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制度及内部控制范文
时间:2024-03-27 16:40: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制度及内部控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意义;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3-0101-01
引言
内部控制制度是广泛地应用于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方法的一种制度,对于企业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和保护资产的完整与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内部的控制制度,同样适用于医院的财务管理上,对于促进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水平,保障其平稳运行和未来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需要对在医院内部建立起科学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意义及方法进行认真研究。
一、在医院建立起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意义
在医院建立起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保障医院的日常工作与未矸⒄咕哂兄匾的意义。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行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医院筹集的资金可以得到很好的利用,比如在购买高技术设备及药物工作方面。第二,实行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医院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实现收支的大致平衡。第三,实行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预防医院中腐败现象的产生。第四,实行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医院的工作人员培养良好的个人道德与职业操守。
二、在医院建立起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方法
1.强化医院内部各部门工作人员的控制意识。在医院建立起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强化医院内部各部门工作人员的控制意识。原因在于,实行这种制度,需要医院内部的工作人员打消顾虑和抵触情绪,积极配合工作。比如,定期组织学习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各项规章条例,不定期地对于医院内部各科室的人员进行规章条例的检查与抽查工作,举办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规章条例的有奖知识竞赛活动,引导大家按照其规章条例的内容进行认真学习。
2.对于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各项规定要严格落实。监督并落实医院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各项规定,也是一个重要的应用方法。比如,医院内部的各个科室建立起严格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实行科学的奖惩制度,对严格按照制度的各项内容做到贯彻落实的人员予以表彰奖励,并且把其作为升迁、加薪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没有严格落实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且屡教不改者,将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处罚,以保障这项制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3.完善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在医院实行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对于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各项完成情况进行认真的检查与监督。比如:第一,选拔专业的审计人员建立起专业的审计队伍,对于审计工作要实行事前审计、事后审计及不定期进行审计的抽查工作,保障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公开性、科学性。第二,审计的内容应该是多方面的,如医院的总体收入支出情况、收支经营活动的合法性、有效性。第三,开办网络审计调查与询问窗口,对于医院内部的财务制度运行情况可以进行询问和举报工作,并且对于出现的奖励问责情况进行实名的网络公开,有效地形成公众监督,促进医院树立良好的形象,拥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以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
篇2
关 键 词: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审计委员会;财务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7)02-0118-05
一、研究背景
公司审计制度包括外部审计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外部审计制度主要是指企业之外独立的第三方建立和实施的审计制度,例如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内部审计制度是指以公司审计委员会以及内部审计机构为主体实施的财务审计、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价、绩效审计等制度。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1978)建议大型公司建立内部审计制度。中国国家审计署(1985)要求大中型国有单位设立内部审计机构;中国证监会(2002)要求上市公司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2003)再次提出,国家机关、金融机构、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英国Cadbury(1992)强调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中的作用。美国蓝带委员会(Blue Ribbon Committee,1999)认为,需要在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外部审计之间建立独立的信息交流,以发挥审计委员会作用。中国证监会等了《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2002),建议董事会中设立审计委员会,以改善公司治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2003)要求上市公司建立内部审计,为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提供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评价服务。
本文中的财务控制是指公司内部控制的一个子系统,是公司最基本的管理制度之一。财务控制实践已经经历了很长的历史,其原则性要求已经融入了相关法律、政策之中,并体现为公司的规章制度。近年来我国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关注内部审计制度,陈汉文等通过案例分析,对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现状及其模式改进加以研究。[1]程新生将公司治理与审计机制联系起来,对审计委员会及内部审计进行理论分析,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进行了实证研究。[2]耿建新等对内部审计部门设立的动机及其效果进行了研究。[3]谢永珍对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治理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4]但是,将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与财务控制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的成果还较少,本文的研究一定意义上补充了这方面的不足。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从理论出发,审计委员会为董事会监督与控制服务,以确保财务控制有效运行及财务信息质量。从整体组织架构而言,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部门形成互动与共生关系,内部审计与审计委员会相互提供支持。20世纪90年代以来,强调由独立董事构建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是改进财务控制的关键之一。市场机制之所以不能取代公司层级制度,是因为内部协调机制具有市场机制所没有的功能。为保证控制的有效性,要求审计委员会的监督职能与经理层的执行职能相互独立。IIA指出,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在董事会、管理层、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四个主要条件的协同之下,内部审计评价并帮助改进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体系。[5]内部审计对财务控制发挥作用的效果与其领导模式有关,增强董事会与内部审计之间的沟通关系,内部审计人员可以相对独立于经营层开展审计监督;将发现的违反财务制度的问题及时报告给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促进财务控制有效运行。
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的共同职责可归结为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财务活动检查。安德鲁.D.钱伯斯指出,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监督公司财务报告过程和内部控制,内部审计部门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审计工作,有利于内部控制。[6]Georges et al.研究了大型跨国公司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内部审计由原来的独立评价职能转变为整合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内部审计与审计委员会及董事会经常性讨论风险问题,以改善管理。[7]审计委员会每个成员并不都具有财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由于采取会议制度、审计委员会成员难以经常参与到会计与审计业务之中,需要内部审计为审计委员会运行提供支持。内部审计人员通常为专职人员,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了解内部控制、财务和经营活动。内部审计对审计委员会提供支持,有助于审计委员会的作用能够发挥出来。
假设一: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有利于财务控制运行及其改善。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建议在董事会中设立审计委员会,由审计委员会对内部审计提供业务指导,内部审计主管应该定期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与高级管理层报告审计活动。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以及独立董事、财会专业背景独立董事比例的增加,有利于审计委员会的职能得以发挥。审计委员会的建立与运行,有助于提升内部审计的地位、作用和独立性,并对内部审计起到监督、指导作用。体现在为审核并批准内部审计章程、审核内部审计计划、听取内部审计负责人的汇报(包括财务报告过程、财务控制实施、重大问题的发现)、评价内部审计效果等。这些活动增加了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之间的沟通,促进了内部审计功能的发挥。审计专业委员会的设立有助于董事会合理分工和提高效率,保证董事会监督职能发挥,提高财务控制效果。如果缺乏审计委员会制度,内部审计职能和独立性就可能受到损害。
Zahra et al.得出的结论是,审计委员会能够帮助董事会有效监督。[8]Abbott et al.认为审计委员会作为董事会财务监控目标的实现模式之一,强化了董事会的监督功能。有效的审计委员会能指导内部审计,防范财务控制失效。[9]例如,摩托罗拉公司总部审计委员会独立于经理层进行不定期的审计,包括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员工职业道德遵守情况审查等。审计委员会通过为内部审计提供制度保障,使内部审计能有效地监督公司经营和财务活动,及时发现和改正财务控制问题;对财务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分析控制风险,并提出应对的建议;通过与内部审计人员、管理层之间进行沟通,使公司从管理当局到基层单位形成一种自我约束和主动参与的意识,保证内部、外部审计人员反馈的意见得以实施,促进财务控制的有效运行。Mark S. Beasly et al.发现,舞弊公司较少建立审计委员会或审计委员会独立性较差;舞弊公司董事会中外部董事占多数的公司比例不到33%,远低于非舞弊公司74%这一比例。[10]
假设二:董事会设立审计委员会,有利于提高财务控制效果。
OECD(经合组织)《公司治理原则》,强调董事会对公司的战略性指导和监督,董事会需要实施风险评估、财务控制等。董事会发挥作用的关键是其构成和专业能力,独立董事和专业委员会建立是标志。[11]E. Fama认为,独立董事监控的原因在于他们是解决管理者与股东之间问题的有效手段,董事会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管理层,才能发挥职能。[12]Weisbach(1988)发现,如果独立董事实质上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那么最后一道防线将取决于公司是否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如果独立董事发挥了职能,就可以为财务控制增加保障。[13]美国COSO委员会(1994)认为,一个客观、能动和富有调查精神的董事会,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经理层违反内部控制的行为。为了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加强监管,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要求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Agrawal et al.认为,市场能够区分董事会成员之间的互补性,并对董事会成员互补性强的公司给予较高的评价。[14]在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等背景下,独立董事制度的实施可以促进公司财务控制的规范运作。
