广,如传记文中的传主类型,除以往侧重的忠臣、孝子、良吏外,亦可能出现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另外,除正面人物形象外,历史上褒贬不一甚至反面人物也可能入题。

二、设计灵活化

试题设计操作层面将更加机动灵活,在试题基本稳定的前提下,题量和分值仍有可能再作一些调整,如进一步减少选择题题量,提高文言文语段翻译的比重和分值等。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命题将会十分灵活,一般采用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安排在第Ⅰ卷中。考查的方式有:(1)判定所选的几个词语的解释哪一个错误或正确;(2)对某个词语作出多种解释并从中选出正确的一项;(3)区分几个句子中相同词语的不同意义;(4)题干举例提出某种实词现象(如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等),要求从选项中找出与这一现象符合的项;(5)与现代汉语比较,找出所选的加点的文言实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或不同的一项;(6)通过句子翻译或选择正确的句子翻译来考查对关键实词的理解等。

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仍将重点考查《考试大纲》中规定的18个虚词,常见的题型有:(1)选择文言虚词填空;(2)选择文言虚词的正确解释;(3)选择与例句中的文言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项;(4)选择对不同句子中相同的文言虚词用法,比较判断异同。其中后两种将会是2007年高考主要采取的类型。

文言句式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将特殊句式的考查与把握文意、句意的考查结合起来进行,侧重于考查理解能力;(2)直接考查句式,但这种题实际上也是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因为对文意的理解是前提;(3)通过考查对句子翻译正误的判断来考查对句式的理解;(4)要求翻译句子,以此来考查考生对文言句式把握的程度。

篇10

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出现的问题,大都是在语感上。因此,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应把着眼点放在文意的疏通上,培养学生的语感。在解题过程中,也一定要让学生回到文段中,联系上下文语境来理解。

[例1](2012年全国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 冒:贸然

B.奋力大呼,得贼乃已 已:停止

C.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 乞:清求

D.时其半度,可击也 时:等候

A项中的“冒”字解释为“贸然”是错误的,因为该句后面紧接着还有这样的句子:“流矢中左肋,怒不拔,奋力大呼,得贼乃已;诸军从之,敌遁去,由是知名。”[译文:被流箭射中左肋,勇健而不去拔箭,奋力大呼,活捉到贼人才停止;各军跟着他前进,(最终)敌军逃走,(郭浩)从此出名。]如此英勇,如此振奋人心,并且最终活捉贼人取得胜利,怎么可能是“贸然”前进呢?再看文章包括A项的前四句,都举的是郭浩有胆有勇,屡立战功的例子。所以,结合前后文段来看,不难推敲出:“贸然”这样一个带有贬义感彩的词语绝不可能用于传主郭浩身上。“冒”在这里的正确解释是“迎着”。

A句译文为:敌人攻打石尖山,郭浩迎着敌阵前进。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从逻辑上去推测词义。如果长期这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解题,就能让学生养成习惯,处理好题点与文段的关系,弄懂文意,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二、处理好已知与未知关系的意识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高中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小学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初中又学了三年文言文,应该说高中生有了一定文言知识的积累,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正确引导学生积极联想,激活他们的思维,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来推知未知领域,这已有的知识包括成语和学过的课文例句。从命题角度看,所有考点全部来自高中语文教材范围,来自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常见的文言知识,即所谓立足于课内,选材于课外。如果我们平时学得扎实,掌握得熟练,答题时就会很容易进行联系比照,从而找出正确的答案。

[例2](2012年山东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躬履途泥,率先期门 躬:弯腰

B.犹称所长而达之 称:称赞

C.兴叩头流涕,固让日 固:坚决

D.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 能:和睦

A句译文为:亲自脚踩泥土,作期门的表率。A项中的“躬”字解释为“弯腰”是错误的,在这里,“躬”作动词“履”的状语,应翻译成“亲自”,这个义项在成语“事必躬亲”中保留着。这里启示我们:借助成语学习文言文,是一条捷径。成语绝大多数来源于古代诗文,是古人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是语言的“活化石”,因此,成语中的许多词语的含义及用法与文言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求证具体语言环境下的文言词语的词义。