董事会会议是董事会成员之间进行沟通的有效途径,反映了董事会的运行状态,也反映了审计委员会的运作情况(专业委员会与董事会通常在同一时期开会),表明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正在执行其监督职能,董事会的会议次数越多,表明其活动越积极。Vafeas et al.实证研究发现,董事会会议频率是董事会治理与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公司遇到问题或困难时,董事会会议次数增多,董事会开会次数增多以后,公司业绩会有所改善;董事会会议次数越多,表明董事有充足的时间来执行监督职能、董事会活动越积极。[15]我们认为,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经常讨论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包括财务控制方面的问题,有助于改善财务控制。
假设3:审计委员会的有效运作(以董事会会议次数和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来代替)能够改善财务控制效果。
三、研究方法设计
1.被解释变量定义与选取
依据以上研究假设,针对本文要检验的两种类型(同时设立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未同时设立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的公司,设计了相应指标。为公司提供年度审计的注册会计师(CPA)和公司董事会分别对财务控制的效果进行评价,注册会计师在提供审计服务时对内部控制进行测试,能够独立、客观评价财务控制状况;公司自身对其财务控制的了解比较深入,做出的评价反映了财务控制建立和运行的实际情况。调查问卷设计时制定了财务控制评价的统一标准,以避免主观标准不一致导致评价结果的不可比性,从而保证调查数据的质量。我们选取经常使用的四项措施分析被调查公司的财务控制效果:向分支机构委派财务主管、制定分支机构财务制度、限额审批制度、会计检查。
委派财务主管是加强分支机构财务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一措施可以使公司经营方针在分支机构得到贯彻和执行,确保分支机构财务信息真实、及时;委派财务主管代表总部对分支机构财务风险和运营风险监督;制定分支机构财务制度这一控制措施与委派财务主管具有异曲同工之效,但“制定分支机构的财务制度”比“委派财务主管”更具有刚性,这些制度能够执行,则可保证监控效果。限额审批制度针对重大投融资活动、财务活动进行监督,防止重大财务风险造成严重后果,也有利于保证一般财务决策的及时性和灵活性。会计检查由公司财务部门负责,这项措施在财务监督中起到重要作用。由于审计委员会责任以及上市公司财务控制的重要性,要求审计委员会既要保持独立性,又要有专业能力,本研究以独立董事比例和董事会会议次数作为审计委员会运行的解释变量。
2.模型设计
财务控制效果是虚拟变量,选用了逻辑回归(logistic)模型,以财务控制评价的结果为被解释变量(LOG),当L=0时,表示财务控制存在不足或有待改进;当L=1时,表示财务控制完善或较完善。以内部审计机构设立与否、审计委员会设立和运行作为解释变量,并选择公司总资产、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主营业务利润率作为控制变量,分析内部审计制度对财务控制的单向影响。模型表示为:
表1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指标
3.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所取数据来自于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数据库、北京色诺芬公司CCER数据库,以及巨潮信息网等公布的公司信息。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在中国证监会有关方面支持下,2003年对我国1307家上市公司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公司治理状况进行调查,其中对内部审计制度和财务控制进行专门调研。按照样本信息充分以及不含无效信息的两个基本原则,剔除异常值后确定了806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本文的实证结果采用SPSS11.5完成。
四、实证结果
1.描述性统计分析和非参数检验
同时设立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的141家样本公司,其财务控制完善或较完善的比例为94%;未同时设立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的665家样本公司,其财务控制需要改进或不完善的比例为69%。从百分比来分析,这两类公司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见表2。
表2 被解释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以及非参数检验
(Mann-Whitney U 检验)
***表示在1%的水平上显著
对全部样本公司财务控制评价的结果是,认为财务控制完善或比较完善的公司为554家,所占比例为68.73%;认为财务控制有待改进或不完善的公司为252家,所占比例为31.27%。2002年设立内审机构的公司为542家,所占比例为67.25%;未设立内审机构的公司为264家,所占比例为32.75%。中国证监会2002年要求上市公司建立内部审计机构,所以在2003年绝大多数公司建立了内部审计部门,对这一数据我们也进行了核实。模型中的连续性解释变量见表3。样本公司审计委员会设立情况见表4。
表3连续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表4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分布情况
2.回归分析
为了保证回归结果的稳定,在研究中将自变量中超过该变量平均值三倍标准差以上的极端值剔除。描述性统计以及非参数检验显示,同时设立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对于提高公司财务控制水平有显著影响,但上面分析只是将指标进行了非参数检验,表明了单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首先对解释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以判断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见表5)。根据两变量的相关系数和对应的显著性水平,我们来判断两变量间的相关性是否显著。在输出结果中,如果p
表5解释变量的相关性检验(pearson Correlations)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5 level (2-tailed)
3.对解释变量的筛选
按照公认标准,当变量的显著性水平p≤0.05时,变量通过显著性检验;p>0.05时,变量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而将被剔出模型。但是,鉴于该研究成果在相关领域中处于探索研究阶段,我们将显著性水平p值(Sig.)的标准放宽至0.1,即当变量的显著性水平p≤0.1时,表明该变量通过显著性检验。选用“向前选择法(Forward Selection)”,得到变量剔除表(见表6)。三个控制变量的检验结果显示,每个变量对应的显著性水平p值(Sig.)都大于0.1,因此不能进入模型。这与前面的相关系数检验的结论是一致的,由于变量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替代,三个变量被剔除,表明这三个解释变量所包含的信息能够被相关变量“内审机构设立”(INAUDIT)、“审计委员会设立”(AUCOM)、“独立董事比例”(IBR)和“董事会会议次数(MNA)”替代反映。
表6变量剔除表(Variables not in the Equation)
4.回归结果分析
经过变量筛选与剔除,得到拟合的回归方程。表7显示,卡方检验值(Chi-square)对应的显著性水平值p≤0.1,同时Nagelkerke R Square在0.3以上,说明进入模型中的解释变量是否设立内审机构(INAUDIT)、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AUCOM)、独立董事比例(IBR)和董事会会议次数(MNA)联合起来能够很好的解释因变量财务控制效果,模型拟合度好。
表8显示,各回归系数值对应的显著性水平p值均小于给定的显著水平0.1,说明各解释变量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即每一个解释变量对财务控制效果的影响都很大。同时变量“是否设立内审机构(INAUDIT)”、“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AUCOM)”和“独立董事比例(IBR)”的回归系数值的符号均为正,表明这三个变量对财务控制效果的影响都是积极的;而变量“董事会会议次数(MNA)”的回归系数值的符号为负,与预期符号不一致,表明董事会会议次数越多,对财务控制效果的评价越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频繁召开会议,公司可能存在着较大的控制风险。
表7 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和模型拟合度检验
表8模型回归结果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设立内部审计机构能够较好的促进公司财务控制效果的改善,与研究假设1一致;(2)审计委员会的设立有助于改善公司财务控制效果,与研究假设2一致;(3)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有利于提高财务控制效果,与假设3一致。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委员会则是公司治理结构中关键的监控机制之一。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机构进行互动、建立共生关系,两者不可或缺:内部审计为审计委员会提供服务和业务支持,审计委员会对内部审计的活动提供指导和帮助,内部审计和审计委员会构成狭义上的内部审计机制,内部审计机制在改善企业财务控制方面的作用突出。为了改善企业财务控制效果,在完善财务控制系统的同时,有必要在内部审计机构设立、审计模式选择、审计委员会建设等方面给予重视,对财务控制系统进行再控制。审计师进行审计,要高度关注企业内部审计机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以控制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
本文的研究局限性:一是未考虑财务控制对内部审计制度的反作用;二是受数据限制,没有考察内部审计和审计委员会的特征对其职能的影响;三是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的运作具有滞后效应,财务控制可能在一定时间以后得到改善,需要进一步研究。
――――――――
参考文献:
[1]陈汉文,夏文贤,陈秋金. 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案例分析与模式改进[J]. 财会通讯,2004,(1).
[2]程新生. 公司治理中的审计机制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耿建新,续芹,李跃然. 内部审计部门设立的动机及其效果研究―来自中国沪市的研究数据[J]. 审计研究,2006,(1).
[4]谢永珍. 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治理效率的实证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2006,(1).
[5]IIA(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编译. 内部审计实务标准[M]. 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
[6]安德鲁・D・钱伯斯等著,陈华译.内部审计[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
[7]Georges Selim, David McNamee. The risk management and internal auditing relationship: developing and validating a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diting, 1999, (3): 159~174.
[8]Zahra and Pearce. Boards of Directors and Corporate Financial Performance, Review and Integrative Model,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89, (15): 291~334.
[9]Abbott, L. J., S. Parker, G. F. Peters. Audit committee characteristics and restatements: A study of the efficacy of certain Blue Ribbon Committee recommendations, 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 2004, March, (23): 69~87.
[10]Mark S. Beasly, J.V. Carcello, D. R. Hermanson and Paul D. Lapides. 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 Consideration of Industry Traits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 Accounting Horizons, Dec., 2000, Vol. 14, Issue4, 440~454.
[11]OECD, The Principl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1999, revised in 2004.
[12]E. Fama. Agency problem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0, (88): 287~306.
[13]Weisbach, M. S.. Outside Directors and CEO Turnover,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88(20): 431~460.
[14]Agrawal Anup and Chadha Sahiba.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Accounting Scandals,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2005(48): 371~406.
[15]Vafeas, Nikos. Board Meeting Frequency and Firm Performanc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9(53): 113~142.
篇3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在市场上利于不败之地,除了要提高外部竞争力以外,还要加强内部的财务控制。因为财务管理涉及到内部生产经营和资产的安全,管理者必须抓好这项工作,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但我国很多企业当前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和探究,希望对广大的企业管理者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 内部控制 财务 制度 企业管理 问题
企业管理中的财务内部控制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只有加强了财务内部控制,才能够加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并且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这也是一项贯穿于企业风险控制与经营管理全过程的系统工作,企业管理者要切实的落实好,这样才能更好的对企业进行管理。
一、为什么要做好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工作
企业生产管理是一项极其复杂和浩大的管理活动,形式多、内容广、程序复杂,中间每一个环节都牵扯到财务的控制和管理。进行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降低成本,对资金进行控制,实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高利润和高效益。财务内部控制又需要通过财务和会计手段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保证企业实现生产经营目标。在执行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财务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并且全方位的监督,并且保证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合理、合法。
二、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责任制不明确
责任制不明确会严重的影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因为企业在不断的发展和扩大规模,生产经营也日趋复杂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复杂。不少企业在机构设置、职能划分上只是简单的按照精简的原则去执行,没有结合财务管理的特点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职责不清、流程不明、程序混乱的现象,影响了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发挥。
(二)缺乏有力的监督
税务、财政、审计、银行等在内的社会监督机构,没有形成综合的监督效力,不能够对企业有所威慑。对审计的公正职能、独立监督未给予充分的重视,审计未行成法制化、规范化和经常化。就算是查出了问题,也没有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所以缺乏有力的监督。
(三)经济体制不合理
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过了很多年,吃大锅饭的旧思想仍然根深蒂固。甚至还有一些地方根本没有实现政企分开,出于对权益和权利方面的考虑,有关部门以各种形式仍然在干预或是把持着企业的各项事务管理,所以企业也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财务独立、自主。而在一些地方,地方政府过度的保护当地企业,因此企业垄断了当地的市场,根本无需担心市场竞争力,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来进行财务内部控制,这些都是因为经济体制不合理而造成的。
(四)财务人员的素质问题
财务管理需要有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的工作人员去操作和执行,因为企业生产机构的变化,财务管理的内容和形式也随之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于一些工作年份较久的财务人员来说,他们往往凭借自己以往的工作经验来处理事情,没有根据市场的新情况和企业的变化来进行,从而影响了财务内部控制的质量和效果。所以,财务人员不但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还要能随时对市场做出判断,有较好的应对能力和较高的操作技能。
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改进策略
(一)改革产权制度
现代企业管理基本的组织形式是以产权为基础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也是能够有效发挥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作用的最佳组织结构。企业要想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改进,就必须改革现代产权制度,这样才能够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使企业的兴衰与企业的所有者利益密切相关,同时形成以管理者为主体的内部控制机制,提高企业领导管理水平,加强内部控制的压力和动力,积极的创建并实施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二)强化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财务控制中最重要的一项,管理者要通过建立责任成本制度,分析并且分解企业财务成本指标,按照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将成本纳入每月或者每季度的考核中,使各单位、各班组和全体员工在实际工作能够为企业节约、降低成本,并且保证财务目标的实现。
(三)进行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是必须完成的一项工作,监管部门要在规范会计人员财务活动的基础上,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财务人员、相关人员以及财务数据、财务活动进行检查,防止他们的工作出现漏洞。如果发现了漏洞和问题,要及时的处理和解决,以防止出现更大的威胁和风险。进行监督和检查的目的,一是为了规范财务人员的财务行为,二是为了预防企业财务风险。
(四)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
财务人员的素质和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质量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财务人员能够保证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所以,既要重视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也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企业要加大宣传力度,还要对他们进行培训。只有规范了他们的财务行为,才能减少财务差错。
四、总结与体会
综上所述,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内部财务控制,及时的针对问题作出相应的措施,这样才能规范企业的财务制度,并且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帮助企业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庆华.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关键点分析.现代企业文化.2013(5):126-126.
[2]贺家素.企业财务内控体系的建立与应用研究.财经界.2013(5):204-204.
[3]黄智先.探析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北方经贸.2013(1):71-72.
篇4
企业集团内部财务控制和监督存在的问题
1.财务预算制度不健全
预算管理是企业集团加强内部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有的企业集团由于对预算不重视,使预算未能成为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依据,随意变更预算,造成财务监督考核弱化;有的企业集团预算不科学,缺乏可靠的预算依据和计量标准,使得预算指标与实际情况差距太大,无法执行。
2.财务控制目标多重性
国有企业集团的目标并非仅仅是股东财富最大化,有的兼有其它职能,如扩大就业、维护 金融 秩序稳定等。还有不少国有企业集团是在政府的撮合下形成的,从控制和控制权收益的角度分析,各层级领导,尤其是高层领导对国有企业的资源有相当的控制权,这就为 “在职消费”提供了可能。在职消费将公司的生产性资源转为了非生产陛资源。同时,各层级领导有着扩大集团企业规模的动机,因此也就有着过度 投资 的冲动,给企业集团带来了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削弱了财务控制的力度。
3.财务控制机制缺乏
许多企业集团在决策形成后,对于进一步的 财务管理 工作,往往止于年度利润规划。他们满足于制定全年的销售收入、 成本 费用、目标利润等几个总括性指标,而不是进一步将决策具体化,编制出据以进行控制管理的月份、季度、年度财务预算,只有到年终决算时才知道预算的完成情况,无法做到事前和事中控制。
4.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一些企业集团对资金实行分散管理,即便实行集中管理,也是与下属多级法人分散占用资金,人为地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有的企业集团内部下属企业的资金大量闲置、沉淀,而另一些企业却资金紧张,大量向 银行 贷款,使财务费用有增无减。
5.财务控制协同效益差
大多数企业集团将多元化看做分散风险、提高竞争力的最有效战略,但在实行多元化战略的同时,却忘记了自身的专业化优势,导致投资分散,各子公司的产品互不相连,从而使企业集团公司失去了协同效应,丧失了规模效益。
企业集团内部实施财务控制和监督的措施
1.规范内部治理结构
(1)实施股权多元化治理。企业集团应引入多元股东,特别是非国有股东,有利于所有者职能到位,形成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多元股东的制衡易于实现政企分开,为企业集团法人治理结构的规范运作创造基本条件,实现企业的真正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同时,也可以减少“在职消费”,保证生产性资源的合理使用。
(2)确定产权经营层次。在目前企业集团内部管理制度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应把产权经营层次控制在集团公司和子公司两级,至多不超过母、子、孙公司三级;同时,应尽快制定有效的产权投资经营管理制度。规范治理结构是企业集团实施财务控制和监督的基本保障,否则政府主导的单边法人治理结构,会更多地带有浓厚的 行政 色彩,使行政控制取代产权控制,导致集团内部财务监控乏力。
2.实施财务集中管理
(1)构建统一的信息网络系统。在传统的企业管理中,由于各部门信息系统是孤立的,信息很难被实时动态获取、存储、加工和传递,因此要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统一的信息网络系统,将网络、数据库和管理软件有机集成起来,通过企业内部网络、企业之间网络和国际互联网,跨越信息传输的时空障碍。数据库不但能存储大量信息,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按照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定义数据结构、处理数据和管理数据,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利用率。管理软件是企业对 经济 活动中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管理的应用平台,为财务集中管理的实现提供了界面。只有将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为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提供信息载体。
(2)构建一体化的 会计 和业务流程。传统的 财务 管理 模式将会计流程与业务流程相分离, 财务管理 仅对财务收支活动进行管理,而对其相关的业务活动关注甚少,因此会计信息忽略了大量重要的管理信息,导致信息流、资金流与实物流不一致。因此应打破企业内部门之间的界限,重组内部工作流程,将会计流程与业务流程有机结合,并借助网络平台,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时处理,将业务信息按照信息规则自动生成财务信息,这样可保证财务信息采集和加工的实时性、完整性、准确性和有用性,更好地为财务集中管理提供信息支持。
(3)设计新型财务组织结构。为实现会计流程与业务流程一体化,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也要相应改变;为保证财务、业务协同化的实现,财务人员要渗透到各业务部门的每个工作环节。此外,出于财务信息效率性的考虑,应尽量减少财务部的中间管理层次,以降低 财务控制 系统的运行 成本 提高组织运行效率。财务集中管理是借助网络和iri、技术达到信息的集成与资源的整合,在横向上通过财务在企业价值链中各环节的嵌入,实现财务对整个企业集团作业流程和增值过程的管理;在纵向上加强集团公司对下属企业的管控力度,协调集团公司与子公司的经营目标,以更好地实现企业集团的规模效益。因此,财务集中管理的准备工作——会计流程重组与组织结构的重新设计要同步进行,组织结构要适应新型的会计流程,同时会计流程和组织结构的重新设计也要使it技术能够真正发挥效用,而不是只停留在单纯的企业集团网络的建设上,要使网络是可运行的。