一般来说,文言试题的选文虽是课外的,但考查的知识点往往是课内学过的,这就要求学生能进行知识迁移,学会产生联想。如高考文言虚词题要求考生比较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往往提供四组句子,其中有四个句子是高考阅读文段中的,另外四个句子往往来自初高中课本中的典型例句,学生只要有了一定的积累,又知道先从熟悉的点出发,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就能从已知的条件中得出未知的答案。

三、处理好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关系的意识

虽然语言有一定的继承性,但语言毕竟又是发展的。汉语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词语的词义发生了变化。那么,同学们在学习文言文时应牢牢树立起这样一个观念:不可以用现代汉语来理解古汉语。近年高考文言文试题中就经常涉及这方面知识的考查。

[例3](2012年全国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

[参考译文]臣在任时已听到警报,担心夏人一定会乘机侵占边地,希望朝廷选派将领设置守备。

句中的“设备”是两个词,这是一个典型的古今异义的词语,意思是“设置守备”,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设备”。考生在答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不可望文生义。也就是说等同于现代汉语的解释往往是错的。因为文言实词有一词多义的特点,且在古代文言文中的用法与现代汉语中的运用往往有较大区别;命题者通常会在四个选项中故意对其中一个词进行“望文生义”式的解释来迷惑考生。

2.多积累形式上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古今异义的词语。课文里有许多古今异义的词语,如《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的“作息”一词与现代汉语中的“作息”就不同,这里是偏义复词,词义偏向“作”。又如《张中丞传后叙》中“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中的“成功”,这里是两个单音词,“成”是“成就”的意思,“功”是“功业”的意思,而现代汉语中“成功”是一个双音词,是“获得预期的结果”的意思。同学们要注意在平常的学习中多积累,以便更好地理解文义。

为了应对高考,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完全有必要进行一些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以下三种必备的能力:

查阅工具书的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很重要。学习文言文特别需要让学生养成查阅工具书的习惯,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不认识的字词,不理解的句子,不熟悉的文学典故、文化常识等,这些都会影响同学们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阅读兴趣。这时就需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相关的工具书,使学生在查文献和字典的同时,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归纳总结的能力。学习文言文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积累,需要对已学过的知识及时进行总结,获得规律性的东西。做任何事情都有规律可循,掌握了规律就能触类旁通,就会学得轻松愉快,事半功倍。例如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通假、古今异义等,教师可以把任务按组分配,让学生分头去收集资料。在这中间可让小组成员合作归纳,也可每人独立完成,然后由小组成员予以补充完善。我们在高二年级就完成了文言实词120个、文言虚词18个详细用法归纳(例句全部来自教材)。因为是同学们通过分工合作自己总结出来的,这样大大增强了记忆效果,也完善了教材。

答题能力。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除翻译题是主观题外,其余几道题均采用客观题的形式,这就是说答案已在其中。如何求得正确答案?还是有一定的技巧的。我们在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猜读推测能力,以提高学生答题的速度和精准度。所谓猜读推测能力是指根据遣词造句的规律,以及上下文义,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来推理、猜测未知部分的能力。这里介绍三种方法。

1.对文推断法。所谓对文,是指在结构相同或相近、语义相关的对句中,相对应的词语在意义上常常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关系。比如成语“尔虞我诈”,相对应位置上的“虞”和“诈”,“虞”可能不了解,但“诈”是“欺骗、欺诈”之义大家都懂,就可以推知“虞”也是“欺骗”之义,从而求出该成语的意思是互相欺骗。

同样的道理,文言文中,很多对文的词语可以互训。对文训释的意义在于据已知训未知、由易知训难知。这就便于我们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循序渐进。

如苏辙《黄州快哉亭记》中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一句,我让学生猜“将何适而非快”中的“适”字的词义,开始时,很多同学都是瞎猜,后经诱导,有些同学就能由对称性的句子中对应位置上的字词的词义多是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规律,猜出“适”与“往”同义,“适”就是“到……去”的意思。当然猜读不是主观臆断,而是从文章实际出发,由已知的内容去进行合乎逻辑的推测、揣摩,所得答案要经得起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