3.强化内部 审计 机制
(1)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公司治理结构的推动。为了保证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改进内部审计机构管理模式。借鉴国外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应在董事会中设立审计委员会,既可保证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又可使审计委员会参与公司重大决策的全过程.形成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
(2)要改变传统“查账式”的内部审计,向管理型审计转型。管理审计应以财务审计为基础,通过对子公司的经营管理流程和内部控制状况进行 调查 分析,提出改进建议;通过对子公司经营业绩和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审计评价,以此为依据考核经营者;通过对子公司经营政策和经营活动的审计监督,使之与集团公司的整体 发展战略 和方针政策相一致。
4.建立内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在企业内部全面预算管理上,一是通过对各季及年度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即现金流量情况、资产负债情况财务损益情况的分析,对预算企业经营业绩作出客观、综合评价,找出影响企业经营业绩的主要问题,制定解决对策,确保企业年度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二是通过对各企业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评价,找出各预算企业工作偏差。三是对预算管理系统进行评价,找出预算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提出解决方案。
篇5
摘要当下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医院的经营管理也加入到市场中来。医院的发展就是要不断地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人们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医院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必须不断建设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关键词市场经济医院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度是以财务会计为控制中心,对医院经济活动全面监督和控制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医院规范化管理的基础,是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维护所有者权益,防止资产、资金流失,预防经济舞弊的有效措施,因此建立完善财务内控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
在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参与市场竞争的程度深化大大增加了医院经营的压力,要保持良好财务效益的难度越来越大,这种形势下医院要站稳脚跟,就需立足于改善自身管理,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以寻求实现医院财务经营目标的达成途径。具体而言,内部控制作为一项有效的财务管理手段,对于医院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首先,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是医院完善财务管理、贯彻财务会计法规的必然选择。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一项重要的组成,医院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既表明其紧跟管理实践发展的步伐,也体现医院重视经营管理现代化的决心,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相关控制程序会促进医院内部管理与控制系统的严密性与充分性。同时,建立内部控制也是财务法律法规的要求,是促进国家有关制度政策贯彻实施的重要保障,内部控制的强化必将促进医院经营的合法合规。其次,内部控制的实施增强了医院对于财务资源的分配与控制能力,强化了医院对业务活动全过程的把握,建立起了全方位的内部控制监督,有利于及时了解医院经营中潜在的控制漏洞,了解医院各个业务环节人员的执行情况,科学的评价各部门及人员的业绩成果,不仅促进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也促进绩效考评的全面合理,更极大的提高了医院的风险防范与抵抗能力。再次,内部控制在强化管理控制的同时,也强化了会计控制,从而促进医院财务信息质量提高,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给医院管理决策带来的困扰,有利于更好的指导科室与部门的业务活动。
二、对当下医院财务内控制度不足的分析
整体而言,当前我国医院财务管理体制建设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内部控制建设虽然已经在各个医院发起建设,并在一些医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但这种进步还达不到理想的预期,内部控制并未成为医院财务效益提高的有力推手,归因起来,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方面医院未能做足必要的工作。
(一)内部控制缺少健全的实施条件支持
从多数医院的内部管理实际来看,内部粗放式的管理使得医院内部控制从一开始就缺乏先天性的实施条件。首先,很多医院一直以来以医务水平为主要标准选拔领导,使得管理层缺少必要的经济管理技能,更缺少财务理念,因此在内部控制建设上也认识不足,对其职能作用把握不清就缺乏足够的重视,对其内容理解不透就容易混淆内部控制与财会控制的概念,忽视内部控制作为日常管理活动的独立部分在监督运营上的作用。其次,内部控制缺乏健全的制度支持,很多医院虽然都依照内部控制指引建立起了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却在建章建制时出现求同而未存异,把企业的内部控制规章照搬过来,没有考虑周全医院业务活动的控制实际,因而无法指导医院内部控制实践,控制制度的执行和内部控制效率都不高。最后,内部控制缺少完善的财务信息基础支持,一是财务人员素质与能力不过关,一些财会人员尤其是收费人员的聘任不规范,影响会计资料信息的汇总,二是医院财务信息系统建设水平有待提高,信息交流传递不够畅通,影响内部控制执行效率。
(二)内部控制活动执行难以保证规范操作
内部控制活动的开展是以内部控制制度所规定的内部控制程序为依据的,尽管医院对内部控制执行程序和管理程序都有所规定,但依然难以保证各科室人员能按章办事。其存在的问题,一是内部控制的程序或方案措施存在难以贯彻的阻碍因素,一些医院的内部控制政策缺乏具体的控制执行计划,笼统的划归到各部门科室,执行起来较为混乱,责任不清,再有就是内部控制执行程序繁琐,一些人员就图方便简化控制细节,导致内部控制不能按计划行事。二是内部控制执行缺乏全面有效的监督,首先从内部控制监督组织来讲,内部审计部门往往侧重于财务会计工作的监督,把内部控制监督融入财会监督,未形成足够的重视;其次从内部控制日常监督来讲,缺乏过程监察,日常控制监督频数不高,形不成随时的约束压力,发挥不了事中监督的作用。三是内部控制的责任评价体系不完善,由于对内部控制的目标责任过于笼统,很多人员不能清晰的认识自己的职责,执行内部控制时就会相互推诿责任,而一旦发生问题,追究起来常常不能明确的归属责任主体,给奖惩工作也带来极大的难度。
(三)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能力不足
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医院来讲,旧医疗体制下形成的经营思想难以彻底的根除,某些医院人员还把医院的工作当作是铁饭碗,还没有从计划体制下走出来,因而对于医院经营面临的风险就缺乏居安思危的意识。就医院的风险控制实际来看,风险控制工作做得不到位,首先缺乏系统明确的风险识别与评价机制,对于风险的分析与预测缺少组织及人员保障;其次,尚未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预警与风险防范的体系,缺少明确的风险警示指标,未能建立起未雨绸缪的风险防范措施准备;最后,风险控制的效率高低,取决于风险处理效率的高低,由于风险评估与防范的体系不足,导致很多医院在风险处理上准备不足,出现风险不能及时加以遏制,增加了不必要的损失。
三、完善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措施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医院在内部控制建设上的诸多不足已经对医院内部控制效率及效果的实现产生了极为负面的影响,要争取财务管理与控制工作的进步与发展,医院就必须要针对各个控制问题开展改进工作,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大内部控制实施基础条件支持力度
内部控制基础条件的巩固是医院全面开展内部控制实践的基本保障,医院一是要保障内部控制的制度基础,以追求制度的不断完善为理念,对现有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进行重新整理,保证内部控制规范不偏离基本控制规章制度主线,同时适当考虑医院内部管理实际,在内部控制整体构架下进行制度细化,形成具有部门适宜性的内部控制规范,从而使内部控制制度更具有实际指导性和操作性。二是要保障内部控制的组织条件,医院要尽己所能,形成内部控制特定的组织体系,要从管理层到各部门科室,为内部控制提供组织保证,强化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权力责任。三是要加强内部控制实施人员条件,从领导层开始,优化人员选拔聘任制度,以管理技能为主考核管理层的素质,建立胜任内部控制的领导队伍;要改进财会队伍选聘工作,强调其专业胜任能力,保证其准确认识内部控制内涵并切实执行内控工作。最后,健全财务信息沟通机制,为内部控制提供信息传递与沟通的良好基础也是医院应极为重视的问题。
(二)规范内部控制执行,明确责权
要切实保证内部控制的执行,医院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强化内部控制规划,重视预算控制作用的发挥。医院要根据业务实际,设定科学的预算控制体系,涵盖到部门预算、科室预算,甚至医药项目预算,特别加强成本预算的预测分析,适当增加预算指标的可调节性,提高灵活控制能力。其次,要明确内部控制责权,公平进行责任评价。只有在明确的分清各职能部门及人员间的责任界限,内部控制的目标才能得到认同,控制程序方法才能得到切实执行,因此医院要以内部控制目标为基础,将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相关部门及人员的责任明确清楚,并以责任范围为限对出现的内部控制事故评价责任,进行奖惩。最后,要加强内部控制监督,约束内部控制执行。医院要从组织上保障内部监督的实施,在监督部门和人员配置上要保持与财务的独立于专职性,减少无效监督的资源浪费。要进行全程的监督,特别是对内部控制执行过程加强日常检查,并形成检查报告,作为监督资料的积累,同时也为工作考评提供相关信息。
篇6
关键词:财务角度 制造业 内部控制 策略
一、制造业企业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意义
企业的内部控制以单位的管理层作为主体,通过建立系统性的维护措施、控制方法和管理制度,利用各单位、各部门之间的制衡和约束构建起一整套严密的、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帮助企业在保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整体管理水平,使得企业资金运作的安全性以及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得到有效地保障。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制造业企业正面临着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巨大挑战与竞争,为了保持自身发展的稳定性和上升性,企业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其重要意义在于:一是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针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所制定的规章、制度以及相关流程都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企业建立上述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从制造业企业的角度出发,内部控制体系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因此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是离不开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所提供的制度支持的;二是保证企业财产物资安全。制造业企业通常具备较大的固定资产规模,其资金链也非常复杂,这使得企业必须对保障财产物资安全性的有关工作投入更多的精力。不仅如此,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建立起有效的检查监督机制,,最大程度地防止资金的非法挪用和资产的不当流失;三是确保会计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财务信息资料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不仅是企业财务分析的基础,也是企业制定战略决策的保障,因此,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和重要意义。而企业各部门、各单位之间协调的信息共享依赖于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它既是推进企业会计信息及时传递的主要方式,也是企业获取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的重要手段。
二、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内部控制意识不足
大多数制造业企业目前仍采用传统的内部控制方式,这使得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很难从财务管理中取得支持,这是由于制造业企业内控工作的开展是以财务信息作为基础的原因,因此上述现象所引发的内部控制力不足的问题,极易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在这种传统思想的作用下,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产生了严重的滞后性,加之管理层的意识对员工意识会产生决定性的作用,这在无形中愈加深化了内部控制的风险。除此之外,内控意识的不足会导致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和管理工作遭到忽视,以至于管理层会对当前的内部控制手段的时效性做出错误判断,同时会助长某些员工的不规范行为,使得内部控制工作的质量严重降低。综上所述,传统的内部控制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最新的市场局势变化,甚至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内部控制能力有限
通常来说,内部控制工作应该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然而部分制造业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只影响到了很少的几个部门,其片面性的问题较为突出。企业内部控制的局限性,使得企业难以实现对所有部门的综合管理,对财务管理执行能力的提高也难以实现。此外,内部控制方法的不规范性也是制造业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我国对内部控制方法有严格的分类,例如COSO内部控制框架、会计控制等,这就要求制造业企业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选用最为合适的内控方法,然而很多企业在这一问题上欠缺妥善的考虑,脱离了实际需求的内部控制方法会大大减弱内部控制的作用。
(三)会计控制工作形式化问题严重
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一是分离不相容职务;二是建立相关制度用于约束企业的资产消耗、处置、购买等行为;三是设立资金拨付和资金审批程序。目前在我国,部分制造业企业缺乏强效的会计控制,以至于企业无法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这是由于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够全面,无法使会计控制达到最佳的效果,最终导致了企业的正常经营受到不良影响。
三、解决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相关问题的具体策略
(一)加强企业各层组织的内部控制意识
制造业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是基于管理层的内控意识而开展的,企业的管理者要先提高自身的意识,才能在企业上下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进而帮助企业的全体员工提高内部控制意识。制造业企业的管理者应将财务管理工作与内部控制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利用严格的员工管理手段和先进的内控意识,竭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最大程度地改善内部控制工作的形式化问题。管理者要积极改善员工的工作态度,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采用可量化、可观察的指标来核定员工表现,将员工奖励和内控绩效直接挂钩。
(二)提升内部控制能力
制造业企业的内部控制应涵盖企业的全方位、全过程,对企业的所有部门都要加强管理。内部控制工作可以有效整合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尽管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存在很大的差别,但是管理层仍可以通过内部控制来加强它们之间的联系,使其形成合作与互补的促进关系,实现提高各部门工作效率的目的,进而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能力。首先,制造业企业要将内部控制工作与其他相关工作灵活地结合在一起,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虽然相关法律法规对内部控制方法有明确的规定,但是企业不能因此过于循规蹈矩,而是要考虑到自身实际的财务状况,并对相关规定和行业状况进行透彻的研究,选用最为妥善的内部控制手段。其次,企业要重视对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在当今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下,制造业企业即使已经掌握了合适的内部控制方法,也紧密结合了财务管理工作,但是基于市场和行业的特性,也无法完全避免风险的发生,因此制造业企业必须端正面对财务风险的态度,熟悉各种风险类型,提前对各类风险进行详细地规划,才能在真正面对风险时及时做出最合理的对策。
(三)健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机制
建议企业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完善内部财务控制机制:一是优化组织结构。制造业企业要基于管理权限的实际需求来设立内控组织,多层次地划分内部控制工作,在岗位设置、机构设计等方面遵循科学性的指导思想。此外,要对相互关联的职能部门进行分工细化,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能够顺利地进行,进而提高内部控制工作的效率;二是改善奖惩制度。企业在对各单位、各部门以及员工个人的职责进行细致划分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完善原有的奖惩制度,可以提高对各方工作考核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帮助员工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并为企业奉献更多的工作热情;三是建设内部审计制度。在机构的设立过程中,制造业企业要保证内部审计部门的牵制性和独立性,赋予相关工作人员充分的独立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内部控制工作的作用,尽量将企业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强化内部审计建设,要从健全其工作制度入手,只有这样才能使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工作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针对规模较大或下属子公司较多的制造业企业,可以通过设置企业内部“审计审查委员会”的方式来帮助管理层顺利获取相关业务活动的执行情况,这不仅可以加大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还可以使内部审计报告和有关信息得到妥善地利用。
(四)增强业务控制程序的完整性
完整连续的业务控制程序是制造业企业内控机制健康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其内容应涵盖以下的四个方面的业务循环。(如图1)
四、结束语
我国的的制造型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而关于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研究起步较晚,与国际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现如今内部控制已经成为制造业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因此更应该引起充分的重视。面对内控意识不足、内控能力有限、会计控制形式化等问题,制造型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经济状况,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控制能力,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同时增强业务控制程序的完整性,这不仅是对制造业企业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李颖.我国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1
[2]肖朝钢.从财务视角谈制造业的内部控制[J].中外企业家,2013
篇7
医院;财务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是医院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具体是指在医院日常财务工作中,会计机构及人员对自我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从而为医院业务的正常开展以及维持资产安全性提供有力保障,确保财务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及合法性。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是促进医院风险防范能力及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途径。
1.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目标与内容
制定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就是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完整,通过财务会计信息的输入、加工、分析、输出和反馈,不断调控偏离预算的总体目标,使医院执行预算达到最佳状态,防止或纠正错误舞弊,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完整性。
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应当涉及到以下主要内容:经济业务、职责分工以及程序。经济业务要包含规划、审批、执行、记录以及复核等几大环节,相互间要作出明确界定;本着相互制约、相互分离的原则,明确规定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及会计事项审批、经办人员以及财务保管人员具体的职责范围;每项经济业务或其中的关键环节需要有两个或以上的部门的两名或以上的工作人员负责;财产清查盘点制度。对财产清查范围、组织、期限、方法以及对所发现问题的处理措施等做出明确规定,此外还要对财产物资盘存制度做出明确规定;资产记录集保管分工。为确保资产的安全性及完整性,要形成管钱、管物以及管账的工作人员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财务档案保管、收入及费用的登记入账以及稽核等事项不能由出纳员兼管;必须有两名财务人员负责保管银行票据的签发印鉴;指定专门工作人员稽核仓库材料明细账等;会计凭证及记录。要对财务会计凭证及记录的完整性及准确性标准做出明确规定,例如,对于财务记录的记录格式、填写方法、审核要求等要作出具体详细的规定;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建立财务处理程序制度,财务处理要严格依照规定的步骤及方法进行。
2.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缺乏财务内部控制意识。在计划经济影响下,医院管理人员缺乏创新意识,对医院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没有充分的认识,建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积极性不高,执行力度不够;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升。当前不少医院的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分析判断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难以适应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需求;还有部分财务人员处于个人利益的考虑,对单位领导及业务经办人等违规现象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职业道德亟待提升;医院内部审计监督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我国医院主要实行的是院长负责制,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审计部门难以真正监督上级领导的行为;财务内部控制执行力度有待强化。当前一些医院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大搞形式主义,使得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流于形式,执行力度亟待加强。
3.解决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现有问题的对策
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一方面,尽快建立起符合医院实际、科学可行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管理层人员及时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树立财务控制意识,并在具体行动中对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大力支持;另一方面,要尽快建立评价监督机制,增强凝聚力,激发工作人员的热情和积极性;对岗位职责作出明确的规定,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提升财务人员素质及职业道德水平。加强对财务人员的教育及培训力度,组织专门的财务知识学习及讲座,为财务人员专业能力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财务人员也要积极参加业务培训,主动提升自身业务能力;有计划、分步骤的对财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财务人员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增强对不良风气的抵抗力。
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及审计制度。完善现有内部审计制度,配置高素质专业人员,监督并控制医院相关的收支活动;维护审计机构的独立性,禁止其他部门对审计工作的干预;强化内部监督力度,将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纳入到内部监督工作中来。医院属于事业型单位,但是其财务成本的复杂性不言而喻,所以这系列复杂的成本共同构成了其会计核算体系,而其核算的难点在于收入确认和成本的配比中出现的问题。而且因为目前制度上的不完善,所以导致了对于医院会计处理没有可以遵循的规范文件或是准则,所有的医院也都在实践中摸爬滚打,在此期间会存在一系列的相互差异的做法,比如在确认收入依据方面就有三种不同的做法,有些医院是以实际收到款项作为确认收入的依据,二是以开具销售发票为确认收入的依据(为大多数企业采用);三是按与客户签订的协议条款,在产品验收完毕并收款时确认。笔者在文中认为,从行业的发展特点来看,医院的成本核算应突出稳健性原则,区别对待。但是必须要形成一定的准则和规范,否则区别对待的文章还没有做好,有些医院已经在钻空子了。大多数医院只对销售的硬性指标核算成本,而生产、开发活动所产生的人员工资、投入的机器设备(将来一并出售给系统用户)和易耗材料成本均计入当期期间费用。
加大内部控制执行力度。对内部控制进行周期性检查,对具体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和监督,奖惩措施并用,确保财务内部控制落实到位。
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步伐的日益推进,医院一直以来所沿用的财务管理方式越来越无法跟上时代潮流,因此,需要从现实情况出发,构建并完善科学有效的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1]周金成.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China’s Foreign Trade, 2011.22
[2]赫峥峥.新医改背景下完善医院会计内控制度的创新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1.11
篇8
关键词:内部控制;财务公司;改进建议
JEL分类号:G23 中图分类号:F83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1)11-0104-04
集团财务公司是产融结合的产物。截至2010年末。我国财务公司资产总额为15407亿元,净资产总额为1858亿元。财务公司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讨论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内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财务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建议。
一、财务公司内部控制理论与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理论的前身是20世纪40年代的内部牵制理论,并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了较大发展,形成了基于企业层面的内部控制结构理论。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理论的提出,它才真正被金融机构所熟悉和应用。20世纪90年代国际金融机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等,使全球金融界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良好的内部控制要遵循如下原则:(1)合法性原则,内部控制设计必须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如《公司法》、《证券法》、《会计法》等等。(2)相互牵制原则,公司必须在每项业务流程上配给足够的参与人员,一般不少于两个,从而形成人员之间的相互制约,避免因“一人操作”可能出现的事故和差错或因无人监督造成的、现象,相互牵制原则可以及时发现或制止出现的问题和隐患,提升公司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3)程式定位原则,是指公司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应该根据公司章程和相关法律法规,对具体职务的性质和人员配备作出明确定位,并赋予相应的职责权限,职位和人员设置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章办理,以使职、责、权、利相一致。(4)系统全面原则,强调内部控制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特点,要求内部控制的具体内容应涉及单位的各个部门、公司业务流程的各个节点,保障对公司经营业务和日常运作的管理和控制的全面性、合理性及协调性。(5)成本效益原则,是基于经济学中机会成本的概念,要求公司做好调配工作,协调内部资源,用最小成本取得最大的控制效果。(6)重要性原则,要求公司内部控制设计应有轻重缓急之分,对业务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采用不同的控制程序和方法。
由于财务公司具有金融性、产业性、企业性三重属性,因此对财务公司的理论研究远远滞后于实践的发展。财务公司的内部控制在我国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些学者对财务公司的研究主要停留在财务公司的功能定位、风险管理等方面。冯云飞(2004)对我国财务公司的功能定位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财务公司的功能应定位于结算中心、内部银行和投资银行上,财务公司应当具有内部结算功能、筹资功能、投资功能、咨询顾问功能,致力于向全能型金融机构发展。卜志坤(2008)提出了一种新的灰色关联度算法模型,对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特征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推动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展的建议。王兴昌(2010)将财务公司面临的风险分为管理体制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五类,并提出了可以从政策、风险管理系统和服务理念三方面着手,为财务公司的业务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张曦(2011)指出,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我国财务公司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风险识别管理问题、风险控制管理问题、风险计量管理问题和风险监测管理问题四个方面。
二、当前我国财务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法人治理存在先天缺陷
财务公司虽然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但在行政上隶属于企业集团。相对单一的股权结构难免产生一些不利后果:(1)财务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的组成人员均为集团内部人员,三会之间难以形成规范、有效的权利制衡;(2)集团公司进行产业经营的时间较长,对财务公司法人治理问题和金融企业特性认识不足.对财务公司的金融风险控制偏弱。虽然三会俱全。有的甚至还聘请了独立董事,但相应的公司治理机制却没有真正建立,公司治理制度虚化,法人治理结构中应有的“分权与制衡”的目的没有实现,难以有效控制财务公司的运营风险。
(二)委托授权不清晰
公司法人治理的法律基础是民法中的委托原则,但是大多数财务公司在实际运行中授权不清晰,具体而言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授权不明确,委托人与人对风险边界的认识不统一,造成风险失控。二是没有授权,决策效率低下。有的财务公司委托人在授权问题上采取了十分谨慎的态度,将大部分的经营决策权集中在董事层面甚至是股东层面,由于董事会和股东会并非常设机构,通常需要经过繁琐的会议召集和决策程序才能作出决议,这种低效率的运作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发展需要。
(三)激励约束机制偏弱
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问题是建立人力资本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由于大多数财务公司的控股集团对人力资本缺乏市场化管理手段,因而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激励约束的对象认识缺位,将公司治理中的激励约束机制单纯地认为是对公司经营管理人员的激励约束,忽略了对董事和监事及其他人的激励约束,从而造成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职能虚化:二是人才选拔机制市场化程度不高。财务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员大多由集团公司行政任命产生,这样不利于财务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三是激励、约束机制弱化。目前对财务公司经营管理人员的考核指标大多沿用传统企业的考核指标,忽略了财务公司的金融特性,缺乏针对性。在这种用人模式下,一方面激励不足,人的人力资本价值未能得到真正重视.另一方面约束不力,破坏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之间层层产生、层层制衡的委托关系。
(四)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与被审计部门都受同一企业负责人领导,公司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或者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员工之间的利益关系,都会导致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为风险的产生埋下隐患。内部审核走形式,监督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内控制度的错误纠正和风险防范能力的发挥。同时。对授权授信没有进行统一管理,权力得不到有效制约,同时部门设置交叉重叠,缺乏严格的岗位操作规范。使公司权责不明,造成工作上的低效率,经营上的高风险。
(五)内控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
获得全面、有效、及时的信息是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运作的手段之一,建立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为内部控制提供科学的评估方法。由于有些财务公司内部控制的控制点不能有效地渗透到各个系统的关键环节,甚至公司信息系统本身不完整,给内部控
制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致使操作风险频繁发生。但建立先进的信息系统需要金融机构投入大量的资金。这对财务公司等中小金融机构来说成本过高。因此,财务公司数据信息普遍比较分散,缺乏统一的计算机数据信息系统和集中的数据信息库,信息的共享程度较差。使得内部控制管理信息的获取、归集和分析比较分散和落后,内部控制水平较低。
(六)内控与合规文化建设薄弱
(1)内控部门人员力量薄弱。由于财务公司自身规模较小,组织机构简单,配置的部门和岗位较少,兼职现象较为普遍,部门职责、岗位职责模糊,权责不清。财务公司的风控或监督部门员工数量较少,如果仅靠这些员工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管理防止差错,显得不足。而且员工素质普遍不高,集团财务公司的员工之前多数从事会计工作,没有系统地学习过金融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知识,没有将内部控制和自己的切身利益联系在一起。(2)合规观念需要加强。大多数集团财务公司虽然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合规监控部门,但合规制度不健全。不少高层管理者过分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内控管理,认为财务公司的合规部门增加成本而并没有实际效用,导致经营者在指标的压力下,形成了普遍有令不行的现象。公司员工合规观念淡薄,在具体业务操作中没有按规章制度办事。
三、进一步加强财务公司内部控制的设想
(一)合理设定财务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
在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中.内部控制主体包括董事会、经理人、管理者和广大职工,以董事会为主体的内部控制处于最高层次。同时。由于董事会是企业的法人代表机构,董事会的内部控制目标代表着公司的内部控制目标.但每个控制分部的控制目标因主体的不同而略有差异。(1)以董事会为主体的内部控制目标。董事会的控制目标是公司的内控目标的表现,它包括两个方面:对内目标和对外目标。其中,对外目标是实现股东权益的最大化;对内目标是保障公司经营的合法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保障公司财产安全和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2)以经理人为主体的内部控制目标。其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就是完成董事会下达的各项任务,主要是董事会的对内目标方面。(3)以管理者为主体的内部控制目标。管理者是公司内部各个岗位的负责人,是公司内部控制的中流砥柱,他们受经营者的委托,对内控具体的实施进行管理和控制,其内控目标主要是完成各项责任目标。(4)以职工为主体的内部控制目标。职工是公司内控目标的最后一层,是公司内控设计的基础,这部分目标的完成是公司得以顺利进行日常经营活动的保障。其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就是完成其岗位责任。
(二)完善财务公司内控体系的组织架构,强化法人治理
良好的内控组织架构具有分工合理、职责明确、报告关系清晰的特点。财务公司公司治理所要实现的目标既要实现控股集团提高资金效率的目标,也要在股东利益、相关者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上寻找一个平衡点。虽然财务公司在控股企业集团中处于从属地位。要为产业集团服务,但从事金融活动还是应该坚持基本的风险管理原则。为解决董事主要甚至全部来自于控股企业集团不利于优化治理的情况,可以考虑多聘请一些专业的独立董事。控股集团在推选董事时.应着重考虑推选懂金融的专业人才担任。为弥补董事多来源于实业、专业不足的情况,尽量从现有金融从业人员中聘请高级管理人员。优化内部控制环境.有条件的财务公司可逐步构造扁平化的管理结构。促进其从机械式向有机式并最终向虚拟组织转变。针对目前财务公司制度虚位的情况,监管机构应该结合财务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中长期及近期的监管目标,分阶段推出相应的治理制度指引,如财务公司章程指引、三会议事规则指引、风险监控制度指引等。将公司法的治理理念、监管部门的监管目标和要求以及股东需求融合在制度指引中,并结合考核评级、问责制度等措施,引导财务公司规范公司治理,做实公司治理制度。
(三)完善财务公司内控体系的制度架构
按照国际上流行的管理模式,典型的财务公司规章制度体系可以按照公司治理、业务管理、其他管理三种类型进行划分,其中业务管理类制度又可划分为横向的流程管理与纵向的业务管理两方面。其中的关键是,要完善内控手册这一特殊的制度文件。内控手册是以业务条线而不是部门为着眼点,对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内控手册由若干业务流程规范文件组成.每一业务流程规范文件都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业务条线的详细描述;二是控制矩阵,即在对业务条线进行详细描述的基础上.提炼出该业务条线的关键控制点,以表格的形式展示,为内控公司自我评估及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打下基础;三是在上述基础上,提炼出本业务条线所涉及的各个部门及其岗位,对相应的岗位职责进行规范。针对财务公司规模小、部门少、人员少的实际,内控制度要求既要达到相互牵制的目的,也要简化流程,同时,也要允许适当的兼岗。要按照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结合实际重塑财务公司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
(四)健全公司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职责
根据权利适度分离的原则划分内控管理组织层次,将公司业务事前、事中、事后的责任明确.管理到位,落实岗位职责,实现内部控制的科学化和程序化。(1)明确事前权责机制。改变目前股东对董事和监事的授权、董事会对高管人员的授权、公司章程对监事会的授权不明晰的问题,使所有参与公司治理的人员都能明确自己的权限,使每一级人的操作风险都在可控的授权范围内,使越权的行为都受到权限的限制而无法操作。通过设计董事、监事、高管人员非正常离任、决策失误追究、谈话提醒等制度,实行自上而下、多层次、多角度的问责制度,提高董事、监事等人的责任意识,严格问责,把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责和功能真正落到实处。(2)优化事中内控流程。重点是优化内控的信息流和资金流。加强内控信息系统的建设。使公司日常业务、投资管理、审计稽核以及管理层与普通员工交流得以有序进行。转变内部资金调拨供应链各个节点上的具体职能,使之适应多层次资金流程管理,提高对资金管理系统的集成和对具体业务流程的监控作用。(3)加强事后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保证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建立一个不依附于任何职能部门、在总经理直接领导下、独立地行使审计监督权的内审部门.用其来统一管理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和协调外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内审部门除了定期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监测.还应制定应急和连续营业方案。
(五)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强化内部控制评价
定期开展内控体系自我评估,建立长效机制,包括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机制、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等。一是实现内控管理信息化。信息系统建设要考虑整体性,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合理衔接。财务公司作为产融结合的产物,信息系统既要具有一般金融机构信息系统的功能,还要具有紧密联系、跟踪企业集团的功能。建立异地灾备系统,强化外包项目管理,防范外包风险,切实保障信息安全。二是要建立高效的沟通和监控渠道。应加强内控信息系统的建立,为内部员工、管理者以及业务合作者提供了一个公开、高效的网络。同时,与程序化监控模式相结合,强化专人监督,加强对内部控制流程的管理,及时检查内控系统的运行状况和实施情况。应用内控评估模型,引入定量分析,采用定性定量结合的方式,根据公司的风险偏好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综合反映财务公司运营安全程度和经营效益情况。可以探索运用IS09000标准构建财务公司内控体系。
(六)提高员工内控能力和意识,营造公司合规文化
一是强化员工业务培训。多邀请国内外一些著名金融机构对员工进行内控培训,树立员工的内控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二是着力提高员工素质。落实绩效考核,建立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增强员工对工作和薪酬的满意度。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相结合,多引进一些金融领域的专业人才。三是营造企业合规文化。公司的合规文化能使企业形成一种利益共同体.公司员工在公司经营活动中很自然地用共同行为准则约束自我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管理层应以身作则,为员工树立榜样,在内部控制建设工作中。加大员工特别是业务骨干的参与力度,将内部控制的理念、方法深入员工的内心。采用“以考促学”的办法。举办内控知识考试,遴选出重要的内控制度对员工进行学习引导,将风险责任与考核、绩效联系起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等。
篇9
1.集团公司内部企业财务制度执行现状
1.1集团公司内部财务现状
广西广银铝业有限公司实行集团化管理模式,集团公司的历史较短,发展主要方向为铝产业,企业发展以及营销主业为服务铝加工,服务范围较为专业化。公司股东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认为资金安全、管理规范、财务风险最低;公司股东广亚铝业有限公司、南海区和喜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为民营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优先考虑资金效率最大化,基本忽略规范化管理和财务风险,强化个人决策。
股东各方的经济性质不同,对集团公司总部的内部管理提出不同财务模式,直接导致企业投资风险加大。在调查中了解到,不同经济体制下的企业管理模式差异较大,尤其是在财务制度执行方面,由于财务制度的要求不一样导致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财务管理、工作配合、交接方面出现一些摩擦,一个公司的管理模式与环境会直接影响工作人员的办公效率,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企业财务制度执行力的监督、考核也有很大的影响。
在对集团公司内部管理进行调查的时候我们还发现企业内部控制也出现了不小的问题,在集团公司内部管理方面,财务风险逐渐的加大,环境的影响、决策的影响、资金的影响都是在内部控制方面出现的问题。在集团公司交易中对财务成本的控制、利益的划分都要仔细的分析。
1.2集团公司内部财务制度
集团公司内部财务制度是在多方公司财务制度融合的前提下制定的一个综合管理方案。
集团公司内部财务制度是在结合国企保守稳定的财务制度、民企先进有效的财务制度制定企业财务管理的,财务在公司进行交易中有明确的授权指示,在财务做账中有充分体现。因为公司内部管理的特殊性,所以在责任的划分方面要求有明确的规定,在每一个环节中都要进行一个全面、有效的管理。财务部门是整个公司全部资金流动、资金管理最集中,也是最重要的地方,所以财务制度管理中规定凭证与记录控制要严格要求,完整保存,不管是任何一个公司,财务凭证是支出和收入最有利的证据之一,记录控制也有效地控制财务资金的流动、统一管理、完整保存财务凭证。记录控制也是内部财务制度需要进行完善的。
1.3集团公司内部财务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集团公司对于公司内部发展风险管理控制方面稍有不足。现在的一些国内公司缺乏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意识,尤其是企业的风险控制和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意识薄弱,更重要的是现在企业内部高层的管理人员没有对风险控制和内部财务引起足够的重视,更有甚者就直接将风险控制和内部财务控制完全归纳到会计核算部门和资金部门的工作内容下,在这两个部门的管理下企业的风险控制以及内部财务制度都缺少独立性、完整性,并且没有一个系统性的管理,使得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财务控制没有一个全面的控制,也发挥不了应有作用。
我们在调查中还了解到,由于现在的集团公司是一个融资的企业,所以现在对财务管理的监督以及管理也存在问题,一方面是由于企业管理模式的不同导致现在集团公司监督模式不同,另一方面内部人员的信息没有及时的沟通,在财务人员的重组方面就出现了阻碍。我们在之前的内容中明确的表示,国企财务制度强调的是保守、稳定的发展,民企财务制度中就很明显的显示出快速发展、冒险意识较强的观念,这两种制度概念有比较大的冲突,在之后的工作交流中难免出现分歧。
2.提高集团公司内部企业财务制度执行力的措施
2.1完善组织机构
因为公司没有一个健全的部门,使得企业在风险管理控制以及内部财务制度管理上缺乏有效的管理,由于集团公司没有一个完整的部门进行管理导致企业风险管理控制以及内部财务制度管理缺乏监督控制的效果,导致企业在内部财务制度管理方面缺少一定的执行力。公司在利润方面有一定的灰色地带,使得企业可能会受到不定的损失,这就是在控制执行力的不够到底的弊端。完善组织机构就能充分的体现内部企业财务制度执行力的重要性和可靠性,只有在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管理的控制范围内,在管理者坚定的态度上,加大实施管理者有效的监督力度,使得企业各个部门的积极控制和管理,并对各部门进行严格的监督,才能避免公司各部门的串通。
2.2加强财务执行力的监督
财务的执行力是一个企业发展前景最基本的体现,在集团公司出现的问题上我们要结合实际进行财务执行力的监督,尤其是在企业管理制度上出现冲突的时候要及时的进行合理、有效的化解,财务制度执行力的加强是减小财务风险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加强对财务制度执行力的监督是一个健全的、合理的、有效的方式,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财务制度执行力体现的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强弱,除了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还对企业的形象有严重的影响。我们在分析企业现状中发现,企业内部人员专业素质有待加强,管理层对企业财务制度执行力的重视要有所提高,企业生产与营销要有明确的制度,这些都是现在企业需要进行完善的。财务制度执行力的监督就是在管理制度、执行效果、专业素质方面进行合理的规范与提高,符合企业的发展,加强企业内部风险的控制。
2.3优化财务评价考核措施
集团公司财务评价考核除了平常的专业知识、文化素质、工作态度之外还要对其进行内部员工沟通以及执行力的考核,我们在之前的探讨中了解到内部员工之间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有效的沟通能够快速的化解财务内部之间的问题,还有要对其进行内部员工执行力的考核,积极调动财务人员的执行力,全面优化企业财务制度执行力的管理。通过对企业内部员工的调查得知,企业内部员工各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较少。财务是一个贯穿整个企业内部的部门,重要性明显,财务部门在工作上的严谨是每个部门都需要学习的。考核除了对财务部门进行一个定期的检查,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积极促进财务人员专业知识的学习,加强财务部门人员对于专业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更加重要的是促进财务人员对于执行力的重视,有效的推广财务制度执行力,完善企业财务制度。
2.4企业制度与财务制度相结合
财务制度是企业发展的根本,财务制度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支援,财务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部门,也是企业最重视的部门,财务制度要与企业制度相结合才能最大化的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制度贯穿整个企业管理,财务制度就是在企业制度的基础上结合财务部门的特点进行完善的,一方面财务部门要以企业利益为最大目标;另一方面财务部门严格、有效的监督企业资金的流动,加强企业投资风险的控制,严格把关企业财务事项,积极促进企业发展。
篇10
1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一般原则
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要与财务运行规律相结合,与内外环境相适应,并体现权责利相结合及效益原则。
1.1 目标协同原则。由于企业的各财务关系人均拥有各自不同的目标函数,受自身知识储备、价值偏好、要素禀赋和预期的约束,各自的财务目标不尽相同,因而内部财务制度应理顺错综复杂的财务关系,使各关系人围绕着谈判协同的目标开展各项财务活动,引导个人不断地将自身的效用函数进行调整以使其趋同于企业的财务目标,使财务系统内的诸要素以财务目标为核心联结成一个有序的整体。
1.2 激励约束兼容原则。企业是一个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共同订立的合约,合约里保留一些事前说不清楚的内容而由激励机制来调度。内部财务制度可以采用约束、监督的方式抑制企业委托中存在的机会主义,但过多的约束将无法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容易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良局面。而有效的激励制度,包括财务业绩评价制度与报酬的挂钩及财权的配置制度等,则可以将人的效用函数引导、统一到企业的整体财务目标上,从而正面影响财务主体的财务行为。
1.3 分层授权原则。分层授权原则可以实现高层领导的统一管理与各分层次的明细管理相结合的优势,调动各个层次的管理积极性和参与性,明晰各自的权限和职责,达到管理上的分工合作。设计内部财务制度时,可通过将财权分配给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财务关系人, 形成分权制约,层层管理,协调控制。
1.4 变迁性原则。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总是与特定的条件和时间相联系的,因此,它只能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发挥作用,并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具有变迁性。但任何制度的变迁都会发生成本,为使制度设计的科学化,需要充分权衡制度变迁产生的交易成本,如设计成本、运行成本、路径依赖引发的成本等与所获得的效益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践检验,沿袭正确的制度,修订甚至摒弃无效的制度。同时,由于制度在内容上具有不完备性,故而财务制度的设计在关注现有的客观环境基础的同时,应具有一定的预见性,以减少制度频繁变迁产生的交易成本。
除上述原则以外,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还应遵循针对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稳定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及系统性原则等。
2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程序
一般情况下,为了配合整个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工作,企业可在总经理领导下,设置专门内部财务制度设计小组,或者由财务部负责整个项目的统筹安排。
2.1 准备阶段。包括人员配备、计划安排、资料收集和整理四个重要环节。
2.2 拟订草案阶段。在该阶段,主要是对设计范围、内容、形式等进行初步界定,并进行初步设计,即进行各财务层次的财权和管理权限配置,制定总体的岗位职责制度,再逐一设计各分制度,界定各层次控制范围(金额和性质),规范财务事项的管理流程,形成草案。
2.3 论证阶段。该阶段需将拟定的草案递交总经理进行审批;在企业中试运行制度,并广泛征集各方意见;最后根据反馈意见,对财务制度进行局部修订。
2.4 实施阶段。实施阶段即将修改完善的财务制度呈交董事会讨论,由董事长签署其方式和正式执行的时间,并将制度于有效期间在企业内部全面执行。
3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3.1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对企业货币资金管理的影响
资金管理是企业最敏感,涉及最广的经济活动领域之一,因此成为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控制的核心环节。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对岗位分工、授权批准、现金银行存款的管理、票据等的保管以及监督检查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各个的企业管理者虽然很重视对货币资金的管理,但是在具体工作中,往往很不规范。现阶段,很多企业小而乱,各种部门权责分得不清,企业员工为了省事,经常省略一些步骤,或者一人多职,会计也兼出纳、内勤等职,使这些人有机会监守自盗,于是企业就出现了各种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和账外设账的违纪现象。对于这种现象,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实行的是集体决定和审批,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以防范贪污、侵占和挪用公款行为。
3.2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对企业财产物资管理的影响
企业的固定资产、原料、成品等财产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一些具有规模的企业有着良好的财产管理控制体系,而一些中小企业往往无严格的财产管理控制,对财产的验收、入库、领用、保管及处置环节设置的控制程序过于简单和随意,有些企业的库房甚至全天敞开,来去自由,企业财产丢失现象屡禁不止。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要求建立健全实物资产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重要岗位必须独立设岗,不可一人多职。对原料、产品的验收、入库、领用、保管及处置等关键环节进行妥善控制,减少采购环节的漏洞和风险。并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实物盘点制度,盘点结果要按规定程序进行账务处理。此外,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加强了企业一些不常用的闲置资产管理,防止浪费和流失,并根据责任追究制度,对失职引起的资产灭失现象和舞弊行为进行追究,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3.3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对企业会计资料管理的影响
通常来说,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都有完善的会计资料管理制度,会计资料能够按照规定保存一定年限,资料中弄虚作假现象较少,这也是企业正常运转的必要保证。而一些运营不太规范的中小企业虽然设置了专门的会计部门,但在会计核算程序和控制上给予的关注过少,更有甚者根本没有意识到会计资料的重要性而随意对待这些资料,为了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及时和合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要求在内控管理上要切实做到: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具有真实、合法的原始凭证,并据以编制记账凭证,按复式记账法的原理进行账务处理,且相关工作人员有义务核对原始凭证的真实性。每一张内部凭证必须按规定程序审批,经相关工作人员签名盖章,并按规定程序传递。所有内部会计凭证必须连续编号,按顺序控制使用,印章和空白凭证由专人保管,作废的支票和发票要保存备查。建立和健全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制度,不得随意外借,移交时要办理交接手续,由双方及监管人盖章。
3.4 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对企业成本费用控制的影响
利润最大化是任何一个企业追求的最终目的,是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减少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增加利润,因此在利润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很多企业期望用最少的投入获取最高的收益。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各个企业都想方设法的控制成本。当然也有企业错误的认为只要把收入提高就能增加收益,忽视了对成本费用的控制。从现代管理理论角度来说,在一个竞争比较完全的市场中,提高销售收入的难度要远大于对内部成本费用的控制。因此,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要求企业一定要转换思路建立成本费用控制系统,具体包括制订成本费用标准,分开并落实各项成本费用指标,控制成本费用的支出;考核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落实奖罚措施。同时要及时做好经济活动分析工作,对一些失控现象和薄弱环节进行披露,并提出改进措施。当然,企业虽然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但在具体实施中,还要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不能只图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力求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3.5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对企业内部控制人员熟练程度的影响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中心是财务会计控制,承担内部控制职责的主要是财会人员。中小企业通常无人员培训计划,招聘过来的人员马上上岗。然而,财会人员要能真正担当起内部控制的重任,更新知识、提高操作能力就显得到不容缓。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对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监控的制度,它大大突破了财务会计的工作范畴,大大超越了财务会计的知识领域,是投资、金融、市场、营销、法律、材料、信息等多方面知识的融合,没有相应的知识支持,内部控制不可能完全到位。
参考文献:
[1]徐建明.公司法对企业财务的规定和影响[J].企业技术开发,2011,30(5):164-165.
- 上一篇:财产安全保障措施
- 下一篇: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就业前景